油料供应管理

2024-09-08

油料供应管理(共9篇)

油料供应管理 篇1

摘要:在分析机场油料供应自身需求和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一个基于Web的机场油料供应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案。此方案采用MVC设计模式和iBatis体系架构,利用成熟开源的DWR和Extjs框架整合Ajax应用,并详细阐述了数据通信、编码输入帮助、飞机POS机加油等多个关键技术环节,构建了一套安全稳定的、可扩展的网络应用系统。系统的试用和推广表明设计方案合理,经济成效显著,也为后勤领域其他类似应用提供了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机场油库,iBatis框架,Extjs框架,CDMA无线通信

0 引 言

机场作为我军油料保障重要的实体,在油料供应中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适用于机场的油料供应管理系统也由C/S(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发展到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大大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但是现有系统存在着功能不完善、技术体系不合理、通信系统落后、系统“孤岛”问题严重等诸多缺陷。因此,为适应我军机械化、信息化跨越式发展需要,加快军需物资油料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综合保障能力,围绕首长、机关指挥、决策要求和油料供应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有必要对机场油料供应建设进行新的需求分析,构建一个全方位、一体化的机场油料供应管理系统。

1 系统的需求分析及功能模块

1.1 需求分析

机场油料供应主要由收油、储油、发油三大模块构成。收油是指按照月份油料运输计划,接收炼油厂或其他油库来油;储油是指做好油料的储备管理工作,包括对库存油料进行测量和清点,形成报表上报相关单位;发油是指向其他油库大批量调拨油料、向供油单位小批量零发油以及办理飞机加退油。最后把所有的收油、库存、发油情况按规定上报相关部门。系统能够办理相关凭证(含飞机加退油)、记载油料帐簿,汇总相关报表,自动形成决算,最终减轻机场油料供应管理的工作量,提高机场油料保障效能和管理效率。

1.2 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1) 调拨管理

完成机场油料的收发管理以及月终对库存油料进行清点,将油库油料测量记录录入系统中,自动计算油料重量,形成油料清点证件。

(2) 零发油

接收领油指标(正常、助供、国家储备),办理油料支拨单,实现零发油自动记载账簿。

(3) 飞机加退油管理

办理加(退)油飞机手续,将飞机加(退)油数据通过POS机及时传入系统。

(4) 指标管理

接收上级后勤机关油料部门分配、增拨、划转的油料供应指标。在规定权限内拟制本单位年度油料供应指标使用计划。

(5) 油票管理

办理加油票的领取、发放和回收等相关业务。

(6) 油卡管理

对指标卡、领油卡、加油卡进行管理。

(7) 油料帐表

根据各项凭证和原始单据自动形成帐目、报表以便统计查询。

(8) 系统维护

完成单位、油品等信息的代码管理,基础信息的填报,数据的备份恢复和数据传输等。

2 系统架构设计

2.1 总体设计

本Web机场油料供应管理系统基于MVC模式和iBatis框架,采用J2EE分层结构的设计思想。Web服务器选择Tomcat,数据库使用Oracle,MVC模式实现采用Struts框架,数据持久层利用iBatis 框架,DWR作为业务层和页面的异步数据交换层,Extjs实现部分GUI页面。系统架构如图2所示。

(1) 表现层

主要用来处理用户的请求,并据此作出响应。在Struts框架的基础上,由JSP页面、Bean Action还有Struts-config.xml共同实现。与传统的Struts编程方式有些不同。BeanAction类,在这里其实是一个通用类,利用反射原理,根据配置(Struts-config.xm1)的URL来决定调用form bean具体方法。

(2) 业务逻辑层

为表现层提供所需的业务方法。Service类和DAO接口属于业务层。Service类封装了业务及相应的事务控制,由Struts的form bean类来调用;DAO接口屏蔽了底层的数据库操作,供具体的Service类来调用。

(3) 数据持久层

采用了iBatis框架,它相对Hibernate和Apache OJB等“一站式”ORM(对象关系映射)而言,是一种“半自动化”的、轻量级的解决方案,可以大大地提高系统的灵活性[1,2]。iBatis框架主要包含两类组件,即SQL Map组件和DAO组件[3]。SQL Map提供了一个简洁的框架,使用简单的XML描述文件将Java Bean,Map实现和基本数据类型的包装类(String,Integer等)映射成JDBC的PreparedStatement。iBatis DAO是一个DAO框架,它可以通过添加DAO对象隐藏持久层的实现细节,并利用抽象、接口、类反射技术设计实现了可重用Java数据库操作组件[4]。

系统设计了用于配置数据库连接的sqlMapConfig.properties,用于配置系统总体属性的sqlMapConfig.xml配置文件,按照DAO模式要求设计了不同的JavaBean和XML文件。譬如用户角色信息模块就有相应的配置文件XtJsxx.xml、POJO类XtJsxx.java、DAO类XtJsxxDao.java、SqlMapDao类XtJsxxSqlDao.java、Service类XtJsxxService.java,这样设计层次分明,模块相对独立,易于修改和扩展,而且相比于Hibernate框架更加灵活,尤其适合于业务逻辑复杂的应用系统。

2.2 Extjs和DWR整合Ajax框架设计

Extjs是一个优秀的Ajax框架,引入Extjs易于开发具有华丽外观的富客户端应用,使得系统更具活力并带来优秀的用户体验[5]。DWR(Direct Web Remoting)是一个Web远程调用框架,利用这个框架可以让Ajax开发变得很简单[6]。在DWR环境下,客户端利用JavaScript调用服务端的Java方法就像本地调用一样[7]。系统很好地把二者进行整合,用Extjs来负责客户端漂亮的用户界面的开发及远程方法调用和数据刷新;用DWR来负责异步交互,将Java对象转化成JavaScript对象,以便在客户端脚本中直接调用。当系统在Extjs脚本中调用远程Java方法时,DWR会将这种调用转换成对应的XMLHttpRequest请求,并发送到远程服务器端,服务器处理完成后,DWR再将处理结果返回客户端的Extjs脚本代码并自动转换其间交换的数据类型,最后由Extjs解析返回结果并完成数据的自动装载和更新。这种整合的Ajax框架很好地结合了Extjs和DWR各自的优点,既注重了界面的优美,又能方便实现异步数据访问,给Ajax应用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和实现方法。例如具有层次关系特征的部队隶属代码和油品代码帮助模块就是在整合后的框架上实现的,且界面美观,异步检索快速,效果如图3所示。

3 数据库和数据ETL设计

数据库是信息管理核心和基础,在详细分析各个模块功能的基础上,系统采用ORACLE10g建立了数据库,并根据不同功能建立相关表。在数据库设计阶段,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严格分割了系统的基础数据、业务数据和管理数据,按照系统所涉及的各个实体设计各自独立的数据表。其中基础数据表以“tab_gyxx_”开头命名,存储系统的基础数据和公共数据;业务数据表以“tab_ywxx_”开头命名,对于业务流程予以处理;管理数据表以“tab_glxx_”开头命名,存储通过网络传输获得的相应数据,同时建立大量存储过程和触发器。这样利用相对独立的信息表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及管理,大大提高了数据库的结构性、清晰性和灵活性[8]。

