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资产

2024-11-15

军队资产(精选8篇)

军队资产 篇1

一、引言

在国有资产中, 军队资产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是军队系统生存、发展及职能任务履行的一个基础条件, 其管理质量对部队建设和发展具有直接影响。根据军委的部署, 2008年以来在部队逐渐推行预算及资产管理相结合的措施。尽管显现出一定的效果, 但由于相对滞后的管理观念、体制及不健全的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资产管理改革方面军队起步较晚, 依然表现出配置不规范、账实差异较大、应用效率不高、非经营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缺乏规范性等诸多问题。不利于军队建设的发展。因此, 深入推进军队资产管理改革, 是贯彻科学发展观, 不断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才能有利于促进军队后勤现代化建设。

二、促进军队资产管理改革的有效措施

1. 转变管理理念

在推进军队资产管理改革过程中, 采取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是一个具有决定性的条件。一直以来, 我军资产管理改革因理论指导不明确而缺乏科学性。因受计划经济体制的不利影响, “重使用”“轻管理”等观念未完全改变, 分散掌控资产购建、使用及处置权, 导致资产所有者与管理者不能到位, 难以横向调剂资产使用。在资产方面, 为数不少的单位还存在占用较多, 大致部分单位资产不足的现状。在管理方面因没有提高成本效益观念, 对资产不重视升值, 重投入、轻管理, 缺乏较强的管理意识, 不计成本使用, 造成资产运营效率低下, 难以降低管理成本。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就是产权制度改革, 已逐渐成为改革经济体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军队资产管理改革经验等方法, 基于所有权实施管理活动, 其特有的产权关系决定了改革目标、内容及方式。将产权理论融入资产管理中, 深入改革资产管理体制度, 使其成为确保改革效果的一个主要措施。一是树立能级管理观念。军队资产管理只有各司其职, 提高系统有序运转效率, 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具有国有属性的军队资产, 军委对资产拥有全部处置权, 各级单位因遵循有关规定进行使用, 只有资产管理主体职责分明, 使其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才能圆满完成管理工作。二是树立信息管理观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军队资产规模日益增大, 结构复杂性逐渐突出, 对管理信息也具有不同的要求, 在加强资产管理的过程中, 资产权利人及使用者之间还依然存在比较突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使资产管理主体掌握的信息及时准确, 应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创新手段提高资产管理水平。规范资产管理的整个环节, 明确应承担的具体责任, 结合清查资产方面的相关信息, 建立功能完备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创新资产管理手段, 加强对资产信息的监控, 实现扁平式管理, 有利于加强对资产的跟踪管理, 利于资源共享, 使管理效率明显提高。三是加强绩效管理。受传统管理模式制约, 资产使用一直是无偿的, 缺乏考评单位及个人绩效的科学方法, 也没有提高对资产使用效益的重视程度, 使资产分配不够规范合理。军队管理资产的主要是为节约成本、降耗增效, 将绩效管理理念引入资产管理。不仅要配置合理、使资产使用效益得到充分发挥, 还要不断建立管理责任制及考评体系, 联系资产的相关指标, 自上而下建立科学规范的考评体系, 对资产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约束, 使军队建设效益实现最大化。

2. 理顺管理体制

军队资产管理改革的突破口就是坚持结合资产与预算管理, 在军以下部队获得了显著效果。但对我军资产管理产生困扰的主要问题就是管理机构人员设置不合理、划分职能不清晰, 在资产管理体制方面的职责不够清晰。军队的资产管理体制还依然与传统方式不存在任何变化, 财务部门属于主管资产的部门, 业务系统资产管理根据职能分工进行负责。事业资产主要还是根据业务系统划拨事业经费, 各级部门是使用分项经费及资产管理的主体, 在资产管理过程中产生管理主体缺失的问题。因各单位具有分配资产购置经费的使用权, 不能约束各单位的资产, 出口控制对资产管理职责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此管理体制与财务投入控制的管理理念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财务部门对经费形成资产的类别了解程度不够, 在客观上还依然存在资产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因此, 应结合军队目前的资产管理体制, 建立业务有效结合、职能合理分工、分级管理的资产管理体制, 单位职权明晰, 加强资产管理监督的体系。把军队资产管理体制理顺, 坚持结合资产及预算管理的原则, 不断推进预算及资产管理的结合工作。一是建立结合预算及资产管理的模式。虽然预算及资产管理部门是财务部门, 但还没有改变分工管理, 尤其是在军区以上的部队机关, 还没有达到结合管理的效果。对预算管理目标在总体上进行控制, 有效预防不适宜的资产管理主体行为, 以保证预算的合理化管理。二是对职能进行合理分工, 管理机构与业务进行有效结合, 设置合理并明晰具体的权限, 才能达到预期目标。结合深化改革资产及预算管理的实际情况, 遵循改革要求, 对经费与资产管理相应权限进行理顺与明晰。三是确立分级管理委托的矩阵式体制。随着不断扩大的军队资产规模, 采取统一所有、分级管理委托的方式对于各级资产管理责任的明晰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使资产所有权及使用权实现分离。

3. 实现资产的规范及标准化管理

法规制度是确保军队资产实现规范及标准化管理的重要保证, 是军队资产管理改革的客观需要。近年来, 我军相继颁布实施了军队资产法规制度体系, 使军队资产实现规范化、法制化管理。随着军队不断加快改革步伐, 在目标任务、内容范围等方面, 军队资产管理产生了很大变化, 也不能相应调整管理制度。法规尽管在评估资产、核资清产、界定产权、查处责任、考核监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但还不够全面, 在资产投入、使用及处置等管理环节中还没有明确具体管理办法。因研究界定人均占有资产合理性不足, 资产配置标准不够量化, 在客观上增加了资产配置控制的难度, 对专业及审计综合监督缺乏充分的依据。所以, 制定的管理制度应合理配置、高效使用, 以实现资产的规范管理。

摘要:目前, 军队资产管理方面还普遍存在配置不规范、账实差异较大、应用效率不高、非经营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缺乏规范性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 应基于现代产权理论, 关键在于管理体制构建及管理制度的完善, 构建新型管理观念, 管理控制体系职责分明, 进而才能实现军队资产规范标准的管理。

关键词:军队,资产管理改革,制度完善,措施

参考文献

[1].朱爱平, 赵博歆.深化部队资产管理改革思考.现代商贸工业, 2013 (15) .

[2] .孙黄田.坚持不懈开拓创新推进军队资产管理改革深入发展.军事经济研究, 2014 (6) .

[3] .顾守成.以全面建设现代后勤为牵引大力推进军队资产管理改革.军事经济研究, 2013 (9) .

[4] .夏枫.对军队资产管理的思考.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3 (10) .

[5] .王枢鹏, 邱新力.军队资产管理改革现状与对策分析.军事经济研究, 2014 (8) .

