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戏曲的创新(共9篇)
新时期下戏曲的创新 篇1
众所周知,创新的核心是“新”,是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就戏剧来说,我们所谓的创新是不能脱离历史和本体的。华夏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上至中国人类起源,下至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我们都可以找到相关的记载。 而美国建国时间短,由于没有多少历史负担,他们的行事就比较开放。比如说政坛上的精英们,他们不用担心传统与现实相悖,可以自由的发挥想象,创造出最先进合理且符合自己国情的制度并付诸实践。中国人的创新则与美国有很大不同,国人最无法做到的是切断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进行创新, 我们不仅要解决许多现实性问题,更要清楚的认识现实与传统的矛盾与联系。
我们都明白,精华是来之不易的。然而,传统的戏曲流传到现在,衰败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 是当代的人不够努力吗?现在的戏曲为何衰败,当初的兴盛因何而来?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不能把传统的历史背景当成一个负担,反而要充分学习先辈们的经验与教训并加以研究,同时创新和发展,让中国戏曲再现辉煌。
戏曲其实是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都是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来进行戏传承。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出老戏往往是经过几代人的研究和推敲才总结出来的,毕竟,只有一场内容丰富且衔接紧凑的演出才会令观众眼前一亮。在中国戏曲史上, 每一个戏曲名家都通过具体剧目的传承、手把手的进行指导和打磨以及大量的舞台历练,同时把不同流派中的精华吸收总结,并且大胆地吸收当代艺术元素才发展成一个独特的戏曲种类,这也是戏曲艺术传承的最佳方式。复排优秀剧目势在必行。将老戏重新排演、打磨和精修,不仅避免了原创剧目的浪费,也是为了更好的创新。
戏剧是一种文化,新剧目的创造固然可以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但是,脱离传统的创新,又会使观众失去原有的欣赏基础。人们在品评一场戏剧时,往往也会考虑到它的文化厚重感。所以,戏曲创作的艺术名家要领略到传统的民族戏曲中蕴含的与时俱进的现代感,并且将其充分体现才能创作出真正兼具传统与现代共同的戏剧作品。中国戏曲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以及其流传和发展的本质,使继承成为戏曲创新的基础, 这个程序是不容改变的。但是在此基础上, 结合传统创作的理念、剧目题材的选择以及艺术形式的运用等方面与现代演员个人配合、发挥并且发扬,以此来让目前戏曲的创新走入正轨。在戏曲的民族化、地方化和个性化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戏曲的发展背景,让戏曲的创新走出自己的风格,各种文化和谐共存,是我国戏剧创新的根本要求。据研究表明,那些创新成功的优秀戏曲剧目,之所以能常演不衰,很大的原因就是在中国传统戏剧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保持戏曲的本质特征,以优秀的表演和真挚的感情,把现代创作的优秀剧目中所蕴含的内涵和丰富的现代观念表现出来。
相对来言,大部分较老一辈的戏曲观众需求较易得到满足,因为他们的需求是那种老腔老调,只要唱得有传统流派的韵味就可以了,所以,他们的目标明确也较易获得。但是中青年观众的戏曲需求就不是那么容易得到满足了,他们会因为戏曲音乐过于陈旧、旋律简单,地域性的差别而不喜欢戏曲。由于他们的需求不固定,戏曲欣赏完全凭着喜好与感觉,所以随时会改变戏曲欣赏的口味。尤其在当代,我们所经历的“新式教育”多半是西方文化教育,人们会不自觉的用西方的审美标准来衡量文艺质量的高低,因此,我们更要创新。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在论及“推销”与“营销”的区别时表示:传统的推销重心在于产品,出发点是企业,即是客户追寻厂商的脚步;但营销的重心是消费者,出发点是市场, 是通过满足消费者来取得盈利,考虑的是企业的长期行为。 参照这个理论,我们该思考,对于戏曲的推广,选择的方式是推销还是应该营销。现实社会中为什么欣赏戏曲的大都是老一辈的戏曲爱好者,而中青年观众的戏曲需求到底在哪? 怎样的传统戏曲是他们可以接受的?这些问题,不是戏曲艺术名家能仅靠主观臆测来判断的,这需要一系列市场的调查找出具体原因、意见,并最终找出适合的推广方式,让年轻人接受传统的戏曲艺术。艺术家们不能只埋怨年轻人的戏曲欣赏水平低下,随着社会快速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观念时常交锋,年轻人对戏曲这种讲故事的形式有着一定的思想抵触,这时,就需要时间磨合。同时,戏曲艺术名家应该找出适合的方式,让更多人接受戏曲的讲故事方式,或者深入了解讲什么样的故事才能让年轻人没有思想抵触,更易接受。 戏曲与时代同步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我们要有耐心,为提高戏曲的发展而努力。
戏曲是我们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是正真的民族艺术,要让戏曲发扬光大,就必须创新。在进行戏曲创新的时候,不能割舍我们引以为豪的传统文化,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在此基础上,复排优秀剧目,培养优秀表演人员。创新不是盲目的,我们要根据观众的需求进行创新,去其糟粕, 取其精华,使戏曲之路更加宽敞,让其更好的体现我们民族的观念与审美趣味。
新时期下戏曲的创新 篇2
纵观中国戏曲史,从原始粗糙的巫傩仪式,到发展成熟的综合艺术,戏曲一直处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它开创了独立的演剧体系,是世界三大古剧中唯一薪火相传并且至今还活跃在舞台上的剧种。戏曲较之于其他文学艺术样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一种由集体完成的艺术,涵盖了许多部分——演员、剧本、舞台、灯光、道具等等,各部分服务并服从于戏曲整个活动,若一出戏从案头搬上舞台,就是从无声走向了有声,戏一旦唱活就具有了生命,如果再把它传播开来,将会衍生出更为深层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1戏曲的文本传播与舞台传播
中国戏曲的传播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以戏曲文本为主体的案头传播,其二是舞台传播”。[1]近代以前的戏曲传播方式主要是文本传播,比如从明代中叶到清代乾嘉时期是中国戏曲选本的黄金时期,就选本而言,主要包括出选、曲选和剧选,正是众多全本戏和折子戏选本的留世给中国戏曲史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随着新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戏曲观众审美途径的同时,也给戏曲的传播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
1.1文本创作中多维文化题材的发掘
