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

2024-07-13

英语阅读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共11篇)

英语阅读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 篇1

高职英语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我们要注意学生词汇的掌控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其他课程的辅助,本文从实践出发,探讨了英语阅读课程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及对策.

作 者:刘海云 胡中华 作者单位:刘海云(江西宜春职业技术学院)

胡中华(江西宜春带新一中)

刊 名: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英文刊名:CHINA AFTER SCHOOL EDUCATION 年,卷(期):20xx “”(z1) 分类号:H3 关键词:英语口语教学 语言交际能力 英语阅读词汇掌握 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阅读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 篇2

1 ESP概说

ESP是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的缩写,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专门用途英语”、“行业英语”或“职业英语”, 如商务英语、工程英语、医学英语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全球经济迅猛发展, 英语成了世界交往中的主要通用语言。为了满足各类人员英语的需要, ESP便应运而生。

ESP是一种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的教学途径, 它的精髓是分析和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 以提高教学效果。ESP主要分为:EOP/EVP———职业英语 (English for Occupational/Vocational Purposes) ;EAP/EEP———学术、教学英语 (English for Academic/Educational Purpose) ;EST———科技英语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2 ESP阅读教学理论

ESP阅读课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衡量一个人外语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许多ESP学习者特别是EAP学习者学习英语的主要目标。ESP读者阅读的目的是为了理解读物的内容并获取所需信息。所以, ESP阅读课教学的出发点应该是培养学生从所读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技巧。读者在阅读中, 一边对读物进行推断预测, 一边进行验证修改, 利用这些背景知识去理解读物的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3 ESP阅读教学实践

如何运用ESP阅读理论进行高职高专英语实践教学, 笔者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安排上做了以下尝试:

A.尽可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 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每个单元开始前要做读前准备活动, 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努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根据具体情况, 可以采取各种方法以求最佳效果。例如:讨论法。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就拿“Principles of Insurance” (管理英语, 第六课) 为例, 可让学生对Insurance发表自己的见解, 再谈谈他们所涉及的有关insurance的情况, 然后讨论一下princiles of insurance, 以求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

B.为学生讲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政治、文化、经济、历史等方面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的理解能力。

C.努力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传授一些扩大词汇量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要强调词汇量输入的重要性, 将扩大词汇量变成学生经常的、自觉的行为。通过讲练,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避免遇到生词就查的做法。传授他们靠上下文提供的线索进行构词分析来猜测词义。

D.培养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和方法去有效地阅读各种文体材料。对于需要了解读物的大意和主要细节的阅读材料, 可让学生采用略读法 (skimming) , 选择重点部分阅读, 如题目、小标题、主体句、开头、结尾部分, 等等。对于一些从阅读材料中即可查出所需某些特定信息的, 可让学生采用查读 (scanning) 法。为了领会和掌握所读材料的精神实质和内容细节以及作者的立场、观点、意图, 就要让学生使用字斟句酌, 边读边理解边深入思考的阅读方法, 即研读法 (study reading) 等。

E.传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策略和具体方法。阅读的目的是为了理解所读的内容并获取需要的信息。而理解则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缓慢过程。在阅读理解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 他们必须利用边读边预测、猜想、归纳等综合技巧, 努力去弄懂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理解的基础上, 对读物提出个人看法。

4 结语

用ESP阅读理论指导高职高专大学英语阅读课程教学, 符合了《大纲》对学生专业阅读能力的要求。我们知道, 阅读是掌握语言知识、打好语言基础、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阅读能力是大部分学生今后所需的主要语言技能, 所以, 在英语教学中, 要始终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以ESP阅读理论为指导, 可以明确目标、针对性强地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 有利于学生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和规律, 对他们日后的英语学习也有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 1996.

[2]张国杨, 程世禄.ESP的理论与实践[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英语阅读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 篇3

【关键词】高职学生 英语学习焦虑 阅读成绩 影响

自1970年起,第二语言研究的重点发生了转移,由教转为学。实践证明,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效果的好坏与其自身学习能力、情绪等存有密切的联系。克拉申曾表明,各种情感因素对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具有很大影响。其中,外语学习焦虑在所有情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经调查,对外语抱有恐惧心理的大学生占据着极大的比例,恐惧心理主要表现在阅读外语书,上外语课,利用外语与人交流沟通等方面。文章基于实际调查,从外语学习焦虑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研究方法,统计结果及分析,产生焦虑的原因及有效改善策略五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一、外语学习焦虑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焦虑属于情绪变态范畴,其别称为心理异常。通常来讲,失败、内疚、自信心及自尊心受挫等情况下,个体会在情绪方面产生波动,甚至引起情绪失控。所谓的外语学习焦虑指的是在学习语言时,个体所产生的一种情结(信念、行为、感受、自我认识等)。交际焦虑,即个体与他人预期及真实交际过程中,学生所产生的焦虑或者恐惧。退缩及回避交际皆属于交际畏惧症范畴。学生考试焦虑,即在观察及看待过程时,个体抱有恐惧心理,且倾向不足,换句话说,考生时常因担心考试成绩不理想而焦虑。据研究,学生的学习技能极有可能是引发其产生焦虑的关键性因素。负评价焦虑,即害怕别人对自身的某些评价,尤其是负评价。实践证明,负评价极易导致学生沮丧、灰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自信心及自尊心。据国内外研究、分析显示,学生的外语写作成绩、听力成绩、口语成绩、阅读成绩等皆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外语学习焦虑的影响,也就是说,其与外语学习焦虑皆存在负相关关系。

然而,某些学者对焦虑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线性关系持否定态度,认为两者毫无牵涉。此外,有研究报告指明,优异的学生适应焦虑的存在,较无焦虑而言,焦虑的存在有利于激发他们的个体潜能;良好的及较差的学生会因承受不了焦虑而做出一些消极行为。总之,研究者尚未对教学与成绩的关系做出统一的定论。

二、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最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入学人数不断上升。但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及知识基础、求知欲望等却一年不如一年。高职学生是受教育群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与普通高校学生及中等职业学院学生存有差异性。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较为特殊,其来自中专、职业高中、普通高中,生源呈现出多样性,他们在英语基础、学习能力等方面也有差异。尽管高职院校学生在入学前已学习英语多年,但大多数学生英语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其掌握的英语词汇量亦与相关高职英语教育规定不相符。

