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的消极影响(共7篇)
数字阅读的消极影响 篇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2年提出建设阅读社会的目标, 1995年起又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 其目的在于唤起世人关注阅读以及出版事业的发展。我国政府同时也提出了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1997年, 中宣部等9部委共同发出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号召, 倡导全民读书, 建设阅读型社会, 从2000年起在全国开始举办全民读书月活动。近年来, 高校图书馆积极倡导推广阅读文化, 这是新时期图书馆工作的一项内容。信息时代的阅读文化可以为大学生的文化成长提供基本条件, 通过大力建设发展阅读文化, 提高读者的阅读水平, 改善读者的知识结构, 从而达到提高读者综合文化素质的目的。
一、数字化图书馆的内涵特征
所谓数字化图书馆, 真正的意义在于能够对信息资源进行智能检索、分析和处理。能够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所支持的数字信息系统, 对有价值的图像、文本、语音、音响、影像、影视、软件和科学数据库等多媒体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和数字化处理、存储、传输。数字化图书馆的特征是存储数字化、操作微机化、传递信息网络化、信息存储自由化、资源共享化和结构连接化。因此, 数字化图书馆是一个集图书馆、情报、计算机、软件、系统、网络、图像、教育、出版、法律等众多专业学科和行业研究于一体的技术应用新领域。数字化图书馆方案以全新的结构, 将纸面信息转化为数字多媒体形式, 通过网络安全地发送给用户, 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为读者提供高速有效的信息服务, 使图书馆的信息体现出最高的价值。
二、数字化图书馆知识阅读服务系统建设
(一) 知识采集系统。
知识采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文献信息资源的加工整理、文献信息到知识之间的转换功能。知识采集系统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印刷本知识采集系统和数字知识采集系统。印刷本知识采集系统应用于完成印刷本载体上的知识采集工作。数字知识采集系统完成电子资源的知识采集工作。针对不同价值和形态的资源, 可采取不同的采集手段。对于资源相当丰富、采集价值较大的数字化信息资源, 数字采集系统可以将其完全下载到本地且保持原站点的结构, 然后进行采集, 并将采集到的资源转换为知识, 通过智能标引, 分解成知识元, 为进入系统知识库做好准备。
(二) 知识处理系统。
知识处理系统负责将采集到的文献资源进行知识化的处理, 内容包括文种代码的识别和转换、资源格式的转换、资源分词标引、智能词表、知识查重过滤、知识标引、文摘生成、文档分类聚类处理, 并对已经作过加工过滤的知识与知识库中已有的知识进行智能地分类与匹配, 然后把符合进入知识库条件的知识按特定要求存储, 使知识库不断得到更新和补充。
(三) 知识库存储系统。
知识库存储系统包括:硬件系统设计、软件设计 (管理系统) 和检索系统等方面。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库的作用, 应该把知识库建立在设置了磁盘阵列 (RAD) 的海量存储设备中, 以保障系统快速、高效、正确地存取。知识库管理系统不仅要从硬件的字节级进行, 还应从软件设计方面着手考虑, 应使之具有自动纠错、自动查重、自动索引和高效能开发控制等功能, 以减少知识库的不一致性, 最大限度保证知识的准确性。检索系统必须采用高效的数据管理系统 (比如TRIP全文检索、Lotus Notes文本数据系统、MS-SOL数据库系统) 作为底层的存储工具, 在此基础上, 进行与知识库任务相关的二次开发, 从而达到知识服务系统的要求。
(四) 知识服务系统。
智能知识服务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 通过对用户阅读产生问题的分析, 利用方便有效的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知识服务系统以友好的界面, 完善的智能知识过滤、知识化挖掘和推理等技术, 有针对性地向不同用户提供联机的知识服务。
(五) 知识服务反馈系统。
知识服务反馈系统基于用户对服务质量的反馈信息及用户获取服务的模式等信息, 对知识处理系统的算法进行动态的调整使之更为适应用户的知识需求。根据用户对服务质量的意见反馈, 对当前知识加工处理进行改进, 以寻求适应广大用户新的需求的技术。
(六) 知识管理系统。
知识管理系统是知识服务系统中管理员所接触到的系统, 管理员利用该系统对全部子系统进行统一的管理和调整。管理系统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管理的需要, 并且尽可能实现对各子系统管理功能的方便实用。
三、数字化图书馆对阅读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一) 打破传统, 创新阅读方式。
当前, 围绕阅读文化建设工作, 高校图书馆设计各具特色的阅读活动, 但大体上还是一些经典项目, 例如征文大赛、名家讲坛、座谈会、主题展览等。在传承的同时, 也呈现出一种新趋势:有关数字资源利用、数据库的使用等有关数字资源的培训讲座逐渐增多, 并成为一种主流活动。大学生探求新技术、新知识的求知欲与数字化信息技术服务是相统一的。随着越来越多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和不断发展, 高校师生所必需的各类阅读资源可以借助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平台更好地传播。
(二) 信息增加, 满足阅读需求。
通过不断加快馆藏资源数字化进程, 增加新型信息化资源的采购, 积极整合网络资源并提供有效的导航功能, 数字化图书馆可以为高校师生提供载体形式更为多样的阅读资源, 让习惯各种阅读方式的读者都有书可读、有资源可用。数字化图书馆的信息系统可以不断扩展和延伸, 并与相关的网络信息资源实施共享、交互、对接, 使图书馆的阅读资源信息容量不断增加。数字化图书馆还可以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 丰富网上读书资源, 加强网络图书馆、电子书库等项目建设, 不断更新阅读信息, 充实阅读内容, 满足广大在校师生的阅读需求。
(三) 积极引导, 发展阅读文化。
数字化图书馆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 将丰富的文献资源数字化, 辅以友好界面, 方便浏览、检索、复制, 全天候、全开放性地供读者使用。这样一方面可不受时空的限制, 为读者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 把读书变成24小时不间断的活动。另一方面, 我国当今许多青少年都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对网络存在一定的依赖性, 建设好数字化图书馆, 并充分发挥其阅读资源共享, 在一定程度上会培养更多的高校学生读者。大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 通过网络信息渠道在数字化图书馆开展阅读活动, 使阅读不受地点和时间等条件限制, 拓展了自由阅读空间。
四、数字化图书馆如何对阅读提供有效帮助
(一) 做好服务设施建设。
数字环境下, 高校图书馆服务的网络化服务技术难度加大, 做好相关服务设施建设是提供更好服务的前提和保障。首先, 做好新一代图书馆软件系统建设。对于数字化图书馆集成化管理系统而言, 着眼点已经不是单纯对书刊文献的“管理”, 而是能为阅读提供怎样的内容和实现怎样的服务。因此, 数字化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 必须是建立在最新技术基础上的兼具中外文字处理功能的、基于国际互联网的数字化信息服务系统。
(二) 做好数字化图书馆的网络建设。
大量的多媒体技术要求数字化图书馆网络具有高速的交换和传输速度, 因此网络布线和服务器交换机配置选择上要优先考虑高速和大容量的设备并注意设备的模块化。骨干线路应为千兆光纤, 中央交换机应以模块化高速千兆交换机为主。服务器及操作系统应选择技术成熟的产品, 且要引进大容量高速设备满足数据存储空间和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
(三) 提供个性化的阅读信息服务。
数字化图书馆设立专门机构可以针对信息进行深层次开发与研究, 并界定服务目标, 以师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导向, 利用网上资源和管藏特色信息开发出有针对性的信息产品。伴随数字化图书馆发展, 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也应运而生, 如代查、代翻译、代检索、代复制、代办手续、联机检索、网上专题信息服务、课题跟踪服务、学科馆员咨询服务、新书推荐服务等等。其运作模式充分体现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转变被动的等待式服务为主动的推送式服务已成为数字化图书馆服务阅读工作的崭新模式。
摘要:建设良好的阅读文化是高校文化教育功能的重要内容。当前数字图书馆不断发展, 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讯网络与设备, 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加工、组织, 并建立巨大规模的网络数据库, 为阅读文化建设提供高速、快捷、方便的网上信息服务与强大支持。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阅读文化,知识阅读服务系统
参考文献
[1]黄嘉慧.高校图书馆读书活动探析[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9 (2) :6-8.
