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2024-06-17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精选12篇)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篇1

现代语言学专家认为: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 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 听的能力的发展先于其他三项能力的发展。Krashen曾说:“无论儿童或成年人, 在语言习得中, 头等重要的是听力理解”[1]。听, 不仅是获取信息一种重要手段, 而且还决定了言语交际活动能否顺利展开。口头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主要是在听的基础上进行。没有听的能力, 就没有获取语言信息的完全手段, 就不可能具备完全的语言能力。同时, 研究还表明, 说的能力很大程度有赖于听的能力。现代研究阅读的专家也认为, 良好的听力有助于阅读能力的发展, 进而有助于写作。因此, 提高听力不仅有利于开展日常交际活动, 而且更有利于说、读、写三项技能的发展, 最终促进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

1 解读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教育部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以下简称“教学要求”) 对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听力教学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作为高等学校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其中明确规定“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 要“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考核并给予足够的学时和学分。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

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而推荐的。具体要求如下

1.1 一般要求

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的讲座;能听懂语速较慢 (每分钟130~150词) 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 抓住要点;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

1.2 较高要求

能听懂英语谈话和讲座;能基本听懂题材熟悉、篇幅较长的英语广播和电视节目, 语速为每分钟150~180词, 能掌握其中心大意, 抓住要点和相关细节;能基本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

1.3 更高要求

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 掌握其中心大意, 抓住要点。能听懂英语国家人士正常语速的谈话。能听懂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和英语讲座。

从上述要求可以看出, 英语听说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强调。在新的教学要求指导下, 要改变长期以来忽视听力教学的传统, 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 利用先进的教学技术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同时,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要重视对“真实语言”和交际性语言的学习;重视语言输入方式的多样性;重视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重视听力技巧的培训。

2《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

要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体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理念, 并使听力教学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态度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选择“真实语言”, 体现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

英语教学法专家PennyUr认为, 听力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具备成功理解真实语言材料 (Authenticmaterials) 的能力。她认为英语口语有如下特征:语句段而且结构松散, 俚语、俗语大量使用, 冗余信息多, 如重复、解释、自我纠正等。另外, 缩略、连读和语速的不可控制性等因素都造成了学生听力理解的障碍。但从另一方面看, 他们恰恰是真实语言运用的典型特征。因此, 在英语听力教学中, 应有意识地选择具有上述“真实语言”特点的、具有交际意义的语篇材料, 这样才能创设出有利于发展英语听力的语境, 有效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同时, 在教学中, 要尽可能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 使学生增加接触英语的机会, 加强听力训练。但是, 如果教师常常使用不具备上述语言特点的材料训练学生的听力, 学生听惯了人为减速的、过于清晰化的语言, 反而不利于学生交际性听的能力的提高。

2.2 以人为本,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学生的听力能力的发展是建立在他们大量的听力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的。在听力训练过程中, 有许多制约着学生听力发展的因素,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音和语法知识匮乏、词汇量不足、背景知识欠缺;没有掌握正确的听力技能;还存在着在消极心理因素, 例如:学习动机和兴趣低下, 注意力不集中, 对有难度的听力材料有畏惧心理和焦虑情绪。在听力教学中必须要考虑到这些客观存在的影响听力水平提高因素。

因此, 针对上述问题, 英语听力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 合理安排听力材料, 循序渐进。在训练中需要把握的总体原则是:听力材料既要符合学生水平, 又要符合训练要求。听力材料的安排要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注意基础知识的培养, 逐步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 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听力训练的步骤也应该是由简单内容到复杂内容;由较短材料到较长的材料;由听音辩词到句子理解, 再到对话理解, 最后到独白理解。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减少和消除因听力材料难度而产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还可以帮助他们在听力学习中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 帮助他们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2.3 加强语音训练, 掌握语言特点, 突破听力障碍

要具有良好的英语听力能力必须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音规则。英语国家人士的谈话中常使用连读、弱化和辅音连缀等语言技巧。要听懂英语国家人士的谈话, 仅仅靠中学阶段掌握的国际音标、单词重读及语调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英语连贯发音的过程中, 单词的发音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 例如会出现弱读、同化、连读和失去爆破等变化。因此, 在听力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的读音规则, 并在此基础上认真听英语国家人士的发音, 注意模仿, 坚持反复进行口语发音训练, 这样才能熟能生巧, 最终达到消除听力障碍的目的。

2.4 借助现代教育技术, 进行技能整合训练, 提高综合语言能力

将精听和泛听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利用各种途径和方法, 如电视、广播、计算机等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听力训练,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熟悉掌握英语口语的特点, 还可以帮助他们掌握许多新的表达方式并获取更多的信息。随着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 教师还需要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声音、不同性别、不同方言的听力材料来让学生进行泛听。同时, 还应重视视听配合、听说配合、听读配合以及听写配合的基本技能整合训练, 有效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和综合语言能力。英语综合语言能力越高, 听力水平也会随着之而提高。

2.5 重视积累背景知识, 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特定的文化产生各具特色的语言背景。背景知识是对听力材料中人物所处的场景、主题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认识或对主题的熟悉程度。如果学生背景知识缺乏, 常会感觉到听得懂单词却听不懂意思。因此教学中要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 通过各种途径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了解他们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不断拓宽了知识结构, 还能有效地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2.6 实施英语听力学习策略培训, 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习策略的培养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所提出的大学英语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 是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的法宝[7]。在教学中, 仅仅教师钻研教学策略是不够的, 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 进行“策略训练 (strategytraining) ”。

“策略训练法 (strategytraining) ”就是“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外语教学 (strategies-basedinstruction) ”, 就是将策略训练和外语教学融为一体。这种教学法还被称作或“学习者训练法 (learnertraining) ” (Chamot, 1994) 。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alearner-centeredapproach) , 它提供一系列的策略训练让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学生接受了策略训练以后, 能根据所需完成任务的情况, 有意识、有目的地选用恰当的策略, 并能独立、自主地承担起学习责任。在以策略训练为基础的外语教学中, 教师的作用要由原来的管理者、控制者、教员变成诊断者、培训者、教练、协调员、语言学习者、研究者[8]。

在听力教学当中, 将听力策略教学融入听力训练当中, 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通过策略训练系统地掌握听力的方法和技巧, 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听力学习策略, 促进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发展,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最终形成良好的听力技能和综合语言能力。

3 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为大学英语提出了教学目标和要求。探索行之有效的听力教学策略是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和挑战。要有效地进行听力教学, 切实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是要了解课程教学要求, 形成符合教学要求的科学理念, 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正确指导学生多途径、全方位地进行听力训练实践, 才能最终达成大学英语听力目标和要求。

摘要:英语听力技能的高低是衡量综合语言技能的重要指标。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高等学校开展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主要依据。探索行之有效的听力教学策略是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重要任务。从解读课程要求入手并以其为指导, 探讨了如何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构建符合课程要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语听力教学,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刘润清, 胡壮麟.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3]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4]文秋芳.大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变化的趋势及其特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6 (4) .

[5]文秋芳.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的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6]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5.

[7]于丽.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解析基于计算机和课堂教学的英语教学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 2010 (7) .

[8]Cohen A D.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Research Press, 1998.

[9]O'Malley J M, Chamot A 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篇2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重新解读

大纲是教学行动的指南,正确理解<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是十分必要的`,否则,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就会在思想上出现混乱,导致教学的无序和低效.<教学要求>的灵魂应该体现时代的呼唤.体现人的心理特征与教育规律,也要体现知识的学习与综合技能的同步发展.因而<教学要求>意味着各种挑战,教育工作者必须处理好“并重”与“优先”之间的关系,理顺教学元素之间、知识与各技能之间的关系.优化教学环境.

作 者:圣仰芝 罗双根 SHENG Yang-zhi LUO Shuang-gen  作者单位:新余高等专科学校,江西,新余,338031 刊 名: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年,卷(期):2009 30(6) 分类号:H319 关键词:传统英语教学   理性同归   矛盾与对策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篇3

那么英语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程目标的要求呢?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课堂上,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情感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情感道德表现和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从而真正实现人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应设计一系列任务和活动,使整个教学活动围绕学生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要求我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平台。为此,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组织学生使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避免“填鸭式”的教学。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特点是学生自己想学、能学、会学、坚持学,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它要求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探究学习:就拿语法学习来说,同学们不是等待教师讲解语法知识,而是自己通过听读的语篇发现新的语法结构,并能在教师的点拨下归纳出语法的规则,然后通过课本提供的语法注释检验自己的理解,接着完成听、说、读、写的单项、多项训练和综合性交际活动,体验、掌握语法规则。对语法练习中的错误要弄清原因,加以订正。最好自备一本中学生实用英语语法工具书,经常查阅。当然,重要的是要在口笔头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语法结构。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一起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比如,写作教学:首先让学生在小组中就专题讨论、酝酿并收集资料,确定写的内容;第二步,理清思路,用英语拟定提纲,这一步也可在小组帮助下进行;第三步,个人打草稿,一气呵成;第四步,修改稿子,细心推敲,纠正错误、润色定稿,这一步仍可在小组中完成,同学相互纠错。最后,誊写清楚。合作学习不仅在平时的学习中发挥作用,在迎接高考的复习中更加需要。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和鼓励,彼此分析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共同努力解决问题,会比一人苦战有力得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施教之功在于授法。教学中渗透学法,教会学生学习,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应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能力。学生获得知识虽有多方面的渠道,但真正直接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还是听课。真正意义上的会听课,不仅仅指课堂中的听讲,它应包含课前预习准备和课后巩固练习,把听课作为一种学习过程的一个环节,让这个环节与课前准备与课后练习衔接起来,那么,听课的效率便会得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就会更明显。

其次,注重自学。学会学习的首要问题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一生中自学是学习的关键。比如,进入高中后,许多同学感到头疼的是词汇量大记不住。这时,单靠老师课上带读词表、解释词义和用法是远远不够的。同学们必须要学会一套独立学习词汇的方法。阅读是吸取语言和信息最便捷的手段。阅读要精泛结合。课堂上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的多是精读,但光靠精读不行,因为实际生活中的阅读要求量大、速度快。这就要求同学们养成自己独立阅读的习惯。培养自学技能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在学习实践中加以应用,使学习方法变成自己的学习行为方式,并经过长时期训练,逐渐迁移转化就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如果能掌握这把具有自学能力的金钥匙就能为独立地打开知识宝库大门创造条件。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生“学会”转变为学生“会学”,也就是要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下功夫。

再次,重视体验。掌握体验型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并运用相关的理论作出解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英语的句型、句式、语法、句法, 讲出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听力、阅读、写作全面提升。使学生真正具备驾驭英语的能力!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篇4

关键词:课程,评估,测试,语言教学

一、引言

课程是语言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 为教师提供了系统的计划与框架结构。课程的发展包括以下方面:需求分析、教学大纲、目标发展、教学方法和语言评估 (Richards, 2001) 。

而评估是课程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可以检验学生的知识水平, 可以作为有效途径提高学习者的课堂参与, 还可以最大程度帮助学习者从本课程中获益 (Nation& Macalister, 2010, p107) 。选择评估作为切入点来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以下简称《课程要求》) 有两点原因:首先, 中国长期以来都有应试教育的传统, 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课本知识而不是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Lam, 2002) 。其次, 英语教学中理论与实际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例如, 此《课程要求》强调对学生口语能力的评估, 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一方面往往被广大教师所忽视。