在大学中,英语属于必修课程范畴,师生对其的重视程度极高。此外,受找工作、考试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英语求知欲比较强,英语学习的迫切性给他们带来了压力。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极高。另外,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不知如何学习英语,不敢主动回答问题,因英语基础较差而自卑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及英语学习成效。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对象为笔者所从教的高职院校中学习公共英语的学生。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笔者所采取的调查方式为随机抽样。参与调查的学生人数共140人,来自4个班。

(二)研究工具

在具体实施中,笔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问卷所采用的是极具公信力的《外语课堂焦虑评估量表》。此外,为更好地研究、分析英语学习焦虑与阅读成绩两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还结合了实际教学经验,编制出一份包含 33个问题的问卷调查表,其涉及负评价恐惧、交际畏惧、阅读畏惧、其他外语课堂焦虑四个维度。由于学生主体在兴趣爱好、个性、学习能力等方面存有一定的差异性,每道问卷题的答案都具备多元选择,且其对应着相应的分值。分发出去14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为120份,问卷有效率为85.7%。

四、统计结果及分析

问卷调查后,利用相关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经计算,得到与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相关的数据:参与调查的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标准差及平均数。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英语学习焦虑对阅读成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一)对统计结果的描述

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笔者将其概述为以下内容:学生的焦虑指数通常在37—136范围内波动,焦虑指数最大值是136,最小值是37,极差值为99,焦虑指数平均值为96,中位数为85.21,众数是61,标准差为15.785。这些数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大多数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皆存在焦虑现象。

(二)分析结果

就本次调查、研究、分析而言,参与的男生数量为8名,其所占据的比例较小,因而无法对比分析男生及女生英语学习焦虑对阅读成绩的影响。本次调查,旨在分析,明确英语学习焦虑及阅读成绩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笔者采用了皮尔逊相关系数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果为负相关关系显著性的值约为0.27,明显高于标准显著值0.05。这足以证明,学生在英语学习时越焦虑,其阅读成绩则越差;反之,其阅读成绩则越好。

五、产生焦虑的原因及有效改善策略

根据调查及分析结果显示,很多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较高的焦虑,其与阅读成绩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学生的阅读成绩受英语学习焦虑的影响。造成此种结果的因素有很多,笔者将其总结、归纳为以下内容:学生主体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个性等方面存有很大的差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主要存在课堂、考试、负评价、与人交流等焦虑。上述焦虑的存在,严重影响着阅读质量。此外,高度的考试焦虑,极易对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造成负面影响。同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阅读自信心不足,其对自身持否定态度,总是担心、害怕无法完成相关英语学习任务。由调查、分析结果获得了引发高职学生焦虑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以下改善策略,以提升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质量。

首先,充分挖掘、利用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手段、基础设施等),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英语阅读氛围。此外,注重创造参与机会,以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增强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使其焦虑降低或消除。

其次,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活动时,要注重人文关怀,确保学生自尊心得到有效保护,进而调动学生参与英语阅读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再者,建立并完善英语阅读测评体系,及时发现并对存有英语学习焦虑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疏导,以减少或消除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在测评时,教师可采用多元方式进行评价,例如教师评价、同学评价、自我评价等。

最后,巧妙设计阅读任务。众所周知,学习任务对巩固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应用知识与技巧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布置英语阅读任务,进而防止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焦虑现象。

六、结束语

一直以来,我国以促使学生获取专业知识,善用英语工具为英语教学目标。现在,国内外有大学英语四六级、雅思、托福、专业英语四八级等英语考试,阅读题型在其中占据着相当大的份额。由此可见,阅读能力对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英语焦虑的重视与解决,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学生出现英语学习焦虑现象,进而使其英语阅读成绩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安维彧.高职学生英语阅读焦虑与阅读策略阅读成绩的相关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20):100-103.

[2]王芳莹.高中生英語阅读焦虑、性别及性格倾向对阅读成绩的影响[D].重庆:重庆大学,2012.

[3]高迟.高中生英语口语焦虑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3.

[4]杨一鸣.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外语课堂学习焦虑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英语阅读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 篇4

高职英语阅读中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

高职教育提倡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任务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能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有效提高高职院校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文章针对高职学生英语阅读的现状,结合阅读教学与任务型教学的理论知识,探讨任务型教学法是提高高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 者:程明 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77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48)分类号:H3关键词:任务型教学 英语阅读 高职教育

对英语快速阅读教学的探讨 篇5

阅读是运用最频繁的语言活动,是获取语言知识的主渠道,是打好语言基础、提高语言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信息社会,快速获取有效信息尤为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英语快速阅读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当今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应用型人才.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大学英语快速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 者:张静  作者单位:武警上海政治学院 刊 名:青海教育 英文刊名:QINGHAI EDUCATION 年,卷(期): “”(3) 分类号:H3 关键词: 

英语阅读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 篇6

【摘要】专业英语的学习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至关重要,而目前专业英语的教学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教师的质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文章分析了专业英语教学的师资现状以及影响专业英语教师进行专业英语教学的相关因素,阐述了专业英语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应对挑战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专业英语教学;师资现状;高职院校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化、国际交流的步伐不断加快的高科技时代,我国面临外来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迫切需要培养一批既具有专业技能又有英语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顺应时代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按照教育部《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要求意见》的要求,应以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知识结构以够用为标准,教育教学的实施以强化应用为重点,紧密联系工作岗位的实际,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举足轻重,教师素质的高或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提高专业英语教师的素质刻不容缓。

一、专业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教学阶段与专业英语教学阶段,专业英语是基础英语的后续课程,是架设在基础英语学习和专业领域英语实际应用之间的桥梁。专业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ESP)的简称,又称专业科技英语,它的课程内容涉及面广,包括技术报告、技术说明书、产品广告、合同、协议书、投标书等。因此专业英语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篇章结构的分析及技术术语和专业词汇量的扩大上,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翻译技巧并具备用英文来处理本专业业务资料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众所周知,教师的质量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专业英语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专业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全面的专业业务知识和专业课程教学的经验,了解本专业的最新发展动态, 并且在本专业某一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或独到的见解。

