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探究性阅读

2024-08-06

进行探究性阅读(精选12篇)

进行探究性阅读 篇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目标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那么如何进行探究性阅读呢?

一、探究性阅读的主要特征

1. 问题意识

接受学习重在接受、吸收、积累, 即接受前人的知识成果, 吸收人类文化营养, 积累、充实、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中小学阅读教学要鼓励学生多问:问问文章反映的事物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问问作者的观点有什么依据, 问问其主张能否付诸实践……不仅知道作者写了什么, 怎样写的, 更要追问为什么这样写, 探寻有没有其他的写法。有了问题意识, “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才会由被动接受现成答案变为主动探寻事物究竟, 成为学习的主人。

2. 实践能力

接受性阅读常常要求学生抄写课文的语句, 倾听教师的讲解, 背诵固定的答案。探究性阅读强调阅读能力要在阅读实践中培养, 强调让学生在直接阅读课文及课外读物的过程中去获得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鼓励学生自己查工具书去解决生字新词, 查阅作家作品知识和读物涉及的其他学科知识、文化常识;鼓励学生自己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 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名著, 从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

3. 开放视野

接受学习往往过分强调标准答案, 导致学生思维趋同, 缺乏创造性。探究性阅读, 具有开放的视野, 即使是正确的答案也不要当做唯一的经典, 要鼓励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寻求更多的答案。找到了答案也不意味学习过程的结束, 还要鼓励学生在现成答案之外探寻新的答案。在探究阅读的情境中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发展。

二、探究性阅读的实施

1. 培养问题意识, 学会提出问题

探究性阅读的问题源于课文, 既可以是疑难问题, 也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既可在内容上提出, 又可在表达上提出。无论何种情况, 最重要的是必须经过认真自读, 有自己的心得, 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当大家把自己的心得和问题明了时, 彼此的思维相互碰撞会产生思想火花, 从而点燃探究性的问题。要教会学生提问。我在《背影》教学中先布置学生自读《背影》, 做字词卡片提问题。第二课时精读《背影》, 40多人提了29个问题 (重复的不计) , 一是不懂的字词, 如“情不能自已”是“已”还是“己”;“差使”怎么读;什么叫“亏空”;“天无绝人之路”指什么;为什么“桔”写成“橘”。二是对时代背景不理解, 如朱自清算是有名的人为什么还没有钱;为什么要向脚夫行小费;难道不行小费就不让过吗;当时的人是不是只认钱, 就没有一些愿意帮助人的;祖母死了为什么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为什么“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三是照抄课后练习, 如这淡淡的哀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说明学生还不会提问题。比较有价值的是:是不是真的写作者非常聪明?为什么父亲感到心里很轻松;文中用很长一段写父亲为儿子买橘子这表现了什么;文中两次描写父亲衣着, 这是不是为了突出“背影”。我热情表扬了提这些问题的崔园园、李立等同学, 鼓励大家动脑筋提高问题的质量。

2. 培养合作精神, 学会合作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合作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探究性阅读的一种方式, 它将个人的探究转化为小组或全班的探究, 形成一种合力以突破疑难问题。课堂上的合作主要有两种: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在小组里围绕提出的问题各自发表意见谈自己的看法。经过相互讨论和争辩求得问题的解决。讨论交流求同存异, 经过讨论、争辩, 达到一致的认识当然是好事, 但如果意见一时不能一致也没什么关系, 因为讨论还可以继续, 合作是永远的。一位教师执教《巴尔扎克葬词》, 他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时摘录不大理解的句子写在纸上。他当堂宣读了学生提到的7个句子, 如“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 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等大多是课文中含意深刻的警句。老师把学生分为4个小组, 自主、合作寻找答案, 经过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其他同学受到启发补充, 老师因势利导很快取得了基本共识。这节课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3. 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学会学习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能动性, 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操纵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 进行负责任的、有意义的学习。没有学生这种“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高品质的学习, 合作就没有坚实的基础, 探究也只是空中楼阁。

4. 养成探究习惯, 学会研究

探究性阅读如果只在课内实施是有限的, 更何况探究性阅读是在具体的实践中进行的。因此在课外开展探究性阅读既是课内的补充、延伸, 又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课外研究比课内探究内容更广泛,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要求更高, 也更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它要求学生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主安排探究活动。探究的方式、方法、步骤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明确要求。

进行探究性阅读 篇2

课题阶段性研究计划

(实施阶段:2014.02—2014.08)

神木二中 李晓红

一、课题研究背景:

化学新课程理念的宗旨是要服务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那么在化学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就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学生对教学过程参与度低的局面。要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了学生美好的明天,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的教学模式,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才智的舞台,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学习和生活,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流行的“动手做”和“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以及我国流行的“研究性学习”就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典型形式。我们进行课改,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是我们的实验课题。探究式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二、课题研究理论依据:

1.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当今社会是知识与技能竞争激烈的时代,如何培养实践能力强,会学习,会生存,会交流的新兴人才,是当今教育界的一大热门话题。

2.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动机的激发,兴趣的培养,个性的塑造,能力的培养,都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现代的教学目标除了知识目标以外,更重视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的实现。

3.当代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应该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有目的,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

三、课题研究实验设计:

1.设计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与合作探究,培养浓厚兴趣,使学生不仅在能力上而且在情感上获得成功体验,建立自信,体验化学活动中的探索和创新过程。

2.教师要用先进教育观念推进探究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用化学眼光去认

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化学地思考”,即通过探究学会运用化学的知识、方法去分析现象思考问题。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自主互动”型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基本模式。

2.明确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

3.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潜能,构建良好的化学课堂文化。

4.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得到提高。

5.化学实验教学中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6.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策略。

7.多媒体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在课堂上,实行小组探究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2.启发小组发现问题,在化学学习中,能将课本知识与生活中的常识联系,培养其化学感。

3.选取某个问题为突破点,通过质疑,调查研究,分析研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进行探究性阅读 篇3

关键词:阅读教学;自主探究性学习;充分阅读;恰当的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074

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一块“短板”,制约着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多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一直在致力于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创造性地学习是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阅读教学更是要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那种“要我学”的陈旧被动的学习方式,充分开展自主探究性的阅读教学,让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将一篇好好的课文“碎尸万段”,从头教到尾,“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那句话表现了什么”“这一段有什么作用”文章怎么分段,怎么概括段意,文章表现了什么中心思想,文章有哪些写作特色……教师一讲到底或一问到底,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昏昏欲睡。这样的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偏离了阅读的本质,也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今天这样一个教学改革突飞猛进的时代,想搞好阅读教学,是要下一点苦功夫了。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细品文本,真正读懂文本,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探究文本