戏曲的文本创作是戏曲整体活动的发端,文本的优劣对接下来的戏曲活动会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文本创作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在旧时戏曲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删改;另外一种是结合旧的故事题材或者现今热门话题来创作新文本,使其更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趋向。第一种类型比如青春版《牡丹亭》,对曲词“只删不改”, 第二种类型比如《西京故事》,高昂的秦腔中内蕴了人性坚强与善良的力量,那棵紫薇树象征着万千人心中所固守的精神净土,这是一部是极具现实主义和教育意义的现代新戏,两种类型相比较,后一种类型具有更大的可塑性,新题材和新故事带给观众新的审美愉悦。优秀的戏曲剧作会对戏曲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何有效挖掘新题材,笔者认为应该在“文化线”的基础上,紧扣时代的最强音,从文化意义的角度打造为观众所喜闻乐见的现代新戏。
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发展脉络,它由众多“文化线”架构而成,比如从文化内容来看,涵盖了英雄侠义,忠君孝善,文人风月,世俗民情等等,中国古代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播与古代文化传播休戚相关,古代文化跨地域传播主要依赖商路和水路,戏曲也是如此。商路比如丝绸之路,它是亚欧大陆的交通动脉,是中国、印度和希腊三种主要文化交流的桥梁,这三个区域是古戏剧文化的圣地,世界三大古剧均诞生于此,丝绸之路的贯通,必定对中西戏剧的交流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水路比如京杭大运河的,它连贯南北,流经江南文化圈和齐鲁文化圈,对于明清时期南北文化交流有非常大的作用。
以水路为例,自运河开通以来,南北的交通多依赖于此,运河两岸的商贾云集、人口增多和会馆林立带来了沿岸戏曲的大繁荣,从史料来看,当时就有不少南方的戏班顺河而上到北方演出,这种职业性的戏班以戏谋生,到了运河的某个商埠后就会停下来做演出来补贴班用,至今运河两岸有些保存下来的会馆墙壁上还刻有当时会馆常演出的剧目。现代新戏山东梆子《运河老店》,就是依托运河文化,以济宁州的河都酱园参加万国博览会并获得金奖为主线,讲述了因运河而兴的百年老字号的传奇故事。诚然,运河“文化线”中内蕴了许许多多有待挖掘的戏剧题材。
1.2舞台演出中新元素的纳入
时代在发展,整个戏曲活动中的诸元素势必会发生变化,这是戏曲发展的必要条件,舞台演出的影响力是戏曲能更好传播的首要前提,旧时戏曲舞台的影响力取决于演员的演唱,若演员的演唱能博得观众的认可,那么这出戏必然会再搬上舞台,甚至还会跨地域演出,在一定时期内,舞台传播基本等同于演员传播。随着科技的发展,戏曲的舞台演出融入了诸多新元素,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戏曲的舞台艺术魅力,同时对于戏曲的传播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舞台传播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参演该剧目的演员,舞台演出中整体的舞美效果,剧作编排主要面向的受众,当然还会受到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比如青春版《牡丹亭》的巨大成功就不是偶然,因为老戏新演,又附以“青春”话语,所以受众老少皆宜,它不仅在各省市有影响力的戏曲舞台演出,而且还走进校园,在海内外都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较之文本传播,戏曲的舞台传播更能推动戏曲艺术的发展与传承,虽然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媒体观看戏曲的演出,但是戏曲是一种非常注重剧场氛围和观众效应的艺术,它非常注重舞台价值的塑造,同一个戏在同的剧场中可能有不一样的观感,这种独特的艺术特性更加彰显出舞台传播的价值。
2戏曲传播媒介的多元共荣和有效利用
2.1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双向互动
传统媒体通常又称“平面媒体”,包括报纸、广播和电视,在近代的戏曲传播中,传统媒体是其主要传播方式。报纸是最富近代气息的戏曲传播媒介,清末民初时期的申报中,有许多有关戏园剧院演出剧目的广告,有的广告为了能更好地吸引观众,经常把精彩剧目和名角演员都放在显眼的位置,甚至占据大半个版面,戏园之间的广告竞争异常激烈,这虽然是在市场化运作下戏曲营销的一种方式,但是也同时间接地扩大了戏曲的传播,不仅如此,还产生了以刊登戏曲内容为主的报刊,比如《二十世纪大舞台》、《俳优杂志》、《剧学月刊》等等,虽然刊登得多是戏评和戏曲理论,但是这对于戏曲文化地位的提高和戏曲的传播普及都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戏曲电视节目是电视作为媒介在戏曲传播中常见的形式,当然这种传播形式有其局限性,观众的戏曲审美具有被动性,无法实现主动选择,在一定意义上说,戏曲电视更具有知识的普及与教化作用。
基于新时期下的戏曲创新 篇3
关键词:新时期,戏曲,创新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于艺术、音乐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对传统戏曲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期待。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 是实现发展的主要方法, 是对传统的继承和对当代精神的拓展。在新时期, 创新成为了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 戏曲的创新成为了对传统戏曲改造的重中之重, 如何实现戏曲创新, 是当前亟需思考的内容。
一、以正确的观念对待传统戏曲
戏曲是我国传统文艺的表现方式, 自上古时期的“傩戏”, 我国产生了戏曲的萌芽, 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与传承, 形成了当前具有民族特色的戏曲。我国戏曲的发展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与民族特色, 在世界的戏曲流派中自成一体, 具有独特的地位与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然而,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西方文化的侵入, 当前, 尤其是年轻人, 对传统戏曲的重视逐渐降低, 不仅抛弃了传统戏曲的优秀思想, 更是一股脑地接受流行音乐, 排斥传统戏曲。
文化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传统戏曲至今仍然存在, 必然有其原因与其价值, 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与传统戏曲的没落, 需要以正确的观念对待传统戏曲。传统戏曲所展示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音乐素养与艺术追求, 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 因此, 面对传统戏曲, 不能一昧地批评或排斥, 而应当“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以宏观的态度去评判与继承传统戏曲, 在对戏曲的继承中实现创新与发展, 是戏曲展现出时代的特点, 呈现出新的面貌。
二、创新首先要继承传统戏曲的优秀内容
戏曲的继承不仅要与时代相结合相创新, 同时也不能摒弃传统的戏曲精神。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戏曲深厚的韵味, 这是在现阶段城市快节奏生活中无法诞生的, 因此戏曲的创新不能割裂历史, 要在历史的基础上,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创新戏曲文明。
(一) 继承传统优秀诗句
