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学法之浅见(精选12篇)
语文教学学法之浅见 篇1
历史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历史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历史现象, 促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方法。笔者多年从事初中历史教学, 就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也有一定的探索, 现将自身的几点体会略加总结:
一、创设导入情境,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创设生动、新奇、有趣的导入情境,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整堂课中都能保持极高的学习热情, 思维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 多种感官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工业化的起步》一课中, 我在导入时引用了毛主席的一段话:“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碗茶壶, 能种粮食, 还能磨成面粉, 还能造纸, 但是,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毛泽东的感慨说明了什么呢?学生齐声答:“我国工业化水平落后。”我趁热打铁继续提问学生, 如何解决这种现状?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立即调动起来, 水到渠成的得出必须进行工业化建设。
二、借助现代媒体手段, 再现历史情景
历史学科具有时间、时空、人物的特定场景, 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 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在教学中我尽力为学生精心设计一个个鲜活的历史舞台, 让学生身临其境, 感受历史。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之中, 体验历史情感, 认识历史本质。
(一) 利用历史电影片段, 创设历史情景
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教学中, 利用《火烧圆明园》影片片段导入新课, 通过圆明园火烧前后对比,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让学生走入创设的历史情景, 感受历史事件的过程, 当学生看完影视资料时, 学生已经融入到历史情景中, 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探究, 教师加以适当引导, 学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知识、观点、态度、情感。
(二) 借助情景音乐, 渲染历史情景
音乐是一种诉诸人的听觉, 启动人的联想和想象的一门艺术。教师通过对乐音有组织的安排构成艺术形象, 反映社会生活, 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同时, 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 情感的流淌, 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 抚慰人的心灵, 渲染情景, 创造气氛。事实上, 大部分音乐作品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富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 我指导学生搜集相关的革命歌曲。比如说《长征组歌》、《地道战》、《南泥湾》、《松花江上》、《到敌人后方去》等。为教学作了充分准备, 在讲到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件这节课的时候, 先给学生播放了《松花江上》这首歌曲, 让学生体会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听歌, 学生深深感受到了当时东北人民对故乡的眷恋和被迫背井离乡的悲痛之情, 完全被这首歌曲震撼了, 在这种情景之下学习, 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的学习, 他们更加痛恨日本的侵略, 并对东北三省的沦亡, 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三) 用生动的语言, 描绘历史情景
教学是语言的艺术, 如果离开了教学语言, 就不能创设教学情景, 即使有了某种情景, 也不能发挥教学作用, 实现情景的价值, 所以说教学语言是创设教学情景的基础。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思维能力逐渐增强, 如果只靠直观性的教学情景, 则容易使教学简单化、表面化, 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也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满足学生对真善美更高层次的追求。从这一点来看, 我们也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作用。
三、设计表演情境, 有助于挖掘潜力、培养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 不如教人以渔。”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更要求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要突出能力的培养。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设计表演情境, 对于挖掘学生潜力, 培养学生能力有一定作用。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是进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由于学生自己进入角色或扮演角色, 使历史角色不再是书本上的人物, 而是自己或自己班中的同学, 这样学生对历史角色必然产生亲切感, 很自然地加深内心的体验。与此同时, 学生的说话、观察、模仿、思维、想象、分析、理解等能力在不断开发, 并且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 经常可以设计这样的表演情境:假如你是……你准备怎么办?让学生进入角色进入思维。在世界近代史《南北战争》一课中, 为使学生理解《解放黑奴宣言》颁布的作用,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表演情境:假如你是南方的一个黑奴, 看到这个宣言后, 你决定怎么办?当时, 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思维也相当活跃:有说决定立即逃跑、投奔北方的;也有决定就地起义的;更有决定不露声色留下来, 等待时机一举摧毁南方奴隶主的势力的。学生们个个讲得有声有色, 如此一来, 教材上那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黑奴的革命积极性”的描述, 学生就理解得非常透彻了。因此, 设计表演情境, 无疑是挖掘学生潜力, 培养学生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
情境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情境”的如何创设不但关系到学生是否有兴趣学习和主动探寻知识, 而且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 在历史“情境”的创设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一、真实性尽管历史一去不复返, 我们根本不可能重复昨天的历史, 但我们所创设的历史“情境”必须尽 (下转第11页) (上接第12页) 量还历史的真实,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审视和认识昨天。
二、趣味性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如果教师通过问题能够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情境, 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无疑会使历史教学事半功倍。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 充分挖掘历史的现实性、趣味性、审美性等有利因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 营造一个愉悦、宽松、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气氛。
三、实效性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阶段来确定情境教学, 不要为了情境教学而盲目一味追求情境。有的教师为了营造生动的课堂、创设生动的“情境”, 搜寻大量资料不加分析地展示给学生, 一节历史课成了图片展示课。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完全成了观众, 没有了学生的主体参与, 更别说学生能力的提高。这样, 既违背了新课程理念, 也丢掉了历史课的基本特色, 走入历史新课改的误区。
四、参与性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情境教学成功的一半。
在教学情境中, 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在创设历史情境中, 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发挥自己特长的角色, 在愉悦的心情下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作者:沈芬丽
[2]《浅谈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法》作者:罗昭友
[3]《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作者:王丽
[4]《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尝试》来源:王稳庄中学
[5]《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的探索与思考》作者:李吉林
[6]《试论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作者:刘晓平
语文教学学法之浅见 篇2
由于语文教材的特殊性,语文教学无法像数学等学科一样确定明确的知识点和固定的教学内容,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常常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同一篇课文不同的老师上,教学内容可能会有天壤之别。“而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教
【1】学内容选择的质量和水准导致连锁反应和骨牌效应,使语文教学低效化。”“确定好合适正确的教学内容是进行有效课堂的核心环节,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关【2】键。”身为语文教师,上课前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并明确具体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学不能死板地教教材,而要合理地利用教材来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通过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正做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那么如何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我认为可以依据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对课文文本的深入分析
1、依据文本体式
教材选择的课文有各种不同的体裁,诗歌,散文,小说,文言文,说明文,议论文等。而阅读不同体式的文本,需要不同的阅读方法,也需要不同的阅读能力。阅读散文要关注传达作者的独特生活经验和感悟;阅读诗歌要体味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咀嚼诗句;阅读小说要关注人物情节。
比如:“亲爱的:你放在冰箱里的两颗葡萄,我把它吃了。”人们一般是按实用的取向,按便条获取信息的方法来理解。同样的文字,现在改为不同的排列:“亲爱的/你/放在冰箱里的/两颗葡萄/我/把它吃了。”很显然,人们自然会按诗歌
