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的社会分层

2024-09-05

新时期中国的社会分层(共10篇)

新时期中国的社会分层 篇1

研究新时期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矛盾, 一定要从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的主体——农民的主体性出发, 以农民自身主体地位的实现和素质技能的提高, 进而实现全面发展为目标, 概括农民的主体利益与主体意识, 来深刻揭示农村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一般矛盾, 提出推进这些矛盾得以不断解决的政策措施。本文对新时期中国“农民”的概念界定为:农民是具有农业户口、在农村生产生活、与土地有着天然联系的社会劳动者。[1]笔者认为,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中国农民的主体性角度来看, 当前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农民主体地位日益突出与素质技能不高的矛盾。

一、新时期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农民主体地位日益突出与素质技能不高

当前, 中国农民的主体性日渐确立, 而主体地位却不十分稳固, 农民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主体作用也不够突出, 农民阶层的分化使得占农民大多数的阶层与少数占据主导地位的阶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农民为获得和展现其主体性与主体作用所进行的努力也往往效果不理想,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当前中国农民的整体素质与技能还不高, 与实现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及真正确立主体地位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素质低和技能弱的现实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作为主体的农民的需要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 进而制约着农民的全面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的现代化、民主化。

1.这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在农村经济社会的具体体现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从劳动者角度看, 就是劳动者素质技能与社会地位的矛盾”。[2]生产力是劳动者素质技能的社会表现, 生产关系则是劳动者社会地位的形式。生产力作为一个社会范畴, 其主体是人, 是劳动者, 是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总体表现。劳动者素质技能提高的程度, 又取决于人性升华及人格、价值、权利、自由。劳动者的社会地位, 是其素质技能的社会形式, 它在总体上表现为生产关系。因此, 以劳动者为主体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规定, 只能从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中去认识。

劳动者素质技能, 是人本质核心要素的存在形式。人的素质是由身体素质、技能素质和文化精神素质三个方面构成的, 其中身体素质是基础, 它包括人的生理构成的各项指标、健康状况、寿命、体能等;技能素质是主体, 它包括人的受教育程度、知识、各方面的技能;文化精神素质是主导, 包括价值观、思想、道德、意志、精神状态等。人的素质体现着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任何社会生产, 都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 是他们劳动力的发挥过程。劳动者的素质技能是生产的根据, 是生产力的内容, 但其素质技能的提高与发挥, 受社会制度和结构的制约。社会制度和结构的基本点是权利, 在经济上, 是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有无这两个权利, 是劳动者经济地位的标志, 而由所有权派生的民主权, 是劳动者政治地位的标志。劳动者的所有权和民主权是其人格的社会界定, 也是其价值的标志, 是其自由的体现和条件, 只有具备这两种权利, 劳动者才真正从生产的主体变成社会的主体。而劳动者拥有所有权和民主权的程度, 即其社会地位的高低, 和其素质技能的形成与发挥是成正比的。劳动者素质技能是其社会地位的基础, 劳动者社会地位又是其素质技能形成和发挥的形式。当我们说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时, 也就是说劳动者素质技能的提高使其要求并争取社会地位的提高, 即扩大和强化劳动者的所有权和民主权, 以此增加其自由度, 并创造和实现更多价值。“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 它表现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2]

2.这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实矛盾的集中体现

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现实矛盾, 集中体现为农民主体地位日益突出与素质技能不高的矛盾。具体表现在:

(1) 农民作为农村经济社会的主体地位已经基本确立, 其主体作用的发挥需要农民具有较高的素质技能。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民在农村经济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已经基本确立, 农业劳动者、在乡农民工、进城农民工、农村企业管理者、农村手工业者、农村服务业者和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者等七个阶层构成了整个中国农民的主体, [4]各个阶层的农民在农村经济社会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农民发挥主体作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①农业现代化需要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用以市场为基础的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 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 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 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提高农业综合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完成两个转变, 一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实现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二是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这两个转变要求农民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及经营管理能力与之相适应。②农业产业化对农民素质与技能提出了新要求。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农民合作组织等中介组织为纽带, 依靠龙头企业带动, 将农业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 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的经济运行方式。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 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对农民素质与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要求农民必须具备产业的观念、市场的意识、全球的眼光、合作的精神和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必要的生产加工能力、一定市场营销本领和较高的管理合作能力。③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必然要求。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主要通过在农村大力发展工业, 实现农村社会范围内的工业化, 一方面使工业在农村通过自身变革占据主导地位, 引领农村发展, 一方面使农村非农产业乃至整个社会得到改造, 进而实现与城市工业化协调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传统农民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文化素质、工作技能都会发生重大转变, 与增加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提高就业能力相适应的素质和技能成为新时期农民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工业化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希望, 也是农民阶层分化的直接动因, 各个阶层农民都应与之相适应。④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农村城镇化, 是通过重点发展城镇和中小城市, 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要素向城镇聚集、生产企业向城镇集中, 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 促进非农产业发展、农民职业转换, 实现生产要素的集聚、发挥最大效益, 推进农村的现代化和文明程度。农村城镇化是农村非农化、农民市民化、农业现代化的过程, 其基础是农村工业化, 其发展目标是农民非农化。农村城镇化带来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直接变化, 也对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提出了根本性的新要求。⑤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是实现农村民主化的必然要求。农村民主化是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以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充分发挥为代表, 以农民获得更多的政治参与机会、拥有自己的政治代言人为象征, 以农村基层政权的充分民主选举为平台, 实现农村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的民主化, 具备工业文明的农民在农村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 新型农民的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 农民的各种自治组织、合作组织更加发达, 各种组织的运作基础完全以民主的方式进行, 农民更多地采取合作的、民主的方式自我管理和服务,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成为农民最重要的权利。这些都要求农民必须具备民主知识、民主意识和民主素质、民主能力。⑥提高农民素质与技能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城乡一体化指城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成为互为补充、互为动力的动态系统,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农村和农民又为城市发展注入市场动力和劳动力, 进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 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体现在: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城乡劳动力就业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 使农村经济社会与城市经济社会融为一体。在这样的体制和背景下, 农民的素质与技能迅速而大幅度的提高是农民生存与发展的唯一出路。

(2) 当前农民的素质技能不高, 还很不适应农民在农村经济社会建设中应发挥的主体作用。突出表现在:①文化素质低。农民受教育年限和受教育水平低, 直接导致农民文化素质低, 知识结构不适应需求。全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占6.8%, 小学文化程度占32.7%, 初中文化程度占49.5%, 高中文化程度占9.8%,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2%,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达4.7亿人, 占农村劳动力的89%。在西部地区, 农村小学及文盲文化程度的占到50%以上。[5]另外, 由于义务教育法的约束力不强与部分地区部分农民对教育的忽视, 新文盲仍在产生, 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7年。②职业技能培训少, 科技素质低。针对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薄弱, 农民对现代农业科技的领会能力和掌握能力比较差, 严重影响着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随着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或到本地企业中务工, 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的老人和妇女。针对务工人员的职业技能教育还不够普及, 进城农民工和在乡农民工在务工前很少接受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农村企业管理者也很少接受系统的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培训, 多以家族式的传统管理方式, 对现代经营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掌握不多。③传统观念浓厚, 市场意识与风险意识差, 开放素质低。大部分农民对市场经济还缺乏全面的认识, 骨子里对土地有严重的依赖意识, 安于现状, 小富即安, 市场观念淡, 农民普遍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农业生产及农村工业面临的挑战和风险认识不足, 开放意识与应对开放的素质能力差。④法律教育少, 法制意识淡, 民主素质低。一方面农村的法律体系还很不完善, 农业立法相对滞后。另一方面, 农村法制教育薄弱, 农民的法律知识欠缺, 法制观念淡薄, 依法用法存在障碍, 不少农民不懂法、不知法、不用法, 经常出现农民权益被侵害的现象和农民不能依法维权的问题, 也导致农民的权利意识与维权能力不相称, 民主的精神与素质差, 推进农村民主化遇到很大障碍。

(3) 绝大部分农民的素质技能低下影响农民阶层的合理分化, 形成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消极矛盾。农民阶层的合理分化是当前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良性发展、激发农民作为主体的内生力量的社会过程。随着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民主化以及市场化、全球化的进程, 农民中分化出一些高素质的具有开放的全球眼光、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较高的经营管理才能、一定的资本和财富积累、立志并热心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引路人或领跑者, 如优秀的农民企业家等, 这些人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关键的引领作用;分化出具有较高素质与职业技能、享有充分的自由流动权力、具有强烈的合作与团队精神、熟悉生产工艺流程、逐步成长为产业工人的农民工, 他们是农村工业化的主力军, 是城乡一体化的先行者和推动者, 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和农民非农化的示范者;分化出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和思想觉悟、具备强烈的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熟悉农村法律法规和政策、懂得农村民主运作方式、善于经营管理、能够带领全村发展提高的农村基层管理者;分化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能够掌握农业科学技术、具有市场意识的农业劳动者, 以及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与风险意识、善于经营管理、熟悉服务业、加工业并具有某些劳动技能特长的农村服务业、手工业者, 等等。这些分化出的新农民, 可以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体系, 形成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力量, 当农业劳动者阶层降至最少, 农民工人与服务业者最多, 而农民企业家数量达到一定规模, 农村基层管理者达到社区管理的需求时, 农村的现代化步伐才会日益加快。而这样的分化是以农民的素质与技能大幅度提高为前提的, 没有具备较高素质和掌握多方面职业技能, 拥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思想理念, 仅仅以传统的方式从事工、农业生产, 农民阶层合理分化难以实现, 也就不能形成催动农村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内在力量, 其主体地位就不能牢固确立。

