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

2024-06-04

新时期(精选12篇)

新时期 篇1

我国已进入“十二五”新的发展时期,今后一个时期,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要在资产管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三者有机结合方面实现新突破。

进一步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实现资产管理精细化。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推进部门预算管理改革的总体要求,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完善定员定额管理,提高基本支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加强项目库建设,推进项目支出精细化管理,完善项目支出标准体系,进一步推进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

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和资产管理相结合,深入推进资产管理工作。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要实现从启动、创建阶段向进一步深化、优化管理阶段转变。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各类国有资产管理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按照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管理职能,全面推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重点推进资产管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有机结合。

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管理职能。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尽快彻底解决个别地方和部门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政出多门”、“职责不清”的问题,理顺管理体制。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行政事业资产管理职能,尽快理顺财政部门内部、主管部门和各单位内部的工作关系和运行机制。各级财政部门应重点做好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工作,并强化监督管理和检查指导,充分调动主管部门和行政单位的积极性,发挥其在资产日常管理中的作用。要适应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改革的需要,逐步健全管理机构,加强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为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全面加强监管。要适应形势需要,及时对35号、36号令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加强立法研究,提升资产管理的法律层次。要研究制定涵盖行政事业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收入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办法,完善配套制度体系。要切实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全面加强行政事业资产各环节的管理。要推动行政事业单位所属经营性资产管理改革,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应当脱钩的要及时脱钩,不需脱钩的,财政部门要切实履行好对其产权、收益分配等的监管职责。

进一步做好基础工作,夯实管理基础。要进一步完善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做好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工作,研究建立资产统计报告制度,为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和资产配置等提供政策支持。要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的产权管理,进一步规范资产评估管理。要加强行政事业资产的绩效管理,研究建立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评价机制、评价方法,探索实现资产绩效考核结果与资产配置挂钩。要采取措施,努力强化基层单位资产构建审批、采购入库、保管清查、领用交回、帐卡登记、管理责任等基础管理工作。

进一步深化预算改革,实现有机结合。要按照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机结合。要严格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未按要求编报预算的,财政部门不安排资产配置预算、不批准进行政府采购,单位不得进行新增资产购置。要采用实物费用定额编制相关经费预算,根据实物配备标准和按实物量平均计算的费用定额标准,计算、考核这部分公用经费。要严格执行行政事业资产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应收尽收,并纳入财政预算合理安排使用。要根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的要求,积极规范国家与行政事业单位未脱钩企业间的分配关系,在这部分企业未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范围之前,要按照规定做好相关收益监管工作。

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各级资产部门应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一是加强干部业务培训,更新业务知识,提高政策水平和决策能力,使广大干部的业务水平与财政改革发展需要相适应。二是强化服务意识,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转变工作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杜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三是增强沟通协调能力,做到主动介入、主动沟通,协调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四是清正廉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工作要大胆,用权要谨慎,勤于自警,严于自律,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经得起各种诱惑的考验。

新时期 篇2

一、认清新形势,正确认识人民调解工作的社会价值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步伐的加快,各种利益关系发生重大调整,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较大变化,民间纠纷的新情况也不断出现。特别是因企业改制、职工下岗、农民负担、城市拆迁、农村征地、有些政策执行的随意性以及不健康心理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增多,究其原因,除了别有用心的人故意捣乱破坏、无理取闹外,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基层组织在抓经济工作的同时,忽视了对群众利益的关注,对群众的抱怨不满和矛盾纠纷没有很好地倾听和解决。为此,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人民调解的功能和作用,使矛盾纠纷发现在基层、调处在萌芽状态。

二、健全组织网络,整合社会资源建立调解网络和整合社会资源,发动全社会力量,是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基础。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重点在基层,基层稳定工作关键是及时发现各种矛盾纠纷。首先,应建立人民调解信息员网络。其主要任务是注意发现和捕捉矛盾纠纷苗头和隐患,及时向调解组织汇报。其次,成立区、乡镇街道两级调解中心,构筑大调解格局。调解中心内部可根据纠纷性质进行分工,比如可以成立调处征地拆迁纠纷、劳资纠纷、医患纠纷的等各专门调处组,便于掌握更多的情况加强业务指导及时总结经验,使小的矛盾纠纷不出村,较大的矛盾不出乡镇(街道)。三是提高调解人员的素质。新时期矛盾纠纷往往涉及面广,法律、政策性强,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因此,要加大对调解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更新知识观念,掌握新的法律政策、调解技巧,强化制度建设提高调解工作的效果与效率。

三、强化制度建设,提高调解成效要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如学习培训制度、接待来信来访制度、受理调解案件制度、调解管辖制度、调解案件的档案管理制度、首席调解员制度等等;建立调解人员廉洁制度、考核制度及调解回访制度。

四、坚持原则,把握人民调解的尺度私和调处虽不是经过法庭,但并不能超越国家的审判权,而是在国家法律允许下,把矛盾纠纷的解决权交给地方基层调解组织。如调解无效,当事人仍可依法诉讼。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应把握以下原则:

(一)自愿原则。即调解必须出于双方当事人的自愿,不能强迫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允许当事人陈述、辩解,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建议。

(二)合法原则。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5项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调解协议无效:①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②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③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④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人民调解委员会强迫调解的,调解协议无效。

