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2024-10-23

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共12篇)

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篇1

一、思想基础建设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核心, 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思想灵魂和理论指导, 是指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推向前进的行动指南。在新形势下,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尤为重要,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 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 才能为新时期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夯实思想基础。

一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大力提高党和人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必须加强对党员和人民的教育,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凝聚力、说服力和战斗力, 提高党和人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扩大广大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基础, 使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 不断把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胜利推向前进。

二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建立坚实的党的意识形态认同基础。社会主义的中国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因为, “从马克思的理论是客观真理这一为马克思主义者所同意的见解出发, 所能得出的唯一结论就是: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 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 (但决不会穷尽它) ;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 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 我们什么也得不到。”[1]

三要坚持理论创新, 推动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江泽民说:“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 我们必须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 不断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形成新认识, 开辟新境界。”[2]在新的历史时期, 必须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内容, 要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 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的意识形态建设。

二、群众基础建设

一是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宗旨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进事业的根本动力。

二是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我国大众传播媒介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与工具,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 其舆论导向正确与否成为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系统正常运转的关键。江泽民坚持和发展了“新闻事业咽喉论”和“舆论导向生命论”思想, 曾鲜明地提出:“舆论导向正确, 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 是党和人民之祸。”[3]

三是要始终加强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新形势下, 在意识形态建设面临严峻挑战下,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决不能削弱, 只能抓好, 不能放松。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集中力量抓好党员干部和青少年这两大重点群体上。

三、领导核心建设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领导和管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要求, 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规律。只有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 实现全党政治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信念上的坚定, 才能保证全党组织上、行动上的统一和具有强大凝聚力、战斗力, 从而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江泽民深刻指出:“在我国当前思想文化的发展态势呈现多元情况下, 我们党牢牢掌握领导意识形态的主动权, 既是规范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同时更是我们党履行好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 并巩固其执政地位的一件大事。”[4]“意识形态领域是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斗争的重要领域。资产阶级自由化同四项基本原则的对立与斗争, 实质是要不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斗争, 但这种政治斗争大量地经常地表现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理论斗争。思想宣传阵地, 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 资本主义思想就必然会去占领。各级党委要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各部门的领导权。”[5]

四、主体保障建设

任何一个社会的统治阶级, 为了保证本阶级的思想占支配地位, 都十分重视培养自己的理论工作队伍。我们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领导, 提高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就必须培养和塑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充分发挥他们在意识形态建设、教育和传播中的有力作用。

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是处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人民大众之间的桥梁, 通过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对人民大众的革命实践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 并且人民的实践也必须通过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才能对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五、大众化、特色化建设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重大战略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更是强调要“不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在新形势新背景下, 必须不断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吸引力, 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特色, 民族特色, 时代特色, 为新时期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持续强劲发展动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任务, 这是我党结合时代发展实际做出的必然抉择, 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必须努力增强理论宣传教育工作的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渗透力和竞争力, 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了解广大干部群众在思考什么, 关心什么, 了解自己的宣传对象的特点, 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开展理论宣传;要掌握各类受众精神需求的特点, 贴近群众生活和实践,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渗透到广大群众所喜爱的精神产品中, 寓教于乐, 寓德育于智育, 潜移默化地发挥影响;要大力宣传表彰像雷云、方永刚等同志那样的献身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先进典型, 发挥榜样的引领、感染和激励作用;要支持和鼓励广大专业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伟大事业。

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中要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一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用实践来检验。我们要善于从多彩的实践活动和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营养, 要善于对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 要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科学理论的内涵, 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二是坚持立足中国国情, 具有鲜明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质、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结合起来, 传承中华民族智慧、民族精神、民族文化, 使之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 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民族特色。三是坚持与时俱进, 始终紧跟时代潮流, 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要求。必须把时代要求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 对变化了的时代和实践作出科学准确的判断和分析, 使理论符合实际情况, 并指导新的实践。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系统社会工程, 是一个漫长而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 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过程。只有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并为之做出艰苦卓绝的努力, 我们党的意识形态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永葆生机与活力, 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巩固, 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才能实现。

摘要: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 研究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探求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科学发展的现实路径, 推动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科学发展既具有现实紧迫性与客观必要性, 同时又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科学发展,现实路径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103一104页

[2]《江泽民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第537页

[3]《江泽民文选》第1卷, 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第564页

[4]李崇富、赵智奎、贺新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 《红旗文稿》, 2006年第18期

[5]《江泽民文选》第2卷, 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第501页

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篇2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农村发展的一个新课题,农村水利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作为直接关系农村发展、农民生产生活的水利部门,围绕新农村建设做好水利建设、管理、改革和服务、建设人水和谐的新农村是我们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面

对当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和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如何在2006年这一开局之年突破性地抓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为建设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呢?我通过深入基层调研,结合我区实际,认为当前的水利工作必须坚持四条原则、突出五个重点,抓好六项工作。坚持四条原则

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问题。围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水利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发展和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水的安全保障程度。

二、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转变水资源管理模式,加强水的供需管理,合理配置水资源,严格保护水环境,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三、要坚持为民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农村水利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农民饮水安全为目标,切实加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综合整治农村水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四、要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水利事业的持续发展能力。过去桃城水利事业发展靠的是改革创新,今后的发展还是要靠改革创新。随着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日益突出,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暴露,必须用改革的办法加以解决。要深化水利建设和水利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加快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转变,加大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增强水利发展的活力。

突出五个重点

一、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积极推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加强用水计量,加强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管理措施的结合,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用水效率。按现有的四种模式(总量、总量 定额、水价、水价 定额),实行两种资金补助方式(补工程促制度,直补制度)普及推广,全年发展试点村20个。

二、高标准建设节水农业综合示范区,年内我区将建成节水农业综合示范面积1.2万亩,其中加密低压输水管道及二级管网灌溉面积6000亩,咸淡混浇管道一体化灌溉面积6010亩。通过节水农业综合配套措施和技术体系的推广与应用,使项目区灌溉水利用率达到0.8以上,亩均年耗水量降低40立方米,水分生产率达到1.5Kg/m3,亩均增产10以上,增收效益332万元。

三、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是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今年我们将在巩固农村饮水解困成果基础上,优先解决含氟水、苦咸水等饮水问题,年内解决15个村的饮水安全问题。实行联村联片供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我们要统一规划,集中资金、规范建设、规范管理,大力发展集中式供水,提倡饮用水和灌溉用水分质供水,彻底改善农村用水条件,让农民群众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吃上卫生健康的自来水。

四、加快咸淡混浇推广力度,充分开发利用浅层微咸水,保护深层淡水资源,增加抗旱水源,提高农业抗旱能力。年内建设咸淡混浇井组150个,使全区咸淡混浇井组达到600个,年节约深层淡水1500万立方,农民每年增收节支达700余万元。

五、充分发挥河渠网络优势,提高集蓄雨水能力。按照“河渠联网、坑塘疏通、相机蓄水”的指导思想,通过扩挖、清淤渠道,逐步健全“拦得住、排得出、蓄得起、灌得进”的水利工程体系,形成防洪、除涝、蓄水、排水、节水一体化的格局,密切注视汛期及其它季节上游水库河道水源情况,科学调度闸涵泵站,相机蓄水,力争蓄水1500万方,为农民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抓好六项工作

一、加强水利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水利发展基础。项目是拉动水利建设的主要动力,水利建设发展关键在项目。一是抓项目,积极谋划跑办,力争多上项目,重点抓好滏阳新河衡水湖两水夹堤混凝土路建设、滏阳新河左堤灌浆工程、闸涵泵站维修新建工程,并进一步完成项目库,争取多上项目、上大项目。二是抓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和上级资金到位时限,年内新建续建的工程有5项,滏阳新河衡水湖两水夹堤混凝土路建设、滏阳新河左堤灌浆工程、郭埝桥新建工程、农业综合节水示范区项目、咸淡混浇建设工程等,严格按基建程序运作,严格监理,严把质量,确保优质。

二、加快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

件。一是加快推进节水管道网络化工程建设,按照质量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用水计量化的总体要求,保证新打更新机井全部采用管道化灌溉,还要对原有管道进行维修改造和加密,井灌区力争全部实现管道化输水。二是根据我区的区域特点、种植结构、经济条件、水源条件等实际情况,积极推广农业综合节水技术,大力推行计量灌溉和高标准管道灌溉技术,加速推行地下管道套接地上小白龙,实现农业灌溉全程管道输水,逐步取消地上浇地垄沟。

三、坚持防汛抗旱并举,进一步提高水利保障能力。防汛抗旱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事,也是水务部门的重要职责,我们要认真研究和遵循水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一是正确认清形势,做到未雨绸缪。要科学分析气象形势,正确认识防灾能力,准确把握防汛抗旱和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之间的关系。二是抓好责任落实,严肃责任追究。各乡镇党委、政府特别是一把手,要切实担负起防汛抗灾的责任,做到思想、组织、工程、预案、物资、队伍、责任制全面落实。三是排除安全隐患,对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认真研究对策,提出整改方案,制订应急措施,在做好重要河道堤防、蓄滞洪区防洪安全的同时,突出城区的防洪除涝、低洼地带排涝这两个重点,努力争取安全度汛。四是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的工作方针,完善防汛、抗旱预案和制度建设,突出防御重点,做到早安排、早动手、早落实,搞好旱情监测,增大监测密度和频率,创新防汛抗旱预警机制,及时给区委、区政府当好参谋;大力推广微咸水利用技术及抗旱节水措施,深入开展抗旱服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四、依法加强水利管理,进一步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水利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一是继续利用“3.2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开展系列活动,搞好《水法》、《行政许可法》等法规的宣传教育。二是按照省、市、区的要求,严格落实限采方案,严格实施,严格督查,确保落实。三是严格控制新打深机井,严格审批程序,加强巡查,及时严厉查处非法打井案件。四是认真做好项目的水资源论证工作。五是切实依法履行水行政主管部门职责,完善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水行政综合执法力度,及时查处违法案件,妥善调解水事纠纷,维护良好水事秩序。

五、强化水利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水利持续发展能力。改革是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水利事业要实现新的发展,必须弘扬勇于改革、善于创新、敢于突破的精神,以各项改革的新突破赢得水利事业的新发展。我们要统筹协调水利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用改革创新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水利事业不断发展,坚定不移地以改革促发展、以稳定保发展、以发展促稳定,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继续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和实施政策融资、政府投资、多元化的投融资形式,落实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加快社会资金进入水利市场、实行市场化运作的步伐。二是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对农民直接受益的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可以村级为基础进行“一事一议”,按照乡镇协调、分村议事、联合申报、统一施工、分村管理资金和劳务、分村落实建设任务程序和办法实施。把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落实好。三是继续深入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民营水利,对集体管理的小型水利工程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能改制的逐步完成改制;对农户自办型工程,实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的体制;积极探索和实践“民主谋水利、民营兴水利、民众干水利”的新机制。四是在工程建设管理上,明晰责任、规范运作、规范管理、强化监督,最大限度地防止和纠正违法违规行为,保证安全、保证效益。五是在水管体制改革上,大力推广农民用水户协会参与管理经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用水户的民主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对受益较多的小型工程,可按受益范围组建用水合作组织,相关设施归用水合作组织所有;政府补助形成的资产,归项目受益主体所有。允许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以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进行产权流转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农田水利规划,不改变工程的性质和用途,不降低服务标准和质量的前提下,为社会资金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六是行政提速、服务提质,进一步强化机关效能建设。提高效能是机关建设的主线。我们要紧紧围绕提高队伍素质、提高工作效能,切实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确保取得良好成效。一是抓教育,进一步提高水利干部职工政治业务素质;二是抓制度,完善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等“十项”制度和“六项”公示制;三是抓载体,创新工作模式,运用现代化办公条件,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四是抓好民主评议活动,坚持以思想建设为龙头,以机关建设为基础,以执法执纪部门为重点,以业务工作为载体,以“优质、方便、规范、真诚”八字服务方针为标准,以让人民群众满意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把我局的民主评议活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创建“五好”基层党组织和省市文明单位;六是注重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深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改革,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素质较高的水利队伍。

总之,我们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充分发挥新时期水利职能,通过采取多种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努力把我区传统农业改造成为具有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和能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生态农业,把传统水利向新型现代水利转变,把传统村落改造成为让农民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传统农民改造成为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现代农民,形成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

“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提出“小康社会”的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所提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以工哺农、以城镇带乡村的具体化方案,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性、综合性政策。我认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就是我们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特别是“十一五”时期尤其关键,在这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发展地方经济,只有地方财政富裕,才能更大地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来加快发展,也才能够巩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核心是以发展生产为中心,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农村水利是重要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保障。

二、如何加强农村水利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

作为与农村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有直接关系的水利部门,在建设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必须不断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高水利科学技术水平,进一步加强水利干部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按照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在未来五时间内突破性地抓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为建设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好务。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省、市、县政府对于“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和农业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相继出台和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加快,农村经济与各项社会事业正在朝着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加大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水平就无法提升。

