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激情教学法

2024-06-07

语文激情教学法(精选12篇)

语文激情教学法 篇1

《文心雕龙》中有一个重要观点:“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的教与学就是一种师与生一起进行的“披文活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大多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是作者们“情动于中,不吐不快”的力作。这些作品,无不是作者强烈真挚的情感凝聚而成。一个语文教师,光靠呆板地、冷冰冰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没有诗人或艺术家似的情感投入而能成功进行教学,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只有吸引学生,才能使学生热爱语文学习。而吸引、使人热爱,就是一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事实上,要真正认识、理解间接反映或直接感知世界,获得思维成果,化为语文能力,就必须有激情的投入。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要深知情感因素的妙用,把力量集中在“情”字上,在教学中以情为先导,把人物形象之美、艺术境界之美,再现于学生学习的认识心理过程之中,使他们身临其境,心生共鸣,陶醉其中,方可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跟着教师的导引,形成或接近作品的思路情感结构呢?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几点浅见。

一、教师要对教材有深入的钻研与情感的投入

语文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者。要为“主导”,那么“主导者”要先是“探路者”,先探出一条宽敞简捷的路来才能达到目的。换言之,教师首先要有一个对于作品的情感深入感知、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逐步从作品的阅读分析中,深入“作者之所以如此表达”的心理结构,特别是思路情感结构,才能理解作品的原情原意,全面完整地把握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形成与作品基本一致的情感共鸣。例如,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是语文教材中常选的课文,也是一篇教学难度较大的课文。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为纪念一九二六年“三一八”惨案中遇难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等烈士而写的抒情散文。教师备课时,必须首先弄清全文的线索——爱恨交织的强烈感情。文章既有对革命青年的赞扬和悼念,又有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控诉。鲁迅先生把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以揭露敌人,控诉黑暗的社会来写纪念文字。这从写作缘由看也可得知:“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但作者面对极其凶残卑劣的敌人制造的暴行,正处在极度悲愤中,“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哪里还有什么言语”。痛定之后,作者决心要将自己的最大哀痛向这非人间的社会显示,这种显示过程,实质上就是揭露敌人暴行的过程,也是作者把对“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的“深味”公之于世的过程。这是奉献给死者的最好的祭品。教师只有紧紧地扣住作品的思想情感结构,投入自己的感情,才能激发学生情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阅读能力。

人的情感心理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只要努力深入,是不难理解作者原情原意的。不在于教师的个性是否属情感型,而在于其自身的学识水平。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和赞可夫所论述的:“首先需要他(教师)有高度的学识水平,按列宁的话说,即真正的学识水平。”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教师不仅仅是活的知识宝库,不仅仅是一个专家,教师要善于把人类的知识财富传授给青年一代,并在他们心灵中激起求知欲望和点燃热爱知识的火花,这些都需要调动情感。丰富的情感活动都是伴随着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和认识而产生的。教师必须精神饱满地运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把教材中的审美情感挖掘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引起学生对其进行情感表现性的把握,这就必须造成极其和谐的美的课堂教学气氛。譬如,教学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先让学生朗读全诗,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目视”“口诵”“耳听”“心维”,从多方面立体地感知作品的美,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学生很快就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找了出来。教师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把多种自然景物巧妙地组合起来,勾画出一幅清晰的图画:藤是枯的,树是老的,乌鸦是黄昏中模糊的,小桥旁边的人家是稀稀落落的,整个景物是如此悲凉、凄惨!而诗歌中的人物是一位漂泊远方的游子,他在深秋的暮色中独自前行,满目萧条的郊野和苍凉的秋色,难道不更引起他的感伤吗?很明显,诗人在这审美感受中,渗透着一种强烈的情感因素,抹上了一层浓郁的主观色彩,使许多孤立的自然景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创造出一种特定的意境,抒发了一个飘零异地的旅人在暮色中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心情。这首小令,反映了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失意心情,是无家可归的“断肠人”的审美感受与心境的写照。

师生生动活泼的双边活动,造成一种特有的情感氛围,这是师生教学过程中从景到情、依情达意的深情交流气氛。教师逐步启发学生思考,尽量沿着作品的思路和情感线索,调动学生想象,导引学生情感深入,与作者的情感交融,还原作者原来之意。

三、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跟进教学活动

情绪是带有一定的情境性的,情感更是特有境界中才能相应产生并持续着的。语文教学中要达到教师、学生与作者思路情感一致,必须依据课文内容而创设特定情境。阅读教学中的创设情境主要指创设问题情境,即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将要学习的内容之间架起一座求知的桥梁,使之自觉到达知识的彼岸。比如,教学王维的《山居秋暝》,首先指导学生概括各联的内容,首联:描写秋山雨后空寂清新的全景;颔联:描写山林月夜宁静美丽的自然景色;颈联:描写山中人们闲适快乐的生活场景;尾联:抒发诗人决意归隐山林的心态。接着设疑:全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美呢?再点名四位学生根据内容,描绘四幅画面:1秋天的黄昏,一场大雨刚过,雨后的山野,空旷静寂,茂密的山林,苍翠欲滴,晚风习习,凉爽惬意,空气清新,沁人心脾,这秋山晚景,多么令人陶醉。2天色渐渐昏暗了,却见天上一轮皎洁的明月将清辉尽情地洒向静静的松林,树缝中还漏出点点光斑,多么宁静美丽的山林月色啊。又见清冽山泉,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发出悦耳的叮当声,有如优美动听的小夜曲,又如白色的绸带飘向远处,这寂静的山林又是多么活泼而富有生机啊。3忽听竹林传来阵阵喧闹,那是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洗衣姑娘欢笑着、追逐着结伴归家了。看,那亭亭沁绿的荷叶纷纷晃动向两边披开,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那是唱晚的渔舟满载丰收的喜悦顺流而下了,多么勤劳纯朴的山民,多么闲适自在的生活啊。4任凭那春天的花草凋谢消逝吧,我要在这秋山美景中长留。最后,朗读一遍,要求全班学生都能当堂背诵。又比如,执教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讲清“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几句的大意,便提问:为什么说“寂寥无人”不是清净,而是“凄神寒骨”呢?我们只要看看作者当时的宦途境况就知道了,柳宗元被贬,心境十分凄凉,乃至于生活的信心都没有了,那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凉了,严格地说,是冷入内心了。而这种心冷造成了环境冷,文意也就自然冷了。这是游情注入文中的结果。

创设情境的办法多种多样,如运用示意图、简笔画和情感丰富的语言描述,分角色演读,排练课本剧,借助音乐形象,等等,这些方法均可创设和谐美妙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动心动情中掀起情感波澜,得到一种强烈的感染,从而产生一种不可遏止的理智的审美情感。

教学中,教师能始终投入激情,讲析、朗读、激疑……让学生始终以亢奋状态参与教学活动,沉浸在情感熏陶之中,必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激情教学法 篇2

我曾听过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的《落叶》一课:整整几十分钟,窦老师似乎忘却了时间,忘却了自我,沉醉于小动物们与落叶在秋天共舞的童话世界里。窦老师把激情贯穿到整个课堂,使课堂像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时而蓄势待发,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有致,一节课我仿佛和她以及孩子们一起登上她的激情之船,开始了激情之旅,观赏和领略到一派激情风光。窦老师激情四射的课堂教学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吸引着我深深地思考:激情是什么?窦老师的激情来自哪里?并引领我不断地探寻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激情充满活力?

