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对认知发展的影响(精选9篇)
英语教学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篇1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论《呼啸山庄》中的象征主义运用 On Human Nature in Frankenstein 交际法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应用
天鹅的涅槃——以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解读《喜福会》中母女关系 浅析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体现 On Idioms from the Holy Bible 从就餐细节看中美儿童个性能力的差异 教师的态度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双关语的研究
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宠儿》中塞斯的内心世界——黑人民族精神重塑 论《霍华德庄园》中的象征主义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论田纳西•威廉斯戏剧中的象征主义手法—以《玻璃动物园》为例 从《道连•格雷的画像》透析王尔德的艺术人生观 论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 论《福谷传奇》中的象征
《虹》的象征主义及其生态意识
中美奢侈品消费行为差异背后的文化影响研究 “三美论”观照下的《再别康桥》英译本比较研究 论圣地亚哥性格的多重性及《老人与海》中的悲剧色彩 《孔乙己》两种英译本对比研究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金融英语术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阶级面面观 从肢体语言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欲望与死亡——对马丁伊登的精神分析 达尔文主义视角下的《卡斯特桥市长》 从《虎妈战歌》看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浅析尤金•奥尼尔三部剧作中的女性形象
从简•奥斯汀作品中的礼仪看英国人的社交心理 从考琳•麦卡罗《荆棘鸟》看人性同神性的挣扎 从《绝望的主妇》看美国的家庭观
On Analysis of Jonathan Swift’s Satiric Arts in Gulliver’s Travels 从《尼克亚当斯故事》中探析父亲情结对海明威人生观的影响 浅析英语委婉语功能
论《荆棘鸟》中拉尔夫的形象 《永别了,武器》悲剧特征分析 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分析
BBC对华态度变化趋势:扫视年BBC有关中国的若干重要报道 中英现代命名方式中文化差异的对比研究
Who Is Ishmael: Kantian Philosophy in Moby Dick 论《飘》中思嘉丽的性格特征
显现的被动•隐现的自我——《看不见的人》中被动语态的身份建构功能研究 汉英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透过《飘》看现代女性对待生活的态度
从《唐顿庄园》看一战对英国庄园经济文化的影响 Redefinition of Heroism in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A Symbolic Analysis of Paradise Lost A Comparison of Color Word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 英文商标的汉译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电影《功夫熊猫》的字幕翻译 论商标名称汉英翻译中的合作原则
试析《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畸形的爱情观
《道连·格雷的画像》中意识与潜意识的对抗与结合 中式菜名的英译
The Lost Generation—“Nada” in Hemingway’s “A Clean, Well-Lighted Place” 《一位女士的画像》伊莎贝尔婚姻悲剧的原因分析 从《艾玛》看简奥斯汀小说中的对话运用 论英语自然地理术语的汉译
浅析好莱坞英雄主义中的传统英雄和反英雄形象 从功能翻译理论谈美剧字幕翻译 中西广告语中隐喻比较研究 论叶芝诗歌中的女性面具
从礼貌原则角度分析电影《暮光之城》中的对白 从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看成人的心灵迷失 从跨文化视角解析商标名称翻译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 英语广告中的礼貌原则
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理论分析 论《简爱》中的经济意识
论《西游记》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以詹纳尔和余国藩的英译本为例 论林纾翻译小说中的翻译策略
Thackeray’s Ambivalent Attitude towards the Women in Vanity Fair 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论《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的心理成长历程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New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菲尔丁小说《汤姆•琼斯》中的戏剧因素分析 论《弗兰肯斯坦》中怪物悲剧的必然性 浅谈商务合同
解析《紫色》中妇女意识的形成
A Journey through Harsh Reality: Reflections on Gulliver’s Travels 从跨文化角度看导游词翻译的词汇空缺现象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意识流技巧研究
The Impact of High and Low Context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试析托尼•莫里森《爱娃》中的魔幻现实主义 88 正面解读《名利场》中的蓓基-夏泼
A Comparison between Scarlett O’Hara and Jane Ey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90 浅谈电影名称的英汉互译
《我弥留之际》中的格雷马斯叙事结构 92 英文歌曲名称翻译浅析
《远大前程》中通过研究匹普对乔的态度转变来探讨他的成长经历 94 Study of English Borrowing from Chinese 95 高中英语任务型语法教学初探
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解读《吸血鬼日记》中的吸血鬼形象 97 浅析爱伦·坡小说《黑猫》的写作艺术手法 98 从《麦琪的礼物》看欧亨利留给世人的礼物 99 A Summary of Symbols of The Scarlet Letter 100 Analysis of the New Female Scarlett in Gone with the Wind 101 透过七夕和情人节看中西文化差异 102 排比的修辞功能在政治演讲辞中的应用 103 浅议英语语言中的委婉及其应用
西方饮食文化给中国餐饮业经营者带来的若干启示 105 A Comparative Study on Lin Daiyu and Xue Baochai 106 黑人社区的替罪羊-- 论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小女孩佩科拉 107 从功能对等的理论看英语歌词的翻译 108 《名利场》中女性命运对比
英汉文化差异对英语俚语汉译的影响 110 从意象看《喜福会》的主题
从关联理论看《博物馆奇妙夜》的字幕翻译 112 论《小伙子古德曼布朗》中象征主义的使用 113 对圣经文学性之赏析
论《红字》中的清教主义思想 115 从英汉习语视角看中英文化差异
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对阅读能力的影响研究 117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18 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中的异化 119 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Animal Idiom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121 美国品牌中国本土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The Comparison of 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with the Western Christmas Day 123 中美大学生请求语策略对比研究 124 论《紫色》的叙事现代性分析 125 中英报刊新闻标题语言特色探讨 126 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简•爱》的简和《德伯家的苔丝》的苔丝的比较研究 128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角度看商标名称的英译 129 英汉基本颜色词研究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英汉基本颜色词对比研究
论关联理论对旅游资料英译的指导意义 133 浅析《小王子》的象征与哲学 134 从思维方式差异看英语复杂句汉译
简析《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的女性意识 136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三次婚姻 137 国际商务合同的用词特点及翻译 138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时间观念 139 探析王尔德童话中的死亡主题 140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及翻译
