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之浅见

2024-06-07

高中体育教学之浅见(精选12篇)

高中体育教学之浅见 篇1

如今的一线语文课堂, 基本上是基础知识与文言文教学一手遮天, 阅读和写作在一周的课堂之上难觅踪影。究其原因, 几乎无一例外的认为高考面前基础知识是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的, 而作文这一块似乎有点让人感觉如水中捞月, 往往费了神, 用了心, 却不见起色, 因此, 教师也罢, 学生也罢, 干脆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放弃, 抑或仅仅只在必要的时候草草以一堂作文训练课收尾。长此下去, 不说作文这半壁江山的分数如何提高了, 恐怕就连基本的及格线都难以达到。笔者认为, 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不在别人, 而在我们的教育者本身。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曾经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 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笔者以为, 教师在乎什么, 学生就会发展什么。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都有意回避作文的话, 那么作文在学生的心里怎能不如洪水猛兽般?所以当前的语文课堂究竟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作文课, 这在如今本质上应与基础齐头并进, 而实际上却几乎要被挤进死胡同的高考课堂中尤其值得重视。

那么, 导致学生谈“文”色变的罪魁祸首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是这样两点, 一是缺少素材, 二是没有技法。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巧妇尚且为无米发愁, 更何况那些正处于学习道路上的学生呢。所以说这下炊的“米”大概是导致学生写作无从下笔的元凶, 学生缺少素材, 没有积累, 自然就无从下手。当然也有部分学生是另一种情况, 他是有一定的生活和阅读积累的, 肚子里也满满的都是东西, 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 可是却是属于茶壶里煮饺子类型的, 倒不出来。这便又是写作的另一个拦路虎———技法问题。

所以当下学生写作最大的两个难题应该就是“没话写”和“不知怎样写”了。问题找到了, 那么作为学生写作上的引路人, 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战略上藐视敌人———变“害怕写”为“不怕写”

写作文, 归根结底就是要学生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给读者听。很多学生看到作文题目也是心里有话可说, 有话要说, 但是真让他用文字表达出来, 就会有一种畏惧心理, 不敢或不会用文字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结果成了茶壶里煮饺子, 肚子里有东西却倒不出来。所以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文, 不要还没动笔自己已经先头疼起来。比如面对记叙文, 可以想这不过就是要我来讲一个故事, 面对议论文就想这不过是要我来评一个道理, 至于说明文更是简单, 一步步教你制作罢了……如此, 先彻底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 然后心里想说的话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写出来了。

因此我们在作文课堂教学之中不妨放开手脚,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空间, 让学生针对某一个话题或某一论点畅所欲言, 先用语言把心里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 将写作文改为在教师的引导下有中心有目的地说作文。

二、战术上重视敌人

1. 变“没话写”为“有话写”

首先, 要把下炊的米准备好, 而且越多越好。做好准备, 方能写出好文章。那么这米从哪里来?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多读书, 读好书, 不断从书本上汲取营养, 学习书中优美语句和写作技巧, 只要平时不断积累, 等到写作的时候自然能信手拈来。另一方面还要在生活中学会仔细观察, 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这样作文时才会有素材, 才不会闭门造车。

(1) 指导学生向课文要素材

课文中有许多鲜活的东西, 如一些成语, 涸辙之鲋、愚公移山、鲍鱼之肆、望穿秋水、三顾茅庐等, 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语言。

另外, 课文中还有许多有生命力的句子, 许多富含哲理的、饱含深情的句子等等, 教师如果能够抓住这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信作文的素材就会源源不断。

(2) 引导学生向生活要素材

写作要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的内容, 要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而这些都需要从生活中去积累, 不光要积累, 还要升华, 这样写出的作文才能来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那么如何用心感受生活, 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呢?读过一篇题为《用心感受生活》的文章, 作者告诉大家提取素材的三个环节, 我觉得颇有道理。

第一, 调动感官 (耳、眼、口、鼻、舌) , 这是最基本的认知。通过五官的简单感受, 获得第一手的直观素材。大可到广袤天地、宇宙星辰, 小可到自身上下, 细羽尘埃。

第二, 生命同构, 赋万物以人的情感, 这样才容易与万物对话。将世间万物都看做是有生命, 有情感的, 在思想上与万物交流, 或将自己也融入万物之中, 万物的所思所想自然会感同身受。这样也许会在一瞬间打开你的思路。

第三, 角色互换。从如果我是他的角度入手思考生活。换位的思考有助于多角度理解社会和人生, 有助于引发学生恰当而深入的理解。

通过这三个环节, 调动学生的兴趣, 引发他们内心的思考, 从而真真切切地感受生活。作文是生活的再现,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要求新求活, 而深入生活, 体验生活, 与生活保持统一步调就是其中的一个要诀。俗话常说的意在笔先就是告诉我们, 感悟生活才是写好作文的根本。

新课标中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积累课文中的精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无论是词语还是警句, 将它们储存于大脑之中对提高表达能力大有帮助。

2.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在有了下“炊”的米之后, 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创作情感, 这是上好作文课的关键步骤。

大家都知道, 作文是人的主体情感的自觉流露, 它的写作冲动主要来源于内驱力。它既不受制于别人, 也不屈从于外界。教师只有做到从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入手, 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 才可能消除他们畏惧作文的心理, 写作活动也才能顺理成章地进行。

在实际操作中, 要注意让学生明白所谓的技法写作欲望和创作情感, 应该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要避免人为激发的虚假欲望和虚伪情感出现。

新课标指出, 写作要“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的内容”,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等。其中“自己”就是作文的主体。所以教师如果能与学生进行情感对话, 以情动情, 以心换心, 就能使学生产生共鸣, 从而激发起他们进一步表达, 即写作的欲望, 从而写出自己的东西。

三、回归师生的主阵地———课堂

如果说战略上的藐视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 战术上的重视就帮助学生解决了一个素材不足和动力不足的问题, 但是光有这两点还是不够的。

无论何时, 课堂总是教学的主阵地, 学生的写作离不开教师指导。在此, 笔者结合自己的上课体会, 向各位同仁抛出一点浅薄见解。

第一, 给作文提神———从高度上确立作文的写作深度。

没有指导的文章有可能仅是生活的再现。这就与“文章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相差甚远了。所以一篇好文章绝对不能仅停留于浅层的客观叙说, 而要有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要有一定的思想闪现。具体在作文课堂之中, 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思维, 激发情感, 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中的事例, 让文章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把文章的灵魂竖起来。

第二, 给作文定型———从宏观上把握作文的基本轮廓。

在写作的过程中, 提纲的作用不容忽视, 有了大致的轮廓, 作为作文的操作者想必做起来如庖丁一般, 在哪儿下刀, 哪儿运作, 必了然于胸。也就是说所谓的定型就是以提纲带动全篇, 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第三, 对作文修身———从细节上确定作文的主体风貌。

