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理论

2024-08-04

探究性学习理论(精选12篇)

探究性学习理论 篇1

2015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 很多学生在考完数学和理科综合的科目后, 反映试卷难度大, 笔者与高三毕业班教师交谈中问到这个“难”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基本的回答都是知识的灵活度, 很多题目都是探究性的问题, 让学生自己设计, 自己解决, 自己探究。这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就很大, 有些学生在高中的学生过程中, 班级教师不注重探究性的教学, 没有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那么学生的知识学得比较死, 不会去探究, 就会觉得整个试卷的难度大。所以, 在以后的高中教学中, 探究性教学要是一个方向, 教师应该注重探究性教学的设计。

一、探究性学习教学中应把握的原则

1.1学会学习原则

探究性教学的思路是把目标放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上,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本领, 和想要自己探究获取知识的态度上,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已经有的知识基础, 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多向交流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个体探究能力的多元化。教师应该把学生的独立学习, 小组讨论, 和班级整体交流有机的整合起来, 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见解, 勇于与不同意见的同学交流。调动整个课堂, 使学习氛围更轻松和愉悦。

1.3情知统一原则

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基础为主要依据, 以学习的兴趣为动力开展教学活动, 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有利于学生主动投入这个环境中, 主观能动性对学生的学习有关键作用, 而且教师要注意在进行分组时, 注意小组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尽量平均分配, 因为教师只有全面的研究学生的个性, 特长, 才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个性, 更好的组织学生的探究。

1.4师生互动原则

教师带动学生探究, 给学生创造一个适合探究的条件, 鼓励学生大胆的探究, 对于学生提出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应该耐心倾听, 对的给予支持和鼓励, 错的也应该先表扬其勇敢和独特的见解, 然后再指出应该怎么做, 哪里不足。虽然探究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 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更是调节者和组织者, 只有教师和学生配合才能完成好一个探究课程。

二、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思路

2.1什么样的问题适合探究性教学。

探究性教学应选择的知识, 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而且是教材的核心和关键点, 使学生的记忆深刻, 有利于学习。还应该选择能够探究的知识, 除了要考虑这个知识值不值探究之外, 还要考虑这个知识能不能探究, 多方面因素影响, 如问题的难度, 探究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最后还要考虑探究的限度, 就是选择探究的知识到底应该探究到什么程度, 探究到什么程度要取决于课程的整体设计, 不能贸然提升知识的探究程度。

2.2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思维能力

探究性学习要从现实出发, 去了解学科的基本事实, 基本概念和规律, 是一种归纳的过程。因为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方式和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能阅读课本或者是在教师提出一个问题之后, 能结合已有的知识基础或查阅资料后进行讨论探究。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2.3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

设计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共同探究的教学环境时, 应重视师生交往的情感因素。教师要以自己对学生的深厚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 以发展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与学生之间愉快的合作关系构建和谐宽松的课堂为前提, 激发学生的乐趣。这样探究性学习的模式进行的教学活动, 探究性的目标就很容易实现的

三、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的步骤

3.1形成问题, 提出假设

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要以解决问题为中心, 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探究, 所以应把问题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面临新问题时, 客观事实和他头脑中原有的认识相冲突, 相互不融合, 此时就会有问题产生。所以,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开端,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都是围绕问题来展开的。提出适合探究的问题, 引发学生的思考, 鼓励让学生结合以后的知识基础大胆的提出假设和猜想。教师应该认真设计问题, 问题的难度适中, 太难的问题没有探究的兴趣, 不知道怎么假设, 而过于简单的问题, 也没有探究的意义。

3.2收集数据, 整理分析

确定问题之后, 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在规定的时间内, 让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 讨论完后, 教师应该让每组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汇报他们的观点, 对于组与组观点不同时, 教师应该组织进行辩论。这种自主、合作的方式有利于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也能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3验证假设, 教师给出解释

探究学习中探究者在假设、探究之后, 要归纳整理。如果假设正确教师予以表扬, 如果假设不正确, 要求探究者需要思考假设的可能性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等, 但教师要给予鼓励并且给予正确的解释, 并让同学之间互相学习。最后教师针对探究的问题, 进行归纳总结。对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要进行补充说明。

中学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渠道, 探讨中学教学探究性学习的概念、教学设计原则、教学模式是至关重要的。

摘要: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能力, 探索学习。从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开始, 让学生是主体,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致和知识的渴望, 那么, 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设计上有所改变, 要重视探究性的教学设计理念。

关键词:教学设计,探究性,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化学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65-168

[2]陈宝茹。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挑战[j]化学教学2004.11

[3]闫守发。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创新能力辽宁师范学报。

[4]靳玉乐探究教学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5]唐春良新课程改革的标志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2002 25

探究性学习理论 篇2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理论及存在的问题

1.传道

“传道”的教学理论就是通过语文教学实现道德教育,也就是思想教育。传统教学理论认为德为先,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是不可能成才的,这种观点是符合教育基本目标和要求的,能够利用文学知识的传授实现对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良好传递,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代教学的“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也有着较强的德育内容。但是,传道的思想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价值观的德育渗透不应该过于直接。教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角色,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思想,不管是有意无意,向学生兜售自己的价值观,都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作为教师,你认为正确的东西,不一定对你的学生也是正确的。包括你的经验,也不一定都能适合你的学生。但是很明显,面对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会根据课文的内容随意地传递自己的价值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想,这些往往会对中学生有极强的引导性,如果学生认同教师的价值观,他们往往会出现偏颇的行为,例如,忽视数理化学习,一门心思地进行文学创作,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也不利于初中生的发展。其次,传道的过程不应该有过多的德育教学目标,基础教育确实有影响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作用,但是,把“立人”的千钧重担都放在或主要放在中学教师的身上,显然缺乏合理性。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应该是以简单的渗透为主,应该以长远目标为主,而不应该期望短期内见成效。

