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教学之研究

2024-06-13

英语阅读教学之研究(共12篇)

英语阅读教学之研究 篇1

英语是一门语言, 要想掌握或精通任何语言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高考英语阅读题能否做好是影响高考英语成败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高中教学过程必须高度重视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和阅读水平的提升。只有下功夫经过大量的阅读练习, 培养出良好的语感, 并运用恰当的解题方法, 才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质的飞跃, 从而在高考中脱颖而出。

一、量的积累:充分发掘各种素材

以材料为中心, 以兴趣为引导, 因材施教培养语感。一位哲人说过, “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也就是说教师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去引导学生, 激发起学生内心的兴趣和自信。

1. 教材是学生获取学习信息的主要来源

教材中含有丰富的教学信息, 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信息,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必须降低难度, 由浅入深, 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和阅读的兴趣运用有关知识。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 有意识地督促学生不断地地积累词汇、短语、句型和篇章结构, 让学生逐步熟悉和掌握文章阅读的要领, 提炼出更多的语言材料和思想材料, 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其次, 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提高对自我的要求, 可以以小组进行比赛的形式建议学生对自己喜欢的文章或段落进行朗诵及复述。

2. 利用课外阅读材料,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这就需要教师慎重的为学生选择课外阅读材料, 针对个体进行培养辅导。课外阅读材料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语言材料与语言模式, 学生在阅读课外材料的过程中感悟英语语言的特性, 逐渐形成自我对英语语言的把握和运用能力———也就是语感。

二、质的飞跃:速度与质量的融合

经过高中阶段英语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的积累, 考生已经形成了不同程度的英语语感和做题思路。但是有的考生面对高考阅读试题无所适从, 阅读每篇文章速度太慢浪费时间或者深入不到试题中把握不住出题者的考察思路导致正确率低。因此如何正确的指导学生快速准确地阅读, 熟练地应对各种提问方式, 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下将以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作为分析对象, 探讨如何才能提高阅读水平:

高考英语是对英语综合能力的考察, 阅读能力是英语综合能力最集中地体现。我们知道高考阅读试题中常采用如下几种题型:事实询问题、推理判断题、数据推算题、识图解意题和主旨大意题。根据如此几种题型, 论者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入手提出两点实用的解答方法, 与各位同仁分享。

1. 速度式扫读法——理解短文主旨大意

教师给学生选好一篇阅读文章, 设置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比如when (故事发生的时间) 、where (故事发生的地点) 、who (文章的主人公) 和what (文章讲述了什么事情) 等一些涉及对文章段落大意的问题。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请学生尽量用原文回答, 以培养考察学生在短时间内的提炼有用信息的能力。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时聚精会神, 力求可能多地获取材料信息, 把握文章体裁和脉络。通常用这种阅读法读完短文后可以解答问题中的一至两道。

2. 问题式寻读法———对症下药, 各个击破

这种方法是带着问题去阅读, 在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先不要看阅读材料, 直接读问题, 弄懂每个问题的考查重点, 抓住出题者的出题意向。在阅读过程中抓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在经过一定的练习之后与学生一起总结题干的语言形式及出题者考察的关键点, 如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that…等, 虽然从表面上看是问有关全文的题, 但实际上不用看全篇, 仍然只需要根据选项中的线索找到原文中与之相关的一句话或几句话, 然后得出答案。再如结构为The author provides in line… (或Paragraph…) an example in order to…的题目, 意思是问文中举出某现象或例子的目的。高考阅读理解文章如果是说明文和议论文, 文章中举出一些例子无非是为了说明一定的道理。关键在于这个例子在原文出现的位置, 但不管如何, 这个例子之前或之后不远处通常都有一句总结说明性的话, 这句话就是答案, 即举例的目的。如果例子与全文主题有关, 则例证主题, 答案为主题句。如果例子与段落主题有关, 就例证段落主题, 则答案为段落主题句;此外, 答案为例子前后总结说明性的话。因此这种问题式寻读法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既可以加快阅读速度也可以提升做题的准确率。

对于英语基础较好, 积累量较丰富的考生来说, 可以直接运用第二种阅读方法;对于基础有些薄弱, 英语语感不够好的考生最好是按照顺序先扫读再寻读, 以求达到最高的阅读速度和做题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 英语阅读是高考英语成败的关键, 因此在整个高中英语教学阶段应该以阅读为重点, 通过教材和课外阅读材料的合理利用不断增加量积累, 提升学生的英语素质和培养良好的语感。另外, 教师必须不断适应新形式和新要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别调整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完成质的飞跃。

英语阅读教学之研究 篇2

暑假里,欣赏了北京王朝老师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的课堂实录。受益匪浅。如今已是我踏上三尺讲台的第十三个年头。工作以来,不断地思考着、实践着更好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对课堂的感悟也是随时光日趋成熟。阅读教学,一直很崇尚认可。语言课的学习重在积累,课时有限的条件下,阅读教学更是积累语言的最佳途径。身处农村学校,深知,这一想法付之实践的难度,于是乎,自我的课堂都是在词汇教学与句型教学中盘旋。王朝老师的《Usman’s books》绘本阅读课,让我深受启发。

一、绘本阅读教学新理念,指引英语教学新方向。

英语教学似乎又找了一个新的努力方向。意识的改变必定带来行动的改变。只有行动能改变效果。英语课时有限,教材内容有限。真正的积累,离不开阅读。绘本阅读,内容丰富,趣味性浓厚,在教学中运用,大大提高教学积极性,方便学生实现真正的英语语言运用。感谢研修平台,感谢王老师的绘本阅读课。

二、jigsaw reading为学生的学习增强自主性。

学生的兴趣点不同,记忆力快慢不同,jigsaw reading充分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教学中一味强调,学生不一定顺利识记,但有些或许一瞬间就牢记在心。关键是兴趣与记忆的巧妙实践。这种学习策略实现了学生的学习链接,开阔了思维。

三、有效性教学得到充分实施。

绘本阅读课,王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大量的学习和思考的空间,以及表现的机会,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指导学生愉快地学习英语,积累英语,一堂课的效率大大提高。

四、教学设计了有效地教学目标。

王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把握很好,变无序为有序实现有效教学目标,实现有效课堂教学。学生在目标的引领下,课堂容量大,收获多。

五、激发了学生的积极的英语学习兴趣。

绘本阅读教学采用的jigsaw readiing的学习方式,激发兴趣,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保障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引导。

英语阅读教学之我见 篇3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方法;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076

阅读作为获取语言文化知识、了解外部信息、提高语言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侧重点。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阅读课显得比较散漫无味,学生也无法获得正确的阅读技能。

为了使学生对阅读充满兴趣,让阅读课不再枯燥乏味,真正让阅读快乐起来。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怎样学”。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掌握阅读方式