【3】的阅读方法,从中读出诗的味道。因此,在进行教学准备时,首先要熟读教材,明确课文的具体体式。在明确体式是尽量细致,如《七根火柴》首先明确它是小说,然后确定它是属于主流意识形态小说,是由思想创造情节和人物来突出思想的小说,因而在教学时要抓住这种小说的特点来进行教学,重点讲突出表现的什么思想,什么主题,并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做一定的介绍,而不能依照之前小说的惯常模式来讲小说六要素。讲诗歌时也要结合具体的体裁来分析,诗言志,歌咏言。如《古代诗歌四首》这篇课文,出现了乐府诗歌,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元曲四种不同的体裁,在教学时又必要介绍各种体裁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乐府诗是可以合约歌唱的,要注意吟咏;律诗要重点教大家了解平仄,押韵,对仗以及律诗的基本格式(首颔颈尾),掌握律诗的阅读方法;元曲阅读时首先掌握曲牌名的含义,弄清格式,再进一步掌握其格律自由,语言活泼,抒情直切的特点。依据文本体式,要在把握不同体式文本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在阅读某种体式的课文时,应该按什么阅读方式、从文本的什么地方读出什么东西来。
2、分析文本提供的教学内容
一篇文章之所以被选入教材是因为它有某方面突出的优点,确定教学内容时应首先抓住它的这个突出的优点,这是文本的最大的价值。
除此之外,还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文本价值进行一定的加工改造,“由
【4】社会文本‘改造’成教学文本,把文学价值‘改造’成教学价值。”以《皇帝的新装》为例,在文章里,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故事深刻的寓意都是它做为社会文本的亮点,教学价值则侧重研究作者是如何使人物形象、情节等方面成为亮点的。而且在教学时这些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那么就要选取其中的一点作为教学重点内容。
“总之,牢牢把握住文本的最大价值,在此基础上“二次改造”,从而确定课堂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才有可能是有意义的教学,才有可能是有效的教学。”【5】
二、从学情出发
1、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的知识积累情况
恰当的教学内容的确定离不开对学生知识积累情况的分析和把握。奥苏贝尔在《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中说“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进行相应的教学。”但对学情把握的情况仍存在很多问题,“陈隆升在其博士论文中,分析了语文教师‘学情分析’基本状况:605份教学设计类材料,只有115份说到学情,做过“学情分析”(考虑学生)的比例较低。而且‘学情分析’的质量很低,基本上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发生实质性的关系。这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分析手段比较单一,基本上是经验式的判断。(2)分析过程粗疏,只见结论,缺少得出结论的过程。(3)分析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大多停
【6】留在浅表的、主观的印象。因此,有必要要设计多种渠道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有效的把握,可以设计学案,通过学案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某篇文章的把握难点和知识的薄弱点在哪里;可以找几个学生进行谈话,了解他们的阅读情况,尽量找基础在不同层次段的学生,从而把握不同的学生对课文理解的不同问题;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了解学生在小学进行了哪些内容的学习,已经把握了哪些修辞手法,已经学习了哪些写作技巧,这一点可以通过阅读小学语文教材来完成。
2、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情况有一定把握之后,便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来确定实际上需要教什么,需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他们整体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正确处理教学中的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和进度符合学生整体的“最近发展区”。在确定教学内时要关注学生的基础,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采取恰当的方式呈现确定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那些学生自己通过阅读分析以及合作仍不能理解的内容和不能把握的知识。“根据学情,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欣【7】赏)的,使他读好。”
三、通过教材的安排来明确教学内容
明确语文教学内容不仅要从文体特点和学生学情来考虑,同时也不能忽略了教材编写的逻辑性。把握教材编写的意图以及教材本身对教学内容的提示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分析任意一片课文的教学内容时,都要考虑到它在课本整体以及单元的位置,分析编辑者这样安排的意图,以及编辑者可能希望该课文呈现的教学价值。具体可以从三个小的方面来把握:
1、每单元的单元提示
人教版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新课前都有一个单元学习提示。单元提示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该单元大致的学习内容进行,阐述和归纳;二是提出该单元的学习目标和一些阅读技巧。这些内容对我们确定每个单元课文的教学内容有指向性的作用。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提示中要求采用默读的阅读方式,一气呵成地贯通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以及一定的阅读速度,同时还要学习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情。根据这些学习要求,在安排课堂环节时应该指导学生练习并掌握默读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快速把握文章大意。而第三单元要求体会拟人修辞的表达效果,那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就应当结合具体文章来介绍并赏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每篇课文的预习提示
在每篇课文的正文前都有一段预习提示,对该篇文章的中心或写作特色作了阐释和说明,在备课时可以结合这一提示来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如《秋天的怀念》预习提示中写到“那个秋天,母亲病故了。又是一个秋天,‘我’终于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遗言,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根据这点我们可以再解题的时候设置这样的问题:为何要命名为秋天的怀念?与怀念母亲有何关系?在分析文章时可以让学生分析母亲未说完的遗言的含义,以及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懂得了要好好儿活,进而分析景物描写对表达感情的作用。细读课文,结合预习提示来挖掘编辑者试图传达的教学目标和意图对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实际作用。
3、课后习题的指向性
每一课的课后都有几个研讨与练习的习题,在备课时熟悉习题的内容和要求,有助于更好地确定教学内容。如课后研讨与练习要求背诵,那么在设置教学环节时,应该有意识地加强朗读,让学生能够熟读成诵;课后的习题对朗读节奏和语气语调有要求或者提示,那么教学内容就应该有朗读指导。如《济南的冬天》的研讨与练习第二题要求仿照示例,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写欣赏性的文字,根据这一题目,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朗读或者默读之后选取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分析鉴赏,再进行交流展示。根据第四题“选择课文中的一个片段,仿照其写法,以‘
的秋天’为题写一篇短文”,在教学时应对课文的写作方法,写作顺序作分析。
课后习题具有较强的利用价值,从习题的设置里可以揣摩编辑者想要传达的教学思路和目标。
除了这三个具体的方面之外,还要联系整个教材,分析文章在教材和单元里需要承担的教学价值是什么。深入细致地研究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呈现的知识框架和体系,从而更好地明确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对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确合理地教学内容会大大提升语文课的课堂效益和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面面俱到,往往一面都没能达到,语文课堂一定要有所取舍。利用结合文本的体式,价值,从学生实际出发,最大限度挖掘教材的指向信息这三点来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相信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会有一定的帮助。
四、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王荣生P4 【2】浅谈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选择的合理性 袁维英 【3】【6】【7】教什么:文本的教学解读 王荣生
【4】【5】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 合肥八中
初中历史学科中美育教学法之浅见 篇3
历史教学中的美育强调形象的生动性和感情的丰富性,以把学生置于审美主体的地位上,历史教学中美育的言传口授是审美化的:教学语言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和多角色化,教师带着切身感受作感性描摹等,能够创造特定的教学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感性经验以联想想象活动。因此,教学中运用正确的方法,定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创设氛围,启发诱导
在历史学科中创造美的氛围不是抽象的,作为教学的主导,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创造美的氛围第一要义。语言美是中介,教师要有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要对教材透辟的理解,并做到“辞以情发”,而不故作姿态。教学中,教师或娓娓道来,或抑扬顿挫,都应是情不自禁、油然而生。
由于学生是真正的审美主体,因而不能有任何支配式和强制性的手段,而应采取启发性和诱导性的方法。教学中,教师应打破训导与听从、灌输与接受的关系,要以对象美的表现吸引学生,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影响受教者的感觉和情绪,唤起受教者内在的审美需要,从而把受教者的心态转化为自觉参与审美活动的积极心态。
二、披文入情,以情动情
历史教学中,没有形象和情感,就没有审美教育。故教师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披文”,就是注重形象的再现,其目的是“入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情感熏陶。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突出美育的形象性,让学生形成审美知觉,获得感官愉悦的美感,然后引导学生激发感情,进入意境,让学生形成审美意象。值得强调的是,“披文入情”要选准切入口,即“文眼”,也就是文中的动情显神之语,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力。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实际、生活知识,进行加工、重新整合,去丰富、体验、补充文中的形象,这样学生才能进入“无我之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感情并携带自己的感情来濡染打动学生,让学生对教材有深入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即以情动情。教师不仅要因“材”施教,而且还要注意因“才”施教,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情感的共性,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动情区,这样学生方能以美感的充分实现带来感情的净化和升华。