在自主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能起到主导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所起到的主导作用就更为重要。要能解决学生各种各样的困惑;要有精湛的教学艺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本要钻研透彻,真正读懂文本,在给予学生指导时能一针见血,说到点子上,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一般说来,由于学生的年龄小,阅历少,研读文本的时间又有限,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偏浅的,甚至是有偏差的,这就需要教师担起细品文本的重任,等到教师真正读懂文本,有所收获后,才能在课堂上高效地与学生对话,并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但是,现在不少教师片面注重新的教学模式的建构而忽视了对文本的研读,他们习惯于依赖教参来替代自己对文本的研读。长期下来,形成了思维的惰性,更缺少自己对文本的深度的、独到的理解,没有读到文本的内部去,读到作者的心里去,没有自己的看法,仅仅是照搬教参,导致的是在课堂引导时思想苍白,语言混乱,一团糟。只有教师在研读文本时真正有所触动,有所启迪,才会出现高效的愉悦的教师、学生、文本的互动、对话,学生才能真正地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受到熏陶、获得启迪。

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开动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有探求知识的动力,才有学会知识的激动和兴奋。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全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积极投入的进行探究学习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教师还要巧妙地设计课堂导入,成功的开头是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抓住了开头这个环节,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有增无减。或借助多媒体音像资料、或讲述有趣的故事、或联系旧知识调动生活体验、或由学生感兴趣的新兴事物说起,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比如《敬畏自然》这篇课文比較枯燥,我在导入时就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组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神奇自然景观图片,学生看后纷纷惊叹大自然的神力,此时引入这篇课文,学生兴趣浓厚,探究欲望很强,急于阅读课文弄清原委。再如教学《端午的鸭蛋》时,联系学生的生活,让他们说说我们这儿端午的风俗,吃过的鸭蛋的味道,学生很兴奋,七嘴八舌的说开了,此时导入课文,提出疑问,学生自然非常愿意去阅读探究。

三、保证充分的阅读、探究时间

读懂一篇文章不是一遍就能完成的,以初中阶段学生的语文素养来说,要真正明白一篇文章的含义,是要重复几次才能做到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给学生充分的阅读和探究时间。在读课文的形式上不妨也下点功夫,全班齐读,分角色读,小组读,默读等等,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沉浸在课文内容当中,体验情感,获得感受,从而进一步感悟作品。

四、设计恰当的探究问题

设计问题,要做到精心。能够激发起学生兴趣,并且不用太费力气就能解决的问题不仅能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也能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因此,在探究性阅读中,往往教师设计恰当的探究问题是关键。一般来说,阅读教学探究的内容应该有,语言文字的品味、情感情境的体验、价值观的取向等。在问题设计上不能过于琐碎,要抓住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尽量不要提出学生一眼就能看明白、一下就能想明白的问题,最好设计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问题。以《大雁归来》教学为例:

这篇课文是八年级下册的文章,属于“人与自然”单元,是一篇科学文艺作品。课文介绍了大雁的一些生活习性,但是文章重点并不在于介绍知识,而是重在抒发情怀,所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字里行间的喜爱之情是关键,笔者是这样设计探究问题的:1. 作者对大雁作了哪些描写?(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2. 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大雁的喜爱之情,找一找,并有感情地朗读。(这是理解文章的关键所在,只有细品文本,在反复诵读中才能感悟作者的感情)3. 读一读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并说说好在哪里。(引导学生从人称、修辞、动词等角度品味语言,学习写法,进一步感知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4. 你明白了作者对大雁的感情,你要从大雁身上学习什么?(引导学生感知文章主旨)5. 写一段话,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你最喜爱的小动物(迁移拓展,学以致用)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不断地积极地提升策略,引导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相信在对问题的探究解决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一定会大大提高。

进行探究性阅读 篇4

当与学生一起解读《边城》这篇文章时, 学生通过预习教辅材料, 能很快达到教学的预设目标, 即分析出人美、景美、情美;归纳出主旨“表达了作者对湘西文化的赞美之情, 寄托了作者对湘西文化的无比眷念与伤逝”。之后, 学生对阅读的期待度降低了, 课堂上已无法从教材中找到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内容。

此时, 我让学生思考课后练习最后一题“边城的人们是那样的善良、纯真, 翠翠的爱情为什么会以悲剧结束?”学生都已被教辅书里的解读限制住了思想, 无法再做深度解读。于是, 我设置了几个问题:翠翠模糊的语言、爷爷忧郁的表情、傩送与翠翠之间不着一字的爱, 为什么?学生回答:“不能说。”我再问:“为什么?”学生给出的回答是:“因为爷爷中意的是大佬”“担心翠翠走母亲的老路”“傩送不想让父亲和大佬知道”教师再问:“这说明没人理解他们的心思, 用古人的话说, 叫‘知音难觅’所以他们的内心是———”学生异口同声地答:“孤独的。”这时, 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学生都露出了笑容, 表现出了对我的佩服, 更流露出获得新知的愉悦心情。引导出了《边城》的情节, 接下来总结:“在这已经埋下了悲剧的种子。”这又激发了学生阅读《边城》全文的兴趣, 这正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之一——传承优秀文化。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学生为什么很兴奋?是因为学生学到了教材中没有的知识;是因为我根据学生的年龄与心智, 启发了他们, 找到了他们求知的兴趣点。如果我们按照教参要求教学, 不理会学生已经学了什么或还想知道什么, 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是无趣的、无效的。

二、什么叫“孤读”

不难发现, 学生在阅读解读文章或接受知识时经常感到厌烦, 这是因为他们的阅读处于“孤读”状态。我把这种学生无法表达阅读需求的现象称为“孤读”。“孤读”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孤立地读

孤立地读, 就是简单解读, 没有联系写作背景、作者思想等。学生的浅阅读就是通过教辅材料能很快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对学生来说, 教师对他们已知知识的重复讲解, 要么在耗费时间, 要么在枯燥无味地讲解解题技巧, 却没有“真阅读”, 没有真正深度挖掘作品的内涵, 导致学生经常把文章当作高考题目来解答, 而没有当作文学作品来解读, 进而无法感受作者的思想或领悟作者的写法, 自然也无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了。