小说《小公主》主人公萨拉的性格魅力 142 维多利亚时期简爱与苔丝的不同命运 143 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语称谓语的翻译策略
The Rose in the “Heights”—An Analysis on Catherine’s Personality in Wuthering Heights 145 《远离尘嚣》中女主角的情感变迁研究
An Analysi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through Idioms 147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商务索赔信函话语分析 148 浅谈英汉禁忌语的发展
The Seven-Eighths of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an analysis of “Iceberg Theory” 150 论《鲁滨逊漂流记》中的殖民主义
151 从《永别了,武器》中看战争对人性的影响 152 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回避方式 153 浅析英文电影在高中英语教学应用
154 从文化差异的四维度读解中法葡萄酒文化
155 从语境视角看英译汉字幕翻译——以《梅林传奇》为例 156 概念隐喻在英语汽车广告中的应用 157 浅析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158 中小学辅导机构英语教学模式——一对一教学与小班课堂教学教案的比较分析 159 xx大学英语专业四年级英语语言实践课程的调查
160 从中国戏曲《梁祝》和美国音乐剧《妈妈咪呀》的比较看中美文化差异 161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看女性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162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女性人物的认知局限 163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构建 164 An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Thorn Birds 165 论马可•吐温小说中的讽刺技巧 166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理解与翻译 167 语境对词汇语义的语用制约 168 论《喜福会》中女性的反抗精神
169 英语谐音双关的语义特点及其不可译性 170 析《远大前程》主人公匹普的性格成长历程 171 世纪以来英汉委婉语的语义变迁 172 口译中的简化与增补 173 中西饮食文化对比研究
174 报刊杂志词频分析与大学英语教学中词频分析的比较
175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 of Flower Image 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176 Study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egal English Translation 177 对英语影视片名翻译的研究
178 《喜福会》中母爱主题的文化阐释 179 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法探讨
180 An Analysis of The Call of the Wi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 181 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音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182 幽默元素在英语电影和电视剧中的翻译 183 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观 184 论《等待戈多》中的荒诞与象征 185 从哲学角度看中西餐具文化的差异 186 论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创作风格
187 Influence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Food on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es 188 中西方空间观对比研究
189 对黑人妇女在民权运动期间争取教育权的背景分析
190 The Same Experience, Different Life—The Comparison between Jane Eyre and Lin Daiyu 191 论散文翻译中的风格再现——以朱纯深、张培基英译《匆匆》为例 192 A Study of Humour And Satire in Mark Twain’s Two Famous Adventures 193 经典英文电影台词的文体分析
194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扭曲的人物关系 195 《傲慢与偏见》中的微观反讽言语行为
196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构建
197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of Love in Charles Dickens’s A Tale of Two Cities 198 Analysis on Humors in Short Stories by Mark Twain 199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的人物性格分析 200 《阿甘正传》——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回归
英语教学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篇2
1. 双语的定义
有关双语的定义, 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Bloomfield将双语定义为两种语言都能像母语一样熟练运用;Haugen则认为双语是能够用两种语言完成有意义的话语。Grosjean (1992) 明确指出双语是有规则地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
这些定义中, Bloomfield的定义对双语者两种语言的水平要求更高, 双语者不仅能流利地使用两种语言中的任何一种, 并且两种语言的水平不相上下。很多研究者认为能够达到这一水平的人很少。而Haugen和Grosjean则没有考虑双语者两种语言的熟练水平及语言能力间的平衡与否, 因此根据他们的定义, 双语就包括了相当广泛的接触两种语言的活动。
2. 双语的分类
一些研究者依据双语的水平、双语者学习和使用两种语言的不同社会背景及开始学习双语的年龄, 对双语进行了分类, 其中影响较大的分类有:
第一, 并列双语与混合双语。这一分类是由Ervin和Osgood提出的。他们提出这两个概念的最初目的是想描述在不同环境中学习两种语言的双语者的记忆特征。并列双语是指在不同情境中获得的两种语言的表征是相互独立的;而混合双语是指通过互换学习获得的两种语言的表征是混合的。后来这两个概念主要用来描述一个人的语言背景经验, 而没有认知或记忆加工的含义。
第二, 同时性双语与继时性双语。Mc Laughlin根据个体获得第二语言的年龄和情境把双语分成同时性双语和继时性双语。前者是指个体在3岁以前从父亲处学得一门语言, 从母亲处学得另一门语言, 或者一种语言来自父母, 另一种语言来自照顾者或玩伴。后者是指个体首先获得一种语言, 3岁后学习获得第二语言的情况。
第三, 相加双语与相减双语。Lambert根据双语者所在的社会和群体对双语的态度将双语分为相加双语与相减双语。当个体在保持和提高第一语言能力的同时获得第二语言的情况就是相加双语。一般来说当一个社会提倡少数民族儿童在学校学习社会的主导语言的同时学习或提高少数民族语言, 就会出现相加双语的情况。相减双语是指个体在获得第二语言的同时逐渐失去他们的第一语言的情况。
第四, 平衡双语与非平衡双语。前者是指双语者的两种语言能力达到了与年龄相适应的水平, 且两种语言的水平相当。后者又可称为部分双语、不熟练双语等, 是指两种语言的水平不同, 母语能力达到了同年龄水平且超过第二语言的能力。这一分类考虑到了双语者的两种语言水平的不同, 在研究中使用较多。
二双语与认知发展关系的早期观点
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初, 人们普遍认为双语对个体的智力发展有副作用。许多研究者认为这些个体经常必须用一种语言思考而说另一种语言, 导致他们心理上的不确定和混乱, 甚至心理和反应迟钝。许多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双语对智力发展有副作用。
但是早期研究由于没有控制社会经济地位、父母职业、儿童居住时间及测验的文化差异等变量, 致使其结果缺乏解释性。Peal和Lambert在1962年对年龄、性别、社会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法-英双语儿童和法单语儿童的智力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双语儿童在非言语智力测验和总的智力测验得分显著高于单语儿童。在Peal等人发现双语对智力发展有积极作用之后, 一些研究者通过实验相继发现平衡双语儿童在认知灵活性、创造性、元语言意识、概念形成、类比推理、分类技能、独立性等方面超过单语儿童。
双语与认知发展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 还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Konaka以六年级和七年级日本学生为被试探查了双语的水平和发散性思维之间的关系, 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双语的水平对发散思维能力有显著的积极作用。Ricciardelli对24个有关创造性与双语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分析, 大多数的研究发现两者之间有正相关关系。4个研究报告了在双语与创造力之间有交互作用。两者之间的积极关系被解释为双语既影响创造力, 又受到创造力的影响。这意味着双语和认知之间的关系可能不是单向的, 而是双向的相互影响的。
