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物理学习(精选12篇)
探究性物理学习 篇1
我校“十一五”规划课题“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研究”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理念提出的。三年多来, 课题组的老师们在“充分自主、有效合作、有益探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现总结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长期以来, 由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中学生把课外较多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试题训练上, 课外阅读面比较狭窄, 学生的文学素养普遍降低, 对语文学习普遍不感兴趣。传统语文教学课堂教学形式单一, 教师多以自己为中心, 只强调教师的“教”, 而忽视学生的“学”, 即使采用讨论的形式, 也往往是教师设计问题, 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转, 学生的学习方式受到局限, 自主学习、相互交流不容易实施。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 个人兴趣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学习被动, 学习兴趣不高, 激发不出对知识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难以实现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为此, 教学必须适应社会需要, 重视开发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是新一轮课改的重要内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亦是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信息渠道,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语文课本, 而向生活延伸,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 探究性学习符合人本主义理念。人本主义认为, 人是现实社会中的人, 具有人的价值和尊严, 具有人的主动性和独特性, 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丰满的人性。实践证明, 给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体验成功的愉悦, 就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强化学习动机, 使他们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探究性学习以学生发展为本, 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使不同层次学生能在探究活动中施展各自才能和智慧, 释放自身创造能量, 注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持续性, 张扬学生个性, 培养创新精神, 提高创新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 探究性学习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担任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学习不应该被看成对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 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的活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一) 探究性学习促使教师解放思想, 转变教学观念, 将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 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二) 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
(三) 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敢于创新的精神,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逐步发展他们与他人交往和经验共享的能力, 增强学生开展语文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四) 探究性学习促使学生学会收集、整理材料, 养成主动探索的语文能力。
四、课题实施情况
(一) 围绕“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这一论题展开探究, 课题组教师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而富有成效的活动。如端午节, 侯庭民老师安排学生收集有关端午的音像资料, 开展“走进端午”的语文实践活动。李翠珍老师在上《晏子使楚》时, 把课文编排成小型课本剧, 让学生表演, 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二)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均有所转变。教学中, 教师能让学生自读、自悟、说真话、抒真情, 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学习。课堂上, 学生互相讨论, 各抒己见, 解人以困, 虚心求教, 平等对话。阅读时, 教师能指导学生围绕课文核心声情并茂地读, 情真意切地说, 设身处地地想, 身体力行地做。教师能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 给他们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并积极尝试小组学习的途径, 在重难点处、语言实践中、反馈评价中合作。教师能精心组织探究性学习, 合理安排探究内容, 给予充分探究空间, 在探究过程中落实语文实践, 培养主动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 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1) 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加强。在学习中已不完全依赖老师的讲解, 而是先想办法自己解决。 (2) 合作学习已养成习惯。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 学生在教室里能尽情表现自己, 情趣盎然, 学生学习激情、活力得到迸发。 (3) 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 (4) 学生写作能力不断提升, 写作活动参与度较高。学生在“作文竞赛”、“报刊投稿”、“发表小论文”等方面积极参加, 成效显著。学生的作文水平呈稳步提高的势头。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 立足于学生的学, 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展开教学过程。通过几年实践, 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成功的经验。
(一) 教育科研做到“四个一”。 (1) 一周一小研。每周星期四下午, 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或研讨活动。 (2) 一课一反馈。每节完整课结束, 反思自己教学上的“得”与“失”, 在教案后做好教学反思。 (3) 一期一回顾。每个学期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一份工作总结。 (4) 一阶段一小结。在课题研究三个阶段中, 每个阶段每个课题组成员写出自己本阶段的收获。
(二) 教学中, 师生关系实现“八个转变”。 (1) 教师角色由“一言堂”变对话讨论。 (2) 师生对话由居高临下变平等互动。 (3) 对话语气由命令口吻变商量语气。 (4) 课堂表情由板着脸孔变微笑面对。 (5) 处理学生事件由简单粗暴变心灵沟通。 (6) 对待学生错误由斥责轻视变包容尊重。 (7) 表扬语言由吝啬变大方。 (8) 考虑问题由教师角色变学生角色。
(三) 教学中, 坚持“九个要”。 (1) 课堂氛围要宽松、和谐、愉悦、开放。 (2) 课堂方式要自主、合作、探究。 (3) 课堂评价要民主、客观、公正、及时、激励。 (4) 学生之间要有交流、讨论。 (5) 知识掌握要有质疑、反思。 (6) 能力形成要有练习、反馈。 (7) 课堂学习要有争论、笑声。 (8) 媒体辅助要适度、得力。 (9) 教学思路要清晰、新颖。
(四) 科研效果逐步显现。经过课题组教师的艰辛努力, 学生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与以往相比, 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度明显改变,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应试能力有所提高,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在朗诵会、演讲会、文学社团活动中, 学生的自我展示意识明显增强, 一些文学报刊已成为他们成长、成功的平台。三年多来, 我校学生在《廉洁的种子》、《大湖湾》等杂志上已发表了多篇优秀作文。
六、探索与反思
三年多来的教研实践, 此项课题研究工作遇到了不少困难和挫折, 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在今后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完善。
(一) 我校教师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学校缺乏在市、县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师;青年教师队伍成长参差不齐;学校管理人员对教师缺少有力指导与引领, 领导方法和管理协调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教书轻育人、重结果轻过程方法、重投入轻科研反思的现象, 都需要在今后课题深入过程中不断完善。
(二) 在课题实验过程中, 组织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措施不力, 有的教师不敢放开胆子尝试, 生怕影响当年学生考试成绩。
(三) 有的教师在选择教学策略上只重形式, 不讲实效, 课堂教学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付出不少, 收效甚微。
(四) 探究性学习对教师的素质提出较高要求, 老师们的知识面有待拓展。
(五)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家境差距大, 学习能力参差不齐, 如何帮助学习能力较低、学习资料相对匮乏的学生适应探究性学习还有待继续探索。
总之, 通过探究性学习实验, 课题组的教师和实验班的学生都有很大收获。大家共同增长了新知识, 掌握了新方法, 也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欢乐。今后, 我们将继续以更新观念为前提, 以课堂教学为重点, 加强研究, 不断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力争以课题研究成果指导教学实践, 把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朱慕菊, 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1.
