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合作学习对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文献综述(共7篇)
《探究合作学习对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文献综述 篇1
《探究合作学习对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文献综述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英语 阅读能力
前言:(探究背景)阅读是获取信息,拓展视野,扩大知识面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英语是传输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一个人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他吸收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新课标》指出成功的英语教学要依赖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实践。在阅读训练中,它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乐趣,收获信息,培养能力,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然而,许多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困惑:表现
一、低年级阅读资料侧重听、说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对词汇的认读和拼读,导致了高年级时接触篇幅长的阅读材料,一遇到单词或新句式,立即产生了畏惧感。表现
二、学生阅读策略培养的方法单一,把阅读教学当成一般课文教学,如讲解生词,逐句翻译分析等。表现
三、阅读机会少,由于小学生使用英语机会少、阅读资料少、课外补充阅读难以控制,导致学生阅读能力难以提高,阅读兴趣不浓。
主题:国外对合作学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的教学技术。美国明尼明达大学合作学习中心的约翰逊兄弟俩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简而言之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引”。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结论:合作学习能提高学生阅读英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力。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能提高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2] 王坦 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3] 王坦 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4杨波.英语课外辅导班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5]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英语》.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
《探究合作学习对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文献综述 篇2
小组合作阅读就是在小学英语阅读课程教授过程中事先将班级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编分为若干的学习小组, 每一小组选出一到两名负责的同学负责具体的阅读任务分工, 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交给的阅读课业的一种阅读教学模式。
一、小组合作阅读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高年段的英语阅读对学生的个人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此时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热情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爱好, 自然也就无法将英语学好。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教材虽然也经过了精心的安排以求最大程度的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 但是受到教科书本身的局限性的束缚, 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兴趣并没有得到大的增加。一旦学生感到教材的枯燥乏味就很难再喜欢这一学科也就更谈不上阅读能力的提升。但是通过合理的小组分工, 能够在做游戏的的环境下学习, 将原本一个人的问题转变为大家的问题, 可以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 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小组中充满活力加深兴趣。
2.大班教学的需要。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小学还无法实现十几人甚至是几人的小班教学模式。老师想单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在短短的40分钟的课堂中让学生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其实是在无形之中给学生增加了学习负担, 对于学生提升英语阅读能力的效果并不是那么的明显。而且, 一个老师在课堂上不可能解决每一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当遇到这些难题时学生是停滞不前还是寻求帮助呢?我们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应当先自己解决而不能一味的借助于老师的帮助。
3.英语新课标的要求。英语新课标要求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英语阅读潜能, 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而小组学习正好切合了英语新课标的要求, 因地制宜的将国家课程校本化。这一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填鸭式教学方法向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转变, 对于学生在在课堂上提升英语阅读能力大有裨益。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小组一起阅读课外英语书籍, 将原本局限在课堂上的英语阅读扩展到学生的课外时间, 真正做到课内课外同步进行的效果。
二、开展小组合作阅读教学的策略
1.科学组建合作小组。笔者认为每一小组的人数在4-6人之间为宜。一般分组多采用两种方式: (1) 自然分组。就是根据座次按片划分小组, 前后四人或者六人即可以成为一个合作小组。这样做的优点就是省时省力而且简便易行, 无需进行任何精心编排。 (2) 差异分组。就是老师在进行分组前需要充分摸清班级同学的英语学习状况, 并且根据英语学习的差异将学生编排为“优”“量”“差”不同的级别, 然后在分组之前将不同英语学习水平的学生混合编排, 同桌以及前后桌的学生包含了“优”“良”“差”不同的等级。然后根据新的座次4-6人为一组。笔者比较赞同第二种分组方式, 这一分组方式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而且经过混合编排平衡了各小组的实力, 在小组内部创造帮扶机制, 这样有助于促进不同英语阅读水平的学生同步提升阅读能力。
2.正确认识小组合作阅读教学中的几对关系。 (1) 老师教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过程, 而这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自己不断地努力锻炼。因此, 在这一过程中应当以学生为主角, 老师加以适当的引导。 (2) 独立与合作的关系。我们强调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绝不等于依赖于小组而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实际上, 小组合作是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之上的, 先独立思考再合作探讨。 (3) 差异学生的关系。我们对学生在英语阅读方面的表现差异进行评级不包含任何歧视的因素, 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 合理的安排分组, 创造互帮互助的条件。
三、结束语
小组合作阅读的教学模式实际在传统的老师-学生的模式上建立了新的学生-学生模式,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年段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但是, 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小组合作阅读教学时要讲求策略, 切勿盲目推行, 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提升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能力的作用。
摘要:新课改要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国家课程校本化”思路进行。将原则性的要求灵活运用到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当中。为打好英语基础, 提升英语素质, 就必须充分重视提升英语阅读能力。而小组合作阅读对于提升英语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选取小学高年段英语阅读教学为切入点, 对小组合作阅读教学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英语,小组合作,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尹凌梅.谈小学英语合作教学[J].神州 (上旬刊) , 2012.6 (5) :140.
