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教学之浅见

2024-05-24

大学语文教学之浅见(共12篇)

大学语文教学之浅见 篇1

关于大学语文教育的论文琳琅满目,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向发意的《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一文“立足于现代教育学理念, 以及对于实际语文教学经验的总结, 和现代社会对人文素质的呼吁, 对于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反思, 就社会对于人的素质的具体要求作了一定的分析, 将两者结合起来, 并将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与其他相关学科进行研究, 分别从学生、教师及教学与教材等多个方面分析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从而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在社会中的成长, 促进社会的繁荣昌盛。在具体分析中, 本文注意了不空谈道理和规律, 将教学中的文本及教法相结合, 做到有实例, 有求证。辩证地看待各种在教学中运用的新方法, 既注意吸取其长处, 同时也努力做到保持大学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 避免失去大学语文自身的特色” (1) 。邵龙青、关春芳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赜》一文“探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分析大学语文的困境、原因与出路, 阐明大学语文课的定位和教学内容, 对教材类型、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教学改革中几种矛盾关系的处理, 提出建议和对策” (2) 。张绍红张俊《论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一文中指出:“大学语文教学对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高校应全方位加强和改进大学语文教学, 更好地发挥这门课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3) 。蒋雪艳、付成波《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一文中指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 人文素质教育对高职院校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而大学语文是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教学又不尽如人意, 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4) 。此外还有:朱媛的《母语危机下的大学语文教学策略》 (5) ;张松竹的《我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管理的困境与发展研究》 (6) ;佘丹清、张曦微的《强化母语意识, 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杨坤道的《论当前大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7) ;曹正勇《试论媒介变迁中的大学语文教育转型》 (8) 等等, 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详人所略, 略人所详,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 就大学语文教学谈一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随着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呼声的不断高涨, 人才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越来越突出, 反思和研究大学课程教学的氛围愈来愈浓, 如何使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更加有利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已成为一个重要话题。但在实际中高职院校大多强调专业教学, 大学语文正为各种专业技术课“让路”, 课时不断压缩。即使在公共基础课中, 地位也不如英语和政治课程。对于学生来讲, 最重的是英语等级考试和技能证书, 因为直接关系到毕业证书和将来找工作的问题。在实用主义价值观念的盛行下, 大学语文教学的根基受到冲击, 已被挤向了边缘。而且这种情况下, 大学语文教学还被一再强调要大力提高应用文授课的比重。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 是两者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大学语文不应仅仅停留在工具性教学上, 而且要用非常有限的几十个课时来解决这些问题, 也是不太可能。更重要的是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了多少知识, 而在于通过语文的人文性, 既通过学习、体会文学作品中蕴涵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价值取向、伦理道德、理想信念、心理品格、审美意识等, 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 经过实习、参加社会实践等形式的活动初步与社会有了接触, 体味了一些人生真味, 这使他们面对着更多的人生困惑。虽然大学生们感情奔放, 好强、好胜、敏感好奇、对未来充满幻想, 但在现实的压力下, 他们在表面的自信之下, 潜藏着精神危机的暗流, 情绪和情感不稳定, 只要求别人尊重自己, 却不懂得尊重别人。讲究实惠, 注重个人奋斗, 不善于与人相处、协作做事, 对许多问题的看法易走极端。并且由于当代大学生大都喜欢上网, 网络文化中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使不少学生上述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教学中影响学生思想最大的除了班主任外就应该是语文老师, 因为语文的人文知识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正因如此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 而且这个重视不只是简单的一些实际应用能力教育的重视。也只有这样, 语文教学中拓宽学生视野、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的潜力都将被发挥出来。

要想实现上述目标, 除了大环境要改善外, 更重要的就是语文教师一定要探究、改进教学方法。首先, 要建立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 尽量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 用真诚、友善、宽容的态度启发、鼓励学生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 不迷信老师和课本, 敢于向老师、向课本质疑, 也不迷惑于众人的意见。让学生在心情愉快、无压抑感的情况下轻松听课, 主动发言, 积极与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不断进行交流, 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思路,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次, 在教学中要逐渐让学生学习、掌握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教育的宗旨并非知识的积累, 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 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 要在未来跟上时代, 就一定要不断的学习, 不停的吸取新东西, 更新知识结构。可见, 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 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 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 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淡化标准化的答案和统一的思维方式,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通过老师的启发自己去体会、感悟课文为什么是好文章, 具体好在哪儿。如果是议论文, 让学生感受到它讲的有道理, 被它的道理所折服, 然后再体会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讲明道理的, 自己以后在写议论文或说服别人时, 可以借鉴到什么;如果是散文, 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今后自己在叙事或抒情时可以借鉴多少。经过这样长期、反复的教学, 学生才能真正的理解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大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 反映的是人类的生活与情感。对课文的解读, 必须做综合整体的关照, 要全方面的考察课文与社会、哲学、艺术、宗教、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关系, 充分挖掘大学语文内容所浸润的思想内涵、文化价值、艺术情操, 学生才能全方面的接受各种知识信息, 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素养。比如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中, 可以学习兼怀天下的宽广胸怀;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中可以感悟崇高的牺牲奉献精神;从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中, 体会不怕挫折, 直面打击的坚定信念。这些优秀的文化和精神成就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崇尚更高的人生追求和人格道德诉求, 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而不是作为专家。”通过专业教育, 学生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们通过对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视和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 是能够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的。

参考文献

[1]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2]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西南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版.

