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法

2024-06-08

探究性学习法(精选12篇)

探究性学习法 篇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指出要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 旨在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课程不断发展的功能。而发展性评价的具体实施途径又体现在两个层面:外部评价 (国家或地区评价) 和内部评价 (校本评价) 。国家或地方举行的外部考试既要求确保合格毕业生的基本水平, 又要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选择性, 这一任务便落在了考试命题的改革上。同时, 学校自主进行的校本评价更强调“形成性评价”功能, 把握学生发展的特点, 关注学生的进步, 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状况, 从而为外部考试提供一定的内在基础。

一、考试评价改革背景下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与实施

(一) “探究性学习”立意题在理科高考中的凸现

“探究性学习”立意题在理科高考中的逐年增加, 是考试评价改革的必然趋势, 也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这类题有一定的难度, 但不是难在解题技巧上, 而是难在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信息整合和知识运用上。因此, 理科的高考命题充分凸现学生科学素养目标的评价, 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培养;并进一步鼓励学生模仿科学探究, 进行学生尝试实验观察、实验设计、实验数据的加工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以及实验方案的评价等等。

例: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浙江、福建、湖南等) (22分)

为了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 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 在给出的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 并对你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与用具:烟草幼苗、试管两支、蒸馏水、Na H-CO、稀溶液 (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真空泵、暗培养箱、日光灯 (实验过程中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适宜, 空气中O2和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及无氧呼吸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

(1) 剪取两小块相同的烟草叶片, 分别放入盛有等量蒸馏水和Na HCO3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此时, 叶片均浮在液面上。

(2) 用真空泵抽去两支试管内液体中和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后, 敞开试管口, 可观察到叶片均下沉到试管底部。

(3) 分析预测的结果。

(二) 探究性作业在校本评价实施中的尝试

探究性作业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 以现行教材和学生对周围世界和生活的实际问题为基本探究内容, 以学生独立或合作讨论的学习形式, 运用探究式的科学学习方法, 从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作业。我们以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学教科书为内容参照, 将其中主要能通过探究性学习来实现生物学教学的内容进行了分类, 如表1-1。并以这些内容为依据, 设计相应的探究性学习作业, 贯穿于探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这些在探究性学习中积累的学生成长记录材料, 则无疑成为校本评价的重要依据。

实验探究类:请根据下列材料设计一个证明酶是蛋白质的实验。

实验材料:5%的Na OH溶液、3%的Cu SO4溶液、鸡蛋、人的口腔唾液、水、小烧杯、玻璃棒、试管、滴管和滴瓶、镊子、脱脂棉。

课堂推理类:某人为了减肥, 采用了禁食脂肪, 而其它食物不限的方法, 为什么没有达到减肥的目的?以后采用适当节食, 增加运动量的办法, 取得一定效果。但在节食过程中, 在食物的成分组成上, 要注意保障哪种成分的供给?为什么?

二、SOLO评价法在探究性试题中的运用

SOLO (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ctcome) 分类法, 又译“可观察学习效果结构”分类法, 它是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 (J.B.Biggs) 先生及其同事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提出的一种学生学业评价方法, 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根据SOLO分类评价法, 学生对某个问题的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

从SOLO五个层次分类中我们就可以看到, SOLO评价不在乎学生答对了多少个与标准答案相近的字眼, 更不在乎学生写出了多少字, 只是力求从学生的回答中分析出他能够达到哪一思维层次。因此, SOLO评价法所做的工作主要不是去改变题目的提问方法, 而是改变答案的评分方法。下面仅举两例评分细则:

(一) 探究性立意题

针对06年高考题 (上面已列出) 作SOLO分类:

1.前结构的回答:作出与本题无关或思路相差深远的回答。

2.单点结构的回答:将试管放在日光灯下, 或暗培养箱中。

3.多点结构的回答:

第一步: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日光灯下, 照光一段时间, 看到实验结果;

第二步:再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暗培养箱中一段时间, 看到实验结果。

4.网络结构的回答

第一步: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日光灯下, 照光一段时间, 结果Na 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上浮, 蒸馏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

第二步:再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暗培养箱中一段时间, 结果Na 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下沉, 蒸馏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

5.抽象拓展层次:

第一步和第二步中能作出同网络结构类似的回答, 并能解释原因:

光照下, Na 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 释放出的O2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 叶肉细胞间隙中的O2增加, 叶片上浮。而蒸馏水缺乏CO2和O2, 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 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 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

黑暗中, Na 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进行呼吸作用, 用消耗了叶片间隙的O2, 放出的CO2溶于Na HCO3稀溶液中, 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 叶片下沉。而蒸馏水缺乏O2, 叶片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叶肉细胞间隙仍缺乏气体, 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

以上可看出, SOLO分类方法主要根据思维层次来打分, 而不是根据采分点来打分。思维层次的划分根据题目的思维含量来确定, 不一定要五个层次都具备, 三个或者四个层次也可以。

(二) 探究性作业

针对上面已列出的实验设计题 (实验探究类) 进行SO-LO分析:

传统评价方法 (按步骤给分)

1.制备蛋清;2.取唾液;3.对比实验操作;4.结果观察;5.得出结论

SOLO分析则不提供样板式的标准答案, 评分时也不拘泥于标准答案的表述, 而是通过学生的回答判断其处在怎样的思维层次。如实验原理一项, 判断学生的回答是否达到了多点结构层次, 一般应明确鸡蛋清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在碱性溶液中, 蛋白质与Cu SO4反应产生红紫色物质, 即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 如能证明酶能发生双缩脲反应, 即可证明酶的本质。

综上所述, 无论是由国家或地区组织的外部考试评价, 还是学校自主开展的校本评价, 都要求我们重视探究性学习, 重视探究过程中有关学生成长记录材料的积累, 为我们更合理地评价学生提供重要参考, 从而真正把握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教师、课程不断发展的实质。

摘要:探究性立意题在高考中的逐年增加说明国家考试和地区评价的改革非常重视探究性学习;而探究性作业中教与学过程的生成性, 一定程度上符合校本评价强调形成性功能的特点。同时, SOLO评价法作为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之一, 为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开阔的评价空间。

