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2024-08-05

自主探究学习能力(通用12篇)

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篇1

自主探究学习是一种突出以人为本,以发展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它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让学生向“要我学”到“我要学”转变。

一、合理引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丰富学生的体验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最佳途径是让他们亲身体验,感受自主获得知识的喜悦。因此,教师要将学生语感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寓于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中,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这样,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自己的亲身体验,他们参与的热情就会高涨。

例如,教学《蚂蚁和蝈蝈》一文时,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和经历,让他们各自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在读“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这一句时,出现了这样几种情况:有的学生读时重音放在“满头大汗”,认为天真热,小蚂蚁们搬运粮食太热了,所以读时要强调“满头大汗”;有的学生重音放在“有的……有的……”,认为这样可以看出小蚂蚁们搬粮食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学生把重音放在“个个”上,强调没有蚂蚁在偷懒;还有的学生读“有的背,有的拉”时,在语气上突出了吃力的感觉,认为粮食对于小蚂蚁们来说太沉了。这时,教师让学生们说出理由的同时做一做,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而后再让学生采用别的方式去读,让学生在不同方式的朗读中感知语言文字的魅力。

二、把学生当作研究者,搭建平台,满足学生探究的心理需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因为质疑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也是其主动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如,教学《秋姑娘的信》一课时,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思考:书上的枫叶全被秋姑娘写了信,她还会给谁写信呢?会写些什么呢?让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们积极讨论,自主探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然后再设置问题:秋姑娘给我们小学生也写了一封信,会写什么呢?让学生猜测、想象。最后让学生表达对秋姑娘的感谢,进行“写回信”的口语表达活动。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精心营造氛围,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其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

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想象能力。

如,在教学课文《雨点》这首诗时,利用多媒体演示雨点“睡觉”、“奔跑”、“跳跃”,然后让学生说一说雨点的这些动作和我们的动作相同吗?之后让学生用绘画的形式生动地再现文章的内容,最后引导学生想象:小雨点落在其他地方会有哪些变化?这样,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探究的乐趣,提高了审美的能力,增强了创新意识。

总之,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正确引导学生探究实践,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探究能力,培养

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篇2

(2010-10-11 10:22:42)

转载▼

《携手共建书香校园》活动案例

洛浦沙溪小学 指导教师:陈柳嫦、冯志敏、莫少敏

?

学生年级:六年级

一、研究背景。

?? ?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全国上下努力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外部环境下,各地各学校相继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其中“创建书香校园”更是近两年来学校活动的热点。这项活动也纳入了本校工作目标之一,两年来,取得了哪些进展?学生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怎样使大家真正爱上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从而推动这项意义深远的工作呢?我们怀着一份好奇、一份责任感开展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主题的提出。

?? 小学生的功课较少,课余时间充裕,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良的行为,如疯狂打闹、迷恋网络游戏等,对学生的平安、健康地成长造成了威胁,加重了学校和家庭的负担。小学生正处于大脑发育的高峰期,容易接受来自外界的影响,各种行为习惯也正在逐步形成。如何引领学生畅游知识的海洋,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充实课余生活,提高文化素养,正确认识生存价值,使之受益终身,并在全校形成良好的“好读书、读好书”氛围,真正让“书香”溢满校园。为此我们展开了这次活动,同时希望借此让学生认识读书的意义,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经过讨论,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我们确立了此次活动的以下子课题:

???

1、了解学校的“书香校园”创建工作。

2、家庭对孩子读书的影响。

3、学生的阅读倾向。

4、激励阅读法探究。

5、书籍哪里来?

6、“来,我们一起读书”宣传。

根据以上子课题,学生依据个人特点,自由组成活动小组(4-5人一组)选定课题进行活动,开展研究。

三、活动具体目标

(一)总目标

??? 采用调查访问、实地考察、问卷分析、查阅资料、制作推荐书目等形式,培养学生社会交际、调查研究、多渠道获取信息等多方面的能力,提高对读书活动的认识,自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

(二)具体目标

1、认知目标

??? 通过活动,认识读书活动的意义,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以及书籍的来源。

2、能力目标

???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往、处理实际问题、协调分工合作等能力,并学习了解一些操作方法,如问卷调查法、收集处理信息法等。

3、情感目标

???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有计划地开展活动,以及工作中实事求是、认真

负责的良好态度。??

四、活动实施具体过程、方式: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一)组织讨论。

谈谈你是怎么度过课余时间的?你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说说你观察到的本校学生课余时间读书情况。

(二)确定主题。

联系我们身边的情况,提出自己想研究的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参考:

(1)了解学校的“书香校园”创建工作。

(2)家庭对孩子读书的影响。

(3)激励阅读法探究。

(4)书籍哪里来?

(三)制定方案。

根据相同主题,自由组合活动小组(4-5人一组),组长组织制定、填写小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

?

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方式?时间安排?小组分工?预期成果??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

?? 活动建议:

(一)调查访问。

可通过采访学校领导或老师了解书香校园创建情况,并做好录像记录。

(二)实地考察。

利用晨读、中午和课间时间到各班观察学生阅读情况。记载如下:时间、班级、阅读人数(大约)等。

(三)问卷调查。

讨论制作一份家长问卷,了解学生在家阅读情况。

?附:

给家长的一封信

?各位家长:

?? 大家好!请如实填写以下问题,在您选择的题号下打上勾,以便我们了解家庭对孩子阅读的影响,更好地指导您的孩子开展阅读,培养其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一、您是孩子的:

1、爸爸妈妈。??

2、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3、其他。

二、您的文化程度是:

1、专科或专科以上。

2、高中或中专以上。

3、初中或初中以下。

三、您从事的工作:

1、固定职业。?

2、无固定职业。???

3、无职业。

四、您的家庭月收入在:

1、两千元以上。???

2、一千元以上。

3、一千元以内。

五、您认为阅读是:

1、兴趣、消遣。???

2、工作需要。??

3、没多大用处。

六、您陪伴孩子的机会:

1、较多。??

2、较少。???

3、没有。

七、您家里为孩子读书准备的有:

1、书架、台灯以及多种书刊。??? ?

2、台灯。

3、什么都没有。

八、您对孩子读课外书的看法是:

1、支持、鼓励。?

2、一般。?

3、无所谓。

九、您最近一次给孩子购书是在:

1、一月内。??

2、一月以前。

3、半年以前。

十、您采用过何种方式对待孩子的阅读行为:

1、口头表扬。?

2、物质奖励。

3、不闻不问。

十一、你读书给孩子听吗:

1、经常。

2、偶尔。??

3、从不。

十二、您的孩子爱看的书有:

1、故事、作文类。

2、漫画、卡通类???

3、其他。

十三、您最近一次看到孩子读课外书是在:

1、今天。?

2、本周内。?

3、一周以前。

十四、您看过孩子的书,并和他(她)讨论过:

1、是。?

2、偶尔??

3、否。

十五、您的孩子每天读课外书的时间约为:

1、半小时以上。?

2、半小时以内。

3、几乎不看。

十六、属于孩子自己的书刊有:

1、二十本以上。?

2、二十本以内。

3、五本以内。

十七、孩子每天收看电视时间:

1、1小时以内。?