2.孤苦地读

孤苦地读, 就是把阅读当成任务, 缺乏快乐阅读, 在课堂上缺乏“存在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经常是让学生自己先预习一遍课文, 然后再听教师分析, 教学中或许有启发性的提问, 但往往要根据教师的设计“步步为营”。学生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与经验积累来主动解读文章, 而是被动地接受已知或不得不知的内容。学生无法快乐地阅读应归源于缺乏自我阅读意识、缺乏“存在感”, 难以实现“悦读”。一个人读, 盲目解读, 无人对话, 师生间缺少沟通, 生生间缺乏交流。

二、为什么会“孤读”

为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会陷入这样的窘境呢?我试着从教师角度分析其原因。

1.唯教材———阅读太“浅显”

一篇文章的阅读有多种方式, 如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目标性阅读等。无论用什么样的阅读方式, 都需要教师的引导, 但有的教师却循规蹈矩地解读作品, 只会依照教参、根据配套练习去支离破碎地讲解文章, 无法从更深层的角度去研究文章, 学生自然学得厌烦, 因为学生已从预习或教辅教材中获得了教师所讲的知识, 显然教材的知识已无法满足他们对更新知识的渴望。

2.唯教师———阅读太“学术”

过犹不及, 有些语文教师喜欢脱离文章, 天马行空地卖弄自己的文学素养, 讲授时总是拔高作品高度, 无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存在感”。学生只能一味地接受那些似懂非懂的知识, 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也就是“讲座”了, 这样的课堂不是教学应有的形式。如有位教师在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时, 用一节课的时间讲了“焦刘的悲剧成因”, 这位教师俨然成了“学术”专家。他从历史道德层面、儒家礼仪层面都做了深入分析, 但却没有用到教材的句子, 也没有和学生交流, 学生静静地听着教师那滔滔不绝的分析, 不知是崇拜还是无奈, 是获得知识的快乐还是被“填鸭”的痛苦?

3.唯考试———阅读太“功利”

有的教师在探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雪”的妙处时, 直接给出一个答题格式“交代什么背景, 渲染什么气氛, 推动什么情节”等。俨然把探究性阅读当成了练习评讲课, 以考试为目的授课, 课堂枯燥在所难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活即语文”, 但语文却渐渐远离了学生的生活, 这是因为语文失去了学生。学生在其他学科中能找到自己的兴趣, 有着完成挑战后的成就感, 而在语文课堂却没有这种体会, 是因为学生找不到兴趣点, 也找不到学好语文的突破口, 语文让他们望而却步。

三、如何让学生不“孤读”

我认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解决学生“孤读”的现象。生本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 高度尊重学生, 全面依靠学生”。据此, 我提出了以下几种阅读准则:

1.“激趣”阅读

语文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对阅读教学做出了重新解释: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章之间的多重对话, 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由此可知, 阅读教学对话理论是新课标的精髓所在。

在文章阅读中, 教师往往引导学生与文章对话或自己与文章对话, 师生间却缺乏沟通与交流。教师没有听到学生的声音, 不了解学生的阅读程度, 把学生的“已知”当成“未知”, 也没有找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无法激起学生的深度阅读欲望。我在引导学生阅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把文中的四个弟子与孔子以及《西游记》中的一师三徒相比较, 请分析他们的性格有何相似之处, 可否对应?”这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欢乐。

2.“生成”阅读

“生成”阅读就是依靠学生的智慧与思考过程即时生成新的探究方向, 并朝有利方向转化, 顺学而导, 在课堂上就会出现亮点闪耀、高潮迭起的探究。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全部范围。”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 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有预设, 更应该立足“生成”, 学生阅读到哪里, 教师就要启发到哪里。

四、结语

探究性阅读不是无中生有, 而是建立在学生已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一篇文章和一篇小说是不同的概念。优秀作家沈从文赋予《边城》这篇小说的内涵不应该局限在一篇节选课文中, 否则, 只会贬低优秀作品的价值。从课文延伸出去, 从课内阅读拓展到课外阅读, 从浅阅读到深阅读, 这就是探究性阅读。

教学是一门艺术, 探究性阅读教学更需要一种技巧。技巧在哪?就是投其所好。以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 研究学生的兴趣点, 研究高中阶段学生的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顺应他们的兴趣, 引导他们阅读, 让语文课丰富而精彩, 让学生喜欢语文, 快乐地学习语文并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进行探究性阅读 篇5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中逐步深入。小学科学作为一门独立性的学科,自身具备科学性。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直接与学生对话的学习模式,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在好奇心的推动下,以教师的质疑为导向开展的学习活动。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模式基本特点是“动”与“静”,“静”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动”是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本文以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资源为研究的范本,对探究性学习资源在小学的科学学科中是否可行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可用性

探究性的小学科学学习模式以学生的好奇心作为学习的基础,在课堂上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资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发现学科中的各种技术与工具,但是探究性学习方式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以及家长等各方的支持。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之下,要想培养一批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须在小学教育阶段引导学生接触探究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以及质疑问题的能力。总的来说,探究性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平合理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与创新。

一、探究性学习的概念

探究性学习方式其实就是一种学习方法,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具备一定的建构性,在课堂学习中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具体的开展方式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自主解答问题,发现问题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根本特性就是建构性,学生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来解答问题,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自主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传统的教师教授与探究性学习方式是对立存在的,但是这二者并不存在矛盾,传统的教师教授是教师引导学生学,这种教育教学模式并没有认同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探究性学习方式重视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是教师教,探究性是学生自主学,自主探究等等。在这种学习模式的推动下,学生常常具备强烈的好奇心,以积极的学习热情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去。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逐步深入,小学科学教学提倡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小学学科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在小学科学教育教育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当下这也是小学学科教学中的主要任务之一。探究性学习资源在小学科学中的应用改变传统“填鸭式”的课堂教学,学生不用再像以前一样死记硬背,教师也不再满堂灌,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运用学习工具和相关的学习方式开展学习活动,自主或者是小组合作探究