第二,专业英语教师必须在英语语言上具备较高的水平,即能够驾轻就熟地使用英语进行专业知识的讲解,能够胜任双语教学。

第三,专业英语教师需要具备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能够随着行业的发展,在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以及其它相应的职业技能。

第四,专业英语教师除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英语水平外,还应该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定期下基层,实地接触毕业生的工作环境,了解用人单位的最新需求, 使教学不与社会实际脱节。

二、专业英语教学师资现状

恰当配备师资是能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的专业英语教师主要有两类,一是英语专业教师,二是专业教师中英语较好者,以前者为主。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各擅所长,前者英语语言功底扎实,特别是在讲解语法、分析语篇和组织教学活动上驾轻就熟,但是专业知识欠缺,专业英语的教学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容易导致教学只注重英语学科的知识传授,而忽视了本专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后者专业基础扎实,特别是在讲解本专业文献、专业术语上有很大优势,但是英语发音不准,没有经过专门的英语教学培训和口语训练,缺乏用英语授课的能力,对英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和教学方法也很陌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从总体上看,专业英语的师资配备不足,师资队伍参差不齐。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高质量教学效果的保证。 因此专业英语教学的关键并不在于它是由专业教师担任还是由英语专业教师来担任,而在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只有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提升,专业英语的教学才能有明显的改善和进步。

三、影响专业英语教师进行专业英语教学的因素分析

影响专业英语教师进行专业英语教学的因素有很多,特别是客观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现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高职院校普遍对专业英语教学重视不够,部分院校把专业英语课程设为考查课

专业英语课程通常在大学三年级开设,学时少,学分低。专业英语教学目前没有统一的具体要求,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试标准基本上处于无人指导、无人管理、无人检查的状态,专业英语教师大都孤军奋战。

(二)学生普遍存在重视基础英语阶段学习而忽视专业英语阶段学习的倾向

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和目的就只是通过英语等级考试,目的一旦达到,他们就放松了对英语的学习,没有把专业英语的学习作为进一步培训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来对待,在专业英语课的学习过程中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差,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教材的选用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没有优秀的教材,再好的教师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教材方面,由于专业繁多,同一专业因任课教师不同可能教材就不同,很难实现使用统一教材。目前专业英语教材的选用一般没有明确的、统一的指导思想,过于强调自主性,忽略了指导性,因而存在着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况且专业英语教材的内容大多来自国外原版教材及某些外文刊物,有的是全文选用,有的是节选部分章节或段落,随意性强,选材面窄,文体单一,很多材料内容脱离实际需要,不利于课堂教学。

四、加强师资建设、提高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教师首先应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

专业英语的教学要求教师自觉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以课本、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贯彻“以学生的需要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重点”的教学思想,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把英语当做工具去了解和学习其专业及相关领域内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素质。

(二)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教学是否能取得好的效果,教学方法是关键。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枯燥,教学内容单一,必须加以改进。首先,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把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应尽量让学生自始至终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另外,教师应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努力创造实际应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只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教学质量。

(三)根据专业需求编写科学的教材

教材是教学之本,好的教材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但目前的专业教材内容过于单调,不够全面,专业针对性差,知识缺乏先进性和前沿性,不能充分满足专业英语的教学。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有必要联合编写一套新的、科学的、适合各个专业使用的教材,能够适用时代需求,与时俱进。

(四)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推广,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场景,使抽象的、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内容,而且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相关信息,突破课堂上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质量也就相应地得到了提高。因此,熟练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专业英语教师的当务之急。 此外,各院校应投入资金,聘请专家进行指导,加快现有专业英语教师的培训,或者引进几个既懂专业又懂英语的高层次人才, 让其成为学科带头人, 既培养学生, 又培养老师, 从而带动整个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在人才竞争激烈的新时代,专业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自觉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才能应对挑战,才能为社会培养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杜立红.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

[2]须海丽.试论我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其改进途径[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1).

[3]杨蕙馨.专业英语教学的一点体会[N].光明日报,.

英语阅读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 篇7

1 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随着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并在90年代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1]。语篇分析法能帮助读者系统地分析语言在文章中的相对位置及其产生的意义, 并辨别篇章中的结构模式及其规定这些模式标记的语言手段, 使得学生在语篇分析的基础上掌握全文, 从而提高语篇能力[2]。语篇分析包括语篇层次的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宏观分析指把文章作为一个整体, 要求学生从文章的层次结构和内容入手分析文章的主旨大意和语篇结构;微观分析不仅分析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连贯, 而且分析语法词汇等基本的语言知识。

2 语篇分析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2.1 语篇分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传统的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中心, 注重知识的灌输,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对阅读内容的解析和对词汇语法知识的讲授。而语篇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语篇分析的阅读教学中, 学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 不再片面理解文章主旨, 而是进行积极思考, 整个阅读过程变成了预测和验证的过程。预测引起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 验证则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 这种成就感会激发学生更大的阅读兴趣。

2.2 语篇分析能提高阅读的准确度

语篇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丰富的语篇知识,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会快速地从记忆中调用相关知识, 根据文章的语篇特点和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对阅读材料进行预测和验证。学生的语篇知识还能够帮助读者在阅读中区分事实和观点, 从而能把握文章的重心, 达到对文章的透彻理解。

2.3 语篇分析能提高阅读的速度

语篇教学法引导学生划分段落、归纳段落大意和文章的主旨、辨别主次要信息和干扰信息语篇分析, 这一方法提高学生的语篇分析意识、培养学生语篇推理分析能力及增强对文章结构的敏感性。因此, 学生在阅读理解时能够快速抓住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大大提高了阅读速度。

3 语篇分析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

1) 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标题对文章进行预测

文章标题是整个文章内容的高度凝练。教师可以向学生就标题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大体内容、语篇类型和题材进行预测。这一步骤至关重要, 它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阅读文章的兴趣, 帮助学生调用相关的背景知识更好地理解文章。

2) 引导学生进行体裁分析

体裁分析是语篇分析的一个方面。文章体裁不同, 阅读时的方法和侧重点也不同。例如:阅读说明文时, 要侧重分析主题句、辨别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和识别说明方式。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所学文章帮助学生习得不同文章体裁的行文特点和篇章结构, 培养学生的语篇识别意识。