系统业务数据的传输、交换离不开数据的抽取、转换、载入即ETL(Extract、Transform、Load)过程,为此设计了一个数据提取、载入中间件。在提取数据时,它负责把查询命令提交给数据源,并在数据源和XML文档结构之间建立对象之间的影射关系,把查询出来的数据转化成XML格式串;在接收数据时,它负责把XML串解析成业务数据,并按照一定规则存储到相应的数据库中,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会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事务回滚点,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具体实现系统采用开源项目Kettle工具,建立JOB,在发送端通过为源表建立影子表的方式实现数据的增量抽取,生成XML文件,传输完毕后在接收端业务系统利用SQL函数,如where条件过滤、substr函数和case条件判断等来解析XML,完成数据转换和加工,最后再通过SQL插入语句加载数据。

4 关键技术

4.1 数据通信方案的设计

数据通信是系统核心模块之一。系统产生的日常业务数据不但需要及时上传给上级单位,而且还要汇总于总部,为总部立足全军战略高度决策分析提供真实、全面、详细的数据。设计时面临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业务数据如飞机加油记录普遍带有涉密信息,其传输要求具备较高安全级别,能传输一定密级的通信网络作为保障;二是目前全军各单位网络建设情况参差不齐。综合考虑,系统依托已建成的军事综合信息网和专用CDMA无线通信网络,搭建覆盖全军机场油料行业的数据加密传输和分发处理平台,传输关键业务数据,构成以军事综合信息网接为骨干,专用CDMA无线通信网络为补充的油料数据传输网络格局。专用CDMA无线网络是为了满足军队的特殊需要,依托CDMA公众网,采用码分多址技术体制建立的可实现军用特殊功能的移动通信网络。它具有信号覆盖范围广,保密性高,应用成熟等优势。通过它的短信传输方式,不需要事先建立连接,方便灵活,可以实时传输业务数据。数据传输方案架构如图4所示。

如图4,在总部与已接入军事综合信息网的单位,采用JMS消息服务机制来进行数据传输;在总部与无法接入军事综合信息网的单位采用专用CDMA无线网络通信,以XML的方式封装数据,用短消息的方式来传输,两者最终通过短信数据联通平台衔接并汇总数据,形成数据中心,然后再通过这两种传输渠道向下按需求给各单位分发他们需要掌握的本单位油料供应数据。总部直接联通数据中心实时掌握全军的油料消耗、库存等重要信息,为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4.2 飞机POS机加退油

用户办理大部分业务都是在PC上操作,但还有少部分业务如飞机加退油时往往是在不适宜部署计算机的场合,因而系统设计了一个可以单独操作、满足移动式和便携式的要求的POS机,实现油料供应管理业务办理电子化和数据采集自动化。基于安全的考虑,该POS机内设通过机要部门认证的保密模块,采用USB2.0/1.1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交换,预置数据和上传数据的接口函数封装成ActiveX控件,由系统调用ActiveX控件方式操作POS机读写数据。业务办理前用户把系统维护的飞机、加油车号等信息通过连接线下载到POS机中,加油员通过POS机完成业务操作后,再把POS机连接业务系统上传飞机加退油实际数量,最后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把这些原始数据传输到总部。POS机主界面如图5所示。

5 结 语

本文设计了基于Web的机场油料供应管理系统,通过系统架构、后台数据库和功能模块的合理设计,利用DWR、ExtJS、POS机、军用CDMA无线通信网络,使得本系统不仅实现了油料供应的凭证办理、帐目记载、报表统计等基本功能要求,而且系统具有跨平台特性、可扩展性,实用性和可维护性,飞机POS机加退油和专用CDMA无线网络传输油料关键数据更具有前瞻性。经部队应用反馈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带来了较高的军事经济效益。同时系统开发也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了一个通用的设计和实现方案,对其他部门业务系统建设也起着良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爽.基于半自动化iBatis的轻量级ORM改进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9,11(2):64-65.

[2]徐大伟.基于MVC和iBatis的创新教育网络平台的实现[J].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2):70-71.

[3]李澎林,朱国清,吴斌.基于iBatis SQL Map的数据持久层实现应用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8,36(1):72-73.

[4]吴建设.基于数据持久层的iBATIS DAO研究与应用[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7,23(4):20-21.

[5]陈曦.基于Ajax构建Web应用程序的研究[J].古林化工学院学报,2009,24(2):51-52.

[6]吕海东,陆永林.基于EXTJS和DWR的Web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时代,2009,12(4):27-28.

[7]李为健,卞艺杰.基于DWR和EXT的Ajax应用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0,1(4):66-67.

[8]郑金龙,朱亚玲,李华.基于MVC模式与J2EE架构的项目申报与评审系统设计与实现[J].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7(1):18-19.

油料供应管理 篇2

一、油料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明确各种油料性能、标号和分类,不得混用或错用,如混用、错用造成事故由油料员负责。

二、各种油料进出必须手续齐全,账目相符,按规定加油,计量准确,车组领取后签名或盖章,私人不经领导批准不得加油。

三、必须做到缓冲卸油、浮子取油、三级过滤、二级沉淀,付油有搅拌器,柴油有加注器,机油有加温沉淀装置。

四、油库民用工业须安全可靠,门窗牢固,防火设备齐全。

五、在油料30米内不准吸烟,车辆加油时要熄火进行加油,加完油后,离开油库50米处,熄火保养。

六、常年保持油库内外的卫生,安全防火。

油料供应管理 篇3

1.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供应链管理原则

SCM是由进行物料获取, 加工物料成中间件或成品, 再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的一些企业或企业部门构成的网络。从SCM的构成来看, 参与SCM的基本实体主要是供应商 (还包括供应商的供应商) 、制造商、配送中心、零售商、最终用户等。其中配送中心、零售商、最终用户等可被看作是制造商的用户和用户的用户。从SCM的内容来看, 主要涉及参与SCM的相关实体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同步与协调问题。SCM则是围绕供应者与需求者之间的物流和资金流进行信息共享和经营协调, 实现稳定、高效、柔性的供需关系。

2. 军用油料运输与地方物流的异同点

两者都属于现代物流的范畴, 相互之间具有非常强的联系, 同时, 军用油料运输由于其特定的军事特色, 它与地方物流之间, 又具有很大的差异。

军用油料运输与地方物流的共同点表现在:军用油料运输与地方物流所研究的范围都是从油料获得到交到客户手中这一环节;军用油料运输与地方物流的核心都是“运”与“送”相结合, 其存在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和油料的使用效率;军用油料运输和地方物流同时强调“服务”的观念, 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是物流的根本目的;军用油料运输与地方物流都强调对先进的设备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运用, 现代化的设备与信息技术是开展物流的前提条件之一;军用油料运输和地方物流基本作业手段和管理方法是相同的, 尤其是平时军事, 与地方军事的管理和运作非常接近。

军用油料运输与地方物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 客户群体存在很大差异。军用油料运输的客户群体就是部队, 它专门为部队提供服务;而地方物流的群体这是指产品的消费者, 其中主要指社会群体, 也包含军事人员。 (2) 客户需求存在差异。部队的需求规律随军事活动的变化规律而变化, 在日常生活与训练中, 部队的物资消耗规律性很强, 容易掌握, 而在战争中, 部队的消耗规律又难以准确掌握;地方物流则完全是根据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 尤其是与社会的消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 服务的重点存在差异。军用油料运输服务与地方物流服务相比, 它更强调保障的准确、快速以及物资的可得性, 成本方面的重要性相对低一些。而地方物流往往将成本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 在很多时候, 成本要超越服务时间和物资的可得性。 (4) 安全环境存在差异。在战争中, 运输系统成为敌方首先打击的目标, 军用油料运输活动受到严重的安全威胁, 生存环境比较差;地方物流面临的威胁则主要来自自然灾害、瘟疫等不可抗力, 安全环境相对要好得多。