[2]刘明起.21世纪, 谁来教综合课——谈新课程结构的重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9.
探究性物理学习 篇2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一种重要方法,具有主动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不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本着“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和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宗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我校的语言教研组对“探究学习”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深入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研成果。下面谈一谈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善于引导,强化探究的意识
现代教育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宽广渊博的专业知识,纯熟的专业技能和深厚的专业情感,更要求教师能在平凡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究,不断地创新。教师应从长期的应试教育思想中解放出来,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站在培养学生整体素质的角度,认真钻研教材,善于引导,积极挖掘教材中每一篇课文所蕴含的创新因素和智力价值,有目的的强化学生探究,创新意识。
在学习《燕子》这一课时,我们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学会用两双眼睛读书,一双眼睛看字面上的内容,让学生划出小燕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文字,另一双眼睛搜寻文字后面的内容,让学生思考小燕子为什么春天才来?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拿起“望远镜”,思考一下小燕子时常飞在麦田上,对庄稼有啥益处?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引导学生随时叩问自己学习《燕子》这一课所得到的知识和自己已有的经验有什么联系?这样有利于及时内化新知并将其纳入自己认知结构。通过这样的训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强化了探究的意识。
二、巧妙设疑,激发探究的兴趣
疑是一切发现和探究的基础,学生质疑是他们创造灵感的催化剂。新课改革中,要求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真正把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放到重要地位。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设疑不但能对文章内容的感悟起到帮助,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思考,乐于探究和讨论问题的动机和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应该从两方面入手。
1、设置的问题具有阶梯性。手指头有长短之分,一个班的学生成绩及认知能力也因人而异,参差不齐。因此,设置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特点,做到难易适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让学生乐于探究和讨论。如小学语文专家于永正老师在教学《惊弓之鸟》这课时,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一张弓,让学生指出哪是“弦”接着又画了一支箭,这样有了弓,箭就能射鸟了。可是古时候有个叫更赢的人只拉弓不射箭,就能够把大雁射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名家设计这一系列的问题具有鲜明的阶梯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轻而易举地把学生引入新课,感知了课文大意,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2、设置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在语文教学中,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开放性、启发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如教学古词《忆江南》时,我特意设置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春天对大家来说都很熟悉。一提到春天,我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春暖花开,万木吐绿的景象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不同的方式赞美过春天,描绘过春天,大家能回忆一下学过的关于“春天”的诗句来吗?霎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等优美名句勾起了同学们对《忆江南》的相关问题深入思考,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了学生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三、建构模式,培养探究的能力
〈新课程〉积极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已渐渐走入课堂。在教学中我们应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强化探究意识,激发探究兴趣为基础,积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我们主动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自读感悟,生发问题。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让学生和文本“交流“,在此基础上说出课文的精彩之处,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对于有些课文在这一步骤前,可以加上”挑战式探索尝试“这一环节。如:下一课要学〈桂林山水〉,在此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描绘一下自己家乡的山和水,看看自己家乡的山水有什么特点,有没有文中的山水秀丽。经过尝试再去学习课文,自然就更容易体会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内涵。
2、分组品读,相互释疑。把自己的成果让别人分享,用有价值的“难题”挑战一下别人,通过给别人释疑来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干,这是每一个学生怦然心动的,在分组活动中,局部“成果”巩固了,一些落差不大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的。
探究性物理学习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 接受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
近些年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认为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是对立的,彼此不能统一,也有很多教师认为接受性学习已经不再适合社会发展要求,终究会被探究性学习所取代。结合经验和实践,本文通过分析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各自的特点,提出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两种模式应有机整合的观点。
一、接受性语文学习的优势与局限性
在接受性高中语文学习中,教师将课文中涉及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重视给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满足于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的应知应会,从而使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较为系统、全面地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尤其是需要背诵记忆的知识。同时,在接受性语文教学中,教师主导课堂进程,便于教师组织和控制教学活动。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接受性学习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一)单一、封闭式学习,学生能力发展易被忽视
接受性学习以语文基础知识掌握为重要的评价标准,教学内容侧重于现成的、系统的固化知识,教学模式单一、封闭,未能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亲自感悟的机会,长期下来,学生只是僵硬地掌握了字词句的基本意思,而不能很好地从这些字、词、句所组成的优美作品中感悟到鲜活的情感与灵动的思想,在运用精确的文字去传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时更是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囿于教材、拘于课堂等缺点,使接受性学习不能引导学生探究语文知识对于自我完善和社会发展的价值。
(二)学生的情感培养易被忽视
在接受性学习中,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认知的工具,情感、价值、潜能的感受与发掘受到限制。如在《荷塘月色》的课后练习中,有“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说为什么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样一道题,在接受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会向学生介绍作者的时代背景和生活境遇,然后由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总结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反映了作者对严酷现实的不满与苦闷彷徨的思想感情”,这个问题也就得以解决了。如果我们本着“把薄书读厚”的原则,多问几个为什么,让学生自己动手多查阅相关资料,答案也许就不会这么简单直接,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感悟也会更加丰富和真实。
二、探究性语文学习的优势与局限性
(一)以问题为中心,拓宽学生知识面
