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数学学习策略

2024-10-22

探究性数学学习策略(精选12篇)

探究性数学学习策略 篇1

所谓“探究性学习”, 是指教师不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 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的终极目的是面向每一位学生, 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独立特性和具体性。教学中具体策略如下:

一、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进行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动力。这就是说学生的探究欲望一旦被激发出来, 就会对探究学习活动感兴趣, 并以积极主动和坚强的意志参与探究性学习的活动。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桂林风景的彩图, 让学生设想自己真的乘舟在漓江游览:山依水, 水绕山, 山中有水, 水中有山, 群岛隐现, 云雾缭绕, 山间“绿树红花”, 江面“竹筏小舟”, 呈现一片迷人的风光。通过直观欣赏, 学生已进入了诗情画意的优美境界中, 不禁心驰神往, 仿佛身临其境, 渴求知识的欲望油然而生。紧接着引导学生从篇末结句“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入手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样, 开篇伊始, 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倍增, 情感被充分调动起来, 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就能全神贯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

二、教给学生探究的学习方法

1. 从课题入手进行探究学习。

语文的题目就是语文的“眼睛”, 它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阅读的韵味。如教学《草船借箭》时,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以“借”字为主线, 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教学时教师向学生推出以下问题: (1) 周瑜为什么要限期造箭? (2) 诸葛亮是在什么情况下“造”箭的? (3) 诸葛亮借箭成功后, 周瑜为什么长叹一声?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以“借”字为主线去思考、去探究, 就能了解文章的前因后果, 抓住中心。

2. 引导比较辨析, 进行探究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辨析, 从而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如在《登山》一课中, 写巴果茨基走小路的句子:“只见他的脊背紧紧地贴着陡峭的悬崖, 沿着狭窄的小路, 用碎小的步子慢慢地移动着”时, 让学生比较去掉“紧紧地”“慢慢地”是否可以, 为什么?把“贴”换成“靠”, “碎步”换成“小”, “移动”换成“走动”, 哪个词用得更好, 为什么?通过比较探究, 使学生感悟到课文中所运用的词语更能充分说明小路的危险和巴果茨基过小路时的真实动作和神情, 让人读后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3. 点拨解疑, 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质疑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内驱力。引导学生质疑,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育的首要目标。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 为了节省课堂时间, 避免学生提太多简单的、没有针对性的问题, 也为了消除有些学生担心不能把问题表达清楚、不敢质疑的心理障碍, 教师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后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后, 学生把问题的焦点放在了: (1) 地球究竟可爱在什么地方? (2) 地球母亲的慷慨表现在哪儿? (3) 地球容易破碎的原因有哪些?面对学生的疑问我没有急着把答案告诉学生, 而是引导他们联系全文, 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展开小组讨论, 使学生在了解信息、整理信息、交流信息的过程中, 体会地球妈妈是在毫无保留地对待我们, 她无私地为我们提供各种资源, 哺育着地球上的60多亿人口, 从而理解地球的“慷慨”。

事实表明, 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去说、去想, 教师则在一旁通过“点拨”, 升华学生的学习所得, 通过“评价”, 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导, 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探究性数学学习策略 篇2

珙县洛亥镇中心学校 张居先

【摘要】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努力创设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探究性学习

教学策略

新课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标》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必须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

语文教学现实是课堂沉闷,教学手段不当,探究的切入点不准。教学依然是“授受”式,学生被动地坐等知识,习惯于听、记知识。因此,要培养创新思维的学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呢? 策略一 创设情境,明确探究方向

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的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形成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

教学课文《自然之道》时,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向导为什么看到小幼龟受到伤害却表现得若无其事”这个问题,我就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孩子们,当看到弱小受到欺负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可有这样一位向导看到这幕时竟然是若无其事,难道你们不觉得奇怪吗?现在,我们就仔细读读课文,在小组中探究、讨论、交流一下。待会儿说说我们这位向导为什么会那样呢。好吗?”我的话还没说完,孩子们就投入热烈的探究、讨论之中。小组交流过后,学生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因为“我”不懂自然之道,所以才会有想去救那只小幼龟这种愚蠢的想法。思维活跃的同学还会联想到《拔苗助长》这个故事,并且用这个故事来说明自然之道是不能违背的。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整个课堂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策略二

激发兴趣,提供探究氛围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未来社会呼唤的是具有个性和合作精神的人,需要的是创新型、探究型的人才。因而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要充分信任孩子,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时间和空间,用“教”的创新火种点燃“学”的创新火花,才能有成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独创性。

策略三 自主选择,提供探究的动力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的学习。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问题情境中,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因而教师应该赋予每一个孩子在探究学习中选择探究问题的权力,如果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己的喜好去探究,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非常浓厚,探究也会更深入、更持久。1.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目标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因环境、条件、基础和个人爱好的不同,总存在着个体差异。探究性学习承认差异并力求通过教育手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一堂课或一项探究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自主确立。但教师应把握学生自主性的“度”,避免过于自主而脱离了教学中心。2.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内容

一篇课文值得探究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内容进行探究。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每位同学的兴趣着眼点均不同。有的同学喜欢朗读,就去探究课文该怎么读,怎样才能读出感情,读出神韵;有的同学喜欢抓重点句体会句子蕴涵的意思,就去探究一篇课文中哪些句子含义深刻,该怎么理解;有的同学不明白课文某些情节,就会带着疑问去找答案,等等。总之,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如在教学《尊严》一课时,我便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去探究学习,于是我提出学习目标:“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为什么?”由于每个孩子的感受和见解不一样,感兴趣内容也不一样,这样学生就会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究,因而探究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3.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伙伴

虽然现在教师们基本上都比较注重合作探究,但大多老师组织的合作学习形式都比较单一,时间久了就会使学生没有新鲜感,丧失兴趣。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教师如果不断变换教学策略,就会让学生产生极大的探究兴趣,如可以让探究同一内容的同学可以自由组成临时探究小组,共同合作学习。我在习作教学《写动物》时,我刻意注意了小组的安排,我让写相同动物的同学为一组,共同探究所选动物的外形特征、性格特点、生活习性等,这样探究伙伴发生了变化,会使学生产生一种新鲜感,就有了多元的优势互补,从而达到探究的效果。