作文的修身工作主要体现在对素材的处理上, 这其中又需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两小点:

1. 就某一素材而言, 要注意细节。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六不”原则。即不观察不体会不作文, 不熟悉不精练不作文。如写一个人美, 先提出要求不能用常用的抽象的“美极了”“漂亮极了”等字眼, 然后再以宋玉的东家之子的美为例来引导。以此点拨, 学生笔下的美人必有自己的特点。经常如此强调, 相信学生语言能更精练具体, 文章也会更有感染力。

2. 就多个素材来讲, 如是文中出现若干素材, 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考虑一下区分材料的轻与重了。摆正素材间的关系, 拿捏准素材的分量, 不同笔墨, 不一视同仁, 让重点更突出, 让次要来补充。

四、技法上点拨

关于写作的技法问题, 这应该算是其中的一个较有概括力度的问题。它大可及文章的谋篇布局, 小可到语言的标点运用, 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即能学会并完全掌握的, 需要学生把写作与基础、写作与阅读密切关联起来, 从基础中汲取语言, 从阅读中获取营养。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平常的课堂学习之中慢慢去领悟, 细致稳当地走好每一步, 高中的作文课堂必然成就一片辉煌。

参考文献

[1]程永超.作文课堂教学, 敢问路在何方[DB/OL].http:∥www.ht88.com/downinfo/83987.html.

[2]杨晓春.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DB/OL].http:∥gxpx.cersp.com/article/browse/81421.jspx.

[3]田晓兰.浅谈中学文言文的教学[DB/OL].http:∥www.fwsir.com/jy/HTML/jy 20120904210523196436.html.

高中体育教学之浅见 篇2

摘要: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主要是测试考生在一定时间内对书面语篇的整体理解能力和分析具体信息的能力,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方法,选择不同的阅读材料,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能逐渐形成。本文主要针对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几种常见题型进行解题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题;阅读材料

中图分类号:G633.4?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34-0154-02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

2.了解用以阐述主旨的事实和相关细节

3.根据上下文猜测某些词,短语或句子意义

4.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判断、推理和引申

5.能领会作者的观点、态度

6.明了文章的结构以及写作方法

尤其是后三点,近年来高考考查有倾向侧重的趋势。考查阅读能力即考查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性,通常在做阅读理解题时用skimming和scanning这两种阅读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对学生加以训练,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材料,通过浏览其中的标题、插图、表格、开头和结尾等部分的方法了解文章大意;然后在大量的阅读材料中寻找某一个特定信息(日期、数字等)。下面就高考阅读理解考查常见题型进行探讨其解题策略。

一、如何解有关主旨大意的题

先阅读全文,了解大意,注意文章的主题段通常在文章的开头,每段的主题句可能在段首或段尾。通常在解其他题之后再仔细完成这类题。这类题的主要这样提问:

What’s the topic/subject/theme/title/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在阅读过程中注意in summary,in a word, in short, in conclusion 和in brief等引导的句子。

二、如何做阅读理解中的细节性的问题

要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阅读材料,搜索目标信息。但是这类题现在大多以“下列说法正确/错误的是”来考察,一次性考查4个细节,需要学生快速阅读,准确定位目标信息。

三、如何猜测文章中生词或短语的含义

利用相关的构词法知识猜测词义;生词前后的标点符号也可能是个线索,如:破折号引出同位语,分号引出类似或对立的观点。

四、如何做阅读理解题中的推理题

其常见的题型有:(1)It can be inferred/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_;(2)What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from the passage?做此类题目时注意:(1)不主观臆断,严格按照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推理;(2)不选对阅读材料进行简单重复的选项;(3)不选内容片面或不完整的选项;(4)注意作者在文中的措辞语气,如某些褒义或贬义的形容词。

五、如何做推测作者写作意图的题目

此类题型有以下两种:(1)The author in this passage intends to ________;(2)The author’s main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passage is to _______。另外,作者态度题也是近年来高考常考的题型,解此类题,注意作者表达态度――褒义、中性和贬义的手段主要是通过使用形容词定语,副词状语,特殊动词等方式。英语中有些动词如:fail、ignore、overestimate等表示一种负态度。

六、如何做篇章结构题目

这类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及写作方法。此类题型有以下几种:(1)The author develops the passage mainly

by...(2)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hows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现有高考题涉及到了这种题型,举例如下:

(浙江卷D)Mailboxes were sometimes used for things other than mail. One note left in a mailbox read,“Nat,take these eggs to Marian;she’s baking a cake and doesn’t have any eggs.”Mailboxes might be buried in the snow,or broken,or lying on the ground,but the mail was always delivered.On cold days Dad might find one of his customers waiting for him with a cup of hot chocolate.A young girl wrote letters but had no stamps,so she left a few buttons on the envelope in the mailbox;Dad paid for the stamps. One businessman used to leave large amounts of cash in his mailbox for Dad to take to the bank. Once,the amount came to 32,000.

58.The method the writer uses to develop Paragraph 4 is______.

A.offering analyses B.providing explanations

C.giving examples D.making comparisons

根据第四段的整体理解,为了说明邮箱的作用已经超过了它本身的功能,作者举了很多例子,可知本段主要用了举例的写作手段,故答案C符合文意。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之浅见 篇3

