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

2024-05-31

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精选12篇)

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 篇1

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按其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了解,并形成了一定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是否正确而进行的一种实验。在人们的观念中,传统的中学化学教学实验多为验证性实验,如高中的“卤素离子性质”等类似的物质性质实验,注重对规律的验证,对实验基本技能的培训。而研究性实验则相对要少得多。这与传统的中学教学中“传授式”的教学模式有关:重视知识的传授结果,忽视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过程。新的课程改革呼唤探究性学习,实验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一个绝佳方式。因此,探究性实验教学逐渐成为中学化学教师青睐的一种教学方式。

探究性实验既重视对规律的验证、实验技能的培训,又强调让学生通过实验在科学学习和研究方法上获得感性体会,它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对结论的解释。在探究性实验中,教师只作为咨询者、引导者、促进者、帮助者,而把学生看作是天生的探究者,以类似科学家那样的学习方式去学习科学知识。探究性实验的内容可以是课本演示实验的改版,也可以是课本以外的与人类自身紧密相连的内容。在探究性实验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互动,既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又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搞好探究性实验教学,可采用以下的教学策略:

1. 选择适合学生的探究性实验主题

学生是实验探究教学的主体,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动手、动脑、动口,探究性实验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中学探究性实验,在探究的内容、方式方法和探究的程度等方面都受到诸如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发展水平和自身发展规律的制约,因此,教师不能将探究性实验教学流于形式,而要动脑筋、想办法,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就是说,所选的主题内容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生长点,要有整体考虑的意识。比如说,初中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因此,探究性实验的主题要尽量简单易行,安排一些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方面的课题,像物质的变化、观察、测量、仪器的选择等简单的探究活动,以训练学生进行高层次的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而且,教师这样选题,既能使学生通过实验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能使学生渐渐体会到类似科学研究的探究性实验的步骤和过程,为以后进一步的发展打好基础。待较高一些年级,则可适当选择一些元素化合物性质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的主题,如环境保护方面的绿色化学研究等。教师可以将一些传统的实验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思考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再考虑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辅以实践,改进此实验,使效果更好。

2. 引导学生为探究性实验做好充分准备

学生要顺利进行探究性实验,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探究性实验无固定、现成的实验步骤可循,学生必须通过课前预习,主动质疑,发挥自学能力,在进行实验之前对实验操作步骤有一个大致轮廓。我们不提倡让学生“照方抓药”,但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中学阶段化学的探究性实验,不可能是完全自由的,学生在真正动手之前,有必要通过调查、阅读、资料收集、讨论等形式确立研究的目标,而不是“兴之所至”、“随心所欲”。学生对教师提供的主题进行自己的实验设计之后,教师要仔细批阅,将其中不安全的因素加以改正,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对其中不科学的步骤和操作提供修改建议,让学生在真正动手之前选择好他们能想到的最好方式。

3. 在探究性实验中做好学生的“助手”

在探究性实验开始之后,学生的情绪饱满,他们沉醉在自我探索表现的愿望之中,但他们的操作又难免有不准确的地方,此时,如果教师严格纠正其错误,会打击学生的探索热情,使他们在接下来的实验中缩手缩脚,乃至最后失去实验的兴趣,回到验证性实验的老路。所以,此时教师不妨退一步,将自己作为学生的“助手”,在一些细节问题上给学生适时而又中肯的建议,对学生的一些操作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错误,意识到一些操作的不确定,转而主动来问你。这样做,既能保持实验探究的趣味性,又能保证实验的科学性,而在学生自己实脸的过程中,关于一些异常现象的提问也可为实验结束之后的讨论提供素材。

4. 实验结束后,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科学抽象,并得出结论

探究性实验操作结束之后,教师要趁热打铁,指导学生回忆、总结实验过程中鲜明生动的实验现象,在规范记录的基础上加以理论分析,解释其化学反应原理,如果学生凭已有知识不能解释,要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料来源和媒体,寻求合理的解释后加以肯定,并对实验操作中的一些错误进行总结,找出错误数据或现象的根源。

5. 构建探究性实验的大课堂

由于探究性实验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研究空间,因此,大多数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并不是惟一的,它必然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完善丰富。因此,教师要着力于构建探究性实验的大课堂,从发展的角度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学,而不能受制于某一堂实验课或某一个实验。教师要调动学生寻找更为广泛的探究主题,不断丰富探究方法,使学生不断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和对科学方法的领会,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探究性实验中,实验在前,化学概念、规律性的认识在后,前者是后者认识上的感性基础,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必然结果。正是由于这种新颖的认知顺序,一堂成功的探究性实验课,可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得轻松愉快,对自己发现的精彩终身难忘,由此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乃至最后选择化学作为自己一生的职业。

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 篇2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从被动思维变为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观点与思维的方法去观察、探究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探究性活动的有效性的策略有: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提供活动空间,引导学生探究;构筑互动平台,提升学生能力

作 者:杨志斌 彭小兰  作者单位:杨志斌(宜春实验中学,江西宜春,336000)

彭小兰(宜春市一小,江西宜春,336000)

化学探究性教学策略探讨 篇3

【关键词】 探究性、教学、自主、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8

新课程方案的核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把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落到实处,使教学更具有实效性呢?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指导策略的选择与运用是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所在。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备课策略 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首先要有探究的观点,要进入“探究”的角色,备课的过程应该就是教师探究的过程。备课的探究思路是: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搜集整理相关信息材料→研究学生的思维→设计问题→寻找探究点→设计课堂具体探究过程。值得指出的是,探究性教学要求我们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拟定课堂要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不是完全根据教材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是要求我们要以课程的理念备课,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进行教学设计,要重视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掌握探究方法,提高探究能力。

教学活动的安排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要特别注意情景、问题、探究点的设置是否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叫法是否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上,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下面是我设计的“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实施“情景 问题”驱动式自主探究的部分片段。

(1)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有何实验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

(2)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稀硫酸中,有何实验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

(3)把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稀硫酸中,有何实验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

(4)引导学生推测铜片上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5)引导学生研究溶液中氢离子为什么会在铜片上生成氢气?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6)在导线中接入电流计,观察指针是否偏转?如何解释?