[5]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6]蒋仲仁.叶圣陶教育论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大学语文教学之浅见 篇2

[摘要]提出了在“机械原理”这门专业基础课中开展双语教学时会出现的教学模式、师资水平、学生英语强化和教材选用等相关问题,并指出了处理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为开展“机械原理”双语教学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机械原理 专业基础课 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高等教育迎接入世后的挑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重点[1]。为此我校近几年也提出了大力开展“双语”教学的口号,并拟定笔者所教的“机械原理”课程将在下学期进行双语教学。接到任务后,笔者经过了多方面的调研,有以下一些体会与大家一同分享。

双语教学的模式选择问题。目前教育界将双语教学模式分为三种[2]:即沉浸型双语教学――课堂上全部使用外文教育;过渡型双语教学――课堂上开始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学生熟悉了语言环境后逐步过渡到以外语为主,母语为辅的教学方式;综合型双语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如果难度小,用沉浸型教学,否则用过渡型教学,后面还结合一些多媒体来授课。以上三种模式都有老师们采用过,他们反映所采用的授课方式不同,则所取得的成效也是不同的。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通过与诸位双语教师的面谈及他们的最终考核效果分析,本人觉得自己比较偏重于综合型双语教学的方式。这也是结合“机械原理”这门课的性质来决定的。因为“机械原理”这门课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兼有专业课与基础课的一些特点,所以若在基础内容上采用以外语为主来授课,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而在偏专业的部分章节内容上如:三大机构传动的原理、设计上则采用以母语为主来授课,这样可以更好帮助同学们理解相关专业内容。

教师水平问题。由于专业课教师并非英语专业毕业,听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均较差,达不到双语教学的要求。另外,双语教学刚刚试行,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笔者在通过与诸位授课教师的交流中深深感受到:虽然他们熟悉专业知识,也知道专业知识的一些英语表达方式,但如何用英语表达出来,如何让学生们很快接受还有很大困难。

针对这种问题笔者认为,学校的管理部门应该做一些工作来解决这一难题。①学校可以开设双语课和教师口语加强训练班(由外教来授课);②从长远看,学校还要采取“送出去”的方法,即将部分教师送出国外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国外相关课程的授课方法;③如果条件许可,学校还可以采用“引进来”的办法,引进一些留学归国人员担任课程的双语教学,同时这些留学归国人员还可以帮助未出去的教师们进行双语教学工作。

学生英语强化问题。双语教学不等于外语教学,它对学生的外语水平及理解能力要求很高,所以授课时要求同学们精力集中,反应迅速。如果同学能跟上老师的思路,则双语学习效果很好,否则,同学们往往消极怠工,甚至影响他们对该课程的兴趣,进而导致放弃学习,那就不是我们双语教学所希望的了。

针对上述问题,多数学校一般都是采用了学生选修方式,组小班开展“机械原理”的双语教学工作。因为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为了因材施教,老师们普遍反映以选修方式比必修方式的效果好。若强求全体同学参加,对一些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是很大负担,这样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采用小班授课,老师们也更能与每位同学沟通、交流,对提高教学效果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只是在组建小班选用学生时,应注意学生的英语听力与阅读水平。

教材选用问题。教材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双语教学的教材的选用尤其要慎重对待。若引进原版英文教材成本太高,学生较难接受;若仅仅在国内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翻译,学生认为意义并不大[3-4]。另外原版教材内容体系与国内的专业教材体系有所不同,就双语教学的初期,老师们反映原版教材的内容还是不合适我们的同学们,因为我国国内目前开设的双语课多半还是采用半英语半汉语的方式来授课,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们通过英语获取先进的专业知识。如果要引进原版英文教材,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学习难度的方法来进行。经过前期调研,多数学校在“机械原理”双语课中采用的是国内学者编写的英文教材,此方案容易让学生们接受。因为国内学者编写的英文教材内容与中文版机原教材内容一致,若学生们阅读中遇到问题时,还可通过查阅中文版的教材来解决。

上述提到“机械原理”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四大问题及具体解决办法,但实际上有待于解决的问题还有许多。诸如:双语教学工作量问题、双语教学方法问题、双语教学多媒体制作问题等等。要达到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笔者认为机械原理课程的双语教学一定要考虑本校实情,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因材施教进行积极实践与探索,师生齐心协力,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目标奋进。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品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20060243);长江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机械原理”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Y07026)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

参考文献:

作文教学之浅见 篇3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目标中明确要求,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自信心”。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教学效果正如吕叔湘先生说的那样“少、慢、差、费”。作文教学的改革,应是使学生乐于写作文,轻松写作文。作文教学实践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让学生积极体验生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生活既是作文,作文既是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这丰富多彩的生活,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教育心理学的“积极反应法则”也告诉我们:“让学习者自觉地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主动激发学习动机,达到学习目标。”事实上,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有着得天独厚的一面,因为它更具人文性,更为感性,更有感染力,容易诱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需求,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作文的源泉是生活,它直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2.改变学生的写作意识,激励写作的信心。北师大刘锡庆教授指出:“作文教学的‘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作文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让学生学习写作的目的,是让学生写出文从字顺、表情达意、中心明确、思路清晰的文章来。作文教学启迪学生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做的事用文字写出来,从心理上减轻学生作文的压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中学生年轻而富有憧憬的心,最容易被打动。美好的生活应该带来美好的文章。应教会学生:目光不要太快地移开,要更多地投入生活,用心灵与自然交流,用心灵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激情。教师可利用这些特点,指导学生多看课外书,引导学生通过看展览、听报告、参观访问等形式拓展视野,让学生读报、剪报,留心社会,观察生活,积累知识和素材。

3.利用教材的美感,激发学生写作的乐趣。语文教材汇聚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文章精华,久经岁月磨炼,历来脍炙人口,融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语言美、情操美于一体,是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语文教材饱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白杨礼赞》的托物言志;《春》的借景抒情;《背影》的因事缘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直抒胸臆等。在教学中准确而充分地理解作品内涵,把握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并把作者创作时那种激奋的情感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情感,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理解了课文的美,从而享受到写作的乐趣。

4.扩大阅读面,夯实写作基石。作文教学创新的改革,除了要着力丰富学生的生活外,还要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离开了丰厚的积累,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此,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深化阅读层次是作文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逐步懂得广泛阅读是自身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的需要。同时,推荐优秀读物,选择其中精要、精彩部分,如哲理名言、刻画传神之处、妙语连珠的段落等等,进行剖析、咀嚼,让学生动心、动情,产生欲罢不能的阅读兴趣。通过多种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实现主动探求。

5.作文课要轻松自然。作文课要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让学生接受要写作的话题。采用谈话式引入,将时事热点、家庭的人物或事件、学校的新风,作为一个话题拿出来,让学生自己去谈论。也就是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下,学生自觉进入角色,产生不吐不快的激情。作文形式、内容要避免单一化,应走向多元化。启迪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维。

6.改变老师评改作文的方式,是提高评讲质量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学生互改作文,相互交流与沟通,既拓展了思路又提升了情感。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可是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往往不会修改,学生互改作文的方式却解决了这个难题。作文教学中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读,让大家共同议,适当的时候老师点评。要针对一些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共性和特殊性去讲评,评出特色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潜在思维能力,使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有了深刻的认识,思想认识水平得到提高。这种评讲作文的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当然乐于接受了。