2、1小时以上。

3、极少看。

十八、孩子平时语文成绩在:

1、90分以上。?

2、80分以上。???

3、80分以下。

十九、您对“亲子共读”的态度:

1、了解并在做。

2、不了解。?

3、没兴趣。

二十、请推荐1——2本优秀儿童读物给其他家长:

1、?

2、(四)查阅资料。

通过上网等途径了解其他学校创建中好的、有效的做法。

搜集名人读书故事和读书名言,宣传读书,办一期主题黑板报。

(五)交流、评选优秀读书笔记,张贴在墙报上。

(六)探讨阅读激励法。(记点数法)

(七)给校长的建议信。

? 定期开家长会,进行亲子共读宣传,落实评选“书香家庭”。

(八)制作推荐书目:

? 书名、作者、内容简介、何处购(借)书或该书持有者。

(九)(学生)读书活动倡议书。

(十)征文《读书,改变了我的生活》

?

五、活动的结果与评价:

第三阶段? 成果展示

(一)点明主题,明确要求。

??? 前一段时间,同学们利用课外时间针对《携手共建书香校园》这一主题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天就让我们对这一次活动作一个全面的总结。请各小组进行活动汇报或者成果展示。

(二)分小组进行活动成果展示和汇报(各小组坐在一起,由组长组织汇报工作:一生发言,其余作补充)

1、第一小组:学校的创建工作(作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绩?)

??? 我们小组的工作是了解学校的创建工作,采访了学校的郭主任,还有一些同学。现在请看:(播放录像)

解说词:今天是 月? 日,星期?。我们在二楼的办公室找到了郭主任。从郭主任那里我们了解到,学校里的每个班级都设有图书角,里面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图书,提供给同学们课余时间阅读;每个星期的星期二下午第三节课是阅读课,同学们在课堂上可以自由交流自己爱看的书。每天中午学生到校后,除了适当的体力运动外,学校也大力宣传读书活动。采访完郭主任,我们又对各个班读书开展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我们发现„„(略)???

[活动评价]:该小组学生能联系家长帮忙录像,并制作光盘,是他们交际能力的一种锻炼和展示,从中也直接体验到电视节目的一些做法,是一种很难得的社会经验。同时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也增进了对学校创建工作的了解。

2、第二小组:家庭对孩子读书的影响。

??? 我们小组的工作是制作、发放“家长问卷”,再收齐进行总分,了解家庭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我们一共印发了100张问卷,本班发下去50张,另外发给了四年级几个班的一部分同学。总共收上来82张,有一些同学的问卷弄丢了。

我们把“家长问卷”整理后,发现学生的语文成绩跟其余的18个问题关系密切,其中阅读量大的同学,语文成绩都能保持在90分以上。大家课余时间可以来看看我们的统计表。有一部分学生沉迷于电视节目,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那么在课外阅读会有什么不同效果呢?请同学们看一份资料。(详见《阅读手册》美国吉姆·崔利斯著)

[活动评价]:这个小组工作量较大,他们先是主动与其他班班干部联系,请求帮助分发并收回问卷。他们本来是要通过这个问卷了解家庭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但在整理研究中不知怎么着手,只先做了统计,结果发现学生的语文成绩跟其余的18个问题关系密切。这个发现是意料之外的,但却使学生真切地认识到读书对学习成绩影响巨大,这个收获真不小呀。

3、第三小组:读书宣传。

??? 我们小组开展的是激励阅读法探究,通过上网查找和我们小组的同学在一起讨论,找到了一些好办法,可以试一试。我们的办法有:(略)

另外,我们还写了一份读书倡议书,现在请×××同学向大家发出倡议:

?

附:

“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倡议书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来,我们一起读书》。

寇第斯说,“书籍乃世人累积智慧之长明灯。”的确,“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引领我们从浅狭的港湾驶向生活无垠广阔的海洋。”“一本好书,就是一位挚友,她以丰富的阅历,广阔的胸襟,开启我们的心智、情感。”“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 数学使人周密, 科学使人深刻, 伦理学使人庄重,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正所谓“静对好书成乐趣,闲看云雾会天机”,读书真的很快乐!

??? 为此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希望同学们能给自己留下更多的静静阅读的时间、空间,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与父母、老师、同学共享读书的美好时光,分享读书的无限乐趣。

? 各班级读书活动已经拉开了帷幕,让我们手拉手一起走进书的世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阅读,好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好,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在这万物生长的季节,让我们把读书活动真正作为一次新的耕耘与播种,让迷人的浓浓书香飘溢在我们的校园和家庭,让读书生活,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个脚步,更加自信、更加充实地走向美好,走向未来!

最后,让我们一起朗诵活动主题,结束我的讲话。

博览伴我同行,让书香溢满校园;经典助我成长,让生命闪烁亮彩。

谢谢同学们。让我们在书香中开始新的每一天。

?

我们还希望把这份倡议书拿到学校“红领巾电视台”去播出,让学校更多的同学参与这项活动,一起读书,享受读书的乐趣。接着请欣赏我们小组课余排练的快板书节目《创建沙小,书香校园》

最后,大家别忘了来看一看我们的主题手抄报,这里面有我们小组同学搜集的名人读书故事和读书名言,内容丰富,版面也各有特色哦!

?[活动评价]:本小组人才荟萃,能唱会跳,能写会画,搞宣传各有高招。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创建工作做好宣传,既有能力的锻炼,也是自我展示才华的好机会,学生热情高涨,效果不错。至于激励读书法,更多的是依赖他校已取得成功的经验,“拿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改动一下就行了。

4、第四小组:书籍哪里来。

??? 我们第五小组这段时间主要是寻找适合我们这个年龄看的书籍,我们找到了很多书店,??? 还有一些是租书的地方。

我们把能找到好书的地方编了个名单,粘贴在教室里,大家买书租书时可以参考一下。不少同学都买到过盗版书,很苦恼。今天我们还要告诉大家分辨正版和盗版书籍的一些方法,以后买书就不怕了。(略)

另外,我们小组还制作了推荐书目,介绍的有书名、作者、内容简介、何处购(借)书或该书持有者。以后大家找书就不用犯愁了,我们希望同学们互相之间借书阅读,让一本变成七十本,真正发挥书的神奇作用。一本书说不定能让我们交到不少好朋友呢。

?[活动评价]:学生不但了解了本地书市各种情况,更在活动中无意间学到了分辨正版和盗版书籍的一些方法,很实用。在制作推荐书目的时也传达出学生课外阅读倾向等问题,但学生有意回避了某些书籍,如搞笑漫画等,可能是怕遭到老师的反对与斥责。

(三)讨论制定《创建书香班级实施方案》。

1、每周一诗(内容《诗词诵读》)。组长检查背诵考核。

2、每人每日阅读量不少于半小时,书籍自选。

3、评选每月“阅读之星”(记点数,四点以上即为“阅读之星”,自己申报,“书迷委员会”考察核实)。

4、定期交流读书笔记,展示评优并奖励。

?(四)评选本次活动优秀小组和先进个人。

(五)活动总结。

师: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许多课堂上、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希望大家从这次活动中得到一些启发,多观察、多思考我们身边的一些事情,关注我们的社会,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大胆地实践,为创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六)拓展:征文《发生在活动中的小故事》