(7)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哪个是正极?哪个是负极?并进行验证;

(8)让学生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小结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等,用其他电极材料进行验证。

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问题并且对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组成等进行自主探究,以学生认知结构内的富有启发性的常规问题或已知的事实材料,创设铺垫型的问题情境。这种问题情境可以为学生的思维探究提供有效的启发和可靠的基础,学生往往从问题出发,通过不同层次的思考,变化发展出不同类型的新问题,从而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的開放性和推理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导引策略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优秀课必须重视导引的设计。探究性教学的导引设计,必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同时符合学科的特点及教材本身的性质,如对“物质的量”这节内容,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太陌生、太抽象,所以教学中教师引入的关键不是从物质的量开始,而是先导引学生认识学习物质的量的必要性并对其产生兴趣,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从生活中走进物质的量,这样的教学过程才能逐渐把握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三、设问策略 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

探究来自问题,问题始于质疑。朱熹曾经提出:“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设计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最大限度的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设计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中,有些比较难的问题就要想办法,如补充适当的辅助性的问题,把大题化小,分步提问,忌有意设计太难的问题为难学生。如在学习“盐类水解”时,可以把问题设计成以下几个小问题:

(1)醋酸钠为什么显碱性,说明溶液中c(H+)和c(OH-)的关系如何?

(2)醋酸钠的成分里既无H+又无OH-,为什么溶于水后c(H+)大于c(OH-) ?

(3)既然盐溶液的酸碱性和水的电离有关系,醋酸钠电离出的哪种离子使水电离出的c(H+)或c(OH-)发生变化?

(4)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

(5)为什么醋酸钠溶液中有c(H+)大于c(OH-) ?

(6)盐类水解的定义是什么?哪些盐类可发生水解反应?

由于精心设计的问题就像剥笋一样,层层递进,使学生体会到发现过程的兴趣,从而引领学生轻松去探究,最终获得探究的结论。值得注意的是,探究过程最有价值的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依据问题设计探究点,是使设想中的问题转化为可实际操作的重要环节。

四、调控策略 使学生在探究的气氛中学习

进行课内自主探究的活动,使活动流向完全朝预定的轨道上运行,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否则就称不上自主探究,自由在开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中才有实现自主探究的可能,但是教师要及时调控,做到收放自如。在调控的教学技术上,鼓励学生自由准确表达,帮助学生流畅表达,使学生有信心表达。鼓励与众不同、标新立异,鼓励小组竞争与合作。只要学生能提出问题,解释问题有自己的思路,均应该予以鼓励。就是学生的回答偏离教学目标甚远时,也不要绝对的否定,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共同讨论。调控的宗旨是要使学生在探究的气氛中学习,保持旺盛的探究精神。

五、结尾策略 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并举

在课堂中既要让学生通过体验获得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同时还要保持教学实效,就

必须抓好课堂小结。即在最后的整合环节,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得到的支离破碎的知识和方法通过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在新的水平上系统化、整体化,让学生在思维的基础上更好地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把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统一起来,从而有利于他们学会更好地学习。如在“乙醇”教学时,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乙醇的化学性质后,在结尾时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1)在这节课上,我们是通过什么样的过程、用什么样的方法学习知识的?

(2) 你能熟练写出乙醇与钠反应、与氧气反应、与乙酸反应以及乙醇制乙烯的反应

方程式吗?

(3)除了学到了关于乙醇的知识外,你还学到了什么?

由于学生已经站在知识的“制高点”上,分析问题的视野变宽阔了,思路也就变畅通了,故而这些问题的提出会触发学生进行更深刻的思考,加深学生对方法和知识的理解,使思维更有条理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将知识结构化,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知识形成网络,牢固地掌握。

探究性活动教学策略研究 篇4

一、初中探究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 教师对探究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认知程度不高。

教师没有完全理解这种教学模式, 没有领悟探究活动教学的先进理念的内涵和作用, 没有真正体验到这种探究性活动教学给学生和老师带来的成功和喜悦, 还是持有怀疑的态度, 不敢大胆尝试, 所以开展的不积极。

2. 教师在探究活动教学中, 备课和活动材料准备的不充分。

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教学观念没有转变过来, 还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 导致不积极准备活动材料, 学生缺乏材料无法进行探究, 备课也不充分不详细, 只是流于形式。比如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 如何采取相应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事先没有预设好, 导致探究活动进行的不顺利, 效果不佳。

3. 教师在探究活动中没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因为问题意识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贯穿教与学的全过程, 使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文本, 深入阅读文本并思考, 在阅读过程中自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再通过探究性活动, 进行分析、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得到培养, 可能是教师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缺少问题设计, 没有把知识置于问题的情境中, 不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诱发和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也可能是师生之间或者生生之间互动比较少, 没有创设出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对话环境, 使学生想说不敢说, 也不知道怎样说, 时间长了, 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得不到培养。

4. 教师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不加以指导, 也缺少客观正确的评价。

教师把教学任务布置下去后就置之不理, 既不对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进行巡查, 也不去了解学情, 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加以引导, 致使学生的探究范围超出了他们的思考空间, 偏离了主题, 提出与学科无关联的问题。在探究活动中,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给予鼓励, 对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一些精彩的展示也不进行评价, 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调动, 课堂的学习效率得不到提高。

5. 没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没有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原因是:对小组合作学习作用没有认识到, 也可能是小组成员安排的不合理, 使组内的互助帮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或组长没有认真组织成员进行讨论交流, 组长的带领作用没有得到发挥。也可能是教师怕在探究过程中出现混乱不便于调控, 怕耽误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 不敢放手等等。

