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性

2024-05-19

自主探究性(精选12篇)

自主探究性 篇1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己探索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其实质是要求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活动,挖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让学生自主地完成对知识的构建,并从中获取探求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呢?现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自主探究,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如在教学“猜一猜”时,我首先告诉同学们,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摸球的游戏。我手上拿的纸盒里装着标有数字1、2、3、4、5、6的乒乓球各一个,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随手摸一个球,可能摸到几号球呢?教师摇晃盒内的球后,请一个学生闭上眼摸一个,同时请其他学生猜一猜他摸到的是几号球。

生1:他摸到的是6号。

生2:不一定吧!他可能摸到2号, 也可能摸到3号。

生3:我看他说不定摸到的是4号或5号或6号。

学生猜后, 教师让摸球的学生出示摸到的球, 猜对的同学欢呼雀跃。

师:想一想,我们能事先确定摸到几号球吗?

生1:不能,1号到6号都有可能被摸到。

生2:6个球被摸到的机会是一样的。

师:如果想摸到的球肯定是6号,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办?

生3:多放几个6号球。

生4:不行,要全部放6号球。

师:为什么?

生:因为每个球都有可能被摸到,只要有一个球不是6号,就有可能摸到这个球。如果全部是6号,随便你怎样摸,摸出的球肯定是6号。

以游戏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理解“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初步掌握“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于学生而言,他们没有等待教师的传授,而是主动建构了知识,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于老师而言,没有去填“鸭子”,只是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多种学习条件,营造了一个人性化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学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生疑,让学生在玩中质疑,让学生在玩中释疑,获取知识,,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二、加强动手操作,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

动手操作是自主探究性学习中经常采用的重要方法,操作时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索、猜测和发现的载体,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和运用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为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摆一摆、量一量等,精心诱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操作过程,使他们的手、眼、脑、口、耳多种感官并用,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或验证结论,并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首先让学生们剪下一个圆。

师:请同学们把剪下来的圆片对折,打开,换一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学生动手操作)

师:对折若干次后你们发现了些什么?生1:折痕相交于一点,交点在圆的中心。

生2:每条折痕一样长,交点把折痕分成了相等的部分……

师: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用O表示。

师:你们发现圆心把每条折痕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这是凭眼睛估计的,是否真的相等,请同学们拿出尺子量一量,并记下你所量的长度。(学生动手操作)

生1:相等, 都是2.3厘米。

生2:相等, 都是2.4厘米。

生3:相等, 都是2.5厘米。

生4:相等, 都是2.8厘米。

师:你们的结论,教师不否定。请在你们的圆上任取一点,量一量圆心到这点的长度,多做几次,并记下所量的长度。(学生动手操作)

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所量的数据。

生1:2.3厘米、2.3厘米、2.3厘米、2.3厘米、2.3厘米。

生2:2.4厘米、2.4厘米、2.4厘米、2.4厘米、2.4厘米。

生3:2.5厘米、2.5厘米、2.5厘米、2.5厘米、2.5厘米。

生4:2.8厘米、2.8厘米、2.8厘米、2.8厘米、2.8厘米。

师:观察你们所量的数据, 从你们所量的数据来看, 有没有规律?若有, 这个规律是什么?

生:有,相等。

师:相等说明了什么?

生: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师:你们所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圆的半径,半径用字母r表示。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同一个圆内半径有多少条?它们都相等吗?

生:有无数条, 都相等。

师:回答非常正确。

此小节的教学,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通过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的方法,,自己发现规律,主动获取知识,在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实物钟,与同桌的比一比,看看钟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1:都有两根针。长长的细细的一根叫分针,短短的胖胖的一根叫时针。(让学生指一指、摸一摸学具的时针、分针)

学生2:都有12个数,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12个相等的大格。

师:请同学们自己转一转,说一说钟面上的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转的?(小组讨论交流)

这样通过比一比、指一指、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开放教学过程,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必须要有一定的探究空间,而开放的课堂则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有效保证。如在教学“分类”时,我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玩具(汽车、火车、坦克、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孙悟空、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

师:同学们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

生1:把这些东西都摆放在一起。

生2:摆放整齐。

生3:把好玩的摆放在一起,好看的摆放在一起,好吃的摆放在一起。

生4:把同样的东西摆放在一起。

教师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导入课题,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把学生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理由,总结分类的方法。各小组动手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生1:我们组整理玩具有汽车、火车、手枪……

生2:我们组整理图片有奥特曼、机器人、哪吒……

生3:我们组整理水果有苹果、梨子、香蕉……

(学生回答分类理由和方法时,教师适时引导,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评价)

师:各小组再按不同标准把东西分类细化。(各小组动手操作完后,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师:除了现在这样分类以外,还可以怎么分类?(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生1:玩具可以按有轮子与没有轮子来分。

生2:图片可以按画面来分。

生3:水果可以按颜色、味道来分。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放手让学生把自己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摆一摆、分一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过程,学生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思想方法,获取了学习数学的经验,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探索者、发现者、创造者。

自主探究性 篇2

小河中学历史课题组

马红燕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给我们历史课堂绘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无疑为初中历史教学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学会学习”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主旋律,“终身学习”成为全社会的必然趋势。由此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从而最终学会学习,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下面是本人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实践经验,据此来谈谈初中历史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几点初步尝试。