六、收获与体会

??? 在本次活动中,学生积累的成果有:积累了读书的名言、调查报告的撰写、宣传海报、诗歌、小品、手抄报等等。在这次的活动中,明显感觉到参与活动的大部分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了一些实际交往的经验,比如,对学校其他班级学生的询问,与书店书社管理人员的交流,与其他家长的接触等。交往中学生逐渐体会出,礼貌、大方的态度,有条理、有目的的谈话等是使他们交际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其次,协调工作能力是各小组学生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保障,拈轻怕重、敷衍潦草、拖拉懈怠、互相推诿是小组合作中常有的事情,学生在各种矛盾中不断认识、重塑自我,并增强了团队意识。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是这次活动中学生的另一大收获。提出问题,探究原因,有效解决,这些正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探索意识,养成思维习惯的有效途径。另外,学生的动手能力等都在本次活动中获得一定的发展,并对读书活动有了更深的认识,带动了课余读书。

七、评价与反思

??? 在这次活动前,我发现学生们对本校提出的“书香校园”创建工作认识很模糊,不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并没有真正调动起来。但是从活动中学生的表现和他们的活动成果、收获来看,这次活动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中,学生首先学会了制定计划目标,并对本组人员进行了合理的安排。但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有的小组成员不能很好地完成份内的工作;有的在调查中遇到阻碍、被调查对象不配合甚至遭到不礼貌的对待;有的在实际操作中又发现新的问题;等等。指导老师不断地询问、协调,鼓励他们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并积极主动地帮助其他活动成员共同完成工作。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常常发现他们不同于课堂学习的另一面,有热情礼貌的社交技巧,有详实完整的调查研究记录,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后援”,带给我的有惊喜也有忧虑,但却使我更加认识到:相信每个学生,大胆放手,并有效指导才能使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学生多种能力发展的平台。

附:活动过程中的部分照片:

培养探究能力 促进自主学习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能力;自主学习;教学措施

中国分类号:G623.2

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也越来越清楚的感觉到培养小学生的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已是迫在眉睫的课堂教学任务。基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内心想法、兴趣爱好、学生生活给予合理的培养学生的语文探究能力,那么其自主学习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那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何通过探究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同行走访调查得知,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就是最有效的教学措施:

一、创设情景,激发探究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地进行学习。小学语文是学习母语的重要时期,基于小学语文教材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小学教师一定要积极营造合适的情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只有巧妙地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学生在愉快的情景课堂下快乐的学习。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由于事先让学生们去网络上了解雾的形成与本文的写作地点——庐山,笔者在授课前制作了关于雾的资料(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这些丰富多彩的雾的美景资料不仅是学习本课的丰富材料,更是学生长见识的科普知识。在新课开始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一些庐山的美景图片,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就连上课爱捣乱的同学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在此基础上,揭示本文课题,师生一起享受了愉快的“庐山的云雾”的盛宴。

基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语文中的语言、阅读、作文等方面的学习会影响中学语文学习的习惯。小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怎样与教师的亲和力有很大的关系。教师首先要与学生拉近距离,让小学生体会到老师是其大哥哥或大姐姐,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地展现自我,让他们的思维进入到课文情景中去。第二,要让学生亲和教材,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让学生运用不同的读法,了解教材,感知教材,形成一种要进一步探究课文的欲望。第三,要创设一种良好的课文情景,生动再现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情景中,与教材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鳴,如在多媒体课件中设计背景、烘托氛围、让学生当演员、分角色表演等,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学习的热情。

二、设疑激趣,培养探究能力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激发兴趣。“学起于思,源于疑”。小学生们由于爱表现的心理,他们为了能在学生面前表现出其优秀的一面。教师通常可以从语言修辞、文章主题、段落结构、作者思想等角度去设置一些疑问。教师只要稍微一些点拨,他们会想方设法的去思考、动手、动口。学生在历经自己的思考、动手、动口之后,教师经过一段时间(一学期或者一学年)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不知不觉中培养起来了。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我和祖父的园子》课文时,一个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作者写在园子里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有什么深层原因呢?”这对教师来说是十分简单的问题,但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却十分难得可贵,教师不能简单地否定或把答案交给学生,而要启发引导。教师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到有昆虫、农作物、劳动的场景,由物及人,由物质的园子到精神的园子,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进而学习这种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就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了。

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小学语文课堂就是多倡导教师对学生设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动手、动口。经过几年的小学语文学习,学生的语文素养养成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三、学以致用,强化探究效果

小学语文学习最后终究是落到平时的用处,例如学生学习了请假条、通知知识,其最后的目标就是学生能自己熟练的写一张请假条、一则通知。教师可以针对情况,让学生自己找机会写一写请假条、写一则通知,比如学生有时生病需要请假,就建议学生自己写一张请假条。还有班级要召开什么班会,可以让学生写一写关于开班会的通知。

教师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最终目的要学以致用,强化探究效果。教师需要明确学生一些基本的探究方法,例如小组合作与竞争、工具书使用、询问他人等形式。

四、走出课堂,拓宽探究视野

语文一门活的学科,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此,教师还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开展语文社会实践活动,以拓宽语文学习的视野。比如,倡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勤动手,多积累,将大量信息和优美的词句摘录下来,形成语言材料库,既可提高阅读能力,又能为写作服务。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每到开学之初,我便要求学生准备“三本”,即日记本、摘抄本、心得本。记录一些有意义的事,摘抄一篇佳词佳句,写一篇读好书心得,并用彩色笔注明为什么喜欢。为避免流于形式,规定在组里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评比。这样在交流的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自主能力。

教师倡导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比如“寻找我们周边的语文错字社会实践”,以一种宣传正确运用语言文字的使命感让学生上街头、入社区、进工厂等,他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的收获远不止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只有通过这些举措,教师才能让学生们爱上语文,爱上语言文字,爱上传统的优秀文化。

五、反思与小结

小学语文学习关系到学生今后的语言基础、语言理解能力。根据调查表明一些成人认字、书写、文字理解能力上的不足多半是以小学语文没有打好基础有关系。基于语文能力是一种螺旋上升的结构形式,很多语文基础知识(修辞知识、文章段落、文体知识等)在小学学过,在中学也会学到。对语文基础能力较好的学生能很好的掌握,例如,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中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反之会阻碍中学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文章仅用只言片语作简单叙述,更多的教学措施期待一线教师不断探究。

参考文献:

[1]李庆德.强化自主学习 促进能力培养——不同教学情境下的自主探究教学对培养学习能力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8(24).

[2]任会芳.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J].科技信息,2009,11(33).