三、寓教于乐,学习迁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乐知”,方能达到美育塑造灵魂的目的。美育以组织和开展特定的审美活动为其基本过程,要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和保持审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取得美育的成效,教师就应避免理性化的说教和“填鸭式”的灌输,而采取寓教于乐的施教方法,让学生在“乐”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美的熏陶。幽默诙谐的语言、融入感情的表演、和谐融洽的互动等都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乐”。值得注意的是,无聊的俏皮话、随意夸张的肢体语言、粗俗卑劣的野史段子等,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哗众取乐,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审美愉悦,因为美育中的寓教于乐之“乐”,不是外加的庸俗的东西。
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的“乐”贯穿始终,在审美之初,要尽可能地通过美的形象唤起学生对美的喜爱之情,并不时得到自由创造的快乐。
在历史学科中实施美育要和其它学科联系起来。历史教师可以和同级部的美术、音乐等教师协作学习,让历史图画或历史歌曲等艺术美育引起学生的直观效应、让优美的旋律引发学生情感的律动,从而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在类似的情境中产生类似的情感。古人云:“水至清则无鱼”。如果历史学科的美育不和其它学科联系起来,那么给予学生的美感过于单纯,培养的审美素质必然脆弱。
四、三位一体,注重联系
在历史教学中,相信大多数教师都注重智力的开发,重视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很多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注重了德育的渗透,但却不自觉地在历史学科中忽视了美育,这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历史学科中美育和智育、德育在塑造人的灵魂上的区别与联系,甚至有少数教师把美育和德育等同起来,混为一谈。朱光潜先生认为“真关于知,善关于意,美关于情。”(《谈美感教育》)由此可知,智育追求认知的真,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智力的开发,作用于人的知,使之能辨真伪;德育追求伦理的善,侧重思想道德原则对受教者的规范,作用于人的意,使之能趋善避恶;美育追求心灵的美,侧重以审美活动陶冶人的感情,通过培养人的审美素质,达到心灵的完善与和谐。
美育可以弥补智育、德育之不足,从而使人的感性和理性都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美育给受教者以情绪的感染和情感的打动,能使其感情得到熏陶与升华。如果说智育和德育侧重于培养人的社会意识,塑造社会人格的话,那么美育侧重于发展人的个性,它弥补了智育和德育欠缺的一面,培养出既有自我个性又有社会共性的健全人格。
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明确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因此,我在教学中,针对有些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遭受挫折和失败,内心产生了痛苦,并由此铁刃钝卷、一蹶不振,甚至痴迷上网,早恋斗殴、厌学逃学等现象,结合历史教材进行美育,注重张扬他们的理想,为他们展现令人陶醉、迷恋和神往的审美佳境,让他们内心感情上升到对美的向往,解决他们内心世界中感性与理性、个性与共性、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释放他们精神内心压力,经过我的努力,现在他们认识到了历史美学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个人梦与祖国梦的有机联系,思想道德也上升到一个高的层面。
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故历史教学中不能把美育游离于智育、德育之外。因此,我在历史学科中实施美育,是以美启真而开发智力;以美储善而完善道德。注重它们三位一体,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大学语文教学之浅见 篇4
随着对大学生素质教育呼声的不断高涨, 人才的综合素质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越来越突出, 反思和研究大学课程教学的氛围愈来愈浓, 如何使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更加有利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已成为一个重要话题。但在实际中高职院校大多强调专业教学, 大学语文正为各种专业技术课“让路”, 课时不断压缩。即使在公共基础课中, 地位也不如英语和政治课程。对于学生来讲, 最重的是英语等级考试和技能证书, 因为直接关系到毕业证书和将来找工作的问题。在实用主义价值观念的盛行下, 大学语文教学的根基受到冲击, 已被挤向了边缘。而且这种情况下, 大学语文教学还被一再强调要大力提高应用文授课的比重。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方面, 是两者的统一。语文的工具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但大学语文不应仅仅停留在工具性教学上, 而且要用非常有限的几十个课时来解决这些问题, 也是不太可能。更重要的是大学语文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传授了多少知识, 而在于通过语文的人文性, 既通过学习、体会文学作品中蕴涵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价值取向、伦理道德、理想信念、心理品格、审美意识等, 提高学生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 经过实习、参加社会实践等形式的活动初步与社会有了接触, 体味了一些人生真味, 这使他们面对着更多的人生困惑。虽然大学生们感情奔放, 好强、好胜、敏感好奇、对未来充满幻想, 但在现实的压力下, 他们在表面的自信之下, 潜藏着精神危机的暗流, 情绪和情感不稳定, 只要求别人尊重自己, 却不懂得尊重别人。讲究实惠, 注重个人奋斗, 不善于与人相处、协作做事, 对许多问题的看法易走极端。并且由于当代大学生大都喜欢上网, 网络文化中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使不少学生上述的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教学中影响学生思想最大的除了班主任外就应该是语文老师, 因为语文的人文知识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正因如此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 而且这个重视不只是简单的一些实际应用能力教育的重视。也只有这样, 语文教学中拓宽学生视野、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的潜力都将被发挥出来。
要想实现上述目标, 除了大环境要改善外, 更重要的就是语文教师一定要探究、改进教学方法。首先, 要建立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 尽量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 用真诚、友善、宽容的态度启发、鼓励学生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 不迷信老师和课本, 敢于向老师、向课本质疑, 也不迷惑于众人的意见。让学生在心情愉快、无压抑感的情况下轻松听课, 主动发言, 积极与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不断进行交流, 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思路,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其次, 在教学中要逐渐让学生学习、掌握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教育的宗旨并非知识的积累, 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展。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 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 要在未来跟上时代, 就一定要不断的学习, 不停的吸取新东西, 更新知识结构。可见, 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 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 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 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淡化标准化的答案和统一的思维方式,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通过老师的启发自己去体会、感悟课文为什么是好文章, 具体好在哪儿。如果是议论文, 让学生感受到它讲的有道理, 被它的道理所折服, 然后再体会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讲明道理的, 自己以后在写议论文或说服别人时, 可以借鉴到什么;如果是散文, 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今后自己在叙事或抒情时可以借鉴多少。经过这样长期、反复的教学, 学生才能真正的理解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大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几千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 反映的是人类的生活与情感。对课文的解读, 必须做综合整体的关照, 要全方面的考察课文与社会、哲学、艺术、宗教、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关系, 充分挖掘大学语文内容所浸润的思想内涵、文化价值、艺术情操, 学生才能全方面的接受各种知识信息, 不断提高自己的精神素养。比如杜甫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中, 可以学习兼怀天下的宽广胸怀;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中可以感悟崇高的牺牲奉献精神;从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中, 体会不怕挫折, 直面打击的坚定信念。这些优秀的文化和精神成就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崇尚更高的人生追求和人格道德诉求, 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而不是作为专家。”通过专业教育, 学生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们通过对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视和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 是能够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的。
参考文献
[1]黄甫全主编.现代课程与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2]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西南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2004版.