3. 供应链管理思想应用于军用油料运输的可行性分析

SCM思想是先进的管理理念, 在地方物流优化过程中, 取得了显著效果。然而, 军队能否借鉴这一思想来优化军用油料运输保障, 以增强其应变能力、可靠性和工作效率?在利用SCM思想优化军用油料运输保障之前, 有必要进行可行性分析。美军在这方面为我军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3.1 供应链管理思想应用于军用油料运输的军事可行性分析

军事可行性分析的目的是指分析利用SCM思想优化军用油料运输保障是否可以达到军事目标。从SCM的概念来看, 可以认为SCM实质是将整个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业务看作是一个完整的、集成的、持续的、无缝的流程, 从而有效地满足顾客的需要。而军用油料运输的目标就是将各级后勤指挥员、各军兵种后勤机关、部 (分) 队、各后勤基地、直至每一个保障平台, 以及地方后勤力量动员系统链接成一个协调一致、相互支援、可发挥最大整体效益的统一体, 从而在正确的地点和时间, 为联合军事力量在整个军事运作的过程中提供恰当数量的油料, 以确保其在执行军事任务过程中所需的装备完好能力和可维持能力。这说明两者目标的实质是一致的:紧密结合用户的需求, 以系统和整体的观念来进行运作。

从SCM管理的原则来看, 美军国防部根据地方供应链管理原则也制定了相应的国防部物流管理原则: (1) 在危机和联合作战中提供敏捷快速的反应; (2) 集中于满足用户的需求; (3) 减少运作层次, 将用户与物资资源直接相连; (4) 把握最低费用与最佳服务之间的平衡; (5) 在有效运作和用户满意的基础上对供应链进行绩效评估; (6) 最大限度地利用地方物流资源; (7) 提供及时、准确的物流信息, 并可与有关部门共享; (8) 为人员提供先进的装备和有效的训练。

从美军军用油料运输的实践来看, 美军队速率管理 (Velocity Management, VM) 部门与兰德公司合作, 于1995年开始利用上述原则对军用油料运输保障进行优化。VM认为应当通过敏捷和精确的供应流程以确保物流系统更加富有成效, 而不是依靠大量库存的旧体制, 并且军用油料运输保障应当是基于用户的, 能够在顾客需要的时间、需要的地点为其提供所需服务, 信息流和物质流应当更加快捷和精确等。通过该部门的努力工作, 优化了美军后勤供应链, 使得其供应过程不仅富有成效, 而且费用低廉, 使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美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得到迅速、有效的后勤供给。例如在物资申运时间方面, 通过整批供应和零散供应机关使补给品的配送和储存实现精炼化, 已使美国本土现役陆军的物资申运时间减少了54%。另外, 在坎贝尔堡试验中, 不仅使得整个设施核定储备品的分布面更宽了, 而且总价值还由1900万美元降到了920万美元。同时, 用核定储备品满足需求的比率提高了, 需求单位查询的次数减少了。使用预先安排的专用卡车从国防后勤局仓库直接向补给保障机构实施前送, 大大减少了物资申运时间, 从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减少核定储备量。也是在这个阶段, 坎贝尔堡仓库经过改组提高了效率, 主保障营的ISU90集装箱数量从40个减少到了19个。

值得一提的是, 基于流程的物流组织结构已经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所谓基于流程的物流组织结构, 就是改变目前基于职能的组织结构, 将从定单的接收到定单的实现视为一个完整的流程, 并围绕该流程构建团队, 并辅之必要的职能部门所构成的组织结构模式。目前, 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在积极探索该类型的组织结构, 如广州的宝供物流公司。而美军现在正在试验和大力推进“多功能”军用油料运输保障结构。“多功能”保障结构的基本做法就是:改变按照物资补给、运输、卫勤和维修等各单项物流业务职能组建分队的传统做法, 使分队具有遂行多项保障的能力。

实践证明, 在一定条件下, 利用供应链管理思想来优化军用油料运输保障是可以达到军事目标的。

3.2 供应链管理思想应用于军用油料运输的技术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分析的目的:一个是分析供应链思想是否是先进的物流管理思想, 另一个是实施供应链管理思想优化军用油料运输保障, 是否具备必要的条件, 如组织结构、运作流程、信息系统、人员素质、装备器材等。

对于前一个方面, 从供应链管理的原则来看, 其分别体现了快速反应、定单驱动、组织结构扁平化、效费比较高、基于用户满意度的绩效衡量、非核心业务外包、信息共享等七条管理思想。毋庸置疑, 这七条管理思想是目前先进的管理思想, 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取得了良好效果。所以, 可以认为供应链思想是先进的管理思想。

对于后一个方面, 1997年两名资深的供应链管理专家Robert monczka和JamesMorgan指出了成功实施供应链管理必须克服的困难: (1) 必须深入理解供应链管理中的每个细枝末节; (2) 建立适合流程一体化管理的组织结构; (3) 建立合理的供应链绩效评估体系; (4) 管理过程中具备正确、充分的信息支持。

除此之外, 军队高层在对供应链的认识上面存在误区:一般认为运用供应链优化军用油料运输保障无非是将地方的先进技术运用到军事上来, 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显然, 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尽管先进的技术能够大大提高军用油料运输保障的运作效率, 但是并没有达到实施供应链管理所产生的真正效果。

因此, 要确保利用供应链管理思想优化军用油料运输保障取得成功, 必须详细分析目前所具备的条件。例如, 军用油料运输涉及到许多部门的切身利益, 这就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支持, 因此高层次的领导体制是很关键的。VM实施军用油料运输时, 美后勤部物资局副局长、陆军物资司令部副司令和美联合武器支援司令部司令三位高级军官组成了速率小组 (Velocity Group VG) , 这有利于能够制定一系列的政策, 从而能够进行大胆而强有力的变革, 借鉴VM利用供应链管理思想成功优化军用油料运输保障的成功经验。

4. 我军利用SCM优化军用油料运输保障需做的准备工作

虽然美军利用SCM思想优化其军用油料运输保障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我军能否采取这样的做法, 则取决于对我军实际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可行性分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利用SCM思想进行军用油料运输保障优化是否可行, 也是对我军军用油料运输保障运作的各个方面是否合乎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一次全面检查。

我军利用SCM思想优化军用油料运输保障, 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

(1) 高层领导应该充分认识到供应链管理思想及其优化军用油料运输保障的必要性。正如前文所述, 军用油料运输保障优化涉及到军用油料运输保障各个部门的切身利益, 需要高层领导的全力支持。本文认为, 获得高层领导全力支持的关键在于高层领导对供应链思想的正确、深刻的理解, 而高层领导全力支持则是军用油料运输保障优化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

(2) 成立专门的全军军用油料运输保障优化机构, 加强顶层设计, 全面规划优化工作。由于军用油料运输保障优化是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举措, 因此有必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开展工作。在成立该机构时, 建议包括总部高层领导、作战需求方 (海、陆、空、二炮的作战部门人员) 、基层运作方 (总后及其下属单位、军兵种后勤部门) 和专家组 (对军用油料运输保障造诣较深, 并对供应链管理思想把握较好的专家教授) 。

(3) 对优化方案必须反复论证, 特别是组织机构调整, 应当采取谨慎的态度, 积极、稳妥地进行。建议对优化方案采用计算机仿真、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不断改进, 若时机成熟, 最好先试点, 然后再推广。