《探究合作学习对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文献综述 篇3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13-02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希望,也是百年大计,因此做好教育工作显得刻不容缓。教育工作必须面向国际,面向将来,而英语作为提高国民素质能力,赢得世界舞台的重要武器,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在英语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但又要尊重每个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使其形成合作互补模式。阅读作为整个英语中的重点,所以我们就要把它作为重要技能去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英语阅读教学因此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小组学习合作的含义
关于小组合作的具体含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比如说,学者王坦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策略,一种促进学生们为了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在不同的小组中合作学习的方法。根据前人的教学攻略,我们可以这样来总结小组学习合作的定义: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整个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我们评价的也是小组整体的合作团结能力,通过同伴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集体合作来实现共同学习这一目标。
二、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现状以及现存问题
我国由古至今,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一直追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模式一直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导致这种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中学生英语的水平的提升。目前初中英语课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是主要的教学方式
中国目前的英语教学模式完全就是采取了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老师起着一个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却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整个教学活动的特征就是“老师讲解,学生听课”,老师在课堂上不停地讲解,学生不停地抄着笔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活动完全为零,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最终造成的结果可想而知,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没有兴趣可言,时间一长,学生可能也会产生厌学的想法。
(二)教学情境欠缺
英语作为引进的语言,它不像本土的汉语,所以它对于我国大多数的中学生都是很有难度的,尤其是阅读理解这一模块。在我国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老师一般都是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去讲解整片文章,情绪完全没有半点起伏。教师完全没有想到情境教学在整个英语阅读中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所以才会出现很多教师出现了英语口语才需要创设情境的想法,这样就更方便学生学习口语。正是因为这种错误思想的误导,致使很多老师单纯的认为这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有学者研究证明,情境会利用人的感官,从而让人产生交际的兴趣和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心理活动。情境越丰富,越能表现语言既有的意义,语言实际就是客观情境的反映。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管是英语阅读还是口语交际,教学情境的设计都显得尤为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英语的综合素质。
三、初中英语采用小组合作阅读教学的办法
针对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就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因此,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举例子的方法去讲解英语阅读的办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要精心设计
初中英语的知识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中,所以,这个时候就要老师去精心挑选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要具有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学习,引起思想冲突的特点。就比如说,在初中课文阅读理解的讲解过程中,通过对整篇文章的通读,你会发现其中80%的单词其实都是学生学过的,但就是由于他们自身缺乏对于单词结合情境的能力,甚至会因为机械记忆影响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这个是时候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以小组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根据词境猜测单词含义。首先带领学生通读全文,把握文章整体大意,然后在每段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找出中心句,在弄清每段的基本中心点之后,最后再去猜测文章中单词的意思。在这里,老师发挥的作用就是学生新旧知识的支架,起到引导作用,最后促进学生整体英语能力的提高。
(二)积极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性,所以在进行分组的时候我们就要在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在上课之前,先和小组代表商量以学生实际水平为基础的内容,本节课应该达到的目标,共同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在具体上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多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见到的例子,一方面开拓学生的眼界,另一方面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但特别要注意教学方法,优秀的教学方式更加有利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课程结束后,我们要对课堂进行小结,对于不足和缺点争取在下次课堂上不要出现。
(三)发挥教师在整个小组中的促进作用