[5]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小学作文教学方法之浅见 篇5
读写结合讲练互动想象力“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达真情实感。”可是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实际是:很大一部分学生面对作文仍然是恐惧心理,显出为难情绪。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帮助和引导学生摆脱这种无话可说、无情可抒、无事可议的困境,使他们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真正感受到写作中的乐趣,这已成为摆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那么,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哪里,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在哪里,激活学生写作激情的载体又在哪里DD这可能也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在苦苦追寻的一个问题,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点其实有很多,增加阅读量;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他们的生活环境;在写作训练中教师给予他们的欣赏与鼓励;老师在设计作文题目时是否考虑贴近学生生活,等等,下面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教学相长,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写作之“趣”
前苏联教育家伯拉斯指出:“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独立地发现相应的命题和法则。”这对作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怎样使作文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成为自己的精神乐园,使作文变难为易呢。我认为仅仅靠一篇范文的影响是不够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引导和熏陶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语文教师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应采取读写结合的方法,在分析课文的同时渗透写作的内容,如在学习长春版小学五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一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教材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并以此点燃学生的情感,引发真情,促进学生主动探求,进而教师因势利导,与学生一起来探讨作者石铁生和母亲这两个典型人物为什么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同学在讨论中,自然地掌握了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好好活的思考”。在作文欣赏课上,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网络等资源,把有关字斟句酌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如长春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推敲”这一单元中的“贾岛‘推敲’”“荆公改字”“欧阳定稿”三个故事。让学生明白文章之所以生动,是与作者精心锤炼分不开的,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修改和再创作的过程之中,使课堂一下子变成了学生们其乐无穷的读写天地。围绕课文内容所作的这些工作,同学们都会对这些经典有自己的全新的理解,他们自己的写作兴趣也会被慢慢调动。
二、激发审美情趣,让美文与学生同行
小学生的语言匮乏,直接导致了他们对于作文成文的畏惧,如何使学生克服这一问题,使他们乐于在写作中展示自我,让作文成为他们自由挥洒的舞台呢?此时,对美文的欣赏与采撷就十分必要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美文,学生们也同样有欣赏和喜欢的情感在里面。因此,在兴趣激发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多种环节,激发情趣,这样在日积月累中,为学生们储备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才思之源。
那么,我们的教师就应利用平时的晨读和自习,让学生阅读美文,积累素材。美文的特点是用生动的语言、典型的人物形象、具体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及自然景观,它的突出特点是形象性。通过阅读美文,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具体形象,同时还可以获得大量词汇,这些形象的词汇在想象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鼓励学生搜集美文资源,有计划地、持之以恒地学习,做好记录,切实指导学生多读书,巧读书,读好书,让学生多接触一些语言优美的,思想适中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有所感悟。同时,应该在每天让课前,安排一部分学生为大家背诵一小段自己写的习作。并要求同学在听读后,评出一两句大家认为经典的内容,并用心记忆和体会,我想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同学们的写作积极性会越来越高,写起东西来也会越来越主动,越来越用心。
三、向课堂要成效,让写作课变成学生的一种期待
目前,课堂教学仍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技能的场所和途径。过去呆板、陈旧、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但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也容易导致学生厌倦,更容易抹杀学生的写作兴趣。我们也清楚,小学生善于直观的形象思维而缺乏抽象的想象思维。绝大多数学生对新鲜事物有敏感性和好奇心,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好胜心理。因此,根据这种心理和思维特点,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挂图、灯片把抽象的课文内容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由图象到课文,由直观到抽象,逐渐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把课文中丰富的知识转化为由直观到抽象的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刺激物,从而产生兴趣。为此,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师生互动,一起打造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来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进行写作。
四、角色互换,与学生一起探求生活中的写作乐趣
如何在写作中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这样表述的:“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历代小说家笔下的文字无一不是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为原型,所以,教师在写作指导过程中,应该走进学生的生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引导。启发并鼓励他们说心理话,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例如,教师要指导学生写一篇《我的同学***》的习作。就应该自己先写一篇记述教师自己的小学同学的下水文,并在指导的过程中读给学生听,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并产生共鸣。激发写作热情。在这样贴近生活的引导下,写作在学生心中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而是他们自己的有血、有肉、有情趣的日常生活了。
综上所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读写结合、讲练互动,注重直观与抽象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使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汲取新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再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师的丰富生活体验及课堂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引导,都会使学生们在写作课上兴趣盎然,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2]义务教育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上册.长春出版社,.
[3]义务教育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上册.长春出版社,2010.