3) 引导学生分析句际关系及段落的衔接, 训练学生预测语篇意义的能力, 句际关系的分析也是语篇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借助语篇衔接手段, 理清句际逻辑关系, 不仅为学生正确理解课文扫清障碍, 还可以帮助学生预测下文的内容。

4) 训练学生猜测词义, 简化句子的能力

语篇分析理论既重视分析语篇的整体结构也重视语言点讲授。语篇能力的培养并不排斥对句子结构、短语和生词的分析。在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训练学生利用课文语境猜测词义的能力,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单词的意义和了解它在真实语境中的使用, 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克服生词障碍快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 教师还应训练学生简化长、难句的能力。扫清语言形式的障碍, 尤其是搞清楚长、难句的句子结构, 可为正确理解和欣赏语篇铺平道路[3]。 (下转第37页) (上接第32页)

4 结语

语篇分析从篇章的整体出发, 把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引导学生分析理解篇章结构, 划分段落, 分析句与句、段与段的衔接和连贯、语篇的文体特点和写作技巧。这种方法弥补了传统的阅读教学的不足, 使得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它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和阅读速度。

参考文献

[1]张建军, 袁秀丽.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 2011, 9 (2) :69-71.

[2]蒋咏梅.语篇文体图式探析及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郑州师范教育, 2015, 4 (4) :30-32

英语阅读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 篇8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13-02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进步,国家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希望,也是百年大计,因此做好教育工作显得刻不容缓。教育工作必须面向国际,面向将来,而英语作为提高国民素质能力,赢得世界舞台的重要武器,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在英语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但又要尊重每个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使其形成合作互补模式。阅读作为整个英语中的重点,所以我们就要把它作为重要技能去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英语阅读教学因此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小组学习合作的含义

关于小组合作的具体含义,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比如说,学者王坦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策略,一种促进学生们为了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在不同的小组中合作学习的方法。根据前人的教学攻略,我们可以这样来总结小组学习合作的定义: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整个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我们评价的也是小组整体的合作团结能力,通过同伴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集体合作来实现共同学习这一目标。

二、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现状以及现存问题

我国由古至今,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一直追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老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模式一直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导致这种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中学生英语的水平的提升。目前初中英语课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是主要的教学方式

中国目前的英语教学模式完全就是采取了语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老师起着一个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却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整个教学活动的特征就是“老师讲解,学生听课”,老师在课堂上不停地讲解,学生不停地抄着笔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活动完全为零,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最终造成的结果可想而知,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没有兴趣可言,时间一长,学生可能也会产生厌学的想法。

(二)教学情境欠缺

英语作为引进的语言,它不像本土的汉语,所以它对于我国大多数的中学生都是很有难度的,尤其是阅读理解这一模块。在我国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老师一般都是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去讲解整片文章,情绪完全没有半点起伏。教师完全没有想到情境教学在整个英语阅读中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所以才会出现很多教师出现了英语口语才需要创设情境的想法,这样就更方便学生学习口语。正是因为这种错误思想的误导,致使很多老师单纯的认为这才是最好的教学方法。有学者研究证明,情境会利用人的感官,从而让人产生交际的兴趣和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心理活动。情境越丰富,越能表现语言既有的意义,语言实际就是客观情境的反映。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管是英语阅读还是口语交际,教学情境的设计都显得尤为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英语的综合素质。

三、初中英语采用小组合作阅读教学的办法

针对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实际问题,我们就要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因此,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举例子的方法去讲解英语阅读的办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要精心设计

初中英语的知识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但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于小组合作学习中,所以,这个时候就要老师去精心挑选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要具有能够引起学生思考学习,引起思想冲突的特点。就比如说,在初中课文阅读理解的讲解过程中,通过对整篇文章的通读,你会发现其中80%的单词其实都是学生学过的,但就是由于他们自身缺乏对于单词结合情境的能力,甚至会因为机械记忆影响对整篇文章的理解。这个是时候我们就要引导学生以小组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根据词境猜测单词含义。首先带领学生通读全文,把握文章整体大意,然后在每段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找出中心句,在弄清每段的基本中心点之后,最后再去猜测文章中单词的意思。在这里,老师发挥的作用就是学生新旧知识的支架,起到引导作用,最后促进学生整体英语能力的提高。

(二)积极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性,所以在进行分组的时候我们就要在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在上课之前,先和小组代表商量以学生实际水平为基础的内容,本节课应该达到的目标,共同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在具体上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多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见到的例子,一方面开拓学生的眼界,另一方面调动课堂的学习氛围。但特别要注意教学方法,优秀的教学方式更加有利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在课程结束后,我们要对课堂进行小结,对于不足和缺点争取在下次课堂上不要出现。

(三)发挥教师在整个小组中的促进作用

教师是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领导者。教师要对整个学习的内容进行分类,划分成适合本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另外,问题的设计一定要具有层次感,这样就可以更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要严格把控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要进入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领域,对他们的疑问进行解释,同时及时制止利用合作学习时间闲聊的现象出现。

教师要对小组的交流进行指导。教师要根据不同组的不同情况给予他们指导,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小组合作的效果。

四、小组合作阅读教学对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

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增强。而它对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提升了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在英语的阅读模式中,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让学生的思维模式得到转变,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也大大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大家明白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实际上是否听,老师并无从得知。但此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就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从而掌握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设立小组进行共同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随时让学生提出自己产生的疑惑,然后进行讨论交流解决,这样的方式不仅让学生有了自主的空间,而且也让一些性格孤僻的学生有了发言的机会。这样的方式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也帮助他们提升了学习能力。

五、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既是一种教学的方式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针对小组合作学习在整个初中英语阅读中的作用,还是需要教师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出发,做好相应的应对方式。在小组的沟通交流中去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魏春梅.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校园英语,2014.

[2]焦薇娜.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式阅读教学模式探讨[J].中学生英语,2015.

[3]尹淑贤.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对初中英语阅读能力影响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20:116.