我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欠账太多,公共财政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伴随农村税费改革、“两工”取消,“小农小”的境况更趋尴尬。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民自愿投入为基础、其他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投入机制将是今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对于基础性、公益性特征明显的农田水利设施来说,必须以公共财政为基础和支点,不断扩大政府支持农田水利特点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规模和力度,更多地将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到农田水利上来。

农田水利建设要发展,还应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拔千斤”的作用,调动受益区农户的积极性,积极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对自己的直接受益的工程投工投劳。“引导农民自愿出资出劳,开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办法给予支持。”

社会资金也是对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有益补充,只要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农田规划,不改变工程的性质和用途,不降低服务标准和质量,就应该为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由村集体管理的模式淡出已久,但是工程管理主体缺位的问题却一直存在,且越发严重。

“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利益驱动机制,通过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方式进行产权流转,就将经营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填补了空缺的主体。

“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农户自用的小微型工程,归农户个人所有;政府补助形成的资产归项目主体所有;而对于受益户较我的小型工程,则可以建立用水户协会,相关设施归用水户协会所有。

通过农民用水户协人把受益户组织起来,用民主管理替代行政命令,将农村用水决策权、农田水利工程使用管理权赋予农民,让农民走到“前台”,自己的工程自己建设,自己管理,才能使这些小型工程逐步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

根据江苏“十一五”发展方略,结合水利实际,今后五年江苏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理念,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讲究效益,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强化水资源管理,深化水利改革,保障防洪安全、保证水资源供给、保护水生态环境,为实现“两个率先”、构建和谐江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总体目标是建设完善四大体系,即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供给保障体系、水环境保护体系和水利发展服务体系。

在“十一五”水利工作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五条原则:

“十一五”期间,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二)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水利保障能力。要切实加大投入,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利工程防洪、排涝、抗旱、供水能力。一是完成新一轮治淮工程建设。完成东调南下二期工程,使沂沭泗地区防洪达到50年一遇标准,全面完成国务院既定的我省境内11项治淮骨干工程;争取实施“老三项”标准提高工程,进一步增强淮河流域防洪保安能力。二是完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江苏段工程建设。2007年实现调水出省目标,全面建成淮安四站、淮阴三站、刘山站、解台站和蔺家坝站。2010年完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江苏境内工程。三是完成重点海堤达标工程建设。完成堤岸防护保滩工程143公里,改造大中型涵闸24座。四是完成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重点实施6座中型水库和300座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五是完成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建设。继续推动13个省辖市和重点县级市防洪工程建设,力争2008年前初步形成大中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结合改善城市水系河道面貌。六是加大区域治理力度。重点实施里下河、沂南沂北、太湖、秦淮河等沿湖沿河洼地排涝工程和省际、市际边界河道整治工程,完善区域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同时,还要积极争取新一轮太湖治理、长江河口段综合整治、滁河水阳江治理以及水源地保护和水环境治理等工程。

(三)加大农村水利建设力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农村水利建设作为水利工作的重点内容,加快农村水利建设步伐。一是围绕恢复提高引排能力、改善农村水环境,大力实施河道疏浚工程。在继续推进县乡河道疏浚的同时,启动实施村庄河道疏浚工程,全面恢复和提高农村河道引排能力,逐步使农村水系变活、水质变清。二是围绕建设节水型农业,积极实施灌区改造和丘陵山区水源工程。以节水增效为目标,加强灌区节水改造。以提高水资源保障和供给能力为目标,继续抓好丘陵山区水源工程建设,增加蓄水量3亿立方米。三是围绕提高低洼地区抗灾能力,加快实施防洪排涝工程。加大圩区治理力度,加高加固圩堤,更新改造圩口闸、排涝站。启动实施农村小型灌排泵站改造工程,更新改造泵站3万座120万千瓦。四是围绕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群众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等突出问题,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四)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要根据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区域地表水利用总量、地下水可采总量、以水功能区为单位的纳污总量和取水单位定额管理的取水总量。以四个总量控制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加强节水型农业、工业、城市、社区等载体建设,完成徐州、张家港2个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和无锡、南通、淮安等11个省级试点。建成南水北调大中型节水灌区30个,节水型农业示范区100个;实施工业节水技术改造项目800项,50以上高耗水行业和单位建成节水型企业(单位),初步形成节水型社会建设制度、体制和机制;积极培育和强化社会公众节水意识,鼓励公众参与;运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节约保护,不断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五)切实加强水利管理,着力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水利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要健全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等制度,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加强供水水源地保护,组织制定饮用水源地应急预案,保证饮水安全。在建设管理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四项制度”,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的监管,狠抓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稽查和监察工作,确保“三个安全”,创建优质工程。在工程管理方面,要大力推进水工程管理及调度运行的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建设,提高水工程完好率、良性运行率和水管单位的达标率。建立湖泊管理机构,完善湖泊管理机制,有效遏制围占河湖情况,确保流域河湖和区域现有水面率。在依法管理方面,要健全地方水法规体系,切实依法履行水行政主管部门职责,完善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水行政综合执法力度,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

(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增强水利服务发展能力。坚持用改革创新来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水利事业不断发展。要全面完成水管单位体制改革。按照“公益性经营性分开、管养分离”的原则,加大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力度,探索建立水工程维修养护市场,积极培育维修养护企业。要结合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深化农村基层服务体系改革,明确职能,理顺体制,合理定编,落实管理经费。进一步深化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促进农村水利工程良性运行。要继续推进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建立多元化的水利投入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水权分配转让机制、行蓄洪区运用补偿机制、水价形成机制以及省际边界水事矛盾预警机制,提高水利服务发展能力。

三、狠抓措施落实,全面推进2006年水利工作

(一)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水利工程防洪标准和水资源供给能力。全省水利重点工程建设继续加大投资力度,计划投资45亿元。一是全力推进以治淮为重点的流域性防洪工程建设。重点实施新沂河工程,起步实施中运河工程;续建完成奎濉河工程,完成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及湖洼支流治理工程。二是加快以南水北调一期为主体的水源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刘山、解台、蔺家坝站主体工程;加快实施江都站改造、淮安四站、淮阴三站、骆马湖水资源控制工程;开工建设淮安二站改造、泗阳站、刘老涧二站、皂河二站;起步实施高水河整治和里下河水源调整工程,加大淮安、扬州、宿迁三市截污导流工程建设力度,继续实施泰东河工程。三是加快海堤达标建设。完成连云港市16.8公里海堤和临洪闸、武障河闸、五图闸3座中型闸加固,盐城市16.6公里海堤和射阳河闸、翻身河闸等6座大中型闸加固,南通市7.5公里海堤和塘芦港新闸加固。四是大力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安峰山、小塔山、塘马等大中型水库和80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继续实施西双湖、庆安、崔贺庄等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五是积极实施区域治理工程。重点实施里下河、太湖、秦淮河地区引排骨干工程,起步实施沂北地区防洪排涝骨干工程。

(二)以村庄河道整治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水利建设。全省计划兴建及改造小沟以上建筑物3.2万座,疏浚县乡河道土方1.86亿立方米,疏浚村庄河道土方1亿立方米以上,修复整治圩堤1865公里,修建防渗渠道2475公里,新建和改造塘坝2237座,新建改造泵站1798座9万千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5平方公里,改造中低产田112万亩。在全面推进县乡河道疏浚、重点圩区整治、灌区节水改造、农村安全饮水等工程建设的同时,要积极推进村庄河道疏浚工程。开展村庄河道疏浚整治,改善农村水环境,已被省委列为第三批党员先进性教育为民办实事之一。要将淤积污染严重,影响村容环境和农民健康生活的村庄河道、塘坝作为重点,通过综合治理,达到“两清一建”,即清理淤泥,拆除坝埂,疏浚水系,改善水质;清理垃圾,清除杂物,整治河坡,改善环境;建立制度,长效管理,巩固成果,群众满意。各地要高度重视,抓紧部署发动,落实建设经费,扎实推进村庄河道整治工程建设。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抓紧组织实施。其他相关部门也要各负其责,共同抓好这项工作,确保完成村庄河道整治任务。

(三)加快推进城市水利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的通知》要求,继续加快以城市防洪为重点的城市水利工程建设。明年要继续实施13个省辖市城市防洪排涝的关键控制建筑物和骨干排水河道。各地要因地制宜,正确处理好城市防洪、排涝与城市水环境治理的关系,重视提高新城区及重点城镇的防洪和水资源供给能力,组织开展城市集中供水水源保护,制订应急预案,及时处置城市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统筹解决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突出的水问题,提高城市水利工程抗灾标准,改善城市水环境,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四)加大水利管理力度,着力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加强水利管理是提高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有效手段,必须进一步加大水利管理力度,促进管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一是加强水利规划管理。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流域水情、工情变化,健全水利规划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水利规划服务。要切实推进水利规划的实施,研究制定水利规划管理办法,加强规划项目立项申报、审批、公示制度,规范管理程序。依法实行防洪规划同意书制度,逐步推行规划保留区制度。通过规划,规范社会涉水活动,指导水利建设与管理。二是严格水利建设管理。规范建设行为,严格基建程序,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坚持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从投资、进度、质量等方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加强对项目法人的考核,把好工程质量关。三是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河道管理保护制度,严格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开发利用活动的管理。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三化”建设,提高工程的技术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工程抗灾效益,实现工程效益的升级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四是强化水资源管理。根据《江苏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纲要》要求,通过抓好徐州、张家港两个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典型带动,示范引路,加快推进我省节水型社会建设。要全面启动饮用水源地建设和保护。完成全省城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编制工作,加大饮用水源地建设、保护、水源涵养工程以及监控和应急保障等工程建设力度,组织制定饮用水源地突发性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确保居民饮水安全。按照新批准的超采区划,加强地下水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量,巩固苏锡常地下水禁采成果。五是加强依法管理。加强水利法制化建设进程,加大水利执法力度,继续打击长江非法采砂活动,确保工程防洪安全。

(五)一是基本完成全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任务。建立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市场,提高水工程管理效益。湖泊保护一直是我省水利工程管理的薄弱环节,要贯彻落实《江苏省湖泊保护条例》,明确湖泊管理体制,制定管理制度,按规划严格实施湖泊管理。二是加快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水利建设市场的监管,逐步建立水利市场准入清出制度、市场主体信用体系、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等。改革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水利项目的建设实施方式,积极探索“代建制”、“委托制”管理模式。继续推进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咨询机构等单位市场化改革。三是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大力推进乡镇水利站改革,强化公共服务管理职能。深入开展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加强对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探索农民用水组织、大中型灌区“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等多种形式的农村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保障农村水利持续健康发展。四是积极开展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加强市场运作,积极吸收社会资本投资水利,拓展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形成有法制保障、比较稳定可靠的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完善农村水利投资机制,以政府安排补助资金为引导,以农民自愿出资出劳为主体,建立政府投入、市场化筹资和依法组织农民投劳投资相结合的投资渠道,确保农村水利建设投入的稳定增长。

(六)立足防大汛、抗大旱,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各地必须把防汛防旱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按照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的要求,扎实开展工作,确保河道、水库、大中城市和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洪安全,确保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努力满足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切实做好汛前各项准备,进一步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中心的防汛工作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展汛前大检查,加快水毁修复和防汛急办工程建设,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逐一落实安全度汛措施。近几年来我省遭受台风灾害袭击的机率增加,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完善防台风预案,落实防台抗台的各项准备。各地要进一步修订完善水旱灾害应急预案,科学调度水利工程,统筹防洪、供水和避污调度,迎战可能出现的各类水旱灾害,最大可能地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确保夺取明年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一、提高认识,增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利如何干?