二、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的对策

1. 加强校本研训, 深入学习了解探究性活动教学模式的理念、本质及相关的策略和技巧。

加强教研活动, 强化这一模式, 在教研活动中认真组织教师展开讨论交流, 对探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积累的一些经验加以分析和总结, 发表个人的见解, 最后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并在今后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提高。

2. 加强理论学习, 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教师应本着育人为本、关注成长的原则, 从知识传授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 所以, 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对待课改工作,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编制学案,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 从实际生活入手, 理论联系实际, 精心设计和构思, 并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 利用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置一些情景, 制造一些悬念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在探究性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把知识问题化。比如, 我在讲《水的组成》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 (1) 用什么实验来探究水的组成? (2) 选择实验装置根据什么来选择? (3) 根据什么来推断水的组成? (4) 推断水的组成时依据什么原理? (5)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到什么结论?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方向、有目的, 避免了盲目性。其次, 教师要把问题情境化。在探究活动教学中要巧设一些问题的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自我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并通过探究活动使问题得到解决。科学探究性活动的教学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互动的活动平台, 使师生双方在认知上彼此认同, 情感上相互沟通, 使学生敢说敢问, 多疑多问, 促进师生相长, 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培养。

4. 在探究活动中正确引导并激励评价。

科学探究性活动中, 教师要深入到学习小组中了解学情、发现问题及时加以引导。比如, 我在讲《水中生活的动物》, 鱼是如何适应水中生活的, 我让学生从五个方面去思考: (1) 鱼的外部什么形态和体表的什么特点来减小在水中运动时的阻力? (2) 鱼在水中运动是靠什么产生动力? (3) 靠什么来改变前进的方向? (4) 鱼的呼吸器官是什么? (5) 鱼靠什么来实现上浮和下潜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了思考的空间, 围绕问题进行探究活动, 就不会盲目活动, 提出一些无关联的问题。在探究活动中常常会出现意料不到的结果, 教师应及时鼓励并进行高度的评价, 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进取心, 从而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5. 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

教师应该在学生的探究性活动中重视小组合作学习。因为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学生都是以自己的方式进行的, 他们的知识、背景、已有的经验、思考问题的方法、对事物的理解都各不相同, 所以, 教师必须注重建立学习小组, 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利用组长的带领作用, 积极组织成员, 展开讨论、交流, 发表自己的见解, 探究成果和方法, 倾听他人的探究经验并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 提高认识, 克服独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正确理解所获得的知识, 建构起更深层的理解。组内的成员还可以通过对子帮扶起到相互促进作用。所以, 合作学习起到了扩展学生视野的作用, 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 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有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

阅读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篇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提出:“要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在阅读教学中引入探究性学习的理念,不仅会改变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在实践中得到发展;而且能切实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训练语感,加强情感体验,革新学生的课堂学习生活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我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

1、根据教材特点,确立探究问题。

(1)确立研读问题。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运作,关键是择定研读专题,即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时的探究目标。在我们现行使用的教材中,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能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应考虑三个因素:一是课文本身的内容和意义,值得学生去挖掘、探究;二是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也有能力探究;三是容易获得探究信息。如一老师在教《赤壁之战》时,先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然后引出杜牧的一首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问学生:“杜牧认为如果没有东风,曹操就会胜,你认为他说得对吗?请你从课文中找出论据来说明你的观点。”学生们立即组成合作式学习小组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十分钟后,学生中出现了三种观点,即:认为作者说得对,认为作者说得不对,认为作者说得不全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辨论。辩论中学生逐渐明白了这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结果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的主体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正确表述问题。教师要善于将课文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景,根据课文的情趣特点,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与自身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情感态度等等发生矛盾,从而产生困惑,引起质疑问难。质疑问难最重要的应当是让学生自行梳理问题,做到提出的问题表达清楚、完整、准确,而且有价值。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一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不要匆匆走过场;二要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启发,碰撞才能产生火花;三要引导学生往深处想,不浅尝辄止;四要联系生活实际与常理去思考反常之处。在教《将相和》时,学生初读课文后,我让学生根据上课伊始找到的探究点(将相“不和”的`原因):“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过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非得给他个下不去!”提问题时,就出现了下面几种错误的表述方式:1、蔺相如该不该升官?2、蔺相如的官该不该在廉颇之上?3、蔺相如该不该爬到廉颇的头上?老师立即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找出这几个问题在表述上的错误:1、“立功”升官是必然的,若官位比廉颇低,也不会让廉颇心理不平衡;2、“官”只有大小,而官位才分上下;3、上述的第三个问题出自廉颇之口,是一种对蔺相如不服气、瞧不起的语气,我们却不能这么说。通过讨论,学生再表述时,语言就准确了。如:1、蔺相如该不该升官升得这么快?2、蔺相如的官位(职)该不该在廉颇之上?3、蔺相如的官该不该比廉颇的官大?4、蔺相如真像廉颇说的那样没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吗?由此可见,要想使学生能正确表述问题,教师必须有敏锐的判断能力。一旦发现学生表述错误时要及时引导他们进行纠正。这样坚持

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 篇6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

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才明确地提出,教学也是科学。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

二、传统教学中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

1.教学目标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由于教学目标的偏差,“熟能生巧”的理念逐渐演变成“熟能生厌”的现实,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课堂教学死气沉沉,教学效率低下。教师的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和家长不得不靠占用学生的课外时间来弥补课堂教学没有完成的任务,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2.不能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学的基本着眼点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核心观念。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学生不是自主发展,往往是教师“强制”下的一种发展,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发展状态。这种发展压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3.师生互动性不强,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学生的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实现知识信息和各种情感的交流,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从当前的课堂教学来看,师生互动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单向互动向多向互动的转换是课堂教学改革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4.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教学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我们并不认为传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就是低效或者是无效的,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有效的,但我们认为,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热情,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

三、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的合理性建构

1.师生交流互动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属性,交流互动是主体间的相互联系与能动的反映,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彼此交流情感、体验,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求得了新的发展,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以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目标。