大学语文教学之浅见 篇4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职业教育,探究

从教育类型看, 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从教育层次看, 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范畴。正是其职业教育的属性, 使其虽属高等教育层次但又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众所周知, 普通高等教育是培养学术型、研究型或工程型人才的, 而高职教育则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 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工作一线从事生产技术和管理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素质教育和诚信意识是高职教育之本。要培养学生职业知识和技能, 还应注重培养学生更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学生的职业理想养成、职业素质培养、职业能力提高和职业生涯设计水平等, 都对形成高职教育特色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把在高职生中开展职业教育的着眼点放在业务工作能力之外的职业道德上, 使学生能很好地适应将来从事的职业和社会需要, 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微博力量, 所产生的效果是非常可观的。

一、开展职业教育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等职业院校的任务是育人, 学生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育人”这个主题。紧紧围绕人才制订方案, 使其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良好的职业意识和比较高的职业素养及较强的职业能力, 遵循教育规律主动构建高职教育模式, 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新时期, 成才与成功已不能单靠技能技巧, 更要有优良的个人品质、与人合作的精神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规定培养的人才必须“懂知识、会做事、会生活、会生存”。因此要通过开展职业教育, 努力培养大学生知识与技能之外的品质和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职业理想的养成对促进大学生社会理想的实现是关键

“突出技能”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教育方向。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对工作的认知和适应的一种体现, 一般认为是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能力、职业文化等。而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工作表现出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涯的设想规划。个人的择业方向, 通常都是以其职业理想为出发点的。职业理想的作用, 主要在于对人们求职、择业及就业准备影响。它对人的职业生涯起着指导和调节作用, 一个人树立职业理想的过程, 可以说是进行职业设计和职业选择的过程。职业往往影响个人及其家庭收入、社会地位、生活水平等。职业理想的核心是对特定职业价值内涵的深刻理解并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职业情感与职业态度。现实中, 进入高职院校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实际上是种无奈选择。学习期间积极性低, 表现消极, 缺乏信心, 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大学生职业教育, 引导学生了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使其对职业教育有正确的认知和评价, 进而培养正确的职业理想, 对增强职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树立职业意识和形成岗位能力是大学生职业教育的核心

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也是人才培养的难点, 必须通过反复强化训练和细小习惯的修养得以形成, 必须实现于高职院校的全方位工作中。职业意识是人们在一定身心条件基础上, 通过实践和自我修为等形式养成和培养的内在品质, 是一个人对职业了解与适应力的一种体现。部分大学生不了解自己的专业, 特别是对本专业所体现的社会价值及个人在职业生活中所处地位及权利与义务不清楚, 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 介绍专业概况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发展史和前景、性质特点等, 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一个较为宏观的了解, 进而增强其对将来从事所学专业的兴趣爱好, 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这对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职业知识和技能是职业人才素质的基础和要素, 是职业人才价值的直接体现。职业能力是人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创新形成的, 是一个人能胜任某种职业的主观条件和在从事职业活动时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融合力。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阵地, 校园文化活动 (如技能竞赛、演讲辩论比赛、专业社团活动等) 、校园文化氛围及学校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都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尤其是文科院校更为明显, 各种社会活动、社会交往都能成为培养文科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载体, 在某些情况下, 第二、三课堂教育的感染力和深刻性更强。

四、注重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是开展职业教育的重点

依据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个人的实际情况, 对个人将来的职业前景进行构想的职业生涯设计, 是大学生确定职业目标和迈向成功的有效途径。职业生涯设计的过程, 从一定意义说就是对大学生职业意识和理想养成的过程, 也便于学校以此开展主题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 将职业养成教育渗透于各个教学环节中, 和职业能力的提高紧密结合, 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社会实践中加深对所学专业的理解, 增强职业意识。此外, 当学生对某一职业有了向往和追求, 必然会主动了解该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 制订并能自觉落实培养职业素质的措施。在市场经济体制中, 岗位终身制已被打破,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设计过程中会通过了解社会用人情况与机制, 切身体会到求职能力对实现个人就业目标的重要性。从掌握求职面试技巧等要求看, 学生在校期间的针对性训练固然重要, 但通过职业生涯的设计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养成相应技术能力和良好行为习惯, 其效果更加显著。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浅见 篇5

李敏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作为一名教授《品德与社会》的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总结了对于教授本学科的一些心得体会,同时也展示了相应的目标与要求,力求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与要求。

关键词: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

科学的评价体系

融入真情

作为一名专职的《品德与社会》教师才不足两年,虽然经验尚且不足,但这两年的确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设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意义,这是在自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时完全体会不到的。以前,对这门课程的印象非常表面化,以为不过是一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副科,背背即可,而当真正地教授这门学科才发现事情原非这么简单,《品德与社会》其实是一门综合课程,是一门紧密联系生活的课程,是一门打破传统的课程。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明白几个道理这么简单,而是要让他们通过学习《品德与社会》课,转化为孩子们一种内在的社会倾动力,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但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若想改变现状,绝非一日之功,需要一种教育导向,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更需要在第一线战斗的教师们的努力,作用为一介新手,也浅薄地谈一谈,在农村小学教授这一门还不够被重视的课程的一点小看法。

一、提高对《品德与社会》学科特点的认识,加强重视程度。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国家重视小学教育的重要体现,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的好与坏,是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是要从思想上重视,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坚持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组纳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灌输“我要学”的意识,从要学生学慢慢成为学生要学。因此我充分利用学科特别,结合课本,引导学生在课前积极求学,寻找相关资料。而课堂就是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交流场所,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所得,提出疑问,共同寻找答案。

2、注重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这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不单只能在课堂上实现教育目的,学科的学习贯穿到具体生活之中。有一些实践内容,要敢于解放学生,走出课堂,真正地去实践,而不仅仅是局限在课本与课堂之内,真正地将《品德与社会》的学科实践性发扬光大。不是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不是让学生机械地背度诵一二三条,而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大家会对你有什么评价,这样使学生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建立自己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社会与品德》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这样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作用。

二、依旧要立足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展开

注重课程的实践性是必需的,但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课堂教学,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要根据课程安排来选择相应的教育方程。

