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

2024-09-23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精选12篇)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 篇1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种学习方法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经验和能力, 储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 具备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积极要求探究数学中更多有趣、有意义的知识.所以, 在活动单导学模式下,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很有必要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能力基础.现结合自己课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 探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几点认识.

一、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疑问”是每个人的天性, 学生要有“敢于问”的习惯.如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 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提问进行思考, 学生智慧的甘泉反而渐渐干枯, 听不到学生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数学知识大多数来源于生活, 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如果教师大胆放手, 把要讲解的知识转化为探究性的问题, 再给足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时间,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产生疑惑, 发现问题, 再提出问题.

例如, 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一课, 课前教师可让学生准备一个侧面贴满标签的圆柱体罐头盒子.课上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圆柱体罐头盒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计算你自己准备的圆柱体罐头盒的侧面积呢?这时,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学生观察罐头盒上的标签纸, 有人先把标签纸取下来, 再展开来看看是什么状态, 孩子们发现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 想办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就可以求出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了.小组里学生互相协作并讨论交流, 问题似乎也就能水落石出了.到了小组展示的环节, 一个小组的成员很有礼貌地站起来.生1:我们将这个标签纸沿着圆柱体的一条高剪下来, 将标签纸展开铺平, 就得到了一个长方形;生2: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如果知道了, 就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也就是这个罐头盒的侧面积了.生3:长方形纸的长和宽可以用尺量.这时, 其他小组的学生在思考 (教师有意让大家对展示的内容进行思考, 以便进一步探究, 提出更有意义的问题) .有学生举手并自己站起来说:我觉得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体的底周长, 如果给我们的圆柱体不可以像今天这样把标签纸展开来, 那我们不就没有办法计算侧面积了, 所以, 我们可以测量圆柱体的底面直径, 利用圆周长的公式计算圆柱体的底面周长, 再乘圆柱体的高就能求出圆柱体的侧面积了.

二、紧扣探讨问题, 明确探究目标

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法, 转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 由课堂中的主要听众变为课堂自主探究的主人.学生在课堂学习时, 不再是只听老师讲解知识, 听老师提出问题, 只要围绕老师提问思考回答就可以了, 而是围绕课堂学习的内容自主探究问题, 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 探究问题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出现探究的盲目性, 也就是一下子很难找准目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不能围绕中心问题进行, 只是解决比较肤浅的问题, 甚至是所答非所问, 达不到探究的效果, 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教师设计探究问题时, 要让学生紧扣问题探究, 明确探究的目标.教师设计的问题, 目标要小, 不宜太大, 让学生容易理解问题的指向, 也便于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例如, 学习“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时, 教师让学生试着想办法找出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学生拿出等腰的三角尺, 摸一摸边和角, 量一量边的长度, 比一比角的大小, 实际上就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围绕三角形的边和角进行探究, 理解“等腰”是什么意思, 学生在解决了“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后, 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两条相等的边所对的角之间又存在着什么关系呢?”“那么我们有哪些方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呢?”学生围绕这些问题一步一步进行探究, 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断和特征.根据等腰三角形的特征让学生尝试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画图的方法”就是学生探究的主题, 学生自主探究后小组交流方法, 再在全班汇报展示, 让大家共享探究的成果.事半功倍.

三、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

关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 比关注结果更重要.小学数学绝大多数题目探究的结果学生已经确定了, 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就尤为重要了.所以, 要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和领悟数学思想, 探究获得数学知识的方法.也就是说, 探究过程富含着较为深刻的教育意义.为学生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是我们教师的重要任务, 探究活动的设计不宜过于细化, 不然学生只能跟着老师设计的思路去完成, 不能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创新作用, 探究也就处于肤浅状态, 不能深入进行, 更不利于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活动设计也不宜过于粗糙, 向学生抛出一个较大的问题, 学生无从下手, 只会坐等.设计较为合理的探究活动, 要研读探究的问题, 分为要探究的几个部分, 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探究能力, 针对不同的学生会出现不同问题的预设等.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 可设计师生共同探究的活动.教师先让学生把四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 每份用2表示, 再分成两份, 每份用1表示, 这时教师又要求学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 怎样表示?引起了学生思维的矛盾,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因为分数的表示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新鲜事, 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阅读课本, 学习一种新数.因为这类问题情境是以矛盾冲突为基础而产生的, 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 所以,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特别投入.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的时间要得到保障, 要有充分的探究时间, 让每个人都能在小组里发表自己的见解,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判断别人发言的正确与否, 概括问题的能力等,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探究的问题较多, 不能一下子把时间交给学生, 应分成几个探究的小段, 分别探究, 这样既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探究活动, 又能挖掘问题的实质, 有效地培养学生掌握探究过程中的方法.

四、注重探究后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 在质疑、实践、推理、判断、演算和反思等探究学习活动中, 既能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 又发展了收集和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高年级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探究.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探究问题, 这给需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提供了一个自我发展的广阔天地, 而不同的探究, 又能使他们得到各自所需的体验.表达与交流不但可以使学生把探究的问题按照自己的方式表述出来, 加深理解, 而且可以让全班资源共享, 把不同的探究结果整合, 形成一个完整的探究结论, 完成知识目标的学习.

学生对探究成果的表述过程中, 其他学生要注意认真倾听, 这是一个很好的接受、理解、对比、判断、整合知识等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 其他学生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探究成果提出质疑, 让大家讨论, 还可以对展示的学生的表述内容作出判断和补充.在这个时间里, 我们要尽量让每名学生表述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探究经验与方法, 体验自己探究所得的快乐。

教师在这个时间里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 重要的是组织展示活动的有效开展, 更要与学生一样注意倾听每一名学生表述的每一句话, 对学生的表述进行适当的修正, 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对学生的展示进行归纳、适当板书, 使学生形成本课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学生的精彩表述, 进行激励性评价, 激发学生勇于展示的精神.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引起学生在学习观点上的根本转变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既要与同伴合作, 又要独立思考, 通过亲身体验加深自己对学习观的理解和认识, 学会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 培养自己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 从问题或任务出发, 通过模拟科学研究情境和途径, 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也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求的经历, 是感知、认知、体验的过程, 包括了挫折与失败, 成功与喜悦.