二、评估的定义及分类

评估可以用来“辨别学生的强项与弱项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能力, 选择安排学生进入教学课程, 以及决定他们是否可以通过一门课程” (Bachman &Palmer, 2010, p21) 。Ur (1996) 将评估形式分为两大类:最常用也最重要的是测试;另一种是课堂评估, 具有多种形式, 比如:教师评估、自我评估, 学习档案等等。大多数情况下, 测试和评估可以互换来指代相似的活动。但评估是一个更大的概念, 是用来监控记录学生表现的定性方法, 比如观察、课题研究等 (Brindley, 2001, p137) 。测试只是评估的一种形式, 是指教师与学生采用的特定的步骤来衡量语言能力。《课程要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07) 鼓励在英语教学中采取不同形式的评估, 比如同伴评估、学习数据的收集、采访、会议等等。

此外, 一个良好的评估应该强调三个设计原则:可靠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第一, 可信的测试应该在同等条件下进行, 并且有清晰的指示与提问。第二, 有效的测试是用于衡量它应该考查的内容, 具有两种检查方式:表面效度和内容效度。前者会直接影响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测试的反应。而后者主要用来分析测试并且衡量测试内容是否体现了测试要求。第三, 实用性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原则, 比如时间、花费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Nation & Macalister, 2010) 。这三个标准是专家和教师设计测试试题的基础。

三、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

1.形成性评估。一个学期中, 学校和教师会根据课程和教学目标组织不同形式的活动来评估课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课堂语言评估, 它与课堂教学任务相似但是目的不同 (Bachman &Palmer, 2010) , 是一种学习观察, 用来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行为 (Nation &Macalister, 2010) 。《课程要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07) 鼓励当地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使用多种形式的评估, 尤其是提倡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评估, 以此来有效地满足英语学习的特殊需求以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Bachman &Palmer (2010) 把评估分为内隐性和外显性两种模式。内隐性模式下, 学习者通常不会意识到自己在被评估。基于这种模式, 可以在课堂组织一些简单的游戏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新单词。外显性模式下, 老师会明确指出活动用于评估, 它可以用于形成性和终结性目的。

Fulcher & Davidson (2007) 还提到了合作在学习情景评估中的重要性。但是, 需要指出的是合作在考试中是不被允许的, 甚至被当作是作弊的行为, 学生们需要独立完成试题。当然, 若测试的形式是小组演示, 那么合作是受到支持的。

同伴和自我评估是另一种重要的评估方式。它要求学习者掌握评估的相关知识, 因此, 课堂上教师应该花适当的时间来介绍这方面的内容, 笔者有时候会要求学生同伴之间或者自己修改作文和翻译作业, 这可以帮助培养评估意识, 有利于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来完善作业答案 (Harris, 1997) 。

最后, 文档资料这种评估形式也值得一提, 它可以有效地支持整个学习过程 (Rea-Dickins, 2000) 。但是, 这种形式的评估并没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大学英语课堂一个班级通常有六十多位学生, 每个教师要教授两个以上的班级。因此, 文档资料的检查对于教师来说是个巨大的工程。但是, 笔者依旧会鼓励学生归纳总结考试或作业中出现的错误, 有时候也会要求学生写学习反思报告, 这些其实是对于此种评估方式的一种尝试。

2.终结性评估。终结性评估在整个评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尤其在之前的中国课程教学要求中。当然, 它在实际的教学中依旧是最重要的形式。根据《课程要求》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07) , 终结性评估主要包括期末考试和水平考试, 旨在评估学生的听说读写以及翻译能力。而且这些考试的重心应该是学生的交际能力, 尤其是听说能力。大学英语期末考试就属于这一范畴。对于教师来说, 期末测试是检验学生一学期所学的最主要途径。并且, 期末考试成绩往往在期末总评中占据很大比例, 甚至直接决定该生是否能够顺利通过这门课程。

此处以大学英语四级 (下文简称为四级) 为例来分析这种评估方式。四级考试虽然不像高考那么重要, 但是大部分学生和家长仍旧把它作为大学阶段最重要的全国性英语考试。根据相关教育部门和大学的政策, 它的通过与否可能与学位证书的获取挂钩。

这个考试属于成绩测验, 是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大纲以及课本知识来设计, 旨在了解学生在大学中的英语水平以及培养其英语综合能力。Brown (1995) 指出, 成绩对于任何一个语言课程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其目的是帮助学习者获得较高程度的语言知识。

基于评估目的, 测试可以分为两种:标准参照测验和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基于某一特点标准来衡量学习者的表现;常模参照测验主要用于判断学习者在所测团体中排列的位置 (Brindley, 2001) 。根据大学英语四六级委员会的解释, 四级考试是常模参照测验。而常模参照测验的中心就是为了测量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以及每个学生的表现与其他学生成绩之间的联系 (Brown, 1995, p114) 。这一点符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目标, 即考查所有在校大学生的综合英语运用能力。

四、建议

《课程要求》是根据课程的理论知识制定的一份较为完善的指导性文件, 并且在附录部分提供了详细的信息与例子。在评估部分, 它强调了形成性评估的重要性, 并鼓励把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结合起来。但是, 把《课程要求》与教学实际相比较之后, 仍旧发现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 尽管《课程要求》鼓励教师在课堂强调听说训练, 但是广大教师依旧没有把口语部分放入平时的学期测试中。此外, 尽管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设有口语部分, 但是它的分值并不算入总分, 并且该口语测试是选择性的。如果这样的考查方式不改变, 那么课堂教学方法很难有实质性的改善, 学生需求也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它也不能满足课程教学目标对于口语及听力的具体要求。同时, 学生只会关心他们的成绩和等级, 而忽视英语学习的实际意义:语言学习的真正需求以及改善方法 (Black, Harrison, Le, Marshall &William, 2003) 。

因此, 评估部分应该把口语明确纳入学校期末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范围, 测试方式可以采取面试或者使用专门的口语测试软件。

第二, 评估不仅仅是体现在课程标准中更需要去实际执行 (Kelly, 2009) 。尽管终结性评估在《课程要求》中并非中心部分, 但是实际情况却不然。由于大学四、六级考试的压力, 学生会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讲解和分析四、六级做题技巧与方法。甚至, 有些学生认为课堂讨论与口语练习是毫无意义的, 因为与期末考试和四、六级考试无关。一些学生只关心期末考试的考试范围而完全忽略教师在课堂上强调的其他实用技能知识。Kelly (2009, p149) 认为, 外部的测试会让教师因为考试而教学, 这一想法甚至会左右学校所采用的课程标准。

笔者认为, 《课程要求》需要加入具体信息来指导形成性评估在英语教学中的使用。这有利于帮助教师修改教材、改善上课方式, 有利于改变学生“考试为中心”的固有想法, 让其认识到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流。此外, 学校可以开设课外辅导课程来帮助有需要的学生为相关英语考试做准备。

最后, 评估部分并没有介绍任何关于试题设计的内容。Brown (2008) 根据他的研究结论提出, 测试环境的分析应该被当作改善语言课程的有效方法。测试不仅仅是出题者的工作, 也应该是广大教师、管理者和应试者的工作。这些人应该通力合作分析测试环境。同时, 利益相关者的观点也应该被采纳来改善测试。因此, 笔者建议, 《课程要求》提供更多关于测试设计的标准和信息, 可以出一份试题样卷放在附录部分供参考, 以便教师们对于测试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篇5

A be able to do sth.能,会

along with

和…一起,除了…之外 be about to do sth.刚要,即将

not only…but also 不但

而且 above all 首先,尤其是

amount to 总计,等于

have access to

有…的机会,有…权利

be angry with 生(某人的)气

by accident

偶然

one after another 一个接一个地,接连地 according to

根据。按照

one another

相互

on account of

因为,由于

be anxious about 为…而忧虑

take into account 把…考虑进去

any but

除….之外人和事(物),绝非 accuse of

指控,控告

apart from 除…之外

be accustomed to 习惯于

appeal to 吸引,呼吁,上诉 adapt to 适应

apply to 应用 add to / add… to 为…增添,增加

apply for申请 add up to

合计达

as…as 象…一样 in addition

另外,加之

as for / to 至于,关于 in addition to

除…之外,(还))

as if / as though 好像,仿佛 adjust to / adjust …to 适应于

as soon as …possible 尽快 in advance

预先,提前

as / so long as

只要,如果 gain / have an advantage over 胜过,优于

as well

也,又

take advantage of 利用,趁….之机

as well as 也,既…又

be afraid of

害怕

aside from … 暂且不谈,除…之外 again and again 反复地,再三地

ask for 要,要求

once again

再一次

assign sth.to sb.分配,布置

aim at

瞄准

associate with / associate … with 联系,交往 in the open air 在户外,在野外

attend to 专心于,致力于 on the air(用无线电、电视)播送

pay attention to 注意

above all 首先,尤其是

on(the / an)average 平均,通常 after all

毕竟,终究

be aware of

察觉到,了解 all in all 大体而言

right away 立刻,马上 all but

几乎,差不多,除了…都

all over

到处,遍及

all right 良好的,对的 /(口语)行,可以 at all

(用于否定句)丝毫(不),一点(不)in all 总共,合计

B back and forth 来回地,反复地

bear on / upon

压迫,依靠;与…有关 back up 倒退,支持,备份

because of…因为,由于 be bad for 对…有害的 before long 不久以后 go bad

变坏,坏掉

on behalf of 代表,为了

keep one’s balance 保持平衡

begin with 从…开始,以…为起点 be based on / upon 把…建立在…基础上

believe in 相信,信任 on the basis of

根据

belong to 属于

bear…in mind 记住

benefit from 有益于,得益

at best 充其量,至多

build up 逐步建立,增长,集聚,增强…的体力 do / try one’s best 尽力,努力

burn down 把

烧为平地,烧光…

get the better of 战胜,在…中…占上风

burn out 烧光,烧毁

had better 应该,最好

burn up 烧起来,烧光,烧掉 give birth to 生…,造成….的原因

burst into tears 突然哭起来 a bit 有一点儿

on business 因公,因事 be to blame 应受谴责,应负责任

be busy with 忙于 blow up 炸毁…,充气

but for 要不是,若非 on board 在船(车,飞机)上

nothing but 只有,只不过

both …and….by and by 不久,迟早

be bound to 一定能…,必定

be bound for /to 开往(或驶往)

