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社会政策(共12篇)
新时期社会政策 篇1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 对农民集体土地征用的力度越来越大, 致使一个新的群体——失地农民群体正在形成。由于失地农民已经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因此政府和社会应对他们给予必要的政策补偿。
关键词:社会政策,政策补偿,失地农民
我国有13 亿人口, 其中8 亿是农民。 对农民而言, 土地承载着农民的一切, 它不仅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而且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 我国将有6 亿农民失去土地, 因此,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农民失地失业问题, 将是21世纪中国农村发展与稳定的严重障碍, 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 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问题的提出及引发的思考
1.失地农民问题的由来
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以后, 我国为了完成工业化的积累, 逐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最终形成了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体制。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导致农民基本处于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只能享有附着在土地上的生存和就业保障。所以对农民而言, 土地就是他们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在生活中扮演着社会保障、繁衍发展等多种角色。由于人口不断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等因素影响, 农民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减少, 土地正在变成一种稀缺资源, 伴随而来的是失地农民群体出现, 失地农民问题日渐凸显出来。
2.失地农民增多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在当前整个社会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 土地一旦被征占, 就意味着农民失去了基本生存保障。部分失地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 生活在城市的边缘, 在就业、子女上学、社会保障等方面又享受不到有关政策, 导致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突出, 已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
目前, 我国的失地农民每年要增加二百多万人。地方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安置, 主要采取货币化安置。然而, 一次性的补偿只能暂时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 当把钱花光后他们的生活将得不到保障。如果有这样一个群体在社会上流动, 会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呢?对他们而言, 他们已经没有什么再可以失去的东西了, 如果不满的情绪继续高涨, 那么他们就可能做出让我们预想不到的越轨行为, 这样势必影响社会的稳定。
二、新时期对失地农民给予社会政策补偿的可能性
社会政策是指政府在某种社会价值的指导下, 为达到某种社会性的目标而采取的社会性行动的总和。目前, 针对失地农民给予政策补偿的可能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失地农民的社会政策已初现端倪
近几年来, 各省出台的一系列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政策, 虽然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 但是从这些“星星之火”中, 我们看到了它的发展前景。
以哈尔滨市为例, 2006年为配合群力新区征地拆迁和开发建设, 按照市政府部署, 市劳动保障局出台了群力新区失地农民劳动保障相关政策。首先, 针对养老方面出台了新的养老保险政策, 规定失地农民可以以城镇个体劳动者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其次, 关于医疗保险, 失地农民可从参保之月起, 按规定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和住院医疗统筹费, 等等。 另外, 某省定南县2008年8月13日首批发放《失地农民证》。该县对领取了《失地农民证》的年满18周岁以上、养老年龄 (男60周岁、女55周岁) 以下的失地农民, 进行10年的养老保险补助。这说明该县已开始对失地农民实施养老保险优惠政策。
尽管这些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政策正在不断形成之中, 但我们也要看到, 由于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 我国社会政策体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 我国的社会政策已经初现端倪, 但还需要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力度,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2.高速发展的经济, 为社会政策的出台提供了强大物质基础。
目前, 我国政府已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社会政策的发展。据财政部消息: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全年财政收入达到5.1万亿元左右, 比上年增长31%。国家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保障的比例, 已经从1998年的5.52%提高到2006年的11.05%。财政部数据显示, 最近几年也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最快、财政支持力度最大的几年。中央财政安排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出, 已从2003年的4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14亿元。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我国已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可为社会政策的出台提供较强物质基础。
3.政府已经意识到发展社会政策的重要性
针对经济转轨时期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就业、收入以及其他基本权益问题, 近年来我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不少积极的政策措施, 尤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更是突出强调了民生问题。报告指出,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注重社会建设, 保障和改善民生, 推进社会体制改革, 扩大公共服务, 完善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民生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避免的问题, 只有将这个问题解决好, 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只有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保障, 才能让这个社会更加稳定。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并将解决民生问题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首先, 从就业政策来看。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改善就业结构。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 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 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其次, 从社会保障体系来看。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 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 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
以上只是其中的几个方面, 但是我们可以看出, 政府正在努力制定和实施促进城乡发展的社会政策。失地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一部分, 他们的利益正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三、当前失地农民的政策补偿建议
下面, 作者从政策方面入手, 对失地农民的政策补偿给出建设性的意见。
1.完善社会保障政策, 消除失地农民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在现行失地制度下, 农民是被动失地, 其失地风险应该由政府来承担。政府应该向他们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为他们办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等, 对困难户要提供廉租住房、教育减免、救济帮助等救助待遇, 促使他们消除对未来生活的忧愁。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不能只是一种应急性的政策, 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要注重失地农民在城市生活、发展的长远目标。在政策内容上, 既要有保障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的保障政策, 又要有提高失地农民防范风险能力的社会保险政策, 如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政策、医疗保险政策、失业保险政策等。
2.改革现有户籍政策, 确保失地农民身份的转变
现有的户籍政策, 将失地农民拒之门外, 因此他们不能享受市民的福利待遇。所以, 必须改革现有的户籍政策, 使失地农民能够和城里人一样平等竞争、平等就业、平等生活、平等居住。只有改革现有的户籍政策, 才能将他们纳入社会保障政策体系之中, 切实地保障他们的权益。
3.优化就业政策体系, 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失业又是不可避免的。失业不仅对失业者本人生活及家庭是个巨大冲击, 而且对经济发展和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都会带来负面影响。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就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 首先,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城郊农民, 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援助政策, 发给就业援助证, 给予重点就业帮扶;同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另外,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通过更多的企业来就地吸纳更多的失地农民。 其次, 根据失地农民文化层次差异、居住情况等特点, 有计划、有组织地使每个失地农民都能接受职业培训, 从而掌握一门以上的实用技术, 提高他们就业竞争的能力。
4.健全教育政策, 提高失地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
教育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它在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可以说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长远之计。失地农民的教育问题从总体上来看, 可分为失地农民群体自身的教育和失地农民群体子女的教育。由于失地农民向市民的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一代或几代人才能完成, 因此, 在城市化进程背景下, 失地农民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更应得到强调和重视。
参考文献
[1]郭士征.社会保障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157-163.
[2]谢志强, 李慧英.社会政策概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235-245.
[3]成至刚.社会保障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3:102-107.
[4]安东尼.哈尔, 詹姆斯.梅志里.发展型社会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64-65.
[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新时期社会政策 篇2
受历史与地缘政治的影响,中国是世界上面临最复杂的周边形势的国家之
一。从冷战时期强调意识形态与领土安全、奉行结盟到新时期提倡独立自主与不结盟的原则。从冷战时期的阶级斗争与阵营对抗思维到冷战后追求经济安全,倡导合作机制,提倡互惠、互利,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的周边外交根据时势不断深化发展,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节选《沧桑》)
国家安全形势与外交政策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国家自身的实力。由于我国的边境地理环境复杂,这决定了我国周边形势的复杂和外交政策的多重性。周恩来外交思想中有一个充满中国智慧的观点,叫做“行于可行,止于不可不止”。,就充满了这种智慧,能解决的问题先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不失控。正因为如此,尽管中国周边各类矛盾纠结、复杂异常,问题有时甚至很尖锐,但中国与周边国家已经建立了各种各样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的周边总体上是睦邻友好、和平稳定的,中国外交为中国迅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
尽管现在国民有部分人在看待国家外交政策上说太过弱势,现在的中国是大国了,今非昔比了,不需要在忍气吞声了„„,我原来也一直这样认为。可是多方考虑来看,中国目前的形势还真不让人乐观。毛主席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在如今的外交中仍然适用。弱国无外交不是空话。苏联解体以来,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在世界上为所欲为,强制干涉他国事物,没人敢说一个不字。我想在美国的外交政策中,一切都是基于其铁血手段为基础的。当今的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是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要想借这个机会真正的强打起来,必须要制定一个适合中国自己的外交政策,来应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既要保全自己、发展自己,还要担负起“一个负责的大国”应尽的责任。
美国为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保持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必然把把中国列为重点打击对象,在各方面遏制中国发展。从“藏独”,“台独”,“钓鱼岛事件”,“南海问题”等一系列事件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诸多国家都对中国持敌对台独,对于萨科奇公然会见**这样名目敌视的事件不少,所以中国外交政策的防御重点在于这些国家,当然则并不是说要武力相向,能在外交手段上改变最好。看中国现在的外交,我个人认为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外交政策上也可以看出中国采取的是睦邻友好的政策,对于某些国家的挑衅,我国也从来没有用武力回复,尽量用最和平的方式来应对这些事变。
“2011年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启之年。世界多极化趋势将继续发展,世界经济复苏和变革进程将继续演进,各国围绕后危机时期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综合国力的合作与互动将继续深化。2011年也是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国与世界的发展目标一致,合作领域更加广阔,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我们将积极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新要求,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和平发展、科学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与国际社会一道,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作出新的贡献。”(节选《杨洁篪部长在新年招待会上的祝酒辞》)从杨部长的致辞从,可以看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中的外交政策仍是以努力搞好双边关系,为中国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主要目的。