教师是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领导者。教师要对整个学习的内容进行分类,划分成适合本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另外,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具有层次感,这样就可以更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要严格把控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要进入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领域,对他们的疑问进行解释,同时及时制止利用合作学习时间闲聊的现象出现。
教师要对小组的交流进行指导。教师要根据不同组的不同情况给予他们指导,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小组合作的效果。
四、小组合作阅读教学对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
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增强。而它对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提升了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在英语的阅读模式中,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让学生的思维模式得到转变,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也大大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大家明白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实际上是否听,老师并无从得知。但此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就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从而掌握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设立小组进行共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随时让学生提出自己产生的疑惑,然后进行讨论交流解决,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有了自主的空间,而且也让一些性格孤僻的学生有了发言的机会。这样的方式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也帮助他们提升了学习能力。
五、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既是一种教学的方式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针对小组合作学习在整个初中英语阅读中的作用,还是需要教师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出发,做好相应的应对方式。在小组的沟通交流中去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魏春梅.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校园英语,2014.
[2]焦薇娜.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式阅读教学模式探讨[J].中学生英语,2015.
[3]尹淑贤.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对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影响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0:116.
作者简介:
《探究合作学习对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文献综述 篇4
1、引言
选题的目的:
21世纪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地球村”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人际交流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个体间的合作与交往能力日见重要。因此,合作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合作中求生存,谋求发展。具有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必然成为人们生存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重要品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这也意味着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不应只是关注教给学生多少固定的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掌握生存的本领,塑造具有健全人格和适合未来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创新型人才。由此,人的合作精神将成为21世纪的时 他人的合作能力,是时代前进、社会发展对学校提出的要求。
选题意义
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模式,教师往往依赖经验教学,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的数学演练,而忽视了数学的人文因素、学生的情感因素的培养及学生创新实践的体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这样必然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机械化,只能凭借有限的经验进行简单的、重复的、直觉的操作活动,只关注学习的直接结果即眼前的学习成绩。在这样的背景下,难以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从而难以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国务院2001年5月29日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提及合作学习,并对合作学习给予高度重视,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普通高中数学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论述明确了开展合作学习的教改方向,也为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措施。合作学习改变课堂中的一些沉闷的、乏味的知识授受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力弘扬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团体协作精神,创造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创新、竞争等现代思想和公民意识,焕发课堂 的生命活力。
选题背景
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方式基本上是灌输式的讲授法,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听讲、模仿、记忆、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同时有些抽象程度很高的数学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下的直接结果就是遏制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枯燥无味,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这种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的教学活动,使得老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作为一名多年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师,迫切地感觉到陈旧的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乘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觉得有必要对合作学习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了解,让其在教学中发挥优越性,给我们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这也是我课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2、正文
