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

2024-08-18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共12篇)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 篇1

摘要:众所周知,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写作能力的培养意义之巨大,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从而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习作,方法,多媒体

语文是当前小学教学的重要学科之一,而写作能力又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可当前小学写作教学不尽人意,存在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不能袖手旁观,相反应该迎难而上,不断地武装自己,提高自己,从而真正地帮助小学生提高自身习作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小学阶段语文习作教学有着比较深刻的体会,在此表述, 欢迎同仁指正。

一、充分认识习作教学意义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同时,小学语文写作是小学生语文素质的具体体现之一,对其语文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中的写作学习是教授小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手段。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由听、说、读、写的四种基本能力构成。其中,写作能力作为其他三种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既能表现出当前学生其他三种能力的发展水平,也能辅助提高其他三种基本能力。同时,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小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写作作为一种表达个人情感和与人交流的一种工具,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尤为重要。掌握良好的写作技能对于小学生正确抒发自我,表达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情绪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此外,老师还可以通过小学生的写作作品,对他们当前的行为思想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加强师生互动,增强师生感情。小学阶段的语文写作学习的好与否决定了学生一生写作习惯的好与坏。小学语文的写作练习就是基础,虽然不会涉及较多复杂的文体,但对于良好写作习惯和写作观念的培养却很重要。小学生在这一慢慢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了如何运用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这对学生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习作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要正视习作教学的意义,方能加以重视。

二、习作教学方法的合理指导

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方法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小学阶段的语文习作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尚小,对于知识的学习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同时学生写作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作文教学也是需要经过方方面面的努力,要经过一些潜移默化的方法进行写作教学,不可一蹴而就。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明确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总体目标,只有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才能够进行正确的教学。同时还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写作潜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写作方法进行教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鼓励学生进行阅读。阅读和写作是密不可分的两部分,只有真正学会阅读并将其升华为自身知识储备,才能够写出更加精彩的文章。老师要做的,就是在阅读课文时让学生们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并加以评析,鼓励学生透过自己的视角、结合自己的生活来对课文进行赏析,并加以创造和改进。一篇经典的文章中必定有一些方面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老师要鼓励学生们多背诵多记忆。可以采用摘抄本的方法,对于一些绝妙的比喻句、拟人句,一些生动精彩的段落,语文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将其誊写到摘抄本上,摘抄本最好便于携带,以便随时翻看和背诵。 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基本文学素养等等。只有提升了对语文知识的积累,才能让学生在写作中有东西可写,有思路可循。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点进行写作教学的渗透。此外,使用课本上的文章对小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也是不错的选择。那些文章就像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写作例子,让学生在学习和领略到作者的写作视角和写作手法之后加以思考,最终付诸实践。当然也可以在课堂上摘抄一些比较精彩的句子,用以练习对于修辞手法的运用,并使其趋于熟练。通过积极阅读,大大增加了学生习作素材的储备,在以后进行写作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

三、多媒体的合理应用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是深化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我国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必然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与教材知识相结合。通过课件可以把文章通过图片展现给大家,提高学生们的想象空间。同时,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取材,每天都有新新闻,都有新知识,作为教师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契机,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帮助学生排除畏难心理。与此同时,通过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小学生作文往往缺乏素材,没话可说,无事可写。我总会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多观察周边的人和事。一方面,可以先阅读类似的文章,为直接观察提供相关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学到了别人的写作经验。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通过搜集各种各样的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也结合这些内容进行网上浏览,有了亲身经历, 学生就乐于表达活动中的真情感受了。通过一系列多媒体的运用, 大大提高学生习作兴趣,丰富学生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正视习作教学的意义, 方能加以重视;其次,习作教学方法的合理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最后,多媒体的合理引入,大大地提高习作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小学阶段学生习作能力。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 篇2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进一步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语文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参与和探究的过程;重视源头活水,加强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应该符合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信息化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表现为教学观变革;教学体系建立:课程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变革;考试内容与形式变革。

1.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1.1进一步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义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好基础,语文教学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主要表现:

1.1.1正确运用中华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进行交际的能力是每位公民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之一,这是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任务。语言的习得是人发展的基础,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标准之一。只有每位公民都具有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正常交际的能力,才能保证每位公民在现代社会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1.1.2语文教学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而且是思维的工具。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任。同时,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人生,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他们形成创造性地应付社会的能力,成为自觉、自治和负责的公民奠定基础。

1.2语文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作为义务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语文教学理所当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具有不同身心条件和背景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接受语文教育的机会,并都能够达到最基木的要求。

1.3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体验、积极参与和探究的过程。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在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他们创造丰富而有序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在课堂和自然环境中通过主体参与和体验,获得语言的发展。

语文教学具有实践性特点,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内在需要,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觉的、主动的求知和探索的过程。Z.4重视源头活水,加强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语文教学必须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对周围事物和客观世界的观察和认识,从而缩短理解语言文字与认识事物本质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语文内容和意义的理解能力。

语文学科具有综合、开放和实践的特点,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得需要反复的实践与运用。语文教学要突破仅局限于课堂、学校的狭窄范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广泛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机会和实践领域。