(4) 农民现阶段主体意识的觉醒程度与对自身素质技能低下的客观认识程度反差较大。当前, 广大农民的主体意识日益觉醒。首先, 三十年改革开放使农民的主体作用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以农民为先导的土地承包制改革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使农民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和主力军。其次, 中央对农民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充分认可, 充分肯定和鼓励发挥农民的首创精神, 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再次,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已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 农民的主体意识迅速觉醒。第四, 农村民主化的推进, 特别是农村基层的直接选举使农民切实感受到了自己成为农村的主人。但是, 农民现阶段对自身主体意识的加速觉醒, 并没有引起他们对自身素质技能的重新认识与高度重视。如经受市场化、工业化、全球化冲击的农业劳动者, 虽知农业科技、市场信息的重要, 但安于现状、不积极学习提高的现象却大量存在。在进城务工经历的艰辛与磨难中不断奋进的农民工, 在与先进技术工人和拥有良好社会保障的市民的比较中, 认识到自身的差距, 但并没有转化为积极提高自身素质、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的自觉行为。在参予农村民主的进程中, 不能深刻认识民主对于农民自身主体性的重要性和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还往往以小农思想、传统作法, 会同宗族势力、团伙势力、金钱势力左右选举, 亵渎民主, 甚至与农村黑恶势力为伍, 有的阻法抗法、违法信访, 等等。这些表明, 农民对自身主体性有了较明确的认识, 但对于作为农村经济社会主体应该具备的素质技能还不完全认识, 有些甚至是模糊的, 没有积极改变这种低素质低技能的强烈愿望和有效途径, 当然这不仅仅是农民自身原因所致, 政府和各个社会团体亦应责无旁贷, 但这种矛盾是客观的。

(5) 农民素质技能的大幅度提高和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鉴于中国农民的庞大规模和农民素质技能群体性低下的现状, 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素质与技能任务艰巨, 提高中国农民的素质与技能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历史过程, 必须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各项发展战略的目标要求, 对农民进行大规模、多层次、多种类、高质量的素质培训和技能教育, 这无疑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 需要各级政府为主导, 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构筑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培训体系, 并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同时, 受素质与技能不能尽快提高的现实制约, 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性, 农民在农村经济社会中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也还需要一个不断进步的历史过程。

综上所述, 农民的素质技能低下制约着其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 农民主体地位的日益突出更加显示出迅速地大幅度提高农民素质与技能的极端紧迫性和重要性, 二者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提高农民素质技能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和首要任务。农民素质与技能的高低, 既影响农民的劳动就业与自身收入, 也关乎子孙后代的永续发展, 既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也关乎农民的主体地位能否真正确立、主体作用能否真正发挥, 事关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与农民的生死存亡。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其根本点落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意义即在此。

二、解决新时期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基本矛盾的几点建议

解决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 从根本上说, 是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 要大力加强教育培训, 加强农民各阶层的有针对性的补偿教育, 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与技能, 使农民真正能够按照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农村民主化进程的需要, 真正担当起主体应该发挥的作用, 推进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使农民的主体地位得以提升, 牢固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

1.大力加强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扩大高中办学规模, 提高农村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 保证更多的农村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文化科学教育。建立终生教育体系, 尽快消除文盲, 提倡特色教育和个性化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2.大力加强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提高农民的职业素质和劳动技能, 增强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自主性、选择性与竞争力

要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 特别是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 按照“学用结合, 按需施教”的原则, 扩大办学规模, 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 增加农村经济、市场经济、乡镇企业等专业课程, 形成开放的、多层次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 增强农民在激烈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的比较优势, 增强劳动力转移的自主性与选择性。

3.大力加强农民的思想观念教育, 大幅度提高农民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 培育农民的竞争精神、合作精神

深入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与法规, 宣传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规律与要求, 使广大农民加深对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工业、城市的认识, 增强农民作为市场主体应具备的素质、技能与精神。

4.大力加强农民的经营管理教育, 提高农民的经营意识和经营管理水平

要通过生动的事例教育和系统的知识培训, 教育农民认识农业产业化的规律和要求, 强化成本观念、效率观念, 培养农民闯市场的本领, 积极适应农村商贸流通市场化、日常管理经营化的形势, 增强经营意识, 掌握经营管理知识, 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5.大力加强农民的创业教育, 增强农民的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 提高农民企业家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和主体作用

在各个阶层的农民中普及创业知识, 增强创业信心, 掌握创业本领, 特别是要培养农村企业管理者、手工业者、服务业者和农民工的企业家精神, 培养创业激情, 提高创业动力。

6.大力加强农民的民主与法制教育, 普及法律知识和民主文化, 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公民意识和民主精神

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民主法制教育活动, 创立民主法制教育平台, 普及法律知识, 推广民主的理念, 熟悉民主的做法、过程与制度, 加强农民的公民意识教育, 掌握公民应具备的民主法制知识, 大幅度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制意识、公民意识, 塑造农民的公民形象和民主精神。

7.大力加强农民的主体意识教育, 提高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自觉性和主人翁精神

通过生动的主题实践活动, 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主体意识教育, 使广大农民真正认识到自己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应发挥的作用, 真正认识到农民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真正认识到各阶层农民的素质技能与主体性地位的巨大差距, 增强危机意识和主体意识, 增强积极提高自身素质技能、勇于投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自觉性和主人翁精神。

8.大力加强农村企业管理者和农村基层组织管理者的针对性教育培训

通过教育培训, 提高引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本领和能力, 塑造一批农民企业家和优秀的农村领头人, 切实发挥引领农村发展、倡导社会风尚、有效组织管理、推进民主与合作的作用, 成为新型农民和先进农民的代表。

摘要:本文从确立当代中国农民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出发, 从对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农村经济社会现实矛盾的分析入手, 论证了当前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农民主体地位日益突出与素质技能不高, 并提出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建议:大力加强教育培训, 提高农民的素质技能, 增强农民的主体性, 牢固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农村经济社会,基本矛盾,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高建民.中国农民的概念探析[J].社会科学论坛, 2008, (09) .

[2][3]刘永佶.劳动社会主义[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4]高建民.中国农民的概念与分层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04) .

[5]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Z].2008.

新时期中国的社会分层 篇2

一、什么是三农问题。

2000年初,湖北省党委书记李昌平向朱镕基总理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及出版《我向总理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三农”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村问题和农业问题的总称。其实质是我国城乡产业、城乡收入、城乡社会发展差距过大。通过对我国“三农”政策分析,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并给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思路。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的经济收入低,增收难,素质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贫富差距大。

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基础设施不齐全,经济不发达。农业问题: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的东西卖不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二、我国三农的整体现状

三农问题主要归分为三类:农业、农村和农民。而三农问题一直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不论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以后还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可见三农问题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性。所谓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国家安,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一定要处理好三农问题,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积极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2.1我国农业的总体情况及特点。

现阶段我国还是农业大国,在中国,农民也是在总人口中占最大的比例,近几年我国农业的情况总的来说是好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良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产品总量增加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的吃、穿、住、用都有所改善。当然还是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一是人多地少、人增地减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基本靠天吃饭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三是农业生产粗放经营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是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总之,我们对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可估计过高,对农民的富裕程度不可估计过高,对农产品的供给能力不可估计过高;对我国农业受气候影响的程度不可估计过低。所以要大力发展农业还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在财政支出这一块。2.2我国农村的总体情况及特点。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主要表现在道路交通的不完善,水电通讯网络不健全。而且农村经济发展生产经营发展模式也比较落后,主要体现在生产力上,农村的农业结构单一,没有形成一个农,林,牧,副,渔业一体化农业,没有发展种植多样化,特色化农业生产结构,农作物品种单一,质量不高,无法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的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使得大量资源浪费,闲置。乡镇企业发展缓慢,使得经营管理和生产模式落后,没有形成一体化农产品市场。农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比较低,导致外部资金无法进入,阻碍了农村资源开发,农村市场健全和农村经济发展。

2.3我国农民的总体情况及特点。

我国已经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接着是如何提高农民生活的质量,特别是在山区,农村发展更加落后,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很多家庭除了基本的温饱外是买不起其他的商品的,经济负担比较重,那些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纯农户,收入增长就更困难。此外,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农村户口劳动力,他们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都比较低,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在中国,要想致富农村,就必须得增加农民的收入,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就必须得改变他们那种传统的思想。三、十八大中的三农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还进一步明确指出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方向和着力重点,这就是: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是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思路的新认识、方略的新发展、举措的新突破。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从实践上讲,是由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决定的。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均等,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据统计,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4%,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扶贫对象仍有7017万人,农村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人均医保支出、低保标准、社会养老保险补助水平等都明显低于城镇;特别是2亿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由于户籍限制无法在城市安家落户,难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不能真正融入城市,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充分保护。既然制约“三农”问题有效解决的深层次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那么,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这是解决好我国“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新政策主要有: 三个公共调整,公共财政,设施等(一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社会公共需要的满足;二是提高公开透明程度,使公众确实能够了解、监督财政运行状况;三是落实财政责任,给权力以充分对应的制约。);三个取消:农业税,牧业税,特产税;四项补贴,粮食生产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其它补贴,一个最低保护收购价。两个重点转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的六小工程等)和社会事业(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农村文化建设,农民培 训等)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两个主要用于,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好政策关键还在于落实得好,让农民真正受益。我们在实践中感觉到,产业和新村是新农村建设两大要素。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让农民群众既住上好房子更过上好日子。新村是载体,产业是支撑,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新村没有产业支撑就是“空心村”,产业没有新村带动就难以发展壮大。

四、解决好新时期农民问题的着力点

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跳出“三农”抓“三农”,同时要立足“三农”抓“三农”,其根本路径就是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和工业园区化。

第一,要把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和工业园区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有机整体置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予以通盘考虑、协同推进。