一、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内驱力

做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到历史知识离他们的现实生活很遥远,有一种神秘感,其实不然,历史知识与我们的现实世界有着千丝万缕斩不断的联系,只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细心找到历史与现实的相似之处,并结合学生实际,消除学生历史知识遥远、陌生的感觉,就能让学生感觉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我在讲授七年级(上册)《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一课时,结合了农村初级中学学生学习的实际,提出了与他们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铁制工具与木制工具、石制工具相比,具有哪些优势?”因为,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他们对锄头、镰刀等农业生产工具比较熟悉,因此,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发言、勤于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得出铁制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劳动效力,引发了中国社会形态的变革等。这样不但提高了课堂质量,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让学生乐意地去积极主动探索历史学习的内容,作为历史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借用学生已获得的间接经验,加以引导、利用,在讲到宋代的民族关系时,可以用学生已熟悉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中的情节来引入课文,如在《射雕英雄传》中,主人公的名字为何叫郭靖和杨康,引出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

“靖康之变”,从而引起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兴趣,果然这一导入,就像磁铁一般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为了让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能够持久,形成对历史学科的深厚感情,历史教师要做有心人,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根据学生课堂上注意力的集中状况,及时判断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不断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同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也是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的因素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学生有争议的问题,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教师就应视为正确,且有创新之花,更要加以鼓励,不宜统一答案。即使对问题理解的偏差较大,教师也要肯定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这样,对不断激活学生学习历史的内驱力,具有指向和增力作用,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探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指导学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中指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备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并明确指出,“终身教育”是“学会生存”的策略;而“终身教育”的实现,内部条件是“学会学习”。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要通过教师的“教”来启动学生的“学”,从而达到“自得之”的目的。为此,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乃至启发他们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所以,有人把学生的“学习”明确解释为“学会如何学习”。显然,掌握学法是当今社会教育科研的新潮流,是当今世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也是现代教学论的新思想。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学,应把示范价值的教法转化为学法,教师只有让学生学会读书,才能授予打开信息之门的钥匙;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是步入攀登科学巅峰的阶梯。

在平时教学中,我注重学法指导。在教学八年级(上)《鸦片战争》一课时,针对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我引导学生用两个字概括每一条内容进行记忆,得出“割地、赔款、开埠、议税”;针对《南京条约》的影响,我分设四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割地对中国有何危害?(2)赔款加重了谁的负担?(3)五口通商是互利的吗?其危害是什么?(4)协定关税对中国有何影响?由此引导学生最后得出结论: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教学进行到后面的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与其危害时,我放手让学生来讲,学生以分析《南京条约》的方法为借鉴,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它们的内容,并针对每一条内容设计成问题,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并将《马关条约》的内容总结为“辽台澎二亿两,沙重苏杭开工厂”,方便学生记忆及掌握,历史的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我在历史教学中非常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在教学八年级(上)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时,我先要求学生看目录,在看了目录之后,把这册历史课本涉及到的历史知识及线索给学生一个大体的脉络,并将本册中国近代百年史归结为是中华民族的百年屈辱史,百年抗争史及百年探索史。首先,让学生了解到中国近代百年历史验证了两句话:“落后就要挨打”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今后的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找答案,这样,学生对学习历史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对课本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对各历史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初步懂得了学习历史的方法。

三、生生、师生互动,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舞台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之间交流合作的过程。课堂上传统的合作方式主要是师生之间单向合作,这种方式剥夺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机会,禁锢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在教学中我们更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一种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因为这样的交流互动,最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更有利于开展探究性学习。在教学八年级(上)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时,在之前,我就让学生分成两组,课后,收集各组的资料来辩论,辩论的主题是:“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是应该留下,杀身成仁;还是应该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学生准备之后,授课过程中就让学生分成两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辩论,既活跃了课堂,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敢想、敢说、敢做,这样就为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情绪酝酿和演练舞台。在这种学习形式中,新知识的获得不再完全依赖老师,可以由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方法探索获得,有效地培养了他们探究知识的能力,并且能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

在教学中,我还积极推动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走上讲台与教师进行角色互换。教师作学生,学生当老师。“学生”在回答“老师”的问题时,有时故意说出不正确的观点,以此诱发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四、设问寻疑,引导学生确立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努力去探究的目标。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深刻地指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英国伟大的人文主义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曾说过:“适当的疑惑,被称为智慧的火炬”。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历史教材的重点、难点,找出其中的疑惑点,让学生确立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目标。我在讲授《难忘九一八》一课中的“西安事变”这一事件时提出:“‘西安事变’正确解决的关键是什么?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 “捉住了蒋介石,蒋介石能不能杀?为什么?”确立了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讨论,进行探究。学生兴趣极浓,讨论热烈,人人动脑动口,教师从中启发诱导。学生最终深刻理解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并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抛弃前嫌,以大局为重的宽阔胸怀;周恩来在这一历史的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奔赴西安,力挽狂澜,正确地解决了“西安事变”,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学生不仅理解了这一历史事件,并且受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

自主探究性 篇3

摘要: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带动下,小学语文教学在创新路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中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能有效提高小学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能力,同时对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立足小学语文教学,提出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优点,然后对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方法上做几点策略性分析。

关键词:小学教学;自主性阅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20-02

小学语文教学旨在提高小学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小学学生的一项基本技能,对学生以后自发性学习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次,小学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从另一方面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对其他学科在阅读题目大意,理解知识和中心思想方面有较大帮助。