1,5语文教学应该符合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重视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汉语汉字的象形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点,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汉语文的文化精神,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经验,遵循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6信息化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信息传播途径多、速度快,现代小学生接触信息的机会也多,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阅读书面文字、观看音像材料以及日常生活中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语文教学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大语文教学的视野,开阔语文教学的思路。

2.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2.1小学语文教学观变革的趋势。小学语文教学从以内容分析为重点转向以语言文字训练为重点;从以教师讲、教师问为中心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中心;从以传授知识为核心转向以发展能力为核心:从以课堂教学为主转向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倾向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

2.2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建立的趋势。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建立合理、科学、层次明确的语言教学新体系。

2.3小学语文课程变革的趋势。传统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理论,把知识放在首位,其次是能力,最后是情感、态度。然而,现代课程理论目标认为,目标体系应该是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循环系统,在这个循环系统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关键,情感与态度环绕在知识与能力之中。

传统语文课程强调内容的思想性、政治倾向性,现代语文课程更强调内容的时代性、广泛性、实用性和生活化,强调课程内容应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生存发展所必需的基础内容。

2.4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方法变革的趋势。倡导个性化教学,摒弃僵化的教学模式,发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特别是要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教学方式。同时,还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发展新型教学模式。

2.5考试内容与形式李革的趋势。讲一步研究考试导向和考试功能,使其向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方向转化;发展多种形式的、灵活多样的考试制度和方法,摈弃烦琐、形式化的考试制度和方法。

论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篇3

关键词:改革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1教学理念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教师教学的程度很大,在开阔小学生视野方面,首先就是要更新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是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中所形成的一套固定教学思想。要想更新教学思想,就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敢于大胆的尝试、创新,这样才能做到冲出传统教学理念的牵绊。其次是开阔小学生的视野,这要做的就是先开阔教学的视野。一些教师不注重新课程的学习研究,这样就不能理解课程标准的实质精神。这样就导致一些教师过分注重课本中的内容,而忽略了课外延伸的环节。有的教师还满足于向学生过多灌输已经定下的结论,而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这样的教学理念是不科学的,而且会影响小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改革发展中,要更新教学理念,来达到开阔学生视野的目的。最后是在教学理念创新的基础上,将开阔小学生的视野综合进去。

2教学方法的创新

创新教学方法,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教案方面的创新。教案是每个教师必备的上课法宝。对于教学内容,教案所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改革发展中,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具有以下特点:高效性、灵活性、创新性以及开放性。只有将方法创新,才能促使教师积极营造课堂的学习氛围。

高效性:认真备课的目的就是形成高质量的教案。在改革发展中,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认真备课。那么,怎样来判断一篇教案的内容是否符合本门课的标准以及质量的好坏呢?其评价标准主要就是看教案能否真正落实到教学中、是否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是否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案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很重要的:首先要结构完整,其次是书写整齐规范,这样有利于其他教师的参考。在旧教案上甚至脑海里的教案也是可以经过仔细研究后落实到纸上的。备写高效性的教案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解读文本、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其实从教案的内容上就可以体现出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同时,教案的具体表现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还要更趋实用。教师要改变其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死套格式、逐条书写。其形式可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自己的特长来确定,不一定所有的教案以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写的具体完整。

灵活性:小学教师教案灵活性的体现就是在教学内容方面。就此而言,教案要彰显出特色、闪耀独特的思想内容。对小学文章的解读不能够肆无忌惮地复制别人的思路以及感悟。因为每位小学语文教师的自身价值观、素养、阅历等的不同,当他们面对同样的小学文章时,必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想法和教学思路。这也就是所谓的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的教案要体现出其独特的灵活性。教师教学的最终目就是要在和学生一起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精神以及创新的能力,并不是要告诉学生一个现成的、完美的答案。因此,教师从备课时起,就先要预设课堂上的师生之间、学生与课本之间等多边对话的情景,必须事先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很多作品是根据现代小学生的特点,选择的都是非常具有生命力的文章以及古诗。它们能给读者提供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思考空间。总之,在教案灵活性上,教师在备课时不能够让”专家”的理性分析阻塞了自己的创新思路。

创新性:小学教师教案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在教案预设的情景中要注意这一环节,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且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起到启发的作用。就此看来,教案的创新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开放性:教案的编写要打破条块分割式的格局。任何课堂上都存在不确定的情况,也是创新的需要。在各项技术发展的今天,不仅是探索科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少不了开放性的发展。语文课堂需要适量的“不确定性”和“反常性”。因此语文教案要充分体现出开放性和灵活性,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具有灵动性和多元性。

3创新课堂教学思路,发挥好课堂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思路是单向型:灌输。通常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是学生问、教师答的模式。这样的结果就是:只有一部分学生在听,另一部分学生的思想开小差,这就很难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进一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上,将传统的单向型课堂模式转变网络型模式,也就是在课堂的思想空间上存在着交叉互动,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培养小学生团结合作的精运用网络型模式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吸引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让小学生们真正体会到课堂学习的乐趣。为了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将所有学生都组织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学生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实现教学相长。

4结语

总之,在改革创新的新时代下,小学教师就要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教学创新能力,在教案的编写、课堂教学模式上、教学思路上加以创新,开阔小学生的视野,营造课堂中活跃的氛围,让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高霞.浅谈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1(4).