的 break away 突然离开,强行逃脱

break down 损坏

break in 闯入,插嘴

break into 强行闯入

break off 中止,中断

break out 爆发,突然出现,使

逃脱

break through 突围,突破

break up 打碎,粉碎,终止,结束

C call at 访问某地

call back 回电话

call for 需要

call in 招来,召集

call off 取消

call on 访问,拜访

call up 打电话,使人想起,召集

be capable of 有能力

care about 在乎,关心

care for 照顾,照料;喜欢

take care 当心,注意

take care of 爱护,照料

carry off 拿走,夺走

carry on 进行

carry out 执行

in any case如果,万一

in case of 假如,如果发生;防备

in no case 无论如何,决不

catch a cold

catch fire 着火,烧着

catch hold of 抓住;追上

catch sight of 看见

catch one’s eyes 引人注目

catch up 抓住,追上

catch one’s breath 喘气,屏息

out of breath 上气不接下气,喘不过气来

in brief 简言之

bring about 导致,引起

bring forth产生,提出

bring forward 提出,提议

bring out 使

显出,出版,推出

bring up 教育,培养

catch up with

追上,赶上

by chance 偶然,碰巧 take a chance 冒险,投机

change into 转换成,把

变成free of charge 免费

in charge of

负责,主管 take charge 掌管,负责

check in 办理登记手续

check out 结帐离去,办妥手续离去 cheer up 高兴起来,振作起来

clean up 收拾干净,清除

get close to 接近

come about 发生,产生

come across(偶然)遇见(或发现)

come along 在努力点,进步,出现,赶快

come by 从旁经过,得到

come down 降下,减低,传下来

come from 来自;出生于

come out 出现,暴露,出版,发表;结果是

come over 过来,顺便来访

come round 来,再来

come through 经历…仍活着

come to 苏醒;共计,达到

come to an end 结束

come to the point 回到正题上来

at all costs 不惜任何代价,无论如何 come true 实现,达到

at the cost of 以…为代价 come up 出现

count on /upon 依靠,指望 come up to 等于,合计

a couple of 一对,几个

come up with 提出,提供;找出办法

in the course of 在…期间,在…程中(be)admitted to 承诺,交付

cover up 掩盖,掩饰,in common 共用的,共有的be crazy about 对…着迷 compensate for 弥补,补偿

cure of 治愈,消除,as / so far as …be concerned 就…而言

cut across 抄近路穿过,对直通过 be concerned about 关心,操心

cut down 削减,减少 be concerned with 有关,涉及

on condition that 如果

confine to 限定,把…禁闭

conform to 与…一致,符合 connect to 连接,联系

connect with 与…相连

in consequence 因此

consider as(把某人)看作

consist of 组成,构成consist in 在于,存在于

on the contrary 正相反

in contrast to 与...相比

D in danger 在危险中

in the dark 在暗处,秘密地,蒙在鼓里地

date back to 回溯到,追溯到

date from 始于

out of date 过时的,不用的 up to date 新式的day after day日复一日的 day and night 夜以继日地

day by day 一天天地

deal with 处理,对待,论述

deal in 经营

a good / great deal of 大量,非常,极其

in debt 欠债

in demand 有市场需求的,吃香的 depend on / upon 依赖,信赖,取决于

be dependent on

be independent of

in depth 深入地

despair of 绝望

in detail详细地

devote to 将….奉献于,把…专用于

die down 变弱,逐渐消失

cut in 插嘴,打断;超车抢档 cut off 切断,阻断 cut out 割去,删去 cut short 中断,打断 out of control 失去控制 under control 处于控制之中 convert to 转变成,使…改变 convert into 改变,把…改成 correspond to / with 与…一致 correspond to 与

相当,相类似 cope with 对付,应付

contribute to 捐助,贡献于

die of 死于

die out 消失,灭绝

differ from / in 不同,相异

differ from / with 与…意见不同

make a / the difference 有影响,其作用

be different from 和….不同

dig out 挖出,找出

direct to /at 把…对准,针对

disagree with 意见不和,不同意

dispose of 去掉,丢掉,消除

be distinct from 与…截然不同

distinguish from 区别,辨别,分清

be divided into 分成 do away with 废除,去掉

do one’s best 尽力

do well 做得好

do without 将就,没有…也行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和…毫无关系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和…有关系

no doubt 很可能,无疑

up and down上上下下

dozens of 几十

draw in(汽车或火车)到站

enjoy oneself 过得愉快

draw up 起草,制订,写出;停住

enter into 开始…, 缔结…, 成为…一部分 draw on 利用,凭

be equal to 与….雄等,相同 draw out 抽搐,取钱;延长

equip with 装备,配备

dream of 向往,幻想

be equivalent to 相当于,与….等同 dress up 穿上盛装,精心打扮

even if / though 即使,虽然 drop by / in 顺便来访

even so 虽然如此,即使是这样 drop out 退出,退学

at all events 不管怎样,无论如何 drop off 睡着,下车,下降

in any event 不管怎样,无论如何 due to 由于,因为

in the event(f / that)假如,倘若 off duty 下班

for ever 永远

on duty 当班,值班

every now and then 时而,偶尔 each other 互相

every other 每隔一个 on earth 究竟,到底

to be exact 确切地说 take it easy 放心好了,别着急

for example 例如

eat up 吃完,吃光

except for 除了… 之外

bring into effect 使生效,起作用

with the exception of除了… 之外 come into / go into effect 生效,实施

without exception 无一例外

in effect 实际上,有效

in exchange for 作为对… 的交换 take effect 生效,起作用

at one’s expense 由某人支付,在使某人收损害的情况下 either…or 或者… 或者

at the expense of 以….为代价,由…付费 elaborate on 详尽阐述,发挥

experiment on / with 进行试验 emerge from 出现,浮现,出来

be exposed to 暴露,面临 end up 结束,告终

catch one’s eye 引人注目 in the end 最终,结果

keep an eye on 留意,照看 at the end of 在… 末尾

engage in 从事,使… 参加

F face to face 面对面地

as far as 远至,到… 程度 face up to 大胆面对

by far 最,…得多

in the face of 不管,不顾;在… 面前

far away 远离的,遥远的 make face 做鬼脸

far from 远非,远离 in fact 其实,实际上

so far 迄今为止 fall apart 破碎,崩溃

be in fashion 流行 fall asleep 睡着,入睡

feed on 以… 为主食 fall back 后退,退却

feel like 象要

fall behind 落后

quite a few 相当多,不少 fall ill 患病

figure out 计算出,想出 fall in love with sb.爱上某人

fill in / out 填写 fall into 掉入;变为,养成;属于

fill up 填满,充满

fall off 跌落,下降

find out 找出,发现,查明(真相等)fall out 脱落;吵架,失和

on fire 着火

fall over 跌倒,倒下

at first 起先,开始时 be familiar with 对… 熟悉

first of all 首先,第一 be familiar to sth.(某物)世所周知的,熟悉

for the first time 初次地 be fit for 适合于

go in for 从事,爱好

fit in 贴合,使… 适合,相处融洽

go into 叙述;调查,研究;从事 fix up 安顿,修理好

go off 爆炸,发射,离开

focus on 集中于…, 使聚集

go on 继续前进,继续下去,说下去 as follows 如下

go on with 继续

on foot 步行

go out 外出;熄灭

at the foot of 在…的脚下

go over 检查,审查,温习

and so forth 等等

go through 穿过,通过;遭受,经受;审查,检查 look forward to 期待着

go up 上升,(物价等)上涨 set free 释放

go with 与… 一起存在,与…协调 for free 免费

go without 放弃,没有….也行 be friends with 与… 友好

go wrong 出错,发生故障,出毛病 in front of 在… 前面,面对

do good 对….有益 make fun of 取笑,嘲弄

for good 永久地

in future 今后,从今以后

be good at 善于,在…方面好 in the future 在将来

be good for 对….有益的

in general 一般,通常,大体上

take for granted 认为… 是理所当然,对… 不予重视 get across 讲清楚,表达清楚

on the grounds of 根据,以… 为理由 get along 前进;与….和睦相处;(勉强过活)on guard 站岗,值班

get away 逃跑

on one’s guard 警惕,提防 get down 从… 下来;写下

get in 进入,收获,收集

H get into 对… 发生兴趣,卷入,进入

get into the habit of 养成…习惯 get off(从….)下来;逃脱惩罚

in half 成两半

get on

骑上,登上,有进展

at hand近在手边,在附近get out 离去,退出,泄露

by hand 用手(做),靠人工 get over 越过,克服,度过

hand down 把… 传下去 get through 通过,办完,用完

hand in 交上,递交

get together 聚集,开会

hand in hand 并进,联合,手拉手 get up 起身,起立,增加

hand out 分发,散发 give away 赠送,泄露

hand over 交出,移交 give in 认输,让步,屈服;交上,呈上

on hand 在手边,在近处 give off 释放,放出

on(the)one hand 一方面 give out 分发

on the other hand 另一方面

give up 停止,放弃;辞去

hang on 等待片刻,(打电话时)不挂断;

give way to 让位于…, 对….让步

坚持,抓紧不放

go about 四处走动,着手,忙于做…

hang up 挂断电话

go after 追求

have in mind 记在心里,考虑到,想到 go against 反对,不利于

have on 穿着,带着 go ahead 开始,进行

head for 朝….行进,走向 go along with 赞同,附合,支持

head on 迎面地,正面地

go away 走开,离开

keep one’s head 保持冷静,不慌不忙 go back(to)回去;追溯到

lose one’s head 慌乱,仓皇失措 go by 走过,经过,过去

hear from 收到… 的信,听说,得知 go down 下降,减少,受欢迎

learn by heart 记住,背诵

go for 去取,去请

heart and soul 全心全意地,完全地 lose one’s heart 失去勇气,丧失信心

keep to 坚持,固守(习惯等)

can not help 禁不住,忍不住

keep up 保持,维持,继续 help oneself to 自用,自取,keep up with 跟上,不落后 here and there 割出,到处

knock at 敲门等

get hold of 得到,获得

knock into 把… 插进,把…敲 hold back 踌躇,退缩,阻止

knock out 击败,打败,使… 惊讶 hold on 握住不放,(打电话用语)等一会儿

be known to 为…所熟知 hold on to 紧紧抓住

hold one’s breath 屏息,不出声

L hold out 伸出

at large 总的来说;在逃 hold up 延迟,展示,举出

at last 最后

at home 在家,在国内

be late for 迟到

to be honest 老实说

at the latest 最迟,至迟

later on 过后,以后

I

laugh at 嘲笑,因…

而发笑

in honor of 为向….表示敬意,为庆祝…., 为纪念… lay down 放下,制订,拟定

in the hope of / that 希望…., 期待…

lay out 设计,布置,安排;百出,展开 how about

(你觉得)….怎么样?