关键词:写作现状;读写整合;教学模式

写作作为英语听说读写的四大基本技能之一,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高考重点考试项目。写作是英语学习者语言的输出,既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方式,又是需要与其他语言技能同时发展的一种交际能力,还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认知活动,是作者将包括语言知识、主题知识、体裁知识、读者知识、任务图示和原认知知识等在内的多种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它能充分体现学习者的真实英语水平。良好的写作能力取决于良好的基本语言素质以及学习过程中扎实的训练,然而大多数学生害怕英语写作,写作水平也难以达到课标要求。长期以来,写作教学的重要性被忽略,大部分教师在思想上对写作教学不够重视,也许老师认为,只要学生掌握了英语的语言知识,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不太需要平时专门的写作训练,导致写作教学充满着随意性,因此只有极少数的教师重视写作课,设计了有意义的写作活动和练习,而且对多种题材和体裁作文的训练也不到位。甚至,相当一部分教师除了考试前对学生进行一些方法性的指导外,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少关注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只是偶尔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完成,有的甚至完全忽略了这一教学环节。其次,学生写了,老师就得批改,写作练习无疑会增加教师的作业批改量,而且学生的作文中错误百出,会打击老师对教学效果的自信心。再者,由于写作的评价体系单一,英语教师对于学生作文的批阅和点评不是很全面,在批阅和点评中,对写作内容、文章的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不够重视,始终将学生作文中的语法错误作为批阅重点。学生在写作中也体会不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更增加了对写作的心理排斥。另外,写作教学模式陈旧,不利于学生写作思维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大多数教师写作教学的基本模式就是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写作—教师批改和点评作文。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的写作教学,一般也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讲基本的写作方法,然后分析一些教材范例,再让学生模仿范例自行练习,最后收集学生的习作进行批改及课堂点评。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主观能动性较差,老师对作文的批改往往流于形式。这种传统写作教学的种种局限性,使得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众所周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生从初一到高三,每个阶段对学生的写作技能都有非常具体的要求,也就是说,写作教学必须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没有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和学生平时踏踏实实的写作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习得和提高就是一句空话。如何让学生在英语写作中获得成就感,保持长久持续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热情是一个亟须积极探索的课题。英语学习者语言输出要丰富,准确和地道就离不开足够的英语知识的输入。也就是说,写作教学并非独立存在,它与阅读教学相辅相成,息息相关。教师应当充分利用阅读教学为写作打好基础和做好准备。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对文本结构进行剖析与模仿。文本的结构是作者为表现主旨而对写作材料精心构思安排的结果,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是行文思路的具体体现。教师应利用阅读教学加强对结构的分析,可以通过解读标题、辨别文体、浏览首句、思考主题、概括每段主旨等方式来进行。而且要提醒学生关注过渡与衔接,梳理文章内部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关系以及段落与语篇之间的结构层次。因为在写作时,首先要确定主题和文体,考虑如何谋篇布局。有了之前对文本结构的剖析,学生对文本的结构构建有了基本认识,据此对文章的整体结构进行模仿,再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实现学生对该类文体的整体架构能力。写作的过程,尤其对学习者而言,就是从模仿到熟练、再到创新的过程。在模仿中激发写作灵感,激活创新思维。其次,话题语言是基于文本主题的核心语言。在读写整合模式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基于对文章主题、篇章结构的总体把握,运用已学的话题语言正确讲述故事,进而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核心话题语言的提炼,并从中多角度积极创设该话题下类似的真实情境,让学生灵活运用当堂课所学的话题语

言,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读与写实现对话题语言的循环提升。一篇漂亮的文章能吸引读者,在于其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阅读教学在解读文本时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体验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只有如此,学生在写作时才能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及正确的态度,只有情感到位了,作品才会具有吸引和感染读者的力量。阅读教学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文本信息的准确解读层面,还应当从思维的深度上引领学生认识和评价文本,使文本的解读更多元。目的在于要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和同学的习作从语言、文法、逻辑、用词、润色及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和检查,自我修改,相互修改,从评价体系中得到进步和提高。

写作课的设计主要采用过程教学法训练学生的写作。包括写作前阶段、写作阶段和写后修改编辑阶段。写作前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语言输入,有效的写作指导,学生熟悉了必要的语言表达形式和语篇结构;且写作的内容和形式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是真实的交际行为,学生熟悉话题背景,有话可写。在合作学习中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注意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在时间安排充足的情况下,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创设生动和逼真的情境,在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鼓励和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教师的科学引导是前提,学生的有效参与是关键。只有在师生高效合作下,写作教学才能真正取得效果,持之以恒地加以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一定能得到巨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谢薇娜.谈圆度与写作的交融性[J].外语教学,1994(4).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之浅见 篇4

一、新课程实施要正确对待和处理教材

新课程实施以来很多历史教师感觉教材容量太大, 课时不够, 就其实质是不愿意放弃旧教学观念。对教材编纂体系持怀疑态度, 对学生的能力水平估计不足。在授课过程中总觉得这个点没讲到, 那个点被遗漏, 有顾此失彼的感觉, 喜欢在教材和学生之间搞“包办婚姻”, 把自己咀嚼过的“食品”喂给学生, 然后埋怨教材太生硬学生没活力。自己放着技术指导不做却偏要做知识的搬运工, 累了自己, 苦了学生,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就会产生急躁心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其科学的内涵就是给学生“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要跳出教材处理教材, 要从宏观上、学习方法原理上处理对待教材, 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做到“四两拨千斤”。历史教师首先要给自己松绑, 然后才能科学理性地面对教材, 才能真正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还给学生一片蓝天。

二、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用生动的场景、历史图像等直观手段, 建立能激发学生学习需要和兴趣的情景,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运用情境教学法关键在于创设情境, 使学生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因此, 教师在教学预设中对教材的内容就应进行“有形”“有声”的包装, 把历史知识巧妙地嫁接在历史的情境之中。

三、整合教学法

以单元为例, 历史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整合教材, 整合思路如下:

1.“分”。

分就是分别阐述单元所包含的历史知识。如必修《历史I》的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首先要弄清楚“政治制度”的概念内涵: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 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政治关系、政治体制、政治组织形式及人们的政治参与等内容, 其次要讲清古代中国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的起源、主要内容、发展演变历程以及对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

2.“合”。

合就是从整体上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把握。如“君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可以设置如下一些问题: (1) 含义及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 发展演变的历程:初步形成 (战国) 、正式建立 (秦朝) 、巩固 (西汉) 、完善 (隋唐) 、不断加强 (宋元) 、达到顶峰 (明清) ; (3) 演变趋势:在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充斥两对矛盾, 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4) 影响: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对古代中国的社会经济、阶级斗争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3.“升”。

升即是获得某些历史启示, 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批判精神和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可以得到这样的知识与启迪:学生对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学习, 可以辩证地认识历史事物, 可以探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可以探究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新课程的理念下, 教师应灵活地、创造地使用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 增添、整合同类专题的材料, 可以以问题为核心对教材进行整合, 可以以对比为目的对教材进行整合。教师通过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 分析历史发展的特征以及历史事件的相互关系, 形成新的历史知识结构。

四、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新课程目标的实现, 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但是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体现需要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有时附加几张挂图) 是传统历史教学的基本工具和手段, 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条件下历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技术 (主要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 的运用是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课程目标是相一致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不仅引起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变革, 也将引起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有利于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形成。因此, 现代化教育技术和历史课程的整合, 是探索历史教学改革、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之浅见 篇5

野川小学教师

高晓

在今年六年级的毕业会考中,我所任教的六甲班语文成绩获得了高平市第一名。成绩是可喜的,但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镇教办领导的宏观调控,离不开野川小学学校领导和各位老师的协力支持。我担任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虽有几年,感觉并没有积累多少经验,有的只是我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以下是我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

一、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

要想抓住一个班的教学质量,得先从班级管理入手。良好的班风是学生学习的保证。因此每接到一个新班,我首先都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用上一届学生努力学习而取得好成绩的典型例子和一些最能打动学生内心的话来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有优、中、差三等,对于优生我要提醒他们,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证明未来,如果不加倍努力,很快就有人超过你;对于中等生我要鼓励他们,其实你是很聪明的,只是太贪玩,如果你多下点功夫,把时间花在学习上,不懂就问,肯定能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差生我要警告他们,要端正学习态度,不管过去你有多差,只要你听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保证你进步很大。其次是向学生交代我的要求,课堂纪律和上课前、上课中、下课后该完成的事情。比如上课前要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把生字注音并组词。上课中要认真听讲并记笔记,放学后要完成当天的作业。然后就是和学生一起订惩罚制度。惩罚制度其实也就是我刚才说的几点要求,学生一旦做不到就要严格执行惩罚。因为我是副校长,又是班主任,平时又比较严肃,所以一两个月的时间就能让班风、学风按我的要求转型。