[2]陈洁.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新课程(小学版),2010(05)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

新课改的实施,对于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将大部分的精力集中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与记忆中,而新课改中强调应将教学重点转向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及语言交际能力上。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了解这一时期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多种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的特点

1. 自主探究

新时期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师角色,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机会进行独立思考和阅读,逐渐在阅读中发现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能够意识到教师自身与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查缺补漏,并与学生一起相互交流、互动,解决其中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深度理解。语文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为学生们推荐适合阅读的材料,可以预留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相互交流,找到问题的答案。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利用视频、图片等效果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将文章内容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来,提高阅读质量。

2. 发现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也是重要目标。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在这一探究过程中,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思维意识的培养,在阅读中能够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问题,探寻答案。

3. 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逐渐深入到各个学科当中,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网络教学优势,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孩子们带来的新鲜感,通过视频、音乐等形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大家对阅读的兴趣。在课下,教师可以收集与教材文章相关的知识,制作成精美的课件,开拓学生的眼界,了解更多、更深层次的知识,从而更清晰地了解课文的大意与作者的情感走向。

二、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的操作过程

1. 培养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学习兴趣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如何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是教师要重点研究的内容。首先,教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应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与艺术魅力,通过幽默、有感染力的语言提高阅读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对阅读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其次,教师应加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做到简洁、精炼,避免车轱辘话,影响学生的听课质量,也降低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心与好胜心强等特点,教师可以找一些故事性强的阅读材料,将学生们分为若干个小组,小组内部分配好朗读角色,小组之间进行比赛,邀请其他学科的老师作为评委,并为第一名的小组颁发奖励。这样,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及阅读意识。

2. 将情感要素引入阅读教学中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预习课文里的生词,查找字典理解词义,根据文章大意划分段落,总结中心思想,但对于文章内容缺乏深层次的剖析以及作者情感的领悟。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对文章的理解也只停留在表面大意的基础上,影响阅读质量。情感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在小学阅读课堂中引入情感体验,帮助学生了解文章中的真情实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要在阅读教学中注入情感要素,首先要转变教师角色,将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与参与者,新课程中指出,教师应由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转变为与学生共同构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自觉的改变“一块黑板,一只粉笔,我讲你听”的教学现象。例如,在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在课下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了解邱少云这名战斗英雄的故事,在课上派出代表与大家共同分享。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营造阅读氛围。而后,通过诵读课文,感悟邱少云的爱国主义精神,找到文章中最能够打动你的词语或句子。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进行朗读后,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很多同学认为“纹丝不动”这个词最能打动大家。教师可以继续引导: “大家熟读课文,想一想,哪些地方能够体现‘纹丝不动’这个词。”这样,通过情感要素的引入,让大家与作者产生共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3. 将对话引入课堂阅读教学

阅读真正的本意在于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对话,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所说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可见,通过阅读,可以与历史人物对话,与未来对话,为自己建立强大的精神王国。实现阅读教学的新模式,必须加强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首先,教师应了解文字并不是阅读的真正对象,其本质应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其次,营造轻松的阅读环境, 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加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来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例如,在学习《生死攸关的烛光》一文时,教师可以根据题目,让学生想象文章所要讲述的故事,同时思考,为什么烛光和生死攸关联系在一起? 并带着这样的问题阅读课文: 伯瑙德夫人为什么要轻轻吹起蜡烛? 哪些词句体现了生死攸关? 通过这些问题的设计,让学生们与文本进行交流对话,在阅读中寻找答案,并理解文章深意,掌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水平。

4. 展现阅读过程的个性化

新时期小学教育的发展论文 篇5

课堂是学习知识、开拓视野、发展能力的主阵地,在这里孩子们自由快乐地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的吸收各种新知识;老师则是天空中那颗明亮的启明星,给予孩子们方向指导,教会他们如何飞得更高更快,面对各种风雨的挑战将会变得游刃有余;那么课堂教学,必须面向广大的学生群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们传递最充实的知识体系。教育是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因此要对学生们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学方式,顺应新时代的变化,转化教学观念,逐步转化课堂中的角色,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要结合实际,因材施教,用一颗“爱”心去教学。作为二十一世纪初期的青年教师,要大胆的创新教学方式,改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独立掌握学习技巧,培养其学会不断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以下是我对小学教学的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学观念,转变师生间的主次关系

1、老师树立培养学生创新和能力的意识。在唯物辨证法中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意识能动作用发挥是直接影响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成功与否。在传统的思维意识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也是传道授业的主体。在课堂上,纯粹的以“教学传授知识”为第一目的,在这种教而学的模式中,老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也间接的抹杀了学生们创新意识的萌芽,学生们成为学习中的被动者,成为老师台下的一群观众,即形成了这种以教师为主的惯性教学思维。在这种情况下,创新意识的抹杀,形成了恶性循环,可能成为某些学生终生学习处世的一种惟上是从的思维意识。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需要逐步转变教学观念,从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中解放出来,向多元化方向转变,形成以教师为课堂的辅导者、引导者,学生们成为课堂的主体者,即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知识和创新意识并重”的新时代教学观念,树立起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掘和鼓励学生不断的创新动力,以新的意识形态,改变客观物质世界的固有模式,达到最终创新的目的。同时这种创新在量的不断积累创新中,达到质变,以最终的成功实践为其证明。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把握课前课后的统一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设计好教学任务,分划好知识体系的结构,然后通过课堂的不断串联,将知识串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里,教师纯粹的主导将知识“硬生生” 的塞进了学生们的大脑中,学生们在这种呆滞的学习过程中,那种活跃的思维,创新的意识慢慢被消磨,教师在初期教学有着良好的教学成绩,但忽视了学生们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创新意识不断的被弱化,逐渐的丧失这种活跃的意识,因此学生丧失了创新的机会。