一、激情不是情绪,是热爱

李镇西老师曾说过:“一个教师要以自己对所教学科的态度去影响学生,用发自内心肺腑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对知识的热爱。”语文教师虽然不是诗人,但他应该具备诗人的气质;语文教师虽然不是作家,但他应该拥有作家的情怀。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殿堂,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思索,去感悟。对任何一位语文教师来说,他讲《匆匆》,他就应该是朱自清;他讲《草原》,他就应该是老舍……教师本人应该“语文化”,并自然而然地去感“化”学生。而这种“语文化”,就包含着教师对语文的热爱与激情。

语文课需要激情。我在想,平和宁静就没有热情吗?人说热情是激情中最为重要的特征——只是由于性格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状态不一样。纵观一些老师们的课堂,不是有声有色就是娓娓道来,如知

名的于永正老师,魏勇老师、薛法根老师……无论他们怎样的风格不同,却都把课讲的高潮迭起,发人深思,回味无穷,富有魅力。我发现这是因为他们有了一种特别的热情,会欣赏自己的教学,对自己的教学感到兴奋,自主地用其嗓音去强调关键词或概念,用其眼神赢得学生,用其底蕴吸引学生,用其灵动的课堂打动着听课的老师们。热情使他们成了颇具说服力的雄辩家。

苏霍姆林斯基说:“什么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呢?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就是热爱儿童。”这时候也许他慷慨陈词,也许侃侃而谈,也许和风细雨,但是,此刻的他一定是充满激情的。

比较以上老师们不同的课堂教学,在此可以说:对教育的热爱是激情的基础。没有了对教育的热爱,任你教师用再先进的现代教学手段,也只是徒具其形;任你教师用再华美的语言,再动听的语调上课,也不会打动学生的心灵,震撼学生的灵魂。

二、激情不是激动,是执着

叶澜先生说:“对教师来说,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所有教育工作,都应该是生命意义的构成部分。”细细琢磨叶老师所指“生命意义”一定是指精神生命范畴中的一种状态——如青年人一样的朝气蓬勃,如梁启超讲课时的激动不已,也如叶澜老师那样的婉转深情,但绝对不是“振臂高呼”等“体力活儿”所表现出来的激动场面。叶澜老师已经年过六旬,从她身上,我们看得到的是年轻人拥有的向上的活力。前些天有幸听到她的报告让我记忆犹新,她深情地说:“我把整个人生,所有生活都变成有学习意义的生活,保持生活质量的提高,生命

就会闪亮。”这是充满生命激情的人生,这是对激情最好的解读呀。这激情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执着,如春风吹皱一池春水,让生命流动起来,活泼起来,以执着激发情感,点燃心灵圣火,拨动生命的琴弦。

三、激情不等同于热闹,是引领

分析当前语文课有些老师为了体现激情,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课件,让课件取代学生阅读,整个课堂被精彩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占据着。但我们不要忘了,教师的演说、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只是起着引导、辅助作用,我们的教学要引领学生进入文本的阅读中去,而并非教师一腔热情地表演。

曾听过这样一节课:在学习《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时,一位老师费了很大的功夫制作了一份精美的课件,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那悲壮的场面。熊熊的大火,隆隆的枪炮声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点燃了学生的激情。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老师并没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归到文本,回归到语言文字当中,学生并没有从语言文字中体味到场面的悲壮和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语文课上的激情应是师生和文本之间共同演绎生成的体验性的激情,是师生之间,生本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和智慧的交流。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语言本身就是生命之声,语文活动就是生命的体现,语文不应是虚无飘渺的,不是多媒体的整堂展示,而是充满生命的活力,是师生思想的互动。理想的语文课是学生想其所想,思其所思,畅所欲言,是紧扣语言的特征,师生互动的心灵交流。”

四、激情并不缥缈,它需要依托

语文课需要激情,它能有效地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但是,我们在运用中一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杜绝盲目性,想方设法增强它的实效性,不妨尝试从以下几点做起。

1、深入解读文本,把握作者感情

语文教学需要激情,首先要求教师沉迷到文本中去,只有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充满激情,才会在课堂上激起学生的情感。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这样写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的确,从古到今,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千古,流芳百世,是因为诗人、作家的笔墨,饱含着自己的思想感情,有的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我们的教材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名篇佳作,如《草原》、《匆匆》等篇目。我们应根据文本所表现出的喜、怒、哀、乐,用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情思感化自己的灵魂,并以此来打动和感染学生。

在这里需要提出的是,要想对文本有一个正确而深入地解读,老师本身的文化素养也是非常关键的。因此,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语文教师,更应该广博地读书,广博地涉猎,开阔视野,丰富阅历,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胸有诗书气自华”,也惟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积累,才能使我们的谈吐优雅,风度潇洒,也才能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2、精心设计导语,牵动学生感情

导语是一节课的“开场白”,是语文教师打开学生情感闸门的钥匙,激起他们内心情感的浪花,找到拨动学生胸中情愫的艺术技巧,它可以使一节课引人入胜,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3、声情并茂朗读,激起学生感情

语文阅读教学最基本的阅读方式就是朗读,语文教师的朗读如果是声情并茂的,就会从听觉上感染学生,学生在聆听老师的朗读时感悟真情,汇入自己的情感,产生感情,进而达到水乳交融、和谐共振的效果。如教授《十里长街送周总理》一文时,当我伴着低沉的哀乐声,以悲痛、哀婉、缓慢的语调朗读完全文时,早已是声音哽咽、热泪盈眶了,学生们也不禁受到感染,情动于哀,泪眼模糊了。此时,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达到了完全共鸣:人民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给人们带来巨大悲痛,人民对周总理的思念、怀恋之情,已深深铭刻在学生心里。