[2]张芮.拯救阅读——高校图书馆责无旁贷[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 (3) :32-34.
[3]吴会霞.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之我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1) :51.
数字阅读的消极影响 篇2
所谓可穿戴设备, 是一种可以佩戴或安装在人、动物或物品上, 并能感知、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计算装备, 传感器是其核心物件。目前广为流传的可穿戴设备, 除了以Google Glass为代表的智能眼镜、以三星GALAXY Gear为代表的智能手表、以Nike+为代表的智能运动鞋等主要形态外, 还包括运动手环、Memoto挂式摄像头、发亮的裙子、键盘裤子、传感器智能服等新奇的可穿戴式科技产品。
可穿戴设备是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上,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智能终端应用产品, 目前主要应用在医疗保健、健身、工业军事、信息娱乐与社交分享等方面。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曾在报告中指出, 可穿戴设备的特点是解放双手、永续运行、感知环境、全网连接、引人注意以及有开发平台支持。总的来说, 可穿戴设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解放双手的操作便利。
Mary Meeker指出, 用户平均每天碰触手机150次;百度最新发布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中显示, 2013年第三季度, Android用户每天人均使用时长突破150分钟。这些数据都说明了我们对手持移动设备的依赖。可穿戴设备的推出, 使得用户可以摆脱传统的手持设备, 通过简单的摇头、动嘴等“意念”, 便可实现对可穿戴设备的操作和控制, 满足用户快速获取数据以及分享内容的需求。
(二) 持续存在的反馈系统。
可穿戴设备的核心在于数据的采集、计算分析和反馈。因此, 现阶段可穿戴设备用来对个人生活、健康和运动状况进行跟踪并提供数据共享, 监测用户的体征数据, 发现用户的生活规律, 并做出相应的反馈。另外, 由于可穿戴设备佩戴位置的特殊性, 如头盔式眼镜和腕带式手表可穿戴设备, 在信息推送的第一时间, 便能够迅速地将信息呈现在用户面前, 给用户更直观的展示和反馈。
(三) 全新智能的感知体验。
目前大部分电子设备与人的互动方式依然依赖于眼睛和手指等器官, 可穿戴设备的信息传达方式有所不同。继广播延伸了人的听觉能力、电视延伸了人的视觉能力、网络延伸了人的中枢神经能力之后, 可穿戴设备将再一次全面地延伸人的感官能力———通过传感器等核心物件自动搜集人体数据的可穿戴设备能够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感知体验。通过可穿戴设备, 人们可以更好地感知自身和外部的信息, 实现信息感知和处理能力的提升。可穿戴设备意味着人的智能化延伸。
二、可穿戴设备的出现对数字阅读的影响
(一) 近几年数字阅读发展现状
数字阅读是由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带来的一种全新的阅读形式。近年来,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的普及, 数字阅读已经逐渐发展为我国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时代的阅读呈现以下特点:
1. 内容消费时间的碎片化。
信息的丰富、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很难有机会静下心来进行长时间的、系统的阅读, 而越来越多地倾向于采用碎片化阅读方式。对很多人来说, 用手机或者其他移动设备在碎片化的时间里, 如等车、等人、上下班等闲暇时间中, 浏览最新的杂志或查看即时的新闻, 不仅能够及时了解各类最新的资讯信息, 同时也是打发、消磨时间的最佳选择。
2. 传播内容形态的碎片化。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信息的传播扩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 信息在交互与分享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碎片”遍布网络世界, 海量的信息造成了人们注意力的匮乏。社交媒体的兴起发展进一步加快了传播内容形态碎片化的进程, 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地收发信息, 内容编排也不受任何限制, 传播信息内容日益短小精悍。
碎片化的内容和时间分配, 使得符合这些特点的各种移动设备获得越来越多的青睐。可穿戴设备因为解放了人们的双手, 带来全新的产品形态和前所未有的感知体验, 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中脱颖而出。
(二) 可穿戴设备的出现带来的影响
可穿戴设备在数字阅读领域跃跃欲试并尝试发展, 现在已经有了成功案例。《纽约时报》是第一家加入谷歌眼镜的媒体。通过谷歌眼镜版的《纽约时报》应用, 可以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将新闻和信息推送到谷歌眼镜显示屏, 用户在快速倾斜头部的同时就可以实现新闻图片与全文的切换和浏览。而且谷歌眼镜可以根据用户需要, 随时在用户耳边朗读新闻和信息。来自以色列的新兴企业Wibbitz也开发了适合移动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的新闻阅读技术。可穿戴设备的出现对数字阅读带来的影响有:
1. 增加读者的阅读机会和时间。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显示器等移动设备因其智能性、便携性、使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等特点, 大幅度增加了用户的阅读机会和时间。可穿戴设备作为移动终端设备的下一个热点, 其全新的产品形态能够给用户带来独特的人机交互体验, 在个人碎片化时间处理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 可穿戴设备能够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设备一起, 让用户随时利用工作生活中的“碎片”进行阅读。
2. 革新数字内容经营模式。
利用可穿戴设备进行阅读, 随时收集大量关于用户的数据, 再结合云计算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 分析用户, 进行市场细分, 这样数字出版企业就能在用户内容消费中找到针对性的经营模式和营销范式。目前国内致力于中国式可穿戴设备的“闪点团队”已在全球范围内首创DGC (Device Generated Content以设备创造内容) 模式。不同于我们所熟悉的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 模式, DGC模式的内容将由“设备”来创造。未来可穿戴设备能够依托DGC模式推出种类多样的产品形态, 满足用户需求, 提升用户体验。
3. 促使阅读模式自我量化反馈。
凯文·凯利和加里·沃尔夫于2007年提出“量化自我” (Quantified Self) 这一概念, 指的是用实时测量或记录数据的方法, 记录个人生活中诸如饮食、运动、睡眠等体征数据。目前, “量化自我”的概念与当下炙手可热、日趋流行的可穿戴设备结合起来并运用到数字阅读领域, 同时依托强大的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工具, 为评估、考量用户的阅读效率和成绩提供了切实可靠的指标。
三、可穿戴设备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里写下这句名言。今天, 媒介和信息的无处不在满足了我们对外界认知的多元需求。但是, 信息的极大丰富也让我们逐渐笼罩在碎片化的生活中。可穿戴设备的兴起, 不仅可以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碎片化阅读需求, 而且可以实现碎片化时间管理。通过可穿戴设备,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连入互联网, 并通过拥有多样化传感、处理、连接和显示功能的可穿戴设备实现信息感知和处理能力的提升。
目前, 可穿戴设备行业仍是一个在探索中发展的行业, 市场也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育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可穿戴设备丰富了移动终端的载体形式, 未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健全, 可穿戴设备及其应用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趋势下, 无论是用户信息数据的获取, 还是用户行为的管理, 亦或是用户的碎片化时间的组织与协调, 都可借助可穿戴设备使数字阅读方式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的普及, 数字阅读已经逐渐发展为我国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 数字时代的阅读呈现内容消费时间和传播内容形态的碎片化特点,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可穿戴设备在数字阅读领域尝试发展, 并带来诸多改变和影响。本文针对可穿戴设备的数字阅读应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以期为提高数字阅读的体验和传播效果提供有效建议。