二、学校、课堂、家庭三点一线,创造有序和谐的学习氛围

学校、课堂、家庭是影响学生成长的最关键点。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人的教育过程比喻为雕刻的大理石,他认为教师灵活教学,家庭辅助配合监督,孩子自主参与学习,集体的良好氛围影响教学这四者的整合将会教育出一个叫优秀的学生。

1、学校为一切教育提供物质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各种新式教学资源不断的被发明创造和应用在教育中,小到课桌椅大到用多媒体上课的班班通。这种教育资源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构的大力投资、支持分不开。在教育资源中,安装的计算机,让学生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及思维想象,但是这些都是城市或者乡镇小学才有的待遇,对于偏远的乡下或者山村,那里即使有部分电脑,但总会缺乏一些专业计算机授课老师,或是因某一些原因并未将计算机课程落到实处,因此那种资源无形中被荒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利用;为了缓解这种状况,学校有义务聘请计算机教师,把计算机课程落实到实处,让学生们在物质基础上与城市里面的学生保持在同一起跑线,消除部分城乡差距,让贫困地区的学生也获得同等的教育资源,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物质基础得到充分的满足时,相信学生们在受教育的质量上也会得到不断的提高。贫困地区的小学如何才能留住青年骨干教师也是一个值得令人反思的问题,因此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关注这类群体,给予他们相关的福利和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这样才能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强效雄厚的师资力量,有利于学生的“德智美体”得到全面发展,为祖国的未来提供多样化的人才。

2、课堂环境决定该科目的教学成果。孟母三迁,为的是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那么在课堂上,教师也有责任和义务为全体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氛围,要不断的反思教学方法。每个班总有一些“问题学生”,针对他们应采取相应的办法,为其他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任课老师要本着一颗责任心去教育每一位学生,相信这种责任心也会感化那些“问题学生”,对今后的教学工作起到相应的帮助。一位严厉的教师很在意课堂纪律,因此课堂上不断的申明课堂纪律,这样多少有点耽误上课时间,但每一次提醒总会给某些学生带来惊醒的作用。就像安庆市教育局局长说的一样,不能一味的打骂学生,教师要用耐心、爱心、责任心去感化学生,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良知限制自己的言行。我想这对长期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帮助。课堂的纪律性,严肃性伴随着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从小培养其纪律性和严肃性,坚信有益于其一生。教师的严厉必将引起学生的紧张与配合,那对该科目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帮助,相信学生们最后也会取得一定的教育成果。

三、理论指导实践工作的一些实例

1、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应用,上课不再是那么的单调无色。通过利用多媒体设施,开展多媒体讲课,相信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用图片、文字、音乐等方式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相信他们最直观的接受这些,不再是黑白的衬托显得那么的乏味,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让多媒体教学慢慢成为教学的主流,让学生的好奇心成为支配其认真学习的动力,让课堂便得丰富多彩。数学上,在学习物体形状时,可以把学生们带到操场上,去找那些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让他们最直观的了解图形,把室内室外课堂相联系,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无处不在和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应试教育的考核需要成绩作为依据,成绩往往是最直接的天气晴雨表。老师可以通过类似奖励的方式,给予进步的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如本子,卡通片玩具等,从他们的世界中进行奖励,让他们的竞争意识得到肯定,对于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如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作业有错题集等,给予他们更多的奖励,让学生们得到全面的发展,让学生们的付出得到老师们的肯定。针对一些学科,在班级放一个“问题信箱”,只要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就应该写出来投到信箱里,然后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这样有利于发现各类的问题,也有效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到学期末,根据来信的数量和质量来评选“最勇敢的学生”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激发更多人参与其中。

刍议新时期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现状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140-01

我们教师对古诗运用文言文,内容精简,虽然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所占部分不大,但往往会出现教师单方面填鸭式的教学现象,学生被动化学习无法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部分教师安排过量作业,导致学生无法自主安排时间,将时间耗费在写题上面,没有依据自己的兴趣去查阅自己感兴趣的诗歌内容;部分教师不合理分配时间的问题严重,为了赶进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时备课内容过于冗杂,课堂时间上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小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太久,导致低效地学习。这无法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无法使他们体会古诗歌的美妙之处。要知道,诗歌是优美的语言艺术,必须沉淀下来细心品味,才能感受诗歌的内涵与美妙之处,在对诗中关键字词的仔细钻研中,学生对诗歌语言能有情感上的认知,体会到古诗歌的美妙,教师必须在教学设计中指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确定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把握古诗词文特点解读文本,才能使小学生能够更好地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

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进行有效性研究,教师要关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性探究,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体会训练,让学生主动地思考,体会语言的感情,才能使他们自觉掌握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本文提出教师引导作用的体现方面和。