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新课程实施前的基础教育面临一系列问题, 亟待改革。

首先, 旧的中学教育体系, 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学生科学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严重影响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其次, 旧的中学教育教学体制和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缺乏科学性, 评价标准、评价方式单一, 导致教学效率较低。教育理念滞后, 学业评价方式滞后, 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而且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的下降, 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的提高。

为此, 我们应紧紧抓住新课程实施的契机, 特别是抓住《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的试行时机, 改革教学评价方式、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问题的解决

物理课程标准告诉我们:中学、特别是初中的物理课程, 应在小学原有的一些基于现象探究活动的基础上, 开展教师指导程度不同的具有认知能力要求的探究活动, 逐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物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 学会学习, 学会探究, 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使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义务教育阶段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正是以此为依据制定的。

为了能有效利用《义务教育阶段学科 (物理) 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我们在认真解读《质量评价标准》的基础上, 明晰其激励评价功能, 积极改革质量评价方式, 全面开展激励评价, 逐步实现科学评价育人。

《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从设计思路、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给予我们充分的改革空间, 为此我们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积极改进评价方式, 激励学生自主探究, 全面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1.利用问题讨论式评价方法, 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奠定基础

问题讨论式评价是学生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形式之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这种讨论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 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 教师指定学生发言, 教师主导讨论方向。在这过程中, 教师不断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往往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的, 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对自身价值的追求, 因而, 很可能不自觉地扑灭了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迸发出的智慧火花。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中的问题讨论式评价, 其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让学生去认识和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让学生为解决问题提供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过程, 提出自己的判断和假设。它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为每一个学生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这对我们很有启发。

在教学《蒸发》时, 笔者在试验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课前, 先要求学生预习该节内容, 并思考下面问题: (1) 蒸发等有关概念具体含义是什么? (2) 如何加快液体的蒸发? (3) 液体蒸发有什么作用?要求学生用实验演示证明 (可以自己单独完成或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 器材自备) , 并在课堂上讨论交流。结果, 大部分学生课前都做了充足的准备, 不仅用到了教材上提到的器材, 而且还主动查资料, 找来了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寒暑表、棉花、酒精、电风扇、电吹风等器材来设计实验, 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方法, 学生在相互讨论和交流中掌握了“蒸发”的有关知识, 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在比较班, 我们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师演示讲授法。学生按照教师的启发, 一步步地学习, 一步步去理解掌握。学生虽然掌握了这部分知识, 但是, 比起上面实验班的学生, 知识面较窄且掌握得并不牢固, 灵活性较差, 学习兴趣也不够浓。

2.利用活动表现评价,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活动表现评价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 特别是后两维目标更为突出。在三维课程目标的总体要求下, 活动表现评价的本质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活动大致有观察、实验探究、调查、制作等几种形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不同的活动方式确定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具体的评价方案, 活动表现评价才会收到实效。例如, 教师可采用多主体评价方法, 利用学生本人、学生家长、学生同伴以及教师和管理者等对活动进行表现评价。在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中, 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总结、反思, 进一步认识自己,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在学生对他人的评价中, 促使双方学习交流, 学生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从而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这样, 利用及时的评价反馈, 能极大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在《电学》复习教学时, 笔者在初三年级组织了一次电磁铁以及电学知识应用的小制作比赛, 全年级学生都踊跃参加, 试验班的学生特别积极, 他们大部分人都用铁钉和细铜线制作出了一个简单的电磁铁, 并在课堂上积极交流。其中, 试验班的胡斯毅、胡铭坤等同学还利用易拉罐、泡沫塑料、矿泉水罐、导线、电池、小灯泡、木板等制作出了自动报警器、可发电的节能门铃。有的小制作, 经师生推荐参加了省、市、区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获得了一、二等奖。

其他班的学生也很努力, 但制作的效果比不上试验班的。整个活动过程中, 要求学生相互评议, 教师及时总结, 对他们的作品都作出了充分的肯定, 活动收到明显的效果。

3.利用考试评价方法, 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传统的考试, 试图通过分数的排队起到警示和鞭策的作用, 并以此刺激学生进步, 这种做法违背了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新课程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中的发展性评价强调学校内部的考试应当建立发展性评价观, 让每一个学生在考试中树立自己能行, 可以再前进一步的信心。发展性评价弱化了考试的甄别、选拔功能, 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宽松环境中展示自己的水平, 发挥自己的特长, 答出一个好心情。从而, 更加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不断进取。

在试验班的教学中, 采用多种考试评价方式, 如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探究考试、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小组合作答题考试等评价方式。在不同教学阶段采用不同的考试方式, 并进行恰当的评价, 充分发掘不同层次学生的闪光点, 使他们逐步树立起自信心和自豪感, 进而促使学生积极进取, 主动学习, 自主探究, 不断进步。

在试验班的教学中, 正是利用这种因人而异的评价方法, 调动学生积极探究, 主动学习, 而在比较班的教学中, 还是采用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经过一定时期的实验对比, 得出试验班和比较班的学生去年参加升学会考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两个班起点相同) 。

综上所述, 运用多种不同的、因人而异的考试评价方式, 试验班的学生不仅学习成绩明显进步, 而且乐于学习、主动探究, 能力与素质大大提高。

三、评价反思

总的来说, 运用《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教学, 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从《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实行与否的调查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实验班, 与起点相同的对比班比较, 实验班的学生更好学, 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也明显高于比较班的学生。

1.学生反映良好

学校在整个年级及时进行了测验以及问卷调查, 从调查数据可知, 试验班的学生普遍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好, 能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毕业班成绩突出

实行《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后的这一届学生, 初二参加全区统考统改时, 排全区公办学校的第十三名, 到了参加全市升学会考时, 排区公办学校的第三名, 开创了我们学校物理科进步的新纪录, 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均获奖, 在区内同类学校排名前列。

在实际教学中, 只要科学运用《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科学评价学生, 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学生就能自主发展, 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S].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9, 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2014课题自主探究学习 篇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也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重在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关注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正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

自主探究学习,要求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脑,主动的去获取知识。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也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动力,是自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学会学习,提高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是社会向人们提出的时代要求。学生除了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更要培养自身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创造能力。正是由于以上因素和目的,我们很有必要深入探讨研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理论和实践,把这一实验课题做出成效来。从而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主创造,能真正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根据问题收集事实、证据。

3、分析和处理信息,形成解释并对信息的可靠性作出评估。

4、表达与交流、修改与完善解释。

自主学习探究 篇6

1. 会听。让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什么问题。为了训练学生听的能力,教师可以尝试如下去做:由教师口述,学生把口述内容用文字形式表现出来;学生口述问题,让学生用文字形式表现出来,并适当提出问题。

2. 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布置学生专题观察,由学生口述或书面表达出观察内容,教师和学生可提供帮助。提供的观察材料要准确、鲜明,想尽各种办法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如:成功喜悦法、实际应用法、游戏法等。由师生共同观察,师生讨论观察技巧或列出观察提纲,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作出判断,提供观察能力。

3. 敢想。首先要肯想。课堂上要给学生足够的动脑筋去想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肯动脑筋去想问题。

4. 会说。语言是表达思维的重要方式,要说就要去想。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说,就能促进学生多想。由于时间有限,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由小组来组织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二、注重课前预习,营造自主学习氛围

良好的预习习惯顺利地达到目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预习中,首先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初识新内容时,按“导学”提示自学;深入理解内容时围绕思考练习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寻找出不理解之处,进行圈画,进行质疑,甚至可以提出对知识本身进行的怀疑、研究,这就能使学生产生查阅的动力,争论的欲望,获胜的信心。在预习中学生的质疑就能营造新的学习氛围,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通过课前预习研读,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课上学习气氛更加活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明确目标,创设自学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学习目标都能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中有数,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那么学生就能很主动地进入自主探索学习中,自学目标的自主确立是学生主体重新构建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自己的自学目标,“远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学生对一节课重难点也不尽相同,教师认为重难点的学生不一定赞同。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自学完成目标,排疑解难,使其自主学习的气氛活跃起来。全班同学们的积极性在新课里就被调动起来了。