1. 略读:通过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帮助理解,为细读作准备。寻找主题句,获取大意,找出每段的主题,抓住中心,使学生理解主题句与文章的具体事实细节的关系,没有主题句的段落就引导学生依靠段落中的衔接、句际关系来分析、推断和概括段落的大意,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的信息。

2. 跳读:寻找所需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把握住关键词,利用语法过渡词、语气转折词及时态等,抓住文章脉络。

3. 细读: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处理语言点,抓住主要事实、关键信息,揭示文章结构的内在聯系,段落与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紧密联系,而每段的内容都与主题有着很重要的联系,所以弄清文章结构上的问题,对于把握文章主题、文章大意非常重要。

4. 推读:推测未直接写明的含义、因果关系以及词义,猜测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新的单词、表达法或语法,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进行猜测。这样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形成了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猜词的能力是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一个环节。

5. 概读:要求学生从每篇标题到各个部分都进行概读,以归纳出要点,概括出作者的主旨、意图、观点、态度,这样就能了解全文的概貌。概读还有助于学生把握上下文之间的意义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总之,在做阅读理解题的时候,知道阅读的方式对于快速完成题目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避免走一些弯路。

二、积累阅读词汇量,采取有效的词汇记忆技巧

1. 联想记忆。每个单词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词汇会保持多种关系:同义关系、反义关系、同一范畴词汇系等。在学习中注意到词汇间的关系,大量运用联想记忆,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 情境记忆。词汇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被用于具体的语篇之中,与其他词语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与语言环境相关联。由此可见,在语境中学习词汇是必须。通过语境和上下文,我们才能够真正地掌握词汇,词汇也才被真正地在我们的头脑中被激活。所以只有通过语境,学生才能准确地理解单词在句中的确切含义,才能掌握单词的外延意义。

三、运用背景文化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所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了解社会文化生活并对文化生活的各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无疑会对阅读理解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而社会文化生活就是英语教学的总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越丰富,阅读理解就越容易。因此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扩大学生的背景知识储备,让学生了解英美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给学生广泛介绍名人轶事,历史传说、民间故事、寓言、幽默小品、新闻报道、史地常识、科普文章等,所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我们一方面要尽量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我们还得教会学生激活知识储备,激活了的背景知识才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勇气,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认识水平和思想水平。

四、激励阅读教学心理

英国心理语言学家K.S.Goodman认为:“阅读是心理语言学的猜谜游戏,是思想和语言相互作用的过程。”所以,教学要善于顺应阅读的心理规律,采取适当的心理激励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克服种种心理障碍,心情轻松地进行阅读,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是搞好英语课堂教学的必要前提,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尽量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把英语的学习看成是一种生命活动、精神活动;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要设计有趣的活动,采用多样的形式来吸引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学生,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成就感、信心。

2. 协作学习与自我调节方法的训练。学生学习能力及其他因素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用同样的学习进度要求能力各异的学生,必定会使部分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不能满足需要,在学习活动中会减弱或丧失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从而大大降低学习的成效,通过协作学习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便能弥补这一不足。学生的辩证思维、发散思维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意识等也得到了训练和提高。

五、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尝试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教学法,将课堂教学引向激发——创造性模式。教师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处于主动认知状态,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这样既不浪费时间,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变单讲语法知识为知识讲解和能力培养的相结合,变单纯讲语言结构为结构讲解和语言功能应用相结合。复述是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手段。读过每篇文章后,用自己的话去概括,摘录其中的重点句子,复述其内容。教师在提问时注意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他们有话可谈;同时,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内部动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这样,课堂上既有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又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隐含在语言内部的一个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是非标准、思维方式、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要指导学生提高对西方文化的鉴别能力,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情感受到真善美的陶冶,心灵受到激荡,人格得到升华,提高认识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的发展状况受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在学习英语知识、培养技能和能力的认知过程中存在着认知的个别差异。认知差异既体现在认知能力方面。通过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为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证。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建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同时,在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组织好课内外各种活动和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为他们选材、解疑,介绍阅读内容和文化背景,精心设计好各类问题,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自学能力,从而保持高昂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引导学生唤起想象与抽象思维更好地协同活动,语言知识的讲解要适度,操练要结合语境,使文章内容更有生动现实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就能提高阅读效果。

英语阅读教学之研究 篇4

如何有效的运用这些理论应用于实际?是我们每位英语教育者值得深思的问题。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一些教学问题:

首先, 在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在日常教学中, 每一位教师对于阅读课的教法都会存在不同的教育理念, 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会重视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从而导致部分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影响到分析、思考、判断问题的能力, 制约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

其次, 在高中英语课堂上:许多英语老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总是把阅读课曲解为精读课, 导致整个授课过程中以单纯的讲解生词、扩充词组搭配, 甚至逐句逐段分析语法作为重点。还有部分教师, 不在课上讲解阅读知识, 而是课下作业留给学生。由于教学方法的简单, 导致学生感到失去对阅读的兴趣。

最后, 在教学模式上:很多英语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阅读模式, 没有形成英最有效的互动式英语阅读模式, 在传统阅读模式里给学生时间, 进行翻译, 核对答案, 是一种很常见的方式, 但是长此以往, 不能够激发学生阅读乐趣, 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进步。

针对以上存在的弊端, 根据对新的课程标准的理解和阅读教学的现状的分析, 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研究, 解决初中英语阅读课存在的问题有如下策略:有以下几点行而有效的解决策略:

首先, 要把提高阅读技能作为教师教学模式下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课下,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朗读英文散文诗、报刊杂志、英文原著及各种商品说明书等非专业技术性资料, 广泛搜集阅读材料并加以理解, 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因素。结合自己教育经历, 提出一套符合学生实际的阅读材料, 这些阅读材料涉及体育运动, 娱乐新闻, 中外饮食文化, 节假日, 旅游胜地, 国外家庭教育, 服装与礼仪等常用典故和俗语等。这些材料符合当下学生的认知, 深受高中学生的欢迎, 激发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通过组织有意义的材料来进行集中训练阅读教学,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其次, 要做到与时俱进, 采用最先进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根据当下英语教学的三种的教学模式:自上而下教学模式, 自下而上教学模式和互动时教学模式。其中互动时教学模式比较适合大多数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 互动式模式 (interactive approach) :也是现阶段教师采取较多的阅读模式。即基于这种阅读教学理论, 在课堂上, 教师一般采用“三段式”阅读教学。即: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例如:

⑴pre-reading→guess (title, pictures) , brainstorm→reading with a purpose, etc.

⑵while-reading→fast reading (silent reading, skimming, scanning, topic sentence) →main idea and careful reading→ (questions, matching, multiple choice, analysis)

⑶post-reading→language points learning and comprehensive activities (discussion, role play, retelling, exercises, writing etc.)