探究性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其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以问题为中心,涉及范围很广。探究性语文学习的问题既可以来源于课文本身,又可来源于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社会生活,或者是具有时事性的社会热点问题。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中,包含着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结合、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结合以及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结合。在这一开放式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和了解到多方面、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
(二)参与过程性,学生充分、能动地参与语文学习过程
探究性语文学习改变学生以往被动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表述思想以及交流成果的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能够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通过自我体验、自我探究和自我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得到发展。
(三)实践性,激活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探究性语文学习的优势之一是能够在实际运用中提高语文学科知识的价值。探究性语文学习强调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关注社会重点、热点问题,如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影响等。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联,有利于学生激活学习中的各种知识储存,能够促进学生运用知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探究性学习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心与使命感。
虽然探究性学习具有以上多方面的优势,但探究性学习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难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语文学科基础知识,与教学目标相背。
三、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整合
(一)课堂教学应注重教师引导与学生主动学习的结合
在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同时应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应该“少讲多问”,通过提出适宜的、开放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独立思考。在语文课堂中,凡是需要读的就让学生去读,凡是需要写的就让学生去写,凡是需要讨论的就让学生去讨论,凡是需要归纳总结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讨论、思考和总结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二)在课堂中建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平等的学习氛围
在整合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这两种学习方式时,应改变传统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单向输出知识,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学习知识的师生关系。从注重“教师主体”向注重“学生为中心”改变是整合这两种学习方式的重要方面。教师的重要职责在于引导、启发和鼓励,教师不是课堂的权威主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共同体,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中,要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探究意识,让学生积极、能动地求知。
(三)创新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仅仅让学生独立思考是不够的,一则思考单一,二则有时容易陷入“百思不得其解”的困境。通过讨论、小组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围绕一个话题集思广益,相互交流,互为补充,既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交际能力。以上教学方式是对接受式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补充和突破,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倡导学习模式的科学化与多样化,要根据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发展程度、教师的教学风格、外部环境支持条件等因素有效整合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以期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论物理探究性学习 篇4
一、物理探究教学的必要性
在知识初现端倪的时代, 不再以拥有知识量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唯一尺度, 关键是科学创新能力的高低。因此,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学活动不仅是单纯的知识接受的过程, 而且是重视学生能力与素质培养的过程。实践证明, 物理探究教学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 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传统的教学由于缺乏对学生这两方面的教育, 学生在课堂上是看科学、听科学, 而不是做科学。学生由于对科学知识的来源缺乏了解, 把科学知识看得很神圣, 不敢怀疑, 导致学生缺乏科学创新的能力。
二、物理探究教学的理论基础
新课程理念是物理探究教学的理论基础。改革目标之一:改革课堂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 课程标准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 他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 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 学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这种学习方式的中心是针对问题的探究活动, 当学生面临困惑的问题的时, 要设法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解决问题的时, 要对问题进行推理分析, 找出问题解决的方向, 然后通过观察、实验来收集事实, 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三、在实施物理探究教学中, 师生互为主体, 注重物理语言表达能力
物理探究教学的基本过程具有六个要素: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实际上, 物理探究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有目的、有组织的下的发现过程。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学, 才能发挥作用。因此, 教师在物理探究中要以“师生互为主体”为中心, 积极采取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 使学生通过探究学习, 真正从探究中学会学习。作为的物理探究, 课堂仍然是教学的主阵地。在此过程中, 老师语言的设计, 学生如何组织物理语言, 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下面从以下环节的实施对物理探究教学加以探讨。
(一) 在教师设问中, 注重启发诱导。物理探究教学是
围绕某一具体知识点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在实施的每个具体步骤中, 教师要围绕该知识点针对性地进行问题设计, 使之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某些观念建立起实质性联系。教师要充分发挥诱导作用, 刻意加入方法、能力的渗透式培养, 以通过教师的“变教为导”, 来实现学生的“变学为思”“变学为悟”, 而使教学深入到“以诱达思”的境界。
(二) 在学生探究中, 注重思维发展, 培养科学思维与
科学精神。学生通过收集资料、研究、或通过实验得到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或个人之间充分交流, 学会认识客观事物, 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 正确地认识自我。他们会将取得的收获归纳整理、总结提炼, 形成书面和口头报告材料, 并逐步丰富个人的探究成果。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培养了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
(三) 在师生共探中, 注重物理语言表达, 学会在合作
与交流中反思与感悟。这个环节着眼于“交流──互动”式教学的实现,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实施, 学生肯定还存在某些困惑, 那么教师就要在这个环节中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感悟, 以便升华新体会的认识与观念。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断反省自己的学习、探究活动, 探索出适合自己个性的独特而又有效的思维方式。在这个环节实施过程中要着力于建构师生互动模式, 强化学生的参与、投入意识, 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 产生教、学协调与共振, 培养和发展主动、能动、促动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会求知、学会创造, 并教学效率。
摘要:物理探究是新课程主要的学习方式之一, 是推进素质的重要途径。师生互为主体;师生互动中, 物理语言表达能力是实施物理探究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探究,师生互动,互为主体
参考文献
[1] (7~9年级)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2]吴永熙, 张德启.试论物理教育中的课题探究教学.
