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堂要充满激情(精选4篇)
英语课堂要充满激情 篇1
身为一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英语课: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有条不紊”地授课,而学生则在下面认真地听讲和记录,但就是缺乏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积极性不高,课堂效率自然就不高。因此,我认为,要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让课堂充满激情,真正有“激情”的英语课堂,不仅仅要求教师充满激情地教,学生也要充满激情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
一、为什么要充满激情
在广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教育的多样化和多变性给教师提供了创造新的教学模式、增添了新内容的空间。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能力、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差异,重构自己的教学方式。而改变旧的英语教学模式,尤其是转变课堂上英语师生的主客体关系,让学生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仅仅起着引导作用,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解放思想,大胆突破,勇于创新”才是新形势下对英语课堂教学的要求。而作为年轻教师,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对英语课堂教学进行大胆创新和变革是非常有必要的。
教学不能是教师一言堂的独角戏,而应该是有师生共同参与的建立在师生和生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的复杂的活动,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孜孜不倦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英语教师应综合考虑和巧妙安排,使构成英语课堂教学的各要素之间搭配合理,穿插得体,衔接有序,融洽统一。
二、怎样充满激情
要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让学生活跃起来,让课堂充满激情。但是,在我们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却存在着以下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 单向传递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怕讲得少了、写得少了,学生听到的就少了、照抄的也少了。这种单向的传递方式,形成了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在这种教学气氛中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愉快和成功的感受,渐渐地使学生丧失学习的自信心。
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改变这种单向传递的教学模式,可以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多地给学生创设交际环境,组织小组合作、讨论,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各个环节中来,并尽可能地展示自我,让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学习的积极性得到真正的发挥。
2. 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教学手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和成功的喜悦。这是任务型教学模式所倡导的教学目标。
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和单纯地利用教材和粉笔完成教学的单一的教学手段,在满足教育教学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人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应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使他们的英语水平能够得到提高。(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基于硬件条件的限制,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学生听课和抄黑板的单一的教学手段,仅用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和一本备课本就能完成的整个教学过程,仍然是当前农村中学课堂教学的主流现状。)
3. 不能创设足够的情境让学生充分交流的教学不利于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也不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的形成。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大多数学生面无表情,只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课,当教师提问题时,很多学生双眼紧紧地盯着书来掩饰害怕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的心理状态。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在单调、乏味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学习,心情沉闷,学习被动,没有主动想要学习的激情,严重阻碍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而没有交际情境的教学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情感态度,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是不利的。
《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首先,要创设交际情境,情境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产生交际的动机和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心理活动。情境决定语言表达的意义,语言是客观情境的反映。没有情境就没有语言的意义,英语交际活动离不开语言的情境。
建立融洽、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交流渠道,营造轻松、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这样能消除学生的恐惧感,树立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于用英语进行交流。《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也逐渐地被应用到教学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可以将多种媒体形式集合在一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更容易地创设英语的交际情境,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使得课堂更加生动、更加充满激情。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水平是有利的。
三、需要注意的事项
嘈杂的不一定是激情,无声而强烈的也不一定没有激情。这就要求授课教师要深刻把握教学内容,不要一味地追求课堂激情的外在表现形式。
那么,课堂上过度的激情对学生有哪些不利的影响呢?
