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

2024-08-12

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精选11篇)

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 篇1

一个高素养的人才离不开健康的体魄, 具体到上学期间, 学生应该在体育方面有良好的发展。体育课是学校搞好体育教育的基本形式, 也是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阳光体育和终身体育已经深入人心, 体育课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必修课。通过进行体育教学, 学生应该掌握系统的体育知识, 要以体育教学大纲为主, 其中规定的体育知识技能技巧等都是教学范畴。然后增强学生体质, 并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 让学生的思想道德得以升华。本人结合自己体育教学实践, 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

一、要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改革的一个重头戏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指出教师要变传统的知识遗传型教学为探索型教学和发展型教学, 体育教学要走出传统教学的泥潭, 不要过分地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 也不要过分地强调掌握运动技术和系统化的知识。另外, 教师在教学评价方面不要过分注重身体素质和体育成绩, 也不要单纯地从技能方面评价学生的体育素质。为了实施素质教育, 我们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大家都知道传统的观念把体育教学局限在增强体质和技能获得两个方面, 这种陈旧的观念是不可取的, 有必要改进一下。树立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全面发展的新观念, 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新观念作用。在体育课教学时, 教师应该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从而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 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锻炼身体中去。这样做还可以使学生体育兴趣高涨起来, 也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完善和发展, 不妨放开手, 让高中生自己训练、自我测评, 在具体的体育锻炼和体育实践中树立正确观念, 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高中体育教师, 假如没有真正理解和领会现代教学观, 只知道传统的遗传型和灌输型等这些根深蒂固的陈旧观念, 这样做就会与新教学理念不匹配、不吻合。比如当前有很多学校就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他们采取了选项教学、小集团教学、个人特长分班教学, 还有体能分班教学, 等等, 形式多种多样, 方法不一而足, 成功地弥补了传统教学中所存在的很多不足, 但是终因为教学观念落后, 教学思想僵化, 最终这些教学改革和尝试仍然停留在表面, 没有落到实处。

二、重新设定教学目标

需要提出并注意的一个问题是, 体育教学不能仅仅体现在知识技能的传授上, 而应该与意识、能力、习惯培养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往有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过多地把精力放到了某个动作上, 精雕细琢, 在考核学生的时候, 也往往侧重于技巧, 用秒表去衡量, 用米尺去测量, 这样的做法也就脱离了体育教育的本性。归根结底不是为了学生身体发展而进行教育, 背离了教育教学的规律, 走了歪路, 得不偿失。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重新明确一下体育教学目标。大纲指出, 体育教学要让学生懂得健身的意义, 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要对体育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积极的态度, 掌握必要的健身知识和方法, 要把学到的运动技能和健身方法学以致用, 从而让这些知识和自己平时的锻炼有机渗透, 同时还要让学生养成独立健身的能力和习惯。至于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 那不过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中介, 不是能力自身。所以说, 学生健身能力的形成要立足于身体这个基础, 中介是知识体能, 它是通过专门的教学指定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方法加以实现的。

三、筛选教学内容

体育课教学大多以运动为主, 侧重于竞技运动, 这是体育教师一贯的重点和难点。在新时期, 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 要学会从多角度、多层面对体育课程内容进行再加工和改制。首先, 针对具体的教材内容, 简化教材的技术结构, 改变那些纯竞技式的成人化的运动项目, 然后渗透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 又具有游戏性或能进行比赛的内容, 简化一些规则, 变化一些活动形式, 教学效果就会得到改善。第二, 根据形式的身心特征, 抓住运动中的核心因素, 进行精选和删除, 也可以增加一些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 比如健美操、舞蹈、艺术体操, 这些就很不错;或者也可以以当地地域特点为主, 增加一些民族传统项目, 比如武术等。总而言之, 在教学内容板块上不要一直局限于竞技运动这个结构, 要突破它的约束,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优选教学内容, 科学选择科学施教, 从而满足不同层次以及不同水平的学生。

四、优化教学方法

在过去, 体育教学往往以教师的示范和主动的灌输为主, 现在就要注意引导和启发。体育教学要改变一下过去那种学生跟着练、模仿着做的局面, 要以学生为主, 让学生自主练, 告别要我学, 走向我要学。正确认识学会和会学二者的关系, 实现二者的顺利转轨。与此同时还要注意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采用不拘一格的教学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千万不能机械地一刀切和强制命令, 要让学生天天向上, 在已有的基础上让自己的体育水平获得发展, 有所提高, 从真正意义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学生当成主人翁, 把学生当成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人, 要让学生懂得主动地谋发展, 而不要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 或者是赶鸭子上架, 逼迫学生不得不走。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师在采取教学方法时, 就应该重视学生的合理要求, 提倡让学生自己评价和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还要寓教于乐, 创造充分条件, 让学生尝到成功的乐趣, 体验运动的快乐, 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 并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总体上说, 实施素质教育要保证每一个学生在所有方面都获得发展, 具有个性特长, 让他们高兴地认识到, 学校里有自己的游戏伙伴, 在各种场所的共同活动中, 要学会了解自己, 评价自己, 学会欣赏美, 表现美并创造美, 重点还要放在高高兴兴地锻炼身体, 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从而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作为高中体育教师, 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黄金时期, 确保高中生获得全面发展。