传统戏曲具有许多优秀的内容与精髓, 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 必须对其进行充分的肯定与继承。首先, 我国传统戏曲具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 即以诗词作为戏曲的剧本, 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与传统文化特征, 对我国古典文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戏曲剧本中的词请、词意等都是通过古诗文进行传播与发展的, 可以说是字字珠玑, 句句感人。然而, 随着戏曲的发展, 我国传统诗词在戏曲中的身影越来越少, 戏曲中的文学之美, 诗词之意已逐渐消失, 通过传统诗词所带来的意境美也在戏曲中难以寻觅。缺乏了传统诗词所带来的雅韵与氛围, 戏曲的词牌难以实现押韵, 在进行吟唱的过程中, 难以通过婉转幽咽、高亢嘹亮等方式表达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因此, 在进行对戏曲的创新过程中, 首先需要继承我国传统诗词所带来的艺术美的享受与感情, 通过押韵简洁的传统诗句, 表达丰富的内涵, 使得戏曲朗朗上口, 增加戏曲的神韵, 是戏曲创新的前提。
(二) 继承传统民族音乐素材
我国戏曲的产生与发展不是由上至下的, 而是在民间自发地产生的, 是在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过程中发展而来的, 因此, 传统戏曲包含着大量的民间音乐素材, 具有十分浓厚的民间特点。
我国戏曲种类十分繁杂,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戏曲, 具有强烈的地域特点与民族特点, 戏曲通过音乐的表达方式, 将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风俗、礼仪融合起来, 形成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成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方法。
因此, 对于传统戏曲, 在进行创新的时候, 必须立足于其传统的民族音乐素材, 对于民族图腾, 地域特征, 必须给予保护与继承, 不能离开民间的创作与发展, 必须立足于民间音乐传统, 实现对戏曲的新时期的创造。
(三) 继承戏曲的传统文化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一种表现方式, 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艺术性, 其中戏曲文化背后的故事以及语言艺术等都是一种无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戏曲文化很多的故事由于无人继承已经逐渐消失, 或者由于其他文化的入侵而泯灭, 无人问津, 而地域性的戏曲的方言由于戏曲的推广已经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韵味。因此戏曲的创新不能摒弃以往的传统文化, 相反, 要对传统戏曲的文化进行追根溯源, 把最原始、最有韵味的戏曲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 激发人们对戏曲的兴趣, 达到继承的效果。
三、创新时考虑年轻一代的音乐需求
戏曲的发展有其固有的特点, 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戏曲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 对于年长的人们来说, 戏曲更适合他们, 他们能够在戏曲中领悟到人生中的甜酸苦辣, 且年长的人对音乐的要求相对稳定, 不易改变。而对于年轻一代来说, 他们的经历较少, 且受到外来音乐、流行音乐的影响, 传统文化底蕴较为薄弱, 对戏曲往往难以有爱好, 也难以领悟到戏曲中的深意。
而年轻一代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也是推动社会进步, 文化进步的主导力量, 若戏曲不能得到年轻一代的认同, 则很难继续发展。因此, 在进行戏曲创新时, 必须考虑年轻一代的音乐需求。
在进行创新时, 可以在戏曲中加入现代音乐因素, 对传统曲风进行改变, 或者对戏曲的唱腔进行改造, 吸取现代音乐的特点, 以此来增强年轻人对戏曲的热情与关注。在戏曲的内涵中, 可以对传统故事进行发展, 引入新的故事, 将当前的社会热点故事通过戏曲的方式进行编纂与传播, 实现内容的创新。
四、创新戏曲的表现与传播方式
继承和创新是戏曲艺术如何保持生命力的两大主题。诚然, 我国在文化保护方面的力度远不及西方其他国家, 尤其是受“全盘西化”和“民族虚无主义”等思想影响, 我国文化还曾经遭受到一度破坏性的毁灭。如何创新戏曲艺术, 使戏曲艺术能更好更完整地传承下去, 不仅是国家的问题, 也是每个人保护历史的责任问题。传统的戏曲表现方式是通过虚拟舞台来实现的, 由于戏曲中涉及到不同的幕, 就需要不同的舞台背景, 在进行表演时, 必须使用多种不同的虚拟舞台, 使得戏曲在进行表演时受到一定的场地限制。
戏曲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方式之一, 是一种难度极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传统戏曲都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不慎遗失。在当前, 我国国家大剧院等许多戏曲表演场所, 都逐渐开始使用写实舞台, 固然, 写实舞台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与优势, 但在使用过程中, 应与虚拟舞台相互配合使用, 不应完全抛弃虚拟舞台。这样既能使得戏曲的表演更具有现场性与真实性, 也能实现场地的扩张, 使得戏曲的表演更为精湛。
对于戏曲的传播, 在传统意义上, 往往是通过现场直播、刻制光碟等方式进行整场的传播, 这种传播方式时间较长, 难以获得年轻观众的注意。在进行传播时, 可以将戏曲表演中的精彩片段进行剪辑, 制成短片, 在网络上进行传播, 或者通过电视媒体等方式传播, 将最为精彩的片段进行整合, 抓住年轻观众的眼球, 挖潜他们对戏曲的热情与关注。在变革和创新戏曲艺术的进程中, 妥善地继承、保持传统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 具体到对每一个地方剧种特色的保护, 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各个地方剧种的最具特征的表演艺术、戏曲音乐等等的妥善继承, 显得十分必要和格外重要。对于古老剧种珍贵的传统, 我们要以敬畏之心去看待, 要以虔诚之心加以呵护。
五、结语
综上, 为了实现戏曲的创新, 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入手, 首先, 需要正确对待戏曲, 了解戏曲在我国音乐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其次, 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 既要吸取戏曲原有的精华与特点, 又要结合现代需求, 使得戏曲受到更大的欢迎, 实现新的发展与进步, 推动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只有通过这样的方法, 我们才能真正地认识到戏曲中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底蕴, 并将我国传统文化继续发展, 使得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 推动中华民族的前进, 实现中华民族音乐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张雅琼.关于传统戏曲创新的几点思考[J].大众文艺, 2012, 12.
[2]王萍.浅谈新时期下戏曲的创新[J].戏剧之家, 2013, 2.