lead to 导致,通向

hundreds of 数百…

at least 至少

in a hurry 匆忙,急急忙忙,急于

leave alone 不干预,让独自呆着 hurry up(使)赶快,匆匆完成leave behind 丢弃,留下,忘记携带 identify with 认为…等同于

leave out 忽略,遗漏,省略 inform of / about 告知,通知

let alone 更别提,不打扰 inform against / on 告发,检举

let down 放下,使… 失望(be)innocent of 清白的,无罪的; 无知的;无害的 let go 放开,解雇 inside out 里面朝外的,彻底的let in 让… 进来,放进 insist on / upon 坚持,强调,坚决主张

let out 放掉(水等),发出 for instance 例如

lie down 躺下,屈服,甘受 instead of 代替,而不是

lie in 睡懒觉;在于… be interested in 对… 感兴趣

line up 排队,使排成一行 interfere with /in 干涉,介入

in line 排成一行;成直线 invest in 投资于,投入…,买…

be linked to 与… 有联系

isolate from 使隔离,分隔开

a little(表示肯定)一些,一点点

little by little 一点一点地,逐渐地 J

live on 靠… 生活,以… 为食

join in 参加,假如(活动)

live through 经历过,度过,经受住 judging from / by 根据… 判断

live up to 无愧于,做到,忍受 just now 刚才,才不久

live with 与… 一起生活,忍受 be keen on 热衷于,对… 着迷

lock up 锁住,监禁….,把… 收藏起来 keep back 留下

for long 长久

keep in mind 记住

long before 在… 以前很久 keep off 让开,不接近

long for 渴望 keep on 继续进行,反复地做

no longer 不再

keep on doing sth.继续作某事

in the long run 最终,从长远观点看 keep out of 避免,置身于之外

look after 照料,关心 keep out 不使入内,留在外面

look around 四处看看 look at 看着,看待

more and more 越来越…

look back 回顾,回忆

more or less 或多或少,左右,有点儿 look down on / upon 看不起,轻视

no more 不再

look for 寻找,寻求

no more than 仅仅

look forward to 期待,盼望

not more than 不多于,至多 look into 调查,观察

at(the)most 至多,不超过

look on 旁观,观看

move away 离开,搬家,改变意见 look out 主意,留神

move on 继续移动 look over 仔细检查,细看,巡视,察看

move out 搬出去,使… 迁出 look round 仔细察看

move up 使….晋升,上… look through(从头到尾)浏览;仔细察看

look up 查找

N take a look(at)看一看

in the name of 对….发誓,以…的名义 lose sight of 看不见,忽略

by nature 生就,生来 lose weight 减肥,降体重

in nature 本质上,事实上 lose one’s way 迷路

in need fo r 需要

a lot of 大量的,许多

neither…..nor 既不….也不 lots of

next to 贴近,其次

for nothing 徒然地,无益,免费

M

now and then 时而,不时 major in 主修,专攻

by now 到现在,此刻 be made up of 由….组成,构成from now on 从今以后 be made from 由… 制造

now that 既然,由于 be made of ….制的,用….制成 a(large)number of 许多 make for 走向,朝….前进

make up for 补偿,弥补

O make up 捏造,虚构,化妆,补足,补齐

object to 反对

make up one’s mind 下定决心,打定主意

at once 立刻,马上,同时 a great many 很多

for once 只这一次 many a(后接单数名词)许多的,一个又一个的 once again 再一次 a matter of …的问题,大约…

once more 再一次,又一次 as a matter of fact 事实,事实上

by oneself 单独地,独自地 by all means 务必,尽一切办法

only too 恨,非常

by means of 用,凭借

open up 打开,开放,开业 by no means 决不

operate on 对…动手术

in the meantime 与此同时

in one’s opinion 依照某人的看法 meet with 体验到,遭遇到,会见

in order 按顺序,整齐 at the mercy of 在… 支配下

in order to 为乐(做某事)in the middle of 在… 的中央

out of order 出故障,秩序混乱 change one’s mind 改变想法(主意)

other than 不同于,除了 by mistake 错误地,无意中

the other day 不久前某一天 mix up 拌和,混淆

out of 在… 之外,离开….at the moment 此刻,目前

out of touch 失去联系 for a moment 片刻,绝对(不…)

out of work 没有工作,失业 for the moment 目前,暂时

over and over 一再地,再三地 the moment(that)一… 就

owe to/ owe … to 欠,把… 归功于 of one’s own 属于某人自己的 prior to 在… 之前

P

in private 私下,悄悄地

beg one’s pardon 请原谅

in the process of 在….进行中 play a part(in)起作用

profit from /by 得到,获益 take part in 参加

in progress 在进行中

on the part of / on one’s part在某人方面,就某人而言 make progress 取得进步

play a/an(important)part 扮演… 角色,起….作用

in proportion to(与…)成比例 participate in 参与,参加

be proud of 为… 而自豪 in particular 特别,尤其

provide sth.for sb.提供 pass away 去世,逝世

provide sb.with sth.pass on 把… 传给别人

in public 公开的,公然的 pass by 经过

in the past 过去

pay a visit to 访问

pay back 偿还,回报

pay for 对… 负责,为… 付款

pay off 还清(债务)

pay out 付出(巨款),放出(绳索)

persist in 坚持,执意

in person 亲自

pick out 挑出,辨认出

pick up 捡起,(车等)中途搭人,学会

pile up 堆起来,(车)追撞在一起

in place of 代替,交换

in place 在适当的位置,就位

in the first place 首先,第一

out of place 不在适当的位置,不相称的 play with 玩耍,动… 念头

with pleasure 高兴地

plenty of 充足的,相当多的 point to / at 指向,表明

point out 指出

to the point 切中要害

on the point of 正要….的时候

pop up 出然出现,突然发生

be popular with sb.受某人欢迎

if possible 可能的话

out of practice 久不练习,荒疏

put into practice 实行,实施

in practice 在实践中,实际上

prefer to 喜欢,比起… 来还是…好

prepare for 准备,为… 做准备

at present 目前

prevent from 妨碍,防止,预防

previous to 在… 之前

regardless of 不管,不顾

pull down 推倒,拆除

pull in(车)停下,进站,到岸

pull out 拔出,驶出

pull up(使)停下

on purpose 故意,有意

put aside 储存,留出

put away 把…..收起,放好

put down 记下;镇压,平定

put forward 提出

put in for 申请

put in 插入,插话,申请

put off 推迟,推延

put on 穿上,上演,增加(体重)

put out 熄灭,关灯,消灭

put to use 使用

put up 提出,建起,架起

put up with 容忍,忍受

in question 在谈论中的out of question 没问题

out of the question 不可能的,布置的考虑的 without question 毫无疑问,毫无异议

R

on the radio 通过收音机,通过广播

at random 无目的的,随便的,随机的at any rate 无论如何

had/would rather(than)宁愿…(而不愿)

rather than 与其…(不如)...;不是..而是..react to 对… 做出反应,对….起反应

get ready for 为… 准备好

by reason of 由于

refer to 参考;涉及;查询

refer to … as 把… 称作(看作)regard as

with /in regard to 关于,至于,就… 而论 see off 给… 送行

in relation to 关于,就… 而言,涉及

see through 看穿,识破 relate to 联系,关联

see to 注意,照料,负责

rely on 依靠,依赖

sell out 售完

remind of提醒,使… 想起

send for 派人区情,召唤,派人去取 with respect to 关于

send in 呈交,提交,送去 in respect of 关于,就… 而言

send out 发出,派遣

respond to 响应,反应

come to one’s sense 恢复理智,醒悟过来,苏醒 be responsible for sth.为… 负责

in a sense 从某种意义上讲 rest on 依靠,依赖

make sense of 理解,弄懂 restrain from 阻止,抑制

be sensitive to 对….过敏 result in 导致,结果是]

result from 起因于

as a result 因此

as a result of 由于….的结果

in return 作为报答(回报)

be rich in 在….充足(充裕)

get rid of 摆脱,除掉

all right 好,行

right now 现在,刚刚

ring up 打电话

give rise to 引起,造成 play the role of 扮演….角色

as a rule 通常,照例

break the rule 违反规定

rule out 排除,否决

run down 撞倒,减少,(使)….停止运转 run into 撞上,偶然碰见,遭遇

run off 逃跑,(使)… 流出

run out(of)被用完,被耗尽

run through 跑着穿过,贯穿

S

on sale 出售,上市,贱卖

all the same 仍然,照样的 the same as 和… 一样

on a small / large scale 小(大)规模地

scores of 许多,大量

on schedule 按时间表,及时,准时

by sea 乘船

in search of 寻找

search for 搜查,寻找

in season 上市

out of season 下市

take one’s seat 就座

see as 把… 看作

or so 大约

separate from 区分,分开 a series of 一系列,一连串 set about 开始,着手

set aside 拨出,留出;不理会,撤销

set back 推迟,延缓,set down 放下,阻碍让… 下车,记下,制定

set fire to 点火,放火

set forth 阐明,陈述,出发,动身

set free 释放

set out 出发,起程,引起,激起

set up 创立,建立,建筑

settle down 定居,安顿下来

be short of 短缺

cut short 中断,打断

for short 简称

in short 简言之

run short of 缺少

shout at 对… 大声喊

on show 展览,陈列

show … around 领… 参观

show off 炫耀,卖弄

show … out 领….出去

show up 出席,露面

shut down 牢牢地关上,停工,弥漫

side by side 肩并肩,一个挨一个

catch sight of 发现,看到

in sight 被见到,在望

out of sight 看不见,在视野之外

at first sight 乍一看,初看起来

in silence 沉默地,无声地

ever since 从… 起一直到现在 be similar to 与… 相似

sit down 坐下

slow down(使)放慢,减速

and so on /forth 等等

take as 把…..作为

so as to 为了,以便,以致

take away 清除,拿走;剥夺 so that 因此,以便

take down 记下,写下

as soon as 一… 就…

take ….For 把….误人为,把… 看作 no sooner than 刚…..便,一… 就…

take in 吸收;领会,理解

sooner of later 迟早,终归

take off 拿走,脱下;起飞

sort out 加以分类,整理

take on 承担,从事;呈现(面貌)speak of 谈起,提到,表达,说成 take out 拿出;除去,获得 speed up 加快速度

take over 接管,接替,取而代之 spend on 在….花费(钱)