4、品味斟酌字句,体会作者感情

一篇精美的文章就如同那枝繁叶茂的大树,则绿叶就是那丰富多彩的词语,树枝就是琳琅满目的句子,“树叶、树枝”与树干血脉相连,相互依靠,彼此支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如此的重点词句,带领学生细心品味,深入研究,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产生共鸣,思想上的受到启迪,进一步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情感,达到学生所感受之情与作者所要抒发之情和教师所要引领之情的和谐统一。例如《荔枝》中有这样的句子:“如今荔枝依旧年年红!”看似简洁的一句话,但这里却包含着对母亲深深的回忆,那是对母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之情。结合文中句子,引导学生跟随作者的回忆再读这句话时不禁感慨万千。

5、积极创设情景,感染学生之情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决不只是用语言表达就完全可以的,而是应当运用多种方式,如图像、图片、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以及表情的演示等综合方式,来创设气氛渲染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如临其境,进入到文章中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深入探究和触摸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在讲授《迷人的张家界》时,我设计了让学生伴着优美音乐阅读文字,并观看张家界的风景片,使学生将文字与客观形象结合起来,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闭目静听、神游佳境,产生赏心悦目、欢欣明快的心里愉悦,从而从内心里产生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真情实感。我觉得,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创设意境,将感情倾注于语文课中的具体事、物之中,把感情转移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领学生将自己的心也放到具体的情境中,进入情境中去感知其中的事、物,明白其中的情景而通晓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6、启迪学生联想,触摸作者感情

一个想象丰富的人,能够将自己所拥有的知识重新组合,创造出新的形象,或幻想出从未有过的形象。教师要树立在教学中拓宽学生思维空间的意识,注意对他们进行想象力的培养,根据作品中具体的形象,启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和完善作品中的形象,把作者的情思化为学生可以触摸、理解的真情实感,因为联想如同活化知识的酶,教师千万不要把事先准备好的知识、结论,一古脑儿的塞入学生的脑中,捆绑、限制住学生的想象力,而应该是千方

百计地让学生在阅读作品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激发他们的神思飞跃,尤其是对在课堂上出现的“神来之思”,要多加赞扬与鼓励。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让学生补白想象饥寒交迫的小女孩如何在大年夜卖火柴的情景,当学生切实地去想象时,对小女孩可怜的形象体会就不言而喻,对她产生的同情也溢于言表。

激情:语文教学的生命 篇3

总忘不了二十多年前学的三篇课文。一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写到,先生让我们放开喉咙读书,他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低下去了,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那时,我只觉得很有趣,心想天下竟还有这么读书的人!二是都德的《最后一课》。当时,我一直不明白,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的孩子,一个平时不爱学法语的调皮男孩,竟会在一节课中改变了许多,变得懂事成熟起来,他的教师韩麦尔先生到底有什么制胜“法宝”呢?三是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至今,我还清晰地记得文中的一些句子:“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无耻啊!无耻啊!你们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广大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读这些文字,我觉得很痛快,酣畅淋漓,似乎感到自己周身的热血也在沸腾。为什么它们能让人念念不忘?现细想起来,就因这三位教书先生的现场投入与语文激情!

语文是一门很感性的充满激情的学科。这种激情,是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郁愤,是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是苏轼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洒脱……它们就蕴含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呈现在塑造的艺术形象中。对任何一位语文教师来说,他讲《雷电颂》,他就应该是屈原;他讲《行路难》,他就应该是李白;他讲《念奴娇·赤壁怀古》,他就应该是苏轼……当然,教师演绎的这种激情,不是那种盲目的一味亢奋式的情绪冲动,时而慷慨激昂,时而热泪涔涔。它是教师内心情感自然而充分的流露,是一种思维和智慧的投入,一种自文本开始引发的师生间心灵的对话和由此生发的独特的思考和情感体验。

可是,随着岁月的淘洗与磨蚀,一些语文教师起初还拥有的那点激情早已消褪远逝,取而代之的是职业倦怠。也许,繁重的教学任务“消释”了语文教师的激情,省事更省心的教学老路“瓦解”了语文教师的激情,功利化的考试评价“偷走”了语文教师的激情,于是,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只剩下条分缕析的讲解,漫天飞舞的试卷,教师早已习惯了将一个个文质兼美的文本,肢解成一道道问答题、分析题,去对应某个知识点和能力点,诗情画意无影无踪,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激情被扫荡殆尽,语文学习中的人文性目标、审美意识培养和情感熏陶功能也因此受轻忽,甚至化为一句空话。今日的语文教学正走向一条远离生活远离激情远离生命的路径,缺少了激情的语文课堂,学生兴味全无,没精打采,我们又怎么能指望我们的学生去全身心地感受语文、热爱语文呢?

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是一位激情似火的教师。她主张,教师讲课要有情趣,激情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在课堂中,教师应善于激发学生的感情。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李镇西也说:“教育者应是个性情中人。”“一个教师要以自己对所教学科的态度去影响学生,用发自内心肺腑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对知识的热爱。”这使我们领悟到:激情,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没有激情的语文课堂注定是苍白乏力的,学生是不可能学好语文的。可以想象,当一位教师带着一股激情走进课堂,学生就会因教师的激情而兴致盎然,单调、沉闷的课堂会变得有声有色,充满勃勃生机,并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习得了语言文字,陶冶了思想性情,提升了综合素养,课堂教学效益大为提高。

激情,来自教师对教育满腔热忱的爱和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激情,来自教师渊博的学问和厚重的生活积累;激情,也来自教师对教材的深透独到的理解和优美生动的教学语言。为了让激情的语文洋溢课堂,让语文的美丽在课堂最大程度地绽放,成为点燃学生人生之灯的火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怎能不做一名感情充沛、富有激情的人呢?又怎能不首先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心灵阳光、激情四溢的人呢?