创新,新时期工会工作的灵魂 篇4
新形势下要做好工会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到维权创新、民管创新、工会自身建设创新。可以说,做好新时期工会工作,创新是灵魂,服务民众是关键,提高执行力是重点,落实好关心群众生活、实现职工群众的愿望、满足职工群众的需要、维护职工群众的利益是基点。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工会工作创新的认识。
第一个方面,维护职工权益要有创新的勇气
工会工作主要是维权、建设、教育、参与这四项基本职能,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重要职能。将“维权”从工会四项职能中突出,在法律上确认了工会代表者、维护者的身份,揭示了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客观要求,是工会积极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要充分体现维权的本质要求。
在市场经济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日益深化与发展的新形势下,工会要履行维护职工权益的职责,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成效评价体系,从而切实担当起维护职工权益的重任。
一是要进一步创新服务理念,始终把保持与职工群众的密切联系作为工会工作的生命线。今年我厂创建了夫妻宿舍房,适当征收租费,对于电费的使用实施“分级征收”制度,为夫妻职工带来真正的情感上实惠;同时响应公司号召为职工(包括进城务工人员)进行健康体检,组织部分职工疗休养,职工也觉得横满意。
二是表达和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把党政关注的重点、社会反映的难点和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有机地形成工会工作的结合点,更加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今年,在公司实行工资结构调整的基础上,我厂调整了各车间及后方人员的奖金分配方案,职工平均收入增幅在10%左右。同时,为改善职工工作环境,我们通过对老管片车间的改造,在创建绿色环保型拌站的过程中增设了废水循环装置,我们还采取了对厂区道路及拌站排水设施进行改造,新购洒水车等措施,使厂容厂貌有了较大的改观。
三是工会组织要把职工群众的事情作为头等大事,认认真真、竭尽全力去做实、做细、做好。苏州管片场为员工和民工宿舍安装空调、统一食堂和住宿,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空余的场地建起了篮球场、乒乓球室等文体活动场所,同时出资购各类图书近200多册,订阅报刊、杂志十多种,丰富了职工的业余生活。无锡管片厂则紧抓“民以食为天”,食堂菜的价格远低于市面蔬菜的批发价,菜品降价不降质,并把实惠还于职工,让职工吃到低价格的蔬菜,减轻职工在伙食上的开支。同舜拌站在年中的时候添置了一个篮球架,使得员工在工作之余有了锻炼娱乐的地方,还组织了3V3对抗赛,不仅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还增加了凝聚力。
四是要以职工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来评判工会工作创新水平。工会在服务于职工群众的同时,要定时定期地组织职工群众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让职工群众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另一方面维护职工群众的学习权、受教育权,这是最好的维护。工会要形成维护、协调、服务三位一体的大维护格局。
第二个方面,民主管理工作要有创新的办法
随着企业制度的改革,我们作为二级法人单位也将建立职代会制度,而老一套的职代会“橡皮图章”已被淘汰出局,要使职代会制度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创新:
一是选举代表要体现“三高”,即高学历、高威信、高素质。首先我们选出来的职工代表要有较强的参企议企能力,敢讲真话,敢表态;其次现在厂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担任了重要的领导岗位,如果我们的职代会代表中有着这样一批新鲜的血液,一些新的想法和意见让我们耳目一新,那对我们企业的未来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二是会议程序要与时俱进,会前,要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确定议题,这是开好职代会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和前提。三是职代会表决的形式要突破旧式,虽然我们是二级法人单位,但是我们也应该实行较为正式的票决制,变举手表决为票决。职代会要真正体现广大职工的意愿,不能让职代会只流于形式,要让职工代表真正的参与到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中,建立职工代表巡视制度、检查制度、督办制度,努力提高职工代表的素质,真正让职工代表行使自己的权利。今年,党务公开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作为工会我们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配合好党组织做好宣传工作,坚持实事求是,加强党务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党务公开工作健康深入开展。
第三个方面,工会自身建设要有创新的态度
如何抓住机遇,实现工会工作的新突破,更好地发挥工会在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中的作用,工会干部的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做好工会工作,工会干部首先要有创新的作风,既要热心、细心、用心,又要多才、多艺、多技,这样才能成为职工信赖的服务者。
一是要提高文化业务素质,认真履行工会职能。作为工会干部,要努力提高洞察能力,塑造优秀的人格形象,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还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要精通业务,吃透有关工会工作基本理论和相关的知识。熟悉工会工作的特点与规律,自觉贯彻执行工会工作方针和总体思路,全面履行工会的基本职能,善于将工会工作与单位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工会说话办事才有底气,在群众中才有号召力,才能使工会工作开展得正确规范,富有成效。(工伤)
二是要提高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职工的利益。做好工会工作,必须树立强烈的法治意识。作为群众组织的工会,既要承担民主管理工作机构的职责,又要肩负着组织广大职工学法、知法、用法、护法的任务。及时将广大职工的愿望和要求,通过工会反映、呼吁,行使工会的维护职能,这就需要工会干部增强法律意识,做到依法治会,依法维护职工的利益。这对我们每一个工会干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有很强的法律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工会自身权益和职工合法权益的更高要求。
创新是工会工作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不竭动力,工会工作只有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才能真正增强工会工作的活力,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
新时期下戏曲的创新 篇5
方言民生节目的过去和现在
在杭州本地方言里头, “阿六头”是指家里的第六个孩子, 一般借指家中的老幺, 《阿六头说新闻》栏目将“阿六头”定位为一个能说会道, 消息灵通, 富有正义感, 同时有点罗嗦的杭州市民形象。他看待一个事件, 不是传统主持人那种正襟危坐, 义正辞严, 而是连比带划, 插科打诨, 嬉笑怒骂, 成为杭州市民真正意义上的“代言人”。2004年, 《阿六头说新闻》一开播, 收视就节节攀升, 收视份额基本在30%以上, 是同时段其它播出节目的两倍, 当年就创收8800万, 占所在频道的80%。可喜的收视和收入, 让全国各地很快掀起了民生节目的热潮。