第一、要增强责任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就新农村建设作了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是国泰民安的一件大事,也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工作。围绕新农村建设做好水利建设、管理、改革和服务是我们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清醒地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要树立为新农村建设服好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的各项工作要都围绕新农村建设来开展。

第二、要突出三个工作重点。

二、抓管理,推进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

桃城区水利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不足,主要表现在:我区的水资源总量利用不足10,与全国的水资源总量利用率有很大差距;我省的工程处数有62万处,大中型不到110处,骨干工程的数量还没有湖南、湖北省一个地级市多;人饮不安全达到3144万人;基础设施薄弱,已建成工程老化、病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等等是制约四川水利发展的主要矛盾,加快四川水利发展是解决我省水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重要的手段。因此,要发展就必须搞建设,不搞建设就不能发展。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要巩固建设的成果,就必须抓管理。管理就是生产力,管理能够出效益。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提出,都对水利管理提出了更高、更严、更迫切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由于国家水利投资减少,以及移民、生态、环境等原因,水利建设的速度将放缓、规模将相对缩小,水利建设不再是唯一的主战场。因此,我们要及时地转变思路,切实把重点转移到管理上来,着力研究科学规划,研究如何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水利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通过转变管理理念、强化管理措施来加强水利工作,推进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统一规划,科学实施。抓规划是水行政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履行的政府职能、职责,抓好规划,科学实施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水利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关键的环节。要加强对水利发展和改革中重大战略问题、热点难点问题、体制机制问题的研究,深入思考水利发展的战略性、方向性、全局性、统一性的问题,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这里要强调一下规划统一性的问题,凡是通过计划下达的,农水、水电、水产、水保等都要把资料汇总或抄送到规计处。要认真思考和筹划本单位、本部门在“十一五”建设中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抓哪些重点,怎么抓;在2006年要重点干哪几件大事,怎么干,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措施。特别是主要业务处室和几大局要按照《四川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拿出具体、书面的工作意见和分步实施计划,并付诸于行动。要按照全省水利工作会议制定的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计划,优化工作措施,认认真真抓落实。

(二)依法行政,依法治水。要按照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要求,加强水行政执法管理。要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的机制,严格行政责任制度和过错追究制度,切实做到依法治水、依法管水。06年要做的几件事:一是要出台《防洪法实施办法》,水政处负责。该办法的出台将在防洪保安上、在防洪的有关规费的收取上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二是要加强执法力度。要按照《水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维护水资源、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电力、渔业等执法的程序,维护我们正常的职能职责,比如《取水许可证》的发放,对小水电开发我们要依法依规加强管理,对水土保持、对渔业资源的保护等等;三是要加大规费的征收力度,我们已经出台了水资源费的征收办法、水土保持有关规费的征收办法、砂石资源费有关办法,关键是贯彻落实。争取在规费上有新的突破,增强水利自身造血功能。

(三)深化改革,理顺体制和机制。一是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抓住城乡统筹的机遇,加快水务一体化进程,拓宽水利服务的新领域,从农田水利到农村水利,从农村水利到城市水利,不断拓宽水利服务的领域,丰富水利服务的内容。二是要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初步建立起我省节水型社会的法制、行政、经济、技术、工程、宣传六大体系,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三是切实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要认真总结前两年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条件成熟一个,改制一个,实实在在地把这项工作向前推进。要继续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以股份制、租赁、拍卖、承包等形式,搞活小型水利工程。四是深化农村水利管理体制和机制。探索建立政府、市场筹资和依法组织农民投劳投资相结合的农村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加强对农村水利设施的管理,按照分级分类管理原则,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明确管理范围和管理主体,落实管理经费。五是深化地方电力体制改革。按照清产核资、资产评估、产权界定、资产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力争2006年底全面完成地方电力企业产权改革工作,增强行业的竞争力。

(四)科教兴水,培养水利人才队伍。要加快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有效提升水利科技成果水平;强化科技管理,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选拔、培养一批水利青年科技英才和学术带头人,推动全省水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今年各个单位在人才的培养上一定要有硬性指标,要有投入,差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一定要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把水利信息化作为促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提升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的效率和效益。要加快水利勘测设计单位体制改革工作,将原有的勘测设计事业单位改成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企业。各单位都要结合业务工作,制定和实施科研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加大科教兴水的力度。

(五)善于总结,大力宣传。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千家万户、造福千秋万代,任务艰巨而繁重。要高度重视,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以使全社会形成对水利工作重要性、全局性和紧迫性的共识,争取各级党政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为水利发展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要充分展示水利工作取得的成绩,总结积累成功的经验,发掘水利人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大力弘扬水利行业精神,提升水利的社会地位和形象。今年要重点宣传我们水利干了些什么,怎么干的,效果如何。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宣传。关于经济效益,要大力宣传水利工程保证了粮食安全,宣传水利保障重点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宣传小水电在改善农村供电、生活环境、增加农村收入所起的重要作用,宣传水产产值增长对农民收入增加所作出的贡献。关于社会效益,一是安全效益,要大力宣传防汛工作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们加强了预报工作,由于预报及时、由于预报科学准确,减少了死亡人数、减少了土地淹没,一定要有数据,才有说服力。二是生态效益。水土治理减少了水土流失量是多少,小水电的发展少烧多少煤、少砍多少柴,少排放多少二氧化碳,这些都是可以计算的,一定要大力宣传。三是环境效益。总之,怎么抓宣传,从哪里找切入点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六)加强自身建设,促进行业发展。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行业也要同步发展和进步。水利厅是一个老厅、大厅,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我们要切实抓好发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要坚持事业、行业和职工协调发展,随着事业的发展不断壮大行业实力,让职工分享改革的成果,在发展中得到实惠。

三、抓作风,为水利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作风是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和领导方式的集中体现。作风包括行业作风、单位作风和机关作风。今天要求厅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列席厅务(扩大)会议,主要是强调机关作风问题。机关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关职能的全面履行和工作成效,事关行业形象和事业发展大局,在机关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近几年来,我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行水行政职能,作风整体情况是比较好的,能够适应全省水利、水电、水产的发展要求,特别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政风行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作风建设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但是,面对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面对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机关作风建设新要求,面对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对水利事业的企盼,我们的作风建设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不够扎实、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的情况。有的同志不善理政,调研不够,对基层情况了解不够,对一些苗头性问题缺乏敏感性,缺乏超前性和预见性。有的抓落实力度不够,花架子多一些,工作布置了,表面上轰轰烈烈,但不严抓细管,督促检查不力,没有收到应有的实效。一些干部工作节奏缓慢,布置任务不是雷厉风行,而是拖拖拉拉。还有工作质量问题,某项工程在设计上、施工上、监理上都是我们自己的队伍,没有严格把关,致使工程出现了问题,有的甚至是低级错误,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有的同志工作只求一般过得去,不求高标准过得硬,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推而不动。有些处室之间不协调,部门之间不团结,大局意识不强,各自为政,相互推诿。二是在工作纪律方面存在散漫松弛的现象。个别机关干部上班迟到,下班早退,离岗不请假。上班时自由散漫,串岗离岗、扎堆聊天、上网聊天打游戏等现象时有发生。今后发现哪位同志再上网打游戏,先追究处长责任,因此处长们一定把职工管好。三是在班子建设方面个别存在政令不畅、班子不团结的情况,我行我素,贯彻党组决定的力度不够。有的单位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和政务公开化、规范化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有极少数班子不团结、不协调的现象比较突出,主要领导一个人说了算,班子内部沟通交流不足,内耗严重。这些不和谐的现象,虽然仅存在于极个别单位、极少数干部身上,但必须严肃整顿,否则将严重损害机关的整体形象,影响机关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制约了四川水利改革与发展的步伐。这是不能允许的。

2006年是“十一五”水利发展的起步之年,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加强作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水利发展和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在新的一年中,我们一定要从全局的高度出发,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充分认识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扎扎实实推进机关作风建设,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作风保证。因此在领导岗位上必须履行好工作职责,抓好部门工作。不能履行好工作职责,只有采取组织措施。

(一)加强学习,健全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办事水平和能力

学习是改进作风、提高服务能力的基础,也是我们不断增强自身各种能力的唯一途径。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克服自身的不足;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通过学习,才能适应工作的不断变化和需要。首先,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历史新任务的提出,新时期治水方针、治水思路的不断调整和改变,需要我们不断通过学习去理解,只有在领会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去贯彻、去执行。二是科学知识在不断发展,业务领域在不断延伸和拓宽,从传统水利到现代水利,从农村水利到城市水利,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水利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利,有许多新知识需要去更新和掌握,有许多新课题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和解决。三是随着人们对行业认识的不断深化,对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的要求更高,水利不仅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更要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既要以人为本,又要实现人水和谐。这些都对我们的服务水平、发展能力、工作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许多新的知识要掌握,新的观念要更新,新的领域要拓展,新的方法要适应。因此,要大力建设学习型的机关干部队伍,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从基层和群众中汲取营养,增强服务本领。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时刻加强学习,要把学习作为首要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制度是工作有序运转的保证。水利工作者必须要依法行政,依章办事,严格规章制度,切实做到有法有章可依,有法有章必依,执法执章要严。当前,特别需要学好、用好、执行好三个方面的法规:一是公务员法,这是作为公务员务必要做好的。公务员法今年起施行,我们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履行一名公务员应尽的义务。机关公务员首先要学习好、履行好公务员法。二是水利职工的职能职责。这是我们履行职责的准则,需要时时重温、认真执行。要严格履行法律法规赋予水利部门的职责,明确职能、权限和职责分工,规范行政程序和行政行为,做到不越位、不错位,更不能缺位。要强化水利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重视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水问题,全面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三是机关纪律和行为规则。要通过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健全重大决策事项的调查研究、集体决策、公示听证、专家咨询以及失误追究制度;创新和探索各项科学管理制度,如完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等;完善机关学习教育、调查研究、党风廉政、信访投诉、作风监督员等各项制度,坚持靠制度管人管事管作风。要加强对制度实施的监督,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要严肃认真处理,努力使制度成为机关干部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要不断提高办事能力。办事能力是对一个公务员或从业者的基本要求,必须具备基本能力才能做好所从事的工作。能力是水平的基础,水平是能力的体现,水平高反映出能力强,能力和水平是相辅相成的,没能力谈不上有水平,没水平就说明没能力。因此,不断提高办事能力和水平是对每位同志的要求。怎么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呢?一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善于思考,认识自己,缺什么补什么,循序渐进不断学习和充实,在实践中得到提升。二是努力改进工作方法。从满足于具体事务,向善于抓大事、谋全局转变;从注重做好当前工作,向善于从实际出发、搞好超前服务转变;从被动应付,向勤于思考、开拓创新、主动服务转变,从按习惯办事,向工作规范化转变。

(二)增强责任心、事业心、共事心,共谋水利事业发展大计

今天为什么要开这个会,为什么要讲作风问题,厅党组是经过认真考虑的。水利厅是老厅、大厅,是业务厅局,我们既要从讲政治的角度出发,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方针政策,履行政府职能,也要从行业管理的角度出发,当好参谋,依法行政,依法治水,还要切实加强对全省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优化配置、有效利用。要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必须要增强责任心、事业心和共事心。

一是增强责任心,切实谋其政谋好政。在其位,谋其政;谋其政,必须尽其责。水利是一项光荣的事业,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大胆负责任,敢于负责任,认真负责任。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行业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党组负责,对职工负责,对自己负责。不负责的态度肯定是不合格的角色,担当不了这个角色就必须换角色。责任心特别重要,是一个公务员角色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衡量一个人最基本的条件。对自己多一些责任,对别人少一些苛责;班子主动多负一些责任,上级就少一些负担。同时,善待他人也是一种责任。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多关心职工、爱护职工、宽容职工,改进领导方法和艺术,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营造和谐的氛围。

二是增强事业心,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干群之间,部门之间,积极主动尤为重要。职工主动了,干部主动了,部门就活了起来;部门之间主动配合了,行业就活了起来。如何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高个人素质,改进工作方法,理顺体制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前,水利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比如,水利工作重点向管理方面转移。又如,水利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问题,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再比如,水利、水电、水产在生态四川、平安四川、和谐四川建设中应发挥什么作用,怎样发挥作用。这些都是大局,都是政治,也是水利人应该做而且要做好的大事。

要回答这些新课题,只有创新工作思路,主动出击,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创新,水利才有希望;创新,才有活力;创新,才有地位;创新,才有作为。我们要主动高扬生态的旗帜,宣扬人水和谐的理念,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变水害为水利;通过水土流失治理,水域监测,开发水电清洁能源,建设节水型社会,改善生态环境。要主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要确保防洪安全,综合运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切实减灾保安;确保供水安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水源保障;确保水生态安全,为“生态四川”建设做贡献。

三是要共事共心,团结一心谋发展。大家走到一起是缘份。省委、省政府决定我担任厅长,孙厅长和大家推荐我担任厅长,这是对我的信任。我有责任、有信心做好这一角色,但也离不开大家支持、关心和帮助。如果我按部就班,碌碌无为,大家也不团结,就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要求,这既不是省委、省政府的希望,更不是你们愿看到的。作为厅长责任重大,我是十分清楚的。我已多次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孙厅长也多次讲,叫我放手大胆干,不干预我们的工作,这是最大的信任和支持。因此,我要向历届老厅长学习、向孙厅长学习、向大家学习,大胆地干好工作,尽心尽力地把四川水利做好。

做人要实实在在、坦坦荡荡,不虚伪、不张扬,不搞阴谋,不设计整人,这是大家所期望的。孙厅长经常说,他很直,不说假话,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在水利厅历届党组和厅领导的带领下,已经形成了心齐、风正的良好局面,我们要继续发扬下去。对个别不良现象的存在,要帮助、教育和整顿。我非常愿意和大家一起团结共事,以“心齐、风正、和谐、进取、务实、公道、坦诚、宽容”十六字与大家共勉。也希望同志们要团结,要共心。

(三)求真务实,狠抓落实

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篇3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调查访问和论证分析法,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概念及其内涵、新农村社区体育的特点、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目标及其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对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阐述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原则及其具体目标内涵,并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提出了分段建设、循序渐进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体育的方针与步骤,对于新形势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具有代表性意义。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原则;目标;步骤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895-03

我国是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根据2006年中国年末,中国总人口为131448万人。其中,我国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06村人口7.37亿,占全国人口的56.1%[1]。农村社区体育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也是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农村社区体育不发展,农民没有机会参加体育活动,中国的群众体育永远不能问鼎现代化,也永远不能称为全民健身。怎样从理论上深刻认识我国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重要意义,如何确定我国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原则与目标,怎样结合当前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须从理论上加以回答的几个重要问题。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特点