2.授业

“授业”就是指传授学生知识、技能,这个技能是指能够使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各种技术和理论知识。可以说,授业的教学理论体现了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的基本内容,教师传授知识技能,才使得教学活动有了具体的研究内容。针对语文学科而言,传授的是语言的基础知识,传授的是运用语言、分析语言的基本技能。但是,授业的教育理论强调的是“授”,分明是一副以教师为中心,使教师呈现居高临下的姿态,抹杀了学生的主体性,有明显的灌输色彩。这种教育姿态,无论在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还是基础教育中,都是落后的。这就是以教师的角度来分析教学活动,以教师的角度来主导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认识观。这种教学思想长期影响着中国的语文教育,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结果:学生对语文知识没有兴趣,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教师让学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这样的教育是不行的,教材变成了一种纯粹的工具,教师则是变成了讲工具的机器。其实,授业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应该转变教师卫道者的形象,转变教师主观交流的不平等态度。

3.解惑

惑,是指困顿、迷惑。“解惑”就是要在学生面临未知事物之时,由教师帮助,运用教师自身的知识、技能为学生解开困顿、迷惑。解惑体现了师生双方的良性互动,也展现了教师的重要作用。目前,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中,解惑环节处理不当,很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只是一种高压态势,一味的训斥,学生遇到问题,不会想到给教师打电话,也不敢进行细致的询问。这种情况说明,教师不够重视“解惑”的重要性。其实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教学,为学生服务,树立他们的.信心,让他们知道,教师也可以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其次,解惑的途径仍然是以教师解决问题为主的,这样的途径忽视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忽视了对班集体力量的运用,应该及时转变。另外,解惑的内容除了语文课堂上的知识问题,也要包括许多生活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教师应珍惜它,而不能扼杀,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才多艺,能够与学生谈天论地,并为学生的业余生活提供帮助。

二、初中语文教学理论的转变内容

1.“传道”审美化

为了解决“传道”过程中对学生硬性地植入教师的思想价值观,影响学生的德育发展,语文教学中可以强调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传道”审美化避免了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思想发展,而是借助文学的力量让学生感受到高尚思想的美、高尚情操的美,同时也体会了文学创作的艺术美、韵律美和精神美,当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这些心理要素结合起来,并达到自由协调的状态时,一个审美感受、领悟、体验系统,即审美心理结构也就组合而成了。教育理论上曾说:“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用文章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让学生从点滴做起,做一个有崇高道德的人才是切实可行的“传道”手段。例如,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知道《春》是一种自然美,《勇气》是一种人性美,《七根火柴》是一种社会美等。又如,教学《中国石拱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看多种多样的“石拱桥”,欣赏建筑美。接下来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深入研究作者茅以升对桥梁的研究,并结合作者介绍使得学生对课文之外的知识有更深刻地认识,从而明确:知识带动积极向上的人生,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总之,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就是它本身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读来或令人赏心悦目,或使人凝神深思,它们都具有丰富的美的因素。诗歌的圆润、典雅,散文的优美动人,小说的跌宕起伏……陶醉其中,随处有实施美育的机缘。只要教师去开发利用,就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视野的开拓,情感的共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授业”创造化

孔子早在多年前就说“因材施教”,他还反复强调教学应该让学生“学而思”,应该“举一反三”。也只有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有创造性能力的人才。著名教育学者林崇德认为:“创造性是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由此可见,创造能力是人才的重要品质。首先,传统授业过程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在教学理论转变后,应该是教师听,学生想。例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教师要提供作者背景、词语注释、朗读指导等材料,然后就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的注释想“这首词的含义”“表达的感情”等。最后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答案。这样的教学实质是主体对知识经验或思维材料高度概括后集中而系统的迁移,进行新颖的组合分析,找出新异的层次和交结点。其次,初中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见多识广,对新事物接受快,感知能力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加以引导、加以指点,帮助学生学会多元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逆向思维……运用丰富多彩的思维去创造丰富多彩的思想。例如,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了促进学生的多元化思维,教师要鼓励学生了解全诗的大意,然后请学生多角度的分析这首诗的特点?从杜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再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通过对比更深刻地理解到“由个人的不幸联想到他人”,这更能体现出诗人崇高的思想境界。同时为了拓展思维,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像这首诗一样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诗文还有哪些?搜集其中的名句,加以整理。创造化的“授业”过程,使得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索的天地,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及时的训练。

3.“解惑”合作化

“解惑”不应该单纯依靠教师的力量,要善于运用“合作”力量。教师可以明确进行小组分工,在分析课文、积累知识的过程中都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同时,面对阅读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例如,学习了《背影》之后,许多学生都认为作者朱自清笔下的父亲过于苍老、无能,也没有直接地、深沉有效地表现出对父亲的爱,这种表达方式不太合理。针对这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组员查阅资料,分析当时作家的写作风格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方法比由教师直接“解惑”要好得多。学生围绕需要解惑的问题去自学,从语言文字中去找解答中心话题的依据,并对找出的依据进行分析,然后在小组里讨论,再在全班交流。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方法,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多设计一些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完成的任务。

上文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传道授业解惑”进行的分析和总结。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理论的转变必须要从实际学情出发,认真分析学生的认识规律,变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知识的传输为主动的探索性学习,帮助学生掌握积极主动的现代学习方式,从审美渗透、合作教学和创造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探索与研究,唯有如此,才能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让学生拥有分析文本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马辉。浅谈初中语文的创新性教学[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19)。

[2]曾敬。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调查与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

[3]于军溪。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12)。

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篇3

一、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让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自然地结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必须通过字、词、句、段、篇的教学,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知识积累不够丰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同时,更要注意结合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

如有一位教师讲《七颗钻石》一课。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小姑娘在为生病的母亲寻找水的过程中木罐子神奇的变化。当小姑娘发现了木罐子装满水时,“她真是喜出望外”。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喜出望外”这个词语的意思,有的学生说是“兴高采烈”,有的学生说是“兴致勃勃”,还有的说是……教师接连提问了几个学生,但没有一个学生能正确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为了理解一个词语,花费了课堂几分钟的时间,而学生最终还是没能真正弄明白该词语的意思。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传授相关的知识。如此例,在学生没能理解“喜出望外”时,教师应及时地告诉学生“喜出望外就是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别高兴”,从而帮助学生解惑。这样的接受性学习是有意义的,也是应该的。我们知道,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教学中一味强调探究,就得有时间让学生去实践自己的想法,还得有时间开展相互讨论等,这样势必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与效果。