各地电视台纷纷到《阿六头说新闻》取经学习, 基本每个省级地面频道频道中, 都开有一档方言民生节目, 并且收视效果都不错, 其中, 山东齐鲁频道的《拉呱》更是一个奇迹。这档栏目播出时间是17点25, 就是在这样一个非黄金时段, 通过“曲艺+新闻”的外壳, 通过住持人小么哥急公好义又有点小好色的角色化塑造, 创造了一档民生节目的传奇, 自2005年开播以来, 栏目收视与收入节节攀升, 甚至还衍生出《小溪办事》、《么敢当》等知名栏目, 齐鲁频道之所以能够成为国内地面频道的翘楚 (2012年广告创收达到7亿, 超过中西部大部分省级卫视整个频道收入) , 《拉呱》功不可没。
重庆地区的方言节目起步更早, 其中《雾都夜话》、《生活麻辣烫》等方言剧在全国是声名远扬。但方言民生节目却有些寂寂无名, 2008年, 新闻频道在傍晚6点曾经推出了一档叫《傍晚开聊》的方言新闻节目, 节目一开播, 收视也不错, 但由于是一档纯编辑节目, 影响力不够, 节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烟消云散。2012年4月, 都市频道又推出了一档名叫《大城小事》的方言节目, 由重庆最出名的本土笑星凌淋担纲主持, 与开播当初相比, 节目收视明显上升, 但是离火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 与《阿六头说新闻》、《拉呱》等节目相比, 节目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3》显示, 全国拥有地方电视节目706套, 其中每一个城市台, 基本上都有一档或多档民生方言节目。与开播的时候凯歌高奏相比, 方言民生节目走势有些疲软, 《阿六头说新闻》、《拉呱》的收视率也有所下降。尽管有些疲软, 但民生方言节目在当地的收视份额仍然占有绝对优势, 2012年, 《阿六头说新闻》的收视份额是25%, 《拉呱》是30%, 这在收视多元化、多屏化的当今, 已经是个奇迹。而且, 两个栏目的广告收入也分别达到2.7亿和2.2亿, 因此, 不管是收入还是收视, 民生方言节目仍然是创造价值、守卫地面频道收视的主力军。
新时期新环境新变革
与10年前相比, 现在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新媒体的冲击下, 各种传统媒介是一片哀嚎。民生方言节目的琐碎、拉杂、观众结构老化等问题, 一直被人诟病, 与《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超级演说家》、《梦想新搭档》等“高大上”节目竞争, “矮挫穷”的民生方言节目如何实现屌丝逆袭, 实现新的提升。
一、借力新技术, 实现多媒体融合
美国皮尤 (Pew) 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 有59%年龄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主要通过网络获取信息, 而其中60%网络内容最初来源于电视媒体。加快实现新技术条件下电视媒体与其他媒介的互动融合, 带来的最优化结果就是形成了一股强大的传媒合力, 这个合力是任何单个媒介无法比拟的。因此, 利用微博、微信、短信等技术手段, 与观众进行互动;利用SMG、手机3G、4G技术, 实现随时随地现场直播, 与微媒体时代灵活快捷相适应。打破栏目的大体量大时段播出模式, 对视频节目进行分解分割, 适应现在碎片化、移动化的传播, 甚至针对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的不同传播特点, 同一内容, 制作成不同的样式, 方便大家观看和传播。
二、表演+脱口秀+民生节目, 真正寓教于乐
方言民生节目不能把自己当成是民生新闻节目, 不要受时间、地点、人物等新闻要素的制约, 而应该仅仅是把方言民生节目当成一个非虚构的故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尹鸿认为, 像《拉呱》这样的民生节目, “打破了虚构与非虚构, 新闻与非新闻的界限”, “它实际就是脱口秀, 真、假混在一起, 我们过度往新闻上靠会束缚它”。
不管是《阿六头说新闻》, 还是《拉呱》, 主持人在演播室的角色化演绎, 与播新闻、说新闻都迥然不同, 其实质是一种表演, 与新闻传播要求的客观、真实是相悖的。厘清这一点后, 方言民生节目其实可以更向前一步, 那就是大胆娱乐化, 通过音效、字幕、漫画、情景再现等形式, 把一个非虚构的民生故事讲好讲活, 把主流价值观通过鲜活的形式, 传播给观众, 实现节目的有效传播。
三、秉持“后院篱笆原则”坚持民生大众化走向
BBC著名主持人丹-拉瑟曾提出的著名的“后院篱笆”原则, 就是面对英阿马岛之战、中东战争和黛安娜王妃的新生王子这三个新闻事件, 作为一天的主编, 究竟该如何选择, 他认为, 设想一天结束的时候, 两位家庭主妇倚在后院的篱笆上聊天, 一个问另一个:今天的重要新闻是什么?那么她们多半会谈论王妃的新生婴儿, 而不是阿马岛之战、中东战争这类比较硬的大事件。在目前的舆论生态环境, 民生方言节目更应该秉持这一原则, 选择一些生活性、趣味性、娱乐性较强的事件, 通过一些小的切口进行切入, 实现节目的大众化、通俗化, 但是要做到, 通俗而不庸俗, 更不能媚俗。
也就是说, 作为电视人, 特别是做民生方言节目的电视人, 要克服电视精英、文化人对观众的俯视心理, 而是真正站在受众的角度, 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传播, 做到低调不低端。
四、坚持方言特色, 打造核心竞争力
定位之父, 世界级营销大师杰克.特劳特说, “研究表明, 每个人都是多种特性的混合体, 以某个特性广为人知, 可以令一个人独一无二。产品也是同理。”民生方言
节目独一无二的特性是什么, 答案肯定是方言, 但方言毕竟只是一种表达的形式, 更关键的还是其中的介质是什么。“言之无文, 行之不远”, 与方言相得益彰的是节目制作人员对当地文化、当地风俗以及当地人文环境的准确把握, 就是要入乡、随俗、接地气, 不然就只能是学个皮毛, 学个形式, 最终“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要做好方言节目, 就必须因时而异、因地而异, 准确把握当地文化、当地民俗以及当地观众的收视心理, 形成自己独一无二的节目风格、节目特色、节目团队和节目文化, 形成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 在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完善, 电视节目相互模仿, 甚至抄袭成风的大环境下, 优秀的民生方言节目才能做到一直被模仿, 但从来没有被超越。
五、疏导社会情绪, 以和为贵构建和谐
社会转型期, 各种矛盾特别突出, 民众情绪有些浮躁, 在这个时候, 媒体如何发挥稳定器、减压阀的作用, 民生方言节目可以大有作为。
今年9月, 重庆电视台都市频道的《大城小事》进行改版, 专门设置了一个“和为贵”的板块, 其中主要是由主持人、记者、律师、心理咨询师组成专业“和事姥”, 对市民反映的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老人赡养等问题进行调解, 许多观众为此专门送来锦旗。不仅取得好的收视, 还赢得了口碑。在新闻频道民生节目比较强大的情况下, 和为贵是实施差异化的有效路径, 下一步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与司法部门、街道调解进行结合, 增加权威和公信力, 形成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自媒体尽管可以快速、可以不太受限制, 但电视媒体的权威和公信力, 它无法取代。
结语
新时期下戏曲的创新 篇6
1 图书出版发展概述
以图书出版的整体市场作为分析背景进行分析,目前,图书出版的发展情况可喜可忧。
从图书出版的数量上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图书出版行业中,无论是出版的图书种数,还是图书的总体数量,都呈现着上升的趋势,在这其中,读者对于儿童、文学以及青少年类的图书的关注度相对较高,图书出版的数量也占据着出版总量中的一大部分。在数量上,对图书出版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其基本的概况还是可喜的。