社区体育分为城市社区体育、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和农村社区体育三种类型。农村社区体育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城镇化推广以来的产物。

1.1参与对象的广泛性和开展活动的艰巨性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必须以全体农民为主体,如此才能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农民真正拥有与享用参加体育的权利和政府部门积极维护与保障农民享有的体育的权利,也充分说明了人民生活有了明显的提高。新农村社区体育是以7.37亿农民为对象,且农民有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同时又分布在全国各地,具有广泛性。农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发展极为不平衡,不少地区既缺乏体育活动的场所和必要的体育器材,又缺少组织引导: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农村干部和群众对体育的功能缺乏正确地认识。要使农民自觉地、科学地、有组织的开展健身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任重道远。

1.2各区域性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体育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一样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多元化特征。农村经济的增长是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导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东西部地区、沿海与内地,内地与边远地区之间以及新农村社区体育每个层面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发展层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农民的体育意识、场地设施、经费投入、科学指导等方面较为突出[5]。这种不平衡形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

1.3农村社区体育活动的农业生产性相对于其他产业,我国的农业生产的科技含星低,生产以畜力和手工劳动为主,劳动时间长、强度大,这就使农民的劳动与农村社区体育密切的联系起来。农村社区体育与农业的生产劳动相结合,况且我国人部分地区的农村以农业为土,一年四季,春耕夏管,秋收冬藏,体力劳动量大,就产生了具有农村社区体育与农业生产劳动特色的农村体育项目。

1.4参与时间的随意性和季节性农民的工作时间不像其他职业一样有上下班的固定时间,农业生产有农忙和农闲之分,每天的农活有重、轻之分,这就形成了农村社区体育活动时间具有随意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农闲和农活量小的时间是开展农村社区体育活动较好的时机。

1.5活动的地域性和民俗性我国地域辽阔,具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因此当地农民喜闻乐见的社区体育项目也就不尽相同。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简便易行,健身、健心等有民族和民俗特色的体育项目深受农民喜爱。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原则与目标

2006 年初,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了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具体任务。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是在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基础上,随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体育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是由社会体育需求的变化、经济体制的改革、社区建设的发展,以及老龄人口增多等因素引起的。在我国学者关于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众多论著和论文中,“以人为本”都被置于一个核心地位,人本或人文精神成为大家共认的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宗旨或原则。按照这一原则精神,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应紧紧围绕人这个中心主题,以人为出发点和归结点,在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一切活动中都应以个人生活需求的满足与个性的全面发展为旨归,以人的生活质量、个性发展作为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基本评价指标,在充分满足个人的生活需要与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兼及其他社会功能的满足,而不是相反。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具体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具体原则,即民主自治原则、满足需要原则、基层自发原则、大众参与原则、社区合作原则。在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居民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过程成为新农村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的过程,使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活动成为农村社区居民以自己的努力解决自身生活问题的自觉活动,成为依靠农村社区自身力量以民主方式达成自我管理、白我发展的过程。明确了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原则精神,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确定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目标指向、活动内容以及指标界限,从而为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目标界定一个基本的范围。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目标是一个综合性、多层次的体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日标是:1) 适应新农村体育工作的需求,加强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和社区居民体育自治组织建设。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的农村社区体育,构建亲农、便农、利农的新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体系。2) 以拓展新农村社区体育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内容,增加新农村社区体育服务发展的项目,促进新农村社区体育服务网络化。建设好新农村社区居民健身场地,方便新农村社区居民就地近参加体育活动;努力提高新农村居民体育生活质量,不断满足新农村社区居民对体育的需求。3) 加强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理顺新农村社区体育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完善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功能,改革新农村社区体育基层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社区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新农村居民社区体育活动组织,建立新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队伍和社会化的大众体育活动网络,完善国民体质监测系统。4) 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农村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体育资源,大力发展新农村社区体育事业,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身体素质和整个社区体育的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活动便利,举办经常性的农村居民体育活动,丰富新农村体育文化生活。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方针与步骤

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工作不仅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有关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阶段划分与内容安排,我们可以作初步的科学规划,即三个阶段的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计划,按此计划,第一阶段的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重点在改革新农村社区体育基层组织管理体制,通过强化县级教育文化体育局、乡镇文化体育站和村委会的管理、服务职能,确立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作为基层社会单位的主体地位。第二阶段,把发掘新农村社区体育资源、发展新农村社区各项体育事业、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作为主要建设内容。第三阶段,将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成组织完善、功能全面的自治体制。我们也可以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即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前期、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初期、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发展期和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成熟期。前期和初期以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由行政单位型向村居主体型的转换为主要内容,发展期侧重农村社区体育各项功能的建构、各类社区体育社团组织的培育等方面。成熟期的主要标志是农村社区体育建设自治地位的确立和自治组织体系的完备。

上述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阶段划分着重强调了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转换的重要意义,并希望通过农村社区体育组织管理体制的逐渐建构带动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其他建设事项的配套跟进,使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由表及里、循序渐进。需要补充的是,在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过程中,农村居民的主体作用与全面参与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它既是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贯穿始终的主题,也是衡量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阶段性成果一个重要指标。据此,我们认为,将新农村社区居民的社区体育意识和社区凝聚力作为一个参照系来划分社区体育发展的阶段,似乎更能体现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原则精神与目标要求。

由此我们把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划分为如下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塑造新型农村社区体育意识、逐步改革现行农村社区体育管理体制。把农村社区居民体育意识的培养作为第一阶段的重要内容,既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又是基于我国当前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实际。科学规范的管理是新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保障。在管理运行上建立责权分明的县、乡、村三级管理机构,形成上下协调,左右沟通的决策系统。注重目标的导向机制,过程的制约机制,科学的督导评估机制和广泛的参与机制。县、乡政府和派出所应联合对社区体育设施进行保护,同时应将社区体育场地器材建设列入政府行为,如场地的规划,用地办证的手续由政府职能部门作为特殊事来办,从而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进展,为促进体育场地器材建设,用好管好体育场地器材,乡镇政府、村委应同时制定各项制度。就我国新农村社区体育现状而言,政府倡导与支持起着关键性作用,但关键作用或主导作用并不等于政府过度参与甚至包办代替,而应是充分利用政府权威倡导、动员、恰当的经济支持和政策支持、以及对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予以监督、评估和经验推广,从而激活社区各类体育资源,使之成为新农村社区体育后续建设的持久内在动力。

第二阶段,健全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体系、全面发展社区各项体育事业。相对前一阶段,这一时期的社区体育建设突出的任务是健全与完善社区体育组织体系。具体而言,社区体育管理组织进一步由行政主导型向社团自治型转换,培育并发展各类由居民参与组成的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和自治组织;大力建设农村社区体育社团组织,主要包括满足农村居民体育活动需要的服务组织、协会组织、娱乐组织等。初步形成围绕着农民权益、以满足农村居民体育活动需要为目的的层次多样、门类齐全的新农村社区体育组织体系,为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与此同时,为满足农村居民体育活动需要、实现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人文目标的各项事业相应建立起来,如新农村社区体育环境、社区体育基金、社区体育医疗卫生、社区文化体育娱乐、社区体育教育、社区体育公共活动场所、社区体育保障、社区体育活动秩序与安全控制等等。

进一步完善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功能、增强新农村社区体育整合。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以“人本”为旨归,以人文发展目标为最高追求,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最终成果要以农民体育生活的全面提高和个性全面发展为评价指标。为此,新农村社区体育功能的进一步完善显得至关重要,新农村社区体育功能的完善没有固定的标准,它是一个动态的指标。它必须与社会体育发展的实际状态相关联。有一点可以肯定,尽管我们不能对新农村社区体育的功能完善制定一个明确的标准,然而它总是通过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体育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得以表现,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全面提高、农村居民人文素质的全面提高、农村居民凝聚力的不断增强以及社区体育文化的繁荣而表现出来。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 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是一项持续的社会运动,也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社会系统工程,充分调动社会各种资源、特别是发挥政府、农村社区组织、农村社区居民二者的作用,使之在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各尽其职、上下配合、协调一致乃是农村社区体育发展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政府作为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的倡导者、支持者、规划者其作用自不待言,社区组织是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的承担者和执行者,其作用也不可小视。而农村社区居民的主动参与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既是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的参与者、监督者,又是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成果的主要享受者,他们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参与既是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又是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目标所在。因此,构建政府、农村社区组织、社区居民三方合作,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种资源共同支持的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和发展及其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农村社区体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 良好的健身环境是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目标,也是新农村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活动的内在需求。它反映出社区社会、社区经济、社区文化、社区生态环境的和谐程度,对于社区体育可持续发展生产重要影响。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的体育活动类型逐渐由消除疲劳主导型向精神型享受主导型过渡,体育将成为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农民对社区体育的需求不仅满足于场地器械等物质条件.追求健身环境的优良也逐渐成为农民关注的焦点。

4.2建议

1) 我国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均衡发展主要是从二个方面来考虑的,即东西部、沿海与内地,内地与边远地区之间农村社区体育三方面的不平衡性。我国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贫富差别在短期内不可能消除,这三个层次的农村社区体育面临的条件和水平各不相同,采取均衡发展战略。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非均衡发展模式有三种可能:一是优先建设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速度,带动内地新农村社区体育和西部新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速度,是一种“彗星建设发展模式”;二是快速建设内地新农村社区体育的发展速度,推动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向东部沿海地区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看齐,是一种“波浪建设发展模式”;三是大力发展西部边远地区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速度,辐射沿海地区新农村社区体育和内地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是一种“橄榄建设发展模式”。

2) 科学的新农村社区健身环境评价体系的建立对新农村社区体育健身环境的影响起到导向、诊断和激励作用,对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的投放决策更为科学合理,使新农村社区体育资源得到更为合理地配置和充分有效地利用,使新农村社无体育的组织措施更加得力,从而使新农村社区体育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07-02-28.

[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区第十一个五年规划[R].2006-03-14.

[3] 王凯珍,赵立.社区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张永军.山东省乡镇社区体育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8):21-27.

[5] 齐立斌.现阶段我国农村教育的基本特征及发展对策[J].体育科研,2007,28(2):61-63.

[6] 赵金华.发展农村社区体育[EB/OL].http:www.121tt.cn/Article/jxgl,2005-10.

[7] 樊丙有,著.社区体育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7.

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思考

党的十七大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统筹思考, 号召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新时期如何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发展先进文化, 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促进我国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认清国内外局势变化, 坚持文化先进性

进入新时期, 国内外局势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变化, 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方面, 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为我们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国际上,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与生产力不断提高, 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使世界各国间联系更加紧密, 信息传播速度更加快捷, 文化艺术交流更加深刻和广泛;国内, 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大力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基础上, 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这些都为我们有力推进文化建设提供了诸多有益条件。

另一方面, 鉴于当前国际国内复杂的局势与情形, 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阻力重重。首先是由于当前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与信息数字网络化的普及使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更加频繁与剧烈, 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工作并未停止, 我们仍需提高警惕, 防止糖衣炮弹的侵袭。其次是在我国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出现的“四个多样化”, 导致不同领域、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以及文化选择亦趋于多样化。最后, 思想政治领域斗争一直在延续, 目前仍有违反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错误思想以及言行暴露出来, 特别是资本主义的一些腐朽消极思想和封建迷信残余观念在新时期仍不时沉渣泛起, 导致我国思想领域存在着为数不少的问题。

面对当前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变化与国内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不前进、不发展就意味着落伍、倒退。故, 我们应增强忧患意识, 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抓住机遇, 勇于挑战, 唱响主旋律, 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事业新局面。

二、坚持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 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 更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一旦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全党全国人民便会失去共同的理想信念以及共同前进的思想基础, 会导致思想上、政治上的混乱。所以, 我们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 坚定不移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 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制定正确的文化建设方针、路线和政策, 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 用形式各异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反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与当前的中国实际相结合,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我们当前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 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三、加强思想道德与科教文化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两个方面。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必须抓好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一) 抓好思想道德建设是关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思想道德建设。当前, 建立与中国实际相符合,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不仅要在全党全社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尤其是在人民群众中进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以及基本纲领、基本路线的入脑入耳教育;同时, 还要在全国上下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艰苦创业精神等教育;提倡尊重人、关心人, 热心公益, 扶贫帮困, 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 引导全党全国人民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 坚持把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等。

(二) 推进科教文化发展是动力支持。

科教文化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当前必须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等文化事业, 积极鼓励发展健康向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 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对于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四、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开拓创新

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既不能肯定一切, 也不能否定一切, 即“扬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丰富;既是对当今世界各国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式以及管理模式的吸收和借鉴, 也是将国外先进的经验与本国实际相结合, 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不断发展。诚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实际, 只有深深的植根于我国的现实土壤中, 继承并发展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才能保持中国特色;只有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以及优秀文化成果, 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文化面向世界, 影响世界。

江泽民同志曾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1) 所以, 我们仅仅只是对国内与国外优秀文化的借鉴和继承是不够的, 应立足中国实际, 结合新时期中国的实践加以创新。我们面临着一个创新的时代, 一个缺乏创新意识、缺少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难以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才能使社会主义文化立于不败之地。