take sides 站…..一边

on the spot 在场,到场,立即,当场

take up 占去,占用,开始从事 stand for 代表,象征

talk of 谈论,议论

stand out 突出,显眼

talk to oneself 自言自语 stand up(使)站起,耐用,站得住脚

taste of 有… 味道

stand up to 勇敢地面对,经得起

tell from 辨别,分辨

stare at 凝视

lose one’s temper 发怒,发脾气 for a start 起先,作为开始

in terms of start out 动身,起动,开始

thanks to 由于,多亏

to start with 开始

that is(用作插入语)就是说,即 stay up 挺住,站立

by then 到那时 step by step 逐步地

in theory 理论上

step in 走进,干涉

think about 思虑,思考

step up 提高,提升;加快,加速

think of 想起,考虑;想一想,认为 stick to 坚持,忠于,信守

think of… as 把….看作是,以为….是 stop from 阻止,阻拦

think over 仔细考虑

struggle against 同…..作斗争

as though 好像 be subject to 易遭….的,受….支配,遵守

even though 即使

subject to 使遭受,使服从,on second thoughts 进一步考虑后 succeed in(干….)成功

throw away扔掉,抛弃 such as 例如

tie up 系紧,(使)合作,束缚 such that 如此… 以至于

all the time 一直,始终 all of a sudden 突然地,出乎意料地

at a time 每次,一次 suffer from 遭受

at any time 随时

sum up 总结,概括

at no time 从不,决不 to sum up 大概,总之

at one time 以前,曾经;一次 in sum 简言之,总而言之

at the same time 同时,然而 be sure of 对….有把握,确信

at times 有时,间或

make sure 查明,弄确实;确保

for the time being 目前,暂时 in surprise 惊奇地

from time to time 有时,不时 take by surprise 使….吃惊

have a good time 过得愉快,玩得高兴 to one’s surprise 令人吃惊的是

in no time 立即,马上 switch off 关掉

in time 及时 switch on 开启

on time 准时

once upon a time 从前

T

take one’s time 慢慢来,从容进行 take after 与…相像

take along 随身带着

wash out 洗净,浸蚀,冲掉

take apart 拆卸,拆开

watch for 等待,留心

too … to 太… 而不能

watch out for 密切注意,戒备,提防

on(the)top of 在….的上面

watch over 查看,监视

get in touch with与….联系,与…..接触

by the way 随遍地,附带地说说 keep in touch with 与….保持联系

by way of 经过,经由;通过….的方法 keep track of 跟踪,保持联系,记录

in a way 在某种程度上,从某一点上 keep down 追捕,追究,查明

in no way 决不,一点也不 translate into 把….译成in the way 挡道的,妨碍别人的 in trouble 处于困难中

in the same way 同样

try on 试穿

make way 让路,腾出地方或位置 try one’s best 竭尽所能

try out 试验

tune in 调谐,收听

in turn 依次,轮流

take turn 轮流

take down 关小,调低,拒绝,驳回

take in 交出,上缴

take into 变成 take off 关掉,断开

take on 接通,打开

take out 制造,生产;结果是

take over 仔细考虑

take to 便成;求助于

take up 开大,调高;出现,来到

U

up to 达到,胜任,从事于,取决于

make use of 利用

put to use 使用

use up 用光,用完

used to do sth.过去常常

be used to + v.ing 习惯于

V

in vain 徒劳,白费力

a(wide)variety of 各种各样的in view of 鉴于,考虑到,由于

point of view 观点,着眼点

with a view to 以….为目标,鉴于

W

wait on 服侍,接待

wait for 等候,等待

wake up 醒来,叫醒

warm up(使)暖合起来,使活跃起来

make one’s way 去,前进,前往

under way 航行中,(计划等)进行中

wear off磨损,磨去;逐渐减少

wear out 穿破,用坏;使疲乏,使耗尽

as well 同样,也

as well as 除….之外(也),既….又

what about …..怎么样

what if 如果….将会怎么样

whether … or 是…还是,不管… 还是 after a while 过了一会儿

for a while 暂时,一时

in a short while 一会以后,不久

once in a while 偶尔 while away 消磨时间

as a whole 作为整体,就整体而言

on the whole 总的来说,大体上

win over 把….说服,把….争取过来 wind up 卷上;结束;落得….的结局 wipe out 彻底摧毁,消灭

go without 没有….也行 no wonder(that)难怪

in a word 简言之,总之,一句话 in other words 换句话说,也就是说 keep one’s word 守信用

word for word 逐字的

work on 继续工作;从事;对….发生作用 work out 算出,想出,制订出 worry about 担心,烦恼

at worst 在最坏的情形下

be worth doing / sth.值得(做….)write down 写下,记下

赴澳学习专业课程英语有要求等 篇6

最近,部分在澳大利亚悉尼地区的中国自费留学人员反映,他们参加当地语言学校或预科学校的英语培训课程,在课程结束考核时却被学校故意判定为“未通过”而被“强留”在这些学校继续学习语言,延误了专业课程的学习。

据了解,澳大利亚对申请学生签证的中国留学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是:申请读高中课程的,“雅思”必须达到4分;申请就读高中以上文凭和学位课程的,“雅思”必须达到5分或5分以上。若申请直接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如攻读学士学位,至少要达到“雅思”6.0-6.5分或与之相当的水平;攻读硕士学位则必须达到“雅思”6.5-7.0分或与之相当的水平。对英语水平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则需“捆绑”为期不超过30周的英语培训课程(入境后根据情况可再适当延长);到期后如英语水平仍不能达到通过标准的,则将被取消学生签证。达到相关要求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参加“雅思”考试,取得要求的分数;二是参加大学语言中心开办的英语培训课程,经考核通过后直接进入本校专业课程学习;三是参加和某些大学有输送学生协议的语言学校或预科学校的英语培训课程,考试通过后进入这些大学的专业课程学习。目前问题主要出现在与大学有输送学生协议的语言学校或预科学校中。

据留学生反映,近年来由于中国赴澳自费留学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英语水平未达到直接进入相应专业课程学习的要求,抵澳后需进行英语培训,再加上其它非英语国家为数众多的留学生,使得悉尼地区英语培训市场呈现出“旺市”景象,导致某些语言学校在教学上出现了不少问题,如班级规模偏大,师资水平不高,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小环境不理想等。特别是这些学校的英语水平通过考试没有规范统一的标准,评分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和阶段性考试结果来判定,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由于这些学校大多以公司形式注册,主要依靠学费维持运作,以至有的学校产生了为谋取经济利益而“强留”学生的情况。语言考试“未通过”,不仅导致学生不能进入专业课程学习,延长整体留学时间,还要多支付英语培训课程的费用,损害了留学生的利益。

由于以上问题主要产生在教学和考试环节,所以尽管留学生的反映和投诉不少,但却难以查处,留学生的权益很难得到有效维护。

为此,驻悉尼总领馆教育组提醒中国赴澳留学人员要注意选择合适途径达到所学课程对英语水平的要求:

1、申请签证前尽可能参加国内的英语培训或预科学习,争取在申请签证时即达到专业课程要求的英语水平;

2、尽量要求安排到澳大利亚各大学直接开办的语言培训中心学习英语;

3、在参加其它语言学校或预科学校培训的同时,积极准备“雅思”考试,以“雅思”成绩作为衡量自身英语水平的客观标准;

4、参加语言学校或预科学校英语培训时,要注意记录自己的平时成绩,遇到校方“强留”时,要据理力争,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新加坡哈德福教育集团申请破产

新加坡哈德福教育集团(HTI Education Group,私立)近日申请破产,我部分自费留学人员的生活及学习受到严重影响。另据了解,哈德福集团所属的Educational & Management Services (EMS), City Training Center (CTC)和Regent Commercial Institute (RCI)等三所私立学校,现已出售给新的业主。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篇7

词汇量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以下简称《教学要求》) 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的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20学时的教学,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 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 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 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那么, 高职高专的英语学习者要掌握多少词汇才能满足以上所规定的口头、笔头交际的需要呢?我们可以通过测定最常用的词汇量, 即核心词汇量得到基本答案。首先, 单从外语学习的认知层面来看, 一个外语习得者所能读得懂的词汇量对所阅读的文字材料应该达到95%左右的覆盖程度。换言之, 要想达到作者与读者之间较为正常的交流目的, 文字材料中所出现的全部单词 (包括重复出现的单词) , 其总数中的95%读者应该是看得懂的。根据Brown语料库的统计, 英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1000个词在其全部语料 (共100万个单词) 中的覆盖率为72%, 3000个单词的覆盖率为84%。该语料库的统计以词目 (lemma) 为依据, 即以去除词尾曲折变化的单词原形为单位。因此, 3000个词目对语言的覆盖程度只达到84%, 与普遍认为达到较为正常交流目的所需要的95%左右覆盖率还有一段距离。此外, 也有学者以词族 (word family) 为单位对基本词汇 (核心词汇) 进行计算。词族的概念包括本词、曲折形式及常规派生形式, 如以care为本词的词族, 包括cares、cared、caring等曲折形式和care-ful、carefully、careless、carelessly、carelessness等派生形式。照此计算, 每个词族平均有3个派生词, 3000个常用词族的实际含词量可达9000词目, 覆盖率可增至92%左右。由此推论, 认知3000~5000词族是理解语言内容的基础, 复用式掌握其中的2000~3000词族可以满足说和写的基本需要。综上所述, 如果仅仅从数量上来看, 《教学要求》中规定的3400个单词总数与人们普遍认可的核心词汇的数量是基本一致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 《教学要求》中的词汇表并没有以词族为单位收录单词, 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派生词。去除派生词, 则《教学要求》中的词汇总数将大为减少。如果要求学生具备达到95%左右覆盖率的词汇水平, 该词表的数量显然是不够的。

复用式词汇与认知词汇

人们普遍把外语学习者应该掌握的词汇分为两种, 即复用式词汇和认知词汇, 也有人称为产出性词汇和接受性词汇, 或者积极词汇和被动词汇。前者一般指学习者在说、写、译的过程中能够自如使用的词汇, 后者则指仅仅在听和读中能够辨认的词汇。一般而言, 第二类词汇量的大小决定了第一类词汇量的多寡, 即认知词汇量越大, 可灵活使用的活的词汇就越多。但也有发展并不平衡的例证, 即领会式掌握的词汇量很大, 会读能懂, 但复用式掌握的词汇少得可怜, 说不出, 也写不出, 这种情形在我国英语教学界尤为普遍。为了改善这种不良的英语学习效果, 我国各层次的教学要求都规定了两种词汇量, 即复用式词汇和认知词汇。《教学要求》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教学要求》规定:“A级:认知3400个英语单词 (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600个词) 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 对其中2000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 英汉互译。B级:认知2500个英语单词 (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000个词) 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 对其中1500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 英汉互译。”从以上的文字表述可以看出, 《教学要求》所规定的A级认知词汇是3400个, 而复用式词汇是2000个。两者虽然有一定的差异, 但两者差异的比例是否合理还有待商榷。按照一般的估计, 复用式词汇量和认知词汇量是不对称的。有学者估计, 认知词汇量比复用式词汇量多一倍, 也有人估计认知词汇量是复用式词汇量的5倍。Laufer的研究表明, 英语学习者的复用式词汇量和认知词汇量的比例大概是1︰2, 但由于认知词汇量比复用式词汇量增加得快, 因而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 二者的差距会逐步拉大。2000年3月, 我国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 英语专业本科学生毕业时的词汇水平 (即8级要求) 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其他途径认知词汇达10000~12000个;且能正确而熟练地使用其中的5000~6000个及其最常用的搭配”。可见该大纲规定的复用式词汇量占认知词汇量的50%, 即比例为1︰2。而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针对“一般要求” (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所提出的词汇量要求是:“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约4795个单词和700个词组, 其中约20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 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熟练运用的词汇”。经过测算可以得知, 该教学要求中的复用式词汇量只占认知词汇量的41.7%, 两者的差距更大。此外, 有学者认为, 英语学习者如果能够熟练运用2000个左右的英语单词 (即复用式词汇量) , 完全能够表达相当丰富的思想和复杂的意念。《教学要求》中要求高职高专毕业生A级所要达到的认知词汇量是3400个, 而复用式词汇量则是2000个, 占认知词汇量的59%;而B级所应达到的认知词汇量是2500个单词, 复用式词汇量是1500个, 占认知词汇量的60%。如果说熟练掌握2000个复用式词汇量尚能够表达丰富的思想和复杂的意念的话, 那么3400个认知词汇量是否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中规定的“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 (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英文资料) , 理解正确”呢?笔者认为, 《教学要求》中的认知词汇量与复用式词汇量的比例失调, 复用式词汇量基本能够满足学生的语言产出需要, 而认知词汇量则有所偏低, 难以达到《教学要求》本身对学生提出的英语认知技能的要求。

选词

首先, 任何词汇表的制定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脱离了原则, 编制出来的词汇表则不免有失科学性和实用性。编制供外语教学使用的词汇表所遵循的首要原则无疑应该是高频词优先的原则, 即使用频率高的单词应该优先收录。总体而言, 《教学要求》的词汇表所收录的单词大多数都是高频词汇, 应该说较好地遵循了这一原则。但仍有部分单词的收录值得商榷。一些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单词没有收录, 而另外一些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单词却收录其中。笔者从《教学要求》词汇表中抽取10个单词, 通过Brown语料库对这些单词进行了频率检索。同时检索了10个《教学要求》词汇表没有收录的单词。结果如表1所示。表1列出了这两类单词的检索结果, 检索结果显示, 部分《教学要求》词汇表收录的单词在有100万个单词的Brown语料库中的使用频率非常低, 而一些使用频率较高或非常高的单词在词汇表中却没有收录。

