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

2024-08-20

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共12篇)

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 篇1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

1. 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

阅读教学在高年级有多种教学模式, 这里要介绍的是我们在教学中采用比较多的一种, 它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可操作性。其基本的教学程序如下:总—分—总, 也即是“读—说—写”的教学模式。

第一, 通读短文, 对短文有一个初步总的印象。

第二, 在通读文章之后, 解决短文中新的单词、短语, 为语言的输出做准备。

第三, 解决课文中的单词、短语、句子之后, 回到课文, 作进一步的理解。对于整篇文章作进一步的理解。

第四, 阅读后让学生提笔续写或改写短文, 作为语言的输出。

2. 小学中年级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模式一:对于内容文字难度不大的文章, 我们以“听→说”为主线, 并以“分→总”的方式进行教学,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输入”的具体方法有:

A.听录音看范文, 大体理解文章人物、事件和内容。

B.在教师的指导下, 阅读讲解文章, 对文章内容有更详细的认识。

C.分组或分角色诵读文章。

“输出”的具体方法有:

A.完成课后练习, 口头汇报。

B.复述并表演所学故事。

C.变换人称, 重编范文。

模式二:对于内容难度较高的文章, 我们以“听/读→说”为主线, 即“总→分”的方式进行教学,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听、说、读的技能。

在模式二的教学中, 对于某些相对应的教学步骤我们基本可参照模式一的方法进行。只是, 由于有些阅读文章难度较高, 我们就没有开始阶段的教学, 而是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 让学生直接听或读, 一开始就直接接触文字。初次阅读文章时, 我们提醒学生划下范文中的生词、难词, 并试着根据上下文推断词的意义, 让学生获得大概意思。我们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或原文内容组织语言回答老师的问题, 以检验学生是否对文章有了大概的了解。教师作为指导者可根据作品风格采用帮助学生理解的方法。对于范文中的生词或难词, 在中年级我们主要通过创设真实语境进行诠释, 或采用肢体语言, 也可给出解说/相应的例子和样式, 有时也和学生共同使用工具书来解决文中的新词。最后的输出, 即阅读反馈阶段, 我们采用了以下的方法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A.变换人称使学生Retelling。

B.让学生对文章进行Silent Movie (配音) 或Role Play (表演) , 配音是最基本的朗读或背诵, 表演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成自己语言后的输出。

C.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对文章内容进行扩展或改编。

D.给出另一篇相同形式和体裁的文章让学生自行完成, 以巩固学生前面的阅读学习。碰到新词可借助于工具书。

每篇范文学生都在老师的指导和点拨下完成学习。老师一般在墙报的English Corner处公布正确答案, 让学生自己检验阅读成果, 这样其实也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当然, 在以上两种教学模式的运作过程中, 两种模式有时会交叉表现。但从总体上来讲:三年级用得较多的是第一种, 四年级则以第二种为主。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

1. 师生互动型策略

这种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师生共同积极参与, 关系融洽。它比较适合于低、中年级使用。它的特点是:老师导入, 学生感知→学生精读, 老师讲解→巩固操练, 内化语言。

操作过程:

(1) 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绘生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 使学生初步感知, 并产生阅读的兴趣。

(2)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 在同学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还可以设计一些Yes/No question或简单的Choice。这一步要求学生反复阅读, 仔细体会。

(3) 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进行表演、复述等, 凭借互动共振的效应, 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如三年级牛津教材中有“Family members”这样的主题。根据学生对周围的人物感兴趣的特点, 我们选了两篇关于家庭成员和同学的小文章, 让学生们阅读。虽然涉及了现在进行时和一般现在时, 但由于贴近学生生活, 是他们所熟悉的内容, 爸爸正在干什么, 妈妈在干什么, 同学英语说得好不好等, 学生容易理解, 看起来也并不感吃力。接着老师就文章中的语法点、时态稍加点拨, 学生很快就掌握了, 在表演时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 穿插一些阅读材料和牛津教材中的内容和句子结构。

2. 主动参与型策略

它的基点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特点是:自读理解→交流讨论→小结巩固。

这种教学策略比较适合于中高年级, 一般选择的阅读材料语言难度不大, 接近牛津教材中所学的内容, 并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以上两种皆运用在课堂教学中, 第三种则适用于课外阅读。

3. 自主开放型策略

这也可以称之为弹性阅读, 以课外读物为本, 进行阅读教学。此方法一般在高年级使用。可以有两种安排:一是腾出课堂教学的1/3时间用以自读, 老师提供一些课外读物,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材料自由地阅读;二是鼓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阅读的内容应该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兴趣爱好, 是课堂所学的延伸。英语阅读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 使学生逐渐获得独立阅读英语的能力。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阅读技巧后, 学生还可以对即将要学的牛津教材做好预习工作。学习英语要循序渐进, 不能急于求成。要切实地提高英语水平, 就要扎扎实实地从基础抓起。

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 篇2

广东北江中学 王锦霞

[摘要] 本文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有关阅读教学的理念和要求出发,结合阅读教学的相关理论,从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读前,读中,读后分析一节基于交互式阅读模式的阅读教学课例。阐述课堂活动中学生与老师之间,与文本之间和与同伴之间的交互活动,倡导交互式模式对外语阅读教学的积极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交互模式,知识建构,阅读策略,教学特色

一、阅读教学模式的相关理论

阅读是人们学习第二语言(外语)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我国阅读教学的研究主要受到行为主义、认知科学和社会建构主义三种观点的影响。在二语研究中,我们常听到自下而上bottom-up, 自上而下top-down, 和相互作用interactive这三种阅读模式(William Grabe, 2005)。

传统的自下而上阅读教学模式是通过对字母,词,短语,句子的逐级识别而建构语篇的意义的阅读教学。人们把阅读看成是个解码的过程(Brown, 1997)。这种阅读教学法引导教师讲解语法要点或逐句翻译,提问操练达到理解的目地。这种阅读教学使学生只停留在字词上,与文章的内容、结构、背景等脱节,造成思维断层,只见树,不见林。其结果,阅读速度上不去,单位时间获取的信息量少,对课文理解片面,阻碍了与外界信息的传递。

“自上而下的图式整体阅读教学模式”一改“见木不见林”的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它认为:“意义来自文章的内容与读者头脑中的某个图式匹配”。强调读者的先前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它主张阅读时,通过激活相关的背景知识和人脑的知识网络系统,从而产生对文章内容的预期,根据这种预期进行猜测,验证,修正和推断的阅读,最后证实最初的预期。但由于它主张“不管词意”,对阅读理解的处理只是一种为获得信息而进行的阅读,忽视了对词汇识别,语法结构处理等阅读技巧,也不太利于中国学生外语学习。

而随着人们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化,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不断受到重视,它强调了教师为学习者选择和设计恰当的学习环境,即教学环境。这不仅是指物理意义上的学习场所,更涉及学习资源的丰富程度和人际互动因素等。七十年代后期,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D.E. Rumelhart)等作了大量研究,把图式的概念发展成了一种完整的理论。从他发表了《论阅读的相互作用模式》以来,对交互式模式的研究成为主旋律。这种模式认为,在阅读过程中人们运用两种方式进行信息处理,一种是自下而上的方式,另一种是从上而下的方式。它认为阅读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者相互作用的处理过程,强调在阅读处理过程的双向性和交互性。

现在在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以上的阅读教学模式都存在。但随着对教学的深入探讨,对教学的不断改革,各种教学模式的相互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也走入课堂,更注重了教学的交互性,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运用为目的,强调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教学理念,也更强调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相关图式的掌握和创设课堂活动中的交互性。

二、交互式阅读模式在高中阅读课中的体现

《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03)对高中阶段英语阅读技能目标提出如下要求:找出作者要传达的要信息;按要求辨认语言结构、内容、事物发展顺序和程序;辨识内涵的主旨或观念;辨认、辨识、比较事实、证据和观点以及定义和假设信息;对事实和证据进行评价和判断;根据文中所提供的事实和证据得出结论;进行逻辑推断等:而根据高中生毕业要求达到的八级阅 读水平能力中要求1.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 2.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 3.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 4.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多种媒体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 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 6.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33万词以上。这些要求让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和阅读策略的培养。

阅读的有效性往往取决于阅读的目的和学生已有的知识。那么我们在课堂活动中如何去激活学生相关的背景知识,达到获取阅读知识,培养阅读技能的目的呢?