(三)不是诉讼必经程序的原则。当事人不愿调解或调解不成时,当事人的任何一方都有权寻求司法机关的诉讼救济,调解组织和任何机关、个人都无权干涉。

新时期新要求 篇3

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应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这其实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怎样才能驾驭课堂、吸引学生,这是新时期对高中历史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首先,教师应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巩固以前对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学习思考,同时还应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以适应新课标学科渗透的特点,以便自己有更为广阔的知识储备,过去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而现在是要有一池水,因为你一旦激活了学生,他们就有可能提出你意想不到的问题出来,所以作为老师就要不断地充实知识,更新知识,才能与学生更好的交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更应宏观熟练地把握教材,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认真学习历史课程标准,然后再熟悉教材,分轻重地与学生交流,共同学习知识。例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商鞅变法时,教师首先弄清楚本堂课的目标: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然后再与学生一起分析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让学生掌握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最后共同探讨变法所起的作用。新课改中老师更应注意对课堂教学的总结,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督促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

教师在搞好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还应注意加强教学研究,特别是在新课改下,更应注意这一点,新课改打乱了原有的教材体系,对知识进行了重新整合,加强了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注重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和认识,因此老师要多加强教学研究,深钻教材,总结教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能上一个新台阶。

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关心学生的成长,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除了利用课堂外,还应充分利用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时间深入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情況,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使其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努力改变以往的观念,与学生平等,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在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的同时,成为学生人生的引路者,做到了这一点,也有助于老师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更加努力地学习知识。

再就是老师也适应新时期学生的要求,新时期的学生,尤其是80后、90后的学生,对老师的言行举止,穿着打扮等外表形象的要求都比较高,老师喜欢说什么话,穿什么样的衣服,留什么样的发型,甚至连走路是什么样的姿势,都是他们谈论的话题。如果老师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很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就能引起学生的好感,那么他也就容易接受你这位老师,自然而然地喜欢你教的这门学科。记得我曾经教过的一个班的学生,到教师节了,想给每一位任课教师送一件礼物,轮到我的时候,都认为我什么好看的衣服都有,没什么可送的,想了许久,给我送了一根领带。其实我的衣服并不多,只是平时比较注意衣着整洁,不知不觉在学生中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从那以后,我就比较注意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老师,也应该注意加强自己在这方面的修养。

新时期防雷工作新思考 篇4

1 要延伸防雷工作范围

要把防雷工作的范围从少数专业技术人员的圈子扩大到广大的各行各业人员, 甚至一般居民群众。从目前形式来看, 雷灾波及范围之广已经超出日常人们的想象。当今的雷害涉及到各行各业和干家万户的居民, 常常人在家中坐, 祸从天上来, 为防不测之祸, 每人得具有一些关于雷电及现代雷害的基础知识。

2 把防雷工作的目光转移到高新技术上

200多年前富兰克林以他的避雷针保护了干千万万的建筑物及住在居室内的人, 到了今天, 这种防护方法已经不够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突变呢?这是由于现代高科技的迅猛发展改变了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较往昔, 特别是在手工操作状态下, 人们在大楼中一般难以受到雷害。但是, 随着计算机、程控电话、信号接收器等等在大楼内外的使用, 雷灾也就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了。

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中指出:“高科技及其产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八十年代以来, 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性潮流。”该书指出, 高科技的发展使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 电信的重要地位只看几个数字就清楚了。在肯尼亚, 电信业每投入1元, 就可使旅游业增加收入119元。在我国, 电信业每投入1元, 给其它各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为18元。因此, 近年来电信事业的发展非常迅速, 全国各地城乡遍布各种电信网, 闪电的灾害面随之迅速扩大, 干家万户受到灾祸。这样, 广阔的雷灾面就是高科技信息时代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在诸多的高新科技中, 影响更广的要数计算机技术, 不仅通信技术运用它, 各行各业, 甚至行政机关都离不开这种高新技术。无论微波数字通信技术, 或者计算机技术, 其核心部件都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微电子器件, 体积小、耐压低, 只几十伏就足以毁坏它。通电流只有微安级, 耗能极少, 当然其允许的能量限值也非常小, 它的在应用上的巨大优势, 同时又成为它经不起闪电危害的重大劣势。这是事物皆有的一分为二的特性。雷电不仅是直击损坏微电子器件本身, 还由于它们耗能少, 灵敏度极高, 很小的电场或磁场脉冲, 就可以使它动作或受干扰。这种灾害的严重性, 更不容低估, 特别是在尖端技术方面。所以, 人们必须把防雷工作的目光转移到高新技术上来。

3 要意识到当今防雷逐渐由强电转向弱电

以往防雷的主要部门是电力部门, 他们对防雷的重要贡献主要是围绕着强电展开的。但是近些年来, 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20世纪末的一次能源电力系统微波站雷害分析报告会中, 明确指出“要象抓发电厂、变电站的安全那样来抓微波站的安全。”以往发电厂、变电站几十年来行之有效的一整套防雷工程技术现在不灵了。因为弱电设备的防雷与强电防雷很不一样。另外, 以往通信主要是邮电部门的业务, 现在已在变化, 除了电力系统紧跟邮电系统自己建立全国微波通信网之外, 铁道部、中国气象局等, 也在抓自己的全国微波通信网的建设, 同时, 也就遇到防雷工程问题。从这种发展的形势看, 现代防雷工程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与行业的不同特点无甚关系, 由于它们使用的高科技是相同的, 共性大于个性。