外交部在新时期对周边问题上,有人用“稳定两翼,强固后背,经略东南,斗而不破,打牢依托”来勾画。看过其文章后,我个人总结:“稳定两翼”具体就是稳住朝鲜、日本和印度。“强固后背”就是巩固发展中俄关系,把欧亚大陆发展成中国的战略腹地;“经略东南”就是解决台湾问题,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在亚太地区乃至国际地位;“斗而不破”就是不管和美国的关系好不好,但表面上都不能撕破脸;“打牢依托”是形成以我国为首的圈子,即发展自己的伙伴。外交部提出过,现今中国要加强首脑外交,增强中国和邻国之间的信任,消除周边国家的戒心和疑虑。
纵观中国近几年的活动,我个人认为中国如一个巨人一样,开始站起来了。尽管国际上阿以冲突不断,伊朗核问题严重等一系列事件发生,但中国依然在如此动荡的世界格局中展现自己,奥运会的壮丽举办,世博会强势展现都表明了现今的中国在慢慢崛起了。外交上,我国积极与各国的合作,来增加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从金融危机中可看到中国外交的成功。最近的钓鱼岛事件,中国外交强硬的态度也可以看出,多余敌对势力,我国是不会妥协的。
新时期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演变分析 篇3
[关键词] 新时期;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演变
一、新时期农村义务教育政策演变特点
(一)政策的目标追求:从机会平等到过程平等
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重点目标。1978—1984年以恢复教育秩序与普及初等教育为基本目标,1985—2000年以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基本目标,2001—2007年以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基本目标。不同时期的基本目标都是为了让农村孩子有机会与城市孩子一样,有权利接受义务教育,不因民族、性别、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的差距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显然,这一段时期是在追求教育的机会平等。
2007年完成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任务后,国家又围绕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2009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教师补充工作的通知》,扩大实施被证明有一定成效的“特岗计划”;2010年启动针对落后地区教育的两项“国培”工程,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2012年下发《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4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出《关于开展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督导的通知》,指出要确保满足义务教育最基本的办学条件。这一系列政策的实质,是为了让农村孩子在获得了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基础上,还要获得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资源,以实现他们在接受教育中的过程平等。可以看出,新时期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制定,始终体现出对“平等化”[1] 的追求。
(二)政策的重心转移:从侧重效率到侧重公平
1978—1984年改革之初,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渴求,政策实施的重点聚集在大力普及初等教育上。在此过程中,作为制定政策主体的政府,很快发现在当时百废待兴、经济落后的社会背景下,要在全国内实现初级教育的普及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为了尽快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渴求,国家在发展教育事业时,只能集中资金去发展能为社会直接输出人才的高等教育,重点在基础教育条件相对较好、办学质量较高的城市投资建设中小学。这是侧重从发展效率的角度,来制定教育政策。尽管现在有些学者对此颇有微词,但在当时条件下也算是一种最现实的选择。
进入二十一世纪,面对农村基础教育处于严重弱势的情况,政府逐渐认识到造成农村基础教育落后的结果与长期侧重效率的政策取向有很大的关系。基于义务教育在整个教育阶段中的基础作用,政府选择对农村义务教育实施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政策补偿。基于这样的认知,2003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强调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育,由此开始了对弱势农村义务教育的倾斜补偿。倾斜补偿性政策主要有三类:一是发展性政策,包括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2006年开始实施的大规模招收农村特岗教师等,以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提升农村教师素质;二是保障性政策,如2005年下发的《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确保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应有投入;三是救助性政策,如2001年开始实施推广的“两免一补”等,以更大力度资助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这些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倾斜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义务教育日益扩大的差距。
(三)政策的形成动力:从问题倒逼到目标引导
新时期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形成的主要动力是来源于问题的倒逼,也就是在实践中一些教育问题逐渐积累,导致矛盾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才出台相应政策。如1978—1984年间出台的种种规范和整顿农村教育的政策,就是因为“文革”十年对基础教育造成严重破坏,教育秩序一片混乱,亟待出台政策保证教育教学正常进行。1985年中央出台《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也是因为当时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已经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体制与1984年出台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精神不符合。二十一世纪初出台的“一费制”政策以及教育收费公示制度,是为了遏制当时让广大农民群情激奋的教育乱收费现象,以稳定农村教育形势。这一问题倒逼的政策形成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性、救急性特征,政策出台应有的前瞻性严重不足。
随着教育事业的整体推进以及管理经验的日益丰富,政府对义务教育重要性的认知日益深刻,再加上学界为政府决策提供大量的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决策方式日趋呈现出目标导向型的公共政策形成特色。这一新型决策方式,指公共政策的决策主体根据对影响教育发展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前瞻性地提出农村基础教育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的可行性发展目标,然后围绕这一目标制定公共教育政策。
这一特点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见端睨。如1993年出台了作为九十年代发展规划的《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在综合考量种种因素后,提出了“到2000年以农村为重点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一中期发展规划。1994 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落实〈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的实施意见》,强调县级政府在组织义务教育实施方面负有主要责任。1996年国家正式启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进行大规模资助。接下来,还陆续出台了《农村教育集资管理办法》《关于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女童教育工作的十条意见》等政策。
到新世纪,这一决策方式更加普遍。围绕以西部农村为重点,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政府做出把新增教育资金主要用于农村教育的重大决策,先后实施了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二期工程、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政策。对于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的农村基础教育来说,这一目标导向型的决策方式无疑是更加适用的。
二、影响农村义务教育政策出台与实施的因素
(一)政策出台:作用于教育的多重因素互动
一是社会环境。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农村,乡级基础政府取代了公社体制,农村经济不断发展,但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日益扩大。二是国家发展教育的宏观政策。农村义务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一部分,不可能不受国家宏观教育政策的影响。三是教育发展水平。政策制定和调整均基于客观实际,教育自身发展的水平必然也是客观实际的一部分。四是教育政策决策者的认知和能力。教育政策总是牵扯不同阶层人们的利益,这些利益经常是互相冲突的,因而政策制定者往往会就各方面的利益进行综合考量。那些被政策制定者认为是当下最有价值的领域,往往在政策出台时就会对它倾斜。农村基础教育政策也是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价值判定变化而变化的。五是农民接受教育的诉求。作为义务教育重要相关方和参与者,农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也是影响教育政策制定的重要因素。
上世纪九十年代分税制改革,由于对农村义务教育负有投入主责的乡镇政府财权与事权严重不对称,导致教育投入空前困难,而中央并没有及时向上提升负主责的政府层级。造成这种境况的原因是,当时各级财政都比较困难,中心任务是在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前提下,追求经济高速增长。追求经济增长坚持的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因此,国家有限的财政资金没有大规模投入到基础较差、见效较慢的农村教育上,而是投入到了最能出效益的其他领域。199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强调县级政府在组织义务教育实施方面负有主要责任,但这项政策并没有得到真正实施。直到2001年,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央财力逐渐增强,基于城乡基础教育差距日益扩大,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政府更穷、教育负担更重,以及高校不包分配的现实条件,才开始向上提升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和投入的政府层级,以解困局。
(二)政策实施:效果有时难以彰显
正是由于教育政策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因素具有联动性、动态性等特点,政策的制定者在把握这些特点和所处的实际环境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因此,出台的政策可能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影响政策的各种因素并没有消失,它还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这些因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与制约,往往不是政策决策者和政策本身所能控制的。因此,教育政策只能被动地适应这些因素及其变化,这无疑会影响政策的执行效果。
新世纪初,经过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一费制”政策,不再征收教育附加费以及进行教育集资,财政转移支付主要用于教职工工资。当时很多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资金缺口很大,难以维持学校正常开支。针对这种情况,2003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农村基础政府要确保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并力争有所提高。实际上,这一政策出台后的效果非常有限,因为当时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并没有多大增加,农村基层政府经过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由于不能征收教育附加费和进行教育集资,财政能力大为降低,无法确保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
三、新时期农村义务教育政策价值追求的三维审视
根据教育政策学理论,我们还可以从追求政策的效能价值、效率价值和公平价值三个维度 [2],对教育政策的价值追求进行审视。
教育政策的效能,是指国家在确定合目的性的教育发展目标后,通过相应政策的实施所达到该目标的实现程度。新时期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普及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再向高水平教育发展推进。鉴于义务教育对人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1985年,国家提出了要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通过各种政策的积极实施,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到2007年实现了包括广大农村的义务教育全国普及。美国普及义务教育用了70年,日本、法国、英国各用了35年、30年和25年,苏联用了15年,但普及的只是四年制义务教育 [3]。对比其他国家,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落后的大国,可以说是用相对较少的时间完成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政策效能价值良好。
教育政策的效率,即教育政策运行所消耗的教育资源与该政策为教育发展所创造的收益之间的比例。在二十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中国用了不足全世界3%的教育经费,支撑的是全世界22%的受教育人口”[4]。1979—2000年公用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大体浮动在2%—3%,2001年后公用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接近3%,而这两个时期发展中国家这一数据平均水平超过4%。[5] 鉴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前,国家长期在基础教育中实行重点学校政策,到九十年代中期,这一政策虽被取消但仍保留了强大的惯性,在现实中有种种变通,对处于弱势的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相对更少。尽管如此,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进度并没有停滞。到2007年底,我国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3022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8.5%,“两基”人口的覆盖率99%。[6] 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政策的效率价值。
教育政策的公平价值,也就是说,作为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的手段,教育政策的整个实施过程都应追求公平。新时期农村义务教育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普及和提升义务教育的水平。公平性本身就是义务教育具有的一个重要属性,义务教育的公平,涉及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2007年全面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说明教育政策追求的机会公平已经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到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表明,已实现的公平远非高质量的公平,教育政策对公平价值的追求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吴家庆,陈利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创新发展的特点[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
[2]褚宏启.教育政策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2-86.
[3]顾明远.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纪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11.
[4]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课题组.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24.
[5]魏所康.国民教育论—和谐社会建设与公共教育政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3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 / 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54/info 12099
72965475254.htm.