二、小组合作,充分发挥组长作用。

组长一方面是帮老师的忙,另一方面是使学生进步的手段。组长能帮老师批改作业,还能指导、监督组内学生完成作业。他们协助老师批改完一个学生的作业就相当于复习了一遍讲过的知识。一个小组的作业批改完成了,他也就记牢了这些知识。培养小组长老师们都有独门秘方,这里我就不作过多介绍。

三、旁征博引,让语文课堂妙趣横生

我认为,旁征博引也是讲好一堂课的重要环节。上课时,我喜欢用一些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进行提问或分析,对一些难理解的词语意思,我会用通俗的语言配上动作比划出来,易于学生接受。这样,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获得了快乐记住了知识,还激发了他们专心听课的兴趣。上课不仅仅是讲授课文内容,对于课文中涉及的一些课外知识和常识都要讲。因为农村小学的学生很少有课外读物,他们了解的太少了。比如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历史、地理知识、名人、典故、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国内外大事等等我知道的都讲,在课堂上我喜欢讲这些表面上看与课文无关的知识,实际上补充了学生课外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我在讲这些与课文无关的知识的时候会把握好分寸,见好就收,不能一时兴起扯远了。我觉得老师在课堂上还应该富有表情。课文中常常出现一些描写喜 怒、哀、乐等表情和心理活动的句子,在朗读这些句子时也要随之表现出喜、怒、哀、乐 的表情,这样让学生更容易进入课文情景。

四、平时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要求 每课的生字要求全部会组词并听写,每个单元的词语盘点和读读记记要求听写过关,每个单元的日积月累要求全部默写过关。能正确背颂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和重点句、段的意思;能默写古诗及文言文意思;能按课文内容填空。以上这些要求我都亲自把关默写检查,没过关的交给组长逐个检查,直到过关为止。

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课堂上需要全体同学通力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课后也要合作讨论完成练习。然而,平时每篇课文后的思考题和单元目标检测就要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了。对每个单元的目标检测,我都实行单人单桌考试,严格把关,不给个别学生有投机取巧的机会,这样除了独立思考,他就无计可施。用这种方法检测出来的成绩真实,老师能正确判断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以便查漏补缺,对症下药。

六、谈谈期末总复习

期末总复习是提高学生应试成绩的一个重要阶段。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应该重点练习:

1、按要求改写句子,包括: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互改,陈述句和反问句互改,陈述句和双重否定互改,肯定句与否定句互改,扩句和缩句,句子的仿写,常见修辞手法的判断和改写,修改病句等。

2、用关联词填空或者造句;

3、多义字或词的意思选择。

4、口语交际。

5、阅读;阅读是考试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在这方面想办法、下功夫。阅读理解、分析能力的提高主要靠积累经验。我们可以把每篇课文后面的思考题和单元测试中的阅读题作为训练手段,钻研试卷命题,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学生在应试中的得分率。

6、作文。提倡学生多阅读课外健康书籍,积累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与经验。作文的书写工整与段落结构 也是得高分的一个重要标准。

高中数学函数复习之浅见 篇6

但不管怎么讲,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上.下面笔者选一道典型题目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的复习效率.

首先,要理清知识要点,函数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映射、函数、反函数、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几个基本初等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它们的图像与性质——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图像的对称性等.其次,要精选例题,这是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

实践证明,教师精心设计例题,科学引导学生复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终也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及综合素质的目的.

(责任编辑钟伟芳)

笔者在与学生谈心交流函数学习方法时发现,学生也谈得有理有据,如:1.先跟随老师系统讲解基础内容、基础例题;2.动手做一些基础题;3.自己把知识系统总结一下:概念、基本题型、基本思想方法;4.总结一些题型的解题通性通法.其实也还有一些学生有这样的想法误区,就是有一个万能的技巧可以套,不用花费多大的力气,就可以把成绩提高上去,或者还有一些速成的技巧,可以短暂地提高某次考试的成绩.我们应该谨记的是:(1)平常的考试都是难得的发现自己学习盲点的机会,哪些地方薄弱,就重点训练哪些地方,考试完了,就让成绩排名见鬼去吧!(2)课前做好预习工作,课堂认真听讲,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要紧跟老师的步伐,不要自己另搞一套.要知道,老师毕竟是过来人,有丰富的经验.不要舍本求源,要听老师的话,高质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千万不要厌恶老师,和老师对着干.要学会包容老师,就算老师出点错也很正常,不要全盘否定.(3)买个笔记本,专门收集错题.并坚持一个月回顾一遍.(4)不要抠得太细,以题目会做为度.(5)以题目带知识点,这是一条捷径.(6)该记的记,该背的背,不要以为理解了就行.

但不管怎么讲,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上.下面笔者选一道典型题目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的复习效率.

首先,要理清知识要点,函数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映射、函数、反函数、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几个基本初等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它们的图像与性质——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图像的对称性等.其次,要精选例题,这是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

实践证明,教师精心设计例题,科学引导学生复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终也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及综合素质的目的.

(责任编辑钟伟芳)

笔者在与学生谈心交流函数学习方法时发现,学生也谈得有理有据,如:1.先跟随老师系统讲解基础内容、基础例题;2.动手做一些基础题;3.自己把知识系统总结一下:概念、基本题型、基本思想方法;4.总结一些题型的解题通性通法.其实也还有一些学生有这样的想法误区,就是有一个万能的技巧可以套,不用花费多大的力气,就可以把成绩提高上去,或者还有一些速成的技巧,可以短暂地提高某次考试的成绩.我们应该谨记的是:(1)平常的考试都是难得的发现自己学习盲点的机会,哪些地方薄弱,就重点训练哪些地方,考试完了,就让成绩排名见鬼去吧!(2)课前做好预习工作,课堂认真听讲,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要紧跟老师的步伐,不要自己另搞一套.要知道,老师毕竟是过来人,有丰富的经验.不要舍本求源,要听老师的话,高质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千万不要厌恶老师,和老师对着干.要学会包容老师,就算老师出点错也很正常,不要全盘否定.(3)买个笔记本,专门收集错题.并坚持一个月回顾一遍.(4)不要抠得太细,以题目会做为度.(5)以题目带知识点,这是一条捷径.(6)该记的记,该背的背,不要以为理解了就行.