国外研究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目前这一策略己被广泛应用于美国、西德、荷兰、以色列、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的中小学课堂,因此关于合作学习的理论流派众多,各派合作学习理 论表述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有:
1.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卡甘(S.kagan)博士领导的合作学习中心提出的“合作结构法”;
2美国约翰逊兄弟(Davidw.Johns。andRobertT.Johnson)领导的明尼苏达大学研究小组设计的“共同学习法”和“小组教学法”;
3.美国斯莱文(Rober七Slavin)教授领导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小组创设的“小组分层计分法”和“小组活动比赛法”;
4.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教育心理系的沙伦(5.Sharan)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创第1章绪论造了“团体调查法”。
5.德国R。IfBiehler等主编的《数学教学理论是一门科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的第三章“课堂里的相互影响”揭示了重视师生间的相互影响的潜在意义,并指出了课堂里数学交流形式对于构建数学知识的作用,同时展示了一些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意义。
6.代钦、葛斯勤著的《论日本信息教育改革及其意义》(甘肃教育学报,1998年第2期)论述了日本信息教育的新发展一CCV教育。由日本横地清教授组织发起的CCV教育系统研究,是一种能够相互提高学习水平和促进相互理解或国际理解的协同学习,学生通过通讯在不同的学校之间同时学习同类内容,学生通过电视屏幕能够及时了解对方的学习情况,也可以互相对话,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的实验项目。这项实验研究已进行了两个阶段的教育实验,编写出版了两卷几百万字的实验研究报告论文集。今后在日本进一步扩大教学实验范围,同时,也筹备着和德国等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实验。
7.代钦的《试论日本中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形态—兼论日本中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数学教育学报,2006年第4期)结合广岛大学附属中学井上芳文老师的初中二年级“平面图形性质的利用”的课堂教学实例,详细阐述了日本的课堂教学的五个阶段,其中更是侧重于第三阶段的“学生独立或小组学习,分组讨论”,该内容完整地展示了课堂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国内研究
我国关于合作学习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首先在浙江、山东等地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实验研究,极大地推动了合作学习理论的发展和本土化,如山东省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浙江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课堂教学交往与合作研究”、江苏的“合作教学初探”等全国有影响的一些重大课题。但真正的推广,乃是在新课程之后。国家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成为我国中小学课堂的一大“亮点”。许多教育工作者极力评价国外优秀的合作学习策略和案例,合作学习被认为是治疗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的优良方法和策略而被推崇和盛行,愈来愈多的一线老师尝试着结合学科特点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实施教学,取得了一定成效,经验论文不断出现在各类课程改革的刊物之中,如:
1.沈康的《高中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实施的设计策略与研究》(((数学通报》,2007一一一一一卫塾些坠丝燮坠丝文
年第3期)该论文简要论述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可以采取的三种实施策略以及合作学习与其他教学形式整合得到实施设计策略,但没有具体案例。
2.孙名符、温建红的《新数学课程实施中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数学教育学报》,2004年第4期)。该论文指出了新数学课程实施中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没有对合作学习的其它相关理论展开讨论。
3.伏奋强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合作学习”模式》(中学数学教学,2001年第5期)该论文提出“主动、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及其实施方法。4.金小进的《高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浅探》(数学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该论文对合作学习的定义、理论依据、意义、实施原则、方法等方面列出了要点,但没有展开讨论。
5.白春元的《合作学习在中学数学中的合作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主要论述了数学合作学习及其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实施探索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但对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历史发展和理论依据只作了简略介绍。
6.吴智敏的《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西南大学,2008年)主要针对小学数学的开展条件、影响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开展的因素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除以上论文外,还有一些著作也涉及到该研究。如:
1伍新春、管琳主编的《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是一部对合作学习深刻研究的专著,从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到研究的方法与技术,再谈到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实践与应用,最后对合作学习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2.高向斌主编的《走向合作性教学》(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论述了新教学形态合作学习的操作步骤,结合案例提出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参照。以上这些研究一方面主要是理论层面对合作的价值等问题进行宏观的论述和探讨,但这些操作成果在操作性、适应性方面有一定的缺陷,很难为教师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具体指导;另一方面,一些中小学教师所进行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虽然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但是对这些成果缺乏理论的升华和提炼。