责任编辑 张淑光
[基金项目] 江西省2012年教育规划重点课题“关于新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变迁的研究”的部分成果,(12ZD068)。
新时期社会政策 篇4
关键词: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价值理念
一、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价值理念概述
1. 公共政策
中西方学者对公共政策内涵的界定有所不同。西方学者把公共政策内涵的界定分为:政治行为型、政治过程型、价值分配型和生态行政型四种。例如:美国学者詹姆斯·安德森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机关或政府官员制定的政策”。哈罗德·拉斯韦尔与亚伯拉罕·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就是一种既定的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罗伯特·艾斯顿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学者陈振明认为,“公共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总结并借鉴中西方学者对公共政策含义的界定,本文认为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是指社会公共权威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根据公众需要所制定的各项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
2. 公共政策价值
在现代社会,政府如果能够适应社会需要,满足公共需要,实现公共利益,那就是有价值的,否则,就是无价值的,其存在的合法性就会受到怀疑。因此,“政府为了摆脱合法性危机,在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社会主体多元化的公共需求,进行公共政策制定、执行与评估,促进公共利益实现,以达到各社会主体的利益共享。”基于不同社会主体多元化公共需求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既体现了公共政策的科学价值,又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民主价值。
3. 公共政策价值理念
公共政策价值理念表现为一定的需求和利益、有用与无用。因而,公共政策价值也就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政策本身的价值,即公共政策本身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二是公共政策的价值影响,即公共政策所追求的价值,所要达到的目的。本文中的概念是指公共政策的价值影响,即公共政策价值分配的利益要求和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公共政策价值理念是指在一定价值观支配下的公共政策价值分配的利益倾向与选择,亦即公共政策制定者以及其他涉及政策决策过程的人共有的偏好、个人愿望和目标。
二、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价值理念转变的历史演进
1. 我国公共政策价值理念的第一次转变:以物为本
20世纪80年代,我国公共政策价值理念经历了第一次转变,围绕着效率与公平展开的,这次转变是以急转方式出现的。在政策领域方面,它从“抓革命,促生产”的以政治革命和阶级斗争为纲,转向“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决策原则。由此产生的公共政策价值理念中,效率被作为中心价值,公平只是作为补充性价值。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关注公平时,考察的主要不是现实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经济和社会公平的价值要求,而更多地是考虑为促进经济效率而出台的改革政策是否超出了“民众的承受能力”。这种公共政策价值理念对推动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我国公共政策价值理念的第二次转变:以人为本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政策价值理念经历了第二次转变,是绕着改革、发展与公平展开的,这次转变是以平缓方式出现的。我国公共政策价值理念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公平和正义的概念不再仅仅是以“兼顾”的方式出现;二是提出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建设的成果”原则;三是在处理发展中的各种矛盾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成为更高的价值理念;四是认识到公平对效率的正面影响;五是提出了改革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手段;六是明确政府在促进和保障经济和社会公平方面的责任,将政府工作的重心更多地转移到维护经济和社会公平,并且成为衡量政府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
三、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价值理念的创新与定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政策价值理念经历了以物为本和以人为本两阶段,如何定位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价值理念,成为我们当下必须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1. 基于治理的公共政策价值理念:公共治理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个人暴力恐怖事件、社会群体性事件等社会问题凸显,这些长期积累下的社会问题随时都可能引发公共危机。每当爆发公共危机时,人们习惯于依赖政府解决。然而政府的管理、责任、能力是有限的,政府必须寻求社会力量的参与、合作与支持,全社会共同面对危机、共同承担化解危机的责任,构建一个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和衷共济、相互信任的危机应对机制。
2. 基于和谐的公共政策价值理念:公共和谐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改革的收益与代价之间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贫富分化、环境恶化、城乡差距等社会问题凸显。政府必须重新审视公共政策,满足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公共政策核心价值理念的确立。在社会转型时期,以公共和谐作为公共政策价值理念,有利于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之间的协调与发展。公共和谐理念的提出,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选择提供了新的视角。
3. 福的公共政策价值理念:公共幸福
近几年,公共政策学开始把幸福作为衡量公共政策优劣的一项重要价值标准。“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幸福是一种公共幸福,即大多数社会公众为了个体或集体的美好愿望,在创造以及享受劳动成果的过程中,基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美满而产生的一种持久的、深刻的、美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体验。”随着幸福问题的深入研究,幸福理念正在融入各国公共政策的价值体系中。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一些城市开始加强了对公众幸福感的关注,这正是公共幸福作为公共政策价值理念的一个良好开端。
4. 理政策理念+公共和谐政策理念+公共幸福政策理念:以心为本
由人本位的管理升华到心本位的管理,其最大的区别是:人本管理强调的是来自外在引起的心灵感动;心本管理更强调内在心灵的自觉。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的本质是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最高的管理可类比如“生命的管理”,而“生命的管理”是“没有管理的管理”,是一种最高形式的“管理”,也是多快好省的“管理”。物本管理的特点是人被外在控制的;人本管理的特点是人受外界感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我对你好,你也应该对我好”;心本管理的特点是人是内在的自觉,一切都出自内在的自觉。往最好的方向去努力,最严格的要求,才能获取最大的超越以及最大的幸福。“综上所述,心本位管理阶段就是由外在的控制到外在的感动,再到内在的自觉这样一个过程。心本管理的理念,实际才是真正把握了人本管理的核心。”因此,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价值理念的定位应该是一种“以心为本”的价值理念,具体表现为公共治理的公共政策理念、公共幸福的公共政策理念和公共和谐的公共政策理念。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种公共治理的公共政策理念的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层面的价值理念,这是一种公共和谐的公共政策理念的体现;公共治理和公共幸福的公共政策价值理念离不开公共幸福的公共政策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吴甘霖.心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苗振国,孙萍.基于幸福理论的公共政策价值整合[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6).
[4]张宁.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价值理念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0,11.
[5]黄建钢,骆勋.新公共政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吴丽娟,郑志平.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治理理念和公共政策[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0(2).
新时期社会政策 篇5
一、判断题(10 道)
1.信访受理以后,行政机关原则上的办理时间是30天,如果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延长时间的话,可以延长一个月。(?)
正确 √ 错误
2.现在社会上对信访这一行为大多持反对的观点。()
正确 √ 错误
3.如果一个行政机构收到的信访事项属于本机关的法律职责范围,但是该机构并非信访机构,那么该机构可以不受理这个事项。(?)
正确 √ 错误
4.所谓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这个信访概念是一种大信访的概念。()√ 正确
错误
5.在信访问题中,有关工作人员可以违反规定,使用警力处理群体性事件。(?)
正确 √ 错误
6.人民群众把自己遇到的一些社会纠纷和矛盾向有关的部门反映出来,是他们依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所享有的一项权利。()√ 正确
错误
7.各地方各部门的主要领导要对本地区、本部门的信访工作负总责,但可以完全交由下属来解决,不必亲自推动解决。(?)
正确 √ 错误
8.信访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正确 √ 错误
9.目前,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仍然可以对信访人员采取收容遣送的措施。(?)
正确 √ 错误
10.信访人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和诉求,这些都是允许的,但是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来的,而不能违反这个规定来妨碍社会秩序来损害国家利益,损害群众利益(?)√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0 道)1.4、(?)是我们新时期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准则,是对那些领导不利,没有严格履行信访责任、工作责任的相关领导人员的鞭策和警示。√
A.中纪委和三个部门的解释和规定
B.《关于信访条例的若干规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信访工作的内容
D.《党纪处分条例》中有关信访工作的内容
2.《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是我们新时期做好信访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
A.法律依据? √
B.政策依据
C.政策导向
D.思想准则
3.目前我们信访工作中存在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是()
A.信访意识不强
B.信访体制不健全
C.信访机构不完善 √
D.信访渠道不畅通
4.中共中央、国务院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
A.38786
B.38993 √
C.2007年3月10日???
D.2007“年”10“月”3“日”;-;-5.新修改的《信访条例》于()开始实施
A.2005年1月10号 √
B.2005年5月1号
C.2006年1月10号
D.2006年5月1号
6.通报就是为了保证转送和交办的信访事项得到及时的办理,信访部门要向(?)报告该信访事项的处理情况。
√
A.上一级人民政府的信访部门
B.上一级人民政府
C.本级人民政府?
D.国家信访局
7.各地方各部门的(?)是信访工作的第一负责人。
A.执法机构
B.共产党员 √
C.主要领导?
D.秘书处
8.2、2008年8月4日,中纪委对信访违纪行为适用(?)也做了一个解释。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条例》
C.《中国共产党党章》 √
D.《党纪处分条例》
9.国务院于()公布了新修改的《信访条例》。
A.2006年1月10号 √
B.2005年1月10号
C.2005年5月1号
D.2006年5月1号
10.3、如果政府机关对自己的职责不认真履行导致损失的产生,那么政府应承担(?)√
A.直接责任
B.主要责任
C.连带责任
D.领导责任
三、多选题(10 道)
1.信访局对下列六种情况可以要求有关行政机关进行督办 √
A.没按照规定反馈信访事项的办理结果
√
B.没有正当理由却不按照规定的时间办理、办结信访事项 √
C.没按照规定的程序来办理信访事项
D.因不可抗因素导致办理事项不能按期办结 2.信访事项的办理制度调查包括(?)
A.审核制度 √
B.回避制度 √
C.核实制度
D.听证制度
3.要认真落实信访工作的领导责任制要注意(?)√
A.是要建立信访问题的领导责任体系? √
B.是要完善对信访问题的考核评价的办法 √
C.是要严格执行信访工作责任制
D.要加强对信访人的监控
4.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重要的是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处理好()的关系。
√
A.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
B.党的利益和群众利益 √
C.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
D.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5.信访工作基本原则包括下列的()√
A.方便信访人原则
B.延时执行原则
√
C.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D.批评教育原则
6.信访在化解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原因是()√
A.信访是解决社会矛盾和纠纷的一个很重要的法定方式。
√
B.信访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C.信访可以完全改变社会中的不良现象
D.信访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党倾听群√
众呼声的窗口,是党体察群众疾苦的一个重要渠道
7.当前,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的社会主要矛盾和纠纷有()√
A.土地征收、征用 √
B.城市建设拆迁 √
C.三农问题 √
D.环境污染 8.根据2003年12月31日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对一个党员的党纪处分包括以下的()√
A.警告 √
B.严重警告
√
C.撤销党内职务?
