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数字阅读

2024-08-12

网络数字阅读(精选12篇)

网络数字阅读 篇1

摘要:阅读从文字出现后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历史,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为阅读的模式也带来了新的变化。新的阅读体验不断吸引着人们的购买欲望。从过去的鸿儒到如今的农民工, 人手一本书的时代已经悄然来临, 这都是数字阅读带来的便利使然。如何从快速发展的电子科技中找到阅读和图书馆之间的平衡, 是一个令人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网络数字阅读和图书馆两个方面来探讨, 并结合自己在图书馆工作的经验, 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阅读,图书馆,发展

从远古时的结绳记事, 到夏商周的甲骨文, 到周朝的金鼎文, 再到后来的各种文字的出现。文字的载体也在不断的变化, 从过去用龟壳书写, 到后来的布匹记事, 再到后来的竹简, 到汉朝的造纸术的发明, 阅读的平台不断在变换。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 电子阅读器逐渐面世, 不断冲击着传统的阅读平台。甚至有大量媒体大肆宣传由网络数字阅读引发的浅阅读时代已经到来。要应对这一潮流, 图书馆应该加强自身建设, 完善体系, 方能不被历史的洪流冲走。

1. 网络数字阅读

1.1 网络数字阅读和传统的差别

网络数字阅读, 顾名思义是以网络为媒体的数字型阅读方式, 是当下最流行的一种方式。网络数字阅读呈现的这一包容性是由于它和传统阅读的根本性差别。首先从阅读的主体来看, 网络数字的阅读对主体的限制可谓几乎没有。时下免费的阅读软件充斥着市场, 只要有时间有心人都可以找到想要阅读的内容。其次在阅读的载体上, 也有巨大差别。网络数字阅读的载体可以是PSP, PDA, pad平板电脑, 笔记本电脑, MP3, MP4, 还有时下用户群最多的手机, 都是阅读的载体。最后在阅读的内容上, 网络数字阅读也有明显优势。人们可以在移动客户端阅读文字版的小说读物、杂志, 还可以阅读Word文档, ppt课件和Excel工作表格;还可以观看各种形式的娱乐节目视频等等。

1.2 网络数字阅读的现状

同时也正因为网络数字阅读这一包容性, 导致时下许多青年人面对应接不暇的阅读内容, 不知道如何选择, 于是乎有了广大媒体宣称的浅阅读时代到临。五花八门的阅读内容的传播, 占据了人们大量的时间, 让人们再也无暇进行静心阅读。相反, 一种140字以内的迷你博客形式逐渐被大家所推崇并迅速成为2014年度最佳app, 这就是微博。微博作为浅阅读时代的一种典型形式, 进入了家家户户。微博的用户群上至耄耋老人, 下至幼齿儿童。

2. 网络数字阅读对图书馆带来的影响

据保守估计, 到了2018年世界电子图书的市场份额将超过传统图书份额, 电子读物的冲击之大可想而知。在这种冲击下, 美国新闻业率先转型。我国近两年也开始着手新闻业转型。新闻APP的数量明显激增。在这种大环境下, 图书馆体系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2.1 数字网络阅读对图书馆的服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图书馆在过去是主要作为保存保管重要资料, 为人民提供参考资料和借阅资料。随着图书馆开放性的不断增加, 逐渐变成许多人学习和放松的场合。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中, 图书馆已经不仅仅只存在实地的书架之间。就拿如今的高校来说, 几乎每一家高校都已经与知网万芳等国家最大的数据资料库达成联盟合作的关系。

2.2 网络数字阅读对图书馆管理带来影响

网络数字阅读对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也十分有益, 可以直接减轻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量, 不需要每一本书都从一个架子上搬运到另一个架子上。对于电子书, 只需要按时对数据进行清点采集, 让借阅系统和管理系统软件自主管理这一项负荷较大的工作, 轻松又惬意。借阅系统对访问者的权限, 权限数量, 权限时间都有明确且清楚的规定, 几乎不会出错, 只需要简单对系统进行维护, 对服务器进行清理管理, 可以减少不少人工工作, 缩减财政预算开支, 节约成本。

3. 图书馆应对浅阅读潮流的对策

数字阅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电子书市场对图书馆带来了极大冲击, 要应对这一局面, 还需要图书馆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量体裁衣, 为读者提供内容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消费者和顾客才是上帝的口号已经早在欧美市场被打响。图书馆要改革, 要应对现代数字时代的冲击, 必须从自身着手, 从服务着手进行改革。以顾客消费者为中心, 提供读者想要的服务, 提供市场上流行的、火热的话题读物, 及时更新自己的馆藏, 才能吸引更多读者和老读者的青睐, 跟上时代新潮流。这是对图书馆服务的创新, 也是对渠道的创新。目前许多图书馆在在线图书馆管理系统内开启了网内视频点播服务, 优化搜索界面, 规范视频资源, 加大对学术性讲座视频的推广模式和频率。

3.2 加强多重模式之间的合作

现代网络数字阅读带来的挑战是多种多样存在的, 对图书馆的管理带来了机遇。图书馆在改革之际, 还可以从模式和形式上来考虑。电子书读者接受性也比传统纸质书的读者要强。因此图书馆可以开展多种模式的活动。比如线下的亲子活动, 大型学术讲座。图书馆还应该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合作, 通过不同的平台推广自己。

结语

浅阅读时代的来临不但为数字阅读带来挑战, 也为图书馆的改革更新带来更多机遇, 只要把握住这个机遇, 整合多方面的资源加快对自身的建设, 图书馆和过去传统模式的界限也会越来越模糊, 人们的现代文化生活也会得到丰富的内容滋润, 社会学习氛围和研究氛围只会更加浓厚。这不但是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崇高体现, 还是对青少年和教育文化重视的一种表现。

参考文献

[1]周晓杰.数字阅读与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J].图书馆学刊, 2011年08期.

[2]贾静.充分利用电子出版物促进图书馆发展[J].长治学院学报, 2008年04期.

网络数字阅读 篇2

2.1扩展数字图书馆服务领域

互联网时代公众阅读资源的获取途径发生了变化,也改变了单纯阅读纸质图书的习惯,拥有更多获取新知识的方式。高校数字图书馆作为重要的阅读场所,通过不断扩展服务领域,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服务。社交网络可以为用户提供集成虚拟咨询、虚拟收藏、在线预约等服务的综合性平台,方便用户检索信息和借阅图书,为用户获取馆藏资源提供了便利。图书馆利用社交网络构建图书资源推荐栏目,根据用户需求采购图书,不仅可以满足阅读社区用户的需求,促进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也能够实现馆藏资源优化,深化图书馆员与用户之间的关系。

2.2促进用户之间的资源共享

社交网络在阅读社区建设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频繁互动,帮助图书馆吸引更多忠实用户。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交流共享,具有开放、交互的特点,必将改变高校数字图书馆在阅读服务方面被动的模式,促进图书馆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社交网络在阅读社区中的应用,能够拉近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为用户提供收藏、分享、传播阅读资源的场所。同时,高校数字图书馆可以利用社交网络发布新书通告、文献介绍等信息,建立虚拟社交圈和虚拟讨论小组,实现用户与用户、用户与图书馆员之间的及时互动交流,让用户第一时间获取最新信息。

2.3提升数字图书馆服务能力

社交网络在阅读社区建设中的应用,方便用户利用移动设备随时获取信息,丰富了高校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内容,也有助于提升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当前很多高校数字图书馆依然将资源建设作为重点,而用户的多元化阅读需求迫使图书馆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社交网络的应用,作为资源传播与分享载体,为用户之间分享阅读信息提供了条件[3]。通过对用户发布信息的整合分析,不仅可以丰富图书馆馆藏,也可以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效率。同时,社交网络的应用可以对阅读社区中的用户信息进行“标签”分类,将具有相同阅读爱好的用户汇聚起来,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导致信息混乱无序,也可以帮助用户获得更多优质资源。

网络数字阅读 篇3

【关键词】美国数字阅读;数字图书;纸质图书;发展态势

【作者单位】高珑,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各类型移动终端颠覆性地冲击着传统出版的生态格局,打破了纸质书一统天下的局面,数字出版物占据了图书市场相当部分的份额。皮尤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作为美国较具权威的调研数据机构,近期发布了2011—2014年美国民众的数字阅读行为与数字阅读设备消费的统计报告。结合美国AC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AC Nielsen) 在2014年10月发布的图书市场报告,以及美国出版商协会(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简称AAP)、美国普林斯顿国际研讨会等机构在近年公布的相关阅读数据进行统计整理,我们可知目前美国数字阅读产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美国数字阅读现状分析

数字阅读是伴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而出现的。数字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数字出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美国数字阅读的现状直指其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分析数字阅读的现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数字阅读比重上升,纸质阅读比重下降,二者共存发展

数字出版产业的多年发展,不可避免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和行为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业内人士对于数字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抱有悲观消极的态度,认为传统出版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冲击,数字出版对其生存构成巨大威胁。然而,2014年美国一份较为全面细致的分析报告显示,实际情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美国出版商协会是全美出版行业最重要的协会组织,拥有约260个成员。该协会调查报告认为,2014年美国数字图书所占图书销售市场份额超过27%。美国皮尤中心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美国民众在选择阅读方式方面,采取数字阅读方式的民众数量呈显著上升趋势。根据不同标准,如性别、年龄、教育水平等依据归纳出的阅读群体选择数字阅读的人数比例由2011年的17%大幅上升至2014年的28%。与此对应的是阅读群体选择纸质阅读人数比例的下降,从2011年的71%下降至2014年的69%。

从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的浮动比例看,数字阅读上升的幅度要大大高于纸质阅读下降的幅度。在调查中,超过80%的美国民众在同时进行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一系列的数据表明,数字阅读用户的发展以及数字阅读方式的选择并不意味着对纸质出版的打击和对纸质阅读的排斥,更可能是相伴相生的发展与阅读模式的多元化拓展。

2.阅读群体、阅读数量小幅下降,高素质读者成中坚力量

由于阅读方式不同,对应的阅读群体有了相应的变化。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发现,在18岁以上的阅读人群中,超过70%的读者的年阅读量在持续减少。皮尤研究中心在2014年公布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趋势:美国民众的年阅读量由2011年的79%降低至2014年的76%;国民阅读总量由2011年的17本/人降至2014年的12本/人。其中,阅读数量下降最多的阅读群体是18—29岁的青少年群体、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以及家庭整体收入在5万美元以下的群体。

需要说明的是,在阅读群体和阅读数量整体下滑的趋势下,高素质读者成为保持阅读量的中坚力量,其阅读数量基本持平。这些高学历、高收入人群由于多年养成的习惯以及工作需要等原因,成为美国阅读图书的主力军。

3.女性成为数字阅读的“黑马”,连年涨幅较大

尽管阅读群体在年龄方面没有因为新媒体的发展产生较多的变化,但是其组成结构却在悄然改变着。据统计,女性数字阅读群体的占比连年上涨,已成为数字阅读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数据报告可以看出,女性群体较男性群体更喜爱并更容易选择和使用数字阅读方式。分析近几年的数据,女性阅读群体对数字阅读方式的接受程度和使用强度上升幅度较大,由2011年的20%上升至2014年的40%,上升幅度为100%;男性阅读群体则由2011年的22%上升至2014年的33%,上升幅度略小。在数字阅读设备的选用方面,同样存在着性别差异。数据显示,2014年,通过数字阅读终端进行数字阅读的女性与男性的比例为93%∶77%。

可见,女性与男性在数字阅读习惯养成和终端设备的选择方面是有区别的。数字出版企业可以根据性别差异进行产品策划和销售,以达到优化营销、精准销售的目的。

4.读者数字阅读渠道多元化,阅读器、平板设备受青睐

总体而言,随着数字阅读终端的不断发展,美国用户的阅读方式和渠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4年,有数据显示,选择电子阅读器进行数字阅读的美国用户为57%;选择平板电脑进行数字阅读的用户为55%;只有约29%的用户选择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阅读;约34%的受访人群选择手机作为其数字阅读的主要途径,此比例较2011年的28%上升了近6个百分点;约32%的受访者表示已购买电子阅读器,这些拥有电子阅读器的用户明确表示会用该设备进行数字阅读的比例达到78%。可见,尽管目前的数字阅读终端设备多样,但是具有便携、操作简便等特点的电子阅读器和平板设备是数字阅读用户更为青睐的选择。这个比例在已经拥有该设备的用户群体中更为明显。

2014年,美国数字阅读市场发展显示出超凡的活跃度和竞争力,无论是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之间的博弈,还是数字阅读终端市场的竞争,都在持续颠覆、重构美国的数字阅读市场格局。在此基础上的美国数字出版,则有更多选择,向更深远的方向发展。

nlc202309030528

二、基于数字阅读的美国数字出版发展态势分析

1.数字图书市场潜力巨大,纸质图书仍大有作为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似乎并不是竞争和对峙的关系,相反,前者是后者的延伸。据统计,具备较高素质的本科以上人群,其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方式的选择在阅读时间和阅读数量方面,是具有互补性而非替代性的;在阅读类型和阅读内容方面,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具有各自的侧重和偏好。美国知名学者安德烈·马克西姆和亚历山德鲁·马克西姆就数字阅读的阅读内容及阅读类型进行调研。结果显示,被访者在进行数字阅读的时候,一般更倾向于以下三类:消遣类内容,如小说、文摘等;实用技能类内容,如旅游知识、医药健康等;知识查询普及类内容,如字典、词典等。同时,数据表明,由于数字阅读终端的技术局限,使用数字阅读进行长时间专业学习不占优势。