4 对当今雷灾的严重性的估量

较之前, 人们对雷灾引起的损失主要是集中在雷电袭击物本身的经济价值估量上。但是, 现在的雷电灾害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 单纯地估量雷电袭击物本身的经济价值难以有效地衡量出其破坏性来。比如说:2012年, 在一次重大雷击事件中, 国家气象中心的计算机系统的部件收到重创, 导致其停止工作达五十余小时, 从而使着全国气象信息系统的传输收到同等时间的影响。设想如果此时正值防汛关键时期, 全国许多急需这一信息的部门所遭受的影响和损失比起这些受害的电子、电气设备的经济价值就不知大多少倍。总之, 随着雷电与高新技术联系在一起之后, 其造成的严重性将不容小视。

有了这些新的认识, 我们就会从思想上充分意识到当今雷灾的严峻形势, 从而重视到现代防雷工程技术的价值, 慎重思考防雷的措施, 马虎不得。

此外, 值得注意的是, 从国内近些年的防雷情况来看, 面国内防雷起步较晚, 加上世界防雷尚处于发展阶段, 很多技术国内尚未研究透彻, 真伪难辨, 尚待较长时间去实践验证, 从而导致国内防雷技术和防雷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5 总结

要抓好我国的防雷安全, 不仅靠抓科学技术, 而且要抓人的教育工作。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 要求使用者具有相应的科学素质。在抓防雷工作中, 要抓防雷技术措施, 要抓配套的科学管理。还要充分估计到人员的科学素质对防雷工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翠红, 周辉, 邱东凤, 等.基层气象台站防雷问题浅谈[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 29) :80.

[2]曹兴锋, 安学银, 于艳敏.大监自动气象站一次雷击故障的分析与排除[J].山东气象, 2009 (, 3) :43-44.

[3]张金超, 田平阳, 刘玲玲.屋面避雷带验收常见问题[J].科技风, 2009 (, 15) :105.

新时期对人才的新要求 篇5

今天,作为新时期新发展浪潮中的一员,通过老师给我们讲解:21世纪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一话题展开自己本人对“新时期对人才的新要求”的理解。面对新的形势,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我们应该勇于应对,紧跟时代发展,适应形势变化。

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健康地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肃是指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反对工作上轻率浮躁、马虎应付的态度;严格是指对工作的掌握要弄懂弄通,对技术的掌握要严守规范反对粗制乱造、投机取巧;严密是指对工作要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包括在工作的安排上要周全有序,有条不紊地处理工作中的各种关系。

创业艰苦磨难多,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有勇气者才敢于创业、善于创业、成功创业;要提高创业的能力,既要不拘泥于陈式,又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创业环境等各种现实因素。因此,要树立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

要学会以开阔的视野观察不断发展的中国,观察日新月异的世界;用宽广的胸襟向历史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向实际学习。

要努力将书本知识与实际行动密切联系起来,知行统一,脚踏实地。一个人能否做到言行一致,是他立身处世的基础。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既要重视言,更要重视行。一个人如果能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具体的事情做起,做到言行一致,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他必然会得到人们的认可。

要发挥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陈旧观念、最具创造活力的诸多优势,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努力提高创新能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汲取营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努力做勇于和善于创新的先锋。

要加强团队合作精神,才能更好地融入集体。在一个企业中,与同事合作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各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利用有限资源,实现集体目标,使这一企业更具向心力、凝聚力,从而在社会中更好地发展。

要保持身心健康,加强体育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合理调控情绪,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学校安全:新时期新特点 篇6

遭受暴恐袭击危险在增加

20世纪9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西方敌对势力把目光投向我国,支持“三股势力”在我国搞破坏。在这种背景下,“三股势力”在我国不断制造恶性暴恐事件,不但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也使校园安全蒙上了阴影。比如,2008年发生的“3·14事件”波及学校,导致部分车辆被砸,个别职工被打伤。

频频发生的恐怖事件不仅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更是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的心理创伤。物资损失可以弥补,但心灵创伤则可能伴随受害者终生。学校是未成年人聚集的场所,学生防范能力薄弱,因此必须提高学校安全警戒级别。另外,像电影院、公园等公共场所,也是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地方,故也属于需要加强安全管理的范畴。

二、贫富差距扩大背景下,

报复社会案件迅速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但贫富差距也逐步拉大。第一,国民收入差距拉大。基尼系数是反映国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基尼系数为0.275,而2010年已达到0.438。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尼系数以每年0.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加。第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大量乡村居民涌入城市谋生,城市将因急剧膨胀而产生诸多社会问题。第三,社会不同阶层的财产拥有量悬殊。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占人口总数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则高达50%。

在贫富悬殊急剧扩大的背景下,以报复社会为特点的危及学校安全的刑事案件迅速增加。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害4名同学。许多社会公众对马加爵表现出了同情,把其杀人动机归结于他因贫困受歧视而对社会产生的仇恨。2010年,一男子在福建南平某小学门口连砍13名小学生。凶手没有工作,没有生活来源,对社会充满仇恨。这两个作案者一个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极度自卑的孩子,一个是下岗后谋职不成的待业者。他们都处于社会的底层,当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进而使得他们更加被边缘化时,他们的焦虑和自卑、不满与仇恨也与日俱增。此时,如果再遭遇某些挫折或影响其切身利益的突发事件,那么,他们心底中积蓄的不良情绪将极度膨胀,最终可能产生犯罪行为。

