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结构优化

2024-07-14

大学课程结构优化(精选11篇)

大学课程结构优化 篇1

大学课程结构改革往往被看作教育专家或者课程专家的工作, 事实上, 大学课程实质是高深学问知识的体系, 不是只包含由一个学科点的知识, 而是包含着整个学科领域的知识, 它很难由教育专家和课程专家单独完成。现代课程包含着课程的价值观、知识体系、结构、分类、组织、编排, 其中学科知识是最不可少的。因此, 学科工作者在大学课程改革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结构优化是指学校课程中各种课程类型的比例及其组织、排列、配合的形式更加合理, 更加有利于大学的发展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它包括课程内部构成的改造和各构成要素间关系的改造[1]。这个看起来似乎简单的问题, 却由于大学课程自身的特点, 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为基础, 如知识理论、课程理论与方法和学科知识。笔者从学科工作者的立场, 反思大学课程结构的现状, 根据知识理论, 提出课程结构优化的几点策略。

一、大学课程结构及其改革的困境

当前大学课程改革包括课程知识的新陈代谢以及课程结构优化。大学课程结构优化是一种知识活动, 其本质为大学教育知识的自我组织, 就是对知识客体所进行的诸如整理、加工、揭示、控制等一系列组织化过程及其方法, 是用于定位知识的知识管理设施, 能将散落的知识汇整起来, 予以有效的管理与维护, 让人们能够充分地存取、分享、再使用这些知识。课程知识的自我组织涉及课程知识的构成、来源和课程目标与课程观念 (实质结构) 、课程知识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技术) 、各种要素的比例设定 (形式结构) 。目前大学课程结构及其改革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课程实质结构的单一。

受传统的学科结构的影响, 大学课程基本上以单一学科知识为主。而现代大学课程涉及一个学科或者多个学科的知识, 单一的学科知识存在的局限性日益明显。

2. 课程的形式结构的片面化。

一直以来, 我国学校教育的课程由国家统一规定, 学校和教师基本上是按照国家的规定传授本学科的知识, 即国家课程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与大学的教学——学术自主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随着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扩大, 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也是大学课程不可缺少的部分。

3. 课程结构设计主体缺位。

大学课程结构改革往往被看作是教育专家或者课程专家的工作。大学课程组织、实施都是以大学教师——学科工作者为主体, 教育专家和课程专家很难完成专业性领域的知识组织。

以上三点是目前最为高等教育研究者、工作者和学生诟病的问题。当然, 大学课程结构改革还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 如知识观、课程观和人才观落后等深层次问题。诚如美国科学哲学家T·库恩所指出, 一次学科革命就会带来知识观和方法论的革命, 如牛顿的经典物理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等[2], 它当然会影响到传播知识和培养人才的大学教育, 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学课程及其结构。在知识社会和信息化社会, 大学学科工作者在大学课程结构改革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二、知识观和课程结构优化

知识与课程之间的关系被人描述为“源”与“流”, 大学教育知识可以说就是课程知识。广义的教育知识可以说包括了人类全部的知识内容。由于人类知识的不断分化, 个体认识的有限性与人类知识丰富性之间的矛盾凸显, 导致了狭义教育知识的出现。狭义的教育知识是一种经过选择的知识体系, 选择的标准在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语境中大相径庭。教育知识是教育教学中凡是能促进人的心灵、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发展的知识, 它包括可编码的知识 (显性知识) 和不可编码的知识 (隐性知识) 。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产生之后, 关于教育知识的分类有三种观点:学科知识论、经验知识论和结构知识论。学科知识论重视知识的系统性, 重视各种知识疆域的边界, 把获取知识看作是教师施加影响的过程。

目前在我国从中小学到大学, 学科知识论在观念领域和实践领域都占据了主导地位。虽然世界的知识的量和观念都发生了根本变化, 但是由于知识问题过于复杂, 而且缺乏重新组织知识的合理形式和制度环境, 在高等教育领域, 以学科为教育知识的组织形式占据着主导性地位, 其在观念上的表现就是学科知识论。

知识观所阐明的知识的性质、分类、功能、价值、边界、发展等根本性问题对课程的价值观、知识体系、结构、分类、组织、编排等方面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信条和方法论保证。知识观主要通过课程这一载体对教育产生实质性影响, 任何一种课程观都以某种知识观为理论基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不少学者都在追求这个问题的答案, 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取向, 如实用主义、永恒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实用主义是强调实用科学, 即自然科学知识;永恒主义强调的是人文社会知识;后现代主义对片面强调自然科学知识或者人文知识提出了严厉的批判, 提出反本质主义、碎片化知识观, 主张从主体的需要考虑知识的价值问题。它往往与教育目的联系在一起。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什么规格的人才, 就要求建构合理的课程结构与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知识观对大学课程结构的影响也体现在各种关于知识的分类方法方面, 各种知识的分类的方法总要体现一定的知识观。传统的大学知识分类方法是三分法, 即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这种划分方法导致不同学科的产生。这种状况到20世纪初的时候形成了“百科之学”。于是按照一种关于知识的逻辑:学科知识——课程知识——学生习得知识, 形成了当今的学科课程结构。人们关于知识的分类, 对学校的课程影响是巨大的, 也产生了不同的课程结构。如英国哲学家波兰尼 (Michael Polanyi) 在《个人知识》以及20世纪50年代的一系列著作中从知识符号化角度提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概念[3]。在教育领域产生了一种影响极大的课程划分方法——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

另外, 还有人从知识的功能角度, 把知识划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这种划分方法与经合组织的知识分类方法有紧密的关系。经合组织 (OECD) 把知识划分为四类, 即知事的知识 (know-what) 、知因的知识 (know-why) 、知巧的知识 (know-how) 和知人的知识 (know-who) 。这些划分方法也对大学课程的实质结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0世纪中叶后, 知识的发展出现了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有机统一。知识综合化带来了人们的整体知识观, 主张在大学课程指导思想方面, 摒弃以往对普遍教育和专业教育非此即彼的割裂性认识, 而以整体知识观来统整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 追求大学本科课程和大学教育的完整性, 强调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之间平衡, 强调整体结构与个性选择的结合, 倡导主动和实践性学习[4]。这种趋势正如唐纳德·肯尼迪所指出的, 我们的教育责任观正在向着整体主义方向转变[5], 因为完整性是课程传递的效力和效率的关键[6]。但是分裂的知识观在我国根深蒂固, 高等教育领域一直重视教育知识的学科性, 即课程为学科知识。这种观点强调知识的系统性, 重视各种知识的边界, 把获取知识看成是教师施加影响的过程, 课程组织者和教师必须全面掌握某一学科的知识, 确定课程的序列、步骤与活动, 以便将事实、概念和概念系统有效地呈现给学生。这种知识观和教学观, 已经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所证明是落后的。现代大学课程整合、课程综合化、跨学科课程设置, 就是在不断弥补学科知识和学科课程局限性基础上提出来的, 其主要目标是优化课程结构。

当代知识观在不断地变化, 从高度分化的知识体系逐步向整体方式发展, 高等教育不仅要为受教育者传递符合将来职业要求的知识和能力, 还要为受教育者将来学习发展和生活打下基础。实现学术课程和职业课程的融合和平衡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也符合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标。总之, 课程结构优化是大学教育工作者在课程的知识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 对大学知识的结构化处理, 使大学课程既能与受教育者个体的需要保持一致, 又能与社会发展和需要保持一致, 更好地实现课程的功能。

三、大学课程结构优化的路径

在课程教学中, “结构”一词指的是内容上和逻辑上的联系。前者具有实质的特征, 后者具有形式的特征。形式结构所关注的都是课程的形式性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逻辑结构依据内容本身的属性在各要素间建立联系[6]。课程的实质结构则决定课程的价值取向和性质[1]。现代课程结构改革过程中, 往往只关注课程的形式结构, 如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各自在课程结构中的关系和比例。但是课程结构的根本问题, 不是外部存在形式问题, 而是内部质的规定性问题。如知识与经验的关系问题, 知识、情意、人性在课程中的地位问题, 课程如何保证人的整体性发展的问题等。这些问题深入到课程结构的最深处, 比形式结构所涉及的问题更具根本性和概括性, 是解决形式结构问题的基础。这些问题所反映的, 是课程内部的实质性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因此, 课程结构优化包括形式结构优化和实质结构优化。

1. 建立知识地图, 开发课程资源, 优化课程的实质结构。

课程结构的教育意义在于它对课程的计划和组织有着直接而又实际的影响。由于学科及其结构化条件有很多, 因而有大量可能存在的结构。施瓦布就学科而提出了三类结构性问题。第一类问题是一种分类问题:“学科是什么?它们彼此之间是如何联系的?”[7]大学教育工作者在决定学校课程包含哪些学科, 以及按什么顺序进行这些学科教学时, 就会遇到这些问题。因此, 应该有一个尽可能把更多知识类型纳入其中的兼容性框架体系, 这个框架就是知识地图。知识地图是一个与知识搜寻有关的概念, 它告诉人们知识的所在位置, 并且将知识与知识之间建立关联, 把知识按一种层级方式组织起来, 让人们在搜寻时可依其层级及所提示的关联性, 找到所需的专业知识。知识地图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实现组织知识的共享与重复利用。

大学知识地图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 概念性知识地图——依据概念所组织而成的陈述性知识, 其知识来源为传统的学科知识。这类知识地图可用来表示整个知识体系中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 相当于一部百科全书。

(2) 流程性知识地图——以知识活动流程组织而成, 是人类各种操作性知识集合。

(3) 主题性知识地图——以主题对知识进行表示, 并以一定的方式揭示主题与信息源的联系, 表达不同主题间的关联关系, 把主题、主体与信息源的联系, 主题间的相互关联以特定的方式显示出来。主题性知识将以模块化的方式呈现。

知识地图可以尽量完整地揭示大学的知识源, 使教师与学生在需要知识时, 能够很有效地找到它们, 不管这些知识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 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使组织已有的知识能够被所需要的人找到, 实现组织知识资源的充分共享, 最大限度地挖掘组织智力资产的价值。知识地图的建立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此基础上可以不断地实现大学课程的实质结构的优化。

2. 建立合理的课程层次, 优化课程的形式结构。

课程结构是课程体系的重要要素, 课程类型好比建筑构件, 其组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知识结构。目前的课程结构主要有两种构建方式:纵向和横向。以学科课程为中心的纵向体系, 呈线性, 好处是学科自足, 条列分明, 功能确定, 稳定性强, 易于贯彻;不足是条列分割, 缺少横向联系, 可调适性差, 专业科学课程将其发展到极致, 更强调纵向性。而综合课程结构则强调课程的横向性, 多呈矩阵结构, 好处是学科相互渗透, 体系有弹性, 适应多元化要求;不足是架构成本高, 管理任务重, 易造成无序。因而要寻找纵向与横向平衡, 线性与矩阵的统一。课程结构优化就是要解决课程结构建构方式的局限, 明确课程结构要素关系, 把形式结构与实质结构结合起来。一般来说, 课程的形式结构通常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种结构形式。但是中观课程结构往往与微观课程结构缺乏明显的界限。

宏观课程结构优化涉及课程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其比例关系。课程形式结构的要素传统上一般划分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随着单一的国家课程结构的变化和学校特色以及培养多样化的个性人才的需要, 现代课程结构一般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按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种宏观要素, 确定各自的合理比例。

微观课程结构的优化, 包括学科课程各科目、实践课程各项目、隐性课程各构成要素的内在结构的优化。学科课程微观结构的优化是各科目内在结构的优化, 集中体现为教材结构的优化。教材内部结构的各单元、各学期、各学年的教材, 实际上就是按照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各学科的课程。另外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整个课程内容与学习方式的构成与结合方式的优化, 以及课程内容中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思想、意识等要素的比例与结构方式的优化, 还有各种学习活动的方式的组合优化, 如理论学习、教学实习、课程设计等, 其宏观结构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组成;其微观结构由显性课程 (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 、隐性课程组成。

3. 建立“平台+模块”课程结构实践样态, 融合科学技术知识、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

传统的学科课程结构导致了学科知识之间的分裂, 特别是在中国这样按照三级学科划分专业的情况下, 课程的狭窄性和课程知识的分裂都更为严重。在课程实施的时候, 我们需要把课程的形式结构和课程的实质结构结合起来以一种比较完善的结构方式进行实施。对于工科专业来说, 纯粹的工程技术专业, 更需要融合科学技术知识、社会和人文知识, 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实施方面需要对课程结构进行合理的组织, 目前, 许多大学建立了“平台+模块”课程结构, 以实现这一目标。

(1) 关于课程平台。课程平台是在课程类型基础上的学科知识整合编码, 一般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公共基础平台是全体学生必须修读的通识教育类课程, 旨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道德素质, 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并培养基本能力, 既保证本科学生基本素质, 满足共性要求, 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文理学科及专业特点, 满足个性发展的基础需要。学科基础平台是各专业学生均要修读的二级学科基础课程, 涉及将来在某一学科领域工作所必须掌握的该学科领域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 (学科基础平台也设置少部分一级学科或跨学科的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平台是同一专业的学生必须修读的, 是从事某一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课程, 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外语、实践性教学。

工科类专业的平台课程设置应遵循三个基本要求:第一, 公共基础平台课包括以“科学+人文+艺术”的课程体系。注重文理渗透、理工结合、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交融, 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第二, 按照“工程+管理”设置学科基础课程体系。第三, 按照“技术+特色+创新”设置专业方向课程。

(2) 关于课程知识模块。课程知识模块的实质是学习套件, 即在学习的单元库中, 根据特定的目的、学习者特定的需求选出合适的学习单元。单一模块知识由一个主题统率, 不同的模块之间是可以自由组合的。由于学生每学完一个单元都可获得认可, 因此, 成功的喜悦会激励学生进入下一部分的学习。

课程结构优化是大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系到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前提下, 建构大学课程优化的方法, 就是明确课程结构要素关系, 把形式结构与实质结构结合起来, 建立课程平台和专业知识模块, 融合科学技术知识、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

参考文献

[1]郭晓明.整体性课程结构观与优化课程结构的新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05) .

[2]王顺义.西方科技史十二讲[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8:326.

[3][英]M·波兰尼.个人知识[M].许泽民, 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0:84.

[4]郭德红.美国大学课程思想的历史演进[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170.

[5][美]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阎凤桥, 等,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187.

[6]Jerry G Gaff, James L Ratcliff, and Associates.Handbook of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Purposes, Structures, Practices, and Changes[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 1997:702.

[7][瑞典]T·胡森, 等.国际教育大百科全书[Z].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0:134.