关键词:探究,体验,发现,关注

参考文献

[1]史冰清.问我所疑, 问我所想[J].小学教学设计 (数学) , 2013 (3) .

[2]黄伟星.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选择与应用[J].小学数学教学, 2013 (3) .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 篇2

对于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新事物,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要研究怎样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

1、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

经常发现有些教师没有转变观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地方,还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方式进行教学,一堂课下来基本上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探究学习和算法多样化等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只是走过场。

2、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在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教学,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形式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验中要有一个科学的态度,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将传统的教学形式说得一无是处。不讲原则的过多的合作学习也有可能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3、处理好教学形式和目标的关系

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能让好学生一个人代替小组汇报交流,或者让组长做小老师,而要引导小组成员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使之对小组的学习任务产生一种责任感,从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4、加强教师合作学习技能的培养

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加强对合作学习教学技能的培养。教师的合作学习教学技能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学习的分组。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小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2)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3)合作学习的课堂实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就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需要合作时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要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多给他们一些发言的机会。

(4)合作学习的课后总结。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课后跟踪调查、收集反馈信息、反思成果与不足、对教学进行全面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改进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批改、找学生谈话等方式收集信息,反思取得成功的经验和不足之处的教训,进而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再做具体的指导,促使每个小组都进行反思,这样慢慢会形成小组合作学习的良性循环。

5、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些问题是学生不善合作、不知道怎样合作造成的,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更缺乏从事合作学习所必需的有效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拒 城 河 小 学 数 学 拓 展 性 探 究 学习总 结

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性学习 篇3

新课程中强调到,在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中,亲身经历到其中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探究性学习属于一类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有探究性的问题开展探究,并在探究途中自主得到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新的一类学习活动。它所带来的即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的改变,更主要的是教给学生更为广阔的获取知识的方式以及渠道,让学生处在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生动的、多元的学习氛围当中。在探究性学习中,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让学习变为学生自身的需要,让学生学会去探究。

一、让学生在创新活动和动手操作中构建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随处可见,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来考虑,有创新性地组织数学智力数学活动。激发学生自觉地钻研和创新,在集体交流中,完成对信息的加工过程,让数学教学达到学生自觉探究的目的。让学生所学的知识真正变为自身的精神财富。比如,在学习“圆的认识”的课堂上,有位教师就是如此匠心独到地上好这堂课的: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先让学生观察圆形花圃,再给每个小组发了一套特别的画圆工具:一个长钉、一条短绳、一个锥头,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在地上画出圆形花圃的形状。当学生把圆画好时,教师当即让学生讨论半径、直径的特点,以及圆心、半径的作用。这时,学生有感而发,表现出异常的积极。最后,教师把学生带回教室,又要求他们转入学习用圆规画圆。此时,学生又感到发自内心地需要,要用圆规画围,必须认真地观察圆规、准确地认识圆规:圆规的一只脚相当于长钉、另一只脚相当于锥头、两只脚的距离相当于长绳。学生在激烈地思考和不停地动手中,掌握了画圆的规律,正确地认识了圆。整个教学活动都体现着一种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精神。让师生感受到乐趣,体验着享受。

二、合作探究在探究式学习中同样很重要

实践告知我们:学生的探究行为不应只体现在个体,还要联合同桌一起探究,小组探究等探究方式。目前最常用的就是小组合作探究。依据本班学生的组织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行为习惯和男女比例等,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明确分配,如:组长、记录员、操作员、报告员等,采用定期轮换制。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充分体现各个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例如,在教学“统计”时,小组成员有的看刻度,有的量身高,有的做记录,有的查错误。通过合作,他们感受到相互的依赖。每一个学生都有归属感,课堂不再有被冷落或遗忘的角落。又如,在教学“相距应用题”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小王、小李两人相距400米,小王每分钟走50米,小李每分钟走30米,走了55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这道题属于开放题,单凭个人力量解决有点困难。小组成员画草图,列算式,争汇报,齐验证,学生的思维不断被激发。合作探究增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与人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倡导多元鼓励评价,开拓学生继续探究的空间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的获得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来自所学内容的本身,从不懂到掌握的成就感;另一方面来自别人的评价,尤其是教师、同学和家长的肯定性评价。所以,作为一位称职的教师要对学生在探究学习途中获取的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表扬肯定,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激情。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一般要多用“真不错”“你很棒”“有见识”“有创意”等鼓励性的语言。评价也要讲究“创新”,可以采取命名“小小数学家”、“班级小博士”、“生活小行家”、“活动小能手”等多种形式赞赏学生。评价语言不要局限在有声语言,无声语言有时更具魅力,就比如教師的一个手势、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下抚摸有时都会使学生倍感亲切。学生在评价中体验到成功,具备了自信,获得了莫大的鼓舞。课堂教学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探究性学习活动的也就此结束。俗语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各种各样的鼓励评价,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需要,使探究成果在课外也能拓展、延伸,让学生把探究创造带到更广阔的空间。例如,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后,让学生测量自己的红领巾的底和高并算出所需的布料。学习“百分数”后,让学生分析一些生活现象,如“全场五折起”“八折优惠”“股市上涨2个百分点”等等。

学生在探究中占主导地位,要想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师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经由多种方式,当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逐渐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探究性学习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就需要提高重视,尽力使探究性学习迈入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能真正实现教学的意义。

