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2024-06-13

怎样进行英语阅读教学(共12篇)

怎样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篇1

阅读可以说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学习了语法知识,而语法的生命力在言语中,只有通过阅读才能体会语法的作用和价值。阅读通常分为消遣性阅读和学习性阅读,而无论是哪一种阅读,训练时都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1 学生阅读的困难

学生阅读时往往局限于口语所能表达到的程度,即朗读似的阅读。这在阅读中是一个障碍,也是一个不好的习惯。突破这一难关要靠大量意义快速阅读实践。意义阅读也就是内容阅读。由于学生集中注意于意义内容,注意新的信息,而且阅读要求快速地进行,因而无暇顾及语音,久成习惯,明显或潜在的发音动作在阅读中就被排除了。

学生阅读过程中的语言障碍,即阅读遇到新词、复杂句子结构时,学生常要停下来,逐个弄懂才放心往下读。这样阅读,注意力都集中于形式上,速度也就自然放慢,影响阅读的顺利进行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在布置阅读任务时坚持由略读到细读,让学生带着上文的问题再读下文,利用上文读通下文,而不急着推敲个别词句,甚至去查字典。上文与下文、语法与内容彼此配合呼应,养成通过排除障碍的习惯。

2 加强阅读教学,提高自学能力

2.1 通过朗读、默读、精读和泛读,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就是从书面语言材料获得信息、吸取知识、积累词汇、熟悉句型、培养能力的一种技能。这种技能包含识别、理解、记忆等几个方面,几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这种技能可通过朗读、默读、精读和泛读来实现。朗读教学是一种有效的练习形式。将示范朗读用于新课之际,也可用于学完生词之后。前者给学生一种“新奇”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好新课。后者用以进行听力练习,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朗读训练的重点在于教师朗读和领读。在上每篇课文时,可坚持把示范朗读和领读交替使用。

默读是一种不出声的阅读,也是高度集中精力阅读的一种表现。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朗读向默读转移。要求学生在默读时,开始不应求快,因为只求速度,会使学生只注意机械的读,而忽视理解文章的内容。

精读是一种分析性阅读,也是通过课文中词汇、语音和语法等部分进行精细的分析和讲解,运用推理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获得语音知识和培养英语语音能力:课堂上不是对全部语言现象都做详细的分析,而是选择重点讲解。着重对那些阻碍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困难的语言现象和长句进行比较和讲解,以便吃透全文,掌握运用语言知识以及培养能力。精读课的步骤是向学生讲清目的要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求学生对整篇课文有所了解,找出课文难点。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要求学生回答课文中的问题,做各种形式的练习,根据课文的内容,布置课外作业。

泛读是一种综合性阅读,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直接吸收知识的能力。泛读的题材要广,内容要丰富,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知识面。泛读不像精读,教师没有必要精讲材料。教师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自读的能力和自读的方法,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可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练习,每次上课之前进行检查,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这样一来,学生既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又可以增长才干和扩大视野。

2.2 培养阅读技能,提高阅读速度

理解是阅读的基础。阅读理解能力要经过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和大量阅读的实践才能培养起来。在训练过程中,要介绍阅读方法,训练学生掌握阅读技能。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掌握正确阅读方法的基础上,顺利地阅读文章。

阅读技能应该包括阅读单词、词组、句子的能力和理解文章的能力。在培养这一能力过程中,可以教学生如何从词、句子、段落以及全文理解大意;可以教授学生如何从文章中提取关键词和主题句,以及如何找出具体信息和文章中心思想;掌握猜词悟义的本领。不能把学生局限于理解词义、句义和段义上,而应让他们从理解词、句子、短段落提高到理解篇章。在培养阅读技能的过程中要注意讲练结合,讲一种方法,就用相应的材料进行训练。提高阅读技能不能只停留在段落水平上,而应让学生了解篇章的结构形式,多阅读原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总之,阅读技能要经过反复训练才能获得,要让学生有意识地、自觉地去接受这种训练。

速度是衡量阅读能力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阅读速度,重要的是提醒学生,不必每字每句都通过翻译成中文去理解,要改变使用汉语思维英语的方式,逐渐习惯用英语思维。对于文中的生词不要急于去查字典,一遇生词就查字典势必影响速度。对于较难的长句,要让学生边看,边记忆,边理解。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譬如,有目的的阅读,也可叫做带着问题阅读。教师根据文摘内容提出几个问题,限定时间,让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找出问题的答案,然后让学生回答问题,检验学生理解的准确性。这一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训练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找出具体信息,正确理解文章。同时,训练要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出发,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材料要顾及学生的阅读能力,既不要让学生觉得很容易,也不要一下子难住学生。因而这就要考虑到词汇量、语法知识,以及文章的长短和难易程度。通过训练逐步地让学生达到自如的、快速的阅读目的。

2.3 改革课堂教学,提高阅读质量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学主要是教师的单边活动,学生只是储存知识接收器。现代英语教学的要求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教师应跟上英语教学改革的步伐,科学地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进行新的教学内容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生词和课文。预习既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积累阅读经验,又可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通过预习,学生找出课文中的难点和疑点,了解单词在句中的意思,并初步领会课文的内容。

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对课文进行重点讲授。重点讲授也并非是教师的单边活动。教师要鼓励,启发学生提问题。发问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学生以发问为动力,才能开动脑筋,勤于思考,从而得到获取知识的主动权。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尽量给学生以启发,师生共同回答。处理课文中的难点,教师可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开阔学生的思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教师先不要急于纠正,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加以改正,以此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提问和回答的双边活动中,教师要及时启发、指导、鼓励和总结,尤其是对回答有错的学生,要保护学习的积极性,树立想问、想答、愿问、愿答、敢问、敢答、不怕失败的学风。

通过活跃的课堂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习惯。学生能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成为知识的主人,从而达到学生想学、愿学、会学的效果,并能享受到学习中的乐趣。

2.4 指导学生运用SQ-3R阅读法

这种方法在培养阅读能力上有较大价值。具体内容是:S即Survey(浏览),在开始对一本书或文章时,先翻阅一下简介、目录、标题等,以便对其有个初步的印象或认识。Q即Question(问题),通过所获得的初步印象,确定自己感兴趣或想研究的问题。3R即Read(阅读)、Recite(列举纲要)、Review(复习),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再去阅读有关的章节或部分,记下有用的内容,进一步复习、消化。

语言知识、理解能力、速度是衡量学生阅读能力高低的标准。教师应该从这三方面着眼于英语阅读的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摘要:分析学生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教师应该从语言知识、理解能力、速度这三方面着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阅读能力和阅读速度,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英语阅读,阅读技巧,阅读速度,SQ-3R阅读法

参考文献

[1]李弈.谈高职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

[2]东益.浅谈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4.