关键词:考试评价改革,探究性学习,SOLO评价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吴刚平主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10) :24

[2]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自然室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 (生物全一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

[3]吴维宁主编.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7, 213

探究性学习法 篇2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一种重要方法,具有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本着“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和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宗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我校的语言教研组对“探究学习”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研成果。下面谈一谈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善于引导,强化探究的意识

现代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宽广渊博的专业知识,纯熟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专业情感,更要求教师能在平凡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究,不断地创新。教师应从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中解放出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站在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角度,认真钻研教材,善于引导,积极挖掘教材中每一篇课文所蕴含的创新因素和智力价值,有目的的强化学生探究,创新意识。

在学习《燕子》这一课时,我们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学会用两双眼睛读书,一双眼睛看字面上的内容,让学生划出小燕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文字,另一双眼睛搜寻文字后面的内容,让学生思考小燕子为什么春天才来?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拿起“望远镜”,思考一下小燕子时常飞在麦田上,对庄稼有啥益处?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引导学生随时叩问自己学习《燕子》这一课所得到的知识和自己已有的经验有什么联系?这样有利于及时内化新知并将其纳入自己认知结构。通过这样的训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强化了探究的意识。

二、巧妙设疑,激发探究的兴趣

疑是一切发现和探究的基础,学生质疑是他们创造灵感的催化剂。新课改革中,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真正把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放到重要地位。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设疑不但能对文章内容的感悟起到帮助,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思考,乐于探究和讨论问题的动机和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应该从两方面入手。

1、设置的问题具有阶梯性。手指头有长短之分,一个班的学生成绩及认知能力也因人而异,参差不齐。因此,设置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特点,做到难易适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让学生乐于探究和讨论。如小学语文专家于永正老师在教学《惊弓之鸟》这课时,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张弓,让学生指出哪是“弦”接着又画了一支箭,这样有了弓,箭就能射鸟了。可是古时候有个叫更赢的人只拉弓不射箭,就能够把大雁射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名家设计这一系列的问题具有鲜明的阶梯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轻而易举地把学生引入新课,感知了课文大意,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2、设置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在语文教学中,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开放性、启发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如教学古词《忆江南》时,我特意设置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春天对大家来说都很熟悉。一提到春天,我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春暖花开,万木吐绿的景象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不同的方式赞美过春天,描绘过春天,大家能回忆一下学过的关于“春天”的诗句来吗?霎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优美名句勾起了同学们对《忆江南》的相关问题深入思考,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了学生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建构模式,培养探究的能力

〈新课程〉积极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已渐渐走入课堂。在教学中我们应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强化探究意识,激发探究兴趣为基础,积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我们主动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自读感悟,生发问题。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和文本“交流“,在此基础上说出课文的精彩之处,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对于有些课文在这一步骤前,可以加上”挑战式探索尝试“这一环节。如:下一课要学〈桂林山水〉,在此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描绘一下自己家乡的山和水,看看自己家乡的山水有什么特点,有没有文中的山水秀丽。经过尝试再去学习课文,自然就更容易体会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内涵。

2、分组品读,相互释疑。把自己的成果让别人分享,用有价值的“难题”挑战一下别人,通过给别人释疑来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干,这是每一个学生怦然心动的,在分组活动中,局部“成果”巩固了,一些落差不大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的。

探究性学习法 篇3

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创设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在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充分展示自我,体验探究的快乐。教学中,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充分地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探知能力、操作能力与发展潜力,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大胆探索,并和学生一起探究。教师要积极运用赏识表扬的教学评价艺术,及时对学生的探究成果予以肯定,加以赞赏。以科学研究的态度,正确对待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探究性学习中的师生关系

在探究式学习中,师生关系是一种尊重主体、尊重差异的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或共同研究者。教师在学习活动过程中要少讲、精讲,让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和活动空间。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组织调控学生的学习活动,给予学生及时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凡是学生自己能发现和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能暗示和代替,而是要及时抓住学生在知识习得过程中取得成果的机会,组织成果展示、信息交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比如:上新课时可先在黑板上或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老师先不讲解或演示,让学生按照教科书上的操作步骤自行摸索操作,这时教师走下去巡视,观察学生在这个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并注意学生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但不要马上给学生纠正,待大部分学生都基本完成时,分别叫几个出现问题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到讲台去演示。在演示过程中,下面的同学会积极关注和参与并发现问题,当几位同学演示完后,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基本展现出来,同学们也基本清楚这些问题所在。这时教师将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引导讲解,进行归纳总结,演示正确的操作方法。再让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以巩固前面所学,这样学生就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即掌握了学习方法,又学到了本节课的必须掌握的知识。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程序

探究学习遵循了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把学生的学习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确定“设疑(发现问题)→探究(研究问题)→归纳(解决问题)→应用(问题迁移)”的程序。

设疑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明确目标。信息技术课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它强调对知识过程的掌握和技能的熟练程度。根据认知心理学原理,学生的积极“三动”(动手、动脑、动口)常常是从遇到问题引起的,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从一个惊异事件或现象开始教学,都会让学生充满探究的欲望。如在PHOTOSHOP 的“滤镜”一节的教学中,先将一幅图片做成不同的效果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就会产生对滤镜神奇效果的好奇,引起他们想亲自尝试使用滤镜的强烈欲望,然后再给学生布置探究任务。

探究

多边探索,体验探究,点拨指导。教师应把探究的问题、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围绕探究目标进行阅读、观察、试探、验证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思维和操作中产生灵感,体验“探究”的乐趣。在这一部分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围绕目标探索,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组织由学生构成的“活动情境”,促进学习者彼此间的交往、沟通和合作,创设一种探究问题的“社会性氛围”,以使学习者能够在这种“真实”的情景中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究。

归纳

交流总结,解决问题,内化发展。本环节是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对探究的结论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使教师预设的问题得以解决。这一环节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类似于演示的操作,配合自己的语言,将探究的“成果”展示给全体,完成知识结构的重新组合,将内化了的知识或者技能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成果”展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检验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教学评估,形成教育再生的形式之一。