其次, 词汇表编制还应考虑派生词和合成词的选择问题。关于派生词和合成词是否收录, 或者哪些应该收录, 哪些不应该收录, 历来都是词汇表编制者所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在国外, 大部分词汇表都是以词族为单位进行编制, 因而不受这个问题的困扰。而我国基本上是以词次 (type) 为单位编制词汇表, 而以词次为单位编制词汇表必须解决派生词和合成词的收录与否、如何收录的问题。一般而言, 对派生词和合成词较为科学的处理方法是:词形或词义变化不大的, 如己收录了根词, 那么该词根的派生词则一般不再收入。如收happy, 则不收happiness;收elegant, 则不收elegance。《教学要求》的词汇表编制基本遵循了这一原则, 但仍然有部分派生词的收录似乎偏离了该原则, 如既收录了order、difficult、different、nervous, 又收录了变化不大的派生词, 甚至收录了其曲折形式, 如or-dered、difficulty、difference、nervously。如果派生词的词形变化较大, 同时两者都属于高频词, 那么词根和派生词都应该收录, 但笔者分析发现, 《教学要求》词汇表收录了派生词industrial, 却没有收录其词根industry。在Brown语料库中, in dustrial的使用频率为142次, 而industry的使用频率却高达222次。此外, 当派生词的使用频率高于根词时, 则应该考虑优先收录派生词, 同时收录词根, 或者不收词根。在这方面, 《教学要求》词汇表的处理也显得有些零乱。如该词汇表收录了在Brown语料库中从未出现的especial, 而不收录使用频率高达162次的派生词especially;收录了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final (156次) , 却没有同时收录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finally (191次) 。

再次, 编制词汇表还要考虑所收录单词的现代特征, 即所选的单词应该体现时代性。在现代生活中使用频繁的单词如aids、charity等应该收录, 但《教学要求》词汇表却没有收录这些单词, 选词似乎有些滞后于时代的发展。

词汇表与教材词汇的关系

《教学要求》是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词汇表则是选编教材、组织教学、进行成绩和各级水平测试的词汇依据。学生能否较好地掌握词汇表的词汇,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依据《教学要求》编写的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在我国以教材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的外语学习环境里, 这种对教材的依赖性尤为突出。因此, 教材编写者在编制相关教材的时候, 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教材是否完全包括了词汇表的词汇, 以确保教材这一重要的语言输入渠道 (对于一些边远地区也许是唯一的) 能够充分发挥其输入的作用。不仅如此, 教材编写者还要确保所包含的词汇表单词在某一套教材中具有一定的复现频率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 确保在该套教材中前后各册之间以及同一册中各单元之间的复现跨度 (range of occurrence) 。要想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重复是词汇学习的关键。诸多关于词汇学习的实证研究都证实了复习与重复的积极作用。Kachroo的研究发现, 在某教材中, 学生学到的单词都是那些重复7次以上的单词, 而在该教材中只出现一到两次的单词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掌握。此外, 单词的复现次数不应该太过于集中, 必须具有一定的跨度, 也就是说, 所出现的7~10次的频率不能集中在某一册或者某一个单元, 甚至某一篇课文里, 而应该较为分散地出现于某几个单元或者前后某几册书里。这样的词汇编排符合学习者的记忆规律, 有助于学习者掌握所接触的单词。教材编写者既要考虑所编写的教材是否包括词汇表的单词, 所包括的单词是否具有足够的复现率和跨度, 同时也要考虑词汇表词汇与教材中所出现的、超出词汇表范围的词汇之间的比例。换言之, 对超出词汇表范围的单词数量应该有所控制, 不然, 生词量过大, 既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 又影响词汇表单词的学习效果。目前, 在国内依据《教学要求》编制的供非英语专业高职高专学生使用的教材主要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教程》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英语教程》。笔者使用由Paul Nation等人开发的词汇分布分析软件Range对以上两套教材的词汇进行了列表和频率统计, 同时将两套教材的词汇与《教学要求》的词汇进行了对比。定量分析结果表明, 这两套教材基本上涵盖了《教学要求》词汇表中的词汇, 部分单词的复现率较高, 而且具有一定的跨度。但同时也发现, 仍然有部分单词的复现率偏低。尤其需要指出的是, 两套教材中超出《教学要求》词汇表范围的单词较多, 有些单元的超纲单词几乎占了单元词汇列表的50%。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教材编写者的关注, 并希望在教材修订过程中加以调整。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是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 其所附录的词汇表更是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及各种相关测试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 围绕该词汇表的分析与研究不仅有助于将来相关教材的修订, 而且对教师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教学效果测试、水平测试以及学生课外学习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桂诗春.英语词汇学习面面观[J].外语界, 2006, (1) .

[3]Hirsh D, Nation P.What vocabu-lary size is needed to read unsimplifiedtexts for pleasure[J].Reading in a For-eign Language, 1992, (2) .

[4]白世俊.《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教育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附件七“词汇表”的制订说明[J].外语界, 1995, (2) .

[5]Laufer B.The development ofpassive and active vocabulary in a sec-ond language:same or different[J].Ap-plied Linguistics, 1998, (2) .

[6]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8]孙文抗.试论基础英语教学词表的编制原则与方法——兼评《英语课程标准》词汇表[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3) .

[9]Thornbury S.How to Teach Vo-cabulary[M].London:Longman, 2002.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篇8

一、课程名称应改为“职业指导与生涯发展”

我们认为课程名称之所以要修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用“职业指导”替代“就业指导”体现了我们近年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认识的深化。“就业指导主要体现了‘就业安置’思想,它把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就业指导主要集中在就业阶段进行,重在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的指导;而职业指导的核心是人与职业的关系及其发展,其内涵是人职匹配、人职和谐的高质量,重在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教育引导学生,让他们能从社会需要出发,结合自己的特点掌握合理选择专业与职业方向、职业岗位的能力,进而有一个正确定位以及良好的职业发展前途。”[2]就此而言,前者仅仅反映了我们对其认识的形式层面,而后者则将我们的认识推进到了实质层面。而且“就业指导”中的“就”字也或多或少带有一些将就之义,这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应追求的高层次性似乎有些不合。此外,就业是毕业生的事情而非其他在校生的事情,《教学要求》也要求这门课程“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还是使用“职业指导”这个概念更为合适一些。“大学生职业指导就是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校园生活、全面成长成才的教育过程,也是指导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职业规划的各种活动过程及手段的总称。”[3]另一方面,用“生涯发展”替代“职业发展”能消减对就业指导课程实用主义、工具主义的错误认识。现在有很多大学生甚至包括某些教师在没接触就业指导课程前,经常将它理解为类似劳动部门举办的就业培训,这实际上是一个重大误解。后者大多是向社会人员传授一技之长以帮助他们谋生,而前者则更为关注职业对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影响,这是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现代人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职业当中度过的,因此其生涯也就几乎成为职业生涯的代名词。”[4]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涯发展”在现代就是“职业发展”的同义语。《教学要求》指出:“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这门课程似乎更带有些人生哲学的意味,对大学生而言将成为其一生的指导。而且每年大学毕业生都有些在毕业后就自主创业的,对他们而言用“生涯发展”比用“职业发展”更合适。当然,获得良好的职业也是使人生获得完满的基本前提,用“职业指导与生涯发展”在逻辑顺序上似乎更合理。

二、从人力资源视角出发尽快奠定其学科基础

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制约因素和发展障碍。抛开实施中具体的物质因素而言,缺乏学科归属恐怕也是重要原因。在高校就业指导领域中,虽然近年来有关的各种研究(当然也包括课程研究)可谓成果颇丰,但似乎总有个问题被忽略或者说是遗忘了的,那就是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学科定位研究。我们甚至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科定位不明是造成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发展缓慢和其他很多问题的根源。“学科是课程编制的重要依据,学科标准更多地成为课程编制的导向。”[5]换言之,没有相应的学科理论做支撑,任何课程都只能是无源之水。就业指导在有些高校走不上讲堂,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学科定位不明。尤其在崇尚学术的高等学府中,没有学科作为基础的课程似乎无法存在。有位老师回忆他们首次去教务处申请开课被绝,其理由竟是“这门课程好像不属于任何学科”;有些水平较高的高校申请将其建设为精品课程,而申请没有通过的理由也同样是学科问题。《教学要求》虽明确了就业指导公共必修课的性质,解决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地位及相关的很多问题,但对其学科定位问题却始终还是没有进行明确界定。这恐怕也是在有些高校中即使勉强开设了这门课程,但仍有人认为这是就业部门在“扯虎皮、做大旗”。那么这类课程究竟可不可以找到学科理论基础呢?如果能找到那这类课程的学科理论基础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理论可以作为其学科视角。“缺乏合理的理论支撑是困扰当前毕业生职业指导的重要障碍之一。高校职业指导除进行有关通识教育以外,其主要任务在于指导毕业生认识自身、开发潜能,从而实现自身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应当成为毕业生职业指导的理论基础。”[6]

我们通过近年来的思考和研究对这个问题又有了些新的认识。一方面,在胡锦涛同志所做的十七大报告当中,“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与“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段内容是紧密相连的,其中还明文提到了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因此,在我国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纳入人力资源学科是符合国家大政方针的。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所讲授的核心内容,应是如何使高校毕业生更好地融入企业人力资源体系,在实现充分就业和优质就业的基础上获得人生发展。从《教学要求》中“主要内容”的部分看,其中蕴含了很多与人力资源理论相通之处。《教学要求》的“主要内容”部分实际上涉及了七大学科,即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有时我们甚至打趣地将其称为上好就业指导课程的“七种武器”。其中哲学是指其不光要涉及职业道德这部分内容,而且通篇贯穿了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命题;经济学是指其在“了解职业”这部分内容里,有关我国产业和行业划分、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这部分内容实际上属于产业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的范畴;法学是指其在“就业权益保护”这部分内容里,主要讲的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相关法律;社会学是指其“职业适应与发展”这部分,实际上谈的是“人的社会化”这个基本命题;心理学是指其在“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和“职业发展规划”这两个部分里,涉及到了大量有关认知心理学和心理测评等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说其教育学则是指其“教学模式”上采用了很多不同于常规课程的教学方法;而最后说其涉及管理学主要是指其在很多地方都涉及了人力资源方面的内容,最典型的就在“简历撰写与面试技巧”这部分。对主讲教师而言掌握这七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就是上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七种武器”。尽管《教学要求》中的涉及了七大学科,但似乎都可归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HRD的客体是人,主体也是人,因此与人相关的学科,可以说都是HRD的基础。但是其中比较直接的学科是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与文化学,”[7]“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它与许多学科关系密切。一般而言,有社会学、管理学、法学、人类学、政治学、领导科学、伦理学、统计学、经济学及心理学等学科相连;”[8]“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人的本质学说、人的个性学说和人的价值学说。”[9]

如果将这三段文字进行整合似乎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即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就其本身而言,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七大学科的内容。这意味着涉及七大学科相关知识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可以最大限度包容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这个学科视角之下。翻开一本比较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材,其中基本上都包括了工作分析、招聘录用、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培训开发、职业生涯和劳动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它们基本上在《教学要求》中的“主要内容”部分都有所体现,只是两者看问题的着眼点有所不同:前者以企业为视角而后者以作为劳动者的大学生为视角。“简历撰写与面试技巧”等内容上看,实际上是在从逆向研究人力资源问题。因此我们似乎可以从人力资源的视角出发,利用“逆向思维”等“解构”的方法,帮助大学生全面破解企业人力资源的各个环节,从而在提高大学生对企业人力资源体系认知度和适应性的基础上,对现有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改革。[10]与此同时,我们还认为企业人力资源常识将成为今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理应添加的教学内容。