新时期高中英语整体教学 篇2

作为新时期的高中英语教学一定要从培养人才的战略高度思考,以英语课文整体教学探索来实践,切实提高高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一、教学问题的提出

旧式的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往往重视“块块教学”。比如说,先是教学单词,然后再作进一步的分析课文的每一句话,最后再作语法的讲解。要求学生对每一个词、每一个词组、每一个句子作分析,作记忆。学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无味,学习兴趣减退。虽然平时的教学抓得很紧,但是英语考试成绩却不理想。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我们的教学一定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要求把英语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学。因此,我们开展课文整体教学就十分重要。

二、英语整体教学的概念及优势

可以说整体教育的优点十分明显。每一堂课是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的。在每一课堂上,不论是对课文内容理解、语言结构的理解、修辞手法的分析与运用,都有其侧重点。体现了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服从于一个整体的思维之中。实践证明,整体教学有利于学生开展整体识记,有利于学生阅读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学质量之提高。

三、课文整体教学的理论依据

整体教学符合认知心理。学生之阅读能力往往与感知、理解、联想互为联系。认知理论认为:语言必须有其完整的形式、完整的结构。单个的词语不是语言,阅读感知文字的符号有整体性特点,它以表达完整思想的语义为单位。整体教学符合心理学理论,教育家魏书生老师说理解整体的学生往往比理解细节的学生读得更多。往往从整体阅读,其阅读的思维更为活跃,更容易识记。整体阅读符合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课文整体教学强调先从整体理解课文,然后局部分析文章的字、词、句及篇章结构,最后进一步强调文章的整体,通过对细节的分析,加深对文章整体的理解,更进一步挖掘文章的内涵,这就符合“整体一局部一整体”的系统论。

课文整体教学分以下步骤:课前预习——温习提问——讲解操练——巩固运用。

1.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所带班级学生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强,所以课前预习时,我给学生发一张表格,让学生按要求去填。在课前预习中,即在填表过程中,让学生给自己限时,并且声阅读时当学生遇到不懂的词、短语及句子时,不借助工具书,只能根据上下文分析判断,然后对每次理解了的知识点进行如实统计,对最终不理解的知识点也要进行记载。

2.温习提问。课前预习是整体进行的第一个阶段,即信息接收阶段。温习提问则为第二阶段,即对所知信息的发展阶段。通过温习提问,学生获得的信息得到了检查核对,帮助了学生对课文意思的把握,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逐步提高。

具体步骤如下:(1)检查课前预习表格,反馈信息;(2)学生一边听录音,一边看课文,加强对预习内容的回顾;(3)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所预习的内容,特别是对文章大意、段落大意的讨论;(4)让学生细读课文一遍,准备回答问题;(5)提问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A:what's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text?

检查学生对课文整体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关于这个问题可叫3-5名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在回答过程中,学生必须用英语讲解,培养学生的口语和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B:问l What's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first paragraph?

问2 What's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second paragraph?

检查学生对每一段内容的掌握程度,在回答中要求学生用简明扼要的几句话来概括,同时对不同类型的文章,教给学生不同的总结概括方法。例如,一般情况下,议论文、说明文往往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就为本段大意,而记叙文则往往要把握六要素,根据内容进行概括。

C:问What's the main meaning of this sentence?

What's the main meaning of this phrase or this word?

加强对课文细节的掌握,根据一些知识点所在句子的情况设置不同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以便更好地把握课文的整体。

3.答疑训练。通过提问,学生掌握了文章的大意及每一段的大意,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了解,同时也修正了自己的错误分析和判断。当然,个别学生还存在老师没有讲到的问题,这时就采用答记者问的形式,让学生提问题,解决学生的疑难,对于学生没有问到的问题老师则进行补充说明。

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新视角 篇3

一、层次教学法

不管做任何事都是要分层次去进行的,就好比孩子在学习走路时,如果走路还不稳的话,就让孩子去学习跑,那只能摔倒.学习数学也是同样的思想,只有把基础打好,才能更好的去进行更深一层的学习.这时老师就要用到层次教学法,老师在上课时,不要一味的要求学生去学会高难度的数学题,这样不但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还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所以一定要注重积累基础的知识,不能因为基础知识简单就放过这一块的巩固.在课下,老师可以去布置一些由易到难的练习题,这样不但巩固了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互助合作教学法

由于老师的指导时间有限,很难做到全面的辅导学生学习,不利于学生按时的实现学习的目标,为了避免“多对一”的矛盾,老师可以培养学生互助的习惯.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在解决他人问题的同时,还可以巩固自己的知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助,老师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情况下,不但可以保证教学的质与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情谊.