D.党内谈判
9.中纪委对《信访违纪行为适用<党纪处分条例>若干问题》做出的解释中指出,对信访违纪行为责任追究,特别是对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责任追究,该条例适用于()√
A.行政机关和有关单位
√
B.企业、事业、组织当中的共产党员
C.人民群众
√
D.行政机关和有关单位的工作人员 10.信访人包括()√
A.本国公民 √
B.法人 √
C.外国人 √
新时期社会政策 篇6
【关键字】土地储备、房屋征收、新时期、影响
0、引言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颁布出台后,与原《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相比,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有了更为完善和详细的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政策的实施,也在不断影响土地储备制度,改善发展形势,对于我国今后经济发展获取土地载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以下本文就对此做具体介绍。
1、新时期房屋征收政策
在新时期我国房屋征收政策中,不仅规范了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和补偿活动,同时也有效维护房屋资产征收的公共利益,有效保障被征收房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效确保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1】。确保公共利益明晰化,强制征收司法化,实现补偿标准市场化、征收过程程序化等新亮点,在法律层面上规范了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房屋征收、补偿工作的监督和检查,优化土地规划策略,制定科学的土地储备对策;对于对房屋评估结果存在异议的被征收人,须允许其申请依法进行复核评估,维护被征收房屋人的合法权益。
2、土地储备制度特征
2.1规划落实房屋土地资源
对于储备土地,土地管理部门按照法定土地管理程序,根据当前土地市场运营机制,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调控。在土地储备工作开展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多个规划因素,科学编制土地储备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将年度实施计划落到实处,实现对土地的回收、土地收购以及土地置换等管控形式,确保国家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2.2调控房屋征收职能
根据“关于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通知”的相关规定【2】,增强国家政府部门对新时期房屋土地的调控能力。当前土地储备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土地储备中心代表国家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土地,实现土地资源管理“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有效地调控土地市场,并且采用“招、拍、挂”市场化运作方式供应土地;土地收益上交财政,除中央政府参与分成的部分外,其余留给地方政府,促使地方政府获得土地资产的最佳效益。
2.3改善土地储备形势
新时期房屋征收政策增强了我国土地储备制度的效力。不仅改变土地征收功能与供应结构,同时也确保政府垄断土地,避免滥用土地使用权、转让土地使用权现象的发生;实现“毛地出让”权利向“净地出让”权利的转变,稳定土地使用权规划参数,有利于政府有效地控制土地,更好实施土地规划。
3、房屋征收政策对土地储备制度产生的影响
3.1提升政府调控手段
对城市中心区、旧城改造区域以及近期发展的地域,根据其土地开发特征,优先细化控制房屋土地资源,充分发挥调控作用,在土地储备供地方案中,在城市中应该严禁供给别墅类房地产项目的储备土地,有效发挥国家土地储备的房屋建设用地调控能力,切实解决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维护、防灾减灾、文物维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用地需求。在实际土地储备工作中,可通过召开土地储备、房屋拆迁工作大会,将土地储备和房屋征收任务分解到各部门,通过制定工作方案,严格奖惩举措,将任务落到实处,有效解决土地储备与房屋拆迁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对于保证性安居工程的用地需求,政府各相关部门应该做到“依法依规、公开透明、让利于民”,动员组织社会力量主动参与房屋征收,运用提案等方式优化房屋征收。如在北京土地储备中,与过去相比,政府主导土地一级开发成本比以往企业项目低30%左右,大大降低了土地储备开发成本。
3.2增强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益
针对新时期存量房屋土地,应该强化其土地的利用效率,有利于提升土地资源的总体规划质量。针对实践来看,对于一些经营性资产,如:厂房等,政府往往采取土地储备的方式予以“定点收购”,双方根据市场价格进行协商,当然操作中有时也会参照征收补偿的相关程序进行。另一方面,一些区县政府的征收补偿资金来源需通过土地储备机构为平台进行融资,解决征收补偿费用来源【3】。对于国家的土地储备机构,也应积极组织展开土地前期开发工作,可以为政府供给“净地”提供有效保证。土地储备管理部门应优先储备闲暇土地资源,狠抓落实房屋征收储备工作,并且可以依法查办违法行为,对于非法占地、卖地、租地等现象给予制止,并实施处罚。
3.3强化土地的市场运营工作
完成国家土地资产的市场化运营工作,为土地招标、房屋土地拍卖以及土地资产的挂牌经营制定相应方案,确保土地市场的完善化、公平化竞爭,提高土地市场的竞争透明度,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政府部门的土地资产收入,还可以促进城市化建设进程。对于土地储备中,一些房屋征收部门,也可以根据房屋征收的施行单位规定,得到房屋征收储备后的权益补偿,但房屋征收施行单位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房屋征收部门应建立市区房屋征收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市区房屋征收从业机构、从业人员以及征收补偿安置资金、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等社会关注的事项纳入信息化管理,从源头上对市区房屋征收工作进行监督,逐渐建立房屋征收信息网上查询机制。
3.4强化土地储备制度执行
对于我国的土地储备制度立法执行效果,应该明确表明当前土地管理中土地储备制度的性质,划定好土地储备的使用功能范围。应该启动在土地收益评估范围内的土地资产保护工作,有效地维护我国国有房屋土地资产,加强土地储备的调控机能,使其实现土地增值。可以应用科学的测算方法,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审定土地储备资源的范围,有目标、有明确方案地进行土地储备工作,确保房地产市场与土地市场的谐同发展【4】。切实解决土地储备中的遗留问题,提高新时期房屋征收人员的素质,加强土地储备政策宣传,发挥土地储备制度的司法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要依据房屋土地总体规划策略,并且可以结合近期房屋建设规划内容,有组织的进行土地储备【5】。
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房屋征收政策的影响下,完善土地储备制度,实现土地储备制度与房屋征收补偿的共同协作,不仅可以促进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可以有效的维持房地产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品;李世平;土地储备制度与房地产业发展[J];特区经济,2012,07(18):41-42.
[2] 陈标金,李颖欣;房地产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与政策调控效果——兼评房地价格关系[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4(12):76-77.
[3] 毛中根,林哲; 土地管理,土地储备制度与房地产开发——兼论地价与房价的关系[J];上海经济研究,2010,21(14):56-57.
[4] 杨宗艳,陈辉;对我国土地储备模式的探讨-土地储备[J];国外建材科技,2011,06(34):45-46.
新时期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篇7
第一阶段:计划生育政策的思想准备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没有明确的人生育政策, 人口发展处于无计划状态, 人口自然增长率1952年达到20‰, 以后的几年有增无减。1955年3月中央在卫生部党组关于节制生育问题报告上指示:“节制生育是关系广大人民生活的一项重大政策性的问题。在当前的历史条件下, 为了国家、家庭和新生一代的利益, 我们党是赞成适当地节制生育的。各地党委应在干部和人民群众中 (少数民族地区除外) 适当地宣传党的这项政策, 使人民群众对节制生育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标志着我党由反对节制生育到赞成节制生育思想认识的转变, 第一次把节制生育上升到党的重大政策的高度。
1957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说:“要提倡节育, 要有计划地生育”。马寅初先生在1957年7月《人民日报》上发表《新人口论》影响广泛, 成为当时学界最具代表性的著作。
第二阶段:计划生育政策的提出及其在部分市、县的试行。1962年12月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批示, 主要在城市、农村大约只有五分之一的县不同程度地开展计划生育试点。但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推行, 计划生育工作被停顿, 人口又处于盲目发展的状态, 1966年至1969年这四年间, 年均人口出生率都在34‰以上, 年净增人口都在2000万以上。
第三阶段: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形成和全面推行 (“晚、稀、少”生育政策) 。1973年明确了“晚、稀、少”的方针, 1974年2月中共中央转发上海市和河北省的有关报告中, 肯定了按“晚、稀、少”要求结婚和生育的政策。1978年10月, 中央批转《关于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的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晚、稀、少”的内涵, 具体提出晚婚为女23周岁, 男25周岁, 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 生育间隔三年以上。对职工和农民接受节育手术以后的福利待遇问题作出了规定, 要求城市住房和农村口粮、自留地分配等社会经济政策和其他一些规定, 都要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以“晚、稀、少”为主要内容的生育政策基本形成, 在城乡逐步得到落实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国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1下降到1980年的2.23, 人口出生率由33.43‰降至18.21‰, 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5.83‰下降到11.87‰, 净增人口由2321万减少到1163万。
第四阶段:人口计划生育政策进一步收紧 (“一孩”生育政策) 。1989年9月25日党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号召“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一胎化的计划生育政策成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第五阶段:逐步稳定完善计划生育政策。1984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 政府依据各地实际情况在“合情合理, 群众拥护, 干部做好工作”的原则指导下, 逐步放宽了农村地区的生育政策, 并完善了各地方的具体计划生育条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2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所取得的成就
计划生育政策三十年实现了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 使中国13亿人口日推迟4年到来;同时我国人口健康和教育水平也得到了一定提高,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全国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为9.54%, 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水平, 经过努力中国人民的总体健康状况也有极大改善, 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均有显著下降, 人均寿命值由解放前的35岁增长到71.4岁;随着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迅速上升, 抚养比下降1/3左右, 劳动力资源供给丰富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宝贵的“人口红利期”, 人力资源优势成为中国的竞争优势。
3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3.1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妇女总和生育率长期低于人口生育的自然更替水平。从人口发展规律来看, 人口的发展既要避免过高增长, 也要避免负增长。上世纪70年代末人口学家运用略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计算出符合人口自然更替水平的妇女总和生育律的临界值为2.14。目前我国的妇女总和生育率从实行计划生育前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 当妇女总和生育率长期低于人口生育自然更替水平时, 人口增长惯性稳定一定水平后总人口规模增长缓慢, 导致少儿人口、青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规模的下降, 按目前公布的妇女总和生育率1.8及下降趋势, 学者预测2030年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新变化。如表1中所示, 五次人口普查15—64岁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2008年达到80%左右;65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由1953年持续增长, 2008年为8.3%;青少年人口比重却逐年减少, 2008年为19.0%。由此形成的中国人口金字塔的顶部 (老年人口数量及其所占比重) 不断增加中间膨胀, 而底部 (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及其所占比重) 呈现不断收缩的明显态势。
计划生育政策引发的人口问题凸现, 计划生育政策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一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养老问题。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 中国已于1999年正式进入老龄社会, 按现在的速度发展下去, 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绝对数量大使社会供养矛盾突出。实施计划生育前养老问题多是由子女分摊,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使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比例, 从以前的多个子女照顾一对老人变成现在的一对夫妻要照顾四位老人, 为子女带来了更大的负担, 同时也给政府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 越来越多的养老保障问题需要社会和政府解决。
二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第三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男女性别比为108.5, 而2007年上升为120.2, 按此速度发展下去, 据有关专家预测, 2020年我国处于适婚年龄段的男性比女性将多出4000万人。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方面, 中国社会几千年来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特别是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这一思想仍占据着主导地位。另一方面, 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偏差的存在, 在政策执行中对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问题的监管不力, 导致一些家庭为了达到生育男婴的目的, 通过各种非正常渠道到医院做胎儿性别检查, 一旦检查发现所怀女婴, 立即中止妊娠。
我国人口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每年出生约1500万新生儿, 严重出生缺陷的占1.3%。农村贫困地区由于医疗卫生水平的落后孕婴死亡率较高。同时农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较低, 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11%, 初中程度的占50.38%, 小学及小学以下的占38%, 其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7%;全国文盲、半文盲的90%以上集中在农村。
3.2 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设想
任何政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需要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进行适时稳定的调整。当前适度稳健地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是很现实的选择, 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目标应逐步转变为以调整人口结构为主, 提高人口质量为主。
设想一:适度提高妇女总和生育率, 逐步放宽生育“二胎”政策。包括, 落实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可生育二胎的政策;调整农村地区现行的“一孩半”政策, 允许农民家庭生育第二个孩子。这样有效地避免了妇女总和生育率降低带来的人口总量的负增长, 缓解了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人口社会问题。
设想二:第一胎和第二胎之间应有一定时间的生育间隔, 准许生育两个子女, 严格控制生育三个子女。尽量拉长两胎间的生育间隔, 减轻家庭抚养孩子的压力的同时也可以避免每胎孩子在成长中的遇到的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
设想三:在稳定人口数量的同时, 还要不断地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今后我们应该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国民生活水平, 完善医疗保健制度, 力争使我国出生人口的预期寿命在2020年达到76岁以上, 2050年进一步提高到80岁以上。不断提高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提高全国人口科学文化素质。
4 强化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路径选择
政策宣传方面:加大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 普及计划生育知识。结合“五五”普法, 借助媒体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法制宣传, 深入开展国策、国情、人口形势教育, 让群众认识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广大的农村地区要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促进计划生育惠民政策深入人心。
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主体建设。完善计划生育工作者的准入、选拔、培养、交流、退出机制, 加强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推进计划生育工作从“强制式”到“自愿式”的转变, 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计划生育工作者应摆脱传统思维观念的束缚, 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给予满足, 随着群众的意愿和社会的要求逐步完善, 做到管理到服务的转变。
建立和完善利于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政策环境。 (1) 健全计划生育的奖罚政策。一方面, 设立专门账户管理计划生育罚款, 并通过再分配的方式转给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家庭户, 作为奖励;另一方面, 计划生育奖罚的额度标准应该定在能弥补家庭为遵守计划生育而付出的成本上, 这样才能起到奖罚的作用。 (2) 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健全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是全面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后盾,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落后的生育观念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 但是在没有相应社会保障的情况下, 养儿防老、人多力量大就成为农民的选择。农村违法生育现象必然不断涌现, 性别比指标居高不下。立足于现实从长远看,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从根本上改变家庭实施计划生育的后顾之忧。 (3) 建立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各级财政逐年增加投入确保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基本建设和队伍建设、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等经费的落实。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向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投入。积极运用市场机制, 采取建立基金、开发险种等方式, 吸引国内外资金。加强监督检查, 严肃查处在奖励优惠资金发放和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使用中的违纪违法行为。
我们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稳定低生育水平, 提高人口素质, 适时的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 解决人口问题, 以适应未来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三十多年的实践计划生育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进入新时期我国国情和人口形式发生变化, 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本文通过分析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必要性, 提出调整设想及强化计划生育政策执行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演变历程,成就,调整设想,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1]王海燕, 张传武.新世纪中国人口问题概论[M].济南:济南出版社, 2000.