三双语能力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1. 双语能力与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 是一种与聚合性思维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其特征是, 个体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道路扩展, 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更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弹性的、开放的和自由的思维技能。由于发散性思维常常得出新颖奇特的想法, 因此被认为与创造性密切相关。
发散性思维的优势在精通双语者身上尤为突出, 他们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精心推敲的能力明显更胜一筹。原因在于, 双语者在处理两种语言的过程中, 形成了较强的联想能力, 具有高效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譬如, 在面对某种物体时, 双语者的脑海中可能会同时浮现家 (home) 、大海 (sea) 、火车 (train) 。
一般而言, 双语者在思维方面比较自由, 灵活想象力比较丰富。以手纸为例, 在汉语中, 手纸在中国农村常代表在卫生间用的纸巾;而在日语中, 手纸却代表的是信。从字面上虽然完全一致的单词, 但在词义上却有天壤之别。
2. 双语能力与语言意识的发展
与单语者相比, 双语者更多地注重语言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涵义, 而不是语言的结构、语法和语音等。研究者在通过教授双语者一首新的童谣为例, 与单语者相比, 双语者更注重这首童谣的意思和情节, 而不是单纯学习单词, 感受音韵或机械地背诵。这意味着, 双语者较少束缚于单词和语法, 而是更多地注重意义。
1939~1949年期间, 利奥波德专门研究了其女儿同时掌握德语和英语的状况。他发现, 其女儿很早就意识到:单词与词义之间的联系是松散的, 两者之间不存在绝对或必然的联系。单词仅仅是赋予一个物体和一个概念的符号和标签;单词的发音和单词的意义是分离的, 一个物体或一个概念的名称和该物体本身是分离的。利奥波德发现, 其女儿听了他讲的故事之后, 并没有用传统的学习词汇的方法反复进行记忆, 而是通过大量的替换单词, 再现故事的主要情节。因此, 双语者替换单词的能力优于单语者, 他们不仅在把握句子意思方面, 而且在把握语法规则方面都优于单语者。分析认为, 双语者在掌握和使用两种语言的过程中不断使用两套语言系统, 时刻都在克服两种语言所产生的种种干扰, 因此, 他们在语言方面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运用语言的意识。
3. 双语能力与交际敏感性的发展
双语者比单语者具有更强的交际敏感性。他们能够在交际过程中更快感受某种暗示或接受某种提示, 一旦获得某种反馈, 也能够更快地作出反应, 久而久之, 他们必然形成较强的敏感性。原因在于, 双语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必须及时地选择语言和转换语言, 并努力避免两种语言可能产生的干扰, 其敏感性也在交际过程中不断得到锻炼和增强。这种敏感性包括认知敏感性和情感敏感性。
4. 双语能力与大脑功能的开发
认知神经学家艾伦·比亚韦斯托克用了将近40年的时间来研究双语是怎样让思维敏捷的。她带来的好消息是:众多的双语带来的好处之一是经常使用两种语言能延缓老年痴呆症的发作。
艾伦发现, 双语者表现出的认知系统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重要的信息上, 并且忽略不重要的。人的大脑里有一个执行控制系统, 它像个总经理, 它的工作就是让你注意相关的, 忽视干扰因素。它能让你的大脑在同一时间掌控两件不同的事情, 并且能让两者相互调换。
如果人们懂两种语言并且经常使用它们, 那大脑网状系统运行的方式就是每次你开口说话, 两种语言都会冒出来, 而执行控制系统就必须对所有东西进行筛选, 关注在那一刻相关的内容。所以, 双语者用这个系统要多一些, 而正是频繁地使用让这个系统运转得更有效。
就单语者和双语者而言, 艾伦的一个重大发现就是大脑的连接是不同的。研究者让单语者处理一个问题, 他们用X系统, 但双语者在处理同样的问题时, 他们用的是其他的系统。研究者看到其中的一个现象是, 在处理某些甚至非语言类的测试上, 双语者的速度也要快些。为什么?研究者通过神经影像观察他们的大脑发现他们在用不同的网络系统, 这个用来解决完全非语言类问题的系统可能也含有语言中心。
四结论与展望
与单语者相比, 为什么双语者具有较强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语言分析能力和概念形成能力, 特别在人际交往中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情商?以上研究至少提供了下列几种解释:
1. 双语者熟悉两种语言, 进而有可能熟悉两种文化
与单语者相比, 他们拥有更广泛、更多样的经历, 进而更容易熟悉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
2. 双语者有更好的语言技能和认知发展
双语者势必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对两种语言进行比较, 比如, 不同发音、不同语义、不同语法体系, 避免两种语言之间产生干扰, 从而更进一步促进了他们的语言技能和认知的发展。
尽管如此, 有关双语能力与认知发展关系的研究还不足, 还有一系列问题尚未达成共识, 需要进一步研究。例如, 究竟双语能力促进认知发展还是认知发展促进双语能力?即使我们承认双语能力对认知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那么这种积极影响到底有多大?最后, 双语能力促进认知发展是暂时性的还是永久性的?以上几个问题还有待于对该领域的研究有兴趣的学者继续探究。
摘要:随着国家之间和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 双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双语者是指同时熟练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人。语言塑造人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能力, 那么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对个体的认知能力会产生什么影响?是促进还是干扰?影响的机制是什么?早期研究争论的焦点是双语能力对认知发展具有促进还是干扰作用。这一争论现在已基本得到解决,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双语能力对认知发展的某些方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非干扰。现在研究的焦点是双语在什么时候开始对认知产生促进作用, 作用的程度和范围如何, 作用机制是什么。我国在双语能力与认知发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尚未成熟, 因此对双语能力与认知发展关系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双语与思维、认知的关系, 另一方面也可为我国的外语教学提供心理学理论指导。
关键词:双语能力,认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丽虹、张积家.双语脑的研究:不同的语言是否有不同的皮层机制[J].心理科学, 2005 (1)
英语教学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篇3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与缩写,人们一般把属于印刷品的漫画和属于影视的动画合称为动漫。动漫在刚起步时,仅以纸质形式呈现,且普及面较小,以娱乐性为主,教育功能很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动漫在保持以漫画为载体的同时,逐步向电影、电视、音像制品等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新的动画载体过渡,向娱乐、文化、教育等多层次发展。目前来看,动画和漫画两种载体都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动漫的涌现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动漫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研究动漫对青少年的心理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及时代意义。
青少年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发展中不断走向成熟。动漫拥有其独特的魅力,青少年作为动漫产品的重要接受群体,本身的精神需求和对动漫的强烈认同感,使得动漫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对他们的认知心理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方面的,也有消极方面的。
一、动漫对青少年心理认知发展的影响
(一)动漫对心理感知的影响
动漫通过生动的画面、动感的配乐,集视、听、动觉于一体,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给青少年的感官以强烈的刺激。今日的动漫作品从以纸张为载体发展到以电影电视、网络为载体,实现了从单一的视觉刺激到全方位的感官刺激的转换。青少年的认识能力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对事物的整体把握能力不强,但同时他们感知觉灵敏,能够积极地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因而成为动漫的主要受众群体。