大学课程结构优化 篇2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大通职业技术学校 2011年6月

目 次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主要课程改革总结

一、《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总结„„„„„„„„„„„„„„„„„1

二、《样品处理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总结„„„„„„„„„„„„„„„„„„„7

三、《微生物基础与检测》课程教学改革总结„„„„„„„„„„„„„„„„„16

四、《饲料分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总结„„„„„„„„„„„„„„„„„„„20

五、《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总结„„„„„„„„„„„„„„„„„„„„„23

六、《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总结„„„„„„„„„„„„„„„„„„„„„26

七、《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总结„„„„„„„„„„„„„„„„„„„28

八、《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总结„„„„„„„„„„„„„„„„„„„32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主要课程改革总结

一、《食品化学》课程内容改革总结„„„„„„„„„„„„„„„„„„„„„37

二、《食品微生物》课程改革总结„„„„„„„„„„„„„„„„„„„„„„39

三、《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改革总结„„„„„„„„„„„„„„„„„„40

四、《粮油加工技术》课程改革总结„„„„„„„„„„„„„„„„„„„„„46

五、《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改革总结„„„„„„„„„„„„„„„„„„„„„48

六、《畜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改革总结„„„„„„„„„„„„„„„„„„„„52

七、《果蔬贮藏保鲜技术》课程改革总结„„„„„„„„„„„„„„„„„„„54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主要课程改革总结

一、《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总结„„„„„„„„„„„„„„„„„„„„„55

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总结„„„„„„„„„„„„„„„„57

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总结„„„„„„„„„„„„„„„60

四、《电工与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总结„„„„„„„„„„„„„„„„„„„63

五、《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总结„„„„„„„„„„„„„„66

六、《液压与液力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总结„„„„„„„„„„„„„„„„„„69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主要课程改革总结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创建于2002年,这三年来,在学院的正确指导下,主动适应市场需求,针对社会和行业的发展,不断调整专业内部优化,增强了学院的办学活力、提高了总体的教学水平。调整优化中我们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专业改革和建设。2003年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批准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为院级试点专业,并进行全面专业建设的改革与探索,并对本专业相关课程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现将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改革汇编如下:

一、《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确立为农产品质量检测行业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于2002年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设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该专业从人才市场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着重培养具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和检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娴熟的应用技术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坚持专业设置与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技能需求相结合。既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通过学生自身学习和实践,让学生充分体会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严谨性、公正性,树立献身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更要培养过硬的专业操作技能和相应的理论知识,毕业后立即能从事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工作,还要培养较强的独立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自学意识及创新能力。为此,我们对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内容和手段的几项改革探索:

(一)、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根据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农产品质量检测行业的用人需要和特点,以农产品质量检测项目为载体,以科研和样品检测技术为纽带,在理化分析实验室开展检测项目的分析练习,将理论教学融于实践和技能培训当中。培养模式上以检测项目和检测对象为主题,实践教学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岗位工作能力为目标,分层次确定教学内容,制订课程教学大纲,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改“灌输型”教学为“技术指导型”教学,突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内容、手段的改革与探索。

1、教学方法的改革

农产品质量检测行业的特点要求严谨、准确、公正的技术人才,针对这一点,在培养学生方面,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建立起分层次培养人才体系的教学方法。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学苗的各项综合素质,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分阶段分层次对学生进行培养,才能有效地发挥高职院校的教育功能、研究功能和服务功能。分层次培养的管理体制是贯彻素质教育中“以学生为主体”意识的重要实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作为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重点专业课,担负着培养学生本专业领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的任务。从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出发,进一步研究和摸索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实践内容的改革方案,试图找到更为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考核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真正成为农产品质量检测行业第一线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即以农产品质量检测项目为载体,以科研项目和样品检测技术为纽带,在理化分析实验室开展针对性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练习,将理论教学融于实践和技能培训当中,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各种样品的采集、前处理及检测技术。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内容上细分为农产品常规检测技术、食品检测技术、饲料检测技术、微生物检测技术、农药及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等。2002年我专业第一批招生时,把课程笼统地设计为《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总学时为16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占100学时,实验学时占62学时,理论:实验=1:0.62。该课程的讲解分三个学期完成,第三学期完成56学时,第四学期完成60学时,第五学期完成56学时。由于本专业是刚刚建立的,所以,课程的设计和理论和实验学时数的安排上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整改。2003年在制定本课程的教学计划时调整了学时数,从2002年的162学时增加到240学时,突出了本课程的主导地位,调整后理论学时占80学时,实验学时占160学时,理论:实验=1:2,强调了学生动手能力的突出作用,但始终没有完成本课程的细致分化,给人一种笼统地感觉。2004年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对《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把课程细化为4门课程,分别为食品分析技术(理论:40学时;实验:40学时)、饲料分析技术(理论:40学时;实验:40学时)、农化分析技术(理论:40学时;实验:40学时)和农残分析技术(理论:40学时;实验:40学时)。即从2003年的240学时增加到320学时。总的来说,理论和实验课程的比例达到了1:1,优化了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初步形成和完善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主干课程的系统化。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会不断的发现问题,改革和优化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尽量、尽快与企事业的人才需求和运行机制接轨,使我专业培养的学生广受各级企事业的认可和好评,以至成为社会各界的抢手货。

经过3年的初步改革后,我专业教师又在课程内容的讲解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以《食品分析技术》为例,传统的食品分析技术按检测项目内容分为:食品一般成分的检验,食品添加剂的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食品中激素的测定等。改革后的教学内容按产品项目分类,内容包括:粮食、饲料检验,肉类及水产品检验,水果及蔬菜检验,副食品检验,饮料及酒类检验,食品风味检验等。经改革后,教学模式上基本符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总局的“产品检验按产品项目分类”的基本方针和要求,在教学内容上与其它课程合理衔接,形成了科学完整的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职业标准有关食品检验工和饲料检验工考核内容和要求,结合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实际情况,我们还制定了20项综合训练内容和考核标准,并保证训练内容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3、考核方式和内容的改革

考核方式采用单科结业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并重,突出能力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单科结业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能力考核两部分,能力考核采用平时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按综合技能标准进行考核,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各项技能,保证学生懂理论,有能力,会应用。与此同时,适时组织职业技能鉴定,让学生在毕业前拿到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真正适应各项复杂检测工作的岗位要求。

(三)、教学效果的分析与评价

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是以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依据,以我国农产品质量检测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为出发点,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更新了教学理念——“围绕学生、面向学科”进行教学

过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跟着走,无所适从,没有发言权。我们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以教学(服务)对象为中心,即树立了学生是中心,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崭新的教学理念。在授课前,先向学生了解本课程与其它先期课程内容有无重复,视情况给予区别。如:哪门课已讲过相关内容,哪门课作过什么实验,从而决定略讲,或补充内容。使学生既不重复学习,浪费时间;也不会因缺乏预备知识而难于听懂。

2、树立了师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强调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即教师是灵魂的理念。如讲课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思考,用“为什么”引出要讲的问题;用“是不是”引起学生的深思;用自问自答引导学生的思考等。教师用声音的高低变化、手势和身形的姿势,眼神的交换和询问,随时与学生沟通交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效果显著提高。

3、打破了课堂讲授的单一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组成学习研讨小组

通过竞选课代表、按十分之一人数自愿报名成立学习小组,口号是多学一点、学深一点。让学生参与教学讨论,带动多数同学去学好这门课。学习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就学习中的难点展开讨论。鼓励学习小组成员在课堂讨论课中报告自己的学习体会,带动一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学习小组成员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满足了他们渴望深入学习的愿望,实现了因材施教。

4、教学考核采用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有机结合 教学考核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教学考核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引导、激励和改进的作用。我们不是“一卷定乾坤”的评价方式,而是建立了从学习过程、作业练习到期末考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多视角、多元化的过程性评价体系。科学有效的教学考核帮助学生克服了应试心理,从重“结果”走向重“过程”,从重“知识”走向重“能力”。随着我国进入WTO,原有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部分内容和检验项目的分类已显陈旧,这些都要求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要不断改革,从而更有利于高职人才的教育与培养。通过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以学科系统性、完整性、理论研究性为主要特征的理论教学体系,完善并优化了农产品质量检测相关的课程体系,使课程设置做到综合设课,整体优化,构建了以应用型为主旨的新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确保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

二、《样品处理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从人才市场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着重培养具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和检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娴熟的应用技术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坚持专业设置与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技能需求相结合。

《样品处理技术》课程是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一门基础主干课程。本课程在2003~2004学年的第1学期第一次开设,经过三届学生的实践,根据学生就业情况、社会实际需要、企事业对食品检验人员能力要求以及学校具体教学环境,对该门课程共进行三次改革,经过《农产品质量检测基础》——《样品处理与数据分析》——《样品处理技术》两次更名,三个阶段,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体系,随着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要水平和层次的不断变化,我们将随时改进我们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达到与时俱进,增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一)、《样品处理技术》教改目标

根据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农产品质量检测行业的用人需要和特点。培养模式上以检测项目和检测对象为主题,实践教学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岗位工作能力为目标,分层次确定教学内容,制订课程教学大纲,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改“灌输型”教学为“技术指导型”教学,突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样品处理技术》教改原则

按照“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改原则,坚持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拓宽基础、提高专业适应性的原则,不断推动教学改革与建设。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强化教学管理;坚持理论实务并重原则;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注重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形成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新模式。

(三)、《样品处理技术》教学改革基本情况

1、教学内容的改革

《样品处理技术》这门课程的改革幅度比较大,经历三届学生,三次更名。该门课程在02级教学计划中为2003~2004学年第二学期开课,名称为《农产品质量检测基础》,主要内容为检测基础相关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能够利用这些原理、方法对农产品原始样品进行分析、检测的前处理工作,并能对农产品分析检测过程作出质量保证。总时数为56学时,全部为理论课。在上课的过程中发现两点不足:

一、缺乏实验及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不够;

二、样品处理质量保证环节既检测数据的分析及处理部分内容太少,造成学生吃不饱,同时进行数据处理时比较困难。因此,在03级的教学计划中作了相映的改革。根据02级教学计划的问题03级教学计划将课程改为两部分上,一部分仍命名为《农产品质量检测基础》,主要介绍农产品质量分析检测的计量单位、基本常数、实验用水、基本试剂等基础知识;农产品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样品的前处理与预处理等。课时为40,理论20,实验20,并增添了实践环节。将原来质量控制的部分改为独立的一门课:《数理统计》学时为40学时,全部理论。该门课系统的讲解检测数据的质量控制及处理方法。经过这次改革,以前的两点缺点基本解决,但在上课的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其一:02级学生高考成绩高,数学底子好,学习基本不费力气,03级学生高考成绩均比较低,生源素质较差,学习数理统计时,出现一些问题听不懂,接受比较困难的情况,而04级的生源素质比03级还要差;其二:农产品质量分析检测的计量单位、基本常数、实验用水、基本试剂等基础知识与《化学分析》等其他专业课程重复,而样品处理部分学时略显不够。因此,经过教研室的多次研讨,决定在04级教学计划中对该门课进行第二次改革。

04级教学计划中,该门课第一次进行更名,更名为《样品处理与数据分析》,将上述两门课合并,理论为40学时,实验为20学时,同时开设实践课。主要内容为:样品中的预测组分的预分离、浓缩(富集)、纯化、衍生化等,将采集的样品转化成适合于各种分析测定的形态;数据分析内容着重于检测过程中数据的处理方法,结果的表达与检验,并简要介绍了分析测试中的质量保证和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将重复部分删去,同时减少数据处理部分学时,主要讲解常用的、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并且增加了该部分的实验。经过改革之后,在讲课的过程中,课程的效果改善了许多,但是随着第一批质检学生的就业,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发现,一:样品处理部分讲解的内容还是过少,学生走入社会出现知识不够用的状况;

二、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部分还是应该分开来上。因此在2005年的教学计划中进行了进一步更改。

05级教学计划中,将该门课进行第二次更名,更名为《样品处理技术》。集中主要讲解:水、农产品、食品、饲料、土壤等各种样品的采集、制备与保存方法及技术;样品的前处理与预处理方法及技术等。总学时扩展为80学时,理论为40学时,实验为40学时,理论与实验比例为1:1,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并作为精品课程,申报2005国家精品课程。相信经过这样的改革,该门课程的内容已经逐步完善,更加适合于学生学习,适合于社会需求。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经过三届学生的教学和几次改革,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理论与技术。教学方法

⑴课堂讲授法:基础理论知识介绍,如土壤特性、采样的方法、注意事项、样品制备、根据检测目的选择消解方法等技术环节,采取课堂传授的方式,以教师讲课为主,辅以大量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⑵野外调查法:直观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如土壤和水域类型、植物生长状态和分布等,由教师指导学生亲自到野外观察、调查记录,并结合查找资料,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⑶实际操作法:对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如采样、风干、消煮等,在课堂上讲授基本原理注意事项后,可利用实习实训课完成。如教师进行指导示范,学生反复练习,最后统一考核,直到学生完成掌握操作技能为止。⑷探讨互动法:针对一些与实际结合紧密的问题,如采取水样后为什么要进行冷藏或冷冻、色谱样品处理时选用哪种萃取方法等教学内容,采取提前查阅资料,提出问题后师生共同探讨的方式,围绕着问题进行现场或课堂教学。以掌握理论依据、学习或改进相应技术措施为目的,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⑸网上教学法: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在同一空间同时展示。在课程内容合理整合的前提下,以大量的文字、图片、动画和实地录像为基础,我们制作了样品处理技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套课件,前者用于课堂教学,后者通过校园网系统,用于学生课后自学和复习,图文并貌,人文、基础、专业知识并存,学生在观赏中知识得到了积累。

⑹项目教学法:以教学、科研项目为载体开展项目教学,教师、学生和科研项目紧密结合,落实责任到人,教师、学生参与样品处理的全过程,达到教师、学生的实践能力共同提高,并取得一定效果。⑺自学辅导法:按照高职教育的教学计划要求,理论教学的比例的减小而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大,这就使得课堂教学内容受到限制。为保证教学进程,同时又丰富完善课堂教学内容,我们采取了由教师课堂上留出题目(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学生课后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撰写综述,经教师批改后,在学生间开展小型的学术交流会,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而且锻炼了学生文字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农业职业教育的特点,许多样品的采集、消煮的实践教学内容无法在有限的上课时间内完成,我们结合学生的毕业顶岗实训,来完成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

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中的人、事、物在同一空间同时展示。《样品处理技术》课程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后,将过去苍白抽象的语言文字描述转化为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研究理论课的现场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场所由教室、黑板向实验室,野外延伸,使教学内容更真实,更直观,教学效果好,教学效率高。将教学内容与检测任务紧密结合的项目教学法,将教师、学生、教学和实践联系在一起。学生通过边学边干,参与样品处理的全过程,经过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反复训练,真正掌握了样品处理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

3、考核方法的改革

我们以前的考核都采用常规性的闭卷考试,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内容放在一起,出一张试卷进行闭卷考试,这种考试方法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该门课程实验技能掌握情况,从而也导致学生对实验课不够重视。针对以上情况,经过讨论和研究,认为应将实验课部分列入考核范围。

“3+1”考试:为了更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强平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进行的“3+1”考试改革。根据课程特点,或实际操作、或理论答卷,灵活采取考试形式,理论测试注重实践性,实际操作以技能培养为中心,并将考试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直观法考试:给学生创造一个模拟甚至是真实的环境,将考场设在实验室或野外,以操作为主,学生感觉不是在考试,而是在工作,考核的紧张心理解除,能力正常发挥。

4、实验课教学改革 《样品处理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而实验课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且原先的实验课集中在理论结束后才进行,这样不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内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1)实验教学内容的合理调整,增加了实验的次数。

(2)改变实验课内容的顺序,使单独的、孤立的实验串联成综合实验。(3)预习与课堂提问。

(四)、教学效果的分析与评价 1.同行评价

课程2003年开始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几处的教学实践与完善,在学院开展的教师评教和学生评教活动中受到好评,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广泛赞誉。课程内容在原有《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教材的基础上,以“够用、适用、实用”为原则,结合农产品质量检测的实际情况,将上述内容删繁就简,推陈出新,重新整合,同时删除了部分陈旧过时的内容,增加了新兴的样品处理技术。内容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课程组全体成员经验丰富,专业实践能力强,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高,多次在院级和系级公开教学活动中获奖。自评符合精品课程评审指标A级标准。2.学生评教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野外调查、实际操作、师生互动和网上教学相结合,避免了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增强了直观性和真实性,在观察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网上教学的开展,更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并拓展了学习的空间。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集音、像、图、景于一体,听课成为一种享受,娱乐中获得了知识的积累。3.自我评价

①结合我中心承担的检测任务组合课程内容,删繁就简,推陈出新。结合实际检测项目,将多种样品的采集、制备、消解重新整理,方法准确,便于查找。删除了样品处理过程中的重复部分,增加了最新的处理技术。

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学生参与样品处理的全过程。样品处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理论教学必须伴随相应的技能操作训练,否则就是纸上谈兵。过去的学科体制下,理论和实践自成体系,结合不够紧密。为此,我们率先采用了“项目教学法”,即任课教师、学生和教学、科研项目结为一体,教师既负责理论授课又指导实践教学,同时也是项目的负责人。学生从课内到课外,时时处处参与样品处理,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大大缩短了学生上岗后的后熟期,毕业生普遍得到企业的认可和好评。③通过师生互动促进教与学相结合,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习兴趣。师生互动,教学相长,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利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多媒体和网络教学,使过去课堂上空洞的语言描述形象化、具体化,内容更真实,更直观。根据教材内容,融入大量实例和学生实践活动内容,图文并貌,生动贴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改革和实践,《样品处理技术》已经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适用于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

三、《微生物基础与检测》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生物科学的发展已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1世纪无疑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基于微生物对生命科学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决定了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因而《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能否培养适应下世纪专业技术人才,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微生物基础与检测》课程是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一门基础主干课程。本课程在2002~2003学年的第二学期第一次开设以来,根据实际社会需要、企事业对食品检验人员能力要求以及学校具体教学环境,对该门课程共进行了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体系,随着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要水平和层次的不断变化,我们将随时改进我们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达到与时俱进,增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一)、《微生物基础与检测》教改目标