[2]张纯元.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演变历程[J].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0 (1) :48.
[3]李晓波.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不能否定[J].学习月刊, 2009 (7) .
[4]黄信杰.浅析G市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实效的原因及对策[D].复旦大学.
新时期社会政策 篇8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一、注重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意义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 其中,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 协调的运用无疑在这一成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 重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同性, 在实施中注意二者的共性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
从根本上来说,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终目的都是通过使供给与需求在变动中保持在一个最优的结构进而使社会经济维持在一个长期稳定的状态。从实施手段上来说, 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 二者通过政策来达到调控的过程中, 往往需要相互配合才能使效果达到最好, 任意一方都不可能完全凭一己之力使问题得到完美解决, 而是需要相互弥补分别利用双方的优势来实现政策效益的最大化。以08年金融危机为例, 在危机初期, 为了扩大需求, 我们选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 在金融危机的中后期,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中心就由扩大需求转移到需求平衡方向上, 力图使供给需求的结构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虽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在相互配合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使二者在协调中起到了制约还为经济发展设置了阻碍,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提高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契合度, 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之一。
二、现阶段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配合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一)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协调配合方面存在限制
首先, 在货币政策方面的操作空间有限, 货币政策不仅要使人民币的币值稳定还要使外币币值稳定, 这就让货币政策陷入一个两难的选择, 既要治理通货紧缩同时又要防止经济过度膨胀, 然而对于这个选择, 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有限。比如, 央行通过操作外汇市场来保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 不断地购进美元却减少人民币的发行, 使外币成为货币增加的重要来源, 又比如说, 央行通常发行短期国债来进行市场操纵而财政部却倾向于发行中长期债券, 这就使央行在市场操作方面受到很大限制。
其次, 财存款的日益增长趋势, 导致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受到阻碍, 从最近几年的数据上来看, 各级政府在央行的比例逐渐增长, 而且在一年内的不同季度中呈现不同的波动。在一个年度内, 往往前11个月内央行财政存款余额会上升, 这是由于发行国债和税收入库导致的, 从而商业银行的存款就会相应的递减, 而在第12个月, 由于财政支出加大, 央行的财政存款就会减少, 同时商业银行的存款会相应增长,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货币政策的实施造成了抵触, 使货币政策更难进行。
(二) 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不健全难以在实施中发挥最大效力
首先, 两大政策存在内部的不协调因素。通过财政政策能够使财政支出增加, 可是同时却忽视了税收在相等时间内的减少, 而货币政策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解决物价和就业二者之间的矛盾, 因为很难再短期内满足物价稳定的同时又使就业量也随之提高, 而这二者之间的矛盾进而又会演变成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之间的矛盾, 最后导致国内经济无法持续平稳的上升。
另外, 由于财政部与银行缺乏沟通机制导致在拟定和实施政策的过程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仅无法充分的相互协调还相互抵触, 这可以体现在1.当通货紧缩时, 财政政策通过增发国债等积极地财政政策来扩大内需而货币政策则采用通货紧缩政策加重了财政风险。2.财政部与金融部的步调不一致, 这一方面体现在财政部发行的国债利率与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上升下调步调不一致。例如, 当国债发行未结束时,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却下调, 致使财政部压力增大, 造成短时间内债券市场的混乱。
(三) 两大政策的市场定位不准确并且财政投资与融资体系不健全
先从第一个方面来说, 财政政策在市场中的功能侧重于经济结构的调节, 而货币政策则更注重于经济总量的调控, 但是由于我国目前财政投资与融资体系的不健全, 致使两大政策在调节过程中应把握的重点、调控实施的方法以及各自的功能定位不准确最终导致两大政策的实施效果不佳, 对经济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调整缓慢, 核心问题仍未得到有效率的解决 (核心问题主要是指近年来我国的社会资金总量持续增长导致社会资金结构失衡, 大量的资金盲目的流失现象) 。
再说第二个方面, 如前述, 财政投融资体系不健全是导致两大政策定位不准确的一个重大因素, 那么, 它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呢?在一个标准的市场经济体系中, 财政投资与政策融资应该将大部分额度投向于农业领域, 基础性产业领域以及经济领域。可是当前我国的金融机构讲财政投融资大量运用于大型的商业和金融领域, 这就使货币政策实施起来倍加艰难, 同时也为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设置了障碍。
三、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一) 在两大政策稳定的前提下发挥各自在调控过程中的功能
第一, 要在财政政策稳定的前提下加强货币政策在稳定市场需求方面的功能,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重新为货币政策制定新的目标, 使之更加科学化并合理运用与货币有关的各种金融工具来作为辅助手段, 我们可以相对的降缓货币在供应量方面的增长幅度, 控制货币投放的总量, 完善货币的信贷结构, 我们还可以重视汇率变动在社会总需求方面的作用, 对汇率变动的区间适当的放宽, 提高人民币的升值空间, 降低社会总需求的操作难度。
第二, 在货币政策稳定的前提下发挥财政政策在总量调节方面的功能。首先要改变对货币政策的“过度有用性”观点, 放弃企图完全通过货币政策来改变现存问题的看法, 因为货币政策是通过稳定总需求来为市场经济创造货币环境, 而财政政策则是在优质的货币环境中通过对市场经济结构的调整来达到对总量的调节, 所以既要保证货币政策的稳定施行又要加强财政政策在总量调节方面的至关作用。
(二) 加强国债管理, 完善国债的市场结构
首先, 在国债管理方面要做到三点。第一, 应该发行多种国债, 增加国债发行的类型和涉及的领域, 还要扩大国债的发行量。第二, 应该逐步降低商业银行购买国债的门槛, 解除商业银行进入国债市场的限制。因为, 只有商业银行持有国债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协调配合。第三, 对国债利率进行调整, 一直以来国债利率都普遍高于银行存储利率及其他金融产品利率, 这不利于形成市场化利率。
其次, 完善国债市场结构。1.要改变国债的投资方向, 减少政府性投资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农业, 基础建设, 教育, 环境建设领域2.在发行长期国债的同时适当增加一年期以下的短期国债发行量, 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工具之一就是短期国债, 只有在现有基础上增加短期国债才能更加利于央行对宏观经济的把控使两大政策在操纵起来更加的容易。
(三)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
在各个时期, 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必须适应那个时期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 实现国家在宏观层面上调控的目标, 因此在不同的时期,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选择方式也不一样。比如, 在经济膨胀时期, 财政政策通常是利用增加收入减少支出来降低社会需求, 货币政策利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经济降温, 并且这一时期是以货币为主导, 财政政策为辅的理念, 而在经济低迷时期, 货币政策通过对资金投放量的控制来调整产业结构, 财政政策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增长。所以, 要特别注意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方式来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既要相互区别又要相互拟合。
四、结语
本文先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协调配合方面的意义开始, 强调在新时期加强二者协调配合在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 接着提出二者在配合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比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协调配合方面存在限制, 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不健全难以在实施中发挥最大效力以及两大政策的市场定位不准确等, 最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首先要在两大政策稳定的前提下发挥各自在调控过程中的功能加强国债管理, 然后完善国债的市场结构, 最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必须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 在新时期注重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 在实施中把握协同性, 才能使经济更加繁荣。
参考文献
[1]蔺怀国.当前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现状、制约因素与对策[J].天津经济, 2012 (4) .
[2]王旭祥, 汪圣明.国债市场发展与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J].浙江金融, 2010 (4) .
[3]巴曙松, 刘孝红.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问题研究[J].福建金融, 2006 (9) .
[4]任碧云.中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的技术路径[J].中国财经问题, 2009 (3)
[5]聂晴.新形势下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 2010, (21) .