动漫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感知觉,即主题、画面造型以及音乐。所谓主题,就是动漫作品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动漫作品的核心部分。目前动漫作品主题非常丰富,且各个主题分布相对均匀,涉及现实、神话、战争、历史、教育、童话、冒险、体育、科幻等方方面面。几乎每一部受到青少年喜爱的动漫作品的背后,都有着令人深思的主题。
动漫是一种视觉文化消费性载体,它首先要被受众的视觉所感知,然后才能传播,最终才能进入人们的心里。尽管动漫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画面造型始终是影响漫迷对动漫直观感知的重要因素。不少日本和欧美的动漫画面是通过计算机的辅助精致地描绘出来的,如物体的运动、人物的动作、明暗的对比、表情的变化、立体感的凸显等,作品中很多细致的表情、阴影、动作、背景等都很有实感。在日前动漫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只有深入人心的画面造型,才能够满足现代青少年漫迷的需求。动漫有着庞大的漫迷群体,动漫主题曲也开始正式独立成为流行音乐的一个重要分支,很多动漫主题曲的歌词、曲风和曲调都堪比甚至超越日前的流行音乐。
部分动漫作品内容充实、情感强烈,给青少年提供了大量直观的形象的刺激,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情绪情感的体验,提高他们的情感感知能力。
(二)动漫对思维认知的影响
思维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根据思维的形态我们可以把思维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按照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不同,可以把思维分为辐合思维、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按照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可把思维分为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青少年的思维正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其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对新的思维结构和逻辑推理规则的掌握都在逐步完善中,因此青少年在这一阶段所接触的外界刺激对其思维认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现如今动漫正处于迅猛发展的时期,受到广大青少年的认可与追捧,不同的动漫类型对青少年思维的不同方面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如《名侦探柯南》中一个个具有吸引力的侦探故事对青少年的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随着剧情的发展、谜团的一步步解开而得到提升;《网球王子》《灌篮高手》这类运动题材的动漫作品对青少年的动作思维有着重大影响,作品中夸张、完美的动作给青少年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得他们有模仿的冲动,甚至付诸行动。另外,每部动漫作品都有其典型的主人公形象,其他角色也都鲜明动人,这些形象通过服饰、神态给青少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利于他们形象思维的发展。
(三)动漫对价值认知的影响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价值观亦可看做价值认知。
青少年对周围各种信息充满了好奇和渴望,而动漫作品以其极具感染力的形象、语言风格和视听结合的传播形式,更容易让青少年接受与记忆,并引起他们的共鸣。动画中所包涵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也必然会潜移默化地渗透进青少年的价值认知当中。
许多动漫作品的主题都强调生活中只有不怕困难、乐观向上、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这些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遇到困难时勇往直前的坚定毅力及团结协作、互帮互助之后所获得的成功喜悦,无不感染着青少年,使他们体会到人性的美好。这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具有积极的影响。
我国青少年所接触的动漫产品大都来自日本与美国,由于价值认知与文化内涵的不同,一些动漫中传播的思想并不适合中国的青少年,如一些动漫作品中的过于理想化的角色设定、个人英雄主义倾向、使用暴力来达成目标等。近年来动漫产业的商业化运作和由此带来的高额利润,使很多动画生产商和销售商违背道德,不惜在动画产品中添加暴力、色情、恐怖、血腥等刺激性元素来吸引广大青少年的注意力,这对青少年的成长很不利。
(四)动漫对道德认知的影响
《伦理百科辞典》认为,道德观是“对社会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的整体认识和系统看法。它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紧密相连”,所以道德观也可看作道德认知。
在诸多文化现象中,动漫对青少年道德认知的影响逐渐引起了国内外越来越多专家学者们的注意。众所周知,动漫的主要受众是青少年,动漫以其不可抗拒的“杀伤力”吸引着这些不谙世事的孩子们。那么,动漫中所蕴含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也必然会随之潜移默化地渗透进青少年的道德认知当中。
日本动漫对本国青少年道德认知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团队意识、潜能无限、强者膜拜;美国动漫对本国青少年道德认知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张扬个性、自由竞争、个人主义三个方面。但大部分动漫作品中都存在着格斗、色情、暴力等场面,因此,这些作品对青少年的道德认知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例如《名侦探柯南》中,主人公工藤新一是一名非常聪明的高中生,他运用自己侦探的头脑帮警察破解了许多案件。他身上蕴藏的潜能是无限的,他的智慧被无数青少年膜拜。再如《犬夜叉》中的主人公犬夜叉以拯救世界的和平为己任,与大批邪恶的妖怪斗争,是责任、正义、勇敢的化身,是一些青少年的偶像。但这两部作品中都充斥着一些血腥的打斗场面,青少年很容易受影响,容易使其道德认知出现偏差,引发一系列不良行为。
二、动漫促进青少年心理认知发展的对策
动漫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和流行受到诸多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它的出现与发展与这个时代的信息技术紧密相关,与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有关。我们要正视动漫的直观性、娱乐性、教育性等特点,不应该忽视、放任或是禁止,而应该“趋利避害”,回避与遏制它的消极影响,利用其中蕴含的积极因素,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对动漫加强监管,减少其消极影响
家庭、学校、社会应联手,共同遏制动漫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社会方面更要加强监管,如国家广电总局可以根据动漫所涉及的暴力、色情等因素的程度对其进行等级划分,分层管理,限制电视台播出此类动漫作品。文化传播、出版部门应提高对动漫市场的监管力度,遏制低俗消极的动漫产品的流通。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的监督与管理,应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不仅要关注其学习成绩和身体健康,更要关注其道德认知及价值认知的健康发展。
(二)动漫从业人员应提高职业操守,兼顾作品的文化内涵
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动漫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及创新能力。动漫从业人员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要兼顾产品质量及文化内涵。
由于各种原因,动漫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时常会陷入资金短缺的窘境,以致我国很多动漫制作公司重经济效益轻文化内涵。因此,政府或企业可加大对动漫产业的资金投入,以解决资金问题,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增强动漫从业人员的素质。社会、学校加大对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让动漫从业人员接受系统、全面的教育,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提升动漫产品的文化内涵;同时设置动漫人员专业标准,提高入行的门槛。
(三)提高青少年自身辨别是非的能力
青少年已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但其价值认知和道德认知尚未形成,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有关的主题班会、讲座,来提高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这样,青少年在选择或观看动漫的同时,就能够更好地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强化动漫作品中的感恩、责任、仁爱、正义等积极因素,弱化格斗、色情、暴力等消极因素影响,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认知与价值认知能力。
本论文为2012年宿迁学院大学生实践活动创新项目“动漫对青少年心理认知发展的影响”的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宿迁学院,宿迁,223800)
语法性现象及其对认知的影响 篇4
语法性在许多语言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语法性是否影响人们对于物体的认知?回答是肯定的.心理学中关于语法性对认知影响的`研究为我们解释这种影响产生的机制提供了参考.