作文教学之浅见 篇6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目标中明确要求,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写作自信心”。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教学效果正如吕叔湘先生说的那样“少、慢、差、费”。作文教学的改革,应是使学生乐于写作文,轻松写作文。作文教学实践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让学生积极体验生活。《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生活既是作文,作文既是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这丰富多彩的生活,自己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教育心理学的“积极反应法则”也告诉我们:“让学习者自觉地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主动激发学习动机,达到学习目标。”事实上,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有着得天独厚的一面,因为它更具人文性,更为感性,更有感染力,容易诱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需求,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作文的源泉是生活,它直接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2.改变学生的写作意识,激励写作的信心。北师大刘锡庆教授指出:“作文教学的‘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作文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让学生学习写作的目的,是让学生写出文从字顺、表情达意、中心明确、思路清晰的文章来。作文教学启迪学生把自己想到的、看到的、做的事用文字写出来,从心理上减轻学生作文的压力。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中学生年轻而富有憧憬的心,最容易被打动。美好的生活应该带来美好的文章。应教会学生:目光不要太快地移开,要更多地投入生活,用心灵与自然交流,用心灵感受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激情。教师可利用这些特点,指导学生多看课外书,引导学生通过看展览、听报告、参观访问等形式拓展视野,让学生读报、剪报,留心社会,观察生活,积累知识和素材。
3.利用教材的美感,激发学生写作的乐趣。语文教材汇聚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文章精华,久经岁月磨炼,历来脍炙人口,融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语言美、情操美于一体,是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语文教材饱含着作者浓烈的情感:《白杨礼赞》的托物言志;《春》的借景抒情;《背影》的因事缘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直抒胸臆等。在教学中准确而充分地理解作品内涵,把握作者情感跳动的脉搏,并把作者创作时那种激奋的情感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表现出的丰富、优美的情感,激起学生心中美好的情感,从而产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学生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理解了课文的美,从而享受到写作的乐趣。
4.扩大阅读面,夯实写作基石。作文教学创新的改革,除了要着力丰富学生的生活外,还要努力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离开了丰厚的积累,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此,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深化阅读层次是作文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逐步懂得广泛阅读是自身健康成长、成人、成才的需要。同时,推荐优秀读物,选择其中精要、精彩部分,如哲理名言、刻画传神之处、妙语连珠的段落等等,进行剖析、咀嚼,让学生动心、动情,产生欲罢不能的阅读兴趣。通过多种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实现主动探求。
5.作文课要轻松自然。作文课要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让学生接受要写作的话题。采用谈话式引入,将时事热点、家庭的人物或事件、学校的新风,作为一个话题拿出来,让学生自己去谈论。也就是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下,学生自觉进入角色,产生不吐不快的激情。作文形式、内容要避免单一化,应走向多元化。启迪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维。
6.改变老师评改作文的方式,是提高评讲质量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学生互改作文,相互交流与沟通,既拓展了思路又提升了情感。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可是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往往不会修改,学生互改作文的方式却解决了这个难题。作文教学中把修改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读,让大家共同议,适当的时候老师点评。要针对一些学生作文中存在的共性和特殊性去讲评,评出特色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潜在思维能力,使学生对问题的看法有了深刻的认识,思想认识水平得到提高。这种评讲作文的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当然乐于接受了。
信息技术教学之浅见 篇7
一、更新观念, 明确目标任务
(一) 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
计算机是21世纪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和技术支持者, 没有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 就没有当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 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 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是必不可缺的。但计算机教育不等于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学科比较,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打破只能讲计算机的“学科”知识的“学科本位”思想, 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 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
(二) 加强对课程整合的理解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 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 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 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三) 加强信息道德的培养
当今的社会各种信息层出不穷, 既有大量的、丰富的学科知识、动人事迹等信息, 也泛滥着一些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个人隐私遭到威胁等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 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中, 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 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明确信息技术教师应充当的角色
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知识“讲述者”、信息“传授者”、教学活动“领导者”的角色。教师特有的这种权威性, 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置于中心位置, 学生围着教师转。但现在社会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不再以教师为唯一的渠道, 教师只有正确认识、摆正自己的位置, 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效益。因此, 教师应确立“教即学, 学即教”的观念。
三、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 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以探索问题来引入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教师应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高中作文教学之浅见 篇8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曾经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 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笔者以为, 教师在乎什么, 学生就会发展什么。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都有意回避作文的话, 那么作文在学生的心里怎能不如洪水猛兽般?所以当前的语文课堂究竟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作文课, 这在如今本质上应与基础齐头并进, 而实际上却几乎要被挤进死胡同的高考课堂中尤其值得重视。
那么, 导致学生谈“文”色变的罪魁祸首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是这样两点, 一是缺少素材, 二是没有技法。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巧妇尚且为无米发愁, 更何况那些正处于学习道路上的学生呢。所以说这下炊的“米”大概是导致学生写作无从下笔的元凶, 学生缺少素材, 没有积累, 自然就无从下手。当然也有部分学生是另一种情况, 他是有一定的生活和阅读积累的, 肚子里也满满的都是东西, 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 可是却是属于茶壶里煮饺子类型的, 倒不出来。这便又是写作的另一个拦路虎———技法问题。
所以当下学生写作最大的两个难题应该就是“没话写”和“不知怎样写”了。问题找到了, 那么作为学生写作上的引路人, 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战略上藐视敌人———变“害怕写”为“不怕写”
写作文, 归根结底就是要学生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给读者听。很多学生看到作文题目也是心里有话可说, 有话要说, 但是真让他用文字表达出来, 就会有一种畏惧心理, 不敢或不会用文字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结果成了茶壶里煮饺子, 肚子里有东西却倒不出来。所以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文, 不要还没动笔自己已经先头疼起来。比如面对记叙文, 可以想这不过就是要我来讲一个故事, 面对议论文就想这不过是要我来评一个道理, 至于说明文更是简单, 一步步教你制作罢了……如此, 先彻底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 然后心里想说的话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写出来了。