在英语教学中, 通过互动式教学模式授课, 注重文章上下文句子结构以及基本的构词法来推测生词或词组的意思, 耐心的分析句子成分, 理顺事件发生顺序, 注意人物行为, 来预测事件情节发展过程和产生的结局, 从而达到理解全文内容, 起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 学生可以利用字典、手机、电脑等不同资源渠道, 提取重要信息, 形成独特的阅读方法, 不断进行归纳总结, 积累阅读经验, 从而解决英语阅读中所涉及的常见问题。通过不同阅读手段的辅助, 不断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激发阅读乐趣, 进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 根据我个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教学经验, 为了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 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要从激发学生内在兴趣为入手点, 不断地运用最新的英语阅读的教学模式, 选择适合自己学生的阅读材料, 日积月累, 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分析、判断能力。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的研究和运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对高中学生阅读量的增加、阅读兴趣以及阅读技能的培养的, 起到的作用更加明显。本文提出了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问题, 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并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引导学生体验英语阅读的快乐,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教学模式,兴趣,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黄森.英语研究性学习实践与探索[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 2002.

[2]戴丽娜.高中英语文化渗透式教学初探[J].丽水学院学报, 2005.

[3]徐传海.高中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应对措施[J].大学时代, 2006.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行为研究 篇5

大连第五中学 何丽

教学行动研究引导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通过观察、收集资料、分析、调查、反思和研讨,运用教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已发现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自主发展。

“行为研究”最初是由社会心理学家Kurt Lewin(1946)提出来的,其宗旨是“共同讨论,改进实践”。“行为研究”一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工商管理的改革,在80年代初才真正进入教育领域。1982年,Kemmis和McTaggart将它定义为:“行为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行为。

教学行动研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计划、实施、观察、反思等基本环节。在此基础上,McNiff(1988)将这一过程进一步描述为五个具体步骤:

1.教师通过对教学过程的感受,意识到教学存在的问题。2.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3.制定、实施教学方案,以期解决该问题。4.收集、分析数据,评价教学行为结果。

5.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教学问题,准备循环下一个问题的研究。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蔷为了使研究过程的可操作性更强,把其中两个过程进一步具体化,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研究过程:

(1)开放性研究过程

(2)定向性研究过程

现在我通过教学实践,对教学行为研究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过程和对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师自身的素质提高实录如下:

一、发现问题

中学英语要立足于素质教育,取得好的教育成效,必须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为中心,进行“听、说、读、写”综合训练,而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并且《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规定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是以吸收英语语言材料、增加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的最重要手段,而且阅读能力的提高能力口语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也能使学生从英语阅读中认识学习英语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学生所学的语言知识能否巩固、言语技能能否得到培养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能否真正学会阅读。

二、调查研究

为了了解原因,我首先对我所在教的两个班级96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下96份问卷,收上90份有效答卷。调查结果见下表。

从下表不难看出,学生对阅读理解还是比较重视的,但是都觉得很难,因此产生恐惧心理和厌烦心理,而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是非常愿意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对上表做了认真的分析后,我归纳了以下3个原因: 1.学生词汇量少,阅读量不足,是阅读理解能力差的根本原因; 2.学生阅读习惯差,阅读方法不正确,是阅读理解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3.学生之间缺乏交流,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技巧也缺乏必要的指导,也导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偏低。

个人研究专题操作计划-----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行为研究

我决定从教学时间对学生实施“阅读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具体计划分两部分:

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阅读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JEFC所选语篇体裁多样、词汇量大、内容生动活泼、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教育意义,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最好的阵地。新版教材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侧重意义、而非形式,侧重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让学生不仅能理解词、句、文语言本身含义,更应侧重提高语篇理解能力。

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它是由词、句、段构成的语篇。为了让学生弄清故事人物之间的关系,把握故事情节的脉络,我提倡并坚持使用语篇教学。在语篇教学中,创造一个和谐知然的语言环境,把“学习阅读”和“阅读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信息,同时还能掌握独立阅读技巧,从而使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兴趣,发展了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课外实施“阅读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要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光靠阅读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在完成阅读课教学基础上,扩大阅读量,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我组织学生每一星期进行一次小组阅读训练,并让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讨论、总结经验、评出每周一星,让学生投入“阅读研究性学习”之间。

在开展“阅读研究性学习”中,我注意以下四点:

1.精选阅读材料,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做到题材广泛(名人轶事、新闻报道、史地常识、科普文等)、体裁多样(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等)。通过广泛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还有利于学生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思维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

2.明确阅读目的,讲究阅读方式,提高理解正确率。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信息,理解正确与否是阅读的关键。为了掌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意识,理解文章所叙的内在联系,领悟文章的内涵,提高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阅读时要讲究方法。

3.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掌握阅读技巧,加快阅读速度。阅读速度的快慢是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在“阅读研究性学习”中我要求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并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有效地获取信息,加快阅读节奏,增强紧迫感,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阅读内容。

4.在“阅读研究性学习”小组活动时,要求小组成员积极讨论,互相交流,总结经验,培养与人沟通,团队合作的精神。老师在小组活动时应给予适当阅读技巧的指导和监督。

5.及时做好评估,促进英语阅读学习。《英语课程标准》规定,教学评估要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也使教师获取教学行动研究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反思

通过对学生进行的“阅读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行动研究,从学生小组活动记录评价表上可以反应出,学生对英语阅读理解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会了与人合作,而且扩大了词汇量,并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不良阅读习惯,在阅读训练中采取不同的阅读技巧,提高了阅读速度,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答题的准确率。而且作为教师本身,我觉得也收益不少。在教学研究活动中不仅增进了与学生之间的友谊,并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更好地了解教学行动研究的真正意义和内涵;增强了对教学过程的自我意识,提高了自我决策、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能力。

但是在研究中也发现,学生对阅读技巧掌握的还不熟练,而且学生两极分化明显,我决定在下一阶段再对学生进行调查,商量对策,进行下一轮的教学行为研究。

课程标准下的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研究课题学期小结

我们英语组研究课题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目前课题研究正处在第二阶段研究过程中(即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按照课题方案和研究计划开展实验,建立课题资料档案,调查、收集、积累和分析有关材料与实验数据,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的总结和评估,撰写课题实验研究报告、论文,构建初级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第二阶段的研究任务也基本完成,现就本学期开展的实验工作,总结以下几点

一、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

本学期通过组内开展课题研究课,反复实践,初建了英语教学模式,即“创设情境——确立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当然这个模式还是初建,还不完善,还需进一步摸索下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多采用“兴趣、情境、活动”等教学方法,从学生兴趣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把信息技术有机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改革传统的教学结构。