下面笔者所采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英语新课程培训的课程资源予以阐述。教学内容是人教社高中英语选修七Unit 2 Robot 的一堂阅读课Reading ---Satisfaction Guaranteed。

本堂课所在的单元是以机器人和科幻小说为话题,介绍了20世纪世界知名的科幻小说家Isaac Asimov写于1951的Satisfaction Guaranteed。旨在让学生了解科幻小说最大的特征在于它赋予了“幻想”依靠科技在未来得以实现的极大可能,甚至有些“科学幻想”在多年以后,的确在科学上成为了现实。如Isaac Asimov1951年描述的机器人的部分功能已经被应用于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本课时所选用的文章讲述了女主人Claire对来到她家的似真人般的机器人Tony所产生的一系列情感变化,从开始的觉得有些抗拒到后来的慢慢接受,最后竟然爱上了这个机器人的故事。从文体来讲这是篇幻想小说,对学生很有吸引力,特别是被搬上银幕之后”I, Robot”,深受欢迎。

在这节阅读课中,教师C很注重在教学的过程中搭建支架,提供支持,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让学生勇于提问,积极思考,表述观点,交流信息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不断鼓励学生敢于幻想,大胆创新,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下面笔者将主要从阅读的三个阶段来谈谈这节高中英语阅读课的交互性模式。

(1)阅读前:师生交互---激活背景图式,提供支架支持

教师通过提问T:What is robot?引出本单元学习的话题Robot。接着继续引起学生的兴趣设问Why do robots appear in our life? Where can robots be found in our life? 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通过图片、书籍、影片的展示,极大扩大学生的视野,搭建学习的支架。围绕本单元学习的主题内容,按照“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要旨,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知识框架,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因为所教的文章摘自Isaac Asimov所著的Robot Series。教师还放映了根据其著作拍摄的电影I, Robot 的一段影片介绍Three Laws of Robotics,

a. A robot may not injure a human being or, through inaction, allow a human being to come to harm.

b.A robot must obey any orders given to it by human beings, except where such orders would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Law.

c. A robot must protect its own existence as long as such protection does not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or Second Law.

一则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则为本课时课文的学习做个引入.,不但让学生加深对阅读对象背景的了解,同时也可放松读前的紧张心理。

(2)阅读中:文本交互---进入情境,设定任务,培养策略。

有了影片的铺垫,教师在让学生读文章前布置了两个任务。T: Which law is the story based on? And find out the main characters in the story. 用阅读文学作品的学习方法来指导学生通过一分钟的快速浏览了解主要人物,并抓住文章的主题意思。

通过阅读,让学生走入到故事的情景,不断地通过设问,追问启发和引导学生。

如在学生回答道:“The story is based on the first law--- A robot may not injure a human being or, through inaction, allow a human being to come to harm”。教师接问到:“What kind of injury is mentioned?”

在学生回答道:“the main characters are Larry Belmont, Claire, Tony, Gladys”,教师也追问:“What are they? And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学生的探究欲和阅读的兴趣被一次又一次的激发。

如果说第一次阅读时粗略地阅读全篇,是为掌握大意梗概,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发展的概要而设计的。那么接着教师让学生细读4分钟,即详细、逐行地阅读,以掌握全部内容,为下面的学生间的设问,回答活动做准备。通过学生间的相互问答,即考察学生是否理解文章内容,又培养了学生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思考,问出的问题有浅层次,细节性的(what does Tony look like? Why can’t Tony go out of the house?),但绝大多数是深层次并有一定难度的,所有的问题都是Wh-questions, 如“why did Tony open the curtain? Why did Tony want to make the room beautiful? Why did Claire ask Tony to go to another room? What can we know about Claire from the story? How did Claire accept Tony at last? ”表现出学生对故事的理解是有一定深度的。

有了总体的对故事梗概的了解,有了对文章细节的问答,最后教师通过True or False(是非判断)的方式让学生对一个改编自文章得小短文的内容描述进行判断,对文章内容的学习做个小结概要并突显了文章中的新词汇,进一步加深印象,又引出下一步对部分单词的学习和扩展。教师对词汇的处理是值得学习的,通过小短文提供语境的方式来呈现并突显重点单词,并通过中英文的词汇定义来解释,并对词汇的词性,例句,搭配等做逐一重点的扩展学习。教师通过这些活动对课文进行多层次的阅读和学习。有自上而下的阅读了解文章大意,也有自下而上的阅读掌握部分词汇的用法。

(3)阅读后:生生交互---发散思维,主题讨论,合作探究

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主题概括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采取了以下三个活动。

①设问,理出线索。

教师通过设问“How is Claire’s emotion developed”让学生又重新回顾故事的情景。文章是以Claire对Tony的情感态度的跌宕起伏(refuse- --accpet---trust---proud---love---sad)来展开故事情节,吸引读者。这样也有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叙事风格。

②列表,对比分析。

教师通过列下表让学生去比较机器人和人类在身体,情感,思维上的异同。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文章的目的,人和机器人到底存在哪些差异,我们作为人类,可以为未来的机器人做些什么改进,有比较才有分析。 Characteristics similiarity difference Physical Mental emotional③讨论,集思广益。

应该说这一步使本堂课的教学达到一个高潮。根据文章最后一句话“But even though Tony had been so clever, he would have to be rebuilt---you cannot have women falling in love with machines.”教师让学生四人小组布置任务,“If you were a member of the company, how will you rebuild Tony in order that human won’t fall in love with him?” 教师在这个环节是在语言的输入和语言赏析等活动的基础上,强调语言的输出。让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与同组的伙伴协作,共同延续这个幻想故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精神,并体现“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学以致用”的指导思想。

学生的表现也很让人欣赏和佩服。有的小组提议把Tony 变成个adorable animal, 这样就不会有人类爱上他们了;有的小组提议除了制造Tony这样的男机器人,也制造些女机器人,这样避免女主人爱上男机器人引发的困扰;更有的小组提议让机器人不能说话,这样他就不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有的说让机器人每隔几天就换张脸或贴上标签“I, Robot”等等,有很多的奇思妙想,让人耳目一新,惊叹于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一堂阅读课就这样在学生对机器人的畅想中意犹未尽地结束了。

三、对交互式阅读教学模式的思考

从这节阅读课上,学生所学到的不仅仅是语言知识,更多的应该是与“文本”与“作者”的一个交互的过程,一种思维的“对话”。特别是对文学作品,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言外之意,就需要去了解相关的知识背景,文化背景和写作背景,同时也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解读。笔者很认同这样一句话, “Interpretation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der, which may not be the intention of the writer.”从这堂课上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与课文(文本信息)的交流是十分顺畅的,当然也不乏别具新意的观点。

除了学生与阅读文本的交互外,在交式教学中,我们也看到学生与教师的“交互”,共同承担提问、思考、讲授和理解的过程。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课堂组织能力都很强,很善于追问,诱导学生。这堂课笔者统计了一下师生间的问答超过二十次。