另外一方面,针对图书出版可忧的一方面,则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目前,尽管图书出版的总量在上升,但是如果从图书销售的角度入手,就可以发现各类图书的销售量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人们对于出版的图书的购买兴趣在不断的降低,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人们对于电子书的接受程度在不断地提升,而在电子书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图书实际上是未经出版的,此类图书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对出版的图书造成一定的市场冲击,使其在销量等方面出现一定的问题[1]。
2 图书编辑发展概述
图书编辑作为编辑行业中的一个重要的门类,其主要工作就是依照市场的需求,进行选题、拟定题目以及编写等相应的工作,从而帮助相关的企业更好地完成写作工作。与此同时,编辑实际上还需要进行文章的审核、校对和组稿等相对较为细致的工作。从这样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图书编辑工作所包含的工作项目较多,因此,进行该项工作的工作人员不仅需要专业的技能知识,还需要高水平的职业素质。
就目前我国的图书编辑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下由于现代化的技术以及多种类的媒体的融合与发展,我国的图书编辑行业有极大的可能成为一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人们对于各式图书的阅读兴趣也在不断地回升。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图书出版的整个行业也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良好景象,因此也就带动了图书编辑的发展。眼下社会信息的获取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图书编辑的手段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适应性的发展[2]。
3 新时期图书出版的创新与改革
3.1 转变出版模式
现今社会,人们对于便捷的阅读模式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在书籍载体的选择上,也更加倾向于电子书籍,而非实体书籍,面对该种现象,图书出版行业就需要做出一定的变革与创新,从而应对读者的阅读需求。在书籍载体的选择上,可以加大对于电子书籍的投资力度,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对其的关注程度,不断完善电子图书的可用度,从而满足现今相当一部分的读者的阅读需求[3]。
3.2 倡导自助式出版
传统的出版方式在现今的社会中已经无法完全的适用,因此,想要使图书出版企业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展现其竞争的优势,就需要从多种角度出发,减少企业的运作成本,对此,图书出版商可以倡导图书的作者采用自助式的出版方式,利用自身的资金为自己的图书投资,将图书出版上作为中间运作者,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图书出版商能够极大程度的节省自身的出版成本,从而将内部的资金投入到更有需要的方面去[4]。
3.3 推进联合式出版
现今的社会已经不再是企业“单枪匹马”就可以闯荡的一个场合,企业更应该采用的出版方式已经转变为“合作”的模式,在该种运作模式下,合作的各方可以共同承担图书出版的风险,降低了图书出版面临亏损时,需要承担的经济损失,按照比例分割收益。另外,图书出版者之间的合作实际上也是一种运作模式的交流,各方可以吸收彼此的优点,改进自身的不足,进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力的位置。
4 新时期图书编辑的创新与改革
4.1 从编辑方式上进行创新与改革
传统的编辑方式在选择性上,相对较为狭窄,随着现代技术在图书编辑事业中的不断应用,现代化的编辑方式正在逐渐的取代传统的编辑方式,在现代化的编辑方式下,工作人员可以从计算机图文编辑、计算机纯文字编辑以及纸笔编辑等编辑方式中进行选择,选取适合的方式,进行单项的图书编辑工作。现代化的编辑方式实际上就是对于图书编辑工作的创新与改革,可选择的编辑方式,图文结合的编辑手段,都可以使图书编辑更好的满足大众的需求。有时在进行编辑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甚至可以采用与漫画结合的方式,进行图书的编辑,从而满足青少年人群的诉求[5]。
4.2 从图书的形式上进行创新与改革
图书的形式,依照传统的模式,基本上就是以纸质的书籍为主,但是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推广下,图书的载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的纸质书籍不再是唯一的选择,电子书籍、光盘等文字载体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选取适合自身阅读习惯的阅读方式,即对图书的形式进行选择。实际上,为了应对时代的发展要求,图书编辑就需要对图书的形式进行创新与改革,为读者提供更多样的图书形式,在方便人们的基础上,推动图书的编辑与出版。
4.3 从选题的角度进行创新与改革
选题工作是图书编辑中最为基础的一项工作,其需要做的就是对写手编写的内容进行大致的确定,明确写手编写内容的范围。实际上,图书编辑工作中的选题是要对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在了解了读者的需求过后,再选择题目,明确需要的写作内容以及写作的风格。想要在选题的角度对图书编辑进行创新,就需要报选题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大程度的进行完善,利用眼下较为先进的技术,对读者的阅读需求进行访问调查,进而提高图书编辑工作中对于各类题材的敏感程度,切实把握需求的脉搏,并在此基础上对市场有一定的预见性,进而更加有效地进行图书的出版与编辑 工作[6]。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人们对于图书的需求与要求呈现着不断变化的整体趋势,同时也在不断的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要面对这样的大环境,相关的图书出版编辑企业就需要对原有的工作进行创新与改革,从出版与编辑两个方面出发,在两个方面下在各自进行“点对点”式的定向创新与改革,细化工作的方法与角度,把握市场的需求,对读者的要求与需求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进而以创新与改革后的运作模式,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下,激烈的同行竞争与新技术的应用为图书出版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新时期下,为了应对时代发展的需求,图书出版业的从业人员需要对原有的图书出版编辑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图书的出版编辑是整个图书出版工作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整体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目前,图书出版企业想要保证图书出版,就需要提高图书编辑的质量,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对传统的工作模式进行改革,提升图书编辑的科技含量与技术含量。文章就新时期下,图书出版编辑的创新与改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时期,图书出版,出版,编辑,创新,出版改革
参考文献
[1]周文炯.试论图书编辑的发展与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15(2):80.
[2]杨璠.新时期图书出版编辑创新意识的提升策略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5(12):234.
[3]赵艺.数字出版时代传统图书编辑的转型[J].理论与现代化,2015(2):96-98.
[4]周云.数字出版环境下的编辑方法与创新[J].出版参考,2014(24):34-35.
[5]李盛强.浅谈图书编辑出版的创新与守成[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10):110.