关键词:可穿戴设备,数字阅读,移动互联网,影响,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娜、王滋.《可穿戴设备:下一个角斗场》, 第一财经日报, 2013-06-06
[2]陈逸辰.《可穿戴设备酝酿新智能终端革命》, IT时代周刊, 2013-03-20
[3]杨晓哲.《可穿戴设备与数据化自我》, 新浪博客, 2013-07-30
宏观人力资源失衡的消极影响 篇3
一、人力资源供求失衡的消极影响
人力资源供求的失衡导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比如社会不安定、矛盾激化、犯罪率上升、经济出现恶性循环等。最大的恶果是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供求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 会造成生产资源的限制与浪费, 使得人力资源贬值, 工资下降, 导致内需降低, 形成经济恶性循环, 制约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人力资源总量失衡, 特别是当前我国供大于求的情况, 会带来大量的失业人口。失业对个人与家庭来说会带来极为不幸的后果, 不仅收入减少, 而且还会使生活恶化, 身心也会受到伤害。失业者常常会自暴自弃, 感到无用, 自信心崩溃。如果失业持续, 工作技能就会丧失, 失业者还会失去对技术与技能的学习兴趣。失业成本不仅要由本人承担, 还会直接影响他的家庭, 造成家庭关系的紧张与离婚率的提高。
二、人力资源结构失衡的消极影响
第一, 导致产业经营恶性循环, 效益低下。失衡的人力资源状况直接导致技术力量的开发不平衡, 使人力素质与不断更新的技术要求不相吻合, 导致产业技术水平低下, 难以跟上时代步伐, 进而使经济效益不断下滑, 形成“技术落后——效益差——技术更加落后”的恶性循环。
第二, 制约产业技术提升, 致使我国丧失产业经济发展的先机。产业技术的提升离不开人力资源的素质提升。然而人力资源的结构失衡, 无法保证产业技术提升的人力素质条件。WTO的加入使世界制造业聚焦中国, 对于迅速崛起的中国来说, 正是产业技术提升与经济发展的大好时机, 因而需要加快培养大批的各行各业的高素质人才, 其中也包括技术娴熟的一线技术人才, 才能保证我国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 造成人才浪费, 经济损失巨大。部分行业领域技术人才分布过密, 而该行业却不能提供足够多的岗位供其消化, 导致大量人才流失, 技能荒废, 或者产生“大材小用”的人才浪费现象。由于素质失衡, 社会无法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和科学的培养机制, 进而导致产业技术水平较低, 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第四, 误导个人职业规划, 导致事业失败。从个人来看, 一生, 事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早期的个人职业规划设计。如果个人职业规划不以社会需求作为导向, 事业方向就会出现偏差, 最终导致失败。同样, 个人的职业规划也依赖于社会人力素质的总体规划, “跛脚”的人力素质培养只会误导个人职业设计, 使之脱离社会实际, 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
第五, 对个人易产生较大心理落差, 引发社会诸多新的不稳定因素。我国产业结构正处于由劳动密集的粗放型向技术密集的集约型转变的转型时期, 对劳动岗位的技能要求不断提高, 必然减掉部分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岗位, 使部分简单技能的劳动者跟不上时代要求而被淘汰出局。我国人力资源的技能素质培养相当薄弱, 使转型期间本身就不太乐观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三、人力资源地区失衡的消极影响
人力资源的地区失衡, 对个人、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来说都具有深远影响, 并且直接引发了整个社会的不协调发展。
对社会来说, 一方面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而另一方面那些欠发达地区的岗位却大量空置。这种现象一方面给国家带来了不必要的人才浪费, 另一方面也使得不少基层和边远地区由于人才不到位, 造成生产一线人才出现断层,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人力资源理论认为, 对国家来说, 国民的人力资本可视为一种生产要素, 由教育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会更多地代替其他生产要素。因此, 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现代劳动力是经济增长、国力增强的必要条件。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 发达地区确实有着更为有利的发展条件和更为充足的资源, 但是这些地区往往人才过剩、竞争激烈, 再多却也有限的资源不可能平均地分给每一个人。由于竞争激烈, 很多人才为了进入这些地区, 往往都是“暂时放弃专业、兴趣”、“高才低就”, 干的是那些完全不能发挥所长、不能体现自我价值的工作。
四、宏观人力资源系统失衡的消极影响
首先, 对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产生深远影响。人力资源生育和人力资源教育作为人力资源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 生育的早晚、数量的多少、教育的程度高低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起着决定作用。其次, 引起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宏观人力资源系统失衡, 可能意味着人力资源生产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 可能意味着人力资源流通不畅, 可能意味着人力资源使用不合理, 这些都会导致人力资源配置上的失衡。再次, 导致劳动投入产出率低下。人力资源质量低, 人力资源流动不畅, 人力资源结构失衡, 都会导致劳动投入产出率低。
结语
在我国, 由于近几十年来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转型时期所诱发的系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人力资源系统失衡问题十分突出。因此, 加强对人力资源失衡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欧阳华.不对称信息环境下企业诚信的博弈分析[J].价值工程, 2004.7
数字阅读的消极影响 篇4
德莱塞是美国现代派小说的重要人物, 《美国悲剧》这部作品问世于1925年, 受到了外界的一致好评。德莱塞的《美国悲剧》的创作是有着跨时代意义的, 其文风从维多利亚时代的谨慎与温文尔雅转变成坦白、直率与充满激情的格调, 他敢于书写一些从前美国作家不敢书写的主题, 如针对美国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等弊病展开了描写;此外还将性的写作做了开放式的表达。从此可以看出, 德莱塞的文学创作, 是对美国传统宗教与文化道德的颠覆, 德莱塞将物质主义及其消极影响在作品中表现了出来。可以说, 德莱塞的写作风格与主题, 解放了美国文学的道德禁锢, 给美国文坛带来了一次洗礼。本文将通过对《悲剧美国》这部作品的分析, 将其内涵揭示出来, 并将物质主义的消极影响阐释出来, 使其具有现代性的历史意义。
一、物质主义与伦理道德
“物质”一词原本只是一个名词, 它也仅仅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一个方面, 但是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之下, 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涵义范围。物质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须的一部分, 在现代社会, 消费的力量已经成为人们为之努力与奋斗的目标。这是一种极为不健康的物质主义, 把物质当成一切工作为生活的重心, 人们成为了物质的奴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物质主义过度盛行这一问题, 因而在文学文化领域、经济领域等方面, 人们都开始关注物质主义及其影响力, 因而, 他在学术领域也有了一席之地。