探究性学习活动报告 篇5
——课题: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课题名称: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活动报告人:曾 建
课题组成员:曾 建徐昌勇胡德刚王 川张晓伟 指导教师:吴义波
课题所属学科:物理
课题背景: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对物理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现,1 9世纪的科学家不满足于用麦克斯韦方程组来解释电磁现象,热衷于采用机械模型来说明问题,即使是大师麦克斯韦本人也不例外。20世纪是实验技术突飞猛进的时期。早期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实验为随后的核物理与粒子物理的研究树立了样版。但技术上的改进是多方面的。轰击的粒子束有质子、中子、电子和各种离子等。因而大量粒子所构成的复杂体系中所涌现的各种层展性质就不能简单地还原成个别粒子所服从的规律。我们根据这一观点并结合物理学的未来前景,讨论了当今物理学中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http://wenwen.soso.com/z/Search.e?sp=S物理的重要性&w=物理的重要性&search=搜索答案
探究的目的和意义:
物理学中电学很奥妙,但也是诸多学生的难关。电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就当今人类的需求,我们离不开电,电是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于是我们决定进对电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研究,进一步探索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功。
研究方法
收集.查阅相关资料;问卷调查,学生实验探索。
探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1年秋期1—6周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第二阶段:2011年秋期8—15周确立研究主题:带电粒子在匀强中的电场运动;
做好分工,通过上网,查阅书籍及相关资料,交谈等方式。初步了解带电粒子,匀强电
场。知道示波管的原理。了解电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行。
第三阶段:2012年秋期1—3周科学实验探究活动:首先进行模型分析,提出猜想。然后实验验证,记录实验过程。理解粒子在电场中受力的特征和功能。最后提升理论,得出结论。http://wysheng369.blog.163.com/blog/static/6662932120107***/
第四阶段:2012年秋期4—7周组内交流,整理,加工资料,做好成果汇报工作。
撰写结题报告;并做好评价,总结与反思。
任务分工:
曾建负责活动记录;资料保管;陈述报告。
徐昌勇胡德刚负责上网及图书管查资料,实验,整理。
王川张晓伟负责各部分协调,做好相关记录。
活动所需条件
“感受”探究性学习 篇6
探究活动之一:初步感知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由于受“套花”游戏的影响,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识。我设计了下面的游戏:先把学生每10人一组,围成一个圆形,做套花游戏,每人套一次;接着每20人一组,围成一个更大的圆形,继续做套花游戏,要求每人再套一次。游戏结束后,让学生分别说说对这两次游戏的感受,并说出从中发现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比较,最后全班汇报交流,从中体会到第二次围成的圆形比较大,套花就越费力,从而初步感知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直径越长,周长就越大。
探究活动之二:探究测量圆的周长的方法
学生初步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圆的直径越长,周长就越大后,教师设疑:给你几个圆,你能用什么办法尽快知道他们的周长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热情高涨,教师趁机让学生分组探究,寻求测量圆周长的各种方案。各小组学生分工合作,相互启发,相互研讨。探究出测量圆周长的多种方法:①有的学生用皮尺沿圆周直接测量;②有的学生用线绕圆一周,再测量线的长度;③有的学生将圆形纸片边缘涂上颜色,在白纸上滚动一周,得到一条线断,再测量出这条线断的长度;④还有的学生将圆形纸片剪成若干个小扇形,将这些小扇形的弧拼成一条“线段”,再测量这条“线段”的长度……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了许多测量圆的周长的好方法,教师一一加以肯定
探究活动之三: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前面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你能用快速的测量这些圆的直径吗?同学们小组合作,通过学生测量、汇报、归纳出几组相对应的圆的直径与周长。教师设疑:观察每组相对应的圆的周长和直径,你从中发现了什么?你最想告诉大家什么呢?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先大胆猜测,最后通过对各种数据的观察、比较、计算、讨论,探究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还有的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同学们的发现对吗?怎么验证呢?……带着一连串的问题,学生的探究热情再次高涨,通过猜测、实践、操作、讨论,一个学生提出了一个非常奇妙的想法:用三根同样长的绳子首尾相接,依次围在圆的周围,结果还差一点才围满,由此说明圆的周长比直径的3倍多一点。紧接着揭示圆周率的概念,这样很自然的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也很轻松的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从而很轻松的探究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探究活动之四:探究圆周长公式的巧妙应用
教学楼下有一棵粗大的古树,你有办法知道这棵古树的直径吗?同学们跃跃欲试,通过小组合作,课外实践,反复探讨,提出了不少好的方案。有的学生提出把古树砍掉,用尺子测量;有的学生提出在古树的树干钻一个空进行测量,但有一个学生的办法与众不同,他创造性的提出:根据“周长÷ 圆周率=直径”的逆向思维,即先测量圆的周长,再计算柱子直径的最佳方案。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只有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才能由重学习结果转变为重学习过程;由重教师作用转变为重学生体验。由于探究性学习具有较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因此,在这节课中教师创设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空间,创造性的整合教学内容,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的多维动态活动中,将圆的周长“化曲为直”,这样就直观、形象、准确地探究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进而发现圆的周长公式……最后通过课外探究,采取逆向思维的方式,学生创造性的提出“利用周长求直径的最佳方案。活动中充分利用“你知道吗”,“你发现了什么”,“你最想告诉大家什么”等启发性语言,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自信心,同时,又把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增强了探究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由此我得到如下启示:① 合作探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②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③留给学生更多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亲身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创造”相关的数学知识。
物理实验与探究性学习 篇7
一、物理实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手段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 探究性学习法是一颗最闪烁的明星。它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通过自主探究、筛选整合信息、研究探讨等活动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以“问”开始, 以“问”作结, 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 产生探究、创新意识, 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 物理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基石
“以实验为基础”是物理教学不变的真理。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 仍然要让实验成为生动而有效的、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 让实验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一块奠基石。例如在讲电磁感应现象时, 可设计一个让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利用一台手摇交流发电机, 首先让学生取下永久磁铁, 快速转动线圈, 看看小灯泡发不发光;再装上永久磁铁, 转动线圈, 再次观察小灯泡发不发光。这样, 使学生在实验中主动参与、仔细观察、探究科学真理, 充分调动学生思考与学习的主动性。