新时期下戏曲的创新 篇7
在最近几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与资源配置全球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国有企业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因此也就不得不去承受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为了能够让国有企业可以更好的应对这些负面影响与困难挑战,企业管理者应当从根本上加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关注力度,通过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方式来达到增强国企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的最终目的。
2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重要性
首先,由于国有企业具有比较特殊化的经营性质,因此也就对国企员工的综合素质与思想文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能够促进团结思想与振奋精神的形成,另一方面还可以为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打下夯实的基础。截止到目前,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基本形成了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为国企员工正确作风的形成带来较好的促进作用。
其次,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防止和平演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在经济全球化速度不断加快的当下,我国的市场环境与经济体系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导致大量的外资外汇与海外企业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到国内,在受到西方思想的不断冲击之下,进一步加大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力度,可以让国企员工免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之风的侵蚀和影响。
最后,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激励国企创新与改革步伐的不断前行。通过上文中的内容可知,国内的市场机制正处于进一步扩大的状态当中,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当下,国有企业需要去不断的更新和改革自身的生产与经营模式。而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可以促进国有企业精神与物质文明的形成,同时还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达到净化国内行业市场与经济体系的良好作用。
3 新时期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与创新
3.1 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首先,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从群众实际的角度来着手改进,摒弃以往说教类的工作形式。管理者要深入到基层员工身边来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与利益问题,牢牢把握住其中所存在的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之上来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争取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切实感受到了来自于企业大家庭的关心与爱护。除此之外,国企管理者还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自身的企业文化中,通过调查问卷或深入走访等形式来摸清国企员工的心理需求与思想变化,全面掌控内部员工的情感走向,同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思政工作方案。
其次,国企管理者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充分运用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来与内部员工展开交流与互动,继而消除掉企业管理层与基层员工之前所存在的陌生感与距离感。国企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文化内涵来打造出一个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本营,通过开始论坛贴吧、微信公众号以及QQ聊天群等方式来将企业的最新动态与政策方针告知给广大员工群众。在与基层员工展开密切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牢牢的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从根本上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国企员工心中的吸引力。
3.2 丰富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如今,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转型速度的不断加快,国有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体制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同样,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也要紧跟住时代的发展脚步来与时俱进,根据企业经营目标的变化来及时的创新与改革。首先,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挣脱传统工作内容的束缚,切实提高企业员工的岗位意识与工作积极性。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真实目的,将更多的思政工作要点都转移到对国企员工思想觉悟与道德素质的提高上。一方面要在日常的生产与经营过程中来培养内部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与质量意识,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员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献计献策,运用群众的力量来共筑“国企梦”、“中国梦”。
其次,管理者需要更加重视企业文化内涵的丰富与发展,在潜移默化的过程当中将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的关联到一起。众所周知的是,强大的而核心竞争能力不仅能够让国有企业的向心力与创造力得到较大幅度上的提高,同时还可以有效激发出国有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基于此,在日后的思想政治工作当中,国有企业的管理者需要立足于企业的经营优势与文化特点,不断的吸收优秀思想与先进管理理念,让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在优秀企业文化的滋养下长时间的保持新鲜与活力。
3.3 赋予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时代特征
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创新与改革力量的支持,尤其是对于经营性质稍显特殊的国有企业来说,其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加需要与时俱进,从而更好的激发出企业员工对思想政治工作所产生的共鸣。与此同时,赋予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时代特征,还能够将思政工作的思想内涵与现实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达到有意补偿的最终目的。
首先,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来进行落实,紧跟住党组织的发展脚步,认真贯彻并践行上级领导的指示方针。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要将党中央的最新动态与思想及时的传达给基层员工,以此来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方向不会受到干扰。
其次,进一步强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在日后的思政工作当中,管理者要深入了解企业当前的经营与管理现状,认真了解企业员工的文化水平与思想动向,在此基础之上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作出及时的调整与改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正在面临着更高层次的挑战。为此,为了能够让国有企业在新时期背景下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企业管理者要从工作理念、工作内容以及工作形式等多个角度着手来对思政工作进行创新与改革。
参考文献
[1]段桂玉.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考[J].现代交际,2014,(1):38.
[2]杨德胜.新时期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创新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2,(6):141.
新时期下戏曲的创新 篇8
一、新时期下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地位
当今成人高等教育的现状要求创新。目前而言, 在大部分课堂教学、课外交流及作业实践等方面, 还是以往的教师处于主动状态, 一讲到底、支配一切;学生的学习行为纯属被动。例如:考前信息总结、小结、列提纲等, 采用题海战术, 学生往往死记解法, 要不断破除僵化的理念和手段, 灵活应用。成人教育不仅是教育内部一切因素的整合, 而且也是教育与其他外部因素的整合, 它不单纯是知识, 技术的传递, 而应贯彻人的全面发展精神, 培养个体适应现代化社会所需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而且无论是社区教育, 企业的职业教育以及成人高等教育的观念和理论创新, 教育方法, 教育内容的创新。
成人高等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需要创新。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是在职人员提高何在教育的重要阶段, 同时在科技迅猛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的当今社会, 需要更多具有复合型、智能结构的应用型、工艺型人才, 以具有更好的、更快的适应性和发展性, 而且现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 职业变动和职业技能的更新频率加快, 都需要成人高等教育培养适用型人才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的发展。
二、加强管理创新工作
(一) 加强招生管理, 确保生源质量
招生是整个学生培养过程第一步, 也是开展教育的第一生命线, 在严把招生关时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加强招生工作宣传力度, 广泛组织招生, 宣传是社会的喇叭只有通过广泛深入宣传才能让更多人懂得, 未来是学习的社会, 终身教育将成为人类生存和生活方式, 也是实现教育公平性的重要体现。因此, 学会学习成为公认的教育目标之一, 而成人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们的必然选择。二是按规定计划招生。目前我国成人教育招生计划是国家主管统一下拔, 按照规定不断发展办学主体。三是保证招生质量。“成人招生”即是“诚信招生”在招生中向考生、家长和社会公开招生简章和招生政策, 确保招生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根据各省实际情况, 确保录取分数线, 尽量缩小同层次, 同类别录取学生的分数差额, 保证教学后续工作正常运行。四是认真审核考生资格, 确保考生公平竞争。对注入肌体新血液时严格把关。
(二) 强化教学管理, 注重人才培养
在教学创新中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一是改善办学条件, 二是提高师资力量。只有具有一支热爱成人教育事业, 熟悉工作特点, 掌握成人教育规律, 业务素质好, 工作责任心强, 结构合理, 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三是进行教学改革, 严格教学管理, 首先对教学方法改革, 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从单纯的“培训”、“谋生”、“就业”转变为发展人的整体素质和发展学习能力, 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只有变被动为主动, 才能让知识更灵活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其次是教学内容的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日新月异, 知识面较广泛, 但调整教学内容却是对学生专业知识, 其他新增知识接受和了解的较广泛, 但调整教学内容却是对学生专业知识, 其他新增知识接受和了解的直接和精通的渠道, 也是掌握技能的第一场所。再次是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信息网络化的社会, 应该多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教育提供服务, 让课堂显得生动、形象、逼真, 易于理解和接受。四是改革课程考试制度, 针对成人学习者有强烈的自主性、自学能力、接受能力、学习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记忆力差等特点, 可进行课程考试制度改革, 这样既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管理, 又照顾到成人学习者的特点。
(三) 加强质量控制, 走持续发展道路
注重质量培养是持续发展的生命血液, 人的可持续发展诞生于对资源锐减、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的担忧, 期望于人类生存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可见人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也是持续教育过程, 特别是成人的可持续的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必须建立科学、完善、实效的教学质量的评估体系, 具备完整的、人性化的评价机制和一套切实可行的符合成人教育特点的评价体系, 能够较为合理的衡量和评定成人高校教学质量的依据和准则, 故必须注重质量的控制, 以及提高社会信誉。
三、立足于市场需要, 在改革中求发展
更新观念, 解放思想是新时期国家和人们的共识。培养应用型人才, 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必然需求和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新的社会大环境下, 只有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能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发展的动力要求, 满足社会民众日益提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我国科学技术和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的动力源泉。今天中国, 已经在世界经济结构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与核心竞争能力, 提高国民素质、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未来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任务。除了普通高等教育, 成人教育面临着为新工业化培训大批实用型人才的艰巨任务。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 人口素质的提高是一个阶段性的、历史性的的艰巨的众人。一方面要加强岗位知识结构和职业技能结构的优化配置和不断创新;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强化职业技能, 提高从业和生存能力;再次就是加快城市化进程, 缩短农村、城镇、市区的差距。这些都需要成人高等教育来完成这个艰巨任务。不断促进从业者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的提高, 提高就业能力与竞争力, 让我们不断努力, 不断开拓创新,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探索一条成人高等教育创新的道路, 让教育事业更辉煌。
我校教育事业将继续随世而运, 问新潮, 纳新声, 积极而又沉静地学习其他名校而又不失自我地迈开新步伐, “荀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相信这未来绿葩中的红蕉将会长得更傲人。
摘要:成人永远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中坚, 成人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对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起着决定性作用, 然而21世纪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推进终身教育。
关键词:新时期,新形势,成人高等教育,创新探究
参考文献
[1]舒底清, 周耀华.农村成人教育: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2]张元元.农村大学生服务农村成人教育研究[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
[3]陈小如.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科教文汇, 2011.