互助合作的学习方法的优点:

1.可以帮助学生分享整合的信息和学习资源,节省时间

2.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这种欲望就会促使学生们对数学的探索,逐渐的对学习产生兴趣.

3.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友谊

三、学生为中心教学法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采用的是“灌输式”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总是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下,老师只是一味的讲,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从而产生一种厌烦的心理.这时,老师就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问题的形式将知识点讲给学生听,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查找或者通过讨论去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处于一个主导的地位,而不是被动的去听课.这种方法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突破,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提升学习的能力.

老师与此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1.分类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可能遇到一些阻碍,老师就要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给出的指导也是不同的.例如,自身情况较差的同学,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建立学习框架,对于程度相对于较好的学生,老师可以进行点拨,改变考虑问题的角度等.

2.过渡指导.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个别指导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能力不同,学生在完成同一个学习任务时,就会出现时间、途径、方法的差别,这种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会产生提前完成、停滞不前或无从下手的三大情况,那么在这时老师就需要对学生给予个别辅导,从而使教学的下一个环节能正常的进行.

四、新思维的培养

数学的学习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多种教学的模式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适当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数学的欲望.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对某件事物有了充分的兴趣时,即使这件事情很难做到,这门技术再难学,那也是不怕的.如果孩子对某件事情感到枯燥无味,不感兴趣,即使是再容易学到的东西,孩子们还是感觉枯燥无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去探索自己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打破传统的课本教学模式.与此同时,老师对学生的亲身探索要给出高度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肯定.通过自身的感知,让学生知道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六、多元化的评价

评价和考试是在同一个水平上,考试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一个总结,而评级是对一名学生的学习的一种认可的表达方式.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面向大众教学的同时,尊重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的对待学生.老师要在学生自己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同班同学和家长的评价来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要避免过度的赞美,以免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

七、结论

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工作的思考 篇4

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实施者,又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主任工作联系着学校和学生,其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队伍和学校的声誉,也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尤其是高中的班主任老师,其面对的是思想价值观念正在形成之中的青少年,班主任工作的好坏更是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一、新时期下高中班主任工作的新挑战

1.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价值观变化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些非社会主义甚至敌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文艺作品等常常被一起引进来,使人们不知不觉中从接触到了解再到慢慢接受,把这些观念、方式认为是被社会主义所允许或认同的东西,从而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的防御能力,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动摇人们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偏离了人们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高中生作为一个思想价值观正在形成的群体,其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很容易受到不良道德、伦理、价值观的影响。

一个思想不健全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完整的人,更难说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了。市场经济体制重新协调了社会利益关系,使正在开眼看世界的高中生越来越感到人作为价值主体在价值创造上的重要性。主流上看,当代高中生价值观念的变化是健康的、积极的。他们张扬个性,要求做社会生活的主人,追求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某种主客观原因的驱动,高中生价值观念变化是多元的,是不完善的,甚至出现畸形发展的现象。例如价值信仰迷失,思想失去支柱;再如价值观念错位,行为偏离正轨。因此,在面对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下,高中班主任老师必须牢固构建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并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变化,引导学生树立健全的正确的价值观,做一个对社会对祖国和人民有益的人。

2.当今高中生群体的思想特点

如今的高中校园里基本上都是90后学生。有人认为90后是畸形的一代,是变异了的新人类,他们颠覆传统,丢失了中华民族的美德,没有理想信念,没有道德操守,自私懒惰。而在另一些人眼里90后是勇敢的一代,是享受生活、乐观超前的快乐一族,他们有个性、有激情,与时代接轨,能迅速融入信息社会,敢于打破常规,能够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

然而在笔者看来,对90后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应该系统联系起来来看。他们思想活跃、青春激情、求知欲强烈,但由于他们心理、思想的不成熟、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和社会实践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们的价值观念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另一方面又随着自身的成长而不断地加以调整,因而他们的价值观念具有较明显的表面性、矛盾性和不稳定性。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有的高中生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但有的高中生却走向了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误区。因此,当前高中班主任工作更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加强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构建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理论体系。

二、新时期下高中班主任工作的新思路

1.转变工作理念

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决定着其工作方向,更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特别是高中时期,学生们一方面渴望了解世界,正处于价值观的寻找、辨别、选择、实践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人对其进行价值观的选择指导。此时,与高中生朝夕相处的班主任老师就有责任来充当引路人这一角色,在思想上解惑、授业、传道。(班主任工作反思)所以,新时期高中班主任工作的重点不应该是过去的只抓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老路子,应该是从价值观上引导高中生,帮助学校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和责任感、自立精神、坚强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人才。

2.加强自身思想修养

班主任是高中生日常工作的管理者,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引导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新时期高中班主任老师应掌握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以及领导科学、管理科学、文学、美学在内的科学知识,加强自身修养。班主任知识面宽广,博学多才,开展起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念引导工作内容才能丰富多彩,形式才能灵活多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引导工作卓有成效,这是新时代经济社会观念新变化对班主任工作提出的要求,更是班主任自身使命感的要求。要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政治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有清醒的头脑、正确的认识,在生活中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对家庭、社会、国家富有责任感。