因此我们在作文课堂教学之中不妨放开手脚,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空间, 让学生针对某一个话题或某一论点畅所欲言, 先用语言把心里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 将写作文改为在教师的引导下有中心有目的地说作文。
二、战术上重视敌人
1. 变“没话写”为“有话写”
首先, 要把下炊的米准备好, 而且越多越好。做好准备, 方能写出好文章。那么这米从哪里来?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多读书, 读好书, 不断从书本上汲取营养, 学习书中优美语句和写作技巧, 只要平时不断积累, 等到写作的时候自然能信手拈来。另一方面还要在生活中学会仔细观察, 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这样作文时才会有素材, 才不会闭门造车。
(1) 指导学生向课文要素材
课文中有许多鲜活的东西, 如一些成语, 涸辙之鲋、愚公移山、鲍鱼之肆、望穿秋水、三顾茅庐等, 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语言。
另外, 课文中还有许多有生命力的句子, 许多富含哲理的、饱含深情的句子等等, 教师如果能够抓住这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信作文的素材就会源源不断。
(2) 引导学生向生活要素材
写作要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的内容, 要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而这些都需要从生活中去积累, 不光要积累, 还要升华, 这样写出的作文才能来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那么如何用心感受生活, 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呢?读过一篇题为《用心感受生活》的文章, 作者告诉大家提取素材的三个环节, 我觉得颇有道理。
第一, 调动感官 (耳、眼、口、鼻、舌) , 这是最基本的认知。通过五官的简单感受, 获得第一手的直观素材。大可到广袤天地、宇宙星辰, 小可到自身上下, 细羽尘埃。
第二, 生命同构, 赋万物以人的情感, 这样才容易与万物对话。将世间万物都看做是有生命, 有情感的, 在思想上与万物交流, 或将自己也融入万物之中, 万物的所思所想自然会感同身受。这样也许会在一瞬间打开你的思路。
第三, 角色互换。从如果我是他的角度入手思考生活。换位的思考有助于多角度理解社会和人生, 有助于引发学生恰当而深入的理解。
通过这三个环节, 调动学生的兴趣, 引发他们内心的思考, 从而真真切切地感受生活。作文是生活的再现,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要求新求活, 而深入生活, 体验生活, 与生活保持统一步调就是其中的一个要诀。俗话常说的意在笔先就是告诉我们, 感悟生活才是写好作文的根本。
新课标中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积累课文中的精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无论是词语还是警句, 将它们储存于大脑之中对提高表达能力大有帮助。
2.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在有了下“炊”的米之后, 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创作情感, 这是上好作文课的关键步骤。
大家都知道, 作文是人的主体情感的自觉流露, 它的写作冲动主要来源于内驱力。它既不受制于别人, 也不屈从于外界。教师只有做到从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入手, 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 才可能消除他们畏惧作文的心理, 写作活动也才能顺理成章地进行。
在实际操作中, 要注意让学生明白所谓的技法写作欲望和创作情感, 应该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要避免人为激发的虚假欲望和虚伪情感出现。
新课标指出, 写作要“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的内容”,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等。其中“自己”就是作文的主体。所以教师如果能与学生进行情感对话, 以情动情, 以心换心, 就能使学生产生共鸣, 从而激发起他们进一步表达, 即写作的欲望, 从而写出自己的东西。
三、回归师生的主阵地———课堂
如果说战略上的藐视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 战术上的重视就帮助学生解决了一个素材不足和动力不足的问题, 但是光有这两点还是不够的。
无论何时, 课堂总是教学的主阵地, 学生的写作离不开教师指导。在此, 笔者结合自己的上课体会, 向各位同仁抛出一点浅薄见解。
第一, 给作文提神———从高度上确立作文的写作深度。
没有指导的文章有可能仅是生活的再现。这就与“文章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相差甚远了。所以一篇好文章绝对不能仅停留于浅层的客观叙说, 而要有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要有一定的思想闪现。具体在作文课堂之中, 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思维, 激发情感, 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中的事例, 让文章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把文章的灵魂竖起来。
第二, 给作文定型———从宏观上把握作文的基本轮廓。
在写作的过程中, 提纲的作用不容忽视, 有了大致的轮廓, 作为作文的操作者想必做起来如庖丁一般, 在哪儿下刀, 哪儿运作, 必了然于胸。也就是说所谓的定型就是以提纲带动全篇, 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第三, 对作文修身———从细节上确定作文的主体风貌。
作文的修身工作主要体现在对素材的处理上, 这其中又需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两小点:
1. 就某一素材而言, 要注意细节。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六不”原则。即不观察不体会不作文, 不熟悉不精练不作文。如写一个人美, 先提出要求不能用常用的抽象的“美极了”“漂亮极了”等字眼, 然后再以宋玉的东家之子的美为例来引导。以此点拨, 学生笔下的美人必有自己的特点。经常如此强调, 相信学生语言能更精练具体, 文章也会更有感染力。
2. 就多个素材来讲, 如是文中出现若干素材, 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考虑一下区分材料的轻与重了。摆正素材间的关系, 拿捏准素材的分量, 不同笔墨, 不一视同仁, 让重点更突出, 让次要来补充。
四、技法上点拨
关于写作的技法问题, 这应该算是其中的一个较有概括力度的问题。它大可及文章的谋篇布局, 小可到语言的标点运用, 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即能学会并完全掌握的, 需要学生把写作与基础、写作与阅读密切关联起来, 从基础中汲取语言, 从阅读中获取营养。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平常的课堂学习之中慢慢去领悟, 细致稳当地走好每一步, 高中的作文课堂必然成就一片辉煌。
参考文献
[1]程永超.作文课堂教学, 敢问路在何方[DB/OL].http:∥www.ht88.com/downinfo/83987.html.
[2]杨晓春.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DB/OL].http:∥gxpx.cersp.com/article/browse/81421.jspx.
中学作文教学之浅见 篇9
关键词:作文教学,个人反思,意见
我觉得, 作文教学的“混沌不清”是导致部分老师“无从下手”的主要原因。要廓清这“混沌不清的一团”, 我们还得从写作学的角度, 拿起科学的剪刀, 剪能断理还清。结合课程标准, 笔者认为把文章写作分成三个维度:写作能力、写作技法和写作内容, 有助于让作文教学从混沌走向澄明。
一.写作能力方面:方式多样, 趣味盎然, 培养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
从能力与任务关系的角度来说, 能力, 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从写作来说, 写作能力是写好作文的必须的前提条件。这点我相信不需赘述。
依据中学生的写作心理, 中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主要指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其中, 观察能力, 主要在小学及初中低年级得到锻炼。形象思维主要指想象、联想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或说理性思维能力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 更是需要我们在高中阶段加以重视。在写作活动中, 主题的确定、材料的筛选、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选用, 哪项不需要理性的参与?正所谓“作者不仅是生活的观察者, 情感的抒发者, 还应是理性的思索者”。在写作活动中, 理性思维总是与感性思维结合在一起的。只不过感性显于表, 而理性隐于其内。
因此, 我们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 必须采取多样的方式, 不拘泥于课堂模式, 不着痕迹, 趣味盎然地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
想象联想是作文的“双翼”。想象和联想可以使学生在写作时精鹜八极、神游四方, 产生由此及彼的思想飞跃。
手拿一束花进课堂, 就让学生眼前“满园春色”;让学生既想到“春意闹”, 也闻到“淡泊的味道”, 悟出“闹与静的矛盾”。我们还可以用三角形、正方形、立方体等为原型, 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 找到与它们形似或神似的人、事。学生想到了“张三像三角形一样棱角毕现, 处处好出风头。”于是趁机让学生了解:就两种不同的事物, 因在某一点上有所相似而展开的联想, 此所谓相似联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相似联想的能力。事物总是辩证统一的, 引导学生学会从相反的的方向去解读它们, 教会学生由事物的相反特点去引发联想, 体会相反联想。比如就三角形, 学生想到“三角形是那敢于表达自我见解的代表”。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 更紧一步由事物联想到另一种意义, 或者联想到一种哲理, 这便是训练了学生的引申联想能力, 让他们在写作中表达更为深刻的道理。于是就有学生想到:“三角形是一种极其简单的图形, 简单却也富有内涵。也许简单的才是最幸福的。简单的幸福就是一首极富魅力、感染力的诗。”
二.写作技法方面:结合实例, 扎实练笔, 传授学生写作技法
写作技法, 包括写作的程序技法, 比如如何审题立意、安排结构;以及表达的技法, 如以动衬静、乐景写哀。“中华是诗文的国度”, 泱泱美文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 流传下来, 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都堪称典范。更主要的是, 古诗文在材料的选择、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极有可取之处。“从内容和材料上分有叙事的写景的, 抒情的, 明志的, 说理的……从写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夸张写实……分门别类, 各具特色。” (《诵古诗, 学作文──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要结合实例, 扎实细致, 授以学生写法与技巧。读了《种树郭橐驼传》我们当不遗余力地教授它那“对比类比”的说理方法。学了《老王》, 我们当引领学生体会“智者的讲述”。