然而,在某些《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是单一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方式在现实社会中是终就被淘汰,落后的,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要改变现状就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让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能散发出异彩,紧追时代的潮流。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现总结出几点以期交流。

1、由传统的说教单一式转变自主学习。

这是在课程改革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而来的,它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科教育学都提倡的一点,不再是教为主,而是以自己主动学习为主。

2、注重培养学生的讨论习惯。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人格发展,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思考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充分让学生去感知,去思索,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敢于表现自己,敢于让学生自己进行,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注意到这一点,给学生一个自我提升的舞台,他们一定可以还我们一个惊喜。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丢。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作为教师不可能完全放手,毕竟学生的的学习能力有限,理解能力有限,教师的基本职责不可忘,要切实跟进学生的思想,参与他们的自我学习与讨论,为他们掌砣,把握好大方向,帮他们找到更好的方法,帮助提升能力。学生想不到的,老师要及时点拨补充,学生想偏了的,老师要及时拉回正轨,面对面生的种种质疑,要知道如何抓住重点。

4、激发学习兴趣,融入真情。

真情是最动人的,教学中教师要先入题入境,才能真情流露,以自己乃至身边熟悉的事物为切入点感染学生引其入题,以真情教学点燃学生的激情,从而引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激发激情中可创设生活情景、故事情境、游戏情节、角色扮演等来引发兴趣。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5、创设情境,情与境互激,升华教学。

人的情感往往受情景气氛渲染,特别是孩子们,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氛围下产生,触景生情。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想适应的具有激发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以情激情,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把课本中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适用图像,再现情境,使内容具体形象,例如,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幻灯、影音、图片等来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化抽象、枯燥为形象、生动,使学生学习热情与情境产生共鸣。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教育需要爱,教学情为先。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三、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关于教学评价,印象最深的是大学时代的体育老师,作为一名体育常年不及格的学生来说,上体育跟上刑差不多,心里各种忐忑,其实,并不是我不努力,实在是因为个人身体素质差,那种统一的评价体系下,我是很少能过关的。但这位老师却是与众不同,他的评价原则是:跟自己比,以及个人的努力程度,而不仅仅是成绩。于是,我终于可以在体育课上拿到高分,虽然我各项成绩都不是很好,但我积极参与,并且真的是尽了最大的努力,每次都有进步。自己当了老师之后常常想起这件事情,也提醒自己,一定不能一刀切,一定要建立一种科学的评价体系,让学生真正看到自己的进步与发展,也借由增强对自己的信心。

作用为老师,要认识到,教学评价往往左右着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以学论教”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从“评教”与“评学”两个方面着手。“评教”,是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这样才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评学”,是建立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以具体评价一堂课的效果。课堂教学评价要以“评学”为重点,“以学评教”,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生活化的课程。教材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在评价课堂教学的时候,不是要看教师如何教给学生社会生活常识和技能的,而是要看学生自己是如何发现和学会社会生活常识和技能的。我们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教学评价要素,既要重视课堂的教学效益(质量),又要重视教学进程的结构,还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课程特征。所以我们在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时候,要用教师的自我评价、学生的感受评价和其他人员的观摩评价,来解析课堂教学中教学质量、教学进程和课程特征三个要素,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得失,这样的评价模式才是较为合理全面的。

初中语文教学之浅见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 兴趣 乐学 素质教育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语文是一门极其生活化的学科,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语文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开拓学 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 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求知的良好习惯。我在上《笑的武器——浅 谈华君武“动物”漫画》一文时,让学生介绍课外阅读中自己喜爱的漫画,并在黑板上描绘出来。其中《今天我请客》画的是一位中学生把同学带到公厕前说:“我爷爷在这守门。”道出受困于请客之风的学生的无奈。并由此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社会生活现象 。《请求》画的是一群身背与自己身体同等体积书包的中小学生在一所减肥中心前排队 请求给书包减肥,道出学生对学习负担过重的强烈抗议。学生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领会到幽默浪漫的情趣。通过赏析漫画,培养关心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这样的教学有效地打破了课堂有限的时空,丰富了课堂信息的容量,使学生感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 ”。教师在完成一节课的基础上,举一反三地溶入课外知识——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中的某些情节、人物等。这些都是引发学生兴趣的关键。

早在本世纪初,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儿童手脑的六大解放”中就提出了“解 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儿童的口,让他能说… …”的教育思想。为了强化语文课上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必须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 同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我在上《核舟记》中“ 船头坐三人”一段时,把课堂变舞台,让全班同学以课本、桌椅为道具,同桌互相协作 表演佛印及“苏黄共阅一手卷”的动作神态,学生边朗读、边演示,通过课堂即兴表演 ,学生在角色转换中理解古文语言,古文背诵这一教学难点就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完成了。只有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明确和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钱梦龙语)。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一贯盛行的 灌输和强制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说明文在教学中通常被认为内容单调,形式呆板,缺乏情趣。我在上《死海不死》一文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查字典比赛、集体复述传说故事、快速阅读记忆训练等课堂活动,教学形式轻松活泼。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得到了培养。语文教学中要以课文为“例子”,提炼语文 知识,发展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知识是教不尽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语文能力,便可以 自学知识,再生知识,自觉提高语文素质。这样,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 标。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启迪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才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包括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对教学倾注的热情,体验教学内容的确切及教师心情 的激动、愉快等。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参与,还有非智力因 素的参与。而学习的质量,则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晶。其中,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重要地位。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中木然置之,毫无反应,对 学习内容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整个课堂尤如一潭死水。必然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完整独立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 ”每篇文章的内容都会形成一定的情境和气氛,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语文课 堂中,就需要渲染课堂气氛,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 情境中,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在讲授艺术性较强的课文时,还可以借助音乐、图片、投影、录像、多媒体等直观可感的手段,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参与教學过程。教师丰富的表情动作、富有感情的语言、积极良好的情绪,驾驭课堂的轻松自如,点拨知 识的深入浅出,都可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好学、反应敏捷、思 维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

信息技术教学之浅见 篇7

一、更新观念, 明确目标任务

(一) 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

计算机是21世纪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和技术支持者, 没有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 就没有当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 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 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是必不可缺的。但计算机教育不等于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学科比较,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打破只能讲计算机的“学科”知识的“学科本位”思想, 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 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