3.创新教育模式

90后学生们个性强烈,高高在上的价值观引导肯定不会有效;纯理论式的告对白又会陷入空洞,不易学生理解吸收。所以,要更好的引导学生价值观走向正途,必须创新教育模式,生动德育教育手段。把纯理论性思想工作变为开放式德育工作,把学校的“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的素质拓展活动启迪学生的思想意识。如有益的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学雷锋活动、其他公益活动等,让学进行道德体验;还可创新课堂教育,分角色扮演人性丑恶的小品、鄙视落后消极思想的故事会、弘扬正义美德的学生晚会、演讲比赛、歌唱会等等。让学生明辨是非,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弘扬美德。

浅析新时期高中体育的教学改革 篇5

一、引言

新时期下高中体育教师教学的改革研究,是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构成。在高中体育课程目标确定以后,体育教师需要认识高中体育教学过程,并以新的体育教学过程观为指导,去创建新的体育教学实践模式,以实现高中体育课程由理想向现实的转化。笔者认为高中体育教师应具有现代教学理念和较高的教学素养及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相当广博的体育知识与健康理论知识和坚实体育技术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有较强科研能力和组织工作能力。

二、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思想观念落后

目前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还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教师和学生只重视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目的“教”而“练”,忽视以锻炼身体为目的“学”与“炼”。只重视眼前体育短期效益,轻视终身效益;只对学生在校阶段负责,不对学生长远负责;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忽视学生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法、手段单一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实现教育目标、传授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许多学校体育教育在教法手段上有所改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方法仍为传统式的传艺式教学,学生缺乏自主性、独立性,所学知识技能严重地脱离体育社会实践,至使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性差。在教学手段更新上缺乏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

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对学生实施差异性教学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是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要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充分考虑因材施教的问题。但目前的体育教学,对全体学生基本上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个体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

3.缺乏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迅速地捕获教师的教学内容,领略动作的要求。高中生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也有充沛的精力。可在现实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升学的巨大压力,教师、家长的错误观点导致他们忽视体育学习的必要性,抑制自己强烈的学习兴趣,在体育课上消极怠工。

目前的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着:①重育体,轻育心;②强调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忽视学生自身身心对体育需要;③实施强制性的体育教学,认为体育教育是社会行为,学生有兴趣得学,没有兴趣也得学;④重视培养刻苦锻炼,不怕挫折和失败的顽强意志,忽视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缺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的自觉性。

三、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师教学改革的对策

1.确立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

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在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的毅力,而且要特别注意对本门课的新科技、新文化的渗透。一定要使高中体育教师认识到,高中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时期体育教育的最高阶段,其教学目标的确定,既与基础教育的其它阶段有共性,又应有特殊性。在健康水平上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以适应将来的大学教育或走向社会就业工作的需要;在体育保健知识、技术和技能方面要学有所长,形成基本的体育能力,养成体育意识和习惯,为今后的终身体育打下必要的基础。只有克服全面均衡发展的思想,克服片面追求体质发展或运动技能提高的思想,才能切实提高高中阶段体育教学实效。

2.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高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改革。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之间的关心,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追求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追求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如何跑得更快、跳得更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最合理的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

3.注重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

对学生体育感情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原有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出发,在一定范围内自己选择运动项目。这样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需求,激发学习动机,培养体育兴趣、体育意识和特长,在一定程度上使因人施教、区别对待成为可能。通过高中体育学习,使学生能掌握2~3项自己喜爱的运动技术、技能,既发展学生个性,又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活动和享受体育活动的方法,为终生坚持体育活动奠定基础。

4.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

考评在体育教学运行中起导向、调节、激励、鉴定作用,考试只是作为一种检查手段在素质教育的支配下发挥作用,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式。因此,体育教师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对学生成绩做多维评价。例如,对学生体育成绩考核实行加、减分制:一是“达标”项目的考核,应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来划定分数;二是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各项加分项目的考核;三是根据学生自身特长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考核追加分。

四、结语

浅谈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改革 篇6

一、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观已发生重要变化

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 和人们对现行教育体制下体育教学弊端认识的深化, 当前普通高中体育教学法中以竞技体育为主, 重视教学内容而非培养学生体育爱好和锻炼身体素质的教学方法, 已明显不适宜。新时期的教学观下, 这些只重视学生学校阶段的体育成绩, 而非学生长远身体以及为了其它教学需要而牺牲体育教学的做法已成为体育教学的改革与新模式构建的严重阻碍。特别是一些体育教师对传统观念的因循守旧, 对学生素质教育精神理解不深的现象, 必须得到改变。