【作者单位:平潭综合实验区城中小学 福建】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浅谈 篇4

一、创建最佳的课堂学习氛围, 产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氛围是课堂的一种学习环境, 对学生有心理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 当整个班级体都处在积极学习的状态时, 课堂气氛活跃, 我们就认为是良好学习氛围。学生会积极地在教师的教育下去探究学习。反之, 课堂气氛不活跃, 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互动不配合, 如“一潭死水”, 这就不利学生探究学习的学习气氛。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主导者, 学习气氛的创建取决于教师。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一种特殊的双边活动,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 是一个个活生生、能思考的、能活动的人, 我们要让学生建立起对教师的信任, 进而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让学生因为对教师的好感而喜欢学习, “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愿意和教师沟通, 学习上不担心因为出错而面对教师威严的面孔和指责。被教师的亲和力所感染, 课堂教学积极回应, 学习上更有积极性。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与学生交流的途径, 要让学生感到亲切, 对教师有好感。比如, 和颜悦色的教育、微笑面对学生、鼓励的眼神、拍拍学生的肩膀、竖起大拇指的赞许、言语的肯定、表扬、鼓励等等, 让学生学习上勇于直视困难, 有学习的自信心, 愉悦的学习心情。课堂学习气氛没有紧张、对立感, 呈现了温馨的情感气氛。师生在和谐宽容、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情感氛围中, 教学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 学生的探究学习必须在一个身心愉悦, 乐意学习的情感氛围中才能产生内在动力。

二、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引导探究学习的方法

在以往应试教育的观念影响下, 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在对学生灌输式硬性教育, 教师成为课堂主宰, 教师的教包揽了学生的学, 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为了单纯地完成教学任务, 进行指令性的教育, 告诉学生要学哪些知识、背诵哪些重点、做哪些练习等, 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 教学死板、机械。学生只有被动接受, 丧失了探究思考的活动。长此以往, 学生学得是知识拘束以及教师和书本, 一旦脱离了两者就会不知所措, 没有学习能力, 对今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有影响。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规律。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 按儿童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 做到该扶则扶, 该放当放, 达到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

1. 预习方法指导

预习是上课前对新知识的自学准备, 为课上听讲, 提高听课效率做的铺垫。进行课前预习能使对新学知识有个初步的了解, 做到心中有数。对新学习内容作一番学习尝试, 可以提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 所以必须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教师的指导有: (1) 设置预习思考题, 引导学生自学新内容。 (2) 从整体上对书本过一遍, 初步了解课本讲些什么, 哪些是旧知识, 哪些是新知识, 让学生仔细阅读几遍预习的整个内容, 做到逐字逐句认真读, 边读边划, 读后记录, 逐步读懂。在读的过程中, 区分难点内容, 争取通过自己的钻研解决, 把弄不懂的问题, 带到上课中去, 通过听课解决。 (3) 查补旧知识, 理解新知识。 (4) 做预习笔记。把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 以便上课时带进课堂来解决。 (5) 试做习题。在自学的基础上, 做一些练习, 来检查自己是否懂了, 有哪些掌握不牢固。

2. 复习方法指导

复习是学习的一个环节, 小学数学内容的逻辑性、严密性与系统性的特点, 学生要从复习中去强化理解和记忆。对于人的遗忘规律, 复习课是必不可少的。一方面, 由于学生通过学习, 知识在大脑皮层留下暂时联系的痕迹, 但是过了一些时间, 这些痕迹又会逐渐模糊, 产生遗忘;在指导方法上有: (1) 让学生明确复习的目的。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 复习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能够将学过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有清晰的记忆, 从而在考试的过程能够准确无误地回忆和运用。 (2) 让学生明白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一些概念、法则、规律、公式等基础问题以及一些解题计算上。 (3) 在复习的时候, 应该让学生以课本为主, 不要放弃课本去钻研课外难题, 那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以加深理解和加强记忆力为主, 以掌握知识的系统性为主。这样才能在整体上掌握好所学知识。

3. 识记方法指导

要想学好数学, 对教师所讲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重要结论、解题规律都必须记住。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传授记忆的方法。理解记忆法;分类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另外, 数学中所涉及到的数学学习方法还应是对大多数学生适用的“通法”, 而不能是适用于少数个别学生的特殊方法。

三、开展动手操作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乐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 而小学生的思维偏向于形象思维。6岁-12岁是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 特点是对新鲜的具体事物感兴趣, 善于记忆具体的事实, 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面对数学枯燥的计算、概念, 学生容易感到乏味, 没有探究学习的兴趣。动手操作, 是发展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探究乐趣, 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操作实践是能力的源泉, 思维的起点。它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形象化, 把枯燥乏味的文字叙述变成有趣的、快乐的、带有思维形式的游戏。从而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心理活动, 以达到知识的内化。如教学“圆周率”时, 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之前, 首先要给学生讲清进行探索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即使用滚动法和绕线法来测量圆的周长与圆直径的比值, 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 这样可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在这一充满乐趣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探究兴趣也会逐步得到提高与激发。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 篇5

【摘要】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个界定中数学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就是“抽象概括和形成方法理论的过程”。探究性学习是小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本文就笔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上,对探究性学习做的初步研究和探讨。【关键词】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种旧的教育观念至今仍然影响着一部分教师,旧的教学习惯影响着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该表现出来的高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压抑。事实上,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该只是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及其熟练的程度,而是应该更具有探索和思考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思考问题。因为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思考和探索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因此创新应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指导原则。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培养的,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强调的是主动参与,关注的是实现学生从“听数学”、“练数学”到“做数学”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如下的策略,使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