(4) 由于供应链管理思想内涵丰富, 另外我军军用油料运输保障研究起步较晚, 因此, 应当大力加强人才建设, 大力培养一大批既懂军事, 又懂现代物流理论的中高级人才。一方面利用各种优厚待遇, 吸引地方物流人才加入军队。另一方面, 就是大力选拔军中优秀的中青年官兵, 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其能力, 如去优秀物流企业中代职、在高等学府进修等。对于前一种方式, 在目前物流人才缺乏的情况下, 这种做法代价较大。而后一种方式应当是我军用油料运输保障人才的主要来源。

(5) 为了缩短物流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周期, 建议尽快建立军民两用技术特别是物流技术与装备的研发机制。另外, 针对军用油料运输保障具有突发性的特点, 可在和平时期对地方的物流力量进行军事培训, 使其成为“准军事化”物流力量。这些物流力量平时投身于经济建设, 一旦战争爆发, 可迅速转变为军用油料运输保障力量, 从而使得物流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

(6) 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军用油料运输保障运作绩效评估体系和反馈机制, 为军用油料运输保障优化提供必要的指导。由于军用油料运输保障的侧重点在于军事目标, 其运作绩效评估体系与地方的有较大的差异, 这就需要对现代战争的各种战法进行深入了解, 针对不同的战术制定不同的绩效评体系, 从而使得每次军用油料运输保障运作都可以为每次战争提供“量身定做”的物资保障。

油料管理规定 篇4

本规定所称油料管理,是指人员配置、指标申请、供应、调拨、储运、节油、废油的回收与处理等。

在油料管理上,不能凭经验管理,杜绝使用油料随意性大,超标准、超范围用油。细化规章制度,对油料的收发、存储使用等各个环节实行科学管理,使油料储多少、发多少、供多少都依法规办事。运用高技术手段和多媒体资料信息管理,对油料管理的全过程实施动态监控。

一、人员配备

应当配备有专业知识、有工作能力、责任心强和热心油料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仓储人员应初步了解油品所处环境条件、工况条件,如油料使用的工作压力、温度、液压油(液)的性能以及经济性等。充分意识到液压油的选择不当、储运保管不当导致污染引起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70%故障的可能性。

二、加强油料使用管理的计划性

1、各单位所使用的各种油料一律由设备物资部统一管理,专人负责,一切计划申请、指标分配和加注储存等工作统一负责。

2、设备物资部根据任务、修理计划和储油量,要认真作好油料的使用计划,严格控制掘进机用油量。

3、其它部门予以协助,每年将根据使用和修理用油计划报送相关部门,安排生产油料补给的时间、数量。

三、建立油料储备库

1、根据本单位用油量,在安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建立相应的油料储备库,满足掘进机生产、修理期间用油需要。

2、油桶放置于常温、干燥、通风、遮光处,并具备消防条件。

3、油桶加油口(盖子、卡箍)始终保持密封状态,不得敞口,随用随关。

4、鉴于过去的施工教训,润滑脂桶应始终保持外形完好无缺,不得有明显凹陷、变形。装卸时小心、仔细,严禁自由滚落,否则无法使用,延误施工。

5、严格加油过滤制度,不得随意使用不洁容器(具)倒装油品。

6、切记:购买同型号不同供应商油品时,必须经技术部门认可,及时沟通。经过严格的性能试验和相容性试验,有权威试验报告,方可换品种。如果相容性试验不合格,液压设备上残存的油液应排放彻底,重新加油。

四、建立健全油料消耗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对各种油料的领取、调出、消耗、储存、节超等情况,均应有详细记载,定期报送有关油料统计报表。

五、建立健全油库管理制度,确保加油、卸油、储油安全,严防事故。

六、油料的回收处理特作如下规定:

1、设备大批更换下来的废油料,应按质论价,不准任意降价或提高价格,也不准处理给个人,以防投机倒把,从中牟利。

2、所处理的油料,必须严格手续制度,处理的结果及时报局油料主管部门备案。经费一律上交本单位财务部门,以冲减油料经费指标,不准挪作它用。

3、设备物资部要切实加强平时油料指标的使用管理,非经许可,不得随意价拨给外单位。

4、对违反国家政策以油谋私的单位和个人,分别不同情况,给予必要的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油料供应管理 篇5

这里我们选用DEA法进行评价。与其它的评价法相比,采用DEA法进行评价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DEA法避免了主观因素对权重的影响,具有内在的客观性,从而确保了评价的准确。二是采用DEA方法进行评价时,不仅可以对油料供应标准实施前以及实施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还可以动态地描述油料供应标准的实施效果轨迹,有利于对其标准化效果实施监督并及时传达实施效果的反馈信息。三是采用DEA法进行评价时,决策单元的最优效率评价与输入、输出指标的量纲无关,因此,我们无需考虑输入、输出指标的量纲问题,指标数据处理比较简单。四是油料供应标准效果评价涉及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之间关系比较复杂,难以进行统一、具体的描述,而采用DEA法能够避开对这些问题的显性表述,可以通过“有效前沿面”中被评价对象的相对有效性对其定位,从而能够给予有效的评价。

1 DEA评价模型[1,2]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即数据包络分析,是美国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学者,以相对效率概念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效率评价方法。DEA的基本思路是将一项活动或一个动态系统看作是在一定范围内,投入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并产出一定数量的输出的过程。通过对投入产出数据的整体分析,得出评价每个DMU综合效率的数量指标,并以此确定DMU是否有效。实施DEA评价时,主要步骤如下:

1.1 选择决策单元

决策单元是指数据包络分析法所要评估的决策单位,研究者必须以同质与同一环境条件为选择评估效率对象的基本要求,否则评估将失去意义。在油料供应管理标准化评价中,我们既可以以某项具体的标准为研究对象,也可以以整个油料供应管理标准化体系为研究对象,既能够对某项标准的实施效果进行监督比较,也能够考察油料勤务标准化系统的发展轨迹,具体视情况而定。

1.2 确定决策单元数量

理论上决策单元越多,不仅囊括决定效率前缘的高绩效单位的机会将增大,而且能够容纳更多的因素,更易于形成效率前缘,更清楚地确定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当然,决策单元数量也不能过多,否则会对收集有关数据带来困难,并且给评估结果带来一定影响。

1.3 确定投入产出指标

确定适合的投入产出指标是运用DEA方法的关键。在众多影响投入产出转化效率的因素选择中,首先必须注意选取使决策单元趋近于效率边界的因素。其次,必须选取对效率影响最大、可得到较高效率值的因素。最后,在反映评价目的和评价内容的因素中,要选择容易获取数据的因素。

1.4 选择模型

DEA有多种模型,必须根据评价的实际需要选择相应适合的模型。在油料供应标准评价中,我们采用DEA的基本模型,它在评价判断各个决策单元相对于其他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方面有独到的优势。DEA基本模型也就是CCR模型,其模型描述如下:

假设有n个DMU,每个DMU都有m种类型的“输入”,即表示该DMU资源的消耗,以及s种“输出”,表示其资源消耗所带来的效果。Xij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i种类型输入的投入总量,其中Xij>0;yri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r种类型输出的产品总量,其中yri>0;vi表示对第i种类型输入的权;ur表示对第r种类型输出的权;其中,r=1,2,…,m;j=1,2,…,s。

每个决策单元的相应效率评价指数即为:

适当选取权系数u和v,使其满足hj≤1,j=1,2,…,n。则CCR模型如下:

其中v≥0表示对i=1,…,m,vi≥0,并且至少存在一个vt≥0,对于u有类似含义。上述模型以向量形式表示如下:

通过Charnes-Cooper变换并转换为其对偶规划,上述问题表述如下:

为元素均为1的m维向量,为元素均为1的s维向量,ε表示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量,一般取0.0001,为松弛变量。

1.5 进行评价和分析

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和分析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处理,模型计算求解以及DEA的有效性分析等内容。DEA法计算比较复杂,这增加了运用的难度,因此利用Matlab以及相关软件进行辅助计算十分必要。

2 油料供应标准效果评价指标体系[3]

2.1 油料供应标准实施后的有效性分析指标

将油料供应标准实施前后两个阶段作为DMU,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对比得出油料供应标准的实施效果。但是,由于油料供应标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比较复杂,标准化的效果、标准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可以定量表示,有的只能定性描述。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设置油料供应标准军事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如下:

输入指标:资金投入为油料供应所投入的资金总量;人员投入为参与油料供应业务工作的人数;油料供应总量为所有单位油料供应数量的总和。

输出指标:油料供应管理水平是描述油料供应管理水平高低的定性指标,主要反映油料供应管理实施科学化、标准化管理带来的管理水平的提高。它可以通过业务水平、办公效率、人员素质、制度建设、工作秩序五个指标进行评价。

油料保障能力是定性描述油料供应标准军事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能够反映标准的整体水平。油料保障能力与油料指标分配是否合理、是否满足各项任务的用油需要,是否提高部队战斗力有关。油料保障能力越高,说明油料供应标准的军事经济效益越好,标准质量越高。

训练用油保障率是按照供应标准规定的训练油料数与计划训练油料数的比值。保障部队训练用油是油料供应的主要任务,也是提高油料使用效益的主要方面,训练用油保障率可以反映油料供应标准对训练用油的保障情况。

勤务用油保障率是按供应标准规定的勤务油料数与计划勤务油料数的比值。勤务用油的供应关系到部队的生活用油,是保持部队稳定的重要方面,勤务用油保障率是生活勤务保障程度的客观指标。

供应标准节油率是节约供应标准规定耗油数与供应标准规定耗油数的比值。供应标准节油率反映了对部队各项任务保障状况的指标,能够衡量标准的总体供应水平。

指标节油率是节油指标数与分配油料指标数之比,是在完成规定任务的全体下的节约。指标节油率具有直观、数据准确、获取方便的特点,一般而言,指标节油率越高越好,但不能超过一定限度,否则说明说明标准太高或者任务没有完成。

2.2 油料供应标准效果动态评价指标

根据《标准化实施条例》的规定,标准的确认期为五年,即标准经过五年运行后必须进行重新确认其是修订还是继续执行。因此,我们可以以这五年为DMU,评价标准的实施效果及其变化情况。

输入指标为:标准化资金投入、标准化人员投入、标准化油料供应总量。

输出指标为:油料供应管理水平、油料保障能力、训练用油保障率、勤务用油保障率、供应标准节油率、指标节油率。

上述标准较之标准实施的有效性评价指标没有大的变化,只是输入指标变为标准化的投入指标,通过对标准化的投入产出变化对其动态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3 DEA模型运算

3.1 油料供应标准实施后的有效性评价

随机取两组数据,由于DEA模型指标不受量纲限制,我们对指标进行处理,使所有输入、输出指标在区间&1,100’范围内,各个指标数据具体如表1所示。

将数据代入CCR模型,可以得到DMU1的规划模型:

运用MATLAB编程计算DMU1的模型解,θ=0.9079;同理,可以求得DMU2的规划模型解,θ=1.0000。

由此可知,DMU2为规模有效,与标准实施前相比,标准实施后具有明显效益,即标准实施后具有较好效果。

3.2 油料供应标准效果动态评价

标准实施的确认期为五年,以每一年为一个DMU,并随机取得五组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五组属于区间!1,100"的数据,具体如表2所示。

将数据带入CCR模型,分别计算五个规划模型可得:θ1=1,θ2=0.9492,θ3=0.9861,θ4=0.9517,θ5=0.8625。

这样我们就得出了五年确认期内油料供应标准的相对效率,同时也反映了油料供应标准实施后的总体动态变化。

4 总结

当具有油料供应标准效果指标真实数据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改进目前的效率评价指标,设计出科学的指标体系。另外,可以通过投影分析,算出各DMU在有效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从而为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提供一定的信息。当然,采用DEA进行评价也存在缺点,一方面计算十分复杂,必须依靠相关软件进行辅助计算;另一方面,DEA评价法只能对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效率进行比较,无法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最大值。

参考文献

[1]宋敏,等.基于DEA方法的企业标准化效益评价[J].中国标准化,2003(10):56-60.

[2]秦寿康,等.综合评价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航空油料系统安全管理分析 篇6

一、树立油料安全管理理念, 加强安全应急管理体系

航空油料安全事关油料供给保障的大局, 也维系着整个机场系统内人员的利益。机场需要建立对油料和油罐车的安全管理部门, 配套一定数量的安全人员, 并注意明晰该类人员的职责。机场的油料以及油罐车的安全管理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工程, 需要认真贯彻落实安全体系中的各个环节, 紧密围绕油料和油罐车的安全, 树立起以安全管理为基础的理念, 并在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周密地计划、严格地组织、精确地实施。特别是对于航空油料和油罐车的事故易发、高发期, 增强其对机场安全发展的认识, 树立以安全生产为最大经济效益的理念, 并落实机场各岗位的安全职责, 将安全生产贯彻于航空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中, 从而促进航空油料的安全、妥善使用。

二、加强机场罐车加油安全管理的建设和检测

全世界范围内, 大部分大中型机场都采用机坪管网输送航空油料, 而小型机场一般会采用油罐车供油。机场油料供给管网的泄露问题是该系统出现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 高质量、高纯度的航空油料如果发生泄漏问题, 很有可能发生火灾, 甚至瞬间发生爆炸, 严重时会造成机毁人亡的后果。故而对于机场油料供给管网系统的建设和检测, 对于航空油料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机场油罐车应做好静电防护措施, 主要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操作防护:

1.尽量避免在装油过程中的顶部喷溅

因为机场油罐车上部注入油品容易形成可燃混合气体, 也易于起电, 所以应尽量采用底部装油的方式。对于实际中无法对油罐车进行底部装油改装的情况下, 应将装油鹤管口深入到距罐底部大约200mm的地方, 采用暗流加油的方式。同时对于大型的油罐车, 应注意不允许从顶部注入低电导率的喷气燃料, 也不允许用车辆本身的车泵双管同时在加油罐口加油。

2.注意采用安全可靠的接地装置

从防止静电的角度出发, 接地电阻值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要保证装卸油鹤管、管道和油罐车相互之间的跨接和接地可靠连接, 确保系统安全。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比如在水泥路面的地坪和加油站没有固定的接地装置, 而随意将接地针扔在地面上来代替接地。在这种情况下, 金属对地面打火只要300~500V时就可点燃油气混合气体。

3.合理控制油压和装卸油时的速度

通常在装卸油设备维持正常压力和流量时是不会发生事故的, 但由于意外或工作疏忽使得相关的压力、流量增加时, 情况会变得很危险。同时要注意尽量避免突然开泵或突然关泵。因为这样会造成瞬时的冲击压力和流速过高, 使得静电压突然跃升, 造成事故。