2.学生是发展的、具有独特和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自身发展是有规律的。为强化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的特点,并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另外,学生的发展有巨大的潜能,教师应相信每个学生的确都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坚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有培养前途,可以获得成功。同时,还要承认,处在发展中的学生,有个性差异性,肯定有许多不足之处,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均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解决。

学生是独特的人。首先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学生不是单纯的学习者,而是有着丰富个性的人。有效教学活动中,还学生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力量的舞台。其次是每个学生都有独特性,学生由于受不同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家庭条件的影响,从而形成独特的心理世界,正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3.“以学论教”,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创设有效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建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接纳,民主、平等、协调的师生关系。教学与课程的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理念决定教学理念,教师与学生均处在课程中,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建者,他们共同参与积极开发,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过程教学、强化学生体验。

4.组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系统,构建课程整合网上协作教学模式。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以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提供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同时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各种传统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把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把握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实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

四、新课理念下中学化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1.兴趣化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编写风格及新课标的理念,都需要运用兴趣化教学策略,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2.生活化教学策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因而化学教学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需要实施生活化教学。

3.信息化教学策略。当今社会下在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则必须实施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策略最终目的是学生不再是信息简单机械的接受者,而要让学生成为信息的运用者,在互动的信息中将知识进行重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探究性教学策略。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篇7

随后, 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说这首诗歌是“绿色的”, 因为它连续运用多个意象, 表达诗人的苦难和坚定的信念, 不仅传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声, 也传达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充满了无尽的希望。

正准备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领悟诗歌时, 一位女学生站起来说:“老师, 我认为这首诗也可以是白色的。你看, 诗人虽然已经是一个大人了, 但是他还有清澈如秋水般的纯洁, 明朗像水晶般的透明。隽永的诗句和儿童一般执拗的真诚深深地让我们感动。‘文革’虽然距离我们太遥远了, 但是我们能真切感受到在那黑暗污秽、沉重压抑的环境中诗歌如雪一般的纯净。因此, 这首诗歌也可以是白色的。”

她的话音刚落, 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突然间, 我意识到我的学生会对这首诗歌的颜色有不同的见解。况且, 只要他们能言之成理, 又何尝不是领悟诗歌, 不是对诗歌的“再创造”呢?干脆以此为契机, 让他们各抒己见吧。

不一会, 一位性格开朗的学生说:“这首诗还可以是红色的, 诗中充满了真诚和力量, 回荡着一种英雄气概, 是一种指向心灵深处的感悟与呐喊, 整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 他相信未来一定会是光明的。诗人深情地歌唱了希望, 歌唱了对人类的爱、对世界的爱, 给当时处于迷惘与失望之中的人们以希望之光。对未来的信念像大海上的太阳那样喷薄而出, 把整首诗都染红了。”

这时, 学生都笑了, 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一位平时表现很深沉的学生说:“这首诗还可以是紫色的。紫色代表着忧郁失望, 又象征着高贵不屈.诗中‘蜘蛛网’、‘炉台’、‘余烟’、‘灰烬’等几个意象, 描绘了那个荒芜艰难的时代;‘紫葡萄’、‘深秋的露水’‘鲜花’‘别人的情怀’、‘凝露的枯藤’写出了生命由鲜亮而黯淡、由饱满而枯竭的经历, 让我们看到了以食指为代表的青年人生中的失意、落寞和不快。然而, 诗人又高昂着坚强的头颅, 奏出了心底的最强音.《相信未来》像一首雄浑的交响乐的主旋律, 在那个阴云密布、精神痛苦的时代, 为人们的心灵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

一位急不可待的学生脱口而出:“还可以是五颜六色的。因为诗歌本身意象繁多, 色彩丰富, 而且意象之间有意识的组合, 给我们带来跟以往诗歌截然不同的新鲜感觉。另外, 未来总是美好的, 五彩斑斓的, 所以是彩色的。”

离下课还有五分钟时, 个头高高的班长站起来说:“这首诗还可以是黑色的。因为它像黑色大理石一样庄严静穆, 在沉默中孕育着无可反驳的气势、无所畏惧的精神, 强烈地震撼了读者的灵魂。虽然我们感受更多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 不是快乐而是痛苦, 但从诗人那压抑和痛苦的吟哦中, 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坚定不屈的信念。”

在这个课例中, 教师发表了自己关于颜色的见解之后, 一位学生迅速建构了自己的见解。教师根据这位学生的精彩发言以及课堂里自发的“热烈的掌声”, 很快发现, 学生可能根据“颜色”这个支架, 对这首诗有了一定程度的“感悟”, 于是展开了充分的讨论。正如这位教师所反思的:这一节课虽然没有按照既定课程计划执行, 但让我更加体会到, 只要能确认学生“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合法性”, 学生就有可能对课文进行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建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地阅读”。那么,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篇8

以往的教学中, 经常会有学生埋怨:我上课也认真地听, 作业也独立自主地做了, 但总是提不起学数学的兴趣, 学习中感到乏味, 数学学习也感觉越来越难, 也不知道这些数学知识有什么作用。新课标指出,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 获得知识, 形成技能, 发展思维。因此, 我认为改变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实施探究性教学已势在必行。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探究欲望

有效的课堂教学, 不是让学生简单机械地记忆公式、概念、定理等, 而应是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 因需制宜、因时制宜地创设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问题情境, 提出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 让学生身临其境, 激发其强烈的兴趣, 产生积极情感, 激发创新欲望, 促使其主动参与探究。同时帮助学生逐步养成善于质疑、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例如, 我在教学中常从现实生活或实际需要出发诱导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如:在教学“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时, 我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量角器、直尺和圆规, 让学生画两个三角形△ABC和△DEF, 首先使∠A=40°, ∠D=40°, 再测量出其他内角的度数, 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两个三角形是否一定相似?为什么?然后保持∠A=40°, ∠D=40°, ∠B=60°, ∠E=60°, 再观察这两个是否一定相似?为什么?此时再用刻度尺测量AB∶DE=%%, AC∶DF=%%, BC∶EF=%%, 看看三边是否成比例?同理可以让学生画出任意△ABC, 然后延长AB和AC线段到D和E点, 然后连接DE, △ABC和△ADE是否一定相似, 在什么情况下这两个三角形才会相似?针对以上的问题, 学生在相互合作中, 不仅学到了知识的表象, 更把握了知识的本质。这样, 他们也才能真正掌握鲜活生动的知识。