在二十世纪中期以后, 西方文明受到了战争的影响, 物质主义也在此时出现, 而有关于消费、物质的理论研究也逐渐开始完善。但是由于美国的特殊文化现象, 它没有受到过多的战争影响, 而是利用两次世界大战而大发战争横财, 因而美国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其物质主义就已出现, 并且发展迅速。物质主义的迅速发展, 影响了美国国内的各个行业与领域, 文学领域也有涉及, 比如在海明威、菲茨杰拉德与德莱塞等一些作家的文学作品中, 物质主义的踪影已可以找寻的到。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确实是物质繁荣的一大要素, 它标志着一种深刻的社会和精神危机的开始, 物质主义的盛行随着二十世纪的进步而一同发展, 并逐渐转化为一种文化与道德危机。
物质主义的过度盛行, 导致了道德伦理与人性的失衡。由于消费的膨胀、物质欲望的增长, 人们的道德与精神领域受到了侵蚀。而美国的这一现象, 并不是由于战争所带的西方文明所致, 在美国这一现象早已有之。然而, 在以欧洲为主的西方社会,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新教与清教的精神已被侵蚀殆尽。但是美国的物质主义肆意疯涨, 却是一个长久的文化演变的过程, 并非一日之时。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国家, 以生产和勤俭节约为主导, 但是随着经济与文化的迅速发展, 到了二十世纪, 物质与消费迅速发展起来, 并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趋势。资本主义在十九世纪末期开始迅猛发展, 这对于传统的受清教禁欲教条主义控制的人民来说, 无疑是一种思想与文化方面的解放, 因而, 人们的欲望被无限的放大了。
道德与伦理方面, 人们冲破传统的思想与文化的禁锢, 享受着物质主义带给他们的丰富的生活, 因而传统的伦理教育已经成了一个空壳, 没有丝毫的存在意义。逐渐强大的物质诱惑与欲望的享受, 人民的宗教信仰与意志力逐渐在消磨,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向了物质主义与享受主义的道路。正如费瑟斯通所说的那样:“遵循享乐主义, 追逐眼前的快感, 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 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 这一切都是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道德与伦理在物质面前已经显得苍白无力, 人的欲望在物质主义的极度膨胀之下, 被无限度的放大, 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与爱情甚至都要让位于物欲, 因而人情愈加变的冷漠。《美国悲剧》中克莱德, 由于人们对物质与享乐的极力追捧, 而导致亲人之间、友情之间也变得异常冷漠。他甚至为了把自己打扮成俊俏、有诱惑力的男人, 而不惜欺骗母亲减少对家时的贴补, 甚至也不将钱给快临盆的姐姐急用, 却将钱用来给自己的女朋友买奢侈品。由此, 可以看出, 在物质与虚荣之下, 人们的道德与伦理已经没有了底线。
二、物质主义与身体
人是一个动物性的存在, 叔本华认为, 人是一个各种欲望的结合体。物质主义的“蓬勃”发展, 必然会导致人类食欲、性欲与物质欲的膨胀。当然, 人类有很多欲望是正常需求, 但是由于超过一个度, 那么就会起到消极作用, 比如身体的欲望被无限扩大。身体的欲望包括性欲以及在身体饰品上的消费两个方面, 由于物质主义的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被极大的提高, 而与欲望相对应的灵魂与精神境界, 则被人们所忽视。
在美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中, 提倡人们拒绝肉体与性欲, 反对人们挥霍财富去享受人生与性欲, 这是传统新教伦理观对人们身体与肉欲的要求。然而, 物质生活的充足, 使得长期在宗教文化禁锢下的人们, 感受到了财富与物质带来的快乐, 因而, 长久被限制的人们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样, 一发不可收拾。在《美国悲剧》中, 德莱塞大量的对身体与外表进行了描述, 卡瓦拉罗提出“装裱身体是建立权力、知识、意义和欲望的结构的重要手段。”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在这部小说中, 对人们崇尚身体饰品的这一现象, 作者将其赋予了非同一般的意义。德莱塞将情欲、消费与物质联系到了一起, 把物质主义对人们身体以及肉体的欲望, 发挥到了极致。
在《美国悲剧》中, 作者表现了整容、美容、纹身以及减肥等身体装裱的手段与方式, 此外最重要的还有服装对人的装饰作用。作者将人们对身体方面的虚荣装饰进行了全面的表述。正是由于人们在服饰与装饰上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 因而, 人们的享乐思想日愈严重。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中, 人们把衣服与身体饰品当成了“与众不同”的标志, 正如布尔迪厄所说“选择物品和消费可以为我们提供微妙的线索, 确定社会等级的性质和一个文化内部的权力”。因此, 在美国社会人们的思想中, 身体的装裱就显得尤为重要。
身体的美丽中是一个外在现象, 与之相关联的是情欲的放纵。克莱德是一个喜欢歌舞升平的男性, 他的性欲总是难以忍受, 在他的思想意识里, 很多事情都不能摆脱欲念的困扰。他对于服装与金钱等方面的追求, 是与性分不开的, 他因为物质生活的丰裕而逛妓院、追求霍丹斯与富家千金等等, 他生活在一个奢侈的生活环境之中, 因而, 充斥着物质的朋友与生活圈子, 让克莱德沾染上了淫荡、邪恶的习气。而爱思达也如克莱德一样, 因为性欲与物质欲, 最终让花花公子抛弃, 而到了悲惨至极的境地之中。
三、物质主义的消极影响
《美国悲剧》这部作品最重要的主题, 便是物质主义带给人们的消极影响, 作者将伦理道德、物质欲望与消费主义扩大化等问题真实的表现在作品中, 也是他本人对自己早期文学创作中, 对自己消费主义、物质主义与价值观的反拨。他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时里, 提出了物质主义的不良影响, 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过度虚荣、道德沦丧等错误的价值观等。在当今的世界, 一切事务都在飞速发展, 人们的消费意识也在进步, 因而德莱塞这一命题的思索是十分迫切与重要的。从物质主义的角度对《美国悲剧》进行解读, 有助于人们对于自身的欲望与物质欲进行自省, 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 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以下, 将对物质主义的消极影响做简要的概括。
首先, 人虽然是一个动物的存在者, 但是人有思想、灵魂、伦理以及尊严, 因而却又与动物不同。如果一个人被物质以及各种欲望所占有了的话, 那么, 这个人就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根本。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丰富, 人们被眼花瞭乱的消费与欲望所包围, 因而, 人们过度的关注于外面的物质, 关注于生活的质量问题, 走入了享乐主义的道路。但是人生而为人, 享受与美丽并不是存在的终极目的。人是一个有思想的动物, 他的存在是对人生、世界乃至真理的再次探究。如是没有做到这些, 那么, 一个人活着, 并不在存在, 他是一个被物质主义迷失方向的动物。
其次, 物质主义的盛行, 人们过度关注于自身与享受, 因而这对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存在是十分不利的。吃到了物质丰厚生活的甜头的人们, 在追求享乐之时, 会不择手段, 甚至不惜亲情、友情与爱情, 只要能让自己过上物质丰厚的生活, 人们便没有了道德的底线。人们对消费的热衷, 导致大自然的负荷增大, 地球上的人数越来越多, 但是大自然的能源再生却是十分缓慢的, 无法追赶上人们消费的能力, 因而人与自然无法和谐共处。其实, 《美国悲剧》不是克莱德一个人的悲剧, 而整个美国乃至世界的悲剧, 这个悲剧的主要来源是人们对物质主义的过度追求造成的。因而, 《美国悲剧》是一个具有典型社会意义的小说, 值得后人去研究与探索。
摘要:物质生活是人们生活的重要一个部分, 但是随着世界的发展与进步, 物质过度被人们重视, 因而形成了物质主义之风。物质主义的过度推崇, 对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以及日常生活, 有着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美国悲剧,物质主义,消极影响,欲望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2]朱刚.新编美国文学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西奥多·德莱塞.美国悲剧[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4.