二、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

在上实验课的过程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了录音机、录像、电视机、多媒体、网络等设备和技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例老师在实验课中设计恰当的课件,结合听、说、做、唱、玩、演等方式,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掌握好所学知识;在一节网络课中,学生可发挥自主性,不仅活动范围大,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三、组内开展一系列的实验课、说课、评课等教学活动

本学期我们组每周上一节实验课,尽量提高的课的质量。课后实验老师能在一起研究、讨论课题,大家献计献策,提炼自己的实验经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此课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进一步深入研究能够发展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2)实验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学生英语水平未达到预期目标,英语学习的兴趣还未被充分激发。

(3)我们所研究的课题是“运用信息技术构建英语模式”,那么必须运用到信息技术。因此在每上一次实验课,实验老师都必须花时间去做课件,那么坐在一起讨论的时间也就少了,这样时间上就很矛盾。

(4)老师在理论知识方面还需加强,加强理论的实践和课题老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能力,提高自制课件、网页的能力。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之我见 篇6

语,小学又学了六年,可经过了九年的英语学习,我们很多的中学生仍然既不会说,又不会读,更不用说写了。这是为什么呢?其实我们仔细看看这九年的英语教学就不难发现有很多问题。这九年的英语教学不系统,不连贯,学的内容高度重复,而且在学的过程中英语单词、词组不扎实,更糟糕的是英语语言的功能性没有得到体现。语言学习是为了交流使用,可孩子们学的东西只是为了做点选择题,填空题。因此,所学的东西没有内化就在脑海里烟消云散。

面对这些英语基础千疮百孔的孩子们,如何为他们重新构建扎实的英语基础呢?对于中学英语老师来说,我们又该做些什

么呢?

对于这些初中的孩子们来说,构建基础的最好方式就是进行大量的英语阅读。阅读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最重要的是能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基础知识储备,扩大词汇量,进行词组和习惯用法的积累,在此基础上,听力和写作能力才能得以发展。而教材每学期的内容才6篇文章,涵盖的语言内容太少,必须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那么如何引导孩子阅读呢?

首先要选好材料。能否给学生提供优秀的阅读材料,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和水平的提高。所以,教师在选材时要选择适合孩子的年龄特色和兴趣爱好的书,尤其是故事性强的材料,让学生喜欢看,为材料的情节所吸引,努力想把故事情节看懂的书。此外,材料的生词,语法结构的难易程度也在考虑之列,对学生来说,材料应该难度适中,难度过大学生会望而却步,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太容易又会让学生觉得平淡无奇,失去兴趣。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阅读技巧。目前在很多学校的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整个阅读教学活动中缺乏整体规划,只注重训练形式,一味做模拟题,忽略对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这些做法都是极其错误的。教师应经常提醒学生,在阅读中学生首先应该是语言的学习者,而不是考场上的考生。好的语言学习者往往能从有限的语言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汲取营养,往往能以欣赏的心态轻松地参与阅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领航员”的作用,防止学生在“茫茫题海”中迷失方向。纠正学生在阅读中的不良习惯,是英语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学生中普遍存在诸如声读、心读、指读、扭头等直接影响阅读速度的不良习惯,必须及时给予纠正,真正让学生养成“看读”的好习惯。可以说,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先决条件。初中生的阅读速度普遍较慢,且无法独立读懂阅读教材的内容,教师不得不在课上花大量时间讲解,以求按规定的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因此,阅读习惯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良好的阅读习惯,能有效地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并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活动中。读的方式有声读、心读和看读等。从信息传输的角度看,读和看有着质的不同。读的程序是:词形—词音—词义。看的程序是:词形—词义。一般来说,看的速度快于读的速度。阅读时,有的学生习惯性地读出每个词的发音,有的学生发音器官虽没有活动,但在心里还是自言自语地读,这些都是声读现象。声读有助于增强语感,但是如果阅读活动仅停留在声读阶段,将会严重影响阅读速度的提高。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从声读过渡到看读,培养直接理解书面意义的阅读能力。

注意文章的整体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阅读是一种技能,是一种手段。学生通过阅读来了解世界。初中生的外语阅读学习在他们一生的外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我们只是把阅读材料简单地拆开,那么学生便会把阅读看成是词义的堆砌,将词意作为理解的唯一目标,无论读什么文章均字斟句酌,自上而下,从词到句,导致学生对整篇文章结构的忽略,只读得懂句子却不知整篇文章的内容主旨。我们应该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准确捕获有效信息的能力,解决阅读理解中各类问题的能力。对不同题材,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有详有略,实现阅读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

同时,英语教师本身教学能力、知识结构、教学方式也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英语阅读。所以,作为教师也应该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阅读理解能力,还有自身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最终才可以有效地影响和指导学生的阅读

能力。

参考文献:

英语阅读教学之我见 篇7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技巧,阅读策略,语言知识,阅读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 阅读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也一直受到老师们的关注。但是普遍存在着学生害怕阅读、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遇到生词停的现象。因此,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使学生学会使用适当的阅读策略, 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拥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现在结合我的阅读教学, 分析高职学院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粗浅地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高职学院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高职学院英语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仍以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的模式为主, 学生缺乏阅读实践, 导致学生毕业后仍不能读懂与本专业有关的资料, 不能学以致用。

(1) 片面重视语法知识的传授。高职学院中部分教师过分强调语言点和语法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阅读技巧的传授与阅读能力的培养, 导致学生只懂得文章中的语法知识, 却不能理解整体的英语文章, 缺乏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2) 忽视阅读习惯的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 对于英语阅读更没有有效的方法和习惯, 部分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常忽视学生英语阅读习惯的培养。

二、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策略

1. 消除不利的语言因素, 掌握英语语言知识

语言因素即对英语词汇、句子结构等英语基本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是深入理解文章的先决条件。词汇与句子结构熟悉程度差, 使大脑注意力较长时间停留在理解过程中, 无法获取句子语义, 限制了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所以要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首先必须消除不利的语言因素, 突破英语词汇关。不但要掌握英语中最常用的动词、名词、形容词、连词、介词等用法, 还要掌握一些构词法, 一词多义, 还要注意词汇的表面含义及词汇背后所蕴涵的社会历史、文学艺术等语言文化知识。

2. 消除不利的非语言因素,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不良的阅读习惯、贫乏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等非语言因素都是影响英语阅读能力发展和提高的不利因素。不良的阅读习惯如“声读”“指读”或“摆头”“心译”阅读, 频繁地查阅字典等极大地影响了英语阅读效果;缺乏必要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 也会影响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要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必须克服以上不良的阅读习惯, 让学生牢记:阅读所需要的是眼和脑, 而不需要嘴, 要在阅读中养成“默读”的习惯;在阅读文章中出现生词时, 要尽量减少查字典的次数, 不要一碰到生词就求助于字典, 可以通过上下文的线索或利用构词法来理解单词的意义, 对于不影响文章整体理解的某些生词干脆跳过, 不予理会;在阅读中避免慢咽细嚼, 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语、重点段落、重点句上, 养成“猜译”习惯。同时, 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等, 以增加对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从而提高英语的阅读能力。