4.在换装过滤器滤芯后要注意减速装油

这样由于新滤芯有着高的起电特性, 这此时, 新滤芯内静电放电和蒸气爆炸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以较高速度排气和加油, 完全有可能发生油罐车过滤器的静电爆炸。

在机场, 要考虑到在气候、地理等特殊的自然条件下, 对油料存储和传输设备的检查力度。对于油罐车等重要设备要做到定期的检查和保养, 确保其安全、稳定地运行。对于油罐区、油车库的人员和车辆, 需要进行严格检查和控制。同时, 在机场制定安全巡逻制度, 对油库、油车库等重要场所要定期巡逻, 对油罐车辆等重要设备加强安全防范和监控, 力争将作业过程中的各类风险隐患完全排除。机场应该通过对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该类设备的异常, 才能提高对油料系统的安全管理。

三、建立有效的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来进行管理和监督

在对与机场油罐车配套使用的用于航空油料输送和存储的管道进行安全管理和监控方面, 目前发达国家对有关油料管道的设计、安装与使用进行了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以美国为例, 美国国家标准《液态烃和其他液体管道输送系统, ASME B31.4》以及《输气和配气管道系统, B31.8》中特别提到输油管道的设计、材料使用、制造和安装以及维护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管道损伤防护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另外, 美国颁布的《危险液体完整性管理系统, APIISt.》和《天然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 ASME B31.8S》两个工业标准, 涉及了改善输油管道的安全使用方法, 并通过设计使用一些预防措施和风险评价指标来提高输油管道的安全, 降低管道事故率。这些标准是输油管道建造的技术标准, 同时国家相关安全监督部门也将它作为法律依据。在法律法规方面, 以美国为例, 美国政府机构颁布《天然气管道安全法案》和《危险液体管道法案》, 这两个法案是保障美国管道安全的两个重要基础法律文件。近几年来签署的《管道安全改进法案》和《管道检验、保护、强制执行和安全法案》在规范管道运行, 保障管道附近民众和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在机场的航空油料系统安全管理, 特别是对机坪油罐车输送航空油料的安全管理, 需要建立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这样有助于做到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 从而提高机场航空油料系统安全管理的系统性和权威性, 使我国的民航业更加高效、健康地发展。

摘要:航空油料的安全关乎到整个航空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从树立油料安全管理理念, 加强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出发, 探讨了机场内安全生产管理的具体方法与措施。希望能对我国机场油料安全管理系统和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航空业,机场,航空油料,安全管理,油罐车

参考文献

[1]郭万泉.机场栓式加油系统[J].江苏航空, 1994, (1) :22.

[2]李耀朴, 徐丛武.民用机场航空燃油机坪管网安装施工技带控制[J].供油工程, 2012, (1) :23-25.

油料供应管理 篇7

1 油料装备储存管理标准化的必要性

油料装备储存管理标准化是指为了实现油料装备储存目标,按照油料装备储存运行的客观规律,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油料装备储存中的人、财、物、环境等相关因素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活动进行规范和统一。

1.1 是油料装备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油料装备储存管理标准化是油料装备管理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油料装备信息化、现代化的必要内容。当前,我军正在大力推进油料装备的信息化建设,要实现油料装备的全面信息化,就一定会涉及到油料装备全寿命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储存这个重要环节的信息化就必要把油料装备储存管理标准化。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标准,才有了工作的参考、努力的目标,才有助于实现油料装备建设的全面信息化。

1.2 是提高油料装备储存管理规范化、统一化的必然要求

油料装备储存管理标准化是油料装备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其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建立健全各项条令条例和标准制度,使各项工作得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工作离开了标准的协调和纽带作用,从仓库到战场的保障环节就可能出现了断链,就可能导致油料保障系统失灵,“快速后勤”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加速我军后勤油料装备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促进油料装备储存工作的集中统一,提高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后勤保障能力,必须完善油料装备储存管理标准,走规范化、统一化的道路。

1.3 是提高油料装备储存完好率的重要途径

当前战争的快节奏和发起的突然性,使得后勤的保障越发艰巨,油料的需求更加的迫切,对油料装备的保障更加繁重。通过完善油料装备储存管理标准化促进油料装备储存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保证储存管理的有序、统一,是提高储存油料装备的储存质量、储存完好率,保证装备从仓库到战场、从平时到战时快速转换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1.4 是提高油料装备储存管理效费比的有效手段

在油料装备的储存管理过程中,根据其油料装备的类别合理规划储存布局、储存方式和保管保养方法,采用标准化的储存管理规范,合理地分配、使用对于储存管理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效益。

1.5 是进行油料装备质量等级转换的重要依据

通过对油料装备储存的标准化管理,以获得更加系统完整的储存装备质量信息数据,从而为油料装备的质量等级转换提供更加可靠、准确的依据。只有充分掌控了在储油料装备的质量情况,准确划分了等级,才能选用更合适的储存管理标准对装备实施恰当的储存管理,提高管理效益。

2 军事油料装备储存管理标准化的现状及存在的薄弱环节

为适应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油料装备保障需要,我军在油料装备储存管理的规范化方面已做了一些工作,各油料装备储存单位都制定了一定的管理条例和要求等行政规范,但全军性统一的管理标准还不完善,大多都是各自为战、自成一系,在规范的统一、推广及使用范围与标准化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2.1 资金较为紧缺,保障物资到位率不高

油料装备的储存过程中,不但仓库的维护需要资金物资,装备的保养维修维护则更需要资金物资,但在实际工作中,通过行政管理定性的多,利用技术要求定量的少,其所需资金物资量的预算也不十分准确,实施过程中到位率又比较低,尤其是进行储存管理所涉及的各种油料等物资更是如此,比如对各种机动性的油料装备进行保养或定期发动时所必须的各种油品,就存在由于缺乏或不足而导致一些装备的保养不到位,发动不定期,从而影响了储存油料装备的质量。

2.2 管理人员技术缺乏,责任制度落实较差

油料装备储存管理是对储存的技术、经济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管理,它要求管理的人员具有过硬的素质、熟练的业务、精湛的技术。由于储存管理又是一个事务繁杂的工作,其储存涉及到的油料装备多型号多,而每种装备的储存管理的细节也各有所区别,它又要求其管理人员要具有较强的事业责任心。

2.3 检查监督中经验主义较为严重

由于没有储存管理标准,油料装备储存管理的检查监督缺乏有效的标准,其检查监督多留于经验,重于过程。例如对油料装备储存条件的检查,常常停留在是否有无温湿度,有无通风,储存地域是否清洁,登记是否完善,保养是否定期做过等易查易看的常规方面,而忽略了其可能严重油料装备质量或寿命的致命方面,如橡胶制品的防腐防裂等问题。

2.4 信息标准化程度比较低

当前我军的油料装备类型多,储存方式要求多,管理信息数据多,而储存管理中装备编码不规范,信息处理不规范、各业务部门管理信息共享率低等,导致油料装备储存管理信息标准化整体程度偏低。

(1)储存管理数据标准不完善,信息处理效率低。目前,我军各油料装备储存单位都在建立储存管理信息数据库,但这些数据库大多数都是封闭的,各自为政的,数据库的字段、类型和长度等不标准、不一致,形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难以实现部门之间的储存数据信息共享,使得系统间的信息交流不畅,甚至有些数据信息还需要重新排列录入,这势必带来资源的浪费,且容易出现信息失真,而严重影响油料装备储存管理信息数据的处理效率。