数字阅读的消极影响 篇5
网络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合为物质基础, 以发送和接收信息为核心的一种崭新的、特殊的文化形式, 【1】它是一种蕴涵特殊内容, 有着独特表现手段的文化, 是一种不分国界、不分地区、建立在互联网上的信息文化。网络文化在内涵上可以容纳传统文化, 因其载体与传播途径的不同使得它与传统文化又有着质的差别, 使其具有许多新的特点。
1.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从现实世界走向虚拟世界的沟通桥梁, “为人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文化空间, 使人类能够创造出虚拟的现实, 在这里, 真实与虚拟的界限变得模糊了”。【2】计算机网络将全社会甚至全世界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将人与人的时空距离拉近, 将地球缩小成一个地球村。在这里, 人与人的交往不同于现实中的直接交往。现实生活中的许多特征, 可以以任何一种方式来体现。
2. 网络文化的丰富性
网络文化携带着巨大的信息容量。如果忽略各种限制, 那么每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 面对的都是整个网络世界, 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媒体图表、文字、视频资料等, 为人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这些资源无所不包, 政治、经济、科技、体育、影视、股票、音乐、卫生等, 可以说应有尽有、无所不包。这些信息资源不属于任何一个人独自享有, 而是属于整个网络。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资源上贡献自己的信息, 并随时随地的共享这些资源。
3. 网络文化的快捷性
“人类历史上的各种文化都可以认为是缓慢发展的文化, 更新的速度很慢, 两千年来的文房四宝没有多大改变, 而网络文化则是高时速性文化, 更新的速度很快”。【3】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文化相对于纸质文化的传播既方便又快捷。它发展快、进步快、更新的速度也很快, 因而也极大地加快了社会生活的节奏, 从而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互联网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不同的渠道和平台。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既实现信息数字的无限传递, 又实现传递的无限飞跃。
4. 网络文化的开放性
网络本身是一种开放的体系, 其意义和影响也就集中在开放性上, 也正因为开放性, 网上的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 去说或去做几乎是任何希望的事;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进人网络空间交流思想、发表学术观点和任意地存取信息。在网络上, 任何观念、观点、民族文化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网络被创造成一个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入的新世界。不会由于种族, 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或出生地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或偏见”, 这正体现网络文化开放性的特点。
5. 网络文化的自主性
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动态环境。首先, 网络能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的信息资源, 面对这样一个开放的、但又是自主选择的网络文化环境,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 对网络信息进行自主选择, 各取所需。其次, 由于网络的技术特点和管理上的困难, 这些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对每个网民来说却又是随意的、无序的, 特别是在利益的驱动下, 网络文化的信息资源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不良因素, 如暴力、色情甚至一些反动言论等, 从而影响网络信息的传递与交互。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求知欲、自我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会产生许多消极因素。对那些涉世未深、阅历并不丰富的大学生来说, 网络文化可以帮助他们成为国之栋梁, 也可以引诱或促使他们成为阶下之囚。其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
1. 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由于网络文化的开放性, 网络信息全球化打破了原有国家、地域之间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界限, 异质文化在网络中相互激荡、相互交融、相互冲突。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对我国大学生宣传反动的政治言论、制造谣言、歪曲是非;大肆发布恐怖、邪恶的言语信息, 欲激起种族独立和种族战争的民族情绪。他们妄图用网络挑起事端, 破坏我国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对于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大学生们, 容易造成原有稳定传统文化的分裂和趋异;破坏他们已经积淀到心理层次的思想品德、价值取向和文化底蕴;加剧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念选择的复杂性;导致他们价值选择更加困难, 价值取向更加多元, 价值冲突更加直接、剧烈。使大学生的理想与信念受到侵蚀和消磨。
2. 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由于互联网是个自由、平等、虚拟的世界, 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相互碰撞, 信息污染现象严重;一些无用的、过时的、粗糙的、虚假的, 甚至是带有反动、迷信、色情、暴力、凶杀等倾向的庸俗化和灰色化的颓废信息触网可见【4】。这对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选择关键期的大学生危害十分严重。在网上, 道德对人的约束越来越依赖于内心的道德信念, 外在的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的制约越来越少。不少人将网上违反道德规范的网上活动视为自己技艺高超的表现。2006年的“熊猫烧香”病毒的大肆传播至今让人心有余悸。“闲扯、游戏、色情”已被称为网络文化的三大公害【4】。网络文化这把“双刃剑”的“负面”正在破坏在现实中大学生的道德标准, 瓦解大学生的道德秩序, 侵害大学生的道德价值, 动摇大学生的道德取向。
3. 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互联网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 全球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思想观念在这里聚集交汇, 良莠并存、鱼龙混杂。没落腐朽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文化观念, 黄、赌、毒等信息垃圾, 这些不健康的内容对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期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定型的大学生发生着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7】。校园里有不少学生上网的大部分时间里不是在学习, 而是在玩网络游戏。大部分网上游戏充斥着战争、暴力、凶杀等血腥内容, 痴迷于此的学生容易养成冷酷、无情和自私的性格。而且, 如若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 缺乏活生生的、感性的、身体的联系, 也容易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与淡化, 导致学生交往能力的下降, 个人也容易产生紧张、孤僻和冷漠等问题。这些显然都严重制约着大学生们身心的健康发育。
4. 网络文化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他必定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之中。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 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而终日沉浸在网络的虚幻之中不能自拔的大学生, 他们在平等、快捷、广阔、匿名的网络中寻找慰藉。致使了大学生在虚幻世界中与真实世界相互冲突的畸形交往, 对现实世界的人际交往充满恐惧, 与现实世界中的人沟通能力下降, 甚至逃避人际交往。这很可能导致一种后果, 即他们只愿意在网络中寻求虚拟但完美的人生, 而消极地对待甚至逃避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
