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激情的语文课堂论文

2024-07-24

富有激情的语文课堂论文(精选11篇)

富有激情的语文课堂论文 篇1

高效课堂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我们要以精讲多练的方式落实教学重点,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发展熟练的基本技能;充分发挥孩子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语文,这样才能达到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营造健康宽松的氛围

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形成。因此,我们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时,我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愉快的情境,在上课时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当孩子们听到熟悉的旋律时,他们特别兴奋,甚至有几个孩子还小声地跟唱。像这样让他们在歌声中步入语文课堂,让他们在歌声中开始语文的学习,他们是非常乐意的。

二、设计精炼恰当的提问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因此,我们要紧扣教学重难点,并依据学生们的认知水平,提出问题,而且问题要合理,能让孩子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语文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及时调控教学进程,适时地启发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

例如在教三年级语文《西湖》时,我在上课时给出了几个问题:①人间天堂指的是哪儿?②站在西湖边放眼远眺能看见什么?③在西湖的湖心有小岛吗?④月光下的西湖又是怎样的呢?我的问题刚说完,孩子们就开始主动地去阅读课文,在文中寻找答案。一会儿功夫,他们便小手林立,抢着回答问题了。当这些问题都解决了以后,他们对于这篇课文也就有了大致的了解,下面的学习就显得容易了许多。

三、创设富有成效的活动

新课标指出: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起引导、组织的作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要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合理、科学地设置教学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让其主动地融入学习活动,并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

例如在教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时,为了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北大荒的过去和现在,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展览”,让学生们回家上网搜索关于北大荒的资料和图片。在第二天的课上,让他们四人一小组自由组合,综合几个人的结果,做出剪报。并且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围绕北大荒的过去和现在作介绍。当介绍完以后,再把他们小组合作的剪报张贴在教室的墙上,让所有同学都看一看各个小组的成果。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在自己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无疑比通过教师讲解获得的印象更加深刻。

四、编制紧扣重点的训练

课堂练习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佳途径。因此,我们的课堂作业要紧扣当堂的教学内容,并且要分层次,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并获得发展。另外,练习要精心设计,坚决避免重复,重视课后的辅导,对于作业中的共性问题要认真进行全班讲解,个性问题要单独解决,决不积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这样,练习才能成为高效课堂的保证。

例如在学完《北大荒的秋天》之后,我给出书上的一个题目:说说银灰、血红、橘黄、金黄各表示什么颜色?每读一个词你联想到什么?你能再找出几个这样类型的词吗?这样的题目,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一些内容,但如果让他们完整地解决还有一些困难。因此,在讲解时,要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学生们有疑难的问题。

五、构筑和谐愉悦的师生情感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两者的地位是平等的。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应学知识,积极思维,提高能力。教师要促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主动探索,认真思考,深刻钻研,相互讨论,主动提问,质疑解疑,变过去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灵活性,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我在教学《第八次》时,课文学完了,我让学生当老师,让学生提问题。话音刚落,学生们活跃起来了,一下子提出了五花八门的问题:“第八次指的是什么?”“布鲁斯王子打了七次败仗,他都失望了,为何又会有了激情,四处奔走,抵抗外国侵略军呢?”听了学生们的提问,我深刻地理解到: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就要蹲下来和学生做朋友,共同去体验、发现、创造和享受语文之美。

六、预设妙趣横生的结尾

一堂高效的课不仅需要一个好的开头,也需要一个完美的结尾。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和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因此,我们在语文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有趣的方式作为结尾,往往能令人难以忘怀。

总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加强师生合作教学,使课堂教学变为开放的、双向的、多渠道的、主体的信息传递和交换的过程。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是教学永恒的主题,也是我们教师永远的追求。在教学的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能力,真正发挥好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育教学形势。

富有激情的语文课堂论文 篇2

石河子二中王继敏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的“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显示,有86%的被调查教师出现了轻微的工作倦怠,58.5%的被调查教师出现了中度工作倦怠,29%的被调查教师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工作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班主任职业倦怠所产生的消极作用是“双效”的,它不仅影响教育者本人,还通过教育者影响受教育者,使之产生学习厌倦症。

——社会现象摘引

激情是克服职业倦怠的一剂猛药

什么是激情?

《辞海》解释为:“迅猛暴发、激动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如暴怒、恐惧、狂喜、绝望等。通常由个人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矛盾愿望的冲突,过度的压抑或兴奋所引起。往往伴随着某些内部器官的激烈活动和明显的、爆发性的外部表现。”

美国学者威伍在《激情,成就一个教师》中说:“想要成为好教师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伟大至少一部分出自天赋,这是无法传播的。然而,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激情的教师。”

作为一个从教十几年,十年间,我做过七个班的班主任,说实话,在大量而且繁杂的日常班级管理工作的消磨之下,我也有过疲倦,有过困惑,有过抑郁,甚至有过放下的念头。然而,每到通知我再接一个新的班级的时候,我总是毫不犹豫地说:“行!”,甚至在大病一场之后也没有放弃班主任的工作,没有“下火线”,其实,这里面的秘密只有一个,那就是——努力让自己充满激情。

对教育而言,激情表现在感情上是对学生的大爱,表现在行为上是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表现在工作态度上是热情洋溢奋发进取,表现在理想信念上是满怀豪情„„

激情是班主任必不可少的素质。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没有强烈的激情,如果不对邪恶、虚伪、侮辱人格、不讲原则等现象怀着毫不妥协和不可容忍的感情,那么要想在青少年的心灵中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的体系是不可能的。”

激情对班主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激情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

班主任要有理想,还必须有激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激情,是教师专业的生命,是班主任专业化的必须。富有激情的班主任会坚定不移地追求理想,会相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教育的每一天都是一首隽永美丽动人心魄的诗;教育的每一天都有梦,让人憧憬的梦,引人不懈拼搏的梦,富有激情的班主任相信孩子的心灵是蔚蓝的浩瀚的,孩子们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每一天都在成长„„这样的班主任会激情地投入工作,激情地走进孩子们的心灵,这样的班主任具有强烈的冲动、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人们常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还要说,从事教育是要满怀激情的,没有激情,这份爱就不会燃烧,就不会持久。如果缺乏激情,工作也就成为一潭死水,波澜不惊,浑浑噩噩,麻木不仁;就会缺少美