五、与时俱进, 加强优秀文化作品创作

精神文化产品一直在人民群众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人们的生活需要精神文化产品的丰富与充实。精神文化产品是人们思想观念、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的直接载体和物化形态。这些作品作用于人们的思想、心灵, 对人民大众, 特别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既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量”的需求, 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应多创作精品, 特别是鼓励创作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反映时代主旋律, 高雅、健康积极向上

初探孔明碗

陶婧 (景德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333000)

摘要:本文从孔明碗的特征、样式、传说来描述这一陶瓷史上的稀有器型, 从而进一步探寻它的实用价值、意义和它对未来陶瓷器型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孔明碗;龙泉窑;景德镇;诸葛亮

一、前言

自古以来, 碗的式样很多, 大多都为日常用品, 每朝每代都有它的特征, 有沿袭旧式, 也有创新。我们常见的碗有, 卧足碗、墩式碗、菊瓣碗、高足碗、葵口碗、斗笠碗、薄胎碗、折腰碗、宫碗、撇口碗、鸡心碗、收口碗等, 孔明碗就是众多碗型中的一类。

四年前在辽博的一次参观中, 我偶然碰上一只“孔明碗” (见图1) , 此碗是明代的青花碗, 碗外壁为缠枝花卉纹装

饰, 碗内壁绘有月影梅花, 是典型的明代纹饰。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奇怪的造型, 由于不能上手, 所以只能隔着玻璃观其外观。从外观看, 碗内较浅, 碗底较厚。当时因不识其庐山真面目, 只是在文物标签上知其名称时代, 却不知其用途, 更不知其来历, 本人确实被其迷惑了。不过因孔明碗的独特造型

打动了我的心, 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回去之后查阅大量资料找到关于它的信息, 怀着极大的兴趣写下了这篇文章。

二、孔明碗一名的来历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著名人物, 他上晓天文下知地理, 足智多谋而闻名于世。但以他命名的孔明碗, 却鲜为人知。

“孔明碗”, 又称诸葛碗, 其器呈敛口, 弧腹, 圈足, 底与碗内壁呈双层夹空, 底面有排气孔 (烧窑时可排空器内空气, 以免炸窑) 与腹腔相通。相传此独特造型源自于三国故事:诸

葛亮六出祁山, 司马懿屡遭败绩, 困守不出。亮修书遣使赠巾帼衣物以羞辱之。据使者回报, 懿阅札受礼不怒, 却详询丞相寝食办事之繁简, 继言:“食少事烦, 其能久乎” (1) 。亮为惑敌, 乃于对方来使刺探时, 用双层碗进餐, 明示食可盈碗, 实仅上层有饭。后来遂称此双层碗为孔明碗。诸葛亮以此稳固内部和迷惑敌人。这

的优秀精神文化作品。

当前, 21世纪的头十年已经过去, 面向未来, 我们满怀信心, 如何让我国先进社会主义文化更充分地发挥其推动作用, 更好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提高, 如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是摆正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相信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合力”下, 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定会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注释:

(1) 《江泽民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参考文献

[1]罗晓东.《传统文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J].理论与当代.1989年第5期.

[2]陶国相.《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觉醒》[J].观察与思考.2008.03.

[3]黄红发.《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时代的开辟》[J].学术论坛.2008年第10期.

[4]戴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把握好几个关系》[J].中外企业文化.2003.10.

[5]宋婉琴.《试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大资源》[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05.

论新时期爱国主义 篇5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社会制度下,有着不同的社会基储历史主题和具体内容。当前,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祖国整体利益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共同基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社会结构、阶级结构和利益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爱国主义的基础也发生了变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剥削阶级已经被消灭,人民内部已不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尽管个人利益和祖国整体利益之间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矛盾,但它是在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换句话说,整体利益包含着个人利益,整体利益直接就是每个人的共同的根本利益。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直接意味着个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祖国现代化建设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会影响到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见,维护祖国的整体利益,已成为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祖国整体利益已成为广大爱国者的共同基础。

第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致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祖国,固然包括它的锦绣河山,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勤劳勇敢的人民,但正如列宁所指出的,祖国主要是指人民生活于其中的政治的、文化的和社会的环境和条件。我们说不同时代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涵,主要是就不同时期祖国的不同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而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是指我国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政治的制度。当前,爱社会主义就成为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四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十五年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把一个原来千疮百孔、贫穷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具有完整工业体系,繁荣昌盛,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欣欣向荣的中国。总之,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社会主义就不能发展中国。所以,爱国主义的核心就是爱社会主义的祖国。一个生长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公民,如果不爱社会主义,那就从根本上违背了人民的利益,那就谈不上爱国主义。邓小平同志指出:“有人说不爱社会主义不等于不爱国。难道祖国是抽象的吗?不爱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的新中国,爱什么呢?”(《邓小平文逊第二卷,第392页》至于那些生活于非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人,由于他们所处环境、所受教育和影响不同,我们当然不能要求他们成为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爱国者,但至少不能反对社会主义新中国,否则,也谈不上真正热爱自己的祖国。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使命,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这就是当前爱国主义的主题。一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都必须以此为核心,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活动。离开它,就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为实现新时期爱国主义者的历史使命,每一个爱国主义者都应做到: 首先,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把自己的爱国热情化为报效祖国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拼搏的实际行动;

其次,每个爱国者都应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社会上有些人往往看不到我国的优势所在,只是一味夸大我们建设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而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缺乏分析,产生盲目崇洋媚外心理,丧失一个爱国者应有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因此“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邓小平文逊第二卷,第369页》

第四,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凝聚力的民族。祖国要统一,民族要团结,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声。一切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必须团结起来,揭露国内外敌对势力分裂祖国的图谋,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尽心尽力。这是一切真诚的爱国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爱国主义包括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爱国主义不仅代表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更体现为现实的义务和责任。脚踏实地,做忠诚的爱国者,应当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基本追求。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爱自己的国家爱国主义,是指历史地形成的忠诚和热爱自己祖国的思想和感情,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集情感、思想和行为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集中地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为保卫祖国和争取祖国的独立富强而献身的奋斗精神。做坚定的爱国者 教学目的和要求 阐述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爱国主义情感性、传统性、阶级性、时代性特征,培养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教育大学生做坚定的社会主义爱国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爱国主义的历史类型。当代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难点:在新时期、新阶段,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转化为爱国主义行动。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

第一节 爱国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爱国主义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1.爱国主义的时代特征

2.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3.保持健康向上的民族心态 第三节 做坚定的爱国者 1.弘扬民族精神

2.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 3.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爱国主义是指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这里的“祖国”可以是一个区域或者城市,但是爱国主义一般用于某个国家或者联邦。爱国主义包含了这样的态度:对祖国的成就和文化感到自豪;强烈希望保留祖国的特色和文化基础;对祖国其他同胞的认同感。“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并通常被作为同义词使用。严格地说,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它经常宣扬爱国主义是一种有需要并且合适的态度。(民族主义的政治运动与爱国主义的表达都有可能会否定其他人的“祖国”,尽管这并不必要。)

爱国主义隐含了一层道德规范:就其本身而言,它暗示“祖国”(无论是何种定义)是道德的标准或价值。“我的国家不一定总是正确的”这句名言便是此种信仰的极端(这句名言可能来自于对美国海军军官斯蒂芬?迪凯特或内战将领卡尔?舒尔茨的误引)。此外,爱国主义还暗示着个体应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和团体利益之上。在战争时期,这种牺牲会扩大至献出自己的生命。为祖国战死沙场便是一种极端爱国主义的原型。

爱国主义可分为三种流派

个人爱国主义

个人爱国主义是一种感性、自愿的爱国主义。这种类型的爱国者有着某种确定的爱国观,如对国旗保持尊敬;不仅如此,他们经常坚持认为,所有的公民,都应该具有与其本人相同的爱国观,而不允许有例外。这种爱国主义在结构上与其它的价值观理念/运动相似,其政治上的表现为,力图让其本人的价值观得到更好的法律支持。这种结构上的相似可以在以下例子中得以说明:曾被提议的两条对美国宪法的修正案中,一条意图加强基督教价值观--有力地禁止同性婚姻,另一条则意图加强爱国主义价值观--禁止亵渎国旗。

官方爱国主义

官方爱国主义具有高度象征性的正式内容的爱国主义,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所有政府总会促进之。它是国家自身的逻辑推论,其法理基础是“国家为政治社会的公共福利的表现”。国家纪念碑、退伍军人节、伟人/历史事件纪念节等,都是官方爱国主义的典型例子。政府可能会出于各种原因,发动一些爱国主义运动,来提升公民对国家与国家标志物的认同。

符号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极度依赖于标志性的行为,如:升国旗、唱国歌、参加大型集会、在车驾上贴上爱国的标签等各种在公众场合宣告对国家的忠诚的行为。在战时,符号爱国主义常用于提升士气、增加战时的努力。而在和平时期,爱国主义并不能像战时那样方便的衡量对国家的贡献,但并不为爱国者所抛弃。例如,在平日的政府场所向国旗敬礼的行为,被视为是与在战场上向国旗敬礼同等爱国程度的行为。

对他国的爱国主义

历史上的确有一些人为了他国而战斗,有时是为了他们的独立。比如马贵斯?拉法叶,杜什?科希丘什科和普拉斯基等参加了美国革命战争,西欧人菲荷里尼为了希腊独立而战斗,他就是著名的拜伦爵士。那么拉法叶是美国的爱国者,还是菲荷里尼是希腊的爱国者呢?阿拉斯戴尔会说他们两个都不是。这些人都是理想主义者 而非爱国主义者。从这个角度看,拉法叶不过是投身于美国革命所蕴含的政治自由理念,而非对美国怀有特殊的爱国之情。阿拉斯戴尔认为爱国主义只能是本国人们的选择,而不是那些热爱这个国家的信念的他国人的选择。查尔斯(Charles Blattberg)对爱国主义的观点则形象的多:在他看来,爱国主义者是那些甘愿为了批评自己国家而献身理想的人。

爱国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社会制度下,有着不同的社会基础、历史主题和具体内容。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爱国主义特征精辟的概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祖国整体利益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共同基础。社会主义的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一致的。换句话说,整体利益包含着个人利益,整体利益直接就是每个人共同的根本利益。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直接意味着个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祖国现代化建设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会影响到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每个人都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名成员。每个人的进步和发展都是同祖国的进步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个人的利益都是同祖国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见,维护祖国的整体利益,已成为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祖国整体利益已成为广大爱国者的共同基础。

第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致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的沧桑巨变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唯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爱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爱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核心就是爱社会主义的祖国。如果只爱国而不热爱社会主义,就会使爱国主义失去具体内容和远大目标,而爱国主义一旦离开了社会主义方向,就会失去行动的指南而成为一种盲目的热情,甚至有可能在“爱国”的口号下做出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讲爱祖国就意味着爱社会主义的中国,离开社会主义这一现实,讲爱国便只能是空谈。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历史使命,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当前爱国主义的主题。为实现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历史使命,每一个爱国主义者都应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把自己的爱国热情化为报效祖国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拼搏的实际行动,爱国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精神动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把爱国主义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创新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恩格斯早就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体系。各国国情也是不断变化、愈加进步的事物。以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各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各国实际结合-创新-发展、再结合-再创新-再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核心,正是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的理论本质,经过艰辛的实践探索,并将其与实践的经验提炼,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成果,它们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既继承、坚持又创新、发展的统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出表现。它是在继承、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又根据中国实际不断创新、发展所取得的。可以说,离开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可言。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创新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事实上,促使马克思主义诞生及促成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变革的深层原因,绝不仅是理论本身,而是他们所处的时代特征及历史发展作用的结果。马克思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反映和折射,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局限。这些局限,与其说是理论本身的局限,还不如说是时代和历史发展的局限。

历史上的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一个时代性质、矛盾的集中反映,决定了一定历史时期世界发展的走向和趋势,因而也就规定了一定历史时期一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任务不同,实践的内容就不同,因此用于指导实践的理论就会有所差异。时代特征如果作为一种评判的标准,那只有放在相应的时代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评价和检验,才能凸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征和时代魅力,才能发现马克思主义所蕴含的由于人们实践与认识的局限而被遮蔽了的内容。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创新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凝聚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最根本的理论。随着时代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面临的任务也在不断改变。这就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也要跟上时代转换的步伐,在不同时期不断发展,创造出解决不同任务的新理论。正如江泽民所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在实践上、理论上进行不断探索,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创新的理论,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实践"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又提出了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中国的"中国梦"理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方面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又需要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形势,亟需不断创造出适应新时期的理论,来不断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进行;另一方面,"中国梦"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它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中国梦不仅是强国梦,需要国家富强最为保障;又是期待民族振兴的复兴梦;更是幸福梦,就是要实现人民幸福。

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创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

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努力实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方面的目标要求,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的实践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管是重新确立思想路线,还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都是在总结了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首先在理论建设上下了功夫。"历史经验都表明,注重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什么时候我们紧密结合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党的事业就充满生机和活力;什么时候理论的发展落后于实践,党的事业就会收到损害,甚至发生挫折。" 如今,我们国家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如何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也应当首先在理论上给出回答。