怎样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篇2

1.中国中小学生听力理解中的主要困难

英语语音的听辨能力是很容易获得的,因为中小学生已经获得了汉语语音的听辨能力,而汉语语音比英语语音更为丰富,这使得学生的听觉神经已经达到了辨别单个的英语语音的足够能力。但是英语从来不是只有单个语音的,所以学生在听辨中仍然存在困难。

同时,听辨不等于听力理解,所以即使学生已经有了足够的听辨单个语音的能力,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听力理解困难。

中国中小学生在听力理解中主要存在以下困难:(1)节奏群听辨困难

虽然学生已有的汉语语音听辨能力能帮助学生听辨单个的英语语音,不过,学生的英语听辨能力仍然有很多困难。

汉语是一个字一个音节,每个字的读音时间基本相等,而英语是几个音节形成一个节奏群,每个节奏群的读音时间基本相等。这导致学生对于同一个词汇在不同节奏群中表现出的不同语速感到难以理解。

就如前一章第一节“语音知识教学”中的分析:Can you come tomorrow?与Can you come tomorrow afternoon?都是两个节奏群,所以语速应该基本相等。这就是说,说第二个语句中的tomorrow afternoon这六个音节组成的节奏群与说第一个语句中tomorrow这个三个音节的节奏群的时间基本相同,显然第二个语句中的tomorrow的语速比第一个语句中tomorrow的语速快一倍。这样自然学生会出现听辨第一个语句的tomorrow很容易,但听辨第二个语句中的一倍于平常语速的tomorrow,则可能会感到有很多困难。

所以,对于节奏群的听辨,中小学生仍然存在困难。(2)语义关联困难

学生的听觉神经辨认出英语单词的语音后,还需要在语言神经中建立起语音与语义的有效关联,才能把语音转化为有意义的语词,从而理解语句。而这恰恰是中小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一个困难,因为学生已经形成的汉语语音听辨能力和开始学习英语时大量的口语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语音听辨,但并不能带来语义的呈现。语音与语义的关联需要大量的有语义的听,才能形成。比如学生能够清晰地听辨出/lets hæv ? w?tch/,但要学生把听到的语音与Let’s have a watch.的语义直接联系起来,却不是单纯的听辨能力就能形成的。

(3)语用关联困难

学生在听辨出语音并建立起正确的语义关联之后,需要相应的语言结构知识和语用能力,才能真正理解所听到的内容。比如前一个语句中的watch到底是“瞧一瞧”,还是“手表”?说话人说这句话的意图是什么?就需要首先正确理解语境,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语用意图。2.中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方法与技巧

鉴于中小学生存在的以上主要听力理解困难,我们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主要教学方法与技巧:

(1)节奏群听辨训练

由于汉语中没有节奏群,而且节奏群实际上是听辨技能,所以节奏群的训练需要显性地进行训练。

若教材中设计了节奏群训练的活动,我们可以直接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节奏群训练。

若教材中没有设计专项的节奏群训练,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训练。当然,目前专门进行节奏群训练的书不多,甚至强调节奏群的重要性的书都不多,比如笔者曾经设计了一系列的节奏群口语训练活动,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公开出版。不过,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关于节奏群训练的书面市的,我们可以更容易地找到这类内容。

我们也可以在听力训练中综合进行节奏群训练,比如让学生听课文录音,准确把握课文录音中的节奏群,要求学生按照课文录音的速度来朗读课文,而不要按照所谓的“朗读腔”来读课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长期的节奏群接触而无意识地获得节奏群,也就是像以英语为母语的孩子一样在长期的耳闻中习得节奏群。

(2)听力理解的微技能专项教学 听力理解能力由一系列微技能组成,从语义关联建立到语用关联建立都是微技能的训练内容。所以我们可以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或者按照教材的设计,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听力理解的微技能训练。

听力的微技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语音语义的听辨(listen-out)技能,二是语义语用的听解(listen-in)技能。比如听天气预报,听辨出明天早上是否下雨,这属于第一类;听了天气预报之后判断明天早上上学要不要带雨伞,这属于第二类。显然,这两种技能有所不同,一种是听,另一种是理解。

现在很多学校建立了多媒体的语音教室,有些学校还开设了专门的英语听力课,大多数的学校购买了录音机,因此专项听的教学现在已经普遍开展。

在专项听的教学中,我们要认真选择听的内容,精心设计听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听的时间。听的内容的难度应稍低于同级课文的难度,词汇量不宜太大。

从听的训练看,听的教学可以分为测试性训练和技能性训练。测试性训练就是按照测试模式、测试要求、测试题型等编排听的练习。这类训练考查你听的过程,考查你是否听清楚话语的内容。

技能性训练就是按照真实的听的需要,比如按照日常生活中交谈时的听的需要,在听他人的话语之后给予必要的应答,或者听课听讲座之后做笔记,或者听新闻听故事之后,向他人转述你听的新闻故事等。这种训练的目的是训练听之后的反应,不考查你听的过程。测试中有时也有考查能力的题型,比如要学生在听一个句子之后选择用哪个句子作为回应,不过这与真实的听与回应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在听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训练,从简单的句子开始,过渡到比较长的句子,然后是短文等。