一、认识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通过在教师的指引下,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便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通过指引使学生理解具体字词和诗歌的意境,而诗歌的内在感情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理解透彻。

1、古诗教学课堂引导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所占内容不多,但教学目标的确立定位了语文课堂的高度,教学方法的创新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对古诗词的扩展阅读,让学生能够自主查阅资料,提高学习能动性,突出了教师的引导意义,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出一个愉快积极、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受到文化熏陶后激发自身的内在潜能。

2、创新学习的引导作用

教师的引导作用还体现在课堂创新化的情景教学上,小学语文的教学要联系实际,从实际教学上唤醒学生的潜在映像,通过愉悦的情景教学更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从而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度。多媒体的教学可以充分地将文字映像化,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保持学生对学习的兴奋度和热情度。在古诗教学的时候,可以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扩展古诗学习内容,例如在教李白的诗歌的时候,教师可以查阅有关李白的影视视频,以其生动形象的画面促进学生对人物性格的理解,这样能更好地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诗歌的意境,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古诗情感的引导作用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对古诗歌的感知能力也不同,教师的引导作用还可以体现在个人情感上,教师要实施分层教学,尊重所有的学生,明白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思考方式,例如,在提问回答问题中,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答案,对每个学生的答案进行认真聆听,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则要指引他们不同的学习方法,使每个学生明白自己受到重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学习,享受点滴成功带来的喜悦。

二、名言警句和语言能力积累对语文诗歌学习的促进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要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学生的语言学习,重要的不在于学了多少语言学的名词术语,更重要的是学习怎样运用语言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习遣词造句、成功的语法修辞范例,以及准确、规范、简明、连贯、得体的表达方式。而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学生学到规范而优美的文学语言。诗歌语言,是文学作品中语言是最为精练的,好的诗歌都是用经过锤炼的艺术语言写成的,是运用语言的典范,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最好的材料。如“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都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不可多得的材料。不同的诗人,不同的诗歌作品,语言风格、语言艺术也各不相同或优美婉丽,或放纵恣肆,或雍容典雅,或朴素自然。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渊薮。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终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又如,“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其中“红”、“绿”、“白”、“清”等词能引起视觉上的美感,“歌”有听觉感受,“浮”、“拨”等动词有触觉感受。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运用眼、耳、鼻、皮肤等多种感 官去感受,学生就能感受到诗中有声有色、有静有动的画面美。学生多读这类诗歌,对于他们模仿、借鉴优美的文学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无疑都有模仿、借鉴的作用

浅谈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 篇7

新课程标准指出:“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

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应运而生。 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对人的生存能力的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再学习的能力与学习过程中发展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根本任务。 教育专家们据此提出了三维度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1.加强课堂中的互动

新时期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高度重视“ 过程与方法”。 因此, 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 摆脱应试教育下老师传授、学生记忆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中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例如, 在课堂中组成学习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课, 进行探究式学习。 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老师以引导为主, 极大地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2.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应从一年级抓起, 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要根据不同的年段、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班级的实际来确定不同的教与学的方式, 循序渐进, 切不可盲目进行。应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对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逐步培养。在创新的同时讲究效果, 不能盲目追求时髦的教学方式。

3.运用多媒体教学

科技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兴趣, 增强讲课效果。 例如, 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视频, 在课堂中使用课件等等。 不仅使语文知识更加生动形象, 吸引学生, 也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综上所述,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灵活多样, 创新与改革是小学语文教育不断发展完善的必然趋势。 笔者相信, 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小学语文教学将不断取得新的发展与突破。

参考文献

新时期小学教学管理研究 篇8

一直以来, 小学教学管理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的, 管理方法比较陈旧。管理者高高在上, 缺乏同教师的沟通和交流;管理工作同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没有紧密结合起来, 没有发挥教师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和重要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教学管理被认为只是教导主任或者年级主任的事, 而没有意识到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这样一些管理思想和理念, 很容易造成小学教学管理工作的滞后, 不利于新课程目标的进一步推进和实现。

针对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该积极转变管理思路, 更新管理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和管理思想, 使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三方面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保证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把提高教学质量落实到日常的教学细节中,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和学生一起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建设校园文化, 形成一种“好学”和“乐学”的学习风气。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水平, 这也是教学管理的目标所在。

一、明确学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 理性地分析学校的资源和现有条件, 明确学校的定位, 为学校制定有特色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 对于理清管理思路, 明确教学目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新课程目标的要求以及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都体现出了对人才主体性和个性化的需要, 因此, 学校的管理者要从宏观的角度了解国内外教育的发展现状, 以及人才需求的总体趋势,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学校的教育培养规划, 确定学校的办学目标和教育宗旨,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细化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只有从宏观的视角出发, 才有可能把新的理念引入到教学管理工作中, 为教学管理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二、提高教师的管理意识, 实现民主管理

高效益的管理, 有赖于大家的相互尊重、共同参与、团结协作。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课堂的组织者, 应该承担起教学管理的主要责任, 而当前的小学教学管理模式中, 教师往往处在被管理的被动地位, 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没有发挥出来。要想发挥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就要改变以往的单向管理方式, 实现民主管理, 充分体现以教师为本的主体思想, 营造一个宽松的管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唤醒广大教师的主人翁意识, 让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 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 这才是提高学校管理质量的根本保证。