2. 物理实验是探究性学习的一员
物理实验是人们认识和研究物质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一个首先确定研究对象 (即问题) 和研究目的, 然后运用某些知识和手段, 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探索研究, 并不断学习完善, 最终得到真知的过程。因此, 物理实验本身就是探究性学习的一员。学生能在实验中动脑动手, 体验探究的乐趣, 收获成功的喜悦。
二、创设问题情境、发现并解决问题———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
亿万年来, 人类不断探索、不断演进, 探究似乎已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命脉。新生代的学生正是处于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的年纪, 要让他们提出疑问, 让他们探索发现, 求得自身发展, 推动社会进步。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 学生有问则好, 学生无问, 老师就得“激问”,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从而引发学生的探究活动。因此, 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环节, 是创新的起点。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常常是教师把实验目的、内容、步骤详细而周密地安排好, 甚至连结论也预先说给学生听, 学生只需依葫芦画瓢地被动做实验。这样学生失去了对实验的探索欲望, 思维单一呆板, 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如果老师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实际出发, 先取一些灵活性、变通性大的问题, 积极创设情境,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进行全方位、多角度观察、思考、探索, 从而提出多种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又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探究性学习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并且针对提出的问题, 根据已有的知识, 经过多渠道的信息收集和深入思考, 提出有关解决问题的假设或猜想。例如在演示“完全失重”实验中, 教材设计的是在容器的侧面开小孔, 做完这个实验后, 有些学生提出了问题: (1) 在容器底部开孔, 将其竖直抛出, 水是否流出? (2) 在容器底部开孔, 并让其自由下落, 水是否流出? (3) 将容器朝开孔的另一侧水平抛出, 水是否流出?
学生能提出问题就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好的开端, 接下来, 我便指导学生一一实验, 直至解决问题为止。在此次实验中, 学生们非常活跃, 为自己的重大发现喜不胜收。
在课改的浪潮里, 我们要着力让学生成为物理实验的舵手, 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进行探究活动的分析与论证、交流与合作,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摘要:新课标提倡开展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的多样化学习。物理教学的学科特征是以实验为基础, 探究性实验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 为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
探究性物理学习 篇8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接受性学习,整合,知识,能力
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不同时期的教育观有着不同的看法。从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 学习方式应该是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教育要求的一种体现。不同时期, 不同教学目标与之对着不同的学习方式, 因此教师在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时, 课堂上也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
一、对两种学习方式的分析
一方面, 接受性学习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课本上基本知识, 能给学生的学习成绩带来显著的提高。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方式都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 而且它仍然是现今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我们在批判它的弊端的同时, 也应该看到它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合理性与实用性。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大多是人们长期积累与总结的文化结晶, 若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完这些知识, 并经历所有的研究过程那是不可能的。同时探究性学习也需要以接受性学习为基础, 不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进行的探究性学习肯定难以开展, 就算勉强展开也难以取得实效。
另一方面, 探究性学习则能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同时也能享受自主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 接受性学习已经很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 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探究性学习是初中数学课程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它有助于学生理解某些数学定理与结论产生的原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与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实施适当的探究性学习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求知欲, 能促使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深化与掌握, 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迁移。
二、两种学习方式整合要考虑的要素
1.整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阶段
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让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在合适的时机合理运用。刚上初中一年级的学生, 因为还保留着小学学习的习惯, 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往往还是比较片面的, 形象的, 直接的, 很多知识都需要教师的详细讲解与系统梳理, 所以他们的学习方式主要还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尤其是在人教版数学七年级第一章《有理数》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的学习中, 由于负数的引入, 使得数的范围变广了, 学生对数的概念有了一定改变, 在运算的过程中一时间难以适应, 定理、公式会容易混淆导致计算出错, 因此教师在讲授这两章的内容时最好以例题为切入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题格式的规范化, 引导学生以接受性学习为主探究性学习为辅更符合他们的认识特点。
随着教学内容的改变和学生年龄的增长, 课堂上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探究性学习的比例可以逐步增多。如在人教版七年级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的学习中, 由于这两章书是以几何内容为主, 虽然每个章节的知识点不多, 但是图形的可变性较大。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等方式来对知识有初步的认识, 然后用较短的时间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与总结, 最后设置一些图形变式题, 让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 从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整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 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课堂上教师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而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总是存在的。尤其是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时候, 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的问题:优生通常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这部分学生的收获相对较大;而后进生通常因知识和能力的限制, 导致对探究的问题理解不够透彻或根本不明白, 因此他们在整个探究的过程中都可能是比较迷惑和被动的。针对这样的情况,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 对后进生多给予关照和鼓励。后进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坏孩子”, 更不是智商低下的“低能儿”。他们好比是缺乏营养的谷物, 带着瑕疵污垢的玉石, 课堂上适时地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鼓励可以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激发学习的潜力, 他们也一样可以发光发亮。