一、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上的优点

1.对学生自主学习思维的培养

传统小学阅读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只知道对阅读知识做文字讲解,学生也处在一种被动状态下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方式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小学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在这种灌输式的学习过程中,小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有效地提高,长期如此,会导致学生失去主动学习的能力,甚至会失去对阅读课堂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正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和理解力快速成长的阶段,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在于给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理想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1]。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理解文章的意义并不难,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在课堂教学上也能完成这个目标,但是,这种教学是教师将文章的意思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并没有经过自己的理解,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能很好地针对这一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上,通过学生自主阅读,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充分理解文章所表达的重点和内涵,在有了自发性学习之后,教师再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获得很好的锻炼。

二、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策略性分析

1.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能很好調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上,可以通过设置教学情境的方式,将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变得生动形象有趣,要提高小学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需要在阅读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个轻松自由的课堂环境能让小学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另外,语文又是一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其中阅读教学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需要较适合学生积极配合,以教学热情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能长期保持下去[2]。

好奇心是小学学生的一大特点,小学教师在进行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时,可以充分发掘小学学生身上的这一特点,并加以有效利用,对阅读教学内容采用设置故事悬念的方法,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对知识点做出讲解。

例如,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在讲到:“小鹿和小马来到一条小河边,现在,请问它们可以坐船过去吗?”在这个问题上,教师的方法就显得不够好,这个问题相对局限,不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对于小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也没起到设置故事悬念的作用。在这个问题上,教师更应该这样问:“现在,小鹿和小马来到一条小河边,请问同学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它们到河对面去?”相比于前者,这是一种更发散式的提问方法,最后教师通过和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讨论,锻炼学生自主的阅读与思考。

2.尽可能地拓展阅读

在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下,通过教师和学生一起,在对课堂上阅读进行深度理解和分析后,学生可以充分理解文章的大意,在基本掌握文章重点难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延伸,努力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3]。在课后或者业余时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课文相关知识以及课文周边知识进行系统性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水平。另外拓展阅读还可以从学生阅读方式出发,培养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来提高阅读能力。

3.在自读过程中发现问题

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锻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勇气,提前预习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自读时间,通过对一遍完全陌生的课文进行自读,让学生在阅读后建立起对文章的初步印象,在自读过程中学生需要了解课文相关知识,这样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前也可以对学生设置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后针对课文内容,每人提出一个相关问题,以此来检验学生有没有认真对待。其次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积极解决自读中遇到的难题,这时候他们可能会向其他人求助,或者是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来得以解决,总之,这对于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上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推广实行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始终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结合小学学生实际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在课堂上积极为学生创造出能激发学生潜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丰富有趣,为将来更好地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A]. 杨文革,靳新爱,贾利英.《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三卷)[C]. 2017

[2]新课程有效课堂管理行为的研究[A]. 王德春,张世生,洪华平.《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二卷)[C]. 2017

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 篇4

一、巧导新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讲授新课程前要精心铺垫, 巧设导语, 形式要生动活泼, 让学生从上课开始就进入一个有魅力且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创造一个乐学的情境, 使学生以极高的热情并投入到新的学习之中.如, 在比例线段教学中, 有这样一个例题:在相同时刻物体的高度与影长成正比例, 学生对比例问题比较抽象, 我就找出身高不同的甲、乙两名学生, 让他们同时站在阳光下, 再找两名学生, 把他们的身高和影长都测出来, 然后把甲乙两名学生的身高和影长都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自己去判断甲乙两名同学的身高和影长是不是成正比例.这样学生就能比较直观地了解相同时刻物体的高度与影长成正比例的关系, 增强了学生的记忆力, 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 同时是课堂的主宰者, 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 而新课堂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流、互动的过程, 他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中, 要实现这一点, 教师必须转变角色, 真正由权威的讲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所以, 在教学中, 凡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筋能完成的, 教师就不能包办代替, 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 只起到点拨讲评的作用, 把思考的时间、活动的时间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深化理解新知识, 从而掌握规律, 达到学懂弄懂的目的.

三、设计“开放型训练题”, 放手操作, 促进自主发现

目前“开放型”习题类型较多, 我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 总结出以下五种: (一) 答案不唯一.也就是一题有多种答案, 甚至有无数个结果, 而大部分题在解出不同结果时, 能总结出解题规律.如图1, 平行四边形中画上一条直线, 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通过开放型的操作、观察思考, 为以后的学习作好准备. (二) 条件不唯一.学生对题目先从不同的角度补充条件, 然后解答, 这种训练教学中比较常见.如图1,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补充条件, 解出答案. (三) 问题不唯一.也就是学生在补充不同问题中, 得出不同的答案.如, 甲乙工程公司共同修建一条高速公路, 如果甲公司单独施工, 则要三年完成, 如果乙公司单独施工, 则要两年完成.而实际施工时, 甲公司单独施工半年后, 乙公司才开始施工, 学生可补充如下问题:乙公司施工多长时间能建成这条公路?到建成公路时甲公司施工多长时间?甲、乙两公司完成工程量分别是多少? (四) 解法不唯一.教学设计一题多解的训练应是开放型训练的一种典型.如图2, EB//DC, ∠A=∠E, 求证:∠A=∠ADE.学生在解答时, 展开不同思路得出几种解法. (五) 选项不唯一.所谓选项不唯一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或兴趣, 选择自己喜欢做的题目, 改变以往给学生练习在数量和对象上都划一的做法, 在教学中要提供一组题目,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一题进行计算.