第二,要把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作为推进“三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举措。

深入研究“三农”问题,便不能不触及农村土地制度这一根本性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土地产权关系界限模糊。二是土地作为一种基本的生产要素没能发挥其应有的经济功能。三是土地有偿流转受到诸多限制。

现有土地制度无论从产权界定还是从流转经营上都存在不容回避的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却不能为农民增收提供更大的空间,解决不好农民进一步致富问题,从而制约了整个“三农”问题的解决,如何对现有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明确土地集体所有权的产权实现形式,赋予农民作为产权主体的应有权利。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的基本制度是与我国人多地少,农村人口比重大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的一种现实可行的制度安排,实行土地私有化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但可以探讨集体所有权的产权实现形式,农民作为集体成员如何实现其相应的权益。近年来有些地方探讨实行的“土地股份制”不失为一种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的形式下实现农民土地权益分享的有益尝试。

其次,进一步放宽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流转权,促进土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承认土地承包权带来的土地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收益权,是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的基础。因此,应完善有关法规和政策,确定承包期限内允许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通过转包、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入股等方式,促进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动。特别鼓励农民把土地租给企业主,由企业主租赁土地实行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运作,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农民也由此变为“地主”,既可以继续留在土地上给企业主打工,成为企业员工,也可以进入城镇从事新的工作,变农民为城镇居民,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对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理的土地使用价格,将改变乡镇企业低成本甚至无成本使用农村土地的状况,促进乡镇企业向城镇合理聚集。出让土地经营权获得综合收益如果大于农民的耕作收益,也将对农民出让承包地产生压力和动力,从而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集中和土地规模经营的形成。

要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建立农民生活保障机制结合起来。对我国广大农村而言,土地仍然是最大的生存保障。如果相应的生活保障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农村土地流转便很难得以顺利推进。因此,在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征地制度改革方面,应把农民的生活保障考虑进来,探索一种土地使用权流转与农民社会保障有机结合的机制,以消除农民后顾之忧,促进土地流转。

转型时期我国就业的社会分层研究 篇3

关键词 就业 社会分层 阶层根源 阶层优势 阶层联动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4)04-0167-08

新时期中国的社会分层 篇4

2012年2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根据初步测算,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471 564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1%(见图1)。

第二产业,即工业,一直被称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其中中国国有企业对于工业产业的贡献功不可没(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到,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在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经济表现积极。此外,还可以通过对中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的细化,发现在世界经济发展势头减缓、中国整体经济稳步发展(2011年初步测算GDP增速为9.2%)的同时,中国国有企业仍呈现出活跃的发展局面(见下页表2)。

通过以上图表的分析,进一步佐证了中国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有企业应该肩负的使命和责任。那么,究竟何谓“企业社会责任”?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及中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特征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作为一个“舶来品”,它的提出与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息息相关。此后,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存在必要性、内涵深化以及研究范式等各个领域都引起了政府、学者、企业的广泛讨论和研究。但直到现在,尚未有一个绝对完整或确定的定义。事实上,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是与时俱进的,它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不断被丰富,随着人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被充实。目前,较为被广泛接受的一个定义是: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除了股东之外其他利益相关者所具有的社会责任。

(单位:亿元)(2)

注:*从2011年开始,纳入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的工业企业起点标准从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2 000万元。

注:财政部公布数据:http://qys.mof.gov.cn/zhengwuxinxi/qiyeyunxingdongtai/201201/t20120118_624066.html。

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社会责任的对象。这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中并不强调股东,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对股东负责是其最基本的责任。一个企业得以形成,必然存在对其投资的股东,如果企业连对其股东的责任都无法保障时,企业很难存续,此时更谈不上对其他对象的负责了。因此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中,将此基本责任不列入强调与讨论之列。(2)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一般认为,利益相关者表现为在股东以外,受企业决策与行为现实的和潜在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的一切群体。具体可以包括企业的员工、企业产品的消费者、企业的债权人、企业利用的资源和环境、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受益者、政府等各类群体。企业对这些群体的责任就是它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3)责任的层次。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是与时俱进的,但其核心内容,综合起来说,包含了三个层次的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伦理道德责任。经济责任可以表现为对员工收入及合法权益的保障、对合同方承诺的守约、对政府税收的贡献等。法律责任主要是指在国际国内法律法规中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涉及的所有内容,对于企业具有强制力,是必须遵守、严格履行的义务。伦理道德责任则更多地指向那些由企业自愿履行且以国家强制力之外的手段为保障的义务。值得一提的是,认清企业社会责任层次的同时,必须明确这三个层次的责任并非有着明显的界限,而是互相包含、互为补充的,企业在履行其责任时可能同时满足经济、法律、伦理道德三个层次的要求。

二、新时期中国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国民经济生产总水平也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作为中国重要经济力量的国有企业在全球化竞争和现代化进程中也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在企业转型阶段充分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对于中国国有企业在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

1. 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和地位决定了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性。

中国是一个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决定了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性。(1)国有企业负有维护国民经济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责任。大多数国有企业所处的行业都占据着国家经济命脉,在这些行业里履行社会责任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2)国有企业享有一般企业无法享受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惠。权利义务的均等从客观上要求国有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更多地将其因优势资源和优惠政策而得到的利益惠及于社会公众。(3)国有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国有企业的发展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始终承担着实现国家政治战略目标、经济战略目标的使命。当代的国有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期在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中仍然完成其使命。(4)国有企业的行动措施对其他一般企业具有示范作用。国有企业占据着国家经济命脉,稳定着国家的经济根基。而其他一般企业在国有企业的带领下也必将锐意进取,活跃起国家经济。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于其他一般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

2. 国有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其履行社会责任。

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后,中国国有企业也开始了向现代化企业转变的体制改革。现代企业的特点体现在企业具备较为长远的发展战略、完善的生产经营制度和良好的企业文化等方面,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也有利于企业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活力的激发和企业形象的提升。这可以从根本上推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国际经济交流合作的频繁也促使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自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社会广泛的讨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也发展至今。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推动下,国际社会越来越多地关注到企业社会责任,甚至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质量纳入到对企业的评价中去。中国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对内起到了对其他一般企业的示范作用,在对外经济交流合作的过程中也提升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负责任形象的生动体现。

三、中国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最初计划经济体制下,到如今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国有企业始终不断地在履行着它们的社会责任。但是纵观中国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来看,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1. 中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逐渐引入社会责任思想,但仍有待加强。

20世纪9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进入中国伊始,它并没有一下子得到广泛关注,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企业追求经济利润的目标相违背。但经过了长期的实践经验表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不与企业逐利的目标相左,相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够更好地促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此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开始逐渐被引入了经营管理理念中,国有企业也纷纷开始对这一理念的实践。但客观地讲,虽然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中逐渐引入了社会责任思想,但仍有待加强。

2. 中国国有企业逐渐履行社会责任,但形式欠丰富。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中国国有企业也逐渐开始履行社会责任,包括在地震、冰雪灾害等时候的慈善捐助等,但是总体说来,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形式比较单一,有待丰富。现在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再是“企业办社会”的形式,不再大包大揽地充当教育、医疗等方方面面的功能角色了,此时就需要思考国有企业可以采取哪些形式来履行社会责任。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大多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但很多也仅仅停留在公益慈善事业。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形式可以也应该更加多样,比如建立社会基金,与社区、学校联动,同社会团体合作等等。

3. 中国国有企业开始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但评价体系不完善。

自2006年国家电网首家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来,六年来有更多的国有企业相继发布了自身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报告。但是对比发达国家,可以发现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还有待丰富。除了对企业社会责任认识上的参差,大多数报告在说明履行社会责任具体情况时仍然较为宏观,而没有相应具体的评价指标和体系来加以佐证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际质量。事实上,为了满足社会和更多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制定尚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建议。

四、加强中国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中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对于国民和国民经济的影响重大,要加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感的履行,需要借鉴国外经验,但不能全盘照抄,而必须因地制宜,结合中国国情制定出相应对策。

1. 增强履行社会责任意识。

从作为国有企业领导层的国资委、国有企业管理层的各级职工,到为国有企业服务的所有员工,甚至是经济社会的每一个人,从思想层面上加以重视,都树立起社会责任意识,把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重要的议事内容,经常研究讨论社会责任事宜,加强社会责任培训和意识建设,形成良好履行社会责任的氛围。

2. 建立并逐渐完善履行社会责任的体制机制,加强企业间交流与国际合作。

社会责任的体制机制内容至少应该包括计划层面、实施层面和评价层面等,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真正纳入到国有企业治理和长期发展战略中去,制定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考核评价制度,保证在事前、事中、事后都对履行社会责任加以关注和重视。此外,还可以通过增进与对履行社会责任有更先进经验的国内外企业的交流,寻找可借鉴之处,取长补短。同时也可以积极参与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制定等工作。

3. 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

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可以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来向社会及其利益相关者进行公布。通过观察、分析现有公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可以发现其中的大多数均来自于国有企业。包括政府、学者、企业在内的各方也开始重视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运用,因此有必要建立并健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而各家国有企业也可以通过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除了共性之外的特性部分中,展现自身的企业形象,坦诚接受来自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和建议。

中国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仍将是一条长远之路。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伊始、在中国“十二五”计划开端之际,顺应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有企业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助力中国经济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为中国经济和谐顺利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沈洪涛,沈艺峰.公司社会责任的思想起源与演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3]李洪彦.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4]殷格非,代奕波.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必要性探讨[J].WTO经济导刊,2008,(6):20-21.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青年社会心理 篇5