(二) 加强对课程整合的理解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 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 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 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三) 加强信息道德的培养

当今的社会各种信息层出不穷, 既有大量的、丰富的学科知识、动人事迹等信息, 也泛滥着一些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个人隐私遭到威胁等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 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中, 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 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当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角色。教师特有的这种权威性, 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 学生围着教师转。但现在社会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 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 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益。因此, 教师应确立“教即学, 学即教”的观念。

三、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 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以探索问题来引入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教师应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高中作文教学之浅见 篇8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曾经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 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笔者以为, 教师在乎什么, 学生就会发展什么。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都有意回避作文的话, 那么作文在学生的心里怎能不如洪水猛兽般?所以当前的语文课堂究竟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作文课, 这在如今本质上应与基础齐头并进, 而实际上却几乎要被挤进死胡同的高考课堂中尤其值得重视。

那么, 导致学生谈“文”色变的罪魁祸首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是这样两点, 一是缺少素材, 二是没有技法。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巧妇尚且为无米发愁, 更何况那些正处于学习道路上的学生呢。所以说这下炊的“米”大概是导致学生写作无从下笔的元凶, 学生缺少素材, 没有积累, 自然就无从下手。当然也有部分学生是另一种情况, 他是有一定的生活和阅读积累的, 肚子里也满满的都是东西, 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 可是却是属于茶壶里煮饺子类型的, 倒不出来。这便又是写作的另一个拦路虎———技法问题。

所以当下学生写作最大的两个难题应该就是“没话写”和“不知怎样写”了。问题找到了, 那么作为学生写作上的引路人, 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战略上藐视敌人———变“害怕写”为“不怕写”

写作文, 归根结底就是要学生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给读者听。很多学生看到作文题目也是心里有话可说, 有话要说, 但是真让他用文字表达出来, 就会有一种畏惧心理, 不敢或不会用文字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结果成了茶壶里煮饺子, 肚子里有东西却倒不出来。所以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文, 不要还没动笔自己已经先头疼起来。比如面对记叙文, 可以想这不过就是要我来讲一个故事, 面对议论文就想这不过是要我来评一个道理, 至于说明文更是简单, 一步步教你制作罢了……如此, 先彻底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 然后心里想说的话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写出来了。

因此我们在作文课堂教学之中不妨放开手脚,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空间, 让学生针对某一个话题或某一论点畅所欲言, 先用语言把心里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 将写作文改为在教师的引导下有中心有目的地说作文。

二、战术上重视敌人

1. 变“没话写”为“有话写”

首先, 要把下炊的米准备好, 而且越多越好。做好准备, 方能写出好文章。那么这米从哪里来?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多读书, 读好书, 不断从书本上汲取营养, 学习书中优美语句和写作技巧, 只要平时不断积累, 等到写作的时候自然能信手拈来。另一方面还要在生活中学会仔细观察, 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这样作文时才会有素材, 才不会闭门造车。

(1) 指导学生向课文要素材

课文中有许多鲜活的东西, 如一些成语, 涸辙之鲋、愚公移山、鲍鱼之肆、望穿秋水、三顾茅庐等, 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语言。

另外, 课文中还有许多有生命力的句子, 许多富含哲理的、饱含深情的句子等等, 教师如果能够抓住这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信作文的素材就会源源不断。

(2) 引导学生向生活要素材

写作要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的内容, 要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而这些都需要从生活中去积累, 不光要积累, 还要升华, 这样写出的作文才能来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那么如何用心感受生活, 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呢?读过一篇题为《用心感受生活》的文章, 作者告诉大家提取素材的三个环节, 我觉得颇有道理。

第一, 调动感官 (耳、眼、口、鼻、舌) , 这是最基本的认知。通过五官的简单感受, 获得第一手的直观素材。大可到广袤天地、宇宙星辰, 小可到自身上下, 细羽尘埃。

第二, 生命同构, 赋万物以人的情感, 这样才容易与万物对话。将世间万物都看做是有生命, 有情感的, 在思想上与万物交流, 或将自己也融入万物之中, 万物的所思所想自然会感同身受。这样也许会在一瞬间打开你的思路。

第三, 角色互换。从如果我是他的角度入手思考生活。换位的思考有助于多角度理解社会和人生, 有助于引发学生恰当而深入的理解。

通过这三个环节, 调动学生的兴趣, 引发他们内心的思考, 从而真真切切地感受生活。作文是生活的再现,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要求新求活, 而深入生活, 体验生活, 与生活保持统一步调就是其中的一个要诀。俗话常说的意在笔先就是告诉我们, 感悟生活才是写好作文的根本。

新课标中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积累课文中的精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无论是词语还是警句, 将它们储存于大脑之中对提高表达能力大有帮助。

2.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在有了下“炊”的米之后, 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创作情感, 这是上好作文课的关键步骤。

大家都知道, 作文是人的主体情感的自觉流露, 它的写作冲动主要来源于内驱力。它既不受制于别人, 也不屈从于外界。教师只有做到从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入手, 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 才可能消除他们畏惧作文的心理, 写作活动也才能顺理成章地进行。

在实际操作中, 要注意让学生明白所谓的技法写作欲望和创作情感, 应该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要避免人为激发的虚假欲望和虚伪情感出现。

新课标指出, 写作要“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的内容”,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等。其中“自己”就是作文的主体。所以教师如果能与学生进行情感对话, 以情动情, 以心换心, 就能使学生产生共鸣, 从而激发起他们进一步表达, 即写作的欲望, 从而写出自己的东西。

三、回归师生的主阵地———课堂

如果说战略上的藐视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 战术上的重视就帮助学生解决了一个素材不足和动力不足的问题, 但是光有这两点还是不够的。

无论何时, 课堂总是教学的主阵地, 学生的写作离不开教师指导。在此, 笔者结合自己的上课体会, 向各位同仁抛出一点浅薄见解。

第一, 给作文提神———从高度上确立作文的写作深度。

没有指导的文章有可能仅是生活的再现。这就与“文章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相差甚远了。所以一篇好文章绝对不能仅停留于浅层的客观叙说, 而要有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要有一定的思想闪现。具体在作文课堂之中, 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思维, 激发情感, 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中的事例, 让文章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把文章的灵魂竖起来。