2.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发展

高中体育教学方式的特点是“一刀切”, 即不问学生存在差异的身体素质, 对所有的学生采取同等的标准, 进行同样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看似非常公平, 但由于忽视了客观存在的差距, 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使身体素质好的学生感觉体育课没意思, 身体素质差的学生感觉体育课是折磨, 导致体育课成为大多数人抗拒的对象。而且单一的传艺式的教学手段, 学生的自主性与独立性被剥夺, 极大地打击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敷衍、勉强是大多数学生体育课上的典型表情。

3.体育课程地位尴尬

一切围着高考转, 一切为了高考分数, 是整个高中学校的主旋律。一方面, 在上线指标的指导方针下, 学校千方百计增加学生学习的时间, 对包括体育在内的所谓副课进行削减, 使所有体育教师也自我感觉体育不重要, 从而教学中难以全身心应对;另一方面, 书山题海带来的繁重学习任务, 家长老师不断重复的考大学的巨大压力, 使学生有意忽视体育学习的必要性, 抑制自我的体育学习乐趣, 即使走上体育课堂, 仍然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4.体育成绩考评标准缺乏科学性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当前我国高中体育成绩的评价指标, 对高中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正是这样一个全国统一的考评标准, 加剧了高中体育教学的尴尬地位。一方面, 《标准》忽视了各地区、各民族学生身体发育的不同的客观事实, 使其在实际实施中遇到诸多问题;另一方面, 《标准》的存在, 使全国的高中学生都在学少数一些体育项目, 而对另外大部分的体育项目视而不见。事实上,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爱好, 只有对爱好的项目进行学习, 才会更有激情, 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项目局限还会使学生为了达标, 忽视基本技术的学习与掌握, 导致学与不学没有不同, 违背学习初衷。

二、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1.树立新时期体育教学观

高中体育教学法, 根本宗旨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那些应付体育统考的技术与基本知识, 更重要的是在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继而形成高中生的体育意识、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而这些, 正是我们的社会与国家发展对人才提出的客观需求。必须克服一直以来存在的竞技体育教学观和片面追求体质发展的观念, 只有树立新时期体育教学观, 才能使高中体育教学与学生长远的发展联系起来, 使体育学习不再成为可有可无的内容, 才能不断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实效。

2.更新科学的教学方法

高中阶段的学生, 身体基础素质的差异很大, 有些学生因为身体发育较早, 其身体素质可能已接近成年人, 而有些还是豆芽菜。高中体育教师要正视这些情况, 更新教学方法, 以丰富的教学手段, 实现体育教学的多样化, 将体育教学从一刀切转而向照顾每个学生的现实情况, 从而使学生从被学体育, 到主动加入到体育学习中来, 全面提升高中体育教学效果。

3.提高体育教学地位

体育教育的设置, 并不是可有可无, 恰恰相反, 体育教学执行的好与坏,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的培养十分重要。进入新时期, 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应对压力的素质、竞争的素质以及团队合作的素质, 都是一个新时期人才的重要特征。提高高中体育教学地位, 一方面要保证高中体育教学的课时, 另一方面, 要为体育教学提供条件的保障, 使教学能够正常开展。

4.建立科学的体育考评体系

考评除了本身的鉴定作用, 还有对体育教学的导向与激励作用, 一方面, 要改变当前这种全国学生使用一套标准的情况,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实际情况, 开展科学调研, 确定各自不同的体育考评标准。另一方面, 要增加考评的内容, 不再唯成绩论, 而是主要考察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以及因为体育学习而培养出来的合作与竞争理念, 从而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体育技能的基础上, 培养体育学习乐趣, 奠定长远的对待体育锻炼的科学态度。

三、结束语

体育教育改革的新时期, 高中体育教师要及时改变教学观与教学方法, 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全面提升学生体育素质为目标, 变革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 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 以取得体育教育改革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郑贺.中学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 2006 (7)

[2]盛伟.谈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学理论2010 (10)

浅谈新时期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篇7

针对这样的现实状况, 我们体育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 重视课堂教学, 仔细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研究教材, 研讨教学内容,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升学生的兴趣,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那么, 如何有效地吸引学生关注, 从而使学生能够喜欢上体育课呢?我简单地谈一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认识。

一、“磁化”是前提

这里所说的“磁化”, 是指我们的体育课堂是有吸引力的课堂, 是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 并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的课堂, 就像被磁铁所磁化的铁钉一样能实现相互之间的吸引。那么, 如何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来实现对学生的“磁化”呢?首先, 我们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素养, 从而提升自己的魅力和吸引力。俗话说得好:“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有这样的感受, 那就是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的班级, 课堂学习氛围浓, 教学效果也是最好的。其次,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安排课堂教学过程。高中生从年龄特点来说, 随着年龄的增大, 对一些体育科目的学习兴趣呈下降趋势, 所以我们务必要结合学生实际, 巧妙地安排和设计我们的教学, 从而调动学生的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二、“变化”是关键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调整自己在传统教学中的一些弊端, 针对学生的实际, 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变我们的教学, 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这里所说的“变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密切结合学生的实际并根据教学内容, 灵活而有针对性地安排我们的课堂教学, 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 注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给学生关注点