应用

拓展延伸,问题迁移,发展知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获得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环节注重了知识的迁移、形成和发展,是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所在。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要精心设计练习题,使之具有层次性、典型性、启发性和创造性。

探究性学习法 篇4

一、引导探究, 学会发现

探究不是盲目的, 特别是尝试此种教学模式之初, 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 学生就会感到一片茫然。教师在指导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 应根据语文学科学习的目的内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为学生设定一个初步的探究学习框架 (即探究学习范围) 。例如小说、记叙文、散文等可探究学习的内容有: (1) 了解一位作者及写作背景; (2) 掌握一组字词; (3) 评价一个 (或一组) 人物; (4) 品味赏析一组精词妙句; (5) 仿写一个句子; (6) 发现一种写作手法; (7) 概括文章内容, 明白一个主题; (8) 理解一个标题的含义; (9) 谈一点感悟; (10) 提一处疑问; (11) 搜集一篇相关文章; (12) 写一篇读书心得或列出写作提纲等。尝试初期学生在这个既定的框架范围内自主探究, 当其掌握了方法内容后, 再引导他们去除框架束缚, 自由探究发现。

二、旁批作注, 落实成果

学生经过充分的诵读, 在对文章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之后, 会随时产生“问题”意识, 并进行思考进而得出答案, 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及不同寻常的答案往往是在瞬间闪现的, 有时也会在瞬间消失或忘却, 因此, 要引导学生随时在书页缝隙间或空白处进行旁批标注, 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的思维成果, 还可以使学生随着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再加深, 对所思考问题及答案进行补充、修改、完善, 更为下阶段小组讨论交流做了充分必要的准备。

三、小组交流, 验证吸纳

在学生做完旁批后, 按照固定的学习小组进行小组内讨论交流。因为深层次的认知过程既需要自身探究, 更需要合作交流。在小组讨论中, 每名学生既可以验证自己探究的结果是否正确完善, 又可以吸收他人收获转化为自己的学识, 起到拨云见日的效果。同时也可以使一些同学在阅读文章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 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 得到满意的答案。

四、师生互动, 共同提高

探究性学习教案反思 篇5

案例及反思

西华园小学 韩慧玲 2011-7《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案例及反思

背景: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老师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要获得“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找回“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的应有位置,因为它对学生的成长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操作、体验,在过程中自觉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同时,“研究性学习”不是优等生的专利,是所有学生的权利,这就需要教师根据适当的学习内容,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时间与空间,促使学生形成研究性学习,获得研究性学习的技能。

下面是我在执教《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的几个教学片断。

案例:

师:谁还记得我们这几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生:分数。

师:谁来说说什么叫分数?

生: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分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师: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分数与除法有密切的联系。谁来说说分数与除法有什么联系?

生:除法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法的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法的除号相当于分数的分数线,除法中的商相当于分数的分数值。

师:除法与分数有这么多的“相当”,二者的关系确实紧密,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会对分数与除法二者的联系有进一步的认识。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看看我们从这个故事中能学到什么知识。(创设新知情境)

师:话说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辛辛苦苦往西天而去,这一天,唐僧化缘化来一张饼,对悟空说:“你把饼分分,大家都吃点吧!”

悟空拔根毫毛变成一把锋利的小刀,说:我们四个人,每个人吃这张饼的四分之一吧。刚要动手切,八戒哼道:我的肚皮这么大,才吃四分之一,不行。悟空眼珠一转说:好吧,那就让你吃这张饼的八分之二吧。八戒一听,又说:吃两块呀,还是不够呀,再让我多吃点吧。悟空一听,说:好贪吃的呆子,就让你多吃点,你就吃四块,吃这块饼的十六分之四。说完,三下五除二,切好了饼,吃完了饼,八戒有点晕,(部分学生在笑)总感觉有点不对劲,你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吗?

生1:八戒并没有多吃,他吃的块数虽然多了,但是每块却小了。

生2:、、这三个分数是相等的。

师:既然我们这么多同学都认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的。那么我相信,大家一定能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说明或者证明这三个分数是相等的。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一组,想出办法来说明或证明。要把语言组织好,把道理讲明白。(学生分组活动)(学生汇报研究结果)生1:(画图)我把一个圆平均分成四分,1份就是四分之一;如果我把这个圆平均分成八份,2份就是八分之 二,我发现四分之一和八分之二同样多,同样,十六分之四也可它们一样多。

生2:我结合这个图,也可以这样想,先表示出四分之一后,如果把这里面的每一份现平均分成2份,这样原来的一份就成了2份,原来总的4份就变成了八份,原来的四分之一也就是现在的八分之二。所以二者相等。同样的道理也可以说明十六分之四也和它们同样多。

生3:我也是用图来说明,只不过是用一条线段来表示单位“1”

生4:我是把分数与除法联系起来。

因为1÷4=2÷8=4÷16 而1÷4= 2÷8= 4÷16= 所以 = = 这是根据除法商不变的性质。

生5:我是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除法算出这个分数的值,=1÷4=0.25 =2÷8=0.25 =4÷16=0.25 所以这三个分数是相等的。

师:大家的方法真多,真好。看来,这三个分数确实是相等的。可是,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确实是变化了,这里面又隐藏着什么变化规律呢?我想同学们也一定能找出来,大家试试看。

生: 到,分子分母同时扩大了2倍。从 到 分子与分母也同时乘以了2。看来在分子分母同时乘以2的时候,分数的大小没有变化(大家都表示同意)。

师:换一个观察的方向,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生:倒过来观察,是分母的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了2,这样分数的大小也不变。

师:你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生举例……)师:我们能根据这么多例子总结出来规律吗?(学生简短讨论交流)生: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生:同时乘或除的数不能为0,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相当于除法的除数也不能为0)(师补充板书)师:这是分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质,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大家看看课本是如何描述这个性质的。(学生看课本的总结)

练习……

全课总结: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生2:我知道分数与除法的又一个联系,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就相当于除法中的商不变性质。……

教学反思:

从课堂效果来看,这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广而且具有一定的深度,整堂课流畅自然,学生思维活跃。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正确看待“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根据不同内容正确选择侧重点。