旨在探索一种适合素质教育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确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的课堂教学法。

(二)、《微生物基础与检测》教改原则

按照“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改原则,坚持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拓宽基础、提高专业适应性的原则,不断推动教学改革与建设。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强化教学管理;坚持理论实务并重原则;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注重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形成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新模式。

(三)、《微生物基础与检测》教学改革基本情况

1、教学内容的改革

该门课程在2003、2004年的教学计划中的名称为《微生物基础》,通过两年的教学,认为针对农产品质量检测定专业的学生来说仅仅掌握一些微生物基础知识是不够的,还要重点掌握微生物检测方面的内容,因此2005年的教学计划将该门课程更名为《微生物基础与检测》以适应专业的需要。

在教学内容上精选课堂讲授内容,讲清重点、分析难点,把难度不大的内容让学生自学,通过自学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及自学能力。而且从过去的总学时60学时增加到80学时,实验30学时增加到50学时。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的改进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的理论教学的特点是只发挥了教师的能动性,而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煞费苦心的备课,结果常常发现学生没有听,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组成。而学生的学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方面,为提高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可采用举例的形式教学。经常给学生讲解微生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以及给人们日常生活所带来的不利一面。如微生物在发酵工业中产生的各种代谢产物--抗菌素、有机酸、酶制剂、激素以及各种酿造食品的制造等,这些现象都与微生物作用是分不开的,还可通过介绍基因工程技术可产生各种转基因产品等。也可以讲解一些有害微生物给人们带来不利一面,如引起人及动植物病害,这些都是有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现象。那么如何加以控制,并消灭它们等,通过这些实例讲解,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奇心。(2)提问式教学 过去只是讲课前进行提问,这学年增加了讲课中间的提问,针对上次讲授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检查了学生对上次授课内容掌握情况。

(3)研讨式教学 从讲课的内容中拿出一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并归纳总结,然后由学生上讲台讲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走上讲台的胆量,以便将来顺利的走上讲台。(4)充分利用先进教学手段 由于微生物个体微小,学生对它的认识不如动植物,这使得《微生物学》的教学变得抽象,难以理解,多媒体课件的功能,可把在显微镜下的影像信息搬到教室中,使课堂教学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接受。同时也缩短教学时数。当前在学时时数压缩情况下,这种教学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使教学时数减少的情况下而实际教学内容没有减少,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3、考核方法的改革

我们以前的考核都采用常规性的闭卷考试,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内容放在一起,出一张试卷进行闭卷考试,这种考试方法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该门课程实验技能掌握情况,从而也导致学生对实验课不够重视。针对以上情况,经过讨论和研究,认为应将实验课部分列入考核范围,我们的设想是:把平时成绩20分中的15分拿来作为实验技能考核成绩。实验技能考核的内容包括对微生物学实验基本原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具体的办法是:教师将所开设过实验制成若干个卡片,让学生抽签,将抽到的实验内容当场操作考核,根据评分标准,教师当场评分。通过上述考核方法的改革,是必可以客观体现一个学生对《微生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核实验操作能力。

4、实验课教学改革

《微生物基础与检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而实验课是《微生物基础与检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培养、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且原先的实验课集中在理论结束后才进行,这样不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验内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1)实验教学内容的合理调整,增加了实验的次数。

(2)改变实验课内容的顺序,使单独的、孤立的实验串联成综合实验。(3)预习与课堂提问。

四、《饲料分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饲料分析技术》课程自开设以来,根据实际社会需要、企业对饲料检验人员能力要求以及学校具体教学环境,对该门课程共进行了多次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体系,随着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要水平和层次的不断变化,我们将随时改进我们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达到与时俱进,增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一)、《饲料分析技术》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饲料分析技术》是在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研究发展的基础上,与经典化学分析、仪器分析、企业生产管理、生物统计紧密结合发展起来的一门课程,主要任务是阐明饲料原料和成品的物理性状、营养素、抗营养成分、有毒有害物质及饲料添加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检测原理和方法,确定它们的组成与含量,为研究动植物体的组成和营养价值的评定提供依据和研究方法。是饲料工业生产中保证饲料原料和各种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为学生从事饲料品质管理和质量检测提供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训练,是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学生的重要课程。

(二)、《饲料分析技术》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由于本专业刚刚设置,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分布及学时的分配具有不成熟性,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验证,听取企业、任课教师及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计划进行调整是必需和必要的。2.企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同时也是学生就业的主体方向,由于企业的社会竞争压力很大,其对人才的需要往往不是一成不变,对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中,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必须适时进行调整。3.学校生源的知识能力和知识背景总体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每届学生还存在一定差异,适时了解这种差异,对课程中某些知识点进行小的微调也很有必要。4.在刚刚开设这门课程以后,对课程中所需的教学设备还不能了如指掌,通过一轮的教学,对计划中有但学校满足不了的内容要及时了解、上报并要求给予解决,解决不了的就要对计划进行调整。

(三)、《饲料分析技术》教学改革基本情况

《饲料分析技术》在开始设置时并不是一门单独的课程,是2002级《农产品质量检测》(240学时)中的一小部分,总共30学时,为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2002级质检1、2班开设的选修内容,当时并没有进行重点学习,只是作为学生扩展知识面而开设,因此学生在掌握饲料分析技术方面的知识实际上存在很大缺陷,虽然学习了相关知识,但和畜牧方面的学生不具有可比性,实际情况是市场上饲料方面的招聘企业很多,而我们学生极少的饲料检测技术知识储备不足以满足企业的要求。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在2003级的教学中,将以前的《农产品质量检测》进行分割,将《饲料分析技术》单独拿出来,作为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共60学时,在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开设,充实了很多内容,尤其是我们学生所欠缺的饲料基础知识,同时在检测内容上更突出适用性,有效解决学生专业背景知识不足的问题,同时加强了授课中内容的讲授方式,更多的将实验步骤通过图示的方法进行讲授,结合网络上的影像资料,使得饲料分析技术的授课方式更具直观性。有利于学生的接受理解。实践证明,这次课程改革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仍感教学时间不足。

总结上学期《饲料分析技术》课程的不足之处,在2004级的《饲料分析技术》课程中将把学时数增加到80学时,重点强化饲料基础知识,同时在2006-2007第一学期增加与《饲料分析技术》课程进行有效衔接的选修课程,进一步巩固所学专业课,同时拓展学生知识面。

在2005级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中,将《饲料分析技术》课程定为本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共60学时,在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开设,为了与《饲料分析技术》进行有效衔接,在2007-2008学年开设专业选修课《绿色畜禽产品生产》,共40学时。针对授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将对该计划中的内容和学时进行适当的调整。

高等职业教育实质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与企业的零对接是否成功,为了实现这种零对接,必须密切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将企业的运作模式、能力体系有机的融入课堂教学中,企业为了适应变化莫测的市场,必须不断的进行调整,学校为了适应企业的变化也必须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真正将学校变成企业的练兵场。

五、《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21世纪是能源、环境、生命安全等科学的迅速发展时代,而解决发展中关键问题的手段之一是分析化学——特别是现代仪器分析。仪器分析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物质组成、含量、结构、物理与物理化学等性质方面的信息,而且为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提供强有力的探索研究工具,目前《仪器分析》是化学学科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仪器分析》(理论与实验部分)教学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仪器分析》课程是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一门基础主干课程。本课程在2002~2003学年的第二学期第一次开设以来,根据实际社会需要、企事业对食品检验人员能力要求以及学校具体教学环境,对该门课程共进行了多次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体系,随着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要水平和层次的不断变化,我们将随时改进我们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达到与时俱进,增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一)、《仪器分析》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仪器分析》是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含量及化学结构等的一类分析方法。它是对物质进行成分分析和结构分析的方法,也是许多其他学科获得化学信息的科学研究手段。

《仪器分析》是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掌握常见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能够利用这些仪器分析农产品营养成分、农产品中化肥、农药、重金属元素等污染物的含量。

(二)、《仪器分析》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由于本专业刚刚设置,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的分布及学时的分配具有不成熟性,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验证,听取企业、任课教师及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计划进行调整是必需和必要的。

2、学校生源的知识能力和知识背景总体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每届学生还存在一定差异,适时了解这种差异,对课程中某些知识点进行小的微调也很有必要。

3、在刚刚开设这门课程以后,对课程中所需的教学设备还不能了如指掌,通过一轮的教学,对计划中有但学校满足不了的内容要及时了解、上报并要求给予解决,解决不了的就要对计划进行调整。

(三)、《仪器分析》教学改革基本情况

2002年为我专业第一届学生制订教学计划时,把《仪器分析》课程的学时数设计为6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46学时,实验学时为20学时。理由是:因为这门课是第一次开设,所以当时部分分析仪器设备还在购买过程当中,任课教师对已购买的教学分析仪器设备还不能了如指掌。通过一轮的教学,我们初步地掌握了第一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授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将对该计划中的内容和学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在2003年制订教学计划时,进行调整了,使课程逐步系统化和完善。调整后的《仪器分析》课程的总学时数为8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40学时,实验学时为40学时。考虑到本门课程开设的2004~2005学年的第一学期国产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没有购进来,内容分配上设计为光谱部分为50学时,色谱部分为30学时。初步的解决了教学设备不足的弊端,2004年11月份国产色谱仪器购买后,我们按照教学计划马上进行为期一周半的实践教学,弥补了《仪器分析》课程上的不足。2004年制订教学计划时,《仪器分析》课程的总学时数定为80学时,内容分配上设计为光谱部分为40学时,色谱部分为40学时,使教学内容上达到了平衡。通过三年的《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专业已初步完善和优化了本课程,构建了以应用型为主旨的新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体系。

2005年制订教学计划时,我们充分参考了02级、03级、04级以及辽宁师范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的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修订后的《仪器分析》课程学时数从原先的80学时增加到10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50学时,实验学时为50学时。这与上述已实施或正在实施的教学计划相比,05级教学计划具备如下创新点,即《仪器分析》课程中增加了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实践证明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与仪器操作同样重要。高等职业教育实质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与企业的零对接是否成功,为了实现这种零对接,必须密切与企事业的产学研合作,将企业的运作模式、能力体系有机的融入课堂教学中,学校为了适应企业的变化也必须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真正将学校变成融入社会的前沿站。

六、《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有机化学是质检专业的基础课,有机化学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今后的食品检测、饲料检测、农残检测等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根据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培养目标,特对有机化学进行了如下改革:

1、教学内容的改革

2004级质检1班基础有机化学名称为《应用化学》,学时为80学时,包括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其中有机化学为50学时,生物化学为30学时。有机化学的50学时中理论占40学时,实验占10学时,主要讲授烃类、波谱学特征、醛、酮、醌、羧酸、糖等内容。

2005级工程3班有机化学课时为80学时,其中理论60学时,实验20学时。除了在课时上增加外,在内容上也有变化,增加了食品化学中的“水分”这一章,因为在第三学期会涉及到食品营养与卫生、检验方面的知识,其中很多内容与水分活度等息息相关,而且食品化学中的脂肪、糖等内容在有机化学中都已经涵盖,在讲授过程中,结合食品化学,使学生既可以学习到有机化学方面的内容,又可以同时学习到食品化学中的内容,使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学生除掌握检测技术外,还可以掌握食品的化学组成、结构和变化。使其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对今后的就业也会有所帮助。

2、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

2.1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① 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采用“‘演绎法’与‘归纳法’并举”的教学方法,即实行先用演绎法讲授化学原理(理论化学),后用归纳法介绍化学实践知识(反应化学),鼓励学生进行跳跃性思维,实现了“高起点,一步到位”的目标。教学中强调化学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掌握而不是化学资料的占有,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教师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必讲内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自学内容(描述性内容)和备查内容(化学数据),突出必讲内容,引导学生消化自学内容,掌握利用各种渠道(包括网络)查阅收集整理化学资料的能力。采取教学互动的教学方式,如在“脂环烃”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只重点讲解三环烃、四环烃、五环烃、六环烃的化学反应及反应条件,然后让学生通过这些反应归纳总结出脂环烃稳定性的规律。在课堂上以讨论的形式组织交流。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了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②改革考查、考试方法,注重个性教育

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因人而异地阅读不同的参考书,选做不同的习题。改革单一的考查考试方法,采用课后练习与课堂提问、笔试与实验相结合、闭卷考试为主、注重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2.2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手段 硬件投入:学校在各教学大楼普遍装配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学院建设了多间多功能教室,并在部分实验间配置了投影仪等辅助教学设备,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技术培训:通过岗前培训提高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水平,目前95%以上的教师都具备了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

使用效果:教师积极采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授课,课件质量不断提高,授课效果获得好评。

七、《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环境保护概论》是一门新兴学科、重点学科。主要任务是阐明环境与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研究解决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阐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法规、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以及清洁生产与绿色技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获得一些环境、资源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较深入的知识,将会在今后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将重新定位他们在未来工作中运用知识的视野和角度,可以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是当代技术人才的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

随着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教学工作应不断进行改革,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根据我校实际,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应注重案例教学,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将知识渗透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一)、开发课程资源

以前环境课程的主要教学资源就是“环境保护”的教材。随着对环境保护概念的逐步建立和发展,我才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按功能还包括素材性资源。这一认识的提高,大大拓展了环境保护课程研究的视域。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活动设计时,都应注意在环境课程资源开发上进行各种尝试,特别是网络的、新闻媒体的、课外阅读资料等方面的课程资源。在教学资源开发上,教师应大量引用有关环境保护的视频材料、图表和动画,开阔教学视野,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地去体验各种环境问题。在教学方式上,学生在独立完成手抄的基础上,用问题讨论式参与教学,形成良好的环境教育学习氛围。

(二)、创设适合环境教育的环境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丰富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感性认识,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学习和交流,加强教师们的合作与资源共享,提高教师掌握现代教学技能的水平和提升课堂教学中的现代科技含量。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这种学习环境,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群体互动过程中,共同创设环境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探讨环境保护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在环境教育的现实情景中,学生应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增强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如举办 “环境专题小品”、“英语环保短句”、“绿色网页制作”等活动,拓展学科之间、课程之间相互促进的目的。这样带动一大批教师结合他们专业课程的实际,探索与环境相关的研究课题,拓展课程教学资源。

(四)、探讨第二课堂的综合实践活动

应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开展酸雨测定活动。教师认真宣传、组织和实施,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培养学生骨干,培训相关学科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酸雨进行跟踪检测,统计分析检测数据,并写出有关防治酸雨的小论文。学生们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锻炼了专业实践技能,对酸雨的产生,危害和防治有了初步的认识,树立了正确的科学观、环境观和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也用实际行动,为本地环境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把握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1、认真备课

备课要备大纲,根据大纲把握知识的要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上好一堂课;备教材,通览教材,找出个知识点及与其他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心中有数。备课时,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要找准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找准知识的能力点、生长点及教育点,对常常出现的错误、课堂上偶尔发生的事情等等,都要有所准备,最后精心设计好教学程序。

2、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来决定有时一节课可用多种方法结合地,效果更佳。

3、深化课堂教学 深化课堂教学是指导,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环,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认真锤炼每一节课,向40分钟要质量,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在清楚重点、难点、关键点的同时,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速度与音调。教师讲解知识的速度要做到快慢适中,说话的语言要抑扬顿挫,富有幽默感和亲切感。

(2)坡度。在新旧知识之间与处理练习的同时,要架设桥梁,减缓知识的坡度。(3)密度。即授课不能过紧过密。我们所说的加大知识的密度,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4)广度。讲课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到点面结合。

(5)深度。在一节课中,难点并不一定要重点,大纲中要求了解的常识性的知识多作为知识的拓宽内容,并不要求人人都会。

(6)难度。教学中的难度不要求太大,也不要求太小,做到易中有难,使每个学生都有事情能做。

(7)力度。对大纲中要求掌握的知识要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练习,使学生在熟练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4、严格进行检测