策略四 引导发现,重视探究过程

探究学习的本质特征就是过程性,要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方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所以教师在创设探究活动中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又要精心引导。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无限激情,拓宽思路,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确定丰富多彩的探究方式,切忌“放羊式”。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必要地、有效地进行引导,确保探究过程井然有序地开展,不能让学生感到漫无目的,手足无措,应该让学生在探究中有所收获。在教学《万年牢》一文时,为让学生理解 “万年牢” 三次不同含义,并了解他们之间的联系,我抓住“质量”、“生意”、“人品”三个方面精心进行了板书设计,使学生非常清楚地明白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人品的万年牢才能确保质量的万年牢,只有万年牢的质量才会赢得生意的万年牢,只有生意的万年牢才印证了人品的万年牢,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法加以引导,就会使探究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从而让知识在探究中获得,思维在探究中发展,素质在探究中提高。

策略五 适时评价,享受探究乐趣

每位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各不相同,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也就存在着差异。教师通过多种手段的评价,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仩并非仅仅只是简单地找出学生的不足,纠正学生的错误,更重要的还要发现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对学生取得的成绩予以及时的肯定和鼓励,且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探究成果的平台,或认真倾听学生的理解,或相互交流探究的结果,或激励独特的视角等等,让学生充分享受探究带来的乐趣,发掘其学习的原动力,以更大的激情投入探究。

探究性学习的天地广阔,新课标大力倡导各科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性学习,语文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此责任,利用语文课堂这块阵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终生受益。

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 篇3

一、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问题是探究的源泉,是探究的依据和中心。可以这么说,探究学习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探究规律,再提出问题,再深入探究的过程。因此,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对一个问题、一种状况所产生的疑问。虽然孩子天性好奇,爱发问,但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还是习惯于听讲、记录,忘却了自己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一个漫长的,需要耐心的过程。

1.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敢问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思考。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解除学生害怕的思想包袱,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发表自己的意见。首先,教师的态度要和蔼,语言要亲切,情感要真挚,平等地对待和充分地信任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尽量做到:(1)给每一个学生发言的机会,有机会才有可能。(2)允许学生有较自由的坐姿,因为人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充分发挥想象力。(3)允许学生不举手直接发表自己的意见,脱口而出的观点往往是在直觉的作用下智慧火花的闪现。(4)学生回答时出现错误或无法继续时,允许他请别人帮忙。(5)无论回答的问题离答案有多遥远,对其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做法要给予肯定,毕竟故意捣乱的学生并不多。

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善问

任何问题,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总是基于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急于探求更深层次的内涵,或者处于某种矛盾之中,希望获得圆满的答案而出现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灵活运用教学策略,铺就问题产生的温床,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与他们对问题有浓厚的兴趣是分不开的。所以,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巧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积极探究,提出问题。

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和学生做了一个游戏:学生随便报一个数,教师立即说出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教师对学生准备的考题对答如流,学生的兴趣由此而生,一连串问题在脑子里诞生:老师怎么回答得这么神?老师用的是什么方法?难道有什么诀窍?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就这样出现了。

二、运用多种形式,开展探究活动

1.引导自主探究

独立思考是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坚持让学生自主探索,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自由地发现、探索、创造。也许,他们的想法很幼稚,离题很远,但是一种独立思考的优秀的学习品质正在形成,这就是他们的收获。教师要根据学习材料的难易程度和它本身的特点,选择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内容。如简单的几何平面、立体图形的特征、积(商)的变化规律、小数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等。

2.倡导合作交流

所谓合作交流,是指学生在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在小组内或班级内,互相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及思考过程,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所研究、探讨的问题达成共识,对事物的外部特性和内部规律形成正确的认识。小组或班级交流的主题要明确、具体,有思考价值,凡是自主探究能解决或已解决的问题,不必再拿来讨论。教师要把握好合作交流的时间,时间过长,学生无所事事,影响正常教学;时间过短,学生来不及充分思考,达不到讨论的目的。另外,教师不能置身事外,以旁观者和监督者自居,应加入其中,作为参加交流的普通一员,进行讨论。

三、注重反思,形成探究能力

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努力探索,真诚合作,激烈辩论,终于解开了疑团,找出了答案。这意味着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而探究学习方式的特征,他们是在不知不觉的体验中掌握的。所以,每一次探究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对刚刚经历的活动进行反思,想一想通过研究自己懂得了什么道理,获得了什么知识。“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学习知识是这样,对一种科学的学习方式的掌握也是这样。经过不断反思和总结,学生会逐渐对探究式学习方式的特征有一定的认识,并会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加以应用,使之渐渐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能力,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的作用是巨大的。