“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是两种相辅相成的学习方式,往往结伴而行。新课程强调“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说“接受性学习”不好,而是因为我们过去把“接受性学习”置于中心,“研究性学习”则被完全忽略或退居边缘。强调“研究性学习”是要找回“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应有的位置。但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同时,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要以“研究性学习”为重,从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科学地选择。作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学习内容,知识点比较简单,学生大多都朦胧地知道这一道理,但又未能形成严密的理论认识,同时学生具备用自己的方式、知识来解释、说明这一道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这一内容时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是非常适合的,有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二、实施研究性学习必须为学习提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

充分的时间与研究空间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本节课,我把重点放在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语言来说明、证明已经朦胧感知到的规律。因此,我给学生留足了研究的时间与空间。从简单地共同回顾、复习几个必备的知识点后,我用故事引入新课的学习,从形式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在朦胧感知到故事中蕴涵的数学知识后,老师把进一步研究的任务交给了所有的同学,学生从心理上萌发了挑战的意愿与获取成功的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考虑教学任务能否完成,没有干预学生的思维方式,相信学生能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出规律,得到思维与能力上的锻炼。学生也充分利用了教师提供的开放性探索空间,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收获,都想出了解决猜想的办法。在接下去的交流学习时间里,每一名同学都又接受到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证明方法的启发,从而给他们的研究性学习增添了的动态生成资源,也进一步推进了学生的思维进程。

三、“研究性学习”能促进学生能力与思维的发展与提高。

探究性学习法 篇6

一、探究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例1】 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和矩形ACEF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B=2,AF=1,试在线段AC上确定一点P,使得PF与BC所成的角是60°,并加以证明.

分析:设AP=x(0≤x≤2),利用PF与BC所成的角是60°来构建以x为元的方程,再解x就确定了点P的位置.

图1

解:∵正方形ABCD和矩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F⊥AC,AF⊥平面ABCD.

又AB=2,AF=1,AC=2,设AP=x(0≤x≤2)

,以A为坐标原点,直线AB、AD、AF分别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B(2,0,0),C(2,2,0),F(0,0,1),P(2x2,2x2 ,0),

∴BC=(0,2,0),PF=(-22 x,-22 x,1)

.要使PF与BC所成角是60°,只需使|BC?PF||BC|?|PF| =cos60°

,所以x2?x2+1=12,∴x=1,所以当点P是线段AC的中点时,PF与BC所成的角为60°.

二、探究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图2

【例2】 如图2,在三棱锥A-BCD中,侧面ABD、ACD是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D是公共的斜边,且AD=3,BD=CD=1,另一个侧面是正三角形,在线段AC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ED与面BCD成角30°,若存在,确定E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在AC上任取一点E,使CE=x(0≤x≤2),利用ED与面BCD所成的角为30°来构建方程,再求x.

解:以D为坐标原点,以直线DB、DC分别为x轴、y轴的正方向,以过D

与平面BCD垂直的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D(0,0,0),E(22x,1,22x),DE=(22x,1,22x),

又平面BCD的一个法向量为a=(0,0,1),要使ED与面BCD成角30°,

只需使DE与n成60°,只需使|DE?n||DE|?|n|=cos60°,即22x

x2+1=12,∴x=1,

当CE=1时,ED与面BCD成30°角.

三、探究二面角

【例3】 如图3,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D=AA1=1,AB=2,点E在棱AB上移动,当AE等于何值时,二面角D1-EC-D的大小为π4 .

分析:设AE=x(0≤x≤2),利用二面角D1-EC-D的平面角的大小为π4 来构建以x为元的方程,再求解x,就确定AE的值了.

图3

解:∵ABCD-A1B1C1D1是长方体,AD=A1A=1,AB=2,以D为坐标原点,分别以直线DA、DC、DD1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AE=x(0≤x≤2),则D(0,0,0),C(0,2,0),D1(0,0,1),E(1,x,0),

∴CE=(1,x-2,0),CD1=(0,-2,1).

设平面D1EC的一个法向量为n=(a,b,c),

由n?CE=0,n?CD1=0,

得a+b(x-2)=0,2b-c=0.

令b=1,则c=2,a=2-x,∴n=(2-x,1,2).又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DD1=(0,0,1),要使二面角D1-EC-D的大小为π4 ,只需使

|DE?n||DE|?|n| =cosπ4 ,∴21×(x-2)2+5 =22

∴x=2-3,x=2+3(舍去)

,所以当AE=2-3时,二面角D1-EC-D大小为π4 .

对于立体几何的探索性问题一般都是条件开放性的探究问题,采用的方法一般是执果索因的方法,假设求解的结果存在,寻找使这个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运用方程的思想或向量的方法转化为代数的问题来解决.对于立体几何的探索性问题最适合用空间向量的方法,只需通过坐标运算进行判断,在解题过程中把“是否存在的问题”转化为“点的坐标”是否有解、“是否有规定范围内”有解的问题,使问题得到简单、有效地解决.

探究性学习法 篇7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法,中职学校,护理专业,数学教学

本研究主要对中职学校护理专业数学教学进行研究, 对比传统教学方法及探究性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将我校护理专业220 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4 级护理专业学生220 名, 以班级为单位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其中1 班、2 班110 名学生为实验组, 3班、4 班110 名学生为对照组, 所有学生均为女生, 最大年龄为18 岁, 最小年龄为16 岁, 平均年龄为 (16.3±0.8) 岁。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即以教师讲授为主, 对知识进行讲解后让学生练习, 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实验组采用探究性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以函数的表示法为例进行教学研究, 具体方法如下。

1.2.1 建立小组将实验组110 人分为5 组, 每组22 人, 每组设组长1 名, 采用组长负责制, 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

1.2.2 布置任务在医学领域中, 函数表示法有着广泛的应用, 可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函数表示法常用的有3 种, 即解析法、列表法和图像法。本次教学分别对5 个小组布置了5 个任务, 让学生根据任务进行信息收集, 主要任务包括: (1) 临床上静脉输液每分钟滴数与每小时输入毫升数之间的关系; (2) 1~12 岁儿童的体重计算方法; (3) 儿童用药, 如某种药物用药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5 mg, 请问用药剂量与体重之间的关系; (4) 给糖尿病病人做葡萄糖耐量试验, 服糖前及服糖后30 分钟、60 分钟、120 分钟、180 分钟各测一次血糖, 所测得的血糖数据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如何表示; (5) 如何将住院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数据以点的形式描到医院的体温表中, 然后把有关的点连成曲线。5 个小组采用抽签方式选择以上任务。