相关事例也表明,数字图书并不适于所有阅读群体,纸质图书依旧有庞大的生存空间。以儿童阅读为例,相较于有过纸质图书阅读经历的成人,数字阅读对儿童的影响更大。首先是视觉伤害以及电子辐射等物理方面的损害,这一后果大家有目共睹。其次是对儿童思维方式和理解能力的弱化影响。儿童进行数字阅读更多的是对数字阅读终端各种技能和方法的探索和感受,而忽略了图书本身的内容及其背后的意义,进而阻碍儿童理解能力的培养。再次,使用数字阅读终端进行故事内容的沟通交流,其效率和功能远远低于纸质图书。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纸质图书阅读群体都可以无差别地转化为数字阅读群体。

笔者认为,每种阅读方式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内容,伴随的阅读环境也会不同。人们在选择阅读方式的过程中,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如日本传统出版产业近年持续低迷,但与此同时,“新旧书店”“咖啡漫画”等个性书店频频出现,这些实体书店的存在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出版业下降态势造成的空白。

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在满足阅读需求方面并不是相互竞争的对手,而是彼此扶持的战友。受众的阅读需求并没有完全倒戈,只是阅读方式趋于多样化。 纸质图书给予的阅读体验,是数字图书无法替代的;纸质图书带给读者心态的平和以及厚重的思考也是数字图书难以超越的。因此,尽管数字出版势头强劲,纸质图书依旧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只要纸质图书选好方向、找准目标,未来的出版产业就会有纸质图书的一席之地。

2.读者阅读渠道多元化决定阅读终端市场新变革

美国民众对数字阅读器和平板电脑的钟爱引起了美国数字阅读终端商的格外关注,他们纷纷转型推出新产品,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用户的关注。

2014年2—8月,索尼先将美国与加拿大的数字业务交给Kobo运营,而后宣布退出数字阅读市场,这宣告索尼在数字出版市场的彻底落败。接收索尼电子书业务之后,Kobo开始调整战略方向,撤出平板市场,在巴诺和亚马逊均推出自有阅读器之后,紧接着于10月同时推出三款电子阅读器Kobo Touch、Kobo Aura以及H2O。其中,H2O这款防水阅读器在推出后不久即获得了不错的销量。2014年8月底,Kobo与三星合作推出平板电脑——Galaxy Tab Nook。亚马逊不甘落后,于同年9月推出了Kindle Voyage。凭借该产品的高分辨率和人性化设计,亚马逊在竞争激烈的2014年美国数字阅读终端市场中,始终立于优势地位。从总体看,虽然索尼的退出在某种程度上给美国数字阅读终端市场的格局带来一些变化,但是亚马逊的寡头地位依旧没有受到威胁,Kobo、巴诺以及苹果等份额较小的终端商虽在尝试撼动其地位,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可以预计,在2015年甚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数字阅读终端市场的竞争会持续白热化,发展仍将呈现多极化态势。

读者选择阅读渠道的多元化直接导致了这一系列阅读终端的纷争。读者的选择意向和使用体验是阅读终端企业最为关注的、影响其发展方向的重要参数之一。上文提到的亚马逊公司,通过Kindle阅读器及其衍生产品,成功地将读者转化为阅读终端用户,然后通过数字内容平台的构建,将数字阅读器用户转化为数字内容的用户。这种牢固的关系,使得亚马逊的阅读终端和内容发展战略得以顺利推进。同时,为了更好地为受众提供优质的增值服务,亚马逊不断完善自身,更新设备,从而加深了与用户的黏性关系。

事实上,美国知名的数字阅读终端商通过大数据对用户的购买意向和销售情况均有长期积累的分析。这些企业清楚地知道用户是否对阅读终端感兴趣,是否有购买的意向和需求,由此减少了推出产品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尽管读者的阅读多元化促使数字阅读终端市场发生激烈变革,但是,该变革并不会对读者阅读体验有所冲击,反而会推进数字出版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3.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图书订阅服务大行其道

近两年,美国出现了大量的专业数据分析公司。如图书观察者,通过对社会化媒体的用户阅读数据与图书评论信息进行有效的追踪和分析,为出版社提供科学而准确的决策依据。2013年,美国出版巨头哈珀柯林斯成立了专门的数字分析部门,旨在利用大数据得出的结论明确读者需求,进而开展更为精准高效的图书营销。2014年7月,苹果公司收购图书分析服务公司书灯(Book Lamp),从而帮助苹果公司改善iBook服务,提供更好的搜索和分类功能,为读者服务。在此基础上,数字图书订阅服务成为美国出版产业大数据应用的一个新亮点。目前,美国数字图书订阅服务商有牡蛎(Oysters)、思科博(Scribe)等,其对用户的社会化阅读行为进行分析,然后对这些读者实行精准化的个性推荐。

2014年是美国数字图书订阅服务爆发式增长的一年,新晋的数字图书订阅公司借助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运营机制迅速壮大,从最初被业内质疑的新人发展成不容小觑的竞争对手,甚至是合作者。目前,美国五大出版社中三家已与数字图书订阅服务商合作,数千家中小型出版商积极参与数字订阅服务的产业竞争。作为产业链终端的读者,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数字图书订阅服务中。美国数字图书订阅服务已经初步形成系统的、联系紧密的产业链,出版商对其中最为关键的收入以及分成方式也已经有所尝试。可以预见,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图书订阅服务模式将会成为美国数字出版产业的一大发展趋势。

结合美国数字阅读现状及数字出版的发展情况,反观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我们需重新审视内容、渠道与读者的关系。进入数字时代的初期,业界常说“内容为王”,认为出版社拥有强大的内容资源,是左右数字出版产业走向的最重要力量。随着产业发展,大家渐渐发现,渠道商的发展势头日益强劲。尤其是诸如苹果、亚马逊等渠道商的强势进驻,给了我国出版产业一剂猛药,于是大家警觉“渠道为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出版产业获取读者信息、了解读者喜好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一时间所有市场决定都需要大数据的支持,于是有了目前以读者需求、用户体验为基础的出版发展方向。

悉心梳理美国的数字阅读及数字出版产业,会发现其产业链间并没有谁为王、谁为兵之说,内容提供商可以是渠道商,给读者提供阅读内容;渠道商也可以是内容提供商,根据读者需求,自己生产内容。在整个数字出版产业链中,内容是根本,渠道是基础,读者是核心。出版各相关企业只有清晰认识各自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和作用,才会明确方向,进而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1]李欣人,徐静瑶. 2014 年美国电子书产业发展概况[J].中国出版,2015(3):62.

[2]夏兴通. 基于手机阅读的电子书产业链整合初探[J].新闻研究导刊,2015(2):16.

[3]郭志菊,崔进. 中美电子书对传统出版业影响比较[J].中国出版,2015(3):62.

[4]谢征. 美国移动电子杂志读者的阅读行为分析——基于美国杂志出版商协会的调查问卷统计[J]. 科技与出版,2012(9):110.

[5]孙阗,巢乃鹏. 移动互联时代美国公众电子阅读行为研究——基于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问卷统计[J]. 出版发行研究,2015(3):85.

[6]Kathryn Zickuhr, Lee Rainie.E-Reading Rises as Device Ownership Jumps [EB/OL].http://pewinternet.org/Reports/2014/E-Reading-Update.aspx.

浅议数字阅读 篇4

关键词:数字资源建设,数字阅读平台建设

一、数字阅读的内涵

数字阅读是以数字化形式获取或传递认知的过程, 由于数字阅读相对与纸质阅读具有内容丰富、时效性强、查找方便、易储存、易拷贝、节省空间等优势, 更受读者的欢迎。数字阅读使阅读无处不在, 它逐渐改变着一代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 同时由于海量的信息内容庞杂, 良莠不齐, 干扰和影响着人们的阅读质量, 图书馆理应通过数字资源建设、数字平台建设、读者引导等方式使读者通过数字阅读更为充分地利用高质量的数字资源。

二、数字资源建设

1. 加大经费投入:

提高馆藏纸本资源种类和数量, 突出本院学科特色文献的同时, 加大馆藏纸质资源数字化建设, 建设完善的数字化加工室, 改造配套文献拆装、扫描、识别、数据处理等软硬件环境, 引进专业的数字化加工队伍, 提高数字化加工的效率和质量。

2. 加强特色信息资源共建和共享:

各个图书馆都应建设本校和本领域特有的数字文献资源, 不应重复建设, 各个院校应共享各类特色数字资源, 避免数字资源重复建设, 浪费经费和人力。与其他图书馆加强联系, 增强馆际协作互助, 实现数字文献信息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开发利用。

3. 优化公共数字资源:

由于纸质文献资源有限, 各个公共数据库之间的内容重复率比较高, 图书馆应跟踪各个数据库的实际实用情况, 分析各个数据库的内容的利弊, 在充分调研的情况下, 引进与本院学科专业体系贴近, 利用率较高的公共数字资源, 确保公共数字资源的质量的同时, 增加了读者的检索效率。

4. 建立专家咨询队伍:

充分发挥专家和名师的作用, 筹划组建一支跨学科、跨专业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专家队伍, 及时为图书馆推荐新的、前沿的文献信息, 图书馆及时采购并进行数字化加工。

5. 积极开展数据库推送服务:

在加强数字资源建设的同时, 加强宣传力度, 组织专题讲座, 普及讲解特色数据库的内容、功能和使用方法, 以达到“人人知晓”、“人人会用”、“人人乐用”的目的, 让数字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数字阅读平台建设

数字阅读平台是数字阅读的基本保障, 高校图书馆一般将图书馆的网站作为数字阅读的平台, 首先由于图书馆数据库类型较多, 数字资源庞杂, 既有公共数字资源也有自建特色资源, 各个数据库平台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数字资源建设、管理和检索都极其不方便, 所以需要开发统一检索系统, 简化检索步骤, 实现图书馆网站上各种数据库群的跨库检索, 增加检索速度, 提升检索效率, 实现深度检索。

其次由于大多数数字阅读平台缺少图书馆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 以及意见建议的听取反馈。平台应设立相应的功能区域进行互动交流, 意见反馈等, 实现读者之间互动的同时, 可从中了解读者的阅读动机、阅读兴趣等,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指导;图书馆也可以通过互动, 适时了解读者的实际实用情况, 及时调整建设数字阅读平台, 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最后数字阅读平台同时还需要建设完善的网络导航体系, 有针对性地对网上资源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和链接, 为读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资源。

结语

数字阅读改变读者的阅读习惯的同时, 也改变着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方向, 服务方式, 高校图书馆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 提高数字阅读的服务质量, 加大馆藏数字资源建设, 通过建立健全数字资源服务体系, 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教学保障地位, 更好的为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走进数字化阅读》阅读答案 篇5

10.(2分)D

11.(4分)(1)能推动全民进行阅读。

(2)阅读便捷。或:增加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或:可以使人在不同阅读材料、对象间穿梭跳跃。

(3)有助于信息的民主化、文化的普及和各种信息的传播。

(4)容易接触到关于书的推荐信息。

(5)适用了读者的差异性。

(结合材料内容答到其中4点,意思符合即可)

12.(3分)不赞成。理由:(1)手机阅读中的娱乐化容易让读者忽略阅读的本质,趋于浅薄。

(2)在手机世界里游戏、聊天、看八卦,信息太多,不及纸质图书让人精神愉悦。

(3)青少年是培养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期,而这种习惯需要在纸质阅读中培养。

(4)长期的手机阅读会使人对信息的摄取变得肤浅、平面,缺少深度,缺少思考。或:学生需要坚持认真阅读,坚持经典阅读,从而使自己的知识更有系统和深度。

网络数字阅读 篇6

【关键词】数字阅读;阅读变迁;阅读方式;“全国国民阅读调查”

【作者单位】屈明颖,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受信息网络化时代生活方式的影响,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出版业的应用,出版产业融合态势进一步深化,为新时期数字出版的发展开拓了前所未有的新空间,数字出版成为新闻出版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智能手机、掌上阅读器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得人们的阅读形态发生了极大转变,传统纸质阅读早已不是人们唯一的选择,电子化的数字阅读渐成主流。

进入21世纪,特别是数字化时代,世界各国陆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阅读危机,一些出版大国也是阅读大国,纷纷开始加强对国民阅读调查与促进的研究。在我国,全国范围内连续开展的、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阅读调查开始于1999年,是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持开展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工程。本文以历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为分析视角,对阅读调查内容的发展变化和阅读调查数据的趋势变化进行解读。从时间序列的角度,探析我国数字阅读作为主流阅读方式出现的拐点以及由此引发国民阅读发展变迁的趋势特征。