[1]才真正发挥探究性学习模式的作用,彰显小学科学学科的理论价值。

二、小学科学学科中探究性学习资源可用性分析

(一)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小学科学学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基础。新课程改革中认为小学科学的学习方式不能与语言学科相同,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以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教师教学辅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大胆讨论,在课堂上寻找一个探究性的学习资源。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性学习中,通过创设学习情境,设置教学目标,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的帮助学生开展良好地的探究性教育教学。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对教育的培训力度,必竟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差别,部分教师的教学素质还不能灵活驾驭小学科学的课堂。相关教育部门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与素质,使得教师在获取探究性的教育资源的时候更加便捷,从而将这种素质与能力应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比如在学习“动物的卵”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指导学生参与教育教学实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课下搜集一些青蛙的卵或者是蝌蚪的卵,在上课的时候将这些动物卵放置在玻璃瓶子里面,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动物卵的体态和变化等等。这样的探究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体验,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动物卵的兴趣,体会大自然的真谛。

(二)促进师生互动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的教学课堂形式变得越发丰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科学课堂不像其他学科一样,需要教师过多的引导,教师只需要稍微引导一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便可。因此,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也变得灵活起来,教师设置有趣的课堂活动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起到较好地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米饭与淀粉》这一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一下平常吃的米饭是什么味道的?我们在吃米饭的时候为什么会感到有一点点甜味。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问题有没有同学知道米饭为什么是甜的呢?这个时候学生可能会七嘴八舌讨论这个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做碘酒和淀粉的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大胆使用大米做实验,这个时候学生就会明白大米中含有淀粉,这个过程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在这个探究性教学活动中,不仅教师和学生的互动频繁了,而且二者的沟通也更加有力而灵活,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三、小学学科教学中运用探究性学习资源的优化措施

[4][3]

[2]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资源

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在课堂上对视频和图片有非常高的兴趣。当前,我国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几乎每一个学校都具有多媒体教学资源,即使是农村的学校也有基础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现代教学网络。但是不管是在任何时代,任何时候,人们都不会觉得教学资源少,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比如为学生展示教学视频。此外教师还可以在网上找寻一些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为教育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创设学习情境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无疑这一堂课是失败的。科学有效的学习情景必将是丰富而有趣的。学生在一开始就可以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以一种轻松的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比如笔者在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的时候,我通过做实验的方式创设学习情景,事先我把一节废电池放置在水池之中,提出:我们同学谁有方法将沉到水中的电池的浮到水面上来?这个问题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看到这个场景之后,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课堂气氛一下子被活跃了起来,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讨论这个问题,在讨论的这个过程中就是学生自主获知答案的能力。在小学科学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使用科学的方式与方法进行实践活动,体会物体一沉一浮的变化。并学会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方法。而且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学会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彰显学生探究事物奥秘的欲望,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探究的能力与素质。

(三)灵活使用教材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在小学科学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不应该使用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拘泥于书本上的教学知识。因此,在小学科学探究性学习模式的时候,灵活使用教材。比如在笔者教学《我们的身体》这一课中,学生可以自主练习单脚走路,数一数或者是摸一摸自己身体中的骨骼等,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自己的身体。新课程教学理念认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营造科学民主的课堂教学,灵活使用教材创设优良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学生在自由环境之中学生,自然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问题,尤其是针对一些科学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动手、多动眼、多动脑,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热情,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拓展思维。在探究性教学模式开展

[6]

[5]中,教师应该转化自身的教学方式,做学生的倾听者,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观点的创意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有序的课程秩序。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与不同程度的表扬,让学生体会到回答问题的乐趣。

(四)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

小学阶段小学生自我规划能力非常重要,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的任务是非常重的。但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也是近些年的事情,部分教师受到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的影响,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习惯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当前教学需求是丰富而多样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是多样化的。因此,教师在解答学生问题的时候需要较宽较广的知识面。因此,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量,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才能不断应对教育教学的发展变化。而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科学中的应用,小学科学教师必须有全面而科学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示范实验做法和课题讲解上应当注意把握好课堂节奏,给与学生一定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自主解答问题,质疑问题,可以提出不同的见解与想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优化自身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质量,丰富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

(五)多元评价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探究性学习资源进入小学科学课堂之中,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发生改变,教师的教学评价也应该发生变化。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应该掺杂探究过程评价,不能过于注重结果性评价,而应该强调过程性评价,注重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做出的努力等。只有这样的评价制度才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探究能力。

四、结语

探究性的学习模式进入小学科学教学中,是传统小学科学教学的突破,学生的认知不再停留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中,学生在质疑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发展创新型思维,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实践活动的参与意识。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融入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当下正是探究性学习模式在小学科学学科教学中应用正兴的时候,从以往的课堂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探究性学习资源是可以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应用的。这不仅是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是观察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文献: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篇6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巧设疑问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活动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教师要根据活动要求给学生创设质疑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与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好的问题犹如一块磁石,会吸引学生主动思考,进而探究事实真相。因此,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善于利用教材、善于引导学生、善于“留白”。所谓“留白”,就是教师不要面面俱到,要给学生的思考与尝试留有余地。应注意启发学生通过尝试与探究去发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在新课引入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些疑问,就会引发学生解疑的要求。如在活动“种子萌发条件探究”的引入时,提问学生: 1. 下列情形下黄豆能发芽吗?干黄豆埋在干燥的土壤中( )。一直泡在水中的黄豆( )。煮熟的黄豆( )。放在冰箱中已经泡过水的黄豆( )。被给予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的放在暗处的黄豆( )。被给予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的放在阳光下的黄豆( )。放在适宜的温度下,被装在没有空气的塑料袋中的黄豆( )。2. 下面哪几项是种子萌发必需的条件?A. 土壤B.阳光C.水D.空气E.适宜的温度F.养料。简单而有趣的疑问判断会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二、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课,教师总是采用“满堂灌”的形式授课,即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教师接二连三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教师不断地发出指令,学生手忙脚乱地去执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知识虽然掌握了,却不能灵活运用。因为他们只是死板地记住了这些知识,并没有主动思考,从而就不能创造性的应用。因此,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去解决教材中包含的未知因素,通过“学、思、疑、问、探”等多种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既获得新知,又增长能力。例如,在“种子萌发条件探究”中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实物栽培去发现探究种子萌发的适宜条件。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探究式学习提供了更易于实现和操作的物质基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学生可以十分方便且相对独立地查询和获取各方面的知识;多媒体,交互式及虚拟现实技术的信息表达方式,还大大提高了探究式学习中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趣味性。比如在探究植物叶子形状时发现叶缘有锯齿联系到了鲁班造锯,这些古代的许多发明家的故事教师在活动中是不可能一一例举的,而学生却可以通过网络了解那些发明家的优秀事迹;通过网络还可以查到智力开发类的趣味小知识。这都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 鼓励学生之间合作交流