听的训练实际上是帮助学生在英语语音与自己的听觉神经建立有机的联系,有时还要其他的神经系统参与,比如负责语言理解的神经系统。

现代语言学研究认为,语言和知识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一些构成,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建立这些构成的过程,这些构成在外界的刺激下就会被激活,从而理解了外界刺激表达的语言。这就是说,听的训练就是要在听觉神经中建立起一些对英语语音的构成,同时结合神经系统对英语语言的其他构成形成听的理解。

因此,听的专项训练一定要每次具有明确的训练目的,否则就不可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必需的语音构成。笔者认为听的专项训练不宜按照目前广泛使用的听力教材的方式以听力理解为重点进行训练,而应该以句子中的语音和节奏群为训练重点,帮助学生首先在听觉神经中建立起对英语语音和节奏群的构成。同时笔者认为,专项训练每次时间不宜过长,应该以学生的神经兴奋时间为单位(通常以10-20分钟为宜),不能造成学生听觉神经的疲劳,否则不仅可能降低学习效果,更主要的是可能破坏学生听觉神经中已经建立起来的语音构成。

学生听到的英语绝大部分来自老师课堂上的英语,因此老师的读音必然影响学生听觉神经对英语语音的反应。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有效的语音构成,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自己在语音上做到尽可能准确,否则学生在综合教学中受到的英语语音刺激就可能弱化学生在听的专项训练中受到的英语语音刺激,从而可能降低听的教学效果。

在当代英语中,英国英语的语音与美国英语的语音是两大主要语音,我们给学生提供的听力训练材料中应包括这两种语音的材料,以帮助学生适应。

(3)综合教学中的听的教学

听的专项训练受到很多因素限制,比如语音实验室的条件、录音机和录音磁带的质量、教室外的噪音、学生听觉神经的兴奋时间等。因此,听的训练大量是在综合教学中进行的。

英语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只是课堂英语(classroom English),在课堂外很少有机会接触英语,更不用说在真实的交际语境下与真正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用英语进行真实的交际,甚至我们中国的有些英语老师教了几十年英语,都没有与在真实的交际语境下与真正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的机会。

那么,为了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接触英语的机会,在综合教学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同时也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

综合教学的任务与专项听的教学的任务明显不同,我们不可能以听的训练为主。

不过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利用综合教学中的英语环境进行听的训练。比如,我们如果在专项训练中刚刚进行某一语音的专项训练,或者发现学生在某一语音的训练上存在较多问题,在综合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强化这方面的训练,提醒学生注意听某一语音,或者在使用某一语音之后要求学生作出必要的反应。

综合教学中,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听的能力的训练。综合教学是学生能够接触到的真实的英语环境,那么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在听老师和同学们的英语之后能够作出必要的回应,能够做笔记,能够转述等。

现在广泛使用的听力教材实际上把专项的听的训练与综合教学中的听的训练混在一起,而且往往听的整块教学时间比较长,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需要一些比较大的改进措施。综合教学中的听力技能训练要与语言学习内容结合起来。比如所学语言内容是have/has got语句结构,那就要训练听have/has got的技能。以下是一个相关的案例:

我们知道,have/has got表达的是所有关系,或者是物品的所属关系,也就是“某人有某物”,即“某物属于某人所拥有”。如:

I have got a red schoolbag.我有一个红色书包。Sam has got a new computer.萨姆有一台电脑。显然,第一句中的I, a red schoolbag是关键信息,第二句中Sam, a new computer也是关键信息,每个语句的两个关键信息都不可或缺。

在听这样的语句时,显然我们需要把握的信息包括:谁、什么。这样我们才能把握这个语句的重要信息。

不过,have/has got的wh问句需要按照听wh的策略来学习,也就是要分清要听出的是什么信息,然后在听答句时给予特别关注。

听到What have you got?当然我们要关注答句中说的是什么物品。

听到Who has got a dictionary?当然我们要关注答句中说的是谁。当然,have/has got语句中,一般情况下后一信息更为重要,因为若前一信息更为重要的话,则会使用其它语句形式,比如:

This red schoolbag is mine.这个红书包是我的。这样的语句我们就可以按照常规的ending-focus技能来听了。

怎样进行有效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篇3

【关键词】阅读教学

5月16日至20日,我有幸参加了2014年江苏省高中英语学科骨干教师提高培训班的研修学习,聆听了8位专家的专题讲座:无锡市教研员马岳年的《英语整合教学技能》、全国优秀外语教师、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副校长葛文山老师的《基于有效教学的行动研究》、镇江第一中学特级教师周林的《江苏高考英语特点下的读写策略指导》、苏州大学副教授李利《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宝应中学特级教师宗兆宏老师的《高中写作教学指导》、苏州市名教师刘洪老师的《立足高考的高中英语阅读》、苏州大学教授《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视野、行动》。每一位都在圈内赫赫有名,他们的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讲座的内容让我对教学实践及自身的专业发展有了更多的思考。并观摩了通州高级中学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张淳老师的课外阅读示范课。作为一名来自教学一线的普通教师,能够再次有机会走近这位名师,进入到他的课堂,体会他的教学风格,领悟他的教学思路,让自己有所反思,有所启示,有所提升,我深感幸运。

来自通州高级中学的张淳老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师,尤其擅长阅读教学。我之前曾经有幸两次走进过张淳老师的课堂,一次是牛津课本M6U2的Project,另一次是课外读物---奥巴马在开学第一天对全国中小学生发表的演讲《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阅读,也不管是短小精悍的小品文还是冗长深奥的演讲稿,张老师都能和风细雨般的为大家娓娓道来,却又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这次在培训班上为大家展示的课外阅读课也不例外,他从不拘泥于传统的阅读课堂。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来谈一下我对本节课的感受。

一、此次张老师选取的是一则篇幅较长,生词较多的故事,通过讲述父亲在女儿的舞蹈课上怎么一点点帮助女儿克服紧张的心理,从而向大家展示了父亲对女儿无声却又强大的爱意。本节课张老师依旧沿用他对阅读教材处理的一贯手法,即打破由导入,快读,精读,巩固,讨论等一系列活动组成的传统阅读教法,而是另辟蹊径,将整个过程分成几大块任务,分别从Questions and answers, Analysis and appreciation, Vocabulary expansion, Sharing experience等几个方面进行处理,更多地注重对文本整体的分析和欣赏。比如在Questions and answers环节,张老师只是有针对性地对整个文本提了四个问题:Who are the main characters of the story? How did Nicole feel at her first dancing class? Who helped her calm down? What is the authors job? 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能使学生对故事的梗概有个大致的了解,二则是通过对故事主人公的分析很自然地过渡到对故事主要情节及主旨的分析,也就很顺利地进入了第二大板块Analysis and appreciation。紧凑又科学合理的课堂结构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