此外,教师通过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生生交互,集思广益。

交互性充满了整个课堂,还有不同阅读模式(由下至上和由上至下的阅读模式),不同层次(高层次和低层次的阅读技能)的交互。通过不同形式的交互活动,我们感受到课堂活动的整个设计,完整,明确,层层递进。课堂的容量大,学生参与度也较高。通过小组内组员之间的学习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交流,能够让学生更加意识到与他人分享和交流的重要性。文本之间,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更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

同时,笔者也注意到在这种交互式阅读模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恰当的教师角色有助于课堂教学活动产生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在阅读活动前,教师C的角色是呈现者和向导(presenter and guider), 她准备了大量的各式各样相关图片,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冲击,让学生感受到机器人所承担的工作,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非遥不可及,让机器人跟学生的学习生活挂钩,同时,也作为向导,设计了三个问题What’s robot? Why do robots appear in our life? Where can robots be found in our life? 引发学生的思考。

教师在阅读活动中是组织者、激励者(organizer and motivator)。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策略去理解文章,组织学生问答,讨论,在学生有困难时,使用激励性的语言。在课堂上可以看到教师C灿烂的微笑和“Don’t worry, I will be your helper.”

在阅读后教师是分享者、评判者(judge)。可以看到教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都给以肯定的表情和赞许的目光。在最后的任务展示,可以看到学生争先恐后的发言,渴望和教师,同伴分享自己的“创意”。

当然,这堂课也存在些不足,比如说在读后相互问答的这个环节,开始学生没有一个主动提问,课堂上出现了暂时的沉寂。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积极采取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说组织小组间的竞争,制定规则,让学生积极抢答,得分,能调动学习的参与度。当然教师后来也做了个示范,首先提问,让学生回答,然后再“成语接龙”似地一个一个接了下去,但在活跃课堂气氛上有所欠缺。

还有一点,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评价不仅来自于教师的评价,“good ideas!Wonderful!”还可以是学生相互间的肯定,比如说在阅读讨论他们怎么去重建一个机器人时,教师可以设计表让学生去评价哪个组的想法最具创意,表达最清晰明了,也可以适当收集学生的想法或形成文本保存。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正是基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采取交互式的阅读教学模式。活动有目的及可操作性,有利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发展和思维想象力及审美情趣的提升,活动不仅限于课堂教学,也延伸到课堂外的学习生活中。教师C 这节阅读课充分利用了各种资源,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并通过有效的引导,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享学生的作品。学生从学习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学会与人合作,展开想象的翅膀,体现成功的快乐。

基于对这堂课的分析和对交互式阅读模式的理解,笔者认为在设计课堂活动时,在阅读前要考虑如何引入与主题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激活背景;在阅读中要考虑如何使语言知识的积累和阅读策略、技能和主题的有机结合;阅读后如何使语言的输出围绕主题拓展。相信合理的设计活动和利用图式,教学能更有利促进学生对阅读文章的正确理解,对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从而保证了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Brown G. 1997. The Nature of Comprehension[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1).

2. Carrell, P. L, Joanne Devine, David E Eskey. 2006. Interac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Reading [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3. Grabe,W and Fredricka L. Stoller. 2005.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Read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arch Press.(34).

4. 何广铿. 2009 英语教学研究方法[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5. 何广铿. 2002 英语教学研究[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6. 教育部. 2003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7. 刘道义.2006. 新高中英语教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8. 鲁子问, 康淑敏 2008 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 篇3

一、P- W- P 模式的构建及其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P- W- P 阅读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个环节, 即pre- reading (读前活动) 、while- reading (读中活动) 、post- reading (读后活动) 。三个环节各具功能, 各有设计技巧, 不是机械地按照某个特定流程进行, 而是人性化、个性化的阅读过程, 也就是说阅读教学过程设计应建立在对阅读教学的语料特点、重点、难点分析的基础之上, 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展开。

1.阅读前 (pre- reading)——铺垫准备该环节的目的是为阅读活动顺利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可采取三项措施:

(1)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阅读目的的不同决定了阅读方式、方法及速度的不同。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旨在通过规范的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包括获得课文大意的扫读技能, 获得课文具体内容的跳读、精读技能和以培养语感、获取乐趣为目的的泛读技能。在P- W- P 阅读教学中, 教师在阅读教学前确定每一教学阶段的阅读目的及阅读方式, 并提出具体任务。例如, 让学生阅读后填图或填表格等。

(2)開展内容预测活动,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这一教学步骤中主要从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知识出发, 让学生参与讨论, 组织学生对未知内容作出预测, 如提问学生“ What will happen next?” 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的兴趣。如在介绍课文的话题内容和有关的背景知识时可以采用以下的策略:

(一) 提问法。教师提出学生所熟悉且能有效做答的问题, 所提问题紧密联系课文内容, 使学生能够在已有话题内容与背景知识、新课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二)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交流自己的背景知识, 从他人处学到新背景知识, 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阅读活动中去。

(三) 叙述与主题相关的故事。师生叙述与本课主题相关的故事, 并作针对性提问, 激活学生的相关背景知识, 使其对课文内容及结构方面的理解更深。

2.阅读中 (while- reading)——阅读理解在这一阶段 教师应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帮助学生弄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帮助学生弄清楚课文的结构和具体内容; 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了完成好这些任务, 教师必须十分熟悉教学材料,弄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活动。这个阶段的活动应包括辨认过程、内容理解过程和学生的阅读技能、阅读能力提高过程。为提升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达成阅读教学的目的, 笔者尝试了“ 扫读→跳读→细读” 这一阅读流程。经过实践, 这一阅读流程符合中学生的阅读心理及规律。

(1)扫读(scanning)。该过程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的标题和每段的主题句, 快速浏览全文, 使他们对文章的内容、结构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一个整体印象。扫读后教师可设计以下练习, 帮助学生完成译码过程, 如(一) 课文主要信息正误判断; (二) 选出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标题或图片; (三) 要求学生回答一些有关课文内容的综合性问题。

(2)跳读(skimming)。跳读是指为获得特定的信息而进行的符号辨认过程。课文的跳读一般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跳读时, 应预先针对题目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例如: In which year……take place? How many times does……occur on this page?

让学生带着问题, 迅速在文中找到有关问题的范围(question area), 提高其阅读速度。

(3)精读(Intensive Yeading)。该环节要求学生领会课文主旨, 对课文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分析, 了解课文各段落的主要意思和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以及文章中的一些细节。教师可通过组织以下练习来检测这一环节的阅读效果, 如要求学生回答一些有关课文细节的问题; 要求学生讨论并归纳各段大意;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各类图表。各环节的阅读活动均应有时间限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阅读速度规定相应时间。

3.阅读后 (post- reading) ——整体提升阅读后的活动要为学生提供运用所学语言的机会。有了阅读中的文本理解和语言积累, 语言输出就水到渠成。读后活动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读后活动,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培养阅读技能, 有效渗透阅读策略

在整个阅读教学中, 要始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有效渗透阅读策略。

1.预测——抓兴奋预测是成功的阅读者应掌握的重要策略之一。它相当于阅读前的“ 热身”, 旨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激活读者的背景知识。预测可以在阅读前进行, 也可以贯穿于整个阅读过程中。阅读前读者可以根据标题、副标题及文中的插图等进行预测; 阅读中可以根据上下文、作者的意图等进行预测。