丽的梦、隽永的诗,味同嚼蜡,班主任工作也就失去了灵性,失去了生机,失去了意义。

第二,激情是不断进取勇于攀登的动力。

卡耐基说:“燃烧的热忱,凭着切实有用的知识与坚忍不拔,是造就成功的最常见的特性。”激情是人生积极的力量。激情让人不甘于平庸,激情促使人从一个高峰攀登另一座高峰,激情可以使人产生力挫群雄的千钧之力。教育的车轮要激情来推动,教育的画卷要激情来描绘。拥有激情的班主任永远昂扬着,永远潇洒着,永远意气风发、英姿勃勃。

班主任工作是科学是艺术,是永无止境,是没有至高点的,是值得殚精竭虑潜心研究的。而激情是班主任不断进取勇于攀登的巨大动力。

第三,激情是保持青春活力的保障。

教育是永远年轻的事业。班主任陪伴着“初升的太阳”一起成长。不能老态龙钟、未老先衰、忧心忡忡、牢骚满腹地从事这个事业,而激情是保持青春活力的保障。当心中盈溢着对教育的激情,就会舍弃尘世的喧嚣,心灵便回归到孩童般的纯净,头脑中会充满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每天思考的是如何让学生度过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教育生活会走出枯燥功利而逐渐丰满滋润起来。我们为学生而烦恼,而欢欣,而辗转,而痛苦着!正是这样的激情推动着精神的升华,激发青春的活力。

怎样才能唤醒激情并保持激情:

我带过的班级中,有四个是毕业班,每到最后这一年,经过一段勤苦而艰难的学习,学生总会有懈怠的时候,于是,我会以《为了我们的希望》为主题,进行了月考前的动员。主题班会开始,抛出一个个问题:“我们曾经信誓旦旦,我们曾经摩拳擦掌,我们曾经表示要创造奇迹„„一个多月过去了,我们是否信心依旧?我们是否依然慷慨激昂?扪心自问:面对今天,我们是否分秒必争?展望明天,我们是否依然信心百倍?”

紧接着,退一步,告诉学生近来的几次考试,成绩也许不尽如人意,这是正常的。然后,语重心长地引学生放远目光,器重读书机会。在铺垫之后,慷慨激昂地说:“同学们,当一个伟大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千万要忘记自己的渺小。为了自己的目标,我们应该苦其心智劳其筋骨。我们应该出身汗,瘦身肉,为我们自己的梦想,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高三(!)班的奇迹,加油啊!”这种激荡心灵的演讲往往能激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把学生的眼光又拉到眼前,表扬班内勤奋刻苦学习飞跃的某些同学,煽情:“同学们,当处于期盼考试的状态的时候,大概离成功就不会太远了。同学们,太阳既然天天从东方升起,还怕我们不会成功吗?”

然后,像一个为壮士举杯践行的大将,走下讲台,激情万丈,从第一个到最后一个,和同学们一一握手。同学们被感染了,一张张脸上都是充满信心和激情的神色。最后,再一次高呼:“为了我们的希望,让我们一起加油!”

这样的场面在我的班级中每隔一段时间都会上演。有人会问,怎样才能获得激情,我想,作为一个有终生学习任务的教师来说,这并不难,只要做到以下几点就行:

第一,读书。因为只有读书,才能让我们拥有更宽广敏锐的心灵,让我们拥有促使教育生命不断绽开花蕾的“源头活水”;

第二,增强事业心,这样就会在心灵树立起远大的航标,坚定不移地乘风破浪,激情满怀地高歌猛进;

第三,投入教育科研,提升理论水平,更热切地走进学生的心灵;

第四,高扬创新的旗帜,创新展开一个崭新的世界,吸引我们激情百倍地前行。

激情可以帮助我们取得成功。德育需要激情,因为德育是心灵的对话,是心心相印的记载,是以心激心以情激情的活动。激情,使德育富有感召力、震撼力,使教育增添了光彩。

德育工作者富有激情,才能“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语)青少年,才能使青少年产生激情,产生认知的渴望,产生参与的欲望,才会有智慧的灵动,才会使青少年获得深刻的感悟。

激情能震撼师生的灵魂,拨动生命的琴弦,点燃理想的圣火。让我们唤起对职业、对生活的激情!

富有激情的语文课堂论文 篇3

一、用教师的文学修养,感染学生“爱”语文

要想让学生喜欢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是语文的爱好者,并有着较为扎实的语文功底和宽厚的文化积累,只有这样,才可能“厚积而薄发”,才可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为此,我特别注重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努力以美的教学语言去感染学生,注重平时和学生交谈时的语言美。和学生谈话间,我经常会兴致勃勃地说:“我送你一句话!”“我想起一句诗!”在学生的作文本上我也经常会写上这样的话:“老师希望你吃得苦中苦,成为人上人!”学生显然对这些名言、古诗是非常感兴趣的,在我的感召之下,他们也逐渐开始积累名句,现在我班基本上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摘抄积累本,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语文的乐园。

二、用语文的自身魅力,吸引学生“品”语文

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载体,是与人的生命共存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语文中有无穷的魅力等着我们去挖掘。

紧抓课本中的佳作美文,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本中很多课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无不充满着迷人的美。我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个真、善、美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和感染,心灵得到净化与提升。每一篇佳作美文,我都是让学生反复诵读。在教学中我一般都会安排这样几个层次的读:自由大声读,读通顺读准确;分小节细细品读,每读一个小节,又分几个层次。比如,教学第一小节时,首先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试读,然后我让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读,在相互交流帮助下,学生越读越投入。我再请同学进行比赛读;分节读完,请学生将全文配乐诵读。经过这样一系列的诵读后,学生真正地品味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比如,七年级的“安塞腰鼓”“山中访友”“济南的冬天”等都是美文,很适合反复诵读。