作者简介:

英语阅读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 篇9

10月,国家教育部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明确要求,高职高专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这些规定为高职院校实施任务型教学提供了依据。近几年的实证研究也表明,任务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英语水平,尤其在培养交际能力方面优势明显。因此,在高职英语课堂实施任务型教学成为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研究对象和工具

笔者利用北京市高职英语教师培训的机会,对来自十余所高职院校的约70名英语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任务型语言教学开展的情况及影响实施的因素。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4份。64位教师中,副教授职称8人,讲师46人,助讲5人。平均从教年限为9.5年,平均年龄33.4岁。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实施的情况

调查显示,78%的教师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一般了解”,68.5%的教师阅读过2篇以上的相关论文,76%的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曾经尝试使用任务型教学法。这说明多数教师对任务型语言教学有一定的了解并愿意尝试运用。这是令人欣喜的现象,反映了近几年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对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职英语课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却不尽如人意:24%的教师表示从未使用过任务型教学法;51%的教师表示很少使用;表示经常使用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师只占调查总数的25%,占曾经尝试任务型教学法的教师的33%。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另外67%的教师虽然尝试过任务型语言教学,却又未能坚持呢?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调查影响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课堂实施的因素。

三、影响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实施的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中远未普及,在实践层面存在诸多影响实施的困难。本文从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教学评价与教学管理以及教学法本身五个方面阐述影响任务教学法实施的因素。

1.教师因素

(1)缺乏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了解

大多数教师仍然缺乏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深入理解。只有22%的教师认为对任务型教学“非常了解”,20%的教师只读过一本有关任务型语言教学的书籍,而39%的教师则从未读过任何相关书目。阅读论文的情况好些,37.5%的教师读过5篇以上相关论文,读过2~4篇的老师也占到31%。而在是否接受过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培训这方面,情况并不乐观,41%的老师只接受过一次培训指导,12.5%的教师从未接受过任何培训。34%的教师认为对任务型教学法了解不够是未能充分开展任务型教学的主要原因之一。

任务型教学的英语课堂以交际性任务为核心,学生是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主角,教师是任务的设计者、活动的组织者和答疑解惑者。一节成功的任务型英语课堂必须有精心的任务设计和活动组织。教师缺乏对任务型教学法的足够了解,就会导致对任务的选择与安排不合理,对自身角色的认识不准确等问题,这些都会造成教学的失败,使教师无法坚持任务型教学。

(2)英语口语水平不高

任务型教学以完成交际性任务为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为主。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英语的教师们,多数没有海外留学经历,虽然读、写、译是他们的强项,但大多数教师却不能说出地道的日常交际英语。本次调查显示,25%的教师担心自己英语水平不够高,面对任务型教学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缺乏信心。该结果也与前人的研究发现不谋而合:“教师英语口语水平不高是高职高专任务型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充当咨询师的角色。学生运用语言完成的任务是开放性的交际任务,因此可能会遇到各种无法事先预料的语言问题和交际策略问题。教师在交际性英语,尤其是口语方面能力欠佳会导致教师在教学中焦虑和紧张,致使教师不愿意使用任务型语言教学。

2.学生因素

任务最终要通过学生运用语言来完成,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因此学生的素质也极大地影响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本次调查中84%的教师认为“学生英语基础差、自觉性差,不能在课前做好老师布置的预习和准备工作,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无法完成任务”是开展任务型教学的主要困难,这个比例远高于认为教师水平是主要因素的34%。另外,31%的教师认为“学生纪律差,分组活动时很难保证课堂纪律”是主要困难之一。

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完成任务,它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然而,高职学生大部分英语基础水平较低。他们习惯了中学时的应试教育,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习被动,对于发挥主动性的任务型教学不适应,在课堂上存在严重的焦虑情绪。

任务型教学提倡合作学习,许多活动要分组来完成。一些学生在中学阶段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学习风格,注重个人考试成绩,不愿参与合作学习。

3.教学资源因素

任务型语言教学提倡运用真实语言材料和使用多媒体课件。由于我国开展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践时间不长,已有的教学资源大多数针对中学生及本科生,因此,寻找适合高职生的语言材料和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耗费教师大量时间。然而,教学任务繁重使教师无法拿出更多的时间准备任务型教学的材料。之前也有研究表明,教师进行任务型教学的课堂设计和教学资源的准备工作耗时多,会影响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的积极性。

4.评价与教学管理因素

传统的英语测试方法仍然以考查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掌握为主,不符合任务型教学提倡的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标,与任务型语言教学方法存在着矛盾性。传统上对学生的评价也以终结性考试为主,过程性考核为辅。评价制度单一制约了任务型教学的实施。

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绝大多数为大班教学,增加了教师对课堂纪律和讨论内容的控制难度,使部分教师放弃任务型教学。已有研究表明,大班授课对任务型语言教学有消极影响;大班课堂教学难以控制,学生反馈不容易,有的同学不主动参与。

学校的管理以及对老师的教学评价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施。本次调查中,37.5%的教师担心“督导对英语课运用任务型教学法不够了解,听课时给自己打分低”而不敢尝试任务型语言教学。34%的教师因为“教务部门对课堂纪律的严格监督,使自己担心组织活动时控制不好课堂纪律”而放弃任务型教学。

5.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本身的因素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本身是个舶来品,是在国外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而在中国,英语学习是外语学习,而不是第二语言学习。外语学习有很多不同于二语习得的特点。再者,任何一种理论都需要在实践的层面进行检验。任务型语言教学在我国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也只有十余年,需要教学的进一步检验和完善。

四、促进任务型语言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实施的几点建议

针对本次问卷调查反映出的问题,结合任务型教学的特点和我国高职英语教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对教师的建议

(1)通过自学和互动学习加强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认识,切实提高理论水平;

(2)积极提高自己的英语交际水平,尤其是口语能力;

(3)根据学生英语基础和年龄特点,设计适合学生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改变应试教育所养成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4)分工合作开发和共享教学资源;

(5)改变学生评价制度,减少对语言形式的考核,注重对交际能力的考核,增大过程性考核的比重;

(6)继续推进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实践研究,持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

2.对教学管理的建议

(1)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教学法的培训,加大专家到一线指导教学的力度,组织教师推广教学经验;

(2)加强对教师外语运用能力以及课堂管理能力的培训;

(3)改进教师评价标准,鼓励教师尝试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对教师和教学条件的高要求决定了在它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会面临比传统教学法更多的困难。语言学家Littlewood也指出:“现在普遍认为还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设置过程适合任何教学背景下的所有教师和学生。”然而,只有研究和实践,才能进步和完善。相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深化外语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是教师和社会共同的期待。

参考文献:

[1]Skehan,P.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教高司57号。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S]。教育部高教司,2000(10)。

[3]马德玲。关于高职学校任务型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4]杨竹。高职高专英语任务型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

[5]刘利平。影响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实施的主要因素[D]。重庆:西南大学,.