教师在课堂上过度的激情容易使学生感到疲乏和厌倦。
教师在课堂上要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高昂激扬的外在形式,会让学生和听课者感到有做作之嫌,不但不会增强教学效果,反而让人感到厌烦,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例如,有一个老师在讲解朱自清的名篇《春》的时候,一个四十多岁的男老师,在整堂课上夸张地表现出一种喜出望外的激情,除了引来学生的阵阵偷笑外,对学生理解课文并没有起到多大的帮助作用,增加的只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疲乏和对教师的厌倦。苏霍姆林斯基说:“决定教师语言效果的主要东西———是语言中的诚意。学生十分细腻地感受教师语言中的真实性,敏感地回应诚挚地语言。他们对不是出自内心的、虚伪的语言有着更细腻的感受。”对此,学生可能会因为对教师的不满意,而转变为对英语这门学科的排斥。
四、爱与激情的关系
教师的激情很重要,因为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不能离开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对学生的引导过程中,真心地付出了,通过实际行动给予学生帮助了,就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学生就会更信任教师并乐于向教师敞开心扉。只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更容易感染学生的情绪,整个课堂才能充满激情。
在新时期的英语教学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用教师的真情换来学生的激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创设足够的情境,让学生进行交流,最终必能实现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
构建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堂 篇2
1 营造和谐氛围
有道是:“亲其师, 信其道。”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总是一副冷若冰霜、波澜不惊、毫无生气的面孔, 师生之间没有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 其结果只能是教师“自得其乐”, 其“收获”便是学生的漠然。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容器, 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 一扇急需开启的大门。教师的责任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用心灵去沟通心灵, 用兴趣去激发兴趣, 用智慧去启迪智慧, 用情感去点燃激情。教师对学生的热情, 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灵距离,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因此, 教师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相处, 只有师生之间平等, 学生才能向教师袒露胸怀, 才能营造生动、和谐的学习气氛, 才能最大限度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
2 激情导入新课
教师对学生不仅具有主导作用, 还有情感的感染作用。讲课的导语设计十分重要, 充满激情、引人入胜的导语极易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 把握文章基调, 感情投入地“导”, 给学生一把理解文章内容、进入意境的“钥匙”, 形成“双向投入”。
如在讲解老舍《我的母亲》一文时, 笔者曾满怀激情地作了如下导语设计:“亲子之爱, 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同学们, 说到‘母亲’这两个字, 你们会想到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是啊, 我们会想到慈祥、勤劳、无私等。正如歌曲中所唱的, 母亲‘把爱全给了我, 把世界给了我’。母爱就像贴身的背心, 时时刻刻温暖着我们的心。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儿女还没来得及报答母亲, 母亲却永远地离去了, 这怎能不让人伤心?不让人怀念呢?1942年, 老舍的母亲在北京去世了, 差不多一年后老舍才得知这个不幸的消息, 于是, 他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了《我的母亲》来回忆自己的母亲, 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怀念!”这是本学期的第一堂课, 正是学生思念家乡、思念父母之时, 作品的主题与他们此时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他们的激情被点燃了。
3 激情感悟作者
语文文本的激情之流来自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之源。只有借助于对作者的了解, 把握作者人生阅历中蕴藏的情感因素, 才能由“知人”而“动情”, 才能将语文的激情转变为学习的激情, 进而营造出“激情语文”课堂所需的良好氛围。屈原的爱国、李白的浪漫、杜甫的忧患、苏轼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知其人, 才能使我们穿越时空, 品尝道道情感佳肴, 感悟到作者的情怀。
在讲授《宝玉挨打》一文时, 笔者将曹雪芹的身世及创作《红楼梦》的过程详细地向学生进行了介绍, 使学生对这部“批阅十载, 增删五次”“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的原作有了更大的期待, 产生了迫不及待欣赏文本的热情。
4 激情亲近文本
语文的激情, 是生长于文本之中的。亲近文本, 是构建激情语文课堂的基础环节。因此, 要寻找并发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只有当我们的心灵与这些情感因素碰撞而迸发出灵感的火花时, 语文的激情才能被焕发。