四、学生自己选择作业

传统的作业形式是全班统一, 有些学生“吃不饱”, 有些学生“吃不了”, 这明显违背了现代的教学原则.因此, 我们对于学生在作业方面的要求不能“一刀切”, 要面向学生提供不同难度的作业, 让学生选择不同数量、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作业去做.具体的做法是:以年级为单位, 经过教师的集体讨论, 编制统一的作业, 按难易程度分高、中、低三个档次, 让学生自己选择.当然, 教师应该规定哪些是必做的、哪些是选做的.

探究四 函数y=x2 (|x|≤2) 如图等腰梯形ABCD三边均与抛物线相切, 切点分别为P, Q, O.求四边形ABCD面积的最小值.

解 设直线AB与抛物线切于点P (x0, xundefined) .

∵y=x2, ∴y′=2x.

∴直线AB的方程为y- xundefined=2x0 (x-x0) .

令y=0, 得undefined.令y=4, 得

undefined

undefined, 当且仅当undefined时取等号.

undefined

这两个问题是将半圆改成半椭圆和抛物线, 适当改变多边形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开展变式教学的载体.

自主探究性 篇5

当前许多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亲身经历”,但普遍忽视了活动后的总结和反思。学习新知的关键是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通过类比、分析、综合归纳,把建立的情感的表象升华到理性认识,发现学习规律,归纳学习技巧。“鱼”、“渔”兼得。这样可以让学生运用探究所获得知识举一反三地解决类似或相关的问题,挖掘学生巨大潜能,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经过学生提问、探究后归纳得出结论,再引导学生通过读来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其内涵的理解。进而转入巩固反馈练习阶段,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相关问题。随后对本次探究活动进行小结,适时激励评价,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师生共评等评价手段对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感受到主动参与探究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自信心,养成探究的习惯。这样做不仅让学生的知识系统化,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选择最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教师应始终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把教学过程变成引导学生进行“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始终关注学生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249-01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散思维最活跃的时期,正确的引导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数学是一门说简单又复杂的学科,我们不能硬性的直接灌输给学生基本的公式,更多的是让学生参与到推算的过程中来,享受自己的劳动知识。目前的大部分小学里,其聘用的教师虽然教学资历深,教书多年,但基本上还是老套路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这个迅速发展的时代已经很难适应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所以我们有必要进行创新性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

一、开设“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阶段的学生依旧是一个贪玩时期,对周边事物充满着好奇。我们要抓住孩子的这个特点适应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模拟进行教学,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更好的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如典型的数学题目:某筑路队承担了修一条公路的任务。原计划每天修72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80米,这样实际修的差1200米就能提前3天完成。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针对这一问题开设情景教学,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甲方代表筑路队的原计划,乙方代表实际计划。沿教室墙壁作施工状准备,甲方每天修720米的一段假想距离,乙方每天修720+80=800(米)的假想距离,在教师指导下同时开始修路,情景模拟过程中学生就会发现之间存在的联系,讨论列出式子,得出结果。实现学生之间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

二、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印象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动手得出来的结果往往都是印象最深刻的。在小学生的世界里,听过了并不代表记住了,看见了就知道了,但更重要的是实践了就理解了。所以教师要更形象的根据知识点尽可能的让学生动手参与到数学课堂的互动过程中,尽可能的带动学生上下所有感官,积累更多的感性材料,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得出结论,验证结果。比如在圆的周长=2 R计算公式教学中,让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6厘米、7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教师准备图片。首先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可能和什么有关系?①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师生合作演示量教具的周长;②用绳子在圆上绕一周,再测量出绳子的长短,得到这个圆的周长。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并记下它们的周长、直径,填入书中的表格里。②观察数据,对比发现。进行提问: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猜测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大胆的进行了猜测,以自己动手的方式做了科学的验证,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能力。

三、给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又要强化引导作用

学习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探索性学习更是一个满是探索讨论的过程。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调查显示57%的学生根本不知道背诵乘法口诀的目的,33%的学生认为那就是为了答题考试,只有少部分的学生认为那是应用在数学生活中的基础。我们提倡自主探究性学习无非就是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究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明白乘法的意义。就像布置给学生一道题目,在不知道一盒粉笔规格的前提下,让学生计算其数量。甲学生可能会说,数;乙学生可能就会觉得麻烦想到并排数量的加法,像12+12+12=36,接下来教师就可以引出乘法,12*3=36.来解释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拿出时间让学生充分的思考得出结论,但是小孩子的天性我们必须进行引导,避免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拿粉笔做其他的小动作娱乐的行为。所以在给学生独立思考空间的同时又必须要让教师起到引导作用。

四、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加强沟通交流

小组教学是目前来看越来越普遍的教学方式,适应了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是适用的。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小组讨论后集思广益总是有效果的,甚至他们可以给出教师意想不到的,超出教学大纲范围的东西。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避免“一锅端”的直接给出例子,给出公式,得出结果;应该更多的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分享自己的想法,给出每个小组得出来的结论,然后教师进行分析总结与归纳,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

自主探究性学习只有在得到教师肯定的情况下才能发挥自己足够的优势,让学生保持热爱、形成习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对学生自己解题思路进行认真的点评,给出合理解释,即使针对并不很好的思路也不应该彻底否认,双面的看待问题,给学生讲解点评。数学思维可以说是各有异同之处,得到教师的肯定对小学学生来说都是很大的鼓励,给足他们学习的动力才是自主探究性学习落实的关键所在。

自主探究性学习是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意见的教学方式,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个性。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数学教学中避免了硬性知识灌输,是一种恰当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应该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以此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索桂芳;薛彦华;赵明录;高翠任;王帅;新课程体系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5期

[2] 黄秋社;激趣,让学生在数学快乐的天空中飞舞——小学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浅谈[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年06期

[3] 苏梅容;小学数学“优化”教学策略探索——小学数学四上数学广角“烙饼问题”例谈[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年08期

[4] 郭佳佳;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浅谈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 篇7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

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可以激发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推动力.由于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 又相对枯燥无味, 与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和生动活泼的特点构成矛盾.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 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以及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 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充满疑问的情境, 以引发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兴趣.