当然, 决不能蜻蜓点水, 讲过了事。否则, 学生虽然明了选材、布局、中心主题、表达手法等写作知识及其重要性, 却难以付诸于写作行为。应该多样练笔、扎实训练。比如, 通过学习古诗文而进行练笔。如宋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语言高度浓缩、概括, 情节跨度大, 具有跳跃性, 诗中存在了许多“空白”。为此, 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象, 把跳跃的情节补充出来, 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其中“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写的是山。同学们很容易理解到。但山何来“献愁供恨”?又献的是“何恨”?同学们疑惑不解。通过点拨, 同学们知道, 作者此处运用了移情及物的手法。到此, 我觉得还是蜻蜓点水而已。于是要求同学们依据辛弃疾介绍、结合登临时的情景, 发挥想象, 提笔补白:放眼望去, 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 有的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 有的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北望是江淮前线, 我效力无由。远望是中原旧疆, 收复无日;南望山河虽好, 无奈仅存半壁。朝廷那些无耻鼠辈, 不思进取。可怜我等志士, 不得其位,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怎不让人愁煞恨煞?通过这一番练笔, 学生对移情及物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有时间, 再可让学生也来仿写一段“移情及物”:今天, 数学成绩下来, 刺目的得分, 让人心碎。抬眼窗外, 往日娇艳的粉霞梅却也无精打采、枯焦无色。
程序技法, 更是需要扎实的训练, 不能只停留在“陈述性知识”的讲解层面。拿《老王》来说吧。文章第二自然段叙述了“解放了, 老王的境遇并没有什么改变的事实。”杨绛先生却没有延续第一段以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 而是直接引用老王自己说的话, 让老王自己说“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 就“进不去了”。为什么要让他自己说?我们当然不能只解读为“为了强调真实性”, 还应该再伸展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对原文改动的方法来比较。这一段的前半部分就改成这样:“北京解放后, 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 但老王并没有被组织进去。”这样的言说会产生什么效果?通过比较, 同学们很快就体会到:这样,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老王, 是一个没有任何怨言的老实人, 他谁也不怪, 他只怪自己。直接引用突出的是老王的“自责”式善良。更可贵的是, 同学们体会到这两种叙述方式的不同效果:在这看似客观冷静的引述中, 我们不能无动于衷, 我们该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老王成为一个“惶恐”的单干户。我们从文字表面上读到的, 似乎是老王自责与愧怍, 其实真正自责的是谁?真正要愧怍的是谁?引人入胜, 发人深省!而采用第三人称的言说, 便是作者站出来介绍了, 虽然似乎有矛头指向有关部门的意味, 却反而少了发人深省的力量。
三.写作内容方面:关注现实生活, 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
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的写作内容不仅仅包含写作素材, 更包含写作者内在的素养, 或曰精神支撑。因为写作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也是一种人格和处世态度的体现。我们的作文教学要真正关注学生的心灵, 不仅在写法上引导, 还要让学生的情感丰富起来, 思想上成长起来。
在生活中, 让学生知古明今。中华上下五千年, 优秀民族文化如河海浩荡。自古英才都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处世的理想。因此弘扬主旋律, 宣扬优秀民族文化能使学生胸怀天下, 摒弃小我。作文时不至于只是小家之气, 无病呻吟, 而是大气盈然, 胸怀天下。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文史不分家”, 让学生了解历史, 以古鉴近, 以史明志。中华民族曾有过光辉灿烂的文化, 这些可以增加他们的民族荣誉感;也有一段受压迫和受屈辱的历史, 这又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危机感。要让学生清楚现在、了解时事。清楚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的位置:中国的崛起应该成为他们的自傲;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应该成为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动力。
许多教师在此方面有不少宝贵的经验:“时事点评”、“我为历史事件盖棺定论”还有“微博评议”等等, 不一而足。
同时, 在阅读教学中, 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语言附载着文化, 附载着精神, 一个民族的语言也就是一个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象征, 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这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 是民族持续发展的根本。” (《语文教学要着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我们的语文课文中富含丰富的民族精神, 如《沁园春·长沙》中“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中“保持生命本色”;《边城》的“淳朴民风” (传统美德) ;《合欢树》中“深沉的母爱”;“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儒家的执着仁厚扑面而来;“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的王维告诉我们中国人独特的生活价值取向;“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汉魏风骨在我们灵魂深处铮铮作响;《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等等都是陶冶学生情操, 丰富学生胸怀的肥沃养料。
初中化学分层教学之浅见 篇10
一、合理分层,动态调整
每位学生在学习方式、接受知识能力的方面是不同的,承认差异,并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智力发展等因素将学生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方面,一般可将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合理的分层有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有助于全体学生各自素质的提高。
二、目标分层,学有所获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是实施分层教学法的重要保障。教学目标的分层,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认可和发展,能够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三、分层实验,机会均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喜欢让优等生来进行操作,以保证实验效果,导致中等生难得参与,学困生只能在一旁观看。分组实验可以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动手参与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分组实验前,教师要认真备课,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确定哪些实验由哪个层次的学生操作,使人人都有动手的机会。
例如“性质活泼的氧气”一课中用排水法制取氧气时,我首先让学困生上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装药品于试管中,塞上塞子。接着中等生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加热,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最后,由优等生将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同时,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先将导管撤出,再熄灭酒精灯?”使优等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充分拓展。
四、分层提问,把握梯度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不同问题要有难易的梯度,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分别由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基础的问题,可以让后进生来回答;有一定灵活性的问题可以让中等生来回答;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要充分发挥优等生的作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激励。
例如“性质活泼的氧气”一课,在学生通过实验制取氧气结束后,可提问学困生:氧气有颜色,有气味吗?向中等生提问:已知氧气的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在1L水中仅能溶解30m L的氧气,从而又能得到什么结论?再让优等生对氧气的物理性质作出总结归纳,即氧气无色、无味,比空气略重,且不易溶于水。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提示,让提问到的每位学生都能作答。
五、作业分层,各有所获
课后作业的布置非常重要。每次布置时,都要设计一些数量、内容、形式、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适当层次的题目进行练习,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得到落实、强化。
六、分层评价,用爱沟通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不同方式的教学评价,实施分层评价,让学生通过教学评价,可以了解自己的素质特点和学习状态,有效地进行学习。教师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找出学生各自的“闪光点”,尤其是学困生,只要他们在原有的起点上有一点点的进步,哪怕是进步1分或者是2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浅见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282-01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的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注重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积极的课外拓展,丰富学生知识面,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谈谈几点肤浅看法,同为抛砖引玉。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意识