每讲完一单元,都要进行一次测验,对成绩好的学生及时表扬,对成绩差的学生要认真分析原因,及时补充。

5、重视情感教育 以上是我本人对《环境保护》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点建议和想法,由于本人刚刚从事教学工作,对教学工作实践认识有限,经验不足,希望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尽早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八、《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生物科学的发展已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1世纪无疑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基于生物对生命科学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决定了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因而《生物学基础》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能否培养适应下世纪专业技术人才,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素质教育决不仅仅等于政治、马列主义、文学艺术,任何知识学习本身都含有素质教育的内容,尤其生物学教育可说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少大学都在一年级向全校非生物学专业开设生物学课,这不仅拓宽了知识面,而且使学生们了解了人的自身,人与环境的联系,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还有利学生建立现代健康意识和增强心理素质,因而能最好的体现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的教育思想。本专业面向学生开设生物学课,具有战略性意义,“要让那些今后可能成为国家领导人和企业家的人多懂一些生物学知识”。《生物学基础》课程是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一门基础选修课。本课程在2002~2003学年的第二学期第一次开设以来,根据实际社会需要以及学校具体教学环境,对该门课程共进行了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体系,随着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要水平和层次的不断变化,我们将随时改进我们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达到与时俱进,增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一)《生物学基础》教改目标

旨在探索一种适合素质教育要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确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的课堂教学法。

(二)《生物学基础》教改原则

按照“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改原则,坚持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拓宽基础、提高专业适应性的原则,不断推动教学改革与建设。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强化教学管理;坚持理论实践并重原则;强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注重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形成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新模式。

(三)《生物学基础》教学改革基本情况

1、教学内容的改革

该门课程名称为《生物学基础》,学时为50学时,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等相关内容。通过2003、2004两年的教学,认为遗传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生物界的延续规律非常重要,因此2005年的教学计划将遗传学的内容加入,以适应专业的需要。

在教学内容上精选课堂讲授内容,讲清重点、分析难点,把难度不大的内容让学生自学,通过自学提高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及自学能力。

2、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方法上的改进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的理论教学的特点是只发挥了教师的能动性,而没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煞费苦心的备课,结果常常发现学生没有听,众所周知,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组成。而学生的学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方面,为提高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可采用举例的形式教学。经常给学生讲解生物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以及给人们日常生活所带来的不利一面。如微生物在发酵工业中产生的各种代谢产物--抗菌素、有机酸、酶制剂、激素以及各种酿造食品的制造等,这些现象都与生物作用是分不开的,还可通过介绍基因工程技术可产生各种转基因产品等。也可以讲解一些有害生物给人们带来不利一面。那么如何加以控制,并消灭它们等,通过这些实例讲解,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

(2)提问式教学 过去只是讲课前进行提问,这学年增加了讲课中间的提问,针对上次讲授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检查了学生对上次授课内容掌握情况。

(3)研讨式教学 从讲课的内容中拿出一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并归纳总结,然后由学生上讲台讲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走上讲台的胆量,以便将来顺利的走上讲台。(4)充分利用先进教学手段 硬件投入:学校在各教学大楼普遍装配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学院建设了多间多功能教室,并在部分实验间配置了投影仪等辅助教学设备,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技术培训:通过岗前培训提高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水平,目前95%以上的教师都具备了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

使用效果:教师积极采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授课,课件质量不断提高,授课效果获得好评。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丰富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感性认识,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学习和交流,加强教师们的合作与资源共享,提高教师掌握现代教学技能的水平和提升课堂教学中的现代科技含量。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这种学习环境,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群体互动过程中,共同创设环境教育的良好氛围。

3、考核方法的改革

我们以前的考核都采用常规性的闭卷考试,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内容放在一起,出一张试卷进行闭卷考试,这种考试方法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该门课程实验技能掌握情况,从而也导致学生对实验课不够重视。针对以上情况,经过讨论和研究,认为应提倡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因人而异地阅读不同的参考书,选做不同的习题。改革单一的考查考试方法,采用课后练习与课堂提问、笔试与实验相结合、闭卷考试为主、注重学习态度、学习过程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式。

4、开发课程资源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活动设计时,都应注意在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上进行各种尝试,特别是网络的、新闻媒体的、课外阅读资料等方面的课程资源。在教学资源开发上,教师应大量引用有关生物的视频材料、图表和动画,开阔教学视野,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地去体验各种生物问题。在教学方式上,学生在独立完成手抄的基础上,用问题讨论式参与教学,形成良好的环境教育学习氛围。

以上是我本人对《生物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点建议和想法,由于本人刚刚从事教学工作,对教学工作实践认识有限,经验不足,希望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尽早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主要课程改革总结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原名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是1988年设置的专业,当时我们针对我省食品加工和农产品贮藏的形势,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认为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相对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不仅满足吃饱,更主要的是食品要有营养价值和食品的色、香、味及安全、卫生。食品企业急需这方面的人才而制定的教学大纲和进行教学内容的设置。2002年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批准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为院级试点专业,并进行全面专业建设的改革与探索,并对本专业相关课程也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尝试。现将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改革汇编如下:

一、《食品化学》课程内容改革总结

(一)课程内容的调整

2003-2004年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教学计划设计食品化学66学时,理论40学时,实验26学时。2004年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学生应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的要求,将原《食品化学》66学时增加到84学时,理论54学时,实验30学时,将内容调整后,学生不仅学习起来感到轻松易学,同时更加明确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课的学习应首先要了解和掌握食品中的各类成分及性质。内容进行调整,突出食品化学教学内容的特色。将食品化学水分一章中,水的三态、水的物理性质、水的结构与水分子的氢键缔合部分在无机化学中讲,本章重点介绍食品中水的类型、水和溶质间相互作用、水分活度与食品腐败、吸湿等温线、水的理化性质对食品加工和品质的影响等。食品的冻结保藏放到专业选修课食品速冻、保鲜中讲授。由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这三章内容在有机化学中不作为重点,学生有一粗浅的认识,因此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这三章内容作为重点。食品化学中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他们是食品的组成微量成分,其结构和性质应在食品化学中讲述,但作为必需营养因子又是食品营养学所涉及的内容,二者重复,因此在食品化学中重点讲述维生素、矿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及其在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变化,而食品营养重点讲授其生理功能,缺乏症,膳食来源等,使两门课互相补充各有侧重。

(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食品化学特点

食品化学是一门基础理论抽象、实践性强的课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注重收集食品化学理论在食品加工、贮藏中应用的内容,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为将来从事食品行业的生产与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碳水化合物部分增加功能性低聚糖内容。功能性低聚糖是功能性食品配料中发展最快的品种。主要包括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等。其中低聚异麦芽糖的生产产品已广泛的作为“双歧因子”而应用与食品的各个领域。这部分重点讲述几种常见功能性低聚糖的结构特点,生理功能及市场开发前景。

(三)调整实验内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现在使用的食品化学实验指导中的内容与食品分析与检验内容有一些重复,如食品化学实验中食品六大成分含量的测定及理化性质实验,在食品分析与检验中也出现。两门课程重复的内容不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将重点放在食品成分的性质、功能和应用方面进行安排实验。如碳水化合物的理化特性、蛋白质的特殊反应性质、食品物性测定等。

(四)、成绩考核

学生成绩的评定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实践教学成绩制定了评分标准,成绩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理论考试。理论教学成绩由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这一部分包括每10学时测验一次和课堂提问给的成绩,测验认真批改、讲评和讨论)和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两部分组成。

二、《食品微生物》课程改革总结

(一)、根据需要《食品微生物》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实习均增加了学时数,02级为66学时(理论40+实验26),实习1周;03级为68学时(理论48+实验20),实习1.5周;04级为78学时(理论50+实验28),实习1周。根据用人单位需要,在课程内容上也相应进行了优化,调整。增加食品的微生物污染与腐败变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方面的内容。实验、实习的安排也力求学生从准备工作做起,每一个环节都亲自动手操作,为将来上岗就业打下坚实的实验技术基础。

(二)、《食品微生物》理论课采用多媒体进行讲授。微生物个体微小,不借助显微镜看不到其形态,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讲述的同时播放大量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也更好地理解所讲内容。同时也弥补了实验课的不足,因为实验课上所观察的微生物种类毕竟有限。

(三)、实验、实习与食品检验工种、社会需求相结合,安排实验、实习内容,加大培训力度。实习中也安排一些重要的实验内容,反复训练,是学生更牢固地掌握;食品中大肠菌群的常规检测方法烦琐、时间长,现在各企业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采用快速检测方法,我们也相应增加了此检测项目;与国际接轨,有些食品不仅需要大肠菌群的检测而且需要粪大肠菌群的检测,实习中也安排了此检测项目;牛乳中微生物的检测不仅采用标准平板计数细菌法还增加了还原酶测定法,根据试验结果判断牛奶的质量,并比较牛奶消毒前后细菌数目的变化,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实习从准备工作做起(包括实习用具的清洗),每一个环节都亲自动手,为将来上为将来独立完成食品微生物检测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实习,给学生再一次学习的机会。理论课不懂或不明确的,通过自己亲自操作得以掌握,巩固了理论知识。

为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实习内容,实习后严格考核,做到逐人逐项考核,虽然很费时间,但很有成效,学生都能认真操作,较好地完成实习任务。

今后,我们将在系领导和企业顾问委员会的指导下,加大教学改革,在课改实践中勇于探索和创新,勤于思考和总结,更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三、《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改革总结

(一)、课程改革工作的回顾

按照学院提出的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性、实用性人才的规定,加强实践技能培养,淡化过深理论知识的探索。经过食品加工教研室和系领导共同讨论决定,将原《食品工厂设计》,《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加工机械设备》改革为一门课程,为《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农产品加工教研室组织讲授过本门课程的相关教师对课程组合进行论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学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食品加工机械设备》《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厂设计》课程大纲。着重认识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明确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所肩负的课改实验任务,提高加强学习、认真搞好课改实验的自觉性。在课改正式启动之前,我们的教研思路是:“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用好自然教材,试教高职教材,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为新课改的实施做好准备。”我们根据《标准》提出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以及“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等理念,先后对《食品工程原理》与食品加工机械设备内容进行整合,并容入《食品机械原理与设计》、第一章内容:“食品机械的分类,食品机械设备的材料”内容,考虑到我院毕业生就业实际情况,删除掉《食品工厂设计》课程内容,对《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进行改革性探索。由于缺乏高职教材,并对《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教材内容进行整编,打破传统专科时期“老三段”,按职业能力要求重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素质教育体系,以就业为导向,针对岗位需求,围绕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安排主讲教师勇开先河,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打破了按照“械设备的功能分类”固定讲课的传统模式,改成以按原料或生产产品生产线分类的崭新讲课模式,为该课程改革的顺利启动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

(二)、新课改带来可喜的变化 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我将《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改革虽然刚刚实验了3年,但是呈现出两个可喜的变化。

1、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教材及评价制度等制约,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基本处于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状态。通过课程内容改革,我教授的专业课课堂基本上成为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学堂。告别了乏味的讲述,将学习时间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基本上做到了以下四个“凡是”。

(1)凡是课上需要探究的问题,无论是课的起始阶段还是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都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学生达成共识后再进行探究,防止越俎代庖。

(2)凡是学生能进行的观察、实验探究活动,教师决不包办代替,而是提前与学生一起参观食品加工设备,动手拆卸设备,甚至自己进行食品加工操作。让学生对食品加工设备结构有足够多的教学用具,以保证全体学生能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动手操作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总结失败的教训。并多次带学生到辽宁雨润食品有限公司、锦州塞维食品有限公司、沈阳榆园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实习锻炼,加深对食品加工设备结构、工作原理,使用和操作等注意学习。同时组织学生在食品加工厂进行乳品设备现场实习演练。

(3)凡是归纳总结活动,教师一定要启发学生汇报交流,耐心倾听,并且与同学们交流。让学生认真写实习总结,不仅让他们说结论,还要说说得出结论的根据,谈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课堂上的设备结构,经常安排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凡是课上教学评价,教师尽量让更多的学生畅谈收获(多方面),并且进行学习态度方面的评价(自评、互评)。彻底改变教师总结和评判的习惯做法。使同学们上机械设备课程再也不沉闷和枯燥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食品加工设备课程的兴趣,并主动学习。

2、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中发展自己 教师一直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受教师指挥,然而新课改“要求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传授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为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完成好新课改实验任务,我主要抓了以下三个环节。

(1)教师备课,不再一味地考虑自己该如何教,而是思考学生会怎样学。教学方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学习兴趣来设计,课前查找大量设备结构的图片,设备的工作视频录象等等,争取做出一流的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考虑教材与本校学生的适应性,要努力开发课程资源,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并努力编写适合自己的教材。

(3)教师上课,不再过多地采用讲述、演示等教学方式,而是要学会倾听学生,给更多学生发言的机会;学会尊重学生,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会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资料信息;尤其要学会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和灵活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发展。

(4)课后总结,不仅考虑教法的改进,而是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研究排除的方法,探索探究学习的规律。

(三)、新课改中的体会与感受

三年来,在院、系以及教研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教学改革,我的感受有以下三点。

1、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是搞好课改实验的前提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育工作者树立现代课程观、人才观、价值观,树立现代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等等。为此,必须认真学习,并且使其成为教学行为的指南。我们深切体验到,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决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时间学习、领会,不断反思、对照,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时学习。为此,我们将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放在教研工作的首位,紧紧抓住不放松,时时宣传不懈怠。同时教师应以身作则,带头学习,不断地用新理念分析认识教学中的问题。

2、用现代教育理论是指导课程改革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理念就是“先立后破”。课改充分证明:教师只有用现代教育理论武装头脑,并且指导课改实践,才能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变,才能如前所述完成好课改实验任务。我们感受到,许多教学中凸现的问题,往往是教师理念尚未更新所造成的。因此,学以致用就成为搞好课改实验的关键。对于教师思想上的模糊认识,也要用新的理念指导解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思考去分析,才能产生正确的认识,才能确定正确的教学行为。

3、以实践调研为先导,搞好《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教育观念彻底转变的深刻变革。课改中的许多课题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实践证明,教育科研项目仅靠教师自己来完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广泛发动系领导、教师与担负教研、指导和服务职责的教师一起共同完成才行。

(四)、存在的差距与反思

我们的《食品加工机械设备》课程改革实验刚刚起步,我们虽然作了些努力,也取得了点滴的成绩,但是与上级领导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其差距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新编改革教材工作发展不平衡。重视不够,由于缺乏资金,至今没有编写印刷出版,只好定一些参考教材给学生,浪费同学资金,加大同学记笔记的难度。

2、教学内容不够精练,还需要提高,否则影响教学计划制定。今后,我们将在学院各级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在课改实践中勇于探索和创新,勤于思考和总结,跟上全国课改的步伐,更好地完成课改任务。

欢迎领导,专家及同事们批评指正。

四、《粮油加工技术》课程改革总结

(一)、教学时数的变化情况

在2002级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粮油加工部分是60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验30学时,教学实习1周。在2003级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粮油加工部分是60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验30学时,教学实习1周。2004级将《粮油加工技术》的理论教学的学时增加到74学时,理论40学时,实验34学时,专业实训14,教学实习1周。实践教学的比例已达到50%。

(二)、理论教学的改革

1、教学条件的更新

2002年根据教研室进行教学改革讨论,根据粮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引进,以及对粮油制品企业的密切接触,我们经过讨论研究,报系,院领导批准,经过到沈阳市场调研,企业考察,决定对加工厂进行粮油焙烤制品生产线建设,并先后引进了打蛋机,和面机,烤炉以及醒箱,烤盘等设备和器具。使食品加工厂第一次有了模拟工业化生产的第一条焙烤制品加工生产线。

2、教学内容的改进

2002年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理论课内容,并逐渐在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加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加实验次数,使同学们能够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社会生产需求,学习粮油加工技能。不仅安排实验,和实训,还安排学生组建粮油加工兴趣小组,老师课后指导,在全院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增加焙烤食品内容课程的比例,增加油脂加工部分比例,减少淀粉深加工比例,逐渐向职业技术技能型上转化。

3、教学手段的改进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教学,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带同学到企业现场生产操作,顶岗实践锻炼,使同学收获很大。同时在多媒体教学中进行播放企业生产录象,参观实习录象,照片展示等,实现真正的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4、课后作业灵活安排

引导同学到图书馆进行查阅资料,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加深理论联系实践,并开展粮油加工协会和兴趣小组工作,指导学生学习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和启发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建立粮油人才梯队

我专业引进粮油专业硕士2名,在读博士1名,新培养代课硕士教师1名,并外聘锦州焙烤食品加工糕点师1名,具有懂得焙烤企业生产技术人员1名,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