作 者:刘丽虹 张积家 LIU Li-hong ZHANG Ji-jia 作者单位:刘丽虹,LIU Li-hong(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广东,广州,510420)
张积家,ZHANG Ji-jia(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631)
对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学习心得 篇5
认知发展理论是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的,被公认为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他指出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自出生后在适应环境的活动中,对事物的认知及面对问题情境时的思维方式与能力表现,随年龄增长而改变的历程。皮亚杰的研究方法不采用当时流行的等实验组及多人资料统计的方式,而采用对于个别儿童(他自己的女儿)在自然的情境下连续、细密的观察纪录他们对事物处理的智能反应,属于质的研究。而他这种研究方式,广为现时儿童心理学家所采用。
对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经过我们近期学习,深深的体会到:当老师不懂儿童心理学史肯定当不好的。人总是积极地试图学习。皮亚杰指出,儿童是积极的学习者,他们会主动去思考有关外部世界的知识。皮亚杰眼中的儿童通过对自己的假设进行检验来发现周围事物是怎么运作的。由此,皮亚杰得出了对人的根本看法:人生而有理性,人总是企图了解周围世界。这强调了儿童对于知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那么儿童如何获得新知识?皮亚杰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具有理解客观世界的内在欲望,这便是其探究世界的内部动机。正是这个内在动力驱使儿童主动、积极地发现知识。至于如何获得新知识,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通常是在自身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是给学生解释概念,那么学生掌握的也不过是“死的知识”,因而,学生需要亲身探索和经历事物的机会。其次,他以儿童扔玩具为例,认为这一在父母眼里调皮的行为极有可能是儿童在体验物体的重力现象以及自由落体的过程。
除此之外,皮亚杰提出了智力发展的四个阶段,认为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认知结构。他认为发展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需要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才可能出现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智力的塑造是有条件的,它必须遵循智力发展的阶段来设计课程。教学不能超越儿童的发展阶段搞拔苗助长。结合我们现在的教育设计,这一点做的还是有些不足,我们应该结合理论与实际开发新的设计。
英语教学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篇6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认知过程 认知图式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利用各种媒介所传递的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文化信息加以感知反映、注意选择、思维整合的思想道德认知的内化过程是基础。而认知心理学主要对人类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进行研究 ,因此 ,了解人类认知过程的心理活动规律,借鉴认知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对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一
、认知心理学对认知过程的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这些阶段与人的智力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前两个阶段,人们还没有形成推理思维能力,进入具体运算阶段后人们才开始发展思维能力,即才开始产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只有到了形式运算阶段 ,才能进行复杂的推理思维活动。青少年、成年人的认知发展又也有它的阶段性、差异性。这就启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人类认知发展阶段,以便据此安排教育内容和方式。
第一 ,人类认知发展总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因此 ,我们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安排教育。在人们的认知发展 中,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当人们的思维能力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就对他们进行理论教育 ,效果就不会好。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分阶段地为进行。可以采取幼儿园小学低年级讲故事、小学高年级初中讲历史、高 中大学讲理论的思路来安排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应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 ,按照先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再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由浅入深地安排课程。
第二,人类认知发展既依赖于自身先天因素 ,又是后天实践促进的,而不论是先天因素还是后天实践,每一个体在同一认知发展阶段又必然会有其 自身的特点。因此 ,我们应该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来安排思想政治教育。按照皮亚杰的观点 ,7岁-12岁以后人的认知发展已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能进行复杂的推理思维活动。但青少年、成年人的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的高低是千差万别的,其实践经历更是因人而异 ,其认知发展都有自身的特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不同群体不同个体的不同认知特点来因材施教。
二、认知心理学对认知结构的研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认知心理学不但重视认知过程的研究 ,也十分重视认知结构即认知图式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帮助人们建构良好的认知图式,并调整和改造不良或不完善的认262I现代营销知图式。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活动按照一定的阶段顺序形式,发展成为对事物结构的认知,形成 种结构,使人在认识新事物时把新事物同化或调节于已有的认识结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人们认知建构的同化和调节平衡功能,帮助受教育者优化认知图式。
第一 ,应采取各种措施 ,帮助受教育者通过 自己头脑中原有的认知图式来同化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形成新知识。
帮助受教育者同化新知识可以考虑采取 以下途径:一是通过总括学习来同化新知识。如果受教育者已经学会了比较具体的知识,现在要学习抽象和概括水平更高的新知识,就可以通过归纳、总括原有具体知识的属性来获得新知识的意义。如学习价值规律 ,就可以把先前已经学习的价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的概念和价值随供求关系变化的现象从记忆中提取 ,然后进行归纳来获取价值规律的新知识。
第二 ,通过类属学习来同化新知识。要学习的新知识比原有知识的抽象概括水平低 ,新知识与IR知识就构成了类属关系。新知识的意义是从原有的上位知识中推衍出来的 ,或者说新的知识只是旧知识的派生物 ,如学习邓小平关于改革必要性的理论 ,它就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决定的。就可以通过回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规律来学习当代改革的理论。
第三 ,并列结合学习来同化新知识。主要可从以下方面努力。首先 ,应积极主动地开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指导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克服各种社会认知偏差。其次 ,应帮助受教育者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以优化认知图式。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和背景知识,或者是认知结构不完备,就很难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理论新知识困难的年轻人最重要的缺陷,就是认知结构不完备。因此,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过程 ,诊断他的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补充或纠正相应的基础知识和背景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再次,应善于以事实为依据 ,改造受教育者的错误认知图式。大多数偏见是 由于缺乏可靠的事实根据,听信了一些道听途说的信息而形成的。偏见的日益积累,容易形成错误的认知图式 ,因此必须及时地纠正偏见。对这种偏见的纠正和消除,可采取开展调查研究,恢复事物本来面目,将事实的真相公布于众等方法。
参考文献 :
英语教学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篇7