三、对策
1. 不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就必然涉及道德问题。这就要求社会甚至学校要正确引领网络文化中的道德教育。首先, 要树立与时俱进的学校德育观念。培养学生在从人与网络的交流中为社会和人类做贡献、诚实可信、避免伤害他人;更新学生为了真善美的更高追求而自觉的提高思想觉悟;要高度重视网络道德的作用, 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他人隐私, 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施行“开放式”的德育工作。其次, 对学生加强正面引导。学校应切实加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 促使学生更加深刻的提高认识。并将网络德育引进学校的日常德育工作中来。把网络德育工作结合实际落实好, 增强网络德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网络德育的新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及时科学吸取网络道德内容, 丰富学校道德内容。
2. 正确对待网络文化观念
首先, 要端正对网络文化看法。网络文化是客观的, 它不带有认得主观色彩。由此可以看出网络文化没有好坏良莠之分, 一味的崇尚和排斥网络文化不应当出现在大学生的认识当中, 其重点于正确的看待和利用网络文化从而提高对网络的心理控制能力。其次, 对待网络文化, 一是要明辨是非。根据自己的价值去判断, 明辨是非, 分清良莠, 它是正确对待网络的基础。二是学会取舍。要引导大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和对待网络文化、对待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再次, 应树立正确、科学的网络文化观念。对待网络文化, 我们要学会利用和发扬它好的一面, 又不能被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牵着鼻子被动的接受网络。取网络文化之精华, 去网络文化之糟粕。
3.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网络信息量大、面广、高速, 使人感到快捷、方便, 但也让人们应接不暇, 特别是大量的垃圾和有害信息, 不仅耗费了人们大量宝贵时间, 而且对人产生不良影响, 甚至使人误人歧途。这就要求大学生面对网络文化, 必须提高其网络自我教育的能力, 以现对自我的教育。大学生网络的自我教育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大学生要有在网络中摄取信息的能力。其中包括辨别信息益害的能力、筛选有用信息的能力、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和自我调控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在网络中自我学习的能力。大学生只有在网络学习中处于主导地位才能自由的选择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进而大学生利用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充分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 自觉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 增进才能。
4. 逐渐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人们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大学生在网上获取知识, 这样的统一、结合显然是非常有限的。他们在网上通过光、声、像、符号等刺激产生的“知”的经验是绝对不同于通过感知活生生的现实世界所带来的“知”。网上获得的“知”是片面的、僵化的, 它没有现实生活中花、鸟、虫、鱼所给予的鲜活性、具体性和生动性。在此基础上, 大学生对世界、生活、人生的思考是不牢固的、片面的甚至是偏激的。这就要求学校开展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使大学生把从网络上获得的“知”与现实中提供的“行”结合起来。另一方面, 网络上所提供海量的声、像资源, 自然会导致大学生沉迷于此, 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依赖于现实的环境。因此, 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使“上网成瘾”的大学生走出虚幻的网络世界, 从而投身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之中。
5. 加强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首先,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是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迫切需要, 是顺应人民群众强烈愿望、保护青年一代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 是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其次, 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要立足中国国情, 生产和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加强网上舆论引导, 巩固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加强网络阵地建设, 打造具有广泛影响的网上文化平台;加强网络道德建设, 创造文明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最后, 还要加大各有关部门对社会上网吧的监控管理力度, 必须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 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形成有机合力,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科学规范网站建设, 取缔不法网吧。源头上减少黑、黄、赌、毒等垃圾信息的传播, 以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
摘要:本文通过对网络文化及其特点的论述, 深刻讨论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消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几点防治其影响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文化,消极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潘柳燕.增强大学生网络文化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J].《教育探索》2004年5月.
[2]李兴保.网络文化与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 (2) .
[3]欧岚.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1.
[4]陆宏彬.浅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第20卷第3期.
[5]林才溪.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J].《台州学院学报》29卷第2期.
[6]吴军, 张伟.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36期.
[7]孙卓廷.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与对策[J].《教书育人》2003年7月.
分析电视广告对儿童的消极影响 篇6
一、电视广告对儿童的消极影响
1. 可能误导儿童形成不良的消费观念
美国广告学者科利说:“广告是一种付费的大众传播, 其最终目的在于传达商业信息, 为广告主创造有利的态度, 并诱使广告对象采取购买商品或劳务的行为。”[1]
商业广告更多的是劝服功能, 自主意识不强、判断力不准确的少年儿童更容易受到广告的蛊惑。例如, 喜之郎果冻广告, 广告中的第一个镜头——果冻特写, 对儿童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和诱惑力, 鲜艳的色彩一下子给予孩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让儿童产生吃的欲望。接下来广告用几个组合式镜头, 告诉受众果冻是老少皆宜的休闲食品, 最后以一句简单的广告语——“果冻我要喜之郎”结束, 轻而易举地让受众记住了“喜之郎”这个品牌。
广告词中着重强调“要”的成分, 其中暗含诱导儿童向父母索要东西的意味, 使得儿童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儿童本来并无消费能力, 而广告主敏锐观察到在家庭消费中儿童消费已经占据主要地位, 广告主通过诱导儿童的方式来促进消费, 这就间接导致儿童形成超前的、盲目的不良消费观念。
2. 易形成儿童的攀比心理