例如:教学“质数与合数”时, 首先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 让学生分别用3个、4个、12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拼成的长方形有几种情况?这一情境的设置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兴致勃勃地动手摆的基础上, 师提问:“如果给你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 拼出的长方形的种数是不是越多?”这一问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兴趣高涨, 心中充满疑问, 积极思考起来.为了证明自己的观念, 他们主动探索, 发现了当正方形的个数是偶数时, 拼出的长方形种数会多些;当正方形的个数是奇数时, 拼出的长方形的种数会少些.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出:正方形的块数是2, 3, 5, 7, 11, 17, 19, 23……时, 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正方形的块数是4, 6, 8, 9, 15……时, 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种.这时师告诉生像上面一行的这些数就叫质数, 像下面一行的这些数叫合数.这样提示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水到渠成, 使一节单调、枯燥的概念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欲望被有力地激发出来, 这种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取得的学习效果比老师硬塞给现成的概念要好得多.

二、加强动手操作, 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现代教育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 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 极力地将数学知识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化的实践操作活动, 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 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 在做数学题中学习数学.

例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 由于学生在低年级就认识了圆柱, 对圆柱的形状、特点已初步了解.因而, 在教学中, 不是出示实物圆柱让学生观察圆柱的特点, 而是提供材料, 让同学自己动手做圆柱.在做圆柱的过程中, 学生通过选择材料, 动手制作圆柱, 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相等, 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同时还发现当长方形的长或宽和底面圆的周长相等时, 才能做这个圆柱的侧面.这样通过动手操作, 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 使学生感受知识的“再创造”的探究过程,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提高自主探究的效率

萧伯纳有段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 我也有一个苹果, 你和我交换仍然各是一个苹果;但是, 倘若你有一种思想, 我也有一种思想, 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 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他启发我们应给学生提供发言讨论交流思想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 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是儿童非常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 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 扩大参与面, 提高自主探究的效率,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将大课堂的长篇讲解逐步缩减, 加强小组研讨学习的分量, 将多种学习形式相结合, 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使每名同学都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 展现自己的才华, 集合大家的智慧, 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 首先让学生按小组进行动手操作, 用12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长方形, 并根据所摆的情况, 完成下面的表格:

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很快就发现拼成的长方形有三种情况, 从而更快地进入分组讨论阶段, 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什么有关系?宽和什么有关系?面积和什么有关系?有了前面的直观操作, 学生讨论得比较认真, 就连差生也觉得有话可说, 在讲座的过程中, 学生无所顾忌, 畅所欲言, 发现长方形的长和每排摆的长方形的个数有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宽和摆的排数有关系;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所摆正方形的个数有关系.最后让学生小组讨论, 归纳概括出计算长方形的面积的最简单的计算公式.这样有计划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弥补了以教师教为主体的不足,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 促进知识技能的互补, 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 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篇8

一、以情感为基础, 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情感是学生走进文本的桥梁和纽带, 也是学生进行语文探究活动的基本因素之一。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散文佳作。但由于这些经典距今年代久远, 学生对主题的把握往往有很大的难度。如果在解读文本之前, 先指导他们关注生活、感受生活, 主动从平凡的生活中寻找感动, 理解爱的真谛, 培养丰富的情感, 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走进这些佳作, 与作者产生共鸣。

《背影》就是一篇情真意切的佳作, 成文于20世纪20年代。文中描述的社会生活环境, 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现代中学生的生活条件优越, 对父母之爱往往感受不深, 很难体验到文中流露出来的深深父子情。在这种情况下, 我以谈话的形式让学生自由诉说自己对父母的诸多不理解。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 我承接学生的话题, 将话锋一转, 讲述一个发生在自己与父母之间渗透着浓浓爱意的小故事。教师的经历让学生明白:父母对我们的关爱是深沉的, 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联想与父母相处时的生活琐事, 发现父母“润物无声”的爱。学生有了亲情的体验, 在“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的背景下, 那步履蹒跚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父亲形象就如在眼前, 那真切的父爱也就感同身受。

二、以形象为线索,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由于缺乏具体形象的感知, 学生在朗读训练时几乎完全处于对教师的模仿状态。如果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图、文、声、像的感性形象, 借助听觉、视觉的刺激重组文本材料, 感受语言的奥妙, 再凭借想象走进语言所描述的情景, 就可以实现对语言的感受与理解。

如《安塞腰鼓》一课, 作者运用大量排比、反复等短句来营造激越的气氛, 表达激昂的感情, 取得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在教学中我把安塞腰鼓的影像和图片资料与文中相应的短句以字幕的形式, 通过教室的大屏幕展现在学生眼前,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安塞腰鼓表演时震撼的场面和强烈的节奏。在鲜明的形象中, 学生的心灵与作者在言语形式中遇合, 随之产生“不吐不快”的情绪。这样带有饱满感情的朗读不但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而且语感也得到了培养, 更为进一步发掘作者“大气象、大境界”的语言特点作了铺垫。