语文探究性学习策略 篇4

一、教师引导, 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师首先要进行引导,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教给学生一些生疑的方法, 逐步引导学生抓住重要的本质的问题。如教学《孔乙己》这课时, 我采用寻因生疑法, 根据课文最后“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话, 引导学生讨论孔乙己的结局, 于是学生提出了“孔乙己死了吗”“孔乙己是怎么死的”等一系列的问题。再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 当学生看到于勒来信说他在美洲“赚了点钱”, 还“希望能够”赔偿哥哥的损失这些内容时, 学生很快就提出“于勒在美洲是不是改邪归正重新做人了?他在美洲到底混得怎么样?”等问题。当看到穷困潦倒的于勒, 说他不愿回到亲人的身边时, 学生就提出:既然不愿回到亲人身边, 可于勒为什么还让船长把他带回祖国, 而且偏偏是在离家乡很近的极有可能与家人相遇的“特快号”上当水手呢?课文最后说“我”给了叔叔10个铜子的小费, 还在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 父亲的弟弟, 我的亲叔叔。”学生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我”要给叔叔小费呢?为什么不当场叫叔叔呢?由此可见, 经过教师耐心的引导、点拨, 学生会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 能发现问题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二、切磋讨论, 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对于提出的问题, 我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解决, 学生在探究中遇到问题, 教师要在关键处加以指导或点拨。如上《孔乙己》这课, 在学生提出“孔乙己是怎么死的”这一问题时, 我因势利导, 要大家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和自身的体验, 设身处地想一想, 说说自己的看法。学生便展开讨论, 有的说孔乙己是饿死的, 因为他不会劳动, 还被丁举人打折了腿, 没人照顾, 缺吃少喝, 所以饿死;有的说孔乙己是冻死的, 因为他最后一次来酒店喝酒已是深秋, 不久就入冬, 而他只穿一件破长衫, 再加上没有吃的, 身上又受了重伤, 自然被冻死;还有的说孔乙己是笑死的, 因为他自命清高, 一心想往上爬, 但不能适应现实, 所以饥寒交迫、孤苦伶仃, 他是在黄粱美梦中狂笑不已后告别人世的。通过讨论分析, 学生逐渐明白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毒害之深。再如《我的叔叔于勒》在上文中提到的一些问题, 学生通过切磋讨论, 分析于勒的性格特征, 了解到于勒是个赚钱不多却很糟蹋钱的人, 他不是真的不愿意与家人相见, 而是不敢见他们, 但又希望能看亲人一眼就满足了, 可见他的内心是多么的痛苦。文中只有“我”对叔叔表示同情和可怜, 作者是通过“我”的心理、行动, 和菲利普夫妇形成鲜明的对比,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在“我”的身上寄托了作者的希望和理想。因此, 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互相讨论, 各抒己见, 往往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养成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创新精神。

三、联系生活实际,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生活是学习语文, 进行实践运用的广阔舞台, 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 它为语文学习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时代活水。根据教材的特点, 结合生活实际, 我们要尽量让学生走出课堂, 拓宽语文探究学习的空间, 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如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有一道作文题是“谈谈绿色食品”, 要求:一是写作前查阅报纸杂志、科学书籍, 从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上搜集关于绿色食品的相关资料;二是去超市、农贸市场作调查, 了解有关绿色食品的上市情况, 以及人们对绿色食品的态度。要完成这样的作文, 必须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去调查, 去了解, 上网查资料, 了解绿色食品的概念, 以及它所具有的一些特征等。为了了解绿色食品的上市情况, 以及人们对它的态度, 还有它的发展趋势等, 我让学生自己组成学习小组, 利用双休日或课余时间, 到超市、商店、饭店或菜市场去作调查, 结果他们表现得非常积极, 并自己拟定了具体的计划和目标, 进行具体的分工与合作。最后他们不但很好地完成了这篇作文, 还懂得了很多相关的知识, 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开放的语文课堂, 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探究性数学学习策略 篇5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学习心得

学习了杨老师的《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专题讲座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如讲座中提到“学文时,教学生不断地发现并提出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读懂、读好文本,准确领会词句内涵,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正确领悟段篇的表达顺序和基本的表达方法,这既是在阅读教学中落实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策略,也是将探究性学习引入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其意非常明显,在老师的引导下最终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

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式学习 策略

一、前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开展,充分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先进理念。探究式教学能够突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深刻贯彻探究思想,通过创设相应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使其能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完成数学学习,真正实现自身数学能力的有效提升。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教师在课堂的突出地位取代了学生的主体角色,学生在言听计从中被动学习,因而,学生的思维长期停留于模仿和机械记忆,其发展空间也随之受到约束。可见,要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教师首先要让位,教师应给学生多一点的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凡是学生能探究得出的决不取而代之;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绝不急于求成。给学生一个发展的平台,给学生多一点表现的机会,给学生多一点自主探究的喜悦。

二、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性学习的相关策略

课堂教学中怎么进行探究性学习,实际上就是教学过程怎么操作。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

1.通过教学情境的优化创设,充分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通常而言,兴趣可谓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氛围,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将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之拥有敢于质疑的勇气,能够大胆表达自身看法,勇于表现,敢说敢做,善于创造创新,进而为探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在日常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使学生可对数学学习产生强烈兴趣,要求可积极完成某些情境的合理创设,将学生平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及所出现的问题转变为可思考的数学对象,把数学知识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其学生热情,对于数学学习充满浓厚兴趣。譬如,进行“年 月 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随意举出某个年份,同时快速判断出此年是平年还是闰年,随着学生举例的不断增多,教师依然可以保持快速判断的状态,学生兴趣不由得被调动起来,为什么老师可以这么快地得出答案,自己也有想要掌握方法的欲望,课堂气氛随之活跃,教师跟学生可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讨论氛围中。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不仅仅是要在导入新课程的时候需创设教学情境,更应该在整个教学进程中贯穿有情境创设,将学生兴趣诱发出来,使之保持良好的自主学习状态,能够积极参与到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中。积极转变传统意义下的单纯教学方式,创设出跟学生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情境,强化数学跟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可充分感受数学所拥有的生活趣味性。

2.基于强化教学方法指导实现学生探究思维的深化培养

古者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基于探究式学习,使得学生探究学习能力获得优化培养。在此,教师必须清楚了解到由于小学生知识技能相对稚嫩,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甚弱,为此应强化探究方式的合理指导。首先要做的是,如何引导问题的生成,众所周知,数学的心脏就是问题,如果不存在问题,则探究性学习无立足之地。唯有形成一定的问题意识,才可实现学生主动探究,带着问题去思考,有疑惑才会产生问题,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只要是其不明白的问题,都能够将所需探究的东西引导出来。在日常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各项教学内容的对应特点,带领学生经过一系列实践发现、质疑猜想、探究验证、总结归纳、联想类比等方式方法完成学习探究,实现学生探究思维习惯的养成,进而强化提高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3.通过构建讨论小组实现良好的教学互动

