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2024-10-10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共12篇)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篇1

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院校的普遍开设已经有十来年了, 笔者教授大学语文课程也已经有几个年头, 为了适应未来教育目标的转变,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笔者在讲授《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时, 对课程现状、课程定位、教学方法及手段等各个方面, 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试验。笔者发现:提高认识, 改进教学方法对增强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大有帮助。

一.明确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

大学语文课程到底是解决什么问题?能解决什么问题?是强调其工具性, 还是强调其人文性?亦或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定位不太准确。这个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就无法指导日常的教学。经过多年的思考, 笔者认为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应该定位在人文性上, 以传播人文思想和文化观念为主, 使它成为高等院校不可或缺的一门人文素质课。

二.有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思维

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 是学科间关系不断趋向融合、学科边界逐渐模糊的时代, 并出现了学科大联合的趋势, 许多学科在融合中获得发展, 在综合中得到创新。对教学文本的解读, 不能照本宣科, 只重一面, 不及其余, 必须对文本作综合整体的关照, 这种整体关照要求全面考察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哲学、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宗教、文学与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关系, 不能仅仅孤立地看待作品本身, 也不能仅仅寻找文本与社会的简单对应, 而要深刻挖掘文本中潜藏的文化现象, 如, 神话传说、智慧谋略、价值认同、崇拜观念、精神趣味、风俗民情等, 让学生全方位地接受多种知识信息。

三.处理好“博”和“专”的关系

语文在很大程度上是向大学生传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 怎样讲好这门课程呢?课程必须有一定的学术品位, 要做到这一点, 要求教师即要“博”又要“专”, 教师必须积极参加科研活动, 深入到本学科的前沿地带, 探索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并将这些成果链接文本, 引入课堂, 从而使本课程教学体现出一定的学术性。同时教师还必须要“博”。怎样做到“博”呢?教师必须挖掘文本的时代性、社会性。尽管像《易经》、《老子》、《论语》、《孙子兵法》、《管子》等经典作品, 都出自于两千多年前祖先的笔下, 但这些文明的积淀并没有死亡, 它仍然还是生生不息的, 它们仍然能给人以启发和智慧。这是现代文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四.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1、专题式的教学方法

备课和授课我们可以采用发散教学法, 将教学内容课题化, 实行课题式的专题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以文本内容为中心, 向四面八方发散, 把与文本相关的内容、知识收集起来, 形成小课题, 集小课题为专题, 实行课题式的专题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要有复合知识的背景, 而且要求教师必须占有充分的资料和案例。我们可以将课题交给学生, 分组查找资料和讨论, 然后小组代表班上交流, 这有利于双向互动,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并进一步加深对文本主题的理解。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是唐代的一首长篇叙事抒情诗, 为了使学生对这首诗歌有深入的认识, 我们就以杨贵妃这个中心人物为母题, 让学生自己去收集历史上有关杨贵妃的文学作品, 然后跟白居易《长恨歌》进行对比。学生找到的文学作品有刘禹锡的《马嵬》、李商隐的《马嵬》、杜甫的《丽人行》, 以及白朴的《梧桐雨》、洪昇的《长生殿》等。通过寻找, 学生对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有了一定的了解, 为下一步的阅读对比打下了基础。那接下的对比, 就是多角度的了, 学生从创作者的时代背景、创作意图、文学样式的选择、文字表达的优劣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对比。经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对《长恨歌》以及同题材的作品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学生整合知识和分析知识的能力都有了提高。

2、引入朗诵和吟唱的方法

针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性, 课堂教学大胆引进朗诵与吟唱的方法。这样做可以激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之情,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保持学习的持久性, 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理解与把握, 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有利于学生在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 牢记大量的名篇名句和成语词汇, 并从中积累写作素材, 培养语感和语言技能, 迅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做到下笔如有神, 出口成章。文学的教化不是理性的说教, 而是以生动的形象、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 通过心灵的沟通来感染人。运用朗诵、吟唱的教学方法, 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强化人文精神, 直接提高学生审美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鉴赏力和创造力, 做到以美启真、以美储善、以美成德, 激励和焕发学生的青春理想, 培养志趣高雅、气质完美的创新型人才。

具体做法有充分利用录音、录像和计算机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 不时给学生播放各种大型古典诗词的朗诵、吟唱音乐会等节目, 以及名人、名家和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的录音、录像带等, 供学生进行观摩欣赏, 并从中得到启示和借鉴。同时教师自己率先垂范, 努力掌握朗诵、吟唱的方法与技巧, 并能熟练地表演一些作品, 然后在课堂上向学生加以展示, 其目的是通过教师的带头和示范作用, 鼓励学生放下包袱, 克服害羞和畏惧心理, 同时还可以教学生一字一句的朗诵和吟唱, 以增强他们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并切实帮助他们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在经过热情的引导、鼓励和辅导之后, 就可以要求学生直接“下水”, 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通常的做法是让学生选择各自喜爱的作品, 模仿名人、名家的声音、语调、动作和表情等, 直接进行模拟训练。同时, 还可以对照别人找差距、补不足, 认真地加以琢磨和体会, 以便尽快提高表演能力。“重在参与”不仅是一种积极的精神, 更是一种实际的行动。为了提高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 笔者不仅在思想上加以鼓励和动员, 而且制定了明确的奖励措施, 对积极参与和表现优秀的同学予以表扬和奖励。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通常将全体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 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聚在一起朗诵和吟唱, 并相互指出其优缺点, 以利于他们取长补短, 改进提高。

3、注意学习方法的介绍

学习方法格外重要, 教学中注意把学习方法的介绍放在重要位置, 以理论规律加个案分析的模式, 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 其最大特征是信息爆炸, 知识更新速度之快、令人应接不暇。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 教师无论怎么努力, 涉及的内容也只能是冰山一角, 大量的知识还得靠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自己去攫取。因此笔者创设链接课堂教学、课外自学一体化的开放式教学环境, 把学生的课外自学纳入课堂之中。大学语文课程要实现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目标, 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 将课堂教学辐射到课外, 把教学内容和空间从课堂延伸到图书馆、互联网和社会之中,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以提高对各种社会与生活现象的敏锐洞察力。这样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也要改变, 必须建立起能全方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开放式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全息化评价体系。具体做法是强调学在平时、考在平时, 把过程与结果放在同等地位。不仅要理解学生的学习结果, 还要了解得出结果的过程, 以掌握学生学习的全部信息。与此同时, 也要把基础知识的考察放在同等地位, 强调超越前人、挑战权威的意识和做法, 将学生的创新能力纳入评价体系之中, 以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在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相对薄弱、人文课程开设较少的情况下, 大学语文课程肩负起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在整个大学语文教学中, 必须牢牢握住“文化”这根主线, 打破学科界限森严、各自为政的局面, 让学科之间、知识之间建立起共融的结构关系, 以适应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进一步扩宽学生的视野, 开启学生的智慧, 以培养大学生长远的战略眼光、未来意识和整合知识的能力。同时我们必须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 注意课堂教学和综合考评的科学性。只要我们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 脚踏实地, 勤奋工作, 锐意开拓进取, 就一定能使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成绩, 让高等院校的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大部迈上新的台阶。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篇2

前言

亲爱的同学:

你好!

为了促进我们的《大学语文》课程的教与学,特开展此问卷调查,希望你用笔发表自己的心声,回答并交回问卷,谢谢您的合作!

问题设计,如有不当,敬请谅解。

祝:

学业精进!

二零一二年五月

问卷

1、你是哪一年级哪个专业的学生?

2、你选修《大学语文》的目的是什么?它与你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关系?

3、考入大学以前,您喜欢上语文课吗?你对《大学语文》的态度是喜欢还是其他?

4、您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期待是什么?

5、你每周或每月阅读中外文学作品的时间是多少?

6、你每周或每月有用汉语言文字写作吗(包括博客、微博写作)?大约多少字?

7、中国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以及外国文学,你比较喜欢哪个?为什么

8、与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相比,大学语文在本科学习中你所花的时间和金钱是多少?为什么?

9、《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第三十条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对此你有何看法?

10、你认为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热情,改变目前大学语文所处的不利环境?

11、您是否希望《大学语文》课程包含普通话和口语交际训练内容?

12、你对《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什么建议?

13、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您急需提高的是?

14、近年来,南开大学要求本科生不论文理科必修《大学语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也把《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对此,您的态度是:

15、您认为医药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有没有必要?有什么特别的建议?

16、作为医学生,你认为《大学语文》里增设医学相关篇章,如孙思邈《大医精诚》、希波克拉底誓言,有没有必要?在相关医学专业课本里是否学过这些内容?

17、您对课堂上观看文学影片有什么想法?持什么态度?

18、您对我校《大学语文》(选修课)课程的安排(每周一次课3课时,共计12次课36课时)有么想法:

19、接受下面哪一种特色(倾向)的大学语文?a、侧重于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b、侧重于文学鉴赏、写作能力的培养;c、侧重于中国古典文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20、你接受下面哪一种内容的大学语文? a、以(古代、现当代、外国)文学、文化知识为主;b、以专题讲座为主;c、以体裁或以史带篇为主

21、你对利用新型网络平台(如博客、微博)开展大学语文延伸式教学有何看法和建议?