[6]崔蕾。高中英语任务型阅读教学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9.

[7]陈祥海。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8]吴丹。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施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

[9]Littlewood,W. Communicative 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East Asian Classrooms[J]。 Language Teaching, 2007, 40: 243-249.

英语阅读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 篇10

摘要:语言测试对外语教学存在重要的反拨作用1。阅读理解测试作为高考英语的组成部分,因其题型固定,信度高效度较低的测试特点,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反拨作用显著。如何促进阅读理解测试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两方面的改革,增强高考阅读理解测试对教学的正面影响,减少负面反拨是需要NMET设计者和高中英语教师关注和思考的重要方面。

关键字:反拨作用;阅读理解;高考英语

一、引言

语言测试因外语教学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同时,也必然反过来对教学产生重要的影响。教育界将这种测试对教与学产生的影响定义为反拨作用(backwash)。语言学家Arthur Hughes(1989:1)认为:测试对教学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如果一个测试被认为极其重要,那么有关它的一切备考活动就会统治日常教学活动。而高考作为一场全国性的高校选拔性考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综观我国高中的备考状态,高考虽不能说“统治”了日常教学活动,但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中尤其是高三教学活动的安排。分析全国各地的高考英语试卷,阅读理解部分(不包括完型填空)的分数在整张英语试卷中占了平均26.7%的比重。阅读理解以其每题两分的高分比例,充分引起了学生和教师的重视,也必然成为教师设计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导向标。

二、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解读

(一)阅读理解测试的内容

通俗地讲,阅读理解能力是指一个人读懂所读材料或掌握所读材料意思的能力, 可以具体为对词、句、段落和篇章的把握和理解能力, 它是语言能力的一部分(王云华,2008:79)。《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课标)》(教育部考试中心,2012)规定: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和要义;(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4)作出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可概括为考生能够在已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材料理解篇章主要内容和具体信息,分析篇章结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观点及态度,同时能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的能力。

纵观1995年至今的英语高考卷,阅读部分多是以四至五篇300字左右的短文组成,每篇辅以五道左右的选择题。根据《大纲》的要求,阅读短文材料的选择多样,体裁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四种,而题材涉及日常生活、古今传说、人物社会、科技文化、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环境保护等。文章后的题目也完全根据《大纲》的要求进行设计,多为主旨题、细节题、词义题和推理题(刘美华,2007:39)。

(二)阅读理解测试的题型

评价一套英语试题质量高低的标准主要包括试卷的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可行性 1 反拨作用:指语言测试对教与学产生的影响,由语言学家Arthur Hughes首次提出。

和对教学的反拨作用等指标。其中效度和信度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指标。效度,指试题是否考查了原定需要考查的内容,考试的结果能否用来评判预定要测试的语言能力。效度是测试是否科学的前提。信度,亦称可靠性,是指考试结果是否稳定、可靠。信度提供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信息,关系到测试的客观与公平(赵德安,2006:17)。但综观2012年全国各省市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部分的试题,除上海市高考卷采用了多种形式的阅读题,包括多选,选主题句完成篇章,填空和简答外,其他省市包括全国卷虽有一部分也引入了选主题句完成篇章的题型,但无一例外都是选择题的形式。这样的题型设置虽然评分客观、信度高,但相应地也会造成题目的效度不够。四选一的多选题的形式,即使考生对题目一点不理解,仍有25%正确的几率,影响到测试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阅读篇章题材广泛,题型(包括问题的内容和问题的形式)固定,此为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部分的两个显著特点,由这两个特征出发,我们可以看到阅读理解测试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各个方面的反拨作用。

三、高考阅读理解测试对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正如Hughes提到的,测试对教学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阅读理解测试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也相应地具有双重性。

(一)正面反拨

高考阅读理解的问题是完全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来设计的,因此题目多是在测试考生对篇章各方面的理解能力。作为高中教学安排的指向标,高考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方面起到了很好地正面反拨作用。高中教师无论在教材课文的讲解过程中,还是在大量真题和模拟题的阅读训练上,都在重点讲解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旨,教授阅读的技巧,包括略读、跳读、带着问题读等各种获取信息的阅读方式,这与我们日常生活阅读的主要目的相符。这样的阅读课的形式,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篇章方面确实起到了很好地效果。

再者,由于高考阅读题材广泛,教师为了帮学生备考应试会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即使是在进行大量阅读真题的操练过程中,也无形之中让学生接触到了各种类型的文章,对各种领域的知识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负面反拨

高考作为一场高校的选拔性能力考试,无论对于学生和家长,还是老师和学校,都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一场考试决定了他们的人生走向,因此高中三年尤其是高三的唯一目标就是在高考中获得高分。而对老师和学校来说,一个学校的升学率或是一个班级的重点率是影响学校建设和老师薪资及声誉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因此,学生和老师都将重心放在备战高考上,而忽略了在高中阶段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才是重中之重。高考给学生和老师带来的巨大压力,引发了诸多的不良影响。

前面已经提到,高考阅读题型固定,有据可循。高中英语教师经历多年的高考,已经能总结出针对英语阅读的多种应试技巧。能在短期内通过教授技巧让学生得到高分,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高中尤其是高三的英语课上,老师一门心思大搞题海战术,在阅读的讲解上有时仅限于对学生错误题目的解释。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耗费大量时间,提分的效果也很有限。于此同时,进行长时间的真题训练就意味着无法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教学形式单一,应试成了学生阅读的唯一目的,毫无兴趣可言,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2012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12)将英语课程目标 按照语言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其中第八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语言技能八级目标在对学生阅读方面的要求是:

1、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2、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

3、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

5、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或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