[关键词]中国;社会转型;青年;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成员对于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的认知——感受——回馈体系,换言之,是人们的社会认识、社会情感和社会意向的一种表达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价值观念属于较理性的层面,是较深层的认知结构,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对社会心理的其他方面能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从而体现了社会心理的实质性内涵。社会心态则属于较感性的层面,是表层化的情绪表征,它处于经常不断的变化之中,其内涵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生活更加及时、动态的再现。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从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型,现代化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

我国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为青年的发展提供了日益优异的基础条件:满足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的资源日益丰富,实现个人潜能与人生价值的条件更加充分,进入社会结构和参与社会事务的渠道逐渐拓宽等等。在这种背景下,青年在生理素质、心理特征、学习方式、群体文化以及经济活动、社会参与等方面的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在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层面,青年的理性精神、利益意识、个体取向逐渐增强,由此反映在实际行动和日常生活领域则表现为,青年的自主倾向、现实定位、多样选择日益凸显。这一切都从作为社会发展状况的“晴雨表”,同时也是青年发展状况的“晴雨表”的青年社会心理中表现出来。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转型进程的日趋加速和深化,青年社会心理的变化也就表现出得更加明显。

一、青年社会心理的现状和特征:

朝向现代化的开放与理性

1.轴心维度的价值观念

从根本上说,价值观表现于人们在评价事物的过程中对于重要性或意义所做出的选择和比较。价值观念在社会心理体系中占据着轴心地位,人们之间社会心理的差异性实质上表现出了其价值观的差异性。价值观在一种社会文化体系中同样占据着轴心地位,因此,社会文化体系之间的差异性实质上就表现出其价值观体系的差异性。在价值观体系中,有一些是处在轴心维度的观念,它们对其他思想观念和心理状态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作用。最具轴心性质的观念有:对于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奉献与索取、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的价值判断。

(1)社会主流文化倡导的价值观得到大多数青年的认同。从一些实证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对于社会主流文化一直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大多数青年表现出了认同态度。首先,集体取向的价值观仍然得到肯定。在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上,当今大多数青年依然认同与肯定集体取向的价值观念。但是,与此同时,个体取向的价值观念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强态势。其次,在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上表现出寻求兼顾的态势。对于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问题,绝大多数青年表现出了一种希望在奉献与索取之间寻求兼顾的倾向。这种希望在付出之后也能够得到相应回报的心理,表现出了一种务实性的特征。第三,强调合理利已并非等于损人利已。在处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上,当今青年价值观念中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强调合理的自我利益。然而,绝大多数青年并不认同“损人利已”。“先人后已”仍得到不少青年的肯定。(有关具体调查数据,参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社会政治心态状况调查”,北京市调查结果,1997年。)

(2)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仍然体现于青年的观念和行为中。在五四运动85周年之际,《新闻周刊》作了一项主题为“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的以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关于传统文化对于当下中国社会的意义,59%的人认为很重要,40%的人认为有一些作用,1%的人认为可有可无,没有人认为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可见,大多数人对于传统文化在当今中国社会的应有作用给予了肯定。对于有的人大代表提议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列为法定节日,被调查者中36%的人非常支持,27%的人比较支持,20%的人未表态,10%的人不赞成,3%的人表示反对。而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古代文人的理想,10%的人认为一直“是我的理想”,69%的人认为“我会考虑”,14%的人认为“是别人的事情”,7%的人认为“已经过时”。尽管处在一个开放和变迁的时代,但当今大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仍然表现出了较高的认知度与认同度。而且大多数人认为现代化与传统文化是可以共同存在的。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信心,与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态度同时并存。从这里表现出了一个正在崛起大国的青年所应有的良好心态。

还有其他调查结果表明,一些优秀的传统道德规范在当今青年身上普遍存在,最典型的方面有,孝敬父母依然是绝大多数青年所遵从的道德行为规范;节俭观念仍然得到较多青年的认同。(有关具体调查数据,参见纪秋发:《北京青少年道德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00年第2期。)

(3)青年对待金钱表现出了现代人应有的健康态度。在某种意义上,金钱观是价值观最重要的表现层面之一。我们正从一种泛伦理为特征的农业社会向着强调价值规律的工业社会转型,市场经济进程的加速以及世俗文化的深入发展,促进了金钱角色日益彰显的社会氛围的形成,从而为正确定位金钱这一物质利益的最基本象征符号的作用提供了前提。

一些实证调查表明,大多数青年把人生理想和追求目标看得比金钱更为重要。大多数青年肯定金钱在社会生活应有的基本作用的同时,并没有将金钱的作用加以夸大。可以说,在价值观上,当今青年的主流人群对于金钱持有一种现代人所应有的健康态度。

2.个人层面的观念与心态

(1)青年更倾向于选择现实成功型的人生榜样。世界文学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是我国数代青年的精神偶像,微软缔造者比尔·盖茨则是当今成功人士的代表。对于这两个人物的评价和选择可以透视出人们人生价值观的状态及其变化。一项对北京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一般都把保尔和盖茨视为英雄。然而,他们更倾向于将保尔视为精神世界的偶像,更倾向于把盖茨当作现实世界的榜样。(参见唐钧:《关于保尔精神与盖茨现象的思考》,《青年研究》,2000年第5期。)可见,在人生理想上,当今青年更倾向于把事业成功型人物作为自己的实际榜样。

当今青年在人生理想方面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是:既注重精神的价值,同时又注重物质的价值。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对作为人生道路的具体职业类型选择上,青少年所崇拜的职业与所选择的职业之间存在着差异,换言之,最崇拜的职业并不是最想从事的职业,这一情形反映出在他们的择业观念中,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状态,他们最崇拜的是科学家,而最愿意成为的是企业家。(参见纪秋发:《北京青少年道德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00年第2期。)这一点鲜明地表现出他们人生理想中基本的务实取向。

(2)青年的经济自立意识增强且更注重实质方面。经济自立意识是个体在获得收入、进行理财等方面表现出的一种独立自主的意识。它是现代人格结构中应有的基本成份之一,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一项基础素质。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日益深入,就业体制、教育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对当今青年的成长历程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与挑战,而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变迁,导致了当今青年在独立人格方面的倾向日趋增强。而作为这种自立意识的基础方面,则开始于经济自立意识的形成。

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结果揭示了两个重要特征:第一,当今大中学生的经济自立意识正日渐增强。对于“如果有机会,您是否愿意通过打工(多)挣点钱,补贴家用甚至养活自己”这一问题,表示肯定态度的占79.7%。第二个特征是,大中学生的经济自立意识更注重实质方面。明确表示“不在乎打工的具体形式,只要能多挣到一些钱就行”的占36.3%;表示“没太多想过”的占35.1%,从一定意义上说,“没太多想过”也表明不注重形式。(由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的一项全国范围内的调查透视了这方面的基本情况。参见杨长征主编:《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报告》,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可见,这种经济自立意识更注重把握机会、自我努力,而更少了传统的多重顾虑和“面子”观念。

(3)青年的成就动机高涨,能力本位的成才观念正在形成。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深入,作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一个重要结果并产生巨大能动作用的是,人们追求成功的事业心不断地增强。据一项对北京青年的调查结果(参见北京青年研究会:《北京青年发展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就目前最想做的三件事而言,青年中比例最高(51.7%)是“追求事业成功”,表现出了强烈的成就动机或成功需要。与此相关的是,他们的信心、独立意识和个性的增强,由此导致了成才自信度的提高。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青年对自身取得事业成功持非常乐观的态度,而且这种成功自信度随年龄段从高到低而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

成才观上的能力本位观念正在形成。对于成才而言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调查表明,北京青年中比例居前三位的人分别认为是“准确地把握机遇”(56.3%)、“头脑灵活,敢于创新”(53.5%)和“有专业有技术”(39.2%)。换言之,在多大数青年看来,对成才最具影响力的因素主要在于个体方面,并表现出对于主体能动性的强调。

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个人社会地位的获取方式由世袭(即父辈传承)变成自致(即自我成就),因此,这种状况也就会从人们的成才观上反映出来。调查表明,对于什么是“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有效途径”这一问题,青年中比例最高(73.5%)选择“才干”,远远高于选择“有靠山”(11.5%)、“请客送礼”(1.9%)。这种心理实质上又是以对作为人们成才条件的社会现实状况的判断为基础的。对于“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当前社会给人提供的成功机会如何”这一问题,青年中比例最高(53.3%)认为是变得“更公正、平等”。在现实中,通过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青年能够获得越来越多向上社会流动的机会,因此,一个更充分强调个人成就的现代社会的来临,是当前青年形成能力本位观念的最深刻根源。

3.人际层面的观念与心态

(1)一般人际交往观念上表现出越来越理智化的态势。改革开放以来,与整个社会中人际互动方面的变化一样,青年的人际交往观念及其行为呈现出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交往方式更加“间接化”。由过去更多的面对面互动,如“登门拜访”,变为现今更多的间接化交往或“媒介交往”,如用贺卡、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互致问候。“间接化”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既进行了交往,又为自己和他人留出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二是,交往越来越“理智化”。过去因情绪化或意气发生不必要纠纷的现象时常可见,现今趋向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来妥善处理利益纠纷。当然,这种趋势从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消极效应:除了交往越来越“务实化”之外,在个体化趋势增强的同时,也隐埋下沟通减少、人情淡漠的后果。这表现了现代生活方式的两面性。

(2)恋爱婚姻观念上表现出更加理性、开放的态度。一些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当今多大数青年对于“双方相爱以后不结婚也可以发生性行为”这样的观念表示认同。青年非常注重个人隐私的保护,甚至认为夫妻之间也可以保留隐私。婚前财产公证的观念正得到越来越多青年理性地加以接纳。大多数青年对于由于感情破裂而导致的离婚现象表示了接受态度。由于价值观的急剧变迁,青年女性的生育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结婚后不生孩子的观念得到一定比例的青年女性所认可。总之,当今青年对早恋、婚前性行为、离婚等现象持比较开放的态度,常常把它们列入个人生活方式的范畴加以理解;对婚外恋现象也从很大的宽容性上加以对待;而独身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以及丁克家庭等都在一定数量的青年中成为较时尚的观念和实际选择。