扩展课本外的名家名篇,让学生广泛阅读。课本中的课文都是精而选之,具有典型性。怎样使学生品味到更多的名家名篇呢?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针对这一点,我广泛发掘班级学习阵地,让学生广泛阅读。如,在班中开辟了“每周必读”,让学生诵读、摘记,并进行评比;充分利用每天晚读报的时间,把每周星期天的读报时间设定为听读欣赏课,向同学们介绍一些名作,让学生欣赏、品读,体会到了诗情画意。另外,我还让同学们做好课外阅读摘记,并不定期进行交流,从而在班中掀起了广读诗文的热潮。

三、用教学的艺术魅力,诱导学生“懂”语文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努力赋予语文教学技能方法以艺术的美,让学生快乐、喜悦、迷醉。

在这方面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小组探究,让学生在研讨中“析”语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我在班中组织了六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每一组都有小组长,大家各有分工。课堂上,我首先将学习材料转换成问题情境,接着小组内按自学、发言、讨论、小结、互评的程序展开学习活动,然后大组交流学习情况和结果,进行适时地点拨和指导,最后产生结论。比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我就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赏析课文中写得美的句子,说说美在什么地方,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最后学生互评,老师点评,这样的形式,使学生在一种充分平等的活动中探究、启智,使学习活动变得自由轻松,交往情境变得融洽互助,信息传导多向畅通。

四、走向社会,使学生在实践中“用”语文

学生的学习,大多必须以其生活体验为基础,因而应该强调在自然中学习,在社会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比如,让学生找找身边的不规范字,为身边的实物写广告词,有的同学在给保护小草拟广告词的时候是这样说的:“小草在睡觉,请从旁边绕”;有的同学给喜良车行设计了这样的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喜良车”……让学生在生活中用语文,积累语文。老师要转变观念,坚持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丰富教师的文学修养,让学生“爱”上语文。

五、发挥语文的自身魅力,吸引学生“悟”语文

开展读名著、背古诗文比赛,促使学生广泛阅读。结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在每周都利用一节自习课,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进行讲名著故事比赛,或者进行背古诗文比赛。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十分踊跃,十分投入,认真准备,积极参与,活动气氛十分热烈,效果很好。而学生们就在这样的活动中,主动地广泛阅读,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了学语文的乐趣。

语文教学的本位就是重积累、重感悟、重读书,我努力把握住这一点,让每一堂语文课都上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让学生真正地爱语文,让学生真正地懂语文,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乐园。

追求富有“语文味”的课堂评价 篇4

语文课程渗透人文精神, 而人文精神是建立在言语形式之上的, 言语内容和表达形式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 不仅要关注“写了什么”, 也要关注“怎么写”。同样, 语文课上学生的“说”和“写”都是语言实践, 教师在实施评价时, 既要关注学生“说了什么”, 也要关注学生是“怎么说”的。

朱光潜在《谈文学》中写道:“我所要求的是语文的精确妥帖, 心里所要说的与手里所要写出来的完全一致, 不含糊, 也不夸张, 最适当的字句安排在最适当的位置。那一句话只有那么一个说法, 稍加增减更动, 便不是那么一回事……这种精确妥帖的语文颇不是易事, 它需要尖锐的敏感, 极端的谨严和极艰苦的挣扎。”这里固然讲的是文学创作, 但是对于课堂评价, 语言的“精确妥帖”同样是一项重要标准。

语文课的教学评价应该有“语文味”, 不仅要追求表达内容的准确, 更要考究表达形式是否“精确妥帖”。怎么才能让教学评价富有“语文味”呢?

一、用敏锐的听觉去捕捉信息

这里所说的“敏锐的听觉”包括倾听的态度, 也包括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 也就是朱光潜所说的“尖锐的敏感”。教师要极力营造沉静思考的氛围, 促使学生静静地读、静静地想、静静地听, 在倾听中捕捉表达欠妥之处, 适时地加以纠正、指导。

比如, 一位教师在教学《螳螂捕蝉》时, 问:“少年真的看到‘螳螂捕蝉’这一幕情景了吗?”

生:也许看到了, 也许没有看到, 他是想用这个故事告诫吴王不要轻易出兵。

师:看没看到不重要, 你读懂了少年的真正用意是来“劝诫”吴王的, 注意用“告诫”不合适。

这位教师既对学生说的内容予以了肯定, 又指出了表达中的问题,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瑕疵也不放过, 从而提醒学生用词要准确、表达要规范, 显示了教者良好的语言素养。这种倾听的习惯、敏锐的感受力, 教师不仅自己要具备, 还要创造机会, 营造氛围, 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评价, 在互评中练就“敏锐的听觉”。

二、用多维的视角去研读文本

语文课是围绕课本展开的, 课本是学生进行语言习得的直接范本。教师首先要研读文本, 发现文本中“精确妥帖”之处, 在对学生表达实施评价时, 以此为标准, 引导学生内化文本中规范的表达。

还以《螳螂捕蝉》的教学为例。

师:蝉、螳螂、黄雀的祸患分别是什么?

生:蝉的祸患是螳螂。

师:蝉的祸患是准备捕食它的螳螂。螳螂的祸患呢?

生:螳螂的祸患是准备捕食它的黄雀。

师:文中用的不是“捕食”, 找一找是什么。

生:是“啄食”。

师:用“啄食”好, 还是“捕食”好?

生1:黄雀“啄食”螳螂更妥当。

生2:黄雀的祸患是准备用弹弓打它的少年。

从“捕食”到“啄食”, 课文中有关“螳螂捕蝉”情景的一段描写中的动词用得十分精当, 教者在研读时, 视角经过内容的层面抵到语言文字的层面, 发现了文本表达的特色。当学生言语表达不当时, 通过评价予以指正, 这份敏锐正是源于教者对文本细致、深入的研读。

三、用智慧的策略去引导发现

锤炼“精确妥帖”的表达, 方法也是多样的, 可以直接告诉, 也可以激发讨论;可以示范引路, 也可以分析比较。以教学《谈礼貌》为例, 这篇说理性文章列举了三个事例讲“礼貌待人”的重要。教者要求学生分别概括这三个事例的内容。

学生甲:牛皋向老者问路态度不礼貌, 而岳飞很有礼貌, 结果老人给岳飞指了路。

学生乙:牛皋问路态度粗暴, 冒犯了老者, 而岳飞很有礼貌, 老者对他们的态度也截然不同。

师:学生乙有哪些词用得特别好? (态度粗暴、冒犯、截然不同)

学生丙:通过牛皋和岳飞问路时不同态度的比较, 说明礼貌待人好处多。

师:学生丙概括得与前面两人有什么不同?对于说理性的文章, 哪种表述更为妥当?