生命,因为激情而更美丽;教学,因为激情而更动人。

语文课堂教学最需要激情 篇4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 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 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 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美国著名教授理查德·威伍也曾说过:“想要教好的教师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伟大至少一部分出自天赋, 这是无法传播的。然而, 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可见, 课堂教学需要激情。激情是一种高昂的情绪, 也是一种炽热的感情。它是教育的渴望。没有激情, 课堂就会平平淡淡。有了激情, 学生的情绪会受到感染, 身心感到振奋;有了激情, 课堂才会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有了激情, 课堂教学中才会不断迸溅出探究的火花;有了激情, 教学活动才会生动形象, 富有情感, 课堂才会学生刻骨铭心。

书中说“语文教学与情感是水乳交融的关系, 只有关注语文教学的情感, 才能悟到语文教学的真谛。”的确语文教学不单单是认识活动, 同时也是情感活动。语文教材是有一篇篇的文章组成的, 无论是何种文体的文章, 它都是作者对客观事物有感而发, 饱含着作者丰富而强烈的情感, 甚至凝聚着自己的心血和生命。即使以逻辑推理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说明文、议论文。如同朱光潜先生说的:“我很相信说理文, 如果要写好也还是要动一点感情, 要用一点形象思维的”, 也同样蕴含着一定程度的感情色彩。例如鲁迅先生写的《拿来主义》, 因此文章不是无情物, 而且师生是有情人, 怀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课堂中的文章情、师生情、学生情, 决定了语文教学突出的情感。教学中, 只有这“三情”的交融, 和谐统一, 才能弹奏教学艺术的美妙乐章。因此, 我们应该使语文课堂成为探讨人生真谛、聆听天籁的场所。语文教师将情感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之中, 把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 用自身的激情去感染、激励学生, 用情感拨动学生心灵之弦, 以情动人, 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 受到教育。总之, 教师重视语文课的情感因素和自身饱满的激情, 利用情感控制课堂秩序, 以情动情, 师生灵犀互通, 从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这是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叶圣陶说过:“我们鉴赏文艺, 最大目的是接受美感经验, 得到人生的受用。”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没有学习的兴趣, 学习也就成了负担。”因此, 在教学中要摒弃只重视理性分析, 而置文理情思意境的美和作者的性灵情趣不顾的教法, 应该从自身出发, 让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学生的情绪, 使其双方之间产生共鸣, 从而引导学生去感受, 即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去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 去品味作者的情味和旨趣。

从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看, 教师不仅对学生有主导作用, 更有情感的感染作用, 教师必须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 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著名情境教育专家李吉林教授曾说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桥梁便是教师的情感, 教师一旦用自己的真情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 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呈现勃勃生机, 迸射出生命的活力。

激情语文之一名言 篇5

星期一

(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有志者,事竟成;无志者,万事空。(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星期二

(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7)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8)凡事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9)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1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星期三

(11)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2)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能生长,秋天就不能收获,冬天就不能品尝。

(13)平静的湖面,炼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

(14)挫折就象一把火,既可以把你的意志烧得更坚,也可把你的意志烧成粉末。

(1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星期四

(16)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17)知识就是力量,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

(18)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9)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个真理。

星期五

(20)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

(21)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的。

(22)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为熊熊火焰,那只有学习!再学习!

解析小学语文激情教学及其意义 篇6

走进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很多情况下都是老师在督促孩子听讲,低年级的孩子往往不是因为喜欢听讲,而是因为惧怕老师才被迫听讲。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也出现在各种教育场所。学习本是应该为自己学的,掌握知识也只是充实了自己,却要老师来逼迫。这简直就是场闹剧。可不管怎么不可思议,这种现象还是普遍存在于各个地方。多数老师发现,学生们进入高年级后,在课堂上就不怎么爱发言了,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往往举手回答的人屈指可数,最后只能是教育工作者硬着头皮来点名提问。出现上述情况,不是因为学生不会回答,也不是因为老师讲得不明白,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激情,激发不了学生的积极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关于激情教学的建议。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充满激情,不懈怠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不仅是为了传授知识。孔子学员三千,不仅仅是因为他能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他给弟子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所以,小学教师是孩子的行为导师,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我相信,成功的教师定不会带出不好的学生,这体现在分数和人格两方面。教师承担着教学任务,如何在短时间内让孩子接受自己,并喜欢自己是教师工作最难的一点。众所周知,孩子们惧怕大人,所以老师不能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让孩子难以接近。相反,教师应该多接触孩子,像一个大孩子一样融入集体。只有孩子喜欢上了传授课程的人,他们才能虚心接受知识。同时,教师应该积极乐观,每天上班都要充满激情。这样度过的每一天才能快乐,也才能利于孩子的成长。性格中充满激情,讲课才会充满激情。

二、教师要“以情激情”,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要想让学生真正领会一篇文章的精髓,不仅仅是老师念一遍课文、学生代表领读一遍课文那么简单,教师要引领学生進入文章情景。例如,那篇《十里长街送总理》,有的教师读完学生们面无表情,而有的教师读完,学生们仿佛置身于送总理的队伍之中,忘情地甚至不知道下课。这两种老师,不是因为知识水平有多大的差异,主要是第二种老师做到了“以情激情”。在读文章时,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忘我的大声朗诵,学生的注意力全都被吸引了。只有让孩子有一种置身于文章场景中的感觉,他们才会因文章主人公的喜而喜,因主人公的悲而悲。这样的学习,会给其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的要义自然就全部掌握了,而且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充满激情的小学语文课堂好过死气沉沉的课堂不止千倍。要让孩子动情,教师必须先动情。

三、教师要适当加上肢体语言,激发孩子激情

很多人都有同一个疑问:为什么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朗读,会给听者带来不同的感觉。其实原因有很多:朗读的人有激情,并且这种激情感染了听者,这就是一个成功的演讲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发现,语言已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不妨加上肢体语言。因为肢体语言作为语言的一种,不仅能够引起听者的注意,更有助于动作发起者表明自己的意思。双管齐下,相信教学效果一定会非常好。如今的教育,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渊博的人才,更需要能够调动学生听课积极性的教师。

让激情教学引领中职语文课堂 篇7

因此, 我认为技校的课堂改革在于如何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其中最行之有效的就是要激情教学。也就是我们所倡导的让激情教学引领中职语文课堂。

所谓激情教学法, 就是用激情去进行教学, 用激情去吸纳和传播知识, 用一种高亢的精神状态、真挚深沉的情感, 通过不同的交流方式, 把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紧密有效地结合起来, 完成教学的目标, 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碰撞, 智慧得到启迪, 潜能得以挖掘。要上好课, 必须有激情, 没有激情的教学, 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 纵然是有再好的教学手段, 如果没有感染力, 也如同生锈的钝刀, 哪怕再好的内容也难灌输给学生。传统教学之所以面临创新教法激烈的挑战, 在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滞后落伍, 缺乏激情, 无法及时适应时代的变化和人的需求。

因此, 激情教学法在我们中职院校的推广和应用变的十分的重要和紧迫。

那么, 我们要在课堂上就要采用激情教学法, 如何采用激情教学法, 激情从何而来, 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激情从何而来呢?