高中生的年龄较初中生和小学生来说, 要大了很多, 注意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他们往往因为对上课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而分散或者转移注意力, 这对于我们教学效果的实现是极为不利的。针对这样的实际, 我们教师要尽可能地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变化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哪怕是同一教学内容也要求变, 以保证学生的新鲜感, 从而保证学生的精神能够高度集中, 提高教学效果。

2. 多采用小型竞赛

在教学过程中, 几乎我们每位教师都有这样的发现, 那就是学生不喜欢枯燥的动作练习, 而是更喜欢竞赛性的活动。学生争强好胜心强, 热衷于小型竞赛, 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 多组织竞赛性的活动, 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地展示自己。如果教学过程能适应学生的个性, 就能激发其个性倾向性, 那么教学效率就会大大地提高。

三、“感化”是目的

教学活动中, 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向师性和向生性。这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心理相容, 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从爱护学生出发, 才能客观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对一些“问题学生”, 教师只要把全部的爱心献给他们, 给予他们了解、尊重和信任, 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 给予肯定和表扬, 就能把“问题学生”转变过来。

在我的课堂上, 我非常注意和每一位学生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所谓的问题学生。事实上很多所谓的问题学生大多说是学习上的“学困生”, 在体育课上, 他们往往希望这样的课堂能够成为他们展示和证明自己的舞台, 所以他们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 但是一些行为习惯可能不太好针对这样的现状, 我非常重视正面的引导和支持, 经常对其进行肯定与指导, 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 自信心也大大提升, 对学习的热情也在提升。

浅析新时期高中体育课的任务 篇8

关键词:体育,道德品质,健康人格

体育课是一个发展身体, 增强体质, 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 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体育教学有了新的历史使命。邓小平同志对教育战线提出了体育教学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未来, 面向世界”的要求, 故此, 体育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 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贯穿始终, 把育人放在首位。体育同学校的其他教育一样, 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育教师应该如何去做呢?笔者将就此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以期和广大同仁们共同探讨, 共同进步, 推动体育教学的不断前进。

一、塑造健康体魄,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在体育课中, 学生既要掌握体育运动技术动作, 又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因此教师在授课时, 一是要注意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器材和场地的实际, 采用生动活泼、富于趣味性和竞争性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练习, 积极练习。此外教师还要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和运动量, 使学生一方面能较快较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另一方面又能有效地锻炼身体, 增强学生的体质。通过体育课的教学活动, 促进了学生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发展, 提高了身体素质和活动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同时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体育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应充分挖掘学生对运动的内在的潜质和乐趣。并把稳定的兴趣培养成锻炼的习惯, 使学生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自我锻炼的意识, 从而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使之终身受益。

二、塑造健康人格, 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

通过体育运动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培养学生具有勇敢、果断、坚毅的良好品质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在体育教学中, 学生直接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具有很强的实施性, 如教师刻意安排一些艰苦的环境, 就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 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再比如在比赛时, 对方侵人犯规时, 是毫不计较, 还是“以牙还牙”;因集体配合不够默契出现失误而最终比赛失利时, 是相互鼓励, 还是相互抱怨;对裁判员的误判, 是大方宽容, 还是“斤斤计较”;比赛胜利时, 是骄横自大, 还是认真总结经验, 戒骄戒躁。这些都是培养集体主义感和大局为怀、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优良品德的教育过程。故此体育教学要把德育贯穿到教学中去, 利用体育的特有的丰富的教学内容, 加强学生的德育。

1. 通过严密的课堂组织, 培养学生动作迅速, 听从指挥, 协同行动的良好习惯。

2. 通过教材的游戏、比赛等, 培养学生团结友爱, 互相帮助, 勇敢顽强, 机智果断, 遵守规则的良好道德品质。

3. 通过田径、球类、体操等的训练, 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顽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增强集体观念,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 学生亲身参与各种体育活动, 在活动中, 学生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互相接触、合作、对抗等,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显得更直接更广泛了。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正确地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人与人之间要团结友爱, 互相关心支持, 互相鼓励与帮助, 培养学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此外, 可以让学生欣赏大型体育运动会比赛, 观看赛场上我国运动员为国拼搏、为国争光, 让学生受到赛场上升国旗、奏国歌的动人场面的感染, 还可以讲述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感人事迹, 这些对学生都具有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增强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四、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

紧张而激烈的竞赛对人的心理品质即是严峻的考验, 也是修炼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的时机。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很重要。因此, 要充分利用体育课中特有的教育形式, 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培养学生顽强向上的精神, 良好的心理品质及顽强的意志。指导和帮助学生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培养他们自尊、自爱、自信。

五、开发学生的智能

在体育教学中, 学生要学习和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构成智力的各种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因此, 在体育锻炼的同时, 也培养、开发和提高了学生的智能因素。