生:学生丙概括得更简练。

生:学生丙点出了举这个事例的目的, 是为了说明礼貌待人的好处。

以上案例, 就“如何概括更妥当”的问题, 教者通过评价、点拨, 首先启发学生词汇丰富对于表达的帮助, 接着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感知说理性文章“事”为“理”服务的特点。这一师生共同参与评价的教学片段致力于表达的最优化, 做了语文课最该做的事。

语文课程以培养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为目标, 学生在课堂上的语言实践本身就是在运用语言文字, 教师在对学生的语言实践进行评价时, 不仅要评价其内容, 更要评价其表达。所谓关注表达, 指的是关注遣词造句和语言的逻辑性, 日复一日进行这样的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 呈现的是倾听的课堂, 锤炼的是语言的功力。

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篇5

1 問题的提出

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谁是主体?赫尔巴特“教师中心说”与杜威“儿童中心说”之争引发了“百家争鸣”。教师是教育过程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控制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创新,引导学生向善。于是,教师自然成了主导,在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教学方法上教师拥有主动权。另一方面,近来有些专家提出的学生主体,以致不少课堂上出现了学生“众说纷纭”教师“听其不语”的现象,展现的是学生的肤浅的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在学校教学中,没有教师的主体就不会有学生的主体性。

2 语文课堂促进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性

2.1 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有利于凸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学生学习的收获在于学习的参与过程之中。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是获取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交流与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面是创新教学与传统教学相区别的标志之一。可以说,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会从根本上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从传统的讲授和被动的接受中解脱出来,能充分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2.2 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学生主体参与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其最突出的特点是“活”,形式上灵活多样,内容上丰富多彩。它不拘泥于课堂,它可以将课内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它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它让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 语文课堂促进学生主体参与的操作策略

3.1 以导入为切口,激活课堂教学氛围。兴趣也叫求知欲,往往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源泉。语文教师必须依据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一堂课的导入,往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口。只有当学生情趣盎然,热情高涨的时候,才更有利于他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上来。因此,一段充满诱惑力的导入语,有时甚至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如在教学《伤仲永》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你想成才吗?你认为成才依靠的是什么?(稍停)那么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是如何看待‘成才’的呢?他的作品《伤仲永》会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这段导语中,当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时,几乎说中了每个学生的心事,而且充满了诱惑力,学生的胃口一下子被吊起了。教师马上接着第二问:你认为成才依靠的是什么?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看法。而教师对此并不下定论,又抛出第三个问题,把学生的思路引向课文,使学生满怀期待地去学习课文,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3.2 以情感为体验,丰富学生间接感受。虽然新教材的课文都在最大程度上符合学生的成长观和思维观,但文章本身在内容上、时代背景上与我们的学生总会有距离,尤其是学生经历少,感受浅,直接导致理解的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教师再三点拨,学生也会“启而不发”。因为他们很难有文中那样的切身体会。这时,就需要教师唤起学生曾有过的经验或创设虚拟情境,让他们用熟悉的情感体验,由此及彼体验文本中的情景,

3.3 以问题为触点,激活学生思维。在语文课上,一个有启发性的或是带点叛逆性的问题,很能吸引学生,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并激活他们的思维,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木兰诗》,脍炙人口,学生喜欢学,但对木兰这个人物形象,以往比较传统的看法是“木兰代父从军,杀敌报国,是一个女英雄。诗歌表现了木兰顽强坚毅的品质和为国分忧、浴血沙场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教学《木兰诗》时,讨论完主题后,我抛出了一个问题:“都说木兰是一个女英雄,你同意吗?”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同意这个看法。在这时,我又提出了一个看法:“老师认为诗歌中木兰的许多表现,都表明她不配做一个女英雄。”我一说完,学生都一致盯着我,眼中透着疑惑,马上,就有学生重新捧起书本,想从中找出蛛丝马迹验证老师的话。这种带点叛逆性的观点,吸引了学生积极主动地从书上寻找答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3.4 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能力。新教材每个单元后,都有一个“综合性活动”,编设这一内容的意图在于,既将语文的外延延伸到了生活世界,又有目的地训练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如实践活动能力、听话说话能力、写作能力等,使学生的学习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其实老教材也有类似的教学内容,但对考试的评价却注重写作能力。于是,传统的做法就是省去了听、说、做,而只要求学生完成作文就成了。试想,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设计这一堂课,脱离了实践活动,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实践能力如何落实;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如何体现;学生联系社会、感悟生活的真情如何获得?

4 语文课堂促进学生主体参与需遵循的教学原则

4.1 民主性原则。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是促进学生主体参与的基本前提。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必须探索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必须确立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其主体意识,摒弃传统教学中专制主义的师生观和放任主义的自流观,创造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使学生心理轻松自由,可以各抒己见。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才能给语文课堂带来无限的活力与生命。

4.2 活动性原则。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只有投身于活动之中,其主体地位才能得到较好的落实。形成活动的基本属性就是主体参与,主体参与是活动产生的基础。教师应规范、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按认知结构及教学需要进行重新编排设计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促使学生主体性形成并达到优化。在这种活动性原则下,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情趣盎然。

总而言之,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观念,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归根到底是要促进学生主体参与,让学生多活动、多体验、多表现,当师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时,课堂也就显露出无限生机来。