最为重要的是来自语文教师的爱———-对学生的爱和对语文的爱。一个对语文教学感情冷淡, 对学生漠不关心的语文教师是绝不会迸发出教学的激情的。

第一, 爱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植根于爱, 热爱学生是教学激情产生的根源。

因而我们在教学中, 要用自己的激情来打动学生, 教师的每一个微笑, 一句幽默, 一声问候, 一点抚慰, 都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 从而增强彼此的信任和交流,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第二, 爱语文教学。

德国语言学家洪特堡说:“民族的语言就是民族的精神, 而民族的精神就是民族的语言, 语言与民族精神千丝万缕地联系在一起。”

汉语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显著的文化特质, 它蕴涵了丰富的民族文化, 承载了五千年文明的积淀, 博大精深, 浩瀚广袤, 语文教学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 延续民族精神, 弘扬民族传统和美德的重任, 语文教师应该为能担此重任而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并以这种骄傲和自豪满怀激情的投入教学。

第三, 语文课堂借助情景进行激情教学。激情的表达、情感的传递都是要借助一定的“境”的。比如在学习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时, 我们可以用一幅《江山多娇》的国画, 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的雄浑景象, 油然生起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为祖国建功立业的壮志

第四, 文本激情——————挖掘文本“诗意”,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一篇篇优美的诗文, 都是丰盛的文化大餐, 都值得用心灵去解读, 去体悟。教师领悟了, 才能以此引导、启发学生, 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深味人类文化的精典, 享受学习的过程, 点燃课堂激情。

第五, 引进时代“泉水”, 激活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努力求新, 增加有效提问, 减少“是非型”的无效提问, 把课上“活”。可根据具体的单元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的需要, 广闻博采, 时时引进时代的“泉水”。

如:

(1) 适当抽换教材。抽掉一些没有用的, 意义不大的课文, 换上一些职业类学生喜欢的、对今后工作有帮助的课文。

(2) 增设“文化快餐”。开设“成语接龙”、“诗歌朗诵”、“三分钟演讲”等活动。

(3) 补充内容, 扩大学生阅读面。语文教学, 只有经常拓展延伸, 在教学内容上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才能体现语文活动是一种创造性艺术。在做《六国论》的教学案时, 同时给学生拓展《过秦论》等其他文章, 与之作比较, 分析异同, 从而使其更好地领会作者的复杂感情。

第六, 用较高的人文素养, 提升学生情操。

“打铁先要自身硬”;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素质。

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要更新, 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基础, 也是先决条件。

第七, 信息技术激情。

形象生动的画面, 标准逼真的情境朗读, 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 能把学生带入一个有着丰富美学信息的学习情境中去, 学生主动探索美, 发现美, 感受美。

第八, 言语激情。

马克思说:“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 同样的教学内容, 同样的教学方法, 因为语言的不同, 其教学效果可能就是天壤之别。

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 要求语言要丰富、准确、精练、逻辑性强;表达要清晰、形象。讲课声音大小、速度快慢, 都要讲究;不但做到抑扬顿挫, 富有幽默感和戏剧性, 更要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如何融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这就要求自己要有渊博的知识。

语文教学中的“激情语”刍议 篇8

激情语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教师优美动听的教学语言。激情语绝非只是声音洪亮。高亢的语言可以引起学生片刻的注意, 但是时间越长越让人产生听觉疲劳。优美动听的教学语言是增强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重要因素。生动别致的语文教学往往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激情语的另一表现形式是富于激励性的教学口语。激励性的教学口语是调动学生主动性的重要因素, 它能让语文学习活动始终沐浴在情感的河流中。如此, 学生的思维才能处于最为活跃的状态;学生的灵魂才能在情感的高峰体验中得到陶冶与塑造。

由此, 笔者认为, 为点燃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并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激情语。

一、抑扬顿挫, 声情并茂的课堂语言

一位语文专家曾说过:“语文教师的一口普通话可以讲得不是特别标准, 但他一定要充满激情。”激情体现在课堂语言上, 就是教师要善于驾驭课堂语言, 诵文本, 要读出文本语言的跌宕起伏, 诵读诗歌要读出诗歌的抑扬顿挫, 诵读散文要读出散文的文美情美, 诵读小说要读出小说的扣人心弦。“言为心声”, “语无定势”, 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腔调的高亢、舒缓, 语音的强弱, 节奏的快慢, 只要合理配置, 对比鲜明, 就可以增强语言的音乐性和感染力。

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真正掌握一种教学法的教师, 他是会随机应变的, 他的教室是生气勃勃的……”。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 那么, 在这种教学法之上, 还有一把总钥匙, 它的名字叫做“活”。就像世界上没有只有一个音符的好歌, 林中百鸟的合鸣才更动听悦耳一样。语文课堂教学更要求教师能够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实际, 有针对性的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给课堂注入活力和朝气, 让学生在灵活多样教学方法的指导和牵引下感受到教师教法创新带来的学习乐趣,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张弛有度的课堂结构

“文似看山喜不平”, 上课也是如此。一堂平铺直叙的课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语文课堂教学的激情策略, 体现在课堂设计上, 就是要求教师要像编剧构思剧情那样, 精心构思情节, 尤其要很好的编排设计体现课堂教学的高潮部分, 给教师在课堂上发挥激情提供时间和空间。大凡成功的语文课, 就像一次成功的演出那样, 总有让听者、观者深深折服的“亮点”, 而这“亮点”恰恰就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激情燃烧点。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的实施上, 就是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运用设问, 巧设悬念、作铺垫等手法的运用, 使课堂教学过程呈现出变化起伏的层次感。

当然, 运用激情语应该把握一个“度”。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总是以激昂的情绪, 饱满的精神, 奕奕的眼神, 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融为一体, 那他就能拨动学生的心弦, 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但要注意“过犹不及”。激情语的运用应把握一个“度”。这个“度”就是“恰到好处”。人们啧啧称赞于宋玉所描述的东家之子的美貌:“施朱则太赤, 着粉则太白……”。东家之子的美就在于恰到好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激情语发挥也应该“恰到好处”。

首先, 音量音速高低起伏, 错落有致。如果声音过高, 会使学生疲劳;过低又容易使学生精神涣散;语速过快, 学生没有了思考的余地;语速过慢, 就犹如催眠曲让人昏昏欲睡。

其次, 表情恰当, 过火则失当。讲课是有表演的成分, 不一定讲课就是要死板的站在那里, 一本正经。但是教师又不是演员, 不能在课堂上痛哭流涕, 仰天长啸, 但可以用语言这种独特的艺术演绎喜怒哀乐。

除此之外, 课堂上教师还应学会控制情绪。不能把自己在生活中的不如意带进课堂, 忘却生活中的不痛快, 始终以愉悦的状态出现在学生面前。

以有效的教学策略促激情语文课堂 篇9

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语文课程是一门人文性非常突出的课程, 语文教学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艺术色彩, 本应创设最活跃、最有激情的课堂。 但现在很多学生已经把上语文课当成了一种负担, 怕读课文, 怕口语交际, 怕习作, 更怕那深不可测的阅读。 笔者认为, 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类型的课堂模式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一, “问不断”型。 从教师打开课本那一刻就开始问:“今天我们要学哪一课啊?”“作者是哪一位啊? ”“带着这个问题去读, 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啊? ”……学生本想仔细品味那个段落, 本想深入地了解某个故事情节, 可教师一连串的问题抛过来, 真是 “问不断, 理还乱”, 学生哪有闲暇去“品”、去“悟”呢?