乌中斯基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而浓郁的兴趣一直被认为是学习的润滑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关键,是需求的动力。现阶段的很多小学生,他们愿意花一个小时甚至更久的时间看电视,却不愿意花十分钟的时间看书,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没有阅读意识和对阅读不感兴趣。在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尤为重要,因为只有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才能开发心智,渐渐培养阅读学习的持久性。因此,教学中,我们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如实的根据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特点,结合教学的实际需求,充分挖掘教学中存在的趣味因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使其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引导学生快乐自主地参与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式有许多,例如,学习《赠汪伦》这首诗时,教师利用导语告诉学生这是一首送别诗,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诗,思考:诗中写的是谁送谁?谁别谁?这样使学生先明白送别体诗歌中人物的主客之分。然后在精读诗歌思考:汪伦是怎样送李白的?为什么要这样?这样让学生去体会诗歌所表现的主题。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体验,在结合老师的分析指导,学生会渐渐感悟其中的情感等各方面,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意识,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就是方式方法的重要。现阶段的很多小学生,虽然一部分在教学的感染下喜欢上了读书,但往往他们都是为“读”而“读”,完全不讲章法,阅读效率极低。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教学的各方面都有所变化,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面对教学的重点——阅读,我们应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读的主体地位,积极的传授学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更好地实现“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对于阅读技巧的传授,我们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首先,指导学生精读:就是说在每句阅读时,先理解每字的意思,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这是传统的三步精读法。其次,指导学生朗读和默读:朗读,也叫诵读,这是一个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言语的过程。朗读把“目视”与“口读”结合起来,听读并举,声情并茂,有利于理解、体验和记忆,便于培养语感。默读是不出声的目视。文字符号通过视觉直接反映到大脑,为大脑提供思维材料。最后,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此外,还有速度、阅读姿势、阅读材料的选择等等,都需要我们教师加强指导,只有学生做到全面把握,学生才能真正乐读,良好习惯才能真正养成,教学效率才会提高。值得我们教师注意的是,阅读技巧的传授,阅读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教师长期坚持,加强引导和培养。
三、注重扩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课堂的阅读教学是基础 ,课外的拓展阅读是补充、是提高。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知识的缺乏、知识面窄,很多东西都要学习,因此单纯的课内阅读根本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需求。因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在积极搞好课内阅读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积极的课外拓展,积极的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不断的去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希望知识上的收获,更期望得到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认可与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基于此,教学中,我们教师就可以积极的组织开展一些朗诵比赛、讲寓言故事、讲成语故事等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能的机会。把主动权完全让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此外,学生的课外阅读也不是孤立的,我们教师应注意配合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向学生推荐有益的图书,如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周恩来》;学习《赤壁之战》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习《鲸》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与自然知识有关的科学普及读物;学习了《少年润土》后可以向学生推荐鲁迅先生的其它著作等。这样,通过有效的课外拓展,引导学生科学合理的展开阅读,在丰富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阅读体验,使其品尝到阅读带来的成功与喜悦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其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总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为了培养学生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从而达到读好书的目的,教学中,我们教师不断的研究孩子,积极的总结探究教学方法,营造一个开放式的学习氛围,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扩大学生阅读量,引导学生科学有效的阅读,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郭宏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J].学科教育,2008(08)
“机械原理”双语教学之浅见 篇12
双语教学的模式选择问题。目前教育界将双语教学模式分为三种[2]:即沉浸型双语教学——课堂上全部使用外文教育;过渡型双语教学——课堂上开始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 学生熟悉了语言环境后逐步过渡到以外语为主, 母语为辅的教学方式;综合型双语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 如果难度小, 用沉浸型教学, 否则用过渡型教学, 后面还结合一些多媒体来授课。以上三种模式都有老师们采用过, 他们反映所采用的授课方式不同, 则所取得的成效也是不同的。
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通过与诸位双语教师的面谈及他们的最终考核效果分析, 本人觉得自己比较偏重于综合型双语教学的方式。这也是结合“机械原理”这门课的性质来决定的。因为“机械原理”这门课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兼有专业课与基础课的一些特点, 所以若在基础内容上采用以外语为主来授课, 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 而在偏专业的部分章节内容上如:三大机构传动的原理、设计上则采用以母语为主来授课, 这样可以更好帮助同学们理解相关专业内容。
教师水平问题。由于专业课教师并非英语专业毕业, 听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均较差, 达不到双语教学的要求。另外, 双语教学刚刚试行, 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笔者在通过与诸位授课教师的交流中深深感受到:虽然他们熟悉专业知识, 也知道专业知识的一些英语表达方式, 但如何用英语表达出来, 如何让学生们很快接受还有很大困难。
针对这种问题笔者认为, 学校的管理部门应该做一些工作来解决这一难题。 (1) 学校可以开设双语课和教师口语加强训练班 (由外教来授课) ; (2) 从长远看, 学校还要采取“送出去”的方法, 即将部分教师送出国外进行培训, 让他们了解国外相关课程的授课方法; (3) 如果条件许可, 学校还可以采用“引进来”的办法, 引进一些留学归国人员担任课程的双语教学, 同时这些留学归国人员还可以帮助未出去的教师们进行双语教学工作。
学生英语强化问题。双语教学不等于外语教学, 它对学生的外语水平及理解能力要求很高, 所以授课时要求同学们精力集中, 反应迅速。如果同学能跟上老师的思路, 则双语学习效果很好, 否则, 同学们往往消极怠工, 甚至影响他们对该课程的兴趣, 进而导致放弃学习, 那就不是我们双语教学所希望的了。
针对上述问题, 多数学校一般都是采用了学生选修方式, 组小班开展“机械原理”的双语教学工作。因为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为了因材施教, 老师们普遍反映以选修方式比必修方式的效果好。若强求全体同学参加, 对一些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是很大负担, 这样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采用小班授课, 老师们也更能与每位同学沟通、交流, 对提高教学效果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只是在组建小班选用学生时, 应注意学生的英语听力与阅读水平。
教材选用问题。教材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双语教学的教材的选用尤其要慎重对待。若引进原版英文教材成本太高, 学生较难接受;若仅仅在国内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翻译, 学生认为意义并不大[3,4]。另外原版教材内容体系与国内的专业教材体系有所不同, 就双语教学的初期, 老师们反映原版教材的内容还是不合适我们的同学们, 因为我国国内目前开设的双语课多半还是采用半英语半汉语的方式来授课,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们通过英语获取先进的专业知识。如果要引进原版英文教材, 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学习难度的方法来进行。经过前期调研, 多数学校在“机械原理”双语课中采用的是国内学者编写的英文教材, 此方案容易让学生们接受。因为国内学者编写的英文教材内容与中文版机原教材内容一致, 若学生们阅读中遇到问题时, 还可通过查阅中文版的教材来解决。
上述提到“机械原理”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四大问题及具体解决办法, 但实际上有待于解决的问题还有许多。诸如:双语教学工作量问题、双语教学方法问题、双语教学多媒体制作问题等等。要达到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笔者认为机械原理课程的双语教学一定要考虑本校实情, 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进行积极实践与探索, 师生齐心协力, 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目标奋进。
摘要:提出了在“机械原理”这门专业基础课中开展双语教学时会出现的教学模式、师资水平、学生英语强化和教材选用等相关问题, 并指出了处理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为开展“机械原理”双语教学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机械原理,专业基础课,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1]马国华.关于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张铁, 李杞仪等.机械原理双语教学实践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6年第1期.
[3]徐盛林.使用英语教材进行双语教学的初探[J].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第1期.
【语文教学学法之浅见】推荐阅读:
大学语文教学之浅见05-24
初中语文教学之浅见11-05
高中语文早读之浅见论文10-17
作文教学之浅见09-25
有效阅读教学之浅见10-14
初中化学教学之浅见08-12
高中体育教学之浅见06-07
英语口语教学之浅见07-30
初中生物教学之浅见08-16
应用文教学创新之浅见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