2.推断——抓理解阅读理解训练可以在3 个层次进行: 字面理解层、推断性理解层和评价性理解层。字面理解是指读者仅仅理解文章的字面意义, 这是阅读理解最基础的层次。它要求读者具备理解具体细节和事实的技能, 如辨认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外貌特征以及事件的因果关系等。推断性理解是指读者从字里行间推测话语隐含的意思。评价性理解是理解的最高层次, 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分析并评判作者的观点。根据理解的不同层次, 练习设计的问题也分为相应的层次。

3.概括——抓提炼阅读文章后概括文章主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写概要是较高层次的策略, 需要学生区分文章主题、主要信息和关键词, 并能用自己的话客观准确地加以概括。学生开始写概要时容易犯以下几个错误: 概括太短, 遗漏较多重要信息; 概括太长, 包括较多不重要的细节; 误解文章, 包括错误信息; 没用自己的话概括而照搬文章原文。训练学生写概要的练习开始时不能太难, 而应循序渐进。例如, 让学生阅读一篇文章的几个概要, 说说哪个概括得最好, 并说明理由; 然后过渡到让学生填空; 最后要求学生自己概括文章内容, 并要有词数限制。

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 篇4

一、高校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优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一) 高校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优化的必要性。当前, 我国高校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不足。第一, 教学模式单一化, 教学和教材都与社会严重脱节。阅读教学主要依赖教材, 而由于教材中的知识点少, 因此阅读面比较窄, 并且题材也不丰富, 大多过于单一, 缺失时代性。第二, 英语教学中的阅读环节和写作环节严重脱节, 学生的阅读量不足。长久以来, 老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取得好成绩, 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的训练, 对于以读促进词汇积累、提高写作的教学方法, 没有加以充分利用。因此, 改变过去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通过借助现代媒体等手段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 优化高校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十分有必要。

( 二) 高校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优化的重要性。2013 年, 教育部就发起了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的新一轮改革, 其改革思路主要围绕将现有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模式, 对于阅读题型的分值比重有了进一步的加重。同时, 在我国, 许多企业和单位在进行员工招聘时, 都要求应聘人员具有四六级英语考试合格的证书。对于高校学生来说, 英语是其大学毕业后找工作, 必备的一项技能, 英语四级证书和六级证书就是其手中重要的敲门砖。

二、高校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优化策略

( 一) 阅读教学目标的优化。阅读教学目标仍然以突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主。在这一目标下, 英语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作为课程的首要目标。同时, 还要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自我激励的学习能力以及自我监控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合理安排自身的学习时间, 对学习资料进行有效利用。

( 二) 阅读教学策略的优化。在阅读教学优化策略中, 最主要的是改变传统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扩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权利。而老师更多的则是扮演合作者、引导者以及辅助者的角色。一方面, 老师要尊重学生对课程的选择, 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 为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而不是对所有学生进行统一化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 老师还要充分开展小组学习策略和合作学习策略, 利用讨论法和发现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三) 教材内容的优化。在教材内容上, 要抛弃过去的题材单一化、与社会脱节、没有时代性的特点, 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修订。首先, 阅读教材内容要保证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词汇积累和知识面的拓展。其次, 阅读题材和话题要紧密结合当下社会热点。例如, “low - carbon life”是全世界都在倡导的生活方式, 结合这一社会热点, 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英语知识, 还可以引发学生对我国环境的思考。再其次, 结合当下高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日常生活进行教材内容的设置。例如, 可以以 “club activity”或者 “how to interview” 等与学生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设置阅读教材。最后, 教材内容的安排上不仅使文章具有阅读性, 还要使文章能够进行知识迁移, 以读促写, 让学生能够进行相关话题的写作。例如, 阅读教材 “keeping healthy”在学生学习完毕阅读内容后, 老师还可以将“Ways to keep healthy”作为写作题目, 让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 四) 教学评价的优化。教学评价不仅能诊断教学上的不足, 还能激励老师和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调节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上的发展。第一, 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学生形成诊断性评价, 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 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适当安置学生。第二, 在教学过程中, 针对教学单元内容, 评价教学目的, 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 即形成性评价。这种评价机制有利于明确教学单元内容的重难点, 有利于老师巩固教学, 有利于学生为后期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第三, 在教学过程阶段性结束后, 构建总结性评价, 通过阅读能力测试和学习总结的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有利于老师对教学目标的判断。

( 五) 教学思想的优化。在阅读教学思想上, 老师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思想,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的学习能力。启发式教学思想以学生的主动思考为基础, 提倡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学、思两者结合。与传统的教学思想相比, 启发式教学思想通过质疑启发、直观启发、练习辅导启发的方式, 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在阅读教材 “Great women”中, 老师可以先对学生预先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 由浅到深逐渐过渡。

1. what did she do on november 1st to celebrate her birthday?

2. 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during the first days of the journey

3. Why did she travel slowly during the next week?

4. How did she celebrate her birthday?

……

通过教学思想的转变, 在教学内容的设置过程中, 注重对学生不同问题的设定,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 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要想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得到提高, 就必须优化高校英语阅读的教学模式, 突出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 扩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主权利, 丰富教材内容, 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优化教学思想, 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与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宇.非英语专业英语阅读课程教学模式析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1, 01:164-166.

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 篇5

摘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新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针对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结合新课程标准,就如何把英语阅读教学落实到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对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英语阅读 阅读技巧 阅读材料选择

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是课文阅读,它具有双重性:一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二是通过阅读,使学生不断学到新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所以充分利用教材加强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问题的理性反思

(一)语法知识讲解的烦琐性

目前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以做练习代替复习,以搞题海战术迎战高考。由于搞题海战术,使得市场上的所谓复习资料泛滥成灾。这些复习资料粗制滥编,不根据大纲、考纲,题目出得越难越好,由此形成一个怪现象,教师的教学复习由这些所谓的复习资料牵着鼻子走。于是阅读材料仅被当作语言知识的载体,碰到一个生词,便把所有可能碰到的种种用法详细地教给学生;碰到一种语法现象,除了讲解此现象外,还把此种现象中的各种列外讲解到位。

(二)阅读教学观念的滞后性

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在中国使用了多年。Explanation-Example-Practice的三段式教学曾长期占据英语课堂。这种教学方式常常是围绕孤立的语言点、句式结构或是语法知识来展开活动的。这种观点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当作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不是一个主动积极的建构活动。现在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对英语阅读作出积极的探索,但仍有相当多的教师在沿用“自下而上”(Bottom-up)的理解方式,认为意义附身于文,读者只需逐词逐句弄懂文字,就能理解意义。其结果是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甚缓,挫伤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阅读教学内容的滞后性

现在,国内大多数学校是在使用中英合编人教社的新教材。这套教材曾以崭新的教学理念,科学的编排,丰富时新的内容赢得国内英语教育工作者的一片赞誉。但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周围事物的发展日新月异,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九十年代初编排的教材,有些内容已显得陈旧过时,题材也过于狭窄。

三、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合理构建

(一)丰富和激活背景知识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读者在阅读时,头脑中已储存的与读物有关的基础知识有助于文章的理解与保持;背景知识的缺乏会造成阅读理解障碍,就不能真正读懂英语语篇的内涵。所以,在语篇教学前,可利用教学图片、多媒体等教学设施,给学生提供语篇理解昕需要的背景知识,逐步引入课文话题,让学生适度了解话题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的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网络,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体会所读语篇,在此基础上将作者的生平及创作背景系统地介绍给学生,从而帮助他们了解语篇的背景,正确理解作者的创作情感,为正确理解语篇扫清了障碍。