真正的民主管理应该是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各种积极的管理理念随时可以被纳入到管理体系中, 让教师感受到自身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以积极的心态去适应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三、“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就是要重视个体的作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不仅仅是新课程目标对于教学的要求, 更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也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 把教师的发展纳入到学校管理的规划之中, 这样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不竭的动力。

学校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教师队伍的培养, 不应该只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要积极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各方面的资源都需要积极储备, 教师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 还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要具备课程资源的研发与利用以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等多种能力, 教师人才的需求也逐渐走向综合化和复合型。因此, 重视对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 才是教学管理工作不断进步的推动力。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不可缺少的。学校是一个培养人、教育人的文化场所, 要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文化氛围来感染每一个学生, 对他们的身心进行良好的熏陶和引导。学校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 不能忽视了校园文化等软环境的建设, 要努力建设学习化校园, 创设开放、宽松的交流空间, 开展各种科研活动, 开设丰富多彩的论坛、辩论会、信息发布会等, 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学术气、书卷气, 体现出一种文化追求, 这对师生的成长以及学校的发展都大有裨益。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教师和学生与学校的管理者共同努力, 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 把这种学风变成一种文化积淀和内在动力, 一代代传承下去。

总之, 新时期的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不能停留在日常教学秩序管理的单一层面上, 要从宏观的教育视角出发, 突出办学特色, 以培养人、教育人,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更新管理理念, 调动教师在教学管理中的主动性, 把教学管理落实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师生共同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张国兴.小学教学管理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J].资治文摘 (管理版) .2009 (04)

[2]施建刚.对小学教学管理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方针的研究[J].才智.2008 (19)

[3]沙金太.小学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5 (02)

[4]刘红秀, 毕研花.试论新课程改革中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 (11)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思想初探 篇9

语文课程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基础课程, 也是小学生学习其他一切课程的基础学科。现代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在传承和发扬多年来沿承的优秀教学方法的同时, 强调改革和创新。

笔者认为, 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中心, 教师要做到教书为辅, 育人为主, 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 真正围绕上述思想, 需要教师在几个过程中加倍努力。首先, 要深入研究、吃透党和教育主管部门及地方教育管理部门的文件要求及学校自身的教学要求, 在备课前多思考, 将契合新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其次, 要充分研究好现阶段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心理和性格特点, 迎合他们吸收知识的特点去针对性准备教学;再次, 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环境和小学生面对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可能对他们心理和生理方面造成的影响, 加强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工作;最后, 要对学生一视同仁, 合理做好鼓励性评价, 尤其是要注意帮助学习成绩上暂时不尽如人意的学生进步。

二、语文课堂要成为师生互动的舞台

1. 师生互动教学的理念。

笔者认为, 现代的语文课堂教师要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形式出现, 需要与学生共同构建出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收获知识, 获取能力。互动式教学是现在很多教师都已经开始应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尤其适用于小学阶段学生教育。因为,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不适合采用旧社会教书先生照本宣科式的讲授方式。在提倡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新的教学理念模式下, 那样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效果上会适得其反, 甚至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局限学生的思维空间。

2. 师生互动教学过程的实施实例。

笔者认为, 要打造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 有多种方法可以采用。例如, 在实际教学中, 板书可以作为引发学生兴趣的第一步, 用生动有趣的插图或文字结构图, 将课堂要讲授的课文内容表现得淋漓尽致, 甚至生动再现。这样, 就从课堂开始前把学生的胃口吊了起来, 然后教师可以顺势切入课堂导语, 设置一些有悬念的问题, 继续让学生发散思维。随后, 教师开始一遍富有感情, 高质量的领读;接下来, 让学生继续带着问题和悬念开始通读, 在遇到有不同角色介入, 可以练习学生感情朗读能力的情况时, 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分组进行客串角色朗读练习;最后, 让学生们再进行自主默读。继而,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踊跃举手发言, 回答课堂开始前设置的几个问题。对于回答好的学生, 教师要积极予以鼓励, 对于回答不太尽如人意的学生, 教师更要鼓励, 并且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稍加引导, 让他们能够找到回答问题的诀窍, 收获积极发言的信心。最后, 在教学中不断调动学生情绪, 鼓励他们积极发言, 做好对他们的鼓励性评价, 并且布置好他们力所能及而又能加深知识了解掌握的作业。

3. 师生互动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首先, 教师要不断与时俱进, 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 以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其次, 要准确把握好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吸收学习知识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学方法,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充实自己, 积极收获好学生及其他听课教师对自身讲课水平及教学效果的评判;再次, 教师要将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和朋友, 用自己真诚无私的爱注入和播撒到教学行为中, 让学生尊重自己, 敬爱自己, 对自己畅所欲言, 轻松面对课堂。

三、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毛主席曾经说过,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虽然小学生年龄比较小, 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相对有限。但是, 在现代教育的指挥棒下, 笔者认为, 小学语文教学要多植根生活的土壤, 让学生感受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用自己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去在生活中寻求感悟, 这样更能让学生热爱学习, 收获到学习的成就感, 也有学以致用的快感。

在实践教学中, 不少知识的切入都可以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感觉。例如, 在教授《赵州桥》时, 在我们学校周边, 甚至是洛阳地区, 也有不少历史遗迹和古石桥。可以让学生将他们家周边的古石桥拿出来比较, 讲出他们的优点;在讲授《兵马俑》时, 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看过的白马寺、龙门石窟、汉魏故城等洛阳的历史遗迹拿出来相比较;在教授自然风光或农村山水时, 更可以让学生去思考, 去比较。除此之外, 要让学生培养阅读能力, 和发散思维能力, 以及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的习惯, 去崇尚科学, 反对无知, 让他们以学习为光荣, 相信和懂得知识的力量, 学会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高帆, 李秀华.名师营造课堂氛围的经典细节[M].九州出版社.2006.