一、创建问题情景,使学生想要去探究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确定思维的方向,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加足思维的“马力”。设计问题情境要力求体现“五性”

障碍性:引起冲突,产生不平衡,提出智力挑战; 趣味性:富有趣味,吸引注意力,引发积极思考; 开放性:思路灵活,鼓励多样性,刺激发散思维; 差异性:层次分明,浅入到深出,吸引全体学生; 实践性:实际操作,寻求新方法,寻找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大纲修改稿,重点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地用现成的模式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索中了解实际问题中的各种关系,从而能将实际问题用数学关系式表达出来,这对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和数学思维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设计练习,不仅要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更要有利于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在设计练习的时候有时候不要把问题的结构设计的太全,条件不也不要太明显,必须能发挥学生的创造性,结合有关的经验才能解决问题,特别重视开发性练习的设计。例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时,教师首先创设情境:“上个星期,我校去春游,学校为我们五、六年级准备了380份食品,请同学们帮忙分一分,每个年级可以分多少份?”学生读完题目之后都跃跃欲试,第一位学生说:“我认为可以把380份平均分给两个年级,每个年级可以分得380÷2=190份”,听完这位同学的发言之后,很多人都这样认为。这时第二位学生站了起来说:“我不同意这种分发,请问:你怎么知道每个年级的人数相等呢?如果一个年级有180人,另一个年级有200人怎么办?”一石激起千层浪,已经有些辩论的味道了。我就顺势引导:“既然平均分不是很合理,那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分呢?”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后认为就应该按照班级的人数来分,这样是比较合理的。在这个基础上,我就说:“实际上五年级有学生194人,六年级有学生186人。”

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由学生的发言引出本节课需要讨论的问题,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自主地去探求新知识,又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了学生学习

二、提倡自主学习,提高探究的积极性

“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也就是让学生能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不仅指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增进学生的主体性,更是指教学过程是随学习内部矛盾展开,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活动和自我拓潜的过程。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往能力,充分拓展学生潜能。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1、超前学习

自主学习中的超前学习有别与以往的课前预习,以往课前预习是学生在课前简单地看一遍书,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但这些内容老师在课堂上,又要详细讲解,预习与不预习效果相同,并且预习增加了学习负担,所以,预习工作往往不能正常完成。而超前学习有这样几个方面:明确的学习目标、自学课本知识、做探索性或验证性小实验、达标检测。超前学习的目标,教师应在学生学习前公布,一般在前一课结束时告诉他们,使他们知道该学什么,解决什么问题,培养什么能力,查阅什么资料。在开始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自学课本知识。如阅读全文,先粗读,后精读。粗读了解知识的概况,了解本节要学的物理概念、规律、定律公式。精读,是对全文仔细阅读,反复阅读,细心体会概念、规律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这是超前学习的重点,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2、课堂问题

教学美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认为,若要使人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活动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有关问题。所谓课堂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课堂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新旧知识融合重组和内化,获得比超前学习更积极、更深层次的体验。对教师而言,就是要发现那些对学生来说是关键性的、共性的问题,以问导学,以问促学,多方位、多层次设问,使学生学得全而深,而不是将课本的知识再从头至尾认真讲解一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情感和理智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能提高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三、鼓励合作交流,激励学生共同探究

所谓合作交流,是指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使学生在相互讨论分析的基础上,能揭示知识规律或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途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往能力。为了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教师要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

听的技能:要培养学生专心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要能听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发言要作分析判断,有自己的见解。

说的技能:要培养学生能说的勇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条理清楚,语句完整,语言简练并且能突出重点。

交流的技能:尊重别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给别人有插话的机会,修改、补充自己原先的想法,体会他人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绪。策略的技能:学会根据任务性质来决定应该采用的策略,促使合作更加有效。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测量几种圆形物体的周长和直径,通过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合作研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使学生在测量、讨论中得到圆周长的计算方法是: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这次教学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又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创造和探究的潜能,教师将知识的原始发现过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学习方式探究新的知识,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方法,教师再“因势利导”就更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特点了。

四、重视评价体验,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学生主体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主动发展的动力和主动发展的能力。评价体验的主要任务在于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提高主动发展的能力。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发展:

首先是对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合作发现,实践运用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独创性等主体精神和品质进行评价,使学生获得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其次要引导学生对探究学习的活动过程进行反思,重点是提炼解决问题、获得新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有效策略,使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有所体验,并自觉将学习思维指向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策略上,以提高主动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笔者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进行了探索,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影响学生主动探究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教材的限制。以书本形式出现的数学知识,它的思维和智力价值是潜在的,这就往往使人误以为有了现成的结论和现成的论证,不经过什么思维就能直接地获得数学知识,于是教学中“满堂灌”便应运而生了,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它完全割裂了教学过程与人类科学探索过程的联系,也无视现代数学课程所强调的科学数学知识结构不单是内容的相似,更重要的是追求精神,思想和方法的一致。

(二)错误的观念。这表现为受目前教育现状的限制,我往往会忽视教学中数学知识的智能性,偏重数学知识的工具性,即不注重概念、原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的教学,而注重解题的训练,这样重机械模仿,轻联系变化;注重正确方法,轻深入分析的结果就是导致学生的死记硬背,只能得到表面形式的知识,因此只能解答死套公式的数学题,稍有变化,学生就会无从下手了。

(三)不良的习惯。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时候,学生存在着很多的不良习惯。如: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会很快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的兴趣也比较浓厚,就会抢占了大部分的操作时间;而那部分思维比较慢的同学本来就不是很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甚至由于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而失去了对活动的期待!再有由于活动本身的特点,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课堂纪律相对要松散一些,那么个别学生就会利用这样的“真空”放飞自己,没有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