但不管怎么讲,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上.下面笔者选一道典型题目进行讲解,以提高学生对本部分内容的复习效率.

首先,要理清知识要点,函数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映射、函数、反函数、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几个基本初等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它们的图像与性质——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图像的对称性等.其次,要精选例题,这是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

实践证明,教师精心设计例题,科学引导学生复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最终也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及综合素质的目的.

高中体育教学之浅见 篇7

一、多元化评价改革, 营造学生创新思维氛围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学生以应试为目的, 片面追求对课本知识的熟记, 满足于背诵式记忆, 过度迷信书本知识, 成为记忆的“机器”或应试的“机器”。这种单调的、重复式记忆, 加重了学生负担, 束缚了学生个性, 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开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变革教学评价方式, 采用多元化评价的方法。比如将分数考评变革为摘星计划, 采用摘星的方式, 如参与星、创新星、进步星、自主学习星、学习态度星等星级评定方式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态度, 主动参与, 积极思维, 创造性地提出见解。摘星计划将学生的成长过程用星级评定方式纳入综合全面考查。课堂上, 学生的积极参与、独立思维、自主学习、不同见解、点滴进步等, 都可以用星记录下来;学生课下的表现也不再用简单的对错评定, 而是从自主学习、自我约束、活学活用、创新思维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学生学习之外的, 如生活自理, 参与实践、关注集体等都纳入星级评定中, 从而不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调动了学生的参与, 发掘学生的潜质, 还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生活、自我约束等能力, 让学生不仅学会学习, 还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自强。

二、强化学生主体,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乃至国家赖以生存和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不断前行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是成为高新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创新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标尺。一个人只有积极开发创新能力, 才能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为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繁荣做出巨大贡献, 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不断社会化,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 教师应适应社会的需要, 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应该在恰当的时间和场合, 经常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意识的熏陶, 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激发学生创新精神。而创新精神是指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 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可见, 创新精神既包含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等主观因素, 又包含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和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精神应从两方面着手:首先要激发学生的信心、勇气、锻炼学生的意志。教师要亲近学生, 把握学生的兴趣、心理、学习水平、知识层次等, 在教学设计上换位思考, 充分调研, 在教法的选择、教学实例的设计上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让学生参与进来, 甚至让他们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自己设计新课, 自己讲授, 把课堂适当让给他们, 让他们体验到被尊重和成功的快乐, 从而树立信心和勇气。其次, 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中的各个契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比如撷取一段新闻材料, 让他们自己根据课本知识提取材料信息, 自己设计问题, 自己解决, 同时将自己设计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公开展示, 让大家自由评议, 各抒己见。对每一种设计、每一种回答, 都没有限制思维的答案, 只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和相对综合的思维评价。这样的设计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现思维的“舞台”, 学生成为学习、思维创新的主体, 发散性思维、综合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各种思维火花在这样的氛围下迸发, 学生的信心、勇气、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都得到了诱发和褒扬, 而教师则退让为主持人和点拨者的角色。

三、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思维契机

教材作为教和学的载体, 已经通过一些补充性文字的表述、图画和图表的设计等预设了一些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样的情境, 诱导学生展开思维探讨。同时教师还可以自己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 利用多媒体视频等来进一步调动学生思维, 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比如在讲授政治生活第八课《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主权国家和国际组织》时, 我举他一些例子并用视频导入, 让学生思考一些问题, 从而激发了他们探讨的兴趣, 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这种问题情境可以设置在新授课时, 激发学生求知探讨的欲望;还可以设置在课后, 发掘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思考问题能力,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比如, 在学完了《生活与消费》这一单元后, 我给学生布置课题作业, 让他们调查了解自己家庭或身边熟悉的人的家庭消费情况, 进行比较分析反映的问题, 或者结合近期猪肉和相关食品价格变动的情况, 分析原因, 谈谈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并预计对生产和经济的影响, 从而可以给自己的父母进行生产和生活提供一定的相关指导。任务布置后, 学生们兴趣盎然, 或共同探讨, 或上网、或实地调研……采用多种方式积累素材, 力求使自己的观点新颖, 论据充分, 论证有力。在交流中, 学生们思维新颖, 唇枪舌剑, 各抒己见, 创新思维火花在交流中激荡、迸发。

四、敢于质疑, 把握创新前提

善于质疑是培养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前提。明代陈献章曾说“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培养创新精神必须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不迷信课本、老师, 敢于提出自己的新思维、新方法。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寻找与老师思维的不同点, 与其他同学思维的不同点, 善于“挑刺”。课堂教学中, 我一般会抓住各个时机让学生“挑刺”, 比如在提出问题, 让学生回答后, 既让大家进行评价, 又让大家来“挑刺”, 寻找不足, 进行补充;还可以设置一个问题, 在学生思维回答后, 或改变知识角度, 或改变某些关键句, 引导学生将思维发散开去。多问、敢问、善问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条件。在了解“储蓄存款与存款准备金”后, 有学生提问:央行提取的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吗?学习“公司”后, 有学生提问:乔布斯作为总裁, 他的职位是总经理还是董事长?这些问题的提出, 体现了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觉醒。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之浅见 篇8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

高中生处于一个较为特殊的年龄阶段,他比初中生稍微成熟一些,对人对事都有一定的主张和见解,但是其世界观和人生观又没有完全形成,自制力也较成年人稍差一些。高中班主任应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掘学生潜在的优秀品质,为高中生营造一个温暖的“家”。

一、以身作则,树立班主任威信

班主任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是理所当然、必不可少的。究竟如何才能树立起班主任的威信呢?我总结了四点:首先,班主任要正学生,先要正其身。一般来说,学生都有“向师性”,班主任要教育好学生,不管是从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必须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例如,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那么自己就应该有良好的卫生意识;要求学生注重仪容仪表,就要从自己的仪容仪表抓起;要求学生遵守校纪班规,就必须自己先做到上班、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严格遵守学校里的一切规章制度。其次,多关心学生,了解他们的心声,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有一次宿管老师向我反映班里有个宿舍的卫生状况太差。经过查问,是由于早晨起床太迟没时间打扫造成的。于是,当天,我就带着全体宿舍的同学和他们一起彻彻底底把宿舍打扫了一翻。事后,有同学向我反映,说老师陪他们一起打扫卫生,同学们都很感动。这样以后的宿舍卫生再也不用我担心了。再次,班主任在学生面前还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语,该严肃的时候就该严肃,不要整天嘻皮笑脸,原则性不能丢。最后,要不断充电,做知识的富有者。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班主任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还要熟悉所学专业的一切知识。这样,才能够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

总之,班主任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班主任一定要特别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让自己的良好风范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从情感上接纳你,才会给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打造一支精英班干部团队