其二, 木讷型。 这样的课堂好比一沟死水, 清风激不起半点涟漪。 教师的语言呆板, 缺乏魅力, 又或许是“茶壶里煮饺子———倒 (道) 不出来” 。 多么精彩, 生动的文章, 在课堂上无外乎认字、识词、分段、总结;多么曼妙的语句, 经教师分析, 只剩“比喻、拟人、夸张、反问”。 教师对于语文教学的理解浮于表面, 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了兴趣。

二、怎样才算“激情四射”的课堂

语文课堂中激情的火花应是一种对文本深入领会并理解之后在学生内心产生的一种与作者强烈的共鸣。 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度的热情, 积极地参与, 是我们渴望已久的一种教学状态。 那一刻, 读者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达到了一致, 从而精神振奋, 思维活跃, 进入一种急于表达又渴望深入探究的最佳状态———伤心处, 为之动容;圆满时, 为之欢呼。 教师和学生, 此时已和文本融为一体, 在字斟句酌之间感受其中的喜怒哀乐。

三、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不仅是语文课, 其他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也围绕这一目标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笔者认为, 新理念下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策略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下面我就自己和周围人的一些有建设性的做法作总结:

一是互动策略应用之———教师言语“煽情”。 近些年来, 电视媒体上的娱乐和情感类节目备受大众欢迎。 其成功秘诀之一就是主持人擅长“煽情”, 令观众随着他的话语或喜, 或忧, 或悲, 或怒。 教师应提高这方面的素质, 力求通过描摹、渲染点燃学生的激情, 也就是以情动情。 在师生互动的同时, 为学生和文本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最终实现学生与作者、与生活互动。

我听过一位教师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文章, 学生们谈到李大钊同志受过刑之后仍然坚强不屈, 读到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句子, 这位教师用高亢的声音发出了感叹:“李大钊, 真英雄, 真豪杰啊! ”所有学生和在场的教师都被他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 谁说语言是苍白的? 我分明看到学生眼里闪着泪光, 分明听到学生们用“宁死不屈, 临危不惧, 视死如归”等一系列恰如其分的词语表达了对先辈的崇敬。

新课程理念指出, 教师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指导者、服务者, 更是一名参与者。 教师的参与, 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学生的参与, 为课堂注入了鲜活的动力。

二是评价策略应用之———得到认同膨胀兴趣。 人人都渴望得到赞美, 得到别人肯定性的评价。 这一评价可能来自于家长, 可能来自于教师, 也可能来自于学习伙伴。 所以, 多元化的评价策略的应用在语文课堂上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及时的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为他继续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课堂上, 我会夸奖他课文读得流畅, 家长会上我会表扬孩子的作业写得工整, 交际课上我会称赞他说得有条理, 习作课上我会展示他的好词好句。 也可以让生与生之间互评, 使得学生从各个方面认识到自己的进步。

三是学科整合策略之———运用现代技术手段。 现代技术手段, 将小学语文课程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优化, 提高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都非常有意义。

识字课上的动画演示, 阅读教学中的资料搜集, 口语交际、习作课上的情境创设, 常常会使学生达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间接经验和直接体验, 达到传统课堂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 在上面的几种成功模式中, 几乎都用到了现代技术手段。 这是学生的需要, 也是时代的需要。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激情艺术 篇10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 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 创设富有情感教学情境, 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 同时, 也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何为情感?从心理学角度讲, 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态度和心理反应。从语文角度来讲, 是指教师为再现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意境而洋溢于课堂教学中的情绪色彩。情感这种积极而活跃的非智力因素, 对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有着特殊的作用。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情感来教育和感染学生, 营造一个充满情感的氛围, 让学生的学习情绪变得积极、主动, 让他们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树立信心, 增强能力, 发展个性, 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一、努力实现“三情”统一

语文课堂教学的“情”应当是教情、学情、文情三情的统一。语文课文中有祖国壮丽的山河、世界重大的事件;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有爱的博大与永恒、情的纤细与激荡;有生命的真实与完美、宇宙的依存与和谐;有历史兴衰, 万家忧乐;有民族精神, 人类智慧……所有这些, 都需要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碰撞、激发, 从而实现生命对生命的感召, 引发生命的递进与升华。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连通读者和作者的心灵彩虹。如果在教学中学生和文本对话不能“披文入情”, 和作者在情感上不能共鸣, 那还有什么魅力可言?语文教材的选文要求文质兼美、言情并茂, 每篇课文都是作者心灵的感应, 充满丰富的情愫, 都可以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理想的追求、艺术的崇尚。创设情感氛围的教学过程, 不仅是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 也是学生心灵的体验过程。鉴赏一篇课文, 需要师生的心灵共同感悟、体验和接受, 这是人与人心灵最微妙的接触, 情感上最细腻的交流。于漪曾说:“教师要努力运用语文佳作中所包含的真挚感情, 叩击学生的心弦, 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 激发他们爱憎分明的感情。这种情感是高尚的, 健康的, 向上的, 火热的。”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以情育人的过程, 而且也是爱的传递过程。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认为:“教育者不能没有感情,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 没有情感, 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由此可知, 爱的情感是教师实施教育的前提。教师要用爱来教育学生, 创造爱的情感氛围, 让学生沉浸在爱的阳光里, 吸取知识的营养, 用真诚和善意去关爱每一位学生, 让他们感觉到学习和生活中充满着爱, 用爱拨动学生的心弦, 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学生的情感一旦被充分激发起来, 课堂教学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爱是一种最美好的情感因素, 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犹如玫瑰花静悄悄地散发芳香一样。过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注意到这种奇异的力量, 但我们现在绝对不能否认它的作用。