二、注重培养学生在篇章中分析句子的能力。张老师对文中重难句的分析让人印象深刻。很多传统的阅读课往往抛开对长句、难句的处理,只注重对字词,细节和大意的处理。在张老师的课堂上,纯字词方面的涉及不多,更多的是对句子结构的分析。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而且处理方式多样,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小组讨论和个人回答并存,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当遇到一个难点,估计学生难以回答时,张老师能适时地将大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降低题目的难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个个看似很难解决的问题在张老师“庖丁解牛”式的解读下迎刃而解。

三、引导学生欣赏文本的语言风格。在我聆听的张老师的三节阅读课里,每节课他都会涉及language style analysis。比如本节课中的But the most charming moment was watching him stand in the middle of twenty four-year-olds swaying side to side, hands on his hips, and acting like a fairy princess. (L.30 ——L.32)由此提到了修辞中的明喻。这让我觉得这样的阅读课才是学生需要的阅读课。他们不仅仅要能回答问题,也不仅仅要能划分结构、领悟大意,更要能够真正地去欣赏一个文本,那才是阅读的高境界。

四、在完成对文本的解读后,张老师要求学生Share a story of your sweet moment with your Dad,又让学生欣赏了与本文同名的一首欧美经典歌曲,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使这个故事的精髓“父爱如山”得到升华,对每个人的内心都产生了强烈的触动。

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策略及语感,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即达到Reading for ability and language acquisition的要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技能中心”原则,要注意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和提升,要适当对文本进行语法、修辞的分析,要科学处理好精读与泛读的关系,也要尽可能用英语授课。张淳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的每个环节都高效地渗透了以上的每个注意点,他绝对是南通市内进行阅读教学的第一把好手,再难处理的文本他都能信手拈来。他对课外阅读教学的个性化思考及实践是独具匠心的,是生活智慧的积淀。他的独具创造性的教学思维在于对文本的深度认识。当然这样深厚的专业素养的形成更多地是离不开一线教学实践的厚重积淀以及孜孜不倦的钻研、好学、上进的精神。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必须秉持终生学习的态度,不断通过专业阅读持续充电,才能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另外我们也必须要学会借助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这也是张淳老师的课堂给我带来的启示。每次他的课件总是那么的别致,选用的视频、音频材料都是那么的耳目一新,都能牢牢地抓住每一位听课者的神经,这就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提升了课堂的趣味性。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学会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资源优势,学会将信息技术有效地与课堂教学设计相融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怎样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篇4

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其中一个重要目标。要想获取更多的英语知识离不开扎实的英语阅读基础。在多数的英语考试中阅读所占的比重大约为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左右,由此可以证明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在日常英语阅读中采用情景教学方法,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达到降低学习难度,增强记忆力的教学目的。下文就关于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怎样进行情境创设做出详细阐述。

一、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沉闷乏味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不符合时下学生的需求。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存在这极大的兴趣,若能在教学中引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不但可营造成良好的学习分为,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通过游戏的方式创设教学情境具有极大的可行性。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要坚持使用英语来进行教学,可以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猜词谜的游戏,从每个小组当中选出两个代表来参赛,其余的同学则作为拉拉队为本组同学加油打气。首先是第一小组上台,其中一个背对讲台,另外一个正对讲台。老师会在讲台上写出一个英语单词“House”,然后让正对讲台的同学用肢体语言把单词的内容表达出来,背对讲台的同学则猜单词。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对的单词越多,则得分越高,以此类推,等每一个小组的代表都进行参赛完毕后,给得分最高的小组进行颁发事先准备好的奖品,作为鼓励和肯定。通过这样具有竞争意义的游戏方式,对每一位同学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使整个课堂始终保持在一个活跃的氛围中。通过这样简单、有趣的教学方式,孩子们不仅感受到了游戏带来的乐趣,感受到集体带来的正能量,更能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巩固更多的英语单词,达到多赢的目的。

二、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角色模仿教学

传统的英语教学法都是以课本为主,然后老师把新单词交给学生,再让学生进行阅读,阅读完毕后就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方法既单调又死板,整个课堂气氛也死气沉沉。在课堂之前,教师应该要准备好与阅读文章相关的视频或者录像等等,在课堂上的时候播放给学生看,在播放的过程中结合文章的知识内容来进行讲解。在这种有趣又轻松的模式下与同学们一起尽心探讨,把他们带到英语的天地之中,激发他们潜在的学习欲望,让他们发自内心的爱上英语,做学习真正的主人,提高学习的自主习性。只有拥有更加强烈的真实感,才能够让学生们留下深刻的记忆和印象。例如:在例如在高三英语“THE GUINNESS BOOK OF WORLD RECORDS”这篇阅读文章中。老师可以首先组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 How did Sir Hugh Beaver comp up with the idea for the Cuinness Book of World Records?