军队资产 篇2

关键词: 军队国有资产流失表现形式对策

国有资产是指国家或依据法律,或基于权力行使,或由于预算内或预算外支出,或由于接受馈赠,或由于资产收益,取得应属于国有的财产 。 军队国有资产是军队系统占有的产权属于全民所有的全部财产和债权的总称。这里 的产权是指所有的资产所固有的权利及未来收益的权利,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 财产的所有权。二是债权。笔者就军队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流失的成因与防范措施谈点浅见。

一、军队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

军队国有资产的流失指一种国家财产权益的损失。 即涉及到当前和未来国家财产权利的流失,而不是一般实物财产灭失或财产数量的减少。因此,这里的“流失”也就是指国家资产所有者对财产所拥有的权益非法流 到另一个所有者手中,从而使原所有者受到不应有的财产利益损失。这种权益的损 失,即包括原有财产利益的损失,也包括应得财产利益的损失。军队国有资产流失的表现形式如下:

(一)不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或有意低估,造成军队国有资产流失行为。改革开放以来,军队国有资产产权变动的情况时有发生。军队国有资产占用,使用单位发生变动,必须依法进行评估,但是,有些部队生产经营人员和企业经营人员在本单位国有资产产权发生变动情况时,没有按规定进行 产权界定和资产评估,或为了小集体利益,甚至个人私利,故意低估军队资产,造成军队资产不应有的损失。

(二)借兴办生产经营之机,化公为私(因监管不力),造成军队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有的(某些)生产经营人员和管理人员打着“生产经营,为部队创收” 的旗号,将部队预算经费,在编装备,营产设施等非法经营性资产转入生产领域, 既不进行产权界定,也不进行资产评估。部队因开展生产经营 (监管不到位)而流失的国有资产,占这几年军队国 有资产流失的一个很大部分。

(三)预算外经费管理不严,造成军队国有资产的流失行为。有了预算外经费,有关主管人员和财务人员违反国家、军队财务法规制度,隐瞒利润或多报亏损,向其他企业或境外投资未在财务报表中如实反映收支状况 ,甚至截留正常经费。随意报销个人开支帐目,甚至私分公款, 导致军队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总之,造成军队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导致国有资 产流失的主体大都是行政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和企业单位,这种因“法人”违法、违纪造成军队国有资产流失的行为,具有更大的隐蔽性 和危害性。因为,这种行为往往以集体的名义出现,即所谓“集体负责”,因而难 以区分责任,追究违法,违纪的当事人。

二、军队国有资产流失的成因剖析

军队国有资产流失的成因剖析 从以上军队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行为方式分析可见,军队国有资产流失的形式是多 种多样的,因而造成军队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1.对“国有资产”认识的不足。由于长期处於(于)计划经济和部队完全供给制的大环境下,部队和军工企业的一些管理人员的思想上只有“货币”或“资金”的 概念,而无“资产”的概念,对於(于)国有资产”的认识更是缺乏。在一些军队行政事 业单位,对军队资产的认识是“谁购建,谁使用、谁所有”,认为军队资产就是本部门本单位的财产,可以自行处理使用。

2.对军队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使用权关系的模糊的观念。改革开放,一些人虽然认识到军队资产是国有资产,但对军队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使用 权的关系认识相对模糊。有的军队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认为,反正军队资产是国 有资产,资产使用、管理的好坏与单位和个人的利益不直接挂钩,因而对军队资产 能多占用就多占用,造成军队资产的大量闲置、浪费。

3.受“重钱轻物”的传统思想束缚。由于对“资产”的概念不清,我们一 些军队行政事业单位和军工企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人员对“钱”的问题把握较准, 而对“物”的问题把握就不准。当军队资产尚处于钱的形态(军费预算和军队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较严,而当钱化为物(有形或无形资产)管理不严。

三、防范军队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1、坚持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一是公正评估军队国有资产,通过完善资产评估法规,规范资产评估程序和制度,严格执法,加强对资产评估的监管,做到资产评估的公正科学化,保证国有资产评估价值合理准确,在资产评估过程中不发生国有资产流失。二是公开转让军队国有资产,通过建立军队国有资产公开拍卖的制度,使国有资产出售信息公开透明,避免国有资产转让中的“暗箱操作”,形成国有资产转让中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公开公平竞争局面,在买者和卖者的竞争中发现国有资产的市场价格。在公开竞争拍卖过程中,会减少乃至消除国有资产低于正常价格出售和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现象。三是军队企业改制操作要透明。企业改制方案应当充分听取职代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意见,避免企业主管部门与原企业经营者或个别人一对一的暗箱操作。

2、强化军队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审核、查处机制。军队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对军队企业负有指导、督查责任。军队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要监督改制军队企业的清产核资,加强对资产评估机构的管理,严格审查评估机构资格,核查评估结果,保证评估质量。对改制军队企业中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案件,要协同有关部门进行查处,坚决杜绝企业改制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

如何加强军队资产与经费统筹管理 篇3

(一) 建立健全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加强军队资产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根本保障。首先, 健全资产管理规定。军队应当在贯彻执行总部、上级下发的文件基础上, 根据单位情况细化资产管理规定。将军队资产按照通用资产与事业资产的范围进行划分, 对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规范化, 使资产登记、核算、保管、维护、报废等管理工作有章可依、有规可循。通过建立实物资产账目, 对军队每一项资产都进行登记建档, 并配备专人负责管理, 从而实现资产精细化管理。其次, 落实绩效考评制度。军队应将资产绩效管理作为年度工作考评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激发全员参与资产管理的积极性, 提高资产利用效率、使用效益和维护工作质量。军队要对资产管理到位、尽职尽责工作的管理人员给予奖励, 并对资产管理工作失职、懈怠的管理人员, 追究其个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

(二) 做好资产定期盘查工作

军队应建立长效的资产管理机制, 坚持落实资产定期盘查工作, 确保实物安全完整,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在对实物进行清点后, 按照资产盘盈盘亏的实际情况, 认真编写“实物资产盘点报告表”, 并及时做好相关的账务处理工作。对军队主要的固定资产, 如机械、车辆等固定资产的报废、转移、毁损进行评估鉴定, 在获取报批手续之后, 方可进行账务处理。军队应当实施所有资产的档案化管理, 加大对资产评估、处置环节的监管力度, 及时入账报废资产, 做到账实、账账相符。坚持执行资产定期或不定期盘查制度, 不仅有利于在盘查过程中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更有利于督促各单位将资产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三) 强化资产动态监控