22、你觉得在大学语文课上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朗诵赛,或者读书讨论等生动活泼的活动好不好?为什么?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篇3

【关键词】大学语文 教学 改革

大学语文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门基础课,长期以来,关于如何上好这门课程,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作用,是学者们关心、关注的课题。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含义及定位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基础性的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具体到高职院校,我们认为大学语文课程追求的目标应是注重人文性,加强工具性,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现状

1.从观念上讲,不够重视

由于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所以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普遍或多或少地认为只有专业课才是重要的,像大学语文这种公修课是可有可无的。一些学校,减少甚至逐渐压缩大学语文课程。上这门课的老师很多也是其他岗位的兼职教师,对课程教学谈不上用心钻研和悉心提高。

2.从教学内容上,缺乏定位准确符合高职人才培养需求的教材

尽管目前已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数量较多,但特点鲜明,定位准确,适合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求的教材却很少。一些教材仍然按照中学语文的编排方式,只是在课文的选择上和中学语文有所区别,让学生有一种“高四”语文的感觉。还有一些教材在内容选择上过于偏重文学性,对学生应用能力的训练几乎没有;有的教材在课文选择上过于偏重中国古代文文学,尽管中国古代文学优秀的精华很多,但是对于进入高等学校深造的高职生来说,开拓他们的视野,欣赏更多形式、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也是很有必要的。此外,语文课绝不是文学课,很多教材在内容上只谈文学,却没有丝毫哪怕是常识性的语言文字方面的内容,不失为一种遗憾。

3.在教学方法上,比较陈旧

在很多学校的大学语文课上,依然沿用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方式。这种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不能体现大学教育的特点,难以满足学生对大学教育的心理预期,让大学语文课成为不讨人喜欢的课程。而且,由于很多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都是合班大课,常常是老师一个人在课堂讲,而学生则在下面心不在焉,教学效果根本无从谈起。

三、改进大学语文课程的建议

(一)精选教材

1.教材内容尽可能贴近现实,贴近学生要求,与时俱进

改变大多数教材古文过多的内容编排,古代经典性作品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华,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十分必要的。但对这个专题的内容应该精选精编,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教材的选文在保留相当部分我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同时,应增加现当代作品和增加了外国文学作品的分量,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同时,适当增加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很了解本民族的文字及语言常识。

2.体现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才。研究型人才着重在“专”,而应用型人才应该既具有一技之专长,又尽可能具有广博的学识,具有观察分析、独立思考、独立评判的能力,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因此,在内容上,要考虑这一点,适当增加一些思辨性强的文章和应用文写作知识。

3.注重人文素养的提升,以人文情操培养为单元进行编排

大学语文的核心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以人文情操培养为线索分单元(或板块)编排。设计成诸如“社会人生”、“爱情婚姻”、“读书明理”、“咏史怀古”、“爱国修身”、“感悟生命”、“怡情养性”等单元板块,彰显大学语文课程人文教育的特点。

4.注重可教性与可读性相结合

作为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大学生的教学用书,应全面考虑“教”与“学”两方面的因素,致力于既便于教师组织教学,又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将教材分为讲读和阅读两部分。

(二)改进课堂授课方法

1.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由于高职院校生源质量与本科院校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学生之间的基本文化素养差别也很大,加上进入高职院校之后,学生普遍带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感,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都不充足。所以,作为大学语文教师,首先就是思考如何唤醒、点燃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学生学习好这门课程的自信心。那么,在课堂上,作为教师就可以尝试多给学生发言和表现的机会,那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在课堂中营造轻松活跃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力、理解力和欣赏能力,进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2.触类旁通,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虽然大学语文课作为一门公修课,不需要像专业课那样讲的那么“深奥”,但是在授课的过程中,决不能局限于教材或是某篇课文。作为教师,应该具备通过一篇课文讲解一类文章或者一类文学知识的能力。例如,我们讲曹植的《美女篇》,绝不是仅仅讲对《美女篇》这一篇文章的理解,在讲解这篇课文的同时,我们可以对比《诗经·卫风·硕人》和汉乐府《陌上桑》中关于美女的描写手法,比较先秦、汉乐府民歌和诗人曹植的创作风格的区别,也可以对比《诗经》、《楚辞》到曹植诗歌中关于“兴”的特点和发展。

3.以人文素养为单位,采取专题式教学

按照人文素养专题式教学有利于通过系列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认识到现 实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广阔性、丰富性和深刻性,进而影响 到人格的形成和包括情感、个性、气质、心理品质等在内 的精神世界的完善;有利于培养学生以人为本的眼光、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胸怀天下的胸襟,能以 “人”为出发点去思考和解决问题,能部分地克服极端功利的观 念,既重文、又求道,既有谋生技能、又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实现“精神成人”的目的。

4.重视应用文写作,发挥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作用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应用文教育,在课堂上加强应用文写作实战训练 ,就不仅能为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服务(论文、研究报告、职业生涯规划书等),还能提高大学生走上社会后的综合能力(通知、留言、邀请信、创业策划书等)。

(三)提高认识,规范考核形式

在实践中,大学语文课程考试存在着应试化、随意化的两种情况。前者考核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后者往往以一篇课程论文来代替考试,更会使学生轻视对大学语文的学习。这两种考核方法都是不可取的。大学语文考核应紧紧围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的,建立一个关注平时表现的连续的、全程的考核方式,通过科学公平的考核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做好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关系着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也关系着母语教育。大学语文教师及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肩负使命感和责任感,从教学各个环节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宁.高等职业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语文学刊,2013(2)

2.黄霞.“大学语文”课程实践素质教育理念的途径[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3(2)

3.魏娜.走与专业相结合的高职大学语文教改之路[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4.刘亚莉.谈谈大学语文专题式教学[J].现代语文,2013(2)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篇4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方法及实效性

1.缺乏明确的教学定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不太被重视, 而且其在现有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缺乏较为明确的定位。举例来说, 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定位为工具性课程, 不太重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本身所具有的人文内涵。另外, 还有一部分高职院校将《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定位为文学教育, 认为这门课程偏重人文素养教育, 同职业技能教育的关系不大, 因而不太重视这门课程, 导致大部分《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偏重形式, 而不注重内容。也正是由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本身缺乏明确的定位, 致使语文课堂不被重视, 相关的教学研究少之又少, 而教学分析与讨论更是屈指可数。此外, 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学生缺乏上课积极性和主动性, 语文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此外, 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缺乏科学、合理、规范的章法, 导致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两种现象:一种现象是完全模仿或复制高校本科语文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 整个语文学科结构不够科学合理, 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职院校所具有的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还有另外一种现象就是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文饰现象比较严重, 过分偏重形式主义, 采取上“超大课”形式或以讲座形式来进行语文课堂教学, 结果往往是教师在上面讲, 学生在下面睡, 一堂课下来学生一无所获[2]。

2.教学模式固定, 教学方法单一。当下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即以教师讲授, 学生听取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比较固定, 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使用这种“满堂灌”、“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也不利于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更别说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了, 此外, 高职院校语文教材内容与普通高校《大学语文》教材内容十分相似, 内容毫无新意, 多以传统思想为主, 缺乏感染力, 与实际生活相差较遥远, 没有时代代入感, 更缺乏针对性, 容易让高职院校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缺乏实效性, 课堂教学效果不佳。高职院校的语文课堂教学缺乏实效性, 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已经成为制约其课程教学顺利有效进行的主要因素之一。缺乏实效性具体表现为, 高职院校所采取的语文教学方式与高职学生本身的特点与专业情况不相符合, 因而导致高职院校语文课堂教学难以有效开展。语文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 如果让其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就会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学习兴致不高, 继而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4.师资力量较弱, 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现阶段, 高职院校语文学科的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 综合素质有待提升。不少语文教师仍将传统的教学观念用于新的教学要求上, 无法适应和满足学生的需要, 致使教学效果不佳。此外, 近些年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有所扩大, 教师教授的班级多, 因而, 语文教师用于教学的精力有限, 没有多余的精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

上述这些问题, 诸如《大学语文》课程缺乏明确的教学定位、教学模式固定,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效性, 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师资力量较弱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顺利有效开展, 因而, 有必要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其对于更好地开展《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人文素养, 传播我国优秀文化, 促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如何提高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意识

1. 提高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的认识。对高职院校而言, 要想提高其语文课程教学时效性意识, 首先必须加强对其认识, 通过强化认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认识的提升。如何提高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的认识,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 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必要的研究与分析。其次, 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进行探索和尝试, 通过探索和尝试加深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认识。

2.将课程开设、教材选择与专业相结合。对高职院校而言, 要想提高其语文课程教学时效性意识, 还必须将课程开设、教材选择与专业相结合。通过将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能够对语文课程教学明确定位, 避免盲目性。在课程开设方面, 要结合高职院校自身所具有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征, 重视课程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注意将课程设置目标与培养目标相结合。在教材选择方面, 更要与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相结合, 结合高职院校的实践, 精心挑选与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相符合的语文教材。此外, 在设计语文课程和筛选语文教材时, 还要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 按照其特点及不同的需求进行相关课程的开设。

3.加强形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大学语文学习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尤其是高职院校, 其是为培养高级职业技术类应用型人才而服务的, 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充分重视这一点, 加强学生形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举例来说, 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 让学生去思考文章的主旨及含义时, 不应当设置所谓的“标准答案”, 而应当让学生充分开动脑筋,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寻找答案。

四、提高高职语文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1.学院提供有效的政策扶持。要想提高高职语文教学实效性, 离不开高校院校提供的有效支持, 尤其是有效的政策扶持。首先, 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相关教育制度, 出台有利于促进高职语文教学实效性提高的相关政策。其次, 高职院校要上行下效, 切实贯彻和执行这些制度与政策。

2.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增加大学生的审美体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 明确语文教学的目标, 就是通过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使语文教学的方向更加明确, 此外, 还有利于与其培养目标相衔接。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培养高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人才而服务, 以满足当今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在此前提下, 高职院校的语文学科应具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 充分体现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及人文内涵。所以, 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培养目标除了要不断强化必要的基础文化知识教育, 还应强化相应的实践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 增加其审美体验。举例来说, 在现阶段的高职语文教材中, 有不少古今中外的名篇名作, 诸如《论语》、《资治通鉴》、《老人与海》等, 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师在带动学生对这些名篇佳作进行阅读赏析时, 除了给学生分析其语言的运用、修辞的运用以及写作方法等, 还应进行更深层次的赏析, 借助这些名篇佳作对学生予以精神熏陶, 让学生从中得到情感升华, 获得更加深刻的审美体验。

3.优化高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方法及内容。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 语文课堂教学除了在教室进行讲授知识之外, 还应包括实践性教学。高职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理论知识之外, 还应当多进行社会实践, 多接触社会, 在社会实践中对从书本上学到的科学文化理论知识进行检验。举例来说, 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组织或安排学生举行模拟情境训练, 诸如, 比较正式的面试表达, 学生以后就业可能需要的自我推荐函书写、求职信的书写以及关系到学生以后找工作时能否应聘成功的竞聘演讲等, 上述这些都属于比较基本和实用的应用型技能,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 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对高职院校学生今后的职业规划与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能够起到较大的作用。此外, 通过上述这些训练还能够锻炼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目前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诸如:语文课程缺乏明确的教学定位、教学模式固定,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效性, 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师资力量较弱, 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等。针对这些问题, 有必要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尤其是要提高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意识, 至于如何提高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意识, 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 提高对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效性的认识;第二, 将课程开设、教材选择与专业相结合;第三, 加强形象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 应该要提高其语文教学实效性。提高高职语文教学实效性的对策主要有:首先, 学院提供有效的政策扶持;其次, 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增加大学生的审美体验;再次, 优化高职语文课堂教学形式、方法及内容。