此外, 教师还可从旧知识中诱导学生发现、提出新问题, 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开展探究活动。如在教学“乘方”时, 我先引导学生回顾乘法的积的符号的确定方法, 列举一些特殊的乘法运算式子, 当这些式子中各因数相同时, 让学生观察结果的符号有什么规律。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不但会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促使学生观察、试验、猜测、估计, 自己去发现问题, 找到答案, 而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 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

二、创设思维情境, 培养创新思维

创设思维情境, 启发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中心环节, 这一阶段所要完成的任务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办法, 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渐掌握观察、实验、类比、归纳等思想方法。如我在完成了“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教学后, 给学生出示了这样题目, 已知:如图∠1=∠2, 为了使△ABC≌△ABD, 必须补充上一个条件, 请补上这个条件。学生的答案千奇百怪, 有的是正确的, 有的不正确。那么, 共有多少种结果?其中哪些是成立的?哪些是不成立的?将其作为一个探究性问题来开展教学, 相信经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不仅升华了对三角形全等的认识, 更提高了思维品质, 效果可想而知。又如, 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时, 我在证明前, 这样启发学生:由180°你能联想到什么?180°与学过的什么知识有关?如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整合成一个平角?在哪里制造平角?我们又如何制造同旁内角互补?教师通过引导, 将问题巧妙地与学生原有知识联系起来, 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搭建了桥梁,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实施多元化评价, 增强探究动力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文化氛围, 导致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新课标提出:“学生的个体差异, 表现出认识方式与思维策略的不同, 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因此在教学中, 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 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 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 在学习图形的变化时, 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用三角形、平行线和半圆作为构体, 你能拼出哪些意蕴深远的景物和活灵活现的小动物?请同学们开动脑筋, 试试看, 并给自己的作品设计一句贴切生动、风趣形象的解说词。这样的训练, 突破了传统数学课堂练习的单一、枯燥, 让学生耳目一新, 既在活动中深化了学生对图形的印象, 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巧, 更具跳跃性。

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 篇9

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热热闹闹, 但若问到“为什么要这样做”“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时, 学生却不明白, 存在“为实验而实验”的现象。这是与科学探究本质相悖的, 难以实现科学探究的真正价值。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课标》) 中对课程性质有明确的表述, 即“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 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据此, 教师的重要职责是“培养、引领、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探究过程,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掌握质疑解疑的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科学品质。具体可以表现为: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 学会根据所提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方案, 正确选择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收集事实证据, 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 运用结论解释和解决身边的问题。为此, 笔者在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 就如何根据《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采取有效的引导策略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加强“计划”引导, 提高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探究实验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践研究活动。教学中, 让学生在探究实验开展前, 围绕实验目的“想好了再做”, 做到:一想“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二想“需要哪些实验材料”;三想“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四想“实验时应注意什么”;五想“实验的结果可能会怎样”。然后再引导学生制定探究实验方案, 这是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前提。

小学科学有两类典型的实验方法, 即对比实验和模拟实验, 在制定这两类探究实验的方案的过程中, 要区别对待。

1. 对比实验方案制定的引导

对比实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揭示事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是对比实验的基本要求。在对比实验教学前, 教师先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使学生能提出解决问题的众多假设, 然后提出:“究竟与哪个因素有关?怎样才能验证这个假设是否正确?”着重引导学生对以下系列问题进行思考, 如:“是谁和谁对比?谁是对照组?谁是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有哪些条件相同?有哪些条件不同?怎样做才能突出对比因素?可能出现怎样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断出的对应结论是什么?”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 让学生把握对比实验的实验要领, 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保证对比实验过程的可操作性和结果的正确性。

【案例一】设计“抵抗弯曲”对比实验教学

该实验的重点是研究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宽度的关系。当学生认为“横梁的抗弯曲能力与横梁的宽度有关”, 并作出假设时, 教师提出“我们可以设计怎样的实验来验证假设是否正确?”当学生提出设计“对比实验”进行研究后, 再请同学说说“对比实验设计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然后出示实验研究方案, 通过交流, 进行修正、完善。以上的引导性提问, 意在引导学生确定对比实验中的自变量, 如纸梁的宽度。同时, 引导学生尽可能全面地分析需要控制的变量, 如“柱子”的宽度、高度, 垫圈的大小重量等因素, 从而让学生在探究中思考“用什么方法改变自变量及控制变量 (如纸梁的宽度、纸梁承载垫圈的位置、纸梁受压弯曲标准等等) ”。这样才能保证对比实验的可操作性, 确保数据的严谨和精确。以下是最后形成的实验研究方案。

“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实验研究方案

2. 模拟实验方案制定的引导

模拟实验是通过模拟对象的本质特性, 建立模型, 在模型上解释对象、认识对象的一种实验方法。引导做好模拟实验的关键是如何选用尽可能接近事物原型的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 因此, 在实验方案设计时, 教师要以知识本质特征为导向, 引导学生在认识原事物的特点的基础上, 选择模拟的实验材料, 建立起实验材料和模拟的自然事物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并制定正确具体的实验方案, 确保模拟实验的科学性。