探究过程中需要学生合作、解释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这种协作与交流的实践与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可以利用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展开讨论,每组都总结出一个结论,最后再让各组派出代表陈述自己的结论,并接受其他组的评价与建议。这样通过讨论,学生不但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缺陷,了解到自己不同的想法和别人的思维过程,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还可以学会分析别人的观点,发现别人的错误。

五、体验挫折与成功

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即使有些探究,学生走了弯路,遭遇挫折与艰辛,甚至最终也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得不求助于教师直接给出解释,但学生仍从这一亲历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因此,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总结经验。例如,在“种子萌发条件探究”过程中,学生由于选种失误(不是人为的失误,而是种子本身有问题),导致得出错误的结论,只要善于引导,学生也会受益匪浅。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原来科学探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我以前就听说过科学的道路并不平坦,只有那些在崎岖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勇于攀登、坚忍不拔的人,才能征服最高的山峰。可是对于探索需要不屈不挠的科学精神这一点,今天通过这次挫折与失败,我才真正有些初步的感受和体验了。”“艰辛之后的成功更快乐、更迷人。”探究过程中的挫折与错误、弯路甚至失败,对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当然,在多数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地帮助、引导,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有所收获的喜悦和兴奋。否则,总是探究不出东西,学生也会丧失对探究的兴趣和信心的。

六、注意反思,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不可能一下子获得整个系统知识,也不可能在探究知识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每次都是科学的。为此,学生在探究结束后,必须反思自己学习的行为所获得的知识。在每次活动结束后,都要问一问:刚才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最成功的探究方法是什么?通过反思,让学生把思维过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找到科学的探究方法、探究规律,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就教师而言,通过学生的反馈,反思本次活动的探究方法是否对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有帮助。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总结经验比检讨错误更加重要,所以在反思的过程中,我们应首先指出自己的独到之处、得意之处、成功之处、感动之处,然后才是我们怎样做得更好。最后把探究教学反思成果及时应用于教学及活动实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校本教研”的工作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研究室.

[2] 陆璟.探究式学习.上海教育科学探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

[3] 陆宏.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探究性提问 篇7

一.要问在有疑之处

教师提问必须在学生有疑问之处, 这样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而问题一旦得到解决, 他们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在精神上得到极大的满足, 从而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如果教师不是问在学生的有疑之处, 而是把满堂灌变成满堂问, 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 影响探究教学效果。

学生的有疑之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自知有疑的地方, 一种是自觉无疑实则有疑的地方。对于学生自知有疑的地方,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它们提出来, 鼓励他们大胆猜测和假设, 然后通过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把它们逐一解决。对于那些司空见惯、学生自觉无疑实则有疑的地方, 教师要想方设法在“无疑”之处设疑。古人云:“在无疑之处有疑者, 其学方进。”在这些地方一经提出问题, 学生就会觉得大有搞清楚之必要, 从而激起探究的热情。比如在辩论会活动的开展中, 有很多利弊得失的问题, 正方与反方观点的激烈碰撞, 如果我们能在这些地方设疑, 恰当地提出问题, 让学生作比较等思考活动, 对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与能力, 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问题要难易适度

探究性提问属于高级问题, 但并不是说所提的问题要越难越好, 而应当难易适度, 这是引起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条件。所谓问题难易适度, 是指教师提出的问题既有一定的难度, 又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过难和过易都不利于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有效地促进他们智力和能力的发展。问题过于简单, 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不能使学生积极思维;问题过难, 又会使学生感到力所不及, 不知从何做起, 因而失去探究学习的兴趣。

三.问题要有启发性

启发性的提问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启发性提问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发展创造性思维,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那么, 什么样的问题才具有启发性呢?

(一) 问题要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人的情感具有动力功能, 即情感对人的行动有增强或减弱的效能。教师提出的问题, 如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就会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处于高涨状态, 激发起寻找问题答案的积极性。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 从内容上看大多是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因此, 教师提问时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不要从概念到概念, 从理论到理论。从形式上看, 问题要变化多样, 形式单一的提问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二) 问题要能启发学生的思路。能启发学生思路的问题必须具体、明确、严密、不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只有具体、明确、严密的问题, 才能引导学生沿着一定的思路去解答。如问题含混不清, 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

(三) 问题要能引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能引起学生认识中的矛盾的问题, 一是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二是在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处;三是在低层知识与高层知识的联系处。教师如果能在这些地方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 就会在学生的认识中引起已知与未知、理论与实践、高层次与低层次之间的矛盾, 激发学生去积极探索。

(四) 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问题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是一个, 而是多个。这类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途径去解决问题, 从而引起学生多角度的心理兴奋,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类是解答问题所用的理论是综合性的, 它要求学生把学过的知识纵向、横向或纵横交错地联系起来, 进行一番加工创造, 灵活地加以运用。这也会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四.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条件, 提问要想引起学生的大胆探索与求答, 尤其需要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会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使学生情绪高涨、思想活跃、学习主动。但有些教师提问时, 不注意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的学生冷言冷语, 甚至挖苦嘲弄, 使课堂气氛紧张。岂不知这样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甚至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 失去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引导学生有效进行探究性学习 篇8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探究欲望

实施探究性学习, 首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现实有趣的、富有挑战的, 并能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问题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在探究学习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教材的特点, 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设疑激思, 引导学生收集与教学相关的信息, 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探究性学习。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 我是这样引入的:讲台上放着3个透明杯子, 里面分别放了10克、20克和50克的水, 教师用汤勺分别向3个杯子里加入2克、3克和5克的糖。接着, 教师出示问题:如果不许用嘴尝, 你知道哪个杯子中的水更甜一些吗?你用什么办法来判别?这样的导入, 使学生处于一个个极具吸引力的问题情境中, 不仅激发了探究欲望, 使学生的学习渐入佳境, 而且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为自主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在生动、愉悦、民主的氛围中开始新知识的学习。