参考文献

[1]于晓楠, 杨冬, 范晰, 孙小越.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J].职教论坛, 2013, (32) :82-84.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篇5

一、招生专业及人数:课程与教学论(语文),20人。

二、报名条件:国民教育大学本科学历且在相近专业工作二年以上,专科毕业者须工作三年以上。是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专科毕业一般不做限制。

三、报名:报名由衡水兆华学校组织。报名者填写《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报名登记表》,交最后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不申请硕士学位者不必提供),本人近期一寸半身彩色照片5张,学费9000元。衡水兆华学校带上述材料和费用到文学院,审查合格后带回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表格、复印件、照片留文学院。文学院协助衡水兆华学校带表格到河北师大财务处交学费,衡水兆华学校负责将收据交学员本人。参加本班学习没有入学考试,相关审查合格即可入学。

四、学习:本班学制二年,设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语、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中国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学法等10门课程。学习采用业余自学和集中面授相结合的方式。2012年暑假开始在衡水兆华学校集中面授。

五、结业:学员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学习,各科考试成绩合格,2014年底发给《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结业手续由文学学院负责办理。

六、学位申请:本班学员中已经获得学士学位并在获取学位后工作3年以上、通过国家组织的外语水平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所学课程单科考试成绩(百分制)在70分以上者可以申请硕士学位。相关学员向文学学院提出申请,由文学学院派导师进行论文开题和写作指导。按相关程序通过论文答辩者,经河北师大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硕士学位,颁发国务院学位办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河北师大文学学院将就外语水平考试和学科综合水平考试进行专项辅导,2013年3月可以报名、5月参加考试,考试通过者成绩4年内有效,未通过者下年可以继续报名参加考试。论文指导与答辩费每人4000元,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后一次性交清。

七、联系人及电话

河北师大研究生衡水站:

0318—2178062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篇6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定位;教学改革

一、大学语文的历史反思与当下现状的不对称性

我国现代高等教育诞生初始,即已在高等院校开设了大学语文课,时称“大学国文”。五四运动后,全国大学都在大学一年级开设了大学国文课,为必修课,当时叫“大一国文”谓之“国学”,并有了黎锦熙、朱自清、魏建功,伍淑傥等编写的《大学国文选》教材。当时从事国文教学的也都是一些国内知名学者、专家、教授,如:郭绍虞、朱自清、吕淑湘、沈从文等,从上世纪30年代到全国解放前,是我国高等院校大学语文课的第一个繁盛时期。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随之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院校遭到了冷遇,此后,由于社会变迁(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多种因素,大学语文课程逐渐淡出了大学课堂。

1978年秋,在南京大学任亚明校长、复旦大学苏步青校长的倡导下,全国高等院校才得以逐步恢复了大学语文课程,从1978年到1985年,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院校里又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兴盛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用主义抬头,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止步不前,在一些学校里,大学语文几乎被应用写作课替代,或被定为“选修课”、“任选课”,随意压缩课时,甚至停开。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在《“大学语文”的教学困扰与改革尝试》一文中说:“大学语文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地位’和‘定位’没有弄清楚,特别是定位”。

二、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问题的探析

仅就大学语文的课程名称看,“大学”代表语文课高层面,“语文”即指母语汉语言。大学语文姓“大”,不姓“中”,同是进行汉语母语教育,由于层次不同,自然其教育目标、教材、施教的方法也就不同。简言之,会听、会说、会写、会阅读,掌握汉语言最基础知识,即为中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大学语文就不同了,大学语文是要解决怎样听、怎样说、怎样写、怎样阅读的问题,是在高层次上学习汉语言母语的问题。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之一,汉字的结构美、语意美、音韵美,用汉字语词结构的语句有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美。经典的古代、现代文、史、哲文选,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品,都蕴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和博大的民族精神。大学生通过学习大学语文的经典篇章,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掌握和运用汉语言的水平,并通过语言载体,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理解其中的文化意蕴,感悟人生和生命的价值取向,从而达到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品质的教育目标。要达到这样一个高层次学习汉语言的教育目标,大学语文在教学中必须坚持做到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的三统一,决不能凸显某种特性而忽略其他共性,这应该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基本定位。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研讨,大学语文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已毋庸置疑,然而在大学生中却普遍存在着不重视的现象,这说明一定是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存在着与学生需求不适应的方面,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当下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大学语文教学的师资建设问题。目前,在大学里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和低素质倾向,已经影响到了大学语文教学的正常进行,反过来,也正是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不尽如人意,也影响到了大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这种状况的形成,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上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大学语文课二度淡出高校课堂且被边缘化,其负面影响不容低估;其二,大学语文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由考试课降格为考查课,课程定位的偏差,给人造成一种错误印象,大学语文课可有可无;其三,学校一些带有政策性的具体规定和做法,如:工作量的计算,职称评定,教学成果评审,教学科研资金的使用,大学语文教师不能与专业课教师享受同等待遇,大学语文教师被列入“二等公民”。种种因素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师向专业课教师转移,出现了任何人都可以去教大学语文的不良现象。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大学语文教师队伍已刻不容缓。

2.关于教学工作。因为是大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具有一定感悟能力和开放性思维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成熟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应当摒弃“填鸭式”、“满堂灌”、由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应采用互动式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采用互动式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应该注意下述几点:

(1)立足于文章本身的语言感染力和文章本身所传达的情感的、审美的、哲理的艺术情境。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和比较清晰的语言表达,并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简洁的讲解。如能做到这一点,将有助于掌握互动的维度,有助于强化互动的广度、强度、深度,也能达到多数同学参加(广度)、能对问题深入讨论(深度)、甚而引起激烈争论(强度)的效果,使学生感到有所收益或受益匪浅。

(2)不局限于文章或诗词歌赋本身,可以将教材内容放到更广阔、更高层次的范围去讨论。这样可以把学生引导到对文章本身更高层次、更高境界的理解上来。

(3)应掌握适当时机,对学生的讨论给予准确的归纳梳理,这样可以加强互动效果和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到晏殊的《蝶恋花》时,要讲清楚这是一首闺思词,写出了对亲人的无限的思念、缠绵的情感。其中“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为我们展现了令人神往的境界。

在讲清楚晏殊词本身的同时,可以把国学大师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三境界”拿来,进一步讲清楚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被王国维借用来比喻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必经的第一境界,取其目标始终为一的含义,使之更富哲理。

这首词的语言美、语义美,所传达的艺术境界更美。在此基础上,可以把柳永、辛弃疾的词,王国维说的第二境界、第三境界和晏殊的第一境界一并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归纳、总结王国维的“三境界”说与人生、与生命的价值的关联来。这样的讲授效果不仅好,而且意蕴深刻。

3.关于教材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有关大学语文教材已经近百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华中师范大学徐中玉教授主编的《大学语文》,该教材已经过9次修订,已被指定为全国自学考试采用教材。其它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夏中义教授主编的《大学人文读本》、东南大学王步学教授和南京大学丁帆教授联合主编的《大学语文》、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主编的《大学文学》、华中农业大学彭光芒教授主编的《大学国文》等共6种。纵观大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各自为政”是一大特点,教育部组织名家编写的少,我们能够看到的《大学语文》教材,包括有些学校自编的,可以说是“色彩纷呈”,缺少体系的完整性,而且与中学语文在内容篇章上重复较多,有些竟高达60%至70%之多,被大学生们戏称为“高四语文”一点也不过分。

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模式探讨 篇7

一、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的内涵

大学语文作为高校的一门基础公共性课程, 在高校已经开设多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教育工作者已经探索出多种教学模式,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有传统的文体分类教学模式, 以文学史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经典范文选讲的教学模式等。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推进, 当前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以专题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该种模式以弘扬学生的人文精神,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主要目的, 此种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所谓专题教学模式是指在规定的授课时数内, 以人文精神为主线, 重点选讲中外文学史上有教育价值的作家及其作品, 内容涉及作家的生平经历、人生信仰、思想品格、主要作品及成就等。该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对作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 认识社会, 思考人生, 提高认识事物, 辨别是非的能力。

二、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模式的产生背景

1. 符合健全学生人格,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爱因斯坦在《论教育》曾说:“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而不是一个专家。”大学应该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放在首位, 假如一个人掌握了他所学知识的所有内容, 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独立思考和工作, 这样的青年是社会所需要的, 能够在社会中独立承担责任。在现代信息爆炸的社会, 单纯依靠知识学习是不够的, 面对海量信息和有限的生命, 仅学习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可将学生变为学习的机器, 但在人格和精神品质上却是残疾的, 这样的人无法适应现代生活的迅速变化, 不是一个和谐健全的人。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提倡培养身心全面发展和谐的现代人才, 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教会学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会学生怎样学习, 这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主题。

2. 符合以学生为本, 从学生兴趣入手的教育理念的要求。

大学语文不同于中学语文, 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了以往以字、词、句为主的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不拘泥于作品的字、词、句分析, 作品的字、号等烦琐的基础知识已不再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主要是从名家作品的大处入手, 站在较高层次品读欣赏作品, 通过作品来反思现实, 思考人生和社会。教学以课本为基础, 但不囿于课本, 学生遨游在文学世界中接触大量信息, 在学习品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心灵境界, 受到文学的熏陶, 增加人文修养。实践研究表明, 以专题为主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熏陶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并且通过作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以及自强不息的人生意志和人格魅力, 能够使他们产生爱国, 爱民, 爱自然, 爱社会, 爱生活的情感体验, 这些名家名篇就像春雨一样孕育着青年学子的高尚人格。

3. 符合高校学生的心智发展和认知规律。

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模式与其他课程, 例如思想政治课程的专题教学不同, 大学语文通过对名家名篇的作品进行分析和学习, 能够让学生在欣赏品读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 了解做人应该具备的品质。高校教育对象是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 这一时期的青年在心智上已经成熟, 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拥有强烈的自我个性, 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方面已经基本定型。面对心智成熟的青年学生, 仅仅接受单纯的知识教育是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的, 他们更多的在思考社会、思考人身。在这一关键时期, 通过大学语文的人文精神熏陶, 使他们感受古今中外优秀人物的人格魅力, 接受富有人文精神的文化熏陶, 无疑会对他们的成长起到重要作用。