参考文献

[1] 钟启全《对话与文本:教学规范的转型》

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篇6

一、导语精妙??抓住人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上课开始, 老师用精彩的导语创设情境, 这样可以一下子激发学生的兴趣。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 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 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 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 巧妙设计, 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 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 扣人心弦, 生机盎然, 充盈着美的气息, 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如我在上李白的《将进酒》这首诗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 我们先来猜一个字谜 :“酉时下大雨”, 大家试试看, 是哪一个字, 学生兴趣盎然, 一下子课堂就活跃了, 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开来, 反应较快的同学运用谐音就猜到了是“酒”, 我因势利导, 继续引导, “酒是一个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 尤其我国古代文人与酒有着不解之缘, 他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与酒有关的名诗佳句, 同学们能否举些例子?”学生记忆的闸门打开了, 纷纷举起了手, 说了许多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我继续引入, “这样看来, 酒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道具, 当你举杯的时候, 你会想起家乡、父母、欢乐、悲伤……看样子, 酒常与某种情感相连, 那么李白借酒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呢?今天我们来一同欣赏李白的《将进酒》。”这样导入, 就像是一块磁铁, 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 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

二、运用媒体??渲染气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创设语文情景, 画面、音乐对渲染情境, 激活学生的想象思维是一种重要手段。音乐与语文有相通之处, 都是反映社会生活, 表情达意。如果能把画面、音乐语言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 教学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 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 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在教学《短歌行》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曹操画像, 讲述曹操一生的经历, 播放《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画面, 使学生充分感受形象。借助图片, 可以把人物精神具体化、形象化, 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音乐对渲染情境、创造气氛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再播放配乐朗读, 又不失时机地把学生带入情境中, 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参与表演??洞察内涵

新课程的理念, 就是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为他们营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 全身心地参与。在语文教学中, 让学生表演课本剧有时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上台表演小品。学生想象并模仿焦仲卿、刘兰芝以及焦母和刘兄的神态、动作、语言等, 使课文中人物栩栩如生地活跃在全班同学面前, 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人物的不同个性。小品的表演促使学生理解课文, 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提高教学活动的吸引力, 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四、课前三分??尽展才艺

在每堂语文课前让学生轮流上台, 或演讲、或朗诵、或高歌一曲, 一天一个话题, 传学生心声、扬学生鸿志、抒学生情怀、发学生所思。我再做个小结, 或评价、或借题发挥、或幽它一默。于所悟、所感、所笑中拉近彼此悬殊的心, 让平等与真诚永远回荡在语文教学之中。如最近我们上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每堂课前都有一位学生事先在黑板上写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 一上课就像老师一样给大家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上台的同学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其他同学在潜移默化中真正感受诗歌语言的精粹, 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提高了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五、以趣结尾??余音缭绕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 一堂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 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 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 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 有如咀嚼干果, 品啜香茗, 令人回味无穷。一堂好课的结尾, 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 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 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如上完《陈情表》我是这样结尾的:《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你们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是友情, 深深憧憬的是爱情, 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作者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 有所行动, 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最后, 请同学们一起再一次有感情地诵读全文, 体会作者催人泪下的真挚情感!

六、教态亲切??尊重学生

把微笑带进课堂, 把心交给学生,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鼓励。情感教学是生命课堂的支柱, 真诚的微笑是建立融洽和谐师生关系的良药。带着微笑进课堂, 学生少了压抑、焦虑;多了乐观、自信。学生就会身心放松心情愉悦地去学习。把心向学生敞开, 让每一位学生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中感受到师爱和鼓励。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就像是一篇流淌着诗情画意的散文诗。讲究营造教学气氛艺术。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 它是创设活力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 做到情绪饱满, 态度和蔼, 语言亲切, 富有激情, 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教师运用这种审美化、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讲课, 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 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每一堂语文课我都会带着微笑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总之, 创设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的有效生命课堂还需要我们语文老师们不断探索。当我们教师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工作, 饱满的激情投入课堂, 抑扬顿挫的节奏调控教与学的活动, 用真爱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心与心彼此沟通的桥梁, 以终身学习的态度和学生达到共勉, 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和塑造一批又一批的新人时, 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生命的活力。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本文探讨了如何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生成让语文课堂富有灵性 篇7

要让“生成”成为课堂创新的灵魂,需要以下几个条件:

一.“生成”需要预设为其提供平台。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突破教材,设计新的训练点。这个“新”是有新意,能够启迪新的思维,新的想象,富有诱惑力,使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教学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笔者在《斑羚飞渡》一文的教学中,尝试着设计了新的训练,让学生与课文之间做了一次情感交流,深有开启学生发散思维、打动学生心灵的感触。

《斑羚飞渡》是一篇极其悲壮感人的散文。在较圆满地欣赏了《斑羚飞渡》一文的精妙之后,我尝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探讨。我给学生布置了书面作业,要求以“这是一次———飞渡”为题,完成一篇课堂随笔,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真正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的填写情况可谓是百花齐放,如“生死抉择的”、“跨越生死线的”,等等。学生一改往日作文的头痛惆怅,写起来神采飞扬,妙笔生花。由此看来,学生经过与语文的内在交流后,所产生的丰富的联想和心灵的震撼,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的最佳表现,是任何一位教师在课堂上精彩的说教所不及的。

二.“生成”还需要教师的“即时”发现。

正如布鲁姆所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及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在教学中,由于个人生活经验与相关知识积累不同,所以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也是千人千面,常常因许多不同声音的存在而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例如在学习《安塞腰鼓》一课,,同学们尽情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安塞腰鼓是古代激励边关将士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学生读出了涌动的灵气,这样的自悟自得,抛却了固定程式的束缚,使课堂中自由陈述的气氛很浓。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发表独特的见解,张扬个性;分享学习成果,体验成功快乐,学生在教师搭建的平台上展现生命的色彩。

三.“生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对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要有清醒的判断力,分析哪些生成有价值,哪些生成脱离了文本。学生突如其来的认识或问题可能是模糊的、片面的,教师对学生的“生成”应小心呵护,抓住其中的合理内核,捕捉蕴涵于其中的有价值信息,加以转换和提升,适时进行引导与调控。对于有价值的生成,要进一步拓展;对于浅表化的生成,要在肯定中引导;对于有偏差的生成,要在鼓励中补偏;对于有错误的生成,要在课堂上否定纠误。