3. 掌握英语阅读技巧,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与其说是通过教师的教, 不如说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学得来的。如果在英语阅读中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技巧, 就能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做到读得快, 理解得快, 真正做到“to learn reading by reading”。

(1) 学会预读。预读是一项基本阅读技巧。在阅读英语文章之前对所阅之文所要表现的主题了解得越多, 就越容易理解该文。因此, 仔细阅读书和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及相关的插图等, 可以推断出此文章可能涉及的范围, 能帮助预测正文中可能出现的内容, 能激发阅读兴趣, 从而在阅读中有目的、有重点地关注相关的信息, 从而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和效果。

(2) 做到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精读是对原文从词汇、语法到语篇结构、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等方面作全面剖析, 细心揣摩直至熟读熟记程度。通过精读材料, 特别是精读课文可以学到许多的语言知识 (语音、语法、词汇等) 。但是, 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单靠精读是远远不够的, 这就需要通过大量的泛读即在阅读的“量”上进一步扩充。实践证明, 通过大量地翻阅不同领域的资料, 例如阅读各种英语简易读物、报刊和科普性知识读物等, 可以更广泛地猎取知识、增长见识。

(3) 利用SQ3R学习法。美国人创立的SQ3R法是一种系统的读书法。S即Survey (浏览) :在阅读前对阅读材料进行概览, 有一个总体印象;Q即Question (问题) :在阅读时带着五个W (即Who, What, When, Where, Why) 进行进一步学习;3R即Read (阅读) 、Recite (列举纲要) 、Review (复习) :根据要求去阅读相关的章节, 找出答案, 归纳主要内容, 再进一步复习消化, 加深对英语阅读材料的理解。通过SQ3R学习法, 能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效率。

综上所述,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 要求系统地实践。只要掌握阅读技巧, 培养良好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 持之以恒地进行阅读, 就一定能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进而提高自身英语的整体素质。

三、教师改善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1. 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充分享有“提出问题”的权力和机会。比如说在阅读时首先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做一些批注, 画一些符号, 锻炼自己的创造力。

2. 充分利用平时教学契机, 有意识增大学生阅读词汇量

“万丈高楼平地起”, 丰富的词汇量是阅读大厦的坚实地基。词汇量的多少决定一个学生英语能力的大小, 词汇量的扩大促进了阅读, 阅读又使学生词汇量增大。

3.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渠道,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深挖教材阅读内涵, 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 是我们英语教学较好的方式。

(1) 读过程中生词的处理。对生词较多、知识难度较大的课文, 在课堂上可以集中学习单词、词组, 使学生对单词有初步的感知, 从而为阅读扫清障碍。对语言不难、生词较少的文章, 则可以在导入过程中利用动作、图片、英语释义等来帮助学生理解在阅读中形成重大障碍的生词。

(2) 动机与阅读兴趣。激发阅读动机, 培养阅读兴趣是搞好阅读教学的关键, 尤其是将学生引入课文情节中。我们运用启发、讨论等手段引入话题, 让学生适当了解话题内容, 使用提问策略有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使其产生阅读愿望, 涉及文化背景要做相应介绍。在阅读前提出相应的指导性问题, 充分利用导读的方式来指导学生。

英语阅读教学之探微 篇8

一、图式理论———英语阅读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图式 (schema) 是人头脑中存在的知识的基本单位。人一生要学习和掌握大量的知识, 但这些知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贮存在人大脑中, 也不是简单罗列和堆砌, 而是围绕某一主题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单元, 这种知识单元就是图式。

20世纪70年代, 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 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姆哈特 (D.E.Rumelhart) 提出了图式理论。他指出:“图式理论基本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的理论, 也就是说, 它是关于知识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 以及这种对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之理论”。人大脑中图式主要有三种类型:语言图式 (linguistics schema) 、内容图式 (content schema) 和结构图式 (contextual schema) 。

语言图式是人大脑中已有的关于语言、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是理解语篇材料的基础。内容图式是人对语篇材料的内容———对语篇所讨论的主题的了解、熟悉程度。一个民族的语言不可能仅仅等同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累加, 而是受不同地域的影响, 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内容图式主要是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 它是理解语篇内容的依据。结构图式是指人关于语言篇章的结构、体裁的熟悉程度。语言篇章的结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 而且每一种体裁都有一定的模式和范式, 含有一些可识别的文体特征, 越是熟悉语篇的结构和框架, 阅读时就越能把握语篇材料的层次、思路, 对材料的逻辑关系等就越清楚, 其对文章的理解就越准确。在阅读过程中, 人大脑中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是相互作用, 相互联系, 共同决定了读者对语言材料的理解程度。

图式理论认为, 任何语言信息, 不管是书面的, 还是口头的, 其本身并不传递意义, 而只是起到指导读者根据自身大脑中已有的图式结构去构建意义的作用。阅读理解是人大脑中已有的图式与语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相互作用的过程, 是人能动地接受和理解信息的心理过程, 只有将输入的语言材料信息去激活大脑中已有图式, 才能获得语篇材料所要传递的信息和意义, 才能产生阅读理解。

二、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图式理论,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丰富和积累学生大脑中的图式, 并且采取多种灵活方式激活学生大脑中已有图式并构建新的图式, 从而使学生能准确迅速地理解英文材料,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速度和效率, 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一) 丰富和积累图式

1.丰富学生的语言图式

语言图式是人大脑中已有的关于语言、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拥有扎实的语言基础, 是成功理解文章的基础。如果缺乏相应的语言图式, 就不可能识别阅读材料中的字、词和句, 也就谈不上利用阅读材料中的语言信息和线索去调动大脑中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 更谈不上对阅读材料的全面理解。因此, 在平时的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 包括对发音、词汇以及一定的语法知识和习惯用语的掌握。

在学生词汇的学习记忆过程中, 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立体的、网络式的语料库, 实行头脑风暴 (brain storm) , 而不是一个个单独的词汇的简单罗列和堆砌。

例如:在学习有关人的称谓的单词时, 学生不仅仅要掌握和记忆该称谓, 而且要进行思维发散, 尽可能多地罗列关于人的称谓的单词, 如:principal, headmaster (校长) , governor (省长) , mayor (市长) , director (局长) , chairman (主席) , manager (经理) , engineer (工程师) ,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CEO首席执行官) 等, 从而丰富学生的词汇库。另外, 英语中很多俚语、口语、习惯用语和谚语都带有浓厚的历史痕迹, 其字面的含义与真正的内涵有很大差别, 甚至是南辕北辙。例如:英语经常会用某种动物来比喻某一类人。“a bull in a china shop”指的行动鲁莽的人, “a cat on a hot tin roof”指焦躁不安的人, “a bear with a sore head”指脾气暴躁的人。教师应指导学生注重对这方面知识的积累。