三、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模式的可取之处

1. 以人为本。

课程专题教学改变了传统工具性课程的目标, 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提倡人文精神的弘扬和培养, 将提升新时期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 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 新时期大学生在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上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 拥有开放的心态和鲜明的个性。因此, 大学语文的课程专题教学表现出多元思维的开放型和灵活性, 在教学课文选择方面打破了原有课程纯文学性的框架局限, 更多选用富有当代人文科学和现代审美性质的名家名段, 兼具时代气息和审美性, 在专题呈现上不分国别和时代, 这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学习语文, 增加人文修养的热情。

2. 富有人文精神。

在价值观多元的时代, 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复杂问题, 当代大学生在价值观和道德观方面有一定的缺失和错位, 此种缺失和错位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人文关怀意识淡薄和人文精神失落有关, 这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难题。大学语文的专题选择是关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文化等方面的话题, 注重以高尚的人文精神引领大学生分析和反思自身的现实生活以及社会问题, 这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以平和宁静之心面对生活, 锻炼学生的价值伦理观念, 提升人格素质修养。

3. 注重问题解决与合作精神。

课程专题教学始终坚持学生主体原则, 旨在以多种开放灵活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解决意识,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使学生善于发现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拥有敏感的问题意识。专题教学主要以当前热点话题作为引导, 选用多元化的范文, 将热点问题以开放形式呈现给学生, 留给学生较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大学语文是全校性的公共基础课程, 通常情况下采用大班教学的模式, 但在大班教学中可以灵活地将学生自由分组, 使学生自由组合成不同小组,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参与专题课程的讨论, 为学生搭建参与探索学习的平台, 集思广益, 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 兼顾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最后, 在每个专题教学结束后, 通过课堂演讲的形式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总结, 并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课程学习报告, 或是采用手绘手抄报的形式进行课程反思和总结。

四、关于大学语文课程专题教学模式的思考

教学模式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重点, 不是一蹴而就的, 在新的教学模式出现以后, 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从而使新的教学模式取得更好的预期效果。对课程专题教学模式来说, 也要在后期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其教学价值, 注意实施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注意促进文本细读和文化讲析之间的有机融合。

“语文”一词既是语言性的文本工具, 同时也是人文性的文化文本, 二者之间是水乳交融的关系, 具有不可分割性。在进行专题教学时, 教师要注意语言文本细读与文化讲析之间的融合, 要做到二者的平衡, 不能忽视任何一方。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广泛, 涉及历史、人文、艺术、科学、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但不管是何种学科, 对文本的理解都要建立在篇目赏析的基础上, 使学生在篇目赏析中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 体验自然世界、人类精神是结合宇宙的内在情感美, 掌握丰富的精神文化资产。这才是大学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2. 注意处理好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大学校园中的学生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辨能力, 主体性的要求更加突出。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力, 调动起学习激情, 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体性, 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 这在课程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探究式学习主要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学习为主, 使学生自觉参与到学习内容的构建、分析、理解和思考过程中, 旨在发展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是让学生从无知到有知实现认知提高的传输者角色, 但是现代教育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教学不再是简单的重复和移植, 更多的是知识的自我构建和生产。因此, 教师要扮演的角色是知识的引领者, 引领学生关注知识的前沿, 教会他们学习的有效方法, 锻炼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探究式学习模式的精华和目的所在。

3. 注意在考核评价体系上做相应改革和完善。

专题式教学模式不再适用传统考核评价体系, 教师在实践中应该注重探索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例如, 语文教学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语文综合素质, 因此, 考核评价中就要将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放置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综合素质的前提下, 知识不再是考核的唯一标准, 学生能力的发挥以及综合人文精神的提升是考核评价的重要的指标。

大学语文专题教学的实施使人开始关注课程中的人文意义, 学者就人文性展开了广泛深刻的讨论, 大学语文不能仅仅强调其工具性的方面, 更多的要注重人文启蒙, 挖掘其中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 人文性应当成为大学语文关注的重点。专题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批判精神, 改变了传统课堂以教师讲授, 学生被动听讲的模式, 形成了课堂教学的认知互动, 符合新型教学的需要, 同时也是未来语文教育的需要。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方法改革以主题式课程专题教学模式为突破口, 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全新尝试, 该方式的教学改革旨在将审美性和工具性相结合, 将传统精神与现代意识相融合, 将大学语文中经典范文经过整合凝练成不同教学专题进行教学, 通过创设开放和多元的教学模式, 培养高校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

关键词:大学语文,专题教学,教学模式,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李瑞山.论大学语文的课程方向与内容构建[J].现代大学教学, 2011, (6) .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篇8

一、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及目标

我们主要研究的是项目驱动型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问题。通过设计出具体的学习项目来引导语文教学活动,在本院部分班级进行试点,让学生在学习项目的驱动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意义的建构和能力提高,高效率地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

项目驱动型教学是随新课程改革实践而产生的一种新教法、新模式;它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目前,对项目驱动教学的探讨比较集中在一些边缘学科,如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等;部分地方的英语教学也开始引入此教学模式,并开始有了新的模式建构;而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本来是最适合项目驱动教学的,可一直还没有规模化的研究。这是我们开展专项研究的主要的动因。

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对大学语文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项目驱动型重构,探索出一条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分析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思路和方法

(一)改革的思路

1.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根据素质教育阶段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单元内容教学目标、分课教学要点目标,教师积极地进行课程开发,制定具体可行的学生学习项目。

2.以目标教学激励教学理论、情景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理论为指导,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进行方法指导,为学生的学习研究提供帮助;交代具体可行的学习项目,明确目标和评估的办法。

3.以控制论、语言习得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抓住学生好表现的心理或需要训练的重点,激励学生自主、推究、合作学习,把“三尺讲台”变成他们表现自我才干和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让他们自己在完成项目中,去摸索方法,探究结果,合作交流。

4.根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采用激励手段,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否定之否定。

5.以系统论、方法论为指导,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意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教学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定的方法论。

(二)改革的主要方法

我们采取了文献理论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现场观摩法、经典个案剖析法及比较借鉴研究法进行研究,通过反复实践检验形成阶段性成果,最后总结并进行成果推广。第一步,进行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归纳研究;广泛进行教师和学生调研,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项目分解和任务设计。第二步,在试点班级中进行具体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项目驱动型教学,并对效果进行及时调研和评价。第三步,总结课程改革实践、项目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中的经验和问题,并再次进行教学实践,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成果

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首先面临的就是自身准确定位的问题。

(一)高职大学语文的重新定位

高职大学语文应定位为“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职业化公共课程”。具体来说,高职大学语文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人文性为基础,并呈现通用性、工具性、职业性特征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其中职业性是高职大学语文与其他各层各类语文课程的区别性特征。高职大学语文是为高职学生适应就业需要、适应岗位和职业转换需要,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的素质教育课程。这一课程定位就要求我们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必须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为专业服务,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

1. 以能力为中心,凸现职业指向。

整体课程以培养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编辑与写作能力、思考与辨识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为中心。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实践活动过程设计教学环节,开展能力训练。

围绕学生的职业需求组织教学。在强调语文学习共性要求的同时,注重不同专业的不同个性要求,根据不同专业类别指向的职业岗位特点和不同要求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活动。

2. 建设开放课程体系,扩展教学空间。

一是课程开发的开放——由本校语文教师、其他专业教师、校外专家共同参与课程开发;同时开展企业调研,征询企业人士的建议;并在教学过程中亦注重不断吸收学生的意见完善课程建设;二是教学内容的开放——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教师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留有教学内容选择和扩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三是实训载体的开放——教师和学生根据专业特点,灵活选择基本活动项目载体,教师和学生更可以根据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地方文化建设的需要,灵活选取和另行构建不同的活动项目载体;四是教学资源的开放——本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随时向学生开放,以促进学生自主扩展学习;五是教学环境的开放——不仅注重课堂教学环境氛围的营造,本课程还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把学生的活动空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

3. 重新设定课程教学目标。

我们将高职大学语文的课程教学目标设置为:服务学生的专业学习,把语文能力训练与专业的“职业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基础,为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二)从职业能力需求出发,构建了“双能对接”课程体系

突破传统语文教学观念束缚,不再按照语文学科体系安排课程教学内容,而是结合专业特点,从未来学生就业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出发,重新构建了“双能对接”即基础能力与职业能力对接的课程体系,打通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通道。其中职业能力由各专业的就业岗位指向和职业能力需求决定,基础能力包括沟通与表达能力、编辑与写作能力、思考与辨识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四项。这个课程体系的构建不仅在内容上扩大了语文学习训练的范围,并且从根本上改变了语文教育观念,使高职语文课程从根本上归向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由此也直接推动了课程教学模式、考核方式、评价机制等诸方面的创新与完善。

(三)以“主题呈现”的方式设计安排教学内容

我们以主题呈现的形式,打破文种和文学史界限,以服务职业活动为导向,紧跟时代,让学生能从各主题中感悟人生。在设计思考训练时注重新颖多样,富有启发性;在选文时注重视野广阔,推重经典而不废时文,将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融入书中,让学生感受到大学语文课堂既设置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又设置在火热生动的现实社会生活中,以此优化教学内容,力求学生能对今后求职就业以及对人生的理解有明显帮助,具体而言:

教学目标上,坚持“能力本位”,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围绕职业能力这一主题,以主题呈现的方式,将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以及专业能力有机地结合,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与培养职业能力有关,紧跟时代,具有启发性的知识内容,形成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思想和引导作用的教学内容体系。

(四)构建了以“项目驱动、小组合作”为核心的“六步紧随”教学模式

1. 项目布置。

教师向学生布置项目任务,必须解释清楚项目要达到的目标。目标不能定得过高或者过低,应该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才可以确定为项目目标,这样才能达到学习进步的目的。

2. 基础检测。

学生在完全理解本次的项目目标之后,通过实施预设的一个项目来检测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看自己距离顺利完成项目存在多大差距。

3. 师生探究。

通过师生相互探究、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实施点评等方式,完成项目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4. 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是教学的重点环节。学生根据完成项目所需能力的若干要求,运用基础知识,按程序实施训练项目。

5. 延伸拓展。

根据实施过程中涉及的职业能力与人文知识,通过阅读拓展、博客天地、争鸣空间、社会聚焦,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上阅读、讨论、争鸣、辩论。