1.2.3 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学习函数表示法时, 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 复习函数的相关知识, 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基础。之后, 教师将收集资料的途径告知学生[1], 主要包括: (1) 在组长的带领下到医院相关科室收集资料。 (2) 通过网络查找相关信息, 收集资料。 (3) 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每个小组根据题目进行小组讨论, 对资料的收集方法进行选择。收集资料活动主要由学生进行, 教师针对学生所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和帮助。收集资料后, 各小组经过整理、分析、讨论及总结资料的环节, 将所选任务的函数表示法写出来, 教师指导整个过程, 对学生进行帮助, 整合相关资料。在此期间要多鼓励学生, 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发散思维[2]。最后为成果展示阶段。每组选一名代表对资料收集过程进行简要阐述, 并应用幻灯片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展示, 将所选任务的函数表示法写出来[3]。

1.3 评价方法

当课程结束后, 在统一命题的前提下, 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两组的教学效果。发放问卷220 份, 回收有效问卷220 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1.0 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采用 χ2检验和t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结果显示, 实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可知, 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知识运用及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全面推进, 教学方法的改革成为重点。护理专业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 教学目的是为临床提供优秀的应用型护理人才, 因此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对于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探究性学习方法就是以问题及任务为纽带,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探究活动, 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4]。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对知识进行探索, 进而掌握知识。探究性教学主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依据, 通过问题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综上所述, 在中职学校护理专业数学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学习法, 不但提升了学生的考试成绩, 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团队合作意识、知识运用及综合能力也得到相应提升, 值得在护理专业数学教学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谢秀坤.中职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法的应用[J].广西教育, 2013 (2) :138-139.

[2]梁园园, 江智霞, 张永春, 等.体验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 (10) :880-882.

[3]刘萍, 田丽.情景教学法在急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13, 27 (12) :1133-1134.

探究性学习法 篇8

一、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 由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中学生把课外较多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试题训练上, 课外阅读面比较狭窄, 学生的文学素养普遍降低, 对语文学习普遍不感兴趣。传统语文教学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教师多以自己为中心, 只强调教师的“教”, 而忽视学生的“学”, 即使采用讨论的形式, 也往往是教师设计问题, 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转, 学生的学习方式受到局限, 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不容易实施。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 个人兴趣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学习被动, 学习兴趣不高, 激发不出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难以实现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为此, 教学必须适应社会需要, 重视开发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是新一轮课改的重要内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亦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信息渠道,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语文课本, 而向生活延伸,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 探究性学习符合人本主义理念。人本主义认为, 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 具有人的价值和尊严, 具有人的主动性和独特性, 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丰满的人性。实践证明, 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体验成功的愉悦, 就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强化学习动机, 使他们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探究性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使不同层次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施展各自才能和智慧, 释放自身创造能量, 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 张扬学生个性, 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创新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 探究性学习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担任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学习不应该被看成对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 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的活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 探究性学习促使教师解放思想, 转变教学观念, 将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 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二) 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

(三) 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敢于创新的精神,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逐步发展他们与他人交往和经验共享的能力, 增强学生开展语文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四) 探究性学习促使学生学会收集、整理材料, 养成主动探索的语文能力。

四、课题实施情况

(一) 围绕“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这一论题展开探究, 课题组教师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而富有成效的活动。如端午节, 侯庭民老师安排学生收集有关端午的音像资料, 开展“走进端午”的语文实践活动。李翠珍老师在上《晏子使楚》时, 把课文编排成小型课本剧, 让学生表演, 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二)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均有所转变。教学中, 教师能让学生自读、自悟、说真话、抒真情, 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学习。课堂上, 学生互相讨论, 各抒己见, 解人以困, 虚心求教, 平等对话。阅读时, 教师能指导学生围绕课文核心声情并茂地读, 情真意切地说, 设身处地地想, 身体力行地做。教师能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 给他们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并积极尝试小组学习的途径, 在重难点处、语言实践中、反馈评价中合作。教师能精心组织探究性学习, 合理安排探究内容, 给予充分探究空间, 在探究过程中落实语文实践, 培养主动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 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1) 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加强。在学习中已不完全依赖老师的讲解, 而是先想办法自己解决。 (2) 合作学习已养成习惯。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 学生在教室里能尽情表现自己, 情趣盎然, 学生学习激情、活力得到迸发。 (3) 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 (4) 学生写作能力不断提升, 写作活动参与度较高。学生在“作文竞赛”、“报刊投稿”、“发表小论文”等方面积极参加, 成效显著。学生的作文水平呈稳步提高的势头。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 立足于学生的学, 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展开教学过程。通过几年实践, 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成功的经验。

(一) 教育科研做到“四个一”。 (1) 一周一小研。每周星期四下午, 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或研讨活动。 (2) 一课一反馈。每节完整课结束, 反思自己教学上的“得”与“失”, 在教案后做好教学反思。 (3) 一期一回顾。每个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一份工作总结。 (4) 一阶段一小结。在课题研究三个阶段中, 每个阶段每个课题组成员写出自己本阶段的收获。

(二) 教学中, 师生关系实现“八个转变”。 (1) 教师角色由“一言堂”变对话讨论。 (2) 师生对话由居高临下变平等互动。 (3) 对话语气由命令口吻变商量语气。 (4) 课堂表情由板着脸孔变微笑面对。 (5) 处理学生事件由简单粗暴变心灵沟通。 (6) 对待学生错误由斥责轻视变包容尊重。 (7) 表扬语言由吝啬变大方。 (8) 考虑问题由教师角色变学生角色。