2.丰富学生的内容图式

内容图式是指对阅读材料的内容熟悉程度, 其主要是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缺乏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的了解, 就会对影响阅读理解的正确性。

如:“I received a Dear John letter.”我收到一封署名为约翰的信。在这儿, 意思完全不对。“Dear John letter”是指情人写给对方的分手信。如果不了解该说法背后的文化背景, 就无法正确理解。在西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男人们应征入伍, 他们的妻子和恋人在后方, 由于长年在外, 他们的情人纷纷移情别恋, 留给他们的只有一封以“Dear John”开头的绝交信, 给他们带来了刻骨铭心的伤感。所以“Dear John letter”的用法在一战后便流传下来。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更主要的是采取多种灵活、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扩大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和积累, 丰富其内容图式, 降低阅读材料的难度, 从而正确理解所阅读文章的意义:

(1) 定期指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 如阅读书籍, 报纸, 观看电视, 互联网等获取一些有关西方国家和中国的历史事件。传说和传奇故事以及各个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利用丰富的英语电影资源, 定期向学生推荐一些语速适中, 生动有趣且有教育意义的影片。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 潜移默化地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与此同时, 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注重西方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对比和比较, 明确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

(3) 充分利用学生对英语国家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的好奇心, 每到一个传统的节日就让学生了解和熟悉其来源和人们庆贺方式, 并以戏剧, 歌曲等形式表演出来。如:圣诞节, 复活节, 母亲节, 父亲节, 感恩节等。

3.丰富学生的结构图式

结构图式是指人大脑里已有的对语言篇章的结构、体裁的熟悉程度。语言篇章的结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 如故事、寓言、说明文、议论文等, 而且每一种体裁都有一定的模式和范式, 含有一些可识别的文体特征。如:故事有开头、结尾, 中间有各种情节, 情节又有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等。议论文有论点、论据和论证等。因此:

(1) 教师在平时讲解阅读文章时, 应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各种体裁的组织特点, 让学生对各种结构图式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掌握, 教会学生紧抓文章的关键词和主题句。例如:叙述类和描写类的篇章模式, 常常按时间或事件发展的顺序来组织材料;说明类和议论文, 常采用“问题—解决”或“概括—具体”模式, 文章的主题句一般在句首, 有时也在段尾或段中。

(2) 有意识地选择各种体裁结构的语篇材料, 指导学生进行相关阅读训练, 从而巩固学生大脑中已有的结构图式。

(二) 激活学生已有图式, 构建新的图式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利用已有知识认知和理解未知的过程, 是一个不断猜测的过程。人已有的知识远比要接受的新知识更为重要。因此,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阅读语篇材料的内容,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激活已有的知识图示, 选择, 整理并构建新的图式, 从而使学生能正确快速地理解分析语篇材料, 提供其阅读理解能力。具体为:

1.阅读前的预测, 推理活动帮助学生引出适当的背景知识, 激活必要图式。在教学活动前, 可通过游戏, 设置特定的对话场所, 展示与阅读材料有关的图片, 视频资料, 让学生预测其阅读任务, 激活已有图式。之后向学生介绍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 逐步引入话题, 让学生适当了解文章内容, 产生想通过阅读文章了解更多信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或者让学生分组讨论阅读材料所涉及的文化背景, 谈谈他们的看法。通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交谈自己独到的看法, 有助于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 活跃了课堂气氛, 并为随后的阅读材料理解扫清了障碍。

2.阅读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先根据材料内容提出相关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来感知语篇材料, 从而激活已有图式, 顺应和同化新知识。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 让同桌学生在阅读完材料后互相提问, 起到信息互补, 理解文章的作用。或者教师设计一些相关问题,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提高思辨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 从而使学生大脑中已有的结构图式相联系, 去判断, 分析整个阅读材料的逻辑层次体系, 准确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和意义。

(三) 图式的再丰富与再构建

阅读教学活动后, 教师应要求学生用口头或笔头的方式, 对所学材料进行复习巩固, 使学生能将刚刚学到的新信息, 新知识真正同化到原有知识结构中去, 从而不断丰富和构建新的图式。口头方式可以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霍复述阅读材料的大意;笔头方式可以是指导学生缩写, 扩写或改写阅读材料, 也可以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 进一步要求学生写150字左右的读后感等。

结语:

图式理论是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不仅应指导学生不断丰富, 积累知识图式, 而且要采用多种方式来激活原有图式, 从而理解新知识和新信息,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摘要:根据图式理论,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丰富和积累学生大脑中的图式, 并且采取多种灵活方式激活学生大脑中已有图式并构建新的图式, 从而使学生能准确迅速地理解英文材料,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速度和效率, 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图式,丰富和积累图式,激活和构建图式

参考文献

[1]夏晓云.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12) .

[2]D.E.Rumelhart.Schemata 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 The theoretical Issu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C].Hillsdale, New Jersey;Lawra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80:20⒌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之我见 篇9

受制于诸多因素, 目前, 我国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与预期水平还有不少的差距。在基础阶段的英语测试中, 阅读部分所占比重很大, 给学生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与此同时, 很多学生认为阅读能力取决于个人的悟性, 无法通过课堂教学得到提高。无独有偶, 不少初中英语教师也持类似的观点, 认为英语阅读教学无从下手。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 这将造成英语阅读教学的悬空, 不利于基础阶段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基于对我国英语教育理论及发展状况的长期考查和个人的英语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一、培养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趣

英语阅读试题的设置通常考查学生方方面面的知识, 而且阅读量过大的文章对学生的脑力、体力以及注意力更是巨大的挑战。因此对广大学生来说, 英语阅读是一件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时高度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帮助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喜欢上阅读, 使其不再把阅读当成负担, 并在无意识的状况下保持充沛的体力、活跃的思维和持续的关注力。为达到此目的, 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比如在讲解阅读文章时, 选取其中一些令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及词语。为避免枯燥和呆板, 教师要尽量使用活泼生动、诙谐幽默的语言,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吸引其注意力。比如, 教师可以尽可能选择涉及住房问题 (housing problem) 、人口问题 (population problem) 、婚姻问题 (marital problem) 、道德问题 (moral problem) 、交通问题 (transportation problem) 、经济发展 (economic development) 、环境污染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等方面的文章, 把学生的兴趣引向与现实密切相连的话题。