新时期小学语文审美教育化研究 篇10

1.时代背景。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物质生活的充实决定了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追求,“中国梦”的提出,也强调了居民的幸福指数,而语文教育审美教育化的研究发展,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充实人们的精神追求。

素质教育的提出已经有一段时间,且取得了相应的成效,而面对形势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审美教育逐渐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审美教育化的重要目标,而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学生如何体验美、感悟美、创造美,就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能力。

2.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所谓“审美教育”,既是指通过艺术的手段对人们进行感染和熏陶,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使之更加亲近生活,促使其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笔者认为基于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应该在接下来的教育工作中进一步加强重视,教学内容要与审美紧密结合起来,实施有效的审美教育。

就教育领域而言,教育事业的发展,施教者开始重视对小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研究工作,众所周知,小学是人们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所以在小学教育中,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和帮助学生培育审美已经成为当今的重要课题。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客观因素。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受到经济发展程度的客观因素制约与影响,教育的发展并不完全公平,例如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程度高,师资力量雄厚,而学生的情感也相对丰富,审美能力的培养工作好开展、易推进,而对落后偏远地区来说,则很难做到这点,甚至连教学的硬件设施缺失现象也十分普遍。语文教学作为母语教学常为教学管理人员认知为自然形成便会得到良好认知,与投入关系并未能获得及时给予相应地重视,而使得语文教学软件与硬件方面得到较大程度滞后。

2.人为因素。在人为因素方面,受到制约的因素相对丰富,一方面教师对自身的要求较低,首先自身对审美教育缺乏认识,更不用说去参与教育的过程,不积极吸取先进的教学方式,沿用传统,坚持教师是课堂的主体,而实施教育就应该坚持在课堂进行,这些都是相对落后的观念;另外,学生对接受审美的教育心存抵触,没有较为全面正确的认识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教师和学生是参与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协调相互关系,可以促进教育审美化的良性发展。

三、新时期小学语文审美教育化思考

1.加强重视,协调发展。关于上文所述的现象,个人认为虽然受制于经济环境,但随着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得到相应的缓解,然而除此之外还应该进一步加强教育投入,笔者通过互联网收集资料发现,我国教育投入相比于发达国家而言,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另外落后地区同样也要加强对审美教育的重视工作,例如将其融入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中,审美教育和语文教育相互结合渗透,融入到考试的范围之中,这样不仅学生会加强重视,教师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也会一改从前的风气,主动学习和掌握小学语文审美教育化工作。

此外个人认为发达地区在教育方面占据优势,主要得益于政策优势,所以应该积极的分享经验,带动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例如通过教育局举办各地区教师的交流学习、比武以及研讨工作,加强对教师的绩效考核工作,如此繁荣教育风气,使社会主义成果共享,协调教育的整体发展,带动和帮助落后地区语文教育事业的繁荣。

2.协调措施,完善教育。教育也有方法可言,个人认为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有限,注意力也难以有较长时间的集中,而审美教育也强调通过自然界、社会知识等进行熏陶,给人以耳濡目染的影响和塑造,所以教师不妨打破传统以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适当让学生参与到自然,感悟审美。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笔者结合实践经验发现,我国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往往“被迫”接受知识的灌输,客观而言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只会培养大量的应试人才,学生的学习压力大,教师即使讲解费力也难见起效,所以师生关系相对紧张。个人认为不妨以相对愉悦舒适的环境进行教育,而理论与实践证实,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基础,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去感悟审美,丰富审美情趣。

总而言之就是要积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创造良好的环境保障小学语文审美教育化的发展。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加强语文教育审美化,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总而言之教育已经不再单纯的注重学生的应试能力,各方面素养的全面提高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然而针对文中所提及的不足之处,还需要时间和更多热心认识来加以完善,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吉银.小学语文教学要有儿童视野[J].中国教育学刊,2011(09).

[2]宋军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07).

[3]黄晓赟,程华.用美的语言塑造美的课堂——论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11).