三、以问题为中心,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 课程功能和目标的调整, 使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变革。语文教师应以问题为中心, 以问题研究为平台, 来引领学生的语文自主探究活动。

例如, 在讲解《看云识天气》一文时,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文阅读时, 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总———分———总) 。第一段是“总”: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第二至六段是“分”:怎样看云识天气。第七段是“总”:看云识天气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在探究第一自然段的结构时, 教师可以设置如下填空题。

1.“姿态万千, 变化无常”是 (总说) 。

2.中间用 (比喻) 和 (排比) 的修辞手法, 说明云的形态之多, 紧扣 (姿态万千) 。

3.省略号后, “有时……很漂亮”“有时……很阴森”“刚才……阳光灿烂”“一霎间……乌云密布”, 两个 (对比) , 说明云的特征多变, 紧扣 (变化无常) 。

4.最后一句又是 (总说) :以“招牌”作 (比喻) , 天上挂什么云, 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四、以实践为手段,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 这一点是多么重要。”要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 教师就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以实践为基本手段, 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和生活经验。

例如, 根据季节不同, 可以让学生投身于五彩缤纷的校外生活:带学生踏青、旅游, 在大自然中学语文;参观、访问, 开阔视野;观察、调查, 了解实情等。当然, 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媒体丰富的资源, 拓展语文教学渠道, 在校外世界中让学生充分享用语文教育资源, 尽情地学语文、用语文, 享受开放学习的乐趣。另外, 我们还有必要通过举办图片、资料卡展览, 反馈学生所形成的探究性观点, 并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用口述、讨论、表演等方法反馈作业的完成情况, 这样的形式不拘一格又丰富多彩, 一定深受学生的喜欢。实践证明, 各种形式、内容各异的语文实践活动, 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 还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中如何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 篇9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法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根据数学知识的认识过程进行启发与诱导,积极引导学生探索,努力给学生寻找真理和发现的手段。在此,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大胆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几种做法。

一、营造和谐氛围,增强学生的自信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周围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而这种问题能否得到表露、展示、交流,取决于是否有适宜的、让学生能开口说话的环境和氛围。因此,我在课堂里十分注重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给学生一个笑脸、一个肯定的手势、一个赞许的眼神,即使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着边际,不合主题或是奇思异想,一般不批评或制止,而是耐心地听学生说完,在宽松融洽的氛围里给予其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勇气、信心及习惯,而且使学生开动脑筋,敢于发表个人不同的见解,说出自己的观点。

二、加强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

动手操作是自主探究性学习中经常采用的重要方法,操作时要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探索、猜测和发现的载体,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和运用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前我让学生每个人准备一个月饼和一把刀,学生感到莫明其妙:老师让我们准备这些东西到底是想干什么?上课伊始,我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切月饼,要注意观察哦。”我把一个月饼平均切成了两份,并在黑板上写上“1/2”,说明:把一个月饼平均切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1/2”来表示。然后让学生也动手来切一切,结果发现学生切得乱七八糟。于是我在“平均切”三个字下划上红线,强调一定要平均切成大小一样的两块,才可用“1/2”来表示。学生正确切完“1/2”后,在我的指导下又学习了“1/4、1/8”等分法。这样,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规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

三、激发学生兴趣,促进主动探索学习

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兴趣,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激起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如:“能被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我先让学生用1、2、3数字卡片摆出一个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学生只摆出123与213。接着我问:“那么个位是3、6、9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吗?”有学生发现不一定能,如:13不能被3整除,26也不可能被3整除,而33能被3整除。我再让学生用1、2、3数字卡片摆出三位数,请学生想想:“3不放在个位上还有没有被3整除的?”学生计算后发现132、231、321、312都能被3整除,由此产生疑问:“为什么这三个数字无论怎样排列都能被3整除?”进而激起学生对这个问题探索的兴趣。这时我趁机让学生说一个数,我迅速判断出该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更觉得惊奇,于是萌发需要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愿望。最后我请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去寻找能被3整除的数字特征。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四、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话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是数学教学活动产生和维持的基本依托,是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知识的起点和原动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己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思维,引发自主探究,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如:在教学《摸一摸》时,我首先告诉学生:“老师今天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摸球的游戏。我手上拿的纸盒里装着标有不同颜色的乒乓球各一个,请大家闭着眼睛随手摸一个球,可能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呢?”此时学生各抒己见,我又问:“你能肯定摸到的是红色吗?如果想摸到的球肯定是红色球,那么我们可以怎么办?”我创设了以游戏情境为主线,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理解“某一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认识“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应用价值,初步掌握“预测某一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方法。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多种学习条件,并营造一个人性化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玩得巧妙、玩得高明,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生疑,让学生在玩中质疑,让学生在玩中释疑,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的兴趣。

五、开放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自主探究性 篇10

一、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的特点

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重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根据新课程标准, 结合数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认为自主探究性学习应具备以下特点。

1.其教学目标是开发、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潜能,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从教育对象看, 要求全体学生自主参与, 自主选择和自主学习, 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

3.教学关系为民主、互助、合作、协调发展,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 而不是指挥者。

4.问题情境、自主探究、交流反馈、启发导学、强化训练、迁移应用, 是其主要的教学程序和方法。

5.教学要素包括语言、教具、形象、价值、人际关系等。

6.评价方式是不仅仅关注结果, 更应关注学习过程。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十分密切。从教学角度讲, 所谓教学的结论, 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 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教学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 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因此, 必须注重结论。但是, 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 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 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 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 结论就难以获得, 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化、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得到培养。所以, 不仅要重结论, 更要重过程”。[1]基于以上分析, 新课改把过程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