(三) 教学中, 坚持“九个要”。 (1) 课堂氛围要宽松、和谐、愉悦、开放。 (2) 课堂方式要自主、合作、探究。 (3) 课堂评价要民主、客观、公正、及时、激励。 (4) 学生之间要有交流、讨论。 (5) 知识掌握要有质疑、反思。 (6) 能力形成要有练习、反馈。 (7) 课堂学习要有争论、笑声。 (8) 媒体辅助要适度、得力。 (9) 教学思路要清晰、新颖。

(四) 科研效果逐步显现。经过课题组教师的艰辛努力, 学生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与以往相比, 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度明显改变,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应试能力有所提高,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在朗诵会、演讲会、文学社团活动中, 学生的自我展示意识明显增强, 一些文学报刊已成为他们成长、成功的平台。三年多来, 我校学生在《廉洁的种子》、《大湖湾》等杂志上已发表了多篇优秀作文。

六、探索与反思

三年多来的教研实践, 此项课题研究工作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挫折, 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完善。

(一) 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学校缺乏在市、县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师;青年教师队伍成长参差不齐;学校管理人员对教师缺少有力指导与引领, 领导方法和管理协调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教书轻育人、重结果轻过程方法、重投入轻科研反思的现象, 都需要在今后课题深入过程中不断完善。

(二) 在课题实验过程中, 组织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措施不力, 有的教师不敢放开胆子尝试, 生怕影响当年学生考试成绩。

(三) 有的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上只重形式, 不讲实效, 课堂教学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付出不少, 收效甚微。

(四) 探究性学习对教师的素质提出较高要求, 老师们的知识面有待拓展。

(五)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家境差距大, 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如何帮助学习能力较低、学习资料相对匮乏的学生适应探究性学习还有待继续探索。

总之, 通过探究性学习实验, 课题组的教师和实验班的学生都有很大收获。大家共同增长了新知识, 掌握了新方法, 也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欢乐。今后, 我们将继续以更新观念为前提, 以课堂教学为重点, 加强研究, 不断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力争以课题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 把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朱慕菊, 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1.

探究性学习法 篇9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接受性学习,整合,知识,能力

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不同时期的教育观有着不同的看法。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 学习方式应该是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教育要求的一种体现。不同时期, 不同教学目标与之对着不同的学习方式, 因此教师在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时, 课堂上也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

一、对两种学习方式的分析

一方面, 接受性学习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课本上基本知识, 能给学生的学习成绩带来显著的提高。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方式都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 而且它仍然是现今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我们在批判它的弊端的同时, 也应该看到它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大多是人们长期积累与总结的文化结晶, 若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完这些知识, 并经历所有的研究过程那是不可能的。同时探究性学习也需要以接受性学习为基础, 不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进行的探究性学习肯定难以开展, 就算勉强展开也难以取得实效。

另一方面, 探究性学习则能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同时也能享受自主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 接受性学习已经很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 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探究性学习是初中数学课程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它有助于学生理解某些数学定理与结论产生的原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与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实施适当的探究性学习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 能促使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与掌握, 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迁移。

二、两种学习方式整合要考虑的要素

1.整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

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让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合适的时机合理运用。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学生, 因为还保留着小学学习的习惯, 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往往还是比较片面的, 形象的, 直接的, 很多知识都需要教师的详细讲解与系统梳理, 所以他们的学习方式主要还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尤其是在人教版数学七年级第一章《有理数》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的学习中, 由于负数的引入, 使得数的范围变广了, 学生对数的概念有了一定改变, 在运算的过程中一时间难以适应, 定理、公式会容易混淆导致计算出错, 因此教师在讲授这两章的内容时最好以例题为切入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题格式的规范化, 引导学生以接受性学习为主探究性学习为辅更符合他们的认识特点。

随着教学内容的改变和学生年龄的增长, 课堂上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探究性学习的比例可以逐步增多。如在人教版七年级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学习中, 由于这两章书是以几何内容为主, 虽然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不多, 但是图形的可变性较大。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方式来对知识有初步的认识, 然后用较短的时间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总结, 最后设置一些图形变式题, 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 从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整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 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课堂上教师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而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总是存在的。尤其是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时候, 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优生通常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这部分学生的收获相对较大;而后进生通常因知识和能力的限制, 导致对探究的问题理解不够透彻或根本不明白, 因此他们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都可能是比较迷惑和被动的。针对这样的情况,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 对后进生多给予关照和鼓励。后进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坏孩子”, 更不是智商低下的“低能儿”。他们好比是缺乏营养的谷物, 带着瑕疵污垢的玉石, 课堂上适时地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可以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激发学习的潜力, 他们也一样可以发光发亮。

第二, 调整探究内容的难度和梯度。设计的探究内容尽量是由浅到深有序增加和多环节小梯度变式的形式, 使得绝大部分的后进生也能轻松入门并能同步跟上。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分式》第二节的第3课时———分式的加减运算。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跟小学的分数运算法则基本相同, 只是把“分数”的词改成了“分式”。

第三, 调整探究的时长。课堂上不是说探究的时间越长就越好, 相反把过多的时间用在探究性学习上, 会导致课堂效率降低, 某些较为复杂、难懂的知识必需先用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接受性学习, 让学生充分掌握必须的基础要点, 然后再进行适当的探究性学习。只有这样课堂的学习效率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同时这也是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有效整合的一部分。

3.整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先明确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定义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再对教材进行研读、分析, 把初中数学教材内容进行分类, 初步整理出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对应运用两种学习方式侧重点的调整。

第一, 一些较为简单、既定的知识采用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更为合适。如有理数的运算, 二次根式的运算以及一些概念性的术语、符号等。这些已经由前人指定了定义用不着太多的精力进行探究, 学生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第二, 一些公式、定理的推导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更为合适。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勾股定理的证明,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函数图像的性质等。这些内容在探究的过程中可操作性较强,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得出结论。学生通过探究所获取的知识, 在理解、记忆等方面都比教师讲授的要深刻得多。

第三, 一些具有较高难度和可变性强的知识应先接受后探究更为合适。如分式方程的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圆的切线证明以及一些综合性思考题的思路分析等。这些内容不容易被学生所理解, 如果直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那么会让他们对知识产生模糊甚至混乱, 从而影响学习质量。如果教师先采取示范讲解的接受性学习方式, 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和步骤去解题, 体验正确的思考方法, 从模仿中初步感悟知识的核心, 再让学生重新去体会、探究, 就能让学生找到明确的思考方向, 少走很多无谓的弯路, 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课堂上没有绝对的探究性学习或接受性学习。在实际的学习环境中, 这两种学习方式应该是同时存在, 相互交替、融合的, 在接受中有研究, 在研究中有接受。无论是探究性学习还是接受性学习都是学生学习所必需的。我们在积极营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 应该不断地克服两种学习方式的弊端, 发挥其优势, 扬长避短, 让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巧妙结合, 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1]李军.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3 (10) :23-23.