教学时不要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 而要让他们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 是一种享受, 而不是负担。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 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 还是艺术、思想的结晶。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美的欲望, 而后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 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这样一来文字表面的意义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领悟, 文字背后的深层情感才能在思维的逐步深入中得以显现, 构成“激情语文”的各个要素, 在学习过程中一点点被捕捉、被发掘出来, 学生的情感才能被自然、被人类活动、被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画卷“激活”, 课堂才能因为“情动”而摆脱死气沉沉的状况。
5 激情朗读华章
在中职卫校很少能听到语文课堂上像小学课堂上那样的朗朗书声。其实, 精美的文章只有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让学生反复朗读, 才有可能获得某种情感体验。因为朗读能把无声的语言转变为有声的语言, 这是对文字信息的再创造。情意盎然的朗读, 或使人凝思静想, 心驰神往;或使人激情澎湃, 荡气回肠。学生读书一旦进入角色, 久而久之, 便会有所发现、有所顿悟。
如讲授舒婷的《致橡树》这首感情浓厚的诗时, 如果不断地去分析诗歌的内容:这句诗有什么含义?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效果可想而知。再好的课文, 如果教师讲解时缺少了情感, 则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 笔者一遍遍地与学生一起诵读, 语调时而舒缓、时而激越、时而坚定, 成功地点燃了学生情感的火花。在诵读中, 学生被女诗人平等、独立的爱情观深深感染。因此, 语文教师在授课时要给学生朗读的时间,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情感有一种“高峰体验”, 这样语文课才能变得美妙无比, 语文学习才能变成一件愉快、幸福的事情, 这也是返璞归真的教学艺术。
其实, 构建理想的“激情语文”教学模式最重要的环节还是教师自身的“激情”构建。教师的激情是建立在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 不断丰富阅历、提高修养、认真备课、充满自信、注重授课艺术等方面。
倾注人文,让课堂充满灵动的激情 篇3
源于叶教授那句话的震撼,在讲读《小珊迪》一课时,我们从人文关怀的角度重新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对小珊迪的同情,使学生受到诚实、善良的人文素养的熏陶,使小珊迪美好的品质如同汩汩的甘泉滋润学生的心田。
上课伊始,任课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在低宛如诉的乐曲中,学生被带到那凄美的故事所蕴含的情感之中。谈初步感受时他们更是情绪激昂。显然,这时学生的感情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进入了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于是,任课教师沿着这条线让学生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验用心地去读自己感触最深的地方,并指导朗读,让他们体验小利比当时的心情,由此体会小珊迪的美好品质。此时此刻,学生们已经完全沉浸在课文中,用心地朗读,读得声情并茂,读得津津有味。接着教师创设情境,指导朗读,让学生亲自进入角色并思考:假如你就是小珊迪、小利比、“我”,在见面的那一刻你会怎么说?让学生们融入角色中,此时,他们的心和小男孩越贴越紧,有的已经哽咽难言,声泪俱下,已经完全沉浸其中。这时,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小珊迪具有什么样的好品质?因为已有前面反复朗读打基础,学生们轻易说出了“诚实”“善良”“诚实守信”“信守诺言”等。为了使学生在学文的同时学会做人,教师趁热打铁,提出了开放性的问题:“小珊迪走了,那么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呢?”有学生说:“小珊迪,你放心去吧,你的弟弟一定会幸福的。”有学生说:“我们一定要学习小珊迪,做一个诚实、善良的好学生!”
……
学生们爱的琴弦被弹了起来,这正是任课教师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对学生们的回答,当时在场听课的几十位教师不禁频频点头,课堂气氛很好。就在任课教师想结束这一环节时,一只小手又举了起来,为了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任课教师让他站起来说一说他的想法。“老师,小珊迪的诚实、善良令人钦佩,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但我认为他诚实得有些愚笨,他和弟弟是孤儿,他必须照顾他的弟弟,那他就不能轻易死去,他为什么不先用那些钱去治病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说,一个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只要生命保住了,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呢?”
《小珊迪》是一篇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文章,所有的教师都在向他们的学生传授着小珊迪的诚实、善良,而无一人提出异议,没想到今天却被一个十几岁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看法。
正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学生马上反驳了他:“钱是别人的怎么能随便乱花,那位先生让他去换零钱,就表明信任他,他又怎么能不归还呢?”
“他治好了腿,也可以挣钱再还呀!”
又有学生说出了另一种观点:“在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小珊迪为什么肯把年幼的小利比托付给一个只见过一面的陌生人呢?难道就因为他给了他一先令去换零钱就是好人吗?他就不怕他是装的吗?”
“在什么样的社会都是好人多,我们的国家还有坏人呢?”