二、挖掘可探究内容, 突出探究的重点

就一节课的内容而言, 有没有可让学生探究的知识, 哪些知识值得探究, 有几个探究点, 哪个点可作为探究的重点, 从教材、教参中是难以找到答案的。这是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出发点, 也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前提。它需要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 反复琢磨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把握好。如教学《平移与旋转》一课, 学生通过学习要获取的新知识有两点: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特征, 并能正确分辨这两种运动方式;能数出图形平移的距离。第一个知识点属于陈述性知识, 第二个知识点属于程序性知识, 且是学生认知上的难点。当然这两个知识点的教学, 可以都采用接受性的学习方式, 也可以都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但从教学要求和知识特点来看, 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特征, 用体验性的学习方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用接受式, 学生或许也能很好地掌握计算图形平移的距离, 但是如果有策略性知识, 采用探究性学习更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

实践证明, 一节课有1至3个探究点较为适宜, 且在这几个点中, 要有一个探究的重点, 并从设计上和实施中突出、保证, 这样可为学生提供比较充分的探究时空, 让学生比较真实地经历探究过程, 使探究的有效性得到保证。

三、明确探究目标, 把准探究要求

探究教学中, 要让学生能探究而且探究有效, 就必须让他们明确探究的目标, 并把准探究的要求。探究的要求应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像《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一课, 经过实践反思后的反复推敲, 我把探究的目标定为: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方法, 借助提供的学习材料去验证“小数点右移一位、二位, 原数是不是扩大10倍、100倍”。而如何把教师确定的探究目标转化为学生的探究目标呢?我是这样设计的:第一, 先帮学生扫清探究的障碍, 为学生铺设探究之路, 即为学生搭好探究学习的“脚手架”。通过移一移、说一说, 使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点可向哪些方向移动, 怎样观察确定小数点移动的位数, 小数点移动中出现位数不够时怎么办。第二, 引导探究。这节课的探究内容, 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 学生如果没有探究学习的基础, 那就更难了。所以, 组织引导学生探究时, 除了让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外, 还要帮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 通过课件辅助、板书引导等, 让学生明确探究什么、验证什么。探究目标要明确、合适、可操作性强。另外, 学生的探究不能仅满足于交流时个别学生的正确回答, 而应追求学生实实在在地参与、经历探究的过程。

四、选择探究方式, 经历探究过程

探究性学习的方式一般有三种: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全班探究。个人独立探究比较适合所探究的问题较为容易, 即凭学生个体的能力基本可以解决;小组合作探究则是所探究的问题有一定难度, 需小组相互启发、共同讨论才能解决;全班探究通常是探究的问题难度较大, 依靠小组同伴间的互助合作不能很好解决, 需要直接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探究方式的选用直接决定学生的参与率及参与的质量。如何根据所探究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实际, 选择相应的探究方式, 从而确保学生能真正经历探究过程呢?请看《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片断:

1. 明确要求。

师: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用什么办法可知道? (验证)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请看要求: (1) 动手量一量。 (每组有4个不同的长方形, 每人用方格纸或小正方形测量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由组长分工) (2) 汇报、填表。 (每人把测量的结果向组长汇报, 由组长填写) (3) 思考并讨论:每个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2. 小组探究。

3. 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学生汇报, 屏幕显示, 表格略)

生:我们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

师:这是你们组的发现, 其他组有不同意见吗?

师:是这样吗?大家一起来检验一下。

本片断主要引导学生探究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探究时,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 让学生按照“用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填写测量的数据”——“观察发现面积与长、宽的关系”这一思路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这样, 每个学生都从自己已有的数学事实出发, 经历了动手操作、观察发现、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多种研究方式交替使用、有机融合, 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探究效果。

联系生活实际、广泛收集各类信息也是有效探究性学习所应遵循的一条重要的原则。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理解, 而广泛收集各类信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更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 从而为培养学生利用信息进行探究性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形成一定的、不可忽视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如何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篇9

一、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探究性学习也称之为主题探究的学习, 是研究性学习的上位概念, 也就是说研究性学习一定是探究学习, 但并不是所有的探究性学习都是研究性学习。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 思考问题。问题就是以我们原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释、理解和说明的现象。因此, 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让学生发表意见,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反省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独立研究与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1. 自主性。要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参与、自主探究, 以此促进学生的自我创新、自我发展。

2. 探究性。学生经过独立的思考后获取的知识, 会在记忆里保存的更长久。

3. 实践性。学生在观察、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4. 开放性。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

5. 过程性。探究的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 让学生亲自经历观察、比较、思考、猜测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探究活动。

6. 创新性。引导学生探究活动时大胆想象, 猜测创新的见解, 从而使学生发散性思维得到发展。

二、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 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以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使他们乐于探究。探究的问题由教师和学生自己提出均可, 但是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启发的条件下帮助学生提出问题, 有了问题, 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如, 我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 出示图:一只小熊正在散步, 一只小松鼠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学生们观察完后, 老师问:小松鼠会说些什么呢?学生的思维像开了闸的水, 滔滔不绝。当一组学生表演完, 有的学生提出疑问, 然后经过商量, 讨论哪种故事编的合理。最后尊重学生的意见, 把更改后的故事进行表演, 学生很满意。这样一来, 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进行探索和研究, 从中得到收获。

三、让学生学会求异思维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 学生通过探究, 能从中体验到一种成就感, 就是一种强有力的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 而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验就会产生再次体验的愿望。因此, 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时, 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狐狸还是乌鸦, 为什么?”有学生说喜欢狐狸, 说他聪明, 会想办法。还有的说乌鸦如果也这么聪明, 就不会受骗了。答案角度不同, 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 但这是他们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智慧力量探究到的不同结果。所以在讨论中, 教师不能一锤定音, 只要学生说的言之有理, 我们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四、珍视学生的独特理解

要让学生自己珍视对教材、对问题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充分的阅读、讨论、理解。在主动探究的实践过程中掌握新知识, 培养新能力。我在教学一些写景文时, 让学生充当解说员, 设想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学一些理性强的课文, 让学生充当正、反方辩论员, 提出自己的辩题, 说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只要是合理的, 都给予肯定。

五、在探究学习中注意的问题

1. 教师在提供探究材料时背景要现实、有趣, 形式要多种多样。教学中教师根据课题的需要, 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机会,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自己思考的机会。

2. 注意学生的合作质量。

合作探究是学习的重要形式。合作探究一定要在每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让小组合作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并进行交流, 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合作中, 教师要注意每个学生的表现, 争取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而不是旁观者, 每个人都争做探究的主人。