新时期下戏曲的创新 篇9
1、对于体育教学不够注重
体育教学和其它学科的课程相比之下,不管是在成绩上还是在课时上,体育教学所占的比重都是比较小的,学校对于体育教学都不够重视。所以,这在所有的高校师生的意识当中体育课堂也只不过是仅仅为了应对高校体质成绩测试的达标而设立的,学校的管理部门,以及全体师生都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都不够高。体育教学内容得不到充分地发展与更新,从而导致了很多的大学生也渐渐失去了对于高校体育学习兴趣,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2、忽视大学生自身的发展
在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滞后将影响教学效果,传统的体育教学中缺乏对大学生实际情况的考察,比如: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兴趣等等一系列因素,都关系着课堂效果是否良好。在实际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当中,但是多数体育教师都不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将规范化技能的掌握作为唯一的目标,忽视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在这样的仅仅单一的去追求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情况下,高校教育价值是不能体现出来的。由于在高校体育教学教师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思想状态和情绪波动关注程度不够,忽视了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情感体验。在这样教学情况下,根本无法调动大学生对体育运动学习的积极性,容易使大学生对体育产生只是应付心理,学生们仅仅是为了考试和掌握技能而学习体育,而对于体育本身完全失去兴趣。
二、高校体育教学创新措施
1、采用自主创新教学模式来进行高校体育教学
每一个大学生都有着自身的特点,不管是在大学生的性格方面还是在学生的兴趣方面,以及大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方面,他们的身体素质上都有着千差万别。因此,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在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之前,要事先了解每一个大学生的体质特点,然后在根据每一个大学生不同的体质特点进行教学。尤其是,在当前大学生可以自主创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尽可以去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并让大学生自主的去根据自己自身的特点、兴趣、爱好等选择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体育项目进行学习。比如:有的大学生喜欢球类运动,有的大学生却会喜欢田径类的运动,这时教师要根据每一位大学生的喜好,将相同喜好的大学生放在一个小组,在各个小组内展开授课、训练和指导,这样将学生分开能够使得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当然这也不能分的小组不宜太多,否则会给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造成一定的负担。而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可以合理地去搭配大学生的授课与训练时间,做到各个小组的教学时间错开,避免时间上的冲突。另外,体育教师还要不断地去丰富和充实体育课堂的内容,要避免在授课、训练的过程中枯燥无味。比如:可以通过一些体育团队游戏的方法来增强大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聘请专门的体育教练或体育名人进行教学指导,促进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采用创新教学手段不断更新高校体育教材的内容
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和器材较为落后,老套,严重阻碍当前终身体育教育的发展。因此,学校要加大对教材的投入,及时更新教材,落实新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新的体育精神下进行学习与训练。其次,好的器材是安全的保证,只有有了先进、安全的教学器材,才能促进教学的不断发展,才能让学生学的更好,更有成效。另外,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曾先后进行过多次教育改革,在教育上投入的经费也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多媒体教学逐渐变得普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之下,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上的内容,上网给学生们搜集图片、视频,教师借助图片、文字、视频,图文并茂的进行授课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本身复杂的体育动作,将其化抽象为具体,让枯燥的课堂变得形象生动。
3、采用创新式教学理念要分清体育教学的重点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学习的侧重点问题较难把握,对于只注重运动技术而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体育能力、锻炼方法、感情意志等等方面的教学现象,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教学思路的偏差,从而打破体育教学发展的瓶颈,创新教学理念。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分清教学的侧重点是关键,不能走极端,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侧重体育技能的教学和训练,教师还要挖掘体育内在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锻炼自己的精神意志,通过体育训练,培养自己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并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学习目标,不断增强学生的意志力。
三、结论
在当前的新时期下教育不断改革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也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新的教学目标和形式下,高校的体育教师们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在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当中,要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来不断地去完善高校体育教学的手段、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形式、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总之,虽然在当前的高校体育教学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但是只要在学校管理部门以及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就会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体育教学内容会变的更加地丰富和充实。
摘要: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这对于处在新时期下的高校体育教学发展来说也是如此。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高校体育教学所暴露出来的缺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在当前新时期下,怎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及突破体育教学发展的策略,希望,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体育兴趣,提高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地效率,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教学方法,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肖平,余良华,顿中明.影响体育教学改革成效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5):102-105.
[2]郑建岳,陈道裕.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J].体育文化导刊,2001(5):60.
[3]龚海燕.多媒体技术对体育教学过程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02):65-66.
【新时期下戏曲的创新】推荐阅读:
新时期背景下08-28
新时期下公路管理09-06
新时期下师德素质11-11
新时期移动学习下的学习模式探究论文09-02
新时期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分析论文05-19
浅谈新时期领导干部创新思维的锻造11-17
新时期营销管理创新09-16
戏曲的创新之思考08-06
新时期下集体主义教育08-27
新时期下大学教学管理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