高中生已经具备较多的能力,因而高中班主任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需要以班干部为得力助手,选拔并打造一支精英班干部团队,以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班级管理中,比较忌讳的是班主任一人说了算,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容易变成对手的关系。那么,如何变对手的关系为助手的关系呢?这是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所在。我认为班主任要有多设助手的想法,要使每一名班干部成为助手。每名班干部在班级中都负责一定的事情,都为班级负责,都给以表现自我、树立威信的机会,尽量做到:学生能够组织的活动,由班干部自己组织,给他们以自主权;学生能够转达的通知,尽量由班干部传达;利用课余的时间多与班干部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用民主管理的方法,利于班级的管理。

在高中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非常重视班干部的选拔工作,在选举班干部之前,我都会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认真分析每个学生的性格、特长、品质、能力等情况,精心物色有组织协调能力,有吃苦耐劳精神的合适人选。在选举班干部之后,班主任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在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上给以指导,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经过选拔上任的班干部,他们工作负责,不仅遵守校纪班规,而且热心为班级,为同学服务,起到了率先垂范作用。他们在班级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各项工作都积极主动,使班级管理有声有色。

三、开展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

要营造好的班风,其前提是班级要有很强的凝聚力。因而,我一直把增强班级凝聚力作为我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引导学生参加或开展各项集体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最有效途径。每次活动中,我都教育学生:你代表的不是你个人,你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整个班级的形象,乃至我们整个学校的形象,希望大家珍惜每一次的机会,出色表现,赢得名誉。通过反复强调、教育,不管是参赛的队员还是自发组织的啦啦队,在活动中都能满腔热情、积极投入、遵守集体纪律,听从老师的安排,其结果也往往赢得荣誉,受到表扬。班级凝聚力不仅仅在大型的活动中表现出来,在一些小事情上也反映出来。比如,平时,我常常教同学们树立班级与班级之间的竞争意识,每次大扫除、黑板报的评比我都要求他们看看最后的结果,发扬优势、缩短差距,形成良好的班风。

四、班级管理工作中求细,细微之处常抓不懈

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才能营造一个好的班级环境。因而,细化班级管理工作,是高中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高中班主任首先要广纳良言,制定符合本班班情的管理制度。按照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实行量化管理,该奖则奖,该罚则罚,奖罚分明。班级管理工作中,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纪律、卫生、课间操等各方面的情况要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总结。当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到位的时候,班主任要及时地提示、教育、引导,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高中体育教学之浅见 篇9

一、尽快适应新环境, 及时进行心理调适

进入高一, 新生出现的问题大多来自心理方面, 学生要面对较之初中更概括、更抽象、更难于理解的课程, 面对更激烈、更紧张的竞争环境, 所学知识深度、难度加大, 而且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会使人际环境较以前更复杂, 这就要求新生做好承受压力、经受挫折、忍耐寂寞的心理准备。尚未成年的孩子面对新的环境往往准备不足, 难免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心理问题。所以, 新生要做好充分心理准备, 以自信、宽容的心态, 尽快融入集体, 适应新同学、适应新老师、适应新环境、适应新规章, 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 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很多学生会根据自己对科任老师的喜好程度来学习, 喜欢哪一科的老师哪一科就学得好, 相反, 不喜欢的老师, 他 (她) 所任教的学科就学得差。其实, 树立良好的学习心理, 热爱所学的学科, 为自己科学定位很重要。进入高中, 很多学生的学习名次会有较大的落差, 也许在初中是佼佼者, 但高中“高手云集”, 学习名次就大不如前了, 这个时候, 很多学生会对自己失去信心, 认为自己笨, 尤其是女孩子, 容易误以为在高中, 自己的学习潜力就是不如男孩子。其实, 学习好坏没有男女之分, 高中也是这样。没有定论说男生一定比女生强, 反之亦然。这几年, “高考状元”有很多女生, 这就是最好的说明。遇到挫折后, 最理性的做法是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 而不是只重视结果;从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入手, 以摆脱困境;千万不要自怨自艾, 更不要妄自菲薄;要冷静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 及时调整, 即使成绩名次并不靠前, 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 相信自己终会恢复往日的光彩。

二、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会自主学习

较之初中, 高中学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 学生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大, 不能再依靠初中阶段被动式的学习方式, 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 制定学习计划, 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初高中教学的侧重点不同, 初中主要倾向于感性与宏观, 高中则更倾向于理性与微观。需要提醒的是, 尽管初高中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有所不同, 但初高中教学内容彼此渗透、有机结合, 若能有意识地进行衔接和联系, 定能提高学习效率。

1.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人的习惯会长时间地影响其自身的性格, 甚至是一生的命运。进入高中, 一开始就要培养有计划、不拖沓、高效率的时间观念。要认真预习、专注听课、及时复习、按时完成作业。记忆是学习知识的必备条件, 没有记忆, 就等于没有知识。但记忆不是死记硬背, 而要科学地记忆, 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学的记忆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明确学习目的, 强化学习动机, 这是提高记忆效果的前提。二是理解是记忆的重要条件。怎样记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要及时记忆, 刚学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 效果最佳;要递增积累记忆;要比较记忆;要串成知识链进行记忆。

2. 加快学习节奏, 合理安排时间

进入高一, 上课时间长, 学科繁多, 作业繁多, 很多同学几乎没有安排自主学习时间。这种错误行为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是, 学生读得很累, 但成绩很不理想。预习、复习、做作业, 这是学习“三部曲”, 很多同学只剩下“一部曲”了。做作业的时间长了, 预习、复习的时间没了, 遗忘率自然也就高了。如果每天规划好时间, 甚至上午上完课, 就能明确今天要掌握哪些知识, 做到每天先梳理当天所学新知识, 再完成作业, 这样学习状况一定会有较好的改善。说到复习与预习工作, 表面上看是多花了时间, 而实际上它节省了理解消化、转换运用的时间, 而且它的效果是长久的。我们主张高一新生尤其要注意, 每周花一个时间段自主整理知识, 与此同时, 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这样才能扎实走好高中第一步。自主学习就是要学会概括分类、把握规律。知识的整理归纳和规律性问题的发现与概括能力的增强是成功渡过初高中衔接期的一个重要标志。

3. 努力学会听课, 提高课堂效率

很多同学认为这是老掉牙的问题。其实不然, 高中课堂有知识积累与思维训练类课堂、指导规范答题类课堂之分, 课堂上知识的获取与思维的训练是形成我们一生智慧, 造就我们终身受用的生存本领的关键。就指导规范答题类课堂而言, 尽管单调呆板, 却不可不听, 因为无论如何, 走上普高的路就要参加高考, 而要考试, 就必然存在规范答题的问题。听课一定要思考, 文科课程还必须下意识训练表达, 当然这种表达并不是老师在上面说, 你在下面说。课堂上有疑问就要提出来, 不少刚进入高中的新生由于担心被别人嘲笑, 在课堂上即使有疑问也不愿意提出来。其实产生疑问是件好事, 这说明你听课时注意力集中, 而且在积极思考。再有, 对错误要及时进行分析, 这是为了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你还应该认真听取老师对考试和测验的点评, 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 这点非常重要。