……
本来严肃的课堂,霎时便被激烈的争论所取代。虽然学生的观点有些幼稚,但也有一定道理。因为这正是他们由情感共鸣而引发的,他们完全沉浸在为小珊迪的死感到惋惜的情感之中,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渴望奇迹的发生,渴望小珊迪的复生,面对一张张争得面红耳赤的小脸,一双双渴求教师去评判、去支持他们的眼睛,是继续下面的环节,循规蹈矩地完成这节公开课,还是随着学生们情感的升华而改变初衷?任课教师选择了后者。当时,任课教师没有加以制止,而是在引领他们反复朗读体现小珊迪诚实善良的话语之外,又趁势将他们的情感推向高潮,引向课外更广阔的空间:改写《小珊迪》的结尾。这一举动将课堂又一次推向高潮,学生们跃跃欲试,摩拳擦掌,写出了自己认可的结尾:小珊迪被弟弟送往医院,感动了医生,只收四便士为他治疗;那位先生被小珊迪的诚实、善良打动,把小利比当作亲生儿子抚养成人等。小珊迪诚实、善良的美好品质在他们身上一览无遗。虽然他们写出的结局各不相同,但我们的教育目标却终究归一:诚实和善良已深深扎根于他们幼小的心灵。
虽然学生们的观点不一定正确,或许任课教师的处理方式有待商榷,但从学生们写出的一个个美好的结局,一句句动人的祝福中,我们认为这样做值得。因为它意味着对学生作为大写的“人”的一种尊重;它意味着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欣赏;它意味着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以情生情的心潮相逐,以思引思的丝丝联结;它意味着交流之后的认可,肯定之中的引导,浅层之下的深入;它意味着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的相互成就。虽然下边的环节因此而无法继续,但又有谁能说在新增的环节里他们没有受到更好的启迪呢?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评价标准不尽相同,但我们能在教学中激起学生们情感的火花,体验做人的道理,这也不乏是一节好课。
让激情环绕课堂让学生充满想象 篇4
(一) 充分利用朗读, 调动学生激情, 激发想象
在指导朗读的时候, 要让学生根据课文情节, 想象人物的神情、语言、动作、心理的活动等, 然后采取表情朗读, 分角色朗读、表演等形式, 再现课文中描述的情景, 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展。例如教《变色龙》一课, 可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让学生想象警官奥楚蔑洛夫当听到狗的主人地位不同时的心理状态, 结果学生朗读绘声绘色, 听者也能感受到作品的内涵。这样做使课堂气氛活跃, 师生充满激情。进入角色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 想象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课文, 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想象力因而得到提高。
(二) 创设情境, 引发激情, 勾起想象
如果教师只是冷漠地分析字词句篇, 不从整体上和课文意境上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 就无法让学生产生共鸣。所以语文教学必须是作品、老师、学生之间的情感波动, 勾起学生的无限的想象。例如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 可这样启发学生:“同学们, 今天我们能够安静地坐在教室里学习, 老师能够从容地为你们讲课, 这在每个人的心目中是很平常的事情。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是在幸福之中。而我们和平生活是无数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1950年, 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为了保卫年轻的共和国, 千万中华儿女组成了志愿军, 与朝鲜人民一起浴血奋战, 于是一桩桩可歌可泣的故事在炮火中发生了。我们虽然没能亲眼看到, 但当年的战地记者魏巍用笔记下了英雄们那感人的风采,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著名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通过老师动情的引导, 牵动了学生的激情, 为学习课文创造了很好的感情氛围。学习朱自清散文《春》, 可结合课堂上所描述的意境, 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反复品味“春风图”“春草图”“春雨图”“春花图”, 真正感悟春天的风采, 唤起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学习《听潮》一文, 学生虽然没见到大海, 但可以运用鲁彦所描述的意境, 从情态和声音两个方面让学生想象“海睡”时平静美和“海醒”时的雄壮美,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学生和作者的心融为一体。
(三) 抓住优美的词句, 让学生展开想象
作品的意境统统通过形象的语言, 特别是优美的词句来传递。因此, 教师在分析作品时, 应抓住这些词句让学生反复品味, 在品味中生发情感。例如“桃树、杏树、梨树, 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其中的“你不让我, 我不让你”把“争”字形象化, 表现出了“争”的神态, 十分传神, 使学生不由得想到了桃树、杏树、梨树竟相开花的热闹场面。“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让学生由百花的争芳吐艳自然联想到秋天的果实累累, 反过来也赞美了春天的可贵可爱。“闭了眼”“仿佛”等词点明想象的情景, 又反过来表现了作者被春花所陶醉。通过分析, 学生会情不自禁陶醉在课文所描绘的灿烂春花里。
【英语课堂要充满激情】推荐阅读:
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堂08-15
引发兴趣 导入激情-浅谈英语课堂引入06-29
充满激情的励志英语名言10-16
英语课堂要以情动人09-10
激情驾驭课堂05-27
课堂需要激情浇灌08-31
英语课堂09-22
充满活力的课堂05-29
幼儿英语课堂05-11
英语课堂需求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