(2)储存管理信息数据各阶段的标准缺乏,数据的有效形成难。数据的有效形成包括采集、获取、处理、保存、更新,而当前我军储存管理过程中,其数据的各个阶段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数据前期的采集和获取主要还靠人工作业,其准确率和适时性很难保证;后期的处理也欠缺必要的标准和规范,使得处理后的数据可能出现信息不完整、不系统等导致数据不能真实反应装备储存管理情况;数据的保存和更新是一对矛盾体,由于缺乏规范性的标准,其储存管理数据的保存没有标准,更新更是随心所欲,即不能形成有效的信息数据库促进管理,又不能有效的对所储存油料装备质量进行监控。

3 编制油料装备储存管理标准的几点建议

3.1 编制原则方面

3.1.1 合理分类

一方面由于油料装备的种类较多,并涉及多种材料,因此在规范时必须根据油料装备自身以及各种材料的储存要求进行合理分类;另一方面,装备的储存方式又有多种,针对同一装备的不同储存方式时,必须有相应的管理要求和检查要求。同时在分类时也要注意统筹总括,不能过细过滥,要注重分类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3.1.2 符合客观实际的原则

储存管理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行科学管理,完成油料装备的储存任务。因此,制订标准时必须从不同油料装备的不同要求和实际的储存条件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另外,制定储存管理标准时,一方面要符合现代科学技术要求,另一方面要制订得适当。亦即说,标准订得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求过高一是不易达到,二是不经济;要求过低了则不能保证管理要求的落实,影响储存装备的质量、寿命以及定级转级。

3.1.3 积极采用非军标的原则

采用非军标,可以引进和推广国内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缩短标准的制定周期,节省资源,提高其标准的水平。因此,从标准制定的一开始就应执行《军用标准化管理办法》关于采用非军标有关规定认真检索、搜索、研究、分析国内外的标准情况,确定是否有相应的标准可供不同程度的采用或参考。

3.2 标准组成方面

油料装备储存管理标准是为了建立正常的油料装备储存工作秩序和顺畅的运行机制所规定的标准,是油料装备储存工作的主体。通常情况下,标准应包括五部分(下转第114页)(上接第99页)内容。一是储存管理总则,即储存管理工作标准的总纲,包括管理方针,管理总体目标等;二是储存管理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涵,包括储存管理任务、管理业务范围、管理工作性质、人员职责内涵以及岗位责任制等;三是储存管理的程序和方法,包括完成任务的具体步骤,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四是储存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它对储存管理要求做出具体的规定,从质和量两个方面保证储存管理效益的实现;五是储存管理工作绩效的考核和检验方法,它包括考核检验的内容、时序、方法及评分。

参考文献

[1]刘振志.军用油料装备[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1,12.

[2]卢宝亮等.军队仓储管理[M].后勤工程学院,2000,3.

油料供应管理 篇8

一、HACCP体系运行基本步骤

HACCP的运行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步骤,一是进行危害分析,二是确定关键控制点,三是制订HACCP实施计划。通过这三个步骤,找出航空油料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制订出相应的对策和方法、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控制,从而确保油料质量。

1.危害分析

危害分析是指收集和评估有关的危害以及导致这些危害存在原因的资料,以确定哪些危害对油料质量有重要影响,需要在HACCP计划中予以解决和重点关注。从危害的严重程度来讲,可以将危害分为一般危害和显著危害。一般危害是指能对油料质量产生不良影响的物理、化学甚至是生物性因素或条件;显著危害是指可能发生的并且将对油料质量产生不可接受的严重性危害。对于危害点的确定,可以采取试验法、经验法等方法。

2.确定关键控制点

明确了所面临的危害以后,就应该立即着手确定关键控制点。在运行过程中,把能够实施质量控制措施的步骤称作关键点。关键点具有两个最主要的特征,一是必须存在质量危害,如果对质量不产生影响,则不属于关键点的范畴;二是必须能进行有效的控制,虽有质量危害但无法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也不属于关键点的范畴。是否是关键点可以采取以“CCP判断树”(见图1)和“CCP判断表”(见表1)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判断。

3.制订HACCP计划

明确了关键控制点以后,应立即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即制定HACCP计划。HACCP计划是针对CCP风险制定的相应查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措施,对油料质量关键点进行有效监控,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有效预防,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从容处置,从而确保油料质量合格。HACCP计划的制定应按照危害分析、控制节点、应对措施、标准要求、检验方法的先后顺序进行。第一步是进行危害分析,该步骤是就关键危害点对油料质量造成损害时的表现形式、主要特征等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并评估相应危害对油料质量影响的严重程度;第二步是制定控制节点,其主要意义在于明确危害发生的时间以及进行危害控制的时间,由于不同的危害发生在不同的阶段,因此对各个危害采取对应措施的时机也不尽相同;第三步是找出应对措施,找出处理当前油料质量问题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对质量危害或潜在危害进行处置和修正,通过人为干预消除问题和隐患,确保油料质量合格;第四步是明确标准要求,标准要求规定了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后应达到的目标和效果,用来衡量管理措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符合相关标准则说明关键点被成功控制;第五步是确定检验方法,要确定采取相关措施后油料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必须确定切实可行的检验方法来进行验证。

二、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将HACCP体系在油料质量管理工作中进行应用的同时,还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全程应用

全程应用是指HACCP理念应在航空油料质量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应用。全过程是指航空油料及其相应的原材料、添加剂、辅助剂、外包装等相关附属产品从原料入厂直到最后加注到飞机上这一完整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航空油料的全寿命过程,涵盖原料入厂、油料炼制、油料出厂、油料运输、油料储存、油料加注等油料寿命过程的全部环节。因为每一个环节对航空油料质量都有影响,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质量问题。一旦前一个环节油料质量出现问题,必定将对下一个环节产生影响,最后的结果是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因此将HACCP管理模式引入到航空油料流通的全过程,对每一个环节都深抓细扣,必定产生积极的质量管理效益。

2.全面把控

虽然将HACCP质量管理模式引入到了航空油料流通的每一个环节,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在危害分析、关键点确定、HACCP计划制定的时候应做到完整、全面,同时由于每一个环节步骤航空油料质量所面临的危害方式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措施。首先是内容要全面,应对当前环节的每一个实际操作进行分析查找。例如,在油料炼制环节,不仅仅要对炼制的过程进行油料质量问题的分析查找,同时对原材料、出厂包装、出厂装载等进行分析查找,所有操作要一个不漏,这样才能保持全面性。其次是岗位和分工要全。例如,炼油生产过程中区分了计划、调度、操作、统计、检验等岗位,虽然不同岗位对油料质量的影响不尽相同,但是每一个岗位都应该认真对待,不能因为个别岗位与油料质量关联度小而放松了把控要求。

3.注意细节

在HACCP的运用过程中,还应注意对细节部分的关注。大到油料质量管理方案、计划,小到对油料取样、外观检查等基础性操作甚至是试管、取样瓶、烧杯等器具的管理都应进行关注。

三、结论

将HACCP体系引入到航空油料质量管理过程中,无疑将促进航空油料质量管理水平,对确保油料质量合格及航空器飞行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HAPPC主要通过对关键点的控制来确保产品质量,该体系的引入将提高航空油料质量管理效益。本文论述了HACCP体系在航空油料质量管理过程中应用的方法和步骤,并提出了实际运行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预备役油料专业抽组训练管理探讨 篇9