第二, 调整探究内容的难度和梯度。设计的探究内容尽量是由浅到深有序增加和多环节小梯度变式的形式, 使得绝大部分的后进生也能轻松入门并能同步跟上。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分式》第二节的第3课时———分式的加减运算。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跟小学的分数运算法则基本相同, 只是把“分数”的词改成了“分式”。
第三, 调整探究的时长。课堂上不是说探究的时间越长就越好, 相反把过多的时间用在探究性学习上, 会导致课堂效率降低, 某些较为复杂、难懂的知识必需先用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接受性学习, 让学生充分掌握必须的基础要点, 然后再进行适当的探究性学习。只有这样课堂的学习效率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同时这也是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有效整合的一部分。
3.整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先明确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定义和两者之间的关系, 再对教材进行研读、分析, 把初中数学教材内容进行分类, 初步整理出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对应运用两种学习方式侧重点的调整。
第一, 一些较为简单、既定的知识采用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更为合适。如有理数的运算, 二次根式的运算以及一些概念性的术语、符号等。这些已经由前人指定了定义用不着太多的精力进行探究, 学生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
第二, 一些公式、定理的推导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更为合适。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勾股定理的证明,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函数图像的性质等。这些内容在探究的过程中可操作性较强,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对比、归纳得出结论。学生通过探究所获取的知识, 在理解、记忆等方面都比教师讲授的要深刻得多。
第三, 一些具有较高难度和可变性强的知识应先接受后探究更为合适。如分式方程的应用,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圆的切线证明以及一些综合性思考题的思路分析等。这些内容不容易被学生所理解, 如果直接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那么会让他们对知识产生模糊甚至混乱, 从而影响学习质量。如果教师先采取示范讲解的接受性学习方式, 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维和步骤去解题, 体验正确的思考方法, 从模仿中初步感悟知识的核心, 再让学生重新去体会、探究, 就能让学生找到明确的思考方向, 少走很多无谓的弯路, 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课堂上没有绝对的探究性学习或接受性学习。在实际的学习环境中, 这两种学习方式应该是同时存在, 相互交替、融合的, 在接受中有研究, 在研究中有接受。无论是探究性学习还是接受性学习都是学生学习所必需的。我们在积极营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 应该不断地克服两种学习方式的弊端, 发挥其优势, 扬长避短, 让探究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巧妙结合, 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1]李军.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3 (10) :23-23.
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 篇9
一、巧导新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讲授新课程前要精心铺垫, 巧设导语, 形式要生动活泼, 让学生从上课开始就进入一个有魅力且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创造一个乐学的情境, 使学生以极高的热情并投入到新的学习之中.如, 在比例线段教学中, 有这样一个例题:在相同时刻物体的高度与影长成正比例, 学生对比例问题比较抽象, 我就找出身高不同的甲、乙两名学生, 让他们同时站在阳光下, 再找两名学生, 把他们的身高和影长都测出来, 然后把甲乙两名学生的身高和影长都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自己去判断甲乙两名同学的身高和影长是不是成正比例.这样学生就能比较直观地了解相同时刻物体的高度与影长成正比例的关系, 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 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 同时是课堂的主宰者, 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 而新课堂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的过程, 他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中, 要实现这一点, 教师必须转变角色, 真正由权威的讲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 在教学中, 凡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筋能完成的, 教师就不能包办代替, 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 只起到点拨讲评的作用, 把思考的时间、活动的时间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深化理解新知识, 从而掌握规律, 达到学懂弄懂的目的.
三、设计“开放型训练题”, 放手操作, 促进自主发现
目前“开放型”习题类型较多, 我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 总结出以下五种: (一) 答案不唯一.也就是一题有多种答案, 甚至有无数个结果, 而大部分题在解出不同结果时, 能总结出解题规律.如图1, 平行四边形中画上一条直线, 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通过开放型的操作、观察思考, 为以后的学习作好准备. (二) 条件不唯一.学生对题目先从不同的角度补充条件, 然后解答, 这种训练教学中比较常见.如图1,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补充条件, 解出答案. (三) 问题不唯一.也就是学生在补充不同问题中, 得出不同的答案.如, 甲乙工程公司共同修建一条高速公路, 如果甲公司单独施工, 则要三年完成, 如果乙公司单独施工, 则要两年完成.而实际施工时, 甲公司单独施工半年后, 乙公司才开始施工, 学生可补充如下问题:乙公司施工多长时间能建成这条公路?到建成公路时甲公司施工多长时间?甲、乙两公司完成工程量分别是多少? (四) 解法不唯一.教学设计一题多解的训练应是开放型训练的一种典型.如图2, EB//DC, ∠A=∠E, 求证:∠A=∠ADE.学生在解答时, 展开不同思路得出几种解法. (五) 选项不唯一.所谓选项不唯一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或兴趣, 选择自己喜欢做的题目, 改变以往给学生练习在数量和对象上都划一的做法, 在教学中要提供一组题目,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题进行计算.
四、学生自己选择作业
传统的作业形式是全班统一, 有些学生“吃不饱”, 有些学生“吃不了”, 这明显违背了现代的教学原则.因此, 我们对于学生在作业方面的要求不能“一刀切”, 要面向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作业, 让学生选择不同数量、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作业去做.具体的做法是:以年级为单位, 经过教师的集体讨论, 编制统一的作业, 按难易程度分高、中、低三个档次, 让学生自己选择.当然, 教师应该规定哪些是必做的、哪些是选做的.
探究四 函数y=x2 (|x|≤2) 如图等腰梯形ABCD三边均与抛物线相切, 切点分别为P, Q, O.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小值.