新时期社会政策 篇9
一重视教师质量的提升
20世纪90年代以前, 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在教师质量方面提得最多的就是“合格”“稳定”。进入新时期, 教师质量的提升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2003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十五”计划》明确提出教师的“专业化”, 2007年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高素质、新型”的教师, 甚至将教师提高到了“全民教育家”的高度。随着党的十七大“优先发展教育,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部署的提出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以及《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的出台, 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12年9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推进我国教师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全面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013年8月《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颁布, 并于今年在全国推行。它要求提高申请人学历, 要求必须是“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师范生和非师范生实行同一标准的全国统一考试, 它通过提高教师职业的准入门槛, 保障了未来教师队伍的质量。
通过对新时期我国已出台的教师教育政策文本内容的分析, 发现它们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我国对提升教师质量的重视, 表明了国家对高质量教师的渴求。
二关注教师教育一体化
终身教育的理念反映在教师教育领域主要表现为教师教育的一体化。新时期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的特点, 在政策文本中也有体现。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 《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促进了职前职后相互贯通的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形成。1999年, 国务院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建立和完善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度, 将教师职前与职后的培训相互贯通;2002年发布的《关于“十五”期间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第一次对“教师教育”做了完整的阐释, 认为“教师教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 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对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养和在职培训的统称。”此后, 教师教育取代了师范教育, 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养以及在职培训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一体化趋势也愈加增强。之后的教师教育政策文本中, 更是频繁地出现“建立教师教育的新体系”, 推进“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一体化”等表述, 这些变化都不约而同地体现了新时期我国教师教育政策越来越关注教师教育一体化。
新时期我国出台的教师教育政策, 促使各个教育机构更加关注教师职前职后教育的连贯性与衔接性, 教师教育的一体化趋势增强。
三鼓励多元化、开放化发展
教师教育一体化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教师教育的多元化与开放化。1996年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之后, 我国综合各国成功的经验, 开始探索教师教育综合化发展道路, 以期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1999年3月,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明确提出:从现在起, 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以师范院校为主体, 其他高等学校积极参与的师范生培养机制, 实现教育资源重组。同年6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也明确提出鼓励综合性高校和非师范类高校参与教师教育工作。2001年《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以有条件的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为依托建设一批开放式教师教育网络学院, 推进师范教育结构调整, 逐步实现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 完善以现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学校共同参与、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2005年发布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实施教师网联计划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教育工作的意见 (试行) 的通知》提出:“加强和改进教师教育工作, 是构建我国灵活开放的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这些政策相继构成了我国多元化、开放化教师教育政策体系的合法基础, 体现了新时期我国教师教育政策鼓励多元化、开放化发展的特点。
毋庸置疑, 由综合性大学、非师范类院校等参与到教师的培养培训中来, 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利用, 有助于促进教师教育的多元化、开放化发展。
四注重标准化的导向
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需要一个建立在标准化导向上的教师教育管理体制, 有利于教师教育的健康发展。所谓标准导向的教师教育管理就是在学校拥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 国家通过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各类标准, 来引导、监督和保障教师教育质量的一种管理方法。
我国于2011年发布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 》, 其目的就在于确保教师教育培养的质量, 从而建设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教师专业, 我国又于2012年研究制定了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教师的专业标准, 随后又分别制定、发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标准以及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 同年发布了《教师专业标准》。以上政策的发布表明了新时期我国认识到构建教师专业标准体系系统性的重要性, 意识到了只有坚持标准化导向才能够确保教师教育的系统性。国务院2000年9月出台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规定从教者必须依法取得教师资格证。2013年8月的《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要求师范生和非师范生实行同一标准的全国统一考试。
注重标准化导向成为了新时期我国教师教育政策所表现出来的显著特点, 它对于教师教育的正确、有效管理和教师质量的保证以及多元、开放体系下教师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五坚持公平的导向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 该决定首次提出“以提升全体教师为目标进行教师教育”的要求, 这一要求清晰地体现了新时期教师教育政策坚持公平导向的特点。
进入21世纪, 我国更加重视教师教育政策公平性的实现, 加强了对农村及西部地区教师教育的关注。200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 (1999~2002年) 》及其实施意见的通知中, 特别强调“要加强农村、少数民族和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2003年《关于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指导意见》提出教师网联计划实施分“三步走”, 其中第一阶段要重点面向农村, 共享优质教育资源。2004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广播电视大学进一步面向农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 “电大远程教师教育的重点是面向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教师实施本、专科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国家将制定教师教育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平衡城市与乡村、中西部与东部之间的差异, 以实现教师教育的均衡化发展, 保证了教师教育的公平。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的教育政策。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新时期我国已经明确坚持以教育公平为导向, 促进教师教育领域内公平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 (1998年~2002年) [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3
[2]黎婉勤.三十多年来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基于政策文本的视角[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5 (2)
新时期社会政策 篇10
一、农村基础教育秩序恢复与制度重建时期的有关政策
1. 全面恢复、重建农村基础教育的秩序与制度
针对“文革”中基础教育学制片面缩短, 造成教学质量下降和教学秩序混乱的局面, 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要求有计划把学制由九年向十年过渡。1980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又指出要逐步把中小学学制改为十二年。针对文革中基础教育课程开设的随意性, 1978年9月教育部重新发布了《关于实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 (草案) 》和《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 (草案) 》, 对中小学的德育、智育、体育及教师工作等进行了全面规范, 强调要保障正常的教学时间与课程的合理开设, 保障基本知识的传授与基本技能的训练。这些对迅速恢复、重建农村中小学的正常秩序与制度,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 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文革”时期中小学教师队伍快速发展, 1977年全国民办教师最多时高达491万人, 而且多在农村。由于种种原因, 很多人不合格, 而形势发展又急切要求强化农村教师队伍素质, 于是这就成为农村教育政策的重要议题。
对此, 教育部1978年10月颁发《关于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的意见》, 1981年11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工作的意见》, 1983年5月国务院也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革农村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这些文件主要政策是:每年在中等师范学校招生中, 划拨一定指标招收给民办教师, 让他们经过学习后成为公办教师;大力发展中等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育, 为全国中小学尤其为农村中小学培养新教师;大力加强对农村中小学在职教师的培训。
3. 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投入方针
八十年代初, 经济落后, 百废待举, 面对繁重的初等教育普及重任和重点学校政策对资金的大量占有, 各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都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因而1983年国务院印发的《通知》指出, 办好农村学校教育, 要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要通过多种渠道切实解决经费问题, 鼓励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集资办学。1984年国务院又下发《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 指出除国家拨给的教育事业费外, 乡人民政府还可以对农业、乡镇企业征收一定的教育事业附加费。
4. 提出要基本普及初等教育的政策目标
考虑到我国当时五年制小学教育尚未普及, 新文盲还在继续大量产生, 1980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要在80年代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普及小学教育。
国务院1983年5月下发的《通知》, 特别强调要力争1990年前除少数山高林深、人口特别稀少地区外, 农村都要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的基本目标。
5. 为初创的农村学前教育提供政策指导和支持
对于初创的农村学前教育, 1979年7月教育部等部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托幼工作会议, 它指出农村幼教的发展要依靠专业人员, 要对农村幼教人员进行专业指导。1983年, 国家教委出台了《关于发展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的专门文件, 它明确农村幼教事业要以群众集体办园为主, 教育行政部门要专项列出一定经费对它进行投入。
6. 对发展农村高中教育进行初步改革
在1983年国务院下发的《通知》中, 还指出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需要, 有步骤地增加一批农业高中和其他职业学校;应切实保持、办好一定数量的农村普通高中, 但也要开设必要的职业技术课和劳动课。
二、农村基础教育大幅改革时期的有关政策
1. 对农村基础教育运行体制不断改革
面对整个教育落后状况, 为适应《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下发后所带来迅猛发展形势, 1985年中央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一个事关教育全局的宏观政策颁布, 它的明确政策表达是:基础教育实行由地方负责, 分级管理的原则。除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 具体的政策、制度和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的责任与权力都交给地方。由此, 开启了基础教育以基础政府为重心的运行体制。这一《决定》还首次提出了要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
为了保障义务教育的推进, 1986年国家出台了新中国第一部专项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它明确表达了对接受义务教育学生免收学费的政策意愿。
1987年国家教委、财政部下发《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它强调指出, 多渠道筹措农村办学经费, 是改革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任务。征收教育事业费附加, 是调动地方和社会办学积极性、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不应视为加重农民负担。
为使《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农村落到实处, 1992年国务院下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农村的教育费附加, 由乡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安排。这一政策的重点是扩大乡级政府管理学校的职责权限, 使农村基层的乡、村成为教育经费负担的主体, 从而形成了“以乡为主”的投入体制。这个细则再没有明确要免收学费, 而在第十七条却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以收取杂费”, 为各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免收学费后, 由于经费紧张, 实际收取了大量费用的做法进行背书与解套。
1993年国家教委下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 它强调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进, 必须改革政府包揽办学格局, 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体, 社会各界共同办学体制, 这为整个教育进一步改革指明了方向。
出于加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 1994年我国进行了财政体制分税制改革。它大大加强了中央财力, 改变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入结构。两者的财政收入比例由分税前的22∶78, 到2004年的57.2∶42.8。地方财政, 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财政变得困顿, 但它们对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并未减轻。于是, 农村各地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大幅减少, 向学生多收“杂费”形式的各种费用和提高教育附加费现象大量出现, 农民的教育负担在加重, 农村教育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在这一背景下, 1994年国务院下发实施《纲要》有关文件, 开始强调“县级政府在组织义务教育实施方面负有主要责任”, 这对后来深化农村基础教育体制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2. 二十世纪末要实现“两基”的发展目标
1993年, 国家教委下发的《纲要》也为我国教育提出了重要又具体的奋斗目标:到2000年, 在全国覆盖85%人口的地区, 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为推进“两基”目标, 1994年全国第二次教育工作会议明确实现“两基”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同年, 基于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 国务院提出了“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两基”推进战略。1996年国家正式启动第一期《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 标志着贫困地区大规模教育扶贫工程拉开序幕。
为实施这一工程, 中央财政投入39亿元, 地方财政配套87亿元。到一期“工程”结束, 在全国各地852个贫困项目县中, 有428个项目县通过了国家“两基”的验收。到2000年, 经过多年顽强的努力, 我国如期完成了“两基”的重大目标。