第二, 给作文定型———从宏观上把握作文的基本轮廓。

在写作的过程中, 提纲的作用不容忽视, 有了大致的轮廓, 作为作文的操作者想必做起来如庖丁一般, 在哪儿下刀, 哪儿运作, 必了然于胸。也就是说所谓的定型就是以提纲带动全篇, 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第三, 对作文修身———从细节上确定作文的主体风貌。

作文的修身工作主要体现在对素材的处理上, 这其中又需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两小点:

1. 就某一素材而言, 要注意细节。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六不”原则。即不观察不体会不作文, 不熟悉不精练不作文。如写一个人美, 先提出要求不能用常用的抽象的“美极了”“漂亮极了”等字眼, 然后再以宋玉的东家之子的美为例来引导。以此点拨, 学生笔下的美人必有自己的特点。经常如此强调, 相信学生语言能更精练具体, 文章也会更有感染力。

2. 就多个素材来讲, 如是文中出现若干素材, 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考虑一下区分材料的轻与重了。摆正素材间的关系, 拿捏准素材的分量, 不同笔墨, 不一视同仁, 让重点更突出, 让次要来补充。

四、技法上点拨

关于写作的技法问题, 这应该算是其中的一个较有概括力度的问题。它大可及文章的谋篇布局, 小可到语言的标点运用, 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即能学会并完全掌握的, 需要学生把写作与基础、写作与阅读密切关联起来, 从基础中汲取语言, 从阅读中获取营养。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平常的课堂学习之中慢慢去领悟, 细致稳当地走好每一步, 高中的作文课堂必然成就一片辉煌。

参考文献

[1]程永超.作文课堂教学, 敢问路在何方[DB/OL].http:∥www.ht88.com/downinfo/83987.html.

[2]杨晓春.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DB/OL].http:∥gxpx.cersp.com/article/browse/81421.jspx.

中学作文教学之浅见 篇9

关键词:作文教学,个人反思,意见

我觉得, 作文教学的“混沌不清”是导致部分老师“无从下手”的主要原因。要廓清这“混沌不清的一团”, 我们还得从写作学的角度, 拿起科学的剪刀, 剪能断理还清。结合课程标准, 笔者认为把文章写作分成三个维度:写作能力、写作技法和写作内容, 有助于让作文教学从混沌走向澄明。

一.写作能力方面:方式多样, 趣味盎然, 培养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

从能力与任务关系的角度来说, 能力, 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从写作来说, 写作能力是写好作文的必须的前提条件。这点我相信不需赘述。

依据中学生的写作心理, 中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主要指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其中, 观察能力, 主要在小学及初中低年级得到锻炼。形象思维主要指想象、联想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或说理性思维能力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 更是需要我们在高中阶段加以重视。在写作活动中, 主题的确定、材料的筛选、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选用, 哪项不需要理性的参与?正所谓“作者不仅是生活的观察者, 情感的抒发者, 还应是理性的思索者”。在写作活动中, 理性思维总是与感性思维结合在一起的。只不过感性显于表, 而理性隐于其内。

因此, 我们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 必须采取多样的方式, 不拘泥于课堂模式, 不着痕迹, 趣味盎然地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

想象联想是作文的“双翼”。想象和联想可以使学生在写作时精鹜八极、神游四方, 产生由此及彼的思想飞跃。

手拿一束花进课堂, 就让学生眼前“满园春色”;让学生既想到“春意闹”, 也闻到“淡泊的味道”, 悟出“闹与静的矛盾”。我们还可以用三角形、正方形、立方体等为原型, 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 找到与它们形似或神似的人、事。学生想到了“张三像三角形一样棱角毕现, 处处好出风头。”于是趁机让学生了解:就两种不同的事物, 因在某一点上有所相似而展开的联想, 此所谓相似联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相似联想的能力。事物总是辩证统一的, 引导学生学会从相反的的方向去解读它们, 教会学生由事物的相反特点去引发联想, 体会相反联想。比如就三角形, 学生想到“三角形是那敢于表达自我见解的代表”。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 更紧一步由事物联想到另一种意义, 或者联想到一种哲理, 这便是训练了学生的引申联想能力, 让他们在写作中表达更为深刻的道理。于是就有学生想到:“三角形是一种极其简单的图形, 简单却也富有内涵。也许简单的才是最幸福的。简单的幸福就是一首极富魅力、感染力的诗。”

二.写作技法方面:结合实例, 扎实练笔, 传授学生写作技法

写作技法, 包括写作的程序技法, 比如如何审题立意、安排结构;以及表达的技法, 如以动衬静、乐景写哀。“中华是诗文的国度”, 泱泱美文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 流传下来, 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都堪称典范。更主要的是, 古诗文在材料的选择、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极有可取之处。“从内容和材料上分有叙事的写景的, 抒情的, 明志的, 说理的……从写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夸张写实……分门别类, 各具特色。” (《诵古诗, 学作文──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要结合实例, 扎实细致, 授以学生写法与技巧。读了《种树郭橐驼传》我们当不遗余力地教授它那“对比类比”的说理方法。学了《老王》, 我们当引领学生体会“智者的讲述”。

当然, 决不能蜻蜓点水, 讲过了事。否则, 学生虽然明了选材、布局、中心主题、表达手法等写作知识及其重要性, 却难以付诸于写作行为。应该多样练笔、扎实训练。比如, 通过学习古诗文而进行练笔。如宋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语言高度浓缩、概括, 情节跨度大, 具有跳跃性, 诗中存在了许多“空白”。为此, 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象, 把跳跃的情节补充出来, 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其中“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写的是山。同学们很容易理解到。但山何来“献愁供恨”?又献的是“何恨”?同学们疑惑不解。通过点拨, 同学们知道, 作者此处运用了移情及物的手法。到此, 我觉得还是蜻蜓点水而已。于是要求同学们依据辛弃疾介绍、结合登临时的情景, 发挥想象, 提笔补白:放眼望去, 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 有的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 有的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北望是江淮前线, 我效力无由。远望是中原旧疆, 收复无日;南望山河虽好, 无奈仅存半壁。朝廷那些无耻鼠辈, 不思进取。可怜我等志士, 不得其位,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怎不让人愁煞恨煞?通过这一番练笔, 学生对移情及物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有时间, 再可让学生也来仿写一段“移情及物”:今天, 数学成绩下来, 刺目的得分, 让人心碎。抬眼窗外, 往日娇艳的粉霞梅却也无精打采、枯焦无色。