合作学习的界定
迄今为止,合作学习已有着几十年发展与研究的历史,合作学习的实践也已遍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但对于什么是合作学习这一基本问题,目前学术界没有一个关于合作学习概念的统一认识。关于合作学习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斯莱文的定义。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
(2)约翰逊兄弟的定义。合作学习研究的代表人物、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学习研究中心(Cooperative Learning Centre)的约翰逊兄弟俩(Johnson,D.W.&Johnson,R.T.)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
(3)沙伦的定义。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合作学习的重要代表人物、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沙伦(Sharan,S.)博士认为:“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是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小组通常由3-5人组成。小组充当社会组织单位,学生们在这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也通过个人研究进行学习。”
(4)嘎斯基的定义。美国肯塔基大学教授、“合作掌握学习”(Cooperative masterylearning)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嘎斯基(Guskey,T.R.)对合作学习作了比较具体的阐述:“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在一些由2-6人组成的异质小组(heterogeneous group)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们通常从事于各
种需要合作和互助的学习活动。”
(5)赖特和梅瓦里克的定义。英国著名教育学者赖特(Light,P.H.)和以色列著名教育学者、合作学习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梅瓦里克(Mevarech,Z.R.)女士根据斯莱文的上述定义,提出了他们对于合作学习的定义:“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小组中共同学习的学习环境。”
(6)宇的定义。我国教育学者王红宇认为:“合作学习是指课堂教学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
(7)定义。我国教育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8)傅的定义。我国台湾学者林生傅在论及合作学习理论时,直接将合作学习称为合作教学(Cooperative instruction)。他指出:“合作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设计,目的是使学习活动成为共同的活动,其成败关系团体的荣辱。”
从上述专家和学者对合作学习的定义来看,主要有如下两个共同点:第一,强调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载体的;第二,强调合作学习是以完成共同任务为目标的。但本人认为,他们的这些定义仍存在如下不足之处:第一,没有强调合作的连续性和持久性,使我们无法将合作学习与教学合作区分开来;第二,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使我们无法将其与传统教育体制下学生的被动学习区别开来。
我认为合作学习可以作如下界定: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形式,充分开发利用教学系统中的各种动态因素,根据一定的合作性程序和方法使学生在共同目标的引导下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并以小组成绩为评价依据,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进学生知识建构、良好心理品质和情感发展的一种教学策略。数学合作学习则是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情境下的具体应用。
3、结论
合作学习存在的困难: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尤其是在我国普遍班额较大,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长期养成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这一现实状况下,新数学课程实施中合作学习从理论到实践可以说是步履艰难。
《探究合作学习对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文献综述 篇5
一、显性教学VS 隐性教学在语用能力发展中的有效性
语用教学研究主要以语用语言能力为考查目标, 且大部分研究结果表明显性教学比隐性教学更有利于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
Takahashi (2001) 的目标特征为间接请求策略如Would it bepossible to VP? 该研究有显性教学组和隐形教学组。定量分析显示显性教学组更有利于目标特征的习得, 定性分析则表明显性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注意到输入中的目标特征, 为“注意假设”提供了证据。
House (1996) 考查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对于语用流利性的影响, 角色扮演测试表明经过14周的教学, 显性教学比隐性组更有利于对话发起策略的习得, 具体表现在显性组学习者使用的话语标记语形式的多样, 准确度高。
朱炼红 (2008) 采用前测-后测-延时后测设计, 表明显性教学比隐性教学更有利于提高学习者英语请求语意识和产出。
李清平 (2010) 关注社交语用能力的发展, 其研究包括三个教学组:显性教学、视觉强化和输入输出活动。回顾性访谈表明显性教学最有利于初学者语用决策的外显, 话语填充测试显示显性教学和输入输出活动更有利于请求策略的合理分布, 因此社交语用能力的发展, 应该从显性教学入手。这一实验结果和Rose and Ng (2001) 的研究结果一致。
Rose and Ng (2001) 选取恭维语和恭维回应语为目标特征, 采用演绎法和归纳法进行教学, 实验结果表明只有显性教学有利于社交语用能力的发展。
尽管大部分实验显示了显性教学在语用能力发展中的优越性, 近来有少数研究表明隐性教学也同样有效。Flor andFukuya (2005) 研究表明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都有利于促进学习者英语建议策略和建议缓和策略的习得。原因在于该研究中隐性教学处理是通过双重视觉强化实现的, 更大程度上增加了目标特征的凸显度, 从而导致了学习者的注意和习得。
此外, 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的有效性还教学时间、目标特征、目标语接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House (1996) 研究表明, 尽管显性教学更有利于对话发起行为的发展, 两种教学方法都不能导致对话回应行为的发展。Tateyama (2001) 表明经过八周的教学后, 隐性组在角色扮演后测中与显性组没有区别, 原因主要在于隐性组课外接触目标语的时间多于显性组, 且隐性组的水平高于显性组。
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 教学导引有效性的研究是以“注意假设”为理论基础。该假设指出对输入中目标特征的注意是语言习得的前提条件。但研究者在考察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对语用能力发展的有效性时, 并没有测量学习者的“注意”。