五、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创新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列宁曾指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 在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一再教导我们,要信任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也说过,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这不仅因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还因为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源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资料。正因如此,党中央一再强调,要紧紧依靠群众,最广泛的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人民中汲取智慧,从而使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新时期的以人为本理念,同时还应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做好这一方面,更重要的还在于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逐步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是以理论创新推动体制创新,又从体制创新形成新的社会氛围,为人的全面发展营造新的社会环境的重大举措,意义深远。

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创新是加强共产党执政能力的需要

胡锦涛曾强调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既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实践过程,也是不断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深入把握执政规律的过程。党的执政理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等主要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与我们党执政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总结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不断完善我们党的执政理论体系。" 自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执政理论指导中国新的实践,深入探索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规律,为党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历史的实践证明,以科学理论做指导,不断推进执政理论创新,这是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的重要思想理论前提,正如胡锦涛指出的,"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篇7

1.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涵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

2.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

2.1 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有效渠道。通过社会实践, 加强了学生与社会的联系, 了解国情, 在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交流中真切地感受和体验生活;通过社会实践, 使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 思想得到进步, 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加强。

2.2 社会实践有助于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 当代大学生既表现出独立性、自主性的一面, 又表现出不成熟性、可塑性的一面。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则有利于推动大学生主动调整自己思维的片面性、行为的冲动性, 从而来适应社会, 以减少压力和挫折, 促使大学生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 按社会的规范和态度待人处事, 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加快自身的成长。

2.3 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意识。

社会实践没有课堂教学那么多的束缚和校园生活的限制, 学生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兴趣高涨, 思维也空前活跃起来, 往往会激发创造性, 在实践中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一方面通过团队协作, 既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又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交际能力与组织能力, 为他们提供了适应未来社会的机会, 提高了他们就业的竞争力。

2.4 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看到了课堂教学和自身知识、能力结构的缺陷。能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同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断地去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

3.1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历史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的一个基本规律。社会实践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必然产物。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史过程。

建国以来, 我们党和国家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 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巨大成绩。但由于极左思潮的干扰, 片面地强调实践, 造成“以干代学”, 冲击了理论教学, 违背了教育的规律, 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 使我们高等教育处于停滞、倒退、混乱之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们党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 广泛进行了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全国上下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但与此同时, 也不同程度地走向另一个片面性, 片面强调理论教育学、课堂教学, 忽视实践环节, 造成了一些消极后果。社会实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由于社会实践主要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开展, 既加强了教育的实践环节, 又保证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因而这项活动自1980年出现以后, 持续深入地发展, 成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一项重要措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发展的主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 大学生社会实践蓬勃发展, 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逐步兴起阶段、走向规范阶段、调整阶段、深化完善阶段和科学发展阶段。

3.2 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后, 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发展, 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新形式新背景下, 正确把握高校社会实践的发展趋势, 有利于高校社会实践的健康发展, 对学生的成才发挥更大的作用。

3.2.1 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呈现出社会化的趋势

大学生社会实践已逐渐发展成为由社会、学校、学生共同参与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社会实践活动迅速扩展到社会政治、经济活动、科技活动和文化活动等领域, 越来越成为学生个人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实践发展的社会化, 拓展了大学生的生活空间, 丰富了大学生社会化的内容与途径, 符合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3.2.2 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呈现出专业化的趋势

专业化是指高校的社会实践围绕专业和课题任务来开展, 使大学生在完成课题调查和研究的过程中提高思想素质, 发展专业技能, 增强社会适应性, 同时为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文化成果和精神文化产品。以专业和课题为中心的社会实践, 能够促进社会实践的目的性、教育性、服务性和效益性的统一。在新形势下, 高校社会实践能否以专业化和课题为中心展开, 是衡量其发展水平与深度的一个重要标准。

3.2.3 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呈现出多样性的趋势

高等教育发展的现代性要求社会实践的形式具有多样性。现代社会要求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直接。在这种情况下, 社会实践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它将更偏重于运用知识和提高能力, 更注意培养高质量的创造性人才, 这也使高校社会实践的形式具有多样性。

4. 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的问题

4.1 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缺乏创新

近几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已形成了基本模式和一定的规模, 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实践方式。但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传统单一, 缺乏创新。目前,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是“三下乡”和“四进社区”, 仍停留在初级阶段, 缺乏向纵深方向发展的改革与创新。社会实践的内容空泛不丰富, 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 不能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紧密结合, 不能学以致用。

4.2 社会支持力度不足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与社会、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桥梁和纽带。长期以来, 部分地方部门往往把接收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一种负担, 不能主动、积极地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便利条件,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往往得不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有力支持, 因而不能很好地发展下去。从而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打击了学生的热情, 也导致了社会实践基地的不稳定。如果大学生社会实践得不到社会的认同和支持, 那必将是昙花一现, 最终消失。

4.3 大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充分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 因而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使之积极参与。但目前, 大多数学生没有对社会实践活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没有对这项活动的内涵有足够的了解, 没有认识到社会实践的现实意义, 学习仍然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这样, 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也就无从谈起, 社会实践的预期目的就很难达到。

参考文献

[1]吴潜涛, 刘建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史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 (5) .2004.

[2]张启胜, 张正华.深化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若干思考[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 (2) .2002.

[3]吴庭锋.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30. (4) .2008.

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篇8

1.1、社会转型新时期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开了我国改革序幕, 中国社会从此进入了伟大变革的新时期, 即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在这段时间里, 我国的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而且, 这个时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转折。在这一经济转轨时期, 社会各个系统的运行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体育事业统计资料和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增长迅速。改革的20多年来,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我深入, 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国际地位明显提高。

1.2、高校体育教育环境的含义

所谓高校体育教育环境指的是学校中各类人员进行体育的教与学为主的各种活动所依赖的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是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体育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概括来说, 可以分为两大类:物理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学校体育物理环境包括体育活动的场所、体育运动设备、体育时空要素等;社会心理环境则包括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体育信息、教师人格与教学行为、领导方式等。众所周知, 环境对人有重大的影响作用, 对人的心理、认知等各方面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人的生存需要依赖一定的环境, 教育也是如此。对高校体育教育而言, 体育环境是影响教学和管理的重要因素。

2、社会转型新时期高校体育教育环境的变化

1978年改革开放到1998年底的21年间, 我国体育健儿共获得1152个世界冠军, 超世界记录789次, 平均每年获世界冠军55个, 超世界纪录37次。而且, 国家更加注重高校体育的发展建设, 举行的大学生运动会、CBA、CUBA等面向高校体育生的活动逐渐增多, 规模逐渐增大。体育课程课时的逐渐增多也体现出体育环境的重大改变和发展, 这些发展变化都不断改变着体育环境。

2.1、物质环境的变化

学校物理环境即自然与人文环境, 从大的方面讲, 学校体育物质环境包括体育活动的场所、体育运动设备、体育时空要素等。具体包括校园、田径场、足球场、篮球场, 滚轴旱冰场、体育馆、实验室、图书馆、游泳池 (馆) 、羽毛球场、乒乓球房、网球场、排球场 (馆) 、形体房、健身房、浴室以及各种校园绿化设施等;从小的方面来看, 体育教育设施, 首先是进行各类体育教学的各种器材, 如进行田径教学需要使用的起跑器、栏架、铅球、铁饼、标枪、起跳板、海绵、跳高架等;其次进行球类活动教学中需要使用的, 如篮球 (场) 、足球 (场) 、羽毛球 (拍) 、乒乓球 (拍) 以及各类球网;再次是健身房里所需要的各种健身器材, 如杠铃、哑铃、跑步机等;最后进行体育理论教学或学习需要的实验仪器、图书资料、电化教学设备等都是体育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国家对学校体育更加重视, 对各类设施进行增添, 改善优化。

体育教学设施是构成学校物质教育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进行体育教学的物质基础, 它不仅制约和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水平, 而且自身的一些外部特征给师生以不同的影响。因为空气、温度、光线、声音、颜色、气味都是环境的物理因素, 在教育中, 可以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身心活动。一方面, 引起他们生理上的不同感觉, 另一方面在心理上使他们产生情绪。如新鲜的空气使学生大脑清醒, 心情愉快, 能够提高学习的效果。

2.2、社会心理环境的变化

社会心理环境包括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教学观念、体育信息、教师人格与教学行为、领导方式等。其中体育教学人际环境包括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对体育教育教学效果及师生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潜在影响。在师生关系建立过程中, 应特别重视教师的作用, 这是由教师的地位所决定的。而体育教学观念环境是以体育观念为因素构成的教学环境。体育观念是经过一定时期的积淀、整合而形成比较稳定的观念系统, 信仰系统, 目标系统。这些观念附着于群体又影响或作用于个体。

3、结束语

社会转型新时期, 经济社会都飞速发展, 体育事业也蒸蒸日上, 而高校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体育环境。社会的发展为高校体育环境带来的良性发展必然会促进高校体育沿着正确的轨道高速、健康地发展, 为祖国创造出一批批新型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曾雨聪.对高校体育教育环境管理的探究[J].科教导刊.2010 (8) :179-188.[1]曾雨聪.对高校体育教育环境管理的探究[J].科教导刊.2010 (8) :179-188.

[2]陈海, 杨国庆.北京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现状调查[J].体育学刊, 2004 (5) :93-95.[2]陈海, 杨国庆.北京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现状调查[J].体育学刊, 2004 (5) :93-95.

[3]赵吉峰, 曹莉.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G].第八届大运会科报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7 (7) :9.[3]赵吉峰, 曹莉.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G].第八届大运会科报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7 (7) :9.

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篇9

社会体育是体育门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大众体育”和“群众体育”;社会体育主要开展对象为广大人民群众,为增强体质、身心健康和预防、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储备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主的社会体育活动的总称。积极开展社会体育运动是持续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影响社会体育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政府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群众的参与热度是重点,媒体则起到了传播国家政策,提高群众热情的关键作用。伴随着当前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体育媒体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体系尚未健全,存在明显的“重竞技、轻群众”的现象。应该说,体育媒体与社会体育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媒体对社会体育的大量报道有利于提高群众的积极性,更好的开展民间运动;同时,丰富多彩的社会体育也会吸引更多的媒体参与报道,提升关注度。

1 新时期中国体育媒体发展现状

中国体育媒体迎来发展的新时期是在2001年中国成功获得申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开始的。为圆满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从2001年到2008年奥运会开幕这段期间,中国体育媒体呈现全媒体、专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从此踏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对社会体育的报道也逐渐多了起来。在北京奥运会举办期间,北京奥运会的全球收视人数突破40亿人次,创造了新的纪录。此外,北京奥运会首次通过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平台转播,为全球观众观看奥运比赛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新传宽频体育与2006年初正式运营,是国内最早做专业正版网络视频服务的网站之一,2008年6月新传宽频合法取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009 年年末,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依托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其分支之一的体育台,充分整合电视和网络媒体两大优势,全天24小时为网友提供大量体育视屏、咨询和图文等服务。当前中国体育媒体发展呈现专业体育报刊、专业体育电视、体育网站、体育广播、手机体育媒体和网络体育媒体等多元化发展,当前体育媒体呈现娱乐化的发展趋势,同时结合跨行业、跨媒介的融合和创新。

2 当前体育媒体存在忽视社会体育发展的问题

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下,媒体都牢牢掌握着舆论的走向,区别仅仅在于不同媒体的影响力不同而已。当前体育媒体主要对竞技体育方面的关注度高,报道信息量大,关于社会体育方面则表现为报道信息量少,缺乏体育的人文精神,在体育节目中缺乏集中体现社会体育方面的栏目。据中央电视台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年有关社会体育的报道仅占到总数的23%,且程序化较为明显,缺乏新意,很难吸引更多群众关注。可见,当前体育媒体存在发展不协调,忽视社会体育发展的问题。

2 . 1 体育媒体对社会体育报道信息量少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持续稳定向前发展,广大人民物质生活获得满足的同时,开始更加关注综合幸福指数,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强健的体魄日益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和追逐的热点,社区体育健身、广场舞、健身俱乐部以及农村体育器材的广泛安装,都能够体现群众体育在不断的蓬勃发展。《全国城乡居民群众体育参与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因看体育新闻、体育读物而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分别为总人数的36.3%和21.1%,这足以说明大众传媒对人们态度、行为的重要影响。然而,当前在中国体育媒体的报道中可以发现,关于竞技体育的报道和信息传播量明显高于社会体育。篮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等风靡全球的赛事占据了大众传媒的绝大部分版面,相比于国外媒体丰富多彩的民间体育报道,我国体育报道中很少能够看到关于群众体育健身类的报道和相关的栏目题材,常常很久观众都看不到一条关于社会体育相关信息的新闻,社会体育在体育媒体的信息城堡中,已经被忽视很久了。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全民体育开展程度低,没有达到规模化、常态化;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体育相对于竞技体育来说新闻价值较差,主流媒体缺乏持续报道的动力。