程序技法, 更是需要扎实的训练, 不能只停留在“陈述性知识”的讲解层面。拿《老王》来说吧。文章第二自然段叙述了“解放了, 老王的境遇并没有什么改变的事实。”杨绛先生却没有延续第一段以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 而是直接引用老王自己说的话, 让老王自己说“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 就“进不去了”。为什么要让他自己说?我们当然不能只解读为“为了强调真实性”, 还应该再伸展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对原文改动的方法来比较。这一段的前半部分就改成这样:“北京解放后, 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 但老王并没有被组织进去。”这样的言说会产生什么效果?通过比较, 同学们很快就体会到:这样,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老王, 是一个没有任何怨言的老实人, 他谁也不怪, 他只怪自己。直接引用突出的是老王的“自责”式善良。更可贵的是, 同学们体会到这两种叙述方式的不同效果:在这看似客观冷静的引述中, 我们不能无动于衷, 我们该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老王成为一个“惶恐”的单干户。我们从文字表面上读到的, 似乎是老王自责与愧怍, 其实真正自责的是谁?真正要愧怍的是谁?引人入胜, 发人深省!而采用第三人称的言说, 便是作者站出来介绍了, 虽然似乎有矛头指向有关部门的意味, 却反而少了发人深省的力量。

三.写作内容方面:关注现实生活, 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

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的写作内容不仅仅包含写作素材, 更包含写作者内在的素养, 或曰精神支撑。因为写作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也是一种人格和处世态度的体现。我们的作文教学要真正关注学生的心灵, 不仅在写法上引导, 还要让学生的情感丰富起来, 思想上成长起来。

在生活中, 让学生知古明今。中华上下五千年, 优秀民族文化如河海浩荡。自古英才都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处世的理想。因此弘扬主旋律, 宣扬优秀民族文化能使学生胸怀天下, 摒弃小我。作文时不至于只是小家之气, 无病呻吟, 而是大气盈然, 胸怀天下。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文史不分家”, 让学生了解历史, 以古鉴近, 以史明志。中华民族曾有过光辉灿烂的文化, 这些可以增加他们的民族荣誉感;也有一段受压迫和受屈辱的历史, 这又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危机感。要让学生清楚现在、了解时事。清楚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的位置:中国的崛起应该成为他们的自傲;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应该成为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动力。

许多教师在此方面有不少宝贵的经验:“时事点评”、“我为历史事件盖棺定论”还有“微博评议”等等, 不一而足。

同时, 在阅读教学中, 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语言附载着文化, 附载着精神, 一个民族的语言也就是一个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象征, 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这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 是民族持续发展的根本。” (《语文教学要着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我们的语文课文中富含丰富的民族精神, 如《沁园春·长沙》中“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中“保持生命本色”;《边城》的“淳朴民风” (传统美德) ;《合欢树》中“深沉的母爱”;“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儒家的执着仁厚扑面而来;“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的王维告诉我们中国人独特的生活价值取向;“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汉魏风骨在我们灵魂深处铮铮作响;《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等等都是陶冶学生情操, 丰富学生胸怀的肥沃养料。

初中化学分层教学之浅见 篇10

一、合理分层,动态调整

每位学生在学习方式、接受知识能力的方面是不同的,承认差异,并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智力发展等因素将学生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方面,一般可将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合理的分层有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有助于全体学生各自素质的提高。

二、目标分层,学有所获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是实施分层教学法的重要保障。教学目标的分层,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认可和发展,能够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三、分层实验,机会均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喜欢让优等生来进行操作,以保证实验效果,导致中等生难得参与,学困生只能在一旁观看。分组实验可以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动手参与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分组实验前,教师要认真备课,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确定哪些实验由哪个层次的学生操作,使人人都有动手的机会。

例如“性质活泼的氧气”一课中用排水法制取氧气时,我首先让学困生上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装药品于试管中,塞上塞子。接着中等生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加热,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最后,由优等生将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同时,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先将导管撤出,再熄灭酒精灯?”使优等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充分拓展。

四、分层提问,把握梯度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不同问题要有难易的梯度,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分别由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基础的问题,可以让后进生来回答;有一定灵活性的问题可以让中等生来回答;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要充分发挥优等生的作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激励。

例如“性质活泼的氧气”一课,在学生通过实验制取氧气结束后,可提问学困生:氧气有颜色,有气味吗?向中等生提问:已知氧气的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在1L水中仅能溶解30m L的氧气,从而又能得到什么结论?再让优等生对氧气的物理性质作出总结归纳,即氧气无色、无味,比空气略重,且不易溶于水。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提示,让提问到的每位学生都能作答。

五、作业分层,各有所获

课后作业的布置非常重要。每次布置时,都要设计一些数量、内容、形式、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适当层次的题目进行练习,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得到落实、强化。

六、分层评价,用爱沟通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不同方式的教学评价,实施分层评价,让学生通过教学评价,可以了解自己的素质特点和学习状态,有效地进行学习。教师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找出学生各自的“闪光点”,尤其是学困生,只要他们在原有的起点上有一点点的进步,哪怕是进步1分或者是2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

历史地图教学之浅见 篇11

一、结合不同历史阶段相同方面的地图,加深对历史知识线索或专题的理解

例如,比较《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等图可以看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辟通商口岸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地区,从沿海到长江中下游,直至西南内地。总的来说就是步步深入。把以上信息放到当时中国的大背景中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始于东南沿海),大量的商品输入一方面造成白银外流,给中国带来灾难;另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始于沿海)创造了条件,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能形成一个直观的映像,有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历史地图的教学应包括将历史地名和现代地名对照

如北京城的名称的沿革:战国时期燕国的蓟;金朝的1153年迁至此改燕京为中都;元朝1172年定都于此称之为大都;明朝前期明成祖迁都北京称之为京师;清朝1644年入关之后北京又成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都城名为京师。2008年北京奥运的成功使这个城市又一次成为世界的焦点。以城市命题的知识点,在模拟考中不断出现。近几年的高考也不会回避这一点。再如,战国时期越国都城是今天的浙江绍兴,唐朝秘色瓷的越窑,鲁迅的故乡都是这。唐朝最知名造船中心是洪州,他与近代史上打响武装反抗国名党反对派第一枪的南昌是一个地方。这些都需要注意。