哈贝马斯认为, 兴趣本身必然包含着“适用于自己的知识范畴”, 这就决定它对认识具有指导作用, 所以他把兴趣视为“认识的组成要素”, 是内在于认识之中的———横亘在认识的“基底”中。哈贝马斯所说的兴趣既不是指个人的特殊嗜好, 又不是指群体的利益动机, 而是人类先天的普遍的认识取向或知识构成的心理意向。他在《知识与人类兴趣》一书中提出了人类的三种认识兴趣———“技术兴趣”、“实践兴趣”、“解放兴趣”。
“技术兴趣”指向于对环境的控制和管理, 是通过合规律 (规则) 的行为而对环境加以控制的人类的基本兴趣。它发生在二元对立的主体与客体之间, 强调主体对客体的预测和掌控, 其核心是“控制”。技术的认识兴趣旨在不断揭示自然界的奥秘, 扩大人类在自然界的活动领域, 并且利用和改造自然。“实践兴趣”是建立在对意义的“一致性解释”的基础上, 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理解环境的人类的基本兴趣。它发生在主体与主体之间, 它把世界视为主体, 并强调对意义的“一致性解释”和理解, 强调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 强调集体审议和公开辩论, 体现了平等对话的关系, 其核心是理解。实践的认识兴趣旨在理解“文本”的内涵, 体悟历史文化的精神, 它体现了人类生存和发展中的交往需求。“解放兴趣”是人类对“解放”和“权利赋予”的基本兴趣, 这种兴趣使人类通过对人类社会的社会结构的可靠的、批判性洞察而从事自主的行动。解放兴趣所指向的是主体的诞生, 其核心是“自我反思”。“自我反思能把主体从依附于对象化的力量中解放出来。自我反思是由解放的认识兴趣决定的”。[1]也就是说, 解放的认识兴趣着眼于批判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宰制和扭曲现象, 其实质在实现反思本身。
2. 认识兴趣理论对课程的影响
从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关系的向度可以把世界各国的课程理论归为四大类:常规性课程理论、描述性课程理论、实践性课程理论和纯粹课程理论。[2]从课程理论的发展史看, 常规性课程理论和描述性课程理论所追求的是“技术理性”———控制实践;纯粹课程理论所追求的是“解放理性”———反思、批判实践。
2.1 课程———控制实践
创造性、“技术兴趣”外在于目标, 是结果取向的, 其总是指向于某种结果或产物, 而这种结果或产物总是隐含在行动之前的观念或目标之中。受“技术理性”支配, 课程研究的目的是提供课程开发的“处方”———普适性的程序和规则。以“技术兴趣”为向导的课程体现在常规性课程和描述性课程上。常规性课程就是通过对某个或某些学校课程实践中的日常问题的探究解决, 归纳出课程开发的一般模式和原则, 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各样的课程文件, 然后将这些一般模式、原则、课程文件类推于其他学校的课程实践中的一种课程理论。该课程理论以泰勒主导的“目标模式”课程为代表。泰勒认为, 教育是一种改变人的行为模式的过程, 教育目标是使学生的行为发生所需要的变化。为了达到所需要的行为结果, 课程是按照其“目标模式”的程序“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设置的。“泰勒原理”力图有效控制课程开发过程, 使课程开发过程成为一种理性化、科学化的过程。因此, 其课程范式重目标、重效率、重行为控制, 指向于获得知识与技能, 着眼于控制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过程, 体现了“技术兴趣”的本质———控制实践。
描述性课程也认为课程领域具有普遍性的客观规律, 通过运用客观规律, 对课程行为进行正确解释和预测, 最终达到对课程实践的有效控制, 它也同样追求“技术理性”, 描述性课程以布鲁纳的结构课程论为代表。布鲁纳“结构课程观”强调学习者通过对学科基本结构的掌握而进行发现、探究学习。布鲁纳以尊重知识领域的独立性、反映学科的内在逻辑为前提, 这和泰勒的课程观一样, 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课程目标的先定性, 强调了课程目标的确定性、教育过程的可控制性, 并致力于对课程行为、课程实践的有效控制。“技术兴趣”对课程的影响是产生了“控制实践”的课程。它对课程开发的贡献在于它反映了课程开发这个特殊领域的基本规律或规则。但“控制实践”课程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 在课程的实施中, 教师充当“司机”的角色, 学生只是“旅客”, 被动地顺着预定的“跑道”被向前承载。其特点是:课程注重目标的实现和结果, 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创造性不见了;每一具体学校实践的特殊性容易被忽视;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主体性、创造性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学生是被控制的对象, 他们在课程开发中、在教育过程中被置于客体地位, 主体性受到压抑。其课程评价没有师生的评价参与, 是目标取向的、与教学过程相分离的, 忽视了课程开发过程的复杂性和非线性。
2.2 课程———反思、批判实践
哈贝马斯认为, 在这三种兴趣中, “解放兴趣”是最基本、最“纯粹”的兴趣。在他看来, “解放”意味着“从外在于个体的存在中获得独立”, 是一种自主的状态而不是放任的状态。只有通过自我反思的行为 (即自我回归自身的行为) , “解放”才是可能的。
“解放实践”对课程的影响是课程通过反思实现人的解放。以“解放兴趣”为导向的课程体现在概念重构主义课程范式上。该课程范式大致可分为两种理论倾向:第一种倾向是以现象学、存在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为理论基础, 着眼于个体自我意识的提升与存在经验的发展, 即“存在现象学”课程论。第二种倾向是以法兰克福学派、哲学解释学、知识社会学为理论基础, 着眼于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与社会公正的建立, 即批判课程论。“存在现象学”课程论是通过对个体“存在经验”的关注和意识水平的提升而指向人的自由解放, 它认为课程是“具体存在的个体”的“活生生的经验”或“存在经验”, 课程更主要的是“自我知识”而不只是外在于个体的文化知识, 并强调个体对其“自我履历”进行“概念重建”的能力, 个体通过“概念重建”提升意识, 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批判课程论是通过社会批判而指向社会公正和人的解放, 把课程的本质概括为一种社会的“反思性实践”, 课程就是行动与反思的统一。该理论认为课程开发过程不是简单地选择并组织课程内容的过程, 而是不断反思、批判文化知识并由此创生、构建意义的过程。
以“解放兴趣”为取向的概念重构主义课程范式, 其课程目标追求实现人的解放和社会公正, 这意味着教师与学生能够自主地从事课程创造, 能够在不断地自我反思、批判性理解的过程中达到自由与解放, 从而使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体:师生作为课程的主体, 学科、个体经验、问题作为课程的相对起点, 体验、理解、交往等作为主体的主要存在方式, 对课程不断进行意义赋予与重构、批判和超越。因此, 课程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意义创造的过程。“反思、批判实践”课程的评价不再与课程的建构相分离, 它将贯穿于课程建构的始终。作为教学情境中的当事者———教师和学生, 在评价中充分地体现了主体性的地位, 从外部评价的压制中解放了出来。这种主体取向的评价模式尊重每个成员在评价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和多元化价值, 主张以质性评价取代量化评价。但其评价的难点在于没有一套理想的固定标准和准则作为普遍的参照点。
3. 从“认知兴趣”看课程的发展
受哈贝马斯的“认知兴趣”的影响, 课程的发展经历了由“控制实践”到“反思、批判实践”;由关注目标到关注过程;由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到重视人的发展;由静态课程开发到动态课程开发;由确定性到不确定性;由线性到非线性等, 这些体现了课程理论受“认知兴趣”的影响, 在不断地由低级到高级向前发展。
从“认知兴趣”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我们可以逐渐认识课程的本质:课程的本质是发展人的, 是为人而设计的、由人而为的、属于人的实践活动, 它关涉的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人, 是“未完成”且具有无限潜能的人。[3]哲学人类学家米夏埃尔·兰德曼认为, “人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人的这种“不确定性”使人具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 进而为课程的构建提供了多种可能。因此, 概念重构课程理论和后现代课程理论流派都把课程视为具有不确定的、情景性、价值负载的文本, 提出了课程学习的多元方法。多元化的课程本质, 促进课程构建的多样化。加拿大著名哲学家柯希给多元主义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多元主义不是抛弃原则和基本真理, 而是接受各种理论与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力, 即理解他人如何克服缺陷、充分理解、减少片面性看法的一种能力, 是扩大为自己设身处地地去理解的一种状态。”故当今课程多元共存的格局, 并不是课程理论发展的杂乱无序。相反, 每一种课程理论都有各自的生存土壤, 都在完成各自的课程使命, 课程理论多元性的发展格局拓展并深化了课程的本质, “只有在多元性的声音中, 理性的同一性才是可以理解的”。“一”即是一切, 并不是说一切都可以被吸纳入“一”之中, 而是说“多”可以被追溯到“一”, 并进而被理解为一个整体。因此, 多元格局的课程理论是对课程本真的逼近, 预示着课程今后的发展方向。我们期待着课程领域对概念构建主义课程和后现代课程的超越, 拓展更为合理的课程建构性理论和实践的空间。
摘要: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是当代西方最杰出、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 哈贝马斯虽非教育专家, 但他的交往理论、新理性精神等极富建设性的思想对教育界有重大的理论启示意义。对课程领域产生深刻影响的哲学思想, 是他的认知兴趣理论。
关键词:哈贝马斯,认知兴趣,课程发展,影响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著.李黎, 郭官义译.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和科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129-133.