4.社会层面的观念与心态

(1)青年的择业观念和意愿表现出多样性特征。随着“单位制”的逐渐解体,国家推出市场导向的就业政策,也由于社会价值观念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当今青年在择业心理上呈现多元化取向,主要表现为:第一,在择业目标上,更关注开发自身潜能、实现自我价值。在选择职业的主要标准上,职业能否为自己提供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一条件常常被排序在第一位。第二,随着“铁饭碗”意识的式微,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职业风险意识开始形成。过去曾受到极度重视的“职业稳定性”,逐渐地被更多的人放在非优先考虑的地位上。第三,在就业机构选择上,单位意识和“皇粮”意识已很大程度地淡化。人们更青睐自由度较大、自主性较强的从业方式,更愿意选择时代特征鲜明、管理体制规范的从业机构。第四,在职业流动方面,主动变换工作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大多数人不仅在择业问题上更倾向于自我决策,而且在流动或“跳槽”问题上也表现出更多的能动性。

(2)青年的公共服务意识或志愿精神日益增长。作为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发展逻辑,“小政府,大社会”这种结构演变趋势将使处于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社会领域日趋扩大,因此,必然导致一个公民社会的兴起。而公民社会的培育又将成为现代化顺利实现的重要基础,其中公民文化和公民意识的培养成为关键要素。

当个体通过形成自主性和独立性而达到一定发展程度之后,其心理需要的层次就会逐渐上升,从而表现出对于他人和社会的关怀增强,公共服务意识提高。在现代社会中,公共服务意识是公民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典型形式之一就是志愿精神。

作为一种具体化的人文精神,志愿精神是指一种以自愿性、非营利目的性或公益性的亲身参与,促进社会进步和社区发展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心理。在志愿精神促进下所形成的社会行动就是志愿行动。在中国,较大规模的志愿行动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此后,从为各种重大节庆活动服务,到为居民日常生活服务,再到抗击SARS等重大突发事件,到处充满了志愿者的身影。自90年代至今已有近亿人次的青年向社会提供了志愿服务,青年志愿者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主体力量。青年身上表现出了强烈的志愿精神或公共服务意识。

(3)青年的环境保护意识比其他年龄群体超前。1999年北方交通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初二地理环保小组的同学致信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务院总理朱鎔基,就加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保护生存环境提出8点建议。朱鎔基总理亲自批示。此事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应,促进了对我国环境问题的更进一步关注。

一些调查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对当前的环境问题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把环境污染问题与就业压力问题看作是我国未来社会问题中更使他们忧虑的方面。(《孩子眼中的未来——“今日青少年”系列报告三》,《中国青年报》,2000年6月24日。)对北京青少年的一项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人已经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对于在郊游时处理喝完的饮料罐这一日常生活中最常见问题,75.1%的青少年表示会把它们扔到垃圾箱里。(纪秋发:《北京青少年道德状况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00年第2期。)

保护环境是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向人们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现代文明人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一些迹象表明,当今青少年在这一方面走在了前头。2000年6月15日在北京发布的我国首次范围最广、样本量最大的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结果表明,尽管当前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环保知识的总体水平还不够高,与我国环保工作面临的形势尚有相当的差距,但是,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问题正在引起广泛关注。尤其可喜的是,我国青年一代的环境意识正在提高,对环境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他们的长辈。(《公众环境意识老不及少》,《中国青年》,2000年第4期)

二、青年社会心理的问题及其原因:

社会转型中的心理转型

1.青年社会心理内含的矛盾特征

如果问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社会心理上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那么,答案就是社会心理中的矛盾性。这种矛盾性存在于青年观念和心态的各个层面。

在金钱观念上青年表现出现代人应有的健康态度。在现实生活中,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日益深入,经济收入成为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之一,更重要的是生命周期中存在一种“需要与拥有之间的倒错规律”(在由不同的阶段所构成的人生发展过程中,在最急需各种资源的青年阶段,个人能拥有的东西还非常有限;而到了对各种资源极少有需求感的“成功阶段”,个人则又拥有了很多东西),青年阶段正处在一个百需待补的特殊时期,因此,金钱“焦虑”又表现为一种很现实的心态。可以说,这是观念与心态之间的矛盾性表现。

由于社会提供的机会增多,青年成就动机也呈现出高涨状态,他们追求成功的事业心不断增强,出于这些原因,青年努力追求创新而不愿墨守成规。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青年为了事业成功而一定程度地忽视个人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工作狂”现象使得他们付出一定的人本代价。

在日益强化的个体化和理性化趋势下,青年人际交往的利益取向或实用化变得越来越明显。面对这一切所带来的“大家见面越来越有礼貌”趋势的同时,人们又不免怀念集体生活的温暖、亲密无间沟通的愉悦以及那种感情重于金钱的人情味的厚重。

由于两性亲密关系的世俗化潮流,也给当今青年在面对爱的世界时增添了选择上的许多不确定性。尤其是传媒对于性的渲染、以及科学化的性教育过早地打破了青少年对于性的神秘感,而在一个日益增强的个体化时代,自主性、独立性越来越高的个体,对于“感受”质量的至高无上的追求、以及对选择自由的更加充分的拥有,使得以往的“从一而终”的模式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在这种状态下,爱对于它的主体已不可能有固定感可言。

2.青年的历史意识相对欠缺

在传媒发达、信息爆炸的今天,青年接受信息的速度和数量在一定程度上都超过了成年人,但是,这种“现在感”的过于强大,则造成了青年对于国家历史、甚至是近现代史上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的知识量很少,其重要原因之一也在于,在我们当今的各类教育中,缺少一些有效的历史知识传播方法,从而导致了青年难以形成相关的历史意识。因此,如何有效地加强和丰富具有历史感的各类教育,以及进一步创新爱国主义、英雄主义教育,在当今这个时代,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非常迫切的。

3.青年的诚信素质有待提高

近年来,诚信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学术研讨的热点,青年中的“失信”现象也时有“曝光”,如个人贷款中的违约现象等。尽管作为一个法理社会,我们的社会逐渐增加更多的法律关系对于社会行为的调整,但是,作为现代社会中进行有效交往的最重要心理机制,诚信仍然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较高的诚信度,不仅是人们减少交往代价、提高活动效率的基础,而且也成为向更高级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

4.青年的心理承受力需要强化

社会的急剧变迁,对社会成员造成了各种压力,从而较易引发心理问题。当今青年由于出生和成长在较优异的生活环境当中,所以,心理承受力便显得相对较弱,而这一点则又会成为导致心理疾患的重要原因。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全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中小学生中的心理障碍者占21.6%-32%;大学生中的心理障碍者占16%-25.4%,而且还呈现上升趋势。(葛秋芳、曲国斌:《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亟待关注》,中国校园网。)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人格发展,严重时还会导致自杀现象,甚至使人走上危害社会和他人的犯罪道路。因此,增强青年的心理承受力,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无疑成为需要各个方面给予关注的重要课题。

总体上看,在社会转型时期,青年社会心理中的问题或矛盾的心理机制性原因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做出考察:

第一,青年个体心理中自我确证难度的增加。作为人生历程中的一个关键时期,青年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个体要进行自我确证,建立自我同一性,形成稳定的人格系统。在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眼中,这种心理任务的完成在传统社会里通常能够比较顺利,因为传统社会具有较高的同质性、稳定性,而在现代社会则不可能顺利,因为现代社会表现出较高的异质性、变迁性。因此,现代社会中青年想要迅速而明确地建立起自我同一性并非易事,而必须经历一个心理发展的合法延缓期。在我们今天的现代化进程中,青年心理发展这一合法延缓期与社会转型期正好相互交织,这个重要特点无疑进一步加大了青年外在成长环境与内在心理发展之间的不协调性。

第二,青年社会价值观存在多元特征或空白状态。在社会转型日益加剧的情况下,青年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中出现了某些困惑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社会转型期的规范缺失。由于旧的标准或规范已经失效,新的规范或标准一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从而使得心无所依;二是,标准多元化导致的多重困境。由于社会的日益开放所带来的多样化,往往造成一种相对化情境,于是,便会产生某种不确定性,从而导致青年出现困惑感。所以,尽快减少和消除青年的这种困惑感,增加确定性,是我们社会的文化建设和价值体系建设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三、青年社会心理的走势和引导:

优化社会环境的各个层面

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视野中,人们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的形成,是在社会塑造与个体学习这两种机制共同作用下实现的。而对于当今青年社会心理的发展而言,社会环境的优化是一项基础性或前提性的工作。优化社会环境的作用在于,创造出有利于社会塑造机制与个人学习机制朝着社会预期目标和理想状态有效运行的条件和因素。

1.建立崭新的青年发展观以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

在当今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下,我们应该形成一种崭新的青年发展观。其核心实质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应该把“以青年为本”作为青年发展的基本原则。所谓以青年为本,就应该体现为充分尊重青年作为社会主体、特别是作为利益主体不断增长的多种需求的满足,这是促进青年发展的基础层面。第二,应该把“青年的全面发展”作为青年发展的根本目标。在这种崭新的青年发展观导向下,促进青年研究的理念、范式和青年工作的政策、机制向着现代化所需要的取向全面而深刻地转型。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要努力解决青年发展中存在的两种类型的重要问题:第一种类型是青年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如青年的就业机会、青年的入学条件等问题;第二种类型是青年发展的文化性问题,如青年因面对各种文化困扰而难以确定人生观、择业观等问题。