军队资产管理应将资产增减变动的监控工作作为管理的重点之一, 以确保固定资产核算信息能够全面、连续、准确地反映资产现状。首先, 对于上级配发、奖励和捐赠的资产, 相关部门应当及时提供资产增加凭据, 并到财务部门进行登记入账。对于自购自建资产, 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批许可后, 由资产管理人员登记入账, 并办理经费报销业务;其次, 严格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核算, 监控固定资产使用期限, 从而为资产更新、报废、处置提供可靠依据;再次, 军队应稽核、检查、监督固定资产使用与经营状况, 对固定资产在运营中所产生的收益收缴与分配、保值增值情况实施动态监控, 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四) 加强机械车辆保障工作

做好机械车辆保障工作是提高军队资产使用效益、节省经费开支的基础。军队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全面了解机械车辆历年来的消耗情况, 根据机械车辆类型、服役年限、维修类别、担负任务的不同, 进行区别管理, 利用科学分析方法, 确定最佳的使用结构。此外, 军队应做好机械车辆的维护保养工作, 尽量降低维修开支, 延长使用寿命, 确保车辆设备拥有完好的技术性能。

二、加强军队经费统筹管理

(一) 制定经费统筹管理计划

军队应根据《财务条例》和实际需要, 科学编制经费预算计划, 完善经费审批报销、支付制度, 强化经费使用效益考核, 对经费实施精细化管理。首长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遵行科学统筹、量入为出的原则, 将经费支出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 杜绝透支经费的现象发生。党委应增强经费支出决策的正确性, 对支出项目进行调查研究, 确保经费使用取得预期的效益。

(二) 实施经费资产一体化管理

军队必须将资产管理作为经费管理的重要内容, 并树立财资并重的理财观念, 将现有的物力、财力、资源一并纳入到军队建设和发展的管理范围内, 实施统一安排、调动和使用。首先, 加大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力度, 建立完善的制度运行机制。各级党委要制定统一的资产配置标准, 严格审核各部门预算编制中申请资产购置的数量, 避免重复购置的情况发生。建立健全资产处置机制, 将大项资产的损毁、转让、报废等处置工作纳入到党委统管的范围内, 严格执行“部门申请、资产评估、财务处理、逐级审批”的资产处置程序。同时, 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 应当将经费指标、资产标准和存量资产三者相结合, 使经费与资产形成相互补充、相互对应的关系, 增强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结合的紧密性。其次, 创新经费资产管理一体化的管理机制。资产管理应当吸收军队经费管理中标准化管理方式和审批制度的成功经验, 落实资产集中采购制度和资金集中支付制度, 从而推动资产管理的深化改革。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借助于军队网络信息平台, 建立物资采购监控系统和动态管理系统, 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 促进实现精细化经费管理和资产管理。

(三) 加大经费统筹管理监督力度

军队应重视经费统筹管理的监督检查工作, 从根源上杜绝各种贪污腐败的现象发生。首先,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对上级下拨的专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控制, 对任职调动的军队领导进行离任经济审计;其次, 履行财务监督职能, 实施财务公开化、精细化管理, 堵塞管理漏洞, 有效防止各种违法乱纪的经济行为发生;再次, 强化预算执行控制, 跟踪检查监督军队预算的执行情况,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摘要:资产与经费统筹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推动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基于此现状, 文章就怎样保证军队资产安全完整与提高经费统筹管理的具体做法进行浅谈。

关键词:军队,资产管理,经费统筹

参考文献

军队资产 篇4

首先明确什么是国有资产。国有资产 (state assets) , 是指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称, 即政府以各种形式投资及其收益、拨款、接受捐赠、凭借国家权力取得或者依据法律认定的各种类型的财产或财产的权利, 包括经营性国有资产、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军队资产属于国有资产, 它是指属于国家所有, 由军队依法占有、使用、管理的财产及权利, 包括:货币资金、设施设备、物资器材等多种形式。军队资产按照其来源可划分为军费投入直接形成的, 部分军费投入产生的收益形成的, 以及接受捐赠、馈赠和战争缴获等形成的各种形态的资产;按照与军事经济活动的关系划分, 军队资产分为行政事业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按照存在形态划分, 军队资产又可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2 军队资产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

(1) 管理思想滞后。

通常情况, 各单位对经费管理都比较重视, 然而对资产管理却比较薄弱, 没有对资产管理形成足够的重视。资产是经费的转化形式, 对资产的管理应该是经费管理的延续。许多单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错误地认为经费支出是经费运行的最终环节。因此, 许多单位和部门一方面经费紧张, 另一方面在资产闲置积压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由于长期以来, 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对国有资产实行无偿计划调拨, 军队对资产配置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论证, 以致资产配置不合理, 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二是由于实物资产相对固定, 很难实现价值形态的转换, 往往得不到管理者的足够重视;三是受部门和个人利益的影响, 有些部门领导或个人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缺乏全局意识和长远建设的思想, 从个人利益或者政绩的角度出发, 难免忽略对资产的科学管理。

(2) 管理方法不够科学。

受管理思想滞后的影响, 许多单位对资产管理调控仍以行政手段为主, 辅之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然而, 要想有效协调各级各部门之间的责、权、利关系, 就必须使用科学的经济手段。目前我军资产管理工作还没有一整套明确的、行之有效的资产管理手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资产评估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越来越普及, 评估方法和手段也逐渐成熟。1991年11月, 国务院颁布了《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1993年12月, 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成立;1995年, 我国开始实行注册资产评估师制度;1996年5月, 颁布《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 (试行) 》;2001年7月, 财政部颁布了《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2004年2月, 颁布了《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和《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基本准则》;2004年以后, 一系列评估准则又相继出台。而我军的资产评估工作发展却相对滞后, 传统资产评估的方式、方法早已不合时宜。

(3) 管理手段不够先进。

西方发达国家军队资产管理自动化程度高, 主要依赖先进的信息技术。例如, 美军“全资产可视系统“, 能自动跟踪美军整个补给系统中各种物资的品种、数量、位置、承运工具和单位等, 使整个后勤补给系统的各种活动全景一目了然。相比之下, 我军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 资产信息化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

3 加强军队资产效益管理的意义

(1) 有利于提高后勤科学管理水平。

加强军队资产效益管理, 是新时期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是后勤保障力的生成模式由数量规模型转变成质量效能型的必然选择, 同时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军事后勤的客观要求。加强资产效益管理, 强化质量效益观念, 能够充分挖掘现有资产的使用价值, 让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用, 对提高我军后勤科学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有利于提高后勤综合保障能力。

从战争的角度看, 军队资产是和平时期国防积累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战争准备的先期投入。加强资产效益管理, 进一步消除了体制性浪费和管理性浪费, 有效节约了军事经济资源, 有利于建立后勤增长的长效机制, 提高军费使用效益。军费使用效益是经济效益在军队经济领域中的延伸和具体应用, 它是军队消耗和占用与其取得的作战和建设成果的对比关系, 即费用与效用的对比关系:军费使用效益=军队作战、建设成果/军费消耗和占用量。