6. 测试评价。

学生根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能力表现,在数字化教学平台上进行自我测评、组内互评、教师测评,检测目标的达成度。

四、课程教学改革成果的特色与创新点

(一)独创性成果:构建高职大学语文“双能对接”课程体系

在以学生能力发展为中心、为专业服务、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服务课程理念的主导下,我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等课程建设主体诸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探究与改革,整合各类语文学习内容,聚合各种学生活动形式,借鉴英国和我国核心能力培训的方法,通过课程活动化、活动项目化的处理,构建了高职大学语文“双能对接”课程体系。

高职大学语文“双能对接”课程体系确立了沟通与表达能力、编辑与写作能力、思考与辨识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四大基础核心能力,在不同学习阶段组织学生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并对学习全程开展综合性评价,引导学生在严谨有序的逐层习练、真实生动的项目实施中获得综合能力的逐步提高。每一个项目都有明确的能力指向,打通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通道。在这一课程体系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考核等结构要素均为系统化呈现,不同系统之间依课程教学规程相互对应组接,共同构筑了一个多方位、多形态、多层次的语文能力培养系统,课程系统运行最终目的指向语文综合能力的社会应用。这是一个明显区别于传统的语文教育模式。

语文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应用,因此,“双能对接”课程体系不仅在教学内容上扩大了传统高职语文或重人文作品赏析、或重应用文写作的相对狭小的学习领域,更重要的是它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动地使语文从知识学习、孤立训练为主的教学转向了能力培养、综合应用为主的教学,打通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通道,其中所体现的是语文教育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双能对接”课程体系的运行明显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效率,有效服务于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它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领域引领着一个改革方向,为同类课程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课程教学成效

我们根据高职语文教育的特性,借鉴项目驱动教学法,创设了“六步紧随”教学模式,寻求语文课程教学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的途径,让语文教学活动渗透所有专业学习,通过语文教学与专业教学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六步紧随”教学模式使课程得以顺利通过教学与自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传授与项目相结合的方式拓开语文教学空间,有力提升了课程教学的成效。

(三)搭建开放性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考核全程化、评价证据化

借湖南省“数字湖南”的东风,我们在“职教新干线”网站上搭建了开放性的大学语文数字化教学平台。不仅将所有教案、课件、教材、练习、视频等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后发布到这个平台,更是将这个平台作为学生交流沟通、延伸拓展、互动评价的综合性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此畅快阅读,可以用博客记录心灵文字,可以与本校教师、同学讨论交流、相互评价,可以与校外专家、知名学者或其他大学的学子们就社会热点问题激烈辩论。通过这样一个开放性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大学语文课程得以顺利通过教学与自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传授与项目相结合的方式拓开语文教学空间,提升了课程教学的成效。

同时,收集学生习练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学习证据材料以作为学习成绩评定的依据。体现了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考核的原则,克服一次考核定结果、教师一人定成绩的弊端,打破传统的单一考核方式,把学生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训、教师要求和学生自学的全过程纳入考核范围,以学生提供真实学习证据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课程学习评价的依据,使考核方式多元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四)开发了以职业能力为出发点的全新理念的大学语文教材

由课程团队成员禹明华教授主编、周妮副主编、刘婕参编的高职高专人文素质系列“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已于2010年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并投入到课改班级的使用中。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以职业能力为出发点的全新理念的大学语文教材,正在申报“十二五”规划教材,这本教材的面世将为大学语文教材开发提供参考范式。

参考文献

[1][德]鲁道夫.普法伊费尔.项目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傅小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04.

[2]有宝华.综合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5]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6]杜祖贻.杜威论教育与民主主义[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美]威廉.H.克伯屈.教学方法原理——教育漫谈[M].王建新,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

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论思考与实践 篇9

概而言之, 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即大学语文课的边缘化倾向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各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的情况参差不齐:有开设必修课的、有开设选修课的、有不开课的, 开课的课时有多有少, 从国家规定的108学时到实际开出的只有30课时不等。

二是大学语文师资力量相差悬殊:不设中文系的高校一般指派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去教大学语文, 年轻教师也仅仅把这门课程当做过渡。由于大学语文不是一个独立学科, 教师在科研上很难找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点, 难以在学术上获得地位, 这样的师资现状, 更加速了大学语文课的边缘化。

三是大学语文课程定位不准确, 突出地表现为:一方面过分夸大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功能, 诸如期望大学语文承担起人文素质培养的重任, 给大学语文附加了难以实现的额外负担。另一方面, 完全从实用的角度出发认识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目的, 因为大学语文教学难以立竿见影, 从而否定大学语文课开设的价值。

四是大学语文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成材需求。大学语文教学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区分度小, 学生戏称大学语文为“高四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形成上述事实, 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 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课程理念模糊所致。因此, 我们从课程论的视角重新审视当前的大学语文教学, 将大学语文课程由单一的必修课开设拓展为必修、选修、活动三类课先后开设, 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多元建设的格局, 在课程规划、教材建设、教学实施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 得到了师生们的首肯。

二、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建设审视

目前, 大学语文在比较多的高校还是孤零零的一门课, 而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课程来进行建设的不多。因此, 出现上述边缘化的状况也就不足为奇。教学阶段性特征十分明显的高等院校, 孤孤单单的一门大学语文课, 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 比较好地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 困难相当大。尤其是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语文更甚。除了特别爱好、兴趣比较浓厚、或是对其重要性有充分认识的少数学生之外, 大多数学生对大学语文普遍重视不够。加上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加剧的今天, 大学语文与专业学习相比, 难以凸显其较强的实用价值。

大学语文不仅要作为一门“课”来建设, 更要作为一门“课程”来建设。这不仅有助于开发与整合语文教学资源;也有助于接轨高中语文课改;更有助于养成终身学习语文的习惯。

(一)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有助于开发与整合语文教学资源

语文学习的特殊性告诉我们, 语文学习不限于语文课堂教学这一固定的时间和空间。语文能力的形成, 依赖于更重要的语文课堂之外的广阔时空拓展。大学语文教学紧紧抓住课堂固然十分重要, 但是, 固守一隅, 其结果必然是事倍功半。这是已经被证明的事实。

现在的大学语文教学, 比较多的是一门课的学习。一方面, 由于课堂教学的时间相对较少, 不少学生课外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和意识难以养成, 大学语文的教学效益难以在其他课程学习中发挥作用, 无形中弱化了大学语文的基础工具功能。同时,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期冀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一讲一听就能够提高语文能力, 这是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因为本来大学语文学习的课时就相当有限, 特别是在课堂上得到的语文训练的机会少之又少, 假如在课后不借助语文活动等得到有效的训练和巩固, 语文能力难以得到切实的提高。久而久之, 进一步学习语文的动力难以持续, 甚至有可能逐渐丧失。很显然, 这不利于语文学习良性循环机制的形成。另一方面, 既然大学生有学习诸如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等课程的需求, 与其持消极的态度来看待大学生实用性课程的学习, 还不如采用积极的姿态来主动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实用性课程。用选修课等诸多形式开出若干受大学生欢迎的实用性课程, 既可以有效缓解大学语文课时量少的矛盾, 又能够同时在实用性课程的教学中渗透大学语文的诸多元素, 在训练、实践中将两者有机融合。

用课程建设的思路来整合大学语文教学的资源: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统一, “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文学鉴赏”和“中国文化”课等的统一, 课内和课外的统一, 可以有效地构建起多元的大学语文学习平台。将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纳入到一个系统进行整体建设, 大学语文的课时量更多了, 可以覆盖大学生在校四年的时间, 增加了大学语文能力训练的机会;将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文学欣赏等诸多课程进行整合, 形成大学语文课程的“超市化”, 容易满足大学生语文学习的多元需求, 也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学, 拓宽了大学语文的学习空间, 增加了大学语文学习的频率, 强化了大学语文学习的效果。

总之, 用课程论建设理论指导大学语文改革, 可以将与大学语文直接关联的若干门课整合在一起, 能够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机会和时间。很显然, 整体大于个体之和。

(二)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有助于接轨高中语文课改

大学语文的系列课程开发, 是应对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新一轮的高中语文课程教材改革已经在全国陆续推开, 如何接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 将是大学语文必须面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 必修课的课时比例大幅度下降, 而选修课的课时比例大幅度上升。新课程标准要求, 选修课多至近50个门类、占高中语文总课时量的一半。与此同时, 高考命题已经开始了一定幅度的调整, 对高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有新的规定。这一系列的调整与变化, 意味着即将进入高等院校的大一新生, 语文知识面更宽, 学生之间的语文能力的差异更大。大学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的启动, 如果不能与高中课程改革接轨, 势必遭遇更为剧烈的边缘化。大学语文教学希冀用一本教材, 几十节课 (多则上百节) , 显然难以满足学生成材的需求。

大学语文的系列课程开发, 进一步增加必修、选修和活动的课程门类和种类供学生选择, 成为应对高中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否则大学语文还是老面孔, 也就难怪学生不喜欢, 贬之为“高四语文”了, 进而“弃”之、“远”之。

(三)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有助于养成终身学习语文的习惯

大学语文因为课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定位于通过一或两个学期的学习要补上中学落下来的语文课, 甚至寄希望大学语文课完成人文修养的重任, 显然是不现实的。大学语文教学的目的首要定位于, 要把学生在中学阶段被应试教育败坏了的“胃口”重新调整过来, 养成终身学习语文的兴趣, 能够使他们自己找书来看、来读。将大学语文进行系列课程设计, 增加大学生亲近语文的机会和频率, 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语文学习的“随机意识”和习惯, 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定向兴趣和情趣。

所谓“随机意识”和习惯, 就是培养学生在课堂语文学习的基础上, 形成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场合都想到语文, 将听到、看到、读到的语言和文字材料与语文学习挂钩, 自觉养成吸收、转化的语文动机和习惯, 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 (“举一”) 迁移到其他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的语文学习 (“反三”) , 在加深已有知识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语文能力, 体验语文带来的乐趣。

大学语文的课程建设, 能有效地增加学生在校期间形成“随机意识”的概率。大学语文的系列课程设置, 有效地保证了在校四年内“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 (吕叔湘语) 。大学语文系列课程可以随时随地与学生同行, 增加了学生逐步具备超越课本、超越课堂、超越自己而不懈学习语文的习惯的概率。这样, 大学语文的课堂变大了, 大学语文课本变丰富了。学生有了语文学习的“随机意识”后, 电视、电影是“语文”, 通知、假条、书信、海报是“语文”, 一则广告是“语文”, 一个招牌是“语文”, 一幅画里包含“语文”, 一首歌中隐含着“语文”, 等等。这样的潜移默化, 对于养成终身学习语文的习惯大有裨益。