一、历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监测内容的变化特征

在阅读调查领域迄今调查范围最广、开展持续时间最久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工程,监测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众阅读习惯的变化等而不断进行调整的。1999—2003年,全国国民阅读的调查内容基本未发生太大变化,民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仍主要是传统阅读方式。但由于20世纪90年代录像带的广泛使用及DVD/ VCD的诞生和使用,“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在主要考察国民平均阅读率,图书、报纸、期刊等传统阅读方式阅读率的同时,还关注了录像带、DVD/ VCD等的接触率。1991年,我国被美国纳入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1994年,我国实现了与Internet全功能网络连接,这标志着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诞生。因此,1999—2007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仅仅是国民上网率,还未涉及国民数字阅读接触率。

2007年3月,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因此,2007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增加了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的问项以及电子书、手机报、动漫产品等新媒体方面的问项。

2008年,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首次将调查对象扩展至0—70周岁,并将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分为0—8岁、9—13岁、14—17岁三个年龄段,调查内容也相应地增加了未成年人阅读问题及数字阅读、个人阅读满意度评价以及被调查者身边全民阅读活动的参与情况与诉求等。

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电子书、电子杂志、手持终端阅读越来越普及。2010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内容逐步增加了电子书、电子报、电子期刊等的阅读率及阅读量的问题,以及手机阅读、手持终端阅读的相关问项。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以及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增长,被调查的读者群体不再局限于70周岁以下,2012年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对调查对象取消了70周岁以内人群的限制,将调查对象扩展至不受年龄限制的全体城乡居民。随着城乡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手机阅读的日益普遍化,2013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内容又增加了对微信阅读调查的问项。

二、近年来阅读调查的变化特征及数字阅读拐点分析

1.近年来阅读调查的变化特征

数字出版环境下,国民整体的阅读趋势表现为传统纸质图书阅读率和阅读量缓慢增长,纸质报纸和期刊阅读率、阅读量不断下降。随着数字阅读接触率迅猛增长,手机已成为主要的数字阅读载体,微信成为新的阅读内容平台。

(1)国民综合阅读率从2008年至2015年的七年间增长近10个百分点,2015年为79.6%,接近新闻出版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值的80%。

全民阅读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用一个调查数据来综合反映整体国民阅读现状水平,这个指标就是国民综合阅读率,这一指标从2008年开始由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根据调查数据进行测算并定期发布。

综合阅读率可以直观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阅读情况,所得数值越大,代表阅读的人数越多,反之亦然。从第八至十三次全国国民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的情况,可以清晰地看出国民综合阅读的发展趋势。从图1可看出,国民综合阅读率是指全体国民在过去一年内,至少阅读过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其中一种的人数占全体国民的比例。从2008年到2011年,受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迅猛增长的影响,我国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从69.7%快速提升至77.6%,2012年虽然出现小幅下降,但从2013年开始又上升,直至2015年的79.6%,接近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关于国民综合阅读率目标值的80%。

(2)传统纸质媒介中,纸质图书阅读率总体呈增长态势,图书阅读量增长缓慢

传统纸质阅读主要是指图书、 报纸和期刊阅读。图2为传统纸质图书阅读率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根据调查内容,图书阅读率指的是18周岁以上识字者的图书阅读率,即每年至少读一本书的读者总体与识字者总体的比例。1999年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到2005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8.7%,首次跌破50%。1999—2005年的六年间,国民阅读率持续走低,引发了媒体对国民阅读情况的关注。此后,经过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上级主管部门的不断努力,全国各地全民阅读活动火热开展。读书活动在许多地方已经成为全社会参与的重要文化工程,且全民阅读活动形式不断创新,激发了广大读者的参与热情。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从2007年开始,也由以往的每两年一次发展为每年一次。在2008年7月公布的“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图书阅读率止住连续下滑趋势,比2005年略有回升,上升了0.1个百分点。2008年我国成年人圖书阅读率为49.3%,比2007年增长了0.5个百分点。

nlc202309090422

2009年的国民阅读率再次突破50%, 2009—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每年均以大于1%的幅度上升。此后,由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正式实施,规定从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免征图书批发、零售环节增值税。这一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图书阅读率的上升,使得图书阅读率从2013年首次超过报纸阅读率,在此之前,报纸一直是国民传统纸质阅读的首要选择。从最新一次公布的2015年调查结果来看,我国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58.4%,比2005年的48.7%增长了近10个百分点,十年间增幅接近20%。总体来看,从2005—2015年的十年间,图书阅读率总体呈上升态势,增势平稳。

从图书阅读量的变化来看,我国成年国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一直保持在4本以上(除2009年降至3.88本),处于较平稳的状态。从近两年的发展变化来看,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较2013年略有回落,2015年又开始呈现小幅上升趋势,与十年前的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50本基本持平。

(3)传统纸质媒介中,纸质报纸和期刊阅读率、阅读量不断下降

受网络阅读的影响,从2007年开始成年国民期刊阅读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2007年成年国民期刊阅读率为58.4%,2008年降为50.1%,而从2009年首次跌破50%之后,2009年至2015年的国民期刊阅读率基本维持在41%—47%之间。期刊年平均阅读量从2008年的8.20期(份)降至2015年的4.91期(份),呈现波动性的整体下降趋势。

2007年报纸以73.8%的阅读率位列传统纸质书报刊阅读率之首,2008年报纸的阅读率为63.9%,2009年為58.3%,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到2010年为66.8%,比2009年增长了8.5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从2010年小幅上涨之后,在2011—2015年之间呈波动性下降趋势,且2015年报纸阅读率跌破半数,为45.7%。同样,报纸的年平均阅读量也由2007年的88.80期(份)到2008年和2009年逐年下降,2010年又从2009年的73.01期(份)迅速增长至101.16期(份),首次突破100期(份)。从2011年开始至2015年,国民报纸阅读量开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到2015年为54.76期(份)。报纸的阅读率从2007年的73.8%到2015年的45.7%,下降了28.1个百分点,同样,报纸年平均阅读量也由2007年的88.80期(份)先升后降,到2015年回落至54.76期(份)。

(4)数字化阅读迅猛发展,手机阅读成为数字阅读的主流,数字化阅读已逐渐成为国民重要的阅读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人们阅读方式的变化,从2008年开始,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增加了关于数字阅读的相关调查。数字化阅读是指通过手机、网络在线、电子阅读器、光盘、PDA/ MP4/ MP5 等数字媒介进行阅读。图4为各类数字阅读方式接触率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手机和网络在线是国民数字化阅读选择的主要媒介。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新的媒介形式不断涌现,从2014年起,调查中还出现了微信阅读指标,2014年微信阅读接触率为34.3%,到2015年即突破了50%,达到51.9%。2015 年在杭州召开了以“融合创新梦想”为主题的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在会上发布了2014年度数字阅读白皮书,这是中国第一部数字阅读白皮书。从白皮书中的数据来看,数字化阅读已逐渐成为国民重要的阅读方式。

2. 数字阅读作为主流阅读方式出现的拐点分析

从2008—2015年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新兴的数字阅读媒介已经呈现蔓延、增长、发展的势头: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从2008年的24.5%到2009年的24.6%,缓慢攀升;从2010年的32.8%到2011年的38.6%,增长5个百分点以上;2012年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突破40%,到2013年突破50%,仅用了一年的时间;2014年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到2015年突破60%,达到64.0%。从2012年起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突破40%,到2015年突破60%,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

从图5可以看出,从2014年起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出现新的拐点,已经连续两年超过纸质图书、报纸和期刊的阅读率,表示新兴的数字阅读媒介已经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阅读趋势也将由传统阅读向数字阅读转变,由终端阅读向移动阅读发展。

三、全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我国国民阅读的趋势变迁

通过对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综合阅读率、传统纸质媒介阅读率及阅读量、数字阅读接触率等指标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国民阅读已经呈现阅读方式多样化、阅读媒介新兴化、阅读取向社会化、阅读内容浅层化、阅读目的功利化等新的趋势特点。

1.数字阅读时代,阅读方式的多样化和随时随地阅读的特点给传统阅读方式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数字阅读时代是一个全媒体融合的时代,手机、网络、电子阅读器等的出现,为人们进行多样化的阅读提供了支持。阅读的载体不再只是传统文字,而是有效地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元素融合在一起的综合体。用户可以从中得到在传统阅读中无法获取的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官体验。2015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 《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来解决出版融合出现的问题,推动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共同发展。

nlc202309090422

由于新媒体具有及时有效性、信息海量性、多媒体、超文本链接、可移动性等特点,极大地冲击了读者在传统阅读上的时间分配。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很少有时间能够静下心来“埋首故纸堆”,去品读传统书籍、期刊、报纸等,取而代之的是用手机等移动媒体随时随地查阅邮件、阅读网络新闻、在微信分享各种信息等。新媒体的出现满足了读者在传统阅读中无法体验的临时性、碎片化以及“赶时间”阅读的需求,例如,读者可以利用上下班乘坐交通工具的时间阅读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尽管调查结论显示,人们更加偏好“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但从近五年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及发展趋势来看,这一偏好程度正在减弱,数字出版物对传统出版物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2.移动阅读新趋势拓展了读者用于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新媒体环境变化而造成的传统阅读不足

随着智能机和无线网络的普及,移动阅读因成本越来越低廉逐渐为广大读者所接受,通过移动设备终端浏览阅读的方式,即移动阅读成为新趋势。通过手机阅读或安装各类阅读客户端阅读,以及微博、微信阅读等定向阅读行为,是目前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而显现的最广泛的阅读趋势。国内最大的移动阅读供应商掌阅科技发布的《2015掌阅移动阅读报告》显示:15—40岁群体为移动阅读的主力军,其中90后又占到移动阅读群体的63%。

移动阅读新趋势拓展了读者用于阅读的时间和空间。移动阅读具有方便快捷、随时随地可阅读的优点,有效提高了读者碎片时间的利用率。相对于传统阅读方式,读者通过移动阅读可以获取信息的方式增多,读者用于阅读的时间和机会也在增多。2015年掌阅用户平均移动阅读图书12册,较2014年增长50%。人们在移动阅读的时间分配上,晚上8—12点最为集中,其阅读时间占比达32%。虽然新媒体环境给传统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新媒体环境从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我们所用,读者可以利用零散时间,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和设备阅读,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新媒体环境变化而造成的传统阅读不足。

3.閱读媒介的新兴化,使得交互式、社会化的阅读成为流行的阅读趋势并受到读者青睐

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既是一种社交工具,同时也带来了社会化取向的阅读新模式,即阅读媒介新兴化模式。人们对微信中的各种文章通过订阅方式阅读或通过关注公众号后阅读,并通过相互转载、相互评论、点赞从而完成社会化阅读的过程。这种以个人兴趣为中心,以互动分享传播为核心的阅读方式更加注重阅读的社交关系,其以互动阅读、相互交流、相互传递为特点,是一种典型的交互式、社会化阅读方式。

朋友圈是用户在微信里的亲戚、同学、同事、朋友等所形成的一个信息发布与共享的圈子。相比微博,微信以朋友间的信任关系来保证分享内容的质量,从而使读者具有更好的阅读体验。据最新的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统计,移动终端上最大的阅读客户端就是微信的朋友圈与公众号。2014年,中国首家微信书城“青岛微书城”在 “书香中国万里行青岛站暨青岛全民阅读工程” 启动仪式上正式上线运营,积极助力全民阅读活动开展。这种交互式的社会化阅读越来越受到读者的青睐,也成为目前最流行的一种阅读趋势。

4.阅读内容的浅层化和娱乐化趋势,迎合了现代人们追求娱乐和休闲的心理,具有明显的信息化时代特征

随着网络资讯的发展,信息呈现海量性、超文本链接等特征,这使得人们接收的信息达到过饱和状态。一方面,信息量剧增,另一方面,人们的时间、精力十分有限,无法及时接收和消化传统阅读相对精深的内容信息,因此,以娱乐阅读为中心,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的阅读方式逐渐流行。这种快餐式、碎片式、选择式的阅读方式体现了阅读的浅层化、娱乐化趋势,其特征是检索速度快,接受感知快,内容遗忘也快。它迎合了现代人们追求娱乐和休闲的心理,是一种大众流行文化和消费文化,具有明显的信息化时代特征。

新媒体的发展导致了阅读内容的浅层化和娱乐化。与传统阅读相比,阅读内容的浅层化和娱乐化导致读者深阅读不足,长此以往,会使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在思考力、感悟力和逻辑力的培养上有所欠缺。阅读只能停留在“娱乐阅读”层面,此层面只利于培养读者的文字敏感性,仅仅是阅读的一个起点。真正的阅读应该是跨越“娱乐阅读、经典阅读、史哲阅读”层面的第四层面阅读——思想阅读,只有读到第四层并建立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才算读有所成。

5.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人们的阅读选择强调实用性,导致阅读目的逐渐偏向功利化