解 设直线AB与抛物线切于点P (x0, xundefined) .
∵y=x2, ∴y′=2x.
∴直线AB的方程为y- xundefined=2x0 (x-x0) .
令y=0, 得undefined.令y=4, 得
undefined
undefined, 当且仅当undefined时取等号.
undefined
这两个问题是将半圆改成半椭圆和抛物线, 适当改变多边形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开展变式教学的载体.
高中地理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探究 篇10
一、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课堂学习、社会实践中选择和确定某一研究专题, 并能主动地获得知识,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学习知识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它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本, 助学生成才”, 其实质是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与传统的被动式学习方式相比较, 它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更关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已不是过去的“知识传授者”, 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二、地理学科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探究性学习不仅是一项学生自主学习和记忆知识的活动, 而且也是学生拓展思维和培养能力的活动, 它可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三、培养地理探究性学习能力的一般方法
1. 加强目标优化整合
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 应该体现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一致, 不但要重视预设目标, 而且要重视可能出现的非预设性目标。第一, 研究性学习要求通过自主探究, 实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第二, 研究性学习要引导学生运用原有知识目标和创新素质目标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整体。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因此它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而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理解或了解某个知识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将多节教学内容加以整合, 统一实施教学, 达到教学目标的优化整合。
2. 重视学生学习过程
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目标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因此, 地理课堂不应当是单向的“独白式”课堂, 而应该是互动的“对话式”课堂。在地理课堂上, 应该多鼓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经常性地发生一种“对话式”关系, 使师生在“对话”中发生知识与情感的碰撞, 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师要摆脱过去的“以学科为中心”或“以知识为中心”等旧观念的影响, 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现“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目标。换句话说, 就是教师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亲身体验、亲身实践, 并让学生从中获取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情绪,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
3. 营造民主和谐氛围
新课改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既是一个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能以新知识为工具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探究, 做到“现学现用”。课堂上, 教师可运用鼓励表扬、小组竞赛、讨论交流等手段, 调控地理课堂气氛, 使地理课堂的氛围“活而不乱, 稳而不死, 学而不厌”, 让每一堂地理课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学习。
4. 制定实施探究计划
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环节。在选准某一课题展开探究性学习时, 教师要事先给学生布置明确的任务, 让他们制定出较为详细的实施方案, 包括探究目的、探究方法、探究时间与过程、成果形成与展示等方面, 并且要让每项任务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制订计划是前提, 实施计划是关键。这一阶段耗时最长, 可能是数周, 甚至几个月, 但这个阶段也是真正让学生体验探究性学习的最重要部分, 学生需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 以探究小组为单位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应用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此外, 教师还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学生自己探索学习, 让学生相互合作。在课堂上, 可让学生自由组合, 建立学习兴趣小组, 只要在一起时能有效学习、有效合作, 就可以组合在一起。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相互探讨, 学生积极性高, 课堂气氛活跃, 效果也好。因此,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这也是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
总之, 在地理课堂中,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要让学生多一些体验, 少一些单调的知识传授;多一些讨论研究, 少一些枯燥练习;多一些动手实践, 少一些理论说教。通过各种方法去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升.论研究性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 2002 (5) .
[2]陆良中.浅谈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J].试题与研究, 2010 (6) .
例谈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 篇11
一、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探究
中学生的生活贴近自然,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设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探究其中的物理问题。例如在教学“温度计”时,设计探究活动:自制温度计。
情境:温度与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如果学生在家里显眼的位置摆放着自制的特别温度计,既实用、又显现科学智慧。
器材:输液瓶、输液管、橡皮塞等。
原理:气、液体的热胀冷缩。
步骤:用注射器向瓶内注入有颜色的水,使之达到三分之二瓶;将输液管的管头加长,使其能插入瓶口后伸到液下;将瓶管固定在一木板上。
标刻度:①用温度计测出当时的室内温度,并在这时的管内液面所在位置的木板上做一个记号并标出温度值;②把液瓶浸没入40℃的温水中10分钟,使瓶内外的温度一致,这时记下管内液面所在的位置,并标注木板上的温度值;③测出两次标记的距离,并算出一度的间距,按此间距标出其他温度值所对应的位置。
生活中诸如此类的许多现象都可作为物理上的探究素材,虽不是课本内容,但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思想。如探究物体的导热性能。我给学生一段粗铁丝、蜡烛、木棍、竹条等,要求学生探究铁丝、木棍、竹条等谁的导热性好。实验中很多同学直接做,没用控制变量法,即所用器材规格(长短、粗细)均一样。我就组织学生对研究方法进行讨论,使学生对控制变量法有较深刻的认识。
“物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物理实验探究教学中,我们只要善于架起生活与物理的桥梁,学生才能在生活中探究物理,获得物理实验探究素材,进而扩展物理实验教学,提高物理教学实效。
二、充分利用生产中的素材进行探究
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而劳动是生存的保证,劳动素质是人必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部分学生都要随父母参加一些田间劳动或者在家煮饭喂养牲口,这些经历就是学生的一笔难得的财富,把这些学生熟知、亲身体验的生活,进行抽取、分析、加工、设计等,巧妙地引入到物理探究中,就能为物理探究课注入生机,使之更富有新鲜气息与特色,更好实现课程目标。例如:秧苗播种季节,要求学生做父亲的助手,帮助父亲育秧,在体验劳作艰辛的同时,指导学生观察育秧初期“调水护秧”的做法,探究其中的物理道理。
三、充分利用家庭中的素材进行探究
家庭生活每个学生亲身经历过,生活感受也最深刻,家庭中的日常生活和每个孩子密切联系,如家里住房面积、家具、物品陈设、电器、居室的空气、光线、温度等,还有洗脸、刷牙、吃饭、喝水……都包含着潜在的物理探究素材,因而每个学生的家里都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能被学生利用的物理探究素材,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些素材,为学生在家里开展物理探究活动提供支持。我启发和引导学生去发现、开发和利用更多的家庭探究素材,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鼓励家长关心、参与孩子的物理探究活动,如探究家用电器耗电情况等。有统计显示,待机能耗约占中国城市家庭电力消耗的10%左右。家用电风扇的实际功率也是一个探究课题。电风扇有多挡,铭牌上所标的功率是哪一挡的功率?各挡的实际功率各是多少?使用哪一挡比较省电?可以据此探究一下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四、充分利用自然现象中的素材进行探究