三、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建设探索与尝试

我们对大学语文教学进行了课程论层面的思考和实践, 初步形成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雏形。目前, 大学语文系列课程开发、拓展和延伸的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变等、靠、要课上的被动局面为寻找机会、策划性开发、主动出击;变一门课为多门课;变必修课为必修课与选修课衔接、拓展与延伸;变局限于一学期的课堂教学为服务学生在校四年的立体学习;变局限一本教材为以教材为主、拓展课外阅读、语文课外活动结合。使学生体会到大学语文教学对专业学习的有效支持, 使学生感到大学语文与校园文化建设密不可分, 使学生深切地感悟到大学语文学习与他们的终身发展息息相关, 进而将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向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推进了一步。

(一) 巩固必修课阵地, 创设选修课平台, 整合课程建设与教师科研

首先, 完善大学语文必修课系列课程的阵地建设。必修课作为第一课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借助重点课程建设的契机来巩固“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两门全校必修课的地位。“应用文写作”强调语文的实用性特点,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现在, “应用文写作”网络课程已经成为我校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大学语文”强调语文的基础工具性特点, 兼顾人文精神的培育, 实现了相关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大学语文”贯彻大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 将课内精讲篇目、泛读篇目与第二课堂的阅读拓展篇目视作有机整体中的三个部分。课堂教学以基本篇目为原点, 进行专题教学, 以点带面进行泛读篇目的阅读指导, 通过拓展篇目的阅读, 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拓宽学生的视野, 同时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专题教学内容逐步实现课件模块化, 在保证基本要求实现的前提下, 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完善和拓展语文能力的需求。通过“大学语文”网页建设, 将课程资源与网上海量语文学习资源链接、整合。

其次, 选修课程开设将学生深层次学习需求与教师科研主攻方向有机统一。保证大学语文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与满足学生的多层次学习需求, 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大学语文教师仅仅定位于必修课的课堂教学, 教师自身的提高难以保证, 学生的多元、多层次学习需求也难以满足。创设教学和科研互动提高的机制, 可以有效保证大学语文师资队伍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我们注意引导教师开设凸显自身特长的选修课, 将教师的专长、爱好与科研、教学相结合。大量选修课程的开设, 有效地保证了适应学生层次丰富、能力各异的大学语文学习需求。科研有机会、教学有保障, 教师投入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热情和智慧得到了保护, 教师队伍容易稳定、教学质量容易提升。目前, 我校已开出近10门大学语文选修课, 供不同年级的学生选修, 满足了学生在校期间对大学语文学习的不断深化和延续。

(二) 教学侧重能力培养, 活动渗透语文设计, 拓展应用的多元途径

围绕四年的时间进行大学生语文能力培养, 是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我们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 明确了培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大学语文教学重点。除了“应用文写作”外, 还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贯穿基础写作能力主线。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水平和应用能力, 写作语文小论文是其中的重要抓手。小论文写作训练侧重语文学科小问题选题, 指导学生亲身体验收集材料、分析材料、提炼观点、拟定提纲、形成论文的全过程, 在规范中提升能力, 在实践中感悟成功。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统一起来, 不仅拓展了课堂教学, 而且规范了课外指导, 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目标清晰、效果明显。与学生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专题调查报告都有较高的质量, 这样的引导和督促, 受到学生和专业教师的肯定。

另一方面, 在课外活动中渗透语文设计, 营造浓浓的语文学习氛围。我们抓住校园文化建设的有利时机, 主动出击、积极策划和参与全校性的课外活动, 并在活动中渗透语文元素。如, 指导演讲、辩论、朗诵、文学社团的活动, 与相关部门一起策划、组织“明日商界之星”、创业设计等大型综合性活动, 参与策划全校读书节并进行具体指导, 将大学语文教学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诸多活动衔接起来。如, 每学期定期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系列人文讲座, 特别是请名人演讲进校园,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有效地连接起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同时与校园文化建设、学风建设互为呼应, 既拓展了学生的人文视野, 又提升了学生课外关注的品位。此外, 还有全校性的大型语文主题活动, 如, 读书节、作文大赛、学生DV大赛、文学沙龙等, 也已经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载体和形式。

摘要:大学语文教学的课程建设, 不囿于开设一门必修“课”, 而是要开发满足在校四年学生语文学习需求的一系列“课”, 保证有语文学习不同需求的学生随时能进行语文学习、接受指导。大学语文必修课要强化能力训练的主线, 注意与专业学习的有效衔接;选修课要突出服务学生的多元语文学习需要, 注意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活动课要主动介入校园文化建设, 策划和营造校园内浓浓的语文学习氛围。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篇10

一、爱心与责任相结合的原则

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在我国尚属朝阳事业, 民办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的难度比公办高校教师更大。因为民办高校的学生多为本科三批录取的, 基础知识相对较差, 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能力“先天不足”;毕业后就业难度更大, 因此他们更关注专业课程;个别学生甚至把大学语文视为“高四”语文, 认为可有可无。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 作为民办高校教师, 更要强化责任与爱心。责任专注于教书, 爱心致力于育人;责任以学业修养为根基, 爱心以德行良知为基础。从学科教学的角度判断, 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更要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独特的优势和魅力:以情感人, 以知授人, 以理服人, 在教学过程中同步培养学生的智商和情商。要达此目的, 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要落实一个前提, 即教师本人要忠诚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 爱岗敬业。二要实现一个途径, 即用“书香凝聚学生、笼罩课堂”。平凡的课堂会因书香而美丽, 单调的课堂会因书香而生动, 生动的课堂会因书香而致远。三要搞好一个引导, 即师生共同“练功”。大学语文教材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 文质兼美的课文内容, 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校园的时代主旋律相吻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牢牢把握这些“要领”, 引导学生朝着培养高尚情操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目标迈进。

二、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是时代赋予大学阶段教育的总体要求, 也是民办高校教师搞好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努力方向。大学语文教学的科学性要求教师把握课程本身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把知识、技能准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为此, 教师要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 充分而有效地传播知识、教授技能, 启迪学生心智,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 使学生把握学科的科学体系、内在逻辑和基本原理, 学到真本领。大学语文教学的思想性表现在这门课程巨大的德育力量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比拟的。如前所述, 大学语文教材的人文精神内涵和课文内容, 决定了这门课程教学中体现和渗透德育的效果要大大优于其他学科, 这个优势和条件是得天独厚的。譬如, 教师在对课文进行人物形象分析、思想主题归纳和艺术特色总结时, 可借此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举一反三的启迪和教育, 学生会因此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也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有机结合, 教师教学就会真正做到“文道统一”, 也就是说“既教书又育人”。

用大学语文课程教育学生实际上就是审美教育。其教学的思想性和科学性是辩证统一的, 二者在学生培养目标上又是一致的。教学的思想性取决于教学的科学性, 反过来, 教学的思想性又是提高教学科学性的重要保证。

民办高校大学语文教师应自觉把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当做分内之事, 主动把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实现二者的和谐统一。要做到这一点也不难:一是因为这门课程所揭示的客观规律渗透着唯物论和辩证法, 它能感染学生, 为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教师高尚的道德修养, 丰厚的知识、技能素养, 对学科严谨、求实的态度和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 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典范, 成为对学生言传身教的动力;三是教师对学生养成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认真严谨的求学精神、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等方面的严格要求都是大有裨益的, 也是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在不同角度和层面的体现。

三、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无论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 基础课的教学对象大多是新生。民办高校学生在校期间, 基础课学习时间相对较短, 学习任务重, 学习压力大, 毕业后就业压力更大。因此, 他们迫切希望教师能按“需”施教, 很容易重视专业课程, 轻视基础课程, 有的学生甚至漠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这对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所以, 教师要因势利导, 贯彻好这一原则,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大学语文的学科理论, 并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形成更强的潜在能力, 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走上社会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 在思想上, 要提高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教师要千方百计让学生明白, 语文伴随一个人的一生, 对文字信息的阅读、掌握和运用能力永远是他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之所需。同时, 在大学阶段, 从一定意义上讲, 学生要把大学语文从基础课提高到“专业课”的高度来重视, 充分认识这一门课程学好了对学习其他课程的重要意义。其次, 在教学途径上, 教师要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与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相结合, 这既体现了大学语文课程训练学生读、写、听、说应用能力的自身特色, 也对突出和实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时代要求意义重大。语文应用能力展开来讲, 就是查阅、筛选、解析、捕捉信息的阅读审美能力, 写自己所想、所思、所得、所获的文笔能力, 价值取向理解正确、文学理念明晰、文学趣味纯正的判断能力, 流畅自然地说出个人见解的口语表达能力。最后,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大胆取舍, 要认真做到:备课时既吃透教材, 又“备”好学生;讲究教学方法, 因人制宜, 因课制宜;讲深、讲透教材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正确掌握理论、知识、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一定的阅读、习题和写作训练实践以及社会实践, 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适时将知识和方法转换为能力。

四、普遍施教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俗话说:“人过一百, 形形色色。”学生群体也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照顾到学生的一般特点和个性差异,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它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教学的深度、广度和进度要适合一般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二是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和个性差异。由于基础课阶段学生的阅历、基础以及原有智能结构复杂多样、参差不齐, 所以, 贯彻这一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贯彻这一原则, 首要任务是要深入了解学生。一是要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一般特征, 如知识水平、实际能力、学习风气等;二是要了解班级学生的生活、家庭等情况。讲授大课的教师更需要了解学生的这些特点, 面向大多数学生, 使教学的深度、广度和进度能够为学生所接受。还要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因为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 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 可通过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布置课外作业和攻坚难题等方式, 给这部分学生较大的自我设计、自我完善的空间, 使他们在相同的学习时间内更充分地发挥自身潜力。但对于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学生, 必须要求教师与他们谈心交友, 对症下药, 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 克服困难, 排除干扰, 提高心理素质, 增强学习信心, 最终使他们跟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程度, 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五、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教与学是紧密相连的, 一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教师“教”了什么, 更在于学生“学”了什么。因为教师“教”只是学生学习的外因, 学生自觉、努力地“学”才是学习的内因。外因是条件, 内因是根据,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贯彻这一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 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让学生充分感受其存在, 自觉、主动、能动地学习, 在学习中起到主体作用。换言之, 教师不能独“霸”讲坛, 师生互动才能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师生互动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 基础课阶段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 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一定的学习特长。教师必须把他们的特长和求知欲看做教学资源加以发掘、利用,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 基础课阶段大学生已初步具有独立性、探究性的思维特点。作为教师, 不能满足于给学生硬性灌输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而要转变观念和角色, 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这种转变要求教师在大学语文课堂上要善于提问, 为学生创造思考的氛围, 以激发学生思维, 引发其思想碰撞, 还要积极肯定其独到的见解, 甚至鼓励学生走上讲台, 让大家分享其思考成果。这样, 就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鼓舞学生的学习信心。