其实,探究性学习必须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为前提,而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方面,传统的接受性教学有其独到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把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减少甚至避免口头或书面表达上的混乱或错误。

二、注重课堂效果,让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优势互补

探究性学习有优点,也有弱点;接受性学习有弱点,也有优点。因此,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都是有益的学习方式,二者应该优势互补,不可偏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实际,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启而不发的时候,或学生理解不准、理解不深甚至理解错误的时候,这就需要教师的讲解与传授,需要教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优势互补,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果。

如讲《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为了引导学生了解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并英勇跳崖的故事,教师有必要向学生介绍故事的时代背景。

又如《两小儿辩日》一文,虽行文简洁,但古今词义不同成为了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因此,在理解课文每句话意思的过程中,对于学生不懂的,教师就要做讲解点拨,使学生能贯通上下文。当学生理解课文后,教师就应该组织学生讨论探究:“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感悟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课文中还涉及有关科学知识,如“早晨和中午的太阳距离地球是一样近的,为什么早晨的太阳看起来较中午大呢”,限于他们的知识,他们往往一知半解。此时,教师应作适当的讲解,帮助学生解疑。但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一定要少而精,要深入浅出,这样的讲解才能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探究性学习理论 篇4

一、了解学生, 确定最近发展区

在个性化教学中, 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通过多方面观察, 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数学背景、数学思维、数学能力、思维习惯、抽象概括能力、现有数学水平、认知能力及程度;了解他们的思维结构、思维方法、潜在水平、思维跨度、起点高低、节奏速度;了解他们现有知识水平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什么问题;了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及形成的原因, 从而做到心中有数, 有的放矢。发现学生“最近发展区”, 组织潜在水平开始的数学思维教学。在教学中, 首先要决定学生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 然后创造“最近发展区”, 使学生努力达到较高智能的发展, 从而形成数学思维能力, 解决数学实际问题。

二、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的多元学习环境

只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他们的多元智力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 获得发展。因此, 在数学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为他们创设一个熟悉的、使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 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更好地运用并发展学生的各种智能。

1. 联系生活实际, 树立情境意识。

课堂上, 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伴奏者, 而学生则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 教师要时时注意挖掘教材精髓,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借助多元智能理论有意识地把学生引入一种最佳心理状态, 通过心理上的接受, 达到问题情境和学生心理情境的共鸣和最佳融合,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自由地去想象、思考与探索, 去解决问题或探索规律。

2. 注重学习体验, 树立过程意识。

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 探究性教学要改变过去教师的灌输式教学, 把课堂教学的重心, 由死记硬背转到学生自身操作过程上来, 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 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 培养探究兴趣, 树立主体意识。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我们不但要学数学, 还要“做数学”, 而“做数学”就需要学生具有强烈的探索愿望、不懈的探索精神和一定的探索能力。

三、激发学生多元智力, 整合学科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 构建知识探究过程

“人人都是独特的, 各具潜能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多元智力, 整合学科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 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构建, 发展认知结构, 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四、采用多元评价, 展示学生的多元智力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评价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优劣, 一个好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而一个拙劣的评价则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热情, 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尽可能地采用多元评价, 帮助每一个学生识别自己的智力优势, 获得良好的发展。

1. 课程评价的内容要过程化。

相对于结果, 过程更能反映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 体现学生成长的过程。因此, 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2. 课程评价的标准要多元化。

在课标之下, 评价的功能不应再是区分优劣, 而应是体现激励、改进的作用, 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 更要重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把学生的现实发展与潜在发展结合起来,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多关注学生的优点和长处, 全面评价学生的表现。

3. 课程评价核心要“全人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课程评价部分的第14条明确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课程评价作为一种尺度, 其核心就必然是“全人观”。

4. 课程评价方法要“档案化”、“活动化”。

学生的智力是多元的, 所据以确认和发展的问题情境和文化背景又是复杂的, 而学生智力的发展本身又具有不平衡性, 因此, 课程评价方法要“档案化”、“活动化”。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 数学作为初中课程的一门基础性学科, 是实施探究性学习方式的一块主阵地。教学中, 教师要了解学生, 确定最近发展区, 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的多元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多元智力, 整合学科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 构建知识探究过程, 采用多元评价, 展示学生的多元智力。

初中英语探究性学习 篇5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看,我遇到了很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探究性学习的问题。

新课程教育要求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尝试让学生这样来做:

1.让学生自己预习课文;

2.预习要求认真思考并提出问题;

3课堂上学生分组共同讨论,解决问题。

结果是效果不怎么样,出现了以下问题:

1.学生每天各科的作业太多,很多学生都说没有时间去检阅参考资料,提不出什么有水平的问题;

2.太多的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稍微检阅资料就能解决的,但结果把这些问题拿到课堂上来提,占用了太多的时间,而真正该解决的问题却没有时间去解决;

3.课堂上的讨论过程,很多学生只想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根本没有去想自己认为是什么,所以自主探讨学习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

在学习了本课程后,我认为今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问题:

1.想办法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4.要有耐心,多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开放的视野

解读“探究性学习” 篇6

扫描内涵

一、探究性学习的模式

探究性学习是与接受式学习相对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多层面的学习活动,是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它的具体操作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问题

学生是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探究活动。这里的“问题”要与学生必学的科学概念相联系,并且能够引发他们进行实验研究、收集数据和利用数据对科学现象做出解释的活动。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足以引发探索、求知的欲望,并能引出另一些问题。

2.收集数据

除观察法、实验法外,学生也可以从教师、教学材料、网络或其他途径获得证据资料,来使他们的探究进行下去。

3.形成解释

学生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根据逻辑关系和推理,找到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其他解释。对学生来说,这意味着对现有理解的更新和知识的增长。他们的解释和观点必须与实验或观察得来的材料相一致。学生必须尊重事实尊重规律,以开放的态度面对批评。

4.评价结果

学生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通过进一步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自己的解释进行求证和评价。由于原因往往深藏于现象的背后,人们容易找到的是事物间表层的、非本质的联系,加上学生认识的差异,对同一个现象有不同的解释是完全正常的。