(二)树立正确的阅读观

不同的人对于阅读的理解是不同的,这种不同的阅读观直接导致了不同的阅读习惯。有些人的阅读过程是:文字——解码——意义。从这一流程来看,这是一种被动地吸收信息的过程,是一种消极的阅读形式;而另一种阅读过程是:预测——文字——解码、验证——信息。这种阅读过程以预测开始,以最终获取信息为目的,是一种有准备、有目的的阅读。在这一过程中,读者先确定目标,并作出推测,然后一边 解码,一边验证推测。这一过程加入了读者的思维活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因此要做到有效阅读,首先要有正确的阅读观。

(三)注重阅读材料的选择

教师应注重阅读材料的选择,大力提倡无题阅读。现在学生阅读文章,大都是在高考模式下进行,每篇文章后都设计有五个左右的选择题,学生整天被套在这样的框架内很容易受到拘束,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有些阅读材料从一份试卷上搬到另一份试卷上,有的甚至沿用了一二十年,让今天的学生去阅读这种过时文章,必然感到索然无味。更谈不上什么兴趣。教师不要把任何阅读材料搬来就用,在选材上,力求新颖,有时代感,符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贴近高中学生的现实生活。

(四)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做阅读教学的理论先导

教师应把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阅读教学的目标,要加强英语教学理论的学习,学会用教学理论指导阅读教学实践。要想有效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自己首先要做阅读策略的学习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清楚应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对学生进行何种阅读策略的训练,才有可能选择恰当的阅读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掌握技能,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到阅读过程中去,从而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三、结束语

课程标准改革使高中英语的教学目标、评价方式、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各个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此种变化对高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些因素,并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相信在正确教学理论和有效教学技巧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一定会结出累累的硕果。

基于读写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篇6

【关键词】读写能力 高中英语阅读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05-01

1.相关概述

1.1论述背景

众所周知,时代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革新教育模式,首先要对时代背景进行科学梳理。就最近几年的实际情况而言,已经有不少教育机构将读和写作为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重要内容,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所以本文也将侧重于如何以读带写,促进能力的全面提升。全球化的发展,对英语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传统模式下专注应付考试的教育培养重心显然已不合时宜,只有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才能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1.2现状分析

关于此方面的阐述,可以通过阅读和写作能力两方面进行。

阅读方面。我国在高中的教育阶段,学生所需要面对的学习压力是最大的,因为这部分的学生需要面临高考,而基于这一大的时代背景,学生的学习任务较为繁重,应付的学科多,所以学校能够安排的英语学习课时总是有限,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由于缺乏阅读积累,所以写作能力就难以得到充裕的发展空间。另外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由于高考直接取自教材,以教材为标准,同时在该方面又缺乏丰富的阅读刊物等,所以学生在练习阅读能力过程中,出现读物偏少的尴尬处境,这也限制了学生的阅读积累,影响写作能力的提高。

写作方面。在实际的高中教学过程中,由于可利用的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教师往往关注普遍问题,在写作方面侧重技巧和常识性的问题,缺乏较为系统的文章整体构局的学习过程,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己做业余功课,而缺乏整体、系统的写作指导,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常常表现的不知道如何下笔,基于课堂时间限制,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又能以满足学生写作积累的需求,所以教学效率较低。

2.英语阅读教育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2.1阅读教育模式陈旧

笔者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发现,当前我国在英语教育中发展的空间依然很大,首先就是教育模式的陈旧。随着教育的发展,英语教育应该趋向于平时多读来积累,以此科学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写作能力,客观而言阅读是人的主观性活动,需要人来积极参与,即学生能发挥受教育的主导地位,而不是延续传统靠教师的灌输与“填鸭”,毕竟教师的时间与精力有限,无法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阅读案例,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被忽视,教师不能满足学生的真实阅读需求,以偏概全,势必导致学生无法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阅读量小,写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

2.2英语教育观念落后

现阶段英语教育的任务,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来提升写作能力,在阅读能力方面,应该要求学生能领略文章的大意,把握结构梳理关系,领略作者的感情,然而实际生活中,不少教师缺乏学习精神,教育观念不够端正,沿用传统注重对语法知识的讲解,或者是单词的积累,而不是从整体上对文章进行剖析,所以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陷入学习的思维误区,认为写作靠的是单词积累,而非阅读基础和积累,导致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都缺失的现实状况。

3.基于读写的高中英语阅读教育模式

3.1教师方面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需要发挥相应的作用,指引学生正确学习英语阅读。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能继续沿用传统,即在阅读理解中,要注意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而不是对单词的积累,恰当改变两者比重,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教师要应用有限的课堂时间,系统的对文章进行讲解与分析,不局限于理解认知,业余时间可以推荐学生适当的英语阅读方面的刊物,这样可以对学生阅读积累与写作能力;师生关系的转变也一直是时代发展的趋势,英语教育中也应当如此,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可以对他们的学习起到相应的激励,保障学习信心;此外,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巩固其地位,使其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对英语文章进行探索。

3.2学生方面

学生才是接受教育的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面对读写能力缺失的现状,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知识方面的积累;要学会掌握方法,即明白自身需要在具体方面的加强和缺失,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辨别思维误区,既要做到单词积累,更多的是整体的文章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加强自身的读写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丰富的阅读积累是写作能力培育的基础,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意味着写作能力的相应提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教育理念被广大师生所接受,而在实际落实中却仍然存在不足,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述,并总结相对应的策略,旨在促进英语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 篇7

一、创设情境,搭建支架

“支架式”理论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准确定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根据具体情况创设出问题情境,以促进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出困惑。老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马上要学习的新知识密切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从而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这是建立概念框架的第一步,所以情境的创设要科学合理。

如学习苏教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3 Holiday fun时, 师生共同讨论何为“Holiday fun”。在阅读课文之前 先讨论问 题 :Where did yougo for the summer holiday?Did youhave a good time for the summerholiday?How do you feel your holiday?这样,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逐渐进入本课的学习主题中。老师有意营造出愉悦的气氛,就是在为学生搭建支架。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对以前知识的巩固,支架便有了基础。

二、依托支架,探究合作

小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问题的探究。当然,学生在探究的时候,老师要给予一定的启发和引导, 适时给学生一定的提示,如给学生提供问题解决的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沿着概念的框架逐渐攀升。在一开始的时候,指导要多一些,并不断纠正学生探究时遇到的问题,随着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和问题探究的加深, 可以逐渐减少帮助,乃至以后争取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无需老师的帮助。学生之间都有个性差异,在交流互动中可以有效进行互补,携手共同跨过“最近发展区”。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探究过程,体现的是学生思维的碰撞。学生在讨论中还可以实现共同进步,携手共同跨过“最近发展区”,这正是老师所期望的结果。英语阅读能力有高低之分,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搭配好小组成员,实现优生带领后进生,活泼生带领内向生。

如教学苏教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weekends, 在阅读之前, 老师组织学生讨论:How do youspend your weekends? 学生根据自己的切身 体会互相 交流。根 据“weekend”中的“end”引出“spend”,引导学生朗读。每个学生的周末生活也不一样,讨论的时候给出的答案也不同。如 :go to the park, do homeworkgo shopping , clean the room, watch TV等。每个学生都想晒一晒自己的周末生活,都会有一种表达的冲动。只要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个“支架”,学生就可以顺着支架往上攀爬。

三、科学评价,拆除支架

课堂效果评价是所有课堂教学必需的环节,科学合理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支架式课堂教学模式中的效果评价所包含的内容更多、更广一些。不仅要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还要对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 检验学生是否跨过“最近发展区”, 检测老师的支架作用是否发挥得合适。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评价内容包括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高低,小组协作之间的表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程度。老师在教学的开始要搭建支架, 在后期还要巧妙地拆除支架,这才是完美的支架式理论教学模式。