“三人行,必有我师”。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学生特点组建学习小组,注重学生知识资源共享,利用各个学生能力、知识以及情感等方面的差异情况,促进彼此合作,使其能够在情感交流和思想火花碰撞中擦出学习火花。简而言之,就是学习小组积极的互动效应有效利用起来,为此,教师需重点考虑小组人员、规模、组长选取、凝聚力等方面问题。倾听和表达是小组成员可完成有效交流的基础性条件,使学生可理解他人言论,吸取他人见解,并认真修正自身想法,补充发言,或者是展开辩护,或者是勇于质疑别人看法并评价。基于此,教师应作出示范,引导学生积极交流,在评价的同时采取合理纠正措施,培养其交流意识,便于学生在日常数学学习中实现自身交流能力的显著提升。教学中,教师可口述阐明讨论主题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内涵并进行思考讨论,一旦学生偏离正确轨道,教师需及时调节疏导。

三、结语

综上可知,探究式学习既可作为学习模式,又可被看作是一种教学形态,能够积极地为小学生营造出发展创造空间。在日常小学数学教学进程中实施探究性教學,能够将学生的被动式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式探究学习,使学生提升了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志远.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2014,(12).

[2]冉光华.论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结合[J].速读,2014,(06).

[3]张秋平.小学数学课堂探究性学习的策略浅谈[J].未来英才,2014,(07).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篇7

探究性学习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社会生活,因此它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它的学习内容既可以是数学学科的,又可以是多学科综合交叉;既可以侧重于社会实践,又可以侧重于某些公式,法则等研究。即使是在确立同一主题后,研究视角的定位,研究目标的确定,切入口的选择,资料的搜集,过程的设计,方法手段的应用,以及结果的表达,都有较大的灵活性,留有展示学生和老师个性特点和发挥才能的足够空间,学习内容具有开放性。在探究性学习中,既有老师的指导,又有学生的参与;既有个体学生的独立研究,又有小组相互探讨;既有文字说明表述,又有口头交流,学习方式具有开放性。数学探究性学习,所注重的是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所产生的体验和个性创造,由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所产生的体验,结果也不尽相同,因此评价标准也应具有开放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呢?下面我谈谈认识。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是组织有效探究式学习的前提,能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冲突,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了让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更有价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基础出发,为学生创设精彩的问题情境。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先用课件展示例题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理解题意。接着问:“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情境所反映的内容吗?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学生通过观察,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检查发现,学生用了两种不同的解答方法:一种是用算式,另一种是用方程解答。教学中,借助主题图中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求异的精神,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

二、改变教学方式,着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习惯。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参与,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把看、听、读、写、做结合起来,能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所谓自主探究,就是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课堂上要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去创造出新的数学知识,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让学生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培养探究能力。如教学“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时,教师让学生用尺子去量一支铅笔的长度,要求将铅笔的一端与尺子的零刻度对齐,另一端指到几,这支铅笔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这时一个学生问:“老师,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一定要把物体的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对齐吗?”这时,教师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对这名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然后说:“如果你们手中的尺子是一把折断的没有零刻度的尺子,你们分组研究看看,能否量出铅笔的长度?”此时,学生的探究兴趣非常高,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通过讨论,他们发现这把断了的没有零刻度的尺子同样也能测量出铅笔的长度。这个问题的解决,相信一定会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三、解决实际问题,拓展数学思维,培养实践创新精神。

富兰克林说:“告诉我的,我会忘记;展示给我看的,我会记住;我参与其中的,我会理解和应用。”有效的探究不仅仅是回答问题,也不仅仅是寻求正确答案,探索还意味着发展探究技能,养成探究的态度和习惯,使学生能终身不断地寻求知识,追求真理。合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合作交流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交流,达到取长补短之目的。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学生已感觉出圆柱体积与长方体有关,但怎样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呢?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大家相互讨论,终于有学生根据圆面积的推导过程进行推想是否可以把圆柱体切割成长方体。于是,学生一起动手,找来一个圆柱体的白萝卜,合作操作,推导出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此时学生完全沉浸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式的成功的喜悦之中。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参与程度高,自身潜能得以发挥,获得了知识,提高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新时代所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重视实践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指导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探究学习也注重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这里的实践运用不是练习题的技能操练,而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仍然是一个探究过程。教师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掌握知识,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及实践能力。例如:在学生自主探索出圆面积S=πr2这一公式后,教师让学生计算学校的圆形花坛,圆形钟表面的面积……这些实际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没有圆心标示,直径、半径又不能现成地获得,怎么办?学生再次经历独立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想出用线绕钟面一周量出周长,再计算出直径或半径等很多办法。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关注学生评价,了解学习过程,改善学习方法。

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应强调把重点放在纵向评价上,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着重于学习成绩和素质的增值,而不是简单地分等排序,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数学问题解决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教师改进教学。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反映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就和进步,激励学生的数学学习;掌握并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解题策略、思维或习惯上的长处

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杨德军

(乐亭县中堡镇罗各庄小学,河北乐亭

随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使其发挥最大效益,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1. 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它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强化学生学习态度、意志、情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正如国外一位教育家所说:“选择对一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采用固定的教学方法,形成一套刻板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现在,由于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日益深入,教学方法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存在教学法上的“百宝箱”。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在同一节课中,常常是几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巴班斯基说得好:“有关最优化地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概念永远是具体的(不是包罗万象的)。那些对于一些条件来说是成功的、有效的方法,在另一些条件、另一专题、另一种学习形式来说就可能是不适用的。”“教师对合理地、适当地和有效地把各种方法加以结合,以便更好地、更快地完成某一任务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了解得越丰富,综合选择方法就会越成功、越活跃、越有效。”

例如,教学行程问题时,我问:“一个人、一辆车或一个物体,运动时的情形与结果,我们已经学习过了,生活中也常见。那么两个人、两辆车或两个物体运动的情形与结果有谁知道吗?”针对学生凌乱的回答,我说:“情形与结果比较多,那么哪两位同学愿意到讲台前演示给全班学生看看。”接着让学生演示,全体同学领悟与掌握了“同时(不同时)、相向(相背)、相遇(相离、交叉走过)”等的含义。然后我出示练习题让学生尝试解答,再通过师生的合作、交流、讲解,让学生轻松解决实际问题。这里我综合运用了谈话法、演示法、尝试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轻松地解答了行程问题。