例如《坐井观天》课堂片段

师: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

生1:小鸟说得对。

生2: 小鸟和青 蛙都说得 对 !(众生笑)

在这则片段中,教师本想以她的“微笑”让学生自己说出“错了”二字,但学生并不买账,仍在捍卫他的个性化的理解,尤其是部分学生的议论使这个生成性问题越来越尖锐,而这个极具探究价值的问题恰是达成“理解成语的寓意”这一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如果教师此时能把握住这一美丽的生成,在明确青蛙说的是没错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思考“青蛙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再一次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探究青蛙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对“坐井观天”这一成语寓意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探究自悟生活中“坐井观天”的人和事,学生将真正明白这个成语的人生哲理并终身受益。这才是真正的课堂生成的生命活力和教学的终极目标所在。

对话让语文课堂富有生命活力 篇8

1、解读文本, 感悟真情。

教师要陶醉在文学大师们丰富多彩的作品中, 要用心去感受、理解文本的价值意义, 体悟作者思想内涵, 感受作者情感跳动的脉博, 并且产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深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设计和教学环节的实施。只有教师先被文本感动了, 有了真真切切的感受, 教学时才能以真情打动学生。文本作为作者思想和体验的载体, 教师对它的价值和内涵的挖掘, 是把握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

2、选择使用, 重组整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 简化头绪, 突出重点, 加强整合, 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前, 应深挖教材内容, 吃透两头 (文本与学生) , 或选用, 或重组, 从而彼此有机融为一体;以情景为中心, 根据课程标准, 按照学生与教师的自身特点, 以及由此确定的教学目标, 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增删、归并处理。

3、换位思考, 精心设计。教师要换位思考, 时时处处替学生着想, 把自己的阅读思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过程, 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转化为学生的内化体会。为此, 就要精心设计好教学框架, 对所能想到的问题进行整合, 随时关注和扩展、丰富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 真正让课堂成为预设与生成交融的生态课堂。

二.生本对话: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1、进入文本, 鼓励质疑。

在语文教学中, 文本是语文学习的凭借, 因此学生不可避免地要与之进行交流和对话。此时, 教材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被理解、被记忆、被复述的对象, 而是与学生积极对话的另一个主体、另一种意识, 它作为一种表达, 与学生进行着意义的交融。学生面对教材时, 不仅仅是解释与记忆, 更重要的是理解。把语文教材当作主体, 促成学生与它的直接交流与对话, 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领悟和感知代替教师对课文的条分缕析, 对于改变当前语文教学复制有余、创新不足的现状是大有裨益的。

2、适时点拨, 当好“引路人”。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当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我以为教师好像一个“引路人”, 其任务是把文本介绍给学生, 促使学生直接面对文本, 跟文本的作者直接对话、交流感情。作为引路人, 应当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 该避让的就要避让, 不要过多地居间聒噪, 喋喋不休。只有当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故障”, 教师才出面帮助排除。

三.师生对话:奇文同欣赏, 疑义相与析

1、捕捉火花, 点燃思维。理想的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既要教师精心的预设, 又有学生精彩的生成。在课堂师生对话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花, 教师应敏锐地捕捉住它, 并予以引燃。布卢姆说, 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 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2、巧妙引导, 促进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 研究者, 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课堂上, 教师要善于抓住这种强烈的需求, 创设情境, 巧妙引导, 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参与不同体验的交流和争辩, 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积极, 感知更敏锐, 想象更丰富, 记忆更深刻, 从而超越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

3、对话拓展, 感悟生命。

一堂课就是45分钟的生命历程, 就是一幅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生命对话交流的鲜活的图景。教学过程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认识过程, 而是生命意义的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 是生命力量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是主体对于生命内涵的体验过程。教学不只是传递知识的活动, 而是一种生命活动, 学生在课堂上探究、对话, 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生命的历程。

语文课堂只有成为一个富含诗意和智慧的言语天堂, 教学过程才可能更好地变成一场富有独特生机和鲜活张力的美妙的对话旅程。

摘要:新课程倡导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所以, 在独立、充分感悟课文的基础上, 坚持平等对话, 坦诚交流, 师生间敞开心灵, 让思想与思想碰撞、心与心接纳、情与情交融, 让课堂对话焕发生命活力。

富有激情的语文课堂论文 篇9

关键词:开放,富有创新活力,初中语文,新内容,学科融合,课堂实践活动

一直以来,本应生动有趣的语文教学充斥着枯燥和无趣,导致学生变得越来越害怕语文、讨厌语文。 所以,如何重启语文乐园大门,让学生在这一乐园里恣意翱翔,应该成为我们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

下面,本文就结合我自身的经验,对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初中语文课堂的构建这一论题展开详细探究与描述。

一、给文本注入新内容,突破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局限

以往初中语文教学,教师将教学眼光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四十分钟,且采取的是以自身为中心的“ 一讲到底”“ 一问到底”的教学模式,只针对课本教材上的内容进行讲授,这就导致学生的视野变得狭窄。 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我们,就应在学生学好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给文本注入新的内容,突破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局限,让学生把学习触角伸向更广阔的空间中。

比如,在学习《 中国石拱桥》 这篇课文时,课前,我就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通过查阅课外书籍或者网络技术,收集有关中国石拱桥的资料,如桥的发展、桥的文化、家乡的桥等等,课堂上,对自己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享交流,并畅谈自己对中国“ 桥文化”的见解和感想,此活动一出,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且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踊跃,课后,我还要求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将自己所收集的有关桥的资料展现出来,如将资料打印出来贴在教室的板报专栏里,办成手抄报、写成活动日记等等,这样,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无法用一节课来衡量的,既开阔了学生眼界,扩展了学生视野,也使学生充分了解了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了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二、拓宽语文学科的广度,实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语文并非一门独立、自成一体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 所以,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只把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的知识传授上,而是尝试把其他学科也融入语文教学中,实现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从而拓宽语文学科的广度,开阔学生的眼界视野,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综合能力。