关键词:预备役,油料专业抽组,训练管理,探讨

预备役油料力量是一支寓军于民的后备队伍,其抽组训练工作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特殊性、实用性和专业性,要在立足自身特点和专业训练现状的基础上,实践、探索怎么练、怎样管,努力探寻符合预备役抽组训练的训练机制、管理方式和组训规律,提高预备役油料专业训练质量。

一、建立健全机制,夯实抽组训练基础

完善有效的训练运行机制是按纲施训正规化的重要保证。

(1)完善军地共管机制,发挥整体合力

要建立部队约束管理与地方行政管理相结合的督察制度,充分发挥军地各方参与和监督的作用,共同督察、约束预编官兵的参训行为;要形成军地双向沟通的长效机制,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充分考虑寓军于民、劳武结合的特点,围绕训练对象、内容、时间和标准,与地方依托单位领导和预编军官共同细化大纲内容,并充分考虑地方的承受能力和企业生产的周期性、训练各科目的难易程度、预编干部的组训能力、预编士兵的素质基础、保障条件及环境天候等因素,灵活调控训练时机,科学安排组训过程,编写各级各类教案。预编官兵全年要有针对性地制订训练计划和措施,有效发挥计划、措施的质量调控作用,确保抽组训练扎实有序。军地通过有效的衔接,合理安排训练时间,既不会因为人员的抽组训练影响生产,又能保证抽组训练的人员参训率。

(2)建立行为约束机制,加强预任军官管理

平时管理最重要的是对预任军官的管理,只有抓好军官的管理,才能对预编官兵的整体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针对预任军官平时比较分散,管理难度较大的实际,探索有效的预任军官行为约束机制。如建立定期回营办公制度等。建立定期汇报工作制度。可利用回营办公的机会向上级汇报人员思想动态情况、在位情况、岗位练兵情况等,平时也要经常性的向上级汇报工作,以保证上级对各预编连队全面掌握。另外,每年底,应组织预任军官进行一次年度述职报告,述职后与会官兵进行民主测评,预备役部队党委对汇报情况及测试情况进行综合评定,作为评定预任军官工作情况的评定标准之一。

(3)完善奖惩激励机制,激发内在动力

在强调预编官兵履行训练义务的同时,还应该建立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激发预编官兵的内在动力,调动其参与训练的积极性。一是实行经济补偿制度。预编官兵通常都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岗位,当他们在履行预备役义务期间,就不可能在原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将会失去应有的报酬,对此必须予以一定的误工补贴,并且这种补偿要高于正常工作时的所得,使补偿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经济补偿的费用原则上应由军队和地方共同承担,可以通过国家拨款、地方财政列支、预备役部队负责开支的方式实施经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二是建立奖惩制度。应对预编官兵参训情况、履职情况以及训练成绩进行鉴定和综合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军地对预编官兵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针对预备役管理使用的特点,这种奖惩更多的体现在与经济利益挂钩上。一种情况是由部队对表现突出的预编官兵直接给予物质奖励,同时对表现不良的预编官兵提出批评意见,由地方有关部门酌情处理。另一种情况是部队把训练结果作为等级评定的基本依据;把等级评定结果作为训练成效的综合反映;把预备役官兵的军事训练情况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工作政绩,纳入依托单位分管领导、预任主要领导的责任制,纳入地方评先等与官兵切身利益挂钩的内容,有效地激发训练的动力和活力。

二、注重平时管理,确保抽组训练质量

(1)进行集中管理

预备役部队是以地方石油及相关专业部门为预编主体,大部分预编官兵都是成建制预编在某企业或单位,绝大多数预任军官是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负责人,他们自身也肩负着双重领导的重担和责任。因此,加强对成建制预编官兵的集中管理成为必然。发挥预任军官能管理、善管理的优势,以岗位练兵为契机,既抓好生产又促进训练。提高建制编制单位集中管理质量。

(2)加强分散管理

加强对所有预编官兵个体实施的分散管理。采取干部跟踪、家庭跟踪、定期检查的方式实施跟踪式管理;与预编官兵单位联系,建立外出管理卡实施委托式管理。通过跟踪和委托管理,密切与预编单位协同,保持经常性走访和联系机制,建立起预编人员的动态管理数据库。使预编人员的详细情况一目了然,增强平时管理的透明性和实效性。预编人员动态管理数据库包括人员的基本资料、有无参军经历、工作单位、预编专业、预编职务、何时征召、何时退出、参训经历、参训考勤、训练考核成绩等。通过预编人员的动态管理数据库,及时掌握预编人员的基本情况、动向和分布情况,确保对预编人员的透明性管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其军人意识和严格执行命令、指示的自觉性,从而有效地约束预编官兵的平时的行为,实现预编人员的分而不散,最大程度上实现对预编人员管理的军事化,为顺利开展抽组训练奠定基础。

(3)进行检查指导

训练工作布置后,应及时深入预编单位,掌握和了解预备役人员准备的情况,如训练进度制定、训练物资准备、训练方案制定等情况,加强对应急保障技能和组织指挥方法与谋略的指导。使参训人员深刻了解相应保障和防卫方案的实质,掌握完成遂行多样化任务的具体方法,熟练技能技巧,熟练专业之间、专业内部协调配合的技能和有关指令、信号、记号的规定,掌握在特定地形道路、特定敌情顾虑、特定内容下完成任务的方法与措施。

三、科学组织训练,提高抽组训练效益

(1)科学编组训练对象

入队训练和共同训练阶段,在集中训练时,可采取混编分训的办法,即打乱建制,将各个连队的新编士兵单独编成一训练单位,依托上级训练基地轮训,狠抓入队训练。再将退伍军人、非退伍军人抽出来,组成两个训练单位,而后各单位根据训练基础的不同,根据其掌握和运用专业技能的熟练程度进行编组,适时调整训练范围和训练内容,分别施训。有军事经验的预编人员根据课目内容可适当减少训练时间,同时要充分发挥退伍、转业军人固有的军事素质,发挥临时骨干的帮带作用,指导非退伍、转业军人的入队训练,尽快实现其由“民”到“兵”的转变。在各连单独训练时,根据训练基础、起点的不同,灵活采用训练方法,合理确定训练时间和训练进度。在单兵分业训练阶段,主要采取分编分训的办法,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分别编组,分别训练,多采取抽组骨干集训的方式,集中人员到训练基地或根据实际情况到预编单位组织训练,采取理论授课与实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在分队战术训练阶段,主要采取分编混训、分编分训的办法。将分队训练中的相同部分,例如,各连专业班组战术中的每个训练课题中“理解传达任务”、“研究行动方案”、“检查准备器材”以及“确定保障地点”等带有一定共性的内容集中辅导授课,理清程序、思路后再分专业组织训练。其余内容按专业分头组织实施。

(2)合理编排训练内容

以未来担负的保障任务为牵引,合理调整,优化设置,逐步规范。首先,应以对口专业保障分队成建制应用训练为重点,对训练内容进行梳理规范,突出接口补差训练和快速动员支前、综合保障演练等内容。其次,依据预备役油料专业训练大纲,结合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和本地区情况,确保训练内容既规范统一、又切合实际,科学安排有利于提高遂行急难险重保障任务能力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训练。特别要根据驻地经济条件规范训练内容,对经济比较发达、科技实力较强的地区,应安排一些投入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新知识和新技能训练;对经济欠发达、科技实力较弱的地区,应立足现有装备,突出基本保障技能训练。

(3)深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

上一篇:电网企业成本控制管理下一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