置身压力大、节奏快、竞争激烈的社会之中,人们不可能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互联网阅读方面,无论是阅读新闻、查询信息,还是阅读网络书籍、报刊,网民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获取信息,并不是为了学习、扩展知识等而阅读。在传统阅读方面,国民偏爱选择实用性较强的读物,而不是选择阅读经典。因此,功利化阅读是随之出现的必然现象,是人们快速适应社会并跟上社会发展步伐的方式之一。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在2009年开展了一项 “读书功利化”的在线调查,80.2%的被访者认为功利化阅读是大势所趋。由此可见,功利化阅读趋势的发展同样也可以为阅读者补给知识素养提供帮助,只是对阅读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阅读内容要更有针对性、 阅读方式要更灵活等。

全媒体融合时代的新媒体环境对人们阅读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新媒体环境既给传统阅读带来一定的冲击,也延展了阅读的时间,拓展了阅读的空间,从数字阅读方面弥补了因新媒体环境变化而造成的传统阅读不足。在“互联网+”时代语境下,未来“互联网+读书”必将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逐渐被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熟知、接纳和使用。

数字时代的阅读变革 篇7

一、数字阅读开启融合新时代

1. 纸质文献阅读与网络阅读融合。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网民数量也惊人增长。截至2008年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 , 继200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过美国, 成为全球第一之后, 中国的互联网的普及再次实现飞跃, 赶上并超过了全球的平均水平。数字时代, 传播渠道和接收终端导致阅读方式都发生激变。尤其随着3G、4G无线网络普及, 移动电子阅读渐入佳境, 基于无线宽带的便携式电子阅读设备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使阅读变得更加简单。数字时代赋予阅读新的特性:网络阅读逐渐流行。网络阅读的信息组成部分倾向于娱乐、小说、新闻性等内容, 包括文字、色彩、图像、动画、音频、视频, 拓展了文献的深度, 并且可以实现实时音频、视频的交流。在数字平台上可以轻松、便捷地获得所需的各种信息, 这无疑给阅读带来重大变革。同时也正是这些异常丰富的文字、色彩图像、动画、音频、视频, 过多地吸引了阅读者的注意力, 而使他们无暇深入思索, 不乏存在着非经典化、缺少文化积淀的问题, 需要传统纸质文献的有益补充。但随着数字介质的逐渐完备, 其阅读功能也逐渐呈现出与纸质文献一样的质量, 能以最低的价格提供阅读的内容, 并以有效的方式储存内容, 甚至能够透过内容的超级链接, 不断让读者发掘更详细的数据, 这种便捷易操作性又使网络阅读有可能成为未来阅读的主打方式。阅读具有心理学上的从众效应, 它早已不是纸质阅读的代名词。虽然网络阅读给传统纸质文献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但网络阅读也会促进纸质文献阅读。例如, 有些读者从网络上看到一本书后, 觉得很好, 但通过网络阅读又太累, 结果就会捧上一本实实在在的书慢慢品味。这是一种阅读习惯, 很难改变。传统的纸质文献依然是当今阅读的主要依赖方式之一, 特别是老年朋友们是带有书香气息纸质文献的忠实读者。在传统人看来, 捧着一本书, 闻着油墨书香, 触摸上面的文字和图画, 那种滋味才算是真正的阅读享受。传统纸质文献要求读者循序渐进、由上而下地阅读, 有利于读者对阅读文献系统、整体的把握。阅读中读者注意力高度集中, 因而它具有引人深思, 引人思考的特点, 能引起读者深度思维。因此, 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各有优势, 二者的融合使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增强。

2. 浅阅读与深阅读融合。

浅阅读是指读者根据自己的喜爱而选择的一种简单的阅读方式。它表现为快餐式、浏览式、随意性、跳跃性、碎片化特征。除了专业学习必读书目之外, 其他方面的阅读兴趣单一, 过于追求实用, 喜好生活类、时尚类等通俗读物。浅阅读所追求的这种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里的愉悦, 导致浅阅读带有功利性和娱乐性, 缺乏深层次思考。但在当今社会浅阅读有其存在的理由, 浅阅读是当代读者在多元化阅读需求的格局下, 积极应对浩瀚信息所采取的有效阅读方式, 它能够快捷获取信息资源, 扩展知识面, 并且是作为自我调节、减轻压力、维护心理安全的重要途径。

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 与浅阅读相对应。它是读者通过有目的地长时间阅读和反思, 从而获取知识。实战、眼光、视野、独特的思维以及由此而提炼的思想和精髓铸造了深阅读。这样的阅读有感悟, 有思考, 有乐趣, 并能提升个人修养、品味, 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一种阅读。因此, 深阅读是品位传统经典文化的有效方式。但深阅读也有其局限性, 如受时空的限制, 缺乏便捷性, 且依赖于传统纸质文献等。浅阅读与深阅读并非势不两立。浅阅读与深阅读可相得益彰, 互为补充。浅阅读与深阅读之间泾渭分明但绝不是相生相克。浅阅读牵引深阅读。浅阅读及其衍生的“读图时代”和“动漫时代”是数字时代的影射。浅阅读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激发读者认识什么才值得深阅读, 浅阅读具有细节的力量, 有时更意味着“精准化”, 它是深阅读的有益补充。深阅读能培养读者的思考习惯, 能使读者的浅阅读更为精细、更为准确。

二、阅读变革为信息服务指点自新之路

在新媒介迅猛发展、数字传播格局剧烈变革及引发阅读变革之际, 关键在于读与不读以及该如何去读, 信息服务正在积极探寻一条自新发展之路。

1. 转变观念, 提高导读服务意识。

在数字时代, 信息服务观念必须转变。信息服务者要认清当前的形势, 以阅读融合为契机, 深化服务, 拓宽服务领域, 创新服务方式, 营造个性化信息服务空间。数字时代是个性极度张扬的时代,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服务的主要趋势之一, 营造个性化阅读环境是信息服务者在数字时代迫切考虑的问题。阅读变革也要求信息服务者对信息进行必要的筛选、加工和整理并为读者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因此应把信息服务工作的立足点放在为满足读者个性化阅读需求而进行深层次加工、开发上。

导读是对读者的阅读目的、阅读内容、阅读方法等方面给予直接指导和帮助的行为。服务是阅读的向导, 做好宣传导读工作, 激励读者多读书、读好书。为引导读者多读书、读好书, 可利用电子大屏幕、网络、讲座、书评、知识竞赛等形式, 使读者及时了解和掌握信息服务情况、新书出版及科技发展动态, 引导读者健康向上的阅读倾向, 使阅读真正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2. 增加技术含量。

技术引领服务, 作为拥有众多纸质媒介的新闻集团执行总裁鲁珀特·默多克认为, 媒介可以通过提供多种技术平台, 帮助用户更为快捷地获取信息。数字化的兴起, 新的传播方式的广泛使用, 将高科技手段引入信息服务领域, 为读者获取信息资源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渠道。因此, 积极依托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手段增加信息服务的技术含量, 创新信息服务新方式, 拓展信息传播的途径和空间, 将传统的服务优势充分利用并与高科技相融合, 冲破空间、地理位置、身份、种族等限制, 扩大读者服务群, 在各种技术平台支持下使读者获得个性化信息需求变得更为简单、快捷、高效, 使读者能在优雅、人文的个性化信息环境下享受阅读的乐趣, 进而真正提升读者自身的信息获取能力。

3. 网络阅读导航。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一门科学, 阅读导航是培养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网上资源极其丰富, 网络阅读导航能够有效抑制不良信息的侵入。网络超文本引入了信息组织的非线性关系, 读者可以自由地控制网络阅读路径。因此, 读者常常会陷入盲目阅读。信息服务者要加强对网络阅读的科学研究, 对网络资源按专题进行收集、鉴别、分类、组织, 建立信息导航系统和检索系统。网络阅读导航包括网上资源导航、馆藏资源导航和网站导航, 借助网络导航积极推广经典文献、主流文学、益智科学等, 引导读者进行网络深阅读。

在网络环境下积极对阅读进行科学指导, 拓宽信息服务范围, 提供网络浏览导航。如在本单位信息网站上提供读者常用的数据库地址, 将收集到的目录存档在网络中, 再向读者提供目录通报, 提供网络浏览导航;另外有效组织网络资源、引导读者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进行阅读、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过滤、开展知识挖掘、智能推送、个性化定制等, 使读者在网络媒介中提高信息获取能力, 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这种导航服务方式可以将深阅读内容和浅阅读形式进行融合, 实现在数字时代阅读变革形势下信息服务的创新。

数字时代催生网络阅读。不过数字时代的阅读变革, 不是颠覆性的, 是纸质文献与网络阅读共同繁荣的时代, 是深阅读与浅阅读互为补充的时代。方便、快捷、优惠地获取信息是读者信息需求之根本, 因此读者服务并不再是单一的传统信息服务。阅读方式的变革要求信息服务的创新。转变观念, 增强意识, 以提高读者信息素养为目的, 勇于探讨一条适应该时代的信息服务是当今服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李刚.被制造的浅阅读[J].新乡学院学报 (社科) , 2008, 22 (6) .

[2]曾敏灵.阅读的变革与策略[J].论坛, 2010, 30 (2) .

[3]殷利艳.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探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9 (6) .

网络数字阅读 篇8

一、PISA 数字阅读测试的内涵理解

PISA对“阅读素养”的定义为:是指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增长知识、发挥潜能并参与社会活动,而对书面文本的理解、运用、反思和参与。

针对上述定义,PISA2012做出了如下理解描述:阅读素养包括一组广泛的能力,从基本的解码,到字词、语法、语言上和文本上的结构和特征,到关于世界的知识;它还包括元认知能力:在处理文本时意识到并运用各种适当策略的能力。从中可以看出2012的定义描述强调的是能主动运用相关策略来处理文本的元认知能力。而这正是PISA数字阅读测试的主要测评指向。

PISA中的数字阅读,针对的是电子媒体文本。是在计算机辅助的测试条件下,运用导航技术,在动态的链接数字文本中主动搜索和重新组织信息并用以解决问题的过程。这种测试要求测试者在基于现实的虚拟情境下迅速访问文本、整合文本、评价文本,它实际上是测试者阅读与写作的双重能力的体现。

二、PISA 数字阅读测评框架的描述

PISA2012测试的整体认知领域测评框架是围绕问题解决的背景或情境、知识内容、问题解决过程体现的能力三个方面来设计。数字阅读测试作为阅读素养测试中的一个项目,其文本选择是在阅读素养的整体测评框架范围内进行。

1.整体测评框架描述

与PISA2009测评框架相比,PISA2012框架有一个不起眼却是极其重要的变化,就是“文体类型”领域在原有5种类型的基础上增加了“交流”。这个变化的指向是耐人寻味的,它意味着PISA今后的阅读测试将在坚持原有情境设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阅读主体在测试过程中与文本的即时互动,而实现这一功能的最佳途径就是计算机辅助的数字阅读。

伴随着框架内容的变化,PISA2012对定义中的关键词也做了必要阐释。“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增长知识、发挥潜能并参与社会活动”旨在强调全面覆盖阅读素养发挥作用的各种情境。“理解、运用、反思”是与阅读和认知的关键要素联系在一起的。“理解”指的是读者从文本中建构意义。“运用”指的是应用文本中的信息和观点来完成当前的任务和目标,或者强化或改变意见。“反思”指的是读者要把他们阅读的内容和自己的思想和经验联系起来,可以运用文本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生活,也可以利用外部参考框架对文本本身进行判断。“参与”指的是阅读的动机,由一组情感和行为特征组成,包括对阅读的兴趣和喜爱,对阅读内容的控制感,参与阅读的社交活动,以及多样而频繁的阅读实践。

2.数字阅读测试文本的描述

我们将PISA 2012所有数字阅读试题的测评框架要素呈现如下:

根据上表,19个文本测试题中,按文本形式分,多重文本15个,占79%,非连续文本2个,连续文本1个,混合文本1个,三者加起来占21%。从文体类型来看,描写性文本和交流性文本均为4个,分别占21%,说明性文本6个,占32%,议论性文本5个,占26%。从应用情境来看,个人情境6个,占31%,公共情境10个,占53%,教育情境3个,占16%。从统计数据发现,与纸笔测试中连续文本和非连续文本占主导地位不同,数字阅读文本中多重文本占绝对优势,成为最典型的文本形式,与此相对应,应用情境中的公共情境比例明显增多,文体类型中的叙述类文本则完全消失。

再来看阅读能力。按照阅读测试框架对阅读能力的划分,上表中属于访问与检索的共有4题,整合与解释的共有7题,反思和评价则为3题,除此之外又增加了综合认知,有5题,这种变化与上述多重文本的主导地位是相对应的。

将表2与上文中表1对比发现,数字阅读测评与纸笔阅读测评最大的差异是文本环境的出现。这里的文本环境所指向的是测试者在基于计算机辅助情况下的测试状态,即单纯的答题写作还是根据不同链接文本的信息形成互动。从测试题统计来看,基于写作的13个,占68%,根据信息互动的5个,占26%,写作与互动混合的1个,占6%。