二、精心设计, 努力营造情境

要做到“三情”统一, 教师必须储情于心, 并用激情引导学生入境体验。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这个过程, 是变化的、起伏的、曲折的。语文教师应该运用具有艺术性和感染力的语言, 把美好的情感生动地灌注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引人入胜的情景, 来达到以情动人、以情育人的最佳课堂效果。一个意识到自己崇高使命的教师, 总是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学生, 使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 体验成功的愉悦。教师要用文章中的情感、自己的情感去诱导学生的情感, 激起他们情感的波澜, 使他们完全沉浸在情感波涛之中, 受到情感的熏陶和人格的感染。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陈情表》是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古代的文言文属于古代散文, 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和考试来说, 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要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而《陈情表》又是一篇字词较多, 以情动人的文言文。从学情来分析, 文言文模块一直是许多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老大难问题, 因此,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来完成教学任务。课前我们可以和学生一起挖掘资料,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目的等内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音响、多媒体等手段来创设特定的情境, 去感染学生, 架起教师、学生、作者之间的感情桥梁, 让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之中, 让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 深刻领悟文本的思想精髓。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互相赏识, 这是师生间情感的真实流露, 是师生间相互的肯定和鼓励。学生因为得到教师的赏识, 获得了语文学习的自信和快乐, 教师因为得到学生的肯定, 也能获得语文教学的满足与愉悦, 这种最佳的教学状态能够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语文激情教学法 篇11

【关键词】中学语文 激情教学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67-01

激情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一定教学情境的作用,为了追求教学自由、本真的教育效果,而产生的促使师生乐教乐学、昂扬亢奋的情绪状态。激情教学是教师热爱教育的情感与教学智慧完美相结合所呈现的一种教学艺术现象。其本质是教师由于对教育事业的痴迷,而从内心深处迸发出的强烈情感与潜在的教学智慧瞬间结合的心理现象。

一、激情教学艺术的基本特点

1.体验性

“激情教学艺术”要求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情感体验。教师与学生要体验生活,体验教材中角色的情感感受,体验文学语言中饱含的真情,体验教学情境中身临其境的感觉。体验性是“激情教学”对教师与学生的基本要求,没有敏感的体验性,激情教学便无法真正的开展与实施。

2.调控性

由于教学激情具有感染性、爆发性等情绪特点,具备“激情教学艺术”的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讲究调控性。教师与学生在进行激情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调控好双方的情绪情感,很可能会出现失控的教学后果。因此,掌握“激情教学艺术”的教师必须具有情感调控力。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掌握激情教学艺术的策略

1.巧设情境教学法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是进行激情教学的重要途径。那怎样才能让学生很快地进入作品的情境中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采用巧妙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诱发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激情的导入,可以引领学生进入情境。生动的导入,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实践证明,或创设一种情境,或高唱一首歌,或竞猜一个谜,或播放一段乐曲,或表演一个小品,或朗诵一首诗,等等,均有良好效果。

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生动和色彩艳丽的图象,优美的音乐,把难以表达的语言转化为具体的,可以直接耳闻目睹的生动形象,可以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充分的学习情境。

2.美读朗诵涵泳法

美读是一种高层次的语文阅读方法,其目的在于传达语文所蕴涵的美,获得美感,让学生能够领悟情感,引起共鸣,从而发展语文阅读能力。教师和学生的朗读,将课文中无声蕴情的文字化成有聲有色,充满感情的语言,调动其听觉、视觉、感觉,扣击其心弦,达到激发情感的目的。在教师范读或学生的自读中,学生体会文章情感加深理解,进而在涵泳诵读中丰富语汇,意会文章不可言传的入微之处,唤起激情,进入意境,就应凭借朗读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所以要求教师为学生作示范朗读,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情境。

例如:有些好诗本身就是诗人一唱三叹吟出来的,读者只有在反复的吟诵中方能真切体验出诗人的复杂情感。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要让学生体会这首词感奋与感伤的双重感情色彩,需师生逐句反复品读,深入理解苏轼当时既有建立功业的奋发之情,昂扬之志,却又涌动着失意之苦,难言之隐的无奈之情。

3.角色扮演

对于课文中选入的戏剧,可组织学生们装扮成剧中人物,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表演。如《茶馆》、《屈原》、《雷雨》等作品都具有很强的表演性,可以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体会人物情感。学生为了表演好各自的角色,不但上课时专注,课下也要一起讨论,琢磨人物的身份和性格,仔细揣摩人物说话时应有的语气、神情和动作,反复排练以求情态逼真,言行毕肖。我在教学《雷雨》时就安排了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的环节,让学生也当一回演员明星。安排表演的是周朴园和鲁侍萍矛盾冲突最激烈的一个片段。周朴园怕自己的丑事公布于天下,怕鲁侍萍破坏他的声誉,用各种丑陋的伎俩威胁恐吓鲁侍萍,而鲁侍萍也用坚强和自尊有力的回击了周朴园。这个片段只需两个学生表演就可以了,但我却把表演按拍电影的形式进行组织排练。设置了一个表演团队,由十几个学生组成。团队中有导演、编剧、舞台、服装、化妆、剧务、演员七个分工组成,在课下这个团队成员们自行编排合作排练,我作为老师不予干涉。经过一个星期的排练,这出戏在语文课堂上向班级同学们展演了。两个学生入戏的表演,展现了学生表演的天赋,他们的对白和神态都极具话剧演员的水平。同学们精心准备的演出博得了全班学生的一致好评,也大大鼓舞了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戏剧表演的队伍中来。

语文教学的美和诗意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体验,情感体验和道德体验。近年来,人们对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纷纷发表看法,对我国的语文教学提出质疑,缺乏激情的语文教学是指责的焦点之一。

参考文献:

[1]李永红.浅议激情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7)

[2]李国宾.初中语文教师激情教学法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17)

让激情教学在语文课堂上熠熠生辉 篇12

每一位语文老师应该都能体会到, “激情”对于语文课堂是多么重要。教师授课没有激情, 就得不到学生的认可; 学生学习没有激情, 恐怕连最基础的知识都掌握不好, 就更谈不上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当然, 我们所说的激情并不等于每一节课都要慷慨激昂, 精神亢奋, 这激情应该是教师从文本到学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 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激情飞扬, 魅力无限呢? 在这里我想结合一些实例谈一谈个人的感想。