在自然界中的“彗星”“夕阳西下”“电闪雷鸣”“地震”“火山”“雪崩”“龙卷风”等皆为自然现象。这些现象分别与物理学中的光、声、电、热、力等现象有关,而且也与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等其他学科有一定的交融。要探其究竟,可设计这样的探究背景:液态的露和固态的霜都是水蒸气凝结成的。水蒸气有时候会凝结成露,有时候会凝结成霜。是什么因素影响水蒸气凝结成露还是霜?请提出一个你的猜想。设计一个实验检验你的猜想(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露与霜和云、雨、雹、雪、雾一样,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的具体形式,露与霜都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但最终结果不同,是什么原因呢?问题一出便激发起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根据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再结合所学物理知识,容易猜想水蒸气是凝结成露还是凝结成霜与当时的环境温度有关。
总之,紧紧抓住本地实际,充分利用独特的风情和优势,挖掘探究素材,开展探究实践活动,我在教学中还积极地发掘教材中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以教材知识为基础,整合教育资源,把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中学)
谈中学物理课堂探究性学习 篇12
在物理教学中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新一轮课改中倡导和探索学生的探究学习, 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
1. 探究学习要注重设疑激趣。
探究性学习的倡导者施瓦布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学生应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爱因斯坦也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说明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 问题是引起探究的原因, 是思考的源泉。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说过:“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 它就充满生命力;而问题的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终止。”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问题为主线呈现教学内容, 启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自主归纳知识。
2. 探究学习要注意引导探究。
能力的形成需要过程来培养和训练。而科学探究是体现“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教学目标的重要形式, 也是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创设问题情景, 使学生通过思考、科学的思维, 更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和规律,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提高科学探究的意识。引导探究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关键环节。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教材, 并尽可能多地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 或呈现物理标本、模型、视频、课件等, 或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动手操作、分组实验等方法, 在充分研究、讨论、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认识方法、理解角度不同, 可能会产生很多偏离探究主题的信息, 教师要善于把探究活动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 引导学生开展真正有价值的探索。例如, 在探究弹簧的弹力和长度关系时, 学生提出了水平放置、竖直放置等多种假设, 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
3. 探究学习要重视合作交流。
学生在设计探究方案时, 个人的理解、设计常常各异, 这种差异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教师要组织学生相互交换看法, 帮助学生更好地审视和梳理自己的思维过程。这种合作性的探究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库存, 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4. 探究学习要注重实验探究。
物理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在教学中占重要地位。新课程将以往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让学生放手去做, 在做中领悟, 在做的过程中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 达到主动获取知识的目的。
5. 注重前后知识的比较、归纳、概括, 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心理学有关的研究表明, 影响学习迁移的基本因素有三个方面:新旧两种情景之间所具有的共同因素;学生掌握的知识经验所具有的概括化水平;学生对于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觉察。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应仅仅是知识的掌握者和传授者, 而是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学生学习的辅导者, 真实情景的设计者, 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学习者与情景的交互作用, 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不断地提高物理学的教学质量。
教师在教学时有意地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共同点, 启发学生去积极地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等, 找出相互间的联系, 发现其内部的规律, 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构建具有清晰、概括、包容性的认知结构, 促进学习的正迁移,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让学生体验成功, 强化自信心, 鼓励学生自我实现。
如在进行电势差、电场力做功、电势、电势能的教学中, 我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 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 我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开展讨论与交流) , 并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 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如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 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不断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二、探究学习的模式
探究学习程序的一般模式为:提出问题→确定目标→设计方案→操作探究→得出结论→分析总结。
1. 确定目标, 指导选题。
物理学的研究课题实践性较强, 选题要从实际出发, 密切联系实际, 并根据教材中的适当内容, 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使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 提高自己的能力,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设计方案, 组织实施。
在教师的点拨下, 让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 即作出假设、预测结果, 并指导学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器具、材料、信息资源, 设计一个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实验方案。然后依据自己的设计方案, 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
3. 处理数据, 分析总结。
“处理数据、分析总结”是探究学习的升华阶段, 指导学生用曲线、表格、图像处理原始资料和数据, 启发学生分析图表、图线中各项指标的内在联系, 挖掘其规律性, 得出正确结论, 提出独特见解, 撰写探究报告, 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总之, 将探究学习应用于物理教学, 不仅是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科学观念、掌握本领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 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而推动新课程的教学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晋云.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M].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8.
【探究性物理学习】推荐阅读:
初中物理探究性学习09-02
物理实验探究性教学11-11
高中物理的探究性实验11-01
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12-16
让探究性实验教学走进高中物理新课堂10-28
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运用教育学论文08-14
浅析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教育论文05-12
探究性学习07-06
物理探究学习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