每个学生都有渴望成功和被赏识的心理需要。当学生这种心理得到满足时, 就能引起积极的情感体验。但学生是千差万别的, 他们的基础有好坏之差, 阅读能力、理解水平、接受能力有高低之分。所以, 我们每一个教师把探究学习的方法落实到实处, 让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去交流、去表达,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寻找真正的快乐!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探究的过程要有足够的自主探究时空, 尊重学生的个性,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开放性、过程性、创新性。在探究中要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 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 学会求异思维, 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 让探究走进学生的生活, 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探究的快乐。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篇10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构造“磁力场”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创设有助于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是引导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 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展开思维活动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 把问题融于情境之中, 使生活情境转化为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置身于情境的同时能够产生疑问, 这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注重情境的创设, 尽量使数学问题从学生熟悉和喜欢的生活事例中产生, 设计成使学生产生好奇并激发其求知欲的问题。如在学习《不等式》解法举例时可以创设如下情境:

问题:若导火线燃烧的速度为每秒0.8cm, 人跑开的速度为每秒5米, 那么点火的战士要在爆破时能够跑到100米以外的安全区域, 问这个导火线的长度应大于多少cm?

师问:若点火的人是你, 你现在可要小心地算一算, 不然———

(学生情绪激昂) ———丢了小命。

由此学生个个精力集中, 积极思考, 课堂气氛活跃, 激发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兴趣。

二、立足课堂, 展示“思维场”

课堂教学要充分建立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结合的全息思维场。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 引导学生探究猜想, 逐步形成“猜想———论证———反思”的思维流程, 着力激发学生思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生探究式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信息的咨询者。如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时, 通过去括号, 移项,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得出解集。教师创设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 不等式的结果 (解集) 的形式是怎样的? (2) 解集的形式与原题的形式有哪些差异? (3) 如何消除这些差异?学生有了问题, 注意力集中, 思维活跃, 弄清解不等式就是朝着解集的方向转化。在学习新知识时, 如果能诱导分析,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不但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而且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

教学中提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从变中找规律。抓住知识之间的渗透和迁移, 引导学生发散式思考问题;运用对比方法, 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掌握同类问题的共同规律。增强数学教学的变化性和灵活性,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面临问题时能从多角度考虑, 迅速建立自己的思路, 做到“举一反三”,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等。

三、适当分组, 组织“交流场”

在探究性学习中, 教师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 而是班组中平等的一员,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要充分认同学生, 与学生同研同创, “蹲”下来看学生, 指引学生在老师前面“小跑”。教师把问题提出后, 应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有更多的交流、体验、感悟、实践的机会, 培养学生主动提问、主动探究、主动回顾、主动反思、主动创新的良好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 主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并把自己的探究结论用语言表达出来, 在组内进行交流, 逐渐完善, 逐步验证结论。这样学生在富有激情的氛围里学得有趣、学得积极, 时时有成功的体验, 上课无拘无束敢于发表意见, 乐于合作。在交流和活动中学会尊重和理解, 学会合作、学会评价,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

交流中, 教师要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当学生遇到困难时———鼓励, 当学生发生争议时———倾听, 当学生探究错误时———纠正, 当学生获得成功时———赞赏, 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通过对学生的交流进行客观的评价和激励, 使学生乐于交流。

四、延伸课外, 追踪“活动场”

生活是智慧的无限源泉, 活动是创造的广阔天地。成功的教学不仅要满足学生学习探究课内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内的学习而能引发学生更多课外思考, 延伸到现实生活, 让学生去实践和创造。既立足于课堂又不局限于课堂, 努力做到向课前延伸, 向课后拓展, 拓宽学生“活动场”。要让学生走向丰富多彩的社会大课堂, 然后再带着各种信息资源走进小课堂, 这种方式, 能使学生更好地选择学习, 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利用报刊杂志、学习资料和上网查阅资料,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介绍和交流;创办数学周报;学完一章内容后, 让每个学生找一道典型题或总结一个专题, 课堂上进行交流,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实践证明, 这种方式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的发挥, 激发了兴趣, 开阔了视野。

总之, 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 使他们因兴趣而学习, 而思考, 并提出新质疑, 自觉地去解决疑问, 去创新。通过自主探究, 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会思考, 体验成功;学会合作, 懂得交流;得到尊重, 成为主人。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 因为不断地得到“尊重”、获得“成功”、体验积极的“情感”而得到满足, 使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最终使学生喜爱数学课堂生活, 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为学好数学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素质教育观念》

《新课程实施难点与教学对策》

利用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途径 篇11

我们做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同学观察到清楚的实验现象,清楚的演示实验能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但有时往往受到条件的限制,影响了实验的进行和效果。如在做气体对外做功的内能减小的演示实验中瓶塞在蹦出的瞬间有白雾出现。但是由于水蒸发成为水蒸气的量比较少,所以水蒸气液化成白雾的现象不明显,影响了实验的观察效果。老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来改进这个实验,可以进一步提出我们可以用什么液体来代替水使得实验效果更为明显,经过学生讨论之后可能就想到了可以用酒精来代替水,最后发现用酒精会比用水效果好得多,这样既有利于实验的效果又可以使学生获得探索的乐趣从而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2 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

在“浮力”一节中,人教版新课标教材第一句话是“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有多大呢?”(提出问题),紧接着推出实验(验证物体受到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相等),最后形成结论(阿基米德原理)那么这个实验就是直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我觉得的这个实验完全可以设计成一个探究性实验。首先提出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然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出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然后根据自己的猜想通过小组讨论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可行的实验方案,利用手中的实验器材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得出结论。