如阅读苏教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6 My e-friend的阅读, 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片试着阅读这个小故事。学生在阅读之后老师要给出相应的思考题进行检测。如:Lookat the picture? Who are they?Whatare they talking about?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支架”不断探究,然后回归阅读本位,形成自己的认知,提高了自身的学习能力,拆除了老师搭建的支架。

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 篇8

一、阅读前信息输入、预测阶段

学生阅读兴趣的调动要靠教师的引导。在学习新课程之前, 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安排相应的课堂活动, 设置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讨论问题, 调动学生的原有知识, 帮助学生寻找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联系点, 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实践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做好引导工作, 牢牢把握学生思考和谈论的方向, 让学生的思维紧紧围绕阅读主题。

如在学习高中英语课文第三单元Travel journal时, 教师首先提出一些与本单元及学生旅游经历相关的话题, 如:Do youlike to travel around?Where else have you traveled?Please introduce your travel experience.学生回答之后, 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旅游时应注意的问题, 逐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文中。

教师也可以利用插图或者故事, 为学生创设情境, 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预测新的内容, 制造一种学习新知的期待, 让学生在自主探讨中验证。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The world of our senses时, 教师就可以结合内容提出问题:Look at the topic“fog”and try to guess what will happen.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 调动学生探究“fog”的积极性。

二、阅读中信息收集、阐释阶段

在阅读信息收集、阐释阶段, 可以利用小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合作讨论, 收集有用信息。小组合作的常见形式一般是课堂辩论赛、情景模拟和分角色扮演等。利用小组活动的形式, 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活动的机会, 活跃课堂气氛, 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在实践运用中, 可以在快速阅读、细节阅读、阐释难点三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运用。

快速阅读, 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文中最重要的信息。教师可以留出三五分钟的时间, 让学生阅读课文, 让小组成员合作找出文章的重点并用英语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然后, 教师给出确切的答案, 供学生参考。

在进行细节阅读时, 交互式阅读要求学生高度参与合作讨论, 在自然和非自然的语境中, 进行互动式的语言交流。在学习高中英语Integrating skills这一单元时, 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Do you make friend on theInternet?Do know e pal, or key pal?Which one you choose between E-mail and letters?教师也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设计其他题型, 如事件排序、正误判断等,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如以学习高中英语English around the world一文为例,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正误判断题让学生辨别对错:There are more than 42 countries where 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speak English;In only fifty years, Chinese has developed/into/the language most widely spoken and used in the world;English is also the language of global culture such as popular music and the Internet.

阅读难点, 教师应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对长句和难句等句子进行语法分析, 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程度, 加快阅读速度。在重视语言知识的掌握的同时, 指导学生从文章篇章结构出发进行整体分析, 改变学生逐字逐句的阅读习惯, 提高学生驾驭篇章的能力。

三、阅读后信息输出、总结阶段

在学习新的知识后, 教师要对本次阅读成果进行总结, 把本次阅读的重点、难点及教师和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法列出来, 应不失时机地设计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练习题,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学课堂知识之后,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课外阅读资料, 课外阅读要和学习的知识相关, 增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内在动机, 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 对所学知识活学活用。

在知识讲授和练习题完成之后, 教师要针对本次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作出客观、公正、公平的评价, 要坚持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互评为辅的原则, 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学生完成练习题之后, 教师要把批改权返给学生, 让学生互评、互批、互改。在学生互评的基础上, 学生要作出自我评价, 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 进而提高自己。教师应对同学的互评、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做好总结, 把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 为学生指出改进的方向。

交互式阅读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体现了阅读的本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把眼光放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上, 把教学重点转移到阅读过程上来。教师应鼓励学生广泛阅读, 选择优秀文章进行精读, 对文章多分析、多反思, 真正把交互式阅读应用到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 进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逐步提高英语阅读水平。

摘要: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四项基本能力之一, 在英语教学中占很大比重,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是当前英语教师的主要任务。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引入交互式阅读模式, 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作者在大量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经验上, 结合高中英语交互式阅读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一些交互式阅读的运用策略, 旨在有效推进交互式阅读在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关键词:交互式阅读模式,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运用策略

参考文献

[1]刁盼.交互阅读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效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 2012.

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 篇9

一、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缺陷

1.学生没有形成阅读习惯,缺少阅读氛围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部分英语教师过于注重英语知识和阅读方法的传授,忽略了对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学生的阅读也较为被动,通常是课程讲到哪里,就读到哪里,缺乏自我阅读的主动意识,不能体会到英语阅读的快乐,缺乏英语阅读兴趣,以上种种问题就导致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打不起精神来,逐渐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此外,有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也完全依赖教材内容,总让学生进行反复阅读,学生如长时间面对单一的教学内容就会产生厌恶情绪,严重偏离了英语阅读教学的轨道。

2.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生的英语词汇量积累不多,在阅读中易碰到各种障碍,因此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但有的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没有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上,而使用了统一的阅读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阅读方法单一

现阶段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主要采取从词组到句子,再到段落,最后延伸至整篇文章的方式。教师往往过分要求学生对每个知识点都要理解并掌握。但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学生精力有限,因此不能对所有的阅读材料都运用统一的阅读方法。很多适合泛读和略读的文章也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二、构建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策略

1.积累词汇,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

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需要扎实的语言基础和广博的知识为支撑。因此,在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要秉承一个理念———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学。教师应对每一节的知识内容进行测试,带领学生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对于教材中的新单词和新短语,要进行详细讲解,以有助于学生掌握新知识。帮助学生不断积累知识、丰富语言,为良好的阅读做好充分准备。例如,在讲It’s raining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有关天气的单词以及天气的问法等知识,在掌握了基础的单词、短语和语法后,就可以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单阅读,大致了解其中的内容,使学生不再对新知识感到陌生。经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天气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后,教师可利用早自习的阅读时间为学生提供有关天气的阅读资料,巩固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有关天气的习惯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2.详略得当,广泛涉猎

英语阅读类型根据题材和内容可以分为许多种,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做到详略得当。在阅读教学后,教师应向学生总结某一种或某一类阅读材料的特征及其阅读方法。

例如,在科普类的说明文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时间、数据等信息进行收集,而在阅读记叙文时,则要强调对主题的把握。另外,要特别注意but、however等转折性词语,这些词语后面的内容通常会成为考点,同时也是文章的重点。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英语文章、扩展知识面、提高阅读量。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订阅一些英语报纸或杂志,让学生大胆猜想生僻词汇的含义,然后再查找字典作进一步了解。教师还可以在固定时间抽查学生对阅读中新词汇的掌握情况,或者让学生讲一讲文章主题,在不断积累中提升阅读能力会。

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学习,不但丰富了自身的词汇量,还掌握了阅读技巧。

3.紧抓教材,灵活指导

在英语学习中,学生首先接触且接触最多的就是教材中的文章。教材中的任何一篇文章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一手资料,并且英语教材又是许多英语教学工作者多年研究而编写的优质教学资源。因此,教师要对教材中的阅读素材进行合理利用,在阅读教学模式下完成对文章的讲解。

例如,在讲解I’d like some noodles一文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一些与教材知识及内容相关的问题,问题的设置不仅要针对全篇文章,还要针对文章中的一些细节。随后,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带着问题对文章进行仔细阅读。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回答问题,说说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此时,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不做任何评论,而直接进入正文教学。教师不能逐句地翻译文章,要尽量从整体上对文章知识点和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有效把握教学内容;对新词汇、短语、语法进行细致讲解和分析,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达到熟读或背诵的目的。最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文章进行简单缩写,要求涵盖文章的重点内容,在总结和归纳中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

在以上过程中,每一个教学阶段都渗透了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把握文章大意,还能获得必要的语言知识,提升了英语水平,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4.开设阅读课程,实现特殊培养

在每周英语自习课中,教师选择一节作为英语阅读课,让学生接受专业的阅读训练,其目的是让学生养成泛读的好习惯,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同时,教师还要多为学生传授阅读技巧,使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展开阅读。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为学生传授多元化的切实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尝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三、结语

实现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只有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英语水平。

摘要:阅读教学是学生形成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构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而探索出适合初中生年龄特征、认知特点的教学模式,实现新课标中提出的:关注语言的应用,全面发展学生能力这一教学目标。

关键词: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建构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国安,姜晶.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0(12).