(3) 这是积极适应国家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财政实力的壮大, 国有资产的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管理措施。2009年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物权法》, 第一条在立法目的上除了强调“明确物的归属”, 还明确指出要“发挥物的作用”。这对于保护财产归属, 促进资源有效使用, 增进物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军队资产是国家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使用和管理必须符合国家的政策要求, 各类资产的购置、评估、转让、置换等行为都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则。

(4) 优化国防开支, 为国家其他方面建设节约支出。

加强资产效益管理, 优化了我军资源配置, 从而节约了我国国防开支, 客观上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建设节约了大量资金。“大炮黄油”理论说明, 国防支出与民用部门支出存在相互替代关系, 国防支出在国家预算总支出中应当占有适当的比例如图1, 国防支出过多会影响国家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建设, 国防支出过低则无法满足有效得国防需求。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国内有许多经济和社会问题亟待解决, 当前面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又使得这些问题更加突出。从国际角度看, 经济危机使得我国外汇资产大幅缩水, 降低了我国外汇资金的国际购买力。在这种双重背景下, 提高我军资产管理效益显得尤为必要。

4 提高军队资产管理效益的途径

4.1 树立科学的财务资源观

思想是实践的先导, 正确的实践活动源于正确的思想认识。加强军队资产效益管理, 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同时, 又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 涉及众多部门和领域, 利益关系复杂, 组织与协调工作十分繁重。因此, 全军上下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 转变观念, 努力克服个人主义和小集体主义, 建立科学的财务资源观, 做到两个“加强”、两个“服从”。两个“加强”即资产管理部门加强对管理制度和管理法规的宣传, 资产使用部门加强对相关制度、法规、方法的学习;两个“服从”即部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4.2 实施科学的管理方法

(1) 充分利用地方资源。

美军后勤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社会化程度高, 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为军队服务。例如, 美军的武器装备与生产主要依靠地方企业, 战略物资的投送主要依靠民间的运输工具, 物资的采购与筹集主要依靠地方的私营公司。这方面, 我军应积极借鉴美军的做法。党的十七大要求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保障体系, 利用地方改革30年的经济成果, 为我军的发展建设服务, 促进军地协调发展。军队资产属于国有资产, 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的资产同样属于国有资产, 如果军队资产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调剂与使用, 将更加有利于提高军队资产的保障效益。能够依托地方供给的, 可以与地方相关部门协商共建;临时性使用的资产, 可以向地方租用解决急需。

(2) 建立有效的资产监督与控制子系统。

建立有效的监管控制机制, 是提高我军资产管理水平的必要措施和可靠保证。系统管理理论认为, 组织是由人们建立起来的, 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构成的系统, 这些要素被称之为子系统。为了使组织符合本身及环境的要求, 就必须存在控制子系统。如果把某一单位看作组织, 把提高资产管理效益作为组织目标的话, 那么, 目标实现同样离不开监督与控制子系统, 即“资产管理监督与控制子系统”。该系统的运行程序是:首先, 单位在综合考虑年度事业任务以及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基础上, 提出资产管理的总体目标, 并将总体目标分解为若干管理计划以便具体实施。第二, 将管理目标与管理计划存储到监督与控制子系统, 以便日后与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比较。第三, 资产管理运行系统将运行的有关信息及时传递给资产监督与控制子系统。最后, 资产监督与控制子系统根据资产管理运行系统传递的信息, 以及外部环境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然后同存储的计划进行比较, 提出修改计划。

(3) 建立科学的资产评估制度。

资产评估工作是军队资产处置的重要环节, 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资产评估是市场经济的客观产物, 作为一种“社会性和公正性活动”, 在军队资产产权变动、产权交易及价值重估等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一般来讲, 资产评估工作是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 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 运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完整的资产评估工作包括六大要素:主体, 客体, 特定目的, 程序, 价值类型和方法。这六个要素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构成资产评估工作的有机整体。建立科学的军队资产评估制度, 一是要完善军队资产评估的主体与客体。军队资产评估工作可以由军队内部的评估机构来完成, 也可以委托地方评估机构来执行。二是加强军队资产评估法规建设。三是完善军队资产评估程序与方法。

4.3 改进资产管理手段

建立高效的资产管理手段, 能够有效地提高资产管理水平。伊拉克战争中, 美军通过全资产可视系统, 对整个后勤实施保障。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美军资产管理的主要手段, 而信息技术的运用, 更是大大提高了美军资产管理水平。应充分借鉴美军经验, 改进我军资产管理手段。我军可以充分借鉴现代物流管理方法, 利用条形码等信息技术手段, 实现资产的时时动态管理, 提高资产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加强军队疗养院资产管理之我见 篇5

关键词:军队,疗养院,资产管理,措施

前言

军队疗养院担负着军内老干部和广大官兵的医疗保健任务, 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 挖掘潜力, 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 使人力、物力、财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产生更多的效益, 可以说是疗养院资产管理的工作核心。新形势下, 研究探索如何在军队疗养院实施资产管理办法, 对于进一步提高疗养院社会效益、为部队服务保障创造更好的后勤条件, 确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 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军队疗养院资产管理是军队疗养院结合自身特点, 借鉴地方企业资产管理模式, 将所有消耗包括军人工资在内全部资产的管理模式。为全面加强军队疗养院资产管理, 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坚持“一切以疗养员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实际上, 军队疗养院首先是为军队疗养员服务的, 为此, 管理理念绝对不能改变。其次, 充分发挥优势, 用一流的服务和疗养康复技术, 合理的检查用药和尽可能低的消耗成本费用, 去获得疗养员们的满意, 从而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实现军队疗养院资产的综合管理。同时, 在运行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资料统计不全面、不准确, 资产控制欠严格、科室资产管理体系缺乏完整性等等一系列问题, 对此, 要随着资产管理工作的运行, 不断完善管理方法。

二、建立健全组织保障系统

军队疗养院应该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领导小组, 分别由疗养院领导、各职能部门领导和有关职能机关人员组成, 分设院务组、医疗组、政工组、护理组、核算组等, 其主要职能是制定全资产核算的管理大纲、实施方案细则和具体办法。对于在管理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负责及时组织召开会议, 并讨论研究解决办法及制定相应的补充政策。科室要成立医疗资产核算小组, 由科主任、护士长及资产管理科核算员组成, 具体负责科室疗养员收费的管理和科室劳务提成的二次分配。

三、建立资产报废制度

为了降低资产流失, 全面加强管理, 必须建立资产报废制度。对于应该报废的资产, 使用部门和科室出具报告后, 由经资产管理部门、维修部门联合予以鉴定, 之后再交军队疗养院领导审批。对于同意报废的资产, 在注销部门存放。同时对军队疗养院医疗设备进行全面普查, 针对医疗设备在科室的使用情况来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使军队疗养院资产发挥最大效益, 从而更好地保障军队医疗工作的需要。