综上分析,由于电子文本不是简单线性的排列而是一种立体的链接,需要测试者掌握熟练的导航技术来进行快速浏览,其文本呈现必然是连续与非连续文本交杂的多重文本状态,文本内容是动态的,边界是模糊的,涵盖着各种重构的可能性。内容的不确定性和PISA对应用能力的考量,必然使公共情境的文本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对阅读者的能力要求不可能是单一的,需要的是一种基于写作和阅读技能的综合建构能力。

三、测试结果描述与分析

PISA2009和PISA2012,上海学生的阅读纸笔测试平均成绩分别为556分和570分,成绩提高明显。两次测试分别领先排名第二的分数为17分和25分,按照OECD相关专家研究,以PISA2009为基准,估算出1年的学校教育所带来的分数差异大约相当于PISA阅读量表上的39分,以此推算上海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的领先幅度是很惊人的。

与纸笔测试的遥遥领先相比,此次上海在数字阅读上的表现并不突出。从公布数据看,上海总体平均成绩为531分,在32个参测国家中,排在新加坡(567分)、韩国(555分)、香港(550分)、日本(545分)、加拿大(532分)之后,比纸笔成绩低了38分。将其与纸笔测试合并量表计算,上海为550分,排在新加坡(555分)之后,但没有显著差异。对比纸笔测试,上海79%的学生在数字阅读上的表现低于根据纸笔测试预测的值。

相比PISA2012纸笔测试水平量表的7个精熟度水平,数字阅读测试只有4个精熟度水平,列表如下:

根据上表发现:有7.9%的参测上海学生低于2级精熟度水平,这表示基本没有数字阅读能力,仅次于加拿大。有12.5%的参测上海学生高于4级精熟度水平,达到未来高端人才的要求,与新加坡差距14.3个百分点,在位列前6的国家中排名最低。

在PISA2009与PISA2012的纸笔测试中,也有两个数据值得关注:一是上海学生阅读精熟度达到6级水平的比例两次测试均低于新加坡,且落后幅度在增加(从0.2%到1.7%);二是阅读精熟度低于2级及以下的比例两次测试都是最低的。

根据国际经合组织对水平量表的相关内涵界定,通过上述两组数据统计,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上海在具备知识经济时代所需领袖能力的高端人才比例不如新加坡,在具备成为未来社会世界级产业工人的高端人才比例也不如新加坡,而且这两项差距在拉大;二是上海有效地保证了绝大多数人都能达到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阅读能力要求,但数字化阅读能力的提升还有一定的空间。

四、上海学生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多重文本相关信息的综合能力

数字阅读测试的文本以多重文本为主,在测试中需要不断通过导航寻找链接文本,隐含着对测试者的检索能力、文本加工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这就对测试者的信息综合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以此次测试已公开的文本《瑟兰》为例:

开启电子邮件的收件箱,阅读伟明寄给家强的电子邮件信息。

点击“回复”,写一封家强寄给伟明的回复信。在回复中推荐购买哪一场音乐会的门票(12月5日或12月12日)。根据音乐会的简介,说明为什么这场音乐会更值得欣赏。

点击“发送信息”,发送回复。

注意:学生可将回复写在伟明发送过来的电子邮件信息内容之前或之后,或者是电子邮件信息空白处的任何地方。

题旨:

综合性:在对几个文本所获信息进行综合、思考的基础上,撰写并发送电子邮件信息

访问与检索:通过一系列网页链接找到两项事物

整合与解释:发展解释能力,比较与对照两种观点

反思与评价:对文本内容进行反思与评价

对题目中的题旨进行解读可以看出,对应于纸笔测试,数字阅读测试对测试框架中三种能力的测评要求进行了细化:“访问与检索”需要对网页之间的链接搜索能力;“整合与解释”则要求对两种不同观点和内容的比较和对照,提出广义的理解观点;“反思与评价”主张在前两种能力的基础上展开对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评价。由此可见,数字阅读注重的是对测评框架中三种能力的综合考查,考查学生在不同网页的链接中搜寻、辨析和综合信息的能力,通过自己的推断来评价文本的质量。

从阅卷情况看,尽管《瑟兰》只有两个文本的链接,信息量也较小,属于多重文本中较为简单的一类,但学生答题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不懂得通过一系列网页链接,在不同的网站中找出需要的数据;不善于对系列和非系列性表格中所呈现的数据进行对照和比较;无法很好地对两个网页的信息进行评价并得出结论。这说明上海学生缺乏对多重文本的信息综合能力,在已经公开的三个测试文本中,属于综合能力测评题型的有2题,得分率分别只有63.4%和57.7%,而访问与检索能力题型4题中有3题得分率超过90%,这确实令人深思。笔者以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PISA阅读素养测试评价的是广义的阅读素养,是把阅读作为生活、工作和学习新知识的工具,重视大阅读的实践功能性、应用性和综合理解能力,以便学生按照对社会和劳动力市场对能力要求的发展趋势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而我们的学生习惯于以掌握技能、知识为取向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对这种以任务为驱动的表现性测评方式还显得非常陌生。

2.对基于计算机辅助的测试情境缺乏适应性

PISA纸笔测试中的情境不是指文本所涉及的场景或背景,而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用的情境,换言之,即作者的写作用途或作用。而数字阅读测试强调的是在计算机虚拟环境下的特定场景中对材料的阅读,显然,数字阅读测试的情境与学生基于语文阅读文本中的情境相距较远。这与数字阅读的测评目标一致,它评价的不仅仅是语文阅读,而是把阅读作为探寻新知识、参与未来生活及投入公共活动的媒介。

从PISA2009测试数据看,上海学生在教育情境方面得分率比OECD高7.8%,工作情境高13.8%,个人情境高12.6%,公共情境高6.6%。相对来说,上海表现最好的是工作情境,表现最差的是公共情境。而PISA2012数字阅读的测试情境恰恰是以公共情境为主。从阅卷现场看,学生答题情况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情境的理解很陌生;对信息的搜索和整理无条理;思考是片段式的,缺少整体性;在语言表达时却又追求不必要的完整性,缺失了关键信息。主要原因除了对虚拟阅读环境的不适应外,另一个原因是此次数字阅读测试中基本都是多重文本,而这些多重文本由于情境的关系,基本都是以非连续文本的形式呈现,而PISA2009测试数据就已经表明,上海学生在非连续文本阅读上的表现明显落后于连续文本,其分数差距在东亚国家中是最大的。

五、反思与应对

1.加强比较研究,实现阅读理念上的嬗变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以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与互联网的高度交互融合、创新与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对目前的教育模式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移动终端、自媒体)。以移动终端、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型载体的出现,以数字化、远程化、定制化为代表的新教育理念的诞生,使我们再也不能从静态的角度去理解阅读,而应该将其理解为在终身学习框架下,在各种情境交互作用中建构的一种可增长知识、技能和策略的能力。在这种理解下,以敢于质疑、敢于颠覆为特征的批判性思维将具有异乎寻常的价值。在这样一个大数据时代,跨越信息时代的数字鸿沟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首先在于人们对原有理念和认识上的突破。

我们必须借助两次PISA测试的契机,通过对国际阅读测试与上海本土阅读测试的比较研究,认清数字阅读对整个基础教育乃至社会发展的影响,实现从传统阅读向数字阅读理念上的嬗变。

2.加强学习理论研究,关注男女性别差异

进入海量信息的数字化时代,男女生学习差异成为国际教育评价中的热点。PISA2009测试中,上海男生纸笔阅读成绩比女生低40分,OECD平均值为男生比女生低39分。在东亚周边国家和地区中,上海的性别差异是最大的。而到了PISA2012,上海男生与女生的纸笔阅读差距缩小为24分,且低于OECD平均(38分),数字阅读男生与女生的差异仅为10分。对于这种差异变化,需要加强学习理论的研究,通过更多测试数据的积累,在未来的研究中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

从PISA2012反馈出的另一个问题,是男女生在精熟度水平的高端和低端存在着显著差距,其背后所反映出的男女生学习现状和由此可能引发的社会角色定位变化同样应该引起我们反思。

3.加强课程研究,形成基于课程的教学理解

进入二期课改深入阶段的上海语文教育,其主题从“教什么”“怎么教”转向对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探讨。两次PISA测试则向我们提出了“为什么教”的问题。今天的课堂已经从基于教学的理解转向基于课程的理解,如果说教学是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那么课程应该是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语文教学应该从课程的视角重新关照自身,基于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给学生创造和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通过持续性的对话和表现性任务,使他们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形成高水平的认知活动,从而真正实现语言素养的提升。

4.加强顶层设计,修订和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两次PISA测试,使我们认识到:要使我们的阅读教学和阅读测评具有公信力,从而达到提升社会整体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的目标,就需要建立符合测试需求的阅读测评框架,从不同的阅读目的出发,设置阅读情境,关注阅读活动过程,建立相对清晰的测试关注点,描述阅读活动中不同的心智特征和水平,完整体现阅读能力的基本结构。

我们应努力改变当前阅读素养的培养主要承载于语文教学的传统模式,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和电子化阅读条件,在学校教育中扩展阅读的范围,大力普及推广有效的阅读策略,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推进国家阅读能力建设。

网络金融与数字生活 篇9

这只是我一天数字生活的一个缩影, 而这些数字生活的内容主要都是通过网络金融来实现的。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互联网的诞生, 给人类发展带来了方便快捷、高效安全的新的生活方式, 给社会创造了新机遇, 也带来了新课题和新挑战。特别是网络金融的日益完善不断被新生代所接受, 支付宝、微信红包等支付手段的日益翻新, 改变了传统的金融交易支付的模式, 也为人们实现便捷的数字生活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帮助。

网络金融以电子货币为介质, 以网络为信息传输和电子货币交付通道, 为人们的资金周转使用提供全面支付与清算, 可以跨地域、24小时实现实时支付、即时到账, 不再受传统的金融服务三尺柜台和工作时间局限和约束, 通过人机交互的模式就能自由实现大多数金融服务和活动, 网络金融由此有了更多的便捷性和可获得性。如今网络金融服务又延伸涵盖到了基金销售、网络借贷、小额贷款、众筹融资、个人保险等理财活动, 几乎包括了现实生活中金融活动的方方面面。网络金融成为我们现代每个城市人数字生活的核心, 网络金融支撑起了我们数字生活的空间, 为我们带来了高效快捷和便利, 更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精彩。“当今世界,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 深刻展示了世界发展的前景。”2015年5月22日, 习近平主席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 深刻指出互联网是改变世界的力量。

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内容, 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日益增强, 安全稳定高效快捷而又绿色环保的网络成为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 没有一个强大的网络平台和交互系统, 网络金融将成为空中楼阁, 人们的数字生活也就无从谈起。互联网发展的深度,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互联网普及的广度, 在信息高速公路上, 人们的数字生活是通过一个个“信息岛”互联互通来完成的, 互联互通的范围决定了人们数字生活的宽度, 互联互通的速度决定了人们数字生活的厚度。信息时代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依靠着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指导和支撑,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 城乡一体化信息化的步伐将不断加快, 东中西部的加速融合将不断推进, 随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 信息资源深度整合的强化, 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将会打通, 中国这艘巨轮通过互联网实现了通江达海环游世界的目标。我国经济社会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来积极推动, 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要适应这个大趋势, 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 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 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纵观世界文明史, 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的一次次洗礼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 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 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 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 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来自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 截至2016年6月, 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 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 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 我们国家已经成为名符其实的互联网大国。

与网络世界信息流交互频繁随之而来就是如影随形的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安全大到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 小到个人隐私安全, 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在, 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更是网络金融存在和发展的核心关键所在。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 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 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 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 信息的交流、观点的碰撞, 互联网日益成为主渠道, 网络上信息传输的保密性、完整性、不可篡改和不可抵赖性成为网络信息安全特别是网络金融安全的核心。在网络世界里, 安全的需求与现实生活如同一辙, 由于网络世界的开放性和交互性, 网络世界甚至比现实生活中的安全需求更高, 实现的难度更大。网络世界的安全性依赖于高科技手段, 依赖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随着科技进步, 人脸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加密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及应用, 网络安全的科技人员在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竞赛中必定会稳步胜出, 新的解决方案和配套模式一定会像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为人们精彩的数字生活保驾护航。

信用体系的建设是网络金融发展的基础, 社会信用体系也称国家信用管理体系或国家信用体系, 包括公共信用体系、企业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三者共同作用, 构成了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 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可以说, 每个人的信用体系都是通过个人行为的一点一滴累积编制而成的。在网络世界里, 人们的经济行为都会留有印记, 有迹可循, 无所遁形, 而人们在网络世界的一举一动也都会一一映射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 与我们现实生活的个人所一一对应, 成为左右我们的力量, 爱护信用记录, 享受幸福人生, 当今人们在提倡适当超前消费的同时, 还是要量入为出, 量力而行, 因为经济上的独立和自由是靠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承受能力来实现和完成的, 一旦形成了违约等不良记录, 任何人都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到那时候就得不偿失追悔莫及了。