5.检验结果

交流结果是学生能够引入新问题,遇到新矛盾,进一步确定自己的论证方法。学生相互交流信息对建构个体和群体的理解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当学生公布自己的解释时,别的学生就有机会就这些解释提出疑问、审查证据、挑出逻辑错误、指出解释中有悖于事实证据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观察提出不同的解释。讨论中,往往引发新的问题,导致进一步的求证活动和最终的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共识。

二、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类型

探究学习涵盖各种特定的条件下所有学科各类问题的学习,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在中学常用的探究性学习可分类如下:

1.问题探究型

这类学习方式是在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展开教学过程,使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主动地探究、体验、发现,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发展创新。

2.实验探究型

这类学习方式是指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采用实验操作方式进行的探索性、创造性的学习活动。

3.再创探究型

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按照知识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独立地进行思维加工,对知识进行综合、重组,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或者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独创性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新思路、新做法的学习过程。

4.再现探究型

这类探究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的心理活动,以逻辑推理为中心展开探索研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再现”和“重演”在人类认识史上产生过有重大影响的认识活动,或者将科学家对某种知识的发现过程经过适当的筛选、重组后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踏着前人的足迹部分地重新发现他们学习的内容,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人类认识方法和活动方式,独立完成发现知识过程的活动。

5.网络探究型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使学生在老师辅助与支持下,以科学研究的方法,把网络作为阅读或查找资料进行学习的工具,让学生使用广泛的网络信息,发现并获得知识,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主动体验、探索发现,发展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以及科学研究的能力。

6.自主探究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自主选择探究材料和探究方法,独立或者协作解决问题,最后由师生共同对探究的问题、方法、结果进行评价。教师只是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探,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指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

构建环境

1.转变教师观念

在探究性学习中,我们的教师并不缺少科学知识,但在对科学知识本质的理解上、在对科学知识发生发展规律的把握上,我们急需更新观念。

教师应该明白:学生还不成熟,容易出错,在学生进行探究过程中,应该理解学生的错误,理解学生的狂妄,理解学生的可笑,理解学生的单纯。对学生的错误多些宽容,给他们机会,使他们的潜力得到开发,而这种潜力一旦被挖掘出来,迸发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正因为出错,才会有点拨、引导、解惑,才会有教育的敏感、机智和智慧,才会有对学生乐观的期待,以及真正的爱护和保护;只有出了错,课程才能生成。在“出错”和“改错”的探究过程中,课堂才是最活的,教学才是最美的,学生的生命才是最有价值的。

2.文本环境

人的思维过程和认识过程未必都是线性的,而常常是跳跃式的和“超链接”式的。因此,教材的编排不仅要考虑学科内容的体系结构,而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特点。教材不要面面俱到,要给学生的思考和尝试留有余地。教学材料只提出问题和描述研究问题的方法,而不告诉学生实验的结果,这样能够让学生发现他们事先不知道的关系。

3.网络环境

网络通讯技术、远程教学系统能让学生随时查询和获取各种资料,随时与同学和教师进行讨论,有时甚至要向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几位教师请教。因此,必须发展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构建探究性学习的网络环境。

4.评价环境

开展探究性学习,必须改变那种刻板僵化、追求形式、面面俱到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同时淡化评价对教师的功利作用,强化其促进交流研讨和专业发展的功能。只有这样,每一个教师在课堂上才会真正聚焦于学生实际的学习生活、教室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质与量。

理清关系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学生是有思想、有头脑的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由教师操纵的机器,随着教学的深入,课堂上要刻意谋求的就不是控制课堂,而是如何引领学生探索。不仅强调学生要倾听教师,更要强调教师要倾听学生,珍视探究中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同时,要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交流与合作。

当然,不能认为探究式学习就是先进的、唯一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学习方式就是落后的、过时的、应该抛弃的。实际上,不同学习方式各有所长,相互之间应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不可偏废。

2.探究与接受的关系

如果所有知识都按探究模式学习,这样既不符合科学研究的实际,也不符合学生科学学习的现实。

最值得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对于学科来说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那些概念和规律性知识,因为学生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学生既学到科学知识的主干,又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增加对科学探究的理解。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更多的时间。教师不能静态地、孤立地计算探究性学习所花费的时间,而要真正考虑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为日后的学习所省下的麻烦。

事实上,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也最善于吸收前人已有的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科学的高峰。有些知识内容,由于各种原因,用探究的方式不仅效率太低,而且效果往往不如直接学习,这些知识可通过接受式学习活动去获取。

在每堂课上,应真正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没有必要纠缠一堂课是否完整地经历了探究的几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学生是否达到了自主探究的程度。

3.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探究性学习,不管是问题的“开放”、学生的“自主”,还是课堂上教与学的“生成”都不是目的,最应该关注的应该是教室里实实在在所发生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最终所追求的也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质量;真正要强调的是“动脑”——学生肢体上的“动”、嘴巴上的“动”,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更积极地投入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行动不如心动”。

教师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自觉“预计”师生、生生、生本多边对话而出现的“非预计性”知识和智慧的生成,并事先做出相应的教学安排,要求教师形成“弹性化”方案,并对方案的设计目标和思路娴熟于心。这种方案,不要过于具体和详细,要给学生留足自主自由思维的空间。

4.探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事实上,研究性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社会探究以及实践性探究的综合,在这几方面内容中更偏重解决实际问题,它既涵盖了国外科学教育中的探究性学习,又包括了社会探究和实践性探究在内,但更偏重后者。

从本质上看,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没有什么区别。然而,在新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这样一种特殊形态的课程来进行的,而探究式学习则是贯穿于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的。

张扬个性

愉悦身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具有充分的自主权,有着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能够充分地体验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人感、自我价值感。所以,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自主探究、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自我反思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学习能力在探究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得到发展,有利于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品质,培养他们主动参与、勇于探索、善于合作、敢于超越的学习品质。