四、建立明确的手续制度

要切实加强军队疗养院的资产管理, 就必须建立明确的计划、采购、验收、使用、保管、清理、维修等手续制度, 保证资产在管理上有帐有卡有物。在管理过程中, 也要全面监督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 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特别是对于资产的新增、调出、报废等变动情况, 要全面反映和监督。要注意对管理过程进行总结, 逐个科室、逐个项目进行核对并复查, 充分利用全军使用的疗养院信息网络优势对全部资产实现网络化管理, 进而实现军队医疗资产公开化、透明化, 使院、科这两级资产得到有效控制。总之, 就是通过具体确切的手续制度, 互相监督, 并不断总结, 实现资产管理的全面加强, 使管理质量不断提高。

五、建立严格的责任制

可以说, 军队疗养院在资产的制度上、管理上全面加强,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实现管好军队疗养院资产的目的, 就必须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来强化管理。这也有利于管理人员自觉、正确、安全、合理使用资产, 同时也是保证合理且安全使用资产的一个重要保障。其次, 建立奖惩制度。对于那些在使用及管理资产工作中做出了成绩的部门或个人, 要给予奖励, 而对因管理不善造成资产损坏的也应适当进行处罚。总之, 无论如何必须建立健全的责任制, 最终确保军队疗养院资产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

六、实现所有资产管理控制的统一

为了科室更好地管理资产, 方便财务汇总上报, 可以将资产管理划分为两个阶段, 即初期的清产核资阶段和日常的运营阶段, 同时将资产管理控制子系统人员区分为科室资产管理员、资产分类管理员、资产账务管理员这三类。对所有资产的增减管理统一在资产管理控制子系统中实现, 资产相关信息可同步传输到军队会计核算系统和财务系统中, 有效解决资产数据在资产管理控制业务系统及军队疗养院财务管理系统无法共享的问题。总之, 为了提高军队疗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要加强与医疗部门的协作联系, 把办好疗养院作为开发和发展疗养地的重要中坚。同时疗养院本身也要加强资产管理, 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 充分发挥疗养资源的作用。

七、结束语

强化资产管理, 建立全新的资产管理机制是落实新形势下军队疗养院资产重大决策的重要环节。总的来说, 资产管理作为军队疗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 为确保其成功, 就必须从疗养院实际情况出发, 针对疗养院的需求, 充分考虑军队疗养院资产的特点, 稳步推进, 全面加强管理, 从而保证资产的合理使用和安全, 最终实现军队疗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马琳杨文宏苏国同等.军队疗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9, (16)

[2]曾小兵.加强军队资产管理的几项措施[J].经济研究参考, 2010, (54)

浅谈军队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篇6

一、当前军队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军队国有资产是指属于国家所有, 由军队依法占有、使用、管理的财产。由于种种原因, 当前军队国有资产在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资产配置不合理, 报表统计信息失真。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不完善, 相关部门在配置资产和编制部门预算时, 缺乏科学的参考依据, 资产管理与资产配置脱节, 管配置的不掌握资产的存量情况, 管资产的不了解资产的配置情况, 导致“出口”管理与“入口”互相脱节, 影响了资产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和有效性, 造成配置结果不合理, 影响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二是由于没有统一的资产配置标准, 对资产的购置不能产生严格的约束力, 一些单位购置资产不顾实际需要, 超标准购建、重复购建资产, 虽然上级财务部门每隔几年就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搞资产清查, 造册登记, 但各级出于方方面面的考虑不能如实填报资产, 导致无法核算资产真实家底, 汇总统计的账面价值实际上已经失去意义。

2、资产使用效率不高, 闲置浪费现象严重。

由于对军队国有资产可以无偿占有和使用, 一些单位和部门总是想方设法多向上级机关申请资金搞购建, 争取多占用国有资产, 而不顾本单位的实际需要和资产的使用效率, 由此引发单位、部门之间相互攀比, 造成单位和部门间办公条件、硬件设施等参差不一。资产配置后, 由于部门各自为政、在资产的使用过程中缺乏规范化管理;管理部门对资产优化配置、调剂使用的力度有限, 对使用情况疏于考核, 不仅造成购置支出增加、设备重复购置严重, 而且在使用和维护方面每年还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 加重了单位的经济负担。上述现象直接导致的后果是闲置资产多、使用效率低、损失浪费现象严重, 其中固定资产尤为突出, 有的设备每年只使用数小时或多年闲置, 缺乏保养, 损坏严重, 最后只能淘汰或者以较低残值处理。

3、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 容易造成资产流失。

军队各级后勤 (联勤) 机关财务部门是军队国有资产主管部门, 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管理职能。从宏观上讲, 各级财务部门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军队国有资产进行监管, 管理权和使用权分散在相应的各职能部门中, 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资产管理的真空地带。由于管理标准、口径、方法不统一, 管理责权难以划分, 部门之间不易协调, 管理工作的考评结果和奖惩措施结合不紧密, 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相脱节, 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相脱节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极易产生资产管理中的漏洞, 造成资产流失。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 与管理体制、部门单位制度、管理人员及其管理能力水平、管理方法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但总的来说, 其根本原因是委托代理关系引起的信息不对称。从经济学的视角看, 军队国有资产管理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 表现为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即:虽然军队国有资产名义上是国家所有, 但实际上是军队各级部门行使着资产的控制权。在理性人的假设前提下, 委托代理关系中所有权人与控制人存在着利益冲突。在国有资产管理的现实中, 在各国有资产实际控制人的潜意识里, 这就是他们部门的财产, 由此形成了“各自所有, 各自为政”的利益分配格局。同时, 由于当前军队国有资产的监管手段相对落后、监管乏力, 相关管理部门无法将庞大的军队国有资产静态和动态情况及时全面地了解和把握, 使得作为所有者的国家产权虚置、管理失控。这是造成资产管理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信息化建设则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

二、加强军队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资产管理信息化就是运用“军财工程”中的军队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所有资产的数据库, 并与“军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进行衔接, 实现资产的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管理和调度利用的快速运转。加强军队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于提升军队资产管理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信息化建设有助于优化军队国有资产的配置。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财政对军费支出的相对规模逐年递增, 用于军事领域的国有资产规模也相应扩大。而军队国有资产比重的提高必然带来军用设施设备的扩张和物资器材的增加, 怎样才能做到资产效能最大化, 合理配置资源 (资产) , 提高部队战斗力, 是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国有资产的信息化建设, 采集基于军队国有资产全过程管理的基础数据, 了解资产占有和使用情况、闲置资产的数量与分布情况, 能够将国有资产的管理、统计、查询、分析一直到决策支持等一系列的功能变为可能, 从而能够将军队国有资产层次化和集中化管理, 简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流程, 为国有资产的科学配置奠定基础。此外, 建立和运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能够实现资产管理动态化、预算编制精细化, 实现财务与事业部门的无缝连接, 逐步实现数据动态管理、实时查询和综合分析, 为编制年度新增资产分项预算提供重要支撑, 从经费源头上杜绝随意购建资产的行为, 使军事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