互联网时代的人们网络冲浪形成的大数据是人们今后挖掘不尽的“大金矿”。当前的互联网上, 汹涌的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蓬勃而来, 气势逼人, 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和追随的步伐, 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的融合发展, 必将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 为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积极作用。网络金融交易活动是人们开展网络活动关键环节, 围绕网络金融交易活动形成的金融大数据是含金量最高的, 从互联网金融的定义看, 它基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实现资金融通, 符合信息中介的信息金融模式, 是互联网模式与金融的有利结合。从形式来看, 既有传统业务的互联网化, 也有互联网催生的新兴的业务, 互联网金融就是互联网+金融, 更准确地说它不是层次上的叠加, 而是新兴的融合的产业。同时, 互联网金融具有“多、新、快、杂、虚”的特征, 与人们的数字生活有着天然的千丝万缕的关联, 人们在网络冲浪之后留下的印记都将成为人类的二次财富, 为后来者的数据分析、网络营销和创业留下宝贵的第一手原始资料, 数字生活的时代将成为大数据营销蓬勃发展的时代, 人们的观念、思维和行动都将为此进行颠覆性的改变。

网络数字阅读 篇10

正是在此背景下, 笔者意图研究社交媒体对大学生阅读行为及心理的影响。基于社会心理学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选择阅读态度作为切入点。态度是对人、对事和对周围世界的一种具有持久性与一致性的倾向, 通常会伴随着情绪感受与看法;阅读态度则是一种伴随情感状态的反应, 这种反应是影响阅读行为的主要因素, 且会影响一个阅读行为的持续性。

一、阅读的意义

从约翰内斯·古腾堡发明印刷机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 人类的大众阅读活动也经历了很长一段历史。经过多年的阅读研究发现, 人们阅读会从生理上改变我们的大脑。

科学家过去已经证明, 阅读能刺激大脑的许多不同部分。例如, 在2006 年的一项研究中, 研究对象读到“香水”和“咖啡”这两个词语时, 大脑管理嗅觉的部分就会活跃起来。然而这些研究关注的是一个人正在看书时的大脑活动, 而一项新的研究发现, 阅读不只是留下一个短暂的印象。它对大脑的改变可能是长远的。

如果阅读能力显著下降, 人类的思维和智力也会发生变化。现如今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我们不重视阅读, 轻视阅读, 那么人类的创造性会因此减弱乃至消逝。不过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境的同时, 也为我们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电子阅读作为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新的阅读方式一度危及到纸质阅读、传统阅读的生存, 曾经出现的“纸质阅读已死”的言论在传统出版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然而, 电子阅读的出现对传统阅读来说并非潘多拉魔盒的开启。电子阅读有其潜在的技术优势和新兴的受众市场, 也有其不成熟的发展模式的探索。对研究人员来说, 至关重要的是如何挖掘其不成熟的一面, 并对其进行改进, 乃至与传统阅读相结合。

二、阅读态度的基本概念

阅读态度可以说是阅读者在进行阅读行为时的情绪感受或看法, 如讨厌或喜欢。一直以来, 国外学者也在对阅读态度进行解释。

Lewis与Teale (1980) 提出他们认为阅读态度是多面向的, 有三项因素:一、个人发展:阅读上的价值是获得调查自我、他人和生活的方法;二、效用:阅读上的价值是达成教育或职业的成功或是生活经营;三、快乐:从阅读得到兴趣。

Alexander与Heathington (1988) 解释:阅读有其情意领域, 例如:喜欢或讨厌阅读, 而其中情意领域还包含四方面:一、阅读态度;二、阅读动机;三、阅读兴趣;四、阅读的自我概念。在阅读的情意领域中, 阅读态度是最重要的, 阅读态度的内涵包括学生对阅读的知识、阅读的评价、伴随阅读动的行动。

Gettys和Fowler (1996) 提出, 一个人对阅读态度包括对阅读的情感, 阅读的准备度, 和阅读的信念, 这些都是影响一个人想去阅读和持续阅读的原因。另外Gettys和Fowler认为态度是对事物和情况的一种特定倾向, 通常会伴随着情绪感受与看法, 阅读态度则是一种伴随情感状态的反应, 这种情感状态的反应, 是影响阅读行为的主要因素, 阅读态度会影响一个人对阅读行为的持续性, 对阅读持有正向态度的学生, 会对阅读付出较多的努力, 且会在休闲时主动进行阅读[2]。

三、社交媒体对阅读的影响——社会化阅读

社交媒体对阅读的直接影响是所谓“社会化阅读”的诞生。目前社会化阅读是指基于社交媒体客户端的阅读行为。学者给出的定义是, 社会化阅读是以读者为核心, 强调互动、分享、传播、社交的全新阅读模式, 它是相对传统以书为核心, 以内容为主导的阅读模式提出来的, 它更加注重人, 注重阅读的社交, 倡导UGC, 倡导共同传播与共同盈利, 在多方位的互动基础上, 实现阅读价值的最大化。[3]

社交阅读时代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 也改变了媒体的新闻传播手段, 带来了阅读变革, 阅读正向“内容碎片化”、“功能社会化”、“形式多媒体化”的趋势转型, 而社会化将是重中之重。

另有学者表示, 社交媒体对阅读的影响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在时间, 当下许多年轻人是社交媒体的重度用户, 使用社交媒体所花的时间越来越多, 因此, 用在其他生活方式上的时间就会相应减少, 如阅读。另一个方面体现在阅读的方式, 过去的阅读更趋于深度阅读、专注阅读, 而如今大家更习惯于碎片化阅读、浅层阅读、非线性阅读。[4]

四、社会化阅读与传统阅读并存的出路

社会化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行为, 其合理性必然体现在其自身的文化价值和对文化体系的影响。而当前, 社会化阅读的合理性遭受质疑的地方体现在其阅读内容过于低俗, 阅读目的过于功利, 数字化媒体过度的消费性, 娱乐化过度泛滥, 碎片化阅读和浅阅读现象以及人文主义和审美精神缺少。

从近几年的全国阅读普查数据来看, 2013 年, 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3.43 分钟, 比2012 年的15.38分钟减少了1.95 分钟。其中, 成年国民在工作日的图书阅读时长为13.49 分钟, 休息日的读书时长为13.27 分钟。纸质书阅读时间连年下降。

针对浅阅读的各种弊病, 各国都纷纷呼吁“深阅读”, 越来越多人对数字阅读技术进行反思, 并且意识到数字阅读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 对于阅读只是辅助, 应该主动将其与社会、文化和人文互动。

所谓“深阅读”, 是指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 能更改的了解世界, 反思自身。其重点在于“反思”、“思考”。而所谓的“浅阅读”只是被动的浏览信息, 缺少思考。

但是, 对于社会化阅读和数字阅读来说, 将其贴上“浅阅读”的标签过于武断。以亚马逊公司出品的kindle电纸书和豆瓣读书网为例来说, kindle的数字阅读体验不再是浅阅读, 而是结合纸质书的深阅读体验和数字产品的高信息量和信息获取的便捷性;而豆瓣读书网更是将个性化阅读体验与读书社交结合起来, 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网上读书社区。

数字阅读发展到今天, 既有消费主义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土壤, 也有新媒介的催化, 更多的是迎合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大众的产品和心理需求。然而, 数字阅读并非洪水猛兽, 它是藉由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的进步而出现的社会文化现象。对于各方面都在转型期的中国来说, 如何一方面秉承着千年优秀传统文明, 另一方面拥抱新科技和新时代, 对数字阅读的认识和行动都是至关重要。

摘要:阅读是一种重要的人类文化行为, 更是大学生学习、课余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应用的普及, 微信、微博、论坛社区等社交媒体成为大学生的“新宠”, 甚至逐渐成为他们使用移动媒体的主要意图。不得不说, 社交媒体的流行已经对大学生形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种现象下, 较之从前的传统阅读, 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及阅读心理是否发生了变化?笔者试图探究社交媒体对大学生阅读行为及心理的影响。

关键词:社交媒体,阅读行为,阅读心理

参考文献

[1]刘德寰, 郑雪, 崔凯, 张晓鸽, 左灿, 崔忱.数字化时代对国民阅读影响的文献综述[J].广告大观 (理论版) , 2009 (02) .

[2]黃齡瑩, 林惠娟.家庭與幼兒閱讀態度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為例[J].朝陽科技大學幼保系, 2002.

[3]黄晓斌, 林晓燕, 刘子明.数字媒体对大学生阅读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 2008 (02) .

[4]赵洁.论社交媒体[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10.

数字阅读的消极影响 篇11

[关键词]数字阅读;深度思考;心理问题;健康损害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6.010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数字阅读成为当前一个无可回避的阅读现象。在短短20年时间内,数字阅读影响了以教育和学习为目标的深度阅读与广泛的大众阅读,也成为当前新闻传播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美国华裔学者练小川[1]曾较为系统和完整地介绍了欧美国家在数字阅读方面的实证研究成果,虽然这些研究者的身份和职业各不相同,如有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美国著名电脑科学家比尔·乔伊,美国电脑工程师雅各布·尼尔森,美国认知神经学家玛丽安·伍尔夫,但其基本结论非常一致:数字阅读不适合深度教育。韩国出版学会会长李正春研究发现,传统阅读能培养深度人文思考和极富创意的构想,现代的数字阅读只能培养泛泛的超阅读能力,失去了阅读给人类带来的最宝贵的东西,“在国与国的竞争中,如果没有能创造无形价值的想象力,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整个国家,都只会惨遭淘汰。没有阅读这种人文学的省察,未来竞争力的创造和创新构想的发现,却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2]。我国学者周国清认为,层出不穷的新媒介技术的出现都有其经济目的,读者的真正需求并没有被放在技术提供商的优先考虑中,“在移动数字设备等新媒体技术下,读者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新媒体影响的实验对象,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3]。本文拟从人文的角度指出,当代的数字阅读已经日益显示出其负面效应,数字阅读背后的推动力量不是受众的真实需求,更多的是国际资本为追求利润而建构的虚假需求,以期为消除数字阅读的消极影响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本文所说的“数字阅读”,主要是指通过手机、电脑与电子书阅读器等终端获取数字化信息的阅读行为。除了信息载体特殊之外,数字技术还使得数字阅读具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是信息量大,二是传播速度快。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往往不为人所注意[4]。任何新技术都具有两面性,数字技术及其带来的数字阅读在使我们得到一些好处的同时,也会使我们失去很多。从人文视角来看,数字阅读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数字阅读影响深度思考

早在1930年代,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就对电报、电话等媒介技术对人类思考活动的影响进行了反思,指出“从象形文字、图形、绘画到字母,随着历史的进程而发展出一系列抽象的表达方式,它使得人们的交往更深入、更有思想性也更为有效。表达和接收之间有一段时间,让人们有思索的余地。……阅读、写作和绘画是思维的高度提炼,也是深刻思想和深思熟虑的行动的媒介,现在却被这种即时交流削弱了”[5](P213)。

真正富有创见的理论或发现都是深入思考的结晶,而思考需要对材料进行精简概括,以便更清楚地发现各材料之间的因果关系,过多的冗余材料会使思维陷入繁杂的信息中。思考也需要宁静澄澈的心理状态,需要与喧嚣的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大多数人都会有这种体验,数字阅读会伴随着来自网上的无穷无尽的诱惑,当放下正在阅读的材料去追寻网上其他材料时会被弄得精疲力尽,但最后又一无所获。

对于深度思考的阅读来说,最佳的媒介载体还是印刷文献。现在的电子阅读器越来越普及,但电子书阅读器处于一个难以解决的自我矛盾之中:如果它连线,等于打开了一个杂芜缤纷的世界,这个世界随时会干扰受众的阅读状态,影响阅读效果;如果它不连线,只单纯地提供数字阅读材料,与纸质图书相比,它的优势又不复存在。电子图书的主要优势是其存贮量大,但是受众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阅读量有限。一个专业的研究者,一年之内精读五本专业的经典著作已经很难得,如果让其身边携带一个储存数千册电子书的数字阅读器,实在没有太大必要。有人用一年、几年甚至半生阅读康德的“三大批判”,携带这三本书与携带一个数字阅读器所需要的物理空间虽没有太大差别,但纸质版的“三大批判”,其阅读效果显然要好于数字版。接受一般的社会新闻,用什么媒介都无所谓,但如果要进行艰苦的思维活动,那么数字阅读与印刷阅读的差别则会导致巨大的差异。

因媒介技术进步而导致的由信息冗余和信息侵扰带来的困惑,很早就已经出现,只是在数字阅读普及的今天变得更加严重。卢梭在反思科学与艺术复兴的问题时,曾感慨因信息冗余而导致的知识异化问题:“只需仔细研究一下那些使人眼花缭乱和令人高深莫测的名目是多么无聊和毫无意义就行了;因为那些名目本来就是我们滥加于人类的知识的。”[6]他的思考和判断在今天仍具有借鉴意义。

当代世界出版强国——德国——是一个以深度思考而闻名于世的国家,这个国家近代曾经产生了多个优秀的哲学家和思想家群体。德国之所以有着悠久的印刷媒体阅读传统,部分原因在于印刷媒体更适宜深度思考。很多德国学者都担心数字阅读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削弱人类深度思考的能力。法兰克福书展前主席卫浩世认为,“书籍通过口语交谈、言辞交锋的论战,将理念从一个人传达到另一个人。网络、传真和电子邮件,这些新媒体只能传达标题、内容、价格和特定技术资料,却达不到深层的交流”[7]。