2.继续制定与不断完善促进青年发展的社会政策

青年发展的推进及其相关问题的解决必须在根本上依赖于社会政策的途径来加以实现,因此,促进青年发展的有关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应更进一步地提上政府的议事日程,并将其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当中。在当前应该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继续完善大学生在校学习政策(关于完善大学生在校学习政策方面,当前应该抓好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工作:第一,通过建构科学的评估体系,规范高校的收费政策;第二,进一步完善与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相配套的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第三,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政策和机制;第四,继续建立和完善促进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的各项政策。)和毕业生就业政策;第二,不断健全下岗失业青年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尽快建立各年龄段青年、尤其是进城务工青年的相关培训体系。

3.建立青年发展所需要的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

青年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的良性发展,需要有效地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生存和发展问题。由于我们的社会处在转型时期,影响青年一代成长的环境因素比以往变得更加复杂,许多问题的解决有待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做出努力。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种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即由家庭、学校、社区、新闻媒体、社会团体和政府等方面构成的通力合作体。一般而言,当前青年亟待得到社会支持的方面包括:心理健康的促进、心理危机的干预、贫困状态的缓减和消除、职业生涯规划的设计(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日趋深入,人们开始能够自主地选择职业类型、选择就业地区,而且进行选择的自主性和空间越来越大。由于择业者开始面对就业市场的竞争和风险,而且进入就业市场的程序越来越复杂,因而,使得科学合理地设计自己的职业前景及其进程即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变得具有空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求职信息的及时获得以及就业市场的顺利进入等。

4.加强社会文化建设,营造能感受到理想和意义的精神家园

在社会转型加剧的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迫切地显现出来。因为现代化是由多重因素所推动的整体性变迁,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文化发展和心理变革来加以促进和保证。经济、社会、文化、心理之间必须全面协调发展。建立一种多层次的文化体系显得非常必要,它能满足不同人们、不同层次的需求,不仅具有提供精神支柱和价值导向的作用,还具有心理满足、行为调适的作用,甚至包括情绪表达、压力释放的功能等。应该对社会文化的建设质量建立起一套测量和评估的科学方法及其指标体系。这种指标体系主要应该区分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文化产业的绩效,二是文化事业的成效。在文化政策的制定中,文化产业必须将社会效益作为一项重要检验指标。总之,要通过文化创新建立一种能够对于青年一代具有明确导向和整合作用的社会文化体系。

5.进一步加强对于青年社会心理的科学研究

了解青年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不仅能更敏锐地了解当今的社会现状,而且还能一定程度地预见未来的社会走势。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于青年、包括青年社会心理的科学研究。第一,需要加强关于青年的基础理论研究;第二,需要加强对于与青年发展有关的社会政策和工作机制的应用研究,并将有关研究成果最大程度地转化为实际工作的理念、机制和政策;第三,需要加强对于青年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的追踪性研究。而且应该把有关的研究工作加以常规化、制度化。

参考文献:

[1]沈杰:《中国社会心理嬗变:1992-2002》,《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沈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众文化与青年社会化》,《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3]沈杰:《中国现代化起飞阶段的青年成才心理》,《中国人才》,2004年第2期。

[4]沈杰:《后单位单位制时代中国青年择业心理的多元化取向》,《中国青年研究》,2002年第2期。

[5]沈杰:《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青年发展:一种宏观性的分析》,《青年探索》,2003年第5、6期。

[6]沈杰:《北京青年学生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兼对上海、天津和广州青年学生的比较》,《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7]杨长征主编:《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报告》,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

[8]北京青年研究会:《北京青年发展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北京青年研究会:《北京青年发展报告:北京青年指数2003年版》,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李路路等:《当代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1]陆学艺等主编:《中国社会发展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新时期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篇6

一、教学内容的分层

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层,有助于学生英语成绩的快速提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将内容有重点的区分,这样学习的效率就会得到非常大的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来说普遍较弱,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有规律的区分,为了让中职学生取得更好的英语成绩,首先应该弥补学生的基础知识漏洞,将英语技巧的学习和基础知识的学习进行分层,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学习,才能够顺利地进行后面的学习内容。很多学生自己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导致在花费大量学习时间的同时,学习成绩却没有很大的进步,深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分不清现阶段学习的重点。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清楚学生整体的学习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目前学习的教学方案,对于词汇和语法的教学应该在难度上有所区分,教学内容应该按照先易后难的规律划分层次,按照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地增加教学难度,在奠定好学生的英语基础的同时让学生能够稳步继续进步,这种将教学内容划分层次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清思路,使得学习的目标更加清晰,同时教师在安排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也能够抓住教学的重点,让学生能够跟上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思路,使整个教学过程都能够顺利地开展下去。

二、将学生划分层次,因材施教

中职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综合各个原因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一定会参差不齐,所以在对学生开始教学时,应该按照他们的实际英语水平做好划分,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层次,但是在划分之前一定要与学生以及家长做好沟通,让他们理解层次教学的主要目的,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层次,不是将学生划分成三六九等,而是让学生能够正视自己目前的英语水平,在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进度下逐渐的进步。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应该按照合理的教学规划进行学习。首先,作为中职英语教师应该清楚每个水平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为他们量身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然后,根据学生以后的学习情况再重新进行层次的划分,每个层次学生的英语基础不同,所以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的时候要有重点,按照学生适合的学习方式进行选择,研究每个水平层次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与他们经常进行交流和沟通,找到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感受到更多学习乐趣,从而进一步提升各层次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让学生可以真正融入英语教学中,这样在之后的英语学习中能够更加顺利。

三、将英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区分

中职教育的目的主要是经过对学生的培养,使其可以很快地适应以后的工作岗位,也就是讲究知识的实用性。所以,在中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使学到的知识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都能得到利用,所以中职英语的分层次教学还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区分开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能够顺利地过渡到实践学习的阶段中。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地划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白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区别,进而可以有目的地进行学习,这样也给了学生很大的选择空间,让学生能够按照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安排学习计划,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培养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学习。

新时期的中职教育需要对教学方法提出更多的创新和建议,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方式符合现在的教学要求,能帮助中职学生提高英语水平,虽然现在这种教育方式还没有发展得更完善,但是只要经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就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每个新教学方式的出现都需要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较长的过程中应该投入更多的耐心,为中职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莹.分层教学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3(7).

[2]张晶晶.分层教学在职业英语教学中的实施途径探析[J].海外英语(上),2014(21).

新时期中国的社会分层 篇7

(一) 中间阶层薄弱

目前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是典型的金字塔结构, 中间阶层人数太少, 力量薄弱。这完全有可能产生两级社会, 即一段是政治精英、经济精英与知识精英的联盟, 形成总体性的精英阶层, 垄断了过多的社会资源, 抑制了中间阶层的发展。另一端是以农民、农民工、城市下岗失业人员为主的社会弱势群体阶层。两级社会由于过大的社会差异容易产生社会矛盾, 导致社会冲突进而导致社会冲突的断裂。

(二) 贫富差距过大

贫富差距突出表现在各个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急剧扩大, 并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例如, 根据美林集团《2004年度全球财富报告》认为, 中国拥有超过100万美元金融资产的富人为23.6万, 尽管在中国16岁以上“经济活动人口”中仅占0.03%, 但是, 其影响能力巨大。也是根据该报告估计, 这些富人拥有的总资产已经超过9690亿美元, 而中国2003年度的GDP总量也仅有1.4万亿美元。但是另一方面, 在中国的财富分层中, 居于另一个极端的是贫困人口。2003的贫困人口总数为2900万人, 比2002年甚至还增加了80万人。

(三) 不合理的城乡二元体制

有关数据分析表明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达到了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最高值。其中一个指标是对比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 即一个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相当于一个农民居民消费水平的倍数。改革开放前, 这个指标高的时候达到2.9倍, 初期农村改革充当先锋, 倍数曾有下降, 随着市场化改革在城市的推进, 到了90年代初期以后, 城乡消费差距比例不断攀升, 到新世纪初, 已经超过了3.8倍。另一个指标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有数字表明, 2001年城镇居民的平均可支配收入为6860元, 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为2366元, 城市均为农村的2.9倍。改革以来, 中国的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变革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 世界各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换问题。但我国近20年来, 工业化发展突飞猛进, 而城市化发展比较缓慢, 这样就出现了一个与主体社会运行脱钩的被滞留于农村的巨大的农民群体。这部分社会群体与市民群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强化了其的被剥削感和被压迫感, 对社会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构成形成威胁, 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

(四) 官员贪污腐化

在人民日报调查的损害干群关系的主要因素中, 贪污腐化现象占到高达84%的比例。每年因为贪污而落水的党政干部多达上万人, 贪污腐化问题在引起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中占到很高的比例, 是社会成员对社会现象不满的集中点。

(五) 转型期心理适应问题

我国处于分层结构转变的初期阶段, 这一段通常是“阵痛期”, 即社会分配两极化、社会矛盾激化的“高风险”时期。很多人难以适应这一时期的阶段性性问题, 对国家积怨很深, 甚至有部分观点说我们是到了历史上最坏的时代。很明显的就是, 这一时期群体性冲突事件增多, 其中无直接利益冲突事件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多是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与积怨。此外网上的不和谐声音也在日趋增多。这都反映出当前转型期和多社会成员在心理上还未适应这一改变。

二、完善当今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的意见

新的社会分层的出现, 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是为了更适应社会生产力的要求。虽然现阶段社会冲突有上升的趋势,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样的改革阵痛是必然的, 要冷静面对现在的社会问题, 对社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同时也要采取积极的方法来应对。解决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 保持经济的发展