体验生活。学生能从课堂、学校中走出来,走向社区,走向社会,走向动态的、多元的、开放的日常生活;学生可能在信息高速公路进行探究,在图书馆里徜洋,在绿草如茵的田径场、喜鹊鸣翠的樟树林进行讨论,生成智慧。探究性学习,强调尽可能地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的发现、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非常注重学习过程中潜在的教育因素,特别重视学习过程中隐含的思想方法、智慧技能等开放性目标的达成,让学生充分感受隐含在知识的发生过程中前人的智慧能力和科学方法。

探究性学习理论 篇7

一、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 由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中学生把课外较多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试题训练上, 课外阅读面比较狭窄, 学生的文学素养普遍降低, 对语文学习普遍不感兴趣。传统语文教学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教师多以自己为中心, 只强调教师的“教”, 而忽视学生的“学”, 即使采用讨论的形式, 也往往是教师设计问题, 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转, 学生的学习方式受到局限, 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不容易实施。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 个人兴趣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学习被动, 学习兴趣不高, 激发不出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难以实现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为此, 教学必须适应社会需要, 重视开发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是新一轮课改的重要内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亦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信息渠道,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语文课本, 而向生活延伸,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 探究性学习符合人本主义理念。人本主义认为, 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 具有人的价值和尊严, 具有人的主动性和独特性, 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丰满的人性。实践证明, 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体验成功的愉悦, 就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强化学习动机, 使他们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探究性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使不同层次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施展各自才能和智慧, 释放自身创造能量, 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 张扬学生个性, 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创新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 探究性学习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担任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学习不应该被看成对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 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的活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 探究性学习促使教师解放思想, 转变教学观念, 将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 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二) 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

(三) 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敢于创新的精神,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逐步发展他们与他人交往和经验共享的能力, 增强学生开展语文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四) 探究性学习促使学生学会收集、整理材料, 养成主动探索的语文能力。

四、课题实施情况

(一) 围绕“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这一论题展开探究, 课题组教师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而富有成效的活动。如端午节, 侯庭民老师安排学生收集有关端午的音像资料, 开展“走进端午”的语文实践活动。李翠珍老师在上《晏子使楚》时, 把课文编排成小型课本剧, 让学生表演, 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二)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均有所转变。教学中, 教师能让学生自读、自悟、说真话、抒真情, 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学习。课堂上, 学生互相讨论, 各抒己见, 解人以困, 虚心求教, 平等对话。阅读时, 教师能指导学生围绕课文核心声情并茂地读, 情真意切地说, 设身处地地想, 身体力行地做。教师能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 给他们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并积极尝试小组学习的途径, 在重难点处、语言实践中、反馈评价中合作。教师能精心组织探究性学习, 合理安排探究内容, 给予充分探究空间, 在探究过程中落实语文实践, 培养主动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 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1) 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加强。在学习中已不完全依赖老师的讲解, 而是先想办法自己解决。 (2) 合作学习已养成习惯。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 学生在教室里能尽情表现自己, 情趣盎然, 学生学习激情、活力得到迸发。 (3) 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 (4) 学生写作能力不断提升, 写作活动参与度较高。学生在“作文竞赛”、“报刊投稿”、“发表小论文”等方面积极参加, 成效显著。学生的作文水平呈稳步提高的势头。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 立足于学生的学, 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展开教学过程。通过几年实践, 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成功的经验。

(一) 教育科研做到“四个一”。 (1) 一周一小研。每周星期四下午, 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或研讨活动。 (2) 一课一反馈。每节完整课结束, 反思自己教学上的“得”与“失”, 在教案后做好教学反思。 (3) 一期一回顾。每个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一份工作总结。 (4) 一阶段一小结。在课题研究三个阶段中, 每个阶段每个课题组成员写出自己本阶段的收获。

(二) 教学中, 师生关系实现“八个转变”。 (1) 教师角色由“一言堂”变对话讨论。 (2) 师生对话由居高临下变平等互动。 (3) 对话语气由命令口吻变商量语气。 (4) 课堂表情由板着脸孔变微笑面对。 (5) 处理学生事件由简单粗暴变心灵沟通。 (6) 对待学生错误由斥责轻视变包容尊重。 (7) 表扬语言由吝啬变大方。 (8) 考虑问题由教师角色变学生角色。

(三) 教学中, 坚持“九个要”。 (1) 课堂氛围要宽松、和谐、愉悦、开放。 (2) 课堂方式要自主、合作、探究。 (3) 课堂评价要民主、客观、公正、及时、激励。 (4) 学生之间要有交流、讨论。 (5) 知识掌握要有质疑、反思。 (6) 能力形成要有练习、反馈。 (7) 课堂学习要有争论、笑声。 (8) 媒体辅助要适度、得力。 (9) 教学思路要清晰、新颖。

(四) 科研效果逐步显现。经过课题组教师的艰辛努力, 学生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与以往相比, 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度明显改变,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应试能力有所提高,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在朗诵会、演讲会、文学社团活动中, 学生的自我展示意识明显增强, 一些文学报刊已成为他们成长、成功的平台。三年多来, 我校学生在《廉洁的种子》、《大湖湾》等杂志上已发表了多篇优秀作文。

六、探索与反思

三年多来的教研实践, 此项课题研究工作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挫折, 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完善。

(一) 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学校缺乏在市、县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师;青年教师队伍成长参差不齐;学校管理人员对教师缺少有力指导与引领, 领导方法和管理协调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教书轻育人、重结果轻过程方法、重投入轻科研反思的现象, 都需要在今后课题深入过程中不断完善。

(二) 在课题实验过程中, 组织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措施不力, 有的教师不敢放开胆子尝试, 生怕影响当年学生考试成绩。

(三) 有的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上只重形式, 不讲实效, 课堂教学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付出不少, 收效甚微。

(四) 探究性学习对教师的素质提出较高要求, 老师们的知识面有待拓展。

(五)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家境差距大, 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如何帮助学习能力较低、学习资料相对匮乏的学生适应探究性学习还有待继续探索。

总之, 通过探究性学习实验, 课题组的教师和实验班的学生都有很大收获。大家共同增长了新知识, 掌握了新方法, 也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欢乐。今后, 我们将继续以更新观念为前提, 以课堂教学为重点, 加强研究, 不断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力争以课题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 把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朱慕菊, 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1.