[2]张华, 石伟平.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前言.2.
英语教学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篇8
[关键词] 元认知训练法;体育教学;运动技能;影响
【中图分类号】 G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260-1
随着我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大多数体育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关注教学方法的改进,忽视被施教者的主体地位与身心发展。只知道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完成教学任务即可,忽视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上的改变。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了通过体育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同时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作为体育课的课程目标之一,可见当前体育教育工作者应重新审视初中体育课程的规划安排,让初中体育课与时俱进地符合当今教学发展目标。将元认知理论运用于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大大促使学生产生“爱学”的态度、“乐学”的情绪、“会学”的技巧和“自学”的能力。根据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终生体育观念,那么培养学生的体育元认知能力十分常重要的。
一、元认知的理论基础
认知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一种新思潮、新范式和新的研究取向。传统观点把人的认知活动机械地区分为知觉、记忆、思维、言语等范畴,而元认知概念强调人的各种心理过程之间是具有联系的,它有助于将传统研究中各认知领域的成分重新整合,更有助于将个体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来加以讨论与研究。一个人如何能够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则属于更高一级的认知活动,元认知是针对后一种认知活动的能力而提出的概念。我国心理学者根据对元认知表述的理解,大多数学者将元认知视为个体对自我意识的控制和调节功能的一种新的表述。我国心理研究者对国外的元认知观点进行了整合,将元认知分为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
二、体育教学中运用元认知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学习元认知就是指学生对体育学习过程认知的认知,也就是学生对自己认知体育学习过程的认知能力。目前,在体育学习领域内的元认知研究还及其贫乏,有关元认知的研究报告尚不多见,但体育运动中的元认知又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领域。近年来在体育教学的元认知研究上,大多数研究者利用了实验的研究方法,在很多不同的体育项目上进行了实验分析。刘娜,胡效芳在《健美操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一文中,对学习健美操的学生进行元认知培养和训练进行了探索,引导学生主动运用元认知能力来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在该文中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元认知知识的相关训练,对照组依旧按照原来的授课方式进行练习。从实际效果看,经过四个月的培养训练,实验组的元认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P<0.05)这表明采用元认知训练对培养大学生提高元认知能力是行之有效的。依据主体性教育和策略性学习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练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中运用元认知训练的实验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促进了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技术发展。有些研究人员经过实践研究,提出了元认知—反馈强化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一个技术动作的完成,是学生主体从输入、处理、存贮、输出信息到反馈信息的完整加工过程。学生的学习不是有了刺激就有反应,不是一个直线式的连续积累的过程,反应与刺激也不成比例,而是要经过学生的思维加工,编码、存贮等中介环节的一连串心理转化活动即元认知训练,来填补教学中的时间和空间,才能有反应。对于一定刺激的反应如何,主要看刺激是作用在什么样的个体上(不同的个体元认知水平不同),没有学生主体的连续积极的参与,教学本身就失去存在的意义。可见,加强元认知训练是提高体育运动技能学习的关键。
四、小结
随着义务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现代教育观念要求学生具备“终生学习”的思想意识和自学能力。体育课作为义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目标不仅是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而且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形成终身体育观念尤为重要。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运用元认知训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既能提高学生体育方面的思维和学习能力,也能使学生自觉地调控体育活动,顺利地达到学习和健身的目的,教会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方法,这是元认知理论的最终目标,而且也是体育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变的突破口,这一点对体育教学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是十分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何鹏.元认知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01).
[2]王长生.运动元认知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及在运动情境中实验研究的设想[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9).
[3]李静,苏煜.元认知训练对大学生游泳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2,(12).
[4]张邵礼.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学习策略的实验报告[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1).
[5]李琳.元认知能力与新课程标准[J].中国学校体育,2004,(3).
[6]冯传诚,翟华楠.元认知能力对运动技能学习影响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6).
英语教学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篇9
[摘要]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500名在校大学生基础上,通过构建P2P网贷风险认知模型,采用多元有序回归法对大学生P2P网贷风险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P2P网贷风险认知处于较高水平,风险认知系数接近1.5;家庭情况指标是影响大学生P2P网贷风险认知的主要因素,另外消费观念和产品认知也对大学生P2P网贷风险认知产生显著影响;说明增加信息透明度、树立家庭健康理性的消费观念,是帮助大学生提高P2P网贷风险应对策略,促进校园金融生态良性发展的良策。
[关键词]风险认知;P2P网贷;多元有序回归分析;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2-0025-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2.013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P2P是一种通过互联网进行借贷的模式,其英文名是Peer to Peer,即“个人对个人”。从2009年开始,政府叫停了银行向大学生分发信用卡的业务;2013年,大学生消费信贷进入探索期;2014年初,国家政策开始支持互联网金融,P2P市场开始蓬勃发展,大学生消费金融市场有了新的发展模式,针对大学生借款消费的创业公司纷纷崛起。根据易观智库2015年1月报告,按照2015年2600多万名在校生的基础、每人每年分期消费5000元估算,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可达千亿元。毫无疑问,作为新兴事物的校园贷有其积极的意义,刺激消费,帮助大学生创业,解决大学生短期资金困难等等;但也暗藏巨大风险:行业发展“缺门槛、缺规则、缺监管”;审核不严,身份盗用;收费名目多,高利贷式牟利;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不健全,暴力催款等等。因此,加强大学生P2P网贷风险认知研究,促进校园金融生态良性发展迫在眉睫。