[2]何俊奎.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有效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18).

[3]李淑蕴.论初中英语有效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14(12).

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 篇10

一、导读单创设应体现“丰富性”,让学生悦读

1. 围绕背景创设导读单,开阔视野

英语阅读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是一定语言文化知识的积淀和生成。导读单的运用应该注重知识导入,更应该注重对语言素材背景的关注,使学生在主动探寻背景知识的过程中开阔知识视野,让课堂具有一定的丰富性和情趣。背景导入,能使学生从相关前置性话题中找到学习重点,理清学习思路。如,在译林版八年级上册Unit 8 Natural disasters的“Reading A An earth- quake”的阅读导学单设置中,可围绕“The reason about earth- quake”“The character about earthquake”“The famous earthquakes in the world”等环节,给学生展示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等场景,让学生从中挖掘有效信息。利用导读单找出学生关注的热点,并通过融入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在解开其神秘面纱的基础上开阔他们的视野。同时,针对学生的学习探知,可设计“What do we should do in the earthquake?”“What do we should do for the people in the earthquake?”等,让学生在借助背景知识融入的过程中找到学习切入点。

2. 围绕难点创设导读单,掌握要点

导读单是基于课程知识要点基础上的导学,凸显出一定的前置性特征。围绕课程知识难点创设导读单,便于学生在主动查找自身问题的前提下丰富理解感知方法。围绕学生阅读难点设计的导读单,更利于学生在有的放矢的探究中产生学习的激情和好奇,可以给予学生更加具体明确的理解方向。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 2“Reading B About Hong Kong Disneyland”的阅读引导中,根据“The character about Hong Kong Disneyland”的主要特征,建议学生就“The history and the story about Hong Kong Dis- neyland”和“What are there in Hong Kong Disneyland”等话题进行认知阅读,引导他们结合Kitty和Amy的对话筛选出相关信息。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紧扣学生阅读理解难点,能使学生在发挥自身主动性的基础上积极查找问题和不足,便于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究,形成整体综合运用能力。

3. 围绕差异创设导读单,发现问题

导读单制订能使学生有一定的学习助手和帮扶,要围绕学生的学习认知差异,多给他们创设具有多样化和层次性的导读单,使学生在自觉对照中找出相关的问题。创设导读单,能使学生根据导读话题进行主动运用,让他们围绕相关问题主动查漏补缺。基于学生差异性基础的导读单运用,一方面,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有更多自由运用的主动权,能帮助他们在相互选择中深化认知感悟;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实际能力,自觉选择运用,让他们在自我发现问题的同时找到学习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导读单的运用,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选择的机会,让他们结合导读单能有效发现自己在阅读理解中的问题。

二、导读单创设应突出“协作性”,让学生深思

1. 突出同伴对话,互通有无

多给学生同桌交流机会,让他们在主动说出阅读感知的基础上不断修正和充实,便于他们获得更为有效的理解方法。运用同伴对话的方式进行合作,便于学生在群体协作交流中理出问题,更好地探学疑难,让他们在互通有无的过程中形成更为敏锐的语感。比如,在七年级下册Unit 4 Finding your way的 “Reading A trip to the zoo”中,根据“The character about Sunshine Zoo”让学生结合各自的疑难问题与同伴进行对话,建议他们就 “How to get to Sunshine Zoo”“Do you know what are there in Sun- shine Zoo”等问题进行交流,让学生间深入交流,形成更加敏锐的语言感知。

2. 突出小组讨论,集思广益

通过群体讨论的形式找出各自学习的优势和不足,便于学生在主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找到学习方法。小组讨论模式让课堂不再沉静,使学生在享有足够表达权的基础上便于他们更加集思广益,帮助他们在大胆随心所言的过程中增强学习的策略方法。小组讨论模式,使学生能紧扣重点进行相互对白。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2 Travelling的 “Reading A Welcome to Hong Kong”的教学中,可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围绕“What do you know about Hong Kong”设计相应的导读单,让学生针对相关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围绕学生在讨论中的问题,建议他们就搜集到的相关意见和方法进行整合,使学生形成更丰富的语言感知和体验。

3. 突出实践互动,学以致用

借助实践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利用问题进行互动,帮助他们在接近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主动深化感知和体验。导读单开启的互动模式,使学生有了更多交流基础,让他们能结合相关内容进行主动调整和交流。导读单创设的实践互动,使学生有了更直观和具体的学习模式,让他们走出为了阅读而交流的单一模式。导读单使学生有了互动的脚本,帮助他们在主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转变探学方法,引导他们形成更全面的认知。导读单指导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主动尝试中获得了深刻感悟。

三、导读单创设应注重“发展性”,让学生活学

1. 鼓励学生自觉反思

导读单是学生阅读的牵引绳,更是学生主动总结、反思的载体。多给学生留下主动总结、反思的空白,让他们能针对自身的学习实际进行弥补完善。通过导学单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使学生有更多自我总结的余地和深入学习的载体。让导读单成为学生学习的帮手,更应该注重从学生整体感知体验中查找相关问题,让学生能够进行有效反思。鼓励学生运用笔记的形式相互总结,能使学生不再停留在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应付学习的境地,能使他们对导学单内容产生更加深入的体验。

2. 支持学生主动拓展

借助导读单帮助学生进行拓展,让他们在不断补充足够文化知识基础上有更全面的感知。主动拓展,可以让学生拥有更多丰富想象的空间载体,让他们进行更加主动灵活的探究。引导学生围绕导读单进行拓展,帮助他们在主动修正思维方法中更加有效深入探究,能使阅读更有层次感。学生依据导读单主动拓展,能使阅读更具长度和宽度,利于学生灵活运用。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导读单运用凸显了助学引导的推动作用,让学生在前置性阅读引导中找出学习的窍门和方法,让他们能在带着问题的主动探究中激活思维灵感。导读单的运用,应在围绕学生阅读需要的前提下,多给他们自我引导和尝试的机会,鼓励他们各抒己见,深化理解和感悟。

参考文献

[1]李晴.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实践[J].新课程导学,2015(21).

[2]卞雪美.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5(35).