2. 练习要有层次性

练习设计如何,直接体现在练习的层次性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设计练习层次,这既受学生能力转化的客观规律所制约,又是学生认知规律的反映。我们经常说的练习要有一定的“坡度”和“难度”,正是练习设计层次性的体现。所以,我们的练习内容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模仿性→再造性→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紧扣,逐步提高。既要设计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又要有一些变化式习题,以有利于新旧知识的沟通,拓展学生的思路。还要设计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思考性练习,以有利于学生加强实践,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同时还应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以有利于因材施教,充分体现在实施新课程标准实践活动中,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3. 优化教学手段

合理利用声音、动画、视频、投影、幻灯等电教媒体手段,和不足;使学生形成合理的学习预期,形成对数学积极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总之,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线索,以主动探究为核心,以合作交流为形式,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为学生创设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如:教学《图形的旋转》时,用课件演示各种旋转的物体,引导观察发现总结旋转的三要素即中心点、方向、度数。要让学生明白旋转的大小(度数)是如何确定的,展示出课本中大风车图案的前两幅,接着显示图形A中的一条关键边,并演示图形A旋转到图形B的动画,让学生找出并显示图形B中对应的关键边,它和图形A的关键边成直角,说明这条边旋转了90度,即图形A旋转到图形B旋转了90度。这样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情境中获得了知识,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凭空想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如此引入新课,既利用了知识的迁移,又渗透了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到不是在学数学,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自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探索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4. 巧用体态语有效地化解难点

数学教学中,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多样的,而体态语具有独特的功效,它既是有声音的辅助形式,又能对重点知识起强调作用。

如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学生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深感抽象、不易掌握。教师可利用手势语,通过肢体比划,给学生直观的印象,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学“面积概念”时,课本上将面积定义为“表示物体表面的大小”。定义较抽象,学生难理解。这时教师若举起手掌面与课桌面相叠进行演示,并追问是手掌表面大,还是桌子表面大,就能揭示面积的根本属性:“面积是一个量,可进行大小的比较。”

又如学生对“相对、相向、同向、背向”等数学名词概念容易混淆,而且这些名词很难用语言说清,若教师通过自己或者同学体态动作的演示来说明,则能把词意准确、形象地表达出来,有利于强化学生对词意的理解,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善用验证

我在教学“三角形三内角和”一课时,使学生形成统一的猜想(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后,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即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是180度?)。在活动中,把放和引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以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形成空间观念和推理论证能力。具体过程为: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看一看,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6. 课堂导入开门见山

教师在授新课之前,直接向学生出示新课题,这样能使学生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来对待他们所学的功课。例如:“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一节,一上课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一个很大的数,比如:92600000、12亿(用数码表示)。然后指出:这种数的位数很多,读好这种数和写准这种数对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有很大帮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篇8

以往的教学中, 经常会有学生埋怨:我上课也认真地听, 作业也独立自主地做了, 但总是提不起学数学的兴趣, 学习中感到乏味, 数学学习也感觉越来越难, 也不知道这些数学知识有什么作用。新课标指出,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 获得知识, 形成技能, 发展思维。因此, 我认为改变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实施探究性教学已势在必行。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探究欲望

有效的课堂教学, 不是让学生简单机械地记忆公式、概念、定理等, 而应是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 因需制宜、因时制宜地创设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问题情境, 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 让学生身临其境, 激发其强烈的兴趣, 产生积极情感, 激发创新欲望, 促使其主动参与探究。同时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善于质疑、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例如, 我在教学中常从现实生活或实际需要出发诱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如:在教学“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时, 我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量角器、直尺和圆规, 让学生画两个三角形△ABC和△DEF, 首先使∠A=40°, ∠D=40°, 再测量出其他内角的度数, 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两个三角形是否一定相似?为什么?然后保持∠A=40°, ∠D=40°, ∠B=60°, ∠E=60°, 再观察这两个是否一定相似?为什么?此时再用刻度尺测量AB∶DE=%%, AC∶DF=%%, BC∶EF=%%, 看看三边是否成比例?同理可以让学生画出任意△ABC, 然后延长AB和AC线段到D和E点, 然后连接DE, △ABC和△ADE是否一定相似, 在什么情况下这两个三角形才会相似?针对以上的问题, 学生在相互合作中, 不仅学到了知识的表象, 更把握了知识的本质。这样, 他们也才能真正掌握鲜活生动的知识。

此外, 教师还可从旧知识中诱导学生发现、提出新问题, 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开展探究活动。如在教学“乘方”时, 我先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积的符号的确定方法, 列举一些特殊的乘法运算式子, 当这些式子中各因数相同时, 让学生观察结果的符号有什么规律。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不但会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促使学生观察、试验、猜测、估计, 自己去发现问题, 找到答案, 而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

二、创设思维情境, 培养创新思维

创设思维情境, 启发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中心环节, 这一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办法, 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渐掌握观察、实验、类比、归纳等思想方法。如我在完成了“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教学后, 给学生出示了这样题目, 已知:如图∠1=∠2, 为了使△ABC≌△ABD, 必须补充上一个条件, 请补上这个条件。学生的答案千奇百怪, 有的是正确的, 有的不正确。那么, 共有多少种结果?其中哪些是成立的?哪些是不成立的?将其作为一个探究性问题来开展教学, 相信经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不仅升华了对三角形全等的认识, 更提高了思维品质, 效果可想而知。又如, 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时, 我在证明前, 这样启发学生:由180°你能联想到什么?180°与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关?如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整合成一个平角?在哪里制造平角?我们又如何制造同旁内角互补?教师通过引导, 将问题巧妙地与学生原有知识联系起来, 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搭建了桥梁,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实施多元化评价, 增强探究动力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文化氛围, 导致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新课标提出:“学生的个体差异, 表现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 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 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 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 在学习图形的变化时, 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用三角形、平行线和半圆作为构体, 你能拼出哪些意蕴深远的景物和活灵活现的小动物?请同学们开动脑筋, 试试看, 并给自己的作品设计一句贴切生动、风趣形象的解说词。这样的训练, 突破了传统数学课堂练习的单一、枯燥, 让学生耳目一新, 既在活动中深化了学生对图形的印象, 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巧, 更具跳跃性。