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6万词以上。可以看出这些要求与考试大纲基本吻合,但也有超出大纲的要求,包括第4、第5和第6点。而恰恰因为这3点不在大纲要求范围内,高中英语老师常常将他们忽略。根据《课标》的要求,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文化意识也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部分。但由于高考的功利性目的的影响,教师一味将重心放在如何提高学生阅读成绩上,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阅读教学过程中文化背景的输入。同样由于高考的影响,大部分学生必然无法完成36万词以上的课外阅读量,教师在这一方面又没能尽到鼓励学生阅读并为其选择推荐阅读材料的责任,严重影响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特别是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意识作为得体运用语言的保证,对其的缺乏将成为学生之后语言习得的障碍。

在学生个人方面,高考的功利性驱动成为大多数考生学习英语的唯一动机,而老师没能给予这一问题及时的关注,既没能通过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摆正学习态度,也没有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采取多样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于这一问题的存在,英语教师固然负有很大的责任,但追根溯源,高考英语题目设置存在的问题也难辞其咎。因一个好的语言测试应该在学和教方面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应该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J.B.Heaton,2000:5)

四、改善反拨作用的几点建议

为了促进高考英语阅读理解测试对教学的正面反拨,需要双管齐下,对测试和教学两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改革。

从当前高考阅读理解测试的题型来看,多选题占据了一片天,信度很高,效度过低。虽说信度和效度是两个相矛盾的概念,但鉴于其对教学产生的负面反拨作用,NMET设计者需要在这一问题上进行思考,在信度和效度之间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兼顾两者。虽然引入简答,填空等主观题型会增加阅卷难度,花费更多人力物力,但主观题比起选择题避免了考生纯猜测碰运气的可能,同时也更能直观体现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多选题的基础上以一定比例引入填空、简答等题型,增加测试的效度,使之达到与信度的最佳平衡。由于这样的试题设置更能直接有效地测试被试者的阅读理解能力,高中英语教师便可以相应地改变应试的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基于一定的条件,语言测试确实会对教学产生反拨作用。但一个测试本身不一定会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反拨效应,反拨作用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教师的教学理念、认知水平和教学风格等(Alderson& Hamp-Lyons,1996)。因此,为了让高考阅读理解测试发挥充分的正面反拨,规避负面反拨,教师扮演的角色十分关键。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消除强烈的功利思想,端正英语教学态度,从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出发,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进行合理多样的教学活动设计,同时在教学中进行文化背景的及时输入。此外,教师应根据《课标》的要求,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英语阅读,并为学生选择和推荐合适的阅读材料。当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和动机产生偏差时,教师还应发挥导向者的作用,给予及时的心理辅导。

高考除了是一项选拔性的能力测试之外,也可以成为教师改善其教学的反馈单。在我国,教育部对高考提出了“两个有利”的要求:一是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学生,一是有利于中学教学。但后一个“有利”并没能很好地为中学教师所利用,客观规定限制了教师拿到高考结 果的相关资料。因此,测试的组织者可以向教师提供有关协助,将与高考结果相关的数据反馈给高中英语教师,同时进行语言学,测试理论方面的教师培训,让教师、学生明确考试的目的,考试结果的用途,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和自我评估等等。

五、结语

作为高考英语测试重要的一部分,阅读理解能力无论对学生的英语习得还是对其长远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鉴于阅读理解测试对高中阅读教学产生的反拨作用,如何促进其正面影响,减少负面反拨,需要引起NMET设计者和高中英语教师的高度重视。高考作为全国性的大型公共性测试,影响巨大,任何改革都要十分谨慎,需要经过专家论证和反复试验。但无论以何种角度看,英语阅读教学和考试的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 Alderson, J.C.,&Wall, D.Does Washback Exist?[J].Applied Linguistics, 1993(l)[2] Arthur Hughes.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3] J.B.Heaton.Writing English Language Test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0 [4] 黄大勇、杨炳钧.语言测试反拨效应研究概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4):289-293 [5] 李绍山.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与语言测试设计[J].外语界,2005(1):71-75 [6] 刘美华.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型分析与解题方略[J].英语教研,2007(2):39-40 [7] 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2000 [8] 亓鲁霞.考试对教学的反拨作用:推动还是阻碍?[M].中国的语言学研究与应用,2001 [9] 亓鲁霞.NMET 的反拨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5):357-363.[10] 王云华.高考英语阅读理解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J].基础英语教育,2008(5):80-86 [11] 杨惠中.语言测试与语言教学[J].外语界,1999(1):16-25 [12] 赵德安.高考英语测试及其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11):

17-18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课标)

[S].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2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The Backwash on Teaching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

对高职英语教学影响因素的探讨 篇11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活动中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的四个主要因素,简述了各个因素形成的原因及解决方法,为英语教学工作作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 情感因素 兴趣因素 文化差异 课堂氛围

[作者简介]杨茹(1969- ),女,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和英语语法。(河南许昌4610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6-0093-02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对英语语言知识体系的传授和把握,高职英语教学及相应的测试手段也主要是围绕着英语语言体系这一中心展开。如何使学生更好地驾驭并熟练运用英语这门语言工具,是每位英语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追求的目标。目前,影响高职英语教学的因素较多,笔者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探索发现,情感因素、兴趣因素、文化差异、课堂氛围是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四大主要因素。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把握这些因素,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一、情感因素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语言教学中的情感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教育界的广泛重视。什么是情感因素呢?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在语言教学中,情感指学习过程中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研究人员发现,学习者的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

影响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学习者的个别因素,包括焦虑、抑制自尊心、学习动机等;第二类是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因素,包括移情、课堂交流等。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知识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或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而只有真实地采用对个人的尊重和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然而,传统教育片面强调知识和潜能,严重忽视与学生活动及创造潜能发展相联系的情感因素,从而导致学生的被动与盲从,导致认知和情感分离。笔者认为,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强化情感因素对语言学习影响的意识,重视学生情感的释放和情绪的表达,以真诚接受、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合作的身份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与学生交朋友,坚决杜绝“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思想,这样,师生之间不仅通过认知结构发生交流,而且通过情感内容发生交流,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二、兴趣因素