三、重新进行自我定位, 确定奋斗目标, 面对挫折永不言弃

进入高中, 大家已站在同一条新的起跑线上, 有三年的时间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要客观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弱势, 给自己以正确评价。制定短期和长期的目标很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经常憧憬实现目标的那一刻, 并以此来激励自己。要淡化初中三年自己在原毕业学校所取得的成绩, 为自己制定一个新的奋斗目标, 并不懈努力, 疲惫、面对挫折时也不言弃。我们要根据生存的需要与社会的需要来调整自己。而这期间能驾驭自己的只有坚定的信念、明确的奋斗目标。实践证明, 取得最终成功的往往不是最聪明的学生, 而是那些有毅力、有信念的孩子。

我们相信, 只要老师、家长、学生三方高度重视、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共同努力, 从初三跨入高一的学子们就一定能顺利渡过“衔接期”, 谱好新篇章、实现新跨越、取得新成就!

摘要:对于高一新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来说, 入学是一个挑战, 部分新生长时间不能根据高中阶段的新特点进行调整, 导致种种不适应的状况出现, 严重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 甚至从此厌学。高一新生如何平稳渡过衔接期, 尽快地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呢?我们的建议是:尽快适应新环境, 及时进行心理调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会自主学习;重新进行自我定位, 确定奋斗目标, 面对挫折永不言弃。

高中体育教学之浅见 篇10

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

2.了解用以阐述主旨的事实和相关细节

3.根据上下文猜测某些词, 短语或句子意义

4.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判断、推理和引申

5.能领会作者的观点、态度

6.明了文章的结构以及写作方法

尤其是后三点, 近年来高考考查有倾向侧重的趋势。考查阅读能力即考查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性, 通常在做阅读理解题时用skimming和scanning这两种阅读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对学生加以训练, 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材料, 通过浏览其中的标题、插图、表格、开头和结尾等部分的方法了解文章大意;然后在大量的阅读材料中寻找某一个特定信息 (日期、数字等) 。下面就高考阅读理解考查常见题型进行探讨其解题策略。

一、如何解有关主旨大意的题

先阅读全文, 了解大意, 注意文章的主题段通常在文章的开头, 每段的主题句可能在段首或段尾。通常在解其他题之后再仔细完成这类题。这类题的主要这样提问:

What’s the topic/subject/theme/title/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在阅读过程中注意in summary, in a word, in short, in conclusion和in brief等引导的句子。

二、如何做阅读理解中的细节性的问题

要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阅读材料, 搜索目标信息。但是这类题现在大多以“下列说法正确/错误的是”来考察, 一次性考查4个细节, 需要学生快速阅读, 准确定位目标信息。

三、如何猜测文章中生词或短语的含义

利用相关的构词法知识猜测词义;生词前后的标点符号也可能是个线索, 如:破折号引出同位语, 分号引出类似或对立的观点。

四、如何做阅读理解题中的推理题

其常见的题型有: (1) It can be inferred/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that_____; (2) What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from the passage?做此类题目时注意: (1) 不主观臆断, 严格按照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推理; (2) 不选对阅读材料进行简单重复的选项; (3) 不选内容片面或不完整的选项; (4) 注意作者在文中的措辞语气, 如某些褒义或贬义的形容词。

五、如何做推测作者写作意图的题目

此类题型有以下两种: (1) The author in this passage intends to________; (2) The author’s main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passage is to_______。另外, 作者态度题也是近年来高考常考的题型, 解此类题, 注意作者表达态度———褒义、中性和贬义的手段主要是通过使用形容词定语, 副词状语, 特殊动词等方式。英语中有些动词如:fail、ignore、overestimate等表示一种负态度。

六、如何做篇章结构题目

这类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及写作方法。此类题型有以下几种: (1) The author develops the passage mainly by...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hows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现有高考题涉及到了这种题型, 举例如下:

(2012浙江卷D) Mailboxes were sometimes used for things other than mail.One note left in a mailbox read, “Nat, take these eggs to Marian;she’s baking a cake and doesn’t have any eggs.”Mailboxes might be buried in the snow, or broken, or lying on the ground, but the mail was always delivered.On cold days Dad might find one of his customers waiting for him with a cup of hot chocolate.A young girl wrote letters but had no stamps, so she left a few buttons on the envelope in the mailbox;Dad paid for the stamps.One businessman used to leave large amounts of cash in his mailbox for Dad to take to the bank.Once, the amount came to﹩32, 000.

58.The method the writer uses to develop Paragraph 4is______.

A.offering analyses B.providing explanations

C.giving examples D.making comparisons

根据第四段的整体理解, 为了说明邮箱的作用已经超过了它本身的功能, 作者举了很多例子, 可知本段主要用了举例的写作手段, 故答案C符合文意。

以上是笔者对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方法的一点心得体会,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要限定时间进行阅读训练, 帮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阅读策略, 以期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摘要: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题, 主要是测试考生在一定时间内对书面语篇的整体理解能力和分析具体信息的能力, 而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 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方法, 选择不同的阅读材料, 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能逐渐形成。本文主要针对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几种常见题型进行解题探讨。

作文教学之浅见 篇11

作为教育者认真思考一下,其实不难发现,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觉得无话可说,原因有五:

1.缺乏对生活的观察

他们生活比较单一,学校、家几乎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较少有机会接触社会,缺少对社会生活、社会事件的关注,缺少对生活的积累,自然会觉得无话可说。

2.缺乏对生活的热情

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其实源于缺乏对生活的热情。现在家长、老师对学生在学业成绩上的高要求,抑制了学生在学业以外的许多兴趣爱好,即使有的家长培养了学生一些才艺上的专长,也是带有很强的功利色彩,而不是出于学生本身的兴趣。这样就导致了现在的很多学生生活得很冷漠,仿佛看破红尘的方外高人。无论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觉得这也没意思,那也没劲。

3.缺乏阅读的积累

由于从小学到中学繁重的课业负担,使得学生很少有时间阅读一些课外书籍,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学生被淹没在大量的教辅书籍中,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就是取得好成绩,而不是从美文中得到性情的陶冶,获得更为广泛的积累。那么,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无例可举,无文可引,文章的干涩就可想而知了,这种情况下,学生惧怕写作文的心情便不难理解了。

4.教师的作文命题离学生的生活有距离

这也是造成学生怕写作文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少作文题目命制,多以训练学生文体写作能力为目标的,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生活经历的考虑,学生拿到作文题目,没有一定的生活积累,自然写不出真情实感。