【案例二】设计“日食形成”模拟实验教学

该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根据对日食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猜测, 并能通过模拟日食时的天体构成及运动方式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在教学时, 笔者先让学生描述日食的现象特征:“太阳被一个物体挡住了”“挡光的物体是球形、不透明的”“挡光的物体是运动着的”“几个天体差不多在一条直线上”。在此基础上, 先以循序渐进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可能是什么天体挡住了太阳的光辉?”“设计一个怎样的模拟实验来验证假设是否正确?”并引导学生思考:“需要哪些实验材料?分别模拟什么?”结合日食发生的特点, 学生们选择用手电筒代表太阳、用地球仪代表地球、用乒乓球代表月球。接着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这三个物体来动态模拟天体运动?”“在实验中估计会出现哪些现象?”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展开交流与讨论, 自然地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并以实验的形式进行了展示。通过这样的引导模拟操作, 让学生建立了材料与科学事实的对应关系, 探究了对象的本质特征, 从而提升了科学探究能力。

二、加强“证据”引导, 提高学生获取事实依据的能力

《课标》要求科学探究“注重事实, 尽可能通过设计相应的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因此, 教师要加强引导, 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提高他们获取事实证据的能力, 使学生在科学实验过程中收集足够的科学事实和可靠证据, 建构科学概念。

学生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后, 教师引导学生在以下方面重点研究:“预测实验现象、结果和数据”“思考哪些证据是解决当前研究问题所需要的”;引导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和呈现方式;引导重复实验, 追求数据的真实性;引导尊重数据, 以数据实证建构概念。其中, 实验数据是鲜活的第一手实验证据, 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尤为重要, 记录的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实验的特点进行选择, 或画图、或制作表格、或文字记载、或图片记录等。

【案例三】设计“抵抗弯曲”的数据记录

在“抵抗弯曲”的实验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尊重数据, 以数据实证建构概念”, 采取循序渐进的引导方法。即第一步引导学生根据经验预测3厘米、6厘米、12厘米不同宽度纸梁“能承受垫圈的个数”, 并说说预测的依据;第二步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方案, 在控制变量的条件下, 通过改变自变量进行实验, 记录实测“纸横梁能承受垫圈的个数”;第三步引导“为了降低实验数据因其他因素的影响, 可以多次重复实验”, 让学生再进行实验和记录;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处理, 强调“取平均数的办法”。在逐步深入的引导中, 学生得到的数据是建立在实验重复呈现的基础上, 是可以“再测”验证的, 这样的数据具有重要的实证意义, 从而为学生下一步分析数据、建构概念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三、加强“交流”引导, 提高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科学教学关注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双螺旋结构协调发展, 因此, 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 既要学生用证据来验证, 也要学生以逻辑来推理, 教师要通过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实验现象、事实证据和科学概念这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使学生从事实出发, 形成科学概念。因此, 在实验结束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探究所得的事实现象、数据等进行整理、分析、交流, 使他们能寻找证明假设与猜想正误的确凿证据, 并能表述自己的探究结果, 向他人阐述自己获得结论的推理过程, 能运用获得的事实证据回答来自其他小组的质疑, 形成自圆其说的科学推理能力。

【案例四】“身边的物质”实验交流

该课的教学难点是认识物质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当学生进行“折断粉笔”和“燃烧火柴”的实验后, 有三种不同的观点:“折断粉笔没有新物质生成, 燃烧火柴有新物质生成 (灰烬) ”;“折断粉笔有新物质生成 (粉笔灰) , 燃烧火柴也有新物质生成 (灰烬) ”;“折断粉笔有新物质生成 (粉笔灰) , 燃烧火柴有两种新物质生成 (黑色物质和灰烬) ”。

学生对相同实验结果产生不同观点的原因是对“新物质”不理解, 其前概念是“有东西产生”就是“新物质”, 笔者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前概念, 采用了交流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粉笔灰、黑色物质、灰烬都是新物质吗?”“新物质是指物质本质发生了变化, 你有办法证明你的想法吗?”通过再次实验观察、比较后, 学生发现“粉笔灰收集起来, 在黑板上还是可以写字, 本质没有发生变化”“火柴燃烧后的灰烬一定是新物质, 因为灰烬和木梗是完全不同的物质”“黑色物质也是新物质, 因为刮下来后, 放在火旁烤, 会变成红色, 然后又变成灰色”。最后再归纳出“火柴燃烧过程中确实最终会变成灰烬, 但如果没有燃烧完全, 会变成黑色的炭, 炭和灰烬确实是不同的物质”的结论。

教学中, 教师一方面让学生对结论进行交流、质疑,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探究实验的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当学生的概念渐渐清晰, 但是受前概念和认知能力的影响, 有时还不能完全正确表达,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互相质疑的交流时机, 通过点拨和帮扶的方法, 让其重建概念。学生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再一次反思探究结论, 有利于在以后的探究实验中形成互助、合作的同伴探究关系, 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结语

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篇10

一、以情感为基础, 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情感是学生走进文本的桥梁和纽带, 也是学生进行语文探究活动的基本因素之一。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散文佳作。但由于这些经典距今年代久远, 学生对主题的把握往往有很大的难度。如果在解读文本之前, 先指导他们关注生活、感受生活, 主动从平凡的生活中寻找感动, 理解爱的真谛, 培养丰富的情感, 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走进这些佳作, 与作者产生共鸣。

《背影》就是一篇情真意切的佳作, 成文于20世纪20年代。文中描述的社会生活环境, 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现代中学生的生活条件优越, 对父母之爱往往感受不深, 很难体验到文中流露出来的深深父子情。在这种情况下, 我以谈话的形式让学生自由诉说自己对父母的诸多不理解。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 我承接学生的话题, 将话锋一转, 讲述一个发生在自己与父母之间渗透着浓浓爱意的小故事。教师的经历让学生明白:父母对我们的关爱是深沉的, 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联想与父母相处时的生活琐事, 发现父母“润物无声”的爱。学生有了亲情的体验, 在“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的背景下, 那步履蹒跚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父亲形象就如在眼前, 那真切的父爱也就感同身受。