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操作流程

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着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以自主探究性学习为切入点, 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 创设情境, 确立目标, 激发动机, 培养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 可以使学生产生对具体学习目标的认识需要, 在问题的情境中激发求知欲望, 产生认知冲突。

【案例】在学习方程一节, 引入新课时, 教师先让学生做一个游戏:请学生想一个数, 不讲出来, 把这个数乘以3, 再减去4, 然后把运算的结果报出来, 老师即可猜出学生所想的数是多少。第一位学生报出的数是5, 老师就答“你想的数是3”;第二位报出的得数是0, 老师就答“你想的数是。学生顿感神奇, 于是对求出这样的数兴趣大增。教师顺势引出课题:“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然后鼓励学生讨论, 若设这个数为x, 列出方程分别为3x-4=3, 3x-4=0, 从而可按等式性质求出x的值。学生需要学习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 并为顺利进入后续内容的学习作了铺垫。

再如:在“有理数的乘法”一节中, 教材首先给出一系列算式: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中的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 使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当一个因数减小1时, 积就增大了。由此学生便可以自己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学生通过这种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还能感悟获取知识的形成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 不仅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更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使生动形象的数学问题与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情境化, “上游乐场分组玩”、“上街买东西”, 单纯用“生活化”、“活动情趣化”冲淡了“数学味”, 忽略了数学本身具有的魅力。

不过,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境由心造”——富于时代气息的情境的设置只有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的前提下, 学生才能学会从数学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 真正由情感体验激发有效的数学认知活动。

(二) 反馈交流, 点拨导学, 释疑解难。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通过多维互动 (同桌互动, 小组互动, 师生互动, 生生互动等形式) 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获取反馈信息的途径主要有课堂提问、小组研学、启迪助学、点拨导学、学情检测等多维互动方式。让学生充分显现思维过程, 暴露问题, 以便教师适时点拨, 并具针对性, 从而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课堂上注重设计诱发性问题, 引发灵感, 以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深刻性。

(三) 强化训练, 总结巩固, 迁移应用。

这是对前三个环节的评价、发展和延伸。教师可以紧扣教学目标, 设计一些能顾及全体学生并具有一定梯度的思考题和设计巧妙、形式灵活、综合性强的应用题, 通过对这些题目的练习, 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从而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设计一些容易出错的题目, 旨在让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和能力, 对自己学习严格要求, 并时常进行反思, 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2]教育部.新课程标准实施纲要.

[3]王磊.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P89.

[4]曹炎.劳伦斯中学“自主研究”课程设置.外国中学教育, 1997, (3) .

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篇11

一、以情感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情感是学生走进文本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学生进行语文探究活动的基本因素之一。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散文佳作。但由于这些经典距今年代久远,学生对主题的把握往往有很大的难度。如果在解读文本之前,先指导他们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主动从平凡的生活中寻找感动,理解爱的真谛,培养丰富的情感,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走进这些佳作,与作者产生共鸣。

《背影》就是一篇情真意切的佳作,成文于20世纪20年代。文中描述的社会生活环境,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现代中学生的生活条件优越,对父母之爱往往感受不深,很难体验到文中流露出来的深深父子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以谈话的形式让学生自由诉说自己对父母的诸多不理解。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我承接学生的话题,将话锋一转,讲述一个发生在自己与父母之间渗透着浓浓爱意的小故事。教师的经历让学生明白:父母对我们的关爱是深沉的,不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联想与父母相处时的生活琐事,发现父母“润物无声”的爱。学生有了亲情的体验,在“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的背景下,那步履蹒跚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的父亲形象就如在眼前,那真切的父爱也就感同身受。

二、以形象为线索,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缺乏具体形象的感知,学生在朗读训练时几乎完全处于对教师的模仿状态。如果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图、文、声、像的感性形象,借助听觉、视觉的刺激重组文本材料,感受语言的奥妙,再凭借想象走进语言所描述的情景,就可以实现对语言的感受与理解。

如《安塞腰鼓》一课,作者运用大量排比、反复等短句来营造激越的气氛,表达激昂的感情,取得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在教学中我把安塞腰鼓的影像和图片资料与文中相应的短句以字幕的形式,通过教室的大屏幕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安塞腰鼓表演时震撼的场面和强烈的节奏。在鲜明的形象中,学生的心灵与作者在言语形式中遇合,随之产生“不吐不快”的情绪。这样带有饱满感情的朗读不但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而且语感也得到了培养,更为进一步发掘作者“大气象、大境界”的语言特点作了铺垫。

三、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新课程的实施,课程功能和目标的调整,使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变革。语文教师应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平台,来引领学生的语文自主探究活动。

例如,在讲解《看云识天气》一文时,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课文阅读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总——分——总)。第一段是“总”: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第二至六段是“分”:怎样看云识天气。第七段是“总”:看云识天气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在探究第一自然段的结构时,教师可以设置如下填空题。

1.“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是(总说)。

2.中间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云的形态之多,紧扣(姿态万千)。

3.省略号后,“有时……很漂亮”“有时……很阴森”“刚才……阳光灿烂”“一霎间……乌云密布”,两个(对比),说明云的特征多变,紧扣(变化无常)。

4.最后一句又是(总说):以“招牌”作(比喻),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四、以实践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这一点是多么重要。”要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教师就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以实践为基本手段,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和生活经验。