人的存在犹如自然界的一根芦苇,“我们所有的尊贵在于我们能够思考。我们必须通过思考提升自己,而不是通过空间和时间,那是我们无法填补的。因此,让我们努力地好好思考——在那里有道德的原则”[8]。

时代的发展不可逆转,我们现在已经不可能完全摒弃数字媒体和数字阅读,但是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智慧去驾驭和利用数字媒体。纸质阅读能更有效地引导思维进行抽象思考,这种思考是发现新知、锻炼思维最重要的方式。数字阅读,尤其是在线数字阅读更适合愉悦和刺激感官,但它不适合深度思考,而人类一旦在批判性思考方面弱化,其他各项事业的进步都会失去动力。

二、数字阅读使人们更脆弱孤独

并非每个人都喜欢孤独,但孤独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学会独处,适应孤独,并在孤独中自我反省和自我提升,是我们一个重要的成长过程。当我们在阅读中国古典诗词时会发现,古代的通讯技术虽不发达,但在幽居独处之时,古人能学会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一花一叶一缕风一滴露皆可入诗境:“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9]虽然是一个人独处,个人心灵却拥有无限的空间,自然界的一切都与心灵相通。即使是情人或夫妻之间被关山阻隔也不会影响彼此的感情,反而会给双方留下美好的想象空间,这种空间可以纯化情感,提升思想。“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10]。这种因相距遥远而导致的音讯不通和相思之苦在媒介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虽不会出现,或者会大大减轻,但是今天的人们很难体验到那种历经岁月深沉酝酿的情感。在数字阅读时代,人们被碎屑无聊的信息包围,交往虽然越来越密切,但是情感越来越脆弱。

这种感受与经历非中国文士所独有,美国名著《瓦尔登湖》深刻地影响了一部分美国人的心灵,作者梭罗早在19世纪中期就对现代传媒业的负面效应有过反思:“我觉得有没有邮局都无所谓,只有很少的重要信息是需要邮递的……如果你掌握了原则,何必去关心那亿万的例证及其应用呢?对于一个哲学家,这些被称为新闻的,不过是瞎扯……然而不少人都贪婪地听着这种瞎扯。”[11]美国学者刘易斯·芒福德也认为:“取消人类直接交流上的限制,其危险性在初始阶段好比众多人口涌入一个新的地方,它增加了发生摩擦的机会。”[5](P214)

在传统媒体环境中,我们虽可以通过选择不接触而获得独立的空间,但大部分数字媒体具有入侵性,比如手机一旦建立了一个联系网络,从技术上说,就有随时遭受信息入侵的可能性。对此,杨秀建深有感触地指出,“自从有了手机,俺就与源源不断的手机短信结下不解之缘。垃圾短信、黄色短信、广告短信铺天盖地防不胜防,碰到开会或正式场合,不断爆响的手机短信提示音让俺成了引人注目的另类。尤其是节庆期间,有事的没事的,关系铁的关系一般的,顶头上司或者同事,总会有些人发来短信,虽然大多是美好的祝福,但一看到从网上下载的情感干巴巴但语句精美的段子,心里就莫名反感,一看到被无数次转载过的枯燥乏味的短信,心里就有一股被欺骗蒙混的感觉,但俺还要装出情真意切感激涕零的样子回复,因为俺背负不起冷漠孤傲的骂名”[12]。手机的数字阅读一方面使用户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并与身边的人联系更密切,但同时也会使人饱受信息侵扰之苦,一些“情感干巴巴但语句精美的段子”使人更感到孤独疏远。

美国社会学家雪莉·特克长期致力于网络使用与数字阅读的研究,她发现,过度依赖数字阅读来获得心理慰藉是当代人尤其是很多年轻人的共同问题,这将降低人们认识和反省自我的能力。在当代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人的心理十分脆弱,而数字沟通方式会使人们的心理变得更加脆弱。从表面上看,数字阅读的便捷性使人们的交流沟通变得更为简单,省去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实际上,人们的关系反而变得更加疏远。过度依赖数字化交流会使我们失去独处的能力,而只有独处才能使我们更好地集中思想。“当我们缺乏独处能力的时候,我们联系别人仅仅是为了减少焦虑感或者为了感觉到自己还活着。这时候,我们并不是真正地欣赏别人,而是把他们当作支撑我们脆弱的自我感的备用零件。如果我们不能够独处,我们会更加孤单”[13]。

三、过度数字阅读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如果说数字阅读对深度思考、个人独立空间的负面影响可能还是见仁见智的话,那么它对受众健康的影响则是有目共睹的。早在2003年数字阅读方兴未艾时,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在电脑普及率较高的香港进行了一项有关电脑使用的调查,从中发现,在接受调查的83位研究对象中,由于长时间使用电脑工作,他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颈肩背痛。研究小组认为,如果不加以治疗,或者改变阅读和工作习惯,这些疼痛会进一步转变为难以治愈的肌肉劳损,情况严重者甚至会丧失工作能力[14]。

随着电脑、手机等数字阅读器的不断推陈出新,功能越来越多、款式越来越丰富,有关数字阅读引起的健康问题的案例也越来越多,一些问题的严重程度让我们触目惊心。2012年,据《南方日报》报道,广州一名7岁的男童因长时间玩iPad,感到头痛难忍,经医生检查,发现他颈椎的生理弧度已经发生改变[15]。2013年5月,英国媒体报道了英国一名4岁女童因玩iPad上瘾而患上了强迫症,家人禁止她用iPad玩游戏后,她竟出现了兴奋、失眠、流泪、流涕、出汗、呕吐、腹泻甚至虚脱、意识丧失等症状。所有的电子屏幕都会产生比较强烈的光刺激,这种刺激会引起视神经疲劳,导致视力下降。而电脑的电磁辐射也得到科学研究证实,这种辐射会影响脑细胞,对处于发育期的儿童伤害更大。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由于过度使用数字产品,近年英国14岁少年的高层次思考能力只与1976年12岁孩子的相当。过度使用iPad与过度的数字阅读会使孩子“习惯了依靠电脑查信息、做算术,孩子的动脑机会越来越少,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都可能受到影响。同时,手机、平板屏幕总在不停地切换,也不利于注意力的培养”[16]。

过度的纸质媒体阅读虽然也会引起身体伤害,但纸质媒体很难连续数小时吸引读者保持一个姿势进行阅读,更没有强光和电磁辐射对视力或其他身体机能造成损害。数字阅读则不然。“媒介即信息”,数字信息的接受和阅读媒介更多是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不是引发人的深度思维。数字信息的传播者为适应这种媒介形式,会不遗余力地使传播内容迎合受众的阅读心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使受众欲罢不能,这种阅读行为不利于身体正常机能的恢复与调整。

因此,对数字阅读之诸种弊端,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如今,数字技术、数字出版和数字阅读正以势不可挡之势向前发展,除了数字技术的推动之外,资本的逐利动机也是一个潜隐而强大的力量。当数字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在技术和法律两个方面都得到完善之后,数字出版商会试图建立一个成本更低、利润更高的商业模式。而数字阅读媒介产品,无论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是电子书阅读器,都属于价格昂贵而利润丰厚的商品,这些商品之所以如此畅销,固然有其自身的技术优点,但这种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建构出来的,背后的推手是财大气粗对利润永远饥渴、永不满足的国际资本。关于数字阅读,中国科技史专家江晓原曾尖锐地指出,“透过无数双紧盯着iPad屏幕的眼睛(视力正在迅速损坏中),我们不难‘诗意地看到,这正是乔布斯们的‘大势。用不着和我争辩在iPad之前还有Kindle和汉王(再之前还有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呢),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卡尔·马克思活在今日,他会毫不犹豫地指出:这就是资本的‘大势”[17]。如果我们在研究当代数字化现象时,不把这个隐藏的力量纳入分析框架,就不能获得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数字化将会把我们带向何方?国际资本力量如何解决数字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他们是这些问题的制造者还是解决者?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思,否则,将如江晓原所预言,“如果有一天,某些国家的法律宣布某些网络游戏为数字毒品,甚至宣布iPad为毒品,我也不会感到多少惊奇——我甚至相信,如果人类在以iPad为典型代表的‘科技创新之路上迷途不返的话,这样的一天早晚会到来”[18]。

四、结语

总之,数字技术与数字阅读所带来的上述三个方面的负面影响都已显现,未来它还将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其他方面的负面影响,目前我们尚且无法确知,因为一项技术的所有影响,通常在它使用几十年后才会充分显现。但我们必须对此保持高度审慎的态度,正如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曾在《数字化生存》中所说的,“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数字化生存也不例外。我们将会看到知识产权被滥用,隐私权也受到侵犯。我们会亲身体验到数字化生存造成的文化破坏,以及软件盗版和数据窃取等现象”[19]。英国《经济学人》刊文指出,“正如垃圾食品泛滥意味着人们在饮食习惯上需要严格规制一样,垃圾信息泛滥也意味着人们在浏览习惯上需要更守规矩”,并建议“妻子或丈夫看到对方沉迷于手机时,可以把这该死的玩意儿扔出窗外或者扔进水桶”[20]。从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效率来看,数字化确实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我们应以多元思维方式认真审视这一趋势。

[参 考 文 献]

[1] [美]练小川.数字时代的阅读[J].出版科学,2009(2):18.

[2] [韩]李正春.对数字时代出版市场与阅读环境变化的诊断及预测[J].边铀铀,译.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

[3] 周国清.读者及其阅读方式变化与编辑主体的自我调适述议[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52.

[4] [美]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

[5] [美]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M].陈允明,王克仁,李华山,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13.

[6] [法]卢梭.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23.

[7] [德]卫浩世.法兰克福书展600年风华 [M].欧阳斐斐,蔡鼓颖,天寒,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27.

[8] [美]罗洛·梅.心理学与人类困境[M].郭本禹,方红,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4.

[9]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11:14.

[10]胡云翼.宋词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60.

[11] [美]梭罗.瓦尔登湖[M].徐迟,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27-28.

[12]杨秀建.自从有了手机[N].广州日报,2011-11-6 (B6).

[13]Sherry Turkle.Connected but alone[EB/OL].(2012-03-10)[2013-11-15].http://www.ted.com/talks/sherry_turkle_alone_together.html.

[14]人民网.长时间打电脑易患肌肉劳损[EB/OL].(2003-12-23)[2014-05-23].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025/2261119.html.

[15]曹斯.男童玩iPad 玩出颈椎病[N].南方日报,2012-10-17(GC06).

[16]冯秋瑜.触屏一代“伤不起”[N].广州日报,2013-5-29(C8).

[17]江晓原.谁的大势?凭什么我们必须顺从它?——关于电子书(数字阅读)是大势所趋[J].编辑学刊,2012(5):27.

[18]江晓原.苹果到底想怎样改变我们的世界?[J].中国图书评论,2012(4):108.

[19][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267.

我们怎样面对数字化阅读 篇12

我们数字化阅读状况如何呢?这里有一组权威的数字。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 中国国民的阅读率呈上升趋势。2010年我国18周岁~70周岁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7.1%, 比2009年的72.0%增加了5.1个百分点。但是, 纸介质出版物的阅读率增长较少, 而数字化阅读的接触率增长惊人。其中, 图书、报纸、杂志的阅读率较2009年约增长4%左右, 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增长为33%左右。这就说明, 阅读增长实际上是数字化阅读在增长, 从而拉动了整个阅读率的上升。

数字化阅读的速度发展惊人, 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我们研究阅读, 不能不关注新技术条件下阅读形式与内容的变化。这种变化, 对我们的传统阅读, 究竟有没有冲击?对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 究竟有没有推动?它是利大还是弊大?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研究。

1. 从竹简到互联网

数字化, 实际上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而搭建的一个平台。起初是美国国防部用于内部通信, 后来用于商业开发, 才形成了现在这样一种规模。1994年4月20日, 中国教育科研网与美国联网, 这一天是中国被国际承认为开始有网际网路的时间。从1994年到现在, 只有7年的时间, 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3.5亿人。所以, 上个世纪末美国开始搭建信息化高速公路时, 一位未来学家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就预言, 未来的人类将会依靠“数字化生存”。当初, 大家可能认为这是危言耸听, 但从今天来看, 中国人如果离开了互联网, 生活会变得无所适从。

数字化仅仅是一个技术的手段还是从诞生之日起就带有原罪呢?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内容载体变化对阅读的影响, 我们不妨眺望一下中国三千年来记载人类文明的各种介质的迁徙之旅吧!