二、以形象为线索,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由于缺乏具体形象的感知, 学生在朗读训练时几乎完全处于对教师的模仿状态。如果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图、文、声、像的感性形象, 借助听觉、视觉的刺激重组文本材料, 感受语言的奥妙, 再凭借想象走进语言所描述的情景, 就可以实现对语言的感受与理解。

如《安塞腰鼓》一课, 作者运用大量排比、反复等短句来营造激越的气氛, 表达激昂的感情, 取得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在教学中我把安塞腰鼓的影像和图片资料与文中相应的短句以字幕的形式, 通过教室的大屏幕展现在学生眼前,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安塞腰鼓表演时震撼的场面和强烈的节奏。在鲜明的形象中, 学生的心灵与作者在言语形式中遇合, 随之产生“不吐不快”的情绪。这样带有饱满感情的朗读不但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而且语感也得到了培养, 更为进一步发掘作者“大气象、大境界”的语言特点作了铺垫。

三、以问题为中心,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 课程功能和目标的调整, 使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变革。语文教师应以问题为中心, 以问题研究为平台, 来引领学生的语文自主探究活动。

例如, 在讲解《看云识天气》一文时,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文阅读时, 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总———分———总) 。第一段是“总”: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第二至六段是“分”:怎样看云识天气。第七段是“总”:看云识天气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在探究第一自然段的结构时, 教师可以设置如下填空题。

1.“姿态万千, 变化无常”是 (总说) 。

2.中间用 (比喻) 和 (排比) 的修辞手法, 说明云的形态之多, 紧扣 (姿态万千) 。

3.省略号后, “有时……很漂亮”“有时……很阴森”“刚才……阳光灿烂”“一霎间……乌云密布”, 两个 (对比) , 说明云的特征多变, 紧扣 (变化无常) 。

4.最后一句又是 (总说) :以“招牌”作 (比喻) , 天上挂什么云, 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四、以实践为手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 这一点是多么重要。”要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 教师就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以实践为基本手段, 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和生活经验。

例如, 根据季节不同, 可以让学生投身于五彩缤纷的校外生活:带学生踏青、旅游, 在大自然中学语文;参观、访问, 开阔视野;观察、调查, 了解实情等。当然, 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媒体丰富的资源, 拓展语文教学渠道, 在校外世界中让学生充分享用语文教育资源, 尽情地学语文、用语文, 享受开放学习的乐趣。另外, 我们还有必要通过举办图片、资料卡展览, 反馈学生所形成的探究性观点, 并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用口述、讨论、表演等方法反馈作业的完成情况, 这样的形式不拘一格又丰富多彩, 一定深受学生的喜欢。实践证明, 各种形式、内容各异的语文实践活动, 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还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策略简析 篇11

【关键词】初中教学 教学方式 探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21-01

伴随着新课改程度的日益深入,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要转变以往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进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回归到教育的主体地位。并在课后能够对于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详细的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对策分析我将在下文展开具体的阐述。

一、巧设情境,提升兴趣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与本节课的课堂引入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备课时 ,对课堂的引入必须精心的设计和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适当设置出一些巧妙有趣的教学情境来增强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若能采用适当的教学情境对学生予以相应的引导,便能够更加有效的使学生从生活当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乐学”。

例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举例”的教学时,我是这样情景引入的:我们2016级三班(共50人)在十年后准备召开一次同学聚会(假设50人都到),见面时每两个同学都握手一次,那么总共握手多少次?这是一个实际的问题,和学生的亲身经历有关,学生会有很浓厚的兴趣,被问题深深吸引,多数同学都可能投入到紧张计算中去,再加上每个学生都想做聪明的同学,就更容易进入情景了。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此题的总结方法。之后,教师出示另一例题:某中学开展春季教师篮球运动会,各教研组踊跃参加,每两个教研组都要进行一场比赛,总共进行了10场比赛,问共有几个教研组?这个问题和引入的问题类似,学生很容易解决。其实这就是我们教学中的单循环问题,。为了学生掌握更好,我举了一个双循环的例子,学生也很快就能解决了。结果我发现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特好。这与课堂的引入有密切的关系吧。通过类似的情境设置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的模型建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等均得到极大的提升。

二、自主探究,培养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往往是教师作为整堂课程的主体,教师仅需要一人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学生只用用心听讲即可,这样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教育环境,应该适时的做出相应的改变。其中探究性的教学方式便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一局面,在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更多的是扮演者学生学习引导者的角色。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给予学生相应合理的探究内容之后,教师要启发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去猜想探究,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探索新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始终抓住知识要自主构建这一核心问题。 之后学生便可开始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展开自主探究,其主要步骤为:首先确定一个学习内容,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找到解决方案,继而实施方案,最终根据实际结果做出相应的总结,通过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并不断改进、解决问题。教师仅需要在适当的时刻对于学生遇到的困难给予适当的指导即可。在此实施过程当中,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实际操作、独立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如

三、合理分组,鼓励交流

在探究性教学方式的实践过程当中,依据探究学习的内容不同可适当的采取个人探究或分组探究,大多情况下采用小组合作的探究方式。在初中数学中开展合作式学习方式其核心是关于小组互动的开展。针对此类特征,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分组,可以采用组间相近,组内差异的分组方法,即为在所分的每一个小组之内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较大,而每一个小组间的学生学习能力则较为接近。从而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积极的融入到集体之中,营造出和谐、奋进的集体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在进行“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的教学时,就必须讲解尺规作图的相关知识,这其中要用到直尺、圆规等学习用具,而运用圆规在画图就必然会牵涉到圆心、半径等相关概念,这些内容都是作图必要条件。因此在开展小组互动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但是概念接受能力较强,而另一些同学可能正好相反,通过小组间的互动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互补互助。

四、自我反思,深化认知

初中阶段的学生其思维往往较为活跃,可塑性较强,因而学生在进行探究式自主学习时便较易出现偏移轨道的情况,脱离了原本的学习方向。此时需要教师能够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及时的纠正学生的学习方向。可以采取定期开展探究式學习课程的反思活动,这样便能够一方面使探究学习的速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又能够使学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认知,降低学习目标偏离的发生机率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 篇12