3 变教师演示实验为学生随堂实验

在学习潜水艇浮沉原理时,为了让学生获得比较深刻的感性知识一般用潜水艇模型来做演示实验。而初中学生对操作实验比较感兴趣,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随处可得的实验材料来做一个随堂实验,学生亲自实践探索,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知识理解及其发现过程的体验。先让每个学生找一支普通的自来水钢笔,去掉它的外壳露出吸墨水的橡胶胆,使橡胶胆内吸入适量的水,放入桌上的一个大水槽中,钢笔将竖直地漂浮在水面上。此时向学生提出探究任务:让钢笔在水中实现悬浮和下沉到水底,最后使它再次漂浮在水面上。学生经讨论和实践,完成下列操作过程:仔细调节橡胶胆内的水量,可使它悬浮在水中任何深处;若用手指再挤压橡胶胆,再吸入一些水,钢笔将沉入水底;把它从水中取出,再挤压橡胶胆,从胆里挤出适量的水,再放进水槽中,它又能竖直地漂浮在水面上。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并与自己的实验过程进行对照思考。同学们体验到操作一个小小的钢笔“潜水艇”,通过调节水舱中的储水量,从而改变潜水艇所受的重力,实现潜水艇的上浮,下沉和悬浮。实验过程的设计具有趣味性、挑战性 ,饱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功能。学生在“玩”中得到自己能控制“潜水艇”的成就感,“悟”出“潜水艇”工作原理的“大道理”,科学技术的神秘外衣被脱去,学生心底泛出“原来如此”“经过努力我也能”的自信心…… 。

实验中应该注意:容器内水的深度应是钢笔长度的2~3倍,这样效果才明显。另外这个实验最好用盐水来做,这样在做悬浮时容易控制。

4 抓住实验中的异常现象进行探究

在做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时,有时实验不一定能成功,这时教师不要轻易下结论,让同学来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调动其探究的积极性和探究兴趣。这样就可以利用失败的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获得成就感。在做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分组实验中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时由于实验时间比较长,学生可能发现待测电阻的阻值有明显的改变,这时老师就应该抓住这种异常现象提出问题:是什么因素影响待测电阻的阻值?经过学生讨论提出猜想:可能是两端的电压或者是通过电阻的电流的改变影响着阻值,可能是温度影响着电阻的阻值。这时教师鼓励学生利用手中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而这些利用手中的实验器材完全可以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5 增加趣味实验

在中学物理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常会被物理实验所具有的魅力所倾倒。尤其是一些用简易材料制作的趣味小实验,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引起了初中生们的极大兴趣与求知欲望。

在学习光现象时胡华铁老师设计“会变色的鸡蛋”作为课堂引入,通过鸡蛋的色彩变幻创设出充满悬念、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的愿望得到极大的调动。实验过程如下:准备一个生鸡蛋,一个蜡烛。实验时先出示黄褐色的生鸡蛋,然后点燃蜡烛,将鸡蛋拿到火焰的上方,让烟尘熏鸡蛋,同时缓慢地翻转鸡蛋,使它全部变黑为止。这时让学生猜想:“当把鸡蛋轻轻地放入盛有水的透明玻璃杯中时,鸡蛋会变色吗?”学生的兴趣被激发,纷纷讨论、交谈。此时,教师慢慢地把变黑的鸡蛋放入水中,学生惊喜的观察到鸡蛋又变成了银白色。在学习摩擦起电的知识时可以鼓励学生做一个小实验:把自来水开关调到有一股细流,把与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或塑料梳子、笔杆),接近此细流,会清楚看到水流向塑料棒的方向弯曲。让学生让探究一下原因。在学习大气压时可以做一下瓶口吞蛋,纸片托水实验等等。

参考文献:

[1]蔡铁权.物理教学从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视野下的中学物理教学[M].科学出版社,2005

[2]郭长江.新课程物理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3]娄进、刘晓敏.开发奇妙的物理实验资源[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在初中化学进行探究性教学初探 篇12

一、设计情境问题, 展开探究活动

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 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 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 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化学学科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与学生已学习掌握的化学概念和生活经验相联系, 引发他们进行实验研究, 指导其通过收集数据和利用数据对化学现象做出解释。一个有难度但又让人能尝到果实、足以引发探究的问题, 能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望。

以“钢铁制品腐蚀条件的探究”课题为例中首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路边的防护栏会生锈斑?铁既然要生锈为什么又能用来造轮船呢?然后让学生深入生活中去观察哪些东西是用铁制成的?哪些铁制品生锈腐蚀了?哪些没有?已经生锈腐蚀的铁制品与没生锈的铁制品它们所处的环境各有什么特点?并对收集的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

二、增设对比实验,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教材中有些实验过于简单, 不能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刻验证和探讨, 同时也不能全面反映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甚至有些实验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从而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为更好发挥实验的创新功能, 增设对比实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学习SOundefined的检验方法时课本上讲到可溶性钡盐和盐酸 (或硝酸) 可以检验SOundefined的存在。为此设计了几组对比实验让学生对比总结: (1) Na2SO4+BaCl2; (2) Na2CO3+BaCl2; (3) Na2SiO3+BaCl2; (4) Na3PO4+BaCl2; (5) BaHPO4+BaCl2; (6) NaSO3+BaCl2; (7) AgNO3+BaCl3 ; (8) NaSO3+Ba (NO3) 2 , 反应结束后分别加盐酸和硝酸并思考以下问题: (1) 加盐酸和硝酸前后现象有何异同, 为什么? (2) 那些离子对SOundefined的检验产生干扰?应如何排除? (3) 书上对SOundefined的检验有无问题? (4) 请总结出SOundefined的检验方法。通过对比实验可知:SOundefined、SiO32-Ag+对SOundefined的检验均产生干扰, 首先排除干扰再检验。经过反复实验最后得出SOundefined的检验方法:向溶液中加入盐酸后, 若无气体或沉淀生成, 再加入可溶性钡盐, 若有沉淀生成, 则溶液中一定含有SOundefined。通过这一实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只照搬、照抄课本是不行的, 要有自己的思维, 自己的见解才会有创新, 才会超越课本, 超越前人。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通过实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逐步学会运用实验收手段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

三、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

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主动探索。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突出了实验的创造性, 增加了学生在实验中进行创造性探索的机会, 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例如:HCl溶于水是一个有趣的演示实验, 许多同学除观察有趣的现象外并不去思索更多的问题。为使学生由趣生思, 探索现象背后隐藏的本质问题和规律, 将此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 增加了探索性,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1) 安装实验装置, 若实验失败, 分析失败原因。 (2) 每人做三个实验:烧瓶内的气体氯化氢、氨气、二氧化硫, 烧杯内的液体分别为紫色石蕊试液和水, 酚酞试液和水、酚酞试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实验现象有何不同? (3) 喷泉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哪些情况不可发生喷泉实验?通过这一实验, 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使学生始终处于有效的积极思维状态, 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了创造性思维活动。

上一篇:真空辅助灌浆下一篇:复合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