其次, 从实验设计上来看, 除李清平 (2010) 和朱炼红 (2008) 外, 实验都采用前测-即时后测实验设计而没有进行延时后测, 从而不能考查教学导引对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是否有持续性。部分研究者则指出显性教学的效果可能要在相对更长的时间内才能体现出来, 因此, 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延时后测是十分有必要的。
最后, 就教学处理而言, 教学导引手段单一。在上述研究中, 显性教学往往通过研究者提供元语用知识实现, 而隐性教学仅通过视觉强化实现 (除Flor and Fukuya, 2005) 。尽管在形位-句法层面有研究表明视觉强化的有效性, 但这些研究都是将视觉强化与其它输入强化手段结合使用。例如, 在Shook (1994) 的实验中, 除提供视觉强化的文本外, 研究者在学习者接受输入前指示学习者注意输入中的目标特征。在语用教学中, 特别是社交语用教学中, 通过单一的视觉强化手段来实现隐性教学并不足以凸显语用特征, 这可能是导致隐性教学在语用教学中不够有效的原因之一。
摘要:语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语用教学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教学处理、目标特征、对象特征、测试方法和研究结果五个方面综述国内外关于不同的教学导引方法 (显性教学/隐性教学) 对语用能力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
关键词:教学导引,语用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2]House, J.Developing pragmatic fluency in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Routines and metapragmatic awareness.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6.18 (2) :225–252.
[3]李清平, 2009, 教学导引对英语学习者的社交语用能力发展的影响[J].现代外语2009 (4) .
《探究合作学习对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文献综述 篇6
关键词:自主,合作,探究,英语教学,能力,实践,思考
英语学科是一种交际性学科, 就是把语言知识变成一种交际能力。这门学科要求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欲望, 有合作学习的精神, 有探究学习的能力, 如何在有限的英语课堂中, 挖掘学生无限的潜能呢?下面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 掌握技能, 发展心智, 形成品德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主导地位。“是给学生一盆水, 还是给学生水源?”每位有远见的教师都会选择后一种答案。因为一盆水总有被喝完的时候, 而学生一旦有了“水源”, 他就可以继续生存下去。因此英语教学应立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为了给课堂带来生动的知识和使课堂充满无限的生机, 教师要由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 把“挖掘”资料的主动权授予学生, 发动他们搜寻学习资源, 用自己的眼发现、自己的手找寻、自己的脑辨析, 从而真正摆脱教材和教师的束缚, 自主地拥有一片广阔的学习空间。如在讲授必修一unit 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一课时, 笔者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英雄, 鼓励学生通过搜寻网络或书籍讲一讲英雄的故事。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树立了自信心, 成就感洋溢在脸上。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成功教学的基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有余地, 创设发现问题的机会, 这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让学生感到自己不是在外界强迫下被动地学习, 而是以主人的身份自主地学习,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主动性。
二、合作学习:
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又称小组学习, 它是以学习小组为教学基本形式, 学生分工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 以小组为形式, 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 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策略。
教师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应该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提供学生间合作交谈的空间, 把自己和组内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筛选, 取长补短, 并设计了讲解、展示、表演等汇报形式,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力量和乐趣, 感受合作成功的喜悦。再次, 教师就要像是一名演员, 深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 正确的引导, 调节矛盾, 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表现自我才能, 而又乐于听取他人意见, 提升学生合作、交流、协调的能力, 因此合作学习的过程又是一个学会合作的过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学习效果就比个体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安排一系列的task.在discussion部分,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 学生们各抒己见、交流思想、共同提高, 这时就可以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如:在教授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2 unit 2“The Olimpic Games”的时候, 学生读完文章, 讨论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holding the Olimpic Games in china, 这时以小组为单位开始讨论, 把举办奥运会的优缺点列举出来, 然后每个小组的代表在班上发言。此时合作学习是指个人与个人在小组内的合作, 小组与小组在班级内的竞争, 这就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从而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 为组争光, 合作学习的方式达到了名副其实的地步。
合作学习作为任务型教学的重要活动形式,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逐渐展示出它的作用。但合作学习的教法仍然处于一个学习与探索的过程, 合作学习还存在着种种弊端,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 使得合作学习日趋完善。