1.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理论依据

萨其曼认为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1) 有一个能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焦点, 最好是一个能引起学生惊奇的事件或现象。 (2) 学生具有探索求异的自由。 (3) 有一个能激励思维活跃的环境氛围。一般由一个惊异事件或现象开始教学, 接着让学生对他们所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是”或“不是”之类的假设, 学生对观察结果作出推测性解释后, 能进一步设计实验, 检验自己所作出的假设, 从而获得探究性实验的结果。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应该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 通过意义建构方式主动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探究性学习的四大要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创设。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 对学习资源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重要作用。学生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意义建构是指要建构事物的性质、规律, 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要把已学知识同化到学习者对新知识的认知结构中去。由此可见,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应该将知识作为预先确定的东西, 而应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并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学习新知识, 使原知识作为构建或获取新知识的平台。

2.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教学目标

任何教学都需要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 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作为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实施探究性教学程序,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目标是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核心, 决定实验教学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关系, 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

3.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基本程序

3.1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围绕一定的问题展开的, 而问题则源于对日常生活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创设与探究活动相关的问题情境, 容易引起学生兴趣, 并引导学生对问题情境的深入思考, 发现问题并从中提出一个通过探究实验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 在探究“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时, 我首先引导学生细细地咀嚼馒头, 体验咀嚼过程中馒头味道的变化, 再根据自身体验提出实验探究性的问题, 同时根据酶的消化功能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一特性, 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 认识到馒头味道的逐渐变化与唾液腺分泌唾液有关, 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 经过进一步思考学生们提出以下两个探究的问题: (1) 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与唾液有关吗? (2) 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3.2 分析问题, 作出假设。

问题是实验探究的前提, 整个探究活动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 引导学生分析提出的问题, 再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作出假设。如探究“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时, 学生作出如下假设: (1) 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与唾液有关; (2) 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3.3 制订计划, 设计实验。

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是从操作的层面把探究的假设具体化、程序化。在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要根据探究的问题与对应的假设, 找到实验的变量, 通过控制变量来设计对照实验, 并根据实验条件和探究要求选择实验器材, 按照探究实验的逻辑关系构思出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以上述问题 (1) 和假设 (1) 作为探究实验, 在保持实验水温在37℃时, 根据唾液的有无来设计对照实验, 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 形成以下的实验装置 (图1) 进行探究, A、B两试管中都盛有等量的馒头屑, 在A试管中加入唾液, B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在探究的过程中, 我指导学生如何保持实验水温的相对稳定, 这是实验成功的重要条件。以上述问题 (2) 和假设 (2) 作为探究实验, 在试管C和D都盛有等量的唾液和馒头屑, 试管C置于37℃的水中, 试管D置于0℃的水中, 这样形成以温度为变量的对照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同样在实验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保持实验水温的相对稳定, 这是形成对照实验的基础, 也是保证唾液在37℃的温度下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

3.4 进行实验, 收集数据。

证据是进行科学分析的依据, 假设的真伪只有通过实验来验证。在探究实验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收集数据时, 首先要有明确的观察目标, 知道在哪一个研究对象上收集信息;同时要明确收集信息的内容, 知道是记录某一现象的细微特征还是记录不同现象之间的差异;还要明确收集信息的时间, 知道是在哪一时刻或哪一段时间记录有关信息, 做到在预定的时间观察预定的目标, 收集预先所关注的信息。如在探究“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与唾液有关”时, 实验前, 小组成员经过讨论明确本实验观察的对象是试管A和B中所盛的实验材料, 观察的时间是实验开始后10分钟, 观察记录的现象是滴加碘液后试管A和B中颜色的变化。在探究“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实验时, 实验观察的对象是试管C和D所处的不同温度, 观察的时间是实验开始后10分钟, 观察记录的现象是滴加碘液后试管C和D中颜色的变化。在实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规范操作、如实记录数据。

3.5 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

实验数据是客观事实的反映, 实验结论是在对实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基础上得出的。如探究“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与唾液有关”时, 滴加碘液后, 试管A内液体不变蓝, 试管B内液体变蓝, 则说明在试管A内已没有淀粉, 在试管B内存在淀粉, 由此得出试管A内的淀粉被唾液分解了, 而试管B内的淀粉没有被清水分解, 进而得出结论: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与唾液有关。在探究“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需要适宜的温度”时。滴加碘液后, 试管C内液体不变蓝, 试管D内液体变蓝, 则说明在试管C内已没有淀粉, 在试管D内存在淀粉, 由此得出唾液在37℃时才能分解淀粉, 而唾液在0℃时不能分解淀粉, 因此得出结论: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3.6 表达和交流。

表达和交流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所表达的内容能被交流对象所理解。学生要具有准确表达的意识, 应如何站在听众的立场上来构思、组织和表达自己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结论。同时学生要具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科学探究不同于接受式教学方式, 它是对并不确定的预期结果所进行的探究, 在这个过程中实验小组成员之间所获取的信息并不完全相同。因而对信息的处理、分析和解决也会有所不同, 这就要求学生要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具体表现为当自己观点与别人不同, 或者自己想法别人暂时还没有想到时所具有的表达自己观点的愿望。教师要尊重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愿望, 并在科学探究的交流中实现这种愿望。同时在交流中学生应注意尊重他人, 认真思考别人的观点, 分析别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之处, 一旦发现自己的想法有错误时, 要勇于承认, 并及时放弃或修改自己错误的地方, 应尽量吸收他人的成功经验用于自己探究方案中, 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

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天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探究性实验教学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以充分发挥, 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科学探究的体验, 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教师要通过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 改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心态, 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同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解决问题等能力。

参考文献

[1]北京.生物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杨九俊, 吴永军.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

[3]张德永.中学教学全书·生物学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6.

上一篇:城市音下一篇:定制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