探究性学习方法 篇10

一、以实验为载体进行探究性学习

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科学探究过程, 而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 发挥学科自身优势, 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 进行科学探究,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的过程。”在新课程中提倡学生进行探究式实验和使学生能将化学与更广泛的社会问题相联系的开放式实验, 此类实验主要是指学生运用实验手段, 探究未知的现象, 着眼于探索他们自己感兴趣的化学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因为它促使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自己探索从而发现新知。例如, CO2通入Na2CO3溶液的实验研究

首先设疑:CO2通入Na2CO3 溶液会有NaHCO3 沉淀析出吗?

实验探索:①把CO2通入Na2CO3溶液中, 无论通多长时间, 也不见有任何现象发生。②把CO2长时间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观察, 也不见有沉淀析出。③在煮沸条件下把Na2CO3配成饱和溶液, 同时加入适量的固体溶解、静止、冷至室温后过滤, 在滤液中通入CO2, 很快就有NaHCO3晶体析出。通过探究性的学习使学生能形成一种积极主动自主的学习方式。

二、精心为问题立“疑”设“障”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疑”引导探究的条件, 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善于发现时机, 还要善于创造时机。精心为所要讲述的问题立“疑”设“障”, 而立“疑”设“障”时要反复考虑, 努力创设一种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氛围, 把学生引入学习的佳境。根据内容巧妙的设疑布障, 在常规的途径中设置非常规的问题, 或在一般层次中设置较深层次的问题, 或在单向问题中设置多项问题, 特意给学生造成一些“学习障碍”, 激发学生进行探究, 独辟蹊径扫除障碍。例如在学习氯气的性质时, 先做演示实验:将一块干燥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分别放入两瓶盛满氯气的广口瓶中, 让学生观察现象。当学生看到所演示的现象时疑问顿生:“Cl2 为什么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却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大家疑虑重重, 课堂气氛活跃而热烈。有人说是因为有水吗?我看时机已到, 及时肯定他们的发现“很正确, 是因为Cl2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那么大家能否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推测产物是什么呢?同学们跃跃欲试, 探究的兴趣非常高涨。从老师的设疑、学生的生疑到疑问的解除, 步步深入, 层层递进, 达到了启迪思维、引导探究、培养兴趣的目的。

三、在探究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其实早在古罗马时期, 普罗塔克就明确指出, 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 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种!生命的火种!精神的火种!心灵的火种!

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 教师的“导”是为了学生的“演”整个学习活动中, 学生应是主角, 是学习的主人。我们不能再循着老师讲, 学生听;老师“灌”学生“装”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应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让他们尽展风采, 在学习中自我调控, 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 提高学习效率, 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的根本原则, 教学法的各个环节都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一定是教师精心设计的, 更应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发现。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和相关知识的创造性处理, 使之转换成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 从而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探究”有师生交流, 还要有学生之间的讨论, 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应高高在上, 袖手旁观, 应当热情地走到学生中间, 作他们探究新知的引导者和同路人。

例:我们在讲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这一问题时, 同学们很容易就掌握了酸溶液的PH<7, 碱溶液的PH>7, 中性溶液的PH=7。而对同一溶液稀释前后的酸碱性有争议。我抓住这难得的时机, 让学生自己动手得结论。结果难点很快化解, 因为他们自己通过实验验证了同一物质在稀释前后酸碱性不变。即酸经过稀释后不可能变成碱, 碱也不可能经过稀释变为酸。我乘胜追击继续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经过讨论很快得出“都是水的电离引起的”。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水到到渠成, 而且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过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四、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通过化学教学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我们要让学生关注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社会问题,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人们在享受化学科学的成果给人类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和环境正在遭受破坏。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士壤污染、噪音污染、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等日趋严重, 而许多污染源与化工生产等有关。我们在化学教学中, 应当向学生介绍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和酸雨产生的原因;学习化学燃料的利用, 化学肥料的生产和使用时, 认识到化肥的过量使用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知道医药、农药、材料等的生产, 在提高了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 也会给人类带来环境污染。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 无论是从事工、农业生产还是进行技术革新, 无论是开办一家工厂还是进行一项工程, 首先想到的是要保护环境, 不带来环境污染。化学学科中的许多内容与自然资源的利用有关,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结合化学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探究性学习法 篇11

【关键词】初中科学 实验法 探究能力

初中科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但是对学生来说却是深奥的,在科学这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掌握良好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多进行实验,在实验中体会科学。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鼓励他们对实验的形式进行创新,不断地进行探究式实验,这样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还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建立良好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如果不采用实验辅助学习,学生们对于其中的内容和知识则不能较好地进行理解,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体会科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一、运用趣味实验启发学生兴趣

科学这门学科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它能让学生懂得很多实际生活中的现象产生的道理,而且在中考中有着很大的比重,所以一直是教师、学生与家长都十分重视的一门学科,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科学,怎么才能达到更高的教学效率,又如何才能让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爱上这门学科是教师教学中较为关注的问题。

学生刚进入中学接触科学的时候,教师应该采用一些适当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产生对科学的热爱。那么教师就不应该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而是应该多在课堂上进行一些趣味性的小实验,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烧不坏的毛巾”、如何将水变成牛奶、气球自己慢慢膨胀这些小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尝试,这样学生在感觉到这些实验神奇的同时,心中就会产生疑问,那么教师就应该适时地为学生们进行讲解,告诉学生这些实验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让学生多关注身边的自然现象,运用自己学过的科学知识进行解释,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让兴趣成为他们学习的动力,只有他们对这些实验感兴趣,才会让他们产生学好科学的欲望,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思考,勤于动脑。