四、进行“问题教学”,培养自主探索精神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因此,课堂上要让学生思,必先教有疑。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教学,把课堂营造成一个“问题”的大舞台。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读书,互相议论,自主探索解决。这种教学即真正达到以学生的问题不断提出为教学的开始,至学生锲而不舍地解决问题为成功的归宿,学生自学就十分有效和积极。

五、注重激励评价,树立坚定学习信心

在自习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学生易产生浓厚学习爱好,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如: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要根据学生朗读实际水平评价,“读得有感情,把诗人心情都表达出来了,“语音很准确,并且没有漏字。”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采用鼓励、引导、点拨、开窍。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分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教师的评价还要非凡注重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这样来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心态进入学习。

自主学习快乐探究 篇7

1. 教师要以身作则, 使学生认同, 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 在学生在学生心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一名教师必须是遵纪守法的典范, 只有自己认真遵守学校纪律, 带头用法律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 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学生才会自觉守纪, 听你的话, 才会有学习的动机。学生已形成的学习动机, 要在教学中由潜在状态转变为激活状态成为有效的动力, 还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激发。

2. 对学生要多加关心、多点宽容。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对那些因为过去而将自己封闭在“我不在乎”的硬壳之下的学生, 我们可能要花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看到他们不同程度的努力。然而, 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宽容时, 他们会愿意冒险尝试破茧而出。安怀特认为, 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师还应具有以下一些品质:希望学生成为成功的学习者;给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能力的学习材料;是一个好的管理者;给予公正的考试;评充满信心的分数;设置挑战, 激励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到他们正在不断增强能力。

3. 教师要增强语言艺术, 诱发动机。

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学语言的表达除要准确清晰之外, 还应有感染力。文明的幽默, 高雅的诙谐;轻重缓急得当, 抑扬顿挫和谐, 感情色彩鲜明;举齿规范协调, 表情夸张得体, 眼睛传神表意, 等等, 可以使讲授妙趣横生, 启迪学生智慧, 把听课作为一种享受。相反就会使学生味同嚼蜡, 昏昏欲睡。这种差别, 除了教师知识水平和教学经验不同之外, 更重要的就是教师功力不等。数学教学由于本身很抽象、枯燥, 如果简单说教、平铺直叙、照本宣科, 肯定不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注意锤炼语言, 讲求语言的艺术表达, 力求准确精炼、生动形象, 才能调节课堂气氛, 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使其在乐融融的教学活动中, 增长才干, 领受教益。

4. 创设情境, 诱发动机。

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 根据教学的内容, 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 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 产生一定情感反应, 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只有为学生创设情境, 才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才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 让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主动参与学习, 才能圆满、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正如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教学中, 笔者常通过创设操作情境、问题情境、对比讨论情境、巧设练习情境等方法, 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 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达到诱发兴趣、激发思维之目的。

5. 改进教学方法, 诱发动机。

心理学研究和教学经验反复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同样的教学内容, 由于教学方法的新颖生动程度不同, 对学生的学习吸引力就不同。但一种教法的程度再高, 如果多次连续使用, 也会使学生感到乏味。因此, 教师应该经常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6. 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教育, 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我们不能单层面的以授予学生书本知识为主要目的, 导致学生年级越高厌学情绪越严重的恶性循环。学习应该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 作为教师, 就是要让学习成为愉快的事情。那应该怎样做呢?笔者认为学习是一个多层面的互动环节, 只有有趣、有效、有用三者相互紧密结合, 才能让学生懂得“玩”并不是不学习, 而是在有趣的学习环节中接受知识, 培养能力。

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篇8

策略一: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发展智力潜能的契机。产生兴趣的两个基本因素是求知欲和对客体的肯定的情绪态度。因此,只有那些对数学学习有浓厚兴趣,把学习看成自己的愿望和需要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整个认识活动活跃起来。

1.加强感情投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说教师可亲可敬,学生才愿意接受他的教诲。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融洽的师生感情作基础。教师用充满感情、亲切的语言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用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带领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选好学习材料,引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习材料包括课内外两个方面。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挖掘教材中的兴趣因素,把兴趣附着在知识上,另一方面要注意捕捉学生生活中的兴趣点,善于把学生虽有所感却又不甚明白的课外问题恰当地引入教材中。这样不仅使教学内容组织得系统、严密、循序渐进、逐层深入,而且使所教知识新颖、奇妙,从而使学生更上一层楼,心弛神往地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尝到学习的乐趣。

3.利用直观教具,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首先表现为集中注意力。对小学生来说,有形的具体的事物比无形的抽象的事物更能吸引注意力,动态的新奇的事物比静止的常见的事物更具有吸引力。所以有形的教具要比无形的抽象的语言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4.利用学习成果,发展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的。如果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收获或进步,就会感到兴奋、轻松和愉快,同时能对学习产生自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功底,还要讲究教育教学艺术,要创造条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且要不断强化,使他们的成功欲望越来越强烈,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这样他们才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智慧水平。

策略二:创设开放型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环境是课堂内各种因素的集合。它是由课堂空间、课堂师生人际关系、课堂生活质量和课堂氛围等因素构成的课堂生活情景。开放型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新思想,即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这是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条件。

1.教学内容的开放。

要达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必须先打破教学内容的封闭性,体现更新,再灵活施教。因此我根据学生和教材内容的特点重新组织教材,大胆尝试跳出教材,把教学内容开放,使学生摆脱教科书的束缚,学习起来更轻松。例如,在教学例题:果园里有梨树1480棵,桃树比梨树少280棵。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教师在教学时没有直接单一地引入例题,而是让学生自己来编出多个以最后求和为基本数量关系的应用题。采用开放性的编题引入,使学生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认识这类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横向联系,从整体上把握解题规律,同时又训练了思维能力,使学生体验获取新知识的成功感。

2.设置问题多元化。

塑造良好的认知结构是教学的首要目的,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努力设计一个好问题。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就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好问题是思维的火花,所以教师应努力创设条件或提供材料,设置问题多元化,尽可能使学生投入多向思维中,直到问题解决。

策略三: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学生学习能力的构成,有四个要素:一是基础知识,二是基本技能,三是智力技能(指观察、思维、记忆、想象等心理内部活动的技能),四是学习方法。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只重视前两者,而忽视后两者。因而出现高分低能的倾向,为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又重视思维、记忆等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1.重视教给学生使用教材,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不会使用教材,一堂数学课往往是到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才打开书。教材不只是教师教学用的材料,也是学生学习使用的材料,因此,教会学生使用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自主的独立的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

在低年级培养学生会使用教材重点应放在指导观察的方法,新课本提供了大量的图画、图形、直线、线段等形象直观的内容。我根据儿童反映在观察过程中的几个心理特征(注意力易分散,观察事物时随意性强;“情绪易变,兴趣横生、观察事物时具有易变性;浮于表面,粗略笼统,描述观察现象时带有主观性等),在指导学生掌握观察图画、图形等时注意了以下几点:(1)观察图,了解图意和要求,按顺序观察;按方位观察(指导学生分清方位并能用上、下、左、右等词语);(2)按图意要求,会操作学具,并能按图意会组织语言表述操作过程;(3)按图意要求会填数、填符号或计算;(4)能明确图里标明知道的是什么,要求的是什么,为进一步学习做准备。