还是从甲骨文的发现说起。那是一个偶然, 但开启了一个人类认识自我的大门。这是113年前1898年的某一天, 此时正当清王朝风雨飘摇之际, 北京成贤街上国子监的祭酒王懿荣偶染风寒, 在家人去中药铺抓回的药中, 他发现一味叫“龙骨”的龟甲上, 刻有仿佛汉字的图形。惊讶之余, 他亲自去到这家药铺, 买回了店里的所有龙骨。从此, 一个伟大的发现震惊了世界。龟甲上的文字很多是象形字, 上面记载的是商代占卜时的内容, 如占卜的事情、时日和结果等。商代做什么事情前都要卜卦, 故甲骨文字也称卜辞。卜辞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气候、习尚等许多方面, 是研究当时历史的重要资料。后来, 人们找到了出土龙骨的河南安阳小屯村, 这里曾是商代的首府, 这里先后出土了15.4万片刻有文字的甲骨, 上面发现了五千多个字, 其中已经识别了一千五百字。中国汉字中“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六法在其中已经基本体现。

应当说, 甲骨是迄今为止最早的记载着人类文明的介质。经过王国维、蔡元培、郭沫若等人的考证, 中华民族的汉字在三千年前, 已经在先民寻找神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如果说甲骨上的文字也算出版, 那么在神圣的仪式中, 最早的阅读者是帝王和他的占星师。如果说秦始皇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外侮, 但无意中给我们留下了最伟大的建筑, 那么甲骨文也是如此。

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 金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 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 乐器以钟为代表, “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 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当然, 这些活动也仅限于王室和贵族。商周的礼仪已经规定得很具体, 平民没有财力也是不敢越雷池一步的。

公认属于书籍形制的文献载体是简策。简牍:开始使用时间是商代中后期。“简”, 单片竹片;“策”, 多片竹片;“版牍” (牍) , 木片。成语“韦编三绝”就讲的是孔子整理《易》时, 因为看的次数多了, 捆绑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 以此来形容一个刻苦读书的状况。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大量竹简, 就是当时留下的文献。这些文献填补了我们今天研究的空白, 纠正了史书记载上的很多谬误。如《古文观止》中《触言说赵太后》一文, 其实今本《战国策》《史记》都有误。根据马王堆汉墓竹简的解读, 应当是叫“触龙”。也就是在孔子这个时代, 在他的提倡下, 教育资源从王室走向平民, “有教无类”使平民子弟阅读成为可能。如颜回、曾参、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都不是官二代, 也不是富二代。

我们现在的纸本书籍制度 (书写从上至下、从右至左;版框、天头、地脚;卷册、杀青、尺牍、版图、书札、篇籍等术语) 来源于简牍的形制。

缣帛 (帛书) :开始使用时间约在春秋后期, 之后与简牍并行。缣帛是一种丝织品, 当时只有贵族和王室才有财力使用。在长沙马王堆三号墓中共出土了28种、共20余万字的帛书、竹简。根据这些帛书, 今本《道德经》第十九章中的“绝仁弃义, 民复孝慈”, 原本中是“绝伪弃虑, 民复季子”, 这是后人为了表示老子思想与儒家思想针锋相对有意改的。

竹简笨重而缣帛昂贵, 到了东汉, 作为宦官的蔡伦, 因为投靠后宫, 跑官要官封上了王候。他看皇后喜欢舞文弄墨, 不惜以首席近侍官的身份屈尊兼管宫中打造器物的尚方负责人, 他亲自组织研制了以树皮、渔网、麻头、破布为原料的纸张, 史称蔡侯纸。他又把这种科研成果首先用于为邓皇后抄写经传, 而使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关于纸张的使用时间和究竟由谁发明, 学术界有一些争论, 一种观点认为是始于西汉, 一种观点认为是从蔡伦开始。考古证明, 纸张使用不晚于西汉。西安灞桥纸出土时可以分层揭开, 灞桥纸是分散的单一纤维不规则异向交织的薄片, 具有纸的典型结构。至于金关纸和扶风纸, 经检验证明它们都经过全部造纸基本工序, 而且纤维短细柔软, 质量比灞桥纸还要好, 经过试验, 可以用毛笔在上面写字。根据上面的分析, 有理由认为上述古纸都是真正的纸, 但是比较粗糙的纸。在当时还处于试验室阶段。蔡伦虽然是个太监, 在后宫中为非作歹, 但蔡伦造纸的故事范晔在《后汉书》和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都有记载。范晔《后汉书》的史料来源是根据蔡伦时人刘珍的《东观汉记》, 所以认为是可信的。

纸张的使用, 使阅读从宫廷走向平民, 隋唐以来科举制度的推行, 更使阅读在科举的指挥捧下普及到民间。天下莘莘学子“头悬梁锥刺骨”、“三更灯火五更鸡”寒窗苦读, 为的是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而雕版印刷以及活字技术的发明, 使图书的广泛传播有了更先进的技术。《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 凝聚着人类智慧和几千年文明的结晶以卷帙浩繁的图书呈现在国人面前。

从甲骨文到纸张, 经历了一千年, 而纸张使用到现在已经有了二千年。从载体的变化看, 传播介质对传承文明, 积累文化有没有促进作用呢?对于阅读会不会带来变化呢?回答是肯定的。从甲骨文到金文到缣帛, 因为介质的获取不容易, 阅读与使用始终局限于宫庭和贵族, 而纸张由于其使用的便捷性、复制的经济性、传播的高效性, 迅速在民间普及。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各种文体的传播之所以得到空前的繁荣, 与纸张的这种普适性分不开的。

2. 数字化阅读的利与弊

(1) 数字化改变了什么

对于数字化的来临, 首先, 出版界感到忧虑, 狼来了的呼声不绝于耳。人们担心数字化会夺去读者, 传统的出版将会在某一天消失。其实业内外关于图书消亡的预测时出狂言, 有人放言到2018年, 中国人将会不再使用纸介质阅读物。出版业内也有人疾呼“不数字, 勿宁死”。但也有很多专家认为, 数字化只是载体的变化, 正如用竹简还是用纸张一样, 关键还是内容的价值决定出版与阅读的价值。实际上, 三千年中国人都在使用纸张印刷的读物, 习惯成自然, 改变一个国家所有人的阅读习惯, 是一件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数量的此消彼长是可能的, 但让具有审美功能的图书都变成闪烁不定的荧屏, 恐怕还有个过程。

不适应是肯定的, 但数字化的优势是存在的。我们谈到某人学识渊薄, 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实际上这五车指的是竹简, 放在今天, 用纸印刷, 充其量只有一书包, 用光盘印刷, 可能不到一张光盘的容量。图书馆的数字化, 期刊的数字化, 使我们的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保存。

是不是排斥互联网, 排斥数字化, 实际上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革命性的变化, 任何人都不可能阻挡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因为互联网和数字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服务, 展示了前所未有的新世界, 数字化已经成了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好的方式我不说, 这里有一个极端的例子。上海一对小夫妻, 妻子怀孕临产要去医院, 丈夫居然在家忙着偷菜。放暑假了, 武汉的几个小学生突然失踪了几天, 后来派出所协助查找, 原来几个孩子偷了大人的一万元钱, 几个人到河南玩游戏去了———可见互联网的魔力。

图书阅读在下降, 数字化阅读在上升, 不仅是中国, 其它国家莫不如此。我曾多次到过日本, 多次乘东京的地铁。我未有去之前,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 描述日本人在地铁里读书的风景。上世纪九十年代我访问日本时, 果然我看见很多人在地铁里旁若无人地埋头读书, 我估计读书人有30%的比例。虽然我也去过其它一些国家, 包括美国、英国、法国, 在地铁里都没有看见像日本人这样爱学习的。2005年, 我又去了一次日本, 在地铁里我看见日本人在乘地铁时仍然是很多人在看书, 但情况稍稍有些变化, 就是阅读的内容有所变化, 因为至少有二分之一的人看的是漫画这类消遣的图书, 包括成年人。但是最近去日本的朋友告诉我, 眼下日本地铁里阅读的人仍不少, 但主要是在看手机, 看纸质书的人有但与用手机阅读的人比较只占有三分之一。我在中国北京的地铁里也观察了一下, 果然和日本人一样, 读书人少用手机阅读者多。

从日本人在地铁里的阅读方式的变化来看, 日本人依然是爱学习的, 但是, 日本人在地铁里正在将阅读纸质图书换成了手机阅读。日本的这种变化与美国鲍德斯连锁书店倒闭, 与北京风入松书店的关门不无关系, 因为在全世界, 由于数字化技术与承载的介质的变化, 传播方式的变化, 延续了上千年的阅读方式已经悄悄地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据统计, 全球大众数字出版的销售额也节节攀升。据美国出版商协会 (APP) 的调查, 美国2010年电子书销售额比例较一年前增长一倍, 占美国整体书市的15-20%;英国发行商协会的调查, 英国电子书销售比去年增长20%, 达到1.8亿英镑, 其中大众消费类数字销售同比增长4倍。

而韩国教育部前不久公布的名为“智能教育”的计划, 打算在2015年前, 将中小学使用的全部教科书数字化。这样, 学生通过计算机和互动黑板学习, 纸介质的教科书将不再使用, 那种“背起小书包, 我去上学堂”的动人情景将不再出现。

(2) 世上有无浅阅读?

数字化阅读提高了国人的阅读率, 但也有人认为, 互联网的阅读是碎片化、快餐式、泛娱乐性、随意性的, 数字化阅读与图书的深阅读相比, 是浅阅读。图书的阅读是眼与心的配合, 是形与神的互动。所以孔子教育弟子:“学而不思, 则罔, 思而不学, 则殆。”而数字化阅读仅仅是被动的接受, 用一句流行的词是“被阅读”。看电视、看动漫、看图片时, 不需要, 也没有时间让你去深思熟虑。而这种艺术形式本身的特性要求观众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中, 尽快理解作品的意义。所以, 视觉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浅阅读。

但是, 我们要明白, 在互联网上流行的图书, 并不完全是有思想的呼吸。很多的内容, 包括被界定为数字出版的那些形式, 实际上只是在传播信息, 如同广播、报纸、电视新闻一样, 只是在告诉你这个世界上每天发生的事情。我们不要把这种信息的接受也当成是阅读图书———我们也不要因此而责难互联网和手机。

当然, 由于数字化传播的特性决定, 目前在互联网上, 在手机上, 在平板电脑上大家阅读的电子书, 每天都以数以万计的速度在“创作”, 但截止目前, 网络文学中还很少出现那种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鸿篇巨制。数字化阅读中最为流行的内容是玄幻奇幻类、历史架空类、穿越类、都市类、言情类、灵异惊悚类、军事类、游戏竞技类、科幻类等。这些图书发表在网上, 并不像传统图书那样经过编辑的选择与加工, 而是一种原生态的码字。作者是编辑也是读者, 大家都是一种自娱自乐。既使那些脱颖而出的网络小说, 也是靠读者的点击而产生的。有些时候, 读者的点击并不能代表专业的水准。那些目前在网络上先发表后又出版了的纸介质出版物, 是其中的佼佼者, 如《明朝那些事儿》《盗墓笔记系列》。这些作者一旦成名, 也就脱离了网络世界, 如安妮宝贝, 如安意如。当然, 这是网络创作中极少的一部分, 那些在冰山下的, 是无数的初学写作者。据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调查, 这些图书的阅读者, 大多数是文化层次比较低的农村读者和青少年。

3. 数字化时代的阅读建议

传播介质的变化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 出版数字化也是时代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 在数字化时代, 我们如何创造一种有价值的阅读, 达到认识、审美和娱乐的功能。

首先, 我们要解决的是数字化读物内容思想的贫乏、文字粗俗的问题。如果仅仅是目前这种质量的作品依然长期在网上泛滥, 数字化不会走得多远。因为古人说的好, “言而无文, 行之不远”。没有文采的文章, 是不会有生命力的。网上作品的发表, 也必须如纸介质出版物的出版一样, 需要选择、加工、提高, 这种作者、编辑、读者三合一的格局, 很难产生优秀作品。

同时, 我们仍然强调阅读经典, 即便是阅读数字化的著作, 也要从经典开始。因为经典著作经过了时间的检验, 是伴随着人类的成长而积淀下来的典范之作, 其代表了一个时代科学文化的最高水准。我们要构建知识体系的深度和广度, 要形成健康的人格, 就必须从阅读经典开始。我们既要系统地阅读那些代表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成果, 也要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涉猎中外现代名家作品。阅读中要处理好泛读和精读的关系, 既要“开卷有益”, 还要“术有专攻”, 阅读时要处理好学与用、知与行的关系。学习要持之以恒, 切忌三日曝五日寒。

当然, 即使在数字化时代, 只要纸介质出版物依然存在, 我仍然提倡阅读纸介质的出版物。这并不因为我本人是出版人。纸介质出版物除了携带方便, 便于阅读, 内容经过“三审三校”外, 书籍的装帧、设计、印刷, 会使图书浑然一体地产生一种新的视觉美感。我们在阅读深邃的思想内容以外, 还可以感受到纸所产生的文化氛围。如传统线装书, 那种用线缝制, 用宣纸印刷出来的蓝皮书, 虽然不如现在用胶、用钉装订得更为牢固, 耐久, 但线装书传递出的古朴、典雅、温馨, 仍然让书友们爱不释手。

上一篇:科技实力下一篇: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