六、实施的具体方法设想

为了防止和纠正以上出现的问题,突出探索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着重从一下几个方面去落实和体现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法的运用。

(一)“主动探究”要重视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把数学的发现过程返璞归真地交给学生,让学生的思维进入到知识的再发现过程中,尽量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

(二)加强解题的思维力度,教师引导和训练学生养成对解题过程的分析,讲解的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去选择正确的方法去获取知识。

(三)注重问题解决方法的掌握。逐步培养学生产生问题的意识,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这其中要发挥教师特有的引导作用;要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以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主动探究”旨在将学习更多地看作独立获得问题解决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探索思考的策略。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运用探究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认识、发现、改造和创新,真正使今天的学习成为明天参与社会建设的强有力基础。【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初探》北师大附小李颖

[3] 《辩证思考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学》

2005年第3期

[4] 甘致远《创设情境应突出“四性”》《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 篇6

【关键词】数学教学 探究性学习 知识与能力 教学环节

探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它包括:自己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采用实验的方式,利用已知结论作出评价;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在占有相关信息与数据后)。这种教学方法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国学者杜威。它可以分为完全探究与部分探究,开放的探究和有指导的探究。这种教学方法能更新我们的观念,开阔我们的眼界,适应了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也给我们的学习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更符合教育的本性。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能力,这当然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知易得难,说是一回事,做是另一回事。在我们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实行探究性学习还有许多障碍要我们跨越。

一、是教师与学生目的的差异。目前我们的数学教材,它的内容和我们初中学生的生活有些脱节,理论性较强,不够活泼生动,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有些枯燥。我们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上高一级的中学,这些学生在我们眼中是好学生了。还有的就是无所谓,学亦可,不学亦可。更有的是在混天度日,是家长逼着来学校的,根本没有学习的心思。这样就出现了问题:想学习的学生主要任务是考学,没有时间来做这种要通过耗时费力才能达到目的的工作,而宁愿沉浸于题海中不能自拔,而剩下的学生又没有兴趣做,不想做。我们的教学却就是要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能力,这种能力非一朝一夕之功。这种能力对学生进入高中、大学和社会后都是有非常用处的,是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不可或缺的能力。这是一对矛盾。

要解决这对矛盾,就要求我们教师和学生都得重视探究性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是怎样被发现或者提出来的,又是怎样通过自主性学习来解决的。在这个过程,学生能够感受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从中也感受到了数学王国中的奥妙,最终也使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二、要求与知识、能力之间的差异。探究性学习是没有现成方案的,当然更不是把教材上的知识搬过来放到学生头脑中,而是一个生动活泼地、在过程中有许多变数的方法,其灵活性非常显著,要想听得懂,学生就得具备相当的知识储备和一定的能力。但初中学生因年龄与生理的关系,没有那么多的知识量,感性认识远远大于理性认识。这是制约我们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最大因素。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教师在实施探究性学习时,尤其是在一开始实施时,就应该选择一些知识难度低、容易理解、比较形象生动、可操作性强的问题来实验。我们要设置好问题的梯度,以难度最低的准备给层次较低的学生,保证全员的参与性,以中等难度的问题留给中等水平的学生,以保证知识的不断层,保证知识的普及,把难度最大的问题准备给优等生,这种问题抽象、难于理解,当然这也不能保证问题能解决。所以我们教师要用形象直观、接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或工具来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样容易培养学生概括、思维能力,这种“问题生成”和“问题解决”的师生双边活动能比较自然地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水平,逐渐缩小初中学生感性与理性认识的差异,利于提高學生的综合素养。

三、教学设计与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在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开始时,我们教师创设的情景、问题可能比较平淡,因其平淡也就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热情。我们要在这一环节上下功夫,让问题的设置更加活泼,发挥更大的功效,也可以引入一些人文素材,或故事,或诗词等等,这会起到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也许我们做到以上几点,甚至做的更好,环节设置地更新颖,更具有趣味性,但这仍是不够的。因为这种兴趣只是单纯地停在兴趣上,不能深化。我们要设置悬念,并且不能只设一个悬念,这样的设计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我们可以设置多个悬念,让悬念一环套一环。对于悬念,学生是有着非常大的好奇心的,他们一定会追根问底把结果搞清楚不可,整堂课,学生们的注意力是集中的,兴趣是高昂的。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探微 篇7

一、立足课堂,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因此, 立足课堂, 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研究成分是探究性学习的基础。要做到这一点, 我认为教师应当把握以下两个环节:一是创设问题情境, 给学生一个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对象, 使学生深入其境, 真正把将要学习的知识作为一个主题去研究;二是暴露思维过程, 不仅要给学生成功的范例, 还应展示走向成功路上的失败和挫折, 让学生体会探索的艰辛和研究的快乐。

二、体验探索成功的喜悦,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探索者

心理学家盖兹曾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有增强满足的感觉, 也没有什么东西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别, 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 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一内容时, 为了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 我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让学生动手操作。1.剪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拼成一个你熟悉的图形;2.根据拼出的图形推导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3.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学生根据上述三个问题, 探索出多种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方法。即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能用一种方法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倡导合作,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

合作精神是二十一世纪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1+1>2”的原理, 同样也说明了加强合作、具有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 教学时, 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获得能力。

例如, 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 我让学生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测量一块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面积。学生们以小组合作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他们一边操作一边研讨, 得出三种方法:1.一个一个去摆, 摆满纸板, 量得面积是15平方厘米;2.一行行或一列列地摆, 再用乘法求积;3.沿着长边摆5个, 沿着宽边摆3个, 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面积。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点滴谈 篇8

一、探究式学习体现的基本特征

探究式学习是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 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考性为前提, 以类似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学习. 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一是问题性. 探究式学习是让学生去探究问题, 而非简单地让学生理解记忆现成的结论. 即使是一个不太确定的问题也需要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来加深理解. 因此, 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

二是生活性. 探究式学习要与生活紧密结合, 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 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特点, 需要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数学抽象. 学生的学习应该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出发, 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 使学生真正学会数学知识.