2. What are the categories in the Guinness Book of World Records?

3. What types of record attempts are not allowde?

4. Why do you think many people are interested in world records?

同学们在接到问题后,在对文章进行仔细的阅读,把答案寻找出来再进行整理。等待阅读完毕后,教师还可以根据文章的故事情节、人物特点、情境等来组织学生们进行角色扮演,让每一位同学在模仿和表演的过程当中揣摩文章的人物心理活动、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此,建议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角色扮演、模仿的方式来创设教学情境,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的兴致和参与性。

三、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入多元化教学方式

在阅读的时候,如果仅仅是停留在文章的上面,会很容易让学生们感到单调乏味。因此,教师们在授课的时候,应该要结合身边所发生的事物、情境来进行讲解,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内心的求知欲。在国外,有很多非常优秀的电影作品,对学生有着很大的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借助新兴网络媒体平台,去观赏这些影片,了解影片的内容,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高对英语的喜爱程度。同时,由于经常观看影片,对于荧屏上的英文词句自然也会越来越熟悉,进而提高英语的阅读欲望和能力。

四、结束语

综合上述可知,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动机直接影响着他们是否能够顺利对文章进行阅读,直接关系着英语成绩的好坏,所以教师们在日常的教学当中,应该要做好正确的积极领导工作,采用创设情境等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欲望,让他们做学习真正的主人,爱上英语,学习英语,感受英语带来的乐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们英语阅读的能力,推动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社会需求型人才,满足国际化形势发展的要求。

摘要:在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之下,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的同时,也对英语人才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不但需要他们具备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寻找一种更为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高中英语教师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情境教学具有真实、生动的特点,它打破了常规教学,深入人心。现本文主要是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怎样进行情境创设,主要目的为日后英语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情境创设

参考文献

[1]何旭.情景教学法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07):225-227.

怎样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篇5

下面我想以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为例来谈谈在教学中以读书为主线的阅读过程怎样进行。

一读,读正确。首先教师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小熊迷路了,它家就在北方。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它吗?”帮助别人的快乐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饶有兴致地自由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然后在四人小组里互相读课文,正音。这个环节的读书主要是读正确,字音读准,不掉字,不添字。

二读,读通顺。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读的:“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像指南针一样能辨别方向的好朋友呢?默读课文,思考。然后最喜欢哪个好朋友就找到相关的段落多读几遍,再读给小组同学听。这一次读,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并互相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直至把课文读通顺,流畅。

三读,读懂。就是要读出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对文章的理解,虽然是低年级,这一步必不可少,否则就会走入泛泛读读的误区。这一步不是分析课文,而是根据课文具体情况,用生动有趣的形式帮助学生去感悟语言。看这位老师怎样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的:“课文读顺了,现在能帮维尼找着回家的路吗?”老师这里有一幅图,中午的太阳当空照,谁来找一找小熊的家在哪个方向?语言文字化作生动的图画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老师现在就是小熊,谁告诉我怎么回家呀?”学生兴致勃勃,争着告诉小熊怎样根据太阳和树影找到北方。课文的语言在这样的交际运用中内化成了学生自己的语言,学生真正读懂了课文。

四读,读出感情。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读出感情,学生在前面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得了情感体验,对课文有了自己的感悟,便能逐渐读出感情并熟读成诵。这位老师是这样推波助澜,把学生的感情推向高潮的:“我们的小熊终于到家了,它给我们的太阳公公写了赞歌,我们来拍手唱一唱:太阳公公住半空,东西南北都精通,中午它就指南北,早晚靠它辨西东,要是迷路别害怕,看看太阳老公公。”再读课文,学生的情感体验应该又有提升。读出感情就是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了。

阅读教学中怎样进行“对话” 篇6

一、与同伴对话

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交流活动,学习活动的人际交往,主要分为师生间的交往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学生之间是一种对称性交往,存在着合作、竞争、个体三种形式。因此,在这一阶段里应当激励学生把自己读书的收获或困惑找同伴交流交流。我让学生用交换苹果和交换思想作比较,体会对话、交流的作用和价值,激发对话的兴趣。学生刚开始和同伴交流时,还不会组织,不懂规则,缺乏自制。因此,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小组同学玩玩闹闹浪费时间,对话草草收场;二是小组里少数学生发发言,其他学生不吱声,对话氛围不浓,质量不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和学生共同商议制定对话的规则:首先在班上招聘8个小组的“导师”,条件是能承担领导小组对话的责任,能与小组同学一起确立对话的目标或任务并努力去实现目标或完成任务;能够尊重并理解同学的处境和观点,并能根据同学的特点安排“职务”,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使自己小组在竞争中取胜。然后由8个“导师”组阁自己的阅读研究小组,每组6名“研究生”。“对话”时首先要训练人人发言,或谈感受、想法,或提出疑问,或作出评价,或说出体验,总之要围绕小组对话的主要任务进行。由于阅读小组有阅读的主动权,他们常常自己确定“对话”的方式。有时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有时编话剧表演,有时自己找出问题辩论,有时围绕课后问答进行练习。其次要引导小组成员学会耐心倾听,对别人的发言意见作出反应,或作出简要的评价,或反对,或赞许,不同意也要有礼貌地讲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小组成员要推选出一名代表(轮流推出)归纳总结大家的收获或困惑,在课堂上交流。或表演编的话剧、课本剧,或把自己对问题的探究过程用课件展示给大家看。这一阶段控制在15分钟左右,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延伸到课外进行。总之,要讲求实效,有效地培养学生形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感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评价性对话

这一阶段主要是组织学生对自己或别人阅读时的具体行为表现进行评价性的“对话”。对话可以按照事先确立的评价标准进行。1.学生与文本对话态度认真,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2.学生在小组“对话”中积极参与,与同伴相互协作。能根据集体需要自觉承担和转换自己的角色。3.学生在班级“对话”中能代表小组意见,姿势自然,表情适当,说话有条理,观点明确,能有效保持听众的兴趣和注意力。除了按这些标准评价以外,有时也可以根据阅读教学的实际进行事实性叙述性的评价。把在对话中思维活跃,有独特感受,有创造性发挥的事例讲出来进行评价。总之,这一阶段的对话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如在《狐假虎威》课本剧表演完后,我组织学生用三五分钟时间进行评价。学生通过组与组的比较,很快选出了最佳的演员。同时还评出了配合最好的小组、表演最有创意的小组、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口语表达进步最大的学生、最会探究的学生等等。结合阅读教学进行这种评价性的“对话”很有实效。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他人,学生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合作,相互理解的友好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提高自我教育水平,而且也极大地激发学生群体阅读对话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师生都获得充分发展。

一年多来,学生在阅读教学的对话中迅速成长起来。他们喜欢对话,因为对话意味着自己作为大写的“人”受到尊重;他们欣赏“对话”,意味着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生命质量提升。“对话”成了生命成长的必要过程。在这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读书的幸福和美好。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水县实验小学)