三、性观念巨变背景下,

性侵害案件迅速增多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性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校性侵害案件呈上升趋势,且在性侵对象、手段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校外人员嫖宿、强奸幼女案屡有发生。比如,贵州习水嫖幼案。2007年10月至2008年7月期间,刘某、袁某先后在贵州习水县城的三所中学和一所小学门口附近守候,多次将中小学女生挟持、哄骗到偏僻处,以要打毒针、拍裸照、殴打等威胁手段胁迫卖淫。学生性侵老师的案件也有发生。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非常丰富,速成食品大大增加,再加上影视传媒的影响,未成年人的发育提前了许多。提前发育使得一些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易产生认知失调下的性冲动,而其身高的增长也使得他们的性冲动行为获得了体能的支持。比如,2009年9月,某中学放学后,24岁的女教师胡某留下杨生和彭生做思想工作。14岁的杨生和15岁的彭生个子高大,面对美女教师,杨生竟心生邪念,串通彭生对该老师实施强奸。教师利用高科技电子产品性侵学生事件也多次发生。2014年5月19日,深圳市宝安区某学校的几个家长就曾集体向学校举报,她们才上六年级的女儿,三番五次被班主任老师带进办公室,被逼迫看电脑中的黄色图片。学校行政人员与校外人员合谋性侵学生事件也曾上演。2013年5月8日,海南省万宁市某小学6名就读六年级的小学女生集体“失踪”,后查明他们被该小学校长和房管局职员带走开房。

四、独生代背景下,

“90后”学生冲动型犯罪增加

“90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享受着家庭的温暖,享受着几代人的呵护。家庭溺爱助长了他们的任性,当遭遇挫折时他们往往采取过激的方式来应对,而不考虑后果。比如,2014年9月23日,沈阳某中学一名男同学上课时间玩手机,被老师发现并没收,在没有任何征兆情况下,该同学一刀刺入老师体内,导致老师脾脏摘除。

五、信息化背景下,学校安全危机

事件传播速度加快

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和新闻媒体的敏感关注,以及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的快速发展,学校安全危机事件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以往,并且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完全掩盖、封锁消息。所以,如何预防谣言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第一时间澄清事实,将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新课题。

学校安全涉及师生的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新时期,学校中的渐进性、常规性的安全问题没有减少,而突发性、独特性的安全问题又呈现快速上升趋势。我们必须加强常规性的安全工作,同时不断研究学校安全的新问题、新特点,才能尽最大可能保证学校安全,使青少年健康成长,使广大教师愉快地工作。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新时期爱国教育的新方式 篇7

爱国教育如此重要,但是,面对新时期存在的新情况,中小学生课堂中的爱国教育显然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存在着种种问题,最终导致了爱国教育开展效果不佳的结果。

(一)重感性情感教育、轻理性情感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过多地呈现出感性情感的教育,而缺乏理性情感的教育,二者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天平上严重失衡。在中小学课堂上,教师们大多倾向于向学生播放抗日等战争题材的视频、图片,通过这些刺激性的素材营造国殇的凄惨的课堂氛围,以此刺激学生产生高涨的爱国热情。在感性熏陶之下所刺激出来的爱国情感虽然强烈,但是却存在爱国热情无法持久的问题。事实表明,在这种重感性情感教育的培育模式下,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得到短暂的刺激时十分高涨,但随着外在刺激的结束,这种热情也迅速消退。究其根源,则在于理性的缺失。

(二)教育内容固化、脱离学生日常实际

目前,爱国教育所传授的内容千篇一律,缺少创新与深化,自然,这样的爱国教育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导致学生爱国主义的学习效果不佳。一方面,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教育的内容应当有所改变。但当前爱国教育的内容,古代及战争时代的案例多于当代的事例,教育内容几近固化,容易导致学生将爱国主义定式化;另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脱离学生日常实际,不利于学生产生深刻的爱国情感。

(三)重理论教育、轻实践教育

当前中小学的爱国教育出现流于形式、在爱国教育的工作中只浅于口号,而忽视了学生的爱国教育的实践问题。在教育过程中,多数的爱国教育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进行理论灌输,爱国教育仅停留在课堂上,而未落实到学生的日常实践中,导致爱国教育被“束之高阁”。

二.中国爱国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横向角度—借鉴外国优秀爱国教育,实现“拿来主义”,为我所用

1. 爱国教育应增强仪式感

目前,我国的德育教育说教性意味过于浓烈,关于爱国教育的仪式较少,导致学生民族自豪感的产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契机。因而,在进行爱国教育时,可适当增加相关的仪式,借仪式增强学生的仪式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阿根廷的爱国教育为例。

(1)阿根廷的爱国教育

阿根廷公民从上幼儿园到大学,都在接受爱国主义的熏陶,从历史课本中的知识到校园举行的各种爱国仪式,无不在强化着个体对国家的民族认同。一些学校甚至在上课前和放学后两次举行神圣的升旗和唱国歌仪式,以强化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2. 爱国教育应密切学生的日常生活

爱国教育一旦脱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则犹如空中楼阁,与学生日常生活想脱离,自然,学生在对爱国教育的日常行为贯彻中易出现无所适从的尴尬局面。因而,爱国教育的指导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走出三尺讲台,以具体的活动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下以俄罗斯爱国教育为例。