三是参与性. 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是自主探究式学习最主要的特征. 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就没有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自主探究式教学主张教师必须尊重学生, 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 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从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策略

1. 联 系生活实际 , 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一是充分挖掘教材, 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铺垫, 培养知识迁移类推能力. 二是在教学中结合自身和学生实际, 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使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 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 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达到预先教学的效果. 三是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 提倡多样性算法, 渗透优化思想. 四是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 设计质疑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亲身体验探究过程

一是质疑问难, 激活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情境插图、语言提示、说明和拓展性问题, 这些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材料, 同时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充分发挥创造性,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提出自己的见解, 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有利于培养学生敢问善思的自主学习意识,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是独立探究, 讨论交流.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去创造. 因此要强化学生的探究活动. 教学中要让每名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独立探究, 去发现, 重新创造有关的知识. 独立探究后再讨论交流, 说出各自的心得或疑惑, 互相启发, 互相补充, 双向、多向交流, 产生效应, 共同进步.

三是实践应用, 注重评价. 探究式学习应重视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中学习数学, 把数学的学习过程真正变成学生亲身实践、探究、应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要让学生既动手做又动口说, 既用眼看又用脑想, 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同时要注重评价.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评价不仅要注重评价学生探究学习的成果, 更要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和表现, 重视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获得的情感体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发展趋势及科学协作的精神. 不能以单纯的分数或单一的模式对待每一名学生.

3. 遵 循原则 , 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

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一定具有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这样的问题会成为学生感知思维的对象, 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而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 因此, 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思考. 但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注意:一是问题情境要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 遵循创造学习的规律, 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比较、综合. 二是问题情境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 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 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 加 强指导 , 不断提高探究能力

学生是探究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指导者、帮助者. 教师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个性差异等来组织调控学生的探究活动, 必要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而指导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尤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形成良好的数感是必不可少的. 小学常见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包括分类、符号化、集合对应、数形结合、数学模型、化归、等价变换、统计等思想, 解题常用顺推、倒推、枚举、归纳、类比、试探变更问题、从特殊到一般、从一般到特殊等思考方法. 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 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 教师决不暗示. 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 及时鼓励, 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

总之,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创造有趣乐学的问题情境, 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提高学生的能力, 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万龙.素质教育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 2000 (4) .

[2]杨永欣.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学习能力的最佳模式[J].教育探索, 2002 (3) .

让探究性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篇9

一、探究性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的关键, 是把传统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单向学习转到对数学问题的探究上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能力, 把教材中的内容创造性地组织成有利于学生探究发现的材料;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使学生明确目标, 发现问题, 引发其探究。因为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二、教师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必须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入手, 围绕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活动组织教学过程, 让学生的“自主探究”取代“知识传授”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必须给学生创设适合他们探究的问题或情境, 让学生通过实际性的动手演示, 以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究, 充分交流, 并在交流中不断加以修正, 明确正确的学习方法, 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真正把知识、技能与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 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必须让学生尽可能通过合作和交流, 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 学生共同参与、集思广益、思维互补, 既巩固课内知识, 又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这样教学, 每个学生都参与了课堂教学, 充分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探究性学习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让学生在探究中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 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这对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的培养和数学思维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三、教师设计练习, 更应该关注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课堂练习, 不仅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 更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那种纯重复所学知识的“制作标准件式”的练习, 妨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在课堂练习中, 要让学生把课堂学习成果应用于生活实际, 在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中自己去解决问题, 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篇10

探究性学习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社会生活,因此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它的学习内容既可以是数学学科的,又可以是多学科综合交叉;既可以侧重于社会实践,又可以侧重于某些公式,法则等研究。即使是在确立同一主题后,研究视角的定位,研究目标的确定,切入口的选择,资料的搜集,过程的设计,方法手段的应用,以及结果的表达,都有较大的灵活性,留有展示学生和老师个性特点和发挥才能的足够空间,学习内容具有开放性。在探究性学习中,既有老师的指导,又有学生的参与;既有个体学生的独立研究,又有小组相互探讨;既有文字说明表述,又有口头交流,学习方式具有开放性。数学探究性学习,所注重的是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所产生的体验和个性创造,由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所产生的体验,结果也不尽相同,因此评价标准也应具有开放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呢?下面我谈谈认识。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是组织有效探究式学习的前提,能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冲突,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了让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更有价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基础出发,为学生创设精彩的问题情境。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先用课件展示例题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理解题意。接着问:“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情境所反映的内容吗?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学生通过观察,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检查发现,学生用了两种不同的解答方法:一种是用算式,另一种是用方程解答。教学中,借助主题图中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求异的精神,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

二、改变教学方式,着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习惯。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看、听、读、写、做结合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所谓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课堂上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去创造出新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培养探究能力。如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时,教师让学生用尺子去量一支铅笔的长度,要求将铅笔的一端与尺子的零刻度对齐,另一端指到几,这支铅笔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这时一个学生问:“老师,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一定要把物体的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对齐吗?”这时,教师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对这名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然后说:“如果你们手中的尺子是一把折断的没有零刻度的尺子,你们分组研究看看,能否量出铅笔的长度?”此时,学生的探究兴趣非常高,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通过讨论,他们发现这把断了的没有零刻度的尺子同样也能测量出铅笔的长度。这个问题的解决,相信一定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三、解决实际问题,拓展数学思维,培养实践创新精神。