第三,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 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创新一日千里, 学生在校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 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自学, 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习惯, 使学生在学习上赢得主动, 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自学能力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是学生不断吸取文化科学知识的有效手段, 是他们形成自身求知“造血功能”的不竭动力。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通过自学而且只有通过自学才能学得出色, 正所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优秀教师之所以优秀, 就在于他能将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教给学生, 变成学生的能力。这样, 即使学生毕业走上社会, 也知道自学, 不断更新知识, 锻炼和发展自身能力。

六、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原则

大学语文历来习惯于采用教师单方面传输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 师生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缺乏有效交流, 效率很低, “教学”中只有“教”, 没有体现出“学”的能动性。它被我国一些专家称之为“填鸭式”, 指不管学生是否消化得了, 只是硬塞、硬灌。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很多有识之士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教学改革, 创造出了各种教学方法, 譬如基于原理性教学层次的“启发式”“设计式”“发现式”等, 基于技术性教学层次的“讲授式”“谈话式”“讨论式”等, 基于操作性教学层次的“分散识字式”“听说式”等, 都比传统的“填鸭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进, 但效果仍不理想。近年来, 校园网在高校中逐渐建立起来, 这种以信息交流为基础的网络设施, 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开辟了新的道路, 也为民办高校包括大学语文课程在内的基础课教学改革提供了便利条件。笔者认为, 现有的网络已经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网络应用基本可以满足目前教学的各种需要。网络的相互性、随机性、随地性优势使大学语文教学变得方便、实用、快捷、有效, 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根据网络特点, 师生之间可以教与学、问与答, 可以灵活、高效地进行双向交流,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教师要认真了解、分析网络教学的特点, 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课程教学方案, 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在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时, 既可以开发专用的网络教学系统, 也可以使用通用的网络应用平台。总之, “网络教学模式”完全可以促使我们利用网络现有条件采取多种全新的教学手段, 把传统的“填鸭式”彻底摒弃, 这应该成为当今民办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模式, 并以此推动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大学语文的教学原则是为体现该课程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 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 应依据教学目标反映教学过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些原则是:爱心与责任相结合,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普遍施教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 传统教学模式与网络教学模式相结合。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篇11

【关键词】国学素养 大学语文 影响因素 改革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C-0095-02

国学教育是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为主的教育。大学语文是面向非中文系学生开始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是一种文化教育,应根据自身特点,立足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国学主流思想,肩负实现大学语文的文化教育使命。大学语文课程与国学在教育内容上存在关联性,在教学目标上具有共通性,连同教育理念与思维方式都有交叉共融关系。当前,可利用“国学热”这一个契机,对大学语文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大学语文课程得以发挥学科的应有作用。

一、国学素养培育视野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对于培育人才素养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鉴于大学语文与国学存在内在联系,高校大学语文应该密切联系国学教育,这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大学语文课程本身的发展。大学语文课程本身既老又新,“老”是语文类课程开设时间较早,“新”是该课程曾中断过数十年,尔后又重新定名,在全国推广开设时间并不太长。众所周知,大学语文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为主要目的。社会的不断进步、时代的日新月异、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这些无一不对当代大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一门旨在传授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历史、哲学、科技等学识的课程,更需要关注本身如何发展的问题,去适应社会的变迁。

大学语文课程需密切联系国学精品,丰富大学语文教育中国学教育的内容,为大学语文教育注入鲜活的血液。这不仅可以满足大学生对国学认知的需求,也可以提升课程魅力,只有赢得更多的学生认可,课程的发展才有长久的生命力。在实践过程中,要有历史的眼光,清楚认识到大学语文与国学教育在内容上本身就存在一种血肉联系。要积极利用这层关系,将大学语文课程与国学素养培育紧密联系,使大学语文课程成为国学教育的重要载体。“国学热”本身就给了大学语文课程无限的可能性,所以把握时机,看清局势,不仅有利于大学语文课程的发展,也有利于国学的宣扬,这是双赢的局面。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大学语文与国学教育在目标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国学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解读吸收,唤起国民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精神层面的富足。而大学语文课程设置本身也具有人文素养培育、人文精神教化的作用。两者的目标趋向是一致的,紧密联系在一起,都强化精神层面的教育,可见,两者的共通性就是一座无形的桥梁。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国固有的文化传统正遭受到西方思想的冲击,抛弃历史,忽视传统的思想在不断渗透,崇洋媚外的社会现象时有发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之下,大学语文课程的长期教学目的必须坚守,并在此基础上更要进一步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古人以文载道的思想,应该贯穿于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选取不同体裁的作品让学生去领略先哲们博大精深的学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关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汲取中华传统美德为己用,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唤起学生心中的文化归属感与文化自信心,最后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型人才。

二、国学素养培育视野下影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因素。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民族文化,给民族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母语教育危机日趋严重,外语在中国受重视程度远超过母语,许多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对英语水平的硬性要求。为了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能够掌握主动权,大学生忙于各种英语等级考试,致使母语教育受到冷落。可见,在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学习的实用性目的非常明确,求学功利色彩较浓厚,往往忽视个人文化修养和国学涵养的培养。再者,由于社会快速变动,媒体信息层出不穷,大学生的生活圈也由原来单一化转向多元,他们崇拜偶像,追求时尚,沉迷于网络的虚拟世界。由于他们内心缺乏一种主流文化帮助他们认知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往往出现迷失自我的现象。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国学素养的培育是十分必要的。

(二)学校因素。大学语文除了传授国学知识,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理应受到重视。但是,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学科中却逐渐被边缘化,出现学科危机。一是高校对大学语文学科不重视,表现在师资力量薄弱,职称学历低的年轻教师居多,专职教师少于兼职教师,教师学科素养参差不齐,影响教学质量。二是高校课程设置趋向功利化,热衷将雄厚的师资投入容易出成果、为学校带来荣誉的课程,而对大学语文这门人文学科则表现出不冷不热的态度。

(三)教师因素。从大学语文教师队伍而言,部分教师始终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单向式的灌输为主,始终扮演着传授知识的角色,对学生要求则带有较明显的强制性色彩,必须是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丝毫没有顾及学生接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情感,更谈不上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其实并不是单纯的传授纯知识,更注重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将知识内化成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在教学手段与方法上,部分老师采取的教育教学手段过于陈旧、单一化,缺乏互动,甚至整堂课都在照本宣科,使得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大学语文课程的积极性。

(四)学生因素。从学生自身来说,在学习大学语文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一是从学习内容角度看,大学语文教材内容有一些在中学阶段已经学过,这就使得学生对其提不起兴趣,容易在课堂上开小差。二是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一些学生在学习态度上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只要拿到学分顺利毕业就万事大吉,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该课程对自身人文素质、道德培育的重要性。三是对大学语文学科重要性认识不足,大学语文不像大学英语,学好英语获得考级证书,能在求职中获得优势,大学语文也因为没能立竿见影给学生带来好处,而成为他们眼里可有可无的课程。

三、国学素养培育视野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一)教学目标须明确。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一门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语言表达能力为目标的工具性课程,也不仅仅是专门研究学术的学习场所,更应该是建立完备健全人格、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一门课程。而人文素养的提升,更是大学语文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大学语文应用传统文化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进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水平。课堂上,老师有责任强化文化素养重要性,并努力塑造他们成为有见识、有知识、有胆识、有自信心的高素质人才,这样才能在未来成为引领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不能因为国学教育的缺失,过度的功利化,让大学生成为了缺乏精神内核的机器。

(二)教学编写须实用。教材是国家实施教育目标,教师用以教学的主要材料。教材选编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成果、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的大学语文教材,一是以古文为主,而且自身不成体系;二是偏重文学作品的语文知识分析。面对大篇幅的文言文,学生自身文言功底薄弱的话,就等于直接将这批学生拒之门外。因此,教材的选编,一是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实际需求,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选取通俗易懂并且适合当下社会发展以及个人发展需要的文章,突出教材的实用性。二是注重人文教育与语言训练完美契合,通过渗透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道德观念、为人处世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领悟文章背后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准则,实现开设大学语文这一课程的真正功用。

(三)教学方法须灵活。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方法,方法得当,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不当,用力虽勤,往往事倍功半。教学活动也一样,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则端坐在下面倾听,这已经不适合新时代的课堂。现今的课堂需要打破固有的模式,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增加师生互动环节。教师可以凭借多媒体达到视听说兼具的效果,多种感官交替刺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大学语文的积极性。另外,可以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夯实所学知识;组织即兴演讲,帮助学生体悟文章中的情感流露;举行诗歌朗诵,引导学生领略诗人的独特思想感情等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身临其境的感悟,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进而塑造健全的人格。

(四)教师素质须提高。大学语文课程教授的内容庞杂、学生兴趣低迷。要改善这种不利尴尬局面,对于大学语文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在外因无法掌控的时候,只有从内因入手,一是教师应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变得学识渊博,提高自身学科素养;二是加强自身人格魅力的修养,德育素养的培育从来都不是单靠说教就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往往通过教师以身作则,生活细节中起表率作用,无形之中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下,在与教师交流时,都能在老师的举止行为中习得为人处世的方法、道德品质、知识学问,这才是真正合格的大学语文教师,才真正做到以身传教,使学生从中获益。

大学语文教育进行的是人文素质教育,为顺应社会的期待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者应以学生为主角,重视其学习成效,并且以培育全面发展、具备人文素养的人才为目标。在国学素养培育方向指导下,以大学生为中心,重视大学生的个别需求,顺应时代的需要。同时,转变教师陈旧的教育理念,用全方位眼光重新审视大学语文教学与国学之间的互融性,审视大学语文课程存在的弊端,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寻求大学语文学科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应有的功效,为社会输出高品质、高素养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忠芳.大学生国学教育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11(11)