探究性学习理论 篇8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 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 获得科学的方法, 在科学的探究实践中, 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实施探究性学习正是实现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教师的指导、帮助和参与下, 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 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学生通过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培养团结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一、传统教学与探究性教学的比较

传统教学重视学科经典内容的讲授, 忽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 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而探究性教学是将教学过程作为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动态过程, 允许学生对知识的合理性提出质疑和探究。

传统教学中, 教师作为知识的仲裁者, 对知识的“正确性”具有最高权威, 不鼓励学生提出与自己不同的见解。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知识, 对“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知之甚少。而探究性教学, 则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传统教学中,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控制者, 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过程、结果和质量评定都实施严格的控制, 教师的教学以知识传递为主, 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情感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关注不够, 教学过于程序化和模式化。而探究性教学不仅是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 更是学生获得生活体验与生存能力的过程, 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探究性学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 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是随着探究活动的经历不断发展的, 教师进行探究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也是随着开展探究教学的次数和经验的增加而不断提高的。

二、化学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化学实验是学生化学学习中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化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 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化学实验的功能和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必然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1.化学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可以作为探究性学习的途径。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即使在由经验化学向理论化学发展的今天, 化学实验仍然是化学学科发展的最现实、最生动、最有效的物质载体。学科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学科的学习特点, 在实验中学习化学无疑是最有效而又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化学实验中, 学生通过实验研究认识物质, 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 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化学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征, 更有利于学生进行化学探究性学习。

2.化学实验本身就是科学探究的过程。

化学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物质的一种科学方法, 是人们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知识和实验手段, 有计划地实施探究性实践活动的过程。因此, 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探究过程。化学发展的历史也充分证明:化学科学的任何一项重大突破, 无一例外地是经过化学实验而取得的。正如波义耳所说, 没有实验, 任何新的东西都不能深知。

3.化学实验为探究性学习中验证假说提供了科学方法。

和科学家进行的科学探究一样, 探究性学习也具有问题特征、收集信息特征、假设特征、验证特征和评价反馈特征。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 针对发现的问题, 在回忆总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基础上, 作出大胆假设或猜想, 并进行验证。所以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探究性学习时, 验证假设或猜想的主要方法, 也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探究性学习方法 篇9

一、以实验为载体进行探究性学习

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科学探究过程, 而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组成部分,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 发挥学科自身优势, 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 进行科学探究, 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的过程。”在新课程中提倡学生进行探究式实验和使学生能将化学与更广泛的社会问题相联系的开放式实验, 此类实验主要是指学生运用实验手段, 探究未知的现象, 着眼于探索他们自己感兴趣的化学问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因为它促使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自己探索从而发现新知。例如, CO2通入Na2CO3溶液的实验研究

首先设疑:CO2通入Na2CO3 溶液会有NaHCO3 沉淀析出吗?

实验探索:①把CO2通入Na2CO3溶液中, 无论通多长时间, 也不见有任何现象发生。②把CO2长时间通入饱和Na2CO3溶液中观察, 也不见有沉淀析出。③在煮沸条件下把Na2CO3配成饱和溶液, 同时加入适量的固体溶解、静止、冷至室温后过滤, 在滤液中通入CO2, 很快就有NaHCO3晶体析出。通过探究性的学习使学生能形成一种积极主动自主的学习方式。

二、精心为问题立“疑”设“障”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疑”引导探究的条件, 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善于发现时机, 还要善于创造时机。精心为所要讲述的问题立“疑”设“障”, 而立“疑”设“障”时要反复考虑, 努力创设一种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学习氛围, 把学生引入学习的佳境。根据内容巧妙的设疑布障, 在常规的途径中设置非常规的问题, 或在一般层次中设置较深层次的问题, 或在单向问题中设置多项问题, 特意给学生造成一些“学习障碍”, 激发学生进行探究, 独辟蹊径扫除障碍。例如在学习氯气的性质时, 先做演示实验:将一块干燥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分别放入两瓶盛满氯气的广口瓶中, 让学生观察现象。当学生看到所演示的现象时疑问顿生:“Cl2 为什么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却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大家疑虑重重, 课堂气氛活跃而热烈。有人说是因为有水吗?我看时机已到, 及时肯定他们的发现“很正确, 是因为Cl2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那么大家能否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推测产物是什么呢?同学们跃跃欲试, 探究的兴趣非常高涨。从老师的设疑、学生的生疑到疑问的解除, 步步深入, 层层递进, 达到了启迪思维、引导探究、培养兴趣的目的。

三、在探究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其实早在古罗马时期, 普罗塔克就明确指出, 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 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种!生命的火种!精神的火种!心灵的火种!

在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 教师的“导”是为了学生的“演”整个学习活动中, 学生应是主角, 是学习的主人。我们不能再循着老师讲, 学生听;老师“灌”学生“装”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应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让他们尽展风采, 在学习中自我调控, 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 提高学习效率, 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的根本原则, 教学法的各个环节都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一定是教师精心设计的, 更应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发现。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和相关知识的创造性处理, 使之转换成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 从而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探究”有师生交流, 还要有学生之间的讨论, 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应高高在上, 袖手旁观, 应当热情地走到学生中间, 作他们探究新知的引导者和同路人。

例:我们在讲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这一问题时, 同学们很容易就掌握了酸溶液的PH<7, 碱溶液的PH>7, 中性溶液的PH=7。而对同一溶液稀释前后的酸碱性有争议。我抓住这难得的时机, 让学生自己动手得结论。结果难点很快化解, 因为他们自己通过实验验证了同一物质在稀释前后酸碱性不变。即酸经过稀释后不可能变成碱, 碱也不可能经过稀释变为酸。我乘胜追击继续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经过讨论很快得出“都是水的电离引起的”。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水到到渠成, 而且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过到了极佳的教学效果。

四、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通过化学教学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我们要让学生关注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社会问题,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决策能力。人们在享受化学科学的成果给人类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和环境正在遭受破坏。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士壤污染、噪音污染、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等日趋严重, 而许多污染源与化工生产等有关。我们在化学教学中, 应当向学生介绍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和酸雨产生的原因;学习化学燃料的利用, 化学肥料的生产和使用时, 认识到化肥的过量使用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知道医药、农药、材料等的生产, 在提高了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 也会给人类带来环境污染。使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 无论是从事工、农业生产还是进行技术革新, 无论是开办一家工厂还是进行一项工程, 首先想到的是要保护环境, 不带来环境污染。化学学科中的许多内容与自然资源的利用有关,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结合化学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 篇10