2、加强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强化军队国有资产的监管。

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实现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清晰化、有序化, 实现资产存量实时可知、资产信息实时可视、资产管理公开透明, 是降低监管成本的重要举措、堵塞管理漏洞的有效手段、加强资产有效管理的重要方式。通过细化管理对象、管理审计和跟踪监督等手段方法, 能有效降低或消除军队国有资产管理过程中的非客观因素影响, 保证军队国有资产管理的流程化、科学化、规范化, 提高资产管理的安全性, 有效防止军队国有资产的流失。利用条形码技术实现对实物资产的实时盘点, 规范资产管理业务流程, 开展资产管理事项在军网上审批等功能, 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对于军队国有资产监管手段的创新发展也有积极促进作用。

3、加强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军队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

加强信息化建设是确保节约资源、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实现资产利用效益最大化、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保障;是改进后勤工作方式, 为单位各项工作的有效顺利开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建设高效机关、高效单位的有效载体。资产管理信息化提供了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 从根本上改善了资产的管理手段, 各级财务部门可以随时了解资产的变动情况, 对资产进行实时监督和管理, 及时发现闲置或浪费国有资产的情况, 加强国有资产的调剂或调配, 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分布, 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 保证国有资产的有效运营和保值增值, 有效提高军队国有资产的配置效率和运营效率。

三、推进军队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把握的问题

随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军队国有资产管理需求的不断增强, 军队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被部队各级所重视。近年来, 随着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健全, 军队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正在实现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飞跃。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 我们应注意把握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规范信息管理流程, 实现资产实时有效监测。

推进军队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 各级财务部门要对军队国有资产进行全面清查, 进行账面和实物对比, 彻底摸清家底, 在此基础上建立完整的资产数据库, 实现总部、军区与各单位信息化系统相互兼容, 实行统一产权登记、统一处置管理、统一办公用房标准、统一资产经营和统一福利标准, 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利用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了解资产占有和使用情况、闲置资产的数量与分布情况, 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杜绝随意购建资产的行为, 实现对国有资产事前、事中、事后进行不间断的监测。

2、健全信息运行机制, 提高资产管理规范水平。

信息化的本质是标准化, 依照标准规范由专门部门实施管理, 是现代管理的基本特征。目前, 军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 要防止只解决一时一事的短视行为, 杜绝企图通过一次性工程行为、一举解决标准化问题的不切实际的思路;要从机制入手、谋长久之计, 做系统化的整体考虑。具体来说, 就是要结合实际, 确定信息化发展战略及运行机制, 形成运转协调的资产监管机制, 推动军队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法制化、经常化、科学化、正规化, 建立正常、严格的管理秩序。

3、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资产管理整体能力。

军队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是一项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管理创新工程, 需要复合型人才来组织并承担有关规划、设计、实施、运作等复杂工作。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涉及信息技术的使用, 更重要的在于国有资产管理的相应专业知识。只有将信息技术与资产管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 信息化才能健康发展。国有资产的管理无论在何种程度上实现标准化或者智能化, 最终执行的都是管理人员。因此, 实施军队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 关键在于人才队伍的建设, 要重视人才培养, 确保能管、会管、管出效益, 切实提升资产管理整体能力。

4、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确保资产信息绝对安全。

军队国有资产信息化系统可谓涉及范围广, 信息量大, 关系着国防安全。因此, 始终要把信息安全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 始终坚持安全与监管并重。军队国有资产管理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 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 (数字签名, 信息认证, 数据加密等) , 直至安全系统, 其中任何一个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胁全局安全。要努力做到未雨绸缪、防范于未然, 确保资产信息绝对安全。

参考文献

[1]朱连清、杨东国:军队资产管理论纲[M].海潮出版社, 2008.

[2]熊友存、李劲松:军费管理学[M].解放军出版社, 2009.

军队资产 篇7

一、当前我军资产价值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管理意识薄弱, 资产价值管理的范围不全

要想对资产进行全面的计价核算与费效控制, 首先就要扩大资产价值管理的范围, 摸清存量资产的底数。由于个别单位的领导, 管理意识薄弱, 长期树立着“重钱轻物”的观念, 对资产价值管理的工作重视不够, 思想观念相对滞后, 也就导致资产闲置、浪费、流失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某些单位的领导在自己任期内较重视个人业绩的提升, 常常热衷于搞一些自认为有助于提升自己业绩的形象工程, 对军队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态度淡漠, 只注重经费管理, 导致了军队资产的闲置或流失。

(二) 监管力度不够, 资产处置随意性强

目前, 我军的资产处置还没有形成一种严格规范的资产处置监管模式。由于产权关系不清晰, 资产占有使用部门同事业部门、财务部门的关系不明确, 导致资产处置随意性大, 主要表现为:不严格执行报批手续, 私自违规处置资产;资产转让、处置不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评估;资产退出、报废、报损不作价值评估与技术鉴定;资产处置后的金额单位擅自处理, 不公开、不透明, 造成资产处置管理的违纪行为。

(三) 账实不符, 价值不清

首先, 我军资产系统和会计系统缺乏直接有效的整合媒介。比如, 我军资产管理系统将实物资产划分为很多类, 进行详细的分类管理, 而军队会计科目对资产这一要素只设置“固定资产”“库存物资”科目用来核算部队的实物资产, 并没有设置较明细的科目来进行资产价值核算。另外, 有些单位资产只在资产软件中记了帐, 而在会计账上没有登记, 这就导致资产挂账不全。其次, 目前我军实物资产计价核算还没有对实物资产计提折旧。在资产投入使用后, 只记录其原始价值, 不对其计提折旧, 那么资产的市值将难以通过资产的价值管理反映出来。

二、进一步完善军队资产价值管理的对策

(一) 改善实物资产计价核算办法

首先要结合资产的分类科目, 增设“固定资产”科目以下的二级明细科目, 便于日后的详细会计核算。其次, 要完善信息系统的相互利用, 加强资产系统与会计系统的数据共享功能。最后, 笔者认为, 应当制定全过程跟踪动态核算办法, 根据资产价值增减变量随时变更账目信息。全过程跟踪动态核算办法, 就是要通过建立军队各单位资产管理的账、薄、卡等, 结合引入现代物流射频扫描、二维码录入技术, 将资产编制终身代码, 在资产购入、投入使用和退出处置等全部过程中, 全面、动态、连续地反映和记录资产的价值增减变动情况, 及时掌握各单位的资产价值总量、使用情况、构成以及分布状况。