三、在课程中的创业部分增添岗位创业的内容

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内容,主要由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和自主创业三部分组成,《教学要求》在编撰之中基本上也遵循了这个通例。在这三部分内容中前两者之间的逻辑联系非常自然,用《教学要求》中的语句表达就是“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但它们与后者的逻辑联系似乎就有些脱节。求职就业与自主创业虽然都是大学生毕业后的出路,但它们仍存在重大差别:前者是他雇而后者是自雇。大学课程应当保持知识体系在逻辑结构上的严密性,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必须解决两者间的逻辑关系问题。令人遗憾的是《教学要求》似乎并没解决这个问题。为此,可否考虑在修订《教学要求》时,在将“创业教育”分为岗位创业与自主创业两部分,从而解决就业与创业这个两部分的脱节现象。创业从广义上来说应当包括岗位创业与自主创业两部分,《教学要求》中所指的创业就内容而言显然是指的后者。其实强调岗位创业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也非常重要。所谓岗位创业是指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尽量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本职工作,在奉献社会的基础上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具体而言,在“创业教育”部分增设有关“岗位创业”的内容主要原因有三:首先,增设这部分内容解决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在知识体系上逻辑联系不严密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每年确实都有些高校毕业生是毕业后马上就开始自主创业的,但大多自主创业成功的高校毕业生都是“先就业、后创业”的。他们在受雇于他人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和资金,而这些也都是他们今后自主创业必须要具备的。这就是说对大多数高校毕业生而言,只有先立足于本职工作、实现岗位创业而后才有可能实现自主创业。其次,强调这部分内容在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下具有特殊的意义。毋庸置疑,源于西方的就业指导理论在中国必须实现本土化,“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转向与重构,是生涯辅导理论本土化的实践。纵观当年美国的职业指导经过思想转换和模式重构走向了‘生涯辅导’,并成为教育体系之内的应有内容。转换和重构是艰辛的,需要理论思维的支撑。借鉴、本土化建构是大学生就业指导新拓展的基本思路。不仅如此,还有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背景和政治价值观的影响,这就是本土化重构所要思考的问题。”[11]西方国家在文化上非常崇尚冒险和个人英雄主义,这些国家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就自主创业的也非常多;而中国传统文化却非常讲求勤劳本分和踏实工作,国人也包括高校毕业生从心底里非常缺乏创业的激情。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达程度较高能够吸纳大量的中小市场主体,这就给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极大的空间;而我国市场经济却不甚发达对中小市场主体的吸纳能力有限,而且大量经营状况不佳的中小市场主体充斥市场,这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好处,因此我们认为在我国引导高校毕业生创业还是要以强调岗位创业为主。“我们的建议是‘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在自己尚不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情形之下,找份能使自己积累经验、锤炼能力的工作,立足现有的工作岗位先实现‘岗位创业’,再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并逐步实现自主创业。”[12]最后,增设这部分内容还与《教学要求》中的“职业适应与发展”部分形成照应,从而成为前接后者而后接自主创业的过度。如果说“职业适应与发展”部分强调的更多是对职业的适应,那么“岗位创业”部门则更为侧重在本职工作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两者之间应当是递进关系而非同义反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育部《教学要求》的颁布本身,就是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改革的新产物。然而这种改革似乎并没有因其出台而终止,反而将随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而继续下去,从这点上来说《教学要求》也应不断修改,以适应就业形势以及市场需求变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建农.职业生涯规划——不需要教科书的课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3).

[2][3]方伟.大学生就业工作教师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8.

[4]贺江平,屈振辉,周红金.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1.

[5]熊庆年.高等教育管理引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71-172.

[6]刘英姿,屈振辉.以人力资源开发为职业指导应然的理论基础[J].理工高教研究,2007.(6).

[7]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学:开发组织内人力资源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6.

[8]陈华,黎吉秀,邓文莉.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制度[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29.

[9]刘金章.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7.43.

[10]屈振辉.基于人力资源视角的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体系探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新视野[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2-3.

[11]陈琛.大学生生涯辅导本土化与就业指导模式的转向[A].赵康太.新时期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索[C].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366.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篇9

语言知识:2011年版课标在词汇上明确了“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2011年版课标在语法上明确了学习的内容, 提出“在具体语境中理解以下语法项目的意义和用法: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和名词所有格;人物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一般现在时, 现在进行时, 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表示时间, 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简单句的基本形式”, 明确了11个功能和话题项目。相较于实验稿课标, 2011年版课标降低了词汇量要求, 增加了语法学习内容, 整合了功能和话题项目。

情感态度:增加了“乐于感知并积极赏识使用英语”“在小组活动中能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和合作”“遇到困难能大胆求助”等, 显得更加具体。

学习策略:增加了“在课堂交流中注意倾听, 积极思考”。

文化意识:增加了“在学习和日常交流中, 能初步注意到中外文化的异同。”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篇10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这些目标的实现对英语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英语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英语新课改的任务

新课改要求下的英语教学再不能像以往一样一言堂、满堂灌, 教师不能只考虑如何传授知识, 而要更注重以下几种能力的培养

1.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3.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4.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5.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6. 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7. 了解世界中西文化的差异, 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8.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对英语教师的新要求

实施好英语新课改的关键在于英语教师。新课改的要求是要让学生始终保持主动、积极,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有效地掌握新教材内容, 帮助他们达到“乐学”的境地。因此, 英语教师只有更新观念, 夯实基础知识,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勇于创新, 开拓进取, 勤于实践, 才能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1. 教师要不断学习, 重建知识结构, 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新教材题材广泛, 涉及面广, 所以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 才能在教学中对知识灵活运用、大胆创新;才能在课堂上收放自如、发挥课堂的实效。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才能适应现代英语教学。

2. 转换角色, 合作互助, 资源共享。

在课改前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基本上都是独立地完成教学任务, 与其他学科教师几乎没有业务交往, 即使是同一学科也很少有往来。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促使英语教师必须转换旧的合作方式, 加强与其他教育者的合作, 从而实现教育的全方位和多元化。现在有的学校已经采用了集体备课的方式, 这样可以集思广益, 但要注意不能流于形式, 要实实在在地把集体的教学意图贯彻到实际教学中去, 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3. 灵活运用教材, 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在基础英语教育阶段, 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 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和手段。教师要用好教材, 就要审视教材, 评价教材, 避免盲目地、公式化地教教材。如我县在小学虽然开设英语课, 但由于专业英语教师十分短缺, 有相当一部分小学毕业生英语水平几乎为零。这就给初中英语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以往的教学中, 大部分教师都严格地围绕教材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传授, 教材内容讲解完毕, 就等于完成了教学任务。《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开发课程资源, 拓宽学用渠道”的基本理念, 指出教材只是一种教学资源。为此, 教师要重新认识教材的价值, 以发展、拓展的眼光来看待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所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就是教师要掌握自己地区的学生情况, 对教材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 对教材进行变通处理。对不同地域的教师和学生, 教材都不可能十全十美, 这就说明教师不可能做教材忠实的执行者, 而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展现自己的个性, 引领学生步入英语学习的新天地, 最终达到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以教材为起点, 以不要教材为终点。

4.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新教材正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 把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除了教给学生音标、拼读规则之外, 尽量要让课堂充满生机, 增强师生、生生互动;利用游戏、歌曲、绕口令、身势语、组织Fun Day、续写故事、制作海报、Public Speaking、诗歌、戏剧等, 大大渲染课堂气氛;教师还要经常出一些新鲜的花样, 让学生不断感到新奇, 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轻松地学好英语。也让学生从此爱上学英语、期待上英语课。

5. 转换教育观念, 树立文化意识。

在国际交流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缺乏对异域文化的了解, 可能产生误会, 进而妨碍正常的交流。美国教育家温斯顿―布伦姆伯格说过:“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 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 我们培养学生就要注重对所学语言的文化教育以适应新世纪的要求。因此, 教授中国人英语, 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意味着让两种文化相互碰撞和融合, 或者说是在业已形成的中国语言文化环境中的英语语言文化的移入、吸收和消化, 进而在学习者身上生成双文化能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重视跨文化教育。因此, 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 而且更应该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

6.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积极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

多媒体教学形象、活泼、丰富多彩、大大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用计算机创设的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情景形象逼真、生动有趣, 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提高学习兴趣。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创设教学情景, 可以优化课堂教学, 有效地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我的英语课堂上, 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 结合教学内容, 设计一些画面让学生理解并运用,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 面对英语教学改革的潮流, 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新的教学方法, 悉心领悟先进的教育理念, 并将其贯穿到教学中, 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英语教学, 跟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篇11

关键词: 输入输出假设 输出驱动 《精读》

一、引言

2013年7月,教育部新一届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及英语专业分委员会成立。新一届教指委的首要任务就是研究和制定《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及外语类各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刘贵芹,2013;钟美荪,孙有中,2014),以此保障外语类本科教育质量,进一步完善外语类专业的教学评估体系,开展新一轮的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仲伟合,2015)。新《国标》的培养目标为: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符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国标》对能力要求表述为:学生应具有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英语文学赏析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具备获取和更新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及运用本专业知识进行思辨、创新和参与科学研究的能力。在新国标的指导下,英语专业各门课程的培养方案相应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以适应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在这一革新的时期,基础课程的改进如何适时地与新国标相接轨,如何在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估中实现新国标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值得身在一线的任课教师思考。作为课程设计和实施的重要前提——课程的理论依据,是教师们首要探索的问题。目前在外语教学的学术讨论中,“输入—输出”假设和“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分别在二语习得和外语教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和实践。

二、语言“输入—输出”假设

20世纪80年中期,二语习得理论中出现了Krashen输入假设、Swain的输出假设。Krashen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通过理解含有略高与他们现有水平的结构的输入沿着自然顺序进行;尽管对习得的完成来说可理解性的输入是必要的,但它还不够,因为学习者还需主观上摄取他们理解的语言输入;输入借助语境和语言之外的线索,并通过简化变得可理解,进行有意识的语言调整是没有必要的;说话是习得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学习者的输出并不直接有助于习得。然而,仅靠可理解的输入不一定是学习者获得很高的二语学习水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开始对输出在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其中Swain提出的可理解输出假设明确地阐明了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出有助于促进他们流利和准确地使用语言。Swain提出学习者在进行语言输出时就需要对该语言的规则有明确的理解和掌握,因而输出能促使学习者更有意识地关注新语言信息的形式。输出能有效地使学习者在接受正确反馈信息的同时检测他们对目的语的假设,从而帮助他们纠正错误。Swain认为输出假设对语言习得有四大功能,即注意功能、检测假设功能、元语言功能和增强流利性。

自2000年以来,国内学者纷纷在学术期刊上介绍并探讨输入-输出假设理论,同时把这一理论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广大学者对输入-输出假设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是从语言习得者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的教学研究,并没有对一线教师具体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估,细化到每一堂课的实践要求提出更加明确和精准的设计,教师往往困惑于输入和输出到底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安排,在这一过程如何起到监督和评价的作用,什么形式的输出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交际能力,因此,这一理论在一线教学中产生的实际理论指导的意义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不能更加有效地指导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中开展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三、“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