一、巧导新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讲授新课程前要精心铺垫, 巧设导语, 形式要生动活泼, 让学生从上课开始就进入一个有魅力且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创造一个乐学的情境, 使学生以极高的热情并投入到新的学习之中.如, 在比例线段教学中, 有这样一个例题:在相同时刻物体的高度与影长成正比例, 学生对比例问题比较抽象, 我就找出身高不同的甲、乙两名学生, 让他们同时站在阳光下, 再找两名学生, 把他们的身高和影长都测出来, 然后把甲乙两名学生的身高和影长都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自己去判断甲乙两名同学的身高和影长是不是成正比例.这样学生就能比较直观地了解相同时刻物体的高度与影长成正比例的关系, 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 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 同时是课堂的主宰者, 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 而新课堂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的过程, 他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中, 要实现这一点, 教师必须转变角色, 真正由权威的讲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 在教学中, 凡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筋能完成的, 教师就不能包办代替, 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 只起到点拨讲评的作用, 把思考的时间、活动的时间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深化理解新知识, 从而掌握规律, 达到学懂弄懂的目的.

三、设计“开放型训练题”, 放手操作, 促进自主发现

目前“开放型”习题类型较多, 我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 总结出以下五种: (一) 答案不唯一.也就是一题有多种答案, 甚至有无数个结果, 而大部分题在解出不同结果时, 能总结出解题规律.如图1, 平行四边形中画上一条直线, 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通过开放型的操作、观察思考, 为以后的学习作好准备. (二) 条件不唯一.学生对题目先从不同的角度补充条件, 然后解答, 这种训练教学中比较常见.如图1,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补充条件, 解出答案. (三) 问题不唯一.也就是学生在补充不同问题中, 得出不同的答案.如, 甲乙工程公司共同修建一条高速公路, 如果甲公司单独施工, 则要三年完成, 如果乙公司单独施工, 则要两年完成.而实际施工时, 甲公司单独施工半年后, 乙公司才开始施工, 学生可补充如下问题:乙公司施工多长时间能建成这条公路?到建成公路时甲公司施工多长时间?甲、乙两公司完成工程量分别是多少? (四) 解法不唯一.教学设计一题多解的训练应是开放型训练的一种典型.如图2, EB//DC, ∠A=∠E, 求证:∠A=∠ADE.学生在解答时, 展开不同思路得出几种解法. (五) 选项不唯一.所谓选项不唯一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或兴趣, 选择自己喜欢做的题目, 改变以往给学生练习在数量和对象上都划一的做法, 在教学中要提供一组题目,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题进行计算.

四、学生自己选择作业

传统的作业形式是全班统一, 有些学生“吃不饱”, 有些学生“吃不了”, 这明显违背了现代的教学原则.因此, 我们对于学生在作业方面的要求不能“一刀切”, 要面向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作业, 让学生选择不同数量、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作业去做.具体的做法是:以年级为单位, 经过教师的集体讨论, 编制统一的作业, 按难易程度分高、中、低三个档次, 让学生自己选择.当然, 教师应该规定哪些是必做的、哪些是选做的.

探究四 函数y=x2 (|x|≤2) 如图等腰梯形ABCD三边均与抛物线相切, 切点分别为P, Q, O.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小值.

解 设直线AB与抛物线切于点P (x0, xundefined) .

∵y=x2, ∴y′=2x.

∴直线AB的方程为y- xundefined=2x0 (x-x0) .

令y=0, 得undefined.令y=4, 得

undefined

undefined, 当且仅当undefined时取等号.

undefined

这两个问题是将半圆改成半椭圆和抛物线, 适当改变多边形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开展变式教学的载体.

探究性学习意识 篇11

关键词:探究性;意识;培养;价值观;人生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234-01

课程改革持久深入,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实践证明教师知识的更新,教学水平的提高,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进行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师工作的本质应转化为顺应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为实现这一目标,作为基础教育的初中阶段应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意识抓起,做好创设问题情境,和谐课堂气氛;激发求知欲望,唤醒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 “探究”的意识;强化数学应用,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数学知识贫乏,学生数学知识认知程度差异较大,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就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和谐的课堂气氛

合理新颖的问题情境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在备课中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学生身边常见的学生容易接受的数学问题,创设合理新颖的问题情境,注重课堂上学生参与活动,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启发诱导,使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不断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作用,形成热烈而又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及时完成基础知识训练,使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和解题能力有明显提高。

二、激发求知欲望,唤醒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什么比帮助学生相信自己更有意义,因此教师应面对全体学生,时时关爱学生,常和他们接触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校园生活的温暖。在教学中耐心指导学生预习,认真备课上课,以学生为本,制订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逐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醒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需要为目的,呈现一个个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一般化、特殊化的分析,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联想,并充分利用想象、猜想等思维形式,对自己已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从中体验“收获”的喜悦。

例如在初一代数[代数初步知识的活动课]教学中,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初一(3)班一共有30位同学。请问,如果每两位同学均相互问候,握手致意,同学们是否知道你们一共要握多少次手?学生听后思索,似乎摸不着门,有同学比划一阵后,微微摇头,用渴求知识的眼睛看着老师,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这样既活跃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层层深入地探究下去,获得了成功,感到自己“真棒”、“真行”。

三、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探究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寻求完美答案,可以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不断挖掘教材,增进教材的趣味性,引导学生进行类比和归纳,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带着兴趣去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进而构建知识的完整体系。

如在讲初一数学《正数和负数》一节时,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例如“2减去3的差是多少”的问题,引起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对课堂学习气氛和理解内容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学习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应用过程,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结构,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在学习和运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四、促使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探究 篇12

一、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疑问”是每个人的天性, 学生要有“敢于问”的习惯.如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不断地提出问题, 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提问进行思考, 学生智慧的甘泉反而渐渐干枯, 听不到学生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数学知识大多数来源于生活, 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如果教师大胆放手, 把要讲解的知识转化为探究性的问题, 再给足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时间,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产生疑惑, 发现问题, 再提出问题.