怎样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篇7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写作者的对话,探究、发现自己对世界的观察。然而,目前有些教师对此认识很不足,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偏离探究性理念。

一、初中语文探究性教学实施的误区

对于新课改的要求,往往有很多教师在理念上接受了,但在实践上却存在很多的问题。

有的教师只是把探究性阅读当成课堂的装饰去演示,表面上看起来很精彩,但没有多大的意义。这样的探究不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时间久了,自然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也就厌倦了。可见,这是相当糟糕的做法。教材只是供教师教学的一个资源,教师无论任何时候在教学中,都要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教材为本,这样才能增强探究性。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要让班上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教师要注意不让那些没有基础的学生或者思想开小差的学生被遗忘掉。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可是,现实的情况却并非这样,很多教师事先设计好几个问题,在课堂上顺手拿来使用。这样的问题,虽然有的有趣,但却并没有把全体学生都照顾到。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始终只是“过客”,所以,教学收获将大打折扣。

既然探究性阅读教学所提倡的是阅读教学,不少教师就错误地认为,所有的文章都要安排这样的活动。

二、探究性阅读教学是必然的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要在小学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教学,同时编排也要考虑到这点。初中的语文教学在继续培养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对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只有传统的授课方法,学生是很难接受的,这是违背教材的编写意图的,根本就不可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更不要说去培养人才了,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阅读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三、探究性阅读教学的方法探究

(一)教师要联系学生实际提问。

教师的提问要联系学生的实际,才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教师所提问的都是他们所能接触的事物,能感知到的事物和生活实际,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感兴趣。教师应利用课堂提问这一有效手段巧妙地启发学生。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的,联系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精心备课,设计课堂提问,难度要适中,所提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也就是说,问题提出后,不是让学生随口而出,而必须经过思考后才能回答。教师还应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扬起他们思维的风帆,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的课堂提问,才能将学生的“脑袋”启起来,使学生的思维“发动起来”。一篇课文应该怎么上,很难有个固定的方法。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也许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只有不断地摸索才能探索出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

(二)提问要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指教师所提的问题的难易的合理把握,学生接受知识程度的把握。先易后难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这样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铺路搭桥,层层推进的递进方式,不仅能非常容易地解决问题,而且能使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纵深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把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否则说什么也是毫无意义的。教师教学语文前,先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三)抓住时机,深入提问。

抓住时机是一个无言的时间段,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故意推迟说话的时间,给学生以一种神秘感觉。实践表明,若教师在学生作答后立即肯定或纠正学生的回答,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思考的机会。我们可以延长6秒的时间,给学生以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要知道,时间是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思考空间的。使更多的学生回答问题并主动发问。对于学生回答正确的问题,教师要步步紧逼,穷追不舍,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使学生触类旁通;要把学生复杂的答案简明化,深奥的直观化,浮浅的纵深化,使学生的回答完善化。对于回答困难的学生,教师不可直接奉送答案,要做到投石激浪,点拨导引,或者分化瓦解分成若干个小问题,设路标,让学生去探讨。对于学生暴露出来的错误,教师不能直接指出错误,要启发学生主动发现错误,或者让学生对错误答案展开讨论、反驳、补充,教师合理操作,使学生在论中长见识,在论中辨正误,主动纠正错误。

怎样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篇8

本人在县城的一所普通中学教书, 高一的第一堂课, 学生就给了我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黔西南州连续六年中考没有考听力, 我在课堂上播放听力时学生如同听天书一般, 更不要说进行口语交流了。这让我不得不思考怎样改变我的教学思路, 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 我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我的学生的口语教学方法, 在此与大家探讨。

我认为, 针对落后地区的口语教学应在课堂上重点突出以下几点。

一、要开口先朗读

选取适当的材料供学生朗读, 学生在面对教师朗读之前, 有几分钟时间研究一下朗读材料, 而且要求学生设想现实生活的实际环境, 要求学生按这种环境朗读。

二、要交流先对话

教师提出3~5个问题与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内容可涉及考生的个人信息及其他熟悉的话题。此外, 为保持灵活性, 最有效的办法是针对范围广泛的主题准备一系列问题。

三、要表达扮角色

学生通过抽签方式得到一张卡片, 卡片上描述某一特定的情景, 可由两个学生或学生与教师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进行对话, 可先准备一至两分钟。

四、要考试述图片

给学生一图片系列, 允许其准备几分钟, 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关要求。命题人应仔细选择用的图画, 要能控制所需要的基本词汇及句子结构。

五、要深化谈话题

教师提供一个话题, 要求学生就这个话题展开陈述或表达观点和意见, 谈一至两分钟。学生有一分钟的时间做准备, 也可做笔记。此项考查的不是知识, 而是口语表达能力, 所以命题人选择的话题要符合高中学生的兴趣及知识水平。

如何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篇9

首先是阅读材料的选择。关于这一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是否要为学生提供真实、地道的学习材料。人们总是担心传统教学中提供的材料过于虚假以及语言过于简单,没有当地语言的特色。但是若给学生提供真实地道的材料,那些学困生学习起来又会感到很吃力。不仅会失去学习兴趣,而且没有任何收获。因此,如何在真实语言和学生的能力及兴趣之间找到平衡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解决办法就是提供给学生与其英语水平相当的真实的材料。比如给程度好的学生一些散文和名著让其学习,而那些程度差的学生就让他们读一些故事书,确保他们能够读懂且读起来不乏味。当然,阅读材料的种类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文章主旨和内容一定要选积极的、健康向上的。

其次是阅读技能的训练。掌握阅读技巧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答题速度和效率,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这里主要介绍两种阅读技能:略读和查读。所谓略读就是拿到文章之后快速浏览一遍,看看其主旨大意是什么,抓文章要点,不必关注细节性的东西。比如阅读理解中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题目一般都是文章的主旨大意题或最佳标题选项题,就可用这种技能。所谓查读就是快速的浏览文章,寻找某一特定的具体信息。没有必要把文章内容一字一句、从头到尾进行阅读,而只需找到题干的关键词,在文章中快速扫描进行定位,就可找到问题答案。此技能适合考查细节理解类的题目,比如句子理解题和单词替换题。