六、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

在体育课堂中, 教师很容易观察到学生的思想、能力、意志、情绪、态度等的变化, 比如, 学生取得成功时, 往往会喜悦与得意溢于言表, 失败时, 就会气馁与沮丧, 比赛时会急躁、冲动、紧张, 面对新的挑战时的胆怯与自卑也会自然流露无遗。教师要抓住体育实践体验后的成功感和收益感, 因势利导。正确引导学生对成功与失败的感悟, 取长补短, 要有信心战胜困难, 提高自信心。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意识、认识、情绪、行为及性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比如跳高, 面对一个新的高度, 能否超越, 一目了然。让学生在面对新的高度的挑战时保持稳定的情绪, 经过不断体验失败, 成功, 再失败, 再成功的这个过程, 增强学生耐挫力, 培养乐观的心境, 这样即使处于逆境中也能有所成就。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 增强体质, 锻炼体能, 促进学生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重要基地。故此, 在教学中, 既要坚持教给学生技能, 以增强其体质, 又要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使学生的精神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甫平.在体育课中构建有效课堂的心得体会[J].新课程 (教师) , 2010, (10) .

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 篇9

一、在新时期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作用

第一,应用新的高中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兴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所以,将创新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中,可以改变学生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会感到压抑,与此同时,还可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第二,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高中的学生处于青春期,要想这个时期的孩子全身心的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就要采用独特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长此以往,学生们就不需要老师强调学习,而是自主的进入到学习中去。

二、高中地理教学现状

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仍旧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不仅不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反而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教师教学方面

第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表现了教师的“传道授惑”,时常忽略学生们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在课堂上“闭口不谈”,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第二,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并没有将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其中,这就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第三,教师在教学前,也没有对课堂进行有效的规划,导致课堂容量忽大忽小,浪费了学生们的课堂时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第四,教师缺乏课堂调控能力,随着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高中地理教学课堂也在全面应用新的教学课标,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由于教师缺乏对课堂的调控,使得课堂上的气氛时而强烈,时而沉闷,大大降低了高中地理教学的效率。

(二)学生学习方面

第一,学生的学习目标太过单一,学生们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考试,这与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大相径庭。第二,现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都是盲目的、被动的,他们在课堂上,不参与任何的教学活动,也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第三,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学习习惯也不是很好,使得学生们的课后学习效率不高。第四,现阶段,学生们都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必须让学生拥有学习的动力,应该时常锻炼学生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生们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三、新时期下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改革

第一,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的地理课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探索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三方面是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对于学生的地理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将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懂得如何自主学习,并深入地将地理知识探索下去。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一《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我国目前的人口现状向学生作出解释,也可以通过举例子进行分析:就深圳而言,1979 年以前,深圳总人口数量只有2 万人,经济改革以后,人口不断增长,2000 年的时候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700.9 万,截止到2012 年深圳人口总数已经达到1300 万,老师提出问题: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人口增长对深圳市的发展造成的影响?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然后回答问题。最后教师将这个案例再次分析,进一步总结出人口流动的原因和人口迁移的原因。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二,要做好课堂调控,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且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并进行创新,从而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结束语

新时期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篇10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教学策略 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实施,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很大,这既体现了素质教育对高中教育的要求,又是落实我国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每一个高中语文老师都必须从更新教学理念入手,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

1.树立创新意识,转变教学行为

教师应该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单单传授知识,不能再进行灌输式的教学活动。首先,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思想和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一扫以往死气沉沉的教学氛围。其次,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帮辅者。最后,教师要积极改变教学行为,努力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语文奠定基础,教师不仅自身应该具有创新精神,而且应该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在高中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把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带领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地学习。教师要积极转变,推陈出新,善于学习和创新,推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提高其有效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2.营造学生高效学习的氛围

课堂教学要达到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的目的,教师首先要洞察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反映。如果课堂上有学生有小动作、开小差,那么一定是教师给了他偷懒的机会。每堂课,每位学生都有45分钟学习的权利,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给他们45分钟的收获。要做到课堂上不浪费任何一个学生的时间,教师除了必须在课前做好备课这一环节的工作外,在课堂上必须留意每个学生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只有这样他才能知道学生是否全神贯注。只有保证学生是在做与课堂有关的活动和反应,才能顺利地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3.从课堂活动入手,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活动是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使教学内容更易于学生掌握,最好的方式是通过他们自己参与教学过程获得,而课堂活动则是最好的实施办法。高中新课程计划在实施中强调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诸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强调加强对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组织,大量增加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等课堂学习活动,并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必修课,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格和能力。

当然,在课堂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素质、纪律观念、教学条件等原因,活动操作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课堂混乱、冷场、答非所问、时间不够用等。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精心准备、合理组织,研究教材、研究学情、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探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我们应结合教学目标设计足够数量的探究题目,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开展学习活动,自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组间巡视,对后进生开展辅导,对其他学生进行思维方式上的点拨、启发、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用自己的思维获取知识,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认知,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4.搭设探究平台,延伸课堂内容,在探讨中感悟