富兰克林说:“告诉我的,我会忘记;展示给我看的,我会记住;我参与其中的,我会理解和应用。”有效的探究不仅仅是回答问题,也不仅仅是寻求正确答案,探索还意味着发展探究技能,养成探究的态度和习惯,使学生能终身不断地寻求知识,追求真理。合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合作交流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之目的。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学生已感觉出圆柱体积与长方体有关,但怎样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呢?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大家相互讨论,终于有学生根据圆面积的推导过程进行推想是否可以把圆柱体切割成长方体。于是,学生一起动手,找来一个圆柱体的白萝卜,合作操作,推导出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此时学生完全沉浸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式的成功的喜悦之中。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参与程度高,自身潜能得以发挥,获得了知识,提高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新时代所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重视实践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指导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探究学习也注重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这里的实践运用不是练习题的技能操练,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仍然是一个探究过程。教师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掌握知识,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及实践能力。例如:在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面积S=πr2这一公式后,教师让学生计算学校的圆形花坛,圆形钟表面的面积……这些实际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没有圆心标示,直径、半径又不能现成地获得,怎么办?学生再次经历独立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想出用线绕钟面一周量出周长,再计算出直径或半径等很多办法。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关注学生评价,了解学习过程,改善学习方法。

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应强调把重点放在纵向评价上,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着重于学习成绩和素质的增值,而不是简单地分等排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数学问题解决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教师改进教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掌握并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杨德军

(乐亭县中堡镇罗各庄小学,河北乐亭

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使其发挥最大效益,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1. 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它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强化学生学习态度、意志、情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正如国外一位教育家所说:“选择对一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采用固定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刻板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现在,由于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日益深入,教学方法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存在教学法上的“百宝箱”。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在同一节课中,常常是几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巴班斯基说得好:“有关最优化地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概念永远是具体的(不是包罗万象的)。那些对于一些条件来说是成功的、有效的方法,在另一些条件、另一专题、另一种学习形式来说就可能是不适用的。”“教师对合理地、适当地和有效地把各种方法加以结合,以便更好地、更快地完成某一任务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了解得越丰富,综合选择方法就会越成功、越活跃、越有效。”

例如,教学行程问题时,我问:“一个人、一辆车或一个物体,运动时的情形与结果,我们已经学习过了,生活中也常见。那么两个人、两辆车或两个物体运动的情形与结果有谁知道吗?”针对学生凌乱的回答,我说:“情形与结果比较多,那么哪两位同学愿意到讲台前演示给全班学生看看。”接着让学生演示,全体同学领悟与掌握了“同时(不同时)、相向(相背)、相遇(相离、交叉走过)”等的含义。然后我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尝试解答,再通过师生的合作、交流、讲解,让学生轻松解决实际问题。这里我综合运用了谈话法、演示法、尝试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轻松地解答了行程问题。

2. 练习要有层次性

练习设计如何,直接体现在练习的层次性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设计练习层次,这既受学生能力转化的客观规律所制约,又是学生认知规律的反映。我们经常说的练习要有一定的“坡度”和“难度”,正是练习设计层次性的体现。所以,我们的练习内容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模仿性→再造性→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紧扣,逐步提高。既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又要有一些变化式习题,以有利于新旧知识的沟通,拓展学生的思路。还要设计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思考性练习,以有利于学生加强实践,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同时还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以有利于因材施教,充分体现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实践活动中,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3. 优化教学手段

合理利用声音、动画、视频、投影、幻灯等电教媒体手段,和不足;使学生形成合理的学习预期,形成对数学积极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总之,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线索,以主动探究为核心,以合作交流为形式,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为学生创设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如:教学《图形的旋转》时,用课件演示各种旋转的物体,引导观察发现总结旋转的三要素即中心点、方向、度数。要让学生明白旋转的大小(度数)是如何确定的,展示出课本中大风车图案的前两幅,接着显示图形A中的一条关键边,并演示图形A旋转到图形B的动画,让学生找出并显示图形B中对应的关键边,它和图形A的关键边成直角,说明这条边旋转了90度,即图形A旋转到图形B旋转了90度。这样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情境中获得了知识,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此引入新课,既利用了知识的迁移,又渗透了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不是在学数学,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探索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4. 巧用体态语有效地化解难点

数学教学中,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多样的,而体态语具有独特的功效,它既是有声音的辅助形式,又能对重点知识起强调作用。

如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学生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深感抽象、不易掌握。教师可利用手势语,通过肢体比划,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学“面积概念”时,课本上将面积定义为“表示物体表面的大小”。定义较抽象,学生难理解。这时教师若举起手掌面与课桌面相叠进行演示,并追问是手掌表面大,还是桌子表面大,就能揭示面积的根本属性:“面积是一个量,可进行大小的比较。”

又如学生对“相对、相向、同向、背向”等数学名词概念容易混淆,而且这些名词很难用语言说清,若教师通过自己或者同学体态动作的演示来说明,则能把词意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有利于强化学生对词意的理解,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善用验证

我在教学“三角形三内角和”一课时,使学生形成统一的猜想(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后,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即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是180度?)。在活动中,把放和引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以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形成空间观念和推理论证能力。具体过程为: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看一看,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6. 课堂导入开门见山

教师在授新课之前,直接向学生出示新课题,这样能使学生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来对待他们所学的功课。例如:“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一节,一上课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一个很大的数,比如:92600000、12亿(用数码表示)。然后指出:这种数的位数很多,读好这种数和写准这种数对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有很大帮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 篇11

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一个人的创造性成果无一不是在对所研究的问题产生浓厚兴趣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来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同学们,请你们随意说一个数,老师便能很快地判断出能否被2整除,不信就来试一试。”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为了难住老师,他们从二、三位数,说到了十位以上的自然数,结果都被我准确地判断出来。此时学生的好奇心被老师的快速回答所折服,心里非常的好奇,惊讶!此时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诱惑力促使学生探究和发现其中的奥秘,同时也诱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将学生自然地带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