三、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 主要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实现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具体地说: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 创设一种研究的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归纳、整理资料, 处理反馈信息等探究过程, 进而学会学习,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得知识上, 而是转到学会学习, 掌握学习方法上, 使被动地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 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式, 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内容贴近生活, 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 教学活动的设计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笔者在教学中引入探究式教学模式。如在必修1第4单元earthquake这一课, 为了引导学生质疑和探究, 笔者首先在课开始时, 告诉学生这节课我将在网上带他们去一个地方, 并请他们依据我的提示、动作、表情和所给的图片, 猜测要去哪里?诱发学生思考, 产生探究的疑问, 学生们提出了许多问题:
S1:Where shall we go?
S2:Is it an interesting place?
S3:Is it far from here?
S4:Are we going there by train?
S5:why can’t we see the houses?
S6:why are there so many people who are bleeding?
S7:Is it a place where people met some disaster?
当学生猜出这是地震的场景时, 我就点击相应的网址让学生了解地震后的场面, 了解灾区人民的疾苦, 引导学生分担他们的痛苦, 介绍地震来临时采取的措施等等, 由此导入新课。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 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探究式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灌输式弊端, 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的结合, 培养学生自身的探究思维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结束语:
作为一名教师, 能投身于这样一次具有挑战性的教育改革大潮, 可以说是幸运的, 同时又存在着一种挑战。在今后的教学中, 要切实按照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自己,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以学生为本, 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和探索能力。这样英语课
参考文献
[1]顾钟锦《中国教育研究论坛》中国世界语出版社2001年版
[2]《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探究合作学习对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文献综述 篇7
1.1 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笔者的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发现,40%的学生在阅读时断断续续,不连贯,原因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每个句子的结构分析不到位,词组的阅读习惯没有掌握;35%的学生阅读时能够较流利地阅读,但是遇到生词就放弃的心理,便丢下书去查词典,然后记下中文词义再接着读,这样影响了阅读的整体性和连贯性;25%的学生能够流利阅读,但是对于需要连读的部分不能够准确阅读,不能够准确辨认不同的意群,并在必要时停顿,以上都是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
1.2 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导致英语学习兴趣不高
我院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在于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学生一般来自普通高中和春季自主招生。来自普高的高职学生经过了六七年的英语学习,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阅读的能力极为薄弱。据统计,我校2012级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共27人),51.5%的学生没有学过音标,35%的学生没有系统学习过发音:如语音、语调、重读、连读等。对于春季自主招生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当薄弱,学习习惯差,有的学生英语入学考试分数很低,阅读能力十分薄弱。这些因素严重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阅读课程时没有学习兴趣,对于阅读的材料采取应付的态度;有些学生在读错时就放弃阅读,或者改朗读为默读,默读变为不读,严重影响了课内外阅读量和阅读的效率。
2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2.1 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古人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高职英语专业教师,要打破传统的“老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教学模式,结合现代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对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学生采用体验式教学法。例如笔者在高职应用英语专业《英语阅读》第四节“国际时尚”这一章时,首先给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布置预习内容:收集关于时尚的词汇。由于这个任务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会在网上查找资料,有些学生甚至跑到商场把一些时尚品牌的英文抄录下来,在课堂上讲解。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将自己的体验结合学习内容,主动完成阅读的任务。与此同时,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则要采用合作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法。例如在“国际时尚”这节课,首先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分别分配到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当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对于基础较差学生布置相对具体的学习任务。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英语阅读兴趣的目的。
2.2 分析句子结构,提高学生阅读的准确性
有些学生在阅读时,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读,不连贯,致使阅读速度无法提高,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句子的整体结构没有掌握,导致阅读不够准确,从而影响了阅读效率。请看下列对同一个句子,由于句子结构的理解不同所产生的不同阅读方式:
方式1:These days/political,social and creative awakening/seems to happen/not because of college,/but in spite of it.