(1)俄罗斯爱国教育

俄罗斯的父母对于孩子的爱国教育并不会主动说教,更多的是带领孩子前往胜利园、二战纪念馆等地方,通过这样亲身的经历让孩子接受精神上的“洗礼”。民众们以此种方式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以这样直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爱国教育密切学生的日常生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进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与爱国素材的零距离接触,更易产生爱国情感,提升爱国觉悟,产生积极的爱国行为。

(二)纵向角度—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做到与史共鸣

1. 爱国教育应做到与史共鸣

史之重要,百科之首,百书之要。爱史即是爱国。若一个国家的爱国教育没有融入对本国历史的学习,那爱国教育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让学生在历史中看待国家、民族发展的兴衰,感悟国家历史上的荣辱,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易对国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南京大屠杀为例,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对这段历史的处理过程中,爱国教育的效果彰显,学生对这段历史的熟知、不断温习的过程,就是一个感受历史厚重感,不断产生爱国情感的过程。

2. 爱国教育应与发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相结合

在举国上下共同庆祝同一传统节日的过程中,以节日为依托,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体验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延续感,油然而生出对传统文化的共鸣,进而产生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在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同时,应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传统习俗。在对优秀传统习俗的体验过程中,寓教于乐,使学生与传统文化产生更多的联系,从而增强学生对传统习俗的认同,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产生爱国情感。

新时期教师素质的新结构 篇8

一、现代教育技术素质

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是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开发教学资源、实践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的素质。面对信息化社会中信息瞬息万变及知识传递更新的高速度, 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已难以胜任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 因此加强学校教师尤其是面广量大的青年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建设已势在必行。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教师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具备制作、运用教学课件乃至开发教育软件系统的能力;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化的处理, 使之符合运用计算机教学形式的要求, 把课本上的语言变成图像、声音, 甚至是动态的知识结构网络, 活跃课堂教学;三是教材的处理、多媒体课件或教学软件的制作, 以及声像资料的选用要与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融为一体。

二、教育创新素质

1. 具有前瞻性的理论素养, 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首先, 教师要有全面的、系统的理论素养, 包括基本理论素养和专门理论素养。基本理论素养是指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使人全面发展的理论素养;专门理论素养是指合乎本专业本学科的理论素养, 如语文教师就需要学习文章学、写作学、阅读学等内容。

其次, 教师要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特别要能够利用现代高科技教育媒体辅助教学。

再次, 还要不断摸索合乎校情、学情、教情的理论, 这样才能做到因校择教、因材施教、因人用教。

2. 具有灵活性的实践素养, 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提问时应注意学生的层次差别, 有效调动学生的整体积极性;分析时, 察言观色, 及时了解学生动态;解答时, 可以鞭辟入里, 也可以点到为止, 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 让学生在高科技的引导下, 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引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当然, 教师还应该由课内向课外及时延伸, 由知识向能力转化, 在广阔的时空中开启学生的心智。

3. 具有严肃性的人格素养, 是创新教育的保障

严肃性的人格素养, 首先指在事业上, 教师应敬业。敬业的教师, 才有可能发挥对自己所任教学科的创造性。其次, 在对待学生上, 要充满爱心。关爱学生的老师在获得学生尊敬的同时, 也获得了辅助学科教学的功效。只有充满爱心的老师, 才会时时和学生沟通, 了解学生的情况, 以利于创新教育的顺利开展。再次, 教师要持之以恒地进行自我追求, 不断努力, 勇于奋进, 以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 成为创新教育中学生的航标。

三、教育科研能力素质

1. 具备教育科学的基础知识

广大的中小学教师要成为研究型教师, 必须要认真学习教育科学的有关基础知识。因为能否开展教育科研以及开展后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从事教育科研人员的理论素养。所以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课程论、学习论、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与心理测量, 以及中外教育史等等。

2. 掌握教育科研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有多种, 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 要掌握的则是一些比较基本并在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经常运用的方法, 如:经验总结法、观察法、测量法、问卷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等, 掌握了这些方法, 还需要中小学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运用, 因为任何一种方法的娴熟运用不是靠背书得来的, 而是从实践中来的。同时, 在教育科研的过程中, 往往不会单纯地使用某一种方法, 而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或者是以一种方法为主, 其他方法兼用。

3. 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

中小学教师由于其教育教学任务十分繁重, 特别是在目前还没有完全脱离“应试教育”这个怪圈的情况下, 要他们同时从事教育科研、开展学术研究, 其负担是可想而知的。因此, 在一些教育科研还在起步阶段的地方, 特别要提倡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具有奉献精神, 如果我们的教师没有一定的奉献精神, 在工作量上斤斤计较, 那么教育科研就不可能开展下去, 研究型教师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健康的心理素质

新时期高中数学教学新视角 篇9

一、层次教学法

不管做任何事都是要分层次去进行的,就好比孩子在学习走路时,如果走路还不稳的话,就让孩子去学习跑,那只能摔倒.学习数学也是同样的思想,只有把基础打好,才能更好的去进行更深一层的学习.这时老师就要用到层次教学法,老师在上课时,不要一味的要求学生去学会高难度的数学题,这样不但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还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所以一定要注重积累基础的知识,不能因为基础知识简单就放过这一块的巩固.在课下,老师可以去布置一些由易到难的练习题,这样不但巩固了基础的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二、互助合作教学法

由于老师的指导时间有限,很难做到全面的辅导学生学习,不利于学生按时的实现学习的目标,为了避免“多对一”的矛盾,老师可以培养学生互助的习惯.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在解决他人问题的同时,还可以巩固自己的知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助,老师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情况下,不但可以保证教学的质与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还可以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师生情谊.