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精心设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解决。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先自我完成题目,提出见解,然后将个人见解放置到学习小组中去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综合各小组成员的意见,得出小组结论,在互相交流中,学生思维相互碰撞,撞击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因此,在语文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学“鸿门宴”一文时,我们设计了如下问题进行探究:文中的刘邦、项羽分别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如果历史可以重来,那么你觉得项羽还会败给刘邦吗?问题提出后,引起学生极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查找、搜集资料,甚至展开一次小型的辩论赛,最终认为:刘邦和项羽两个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正是这些性格的差别决定了他们的成败和命运。

5.加强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反思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广大语文教师要不断反思和总结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积极转变自身角色,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努力成为综合型、专家型教师。教师只有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并相互渗透使各种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创设并提供恰当的培养创造力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并帮助学生理解和发展发散思维,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总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需要增强师生合作能力,新课程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应当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支撑,不但要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接受程度,更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树立以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立足点,将课堂教学变成师生之间的对话、合作,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究和发现问题的机会,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超.新课改模式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初探[J].学周刊,2016,07:75.

[2]耿薇薇.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10:9.

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 篇11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数学课堂,任务,多媒体,师生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具有极为特殊的地位, 一方面是因为教学工作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 进度与任务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高中数学教学承担着培养高中生数学深度思维与应用能力的重要使命, 其战略位置不可忽视。课堂教学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抓手, 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和走势, 必须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开展有效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要以学生为主体, 不断创新和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 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和主观能动性。这样, 高中数学教学才能被课堂教学所牵引, 教学的进步才能尽快实现。

一以课堂任务教学为主要抓手, 激发整个数学课堂的气氛

高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教学的实用性与实践走向, 即通过教学要培养高中生的数学思维创新能力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调节好课堂的气氛, 让课堂氛围处于欣欣向荣, 热火朝天的局面, 尽量避免数学课堂陷入死气沉沉的单调讲述中, 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取得进展。所以, 对广大教师而言, 要想方设法激发数学课堂的氛围, 就要把学生真正带入到数学课堂中来。其中, “任务导学”模式是很不错的策略, 值得一试。任务导学, 其实也可以称之为课堂任务教学方法, 即通过布置和设计一个或多个任务的办法来激发课堂气氛, 引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掌握相关知识点及重难点内容。

数学教师在课堂授课开始之前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给学生们, 如“本堂课的核心知识点是什么”, “本堂课用哪些定理和公式”, “本堂课最难点在哪”等。学生带着这些任务和问题进入到课堂学习, 一方面可以更加有的放矢地听讲, 另一方面则可以提升教师课堂授课的针对性。教师针对核心的知识点和内容开展课堂教学, 通过学生解答任务和问题的流程调节课堂气氛, 让课堂氛围更加火热、有趣,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得到激发。所以, 大凡此类的方法都是预先布设任务和问题对学生进行牵引、引导的办法,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 而且屡试不爽。坚持类似的策略和方法,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就可以取得进展。

二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氛围, 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

教育学理论认为, 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将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质量。首先, 当师生关系处于良性局面时, 教师的教学会更加顺畅、轻松, 学生的学习也会更加自如、愉悦;反之, 当师生关系处于非融洽甚至僵化的局面时, 整个教学工作很难推进, 师生彼此的感觉十分负面, 整个教学工作缺乏活力与动力。其次, 教师和学生都渴望培养与维持良好的关系, 因为这样对双方都大有裨益。所以,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们关注的不应该只是教学的方法与思路, 更应该注重对师生关系塑造、维护的思索;学生也不能只是“一心只读圣贤书”, 而是应该更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们交流, 成为老师的“好朋友”, 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

如在平时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采取分解课堂教学法, 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为师生关系的塑造营造空间和时间。具体的, 数学教师可以灵活处理教材讲解与师生交流直接的时间、任务安排, 腾出更多的时间作为师生互动时间。这个时间不必太长, 但是要充满意义, 要体现师生奔着一个目标前进的精神。在解决与协作的过程中, 师生会发现彼此身上的闪光点, 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也会显著进步, 这在数学教学中是极为关键的, 也是必须要长期坚持的。

三充分考虑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属性, 采取全新的教学模式

新时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一方面, 要兼顾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属性, 同时要全面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另一方面, 教学的推进要考量高考的压力和要求, 务实推进教学的发展。对于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来说, 仍然要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方针, 全面培育和提升高中生的数学素养、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 推进数学教学的科学化发展, 培育学生积极的学习思维和兴趣。只有这样, 高中生才能从爱上数学课,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功能才能得以发挥, 数学教学的诉求才能得以实现。

如引入类似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新型教学模式, 就可以大大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要知道,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多媒体技术变革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 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 可以变抽象为具体, 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 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 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取得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 新时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推进既需要教师的努力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又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只有师生团结一致, 共同努力, 数学课堂教学才能取得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怀烈.浅谈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成才之路, 2011 (21)

[2]刘光新.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析[J].科技信息, 2010 (22)

[3]沈洁.新课程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09

上一篇:网络数字阅读下一篇:文化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