(二) 建立资产与经费的统筹机制

资产和经费是财力资源两种不同的表现形态, 经费的投入可形成资产, 资产的处置可获得经费, 两者相互依存, 相互转化。通过摸清存量资产的底数, 建立资产配置标准, 科学安排年度经费预算, 根据资产的存量情况和配置标准, 估算资产购建需求, 把经费与资产进行筹划整合, 财务部门应当同事业部门协调配合, 用存量制约增量, 减少供需矛盾, 要限制经费的投入。

(三) 严格规范, 构建系统权威的法规制度框架

法规制度是资产价值管理科的根本依据, 也是资产价值管理正规化、法制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

1. 要建立覆盖军队资产价值管理全过程的法规制度, 以明确

各级党委、事业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以及资产占有使用单位的资产管理职责与权限, 规范资产购建、计价核算、价值评估、退出处置等管理行为, 建立相关资产价值管理条例、规章、制度等一套系统完整的法规制度体系。

2. 统一规范军队资产价值评估, 制定《军队资产价值管理办

法》, 明确价值评估的要求、范围、流程及方法, 坚决杜绝个别单位与个人为了一己私利, 对资产随意评估, 任意处置。针对大型重要资产, 必要时可实行“军地联合双重评估”办法, 借用地方专业资产评估机构和人才资源, 对我军重要国有资产实施再次评估。对于资产处置, 有关部门可以制定《军队闲置资产调剂利用规范制度》《军队资产退出处置办法》等, 利用法律法规的约束力, 来有效规范资产处置的各步骤。

3. 要构建矩阵式资产处置矩阵式监管模式。所谓矩阵式监

军队资产 篇8

一、用能动思维把握预算、资产、核算三位一体的内在关系

1. 从理论层面, 三者都处在军队资源价值运动的同一链条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提出了企业资源价值运动 (资本循环) 的著名公式:

它的简化公式就是:G (货币资金) ——W (商品资本) ——G′ (货币增值) 。

在公式 (1) 中, G代表货币资金, W代表商品资本, A代表劳动力, Pm代表生产资料, ...P...代表从流通到生产的过程, W′代表新生产的商品, G′代表增值了的货币资金。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 企业的资源运动具有完整的价值链, 它从购买阶段开始, 经过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 完成整个资源价值循环, 周而复始。

军队资源的价值运动也具有循环周期, 但与企业不一样的是军队的价值运动链条不是自动衔接的, 换言之军队系统不能实现资源消耗价值的自身补偿, 必须依靠国家财政的再次投入才能完成下一个循环周期。因此, 其资源价值运动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它的简化公式就是:I (财政投入) ——B (军队预算) ——G (国家安全)

在公式 (2) 中, I代表国家财政投入, B代表军队预算, L代表维持性开支, Cm代表建设性开支, ...H...代表军队直接消耗与资产购置后提供后勤保障的过程, K′代表军队各项消耗与形成资产的会计核算, G代表产出国家安全这个公共产品。从以上公式可以看出, 军队的资源运动不具有完整的价值链, 它的起点是I (财政投入) , 终点是G (国家安全) 。这与企业不一样, 企业价值运动的起点和终点都是G (货币资金) 。因此, 要使军队资源价值运动的链条完整, 就必须依靠国家财政的再次投入, 即下一周期又要从I点开始。但是, 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在这个价值运动的中间部分包含了经费预算、资产购置和会计核算三个内容, 它们都是处于军队资源价值运动的同一链条上的。

2. 从实践层面, 三者都是反映财力资源钱物转化的不同节点

从公式 (2) 我们还可以看出, 在军队资源的实际运行活动中经费预算、资产购置和会计核算三者同属于财力资源钱物转化的不同节点上。经费预算是军队钱物转化的起点, 是军队资源配置的主渠道, 是国防与军队建设规划计划的货币化, 它直接决定着军队资产购置的支付手段与购买力大小或规模结构。资产购置是军队预算由经费转化为武器装备、房地产、设施设备、军需物资等实物的结果, 是军费开支由钱变物或经费预算的具体成果, 反映了经费预算的执行状态, 在军队资源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据测算, 目前年度经费开支的40%左右形成了实物资产。会计核算是军队钱物转化的终点, 它记录、汇总、反映了军队资源由钱变物的价值运动和财务活动过程, 反映出经费预算执行与资产增减变动的动态信息;它不仅能够被动 (客观) 的反映, 更能主动地监督预算执行与资产购置活动, 为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3. 从管理层面, 三者都要求统筹兼顾融为对立统一的整体

从管理学上说, 经费预算、资产购置与会计核算三者要相互独立并互相制约, 这是它们对立的一面;但它们又同时表现为军队资源运动与财经管理活动的不同环节, 处在同一个价值链和钱物转化周期中, 构成军队财力资源管理的共同体。经费预算是财力资源管理的龙头和“总闸门”, 对资产购置与会计核算活动起到“调节器”的作用;资产购置是经费预算的执行结果, 反映了物资采购与工程投资的实际效果;会计核算是预算执行与资产购置的价值反映与信息输出, 具有被动性与客观性, 但它又反作用于经费预算与资产购置活动, 对于优化财力资源配置起到信息反馈与校正作用。因此, 在财经活动与财务管理中, 必须将三者整合起来, 统筹兼顾, 形成一种既相互分离、相互制约, 又相互统一的新型财经管理模式。

二、以全局视野审视预算、资产、核算三者管理的现实状况

1. 军队预算、资产、核算三者管理的基本情况

自从2001年军委批转总后勤部《军队预算编制改革实施方案》之后, 军队预算改革加快推进, 逐步形成了零基预算、项目预算、分项预算与综合预算方法体系, 军事经济资源配置效益得到提高。尤其是2011年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财务条例》正式将经费预算、资产管理、会计核算等纳入财务管理工作范畴, 为三者的统筹管理搭建工作平台, 一些部队单位也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与探索,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比如, 成都军区把住“统”的方向, 以经费预算为龙头, 资产购建为重点, 统筹经费与资产两种财力资源, 紧盯规范管理目标, 深入推进财经管理改革, 取得良好的军事经济效益;济南军区坚持统筹兼顾与提高保障效能相结合、存量利用与增量投入相结合、经费决算与资产核算相结合, 为预算、资产和核算相结合管理进行了有益探索;空军部队坚持以规划计划为主导, 建立完善规划计划与预算有机衔接的财力资源配置机制, 统筹使用两种财力资源, 要求做到经费与资产一体管理和科学配置。