(三)、实践教学的改革

由于我专业粮油加工课程是2002年才新开设,以前是外聘沈阳农大专家上课的,因此实验室没有配套实践设备,我们在加工厂上了中试实验设备,满足了日常实验,实训的要求,但距离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还有一定距离,因此我们加强和校外企业合作,先后带2个班级到沈阳庆泰食品有限公司顶岗实习,并取得很好效果。同时聘请锦州来至企业的糕点师现场指导实践教学,效果显著。粮油方面需求单位有营口渤海油脂有限公司,沈阳庆泰有限公司,沈阳阿美利卡有限公司,辽阳富虹油脂有限公司,锦中外合资沈阳康富食品有限公司,沈阳东大面粉厂等。

根据社会对粮油加工专业的人才需求,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粮油制品加工技术内容比例,为同学们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四)、建议

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以更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五、《果蔬加工技术》课程改革总结

(一)、教学计划的变化情况

在2002级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果蔬加工部分是56学时,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20学时,专业实训28学时,教学实习两周。2003级将《软饮料工艺技术》的内容精简后整合到《果蔬加工技术》课程中,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来讲授,学时增加到70学时。其中理论50学时,实验20学时,专业实训30学时,教学实习两周。(2004级、2005级果蔬加工技术目前还没有上)实践教学的比例已远远超过50%。

(二)、理论教学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更新

根据果蔬加工企业的实际需求、根据果类产品加工工技能考试的范围进行调整。淘汰过时的加工方法,及时补充新技术。

如:授课中增添了超高压杀菌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微波技术、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等在果蔬加工中的运用的内容。再如:在2004年果类产品加工工的技能考试中发现(考试的对象是2002级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学生),学生对加工用水的处理这一部分的内容印象不深,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本学期的上课对象是2003级农工1班的学生)把加工用水处理这部分内容单独立节讲述,并且安排了一次实训进行强化,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

另外,2005年上半年,本人在果蔬加工企业实践中发现,HACCP系统在企业已被建立并使用,因此,在本学期的授课中加入了HACCP在罐头生产中的应用和HACCP在果汁生产中的应用等内容。教学手段的改进

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效果和质量提高了。首先是课件制作水平提高了。果蔬加工技术已从2002年起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但是最初的多媒体教学,仅局限于制作幻灯片式的CAI课件,课件文字多,图片少,其实就是黑板搬家,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作用发挥不够。目前,课件制作经验和体会大大丰富;课件制作风格多样化,课件文字少,图片多,做到图文并茂,在布局、色彩搭配上较以往也有明显提高,给人以美的享受;课件应用与教学内容的相适应性、统一性和有效性方面也有了显著提高。其次是全方位的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利用数码相机、录像机把工厂实际生产过程、产品质量问题、生产设备等拍片和录像,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产更加贴近。三是通过电子邮箱,进行答疑。使学生觉得老师随时都在身边。

3、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协调运用与有效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课程教学中不但努力提高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水平,而且注意发挥传统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等的长处,做到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直观、形象,由感性再到理性,符合认知规律,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发展创新。

4、课后作业不再是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而是一些综述性的小论文,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保质保量的完成毕业论文打基础。

(三)、实践教学的改革 《果蔬加工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理论教学必须伴随相应的技能操作训练,否则就是纸上谈兵。

1、实践教学的条件有所改善

新购置了一些教学设备,象真空包装机、封罐机、过滤机,软包装设备等。

2、实践教学的方法得到改进

以改过去那种墨守成规的实践方式,鼓励学生勇于创新,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从实验原料的选购到加工一直到产品的销售,全程参与,有头有尾。使学生毕业后,离开了老师这个拐棍,照样可以生产出优质的产品来。实践教学中实行“以考促训,以赛促练”,加强实验课的分组训练,实施随机抽查考核,并且制定了严格的技能考核标准,并且规定:实践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理论考试。使学生重视并强化技能训练。

(四)、良好教学效果的表现 1.学生满意率高。2.督导组评价高。

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认可度高。

对2004级(加工12班)毕业生跟踪调查,有50%的毕业生在果蔬加工的企业实习并就业,从事的均为技术性工作(产品开发、车间品管等)。并且公司领导的认可度高。2002级的毕业生已有走上领导岗位。如:孙薇已是大连托福万食品有限公司经理助理兼生产部长等。

(五)、今后的打算

1、积极吸收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提供学生创新、实践的机会,并使学生提早收集素材,为撰写毕业论文作准备。

2、多参与校企合作,及时了解企业需求的人才模式,调整教学内容。并且尽多将教学实习安排在企业进行,使毕业生能直接上岗。

3、通过组建“果蔬加工协会”、开放实验室等途径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六、《畜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改革总结

(一)、教学计划的变化情况

在2002级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畜产加工部分是30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教学实习1周。2003级将《畜产品加工技术》的理论教学的学时增加到74学时,实验20学时,教学实习2周。2004级理论教学的学时增加到132学时,其中实践实习90学时,专业实训20学时,实践教学的比例已远远达到50%。

(二)、理论教学的改革

1、教学内容的更新

2002年根据教研室进行教学改革讨论,根据畜产品企业对食品加工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仅北京雨润肉制品加工有限公司就吸收加工11班学生8名,都稳定就业,发展良好。同时辽宁开原雨润肉食品有限公司与我院签定校企合作协议书,订单培养协议书,根据市场需求,因此开设《畜产品加工技术》课程,并初步安排30学时,为加工13班学生上课,并有15学时安排在企业顶岗实践学习,在主管蒋院长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

2004年根据市场需求,营口傲源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提出用人需求,因此我们在肉制品加工技术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乳品加工技术内容。并包括一部分蛋品加工技术,并将学时数增加到74学时,为2003级农工1班加工专业学生上课,同时安排学生1周的实习,到锦州塞维肉食品有限公司实习,并安排学生1周乳品实习,进行生产酸奶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2、教学手段的改进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教学,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带同学到企业现场生产操作,顶岗实践锻炼,使同学收获很大。同时在多媒体教学中进行播放企业生产录象,参观实习录象,照片展示等,实现真正的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也使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

3、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督导室和院系领导以及教研室同事的帮助下,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做到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直观、形象,由感性再到理性,符合认知规律,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发展创新。

4、课后作业灵活安排

引导同学到图书馆进行查阅资料,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加深理论联系实践,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实践教学的改革

由于我专业本课程是新兴课程,因此实验室没有配套实践设备,企业又缺少这样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将大量实践教学安排的企业一线进行顶岗实习,并取得很好效果。

畜产专业需求单位有辽宁雨润肉食品有限公司,北京雨润肉食品有限公司,沈阳重工食品有限公司,锦州塞维肉食品有限公司,营口傲源乳品有限公司,沈阳辉山乳品有限公司等。

根据社会对畜产专业的人才需求,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肉制品加工技术内容比例,加大乳制品加工技术内容的比例,为同学们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由于蛋制品行业的萎缩,因此2005~2006学年将缩小蛋制品加工技术课程内容,做到突出重点。

(四)、建议

1、因缺少畜产实验室设备,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畜产实验室建设;

2、我们将在系领导和企业顾问委员会的指导下,需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大教学改革,在课改实践中勇于探索和创新,勤于思考和总结,更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七、《果蔬贮藏保鲜技术》课程改革总结

(一)、根据本专业办学重点的变化,《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实习学时数均进行了调整,02级为64学时(理论44+实验20),实习2周;03级为60学时(理论50+实验10),实习2周。在课程内容上也相应进行了优化,调整。

(二)、《果蔬贮藏保鲜技术》理论课采用多媒体进行讲授。课容量增加了,并且图文并茂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讲内容。

(三)、充分利用我院地处辽南果区的地理优势,《果蔬贮藏保鲜技术》实习到各果品、蔬菜贮藏公司实习,不仅学到了相关贮藏技术,而且可以了解各种果蔬贮藏方式的特点、结构性能、管理技术和贮藏效果,以及贮藏中出现的问题;了解果蔬贮藏动态趋势,学习新技术。及时了解对果蔬贮藏人才的需求和要求,调整课程体系。

今后,我们将在系领导和企业顾问委员会的指导下,加强校企合作,加大教学改革,在课改实践中勇于探索和创新,勤于思考和总结,更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主要课程改革总结

一、《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机械制图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自1999年开始到2004年已开设了五个循环,近两年来,主要从如何精简理论教学内容,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对本门课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

(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总的指导思想是: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专业和课程特点,强调方法、手段改革的实效性。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求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绘图练习、师生互动和网上教学相结合,避免了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增强了直观性和真实性。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网上教学的开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并拓展了学习的空间。

(二)考试方法的改革

以前的考试模式就是期末统考。我们考虑到该门课程的实践性较强,以往的考试方法虽然延续数年,但并不能充分反映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如果把考场搬到测绘室,利用实物设计出考题,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测绘,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在2002—2003学年第二学期对该门课程进行了技能考试(考核方案见附表)。学生成绩的评定由原来的单纯闭卷理论考试,改变为技能考试,并制定了技能考核标准。技能考核成绩由平时绘图成绩(占总成绩的20%)和期末技能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两部分组成。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三)课程整合

为使课程内容更加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加强相关知识、能力间的联系,以够用、实用为度,2005年,将《机械制图》、《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工程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金属工艺学》、《液压与液力传动》等整合为《汽车机械基础》,总学时为120学时,在两学期授课。整合后的课程内容便于“通识”教育和学生理解与掌握,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

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专业课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近几年,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技术不断提高,《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重点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入手,着重培养具备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汽车维护与修理、汽车检测、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娴熟的应用技术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坚持专业设置与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技能需求相结合。本课程自从开设以来,根据实际社会需要、企事业对汽车服务业人才能力要求以及学校具体教学环境,对该门课程共进行了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体系,随着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要水平和层次的不断变化,我们将随时改进我们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达到与时俱进,增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一)《汽车底盘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改目标 根据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汽车服务行业的用人需要和特点。培养模式上以实践教学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岗位工作能力为目标,分层次确定教学内容,制订课程教学大纲,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改“灌输型”教学为“技术指导型”教学,突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改原则

按照“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改原则,坚持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重视基础、提高专业适应性的原则,不断推动教学改革与建设。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强化教学管理;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内容的改革

2001年,我们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进行了专业教学改革的大胆尝试,将汽车底盘构造课程和汽车修理课程进行整合,变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这不仅仅是课程名称的改变,最主要的是我们根据社会的需求及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的同时,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删减,增加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提高课程的应用性,与生产实践一线相结合,设置课程内容。

2002级开始,我们增加实践实训课程的学时数,实践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相结合。课程内容总体由原来的以货车底盘为主向以轿车底盘为主转变,传统的汽车底盘构造内容以适度,够用为原则,主要精力和学时安排到现代汽车底盘结构、原理与维修上来。传统的汽车底盘构造内容,普遍加入汽车底盘电控内容;传统的汽车底盘维修技术普遍被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取代。课程内容整合后,《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共120学时,其中理论80学时,实验40学时。这些内容的转变,使我们的培养目标能够得以实现,更是高职教育与社会接轨的重要保证。

(四)《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程内容改革的同时,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一方面要求教师不断努力去研究,发现,设计更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校基础设施特别是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投入也很重要。我们学校从2002年开始大规模使用多媒体教室,并且进行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为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提供了条件。我们首先在《汽车底盘机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上进行多媒体教学。由于本课程的特点就是图片多,结构图复杂,传统的教学挂图数量有限,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多媒体的应用使这门课程讲起来得心应手。我们又通过校企合作单位收集了大量生产一线所使用的维修资料和图片,更加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学起来更加直观、易懂、容易掌握。(五)考核方法的改革

我们以前的考核都采用常规性的闭卷考试,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内容放在一起,出一张试卷进行闭卷考试,这种考试方法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该门课程实验技能掌握情况,从而也导致学生对实验课不够重视。针对以上情况,经过讨论和研究,认为应将实验课部分列入考核范围。我们初步的想法是,将每次实验课的考核成绩累积,作为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一般占20%—40%,具体比例根据课程的实验课所占比例决定。《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已经在2004级学生中开始实施,这一做法,增强了学生的实验实训课的学习积极性。使实验实训课程的上课效率大大提高。

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专业课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近几年,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技术不断提高,《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

重点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入手,着重培养具备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汽车维护与修理、汽车检测、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娴熟的应用技术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的培养目标必须坚持专业设置与企事业单位的人才技能需求相结合。本课程自从开设以来,根据实际社会需要、企事业对汽车服务业人才能力要求以及学校具体教学环境,对该门课程共进行了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体系,随着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要水平和层次的不断变化,我们将随时改进我们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达到与时俱进,增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改目标 根据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汽车服务行业的用人需要和特点。培养模式上以实践教学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岗位工作能力为目标,分层次确定教学内容,制订课程教学大纲,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改“灌输型”教学为“技术指导型”教学,突出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改原则

按照“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改原则,坚持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重、重视基础、提高专业适应性的原则,不断推动教学改革与建设。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强化教学管理;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训练,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内容的改革

2001年,我们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进行了专业教学改革的大胆尝试,将汽车构造课程和汽车修理课程进行整合,变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这不仅仅是课程名称名称的改变,最主要的是我们根据社会的需求及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的同时,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删减,增加实践性较强的内容,提高课程的应用性,与生产实践一线相结合,设置课程内容。2002级开始,我们增加实践实训课程的学时数,实践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鉴定内容相结合。课程内容总体由原来的以货车为主向以轿车为主转变,传统的汽车构造内容以适度,够用为原则,主要精力和学时安排到现代汽车发动机结构、原理与维修上来。传统的化油器式发动机被电控发动机取代,传统的汽车构造内容,普遍加入汽车电控内容;传统的汽车维修技术普遍被现代汽车维修技术取代。课程内容整合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共120学时,其中理论80学时,实验40学时。这些内容的转变,使我们的培养目标能够得以实现,更是高职教育与社会接轨的重要保证。

(四)《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程内容改革的同时,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一方面要求教师不断努力去研究,发现,设计更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学校基础设施特别是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投入也很重要。我们学校从2002年开始大规模使用多媒体教室,并且进行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为教师应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提供了条件。我们首先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上进行多媒体教学。由于本课程的特点就是图片多,结构图复杂,传统的教学挂图数量有限,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多媒体的应用使这门课程讲起来得心应手。我们又通过校企合作单位收集了大量生产一线所使用的维修资料和图片,更加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学起来更加直观、易懂、容易掌握。

(五)考核方法的改革

我们以前的考核都采用常规性的闭卷考试,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内容放在一起,出一张试卷进行闭卷考试,这种考试方法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该门课程实验技能掌握情况,从而也导致学生对实验课不够重视。针对以上情况,经过讨论和研究,认为应将实验课部分列入考核范围。我们初步的想法是,将每次实验课的考核成绩累积,作为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一般占20%——40%,具体比例根据课程的实验课所占比例决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已经在2004级学生中开始实施,这一做法,直接刺激了学生的实验实训课的学习积极性。使实验实训课程的上课效率大大提高。

(六)教学效果的分析与评价 通过以上的教学改革的实践,《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以“够用、适用、实用”为原则,结合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删繁就简,推陈出新,重新整合,同时删除了部分陈旧过时的内容,增加了新技术、新方法。内容重点突出,详略得当,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学院开展的教师评教和学生评教活动中,学生的认可程度高,学习效果好,同时也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

四、《电工与电子学》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电工与电子学》是机动车运用与修理(后更名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基本技能,了解电工与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人讲授《电工与电子学》共四年,亲自参与了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从专业的发展和社会实际需要来看,教学改革已初见成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不断改进,实验课程内容比例逐渐增大。01级教学大纲中总学时为90学时,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之比为8比1,05级教学大纲中总学时为100学时,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之比为6比4,加上实训课,理论课程与实验实训课程之比能达到1比1。教学条件

自编了一些教材和辅导书。自编《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任务书》、《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附实验指导》。

目前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在电工与电子实训室完成。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目前学生的迫切需要,编写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习题库等辅助材料;具有系统性的教学综合实践环节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信息社会带来的对教学的冲击使教师的作用发生相应转变,教师的权威作用不再建立在学生被动地知识积累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能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消费者,应是知识的生产者,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创造新知识的过程,如何构造以学为主的教学环境,如何引导学生适应这种变化,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这些问题,又如何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好地适应社会,因此进行了本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与探讨。