再次是阅读教学的原则。这里主要讲述三条原则。一是阅读应是学生主动吸收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是积极的参与,全身心的投入,教师只起一种引导作用。如果教师一味的进行灌输,学生不仅体会不到阅读的快乐,而且不能真正理解材料内容。二是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信息,而不只是关注语言这一层面。现在的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违背了这一原则,他们更多的关注单词,词组和句型,语法等,很少关注文本信息。但是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文章内容和主旨意义要远比这些单词语法重要的多。学习的意义首先应是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其次才是考试需要。三是教师应深度挖掘教材资源。一名好的英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教会学生单词、句式等,而应对教材进行深究,有所创新。比如整合材料内容制作一个小视频;让学生对文章话题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学生上网搜集资料完成任务,进行知识的课外延伸等等。

如何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篇10

一、熟悉大纲, 明确目标

明确阅读目标是学生参与阅读活动和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动力。

二、注重阅读活动的形式

独立型和小组合作型。

三、明确阅读活动设计的原则

传统的课堂教学传授的语言知识, 主要来源于教师和课本。而新编教材, 提倡开放的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活动设计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使学生触景生情, 多元思维。为了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 从多角度形成立体思维, 教师可运用情境法将学生带进具体真实的情境中。

(2) 使学生开阔思路, 步步深入。想象是智力的翅膀,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唤起学生想象, 再造学生想象力。

(3) 使学生追根求源, 探幽取胜。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 对学生的问题不能用简单地“No”或“Yes”, 要用创意性的字词或方式激励学生, 甚至有时对一些问题要做中西文化对比解释。

(4) 指点方法, 教会思维, 学会学习。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如阅读中遇到动词, 教师要掌握规律和方法, 重点就得突破, 难点得以化解。看下面三个句子:He asked me not to g o.He le t me g o a t onc e.He s top p e d me g oing to s c hool.这三个简单句, 它们结构不同。 (1) 句是及物动词+宾语+动词不定, (2) 句是及物动词+宾语+不带to的不定式, (3) 句是及物动词+宾语+动名词。这三个句子中的宾语补语分别以不定式、不带to的不定式和动名词表示。这就要求教师总结归纳相同动词。比如与ask要求相同句型的还有want、tell、advise、decide beg等;与let用法相同的动词有see、have、watch、hear、feel等;与stop用法相同的, 有enjoy、finish、mind等。

四、阅读教学应充分利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即读前活动 (Pre-reading activity) 、读时活动 (while-reading a c tivity) 和读后活动 (p os t-re a d ing a c tivity) , 教师应组织各种形式活动, 积极创设情景, 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

(1) 优化读前活动。开展富有创意的读前活动是阅读课的导入关键, 教师要选择一些与课文话题相关的材料来激活学生阅读的愿望。

(2) 设置“开放性”问题。设计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话题, 调查学生对该话题的看法、态度及了解程度, 以引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关注和兴趣。

(3) 话题讨论。现行英语教材在编排单元教学内容时确立了“一单元, 一话题”的模式, 因此阅读教学可以从围绕本单元话题的“热身”开始。

(4) 指导预测。预测机制是英语阅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成功的预测可以使读者顺利地完成阅读, 对情节发展和对上下文关系的正确预测可以使阅读变得轻松而流畅, 并能加快阅读速度,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5) 夯实读时活动。教师将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一次阅读, 通过完成概括主旨、确定段意、填写图表等一系列任务, 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梳理文脉,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开发其智力、理解词义能力。 (1) 词语配对。词语是培养语篇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 如果将词句知识独立与语篇的整体教学之外, 语篇教学将是见木不见林的逐词逐句释义教学, 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 失去了语篇的整体结构意义。 (2) 运用构词法, 前缀、后缀和词根, 辨认同义词、反义词。掌握这些构词法的规律很有必要, 因为这也是一种阅读能力, 教师应结合课文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推测词义的能力。 (3) 联系上下文线索。课文中有些单词的意思在上下文中已经由作者下了定义或解释, 没有必要呈现全部生词, 只需要呈现那些对阅读理解形成重大障碍的生词, 因为学生很快会在课文的语境中判断出生词的准确含义并熟悉它们的用法。a.问题导读, 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阅读技巧, 如略阅和跳读, 解决问题, 这样不但完成任务, 而且培养了阅读技巧。b.填写图表, 用图表呈现事物面的关系或发展过程, 让学生获取较详细的篇章信息, 理解课文内容。c.找主题句, 可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阅读, 了解整篇文章的主旨大意, 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 (4) 段意配对。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程度, 调整难度, 提供能归纳每段文章大意的词句, 迅速阅读课文找出每段的段落大意。A.设计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设计问题, 开展提问题竞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B.评价阅读材料。评价阅读材料的目的是使读者正确体会和认识作者的创作观点、意图和目的, 以便更准确地理解作品。C.分析文章体裁,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体裁和题材设计出不同的阅读要求, 让学生在富有张力的教学环境中延伸思维触角,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6) 活化阅读后续活动。教师应用交际的手段, 巩固和提高学生掌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7) 巩固性活动。 (1) 复述课文。 (2) 同步写作, 积累大量材料, 为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8) 加强课外阅读, 大量的课外阅读有利于拓宽视野, 扩大词汇量, 增加背景知识。课外阅读尽量侧重点放在训练阅读技能上, 但也不能完全放弃学习新语言知识的机会, 要注意语言内容和形式并重。因此必须选好阅读材料, 尽量做到:a.材料的趣味性。b.文章的可读性, 难度要适合自己已有水平。c.题材要广泛。d.题材要多样化。e.材料真实性。尽量阅读语言较地道的阅读材料。

结束语:总之,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面对一场深刻的知识革命, 面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研究学科教学的创新, 使教师脱离“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英语学科与时代的特点。因此, 英语教师要在不断求新、求实、求深、求活中求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孟林.英语教法探索[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

[2]张瑞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3.