在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运用课本中提供的学习方法,以此理解概念与规律。通过实际的操作,尽量引导学生依据课本动手、动口、动脑,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概念,充分体现知识的形成和指导过程。对课本中设置的有问无答或结语不完整等形式,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概括。

2.重视充分表露并训练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

数学课也照样是以“讲”代学生的“学”,实质上是以教师思维活动占有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数学课来说,学习过程主要是思维过程,因此,数学课上重视把思维过程充分地表露出来,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重要内容。

高中英语自主学习探究模式探究 篇9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探究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还能够为学生终身自主学习做基础。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具体作用有以下几点:

1. 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创新能力

采取自主学习探究模式教学能够把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性提高, 充分发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 转变教学观念, 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的指导, 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另外, 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在合作意识、学习情趣、知识能力等素养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不断提高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想问题、议问题的能力, 不仅可以拓展其知识面, 还会促使学生有所超越, 促进其创新能力提升。

2. 能够提高高中学生学习英语课程的效率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自主学习, 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英语学习素养, 而且还能够提高中考英语成绩。采取这种方式, 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 把其探究阅读能力提高, 从而提升学生自主解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另外, 总结近几年高考试题可以发现, 很多知识点是考察学生的自主发现、解决以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很多学生不能够取得较高的成绩, 主要是缺少对这些问题的探究。所以, 采取自主学习探究教学的方式能够更好地把高考要点和学习热点结合起来, 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促进学生成绩提高。

3. 能够优化英语教学方式, 促进教学模式改变

传统教学模式下, 一般是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教师在讲台上讲课, 学生在下面听课, 依据教师规定好的课时内容一步一步授课, 对于一些比较枯燥的内容来说, 很多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 导致课堂效率不高。而采取自主探究授课模式能够依据学生自身兴趣进行课程学习, 对课时要求不再是固定的, 而是可以灵活多变, 这样就容易增加学生兴趣, 优化课程学习方式, 提高效率。

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探究模式教学的方法分析

在新形势下, 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改革逐渐引起更多人的关注, 成为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热点。但是就目前状况来看, 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在国语学习的大环境下, 英语学习显得枯燥和无味, 很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不足, 整个英语课堂的学习氛围不融洽。这就需要教师发挥其指导和引领作用, 改变教学模式, 采取自主学习探究模式, 提升学习效率。具体来说高中英语中实施自主学习探究模式的方式有以下几点:

1. 采用情景学习方式, 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情景教学法是一种学教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 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的转变,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的运用实验操作、视觉效果、语言表达、动作模拟、情感渲染等形式创造出来的一种教学情景, 进而通过这种综合型的情景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 在讲授必修2 Unit 4 Lesson 1 Tomorrow’s World这一节课的时候,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授课, 把理论性的课程内容进行抽象化, 课前找好能够典型表达人们生活的图片, 例如找好几张二十岁左右人们在大城市生活的图片, 然后找几张三十岁左右人们全家游玩的照片, 再找老年时候悠闲的照片等。在讲课时, 首先让学生们想象自己未来生活的样子, 也可以挑几个学生回答以后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增加学生的自动探究性, 然后教师分析, 为学生分享照片, 让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 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之后再依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 讲课过程中也可以通过音乐调动学生积极性等。

2. 运用“表演型”模式的教学方法, 提倡多样化教学形式, 提升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效率的高低, 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教师对课堂的安排, 以及教师授课的方式。依据研究可知, 很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 在上课时照念教材知识点, 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的兴趣降低。要想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升其探究能力, 必须要采创新型教学方式, 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 在讲授必修1 Unit 2 Lesson 1 Modern Heroes这一节课程的时候, 教师可以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 然后让学生进行几分钟的教材熟练, 对课程内容进行讨论。之后教师在每一个小组中挑选出来几名学生分别讲有关于自己心中英雄的故事, 讲解的同时要表演出来英雄的样子, 可以学习英雄走路、说话等, 然后对每一个小组进行评分, 讲述最符合要求者得分最多, 最后得分最少的要受到相关惩罚, 提升学生的积极性。等到充分调动起来学生的兴趣之后再开始整体课程内容的讲解, 增加课堂氛围。

3. 把学生放在课堂主导地位, 让学生自编练习题, 提高主动探究性

高效课堂追求的是课堂效率的提升, 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把传统模式下教师作为课堂主导地位的模式转化一下, 让学生处于主导地位,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课之前让学生在课下对课本知识进行预习, 并针对教材内容出几道题。可以首先把所有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上课之后用几分钟的时间促使小组学生进行讨论, 然后教师讲课, 课程当中抽检学生的习题, 并当做问题提问, 让另外一些学生回答, 回答完之后, 让出题学生进行评述, 之后教师对评述进行补充, 这样就容易增强学生的主动探究性, 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结束语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能动性。当然, 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中, 每个教师都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选择较为适合的方法,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高中英语的教学成果。

摘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中,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学生处于被动听课地位, 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在新课程学习的背景下, 高中英语教学越来越加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提倡合作、自主、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自主学习探究,高中英语,探究

参考文献

[1]孙朝.如何激发学生学习高中英语的兴趣[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2]余桂家.浅谈中学英语课堂自主学习方式[J].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9

语文自主性学习能力探究 篇10

一、抓好课前预习, 调动学习主动性

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如果预习前学生就明确了学习目标, 上课就可以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因此, 每次教学新课前, 我都让学生事先预习课文, 并教给他们预习课文的方法:初读课文, 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生词、读通课文;初步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画出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或使你感动的语句;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 也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例如: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药》是鲁迅的小说, 篇幅比较长, 内容比较难懂, 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为了能按大纲要求的课时讲完, 并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并运用双线结构, 我在讲课之前先把学生分成四组:第一组介绍鲁迅, 第二组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 第三组复述华家的故事情节并拟小标题, 第四组复述夏家的故事情节并拟小标题。这样既节省了时间, 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还培养了他们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激发学习兴趣, 实现自主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分析, 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凭着兴趣学习的。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往往决定着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程度。如果课堂学习兴趣浓, 课后学生就容易保持自主学习状态, 反之, 课堂枯燥乏味, 学生就会厌弃这门学科, 拒绝进一步学习。现代教学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要让学生感到所学有意思, 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去思考, 去听说读写, 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其去理解和掌握求知的规律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 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等。例如:高三文言文专题的复习, 内容繁多又索然无味, 历来是让语文老师头疼的专题, 而且长期以来, 课堂都是采取“灌输式”, 教师整节课都在给学生灌输知识, 学生只能无条件接受, 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充当主角, 学生都是配角。这样被剥夺了学生思考的空间, 也占用了学生的课堂时间。即使装进肚子里的, 也是一些未经消化的粗粮, 不能被吸收。为了调动学生复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我让学生出每课的自测题并把答案准备好, 然后学生交换试题, 做完之后把试卷交给出题人, 由出题的学生判卷子, 给分数。这种由学生出题考学生的形式,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收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