心理语言学认为,内在的动机是取得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内在的动机是由兴趣产生的,因此,兴趣是学习好语言的关键。学生的兴趣不但可以“启动”教学,在教学活动一开始渲染情绪,走向目标和引导注意的作用,而且也影响和制约着整个教学过程。兴趣分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由学习过程本身和知识内容的特点直接引起,间接兴趣与学习自觉性密切相关。两种兴趣都是必要的,缺乏直接兴趣,会使学习成为枯燥无味的负担,没有间接兴趣又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毅力和恒心。因此,必须将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必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多样性、易解性与和谐性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1.多样性。多样性包括很多方面,如教学手段多样性、课堂组织多样性、练习活动多样性、语言技能多样性和教学内容多样性等。多样性是学习中的佐料,它可以给学生添加兴趣,可以使学习者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对某个事物的有效注意不可能长久,假如让一个学生一节课只做一件事,他们势必会感到枯燥并厌恶,从而失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并保持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板书、录音机、录像机、幻灯片等来呈现教学内容,给不同的教学内容以不同的教学重点,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中不断变换角色,保持兴趣感与新鲜感,最终达到提高各种语言方面技能的目的。

2.易解性。易解性是指教学内容必须在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之内,能够为学生所理解的教学内容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又不致使学生负担过重,避免因频繁经历失败使学习而对学习产生敌对情绪。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较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学习不理解的地方,再问其他同学或教师,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最后教师做总结,这样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又激发了学生自学的兴趣,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和谐性。现代心理学特别强调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以及课堂气氛的和谐,这为成功的教学提供了保证,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注重情感因素给学生的支持,教师的言行可以于有意无意间传达他对学生的态度,因此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教师都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尤其是高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潜力。教师必须对此有所了解,满足他们的个性需求,帮助其取得进步,在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老师要多鼓励,多表扬,少挖苦,少批评,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文化差异的因素

语言与文化是统一的,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掌握人与社会的文化知识,学习一种民族的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学习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国的文化与西方英语国家的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方面。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指出:“语言在文化中对词义、习语的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至于在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本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他认为笔译和口译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往往不是因为语言的表达不当造成的,而是因为错误的文化假设所导致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文化因素,找出文化差异和文化难点。在课堂上不仅要讲解语言的难点,还应重视介绍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与历史文化等,充分认识到认知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广泛地阅读社会语言学、语用学和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书籍,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在教学活动中适时有效地进行文化认知教学。例如,作为中华民族图腾的“龙”(dragon)在中国是吉祥幸福的象征,描绘热闹的场面我们用“龙腾虎跃”,怀才不遇的人被称为“卧龙”,勇猛的人被称作“蛟龙”,中华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而自豪。可在西方,dragon是凶残、邪恶的化身,它指的是长有双翅,会吐火的怪兽,与“凶暴”联系在一起,它的喻义是“凶恶的人”,而且尤指妇女,英语the old dragon指的是“魔鬼”,这些差异,若从不同的文化来理解就显得一目了然了。

英汉文化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词语、社会风俗等方面,也表现在思维方面。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同的文化之间思维方式存有差异。例如,中国人叙述和说明事物时习惯从大到小,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个体,而英美人则正好相反。这种思维方式差异大量地体现在英汉表达时间、地点、姓名、称谓位置表达、人物介绍、组织机构排列顺序中。如地址,汉语的顺序是国家、省、市、县、区、街道、室号,而英语则是室号、街道、市、州、国家。又如《大学英语》精读教材第二册中的unit 4 my first job中有这样一句话this was the last straw,当中国学生一看到last straw就很容易受汉语思维定式的影响理解成“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而事实恰恰相反,这是英语典故中“压断骆驼脊背的最后一根致命稻草”。因此,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不仅要学习英语的基本知识,还要了解英语国家的习俗、宗教、英语典故、历史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

四、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是一个基本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50分钟,使每个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就需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具体方法如下:

1.活化教材内容。所谓活化教材内容就是将教材内容按其交际原貌活化于课堂,形成不同侧面、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变成语言技能。对于图示教材这类程序性强、趣味性弱的文章,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熟悉内容的基础上制作部分教具,利用对话或讲故事等形式进行教学活动,使枯燥抽象的文字在学生的亲自实践中变成直观明了的具体操作行为。这样,学生不但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而且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语言技能。在学习故事情节较强的文章时,短剧、小品表演也是活化教材的有效方法之一。课本本身就是极好的剧本,在学生熟悉剧本后可将学生分成几个组,根据故事情节按不同的角色,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组织他们进行表演,由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比较熟悉表演起来信心十足,这一过程将课本内容转化为短剧或小品,学生潜移默化地把英语学习衍变为一种较为自然的交流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英语能力,同时给学生创造了很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

2.活化教学手段。新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设置在一定的情景中,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利用投影仪、幻灯、录音机、简笔画、实物模型、挂图、表情动作等直观手段将教学内容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观,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进特定的环境。如根据课文情节制作投影片,使课文的各个部分变成一张张生动的画面,再结合课文播放磁带进行教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就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内容,并且能顺利解决课文有关问题,准确把握知识要点。

3.活化训练方法。新教材在教学方法上提倡的重要一条就是“用中学”,通过听、说、读、写等综合训练学习语言,逐步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高质量的训练是实现能力形成的关键。因此,在明确训练目标的前提下,首先要注意灵活把握训练时间与强度,合理分配训练时间恰当训练“火候”,对于简单问题不做长时间训练,避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对于有难度的问题不能“浅尝辄止”。其次,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灵活把握训练方法,认真思考,精心设计由易到难的逐步训练。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所学知识,进而发展到能用新学的知识进行真实交际,实现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

总之,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第一要素条件,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按照素质教育的有关要求,通过多角度、全方位辅之以多种教育手段,不断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活课堂教学,激发学生潜能。这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途径。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在“解惑”上多下工夫,传授知识,教会学生去解决知识症结的要领,轻松而又敏捷地掌握理解知识,实现大纲的要求,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晓.试论外语教学“三大原则”及其实践途径[J].外语与教学,2003(1).

[2]项茂英.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

[3]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

[4]高宝虹.交际化外语教学中的文化认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8).

上一篇:治水重要精神下一篇:经年之后我已不再悲伤伤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