互助合作的学习方法的优点:

1.可以帮助学生分享整合的信息和学习资源,节省时间

2.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这种欲望就会促使学生们对数学的探索,逐渐的对学习产生兴趣.

3.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友谊

三、学生为中心教学法

在以往的教学中,老师采用的是“灌输式”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总是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下,老师只是一味的讲,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从而产生一种厌烦的心理.这时,老师就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例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问题的形式将知识点讲给学生听,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查找或者通过讨论去得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处于一个主导的地位,而不是被动的去听课.这种方法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突破,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提升学习的能力.

老师与此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1.分类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可能遇到一些阻碍,老师就要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给出的指导也是不同的.例如,自身情况较差的同学,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建立学习框架,对于程度相对于较好的学生,老师可以进行点拨,改变考虑问题的角度等.

2.过渡指导.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个别指导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学生的学习程度和能力不同,学生在完成同一个学习任务时,就会出现时间、途径、方法的差别,这种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会产生提前完成、停滞不前或无从下手的三大情况,那么在这时老师就需要对学生给予个别辅导,从而使教学的下一个环节能正常的进行.

四、新思维的培养

数学的学习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多种教学的模式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力,适当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数学的欲望.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当孩子对某件事物有了充分的兴趣时,即使这件事情很难做到,这门技术再难学,那也是不怕的.如果孩子对某件事情感到枯燥无味,不感兴趣,即使是再容易学到的东西,孩子们还是感觉枯燥无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去探索自己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打破传统的课本教学模式.与此同时,老师对学生的亲身探索要给出高度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肯定.通过自身的感知,让学生知道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中,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六、多元化的评价

评价和考试是在同一个水平上,考试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一个总结,而评级是对一名学生的学习的一种认可的表达方式.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面向大众教学的同时,尊重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的对待学生.老师要在学生自己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同班同学和家长的评价来肯定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要避免过度的赞美,以免对学生以后的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

七、结论

新时期班主任的新角色 篇10

班主任要有责任心, 更要有爱心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 使我深深体会到: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使命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同时还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教育是一门艺术,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 那么教育的过程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 而应该是充满人情味的心灵的交融。所以做好班主任工作, 要抓住一个“爱”字, 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班主任工作, 热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有了一颗爱心, 才会有爱的奉献, 才能干好自己所爱的事业和工作, 充满人性化地实施教育, 使教育变得自然而又从容。今年我所教的是六年级住校班, 他们大多数是留守儿童,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彼此间的沟通, 这些孩子当中有许多人存在心理疾患, 他们一方面表现为比较成熟、自信、顽强, 但另一方面又比较脆弱、自卑、遇到困难容易退却等, 这就需要老师的关爱, 使他们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特别是那些后进生, 他们平时听到的多是批评, 缺乏别人的理解和关爱, 联系实际, 我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学习上关注、生活上关心、思想上疏导, 融入真情, 播撒爱心, 使他们都能自强愉快地在这和谐的大家庭中生活、学习。

班主任是学科专家, 更是人生导师

作为班主任, 无论是在知识技能上, 还是在行为品质上, 都应是学生的表率。既要当经验型老师, 又要当人生导师。班主任应用渊博的学识引导学生, 以宽广的胸怀感染学生, 以高尚的情操折服学生, 以榜样的示范影响学生, 让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学会读书, 学会处世, 学会做人。时代呼唤有先进教育理念, 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充满亲和力的新型班主任。可以说, 是教育智慧使我这个并不美丽的班主任成为学生心目中有魅力的人。以前我奉行“严师出高徒”, 做班主任严厉有加, 宽爱不够, 只要学生犯了错, 紧盯不放, 严厉训斥, 结果收效甚微;近来我的观念发生了转变, 面对学生的错误, 不是简单粗暴地惩罚, 而是与学生一起分析犯错的原因, 把学生的犯错转化为教育的契机, 因势利导, 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纠正克服。今年我带的这个班, 原来卫生老是搞不好, 有一个捣蛋鬼小新竟然把垃圾在半道上倒了, 学校领导从垃圾中的废纸上查出是我们班同学倒的, 在晨会上我们班受到点名批评, 不用说又要被扣分。上课时, 我看到这位同学眼睛红红的, 好像哭过, 全班学生鸦雀无声, 等待老师大发雷霆。我冷静下来, 用平静的语气对大家说:“同学们一定都很气愤, 因为小新的错误影响到班级的名誉, 我看小新好像对自己的行为很后悔, 大家愿意给他一个补过的机会吗?”同学们齐说:“愿意!”于是我让小新当班级的代理卫生委员, 实践证明我的做法是正确的, 从此班级卫生大变样, 连续两周都创文明班级, 同学们一致要求把小新“代理卫生委员”的“代理”两字去掉。从此以后, 小新的工作更起劲了, 是他带动全班同学养成了讲究卫生、不随便乱丢乱抛的良好卫生习惯。由此可见, 严格是教育, 宽容也是教育, 但绝不是放纵, 宽严要和谐统一, 要善于引导, 适时教育, 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主任既是解惑良师, 更是知心益友