二、培养学生的信息查找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之后, 教师还须培养学生的信息查找能力, 因为此能力的高低与否,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阅读的正确率。为实现此目的, 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提醒学生针对不同的文章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 比如议论文的主题和基调可以从首尾句及首尾段落得到一些启示。而读说明文则应注意用于说明某事或某物的定语词。 (2) 提醒学生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或信息词, 尤其注意那些与文章主题相关的时间、地点、人物、数量词、字体被特殊处理的词等。 (3) 提醒学生密切关注一些特殊句型, 比如强调句、倒装句、虚拟语气句、反义疑问句等, 因为这些句式往往包含与主题密切相关的信息。

三、提高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能力

英语阅读文章往往与西方文化紧密相关, 但我国初中学生因为种种原因对西方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 这是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不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此, 教师应该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 有意识地选取一些能反映西方文化的文章。比如涉及宗教、教育、习俗、政治、服装、家庭、数字、饮食、动物 (东西方对不少动物有不同的认识, 比如东方人崇拜龙, 而西方则没有此概念) 、颜色 (东西方对不少颜色有不同的认识, 比如红色在东方通常是吉祥寓意, 但在西方则不然) 等话题的文章。必要时, 可以选取反映西方文化的视频或短片, 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西方文化的认识。

四、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高低也是决定阅读正确率的重要因素, 从目前现状来看, 我国初中学生此能力有待提高, 这也给英语教师提出了要求。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告诫学生注意全文而不是个别段落的基调。 (2) 提醒学生注意首尾段的照应。 (3) 要求学生梳理每个段落的关键词, 从中寻找到逻辑关系。

参考文献

[1]牛津初中英语编写组.牛津初中英语[M].上海:译林出版社, 2006.

[2]韩宝成等.同步时间:初中英语阅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3]陈志祥等.初中英语阅读理解与完形填空150篇[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有效英语阅读教学回归之探 篇10

一、读前设计导学案明确理解思路

有效性阅读应该体现在阅读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读前引导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思考,帮助他们在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在阅读前设计相应的阅读导学案,能帮助学生明确思考方向。

在学生阅读前通过导学案引导的形式来引导阅读,能使学生带着理解需要和相关要求主动融入阅读过程。设计的导学案,应围绕阅读学习素材的要求,设计相应的背景文化知识链接,让学生在相关背景的指导下了解文章写作的缘由;围绕文章表达要点,设计相应的思考导学题目,让他们在有针对性地思考感知的同时获得更为丰富的认知体验;关注深层次导读,多从文章所体现的社会价值意义设计相关的思考探究题目,让他们在主动尝试的过程中获得感知。导学案的运用能在活化文章素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对素材的通读形成更为有效的认知。

教学实践证明,越是注重导学案的运用越能够培养学生的整体认知和感悟思维,便于学生发现更多的理解探究内容。例如,在译林版七年级下册《Unit 4 Find-ing your way》的Reading A trip to the zoo阅读教学设计中,可围绕文章表达内容,针对“How do you intro-duce Sunshine Zoo?”设计相应的思考题目,让学生在知晓参观路线的基础上了解文章表达的方位。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针对文章表达内容的要求,围绕“The knowl-edge about zoo”设计相应的阅读素材,让学生在了解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了解表达重点。教师还可根据学生阅读学习的薄弱环节,设计“How many animals do youfind in Sunshine Zoo?”思考题目,以此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增强整体理解和感知运用能力。

二、借助任务式合作探究丰富感知

通过任务指导阅读能使得学生的理解感知思维过程更为丰富,更利于帮助他们在深化感知的过程中积累知识。设计多元化和发展性任务能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

任务设计能使得学生针对阅读素材重点和理解难点有明确的理解方向。通过任务式指导,能改变传统依靠学生个体自主阅读获取语言知识的弊端,帮助他们在相互讨论、主动表达的过程中激活认知和感悟思维的灵感。在设计过程中,按照学生的发展能力不同,设计多元化学习思考任务,帮助他们带着问题主动思考;活化任务探究过程和形式,建议学生发挥团队学习力量,尝试小组讨论和同伴交流的形式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增强理解感知;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创新,引导他们在相互交流的同时大胆提出异议和见解,使得不同的主张得到张扬,满足探究欲望。

以这样的形式来优化理解和感知,更利于学生开阔认知思维。例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 5 Bird watchers》的Reading Birds in Zhalong的教学中,建议学生围绕“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Zhalong from the arti-cle?”进行同桌交流,以此来帮助他们强化整体理解和感知。同时,可设计相应的思考题目,像“Why do thebirds like to stay in Zhalong?”和“What do we do forthe wild birds?”等,以此来引导学生运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互动交流,升华认知感悟,形成主动探究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倡导多样化表达提高感悟效果

以阅读为载体,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样化的语言表达形式以呈现理解感知,能使得语言信息由单纯输入转化为输出,更好地增强理解效果。多样化的表达则更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知和综合信息运用意识。

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理解感知不同,鼓励他们有针对性地予以描述。建议学生运用诸如缩写、续写、扩写等形式来延伸阅读素材的表达内容;建议学生发挥自己想象思维,尝试运用演讲、故事、情境对话等形式来引导学生主动表达,帮助他们改编文章的表达内容;发挥学生群体的智慧和力量,通过情景剧表演和活动沙龙等形式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挖掘阅读学习要点,更好感受表达意义。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之我见 篇11

关键词:教学目标 现状分析 阅读方法

一、阅读教学目标

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巩固和扩大词汇量,增强语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度,逐步形成他们的英语阅读习惯和能力。帮助学生善于、乐于了解异国文化,拓展实践空间,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用最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能力。

二、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小学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许多教师对阅读教学还不够理解

许多教师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是学习语言知识,借助语言材料来学习语音、词汇等。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和信息的获取能力。

(二)学生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储备不足

学生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从而影响理解能力。在阅读课学习中,尽管大多数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储备了不少的词汇量,但仍不能很好地读懂课文。

(三)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不好

如阅读时出声、精神不集中、不断回读等都直接影响阅读速度,最普遍的现象是学生习惯逐字逐句去翻译阅读材料而不会找关键句子来加以理解,在遇到生词时很少主动联想,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直接影响了阅读速度。

三、阅读教学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年级的高低等不同因素,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体策略如下。

(一)阅读前(pre-reading)

通过教学不难发现,如果语篇所涉及的内容是学生熟悉了解的话题,他们就能轻松地理解短文中的信息,反之就会出现阅读障碍。在pre-reading部分最重要的是背景上的介绍,另外做一些准备活动,像warming up。pre-reading实际上就是为后面学习做些准备活动。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就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运用“预习卡”,培养预习习惯。“预习卡”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预习而设立的一种学习方式。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自主学习能力弱,自觉意识不强,所以学生的预习不是单靠教师一句话就可以自觉完成的。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制定“预习卡”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预习内容提高学生预习的效果,通过较为详尽的预习流程,记录学生在预习中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更好地促进课堂学习的成效。