3. 进一步改革农村幼教投入体制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 国家也在探索农村幼教投入体制的改革。1997年国家教委出台《全国幼教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 它强调农村幼儿教育也要走政府、主办单位、家长、社会力量和幼儿园自筹几方共同投入的路子。
4. 对高中教育体制进行深入改革
为推进高中教育发展, 1995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大力办好普通高级中学的若干意见》指出, 要逐步建立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 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新体制。1999年8月, 教育部又下发《关于积极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要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 农村职业学校可以免试招收农村应届初中毕业生入学;要适当调整学费标准, 提高高中阶段学费在培养成本中的比例。
三、农村基础教育深入发展时期的有关政策
1. 构建农村义务教育运行的新体制
分税制改革、农村税费改革和为“两基”目标留下的大量债务, 带给了农村基础政府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巨大困境。为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进一步发展, 200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它指出农村义务教育要“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 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 这标志着长期低重心这一教育管理模式开始提升。根据这一文件, 县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农村义务教育负有抓好中小学的规划、建设管理、统一发放教职工工资等主要责任。
此后虽然农村教师工资拖欠现象有所改善, 但对这一教育运行仍举步维艰。2002年5月, 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 继续强调要实行“以县为主”体制, 还规定了各地方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虽然没有明确各级政府按什么比例投入, 但明确了省级政府和县级政府必须确保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农村中小学发展不得举债建设这些较刚性规定。
由于税费改革后的一费制政策, 不能再征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 中央转移支付又主要用于教职工工资。因此, 很多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资金缺口很大, 难以维持学校正常开支。对此, 2003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它强调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育, 要确保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水平, 并力争有所提高;还要求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预算, 县级政府要按照省级政府制定的标准拨付公用经费。对实行“一费制”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财力确有困难的县, 省、地 (市) 政府对其公用经费缺口要予以补足。可见, 这一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省、市这些较高层次的地方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大责任, 这一教育的公共性开始彰显。
这些政策文件对当时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困境, 起到了很大改善作用。但这一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 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为此, 2005年9月, 国务院又颁布《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以下简称《保障通知》) , 强调要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要在明确各级责任基础上, 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逐步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免学杂费的资金由中央政府和东、中、西的地方政府按不同比例分担。多年来困扰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 正在实现重大的突破。虽然前几个文件也提到省级统筹问题, 但只有这一《保障通知》明确规定“省级人民政府要负责统筹落实省以下各级人民政府应承担的经费”。由此形成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省级统筹”体制, 这是对“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不足的有力纠正和补充。
2006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在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不收学费规定的基础上, 又增加了不收杂费的内容, 在免费教育上迈出一大步, 这一切使得农村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和政府主导性得到了充分彰显。
2. 全面普及农村义务教育
2000年只是基本完成了“两基”目标, 到2002年西部地区仍有410个县没有实现这一目标, 两基人口覆盖率为77%。因此, 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 要到2007年, 西部地区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2004年国家启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 (2004—2007) 》, 从这年开始在西部实施农村寄宿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西部农村教师建设工程等重大政策措施, 共有近200亿的专项投入。2005年国务院下发的《保障通知》又明确, 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学杂费, 2007年扩大到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这些政策有力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进程, 到2007年义务教育在全国农村都得到全面普及。
3. 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针对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巨大差别, 2005年5月教育部发布意在实现过程公平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它提出要逐步缩小义务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 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 以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用法律形式明确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向, 还明确县级以上政府有责任推进本地区这一均衡教育发展, 并重申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办重点学校。为了推进这一均衡教育, 在2006年实施特岗教师政策基础上, 国家2010年又实施了两项投入巨大的“国培计划”, 培训了大批农村基础教育教师, 有效地提升了他们的职业素质。
2010年, 引领教育发展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又规定, 要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为此, 教育部2012年又出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和《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 2014年出台《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要求的通知》和关于印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 (试行) 》, 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中许多地方基本办学条件不具备、学校管理不规范, 学校布局不合理的问题, 以促进它的均衡发展。
4. 适时地提出要普及高中教育的发展任务
在基本完成的“两基”目标后的2001年, 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指出, 支持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中西部农村地区发展高中阶段教育。2003年教育部又提出, 到2020年, 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地区的人口覆盖率达到85%左右。
在实现全面普及义务后, 2010年下发的《规划纲要》规定“到2020年,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教育需求”, 并提出了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等一系列落实政策。
5. 提出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是普及学前教育的战略重点
2003年教育部等部委联合发文《关于幼教事业发展与改革的指导意见》, 强调既要灵活多样发展农村幼教, 为农村儿童提供更多教育机会, 又要提升这一幼教的质量。
在2010年的《规划纲要》特设“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项目, 它指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农村学前教育是发展的重点, 政府要在发展这一学前教育中负起主要责任, 公共教育资源要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倾斜。
四、基本分析
通过以上叙述, 我们发现, 提升农村义务教育一直是新时期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因此, 义务教育的有关发展政策构成了新时期农村基础教育政策体系的主体, 而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政策出台就相对不多。为了引导这一教育的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应有发展, 今后要加强这方面政策的出台。
这些农村基础教育政策, 都是围绕对教育活动的规范、教育体制的重构, 教育机制的塑造和教育理念的更新而出台。
第一阶段的教育政策重点是对教育活动的规范。鉴于文革中这一教育活动遭受严重破坏, 因此通过一定政策的出台, 恢复正常教学秩序, 改变课程和教材的随意设置, 提升不适应形势发展教师队伍的素质, 就是当务之急。正是这些政策的出台, 迅速使农村基础教育走上正轨, 水平也得到提升。虽然在投入体制方面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政策, 但这只是对文革前相关政策的延续。而有关这一教育的机制方面和观念方面的政策, 这时期几乎没有涉及。
第二阶段正是我国社会深刻转型时期。由于一定的社会体制对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又不能适应这一教育新发展, 因而重构体制就成为这时农村基础教育政策出台的重点所在, 努力塑造适应形势发展的管理、投入和办学新体制就是这一教育政策的重心。1985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7年通过的《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 199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实施细则》和1993年通过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逐步构建了分级管理、多种形式办学、多渠道筹措经费这一基础教育发展新体制, 这也为这一教育进一步发展, 奠定了一定的体制基础。尽管这时在这一教育的活动方面也有一些政策出台, 如1992年国家教委发文指出各地可以开设一些地方课程;在教育理念方面, 1999年国家教委提出了发展素质教育的理念。但在社会的整个教育环境和教育价值观没有重大改变之前, 在相应的落实机制出台之前, 这些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方向性规划与价值提倡, 一时是不会有实效的。
第三阶段农村基础教育政策体现了比较平衡的特点, 在教育活动、教育体制、教育机制和教育观念方面, 均有重大并有实效的政策出台, 一改前两个阶段政策出台的倾斜性。在教育活动方面,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 它规定从2005年在全国中小学阶段起始年级都启用新课程教材, 有从2010年开始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大规模“国培”的两项政策出台;在教育体制方面, 2001年《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 提出要构建地方政府负责, 分级管理, 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在教育机制方面, 有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安排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一种新机制;在教育观念方面, 有200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和2006年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出台, 明确了提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向。
正是由于政策出台的这一平衡性, 使得这时政策的效果相对更好。这也是今后这方面政策出台要加以注意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赵云旗.完善中央与地方税收划分的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 2005 (66) .
[2]孙霄兵.教育的公平与利润:中外教育经济政策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顾明远.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纪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新时期社会政策 篇11
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支撑“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三大动力产业之一,是湖南省重点培育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近年来湖南省出台了一系列与国家有关政策配套的政策措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存在政策体系不够健全、部分内容不够具体、任务安排不够明确等问题,亟待在政策制订与实施层面作进一步有针对性地优化完善,以推动区域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对策;湖南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4001502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要加大研发力度,认真研究市场,用好用活政策,开发适应各种需求的产品,使之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这些重要论述表明,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常态。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支撑“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三大动力产业之一,是湖南省重点培育的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项目。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既是湖南打造“中国动力谷”和“中国汽车版图第六极”的战略举措,也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推进“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长株潭城市群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区域”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作为低碳经济践行者以及代表汽车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其主要推动力仍来自于国家或地区给予的政策扶持,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也在于政策环境。因此,加强政策研究对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笔者将以湖南为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有关政策进行分析探讨,并针对有关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求抛砖引玉。
2 湖南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现状分析与评价
2014年7月8日,为促进区域内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及产业发展,加速推进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和两型社会建设,湖南省根据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国发[2012]22号)、《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财建[2013]551号)等文件精神,制订出台了《关于我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湘政办发[2014]50号)等政策文件,主要从推广应用总体思路、全面完成推广应用的目标和任务、落实财政补贴政策、加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加强政策要素保障、创新推广应用模式、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等八个方面对全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提出了明确要求。
由于有了政策的推动,湖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较快,涌现出南车时代电动、比亚迪、中联重科、长沙众泰等一批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其中长沙比亚迪K9纯电动大客车、中联重科的环卫车辆、南车时代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众泰纯电动汽车等在全国均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3年至2015年底,长株潭城市群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已达6100辆,其中公交车1500辆,专用车650辆,出租车、私人用车和公务车等乘用车共计3950辆。虽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湖南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一是政策体系不够健全。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培养工作未被纳入政策视野,队伍建设工作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未提及对动力电池、电机、汽车电子、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的补贴等等。