浅谈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理念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126-01

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语文教育一直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内容。正因如此,如何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口语、写作、朗读等成绩的整体提高,就成为了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文化教育新时期,随着综合素质教育、小学减负理念等教育理念的提出,小学教育工作者以能力教育和基础教育为核心,开展了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工作。这一研究的开展可以为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作用。

一、语文教学创新要求分析

在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研究中,教育者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新时期教育环境,对语文创新提出的要求。经过实践调研与分析教育者发现,新时期教学环境对语文教学创新提出了以下要求。首先教育理念创新。教育理念是决定教育工作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也是教育工作者工作的指导因素。新时期教育环境对于基础教学提出了实用性、综合素质教育理念等新型教育理念。利用这些教育理念,引导语文教育理念的创新过程,对于专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促进作用。其次教育模式的创新。在教育理念转变的背景下,新的教育模式的应用是语文教学创新必不可少的组成环节,也是教育理念创新的具体表现。最后教学技术的创新。随着各种新型信息技术的采用,大量的新型教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被教育者采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技术创新的研究,也成为教育工作者主要创新研究内容。

二、教学创新实践工作措施

在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要求引导下,教育工作者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采用了以下实践措施开展了教育创新实践工作。

1、建立综合素质与人性化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教学内容集中在硬性的知识传授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中。但是这类教学理念整逐渐被素质化教育与人性化教育理念所代替。正因如此小学语文教育理念创新中,新型教育理念的建立应集中在以下两项工作中。(1)综合素质教学目标的确立。综合素质教育是当前语文基础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其与传统语文教育不同的是,素质教育更注重学生素质的提升。其工作措施包括了以下几点。首先是培养学生文字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是做好学生文字书写能力的培养,保证其文字书写优美;最后是做好阅读教育,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不仅是语文课程教育内容,同时也需要班主任在班级教育中的全程参与。如教育者在班级中开展朗诵比赛,利用比赛形式提高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与表现力,对于语文综合素质与学生间的合作竞争精神,都可以起到重要作用(2)人性化教育理念的建立。人性化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的建立,对于学生学习兴趣与课堂学习效率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性化教育理念建立的主要措施包括了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教育需要树立学生在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需求开展教学工作。特别是在教学中教育者应做好学生成绩分析与教学调研工作,确实掌握学生学习动向与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工作,提高学生语文兴趣与质量。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需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特点,进行教学方案、计划等内容的设计工作,保证教育内容符合学生实际特点。特别是在教学中改变高、中、低年级教学内容分析工作,改为以学生年龄特点为基础,开展教学内容分析研究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课堂教育与辅助教学融合模式的建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的教学环境与理念的支持下,教育工作者利用课堂教学与辅助教学融合方式,开展了教学创新工作。(1)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模式创新包括了以下两种措施。一是建设有效课堂模式。语文教学工作者利用有效课堂模式,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在有限时间内实现教学成果的最大化。二是建立兴趣课堂模式。在小学特别是一二年级教学中,教育者利用兴趣课堂模式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保证其在兴趣引导下,提高学习成绩。(2)辅助教学模式创新。在课堂教育外,利用课余教育、学习小组等其他辅助教育模式的创新,也是教学工作者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有效模式。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小组合作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在语文辅助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安装学习成绩、思维特点等因素,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模式应用中,其主要工作措施包括了以下工作内容。一方面学生可以在小组学习中通过取长补短的方式,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提高学习语文学习质量。另一方面教育者在小组内容组织课本剧表演、背诵比赛等活动,通过竞争与合作的多种方式提高学习热情与兴趣。

3、教学技术创新模式。新的教学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此次教学创新的重要内容。在语文课堂与辅助教学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集中在网络与信息技术的采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通过多媒体课件形式将传统的课文演变为多样丰富的音频、视频课件,提高学生对课文与语文内容的兴趣。辅助教学中,教育者可以通过语文微课方式,解决学生对于课堂难点与重点问题的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结束语

利用语文教学理念、模式以及技术创新的过程,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质量,是实现当前小学语文综合素质、人性化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为此小学教育工作者,结合小学语文教育实践内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 高 霞.浅谈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学问现代教学研究,2011(4).

刍议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 篇12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广, 传统的数学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 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 因此, 新时期数学教学的实施迫在眉睫, 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施应该是培养学生学生兴趣、创造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确立学生课堂主导地位。

一、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主动乐于做一件事总比被人逼迫所做的效率高, 学习也是如此。小学生因为年龄小, 所以想法、生活都较为单纯简单, 他们会因为哪个老师表扬他、上课有趣等而喜欢上这门课。对于小学生来说, 教师所做的应该是创造问题情境, 使问题更加生活化、易懂化, 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道路有弯直, 同样的学习也有简单和困难, 对待学习要用浅显易懂的话告诉学生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同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 要帮助他们, 用积极乐观话语去鼓励他们, 引导他们向正确方向前进。

二、创造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

创造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习环境的创造不仅是简单的物质环境上的完善, 更为重要的是精神上环境的完善。教学不仅是老师单方面的教, 也要学生对老师所教内容知识上产生共鸣。由于教学对象为小学生, 他们是否能与老师产生共鸣, 重要的是是否能接受老师所表达的情感。在老师与学生在学习意图、学习情感方面联系的基础上, 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要附带着自己的感情, 所附带的情感应该按照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感情需要来表达, 学生在此不再是单纯地接受死板的知识, 更多的是与老师情感的互动。

三、确定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是老师满堂灌, 学生只有一味地接受, 而新课改下, 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老师对课堂进行宏观上的把握。课堂上更多的话语权属于学生。一节课只有45 分钟, 老师所需要的就是设置典型例题, 学生对此进行解决, 并在必要的时候引导与启发, 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 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多的是自主学习、思维扩展的获得。

参考文献

上一篇:哈佛分析框架下一篇:信息的编程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