2.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教师的启发引导在教学中同样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是一个难点,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还处在摸索阶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情境,保持学生的兴趣,从而使他们爱上阅读。

(二) 阅读中(in-reading)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的任务是“Teach students how to learn English”而不是“Teach students English”。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关键信息,去获得关键信息。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默读技巧、扫读理解等能力,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大意,找出关键词和中心句,使学生对文章内容、结构和作者写作意图有一个整体印象。

1.联系上下文,学会猜测词义。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会很自然地遇到一些新词或新句型,在这种情况下有大部分的学生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畏惧感,觉得束手无策,产生放弃思考的念头,从而影响了阅读速度,也不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时教师就应该适时地加以引导,让他们大胆猜测词义,理解文章大意,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理清脉络层次。

2.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都知道要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些展示交流的机会,变语言的输入为输出。但回过头来想想,整节课我们都在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对我们这种教学方式也已经习惯了,我们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影响了阅读的速度和效率。

3.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养成整体阅读的关键在于它既不是默读更不是朗读,而是通过目光在英语与大脑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即英语思维。这是一个简捷快速的过程,阅读时要把母语抛在脑后,指导学生逐步确立英语思维的习惯,而非母语英语之间的翻译转换。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训练之后,要在阅读课上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语感。

(三)阅读后(post-reading)

教师可根据阅读材料的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同时也能达到检测的目的。在这一教学中,教师可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检测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例如,在图片和词语提示下复述故事;根据短文内容改写、创编故事;角色表演;运用所学知识点,如重点词、句设计情境进行说话,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并转变为语言的输出。最后教师还可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作出评价,但评价需要具有激励性。

总之,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只要我们重视,并不断给予学生指导和训练,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的学生会爱上英语,爱上阅读。

英语阅读教学之研究 篇12

1. 教学观念上的问题:

阅读作为语言技能的一部分, 是一个积极思维的智力活动过程, 在日常教学中, 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帮助学生获取更多信息、知识, 拓展视野,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人文素养, 提高分析、思考能力, 判断能力有着巨大的帮助, 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思想上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甚至完全忽视了,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 日常教学中的问题:

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有的把阅读当精读, 好像教学生新课文, 先逐句讲解课文中的词汇, 语法点句子结构, 然后通过翻译理解课文, 进而根据语言知识的难点提问学生, 学生回答问题。而有的教师则相反, 把阅读当作课外阅读来上, 对对答案, 仅仅让学生了解一下故事情节。由于教学方法的陈旧, 学生感到乏味, 没有了阅读的兴趣, 当然也很难锻炼他们的阅读能力。

3. 教学方法上的问题:

许多教师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易操作、体现新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方法;同时, 对英语教学研究不够, 实践不多, 个别学校教研氛围不浓也会使老师忽视对教学方法的研究。

4. 在课程设置上的问题: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 阅读虽然是语言技能的一部分, 但是学生阅读量和阅读时间得不到保证, 阅读仅是体现于教学课堂中的一部分训练。在师资、课时、组织上得不到保障, 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没有配套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的阅读材料。

二、教师也应该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 有效地进行教学

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课堂效率的提高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而我们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 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教师也应该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 有效地进行教学。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请大家多多指教。

1. 合理利用课本阅读资源,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教学在于复现, 巩固旧词, 学习新词汇, 扩大词汇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锻炼思维, 提高阅读兴趣, 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对发展个性, 磨砺意志, 陶冶情操, 提高人文素养都起着重要作用。我们英语教材每个单元都安排了适当的有一定代表意义的阅读材料, 针对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 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合理运用已有的课本阅读教学资源组织好阅读教学, 在教学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在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上做文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现实的英语阅读教学中, 我们可以用实物、图片、教具、道具、幻灯片等作用于学生的感官, 让学生产生形象化的认识;另外也要加强导语设计, 投放趣味因子, 创设教学情境, 用音乐、表演等酿造氛围,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英语信息。

3. 注意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要有不同要求。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应采取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原则, 对每个年级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要到心中有数。例如, 初一年级的重点应放在激发学生阅读英语文章的兴趣上, 所以选材以趣味性、故事性的文章为主。初二年级的重点, 则是培养学生具备基础的阅读思维能力, 如对文章细节的理解能力、对词句的理解能力等。阅读范围可侧重于地理、生物、天文等科普性文章。同时, 教师还应传授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 在继续培养学生猜词能力的基础上调整学生面对生词的心态。初三、四年级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上, 如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推理能力和归纳能力等。

4. 注意不同阅读材料中语言与文化的结合。

初中英语教材的阅读材料涉及英语国家的许多文化背景知识, 充分体现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重要理念。如果在阅读中缺少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 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往往就会造成一些困难。因此, 在阅读之前可向学生讲授一些与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消除学生阅读理解的障碍。另外, 我们也可以多补充一些关于英语国家节假日、交通、家庭教育、服装与礼仪、饮食等方面的阅读材料, 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5. 培养视读习惯和扩大视距, 提高阅读速度。

要加快阅读理解的速度, 必须培养学生的视读习惯, 尽力抑制嘴唇的动作和低声诵读等, 克服阅读时眼睛回视、停顿次数过多和头部或上身轻轻摆动的习惯。实践证明, 只要克服这些不良习惯, 培养良好的视读习惯, 阅读理解的能力和速度就一定加快。此外, 研究视力的专家们认为, 眼睛是大脑的延伸, 人们通过视力获得的信息是他所获得的全部信息的90%。因此, 要想提高阅读理解的速度, 必须扩大行距。教师必须进行一系列扩大学生的阅读视距的训练。

6. 教师要吃透课文, 精心准备。

教师如果不熟悉或不理解教材内容, 不事先吃透课文、精心备课的话, 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每篇文章体裁不同, 题材各异,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教法。

针对中学英语阅读题材广泛、体裁多样的特点, 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材料的兴趣, 做好阅读前的心理准备。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美国古典音乐、现代流行音乐和美国乡村音乐的片段, 使学生产生英语阅读的欲望。因此, 在教课之前, 教师对课本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 这是教好阅读课的基础。

7. 把握好浅层阅读与深层阅读。

浅层阅读是指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大意和轮廓。这一步往往采用泛读或略读的方式。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 并通过标题和主题句, 对文章的内容、结构、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思想倾向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和大致的判断, 为后面的深层理解文章做一个良好的铺垫。教师可设计一些练习, 如判断正误, 排序等, 以检测阅读效果, 帮助学生捕获信息。

上一篇:Cr12MoV钢论文下一篇:数字化乳腺摄影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