风险认知是风险主体对其自身面临或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感知和识别,是进行消费决策的重要解释性变量。自Bauer把“认知风险”(pereeived risk)介绍到消费者研究领域之后,这个概念相关研究成为消费者行为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我国风险认知研究主要集中在食品消费和保险消费领域。信贷消费尤其是网络信贷消费,消费者风险认知研究尚未见报。P2P校园贷高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大学生的风险认知却是主观的,因此本文通过开展专项大学生P2P网贷风险认知调查,了解大学生风险认知状况和规律,并据此提高大学生风险管理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调查问卷分为五个部分:第一,消费者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级、月生活费支出、消费观念、恋爱状态;第二,大学生家庭情况,包括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月、是否独生子女、户口所在地、生活费主要来源;第三,消费环境,包括消费者所在群体攀比消费情况、超前消费情况、消费观念主流类型、社会消费潮流等;第四,产品认知,包括对P2P网贷平台运营模式、资费水平、逾期后果、催款方式等的了解;第五,产品认可程度,包括对P2P网贷平台消费态度、资费水平态度、宣传方式、催款方式、发展前景。其中被调查对象性别、消费观念、恋爱状态、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采用分类变量,而其余变量均采用利克特量表进行测量,1、2、3、4、5数字越小表示风险等级最高,数字越大风险等级最低,即越安全。具体变量及赋值情况见表1。本文分别以个人发展风险认知和个人财产风险认知因变量,设定了如下2个模型。
个人发展风险认知模型=f(个人特征、家庭情况、消费环境、产品认知、产品认可)
个人财产风险认知模型=f(个人特征、家庭情况、消费环境、产品认知、产品认可)
数据调查时间为2016年4月,调查对象为福建3所高水平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在校大学生,包含大一至大四4个年级,自然科学类、农业科学类、工程与技术科学类、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全部5个学科。本次调查共分类随机发放问卷500份,大
一、大
二、大
三、大四分别发放问卷100份150份、150份、100份,剔除?o效问卷后,最终收回有效问卷487份,有效回收率为97.4%。从调查对象的统计结果看,男生194人,占39.84%,女生293人,占60.16%,月生活费支出金额500元以下的占9.5%,500元―700元占43.5%,700元―1200元占24%,1200元―1500元占14.5%,1500元以上占8.5%。
二、结果分析
(一)认知现状
Slovie指出风险认知是指个体对于风险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在直观判断和经验基础上对客观风险的主观感受和认识。表2中,平均值数字越小表示风险等级最高,平均值越大风险等级最低。由表2可知,大学生认为P2P网贷对个人发展风险平均值为1.31,标准差为0.47;对个人财产风险平均值为1.55,标准差为0.64,两个变量均显著低于量表中值3(采用5点量表),由此可见,被调查大学生认为P2P网贷风险处于较高的水平,其中财产风险略微高于发展风险0.24,两个变量均只有不到2%的大学生认为P2P网贷“非常安全”。也就是说大部分学生认为P2P网贷存在较高风险,不值得购买。这与2015年《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的调查结果高度吻合,报告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占一半,大致为4%左右,并不普遍,说明大部分大学生能理性认知P2P网贷带来的利与弊。
(二)影响因素
在对大学生校园P2P网贷风险认知模型建立的基础上,运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元有序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本文选取的5类变量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大部分变量符号与预期影响方向一致,表明指标选取可靠性较强。其中,家庭情况对大学生校园P2P网贷风险认知的影响最强,有4个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其次是产品认知、产品认可,分别有2个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个人特特征和消费环境分别只有1个指标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大学生校园P2P网贷风险认知的影响相对较低。
(一)个人特征中消费观念与大学生P2P网贷对个人发展风险和个人财务风险的认知呈正相关关系,且在1%水平上显著,而大学生的性别、年级、月生活费支出和是否在恋爱状态与大学生P2P网贷风险认知无确定联系,表明大学生消费观念越超前,会倾向认为P2P网贷越安全。消费观念(Consumption Concept)是影响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是人们对消费对象的价值判断,一般而言,消费观念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因此可以预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会越来越多在观念上的接受信贷消费模式,从而降低对网络贷款的风险认知评级,P2P校园贷未来大有作为。
(二)家庭情况方面,大学生对P2P网贷风险认知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和大学生生活费主要来源在1%水平上正相关,与大学生是否为独生子女在5%水平上正相关,与户口所在地区关系不显著。表明父母受教育水平越高、家庭人均收入高和大学生生活费来源多元的大学生认为P2P网贷越安全。家庭情况的指标主要指向家庭资本和大学生个人资本。一般认为,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人均收入越高家庭资本越充裕,生活费主要来源越多元、独生子女的大学生个人资本越富足,因此也可以说,大学生生活资本对大学生P2P网贷影响显著,资金越多的学生越是认为网贷是安全的。
(三)消费环境中,大学生所在群体消费观念主流类型与个人发展风险认知在1%水平上正相关,与个人财务风险认知在5%水平上正相关,而其他4个变量对大学生P2P网贷风险认知的影响不显著,说明大学生所在群体消费观念超前和冲动会影响大学生对P2P网贷风险的判断,从上文可知,消费观念越超前会倾向认为P2P网贷越安全。可见消费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会相互影响,消费环境中好的消费观念传播有利于减少大学生对P2P网贷风险误判的几率。
(四)大学生对P2P网贷平台意外风险如政策变动、系统崩溃了解情况与其对P2P网贷风险认知呈负相关关系,且在1%水平上显著;大学生对网贷逾期产生的信用后果了解情况与其对P2P网贷风险认知在5%水平上呈负相关关系,与预期相符。在个体有限理性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判断取决于个体的知识、经验。正确的产品认知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准确地估计P2P网贷风险发生的可能和危害,以便采取最佳应对策略。大学生越了解P2P网贷产品,认为P2P网贷越危险,从侧面反映那些认为P2P网贷安全的学生可能存在盲目性,即盲目乐观。也可能是P2P网贷企业存在虚假宣传,利用虚假信息骗取大学生信任
(五)产品认可方面,P2P网贷平台贷款(消费)态度和P2P网贷平台催款方式态度与大学生对P2P网贷风险认知在1%水平上正相关,表明消费方式和催费方式认可是影响大学生对P2P网贷产品认可的关键,产品认可能够有效降低消费者的产品风险识别,P2P网贷平台应该摒弃粗暴野蛮的催费方式,才能赢得大学生消费群体的认可。
三、结论与讨论
本文根??大学生P2P网络贷款风险认知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P2P网贷风险认知模型,采用多元有序回归法对大学生P2P网贷风险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研究结论如下:
(一)大学生对于P2P网贷有较高的风险认知,2个维度的风险认知均值大大均低于中值。73.3%的受访者认为P2P网贷对大学生个人发展和个人财产存在较大风险。调查发现表明大学生购买P2P网贷产品的比例很低,仅占4.3%左右,因此我们不用过分恐慌P2P校园网贷肆意泛滥,要给我们大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足够的信心。
(二)家庭情况是表征家庭资本和个人资本多寡的指标,分析表明家庭情况是影响大学生P2P网贷风险认知的主要因素,即大学生获取资本渠道和数量的越多,会倾向认为P2P网贷越安全。不过,从产品认知对P2P网贷风险认知关系的研究中(显著负相关)发现,大学生建立在资本充足之上的P2P网贷安全感,可能存在盲目性,在大学生中广泛宣传网络贷款知识是必要的。另外政府在规范P2P网贷市场、提高P2P网贷消费透明度所做的努力也是P2P网贷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
【英语教学对认知发展的影响】推荐阅读:
贯通式教学对药理实验设计及课程认知的影响10-16
英语的变体对英语教学的影响05-30
英语阅读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影响07-13
微课的发展及其对传统课堂教学变化的影响07-28
焦虑对英语听力的影响06-22
语法对英语听力的影响10-07
英语对现代汉语的影响05-15
英语对中国社会的不利影响09-08
基督教文化对英语的影响10-24
对英语影响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