美国曾经有人做过调查, 让几个小朋友去超市购买物品, 大多数儿童只选择在电视广告中见过的品牌, 而且他们也很想得到在电视广告中见过的商品, 如果得不到相比其他儿童而言有一种自卑感[2]。这表明, 电视广告可以影响儿童的消费选择, 电视广告的这种直接诉求方式也使得儿童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攀比心理。如旺仔牛奶广告:在课余活动时间校园广播呼喊李子明同学, 仅仅是因为他的妈妈带了两瓶旺仔牛奶来看望他, 这时候李子明露出高傲的神情, 在全校同学羡慕的目光中奔跑向他的妈妈, 眼中还带着泪花, 这时候似乎拥有旺仔牛奶已经成为儿童满足自己自尊心和优越感的象征, 这种夸张不符合实际的表现手法在无形中已经让孩子形成了攀比心理。
3.“成人化”情节促使儿童早熟
各行各业都存在着竞争力, 广告行业也是如此, 如何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广告主可以说是绞尽脑汁, 甚至不惜让媚俗化广告大行其道, 这些广告忽视了传统、道德、文化、审美这些因素, 取而代之的是以低俗哗众取宠。比如频繁出现在电视屏幕上的脑白金广告, 响彻大江南北的“今年过节不收礼, 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语为大家众所熟知, 它将“过节要送礼”这么一个意识传达给了儿童, 让儿童也早早地沾染上了社会不良风气。
4. 诱使儿童模仿危险行为
对于自主意识、性格尚处于不成熟时期的儿童来说, 模仿是一种本能的行为, 但如果儿童模仿的对象行为是危险性的话, 其后果不堪设想。
如大大泡泡糖广告中, “红色超人”和“黑色超人”展开格斗, “黑色超人”手持类似于苍蝇拍的“武器”在背后偷袭“红色超人”, 最终“红色超人”利用泡泡糖的爆破威力把“黑色超人”蹦到九霄云外去了。如果儿童模仿电视广告中超人的动作, 在背后拿坚硬的东西偷袭别人, 或者从楼顶一跃而下, 那么后果可想而知。
二、电视广告对儿童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1. 从广告主体的角度分析
在这里我们要将广告主体细分为广告主和广告公司进行探讨。
对于广告主来说, 最大程度地实现广告效果是第一要义, 因此广告主只关心怎么样将广告投放给具有消费潜力的群体。鉴于目前中国社会中儿童的绝对核心地位, 以及儿童认知力、判断力不强的特点, 极易成为广告主的“目标”, 广告主往往会为了最大程度地吸引儿童而敦促广告公司仅注重商业利益, 而忽视社会影响的广告。而广告公司作为广告制作方相当于广告主与受众之间的桥梁, 为了从广告主那里得到最大利益, 一味地满足广告主的要求却忽视了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他们在制作广告时更多地将天平倾向于广告主一方, 片面夸大、吹嘘产品的优势, 对于不当使用产品所产生的危害一般是不作提示。
2. 从广告客体的角度分析
儿童作为广告客体之一, 缺乏其对广告的认知判断能力。有关研究表明:“儿童在6~8岁会认为广告是真实的, 消费心理学研究中, 8~12岁的儿童处于分析阶段, 能够理解事物的条件性, 区分广告与节目的不同目的。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尽管可以辨别节目与广告, 但非常容易受到广告的影响。”[2]从儿童自身来看, 由于儿童的智力、心智、思维、喜好等各方面都处于不成熟时期, 色彩艳丽、生动活泼、声画合一的电视广告画面深深地吸引着少年儿童的注意力, 此外儿童普遍存在从众心理和模仿意识, 电视广告中的人物喊出“我要……”的时候, 儿童也会模仿着对自己的父母索要相应的产品, 尽管他自己并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
广告的另一客体——父母或家庭, 因时间关系不能陪同孩子一起观看广告而缺少引导。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处于绝对核心地位, 自我意识极强, 受广告影响向父母索要东西的现象时有发生。
3. 从广告监管的角度分析
我国现行的广告监管法律体系以1995年颁布的《广告法》为核心, 此后没有正式颁布过与时俱进的广告监管法律。而广告业的发展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绝不为过, 现有的《广告法》显然已经滞后于广告业的发展。
此外, 我国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立了全国性的广告自律组织, 但并未赋予广告自律组织一个明确的地位, 监管起来可以说是“名不正, 言不顺”, 很难在组织内部起到强有力的约束作用。
三、避免电视广告对儿童不利影响的策略探析
1. 完善广告法规
尽管《广告法》中第8条规定:广告不得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但并未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界定, 如究竟怎样的儿童广告才算是不损害未成年人身体健康的广告;误导或者鼓励儿童消费的广告, 以及带有成人化色彩的儿童广告等是否属于违法广告等, 都未作出详细界定。因此, 有必要针对我国的儿童广告法规做出细化规定, 尤其应对儿童广告的播出内容做出具体规定, 力争让儿童在一个绿色的广告市场环境下成长,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
2. 加强行业自律
“旺旺”系列广告之O泡篇的广告词是这样的:“给我O泡, 给我O泡, 我要O泡, 我要O泡……”这则广告, 曾在广告界引起一场风波, 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消费者协会认为, 它过于注重产品宣传, 却忽视了其社会责任, 给儿童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然而广告自律组织并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这一广告进行处理, 导致行业自律形同虚设。因此, 加强行业自律, 以软约束辅助硬约束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
3. 广告主体要有社会责任感
电视广告的诞生是广告主和广告公司合力的结果。只有两者都承担起社会责任, 将社会利益放在首位才更有利于为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信息传播环境。
广告主首先要有社会责任感, 兼顾商业利益和社会影响, 而广告公司作为广告的制作者也要平衡好广告主和社会影响的关系, 争取多出精品。2013春节期间, 银鹭广告之《唤起回家的眷恋》不仅仅推销产品, 也赋予产品新的寓意和代表内涵, 将“家”这一主题与产品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也正符合中华民族春节回家团圆的传统风俗, 可谓是有责任感的好广告。
4. 家庭担负起教育和引导责任
正如那则“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中所说:“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由于当前电视广告数量较多, 儿童在看电视时近一半的时间都在看广告, 面对良莠不齐的电视广告, 孩子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 极易受到种种诱导和暗示。因此, 在观看电视广告时家长应有意识地帮助孩子正确理解电视广告, 学会区分其中的有利信息和有害信息, 尽量避免孩子受到不良电视广告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汝东.传播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53
大学阶段对消极性格形成的影响 篇7
答案是否定的。大学这一社会生活环境中存在着某些缺陷, 正是这些缺陷, 导致了大学阶段某些消极因素增加和某些紧张氛围的产生, 使得学生的性格发生改变, 从而促成“消极性格”的形成。以至于大学在某些情况下没能成功的将犯罪的种子———静态犯罪心理———扼杀在萌芽状态, 反而成为了静态犯罪心理的温床, 加速了静态犯罪心理的形成。
通过归纳总结, 作者认为, 大学阶段, “消极性格”的形成大致可以归因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大学前期, 高中与大学的角色转换没有完成导致“失范”;
二、大学中期, 网络的负面影响, 以及由于校园腐败导致一些优秀学生消极待世, 沉迷网络, 长此以往, 恶性循环, 导致一些同学的消极情绪滋生;
三、大学后期, “失范”程度进一步扩大加之就业压力等原因造成紧张氛围导致消极情绪滋生, 使得消极情绪空前高涨。
正是以上三个阶段的消极情绪逐步累积, 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 潜移默化的磨灭了一些同学心中的积极、乐观、开朗、向上的因素, 使其逐渐形成了“消极性格”。下面, 作者就从以上三的方面做出展开, 详细分析大学这一社会生活环境是怎样引起“消极性格”的发生、变化的。
一、大学前期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曾经对过多人为的训练;填鸭式的教学;繁重的功课;对今后的时代完全没有考虑、对人的职业缺乏安排、不考虑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的与实践生活完全脱离的法国教育大肆抨击。认为向人大量灌输肤浅的知识、不出差错地背诵大量教科书, 绝不可能提高人的智力水平, 相反是为法国添加了数以万计的懒汉、寄生虫和不安定因素。古斯塔夫·勒庞认为这是在向中国看齐, 可见中国的教育较之法国教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浙江大学某教授曾经对中国大学之前的教育有过一句令人非常难以接受但又十分恰当的评价, 那就是“摧残式的教育, 掠夺式的启发”。