怎样进行英语语法教学 篇11

例:宾语从句的教学层次

1. 认真观察

① 结构:了解宾语从句在全句中的位置;

② 连词:注意宾语从句中的连词是不同的

③ 语序:发现宾语从句的语序同陈述句一样。

2. 讲连词

通过观察,把焦点集中到连词上,讨论和思考为什么有不同的连词,得出结论:

① 当从句相当于陈述句时,连词用that。在口语中that 经常省略。

② 当从句相当于一般疑问句时,连词用if/Whether,疑问语气改为陈述语气。

③ 当原句是特殊疑问句时,改成的宾语从句应该由特殊疑问句作引导词。疑问语气改为陈述语气。例如:What are you doing? 改成宾语从句The teacher asked what you were doing.

3. 重点练习,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进行练习。重复操练使学生记忆深刻。

4. 特殊规律,一些特殊规律要特殊记忆。

打乱了层次,对智力较高的学生来说造成的障碍不太明显,但是对一般的学生,特别是智力较差的学生会感到“乱”,形成心理障碍,害怕学不好,这就是掉队的开始。

设计了层次后还受设计每个层次的教学程序及手段,每个层次的测试及补救措施,以及该项目的知识、辨别和综合作用。

语法规则常常是按条条框框教下去的,这样容易使学生误解,以为语法就和数学公式一样,是死的,要死记硬记。其实学生就是不理解语法的用途,语法的运用是多方面的,最多用于交际方面。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运用语法。让学生多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兴趣班,让学生多开口,把所学的语法运用上来。多实践就自然掌握了语法。

例:老师经常会问学生:“你完成作业了吗?”

1. Have you finished your homework? 2. Who is on duty today?

这样很自然地用到学习的语法:现在完成时态和一般现在时态。

阅读也是一种运用语法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语法的生命力在于言语中,通过阅读体会到语法的作用。

例:初中课本有这样一句:Have you found your ruler yet?(你已经找到了尺子了吗?)另一种是在情景中交际,如:A学生问B学生借钢笔,B说,我的钢笔丢了,就应该说:

A:May I borrow your pen?

B: Sorry, I have lost my pen.

这样就说明钢笔现在不在这里,动作发生在过去,结果钢笔不在这里(现在),在真实的情景中,体现了现在完成时态的用法。

又如:A: What is your hobby ,Wen Li?

B: I like flying kites.

A: How long have you been doing that?

B: For about two years.

A: Where do you fly them?

B: In the park.

这样的对话出现完成时态的另一种用法。

责任编辑 邱丽

如何有效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篇12

然而, 英语语言技能的提高涉及英语听、说、读、写等能力, 而这些能力的发展受到学生阅读能力和教师阅读教学方法的制约。因此, 要提高学生语言技能必须抓好阅读教学。笔者总结出以下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以供交流, 共同推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一、结合背景知识,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缺乏对背景知识的了解则会阻碍对文章的阅读理解。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英语中几乎没有与汉语完全对等的词。即使有一些英文词汇概念和中文一致, 也可能是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和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传授学生这方面词汇时应特别注意结合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使学生充分理解这类词汇在英汉意义上的区别, 避免日后实际应用时出错。文化与语言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其语言文化的过程。阅读的时候, 了解其背景知识对增进理解有很大帮助。

在英语阅读过程中, 良好的阅读习惯很重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提高其阅读速度、增进其阅读理解能力有很大帮助。

1. 要养成良好的看读习惯。

阅读分为看读、心读、声读等方法, 可以说看读的速度要快于声读的速度。声读的时候是从词形、词音、词义进行的, 而看读则是从词形、词义进行的。在阅读的时候有的学生发音的器官虽然没有什么活动, 但是在心里不自觉的还在自言自语地读, 这都是声读的现象。从声读到看读需要一个过程。总之, 看读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很大帮助。

2. 要养成纵式阅读的习惯。

“回视”是反复地寻找先前已经阅读过的内容, 而不是连续地继续往下阅读。它是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现象, 并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对材料知识的理解和逻辑推理。因此, 培养学生纵式阅读的方式, 要避免“回视”现象。纵式阅读则是眼光在看阅读材料的时候移动要居中, 眼光要纵式移动, 同时余光左右扫描。学生在阅读的时候, 要善于对材料的中心关键词进行捕捉, 要紧紧抓住其中心思想, 按意群向前跳跃, 而摆脱英译中的习惯。

二、完善阅读教学的过程, 引领快乐阅读

初中英语学习阶段, 普遍存在着中学生阅读速度较慢、词汇量不足、词义理解不准、精力不集中、畏难厌倦等。而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们坚信, “兴趣是动力, 快乐是载体”这一主旨, 在阅读教学中坚持“快乐中教, 快乐中学”, 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 我们不难发现阅读能力是受到阅读兴趣的影响。而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阅读成为他们快乐的学习活动。阅读课前的导入环节是上好阅读课的前提。教师应在充分驾驭教材课题内容结构的基础上, 着力发现可以引起学生兴趣的节点, 以此在课堂上设疑激趣, 导入课堂教学, 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探求欲望。

三、重视阅读教学提问环节

1. 优化提问方式, 精细提问内容。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给学生传授最精确的知识信息, 这样学生就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广博的知识。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对课文的阅读能力, 是在情景整体导入中对课文意义的整体认识。因此,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精确把握文章主题及结构, 明确文章各部分的相互关联。要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同时学会从整体上理解文本、掌握文本, 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促进学生对文本整体感的认知、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让学生的阅读技能得以提高。

2. 把握提问时机, 做到巧问。

正确把握提问时机, 能够提高提问效率。提问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而提问时机的把握对学生思维质量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决定作用。英语阅读课的提问时机一般分为三个阶段: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阅读前教师可以问一些启发性、引导性的问题或者与学生自身生活有关的问题, 这样的提问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阅读中适时适当提问可以起到随时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作用, 让少数走神的学生意识到老师已经注意到他。阅读后进行提问对巩固阅读内容, 起到查缺补漏、强化要点和升华主题的作用。

上一篇:目标管理理论下一篇:离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