浅谈“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篇9

1. 要合理编组。教师接受承担了某个班的教学任务后,首先应调取学生成长记录材料,对每个个体的基本情况要有所了解。如了解学生个体的性别年龄、家庭背景以及已有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并通过与班主任、前任学科教师沟通,充分掌握学生在各方面现有的 “待发展水平”,分层次对现有班级学生进行分类编组。编组时一定要注意 “好、中、差”学生相互穿插搭配,不可盲目为之。

2. 明确分工。小组合作应有“组织性”,必须有一名组织者。这位组织者可以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担任,他能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也可以由活跃好动、自我约束力较差的学生担任,这样可以激发其参与合作探究的积极性。但小组合作的“组织者”最好由小组成员选举决定,而不是教师指派。 因为在尊重了小组成员意愿的前提下,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会增强。

3. 角色定位。让小组成员明确自己在合作实现目标中的角色位置,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责任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完成好自己在组内分担的任务; 二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协助他人。因为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合作学习中包含着个体探究的因素。也就是说只有个人走向成功,才会有小组共同目标的达成。此外,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时还应坚持不懈。“水滴石穿”,贵在持之以恒。“只在公开教学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走走过场,日常教学中却不能坚持”的做法必然导致事倍功半,是实现不了培养目标的。

二、安排课前预习,《学案》导读落实

在教学过程中课前预习环节必不可少。课前预习做好了,听课就不会茫然无知。在新课教学前,教师总是要布置课前预习,但是仅仅停留在口头布置上,学生如何预习、预习效果如何,没有明显的衡量尺度。为了提高预习效率,不妨设计《学案》,让学生依据《学案》来预习。可以将《学案》印发给学生或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给学生指出预习的路子,帮助学生预习。同时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如1回忆前面学过的能帮助自己理解新教材的相关知识。2边读、边思、边问,看教材写什么,用怎样的思路一步一步写下去,为什么这样写,从而把握重点和难点。3要掌握学习该教材的程序和方法,设想老师可能会怎样引导我们学习。4对教材能看懂多少算多少,不必求全。《学案》中的题目独立去做,实在完不成的可以暂且不做。只需顺手用笔将教材和《学案》中的问题做出标记,作为听课时重点关注的方面。但估计老师不提的小问题,自己一定要弄懂,消灭“拦路虎”。

三、创设导入情境,激发求知兴趣

1.“导入”要有启发性。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结合教材内容的重点,采取揭露矛盾、设置悬念等方法,从生疑、质疑入手来“导入”,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有因到果地思考,就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2.“导入”要有趣味性。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兴趣,他就能自觉地排除各种外界和内界的干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并把学习当作是愉快的享受而不是负担。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入”时在“趣”字上下功夫,尽可能涉及得生动有趣。

3.“导入”要形式多样。要求教师在设计导入时紧扣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来选择导入的形式,做到新颖、多样、不拘一格。可以用调查、讨论、利用音响图像课件资料等形式导入。新颖、合适的导入比单纯讲道理学生乐于接受。

4.“导入”要有知识联系性。由旧到新,由已知到未知,温故而知新。 可以将本堂课教学的新知识与有紧密联系的旧知识加以结合,通过提示、 小结等方式唤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再现,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做好相应的准备。

四、巧设课堂提问,把握时机指导

1. 提问应具有科学性。要做到“提问科学性”的前提是吃透教材。教材中任何会给学生带来疑点的地方,教师都要细心琢磨,准备好应对策略。 同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即正确认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水平,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

2. 提问要适度、适时、适量。所谓“适度”就是“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位置。”也就是说: 提问既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之感觉,又不能让学生有不动脑筋就轻易答出之懈怠。所谓“适时”就是要努力抓住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的最佳时机,进行提问。“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所谓“适量”就是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提问的频率。提问设置要疏密相间,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冷静有效地思考。

3. 提问应具有互动性。提问互动性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的 “问”是为了引发学生的“问”,几个学生的“问”是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能 “问”。学生能够“问”,足以说明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对教材已动脑思考过,在努力“发现问题”。如果一份材料学生阅读后没有提出什么问题,阅读也就失去了内在的意义。

4. 提问范围应具有普遍性。要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问题设计有层次、有梯度,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究之中。简易而浅显的问题给学习较差的学生来回答,繁难而深刻的问题让大家共同探究。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指导”要把握时机,也应该尽量在学生处于“愤” “悱”的状态下进行。要求学生充分筛选材料中与问题回答有关的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分析综合,然后得出结论,切忌由教师直接给出结论。“提问和指导”以寻求多角度、多途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目的,以培养全体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为目标。把落脚点应该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而不应该放在急于得出结论上。

五、用心选择课题,便于“小题大做”

1. 选题应注意学生的兴趣爱好。《论语》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学习者才会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久性。倘若研究性课题的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学生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始终达不到目的,则研究的兴趣下降,信心受挫,情绪低落,产生焦虑心理,课题研究可能会半途而废,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2. 能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成功感是人的一种情感反馈,是学习动机形成与增强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能够长期不懈地从事某种活动的动力源泉。因此,在指导学生选择课题时,要用心考虑所选课题通过学生的努力是否能够完成,从具体的、“小”的问题入手,避免选“大而空”的课题 。结合教材善于从周围的社会、生活现象中寻找、发现、选择课题,便于学生“小题大做”。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 篇10