5.学生在写作中,寻找不到快乐与成就感

以上几点原因,造成了学生作文能力差作文水平低,他们从写作中无法得到成功的欣喜和老师的认同和肯定,缺乏成就感。久而久之,他们将写作视作是一种负担,形成畏难情绪,最终造成恶性循环。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认为教师应当认真抓好练笔和评改两个环节。

练笔

1.作文题目的命制应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

尽可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扫除他们怕写作文的心理障碍,培养他们说真话,说实话的良好习惯,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教师也去做一个有心人,留心观察学生的生活,找寻学生生活中他们所关注的问题。笔者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就学生关心的追求时尚利与弊的话题在学生中开展了一次辩论会,让他们各抒己见,争论过后,让学生就自己的观点阐述成文。结果参与辩论的学生或举例,或反驳,文章写得洋洋洒洒,观战的学生也找到了自己支持的观点,文章也写得头头是道。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养成随手记录的好习惯

茅盾在《创作的准备》一书中写道:“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象哨兵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作为语文教师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练就一双敏锐的慧眼,教会他们适时地捕捉到生活中的素材,教会他们发掘生活中的美。写日记就是很有效的途径。教师对学生日记的要求不宜过高。只要学生能在日记或每周2~3次的随笔中,写出自己对生活某一个细节的观察或者谈及自己对某一件事情的点滴感受,就应该及时给予肯定,这毕竟是他们向关注生活,说真话迈出的坚实的一步。不要希望他们的每篇日记都能写得颇有章法,感受深刻。如果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教师在逼着学生说假话,毕竟无论谁的生活中都不会天天有感人至深的事情发生的。

学生观察身边生活,有时往往抓不住事物的特点,教师对此也应给予适当地指导。如学生每次写国庆记事,春节见闻几乎是年年一样,次次雷同,教师应当教会学生在观察时抓住每年国庆、春节最具特色的新气象来写,发掘出今年不同于往年之处来,将类似的文章写出新意,写出时代气息。经过一定时间的写作练习,学生视写作成一种习惯,目光敏锐了,笔头熟了,手头的素材丰富了,写作的畏难情绪自然会降低了。

3.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

观察是一种积极的主观活动,没有自觉性和主动性是难有好的收效。故而,教师要想给学生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就必须要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热情,关爱他人的热情。

教师应当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健全身心和人格的活动,如:集体登山活动可以引领学生体验竞争的快乐、团队协作友谊,坚持到底胜利等顶的喜悦等情感。我为班级做一件好事的活动可以帮助建立主人翁意识,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意识。认真观察父母一天生活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父母的辛劳。这些活动看似与写作毫无关系,可是,它却教会学生做一个生活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一个冷眼的旁观者,教会了学生为生活而感动,这些恰恰能在写作时,让他们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多对学生进行片段写作的专项训练

训练初期,教师可将作文训练进行细化分类进行训练。如:人物外貌描写专项训练、动作描写的专项训练、心理活动描写的专项训练、景物局部描写的专项训练、用喻证法证明某一观点的专项训练等等。在训练中,教师可以将提示、要求甚至是写作指导做得更具体详细些,让学生明确训练目标,会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先片段,后全篇。俗话说:功到自然成。基本写作扎实了,复杂的大篇幅作文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5.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这里所说的课外阅读,并不是狭隘地只让学生去读一些作文精选之类的书籍。厚积才能薄发,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更为广泛地阅读不同类型的课外书籍和报刊杂志,让他们更多地了解方方面面的知识,更多地了解社会民情,更多地关注社会热点,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并将这些素材融会贯通,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名家名篇,经典著作进行赏析,这不仅可以提供一些宝贵的写作经验给学生借鉴,同时,更能激发学生热爱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写作成为他们自然而然的行为。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评改

作为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作文的评改,相比而言,许多教师往往更重视对学生写作训练,其实,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改更能从主观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及时评改,多种评改方式相结合

教师应当在一次作文训练以后,及时地批改,及时地将批改情况反馈给学生。如果作文训练和讲评时间相隔过久的话,学生很可能对自己所写的作文都记不清楚了,那么,这时讲评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作文评改的方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教师评改,这是最常见的评改方式,这种评改方式便于教师直接掌握学生的作文训练情况。学生分组评改,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共同评改各自的作文,谈谈各自的作文构思,指出各自作文的优劣,相互交流各自作文的得失,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全班集体评改,这要求教师事先将全班学生的作文粗略地浏览一遍,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一篇,在全班范围内集体评改,全班学生共同讨论,提出评改意见,对其进行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从评改中获得经验与教训。当面评改,教师可将自己认为需要特别指导的作文拿出来,对学生进行当面评改。

2.重评少改,以赏促写

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也应当遵循尊重原文的原则,多提评讲建议,少做改动,而让学生在接受了老师的反馈意见后,就原先的写作意图自己对作文进行修改,学生经过了主动思考,这样修改出来的作文的效果要比教师来“操刀主改”的效果要好得多。

教师应对较为优秀的作文慷慨地给予肯定,或推荐给校园广播站朗读播出,给大家欣赏;或推荐给板报、校刊刊登,以此来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寻找写作中的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3.教师评语人情化

信息技术教学之浅见 篇12

●实施分层教学, 实现共同提升

一方面, 由于各个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时间和内容不同。另一方面, 由于学生自身的差异, 刻苦程度不同, 造成了学生之间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很大。面对如此大的差异, 集体学习显然是行不通的, 而“分层教学”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实施分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让所有学生学有所得、促进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同时, 实施分层教学能促使教师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 从而提高自身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分层教学注重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为不同层次学生创造各种尝试、探索、发现、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

●提倡自主合作, 体现生本课堂

在信息技术课上尝试“自主合作”教学模式, 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开启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局面。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 让他们充分自学、训练、讨论、展示, 尽量通过自主合作解决问题。信息技术课上, 要让所有学生在上课时间内, 学习激情都处于激活状态, 能全身心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学习中。可以让他们自学、在网上做学案、自纠、总结、小组内讨论、小组间答辩等。这样, 课堂气氛会非常活跃, 也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

●尝试任务驱动, 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实现, 不仅包括教学思路、教学过程, 还有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学科必须动手的特点, 使教师的教法不可以纸上谈兵, 也使信息技术的考试不适于死记硬背。因此, 任务驱动教学法很适合信息技术的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为制作一件作品、为完成任务动手操作, 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任务驱动对于学生, 开始是模仿, 制作出与教师的成品一样的作品, 在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之后, 接下来的便是创造作品。所以,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会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同时, 更重要的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任务驱动正好给了学生这样一个机会。

●利用现代手段, 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突破教学重、难点, 引起学生共鸣, 加大教学容量, 拓展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设备, 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而不繁杂, 教学过程紧张而不忙乱, 自身的教学效率与信息技术的高性能和谐一致, 使学生亲身感受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全新变化。

上一篇:栽培技术、南京地区下一篇:红外图像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