例如,根据季节不同,可以让学生投身于五彩缤纷的校外生活:带学生踏青、旅游,在大自然中学语文;参观、访问,开阔视野;观察、调查,了解实情等。当然,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媒体丰富的资源,拓展语文教学渠道,在校外世界中让学生充分享用语文教育资源,尽情地学语文、用语文,享受开放学习的乐趣。另外,我们还有必要通过举办图片、资料卡展览,反馈学生所形成的探究性观点,并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用口述、讨论、表演等方法反馈作业的完成情况,这样的形式不拘一格又丰富多彩,一定深受学生的喜欢。实践证明,各种形式、内容各异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发展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习惯,还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自主探究性学习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教学活力,提高了教学效益。今后,语文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有效地重建教学,重构课堂,重塑自我,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篇12

在教学实践中,将多媒体网络技术与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有机结合,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的“三位一体”探究式学习模式,即把知识放在问题中,放在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所设置的情境中,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和运用信息,主动地探索、发现、体验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利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它是一种更为有效的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活动。同时,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从一个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一个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探究者”。因此,网络环境为实现自主探究学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促使学生夯实“终身学习”的基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 充分发挥网络优势,转变教学方式

1.1 变“传授式”为“合作式”

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关系,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位置,把自己变成“一位合作伙伴”。在一节课的开始,就要亮出总的目标,让学生明确本堂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自主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暴露自己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把疑点和难点都摆在桌面上,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摒弃错误,发现真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例如:在Word中《插入图片》教学时,先展示一些内容幽默、图文并茂的作品,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并让学生回忆过去的内容:在Word文档中如何插入图片?通过复习旧的知识,学生自主探究新的知识。

1.2 变“复制式”为“创造式”

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情感的前提。教学内容或教材主题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而应变“复制式”为“创造式”,紧密结合信息技术自身突飞猛进的特点,抓住时代的脉搏,积极引导学生分析和收集社会热点、焦点问题,适当补充一些“题外话”,从中扩大眼界,放眼未来,促进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得到提升。例如:在进行《搜索引擎》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搜索当前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

1.3 变“任务式”为“自觉式”

在教学过程中应倾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任务式”升华为“自觉式”,日益成为教师首要责任。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无论是理论性较强的课中,还是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中,教师都要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的内容及编排意图,从教学的各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例如,教师在平时讲软件的操作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课本把软件中共有的、类似的、不同的地方对比清楚,并引申开来,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自觉探索,触类旁通。这样就能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地提高。

2 网络对探究性学习的支持作用

2.1 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

探究性学习需要集约丰富的信息资源。大量的信息资讯是引起探究性学习的基本动力所在。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情境性问题的产生与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的具体信息。这些信息不可能预先准备,甚至对学习者来说会十分陌生,需要学习者通过各种途径尽快搜寻到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

2.2 满足交流与合作的需求

利用网络提供的各种沟通、协作工具,学习者可以围绕当前学习的干题进行讨论交流,各自形成自己的判断,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相互分享各自的想法,相互解疑、争辩和评价,相互合作解决各种问题。这种交流合作可以丰富学者的理解,同时也会引发他们对各种理解的批判性评价以及对自己原有想法的进一步反思。

2.3 提供丰富的导师资源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提供单一的教师与单一班级的学生之间的交流途径,缺乏在不同教师与不同学生之间以及不同教师之间开展交流的机制。探究性学习的综合性和开放性使得教师难以对这么广泛的问题作全面的解答,也很难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召集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集中解答,更不可能随时随地提出问题和交流讨论,而且因为受时间限制,也不可能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及时的交流。网络却能为师生的交流讨论提供一个理想的环境,使参与信息交流的人员更加广泛,参与交流更加方便,信息反馈更加及时。

利用网络还可以向学生提供指导老师的有关信息,指导老师可以是本校的老师,也可以是外校的老师或专家。学科专家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与所学内容有关的各种实际例子、个案研究,各种反馈信息,展示各种不同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另外,他们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与当前内容有关的最新信息资源,引导学生展开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探索。在网上最好开设一个校外导师志愿者注册的窗口,任何教师或热心教育的人士,都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说明自己适合指导的研究领域,并注册成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导师。对学生来说,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自由选择自己课题的导师。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指导教师数量不足和现有指导老师专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2.4 记录和管理学习过程

探究性学习不仅重视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且重视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研究的灵感还是情感的体验,都要及时记录下来并能进行相互的交流,以便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利用网络创设的平台可以提供各种自主记录的网络档案,将学习者、辅导者、课题活动的相关信息——一归档记录,便于过程性学习的评价与管理。如完整的教学记录和教师活动记录、学习小组活动记录、学生个人学习记录。

3 教师在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在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活动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在不同的情境中,对于不同的学习者以及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的角色也相应变化。

3.1 学习的促进者

在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从“知识的提供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反馈和引导,促进他们的交流和反思活动。他们要与学习者展开深入的对话,以此来激发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促进其对新、旧知识的反思,促进知识在新情境中的迁移。在对话中,教师可能会向学习者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也可能帮助他们形成假设,或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观点。

3.2 活动的组织者

作为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教师的任务是保证整个探究学习顺利地进行,保证学生在自主、愉快、安全的环境中探究学习。要顺利完成这个任务,教师必须掌握好组织和协调的度,确保学生是自主地进行探究,不要揠苗助长。同时,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探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3.3 情感的支持者

在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地进行指导。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3.4 学习的参与者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的和谐关系。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

上一篇: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下一篇: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