比如,还是以《 中国石拱桥》 这篇课文为例,对于课文中所描述的“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这句话,有些学生可能会产生疑问:这座桥的桥面这么长,为什么不会塌掉呢? 这时,我们就可借助数学学科知识,让学生自备纸张、橡皮,做一个相关实验:将纸张抻平, 把橡皮放在上面,结果纸张立马凹陷下去了。 接着,把纸张作成拱状,把橡皮放在上面,桥面稳稳当当,没有产生凹陷现象。 如此,我便使学生明白了,平面桥面和拱形桥面相比,拱形桥面更能承受重量。 而且,这样一来,既使学生的疑问得到了解决,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我国古代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 激发了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和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三、积极开展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孤陋寡闻、死捧教科书的语文教学,使得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乏味,学生也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的我们,应改变这种封闭式的教学手法,让语文课堂变得富有生动性和趣味性,从而使学生变得乐于学语文、善于学语文,比如, 我们可积极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堂实践活动,以此使语文教学走出高耗低效的困境,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比如,在学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 这篇课文时,因为文言文向来是学生抵触和恐惧的题材形式,所以,在学习这一课时,我就将原本以教师为中心一讲到底的教学形式, 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实践形式进行了转变,具体方法为:将其以白话文形式编排成小型剧本,选择积极性较高的学生,给他们分配好角色,如邹忌,邹忌妻、 妾,客人,徐公,齐威王等,然后将剧本中所描写的故事情节真实、 生动地演绎出来,如此,便使原本枯燥呆板的语文教学变得新颖有趣,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另一方面使学生深刻领悟了纳谏除弊,修明政治的道理。

努力营造富有教学机智的语文课堂 篇10

崔峦先生也问,“我们追求的是怎样的语文课堂呢?具有时效性才是语文教学不懈的追求”。那怎样的课堂教学会产生时效性呢?随着各类比赛的出台,各学科正努力营造“多彩”的课堂。教者们拿到一篇教材都想方设法使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够彰显“亮点”。

“亮点”,不是教师设计教案时固定的,而是指学生优异的课堂表现,它往往事先是不能预设的。课堂是师生的舞台,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其扎实的语文功底。如果课堂遵循了这样的原则,我们的阅读课堂一定也会显得“雅致”。营造这样的课堂,我们要懂得放手,舍去出现在我们眼前的那些“丰富的元素”,使课堂运行得更加扎实。当然,这需要我们教育机智。

不懂“放手”,谈何释重

[原音重现]

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乡愁》导人的片段师:如果一个人到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时间一长,他开始想念自己的亲人,这叫什么?

生:多情。

师:可能我问得不对,也可能你理解有误。好,我换个角度再问,这个人待在外乡的时间相当长,长夜里只要看到月亮就想起自己的家乡,这叫做什么?

生:月是故乡明。

师:不该这样回答。(教师有点急了)

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月亮走我也走。

师:我只要求你用两个字回答,而且不能带“月”字。

生:深情。

生:乡愁——(教师才如释重负)

[案例聚焦]

看完这个片段,令我们难以释怀,不是因为这样的导人太冗长了,而是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教学机智无以表现。在一问一答的教学中,教师仿佛在引领学生走进预设的世界,恰似“请君入瓮”。教师这一系列的评价语让原本就低沉的课堂徒增压力,课堂的主体在紧张、失落的环境下学习,怎么可能真正地如释重负呢?在这个片段中,教师太局限于自己事先预设的答案了,以至于对于学生的一次次“不如意的回答”束手无策。往往在教学实践中预设与生成是大相径庭的,对于课堂中这样的突发事件需要教师充满教学机智,要懂得“放手”——抛开自己的教案。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一切预设要切合学生的发展。

马克思·范梅南说:“教学机智是教师在精神上成熟的结果,是教师为掌握专门知识和养成与儿童交往的技能而做了大量工作的结果。”教学机智的生成是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淀,它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下逐步完善起来的能力。

此教学案例中,作为课堂的一个驾驭者,该如何处理这个生成雄的问题呢?我设想教师是不是可以作这样的引领:想念自己的亲人,这样的情绪就是“多情”,亲情、友情、爱情任何一项情感的流露都是“多情”的表现。而相信亲人、想念家乡的情怀可以说是“乡愁”。这样一来,水到渠成引到了课题上,可以说是直截了当切入正题,也不会让人觉得课堂导入矫揉造作,且完全遵循了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合作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

抛开华丽,诞生智慧

薛法根老师的课,正所谓“淡极始知花更艳”,于平凡中彰显简约之荚,于简约中更见教师的功底。他的课和他的教学理念是不谋而合的——教学要充满智慧。

薛法根老师执教《爱如茉莉》时,临近课堂尾声,他让学生在充分感受、理解爱后,预设了一个小练笔——爱如什么?

[原音重现]

师:在你们眼里爱是什么呢?如果老师要你来打一个比方。(板书: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认为这样的爱是什么样的爱?一分钟写一句话。

(学生书写后,交流)

生:爱如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巍们在生活细节中却时时刻刻接触着它。

师:改一改,稍微改一改,看不见摸不着,后面叫什么?简单一点。

生:但是我们的生活离不了它。

师:就是离不了。把这句话再读一读。(生读)

生:爱如春雨,丝丝柔柔,用自己来滋润万物,让别人过得更好。

师:滋润你,滋润我,滋润他。

生:愛如一本书,书里面是丰富多彩的,爱也是一样丰富多彩的。

师:爱情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生:爱如钞票。……

师:爱如钞票?有时付出,有时收获,有时又浪费。这是肤浅的爱情观。

(众大笑)

……

生:爱如荷花,是那样的出淤泥而不染。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对方。

师:纯洁的是吧。

生:爱如昙花,虽然只有一夜的灿烂,但却是那么的深刻。真是短短一夜,辉辉煌煌。

师:你要……

生:我觉得爱如森林。它充实美好,充满生机。

师:你看,他用森林比喻,能长久;他那个不行,太短暂。

[案例聚焦]