在当今中国, 大学生活完全不同于高中生活, 进入大学后, 学习压力的减轻, 羁绊束缚的减少, 大学生就像出笼的小鸟, 飞向自由的天空;像脱缰的野马, 沐浴在自由的春风之中。由此不难发现, 作为社会精英的摇篮, 作为社会正义的源泉的大学并没有承担家长、老师以及社会所期待其承担的重担———继续对学生严加看管, 监督学生努力学习。相反的学校放松了监管, 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 更多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机会, 任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由此导致了“失范”的出现, 即大学的空前自由, 破坏了中小学时期老师、父母以及社会等的多方监管的同时, 并没有为大学生提供明确的新的价值观, 并没有教会学生他们应有的自律、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进入大学的绝大多数学生都像过去被牵扯管了的风筝, 在旧的约束和管理已被破坏而新的管制没有跟上, 也即在“失范”的状态之中, 等待他们的就是掉头下坠的命运, 与之相反的是犯罪这一原罪的种子正在悄然的抬起头来, 正在慢慢的滋生发芽。可以说大学四年就是在“失范”中开始的。
山东大学有同学曾经对入校仅一学期的大学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 经过统计发现, 79%的学生认为来到大学后由于没事可做导致了内心空虚, 使自己丧失了奋斗目标, 失去了进取心;有10%的学生认为由于高考成绩的影响, 没能进入自己所想要的专业, 为此也对现实非常的不满, 另外, 学校的学习氛围不好, 久而久之, 丧失进取心;有7%的学生认为学校还不错, 符合自己的期望, 但是不能很快的进入好的学习状态;仅有4%的同学认为自己在入校以来游刃有余, 完全进入状态。由此不难发现, 约占89%的学生入学不久以后, 就因为无法适应大学环境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
二、大学中期
(一) “消极性格”的发源地———网络
陪伴一个大学生走过四年的不是别的, 而是电脑、网络。大多学生认为电脑是大学的“构成要件”。因此凡是对大学生稍有了解或者偶尔进过大学生宿舍, 那么你就不难发现, 由于经济的发展, 电脑已经和手机一样普及千万家了, 于是乎, 大学四年的旅程就在电脑的陪伴下开始了。网络好处多多, 然而当网络为学生的视野打开了一扇窗的同时, 也为“消极性格”的形成打开了一扇窗。
出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压力的逃避, 理想与现实之间形成的巨大的反差所引起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以及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等原因综合导致了学生忽视了电脑的工具价值, 而将其作为游戏机和CD机。
一直到现在, 全社会都在呼吁:“加强学校对大学生上网的监督, 增强大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 正确、安全地使用网络, 提高自身的素质, 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 努力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让大学生都有一个优良网德, 还虚拟网络一片洁净的天空。”
从反面的角度推测, 全社会对绿色网络的倡导, 对色情、暴力网站的打击, 正暴露了色情、暴力网站的流行和大学生对色情、暴力的“喜爱”。而长期的接触色情暴力内容会导致一个人沉溺其中, 无心学习, 产生网络综合征, 在潜意识中渐渐形成不良的因素, 逐渐产生色情暴力方面的倾向。长此以往, 又会导致一个人在学习方面落后于他人, 使得人际关系更加紧张, 消极情绪进一步滋生, “消极性格”也就随之而逐渐形成了。
网络的影响之二。网络就像是人际关系的抽水机。从有网络开始, 一个学生的活动范围或者说是交往范围就开始像罗布泊的水面面积一样逐年缩小。也就意味着, 随着网络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和加深, 上网时间越来越长, 学生就变得越来越孤单, 越来越自闭、越来越抑郁。而这三点直接导致了一个学生与外界的沟通减少, 理解程度降低, 毫不夸张的说, 孤独、寂寞、内向等倾向是犯罪的最有力的后盾。长时间的不理解, 长时间的误会, 长时间的偏见会导致个人的心理承受和容忍能力下降, 更容易导致心理失衡, 从而产生大量诸如失望、沮丧、害怕、愤怒等的消极情绪。这种消极情绪在大一大二阶段这种情况并不特别明显, 这种情况到大三的时候开始凸显, 到大四的时候达到顶峰。而这些消极情绪历来都是“消极性格”最适合、最有利的生长环境。
(二) 校园腐败导致“消极性格”形成
大学阶段, 每个学生可能都会遇到评奖以及凭荣誉称号的事。这些都是大学校园这一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 奖学金的本质也决定了一个事实, 即有的人离它很近, 有的人离它却很远。奖学金对学生虽然有促进作用, 但是其覆盖面狭窄, 只有少数的人群可以获得。因此, 再也没有什么比获得荣誉奖项更令人鼓舞的了。荣誉满足了人类趋利的本性,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斗志, 引导学生的行为, 甚至使纨绔子弟为之悬梁刺股。
但是, 奖学金这一对学生的奖励机制落到实践当中就变味了。由于老师控制着审批权, 因此当几名学生均达评选资格时, 老师往往会根据个人的喜好将奖项授予那些平时与自己关系好的学生。而一些学习十分努力刻苦但由于一心专注学习, 而忽视了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的学生, 最后没有得到应该获得的奖励, 即使他们比获奖的学生更优秀。
另外, 有些学校, 利用一定的制度, 限制学生获奖。诸如, 一些学校限制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获奖次数等等使得学生获奖无门, 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优秀的学生消极待世。这样奖学金的对那些优秀的学生的刺激作用就消失了, 这些同学将他们的辛酸与血泪连同希望都悄悄地埋在了内心的深处, 放眼望去, 只留下一片麻木的沙滩和嫉妒的蔓草。久而久之“消极性格”也就渐渐形成了。
可见由于制度的腐败, 导致一些优秀的学生感受不到奖学金对其的促进作用, 反而产生紧张和消极的情绪, 导致心理严重失衡。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 在腐败制度下的奖学金制度扮演着偷鸡不成反噬米的小丑角色。
(三) 恶性循环强化“消极性格”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 大部分学生, 入学不久就沉迷与网络, 渐渐形成了“消极性格”。而另一部分原本优秀的极具上进心的学生由于校园腐败的影响, 自信心、上进心受到腐败制度无情的打压, 也渐渐放弃了努力, 开始沉迷于网络中, 从虚拟世界中寻找成功, 寻找快乐, 成为了网络的奴隶。而网络这个“消极性格”的发源地, 进一步侵蚀原本堕落的学生的心灵, 使其更加消极。这时, “消极性格”就极有可能演变升级为“反社会人格”。
由于长期的消极情绪的累计和侵蚀, 使得那些原本在个体生活中, 因为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自我理想和积极因素, 都由于“消极”风沙的侵蚀而过度风化了。人的最原始的、自私的部分以及“消极性格”像被解除了封印的僵尸, 重新醒过来了。“消极性格”散发出的消极情绪将任何物质和社会的制约从人的意识当中排除了出去, 只留下失望、沮丧、害怕、愤怒。
三、大学后期
大四是一个很特殊的阶段, 进入大四, 就等于进入了半个社会或者说是准社会。此时, 真是如《红楼梦》中说的:好一似食尽鸟投林,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此时大家各忙各的事儿, 各奔东西, 学生彼此之间的关系淡之如水, 甚至没有关系了。此时, 彼此都认为马上就不用相见了, 不用假惺惺的伪装了, 直接揭开面纱轻轻松松做人。也就是说同学之间面子在此时此刻不再重要, 更不用说是家长、老师了。因此, 此时“失范”达到了极端的程度, 即几乎一切学校方面的管制皆已失效, 而由于还在学校, 社会的规范也没能适用。因此, 认为大四的学生是被社会和学校抛弃的一届学生的说法并不为过。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坚持“以经济建设中心”的道路。经济的发展被过分强调。因此“物质成功”, 即金钱的成功成为了当代的主流文化。甚至有房有车成了结婚的要件, “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 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等等社会现象都体现了这一点, 可以说财富的多少几乎成为了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 即财富被过分强调。
与之相反的却是, 成功的道路却少得可怜, 或者说制度允许的到达成功的道路和机会少得可怜。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 由于知识产权等的保护没有跟上, 多数企业并不强调技术创新等原因, 使得中国仍然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 使得中国这个“世界工厂”不需要太多大学生。正因为在这一特殊的发展阶段, 知识不是力量, 因此大学生就低端制造业来说相对于大字不识的工人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同时加上人口基数大等原因, 导致竞争加剧, 从而导致了就业难, 或者即使就业, 也不能就好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