基于读写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篇11

【关键词】读写能力 高中英语阅读 教学模式改革

一、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存在的问题

高中英语的阅读能力主要在考试中是通过阅读理解这一部分进行考核的。而英语阅读理解的分值在整个高中英语考试中占有重要比重,但是英语阅读理解也是高中生最容易失分的一部分。当学生在做英语阅读时,他们往往会遇到如下几种情况:第一种很多高中生因为对英语词汇量的积累不足而导致学生在做英语阅读理解时会因为对文中出现的英语单词不熟悉而造成对文中某句或某段落的不理解,因此对文章的理解会造成偏差而失分。另外在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中最常见的两种题型是给考生某个在文中出现的单词,然后让学生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与所给单词最相近或者与所给单词相反的单词,这一题完全是考学生对于单词词汇的积累,如果学生词汇量累积多,那么这类题型对学生来说就是送分题,但是现在的很多高中生都不愿意花费时间背单词,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阅读的解题方式或者完形填空的语法知识,而对于英语单词的掌握与积累这一最基本的方面往往会忽视。但是单词不管是在写作或者阅读理解中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比如一个学生在做阅读理解时,如果单词积累不够,那么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内容理解就会有所偏差,那么在做题时学生就容易出错。还有一种情况是很多学生在做英语阅读理解时都普遍会犯的错误。在做阅读理解时很多学生学生都会采用精读的方式阅读文章,即学生会逐字逐句的阅读文章,然后再回答问题。这样子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在高中英语考试中会有四篇英语阅读理解,而如果在做阅读时都采用一字一读的精读阅读方式,那么做完整张英语卷子的时间是很紧凑的,有时在阅读上花费过多的时间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完任务形阅读和写作,因此很多学生无法取的高分。除了上面两种情况外,很多学生在做阅读理解时都会犯的错误还有就是学生在做阅读理解时喜欢带着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做题,而阅读理解很多时候考的都是作者的意愿和看法。

二、英语中读写的重要性

高中英语读写能力是学生交流与实际运用的基本技能。有专家认为英语读写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在高中生不经常阅读英文美文,那么学生肯定是写不出好的文章,如果学生只是建议写作能力,那么他的阅读能力也不会有所提高。而且在英语学习中,语感是英语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对解决英语题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而英语的语感可以通过平时大量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训练来提高。因此提高阅读的方法不仅在阅读的基础上,同时选择典型的例句或者作文进行写作或者根据句子改写文章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对文章的阅读和掌握。

三、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

1.加强读写的课堂英语阅读写作训练。在现如今的英语考试中存在着许多阅读练习题,但是这类题目基本上都是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加强学生对于英语单词的掌握能力,要保障学生至少有8000以上的单词积累量,这样在做阅读理解时也会比较轻松。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要训练学生的猜词能力和速度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出一句话,然后让学生在句子中去猜测该单词的意思。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问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问题在所给的文章中快速找到答案。另外写作是检验学生对于英语的掌握能力,所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完一篇阅读理解后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写作。

2.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写作活动。当然如果只依靠课堂上的阅读理解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高中生的阅读理解题型本身就存在着一些问题,思维不够严谨,以至于学生如果长时期只光靠试卷的阅读理解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那么学生的阅读思维就会受到限制,常会出现“做错题目”的困扰,故而会对英语阅读失去兴趣,长久下去会对英语阅读产生厌倦与害怕心理。而且试卷上的阅读题型更多的是固定的思维题型,学生一味地做试卷的阅读理解会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式,认为阅读的任务就是只要答对后面的问题,这样子的阅读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高中英语阅读活动。因此教师除了在课上可以给学生布置与讲解定量的阅读理解题型,在课外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兴趣布置不同的阅读与写作任务,如教师可以给喜欢军事的学生布置阅读有关军事的文章,然后让学生在阅读后写出自己的感想。当然也可以让学生阅读《巴黎圣母院》等外文书籍来提高自己的阅读。也可以对学生进行paraphrase 的训练,如在课后教师可给学生挑选一段话让学生对其重新概括。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的一个重要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布置课外阅读写作任务。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英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读写能力又是英语教学四大模式中的重要两项。因此为了提倡和推行基于读写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学校和教育者要通过提高高中生的写作和阅读技巧。

参考文献:

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 篇12

一、目前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状况

阅读课要求学生通过大量阅读, 能广泛接触相关语言材料。而目前高职英语阅读存在的问题一是教材内容缺乏时代感或与实际生活脱节, 可读材料数量与质量不能满足学生层次化、个性化的阅读要求;二是学生阅读的数量与质量参差不齐。文字符号信息的单调, 加之缺乏有效的督促, 使得学生掌握相关语言知识、技巧及扩大词汇量这一教学目标效果往往差强人意。三是学生缺乏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主要以做题的正确率作为阅读评价手段, 往往使学生被动阅读, 从而导致学习兴趣不高。四是教与学之间缺乏有效协调。教师忽视课堂互动性及因材施教, “满堂灌”, 导致师生及生生之间, 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

二、英语阅读的网络环境优势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 为英语阅读课程在网络上提供了丰富鲜活的资源, 在成为传统英语阅读教学有力补充的同时, 也间接影响了其教学模式更新。网络环境下, 英语阅读的优势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内容广泛。网络资源包罗万象, 其所蕴含的知识量、资料形式等几乎可以完全满足学生所关心的话题和角度, 能够激发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二是资源共享。互联网技术使信息传输在全球范围内共享变为现实。通过多媒体和网络传输, 教学资源也实现了共享与交换。三是更新迅捷。网络上的动态数据更新速度较快, 学生获取最新资料的周期大为缩短, 从而在交流知识、文化素养培育及社会意识培养方面往往能及时获取第一手材料, 改变了传统教材内容易过时的局限。四是兴趣提高。师生通过网络在真实或虚拟的学习环境下, 可以实现各类情景化互动交流学习。还可以激发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 使其能根据教学目标要求, 选择适宜自己阅读水平和兴趣的内容, 增强他们的阅读动力, 提升独立学习能力,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基于网络的高职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

1.主导互动式教学模式。此种模式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突出师生间相互的情绪感染和互动交流, 通过教师积极的心理、行为引导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获得心理愉悦,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善于运用体现个人风格的教学方法, 在引导学生如何掌握材料中的词汇和短语搭配及重点语法结构以及对材料篇章结构进行分析的同时, 重点教授学生阅读的技巧和策略。此外, 教师还可针对阅读主题, 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补充阅读相关材料, 进行必要的速读能力训练。这种模式的优点就是主题突出, 讲解到位, 共同参与, 过程清晰, 有利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锻炼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提高教学效果。缺点是模式较为传统, 网络利用程度监控力度掌控较困难。

2.自主学习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 主要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可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认知水平和阅读兴趣, 自主选择教材或通过网络确定阅读主题, 自主制定阅读计划和进度。由于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准备不同于其他同学的阅读材料和学习策略, 对于学生增强主体意识, 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习惯有极大的帮助。此种模式, 学生的主体意识水平的发挥、个性展现、自我要求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他们的自主学习水平及效果, 因而这种模式也应在教师的协助指导下进行, 教师协助学生主动识别阅读的层次、内容和数量, 积极了解他们的阅读进度完成情况, 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帮助学生及时处理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督促与引导他们对自主阅读情况进行有效监控, 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协作互进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主体是学生合作学习组。根据需要,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层次水平, 让学生组成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 针对学习内容和要求, 确定主题, 制定预期目标计划, 采取任务驱动方式, 指导他们利用网络查找、分析资料, 传授阅读技巧, 进行广泛阅读。定期以小组为单位, 设立主题进行交流讨论及自我评价, 在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及拓宽学习思路的同时, 教师应及时参与小组活动并给予指导和评价, 为学习小组指导计划实施及阅读进度监控和个人阅读能力的提高。此种模式, 学生既分工又合作, 能够充分根据自身水平利用网络完成阅读能力的整合与提升, 对于提高学生合作协调、自我控制、综合能力有较大作用, 从而使学生在更高认知层次上对知识能有较为充分的掌握和理解。

总之,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高职英语阅读教学赋予了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基于网络的英语阅读教学, 很大程度上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 网络信息的充分利用, 使英语阅读课程变得生动丰富。采用互联网资源辅助高职英语阅读教学, 不但能够整合网络大量的优秀教育资源, 同时也拓宽了学生视野, 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使利用网络开放性资源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成为可能。这种英语阅读教学手段, 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利用网络进行阅读教学的优势, 探讨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网络环境,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张美君.多媒体网络教学—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的新模式[J].武夷学院学报, 2008, 27 (6) :80-82.

上一篇:母亲是家庭教育的主导下一篇:小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