新课程背景下强调“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班主任应以挚爱的情感, 平等对待学生, 实现跟学生心灵的沟通, 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关系。学生需要的不是声色俱厉的威严、喋喋不休的说教;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理解、信任, 与他平等对话、伴他成长的引路者、解惑人。班主任要千方百计地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 让学生体验学习与生活的快乐, 给学生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鼓舞, 使之思维更加活跃, 情绪更加高涨, 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

心理健康是学生智力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帮助学生调节好心理, 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年我班的留守儿童小刚同学, 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 致使他性格孤僻, 行为怪异, 经常夜里翻墙去网吧玩游戏, 白天上课没精打采, 学习成绩很差, 我多次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 但毫无效果。有一天夜里他翻墙竟然把腿骨摔折了, 我打电话通知他的家长, 家长竟说工作忙没空回来, 并说对这个孩子彻底失去信心了, 只当没有生过这个孩子。我认为虽然家长放弃对孩子的教育, 作为班主任有责任教育好这个孩子。反思过去教育失败的教训, 在他受伤的这段时间里, 我对他生活上悉心照顾, 与他倾心交朋友, 交流网络文化的利与弊, 引导他善用网络文化, 远离网络游戏, 回归现实找回自我, 我还让他为班级设计网页, 并做好其父母的思想工作, 父母经常与他通话, 关心他的生活和学习, 渐渐地, 小刚变得开朗活泼了, 已能融洽地与同学们相处, 学习也变得积极主动。

班主任是赏识者, 更是激励者

“良言一句三春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班主任期待的目光、赞许的神情、耐心的诱导, 一定能撞击学生的心灵。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相对较低, 往往会通过父母、老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在某一方面给学生赏识, 实际就是给学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 使学生在某一方面乐于作出努力, 做得更好, 更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促使其主动克服自身的不足。否则, 一味地批评、指责只会适得其反。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 而在于通过激励、唤醒、鼓舞,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说, 激励是一把双刃剑, 运用不好会事与愿违。成功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位善于激励学生的艺术大师;成功的激励一定是遵循科学的原则, 灵活地运用激励的方法和技巧, 因人而异, 因事而异,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我班有一个学生叫胡小明, 开学初我就注意观察, 发现他的人缘好, 组织能力强, 并且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民主选举, 推选他当班长, 没想到他说:“老师, 我很想当班长, 但是我的英语成绩不太好, 恐怕不能胜任!”我鼓励他说:“小明同学, 你的头脑很聪明, 老师相信你能行!”他说:“谢谢老师的信任, 我试试看!”果然, 他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 各种活动在他的安排下有序展开。清晨经常看到校园的角落有胡小明朗读英语的身影, 英语老师也向我反映胡小明上课时积极主动, 勇于发言, 英语成绩进步很大。在与胡小明的接触中, 我深深懂得:对学生的激励教育切忌空洞地说教, 应让学生在亲身感悟和体验中不知不觉地接受老师的教育思想, 做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当你能够贴近学生的心灵, 从了解到理解, 到交心, 那么教育便可以达到最佳的效果!再加上不断地激励鼓舞, 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走向佳境, 迈向成功之路。

所以当学生处于逆境时, 同学、家长说他不行, 他本人更感到不行, 作为良师益友的你一定要说:“你行, 只要你努力, 你一定能行!”用你的真情去激励学生, 学生的内驱力、潜力一旦挖掘出来, 其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班主任是连接师生关系的纽带, 更是沟通家校联系的桥梁

师生沟通, 从心灵开始。日常工作中, 经常遇到任课教师与学生发生矛盾冲突的事, 作为班主任, 应具有娴熟的协调技能, 如果能带着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成长经历, 站在与学生平等的角度, 去倾听他们的心声, 体察他们的心态, 那么学生就乐于与你交流, 沟通, 就会知不足而后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构成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班主任必须懂得和掌握家庭教育的心理规律, 并善于运用各种方式, 给予家长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 帮助家长提高教子水平, 只有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才会迸发出更多的光彩。

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摸底工作, 要登记好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地址和联系电话、家庭成员情况和学生临时监护人的姓名及联系方式等, 多方位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以及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 以便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利的爸爸因一场重病而生活不能自理, 妈妈为生活所迫外出打工, 小利每天放学就急忙往家赶, 既要承担全部家务, 还要照顾父亲, 他从此没有完成过家庭作业, 上课时目光呆滞, 甚至呼呼大睡;身体日渐消瘦 (大概是劳累和营养不良引起的) , 成绩下滑得很快。当我找他谈话时, 小利泪流满面:“老师, 我不是不想学习, 我实在是没办法啊!”我一怔, 为没有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而自责, 接下来我发动全班同学帮助小利, 找学校领导免去小利的一切费用, 还和村委会联系, 为他家申请了“低保”, 争取全社会的支持。首先解决了小利家庭的后顾之忧, 然后及时对小利进行心理疏导, 使其在学校安心学习。我还经常与家长沟通, 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渐渐地, 小利的脸上出现了轻松、自信的笑容, 身体强壮起来, 成绩也进步很快。