在课堂上,教师将课本上的科学知识讲解过后,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书本上的知识。例如:学生在学习了气体压强与气体流速之间的关系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小实验,来验证这一关系,教师在实验中只是起到提示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设计师,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有成就感,让学生体会在实验中学习科学的乐趣,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还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巩固,可谓是一举多得。

二、重视实验的基础性,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在实验中如果只是注重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很多实验都会是失败的,因为学生自身不具备良好的实验能力,没有扎实的实验基础,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将实验顺利地完成,一定会在实验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所以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实验基础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客观的实验精神,这一过程不仅能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实验能力,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第一节实验课中,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在实验时应该具备的能力与精神,让学生明白实验对于科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让学生形成一种观念,就是在实验中一定要用事实说话,不能为了实验而实验,一定要采用正确的实验方法和事实求是的态度进行实验。教师要将一些实验中常用的装置交给学生,告诉学生这些器材的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免学生在以后的实验中因为操作不当发生意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用创新的实验方法进行验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即使实验是失败的,但是学生也会从中收获很多。

三、改变实验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虽然说在科学的教学中应该重视实验,但是实验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虽然也会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但是多数时候都是教师在前面演示,学生坐在下面观看,并不能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到实验的乐趣,从而也就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应该改进实验方式,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体,更好地体会科学带来的乐趣。

首先,教师在实验中采用的实验道具如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那么学生就会觉得很陌生,缺少熟悉感,这样就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多利用学生身边的事物作为实验道具。例如,在学习物质的导电性时,教师就可以用尺子、铅笔、小刀等作为实验的道具,这不仅让学生感觉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都能对科学进行验证,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教师要将演示实验更多地改为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演示实验具有很高的成功率且可以节省时间,教师在课堂中大多采用这样的实验方式进行教学。但是这样的方式存在着很多缺陷,由于教师演示的位置,很多学生不能很清晰地观察到实验的现象,这就会导致很多学生因为无法看清,就选择了放弃,无法让学生感受实验的过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实验教学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实验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每个人都参与到实验中来,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更真切地感受到实验的过程,这对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四、用鼓励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由于他们之前并没有太多实验的经验,可能会不敢进行操作,这时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一些鼓励,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更好地感受实验的乐趣。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进行创新式实验,在学生有好的实验方法时要即使地给以肯定和鼓励,如果学生的方法是错误的,教师也不能对学生进行批评,而是应该帮助学生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做才能既不让学生感到失落,丧失学习的信心,还能帮助学生进行改进,让学生在错误中收获知识。

教师的鼓励就是学生前进的动力,也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实验的力量来源,只有教师给予学生一个轻松的实验氛围,让学生可以大胆地进行实验创新,才能提高学生进行探究式实验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在实验中加入自己的想法,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更加主动地进行创新实验,对于科学中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究式实验,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进行创新,在创新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科学学习的效率,达到教学的目的。

总结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要想让学生更好地学好科学这门较为深奥的学科,就应该让学生多做实验,尤其是探究式实验,这样的方式不但有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其中,自己动脑设计实验,不但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赵进、陈士元. 对待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师要规范更要创新[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8).

[2] 朱清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科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 刘莲萍. 关于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 考试周刊,2009(20).

[4] 孙秀荛. 提高初中科学试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新课程研究,2010(196).

高中地理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探究 篇12

一、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课堂学习、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某一研究专题, 并能主动地获得知识,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学习知识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 助学生成才”, 其实质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与传统的被动式学习方式相比较, 它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更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已不是过去的“知识传授者”, 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二、地理学科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探究性学习不仅是一项学生自主学习和记忆知识的活动, 而且也是学生拓展思维和培养能力的活动, 它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培养地理探究性学习能力的一般方法

1. 加强目标优化整合

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 应该体现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一致, 不但要重视预设目标, 而且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性目标。第一, 研究性学习要求通过自主探究, 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第二, 研究性学习要引导学生运用原有知识目标和创新素质目标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整体。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因此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而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理解或了解某个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多节教学内容加以整合, 统一实施教学, 达到教学目标的优化整合。

2. 重视学生学习过程

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目标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因此, 地理课堂不应当是单向的“独白式”课堂, 而应该是互动的“对话式”课堂。在地理课堂上, 应该多鼓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经常性地发生一种“对话式”关系, 使师生在“对话”中发生知识与情感的碰撞, 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师要摆脱过去的“以学科为中心”或“以知识为中心”等旧观念的影响,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目标。换句话说, 就是教师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亲身体验、亲身实践, 并让学生从中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情绪,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3. 营造民主和谐氛围

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既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能以新知识为工具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探究, 做到“现学现用”。课堂上, 教师可运用鼓励表扬、小组竞赛、讨论交流等手段, 调控地理课堂气氛, 使地理课堂的氛围“活而不乱, 稳而不死, 学而不厌”, 让每一堂地理课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学习。

4. 制定实施探究计划

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环节。在选准某一课题展开探究性学习时, 教师要事先给学生布置明确的任务, 让他们制定出较为详细的实施方案, 包括探究目的、探究方法、探究时间与过程、成果形成与展示等方面, 并且要让每项任务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制订计划是前提, 实施计划是关键。这一阶段耗时最长, 可能是数周, 甚至几个月, 但这个阶段也是真正让学生体验探究性学习的最重要部分, 学生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 以探究小组为单位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此外, 教师还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学生自己探索学习, 让学生相互合作。在课堂上, 可让学生自由组合, 建立学习兴趣小组, 只要在一起时能有效学习、有效合作, 就可以组合在一起。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相互探讨, 学生积极性高, 课堂气氛活跃, 效果也好。因此,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这也是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总之, 在地理课堂中,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要让学生多一些体验, 少一些单调的知识传授;多一些讨论研究, 少一些枯燥练习;多一些动手实践, 少一些理论说教。通过各种方法去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升.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5) .

[2]陆良中.浅谈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J].试题与研究, 2010 (6) .

上一篇:心房起搏下一篇:对外贸易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