2. 我军预算、资产、核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纵观全局, 近年来在军委总部的统一决策部署下, 我军财经管理改革多项并举, 开拓前行, 尤其是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改革, 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实事求是讲, 改革成效有大有小, 进展参差不齐, 离军委总部首长的要求与改革初衷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并且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军队预算的统筹力度不够, 预算执行效果欠佳, 宏观调控的刚性不足, 难以全面管控物资采购与工程建设等资产购置行为, 突破预算, 超规模、超财力、超标准建设的现象时有发生。二是经费预算与资产购置衔接不够, 有的利用预算外经费进行购置活动不经过预算, 有的挤占其他预算经费搞建设, 有的新增资产不进行登记与会计核算, 预算经费开支与资产购置效果会计信息失真。三是财务部门与事业部门分工不明, 协调不够;财务部门内部职责分工缺乏衔接, 预算、资产、核算容易脱节, 管总预算的不管总资产, 管事业经费开支的不管由此形成资产的会计核算, 管会计核算的不管资产核算, 经费开支和工程项目决算与会计核算数据不一致, 等等。

究其原因, 主要还是各部门 (单位) 权责利划分不明确, 有分工无协同利益部门化;对经费预算、资产购置和会计核算三者的相互关系与特点规律认识不够, 把握不准, 没有将三者统筹起来, 形成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

3. 外军预算、资产、核算管理的有益做法

世界主要国家军队在预算、资产、核算三者统筹管理方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有益做法, 其中美军的经验做法最具有代表性。美军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意识到三者相互脱节的严重弊端, 引入“系统分析法”和商业企业资源管理方式, 创建了“规划、计划、预算制度” (PPBS) 以及新财经管理模式。2001年, 拉姆斯菲尔德出任美国防部长后, 为适应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的调整, 开始推行军队与军事转型, 并寻求“一种面向未来、基于能力的国防资源分配方法”。于是, 美军又进行了财经制度与预算管理改革, 并在2003年基本形成了“规划、计划、预算与执行”的制度框架 (PPBE) 。新的预算管理制度在PPBS的基础上更加重视预算的执行环节和资产购建效果的审查, 使领率机关通过预算手段来控制经费开支, 通过资产核算与经费决算等会计信息了解经费、资产的使用效益和军队任务的完成情况, 从而进一步提高财力资源的综合保障效能。

三、重顶层设计构建预算、资产、核算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1. 铆住质量效益目标加快构建财经管理新模式

一是要以提升财经管理质量效益为根本目标, 搞好顶层设计, 从总部开始, 明确划分各级各部门之间的事权财权和职责分工, 整合财务部门与事业部门的职责关系, 事业任务与经费需求、事业经费开支与资产购建、事业资产使用与处置业务, 事业部门为主, 财务部门参与保障和监督;分项预算汇总与综合预算编报、各项经费保障与结算决算、资产购置会计核算与统计报告、资产处置与其他预算外收入, 由财务部门归口统筹, 事业部门配合与监督。二是要搞好军队预算、资产、核算三位一体财经管理制度设计和建设, 抓紧制定出台《军队预算管理条例》和《军队单位经费预算、资产购置、会计核算统筹管理规则》, 明确划分各级党委、财务部门、事业部门和单位资源配置管理的职责分工, 有效规范经费预算、资产购置、会计核算等财经管理活动。三是要在完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管理体制的基础上, 建立健全财务部门与事业部门分工协作的财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 总部、大军区、军兵种财务部门内设机构要分工不分家, 主动打通经费预算、资产购置、会计核算三者衔接的脉络, 消除三者统筹的制度障碍与技术因素。

2. 统筹经费、资产两种资源不断深化财经管理改革

一是要深化军队预算改革, 建立具有刚性调控有力的资源配置机制。组建在各级党委领导下, 由财务部门与事业部门和军兵种共同参与的预算编制委员会, 按照规划计划与资源供求相平衡、事权与财权相配合、权利与责任相协调的原则, 统筹各项经费预算与资产购置计划, 严格管控无预算或超预算的经费开支与资产购置行为, 建立预算执行、资产购置与任务效果的综合评价考核机制。二是要深化资产管理改革, 突破利益部门化和资源垄断的藩篱。要继续按照“三化一统筹”的改革目标, 完善资产标准、搞好资产核算、规范资产处置, 加强房地产等资产处置收入分配管理, 根除资源垄断或利用资产谋取本单位 (部门) 经济利益的陋习, 形成资产配置合理、使用高效、退出有序的常态化管理运行机制。三是要深化会计核算改革, 确保预算执行与资产购置信息真实可靠。要借鉴外军和地方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经验做法, 引入商业企业资源核算办法, 改革军队会计制度, 建立经费预算、资产购置、会计核算一体化的核算体系, 理顺预算、资产、会计核算科目, 在房地产及对外有偿服务等部分固定资产核算时引入公允价值和折旧核算方法, 增设“累计折旧”、“待摊费用”、“减值准备”、“资产增值”、和“在建资产”等科目, 改进会计报表, 增设“净资产变动报告表”和“成本费用报告表”, 将标准经费和工程项目经费分散决算归并到会计业务口统一决算, 使经费核算与决算信息一致, 坚决制止经费、资产在会计核算体系外循环, 以及失控失管现象。

3. 创新方法手段搭建信息主导的“三位一体”管理平台

一是要引入企业信息化 (ERP) 管理的设计思路, 打造军队资源信息化 (ERP) 管理系统, 整合现有军队各种资源管理系统, 构建联通领导机关、财务部门、事业部门和作战部队的规划计划系统, 实现经费预算、资产购置、会计核算等业务处理的全自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将所有重要资源纳入规划计划和信息系统, 便于各级首长和机关领导、作战部队的主官和主管, 在线、适时、可视地查询和掌握各种所需的资源供求信息。二是要在现行后勤办公自动化平台的基础上, 整合后勤部门的资源管理系统, 构建整个后勤系统的资源管理数据库, 实现财务部门与事业部门资产管理数据链的互联互通, 做到预算编审、资产购置、会计核算和结算决算等资料互提、信息共享, 打破资源部门垄断与分割的壁垒, 消除人为干扰、暗箱操作和信息失真的弊端, 可先行构建军队房地产信息网, 实现房地产调配、转让、收入管理的公正透明、阳光操作与公众监督。三是要在现行“军财工程”应用的基础上, 完善各种业务功能模块的兼容性, 实行预算编制管理、工程建设费管理、资产管理、会计账务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与数据共享, 同时还能够与事业部门的资源管理系统互联互通, 并与全军后勤管理自动化办公平台兼容。四是要建立完善经费、资产分类编码管理信息系统, 对每一项经费和资产进行分类编码管理, 每一笔经费和每一项资产从预算安排、支出或购置、结算报销到决算或处置都进行分类编码, 而且这个编码是唯一和前后统一的, 以便首长和机关、财务与事业部门和占有使用单位能够统筹管理、跟踪问效和相互监督, 实现对经费资产的全过程、全寿命、可视化的管控。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2]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解放军报, 2012-11-18.

[3] .总后勤部财务部编.向资产管理要保障力——全军资产管理工作会计文件资料汇编.2011 (11) .

上一篇:怎样更上一层楼下一篇:污水处理市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