三、鼓励质疑, 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有所疑, 才有所思有所得。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而学生也只有经过自己的探索, 才能拨开迷雾, 发现不为人知的新的问题。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 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提问, 学会大胆质疑。如我在教《项脊轩志》时, 针对学生的畏难情绪, 要求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和利用工具书自读文章, 了解大意, 然后在课堂上尝试自己翻译。其他学生针对他的翻译可提出不同意见, 甚至让他们互相问答, 把课文中自己有疑问的问题都找出来。学生畅所欲言, 通过讨论自主解决了这些问题。再比如教《米洛斯的维纳斯》, 可以就维纳斯的美体现在哪里让学生充分讨论, 并且允许他们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见解, 但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看法要讲出合理的理由。通过对学生的提问组织讨论, 多方交流, 相互启发, 不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使他们对课文有更深层的了解, 还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倡导合作, 注重自主探究过程的参与性

合作探究学习的形式可以是由学生自主组织形成、自由组合的小组活动。在小组合作活动中, 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 讨论甚至辩论。每个人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倾听他人的意见, 借助他人的思维方式来启发自己的思维火花。同时教师在其中也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在此过程充分了解情况, 适当指导, 启发学生的思路, 辨明方向。这样通过集体交流之后, 达到拓宽思路, 加深理解, 共同提高的效果。如我在处理高中语文必修的诗歌单元时, 由于诗歌教学重在通过诵读鉴赏来体会和领悟, 而这一单元编入教材的诗歌数量较多, 如果对每首诗歌都仔细讲解的话, 除了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外, 恐怕学生也未必能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诗人的情感, 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尝试采用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 组织学生对其中的部分诗歌进行自主学习。按照他们自主组织、自由组合的方式, 学生每四人或六人为一组, 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 每一组组内的成员分别负责组诗歌朗诵、配乐、背景资料收集、诗歌鉴赏、鉴赏的点评等等, 并鼓励他们动手自创诗歌, 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诗歌创作成果, 最后还由学生自己推荐优秀的创作作品。在这过程中, 我也与学生一起分析鉴赏诗歌的方法, 通过师生共同对学生创作作品的点评让他们明了诗歌与散文的区别, 辨明诗歌的特点, 使学生在合作的探究中对诗歌有了更深的认识。

五、自主运用, 重视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自主运用, 主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他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知行合一”的语文学习思想。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知”和“行”的统一。学生最终要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 在实践运用中举一反三, 形成技能。我们可以通过语文的综合性学习与生活的实际密切结合起来, 可以是课堂语文活动、拓展延伸的讨论、生活实际的运用等多种形式。学生可在这些实践形式中, 自主锻炼语文实践能力。如教《米洛斯的维纳斯》一课时, 在课堂讨论中, 请学生结合生活中或艺术作品中的实例, 谈谈他们对于美的理解。因为审美的主体不同, 学生可就他们自己对于美的理解来进行交流, 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 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 也开拓学生视野, 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 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综上所述, 在语文教学中, 通过教师的组织、变化, 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有利于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开发。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是全面发展的需要。中学语文教学只有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才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篇11

一、积极营造民主平等、主动探索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互助的教学氛围,创设机会,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方法等,使其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使其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例如,我在教学“抛硬币”这节课时,有这样一道题:盒子里装有3个黄球,3个白球,随便摸出一个,问这是什么颜色的球。当学生看到这道题时,一下就议论开了。有的说是黄球,有的说是白球,还有的说可能是黄球等等。这时我没有直接说出他们的答案谁对谁错,因为这样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也让他们失掉了主动学习的机会。所以我就准备了一个盒子,在里面放了3个黄球和3个白球,然后连续请了十多个学生摸球。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实践,课堂气氛活跃了,积极性提高了,最后也得出了正确答案——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总之,教师应重视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

二、鼓励猜想,激活学生思维,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

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明。”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非要出现像科学家那样的猜想,但应具有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猜想,正是培养学生进行知识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良好开端。学生的合理猜想中融合了直觉、思维、联想等要素,是较复杂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或直觉进行猜想,既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在猜想的过程中能更好地获取知识,又能展现他们的创新才智,提高学习的自信心。鼓励猜想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意识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猜想概念的本质特征,猜想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猜想解题方法的种类,猜想他人的思维方式等等,多给学生激励、鼓励与肯定,让学生主动地探索知识,获得新知。如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尽力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摸索出1/12+5/12的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从结论中自己去猜想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并类似地猜想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法则,为以后的逻辑推理学习做了准备。

三、使实际问题数学化,变应用为探究的过程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推进,人们认识到:基础教育的使命在于为受教育者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已从着眼于“应试”转向为追求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学生能否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设计一些开放性题目,开发学生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我们学校操场的东北角有一块空地,现在准备修建一个三角形的花坛。请同学们设计一下这个花坛。汇报交流中,小组2的介绍让我愕然、惊喜。他们说:“我们设计时,考虑到当底和高这两个数越接近时,设计出的花坛面积就越大。因此,我们的花坛底是5.6米,高是4.6米,面积是12.88平方米。”小组3的介绍令我折服,他们说:“我们设计时,考虑到花坛在操场的东北角,紧紧挨着跑道,所以设计成一个钝角三角形。其最长的边贴进跑道,虽然面积不是很大,但对于操场整体视觉效果更佳。”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答得一个比一个精彩,体现了一个最优化的数学思想。学生通过探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至此,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迸发了创新的火花,教师把学生引上了自主探究之路、创新之路。

四、培养学生善于质疑,启发学生生疑释疑

南宋哲学家陆九渊曾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生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但在现实教学中,往往存在学生“无疑可问,有问不提”的现象。对此,教师首先应创设一种合适的课堂情境,给学生“问”的空间,提供“问”的机会。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在课前,指导学生在阅读教材(或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在课中,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形式让学生分析比较,提出问题;在课后,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推测和联想,提出新的问题。最后,对于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积极评价,并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让学生品尝自主学习之乐。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这一课,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后,部分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而也有不少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学生各抒己见后产生了疑问“平行四边形到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并没有马上说出结论,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自己剪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动手折一折。通过一番动手操作,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对折后两边不能完全重合,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在这个学生自我质疑、自我解疑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

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篇12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 堂环境, 引导自主学习

1.师生平等互动, 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土壤。为了更有效地对数学课堂的学生自学开展指导, 我校成立了“学生自学环节研究”课题组, 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发现, 有近一半的学生不喜欢学习数学。而不喜欢的原因一方面是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找不到成就感, 另一方面与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很大关系。部分教师总是一味地强调让学生大量的做练习, 让学生沦为了被动练习的机器。因为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与情感体验, 从而导致了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和逆反。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建立的, 教师如果不重视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坚持与学生平等交流, 那就无法真正获得学生开展数学自主学习的土壤。只有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态让学生觉得可亲、可爱、可信, 教师的要求合理、科学有度, 才能让学生兴奋和愉悦, 从而自觉地按照教师的要求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营造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是引导学生尽早进入角色, 积极开展自主学习的重要条件之一。