实行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教学采取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重点讲授为辅,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进行。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利用课内、外信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培养,实现了融“教”与“学”为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课程教学和课外教学为一体的教学方式,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门课程是《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的专业基础课,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重点研究和实践如何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信息量的有效方案、优化课堂讲授内容、协调好基础与新技术的关系,并交叉使用讲授与自由讨论两种方式。所以,一方面应适当调整原有的课程设置,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组织教材的内容来实施教学。

在教学手段上,有效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其他教学辅导材料,用以支持新教学方法的实践。我们主要编制了《电工与电子技术》 CAI课件,利用视频展台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精简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并为学生自主式学习提供了宽阔的空间。先进的教学内容结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增强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质是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使受教育者主动吸收和理解知识,创造性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同时,还重视现代教育手段和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编写并使用电子教案。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环境,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当然,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着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行教学改革,相信教学改革的效果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五、《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专业课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本课程主要学习现代汽车电器的结构、原理、分类、组成以及汽车电器的安装与调试,常见汽车电路组成特点与故障排除方法;学习汽车各系统电子控制装置的结构、原理与故障诊断技术。当今社会,随着电子技术应用在汽车工业上并且不断发展,尤其是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在汽车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人亲自参与了此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从专业的发展和社会实际需求来看,教学改革还处在发展阶段上。下面简述一下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历程。教学内容

根据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结合汽车服务行业的用人需要和特点。重点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入手,培养模式上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教学内容不断改进,实验课程内容比例逐渐增大。01级理论课程与实验实训课程之比不足1比1,05级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之比为2比1,加上实训课,理论课程与实验实训课程之比达到4比5。

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选用的新教材,对汽车电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检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理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特点,删除了课程中书本知识中一些陈旧内容和不符合教学要求的内容,根据现代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状况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了一些改进,主要是增加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结合教学基本要求为了使学生对汽车电器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一些常用的电器工作原理要求学生熟悉掌握,能够对故障进行一些简单地判断和分析,由于汽车电子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汽车修理行业的一项专门技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对电路的原理和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要深入地进行研究。教学条件

自编了一些教材和辅导书。自编《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附实验指导》,供学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参考。

目前汽车电器实验在汽车构造实训室完成,汽车电器实训室正在建设中。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目前学生的迫切需要,编写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习题库等辅助材料;具有系统性的教学综合实践环节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工作中,能够充分利用一些电器的实物,多媒体教学光盘、采用多媒体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对汽车电器有一个新的认识,通过这一段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提高:

(一)专业知识的教学是在专业课基础上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的专业基础课一定要给学生打一个很好的基础,使学生在后续课程的学习时,能够很好地结合已经学到的知识分析问题,否则就会给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我们已经在教学计划中把专业基础课作为教学的重点来要求,只有这样,学生的后续课程学习的时候,和走向工作岗位以后,才能够比较好的发挥专业特长,比较方便地进行继续学习和接受继续教育,并较快地掌握专业知识,胜任本职工作。

(二)由于汽车电子技术是一个新兴的学科,目前专业出版的适合于高职高专学校进行教学使用的教材仍然不能满足我们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另外新出版的教材部分内容比较陈旧,新技术新器材的应用这方面的介绍比较缺乏,不能适应教学的基本要求,虽然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结合一些新的技术知识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能够起到一定的教学目的,但是由于教材的适应性不能满足要求,使学生在接受教学的过程中感到存在一定的困难,我们已经自编了一些辅导材料和习题库供学生选用,从目前来看,信息资料还不足,这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工作。

(三)汽车电器的教学是应该紧密结合现场实际工作,但是由于我们目前的教学实习基地的面积小,器材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还做的很欠缺,学校和系里已经在这方面的加大投入。同时也需要任课教师和现场的修理工作进行紧密的结合,教学的教师技能上能解决汽车电器修理方面的实际问题,这样的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做到学生真正掌握修理技能和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

(四)由于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自学能力比较差,所以在教学工作中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们计划在校外实习基地长期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这样会培养出一批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这对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会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本课程自从开设以来,根据实际社会需要以及学校具体教学环境,对该门课程进行了改革,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体系,随着社会实际需求的不断变化,我们将随时改进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六、《液压与液力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总结

《液压与液力传动》课程自开设以来,根据实际社会需要、企业对汽车运用技术人才能力要求以及学校具体教学环境,对该门课程共进行了多次改革,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体系,随着社会和企业对人才需要水平和层次的不断变化,我们将随时改进我们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达到与时俱进,增进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一)《液压与液力传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液压与液力传动》课程是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选修课之一。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讲授该部分内容,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液压传动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液压元件的作用、类型及工作原理;液压基本回路和典型的液压传动系统;液压系统的安装、使用和故障诊断。

(二)《液压与液力传动》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专业课程的设置,课程内容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验证,听取企业、任课教师及学生的反馈意见,对计划进行调整是必需和必要的。

2、企业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同时也是学生就业的主体方向,由于企业的社会竞争压力很大,其对人才的需要往往不是一成不变,对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的变化中,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必须适时进行调整。

3、学校生源的知识能力和知识背景总体虽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每届学生还存在一定差异,适时了解这种差异,对课程中某些知识点进行小的微调也很有必要。

(三)《液压与液力传动》教学改革基本情况

1、遵循高职教育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理论教学以适度、够用为原则,强调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同时力求反映我国液压传动发展的最新情况。

2、本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教学过程中更加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3、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授课。课堂上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课程结构优化 篇3

近年来,河南省实验小学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尝试深化教育领域课程整合,努力构建一种更具有开放性、整合性、变革性的课程体系,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我们积极研究、探索,把家长们所具有的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以及对教育的关心和对孩子的爱心,都当作宝贵的教育资源,吸引家长们积极参与课程改革。

一、成立组织机构,依托课题研究

河南省实验小学作为省教育厅直属学校,理应走在全省教育改革研究和实施的最前面,为全省中小学提供经验和示范。2012年,学校成立了社会教育办公室,在各校区设立家长学校、社会教育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由专职人员负责,全面推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2012年,我校承担了省教科所重大课题《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优化学校教育的校本策略研究》,同时推进四个子课题。课题组成员既是负责社会教育工作的主要人员,又是课题的研究成员和子课题的负责人,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用科研的方法指导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升科研水平,使课题研究更具推广价值。

二、家长专家参与,整合教育资源

我们的学生家长,很多都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士,本身就是优质的、有待开发的教育资源。为了充分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学校积极开展了家长专家进课堂的实践工作,让优秀父母发挥更大的作用,影响更多的孩子,使更多的学生受益。这不仅将课堂教育未涉及的内容传递给了学生,同时弥补了家庭单一教育的不足,培养了学生的健全人格。

三、优化课程结构,形成学校特色

随着我校校本课程的整合和实施,学校进行了全新的课程改革,形成了“全人格、重个性教育”的校本教育特色。学校实施了两大类课程整合:一是核心学科课程整合“3×2+2+R”课程方案,即语数英、音体美学科,科学、人文综合学科,以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整合的融合学科。二是其他学科整合,有阅读课程、实践课程、学生自选课程、家长课程。其中家长课程是我校的特色课程,学校通过课程整合,将家长课程列入学校课表,成为我校正式的、常态化的校本课程。

四、凝聚教育合力,构筑美丽梦想

随着校本课程的整合与实施,邀请学生家长走进我们的课堂,越来越成为凝聚教育合力,促进家长、老师和孩子不断进步的有效举措。这些学生家长把专业领域的经验和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介绍给孩子们,做到了课内与课外、学习与实践、系统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更主动、更有趣、更全面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此举也增进了家长与孩子的感情。孩子为父母的积极参与和精彩表现而感到自豪,这有助于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家庭关系,更利于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这还给家长和老师提供了增进了解、互相学习的机会,家长们体会到了教师工作的艰辛,也更加理解和支持学校的工作。家长课堂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促进了和谐家校关系的构建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整体优化高中新课程结构 篇4

1.在宏观课程结构上,调整各课程间的比例关系,整体设置高中三年课程结构。宏观课程结构的优化既要考虑到各形式要素间横向关系的优化,又要考虑到各形式要素间纵向关系的优化。高中三年制作为一个独立学段,其课程结构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在横向关系上,着重把握好各课程间的平衡性、互动性、组合性;在纵向关系上,着重把握好各课程间的连续性、衔接性。要素是结构的前提,要素通过结构会影响到功能,要素、结构、功能是一体的关系。2.在中观课程结构上,实现具体科目构成成分的优化。中观课程结构的优化是在宏观课程结构实现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根据课程总目标和课程实质结构优化的要求以及各大类课程的特点,对各大类课程内部的构成成分进一步合理分解,以科学设置各科目和活动项目。需要处理好各课程的分类及具体科目的设置,既包括各成分的比例关系,也包括纵向与横向关系。3.在微观课程结构上,优化模块内部知识组织,形成主流教材。一是要优化模块内部知识的组织。模块知识的设置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和教学实践的需要,寻找模块知识间的联系性,确保模块知识的整体性、连续性与平衡性;二是要形成主流教材。面对当前教材多样而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打造一批精品教材,进而形成主流教材。※

摘自:2013年第3期《课程·教材.教法》作者:张俊列

大学课程结构优化 篇5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结构;技能

近年来教学实践改革不断跟随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填充和更新,鉴于社会发展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量加大,专业课程的教学在内容和形式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渐从文本教学走向了实践性教学,但还存在着类似于实际训练项目的训练过程中与企业实际工作需求不相吻合的众多问题。电气自动化是近年来较为热门的岗位式教学课程,因而电气自动化教学在培养专业的电气人才方面承担着更大的责任,这就需要对课程的结构和技能实践教学做出改善,更加科学合理地将课程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相结合,使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能力融会贯通。

1 在课程教学理念方面需要作出的改进

1.1 明确电气自动化教学在现阶段的目标。要进行职业课程教学,首先就要明确职业课程教学的目标,只有形成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更加有针对性的对课程改革采取有效措施,对于电气自动化教学来说最终是要达到使学生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学生的技能应用能力的提高是关键。接受专业课程教学的学生普遍具有的特点就是理论基础较为薄弱,为此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渗透培养专业岗位能力的教学目标,将完成教学任务为教学载体,增加学生动手实践参与技能训练的机会。考虑到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可能会感到枯燥,就需要适当改变以单纯的理论教学为全部内容的教学方式,转化成以实践应用为主的教学,在实践操作中渗透理论教学,使学生能够从实践应用中感悟理论知识,真正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融合,将提高学生实际处理电气自动化问题的能力作为电气自动化教学的目标,能够在丰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真正参与到社会中开展工作具有重要价值。

1.2 将专业课程与社会其他重要领域相结合。电气自动化教学属于社会职业性质的教学,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后进入社会需要迅速地融入到具体的工作岗位中,因此在教学时学校形成的一种教学观念就是要在课程教学内容和社会工作岗位之间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衔接。第一,电气自动化教学的课程设置要突破传统的以知识本身为核心的授课模式,将相关企业发展的需求、社会岗位的需求、具体的工作任务融入到专业课程的设置中。第二,改变将知识的完整性作为课程教学内容模式设置的核心,将企业实际需求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进行提升,形成以企业实际需要为课程设置的重心来开展电气自动化的教学活动。第三,将电气自动化教学的项目作为载体在工作与学习之间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根据在课程教学中具体任务的设置来营造适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系统化的职业理论知识并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为学生步入社会开展工作进行知识的积累,形成理论实际一体化的职业教学模式。

2 电气自动化的专业课程结构优化

2.1 课程的充分利用。对于电气自动化教学来说,课程的充分利用相当于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拓展,通常是以实际训练的设备为物质载体。在利用实际训练设备对课程进行充分利用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实际动手参与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理论知识的获得与理解,将各种综合能力的获得作为学生参与教学的目标,使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有机结合。學校在具体操作环节要对教学情境进行科学的设计,将具体项目的安排、训练设备的准备、各项故障的排除作为这个环节的基础,以教学情境为依据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实际动手参与贯穿其中,用具体实践来获得理论、巩固理论、创新理论、完善理论,充分展现理论具有的实践性,真正为社会发展、企业发展培养专业化的人才。

2.2 对课程的安排进行完善。在传统的电气自动化课程教学中,专业课程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即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含的教学内容有电工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机控制等,专业课程包含的教学内容有交直流调速系统、电力电子等。要对课程的安排进行完善,就可以将多门课程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融合,整理到一个项目或多个项目中,分层次、有条理的对知识进行实践性的传授,而不是单纯的将其作为一门课程来进行口头的的讲述。具体的课程实施基本上还要借助于实际训练的设备的辅助,例如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中的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维修与调试等课程就可以在综合相似点的前提下进行实际训练。

2.3 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设立评价体系。对于学生而言,在相关的知识学习中找到学习的动力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最佳方案,这条规律对于电气自动化教学同样适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肯定是学生在学习中动力获得的普遍来源,因此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设立评价体系成为了职业教学中的最佳选择。评价体系的设立在提供给学生学习动力的同时,也对学生知识掌握应用能力进行了一个公平的评判。评价体系应当以项目的处理能力为核心,对于学生的实际表现予以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缺陷,获得更大的鼓励和进取心,从而在实践训练中更加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水平。

3 电气自动化技能实践的优化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电气自动化教学的教学内容和形式都要进行改进,与之相对应的技能实践也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在电气自动化教学中普遍实行的是三年学制,但实际教学的时间大致只有两年半,剩余半年的时间则完全交给学生自己支配,绝大多数学生在这半年里都是参与到企业工作中进行实践,因而在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教学中,这半年就成为学生进行技能实践的时间,而在改善后的电气自动化教学中,学校在课程教学中直接将技能实践转化为课程教学的主要部分,故而学生从进入学校进行学习开始就在接受着技能实践的培训,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期间的技能培训在本文的课程结构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当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时,强调学生的就业意向,学生在企业实践中就要更多地根据自己的爱好调整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就业岗位,最终选择最为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

职业学校的学生队伍不断壮大,选择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加,在教学中也应当更加注重方法,为社会培养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帮助学生提高技能素质,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参与电气自动化工作的过程中掌握扎实的技能本领。学校要转变教学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技能都能够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韩兴国,秦展田,苏庆勇.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教学体系改革[J].广西教育,2012(31).

[2]魏巍,薛鹏,侯云海.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支撑体系模块的构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0).

[3]吴学强.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

[4]施剑凡.浅谈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分析[J].科技信息,2011(15).