二是部分内容不够具体。比如,在新能源出租车经营权有偿使用费减免优惠政策、新能源公务车采购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用地支持政策、新能源汽车运营商扶持政策、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商扶持政策等方面还比较模糊,相关政策的可持续性不强、可操作性不强等。
三是任务安排不够明确。比如,在湖南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设计中,均没有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的参与,相关工作职责、任务分解与工作进度安排均不够明确具体,且忽略了对财政补贴的监管等。
3 对策建议
3.1 健全政策体系,细化相关内容
一是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培养工作纳入政策视野。要牢固树立“人才第一”的思想,强化“产业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的观念,切实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政策文件,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其中并作为重点规划内容。同时,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多层次的人才培養体系。要以有关专项工程为依托,在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引进或培养一批知名的领军人才;进一步加强汽车相关院校、专业和学科建设,大力培养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经营管理、知识产权和技术应用方面的人才;要按照国家、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推进人才引进工作,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从国内外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重视发展汽车职业教育、岗位技能的提升与培训,努力培养一大批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汽车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是要在用地、用电、保险等方面出台更多具体可行的优惠政策。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培育推广初期,湖南省政府应对新能源汽车运营商以及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商出台政策扶持,对充电设施建设给予必要的补贴,确保示范运营所需的充电设施建设到位。市、县两级政府应加强对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所需土地的保障,并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原则;所需土地可以采取划拨或工业用地的形式予以解决,报批采用简化程序,适用“绿色通道”。可以通过建设充电综合服务站、在线充电、立体充电站等形式,缓解充电设施用地需求大、建设进度慢、财政支出大、新能源公交车应用效率低等瓶颈问题。切实落实国家支持电动汽车发展的有关价格政策,电网经营企业对经营性专业充电设施运营商的销售电价按大工业用电价格的电价标准执行,免收基本电费,同步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对非经营性充电设施用电按所在场所现行分类电价执行,其中居民小区和个人车库执行居民合表用户用电价格,不执行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充电服务费由市物价局按照电动汽车充电成本较燃油、燃气车有明显经济优势的原则核定。市场培育初期,鼓励电动汽车享受燃油燃气车辆补贴政策等相关措施对充电服务费进行减免。另外,还要出台具体可行的新能源出租车经营权有偿使用费减免优惠政策、新能源公务车采购财政补贴政策等。
3.2 扩大补贴范围,优化补贴方式
一是补贴范围扩大化。要适当调整以前只主要面对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和消费者进行补贴的做法,将动力电池、电机、汽车电子、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也纳入财政补贴范围。比如,美国通过《2007能源独立与安全法案》,对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商提供贷款支持和税收减免;在研发支持方面,2009年8月奥巴马政府宣布拨款24亿美元,用于补贴新型电动汽车及其电池、零部件的研发,来自25个州的48个项目获得了这笔资金。德国2009年9月发布的《国家电动汽车发展计划》明确提出,德国对于电动汽车的资金支持主要用于技术研发。日本2010年4月发布的《新一代汽车战略2010》明确提出,日本将逐渐形成一种以“新一代汽车战略”为主线,以税收优惠、购车补贴、贷款支持等财税政策为支撑的电动汽车发展体系。
二是补贴方式多样化。对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维修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应多种形式增加补贴支持;除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和奖励建设充电等基础设施以外,还可以采取优惠信贷、财政投融资、减免税、其他税收优惠等多种形式加以补贴,支持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应继续采取减免购置税、政府提供无息购车贷款、减免路桥通行费停车费以及其他财税优惠措施,多形式鼓励私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产品。另外,应逐步扩大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适用的地域范围,应尽快由地区优惠向行业优惠或产品优惠过渡,避免实行或变相实施地方保护政策。
3.3 加强基础建设,强化配套保障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总体规划。要督促各市州政府加快制定出台充电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将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所需的加油(气)站点、充换电站、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地区的总体规划中,统一布局,预留空间;城区电动公交车充电站在现有公交线路规划的基础上,考虑在首末站场组织改造建设充电设施,新开通线路考虑按新征土地新建充电站;为满足不同阶段电动出租车的充电需求,在城区选址新建箱式充电系统;政府办公场所的停车场统一规划一定比例的停车位建设充电设施,带头引领示范;既有办公楼、商场、酒店、住宅小区、社会公共停车场、道路及园区由建设运营单位与业主协商充电设施建设方式;新建办公楼、商场、酒店、住宅小区、社会公共停车场、道路及园区,按照不少于总规划停车位15%的比例预留交流充电桩的安装位置和容量;城区公共停车位按不少于交流充电桩总数10%的比例,建设直流一体充电机,用于私家车、出租车、公务车的快速补电。
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新建、在建的基礎设施,必须执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满足推广应用各车型产品的充电要求。现有的基础设施与国家(行业)技术标准不符的必须改造到位。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国家电网公司的技术管理优势,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同时加快启动各地区充电网络示范工程的建设。
3.4 加强扶持力度,助推产业发展
一是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加大对南车时代电动、北汽株洲分公司、南车株机、南方宇航电动汽车、比亚迪、中联重科、长沙众泰等省内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其产品质量提高,形成批量生产能力。重点支持南车时代电动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超级电容、钛酸锂快充纯电动客车;支持北汽株洲分公司、比亚迪电动乘用车产品规模化生产;支持南车株机超级电容无轨电车建设规模化生产基地;鼓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积极申报新能源产品目录,争取上级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南方宇航邮政、巡逻、物流、环卫等新能源特种车辆在省内推广;加大对充电网络设备研发、生产企业扶持力度,打造湖南省充电网络研发中心和充电设备生产配套基地。
二是引导中低速电动汽车规范发展。鼓励南方宇航等企业加大工艺装备投资,实现中低速电动乘用车产品规模化生产,积极申报工信部目录。加快制订中低速电动汽车管理办法,在省内相关地区示范推广。
三是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加快引进相关配套企业,提高省产新能源汽车配套率。支持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的各类服务行业发展,加快培育工业设计、金融债券、合同能源管理、租赁服务、售后服务、专业检测和维修保养等专业机构,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3.5 推进技术研发,创新应用模式
一是加大技术研发支持力度。完善现有技术创新支持办法,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资金支持力度,现有创新类资金向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倾斜,对相关企业申请的国家项目,按要求优先安排地方配套;加快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推动省内新能源汽车重点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对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部件联合攻关,突破关键总成等核心技术,切实降低车辆生产成本;优先安排专项科研资金支持新产品研发,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进度;建设一批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项目,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化;支持本省汽车企业新能源汽车产品市场化,创造条件争取新能源汽车项目(包括整车、关键零配件)落户湖南。
二是创新推广应用模式。积极引导和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的商业模式创新,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电池租赁和回收、汽车租赁等服务领域;鼓励支持通过租赁、特许经营等多种方式,采取合同能源管理(EPC)、公私合营(PPP)、融资租赁、分时租赁、换电模式、经营性租赁、买方信贷等模式,缓解出租车、公交公司一次性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资金压力,加快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3.6 加强政策落实,强化持续跟踪
一是完善制度,明确职责。应将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纳入全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联席会议,并明确其工作职责和任务;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能,加强协调配合,要明确专人负责,对口参与,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要将全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任务进行详细分解,进一步明确责任部门、工作目标、时间节点与进度安排等,确保各项任务按时高质达成。
二是加强督查,强化考核。湖南省人民政府督查室要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纳入督查计划,会同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各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进度、财政补助资金落实情况及制订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措施等情况开展专项督查;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类财政补贴的监管力度;对于检查结果要予以公开通报并纳入市州政绩考核,以此促进政策的进一步落地,不断推动区域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传喜.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探析[J].生产力研究,2014,(2):4549.
[2]邢敏.中国实施的新能源汽车政策及效果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6):5254.
[3]李伟锋,胡玉辉.省府鼓励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N].湖南日报,20140724.
[4]侯建军.新时期株洲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J].汽车工业研究,2014,(7):2730.
[5]马春梅.国外新能源汽车发展分析与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11,(5):108110.
新时期社会政策 篇12
一、农机推广工作与农机补贴政策的关系
1、农机补贴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必须围绕农机推广这一中心工作。我们要补贴的机具和技术必须是我们要推广的机具和技术,这是最最首要的,如果我们把不做推广的农机产品和技术,也做为补贴的对象,那就根本无意义可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要推广什么样的农机产品和技术,与当地实际情况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我们要因地制宜地推广农机产品和技术,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机化。
2、农机补贴政策仅是农机推广工作的一种措施和手段。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农机推广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农机化水平的提高,这都不假。但我们不能什么事情都依赖于农机补贴政策,认为有了农机补贴政策就万事大吉了,我们的农机推广工作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如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等等。另外,我们也不能制定和出台了农机补贴政策就完事了,我们还要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还要抓紧政策的落实,使农机补贴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农机补贴政策的好与坏并不等于农机补贴资金发放了多少,农机具增加了多少,关键还取决于农机推广工作的成效,取决于农机化水平能否提高,取决于能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们的补贴工作也并不能补完了就完了,而还要看看农机推广工作的效果明不明显,分析一下成败的原因,以便于下个年度制定和出台更加合理、更加符合农业和农机发展需要的补贴政策。
3、农机补贴政策的落实也是农机推广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政策的制定是为了落实,如果一个好的政策不去实施,不去落实,那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农机补贴政策要靠谁去落实、谁去实施呢?我们农机部门责无旁贷。我们怎么去落实、怎么去实施呢?那就要通过农机推广工作去落实、去实施,我们要进行宣传、资料汇总、验收核实、行文、发放资金等等一系列的事情要等着我们去做。
二、农机补贴政策如何适应新时期的农机推广工作
1、根据当地实际和农机推广工作需要制定农机补贴政策。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支柱产业,那就是实际,我们要推广什么、补贴什么都要跟着这个实际来,我们的农机补贴政策也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去制定,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符合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等发展的实际。
2、列入农机补贴政策的项目必须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引进推广每项新技术、新机具要注重其技术内容是否先进适用,技术性能是否可靠。不具备先进性的技术没有推广价值,不具备适用性的技术没有推广前景。推广过程中,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首先推广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显著的技术或机具,决不能走形式、摆架子,为推广而推广,为机械化而机械化。同时,要站得高些,眼光放远,看得全面些,所推广的技术或机具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同时还要注重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些技术或机具由推广所表现出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并不十分显著,但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是十分显著,也是值得推广。有些技术或机具的确先进,但适用范围极其有限,或要求过高,推广价值也就不大。总而言之,选择引进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必须充分考虑到该技术或机具的各项内容,是否符合本地区农业生产需要及农机化发展的总体目标。
3、农机补贴政策应该与时俱进。不同时期农业产业规划不同,农业发展的重点也不同,我们要推广和补贴什么样的农机产品和技术也要跟着农业产业规划走,这样,我们的农机补贴政策才适合时代的要求。我们应该把那些过时的农机产品和技术及时地从农机补贴中撤下来,而把那些更加先进适用的农机产品和技术放到新的农机补贴中来。
4、农机补贴的标准应随所推广的农机产品和技术而定。一方面我们要考虑政府到底能够给我们多少的农机补贴资金,补贴资金多的当然可以定的稍许高点,这就应该有个度,让有限的补助资金发挥最大效用。另一方面我们要考虑我们所要推广的农机产品和技术农民能够接受的程度。农民易于接受的,购置和应用热情高的,可适当降低补贴标准;农民不易接受的,购置和应用热情不高的,可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其实一种新农机或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农民都会有一个接受和使用的过程。随着推广的深入,农民会越来越接受、使用和应用先进适用的农机和技术,我们的农机补助标准也应该随着推广的深入,逐步对补贴标准进行调整,该降的降,该升的升。
【新时期社会政策】推荐阅读:
新时期中国的社会分层09-05
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10-23
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教案示例09-21
明清时期社会保障10-25
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08-17
小康社会时期我国社会体育的城乡差异论文05-10
第9课 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05-10
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系06-14
关于做好敏感时期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总结08-11
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历史发言稿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