二、提供充分的条件,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在学生探究之前,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或让学生准备充分的感知材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的知识经验转化成一种可供操作、讨论、思考的材料,为学生探究创造有利的条件。如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为研究对称图形的特征,我让每一位学生收集见过的和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课初通过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感知,让学生动手去折一折,使学生充分感知有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不是轴对称图形。有的轴对称图形中,有的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两条,有的有三条,有的有无数条对称轴。再通过学生和教师一起去感受和总结轴对称的特征,在充分的条件中学生多了探究的机会,多了思考的时间,多了活动的空间,多了成功的喜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天空。

三、信任学生的探究能力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学习探究能力,他们渴望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已学过的有周长的平面图形,然后复习已学过的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后,介绍长方形的特征,最后通过合作探究出“长+宽+长+宽”“长×2+宽×2”“(长+宽)×2”这三种方法,最后提示学生能否找出一种最简洁、最科学的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学生都认为是“(长+宽)×2”。在学生体验成功后的笑脸中,我认为教师要承认并信任学生中潜藏着的极大的智慧和才干,只要学生能做到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做,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亲历了学习的过程,使学生自由地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探究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的记忆。在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获得知识。在合作交流中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控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好、更深入地进行探究,并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调节和学习效果的恰当的评价。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中,学生面对手中圆片,不知怎样知道它的周长,处于困惑阶段时,我组织学生小组内一起合作,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想办法知道圆的周长,学生开始了在互动、互助、和谐的气氛中进行探究……

浅析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误区 篇12

当前,广大教师正在改变老一套的“静听”式的教学模式,努力实施这种新的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发展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的过程。这一现象说明课程改革的新思想已经融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之中,并且逐步内化为教师的实际行动。然而,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狭义地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含义,过分追求探究性学习的模式,对探究性学习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偏颇,教学实践走入了单纯追求形式的歧途,存在许多误区,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现简单剖析如下:

一、忽视教师主导作用,走入片面追求自主探究的误区

探究性学习认为,学生是在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在这里,掌握学生的现实经验情况和基础知识水平,创设相应水平的问题情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探索十分重要。而在实施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一些教学内容,尽管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定的问题情境,也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表达交流,但学生却很难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根本谈不上自觉运用,甚至一些学生自主学习陷入困境,对新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及拓展更是束手无策。以简便计算教学为例,当让学生尝试计算9+3时,班上75名学生有73名的计算结果都等于12。而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计算时却发现,尽管教师运用教具创设了一定的问题情境,并多方诱导,但绝大部分学生的计算方法仍停留在扳手指头上,少部分学生采用将大数记在心里再加上小数的方法,个别学生运用“因为10+3=13,9比10少1,所以9+3=12”,班上仅有一名学生利用“凑十法”进行计算。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在对新知的探究中,对未接触过的计算方法,无论怎样启发,都不会应用。因此,在教学学生没有知识经验基础的课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不能不顾及学生实际,为探究而探究,仍应以引导讲解为主、自主探索为辅。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讲解,学生充分探究、交流、讨论与合作。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真正地融会贯通。即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教师也应在学生充分自主探究、讨论、交流与合作的前提下,对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对方法性、规律性的东西予以重点强调。

二、忽视教学内容和全员参与,走入一味强调小组合作的误区

探究性学习极力倡导学生在新知学习中积极合作、群体参与,这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参与、合作、竞争、交往的现代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会学善学的良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又能使优等生得到提高,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在这里正确把握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动员全员参与合作学习是关键所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片面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不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把小组合作搞成制造主体学习热烈气氛的工具,搞成公开教学调整自身教学状态和讲课进程的工具,致使学生不会进行合作学习:有的心不在焉,有的词不达意,有的一言不发;有些小组各说各的、互不相干,有些小组在悄悄地嬉戏,有些小组一人做题,其他成员等待结果等等。这严重背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初衷,与新课程的理念格格不入,无疑是纸上谈兵的小组合作,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从根本上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义。

为了使小组合作真正体现参与、合作、竞争、交往等现代意识,教师应给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在问题情境中,小组每个成员应积极主动参与,乐于合作,人人有事可干,有话可说,有意见可发表,有疑难共同解决,呈现出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例如一位教师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创设问题情境:“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你能把它拼成什么图形?看那组拼的图形多?比比拼拼看。”各小组成员纷纷拿出已准备好的三角形图片进行拼图,合作气氛非常热烈。有的小组拼成了平行四边形,有的拼成了长方形,有的拼成了四边形,有的拼成了菱形,有的拼成了正方形,最后小组组长展示成果。这样的合作学习,全员积极地参与、互动,真正将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

三、忽视讨论交流主题内容,走入单纯追求气氛的误区

课堂教学疑难问题的解决,讨论交流是较有效的途径,一些问题经过师生的共同探讨、学生的相互交流便可迎刃而解。在这里,合理引导,确定合适的讨论主题直接影响讨论交流的效果。实践中一些公开教学中的讨论,仅仅是为迎合听课者的心理、烘托课堂气氛而设计的一个教学程序,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讨论。这样的讨论,听起来叽叽喳喳,看起来舌战群儒,究起来空洞无物,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给人看,毫无价值。不但不能解决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反而会滋长一部分学生轻浮、狂躁、傲慢的情绪。

要使课堂讨论交流有价值、有创新、有突破、有发现,教师务必精心设计问题,精心组织讨论,让学生在新知识的生长点处讨论,在知识的重难点处讨论,在探求结果不确定处讨论,在新旧知识发生碰撞处讨论。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面向全体,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上一篇:PLC教学中的创新下一篇:残余应力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