大学课程结构优化 篇6

一、教师基本素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遵循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课程的目标、结构、功能、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中课程结构改革是核心,在这方面增加了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和研究型课程。课程改革所出现的新变化,必然要求实施新课程的一线教师相应地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方法及评价等方面发生转变。比如教师要有更加广博的且全新的专业知识和更高的专业适应能力,这集中体现在综合课程的要求上;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技能;教师要有更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念应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由于课程结构改革,使得教师面临一系列以前从未遇到的问题,如综合课程的教学和组织、活动课程的组织和实施、研究型课程的设计和选修课程的安排等,这都要求教师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教师所具有的基本素质还不能较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广大的教师(特别是农村的教师)知识面狭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且更新较困难,知识结构体系处于固定不变的状态。二是教学技能,特别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较差,且所在学校不能提供足够的技术装备。三是教师的研究意识都不强,大多数还是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寄希望于其他专家或学者,从而影响自身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四是严重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从思想上不够重视。导致当前广大教师的基本素质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原因是很复杂的,首先由于达到现行的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忽略了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导致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上把握不准。其次是教师教育课程结构设置的不合理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如原国家教委规定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理论课程应占总课时15%的标准,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与此相差甚远。最后,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内容脱离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以致于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难以适应基础教育发展要求。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来看,教师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教育教学的实际生活。要想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就得从优化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入手。

二、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

课程是教师教育的主要载体,不论是未来的教师还是现在的教师,他们素质的提高都要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来实现。

(一)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优化的理论根据

对于结构的概念,系统论者一般都把结构看作“现象中各个部分或要素之间的关系的组合,部分或要素只能在由这种关系的组合而构成的整体中获得它的意义”。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是指为使得正在培养的或未来的教师更好地去适应教师职业要求而构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各部分之间的组织、排列的逻辑体系。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结构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结构所发挥的功能大小。

所谓“课程结构的优化”,就是指在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方面、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及学生的成长发展中实践课程设置。具体来说,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基本思路表现在:通过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组合,实现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在课程顺序的安排方面符合专业知识的内在逻辑序列,以期形成一个完整而严谨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符合所培养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凸现学习的主体性;所设置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要具有适度的超前意识。

(二)建构优化的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模式

教师教育的课程设计应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学科知识逻辑体系和学生的发展作为基点,来构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要求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上,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显性课程

所谓“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情景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长期以来,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中的显性课程的结构设计上片面而重点加强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在教师基本理论素养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实际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实践课程、活动课程和创新能力课程在教师基本素质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中的显性课程设置应依据新课程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和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而进行优化组合与设计。在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适用于小学教育专业一年级。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中国教育简史、外国教育简史、大学语文、高等数学、音乐、舞蹈、美术、写作、人类与社会、自然科学基础、德育论等课程。这部分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通识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备大学生基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全面加强其综合素养。

(2)专业课程的设置:适用于小学教育专业二至三年级。主要包括:现代教育原理、儿童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现代教育技术、学校卫生学、学校管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现代汉语、教育测量与评价、小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中小学学生学习策略等课程。通过这部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并形成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从教技能。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科学与人文素养,注重从教师高素质、多角度加强培养,为以后从事教师职业打下坚实而宽广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

(3)选修课程的设置:适用于教师教育专业一至四年级,设置应比较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课。主要包括:教师基本技能培训、儿童卫生保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教育政策与法规、心理咨询与辅导、教育公文与写作等课程。通过这部分课程的学习,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专长,进一步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

(4)教育实践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适用于教师教育专业四年级。主要包括:教育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的设计、撰写等。通过实践课,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通过教育实践,还可以坚定、增强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职业信念。当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全国推广,面对新课标和新教材的挑战,只有加强新课标和新教材研究,才能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得到通览中小学教材、熟悉中小学课程标准的机会。

2.加强潜在课程的开发

所谓“潜在课程”是指与“显性课程”相对的课程,是指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指对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间接地起着影响作用的那些隐蔽的、无意识的、非正式的因素。教师教育中间接地起影响作用的是那些潜在的、无意识的、非正式的因素,是对学生起潜移默化作用的教学内容,它蕴涵在学校的各种情境中,如校园环境、课程学习气氛、教师态度、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教学风格、教学观念等,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潜在课程所负载的教育环境的信息渗透,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课程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教师基本素质提高

教师教育课程,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来遵循,各地应根据自己学校培养学生服务对象的需要来设计因地制宜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总的说来,教师教育课程是一个由若干因素或若干子系统构成的课程系统,具有多层次、多要素和多任务的特点,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要实现系统的整体效应,不仅要充分发挥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的功能,更要注意加强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才能发挥教师教育课程的整体功能,才能促进未来教师基本素质的协调发展。

在教师教育的课程设计中,形式多样化的课程设计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满足需要不同的学生的学习。在课程的优化组合和设计中,要注意各种课程类型的连接性和顺序性,要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如知识性课程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提供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技能性课程以知识性课程为理论背景,并为实践性课程提供行为指导和技术方法依据,起着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作用;实践性课程则在理论与技术操作程式的指导下,进行实际的活动,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促进教师基本素质的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瞿葆奎.教育学文集.课外校外活动 (第11卷)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2]况平和.让学生从学习重负中解放出来——沙塔洛夫教学法评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新课程下如何优化物理课堂结构 篇7

一、创设情境, 激发求知欲

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它来源于生活。课堂导入如果按生活中的现象、事例以及实践进行组织安排, 可使学生们感到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 这必能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 使教学之舟成功起航。

二、活跃气氛, 亲历探究过程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模式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空间, 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 使学生能够更主动、更充分地去参与探究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求知、发现创新, 实现教学目标。

三、充分交流, 发展能力

教与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交流思维的过程。教师要淡化权威意识, 允许学生毫无拘谨地随时质疑, 并能与学生平等对话, 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与此同时, 还可以顺势搭建互动舞台, 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讨论, 使师生、生生之间在相互交流中互通见解, 取长补短, 使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得到提高。

大学课程结构优化 篇8

那么如何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结构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优化目标结构

目标结构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灵魂。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结构应当包括理解掌握知识目标、应用操作目标、情感目标和创造目标。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必须将这些目标列入课的目标结构,然后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接受。如果英语学科将其知识体系中的每个知识点和技能训练点的任务有计划地列入课的目标结构体系中,并通过教学实践使之全部实现,那么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必然会提高。因此,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结构要着重抓好两个方面:一是从英语学科的系统目标出发,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知识点、技能训练点及其相互关系。二是从教学实际出发,缜密地考虑到英语学科的特点和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设备等方面的情况确定目标结构,做到容量适当,难以适当,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二、优化时间结构

正确分配时间,合理使用时间,是一堂英语课成功的重要保证。

优化时间结构,首先要明确方向,摆正位置。在明确课的主攻方向,摆正教与学、教师与学生、讲解与练习、重点与一般关系的基础合理分配时间,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目前仍有许多英语课的时间不合理,主要是由于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各种关系处理不够恰当:或较重或轻学,教师“一言堂”,把教学进程变成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忽视智能训练;或轻重倒置,详略不当,四十五分钟时间分配很不合理,因而教学效率低。

优化的时间结构,还必须使时间安排符合教学实际。时间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常量。它必须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做出安排;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基础、认知习惯进行分配;根据教学环境、教学手段、教学风格和这堂课的重点、难点作相应的调整。要从实际出发,合理分配时间,对一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做出周密的安排,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三、优化信息结构

英语教学过程说到底是教学信息的传播、反馈、再生和升华的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只有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的有效的发挥。信息结构是否优化直接关系到一堂英语课的成败。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信息传递迅速,反馈及时,师生活动积极,配合默契。

优化信息结构,首先要弄清楚三大信息源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并摆正它们的位置。教师、学生、教材是课堂教学中的三大信息源。对英语教师来说,教材和学生是信息源,是确定教学目标,调整教学程序和组织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师生教学活动的凭据。师生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并把信息反馈给对方。对学生来说,英语教师、教材是信息源,学生根据教师发出的信息学习教材,并把信息处理情况反馈给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他根据教学大纲,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译活动中掌握系统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培养交流能力,并始终起着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和接受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体,必须确保其主体地位。师生的英语信息活动必须围绕它展开,必须以它为中心。摆正了三个信息源的关系,就为优化信息结构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优化信息结构,还要正确处理信息,及时反馈信息。英语课堂上的师生活动是教与学双方围绕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信息获取、处理输出的流动过程。有了教师发出的信息,才有学生的Learning, Thinking, Discussion,并把信息处理情况反馈给教师;教师对反馈的信息加以处理,掌握教学的状况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再将教学信息传播给学生,实现教学目标。

四、优化认知结构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的特殊认识活动。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知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优化认知结构,显得更加迫切。

优化认知结构,必须使教学过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英语教学要按照人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过程,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全面总结了人类认识发展历史,揭示了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人类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目的,人类认识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反映,是由感性认识能动地推动理性认识逐步上升和转化的过程;认识反过来又能动地指导和推动实践的发展。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循环上升的过程;这一认识规律为英语教学过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是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显然整个过程是十分复杂的,但只要我们从整体上遵循这一规律,就为认知结构的优化奠定了基础。

优化认知结构,必须创造性地钻研教学内容,在利教易学上下工夫,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认知条件,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吃透教材,活化教材,使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感到书本语言和生活实践贴得很近,对教学内容具有亲切感,如利用电教设施、实物、图片等创设语言情境,使所学内容具体形象,浅显易懂,帮助学生跨域思维障碍。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注重沟通,或循循善诱,步步深入,使教学目标为学生理解和接受,引导学生掌握新知,发展智能。

大学课程结构优化 篇9

有效教学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师生互为主体的条件下, 充分发挥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以师生尽可能少的时间投入, 尽可能少的精力消耗,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潜能, 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学习收益。

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但在众多的挑战当中最重要的也最为教育目标所追求的是有效地教学, 也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潜能, 让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学习收益, 充分发挥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教师能够有效地是学生最大化的了解课堂的知识。

对于以上的说法, 笔者在这里作了进一步地阐述并且对于教学中现在面临的挑战, 怎样有效教学的方法作了一些的建议和总结, 一下就是笔者的思考。

一、调动学生合作学习, 增设不同的课堂任务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织在一起, 为进行某项主题学习活动或者研究性学习而互相合作、互享资源、共同完成学习目标。。通过任务驱动可以有效组织教学、达成教学目标, 并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思维和合作意识。

教师应从实际出发, 实施有差异的分组、分层教学。这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这样还可以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加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潜移默化的教会他们一种社会的竞争意识。

从多个案例我们可以知道, 学生在完成一个比较有趣的任务时同时能够与他们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任务时, 他们会非常认真的完成他们, 并且会对这项任务产生极大地兴趣。从此会完成这样的任务更为出色。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 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 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要注意学生的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 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 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关键是任务设计, 围绕教学目标, 有效地巩固、提高、深化课堂知识。设计任务的目的是有效地巩固、提高、深化课堂知识, 以使其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 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任务设计还应体现教学重点、难点, 并分解成具有环环相扣、一定难度梯度的小任务, 体现学生在任务中的分工合作。

一个学习小组的合理化影响着小组学习的有效花, 所以学习小组的建立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合作学习小组人数不宜过多;2、每个小组必须要有负责人;3、小组长的人选不宜固定;4、以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依据。5、教师只是组织者、辅导者, 不能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机会。

二、鼓励学生学习方法多样化, 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实质是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和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鼓励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允许他们产生不同的认知或用各自不同的方式完成任务。

教师要力戒只顾自己讲的情况, 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 教师应大胆放手,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 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空间内构建知识、掌握能力。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正确运用多元智能的话, 可谓效益颇丰, 它不但避开了传统的“教师中心”教学, 转向由学生来主导课程的进行, 学生亦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 并在准备与设计的过程中不断了解自我、完善自我。事实证明, 学生在这种活跃、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探索, 他们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 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是十分扎实的。同时, 他们的主体意识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所以说, 教学中应该留有让学生想象的空间要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机会, 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空间内构建知识、掌握能力。,

而且每一组多元的呈现方式, 对班上其余的同学而言可说是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如某个学生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必会更努力地表现自己的某项智能, 因此它还具有激励的作用。

三、情境化课堂教学, 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探讨学习

课的开始如同演唱定调, 一定要准确。巧妙的导入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立刻把他们带入佳境, 于是我采用情境教学法, 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

案例:在图片的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教学中, 教师设置了一个对比两张图片要求学生找出不同的竞赛学习情境, 让学生通过比赛, 让他们进行自己动手操作学习的活动, 尽快发现两张图形之间的区别。当学生说出不同后, 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两张图片经过变化从而变的相同,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乙烯的训练了他们的自主动手操作能力。学生自主探究轴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图形以及平移翻转后的图形, 最后教师点评总结。

通过上述情境的设置, 学生的求知欲望被进一步激发, 能够在兴奋状态下进行自主与探究学习, 提高课堂效益。

大学课程结构优化 篇10

【摘 要】通过对我校大学化学课程问卷调查,分析我校化学课程的现状以及影响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主要因素,提出课程优化整合的方案。

【关键词】农林院校 大学化学 问卷调查

大学化学课程在我农林院校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涉及几乎所有的农林专业范围,如园艺、设施、园林、食工、农学、植科、植保、动医等各个专业,是学生今后学习的专业基础课。为了进一步搞好教学,真正实现我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改革方向,对我校已学过这门课程的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听取反馈意见,以便找出影响我校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主要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已学过这门课程的在校2011级(大三)和2012级(大二)学生共计270人。调查采取不记名问卷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填写。共发出问卷270份,收252份,回收率为93.33%。

二、对大学化学课程的认识和态度调查

1. 你认为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是否有着重要的意义?A:是 B:否

2. 你是否关注化学前沿相关的知识?A:经常 B:偶尔 C:很少 D:从不

3.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关注过化学与食品安全、环保等相关的新闻或常识?

A:经常 B:偶尔 C:很少 D:从不

4. 你对化学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A:是 B:一般 C:没有

5. 若是有机会参加化学类竞赛,你希望参加哪一方面的?

A:化学基础知识竞赛 B:实验技能操作类竞赛 C:科研创新类竞赛 D:课外拓展类竞赛(趣味实验、生活小发明等) E:其他

6. 除了教材外,你是否经常阅读一些和化学有关的课外书?A:经常 B:偶尔 C:从不

7. 化学学习过程中,你最感兴趣的部分是?(7-11选项相同)

A:基本概念理论 B:化学计算 C:元素化合物 D:有机化学 E:化学实验 F:化学前沿

8. 你认为化学课程内容重点应该放在?

9. 你认为化学课程内容难点是?

10. 认为化学课程内容与你专业联系紧密的是?

11. 与你所学专业关系不大的是?

12. 你对化学实验的态度怎样?

A:喜欢且想尝试 B:喜欢但害怕操作 C:一般但不至于反感 D:不喜欢且害怕受伤

13. 对化学实验中产生某些现象与书本不一致时,你会?

A:尽可能提出可能产生的原因 B:去问老师或与同学讨论 C:等待老师的解释

14. 以下的学习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A:靠老师的传播 B:自学 C:结合老师的指导,课后继续探索 D:小组学习

15. 您目前对于化学学科的态度是

A:很有发展前途 B:非常普通 C:专业性很强 D:危险性很高

三、结果分析

问题l中有86.11%(217人)的学生认为认为化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说明大多数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充分感受化学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知识。

问题2中接近80%(199人)的学生很少或者根本不关注化学前沿相关的知识,更有甚者(14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化学前沿,因此在课堂上适当添加前沿的相关内容,如每年的化学诺贝尔奖、现行的化学热点、焦点等等。

几乎每天电视、网络等媒体都在报道食品安全、环保等相关的新闻或常识,但是问题3中只有28.17%(71人)的学生经常关注,多数对之不闻不问,这就充分说明食品安全、环境等给人类所带来的危害没有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应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

问题4仅有17.46%(44人)的学生对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多数一般(153人)或者没兴趣(55人)。这就应该引起我们教学人员的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是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

问题5结果显示同学们比较喜欢实验技能操作类竞赛(187人),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问题6超过85%以上的学生只是偶尔(152人)或者根本没有接触到(64人)有关化学的课外书,这也许是对化学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因此在课程中应设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7至11的调查结果分布比较均衡,但是普遍显示课程的难点重点在化学计算,而此块内容与其专业联系并不是特别的紧密。这就说明在学习这块内容时,我们应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例题,讲精讲透即可,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化学计算上。例如,在学习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这四大平衡,对其重点进行归纳,实质就一个问题——平衡常数。

问题12仅有6.1%(15人)的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态度是不喜欢且害怕受伤,102人喜欢并想尝试,47人喜欢但害怕操作,88人一般但不至于反感。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还是认为通过实验课既可以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所以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适当加大实验学时。

问题13当化学实验中产生某些现象与书本不一致时,有17.46%(44人)的学生只是被动地等待老师的解答,多数同学喜欢通过相互讨论或者询问(148人)来解决,这说明相对理论知识来讲,学生更喜欢实验课程。

问题14学生学习方式的调查,56人选择靠老师的传播,84人选择自学,81人选择结合老师的指导,课后继续探索,31人选择小组学习,这就说明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我们在实施课程教学中可以针对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如,分组讨论、辩论、让学生自己到讲台上讲解等。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形式,又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化学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但问题15中53.17%(134人)的学生认为化学是一门非常普通的科学。学生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可能是由于没有认识到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没有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endprint

四、对策

1. 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首先,剔除大部分专业普遍反映的与所学专业关系不大的一些内容,选择部分教学内容作为各专业的共性基础化学。此外,与各相关学院、各专业相结合设置专业特色内容。如:食品工程专业应加强食品安全、仪器分析的学习,园艺、农学、植保、植科专业应加强环境化学、土壤分析的学习,畜牧兽医则应加强生物化学相关知识,其他相关专业加强绿色化学、化学与生活、化学与营养、化学与健康等的学习,从而形成特色教学体系。因此,我们在实施教学时补充相应的扩展内容,同时注重平、高起点,注重反映化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培养。

2. 教学内容模块化

我们在组织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从当今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科学素质的高度来构架高校大学化学教学体系和框定教学内容,从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创新能力出发,以工程技术的观点来组织教学。删除了那些陈旧的或能够被新理论所涵盖的内容,增添与专业技术和社会热点有关的内容,将课程按“模块”构造,“把知识放进构造得很好的模式里面”,教给学生学科的基本结构。因此,我们可以将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