课堂的智慧在哪里?在他那恰到好处的点拨中、干净诙谐的语言里、亲切的鼓励下,这样的课堂细细品来,犹如沉浸在淡淡的茉莉清香中。

评价语的贴切与否直接反应一个教师的教学机智。薛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回答作出了恰到好处的点评。往往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作不出正面的、正确的点评,对于那些错误的、不贴切的答案只是持“无语”的态度。当然,这并不是说没有批评的课堂就是完美无暇的、充满赞扬声的课堂。就是体现学生发展的课堂,真实的课堂应该“批评”与“表扬”并存。

课堂中的“批评”少不了,“引导”丢不得。当学生回答到“爱如钞票”时,教师立即作出了回应——这种爱是肤浅的。从修辞手法上来看,学生的比喻并没有错。但是薛老师却在课堂上给予否定的说法,他引导学生积极地面对人生——肤浅的爱要不得!另外,有学生说“爱如昙花”时,薛老师结合另一个学生的回答对其进行引导:“他用森林比喻,能长久;他那个不行,太短暂。”可以说作为语文教师,他对“语文”的解读是全方位的,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也应体现“人文性”。如果我们为了华丽的课堂而摒弃了那些难能可贵的批评引导,那我们的课堂也只能赢得表面的光彩和暂时的掌声。课堂的智慧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精益求精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只有在不断的改进中才能发展自己的言语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构建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堂 篇11

1 营造和谐氛围

有道是:“亲其师, 信其道。”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一副冷若冰霜、波澜不惊、毫无生气的面孔, 师生之间没有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 其结果只能是教师“自得其乐”, 其“收获”便是学生的漠然。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容器, 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 一扇急需开启的大门。教师的责任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用心灵去沟通心灵, 用兴趣去激发兴趣, 用智慧去启迪智慧, 用情感去点燃激情。教师对学生的热情, 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灵距离,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因此, 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 只有师生之间平等, 学生才能向教师袒露胸怀, 才能营造生动、和谐的学习气氛, 才能最大限度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

2 激情导入新课

教师对学生不仅具有主导作用, 还有情感的感染作用。讲课的导语设计十分重要, 充满激情、引人入胜的导语极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 把握文章基调, 感情投入地“导”, 给学生一把理解文章内容、进入意境的“钥匙”, 形成“双向投入”。

如在讲解老舍《我的母亲》一文时, 笔者曾满怀激情地作了如下导语设计:“亲子之爱, 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同学们, 说到‘母亲’这两个字, 你们会想到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是啊, 我们会想到慈祥、勤劳、无私等。正如歌曲中所唱的, 母亲‘把爱全给了我, 把世界给了我’。母爱就像贴身的背心, 时时刻刻温暖着我们的心。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儿女还没来得及报答母亲, 母亲却永远地离去了, 这怎能不让人伤心?不让人怀念呢?1942年, 老舍的母亲在北京去世了, 差不多一年后老舍才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 于是, 他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了《我的母亲》来回忆自己的母亲, 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怀念!”这是本学期的第一堂课, 正是学生思念家乡、思念父母之时, 作品的主题与他们此时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他们的激情被点燃了。

3 激情感悟作者

语文文本的激情之流来自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之源。只有借助于对作者的了解, 把握作者人生阅历中蕴藏的情感因素, 才能由“知人”而“动情”, 才能将语文的激情转变为学习的激情, 进而营造出“激情语文”课堂所需的良好氛围。屈原的爱国、李白的浪漫、杜甫的忧患、苏轼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知其人, 才能使我们穿越时空, 品尝道道情感佳肴, 感悟到作者的情怀。

在讲授《宝玉挨打》一文时, 笔者将曹雪芹的身世及创作《红楼梦》的过程详细地向学生进行了介绍, 使学生对这部“批阅十载, 增删五次”“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的原作有了更大的期待, 产生了迫不及待欣赏文本的热情。

4 激情亲近文本

语文的激情, 是生长于文本之中的。亲近文本, 是构建激情语文课堂的基础环节。因此, 要寻找并发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只有当我们的心灵与这些情感因素碰撞而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时, 语文的激情才能被焕发。

教学时不要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 而要让他们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 是一种享受, 而不是负担。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 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 还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美的欲望, 而后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 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这样一来文字表面的意义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领悟, 文字背后的深层情感才能在思维的逐步深入中得以显现, 构成“激情语文”的各个要素, 在学习过程中一点点被捕捉、被发掘出来, 学生的情感才能被自然、被人类活动、被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激活”, 课堂才能因为“情动”而摆脱死气沉沉的状况。

5 激情朗读华章

在中职卫校很少能听到语文课堂上像小学课堂上那样的朗朗书声。其实, 精美的文章只有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让学生反复朗读, 才有可能获得某种情感体验。因为朗读能把无声的语言转变为有声的语言, 这是对文字信息的再创造。情意盎然的朗读, 或使人凝思静想, 心驰神往;或使人激情澎湃, 荡气回肠。学生读书一旦进入角色, 久而久之, 便会有所发现、有所顿悟。

如讲授舒婷的《致橡树》这首感情浓厚的诗时, 如果不断地去分析诗歌的内容:这句诗有什么含义?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效果可想而知。再好的课文, 如果教师讲解时缺少了情感, 则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 笔者一遍遍地与学生一起诵读, 语调时而舒缓、时而激越、时而坚定, 成功地点燃了学生情感的火花。在诵读中, 学生被女诗人平等、独立的爱情观深深感染。因此, 语文教师在授课时要给学生朗读的时间,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情感有一种“高峰体验”, 这样语文课才能变得美妙无比, 语文学习才能变成一件愉快、幸福的事情, 这也是返璞归真的教学艺术。

其实, 构建理想的“激情语文”教学模式最重要的环节还是教师自身的“激情”构建。教师的激情是建立在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 不断丰富阅历、提高修养、认真备课、充满自信、注重授课艺术等方面。

上一篇:5V论文下一篇:互动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