[2]骆兵.关于大学语文与国学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2009(5)

[3]况晓慢.开展国学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3)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 篇12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困惑

《大学语文》这样一门具有独特功能的课程, 在中国很多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校里不但没有获得其应有的地位, 反而还遭到人为的“矮化”, 这不禁令人困惑。困惑之一:《大学语文》认识上的偏差在一些学校里, 有些领导不大重视《大学语文》, 课时减了又减;有的学生对《大学语文》课产生厌学情绪, 相反对英语课程情有独钟;大学语文的任教老师也深感苦恼, 课时不饱满收入少, 缺少专业支撑, 职称晋升较难。

困惑之二:大学里存在的怪现象一边是《大学语文》遭遇边缘化的困境, 一边是学生表达能力的整体下降。大学生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表达能力均与其身份不符。至于在文学作品的鉴赏方面, 大部分学生的能力更是不容乐观。

面对《大学语文》的尴尬处境, 笼统地说学校领导不支持是片面的;笼统地说大学生们不热爱更是片面的。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任教老师怎样去认识、怎样去实施教学。其实,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复杂的, 它涉及历史上重理轻文定式思维的影响、当代社会功利倾向的现实选择、英语霸权地位挤压下的恶果、教材改革滞后和教师水平参差不齐的负面效应等多个方面。这些原因, 有些是深层次的并非一般人所能为的, 有的是常人能为的。所以客观来说, 应从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 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上多做些尝试与探索。

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的探索

《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涉及教学理论探讨、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教学实践等多个方面, 是一个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从理工科院校的校情出发, 笔者认为:其思路应该是:一个中心、两个先行、三个尝试、四个创新、五个坚持。

1、一个中心:以教学为中心

《大学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 就是要把学生语文知识和人文素质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无论是教材建设、师资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教学实践等方面, 自始至终都在围绕这个中心, 加大学生语文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力度。

2、两个先行:课程定位先行, 理论研究先行

(1) 先行之一:课程定位先行

《大学语文》教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历来众说纷纭。这实际涉及到课程的定位:是公共基础课、素质教育课, 还是人文通识课?笔者认为, 《大学语文》课程应该被定位为公共基础课程。因此, 在授课过程中, 就应该牢牢把握其基础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只有方向明确了, 做到有的放矢。

(2) 先行之二:理论研究先行

理论研究就是对与教学有关的理论进行研究, 它涉及学科知识、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所谓先行, 就是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过程中, 只要是涉及课程建设中的有关内容, 应该先从理论进行探讨, 然后再付诸实施。其先行的途径一般应该有两个:一个是论文, 一个是立项。这有如下好处:

首先是能提高《大学语文》课程地位。一个学科或一门课程, 如果在教学、科研项目上默默无闻, 教学效果再好, 也很难得到方方面面的认可;其次能得到一定资金的支持, 再者是为任教老师提供了一个增强科研、业务能力的平台。

3、三个尝试:讲义撰写尝试;课件制作尝试;网页制作尝试

(1) 尝试之一:讲义撰写

教材建设在课程建设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目前国内的教材众多, 这些教材, 有的很好, 但容量太大;有的教材在内容上与中学教材重复过多;有的教材仅是文选本, 篇与篇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针对这些情况, 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并尽可能做到因势利导, 贴近学生需求, 撰写符合学生要求的讲义, 以讲义为主, 以教材为辅。讲义撰写过程中, 应该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一、大胆创新, 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

在指导思想上, 首先是尽可能达到科学性与实用性、历史性与现代性、思想性与艺术性较完美的结合。其次是以史带文, 在文学史的框架内, 以有关基本理论为先导, 把具体作品作为例子, 让学生在了解文学史纵向线索的基础上来完成作品横向方面的学习。再是重树“大语文”视角, 视语文为认识社会的有效途径, 视语言为重要的文化载体, 视作品具有陶冶人们情操的功能, 引导学生全方位、多侧面地去领会传统和现代文化的深刻蕴涵以及体悟人生哲理。最后是建立便于学生自学的平台, 强化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 以有利于实现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终极目标。

二、实事求是的合理定位。

《大学语文》就其性质看, 虽说是公共基础课, 但有读书明理的功能。所谓“读书明理”指的是读文学书、明做人之理。这也就是为什么自古以来文学一直是中国人作为启蒙教育、人格教育的基础课。因此, 《大学语文》不能仅视为重要的公共基础课, 也应被看做人文精神的传播课。作为讲义的编写者在编撰讲义时相应增加一些历代优秀的文学篇目, 也就顺理成章了。

三、搭建好科学的统筹兼顾的框架。

在体例建构上, 讲义一般要以文学史发展脉络为经, 以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家的经典作品为纬, 由散文﹑诗词﹑小说﹑戏剧、外国文学以及写作等部分构成。这样就形成了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相结合, 以中国文学作品为主、外国文学作品为辅、兼顾应用的基本结构格局。在这个建构中,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 既为学生全面了解文学史知识创造了机会, 又为学生广泛涉猎众多体裁、题材的优秀作品和发挥写作能力提供了条件。

四、内容安排上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

在作品选择上, 既要突出其美文特色, 更为重要地是要与时俱进, 贴近时代需求。作品选择在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前提下, 力求古与今、中与外作品的精、多、全、新。坚持题材风格的多样化, 所选作品要基本涵盖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众多的名篇佳作汇聚成册, 构成一个多彩多姿的“世界”, 让学生浸淫其中, 得到熏陶和感化。

(2) 尝试之二:光盘制作

课件教学是实现教学手段、方法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般是老师讲, 学生听, 常常是“一张嘴、一杯水、一根粉笔”讲到底。这种教学模式的确难以适应当代学生的需求。为了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与手段, 图文并茂、与《大学语文》讲义配套的电子课件就成为不可或缺的教学辅助工具。

(3) 尝试之三:题库与综合练习

目前《大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尴尬的地方在于有限的课量难以涵盖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语言学、公务写作等方向所有的内容, 必然会造成难以从整体上给学生呈现一个比较清晰的学科景象, 因此在课程教学的同时, 大量扩展性的习题与综合练习的配备就可以尽可能地弥补课程教学之外的学科知识的盲区, 这些补充材料有助于学生开拓知识视野、培养审美评价能力和文化评价能力,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4、四个创新:教学模式创新;考试模式创新;专题讲座创新;社团活动创新

(1) 创新之一: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创新, 就是教学模式不拘一格。任课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授课。对有特长或有需求的学生可以区别对待, 进行“分槽喂料”。如果班上有同学喜爱文学作品, 任课教师就可为其开“小灶”, 同时将其介绍到相应的文学社团, 给予培养, 以扬其之长。

(2) 创新之二:考试模式

考试模式创新, 就是改革现有的考试模式。考试的目的, 是要通过试卷全面而准确地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所达到的程度。然而, 现有的《大学语文》考试, 无论是闭卷还是开卷, 都很难实现主观上的这个愿望。因为, 试卷上的成绩是学生考前靠“临时抱佛脚”突击得来的。这里所说的“考试模式创新”仅是对总成绩中平时成绩的变动, 记分的范围在原考勤、作业的基础上应该增加回答问题、教学建议、学习独创性、发表文章等多项。记分范围扩大后, 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理论联系了实际。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3) 创新之三:专题讲座与沙龙

专题讲座与沙龙创新, 就是将专题讲座的内容与课程的内容联系一起, 这种讲座实际上是课堂的延伸。针对《大学语文》课时有限的实际情况, 开设专题讲座就成为了有效的课程补充形式。此类系列化专题讲座, 内容应与与课程内容相挂钩, 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 人员可以不固定, 主题也可以自由灵活, 相信必然会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与兴趣。

(4) 创新之四: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创新, 就是创造条件使同学们的爱好与相关社团对接, 让他们在各自所喜爱的社团里找到思想上的共鸣。作为以理工为主的院校, 一些文科类社团倍受同学们的青睐, 在这些社团里, 指导老师一般由文科老师担当。因此应该因势利导, 将文学社团的活动纳入课程建设的范畴, 使文学社团成为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阵地。

5、五个坚持:

坚持走出去;坚持教材、大纲、试卷三统一;坚持相互听课、作业互查制度;坚持教学研究和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

(1) 坚持之一:走出去

走出去, 其目的就是学习。为了改变《大学语文》课程尴尬的局面, 必须要走出去, 利用网络平台、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培训学习的机会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联系。通过主动性的联络, 既能开拓学科视野、增强了教学技能, 又可以为课程建设获得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丰富学术资源库。

(2) 坚持之二:教材、大纲、试卷三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提倡和鼓励任课教师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进行教学模式创新, 但前提必须坚持教材、大纲、试卷三统一。任课教师只能是围绕教材内容进行深化和延伸, 只能是在教学大纲框架内发挥。教材、大纲、试卷三统一, 是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基础, 也是保证教学行政部门有关要求得到落实的措施。同时, 也是检验完成教学任务质量高低的凭证。

(3) 坚持之三:相互听课、作业互查

坚持相互听课、作业互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也是教师相互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 同时也是课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从相互听课来看, 作为讲课者必定要精心准备, 力图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到极致, 其收获是大的。对于听课者来说, 肯定也是一次难得的取长补短的学习机会。从作业互查来看, 这一约束性举措, 使互查双方都能从彼此的检查中得到促进, 在促进中得到提高。坚持相互听课、作业互查的传统, 对课程建设是有利的, 同时也有利于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的提高。

(4) 坚持之四:教学研究和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研究和理论联系实际, 在课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学研究涉及两个层面:一个是教学理论研究, 一个是教学研究活动。教学理论研究是对有关教学理论的前沿知识、学科方面的知识和教学过程中的难题等方面展开理论探讨。而教学活动是对上述几个方面问题的研究进行布置、探讨、督促和检查。

(5) 坚持之五:言传身教

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行。”作为当代的高校教师, 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 发扬以身作则的优良传统尤为重要。强调言传身教, 就是说作为一名旨在灌输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高层次文化素质的《大学语文》课任课教师, 一定要用高尚的情操、品格去教育、影响学生, 使其成为时代所需要的人:既有专业知识又具有高尚的品格与情操。

上一篇:财务风险的规避方法下一篇:地下空间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