2 . 2 体育报道中缺乏体育人文精神

所谓体育人文精神,是由“ 体育、人文、精神”三个子概念构成,体现了人与其他生物在运动表现上的根本区别,将身体运动拓展到了人类内心世界,以体育为载体,达到提升品质的目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武德”等都是体育人文精神的表现。体育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够主动展示体育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更加要注重和呼唤体育的人文精神,共建以人为本的体育世界。当前全世界比较公认的体育分类表现在: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每类体育都应该拥有其体育人文精神,竞技体育以其独有的魅力得到全世界人民的热捧,形成互相理解、公平竞争、团结一致和友谊长久的奥林匹克精神,体育媒体是承载和传播体育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当前体育媒体所报道的体育新闻往往受商业利益的影响,对体育比赛的胜败关注度明显,而忽视对体育项目健身优势和优秀运动员带给大家正能量的报道,体育媒体是服务于社会体育,拥有传播体育人文精神的义务和责任,体育媒体报道中的体育人文精神对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终身体育健身意识和体育健身专业知识等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2 . 3 缺乏积极引导社会体育发展节目

社会体育类节目更加注重广大群众的参与程度,对群众体育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促进社会体育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09年8月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推出力争“还原真实武林和传承功夫精髓”的《武林大会》节目,节目以中国国粹—“武术”为核心,能够更好的展现民族魅力和提高武术在国民心目中的影响力,能够更好的传承中华武术精神。《武林大会》是社会体育节目发展的典范和成功样板,当前在体育媒体发展中,缺乏以社会体育为题材的媒体信息,这样不利于社会体育在各个体育项目领域中蓬勃发展,和为中国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培养后备人才。

3 体育媒体促进社会体育进步的策略分析

我国体育事业正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头重脚轻”现象,在国际大赛上频频摘金夺银,而群众的身体素质却逐年下降,要使这种趋势得到遏制,体育媒体的适时策略转变是必不可少的,总起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 . 1 深化和提升体育媒体报道的业务和实力

提升体育媒体报道的业务实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积极改进。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所提倡的全民健身,提高普通民众身体素质的号召,适当向社会体育层面倾斜媒体资源,努力借鉴国外先进媒体经验,增加媒体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大量培养和引进体育媒体人才,学习先进的媒体理论,以便增强整体业务和实力。据国家新闻总局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14年末,我国共有从事体育类报道记者及相关人员共计1372人,较2013年增长了15%,这与我国快速发展的大众体育对人才的需求是分不开的。体育媒体不应仅仅把传播报道的重点放在竞技体育方面,同时还应该兼顾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社会体育自身拥有丰富多彩的新闻资源,更具灵活性和广泛性,更容易走进百姓生活中,更加容易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体育媒体应该掌握社会体育发展规律和模式,丰富自身搜集新闻资源的方式和手段,在报道社会体育信息过程中,注重宣传体育人文精神和科学进行全民健身的方式和方法,带动全民健身的热情,增强国民体质,推动全民健身事业不断发展。

3 . 2 运用宏观调控重视媒体报道体育人文精神

体育媒体在同企业进行合作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体育项目本身的体育人文精神,国家广电总局应该积极引导和鼓励体育媒体重视体育人文精神的报道,可以凭借体育媒体对体育人文精神相关报道为依据,对其进行评级考核。党和政府对媒体提出了“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这是媒体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原则和方法。2014年,从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家综合媒体,到各省级电视报纸网站,累计报道群众体育项目3000多项,极大的促进了体育人文精神的弘扬,加强了群众理解和认知,对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营造了十分优异的环境。

3 . 3 体育媒体开设创新型社会体育栏目

体育媒体应该掌握社会体育发展规律,认识社会体育分类,针对当前广大群众所从事社会体育的大众项目,本着传承中华体育文明和体育人文精神,开设创新性的体育栏目,社会体育栏目可以本着地方体育项目特色,更加贴近群众百姓生活,对社会体育运动项目进行科学的健身指导,在节目中和节目外建立讨论交流群,对群众反映多的健身问题,节目可聘请相关专家给予科学、及时的解答。如湖南卫视的《奥运大冲关》、山东卫视的《快乐向前冲》、河北卫视的《激情大冲关》等将娱乐性与体育完美结合起来,开创了大众体育节目的新形式,新气象,不仅使群众锻炼了身体,而且收获了快乐,且创造了收视率奇迹,可谓一举多得。在其他一些体育节目中,如《NBA大篷车》等,搭建明星与群众零距离接触的平台,点燃了普通篮球爱好者追逐梦想的激情,同时开发了体育消费领域的新市场,以大众体育媒体作为代言人的体育用品更能得到质量上的保障,且实时引导社会潮流,从长远角度来看,媒体所带动的体育消费市场具有持久性、广泛性和延续性等特点,且对全民健身运动贡献极大,受到群众的热爱和追捧。

摘要:体育媒体对社会体育的发展具有引导、促进和提出技术保障等重要作用,是促进社会体育健康、可持续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中国体育媒体对社会体育报道信息量少,缺乏体育人文精神和创新型以社会体育为题材的报道栏目,依然停留在关注大型赛事,倡导“向金牌看齐”的阶段,这些现象不利于中国社会体育全面发展。本文提出“深化和提升体育媒体报道的业务和实力”,“运用宏观调控重视媒体报道体育人文精神”,“体育媒体开设创新型社会体育栏目”等几点策略,希望社会体育能够同竞技体育一样得到媒体舆论的宠爱,推进全民健身工程可持续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篇10

一、当前的审美文化现状

正如马克思所言, 在市场经济面前, “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 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1]马克思以此说明了商品经济力量的强大。在现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下, 审美文化倾向于世俗化和平民化, 因为在市场经济的供需关系下, 当代的审美文化也像普通商品一样, 要适应市场供需关系, 社会大众的需要, 审美文化这时走出了象牙塔, 进入了社会的大广场。就是因为这样, 现在的一些世俗化的文化现象和追求娱乐化的倾向就堂而皇之地走到了幕前, 洋洋自得说“适应社会需要”。就这样, 审美世俗化和生活化的泛滥, 成为我们当前的一道风景。我们的一些学者就如陶东风等人所言:“这是一个没有史诗的世纪末……百年来审美风尚在此明显地‘转了个弯儿’。它世俗化了, 生活化了, 享乐化了。大众消费的世俗趣味第一次成为审美文化的主导趣味。”[2]在我们当前的文化中, 不再过于追求我国古代经典艺术的那种“味外之旨”和“象外之象”的境界, 而是更贴近生活, 注重人的亲情和伦理的酸辣离合。20世纪80年代的电视剧《渴望》在当时的收视火爆, 曾经赢得了万人空巷的收视效果;与之相应的, 我们的一些纯文学期刊, 在当前的审美文化世俗化平民化的现实下, 也不得不改变版面来“贴近生活”。我们的商家自然会想依靠美轮美奂的艺术、新颖独特的造型艺术以提高商品的审美价值。我们可以使商品美观, 看起来令人愉悦, 独特个性化, 精美艺术化, 满足人们日益求新、时常求变的审美心理需求。这也说明在现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 审美文化也不得不顾及世俗化这个事实。

二、审美文化的过度娱乐化

“娱乐至死”现象的出现是当代审美世俗化的另一表现。它是背离我们传统的那种儒家重教化功能轻娱乐享受理论的, 背离重理性、节制感性的传统文化的。当前的审美文化, 无论是报纸杂志, 关于明星的娱乐报道花边消息满天飞, 丑闻轶闻的炒作使我们的的生活充斥着无聊低俗的污染。还有一些电视媒体媚俗与市场化, 播出的都是一些垃圾节目, 比如现在火爆的《非诚勿扰》的相亲类节目即是。还有城市的娱乐化场所的出现, KTV娱乐城、迪吧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我们整天就被这些美轮美奂的包装, 这样一个幻听幻视的恐惧空间所包围。电视媒体的出现带来“读图时代”。电子时代的到来尤其是电脑网络的普及, 让我们深陷图像的包围中, 大众的视觉情感体验越来越丰富, 繁多。因为现在我们大众的文化程度还不太高, 这就意味着大众媒体为了自己的经济效益, 不得不迎合取悦我们大众, 借助于高新科技, 全方位地刺激我们的感官。从商品经济来说, 这就是一种欲望经济。从心理学来说, 美学的包装设计正是体现人类内心的欲望、追求。就好比人经常做梦, 而且认为梦境就是最伟大的最完美的艺术, 甚至弗洛伊德就把艺术家的创作看作是做白日梦。我们的好莱坞就成为“造梦工厂”。

三、日常消费与审美生活化的关系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 审美与生活是融合在一起的, 从我们现在发现的岩石壁画可以看出当时的各种巫术活动, 既是日常的也是情感上对于神性的寄托。随着生产力发展, 阶级出现, 出现了社会分工, 审美活动逐渐成为极少数人的特权。现在市场经济浪潮下, 审美又回到了日常生活中。

当前的审美文化已经不是束之高阁的阳春白雪, 已经走进了日常生活。第一种方式就是审美文化产品的商品化。在本雅明看来, 复制技术对艺术的介入导致了艺术由膜拜功能向展览功能的转变, 这显然是一个由神圣天国走向世俗世界的过程。书橱中的各种版本的古典名著, 和市场上买来的各种名家的书画复制品, 都已经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 商品的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和价值组成的, 但是到了现在, 在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提出的“消费是生产”的理论中, 商品还有第三种价值就是“符号价值”。因为现在的商品还有一种内在的意义和内涵, 人们所消费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的物质属性, 还是一种文化、观念、符号。市场经济的“看不见的手”也正引导着文化公司的命运, 大众的趣味也是文化公司决策的出发点, 影响和制约着审美文化的生产。一些文化公司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 一味迎合人的本能欲望。这样一来, 我们的审美文化就会由世俗化滑向媚俗化, 并最终坠入庸俗化的深渊。这正如阿多诺所言:“文化工业的全部实践就在于把赤裸裸的盈利动机投放到各种文化形式上。甚至自从这些文化形式一开始作为商品为他们的作者在市场上谋生存的时候起, 他们就或多或少已经拥有了这种性质。”[3]现在一些文化公司的主要目的仅定位于盈利, 因而使现在的审美文化陷入了市场、商业、金钱的怪圈。在利益的追逐下我们的文化市场“繁荣昌盛”, 可是这种“繁荣”的背后是媚俗。米兰·昆德拉这样说:“媚俗一词指一种人的态度, 他想付出一切代价向大多数人讨好, 为了使人高兴, 就要确认所有人想听到的, 并服务于既成思想。媚俗, 是把既成的思想翻译在美与激动的语言中, 它是我们对我们自己, 对我们思索的和感觉的平庸流下同情的眼泪。……媚俗成为我们日常的美学观与道德。”[4]随着市场经济的继续发展, 尤其是现在社会流行的金钱崇拜, 什么文化产品也难免这种命运。在文化公司的欲望下, 为了金钱不择手段, 一些宣扬暴力淫乱的作品, 打着“行为艺术”的幌子的色情表演, 屡屡突破人类的道德底线。他们与色情打着擦边球, 与低俗下流为伍, 还有那自以为聪明的商家只顾着自己的钱袋子, 恶意低俗地刺激大众的眼球和神经。在我们的生活中, 基本的衣食住行满足以后, 有时人们可能需要其他的物品, 譬如绘画或者刺绣, 但只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然而, 现在这一切都被市场经济、媚俗、低俗化所冲破了, 掩埋了。

四、流行时尚的审美文化的快餐化符号化

鲍德里亚对物的符号化世界充满了担忧, 他认为:“在消费社会, 任何消费物都不再承载传统的价值, 物已经变成了符号, 任何对物的本真追求, 在符号决定一切的社会都不再具有意义。”[5]当前快节奏的生活也造成了现在流行的提前消费, 在这样的一个以鼓励消费来拉动内需额刺激经济增长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商品都是供“一次性使用”的, 这也是商家喜欢的, 就连文化也不例外。现在流行的快餐文化, 正如乔治.西梅尔所言:“东西不是生产以后才会变得流行的, 东西是为了流行才生产的。”[6]在我们的审美文化产品中, “流行”也火了起来, 那种粗制滥造的的文化产品, 内容上多是色情与暴力的, 这种流行文化简直就是垃圾, 造成了符号泛滥与意义的匮乏。

在以前的手工业社会时期, 所生产的商品都有手工艺人自己的标记, 没有什么商品是雷同的, 每一件都是精心制作的精品, 都有自己的个性风格。但是现在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工业的机械化批量生产, 个人风格已经消失不见, 在广告和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中, 我们的日常生活完全被经济利益所绑架。在手工业时代, 消费者直接消费的都是物质的实用价值, 为了是满足自己基本的生活需求。但是到了现在, 我们消费的对象已经是广告和宣传出来的符号, 意象, 我们不再是消费真实的物或者使用价值, 而是变成了对宣传和广告符号本身的消费。在这里, 消费不仅被符号化和美化, 让我们在消费它们的时候, 消费是与符号同时相关联的, 也就是说我们不仅仅是直接消费这个物质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那个有着特别内涵的符号意义, 我们精神上的情感愉悦。这就是现在品牌符号的价值所在。

五、结语

消费文化的实质, 就是在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需要之外不断地增加符号的、表象的、幻象的产品, 从而推动着文化活动从生存、繁衍和安全的需求向交往、体验和幻想扩张。德国学者卡西尔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 也是注意到人类文明向符号化、幻想化需要发展的趋势。现代商业以前所未有的效率普遍激活和扩张着这种趋势。在当前, 我们应对审美文化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中存在的现状合理地对待, 不仅要看到审美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差异与对立, 更要促进其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融, 因为审美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中国未来的审美文化将焕发蓬勃生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75.