一定的经济基础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虽然目前我国GDP总量排名前列, 但人均消费水平依然远远落后, 为了进一步深化社会改革, 就一定要保持住经济增长的势头, 稳定经济发展, 打好基础。

(二) 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

目前我国政治体制不合理的方面主要体现在权力分配不合理:党和政府权力过大, 司法权力薄弱和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制约不到位。我们应在党的领导下不断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构建阳光型政府, 完善制约监督机制, 坚持依法治国, 构建法制化国家。同时严厉打击党政内贪污腐化现象, 创造公正合理的政治环境。

(三) 构建服务型政府

我国的市场化转轨不是由经济关系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 而是在政治权力的干预下创造出来的。在这样的情况下, 权利阶层可能有双重身份——即使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 又是自身特殊利益的获得者, 这很可能导致财富和利益的相互交易, 是政府的地位产生错位。政府应该明确其职责范围, 保持市场经济的自由发展。

(四)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 促进社会流动的关键性因素。所以教育的发展是壮大中间阶层的关键性因素, 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社会结构, 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其次良好的国民素质有利于社会和谐缓解社会矛盾,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为进一步推动社会改革做准备。

(五)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在经济高速发展, 社会变革迅速的当今时代,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改革带来的社会问题重要举措。这一举措将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形成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配套社会制度, 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摘要:本文阐述了当今中国社会的分层结构的状况, 对阶层分化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分层结构, 缓和社会矛盾发表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当今中国,社会分层,问题,意见

参考文献

[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07月

新时期中国的社会分层 篇8

1、社会分层

社会分层的概念如同“社会学”概念一样来自于西方社会理论, 是西方社会学家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社会利益关系及其不平等的利益分配格局的一种理论抽象。其实质就是社会资源在社会群体中的不平等分配。其实, 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 尤其是指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制度化的社会差异体系。

我们知道, 无论是我国的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 都存在社会分层的现象, 而且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 我国的社会分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这些特点包括社会差异巨大, 城乡分野, 金字塔社会结构, 身份社会, 官民社会, 家庭纽带弥合社会差异的重要功能等, 由此可见, 我国社会分层的结构形态是十分复杂的。

2、社会公正

公正是人类具有永恒价值的基本理念和基本行为准则。从字面上解释, 社会公正就是社会公平与社会正义, 就是在社会事务的处理上不偏袒任何一方, 处理得合情合理。正如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所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这里的正义就是社会公正。

其实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条件下, 所谓公平的践行, 就是要强调利益冲突的双方或各方, 以社会共同体为念, 以相互宽容为怀, 依据共同认可的规则, 通过彼此间利益的让渡来解决或暂时解决冲突, 以此作为解决各种矛盾的基本方式。

人们常常从性质上将社会公正分为机会公正、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三种, 机会公正是指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以同样的竞争机会;它决定着所有成员能否有机会参与竞争。程序公正是指竞争规则的公平, 即参加社会活动或社会竞争的各群体、成员能在同一规则下被平等对待。结果公正是指社会活动结果的公平正义的性质, 即不管个体活动的差异有多大, 所有成员在最终结果上均获得相等的政治经济地位、相等的报酬或社会资源。因此, 我们所要追求的社会公正应该是机会公正、程序公正、结果公正的有机结合, 一种更加全面的公正观和公正体制。

二、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中不公正现象的表现

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的不公正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我国社会分层呈“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 一个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已经在中国形成, 但是, 这个现代化阶层结构还只是个雏形。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是“金字塔”的社会结构形态, 即上层很小, 中下层很大的结构图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中国社会中存在着庞大的弱势群体, 这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是不相符的。与此相应的是中国中产阶层的弱小, 使得中国还没有形成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合理的社会结构。而扩大中产阶级的规模, 需要有利的社会土壤, 这包括我国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众多因素。总之我国要形成合理公正的社会分层结构, 就必须扩大中产阶层的规模, 培育利于其发展的社会土壤。

2、我国社会分层缺乏有效的社会整合

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与工业化转变的关键时期, 同样伴随着劳动分工的细化和现代化, 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分层。由于我国新的社会分层秩序尚未完全建立, 阶层意识呈现出多样化, 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加剧, 导致我国社会的整合功能较差, 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一方面, 一个社会利益格局的大体均衡是社会中不同群体利益博弈的结果;强势群体可以运用所掌握的社会资源和影响力, 对政府的行为施加影响, 而弱势群体则往往因人微言轻, 很难及时, 有效地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另一方面, 由于政府调控能力被削弱, 使得社会分化严重失控, 因起点和规则不平等所产生的不公正现象, 未能通过政府调控得到矫正和弥补。这样使得我国社会的整合功能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产生了许多不公正的现象。

3、我国社会分层缺乏合理的社会流动

当前中国社会流动仍然受制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 带有明显的转型特点, 还没有形成一个合理、公平、开放的社会流动模式。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一个突出问题, 就是各种体制性的壁垒, 如城乡之间、体制内外之间、行业之间等对人员横向流动的相互封闭, 造成了阶层分化在起点上的不平等。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以及城市政府的歧视性就业政策, 不仅造成劳动力市场缺乏流动性, 而且提高了流动成本。这些体制性壁垒的存在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社会成员在各个阶层之间的自由流动, 也不利于形成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

三、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中出现不公正现象的原因

中国社会分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严重挑战着社会公正的价值原则, 其中也是由众多原因造成的, 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我国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的现象

市场经济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历史形式, 其健康发展依赖于理性的经济伦理文化的支撑, 同时市场经济中的各个行为体要遵循平等、互惠、诚信、守法的游戏规则。但是, 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缺乏社会理性精神, 以至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公平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规则失范和裁判不公。由于我国市场化改革中体制的弊端以及社会理性精神的缺失, 造成了中国社会的高收入阶层中很多人是通过非合理、非合法的途径发财致富的;同时在我国, 有些地方政府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 直接介入对社会资源的分配中, 这样就很容易引起社会资源分配不公, 不利于社会公平、公正的实现。

2、我国市场准入机制存在许多机会不平等的现象

我国在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 在旧制度背景中处于优势地位的人, 可以直接将权力、地位等资源转化为财富, 使特权和官位成为影响资源分配和阶层分化的重要因素。同时还表现在一些垄断行业凭借着国家对该行业的保护和特许经营, 获得高额利润, 形成了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社会分层的不合理和不公正, 以至于不利于中国社会形成合理的社会结构形态, 同时也不利于社会成员在不同阶层之间的自由流动, 因此必须要完善市场准入机制, 为各群体成员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 保证社会成员起点的公正性, 促进社会公正。

3、我国现实社会中贫富差距日益拉大

近年来, 由于社会资源的重新积聚和社会财富的聚敛, 导致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 使另外的社会成员受到相对或绝对的剥夺, 加剧了社会结构的分化和社会差距的扩大。而且这些问题的原因不是与市场经济相伴随的贫富差距, 还是与权利经济、非法经济等所造成的贫富差距有密切关系, 这导致人们对社会分配政策的不满, 不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也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变迁的过程。而这一社会变迁的主要特征就是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 它是决定社会利益结构与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最重要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的社会分层还没有形成一个理想的社会结构形态,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公正、不公平的问题, 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有序发展。

关键词:社会分层,社会公正,问题,原因

参考文献

[1]李强.社会分层十讲[M].北京: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2]董建萍, 等.社会主义与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社会公正问题[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07.

[3]李强.社会分层与社会空间领域的公平、报, 2012 (1) .

新时期中国的社会分层 篇9

一、弘扬社会主旋律、传递时代最强音

坚定“喉舌”理念, 发挥“桥梁”作用。根据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和政策制度, 及时向广大人民提供有效、权威的信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 各大主流媒体均用大篇幅的版面从改革思路、改革方向、改革领域等方面做了详尽的报道, 为新一轮的经济社会改革摇旗呐喊, 帮助人民群众更迅速更直接地理解国家新政策的出台和走向, 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宣传给千家万户。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后, 全国各地主流媒体纷纷作出响应, 掀起了学习、讨论和实践“中国梦”的热潮。引导人们坚定理想信念、构筑精神支柱, 帮助人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积极投身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当中。

二、保障公众知情权, 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针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突发事件或公共安全事件, 主流媒体应在最快的时间内粉碎谣言、消除恐慌、稳定人心。《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中明确规定:坚持以人为本, 满足信息需求。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 满足人们了解突发公共事件真相和处置情况的需求, 通达社情民意, 反映人民心声。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 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报道突发公共事件动态及处置进程, 把社会舆论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

2013年我国多地陆续出现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并导致死亡, 这在全国范围内引起极大恐慌, 一时间流言四起各种负面、消极信息在四处蔓延。政府当机作出回应, 始终保持高度的公开透明, 坚持让民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 及时公布感染人数、救治进展、防治措施等信息, 为减少民众的恐慌, 维护社会稳定起到积极作用。

三、强化舆论监督功能, 树立典型传递正能量

坚持宣传报道的真实性和实效性, 对假恶丑现象进行大胆地揭露。在毒奶粉、地沟油、毒胶囊、政府官员抽天价香烟、穿戴名牌手表皮鞋等事件中, 主流媒体敢于揭露真相, 督促相关部门整治整改, 发挥了有效的监督作用, 这也是现代政治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青年报曾做过一个调查, 在关于主流媒体应当担负哪些社会责任这一问题当中, 35.7%的人选择了监督政府、社会, 揭露黑暗, 位居所有选项之首, 这充分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媒体监督的期盼。

不仅如此, 主流媒体也要善于挖掘宣传典型, 以新闻报道、新闻评论等多种新闻表现形式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正气, 揭露邪恶, 为建设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例如最美女教师、感动中国人物等等, 其中就不乏普通百姓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感人事迹。