输出假设探讨的是二语习得理论,主要研究输入和输出在二语习得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而输出驱动假设则是针对二语教学效率提出的理论。文秋芳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的具体内容包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输出比输入对外语学习的内驱动力更大,不仅促进接受性语言知识运用,而且激发学生学习新语言知识的欲望;在教学目标上,培养说、写、译表达性语言技能更符合社会需求,因此说、写、译等表达性技能为显性目标,听、读接受性技能仅为隐性目标;根据社会就业的实际需要,学习者可以从说、写、译中选择一种或几种输出技能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输出驱动假设认为输出驱动可以提高学生汲取新语言知识的积极性,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输出驱动假设将职场需要的输出能力作为教学考核目标,同时允许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选则培养部分表达能力。输出驱动假设给教师的实践环节提出了很明确的要求,同时使得教师主动思考如何把所讲授的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有机结合,更加量化、更加科学、更加精准地实施教学。无疑,在一线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输出驱动假设为其提供了先进的理论思想和依据。

四、输出驱动假设下英语专业《精读》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

以往对《精读》这门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任课教师都对“精读”中的“精”字在教学过程中颇感困惑,到底要怎么讲才能达到“精”读。之前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过输入-输出假设,但是发现单一的课文讲解的输入和课外材料的补充及课下的口头和笔头表达的作业输出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输出能力,很多情况下多留为形式,究其原因,是对此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理解有误、有偏差,认为只要给学生一定量的输入,比如课上对课文的逐字逐句的精讲,然后通过课下学生对课文的模仿写作或是简单的练习就能达到学生语言技能的提升或锻炼,然而实践下来发现,学生普遍兴趣欠缺,作业完成的质量不高,而这种精的讲解往往让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一堂课下来老师累得口干舌燥,学生很可能听得云里雾里。如何实现新国标下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如何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技能,从而使他们能够适应将来的职场要求,这对于任课教师来说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对教师的教学实践提出了新要求:

1.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开展。

笔者在学习并研究了文秋芳提出的输出驱动假设后,认为这一假设能够明确地、精准地、科学地、量化地对教师的教学任务提出相应的要求,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有的放矢地、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并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从而改变以往教师只是从性质上凭着教学经验授课的这一现象,而是制定明确的输出任务,提供相应的输入材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输出提供适当的帮助。整个过程中,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教师通过难度适中的输出任务促进学生英语技能的输出练习,从而内化成能力。这一教学理念和模式与以往的教师经验式的课堂教学相比,赋予了教学过程更强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因此,一线教师要适时地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开展。

2.设计真实的输出任务,提供恰当的输入材料,提供适当的输出帮助。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在课前设计说、写、译的产出活动,这些输出任务需要符合两个基本要求:交际真实性和语言难度适当。输出应当多与学生的实际输出活动的真实有效性相结合,与其交际实际表达的需求相匹配。如在用英语进行实际交际中,可以让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政治体制和思想、中国的风俗习惯进行说、写、译的训练,从而能够让他们真实地感受交际的场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对所讲授的课文内容的输入上要与输出任务相吻合,输入材料和输出任务之间的关联度要高,真正达到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的锻炼和提升。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提供输出帮助,可以通过课上反馈,课下解答,利用网络平台、微信等互联网媒介促进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语言输出,让他们明确语言的学习目标性,提高开展的积极性,并且能够逐步提高语言能力。

五、结语

在新国标的指导下,教师应当适时地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教学目标之一,通过输出驱动假设理论的指导有的放矢地具体量化地开展教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通过说、写、译的输出任务提高其英语的语言交际能力才是《精读》这门课程新的改革发展的途径。

参考文献:

[1]孙有中.英语教育十大关系——英语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基本原则初探[J].中国外语教育,2014,(1).

[2]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

[3]仲伟合,潘鸣威.论《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创新与思考[J].现代外语,2015(2).

[4]Krashen,S.The Input Hypothesis and 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1985.

[5]Swain M.Three functions of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

论艺术美学课程的教学要求 篇12

关键词:高校,艺术美学,教学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审美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审美教育的主要承担者, 高校艺术类专业的美学课程担负着重要的责任。然而, 目前艺术美学课程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艺术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理解有偏差, 致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等。要解决这些问题, 艺术美学教学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艺术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一、巩固根基———以哲学美学为理论依据

艺术美学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 其理论应建立在哲学美学的基础上。目前教学中存在着艺术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艺术理论等课程的教学内容雷同的问题, 这导致艺术美学课程缺少美学的理论思辨性。美学作为连接哲学与艺术的“中间体”, 一方面展现的是人类在审美过程中的精神活动, 另一方面从艺术的内涵上反映了艺术的普遍规律, 所以诸如黑格尔等学者将美学定义为“艺术哲学”。在这样的学科背景下, 艺术美学应该以哲学美学作为其理论出发点, 将美学史和艺术史相交叉, 将审美文化、审美心理等融入其中, 把具体的艺术门类美学作为研究对象, 以形成其相对严密的理论体系, 从而更加明确其学科定位。

把艺术美学的理论基点建立在哲学美学的基础上, 无疑深化了艺术美学的理论基础。纵观中西艺术的发展历程, 在艺术美学理论中被中国普遍重视的“道”“气”“意境”等问题和被西方普遍重视的“优美”“崇高”“悲剧”等审美范畴, 都直接或间接来自哲学美学。哲学美学以哲学的思辨性将人类的审美意识、审美心理和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问题融入美学体系中, 在人类审美文化和审美意识发生、发展的背景下解读艺术发生、艺术创作、艺术鉴赏等问题, 深入剖析艺术作为人类高级精神需求的原因。综观古今中外的艺术大家, 他们的优秀艺术作品的独特价值就体现在他们对于人类普世精神的解读和对特定时期文化的具体表现。对艺术美学教学来说, 哲学美学基本理论的支撑也将使学生在对“形式”“结构”“色彩”“韵律”等艺术美学的基本要素掌握的基础上用哲学的思辨去理解艺术的具体问题, 从而提高学生理解艺术的能力, 开阔学生艺术创作的视野。

二、丰富内涵———以审美文化为载体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 是人类历史记忆和现实存在的具体表现。文化作为相对稳定的社会形态, 直接影响着人类艺术的发生、发展和审美主体的审美价值取向。法国美学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将人类的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放在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中, 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个方面探讨了艺术的普遍规律, 指出了文化对人类审美和艺术活动的影响力。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不论是艺术史、艺术批评还是艺术思潮, 教师都是对艺术在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所占的位置和所产生的精神价值进行梳理。艺术美学中所强调的艺术和审美问题的交叉研究弥补了纯艺术史研究中所忽略的审美思辨性和纯美学研究中所忽略的艺术的现实表现性问题, 而这种交叉点正是人类的审美文化。人类不同的文化体系所显示出的审美与艺术形态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一方面解释了作为“类”存在的人类主体如何实现艺术与审美的共通性, 另一方面体现了人类在美学范畴和艺术精神理解上的差异性。由此可见, 要理解艺术美学的精神内涵, 就必须理解人类的文化精神。艺术美学课程以审美文化为依托, 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从人类审美文化发展史中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了解人类艺术的成长历程, 了解在人类文化发展的代表时期文化对审美和艺术产生的影响, 从而在科学的高度上把握审美和艺术中的关键问题。

艺术美学课程的理论高度除体现在哲学层面外, 还体现在对人类文化特别是人类文化中的审美文化的把握上, 即以审美文化作为艺术美学的载体有效连接作为宏观上的艺术史和作为具象表现的艺术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 将渗透在人们审美心理和审美意识中的文化心理结构剖析出来。作为审美文化中的审美主体, “人的审美活动结晶为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在运动中参照审美范式 (典型艺术作品) 进行构思设计, 作为理想的审美意识表现出来, 这也就形成了艺术创造”。总结出艺术创作、艺术鉴赏中的普遍规律, 培养学生具备从人类审美文化的宏观层面去解读艺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微观世界的能力, 将是艺术美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

三、立足本体———以各类艺术为依托

艺术美学课教师要既能上升到哲学美学的理论高度, 又能从审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解读艺术, 还能以各类艺术为依托, 回到具体的艺术门类、艺术家、艺术作品和鉴赏者中, 对不同艺术所表现出的共性和个性特征进行解读, 赋予艺术美学教学以生机和活力。

艺术的多样性体现在人类通过不同的感官和表现手法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进行解读的方式上。《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 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 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 不知手之舞之, 足之蹈之也。”这形象地描述了人类艺术的情感表现性和各艺术门类的精神互通性, 而艺术门类的多样性和艺术作品表达途径的丰富性也使人从不同的层面感受艺术的独特魅力。文学作品通过对语言的加工和创造书写人类的生存意义和心灵感触, 使读者通过阅读体会人生的酸甜苦辣, 从而丰富人生阅历, 提高人生趣味;音乐作品通过声音和旋律的变化触碰人的心灵, 使人们从纷繁复杂的现实中沉静下来, 去品味音乐的情感表达;绘画作品通过笔墨描绘出自然的四季变化和人的喜怒哀乐, 通过人对外在世界的感受和用色彩创造的“第二自然”, 使鉴赏者在艺术作品中感受自然, 体悟人生……表现人类精神世界的艺术门类还有很多, 艺术美学需要阐释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在立足具体艺术形态的同时, 教师在教学和研究中还要走出单纯依靠艺术去探索“美是什么”的误区。在艺术美学中, “美”仅仅表现为一种情感倾向。在以具体的艺术门类作为艺术美学教学与研究的本体的同时, 教师应该认识到人在艺术创作、鉴赏中的主体性地位, 将各类艺术与人的审美心理、审美活动相结合, 去探索艺术世界的精神内涵。

在艺术美学教学中, 教师要掌握各类艺术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 并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例证来使学生掌握各类艺术的美学特征。针对不同专业的具体需求, 有针对性地对某类艺术进行重点分析, 同时也要注重各类艺术间的互通性, 通过对相近艺术门类的类比分析, 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整体把握能力。例如:书画艺术的融会贯通是中国文人画的特点所在, 也是理解和把握绘画作品中意境的关键。教师结合具体的艺术作品将这两种艺术门类联系起来进行深入阐释, 将有助于学生理解这种艺术的特点, 拓展学生的理论视野, 提高学生对艺术的解读能力。

四、提升价值———以完整人的塑造为最终目标

美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纵观人类艺术的发展历程, 如果将艺术的内涵归于一点, 那就是对“人”的解读。艺术体现的是人类审美价值的取向, 是对美好自然环境的追求、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类和谐发展的祈望。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艺术是重建人的整体和谐的手段, 艺术把美育和人性的和谐完整地联系起来。他认为审美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美和艺术将人从堕落的两极引上正路, 把自然的人提升为道德的人, 从而把自然的国家改造成道德的国家, 实现人类自由的崇高理想。

艺术美学课程作为美育的重要平台, 不仅要具有课程本身所体现出的深厚审美意蕴, 使学生体悟艺术的意义和人类的精神价值, 而且要着眼于当下, 以对学生人格的完善教育为最终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观。艺术美学课程还应以人性化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核心来促进学生审美精神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生存品质, 并提供有价值、有实践意义的促进人格完善和人性完整的参照系统, 从而完成美育“完整人塑造”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上一篇:监控系统综合防雷设计下一篇:老年养护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