[2]陶东风, 金元浦.从碎片化走向建设——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二人谈[J].文艺研究, 1994, (05) :13-20.

[3][德]阿多诺.文化工业在思考[A].见: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1辑[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0:199.

[4][法]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孟湄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2:159.

[5]仰海峰.物的分析:从马克思、海德格尔到鲍德里亚[J].东岳论丛, 2004, (04) :12-19.

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篇11

【关键词】新时期 社区体育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ports culture in the new period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ports, this paper st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 sports culture and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ports culture in the new period.

Key words: the new period, The community sports culture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体育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社区体育以其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的组织形式、便捷的练习方法、融洽的地域亲情和有效的健身效果,深受社区居民的喜爱,在广大城镇中得到快速发展。

1社区体育文化的特点

1.1地域性

社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性社会,社区体育文化都不可避免的受到该地区地理环境、社区组织、居住人口、风俗习惯、传统精神等因素的影响。在人们开始相对固定地在某一地域从事社会生活时,人们就一定会发生互动,产生某种社会联系与关系,必将形成某种共同的语言、社会心理、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念、习俗与风尚、规范与制度等。社区形成的历史越久远,体育文化的内涵就越丰富,地域性的特色就越明显。

1.2熏染性

作为一种群体文化,社区体育文化同校园文化、企业文化一样,均是由其群体内在的价值观念、信仰、群体精神、道德习惯、规范等因素组成,在其形成并被群体成员认同后,便会对群体成员的思想与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广大社区成员良好的健身观念与科学的体育价值观对于社区风气的净化具有重要作用。

1.3多样性

社区体育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共同点,但不同特质社区居民选择的体育文化形式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体育文化的服务对象、类型、设施、形态、体制和运作方式等各方面。社区体育文化不仅融会了娱乐知识与审美作用,而且还允许社区居民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体育文化生活的内容与形式。从未来发展的趋势来看,随着社区的不断发展,社区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就越突出、越成熟。

2加强新时期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对策

2.1提高社区居民的主体参与意识

目前,大部分社区居民缺乏主人翁意识,并未将自己放在主体地位,而只是在自己闲暇的时候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对丰富和完善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不积极。导致社区居民缺乏主动性的直接原因是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文化的内涵和功能认识不够充分,因此,为了改善此种情况,我们应为社区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体育文化氛围,比如,社区居委会开展一些定期的居民交流会,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健身活动,为其设置和提供体育设施,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如广播、黑板报等,提高居民的自身素质和体育文化参与意识,培养社区成员的责任感,推动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

2.2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社区体育文化

通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我们整个社会和民族的和谐发展是创建和谐社区体育文化的根本目的所在。因此,社区体育的终极目标和宗旨就是服务居民,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加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要始终秉承“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理念,在使社区居民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更要使得社区居民的体育文化需要和精神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不同社区呈现不同情况,要充分考虑不同社区居民的体育文化需要,举办相应的文化体育活动,让社区居民从根本上体会到人本关怀。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是一个全过程,在此过程中,要始终把塑造人这一终极宗旨贯穿其中,广泛征求社区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居民的要求和愿望,努力做到使体育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使社区体育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2.3尊重社区体育文化的多样性

社区成员体育文化的多样性由社区体育主体的多质性所决定,不同的社区也有不同的体育文化。作为一个社会主流文化中的亚文化,社区体育文化经过高度的整合和沉淀之后,会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对社区体育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具体表现为以平等、民主、公平的方式,实现各个社区体育文化之间的互相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适应社会主义新时期多样化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还要提升社区体育文化形象,每个社区的社区体育文化形象不尽相同,一个好的社区体育文化形象,不仅对于展现社区的体育精神风貌,加强社区体育的辐射力、吸引力,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和知名度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激发居民的自豪感和积极性。

2.4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多渠道投入机制

一方面,对体育文化事业各级财政要逐步加大投入,并确保一定比例专门用于社区体育文化的建设。对于政府组织建立的体育场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体育文化活动中心,各级政府要提供经费支持。另一方面,要把社区亚文化的影响力和优势地位充分地发挥出来,以加强社区体育文化活力,增强社区体育文化的竞争能力和再生力。最直接的方式是对社区体育文化资本的存在形式进行改造,在“小政府大社会”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创建起一个完整的社区体育文化产业。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如非政府组织采取的渠道和市场化方法,大范围募集社会资金,凭借社会力量来运行体育文化事业,以实现社区结构的持续改进。

2.5重视社区体育人才网络的建设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网络化的社会,网络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将各个局部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好的整体效益。在社会这个大系统中,通过市场流通和政府宏观调控将人、财、物和信息等各种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并发挥出最大的效益。目前,社区体育发展迅速,而社区体育人才资源相对缺乏,因此,社区体育人才组织体系要建立起来,从而打破现在较为封闭的格局,通过跨行业、跨单位的组织形式,将企业、学校、机关、社区联系在一起,把不同行业的体育人才吸收到社会人才网络中来,使现有的较为紧缺的体育人才资源得到更充分合理地利用,从而实现体育人才的社会共享。

结语

社区体育文化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期社区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发展社区体育文化,对于社区人际关系的融洽,社区文明程度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社区乃至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振生,王春雷.欠发达地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体系的构建与分析[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2).

[2]侯强.广州市社区体育文化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31).

[3]高升,金涛.芜湖市多元化社区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0(6).

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篇12

一、积极发挥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少产业加快发展, 特别是基本建设和基础建设的若干产业突飞猛进地推进, 其中交通领域和房地产领域的若干产业更是充当了重要角色。许多地方、许多区域经济的发展, 产业经济的创新, 都是从房地产领域或交通领域的若干产业起步的, 不少市、县、区等区域的房地产产业和交通领域的产业还充当了地方吃饭财政的地位, 这也成了不争的历史事实。2010年中国GDP实现58786亿美元, 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建筑业增加值在GDP总量排序中, 长期稳步居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前列。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公布, 2009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75864亿元, 实现利润2663亿元, 实现增加值22333亿元, 比上年增加18.2%, 约占GDP的6.58%, 达到历史新高。居制造业、农业、采矿业、批发零售业之后, 位列第五。与此同时, 对外工程承包完成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分别约为1989年的60倍和46倍, 年均增长率约在21%和24%以上。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 在为国民经济打造建设基础、优化民生环境的同时, 不断地积累着物质财富, 成为税收的重要来源, 在提高以生活质量为核心的社会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 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促进区域协调互动发展, 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国务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发展保障房、高铁和改善水利。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部分, 四川省特别提出“加快发展, 科学发展, 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部署, 四川要高位求进, 必须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以推进西部大开发。这样的大好形势和千载难逢的机遇, 为建筑业在“十二五”期间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客观条件, 必将促进产业经济规模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作出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

二、发展建筑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蓬勃发展

建筑业的生产活动是固定资产投资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和使用价值的转换器, 也是关联产业发展的助推剂。因环节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高, 它在直接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和发展提供重要物质技术基础的同时, 对其相关的上下游产业, 包括研发、咨询服务以及各类新型建材产业的发展, 都起到了明显的拉动作用。同时对能源、冶金、建材、化工、机械等五十多个相关行业也起到了辐射作用, 带动了各个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根据2007年“十一五”期间投入产出调查报告可知, 每增加100亿元的建筑业投入, 就会拉动全社会相关产业116亿元的产出。“十二五”期间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蓬勃发展的建筑业将有力地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和各行业的产业结构升级。

三、发展建筑业为进一步改善国民生存条件提供保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祖国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青藏铁路、苏通跨江大桥和杭州湾跨海大桥、北京奥运场馆、上海世博会场馆等一大批高大精尖工程的顺利建成, 充分说明了我国建筑业的技术、管理和工程建造能力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这些工程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文化建设和民生改善发挥了巨大作用。

建筑业加快了城市化建设进程。在“十二五”期间, 高铁、机场、高速公路、地铁、奥体中心、电厂、城市电网改造等各种工业、交通运输、水利设施、文教卫生、科技等固定资产投资项都要通过建筑生产活动来实现。因此, 在“十二五”期间需要通过建筑业为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人民生活提供大量的物质基础, 从而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 提升城市、尤其是大型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

近年来, 政府大力促进城乡住房开发, 将其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标志, 并且取得了实实在在的进展。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8平方米以上, 是1978年人均住房面积的4.2倍;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32.42平方米, 是1978年人均住房面积的4倍。“十二五”期间政府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和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投入, 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设3500万套保障性住房, 2012年末, 要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这是建筑业面临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

四、建筑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维护社会稳定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 是全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十二五”期间建筑业作为支柱产业,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影响广泛, 直接或间接地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如小平同志在谈话中预见的, 建筑业发展起来, 就可以解决大量人口的就业问题。随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生产任务大量增加, 建筑业在为企业自身发展创造条件的同时, 将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2010年, 我国仅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从业平均人数就达4100万人, 在扩大就业、吸纳社会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成为促进社会稳定的主要行业之一。特别是据推测, 全国建筑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85%以上。这对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城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建筑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投资规模的扩大会增加就业岗位设置, 吸纳大量劳动力, 当前从业人员已达到4100多万人, 约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5%。建筑业不仅直接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 而且还可吸纳城镇化及农村结构调整所转移的大量劳动力, 将有力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为缓解我国就业压力作出巨大贡献。

五、促进非公有经济迅速发展

随着建筑企业改制进程的加快, 行业结构得到调整, 非公有建筑企业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对建筑业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据《中国统计年鉴》披露:国有经济在建筑领域不论是产值还是从业人员的比重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民营经济的比重则呈明显上升趋势, 产值比重到2005年已经占到75.15%;从业人员比重到2005年已经占到81.80%。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民营经济已经主宰了整个建筑业, 正在对建筑业的发展发挥着主导作用。而非公有制经济, 尤其是非公有制建筑行业、产业是解决城市就业和农民工进城务工的主要渠道之一, 实际上也起到了为城市减压的积极作用。这种趋势在“十二五”期间还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它将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和持续发展, 为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贡献。

六、鼓励建筑业走出国门

目前, 我国建筑企业在世界11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海外工程或劳务输出业务, 以2008年为例共完成海外工程营业额357.14亿美元。但是, 我国建筑企业在海外市场占有的多数是施工承包或劳务承包的中低端市场, 与国际领先承包商相比, 我国企业实力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 我国建筑业产值占世界上工程承包市场的比重仅为5%。2009年美国《工程新闻记录》 (ENR) 进行的全球225家最大国际承包商排名中, 我国内地共有50家企业榜上有名, 入选企业大都集中在225家名单的后半部分, 排在100名以外的达到35家, 2009年ENR国际工程设计200强榜单中, 仅有22家中国企业上榜。“十二五”期间国家应出台有关政策和理顺管理机制, 对参与国际建筑市场竞争的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在国际市场上, 选择重点行业、突出重点市场, 有针对性地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加强大型企业之间、大中小型企业之间的合作。支持建筑企业对外合作, 形成资金、市场、设备、设计、建造综合优势, 通过工程总承包带动建材、设备、技术和劳动力出口。与国家的能源资源战略、人才战略相结合, 通过建造能力在世界范围内换取资源、人才、技术和市场, 为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和民族复兴奠定基础。当前, 还应尽快组织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的翻译, 并力求纳入国际标准化体系, 加快工程建设标准的国际化。

不少建筑产业的某些项目的不科学、不经济、不环境、不生态等建设, 造成了若干不协调和不和谐的负面影响。其关键的源头是项目的审批立项及真正意义上的可行性研究由于在发展观念、理念, 以及在诸多利益交汇等原因上出现问题和差错, 导致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建设行为, 导致与建筑产业宗旨相反的结果, 这是建筑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应当特别反思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迈向现代化的关键五年。建筑产业在最新时期面对着机遇和挑战, 要坚决贯彻小平同志关于“在长期规划中, 必须把建筑业放在重要地位”的指示, 进一步明确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 大力振兴建筑产业。不断完善建筑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同时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紧紧抓住转变建筑产业发展方式, 实现建筑产业的科学发展, 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推动建筑业的产业优化升级, 不断增强建筑业企业综合实力, 尤其是对海外建筑市场的竞争能力。发挥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支柱产业的积极作用。

同时, 要使建筑产业的产品不仅成为一种商品, 还应使它成为地球上为人们文化所需求的艺术品。从人与地球、自然界和谐发展意义上讲, 它更应是一种生态的、环保的作品, 只有这样, 建筑产业才可持续发展, 才能最终转变发展方式, 才能实现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十二五”规划[Z].

[2]中国统计年鉴2005及2010[Z].

上一篇:媒体道德建设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