一、创设氛围, 让学生乐于探究。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在学习中的情绪与教学效果有直接关系, 而影响学生情绪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学情境。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愿望。”探究性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旺盛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 上课伊始,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 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趣味去点燃学生探究的激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尽快进入一种好奇、渴望的境界, 在头脑中形成多种疑问, 从而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例如:教师在讲授《两小儿辩日》时, 可将“孔子和两小儿”的挂图挂在黑板上, 并就画面中涉及的人物加以引导, 使学生对画面内容充分感知, 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教学、探究的目标和方向。教师让学生自由结合成四人小组, 就画面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展开联想, 大胆猜测, 画面的非完整性、确定性给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 有力地促使学生广泛、灵活地思考, 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应变能力,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探究性学习中, 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十分重要, 因为探究性学习重在提高学生对书所反映的生活或现实生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发现并确定具有探究价值的东西。当然, 有些探究的问题需要学生自己来提出, 但是教师在探究性学习中创设情境的导向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二、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

古人说得好:“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受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影响, 学生对于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还有一定的迷惑, 那么, 教师应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

1. 从文章的课题处进行探究。

文章的题目能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其进行探究, 那就会对课文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教学《生命·生命》这一课时, 教师在学生原有认知能力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探究:生命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属于自己的生命呢?学生通过探究学习, 对生命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和理解, 对文章的学习也水到渠成。

2. 从文章的重点字词、句段去进行探究。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句、段往往是“题眼”, 对于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开启学生的智慧起着重要作用。如在《孔乙己》一文中, 有一句“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 这里, 可引导学生进行探讨:作者用了“大约”, 为什么又要用“的确”, 它们不是互相矛盾吗?这样的引导性问题, 能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 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 对旧中国的社会, 对旧社会的人情冷暖, 对造成孔乙己的悲惨命运的根源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对文章的句法的运用也有一定的收获。

3. 从文章的空白点进行探究。

课文的空白点往往是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 体会作者感情、内化情感的最好途径。如《鲁本的秘密》提到“还差最后的四个麻袋”, 但是, 课文中并没有提到鲁本是如何凑到这四个麻袋的, 那么, 教师可抓住这个空白点,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鲁本是如何想办法凑到最后的四个麻袋的呢?你能否根据课文说说你的想法?这样, 想象力丰富的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联想, 让学生对鲁本对妈妈的爱有了深刻的体验, 也使学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和教育。

4. 从文章的标点符号处进行探究。

例如教学《鸟的天堂》一文中“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时, 我提示学生:你发现这个句子跟别的句子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在认真阅读、思考后即提出了异议:这句话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要加引号?我马上以疑点处为突破口展开教学, 要求学生再次阅读课文, 然后贯通全文去解疑。

5. 从文章的章法、句法上进行探究。

语文学习注重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 对语言文字规律的认识, 也是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在对章法、写法进行探究的同时, 也培养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三、注重探究中的合作学习, 在合作中达成共识。

合作探究是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充分展示集体的智慧, 在探索交流中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合作探究学习中, 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 不同的思维方式经过交流整合, 有的得到修正, 有的得到提升。应该强调的是小组合作探究时, 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 而是积极参与者, 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 还可以密切师生关系, 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但要注意在实际教学中, 部分学生只会跟在别人思维后面走, 没有独立见解, 很容易形成思维的依赖性。这现象就有待于教师及时地发现、引导和调节。另外, 在一堂课中课小组合作的次数不应出现太多, 时间太长, 否则, 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 不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小组合作要限时限地, 从实际出发, 让学生真正地乐于合作, 才能收到成效。

学语文的过程, 其实也是学交流、学合作的过程。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效果如何, 取决于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合作技巧。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教给学生的合作技巧, 通过经常训练, 让学生学会“听”、“讲”——别人发言时, 注意力要集中;别人说的和自己想的不一样, 要在肯定别人的基础上讲自己不同的想法;别人提意见时, 要先听, 再讲自己的理由。例如, 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父母各自不同的评价对孩子的成长起了什么作用?”时进行小组讨论, 先让每位成员发表见解, 然后经过探讨, 最后达成共识。如意见不统一时, 各自说一说理由, 由小组成员大家评判或各自保留意见, 听听其他组同学和老师的见解。在这种合作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学会了表达意见, 而且学会了倾听别人的想法。

四、体验探究趣味, 获得成功的欢乐。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欲望和需要。当学生通过探究后, 终于解决了一个个对他们来说是新奇而又富有挑战的问题时, 他们能从探究中体验到快乐, 获得一种成就感, 这是一种强大的、令人愉快的情绪体验, 会产生推动不断探究的巨大力量。学生一旦有了这种体验, 就会产生再次体验的愿望。因此, 当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 取得点点成绩时, 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 让学生尝到探究的甜头, 获得成功的快乐。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 使他们的个性、创造才能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发展, 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 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语文探究性学习, 已经为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窗, 它将给语文课改和语文学习带来广阔的天地和无限的生机, 也给每个教师的教学研究带来新的考验和机遇。

参考文献

[1]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践与探索.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1.

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策略简析 篇11

【关键词】初中教学 教学方式 探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21-01

伴随着新课改程度的日益深入,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转变以往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回归到教育的主体地位。并在课后能够对于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详细的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对策分析我将在下文展开具体的阐述。

一、巧设情境,提升兴趣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本节课的课堂引入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备课时 ,对课堂的引入必须精心的设计和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适当设置出一些巧妙有趣的教学情境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若能采用适当的教学情境对学生予以相应的引导,便能够更加有效的使学生从生活当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乐学”。