四、坚定立场抑制媚俗化倾向, 努力加强媒体人员职业操守

在市场主导的原则下, 主流媒体的传播内容媚俗化倾向严重。为了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 盲目追求利益, 导致新闻报道的质量直线下滑, 把低级趣味当成通俗易懂, 甚至制造假新闻, 殊不知在获得市场的同时, 失去的却是文化品质和社会公信力。因此, 主流媒体应做到杜绝虚假、低俗新闻, 努力做到报道“三贴近”, 通过增强新闻报道的深度和吸引力来增加受众。

五、继续发扬传统文化, 履行文化传承职责

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 主流媒体肩负着重大责任。当下传统文化流失严重, 不少青少年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更无法将其运用到学习、生活中去。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 国际贸易的不断频繁, 中国国际地位的也随着不断上升,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是必然选择。尤其是互联网时代, 网络媒介消除了地域、种族、宗教等障碍因素, 主流媒体更要注重保护文化和吸收文化相统一, 在学习外国先进文化的同时, 将中华民族的精髓文化和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增强民族自豪感, 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窦永飞.对主流媒体社会责任的思考.安徽文学 (下半月) .2010, (07)

新时期中国的社会分层 篇10

去年, 国家民政部出台文件, 试行对社会组织的评估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新举措, 提出要“宽审批、严监管”的指导方针, 并以深圳、北京等地为试点, 放开对工商经济、公益慈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四大类社会组织的登记审批, 即实行无主管登记的管理办法。这是自1998年《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申请成立社团需经由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以来的一次较大的改革尝试, 但是新政的实施是否能够按当初政策设计者的良好意愿, 即对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还需商榷和探究, 至少从目前来看其正面的效应尚难显现, 还需假以时日观察。我们认为, 虽然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 公民有结社自由, 而现行的《社会团体登记条例》明确要求成立社团必须经上级主管机关批准的条款有违宪之嫌, 但如果大范围实行社会组织无主管登记注册的管理办法, 从而导致社会组织游离于其主管单位日常有效监督之外, 监管处于真空状态, 那么在当前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社会组织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的大环境下, 社会组织有可能成为助长滋长社会矛盾和问题的推手, 部分社会组织可能为了获取厚利, 不惜违反职业道德, 为错误决策或者不当竞争提供有利依据, 损害公平正义, 扩大全社会的腐败面积和深度, 并引发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和矛盾。

据显示, 截止到2010年底, 全国依法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有43.9万多个, 在各级民政部门备案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有4万多个, 城市社区社会组织有20万多个, 其他未经注册登记的各种基层民间组织和草根团体保守估计有上百万个。而其中大部分都存在着规模实力偏小、资金缺乏、能力不强、效率不高、内部管理不规范等诸多问题和缺陷, 尚不完全具备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等基本特征。现存的这些大大小小社会组织一旦脱离其主管单位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把关, 势必给民政部门带来很大的压力, 也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冲击。

众所周知, 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社会中介组织法》、《行业协会法》及其实施细则缺位已久, 在这种情况下, 贸然推行社会组织无主管登记管理的政策举措, 改革的风险成本较高。我国的具体国情也不同于其他国家, 一旦全面实行社会组织无主管登记的管理办法, 将现有的和今后新成立的社会组织的日常业务管理权从其主管部门剥离, 划归为民政部门来承担, 那么仅就目前各级民政部门人手偏紧的专司登记注册的部门而言, 将是不堪重负的, 也是管不好的, 这几乎是个不争的事实。相反如果不进一步对社会组织建设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管, 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 则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和滋生腐败, 甚至有些社会组织受利益驱动有可能被国外敌对势力所利用, 演化成为反政府组织, 危害社会和谐稳定。

我国社会组织遍及各个层次和领域, 其建设和管理的情况“牵一发而动全身”, 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社会组织登记门槛的降低必然引起社会各界尤其广大社会团体本身的很大关注。作为在社会组织工作的基层党员干部, 我们对社会组织管理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组织建设, 确保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党立国、治国、强国之本, 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其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社会组织需要大力扶持、发展和培育, 同时也更需要澄清认识、规范管理, 建立配套可行的法律政策体制和监督机制, 才能使其走上适合中国国情的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目前, 我国社会组织数量不断增加, 人员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 在依法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里从业人员逾500万, 其中2000多家全国性的一级社团组织职工人数有5万多。在党建工作方面, 截至2009年底, 建有党组织的社会组织有73885家, 仅占全部的17%;共产党员267514人, 占总人数的比重不到5%。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建设还很不够。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 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建设发展方面都应占有绝对的领导权威。如果确有必要按照《宪法》规定取消社会组织的行政主管部门, 则建议中央加强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建设工作, 成立中央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 社会工委归口中央组织部或中央统战部, 从中央到地方形成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规范体系, 确保社会组织在实现无主管后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权威, 确保其发展方向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性。目前部分省、市自治区已在这项工作方面进行了尝试, 北京、广东、湖南等省市先后成立了社会工委或新社会组织工委, 以加强当对社会组织的领导。

二、纳入统一战线, 树立大统战理念

据统计, 当前我国社会组织中非中共党员的比重较大, 人员政治面貌比较复杂, 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无党派人士或社会群众。一旦社会组织实行无主管后, 若在其工作中遇到困难难以解决和处理, 而又没有相应的主管部门予以支持和帮助, 则容易升级为社会矛盾和问题。参照国外的处理办法, 当年布什当选美国总统后, 白宫成立了社区发展办公室, 形成对社区组织的有效指导和管理, 其目的是发挥加强联邦政府与社区组织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 以共同解决贫困等社会问题。

而在我国, 党的三大法宝之一统一战线可发挥同样的作用。在统一战线旗帜下对社会组织进行协调管理, 有利于使各个范畴、层次和政治面貌的社会组织都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共谋发展。因此, 在放宽对社会组织登记门槛、取消行政主管部门监管后时期, 建议应将无主管的社会组织视同为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的对象, 建议中央统战部将全国性社会组织纳入统战部门的工作范畴, 从另一角度来加强社会组织管理。

三、组织干部培训, 提高社会组织的管理水平和应对能力

社会组织中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的高低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社会组织中干部学历不够高、管理素养和专业能力不够强是影响社会组织建设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 中央应重视和加强社会组织驻会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和培训工作, 从根本上解决社团驻会领导干部长年缺乏系统的教育和培训的盲点。建议中央组织部门及统战部门应定期开设社会组织驻会领导干部的短期及中、长期培训班, 提高社会组织管理者水平和应对国内外形势的能力。培训内容建议:社会组织在凝聚各方力量参与管理社会事务、调节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有序运行等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组织的组织体系、管理规范、发展机制等内容。建议中组部应考虑将社会组织中的党员领导干部纳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现有党政干部的教育培训体系, 非党干部纳入国家行政学院非党干部的培训体系, 使社团驻会领导干部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导向, 接受党和政府的教育和引导, 形成社团领导与政府管理者的良性互动、加深了解的氛围, 以充分发挥好社会组织在市场经济中更好地在政府和企业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四、转移政府职能, 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理分工

社会组织作为公民社会的组织基础和重要实体, 其自身特性决定了它可以在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民之间发挥中介或桥梁作用, 成为承接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载体。

以美国为例。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美国社会以由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共同治理为模式, 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社会管理。联邦政府所有福利项目, 包括社会保障、卫生等各种福利项目几乎占去了其政府财政开支的一半。但即便如此, 还是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因而需要更多的非营利性组织来共同协助和管理。它们经营了大部分的社会部门, 提供各种各样的社会服务, 所关注和提供的服务项目恰恰正是政府难以顾及、所不能提供的薄弱之处。政府则通过通过调研、评估、资金扶持、减免税收、政策指导等方式对社会组织进行合理监督与管理。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轨时期, 在实现社会组织无行政主管且党的组织在社会组织中完善和健全后, 应结合顶层设计及未来的政治体制改革, 逐步将一部分可以转移和下放的政府工作职能由政府部门转移到社会组织, 政府应适应社会的事情由社会组织自己办, 行业发展的事情行业自己定, 政府只承担依法监管的职能和作用, 使社会事务的开展和处理更加便捷合理、科学有效, 推动社会建设和发展。

五、开设相关课程, 培养社会组织所需的专业人才

尽管我国社会组织发展速度较快、人员规模不断扩大, 但人员所应当具备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却远远不够, 其中拥有职业资格水平的人极少,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组织的专业化、职能化建设和发展。统计数据显示, 在人员总数达500多万的所有社会组织当中, 有专业职称考核证书的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分别只有1213、8315人, 占总人数的比重非常低。因此, 建议在大专院校开设社会组织管理、NGO组织管理学科, 系统地培训社会组织所需的专业人才, 使社会组织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

六、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 出台税收优惠政策

社会组织是保证市场经济平稳高效运转的支持系统之一, 面对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特征, 特别是伴随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职能的转变, 社会组织为服务市场经济建设, 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 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的发育程度和所占的比重, 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市场经济和社会管理现代化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 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 对完善市场经济体系,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议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政策支持力度:

一是对于社会组织, 要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 纳入党委主导的社会组织体系, 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大力发展各类社会组织, 鼓励正当竞争, 提倡通过联合、合并、重组等途径, 促进社会组织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三是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 促进社会组织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四是明确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 加快政府职能转换, 今后凡可由社会组织承担的行政类业务, 全部推向市场, 不再由政府部门承办。五是加快推进政府技术性、服务性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机制试点工作, 制定完善政府技术性、服务性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机制试点办法和政策, 明确并强化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 明确职能, 规范组织功能, 为政府、社会组织和会员的合法行为提供相关法律依据和法制保障。

上一篇:支持带来的烦恼下一篇:合理使用胰岛素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