新时期党建工作新路径 篇11

摘 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是党的新时期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改革创新是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加强自身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推进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动力源泉和必经之路。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在改进中要进一步加强有利的党建工作,要用创新的思维来建造党建工作,以创新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来推进党建工作的新目标。

关键词:创新;党建;路径

目前,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阶段,党建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些新问题,我们用创新的思维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党建工作在新的经济政治环境下,也要不断地创新,建设学习党组织,是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党建工作不断创新、提升党组织创新能力的动力源泉。党的廉政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又赋予了对党建工作途径的改进和创新的时代内涵,这也是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以廉政建设指导党的建设与创新,着力转变党的建设中不适应、不符合新常态下思想观念和体制和机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廉洁性。促进社会和谐,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体现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使党建工作更加符合时代的的要求,党的要求,群众的要求。

以廉政建设改进和创新党建工作,对于我们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执政地位,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峰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党的建设.提高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才能党组织的作用得到全面的发挥。所以,贯彻落实蓝正建设的原则对于党建工作的创新是紧密相联的、相互促进的,二者融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

以廉政建设为主导思想的创新思维在指导思想上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对党的思想建设提出新要求。即要求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探索和回答在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保持和发展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先进性,使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做到蔚然成风,融会贯通,信坚定不移,用持之以恒的态度,切实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以廉政建设为主导思想的的建设思维在治国理政方面体现了党建工作的先进性,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即要求提高执政本领和执政艺术,树立廉洁的执政理念,又要按照党和群众的要求转变执政方式,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按照党和群众的要求来谋划部署党的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用广大群众的满意程度来检验改进与创新党的建设的效果,使党建工作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根本保证。

廉政建设思维在党的作风建设上体现了它的先进性,对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求弘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传统和作风,又要求树立与广大职工群众利益相一致的时代新风,坚持以人为本,树立良好的形象。要求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能力,树立为民、务实的优良作风,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实践中塑造并形成新作风、新形象。

廉政建设对党的制度和机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不断改进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工作的体制和机制,不断提高党的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同时必须把党的制度建设贯穿于党建工作中,为全面推进党建工作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组织、作风与制度保证。

廉政建设需要进一步探索党建工作的工作途径,为促进社会和谐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制度保证。

注重结合,优势互补。既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又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力争做到党建工作与管理工作相结合,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与市场化选聘人才的机制相结合,从严治党与依法治管理相结合,发挥民主管理作用与维护领导人员依法行使经营管理职权相结合,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区别对待,分类管理。党组织要适应形势发展,有针对性地设置组织机构,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工作。坚持推进党员责任目标管理,着重围绕解决本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确定责任目标,进行立项攻关,对非党员,试行承诺制,着重在保持党员本色、参加组织生活、参与文明创建、维护稳定等方面提出承诺内容,落实承诺措施,对流动党员,采取党员流动证、党员手册等方式,使每名流动党员都纳入党组织管理之中。

理顺关系,明确责任。明确党政领导的组织职责,摆正位置,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各尽其职,各尽其责,恪守本分,爱岗敬业的精神。同时,在工作上还要相互支持,互助协作,原则要坚持,处事要灵活,积极为对方履行职责创造条件。只有这样,党政关系才能理顺,工作才能促进。

创新思维,发挥作用。一方面要发挥现代媒体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另一方面是要发挥先锋模范人物典型示范作用,及时发现典型人物,总结推广先进经验,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再有,是要发挥主题实践活动的推动作用,确立活动主题,积极组织参与,调动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总之,党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复杂工程和长期工程,它是关系到党的事业继往开来的重大问题。各级党组织都要切实从创新的角度出发,用创新党建工作的方式积极回应新形势下构建和谐社会对党建工作提出的新挑战,从整体上不断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于传明,孔文.浅议以科学发展观创新企业党建工作[J].中国市场,2009(52).

[2]杨占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党建工作[J].党的建设,2008(09).

[3]涂晓玲,邹慧,郭杰忠.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企业经济,2007(12).

新时期农村电工建设 篇12

1 改革用工制度, 实现农村电工的职业化管理

要实现农村电工队伍的职业化管理, 就必须改革当前的用工制度。通过创新机制, 改革用工制度, 将农村电工纳入到农民合同工的用工范畴, 融入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 充分调动农村电工的工作热情。在农村电工的管理上, 要引入竞争机制, 实现用人的合理化和规范化, 通过用工合同化充分发挥潜能, 调动其积极性。

2 规范化管理, 实现农村电工的专业化管理

要实现农村电工的专业化管理, 首先, 必须改革当前农村电工的管理模式, 以专业化管理班组建设为基础, 实现农电管理的模块化管理;其次是要实现区域化管理, 打破现有的以村为供电范围的管理模式, 避免供电线路的交叉迂回, 最大限度地提高配电网络管理的经济效益和管理人员工作效率, 真正实现就近用电, 区域化管理;再次是改变农村电工岗位的终身制, 以流动促进农村电工岗位的优化配置, 以效益来体现农村电工的自身价值。

3 健全机制, 实现农村电工的动态化考核管理

进一步加强员工队伍建设, 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增强竞争忧患意识, 切实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健全新的用工体制下的监督考核管理机制, 在全员范围内实行末位下岗再上岗的动态化考核管理制度。

4 加强人才培养, 实现农村电工的市场化管理

上一篇:运营环节下一篇:洗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