例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举例”的教学时,我是这样情景引入的:我们2016级三班(共50人)在十年后准备召开一次同学聚会(假设50人都到),见面时每两个同学都握手一次,那么总共握手多少次?这是一个实际的问题,和学生的亲身经历有关,学生会有很浓厚的兴趣,被问题深深吸引,多数同学都可能投入到紧张计算中去,再加上每个学生都想做聪明的同学,就更容易进入情景了。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此题的总结方法。之后,教师出示另一例题:某中学开展春季教师篮球运动会,各教研组踊跃参加,每两个教研组都要进行一场比赛,总共进行了10场比赛,问共有几个教研组?这个问题和引入的问题类似,学生很容易解决。其实这就是我们教学中的单循环问题,。为了学生掌握更好,我举了一个双循环的例子,学生也很快就能解决了。结果我发现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特好。这与课堂的引入有密切的关系吧。通过类似的情境设置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等均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自主探究,培养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往往是教师作为整堂课程的主体,教师仅需要一人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只用用心听讲即可,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应该适时的做出相应的改变。其中探究性的教学方式便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一局面,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更多的是扮演者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角色。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给予学生相应合理的探究内容之后,教师要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去猜想探究,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探索新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始终抓住知识要自主构建这一核心问题。 之后学生便可开始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展开自主探究,其主要步骤为:首先确定一个学习内容,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找到解决方案,继而实施方案,最终根据实际结果做出相应的总结,通过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并不断改进、解决问题。教师仅需要在适当的时刻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适当的指导即可。在此实施过程当中,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实际操作、独立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如

三、合理分组,鼓励交流

在探究性教学方式的实践过程当中,依据探究学习的内容不同可适当的采取个人探究或分组探究,大多情况下采用小组合作的探究方式。在初中数学中开展合作式学习方式其核心是关于小组互动的开展。针对此类特征,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可以采用组间相近,组内差异的分组方法,即为在所分的每一个小组之内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较大,而每一个小组间的学生学习能力则较为接近。从而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积极的融入到集体之中,营造出和谐、奋进的集体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在进行“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教学时,就必须讲解尺规作图的相关知识,这其中要用到直尺、圆规等学习用具,而运用圆规在画图就必然会牵涉到圆心、半径等相关概念,这些内容都是作图必要条件。因此在开展小组互动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但是概念接受能力较强,而另一些同学可能正好相反,通过小组间的互动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互补互助。

四、自我反思,深化认知

初中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往往较为活跃,可塑性较强,因而学生在进行探究式自主学习时便较易出现偏移轨道的情况,脱离了原本的学习方向。此时需要教师能够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及时的纠正学生的学习方向。可以采取定期开展探究式學习课程的反思活动,这样便能够一方面使探究学习的速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又能够使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认知,降低学习目标偏离的发生机率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课堂操作策略 篇12

一、给学生以探究的话题, 激活思维

教学成功与否, 学习效果优劣, 主要取决于学生有效参与的程度, 对所学的内容是否感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主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 启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去观察、操作、思考、讨论, 激活思维。如在语文教学中插入学生质疑, 怕会打乱教师的教学思路, 有些教师不敢设置质疑环节, 教师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主宰者。而学生一时依赖教师的提问, 没有独立思考, 学习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课堂缺乏民主和谐气氛。这种教学, 不能适应课堂改革的需要。因此, 要做到学生质疑与教师教学的有机结合, 我们必须以学定教, 以教导学, 在设计课堂教学时, 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现有水平, 在每一环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努力创设条件, 营造质疑机会。课堂上, 我们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让他们去挖掘教材, 产生种种疑点, 鼓励学生有疑即问, 不懂就问, 保护质疑的积极性。

可以结合教材特点, 采用课件、图画、谈话、质疑等方式让学生融入情景, 再通过教师或学生明确指向、紧扣重点、水到渠成的提问, 找准新知识的切入点、突破口, 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式的内容导入, 启发思考的效果。这样师生就可以围绕共同感兴趣的内容展开下一步的探究学习。

有的课文的中心表达比较集中, 写作对象及其特点比较鲜明, 新课前可以直接质疑。由疑问直扣中心和重点, 来理解主要内容, 明确写作目的, 体会文本情感。

二、给学生以探究的内容, 培养能力

以课文的文眼为切入点, 引导学习, 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学具有吸引力, 学生乐学、勤学。以课文再学习为生长点, 对课文内容进行选择、延伸、拓展、创新, 这不仅只是对学生新学知识的检查, 而是让学生在收集查找、整合资源、形成自己独特见解的过程中提高了创新能力。

结合文本特点, 紧抓重点、难点、疑点, 题眼、文眼, 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 连接语、资料袋、思考题, 让学生谈阅读收获, 来了解其探究的效果, 从而调整教学指导策略, 引导学生再次进行探究。如教学说明性文章或结构比较鲜明的文章时宜采用, 这样学生自学探究既比较轻松, 又可呈现不同的文本内容, 避免了硬性灌输, 整齐划一, 按部就班的机械、僵化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后综合应用, 由知识向能力转变、意识向精神培养。如课堂教学《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后, 适合采用这种方法。在学生制定活动计划时教师要予以具体引导, 让学生制定出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计划, 也只有这样才能把活动顺利地展开。但在活动过程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按人员分工、活动计划开展探究活动, 通过收集、整理、交流资料, 了解语言文字现象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在实践中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有趣和神奇, 从而迸发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三、给学生以探究的评价, 促进发展

每个人在内心里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被肯定的渴求。学生由于年龄小, 好奇心强, 表现欲大, 尤其更希望时时处处都能得到他人的表扬、鼓励、肯定, 抓住了这一心理特点就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活思维, 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促进发展。有的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提出了紧扣课文主题或重难点的问题时教师要及时评价, 并更进一步引导, 从而让学生顺势助趣, 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在课堂上经历阅读之后, 解决了问题感到高兴, 但意犹未尽。教师这时在肯定的基础上由知识问题的解决上升到解决问题方法的探寻上, 让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习得终身有用的方法, 智商和情商同时得到升华。如教学第14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时, 师生在“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意思理解后, 教师要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父亲的教导对我一生有用呢?”很明显学生要在理解了作者通过自己在两次身陷困境, 面临挑战的时候, 就是父亲从小的教诲使“我”得到了“走另一条路试试”的灵感和勇气, 最后走出困境取得成功的事实, 才能回答这个问题。通过教师这一提问, 让学生很快意识到要理解文中重点句段的含义就要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 就可以抓住主要内容, 理清层次, 前后联系地把课文读懂,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了。

上一篇:数学实验课程群下一篇:急性病毒性脑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