方式2:These days/political,/social/and creative awakening/seems to/happen not/because of/college,/but in spite of/it.
首先,在阅读前要学会分析句子的结构,political,social and creative awakening是句子的主语,seem是系动词,not because…but是表语。如果大致能够分析句子的结构,在阅读时就会在相同意群的部分停顿,从而较连贯地将句子朗读出来。如此看来,按照方式一阅读的学生能够分析句子结构,准确朗读,而按照方式二阅读的学生则对句子结构模糊不清,严重影响了阅读的准确性。
2.3 充分利用晨读,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思维能力
首先,晨读有利于纠正英语的发音。晨读时,学生能够大声朗读,这样有利于发现自己在阅读句子时语音、语调、重音等错误,并及时改正,保证了阅读的准确性。其次,在晨读时,学生通常会反复阅读,这样能够增强阅读的流畅性和节奏感,从而有利于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建立英语式思维。第三,晨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学生在晨读时,由于大声朗读,可刺激大脑的听觉神经,从而进一步辨别读音相近的词以及吞音、停顿、爆破等难度较大的语音变化,从而提高了听力能力。第四,晨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任何语言的思维都以此类语言本身为载体。创造英语语言的环境和氛围,指导学生阅读、背诵和倾听大量的英语材料,这本身就是个语言输入过程,久而久之,学生的英语语感和英语思维能力必定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增强。
2.4 掌握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阅读能力
提高阅读的速度,是重要的阅读技巧之一,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首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精读,获得较高的阅读理解正确率的前提下,训练泛读技能。其次,指导学生学会预测,让学生借助文章的标题、插图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来预测文章的大概内容,通过分析每段文章首句,预测每段段落大意。第三,训练学生寻读,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着问题去略读,问题需要老师设计跟文章相关的内容,并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课堂学方法,可以锻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并灵活运用各种阅读技巧,从而提高自身的英语自主阅读能力。
总之,提高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从分析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入手,进而采取相应措施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阅读技巧,进而提高阅读能力,这需要师生共同付出长期努力。作为一名高职教师,要经常进行习惯培养与训练,并认真备课,钻研教法,精心设计,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到英语专业阅读课堂教学当中。同时,还要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先进的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取得习惯与能力培养的良好效果。
★课题名称: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1年度课题—“学习习惯养成对外语语言应用能力的影响”,课题批准号:XI416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对英语阅读的习惯培养对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联系。文章主要分析当前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阅读现状,介绍如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和技巧,提出了对今后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阅读习惯,自主阅读,英语专业
参考文献
[1]林朝霞.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J].广西教育,2006(35).
[2]陆恩.改进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促进学生自主阅读[J].中国校外教育,2010(90).
【《探究合作学习对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文献综述】推荐阅读:
合作探究学习方式10-14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07-31
探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11-02
合作性探究学习08-22
合作探究学习方法09-05
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探究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