2.充分利用好高效课堂的评价机制。激励是最宝贵且又最廉价的奖赏, 教师要坚持多正面评价和鼓励学生的自学表现。由于小学阶段的学习主要是以模仿为主, 是由老师带着学, 学生习惯了老师包办。进入中学后要引导学生自学, 意味着让学生改变以前那种习以为常的被动的接受, 向自觉主动的参与进行转变。特别是学生在培养数学自学能力的初期阶段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和 问题, 会偶尔产生畏难与抵触情绪, 这些都需要教师更多地给予激励, 鼓励他们在自学过程中的表现和闪光点。学生有时“偷懒”甚至退缩时, 教师也不能轻易降低要求, 或者对学生进行责备, 应更多地理解学生, 为他们营造宽容的自学环境。

3.充分运用“班班通”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多媒体由于演示的直观、具体、形象生动, 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 并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一些数学情境的导入, 利用多媒体演示不仅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还能营造出浓厚的数学课堂氛围。此外一些传统的教具、学具以及一些实物也应得到数学教师的充分重视, 学生天生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有些内容的学习, 教师只要将学具发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去操作和摆弄, 就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激发内部动因, 引 导学生积极融入自学

1. 教师应充分挖掘数学美, 打造具有浓厚数学味的课堂,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欲望。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源泉, 也是学生发挥个人潜力的“催化剂”, 一个学生只有喜欢数学, 才有可能主动学数学, 才谈得上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 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 要首先注重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在初中阶段, 很多学生感觉数学抽象、枯燥、乏味。即使在新课程改革之后, 数学的内容及编排也不及其他学科形象和生动。为了让课堂变得生动一些, 教师可在教学中注入一定的情感, 形象尽量亲和, 语言表达力求风趣幽默。教师要善于充分挖掘数学之美, 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 激起情感的涟漪。例如教学“黄金分割”, 可以引导学生挖掘 :人体符合黄金分割比例时, 显示出协调美 ;建筑物中某些线段的比等于0.618时, 让人觉得匀称美……一番挖掘, 学生兴趣盎然。

2. 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机制,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学生天生都有表现欲, 学生通过深入的自学, 通过在小组交流讨论中侃侃而谈, 可以充分地获得成就感, 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自学的热情。教师还应加强对小组内各组员的自学情况, 特别是小组内各组员的参与情况进行适时的过程评价, 对课堂自学开展得深入扎实的小组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场, 对他们在开展自学中的一些好的做法进行推广, 以此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教师应充分挖掘数学美, 打造具有浓厚数学味的课堂,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欲望。

三、指导自学方法, 引 导学生有效自学

1. 要重点提高阅读理解教材的能力。在引导学生初步形成自学习惯的同时, 要尝试教会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开始时教师可范读、领读教材的重点部分, 结合学生个别朗读、齐读、默读等多种形式, 帮助学生能够比较流利地阅读教材。不仅语文要读, 数学也要读 ; 而且由于数学语言精练、严密, 逻辑性强, 读还要更加讲究, 要抓住关键词, 让学生读出数学的特点。

2. 指导学生学会做自学笔记。勤做笔记, 是对自学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许多优秀的学生都非常善于从错误中学习, 都备有纠错本, 即把自己平时学习中所犯的重点错误进行整理, 作为今后复习的资料。在自学的过程中, 我们也应指导学生多做笔记, 这些笔记可以直接标注在书上, 可以是自己的不同理解, 可以是自己的疑惑, 也可以是一些新的思路和解法等。在自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满足于对文字的表面理解, 不进行深入思考探究, 这样的自学是不会有深度的, 学生也不可能在自学的过程中有新的生成, 从而真正体会到自学的乐趣。

3. 科学指导学生合理使用辅导资料。犹如初学走路的婴儿, 如果没有家长的扶助不可能很快学会走路, 同样在学生自学的时候, 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问题, 这些个性化的问题不可能都在小组交流中或是靠教师去一一解决, 因此在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初步阶段也离不开一些参考资料的引导。虽然现在强调减轻学生的负担, 实行一科一辅, 但给学生精心选择少量、合适的辅导用书还是必要的。特别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或障碍时, 参考书可以给学生以有效的提醒, 有些参考书对知识点和各种解题方法的归纳也比较全面, 特别是对知识的系统性归纳非常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体系。同时在阅读参考书的过程中, 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悟性, 这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新课程的数学教学倡导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这种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数学自学能力, 也是农村学生较为缺乏的数学能力之一。特别是学习较为复杂的内容, 教师讲授效果不太好, 学生独立学习又难以完成时, 我们便引导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一般每个大组里面分成两至三个小组, 每两到三个同学为一组开展讨论, 因为面对面的讨论更为实际有效。相对宽松的形式和相互之间的启发, 让学生少了畏惧, 多了兴致, 解决问题也更为主动了。

四、精心设计自学过 程, 把自学能力的培养落 到实处

1. 做好导学案设计, 把自学能力的培养落实到每个环节中去。细节决定成败, 对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也要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不断对数学自学课的模式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多年来, 我校通过探索和实践“自学加展示”的“1+1”自主课堂教学模式, 将数学课堂的自学环节纳入教研专题进行研究, 初步拟定了切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数学课堂自学模式, 并以导学案的形式将这些程序和步骤体现出来。导学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向盘和路线图, 教师对导学案中学习目标的设定应具有可操作性, 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设计应体现出充分的导学功能, 结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实际, 要把数学知识问题化, 问题层次化, 引导学生顺着导学案的设计一步一步完成学习的任务和目标。我们一般将每节自学课大致分为六个环节 :①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在学案中设计适当的情境导入 ;②用3至5分钟进行新旧知识的链接 (老师作简短点评) ;③由学生独立的阅读教材文本及书中例题, 将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④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站立交流, 针对学习中的重难点内容, 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对学或群学等多种形式去进行咀嚼。如在基本概念、定理等的教学中, 可引导学生动口,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各种形式的表达 ;对有些解题方法技巧的自学, 可让学生在独立阅读思考的基础上, 自己动手重新演算, 通过记忆的效果检验学生对方法理解的深度 ;⑤由学生独立完成学案 ;⑥由教师有选择性地批改, 对学生犯的典型错误或带普遍性的问题进行重点提醒, 并安排在下节课上由学生对这些重点问题进行展示。

细节决定成败, 对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也要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不断对数学自学课的模式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2. 培养独立整理知识系统的习惯。系统整理知识, 既要弄清知识的结构, 又要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复习四边形时, 教师可以按图形的识别——画法——性质——计算, 指导学生列表整理, 并口头分析其联系。这样, 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相结合, 不仅提高了概括能力, 也较深刻、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了教材 ;理清了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了一个知识的网络。

3. 培养学生经常对自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反馈。在每节课结尾, 教师都应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学后反思这个导学案板块, 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认真的归纳梳理, 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仔细的再思考。只有经过不断的反思, 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快速的提高, 自主学习的意识才能更强。

4. 正确处理好自学与教师辅导的关系。指导学生自学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放任不管, 相反的, 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应是一种更紧密地、更高层次地合作。教师应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不断的观察、倾听并给予 自学方法上的指导, 特别是由于学生知识面与理解层次的局限, 教师应在学生自学的环节中不断提示和点拨, 以打开学生的思路, 对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所展现的亮点和所反映出来的问题, 都应及时做出点评。

上一篇:生活环境下一篇:《狮子与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