一、用文本的内在魅力探寻激情

激情不可能凭空产生, 教师首先要深入文本, 钻研教材。我觉得教师在备课时, 先不要去看各种各样的参考资料, 而是自己用心去感受, 理解文本的价值意义, 体会作者的情感, 正确把握文本的精神。先让自己被文本打动, 然后再带领学生走进作品, 让文本成为学生认知和体验的桥梁, 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升华, 最终与作者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例如, 冰心的《谈生命》是一篇富有深刻哲理的散文, 作者把生命比喻成向东流的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 内容看似简单, 但字里行间却蕴含着真挚而又深沉的情感。融入了作者情感的“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都获得了生命, 这种情感仅凭十几岁的孩子所拥有的人生阅历是难以体会的, 因此就需要教师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去感染学生, 用自己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努力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快乐和痛苦是生命之歌的基本旋律,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再比如讲授《散步》这篇课文时, 我觉得对文本的分析就不能停留在文章的结构层次上, 而是要抓住“亲情”这一主题引导学生用心去品味。体会了文中三代人的散步之后, 我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与父母散步的感受, 想一想是否有那么一次散步, 一直留在记忆的某个角落。接着我又跟学生一起分享我和母亲的“散步”, 学生们感触很深, 整节课上, 浓浓的亲情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文本是激情的源泉, 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课堂上的热闹, 任何忽略文本的教学都只是华而不实的外在形式。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近文本, 走入文本, 在与文本的接触中去拨动心灵最深处的那根琴弦。

二、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激情

要想在课堂上激情万丈, 侃侃而谈, 吸引每一个学生的注意力, 光靠对文本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知识贫乏, 不懂得深入浅出, 举一反三的老师如何拥有激情。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其他学科的知识都有可能在语文中出现, 语文教师除了专业知识扎实, 还要博览群书, 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敬佩与喜爱。

在讲授《范进中举》这一课时, 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不是很了解, 于是我给他们介绍了乡试、会试、殿试, 还讲了当年曾国藩因为别人当面以“同进士”对“如夫人”而大发雷霆的故事。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同时也领悟到, 已经六十岁而且功成名就的曾国藩尚且看不破一个“同”字, 更何况区区一个范进呢? 这样一来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这个主题学生就能理解得更透彻。

我曾经参加过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荆州的一位女老师, 她上的是七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这是一位有着戏曲功底的语文老师, 她教学生用京剧的念白向各位老师问好, 原先觉得戏曲特别枯燥的孩子们一下子就被老师的激情所吸引, 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去了。在授课过程中, 老师又把戏曲知识穿插到各个唱段中, 自己教唱, 孩子们学唱, 整节课学生很轻松地就掌握了许多平常丝毫不感兴趣的戏曲知识。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最前沿的科学知识以及学生们喜爱的网络信息, 我们都要涉猎。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 知识渊博的老师, 才会让学生打心眼里欣赏、佩服乃至崇拜。因此, 永保“知识的源头活水”, 我们才能永葆教学的激情。

三、用发自内心的朗读点燃激情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教学被广泛地运用于语文课堂, 当需要教师朗读时只用轻轻地点击一下鼠标便有标准的语音播放出来, 教师似乎可以更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虽然播放录音也是一种教学手段, 但是如果教师亲自朗读的话, 学生不仅能听到声音, 还能看到教师的动作、表情, 感受到教师的语气、情感, 这样才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材中选入的课文都是经典之作, 蕴藏在这些经典中的情感、内涵仅仅通过看很难领悟得到, 非得认真地去读才能体会得更加深切。但是学生人生阅历浅, 情感体验也不丰富, 文章该如何读, 该用怎样的语速、语气读, 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并不能很好地把握, 这时教师发自内心的充满情感的朗读就很容易打动学生。他们在细心聆听时仿佛身临其境, 仿佛是在和作者进行交流, 仿佛是在与文中的人物对话, 乃至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

《安塞腰鼓》这篇课文大家都非常熟悉, 但是在南方孩子的印象中, 腰鼓只是晨练时中老年妇女们的健身器械, 虽然给学生们播放了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视频, 可是机器播放出来的画面仍让孩子们感觉比较遥远。看着学生那茫然的表情, 我开始了朗读, 从表演前后生们蓄势待发时的沉稳, 到表演中场面的壮阔豪放, 力量的刚劲激昂, 再到表演后鼓声戛然而止时的寂静, 我感觉自己的心与后生们连在了一起, 与安塞腰鼓奏响了共鸣, 与黄土高原融为了一体。学生们先是鸦雀无声地听着, 而后也情不自禁地跟着我一起高呼“好一个安塞腰鼓”。于是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纷纷模仿我读得精彩的句子, 后面的教学也就十分顺利, 下课了同学们仍感觉意犹未尽。

激情朗读的魅力不仅仅体现在散文、诗歌这些情感丰富的文体中, 在讲授学生们感觉十分枯燥的说明文时, 我同样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例如《故宫博物院》《大自然的语言》《说“屏”》这些课文, 一开始有的同学自己不愿意看更不愿意读, 但是在我有感情地朗读过后, 学生们才发现原来说明文的语言也很精彩。

在我看来, 一个朗读水平不过关的语文老师不是一个好老师, 因为老师的朗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 陶冶学生的情操, 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我们应该用发自内心的朗读点燃自己的激情, 点燃学生的激情, 引领学生走向更加绚丽多彩的语文世界。

四、用抑扬顿挫的声音和丰富的肢体语言传递 激情

清代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 其实讲课也是一样。缺乏激情的教师通常都是用一个语调上课, 没有语速、节奏的变化, 也没有轻重音的起伏, 学生们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所以语文教师讲课要特别注意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还要有节奏感。比如: 讲到难点时, 语速要放慢, 吐字要清晰, 还可以用疑问的语气提出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有时讲到关键的地方, 教师可以故意将声音放低一点, 轻声细语也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学生有所懈怠时, 教师就应该提高音量加重语气, 用饱含激情的声音引起学生的注意。上课时, 教师一定要把握好速度、重音、升降、停顿这些要素, 使自己的语言产生抑扬顿挫的效果。

除了声音的抑扬顿挫, 语文教师在讲课时还要配以适当的肢体语言。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 人类全部的信息表达 = 7% 的文字 + 38% 的声音 + 55% 的体态语。由此可见, 课堂上教师亲切的眼神、赞许的微笑、温和的表情、形象的手势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法宝。比如, 有的学生很胆小, 回答问题吞吞吐吐, 声音也不大, 我便微笑着朝他点点头, 这时学生就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鼓励, 说起话来也有信心了。再比如讲授《故乡》时, 我两手叉腰往讲台上一站, 杨二嫂的圆规形象立刻就鲜活了。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文章里, 讲到“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一句时, 我情不自禁地伸出右臂捏紧拳头在空中挥舞了几下, 没想到很多学生也跟着我一起捏紧了拳头, 我想这时学生的心里一定理解了什么才是中国的脊梁。激情就这样在教师抑扬顿挫的声音和丰富的肢体语言里传递、升华。

上一篇:设备质量控制体系下一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