第一模块: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包括: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第二模块:物质结构:原子结构与周期系、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晶体结构

第三模块:化学与人类、社会:化学与食品营养、环境与化学、化学与能源、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这三模块在内容上既相互联系,又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可以灵活选择教学模块,进行组合,以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需要。

3. 拓展教学内容

学生思维活跃,观念开放,他们不满足于书本上已有知识的讲授,厌倦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因此教师应因势利导,多向学生讲解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适当穿插化学史教育,体现化学在社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例如在讲解原子结构时,我们就可以增加一些在薛定谔、海森堡、玻尔、普朗克、爱因斯坦等伟人在学术上孜孜追求的故事,消除理论知识的枯燥乏味,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4.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

无论是讲授有关章节,还是介绍课外知识,教师都要采取各种办法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对科学结论获取过程的科学思想的分析和阐述。可以布置一些科技小论文题目,让学生查阅资料,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不仅能激发化学专业学生朝成为优秀化工人才的欲望,也会促使《大学化学》受到非化学专业学生的重视和欢迎。

5. 注重实验教学,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践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化学是完全凭借实验发展起来的科学。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科学的、严谨的工作作风以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

首先,要对原来的教材内容进行精简、更新,将陈旧的、实用性较差的内容精简掉,适当增加现代社会需要的、体现现代化学思想和方法的先进的实验内容,增加与社会发展有密切关联的实验内容。其次,增加综合与设计性实验内容。传统的基础化学实验验证性实验较多,学生只是机械地照做,没有新奇感。因此,我们可以在保证基础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内容,将实验教学内容。还可以将科研成果及学科发展动态引入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优秀科学品质。例如:黄酮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如抗菌、抗病毒、抗感染、抗癌、防癌、抗过敏、抗炎等而成为研究的热门,因此我们可以增加天然物中黄酮的提取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立足专业背景,增加专业性强的一些实验项目。如:食品检验专业可以增设蛋白质检验试验,园艺、农学专业增加土壤成分分析等等。

6. 编写学习指导书

该学习指导依据大学化学教材设立章节,各章分设:知识点归纳、典型题剖析、拓展题解析、综合能力自测题等栏目,同时附有“大学化学”教材中部分难度大的习题与解答。通过配套《大学化学学习指导》中知识点的归纳和思考题、习题的训练,引导大学一年级学生入门新课程的学习,并将课程要点融会贯通,力求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春英, 李丽,冯锡兰. 大学化学立体化教材的建设与优势[J]. 高等理科教育,2009(6):136-138.

[2]李丽, 李汝奕,冯锡兰,等. 大学化学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8 (增刊): 60.

[3]蔡孝凡. 对高职院校《大学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 广州化工, 2007, 35(2):67-68.

大学课程结构优化 篇11

1 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关系

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各有其内涵。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是高校课程结构中一对相对应的课程。基础课程是指高校中某一专业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课程, 其作用是为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学习科学技术、掌握发展规律的能力打下宽厚的理论基础。它又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就医学院校看, 公共课程含有外语课、体育课、政治课、计算机课等, 这类课程是任何专业的学生都需学习的, 虽然与专业没有直接的关系, 却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也是全面培养人才所必需的课程。专业基础课, 如组胚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 它是学习医学学科或某一医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课程。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相对, 指围绕定向培养目标所修习的专业知识与专门技能的课程。就临床医学专业看, 专业课如内科学、外科学等, 它是带有明显的医学职业倾向。全部专业课程构成专业理论与技术的体系, 是专业教育计划的中心组成部分, 是根据国家对某种专门人才的业务要求而设置的, 旨在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了解本专业范围内最新的发展成就和趋势。一般地说, 基础科学在人类全部知识经验中是比较稳定、不易老化的那一部分, 教学计划应通过加强基础课程来保持其必要的稳定, 而且基础课程是专业学科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石, 国内外教育经验表明打好基础, 是培养学生智能的基本功[3]。

加强基础是优化课程结构的重要趋向。当前高等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中存在着一个问题是:基础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占的比重过小, 可供选择的课程门类少, 且不全面、不均衡, 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以及其它素质的课程占的比例过小。众所周知, 我国高等教育虽是专业教育, 是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 但随着现代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也越来越走向整合, 未来最具竞争力的知识结构是“T”形的多元化知识结构, 即在广博基础上的专精。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 一个大学生要在较短的求学时间内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现代科技知识是不可能的, 只有掌握基础科学知识才能提高适应能力。近年来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经验表明, 拓宽专业口径, 扩大学生知识面具有极端重要性。加强基础, 有利于专业知识学习, 有利于专业变换, 有利于全面提高人的各方面的素质, 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 加强基础是当前医学院校优化课程结构的重要趋向。

实现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有机结合。改革医学院校课程结构, 强调基础, 加强基础课程, 这是一种发展趋向。但加强基础也有个“度”。加强基础是否就是愈宽愈好, 愈深愈好?一定事物都有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即基础是相对于专业而言的, 为基础而基础是不存在的, 鉴于我国现今的高等医学教育还是专才教育, 打基础的目的是保证学生具备学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显然这个基础是有范围、有目的的, 是由专业培养目标所决定的。这就要求学生要努力把握不同专业知识来加强基础的“界限”, 在哲学上称为“度”。基础课程在本科课程计划中所占的比重, 根据国内外的经验, 以1/4至1/3为宜。而且, 在公共基础课程中,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要保持适当的比例, 应适当增加人文类课程的比重。总之, 为培养当代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所需要的医学人才, 培养博学的医学专家, 医学院校课程结构必须实现专业课程与基础课程的合理结合, 在以专业教育为主导的同时, 也要强调知识的适用性和广泛性, 拓宽专业基础, 加强基础课程, 对共同的基础课程要横向打通, 实施跨学科、跨专业的联合, 构筑起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平台等相互联系且逐级递进的平台化课程结构, 以提供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知识、能力广度, 变传统的职业性专业教育为厚基础的专业素质教育, 从而从根本上支撑宽口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4]。

2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

2.1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基本概念

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是高校课程结构中另一对相对应的课程。理论课程侧重于对基本理论、原理、规律等理论知识的传授, 理论课程具有抽象性特质, 易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医学院校理论课程基本上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多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 它主要是掌握医学所包括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的基础理论知识, 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方面的知识, 如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心理学、哲学、文学、历史学等方面知识[5]。实践课程, 就是通过实验、实习等一系列实践环节的教学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 利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相关课程。从实践课程的范围看, 主要包括实验、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论文) 科学研究等。医学院校实践课程基本是在医学临床教育阶段的临床实习见习实现的, 医学院校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各类实验、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等方面。也是当前教学改革需要着力加强的方面。实践课程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强化和拓展, 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操作性, 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适应能力、科学实验方法和创新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有着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

2.2 加强理论课程是优化课程结构的重要内容

目前, 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成为了我国高校的共性要求。然而, 长期以来, 高校课程结构中存在着忽视实践性环节的倾向, 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关系失调, 实践性课程仅占到总课时的10%-20%。相对于理论课的系统性, 实践课程则处于分散的从属地位, 形式单一, 综合程度不高, 并且与理论相脱节, 导致当代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缺失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校大幅度扩招, 许多高校人才培养中生产实习、教育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在落实中困难重重, 将实践环节的学时压缩, 在数量少的同时, 质量还难以保证。这一点在医学院校表现得更加突出。当前, 急剧扩增的医学生与明显不足的临床实习基地间产生了巨大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后果是学生没有足够数量的实习基地, 而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和实习医院是完成高等医学教育中临床实习任务的主要场所, 其数目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临床实习的质量, 没有足够的医院和病床、足够的病人、足够的临床实习过程, 是不能培养出好医生的。数目的减少意味着每人管理的病床可能从要求的5张, 降低到管理l-2张,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将来要出现危及人民健康的大问题。医学与其他理科不同之一就体现在实践性上, 职业实践性强是医学教育的一大显著特点, 临床实践在医学人才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学院校所培养的医学人才特别是临床医学人才的质量和素质水平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技能水平状况。因此, 加强实践课程, 强化实践环节是当前医学院校优化课程结构的一个重要内容。

2.3 坚持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 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在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上, 要充分认识到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是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生知识结构的有机构成要素。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必须有理论方面的相关内容给予指导, 使之立足于理论高度。理论性课程也需要有实践性的内容作为理论的验证和巩固, 以丰富课程的内容, 增强课程的可学性;同时实践是创新的根本, 理论如果远离实践, 创新教育就失去了实现的途径和方式, 也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因此, 在二者关系上, 坚持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 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理论, 发展实践能力。

在实践上, 首先、要重视理论课程, 切实搞好理论知识的教学, 应用较多的时间学好本专业的基础理论, 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的基础理论以及相关学科的必要知识。其次、针对医学实践薄弱环节, 切实加强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其一, 要在教学计划中加强实践性课程的比重, 增加医学临床实践环节, 包括医学相关实验、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等。医学院校课程学习与一般理科不同, 其中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医学生的实验、实习课所占的比例明显较大, 许多专业的课程学习, 其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通常是1∶1, 甚至更高。其二, 要改变从属于理论教学的地位, 实践性课程应单独设置并独自按教学要求组织教学。在课程结构的优化中, 要切实加强实践性环节, 转变实践课程依附于理论课程的观念, 建立起科学、完整和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 同时注重实践性课程形式的综合化和科研化, 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践的比例, 并注重与理论课程的并行推进、有机结合, 使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之中[6]。

3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3.1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基本内涵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是高校课程结构中再一对相对应的课程。作为课程主干部分的一般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总有一定的稳定性, 但这一稳定性与科技迅猛发展、知识量激增构成了尖锐的矛盾, 高校总不能用上一世纪的科技来培养下一世纪的人才, 其课程必须要灵敏地反映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是要把课程分成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程是指教学计划中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 必修课程保证了高校所要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选修课程主要指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学习的课程, 其目的是为了因材施教, 发挥学生的专长和兴趣, 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 拓展学生的专业面向。选修课程又可以分为限制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给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配以一定的比例, 使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既能保持了主干课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又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领域, 活跃学术气氛, 增加教学计划的灵活性。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中过去只有必修课程, 近年来才陆续开了一些选修课程, 但选修课程数量不多, 其中多是限定选修课程, 且选修课程的质量也不高。

3.2 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是优化课程结构的一大趋势

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不仅是当前我国高校课程结构优化的一大趋势, 而且具有世界性意义。在国外, 选修课在课程计划中或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重是较高的, 如美国高校课程中, 选修课占全部课程的1/3, 法国大学本科选修课量在四年课程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0%-60%, 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国高校也都增加了选修课的比重[7]。我国高校的课程结构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基本都是必修课, 到了80年代, 选修课在课程结构中才有了一席之地, 但至今我国高校课程结构中的选修课程比例较低。医学院校选修课程比例更低, 开设困难也更大。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选修课偏低, 一般在20%左右, 最高的不超过30%。由于开设的必修课程分量过重, 选修课程数量少, 在课程计划中占的比重小, 尤其是任选课占的比重更小 (有的学校把选修课分为大量的限定性选修与少量的非限定性选修, 而限定性选修实际上等于必修) , 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和机会, 只能局限于狭窄的学科领域, 知识结构比较单一, 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受到压抑。鉴于选修课程在医学生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是优化课程结构的一大趋势。

3.3 实现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合理优化组合

必修课程是保证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基本质量要求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选修课是照顾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 满足个性发展需要而让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两者优化结合才是解决学生共性与个性、打好基础和发挥特长等教学矛盾的重要途径。因此, 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优化, 必须做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合理组合。首先, 增加一定选修课程, 压缩一些必修课程。为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合理组合, 实现课程结构优化, 必须针对当前医学院校选修课程比例小现状, 增加一定选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 自然就要压缩一些必修课程。但无论是增加选修课程, 还是压缩必修课程都遵循必要规则。调整必修课程一定要严格按照一门课程在实现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总课程体系中所占的地位高低和所起的作用大小来确定其课程比重和内容取舍。改变过去由于所有课程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强调自己课程的重要性, 强调自身在学科上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影响选修课程开设的现象。增加的选修课程也必须遵循如下原则:广博性, 加强文理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平衡性, 实现公共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间, 必修课、限定性选修课、任意性选修课之间的相互平衡;相关性, 各种知识与课程之间应有机互补, 避免给学生以片断、零散的知识;适应性, 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及学生个人的需求。其次, 加大选修课程比例上要掌握好“度”问题。在优化课程结构中, 增加选修课程涉及到一个“度”的问题。选修课是否设置得越多越好?这要视国情、校情而异。选修课程比例应占多少, 关系很重要, 过多过少对培养人才都不利。从21世纪的眼光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看, 35%-45%的选修课程比重是比较合适的, 但目前我国医学院校选修课程比重偏低, 一般在20%左右, 最高的不超过30%。

4 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的关系

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的基本概念。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是高校课程结构中又一对相对应的课程。所谓课内课程是指安排在教学计划内的课程, 而课外课程则是学生的自学、研究等课外活动。诸如:①定期举办各种知识讲座、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如大学生辩论赛、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社团活动等;②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外各类知识竞赛、学科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活动等;③鼓励学生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和人文素质培养的社会实践活动。现代大学教育作为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专业教育, 要求大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之外, 还需发展独立探求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内课程是确保高校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本条件, 课外课程不仅适应大学生自主、探索性学习特点, 而且课外课程作为课内课程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增加课外课程是课程结构优化的一大趋势。长期以来, 受传统的重课内, 轻课外的教学思想影响, 许多院校课内学时偏高是相当普遍的, 课内外学时数的比例平均不到1∶1, 课内学时的膨胀往往使学生能用于预习、复习和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的时间微乎其微, 只能被动地应付作业、勉强地接受现成的结论, 无法消化、吸收。这一点, 在医学院校表现尤为突出。众所周知, 医学科类专业的课程门数和教学时数历来为各科类专业之冠。据调查表明, 高等医学院校课内课程门数最高达74门, 平均为38门;总教学时数最高达4, 593学时, 平均也达3, 575.80学时, 明显超过其它科类专业[8]。在课内课程如此膨胀的情形下, 课外课程先不说思想上不重视, 就是排也排不上号。久而久之, 学生逐渐地养成了依赖教师的习惯, 不仅缺乏学习上的进取性和主动性, 更难发展独立探求知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甚至还会影响健康。因此, 增加课外课程是当前课程结构优化的一大趋势。

改变轻课外课重课内课倾向, 将课外课程纳入课程结构。在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的关系问题上, 首先, 要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在课程结构中所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根据高校教学过程特点和本质, 高校课内教学是最经常、最大量、内容最丰富的工作, 课内课程属于第一课堂, 课外课程属于第二课堂, 因而要以第一课堂为主, 第二课堂为辅。其次, 要减少课内课程, 加强课外课程。针对当前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中的课外课程薄弱状况, 根据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作为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专业教育和医学生学习特点的客观需要, 必须改变重课内轻课外的课程结构, 树立大课程观, 协调和整合课内外课程资源, 开设多层次、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 将各类学术讲座、学科竞赛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与学分挂钩, 使之具体纳人到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之中。当然, 就目前看, 医学院校要缩减课内课程, 除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外, 还必须提供相应的客观条件:一是加强图书馆、实验室建设, 举办各种学术活动, 让学生有地方去学习;二是教师改变教学方法, 从讲授为主转到指导自学为主, 课堂讲授体现“少而精”原则,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三是要改变考试及成绩评定方法, 把平时作业、课堂发言作为考试与评定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当前制约和影响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课程体系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医学院校课程体系中仍然存在着各类课程比例失调, 课程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为此, 必须进行课程结构的优化。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优化主要集中体现在正确处理如下四对课程之间的关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本文着重就每对课程关系各自的基本内涵、客观必然性、相互关系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等医学院校,课程结构优化,四大关系

参考文献

[1]陈传林.深化高等医学院校课程结构改革的理论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 1997, 5 (1) :1-4.

[2]谢一萍.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内涵探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11 (2) :164-166.

[3]仲丽娟.课程生态观视野中的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11) :87-89.

[4]范树成.21世纪初叶我国高校课程体系改革与建构[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3) :15-20.

[5]陈传林.论医学人才的主要特点与成才规律[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7 (1) :10-13.

[6]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 2009 (3) :88-90.

[7]仲丽娟.课程生态观视野中的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11) :87-89.

上一篇:相邻工作面下一篇:意义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