例如, 教学“圆柱体的侧面积”一课, 课前教师可让学生准备一个侧面贴满标签的圆柱体罐头盒子.课上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圆柱体罐头盒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计算你自己准备的圆柱体罐头盒的侧面积呢?这时,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 学生观察罐头盒上的标签纸, 有人先把标签纸取下来, 再展开来看看是什么状态, 孩子们发现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 想办法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就可以求出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了.小组里学生互相协作并讨论交流, 问题似乎也就能水落石出了.到了小组展示的环节, 一个小组的成员很有礼貌地站起来.生1:我们将这个标签纸沿着圆柱体的一条高剪下来, 将标签纸展开铺平, 就得到了一个长方形;生2: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如果知道了, 就可以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也就是这个罐头盒的侧面积了.生3:长方形纸的长和宽可以用尺量.这时, 其他小组的学生在思考 (教师有意让大家对展示的内容进行思考, 以便进一步探究, 提出更有意义的问题) .有学生举手并自己站起来说:我觉得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体的底周长, 如果给我们的圆柱体不可以像今天这样把标签纸展开来, 那我们不就没有办法计算侧面积了, 所以, 我们可以测量圆柱体的底面直径, 利用圆周长的公式计算圆柱体的底面周长, 再乘圆柱体的高就能求出圆柱体的侧面积了.

二、紧扣探讨问题, 明确探究目标

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法, 转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 由课堂中的主要听众变为课堂自主探究的主人.学生在课堂学习时, 不再是只听老师讲解知识, 听老师提出问题, 只要围绕老师提问思考回答就可以了, 而是围绕课堂学习的内容自主探究问题, 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 探究问题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出现探究的盲目性, 也就是一下子很难找准目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不能围绕中心问题进行, 只是解决比较肤浅的问题, 甚至是所答非所问, 达不到探究的效果, 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教师设计探究问题时, 要让学生紧扣问题探究, 明确探究的目标.教师设计的问题, 目标要小, 不宜太大, 让学生容易理解问题的指向, 也便于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例如, 学习“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时, 教师让学生试着想办法找出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学生拿出等腰的三角尺, 摸一摸边和角, 量一量边的长度, 比一比角的大小, 实际上就是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围绕三角形的边和角进行探究, 理解“等腰”是什么意思, 学生在解决了“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后, 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两条相等的边所对的角之间又存在着什么关系呢?”“那么我们有哪些方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呢?”学生围绕这些问题一步一步进行探究, 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判断和特征.根据等腰三角形的特征让学生尝试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画图的方法”就是学生探究的主题, 学生自主探究后小组交流方法, 再在全班汇报展示, 让大家共享探究的成果.事半功倍.

三、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

关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 比关注结果更重要.小学数学绝大多数题目探究的结果学生已经确定了, 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就尤为重要了.所以, 要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和领悟数学思想, 探究获得数学知识的方法.也就是说, 探究过程富含着较为深刻的教育意义.为学生精心设计探究活动是我们教师的重要任务, 探究活动的设计不宜过于细化, 不然学生只能跟着老师设计的思路去完成, 不能发挥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创新作用, 探究也就处于肤浅状态, 不能深入进行, 更不利于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活动设计也不宜过于粗糙, 向学生抛出一个较大的问题, 学生无从下手, 只会坐等.设计较为合理的探究活动, 要研读探究的问题, 分为要探究的几个部分, 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探究能力, 针对不同的学生会出现不同问题的预设等.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 可设计师生共同探究的活动.教师先让学生把四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 每份用2表示, 再分成两份, 每份用1表示, 这时教师又要求学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 怎样表示?引起了学生思维的矛盾,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因为分数的表示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新鲜事, 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阅读课本, 学习一种新数.因为这类问题情境是以矛盾冲突为基础而产生的, 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 所以,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特别投入.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的时间要得到保障, 要有充分的探究时间, 让每个人都能在小组里发表自己的见解,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判断别人发言的正确与否, 概括问题的能力等, 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探究的问题较多, 不能一下子把时间交给学生, 应分成几个探究的小段, 分别探究, 这样既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探究活动, 又能挖掘问题的实质, 有效地培养学生掌握探究过程中的方法.

四、注重探究后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 在质疑、实践、推理、判断、演算和反思等探究学习活动中, 既能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 又发展了收集和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特别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高年级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探究.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探究问题, 这给需要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提供了一个自我发展的广阔天地, 而不同的探究, 又能使他们得到各自所需的体验.表达与交流不但可以使学生把探究的问题按照自己的方式表述出来, 加深理解, 而且可以让全班资源共享, 把不同的探究结果整合, 形成一个完整的探究结论, 完成知识目标的学习.

学生对探究成果的表述过程中, 其他学生要注意认真倾听, 这是一个很好的接受、理解、对比、判断、整合知识等的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 其他学生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探究成果提出质疑, 让大家讨论, 还可以对展示的学生的表述内容作出判断和补充.在这个时间里, 我们要尽量让每名学生表述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探究经验与方法, 体验自己探究所得的快乐。

教师在这个时间里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 重要的是组织展示活动的有效开展, 更要与学生一样注意倾听每一名学生表述的每一句话, 对学生的表述进行适当的修正, 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对学生的展示进行归纳、适当板书, 使学生形成本课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学生的精彩表述, 进行激励性评价, 激发学生勇于展示的精神.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引起学生在学习观点上的根本转变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既要与同伴合作, 又要独立思考, 通过亲身体验加深自己对学习观的理解和认识, 学会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 培养自己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情境中, 从问题或任务出发, 通过模拟科学研究情境和途径, 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也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求的经历, 是感知、认知、体验的过程, 包括了挫折与失败, 成功与喜悦.

关键词:探究,体验,发现,关注

参考文献

[1]史冰清.问我所疑, 问我所想[J].小学教学设计 (数学) , 2013 (3) .

上一篇:企业纳税筹划问题论文下一篇:现代大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