三、增强读图能力的好方法

除了教学时要灵活运用历史地图册外,课后对历史填充图册的运用也相当重要。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将学过的知识掌握并运用,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填充图册的运用便必不可少。填图练习,不仅是对教学效果信息的反馈,更能让学生走进历史,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将教科书、地图册相关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整理,展开想象的翅膀,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时代。

绘图是读图过程中,“动手操作环节”,而在教学中往往被忽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导、帮助学生自己动手绘图,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历史技能。毫无疑问,这样的巩固练习,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更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四、历史地图教学要加强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

2008年“神舟七号”于酒泉发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文综切入点。

历史地图是地理在历史中的最直接的体现,同时地理环境构成了人类历史的舞台,利用历史地图从历史知识出发,寻找与地理、政治学科的结合点、发散点、整合点,培养学生进行学科间知识综合的能力。例如:古代丝绸之路图,从图中挖掘出了西汉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繁荣,成为中西交通大动脉。而唐宋后,该商路主要地位日益下降,直至衰落。古丝绸之路衰落的历史进行分析,因素是多方面的。历史的因素有:北方长期战乱,造成了社会生产的巨大破坏,导致北民南迁;全国政治、经济中心从西汉到元朝逐渐东移、南移;隋唐后,海上贸易的迅速发展取代了传统的陆路交通等。同时,从地理的角度分析,其衰落的地理因素:丝绸之路繁荣期,塔里木盆地人口众多,不合理的垦殖,植被减少,致使土地沙化;加上水资源的大量消耗,加速了土地沙化,从而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从政治的角度分析,政治因素:主要表现在政治对立、民族矛盾乃至战争,特别是宋王朝先后与北方的辽、西夏、金处于敌对的形势,影响了丝绸之路的中西交往,几度中断,以至衰落。

“机械原理”双语教学之浅见 篇12

双语教学的模式选择问题。目前教育界将双语教学模式分为三种[2]:即沉浸型双语教学——课堂上全部使用外文教育;过渡型双语教学——课堂上开始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 学生熟悉了语言环境后逐步过渡到以外语为主, 母语为辅的教学方式;综合型双语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 如果难度小, 用沉浸型教学, 否则用过渡型教学, 后面还结合一些多媒体来授课。以上三种模式都有老师们采用过, 他们反映所采用的授课方式不同, 则所取得的成效也是不同的。

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通过与诸位双语教师的面谈及他们的最终考核效果分析, 本人觉得自己比较偏重于综合型双语教学的方式。这也是结合“机械原理”这门课的性质来决定的。因为“机械原理”这门课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兼有专业课与基础课的一些特点, 所以若在基础内容上采用以外语为主来授课, 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 而在偏专业的部分章节内容上如:三大机构传动的原理、设计上则采用以母语为主来授课, 这样可以更好帮助同学们理解相关专业内容。

教师水平问题。由于专业课教师并非英语专业毕业, 听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均较差, 达不到双语教学的要求。另外, 双语教学刚刚试行, 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笔者在通过与诸位授课教师的交流中深深感受到:虽然他们熟悉专业知识, 也知道专业知识的一些英语表达方式, 但如何用英语表达出来, 如何让学生们很快接受还有很大困难。

针对这种问题笔者认为, 学校的管理部门应该做一些工作来解决这一难题。 (1) 学校可以开设双语课和教师口语加强训练班 (由外教来授课) ; (2) 从长远看, 学校还要采取“送出去”的方法, 即将部分教师送出国外进行培训, 让他们了解国外相关课程的授课方法; (3) 如果条件许可, 学校还可以采用“引进来”的办法, 引进一些留学归国人员担任课程的双语教学, 同时这些留学归国人员还可以帮助未出去的教师们进行双语教学工作。

学生英语强化问题。双语教学不等于外语教学, 它对学生的外语水平及理解能力要求很高, 所以授课时要求同学们精力集中, 反应迅速。如果同学能跟上老师的思路, 则双语学习效果很好, 否则, 同学们往往消极怠工, 甚至影响他们对该课程的兴趣, 进而导致放弃学习, 那就不是我们双语教学所希望的了。

针对上述问题, 多数学校一般都是采用了学生选修方式, 组小班开展“机械原理”的双语教学工作。因为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为了因材施教, 老师们普遍反映以选修方式比必修方式的效果好。若强求全体同学参加, 对一些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是很大负担, 这样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采用小班授课, 老师们也更能与每位同学沟通、交流, 对提高教学效果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只是在组建小班选用学生时, 应注意学生的英语听力与阅读水平。

教材选用问题。教材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双语教学的教材的选用尤其要慎重对待。若引进原版英文教材成本太高, 学生较难接受;若仅仅在国内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翻译, 学生认为意义并不大[3,4]。另外原版教材内容体系与国内的专业教材体系有所不同, 就双语教学的初期, 老师们反映原版教材的内容还是不合适我们的同学们, 因为我国国内目前开设的双语课多半还是采用半英语半汉语的方式来授课,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们通过英语获取先进的专业知识。如果要引进原版英文教材, 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学习难度的方法来进行。经过前期调研, 多数学校在“机械原理”双语课中采用的是国内学者编写的英文教材, 此方案容易让学生们接受。因为国内学者编写的英文教材内容与中文版机原教材内容一致, 若学生们阅读中遇到问题时, 还可通过查阅中文版的教材来解决。

上述提到“机械原理”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四大问题及具体解决办法, 但实际上有待于解决的问题还有许多。诸如:双语教学工作量问题、双语教学方法问题、双语教学多媒体制作问题等等。要达到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笔者认为机械原理课程的双语教学一定要考虑本校实情, 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进行积极实践与探索, 师生齐心协力, 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目标奋进。

摘要:提出了在“机械原理”这门专业基础课中开展双语教学时会出现的教学模式、师资水平、学生英语强化和教材选用等相关问题, 并指出了处理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为开展“机械原理”双语教学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机械原理,专业基础课,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1]马国华.关于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张铁, 李杞仪等.机械原理双语教学实践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6年第1期.

[3]徐盛林.使用英语教材进行双语教学的初探[J].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第1期.

上一篇:抗灾措施下一篇:音乐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