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之浅见

2024-09-25

作文教学之浅见(共12篇)

作文教学之浅见 篇1

如今的一线语文课堂, 基本上是基础知识与文言文教学一手遮天, 阅读和写作在一周的课堂之上难觅踪影。究其原因, 几乎无一例外的认为高考面前基础知识是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的, 而作文这一块似乎有点让人感觉如水中捞月, 往往费了神, 用了心, 却不见起色, 因此, 教师也罢, 学生也罢, 干脆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放弃, 抑或仅仅只在必要的时候草草以一堂作文训练课收尾。长此下去, 不说作文这半壁江山的分数如何提高了, 恐怕就连基本的及格线都难以达到。笔者认为, 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不在别人, 而在我们的教育者本身。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曾经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 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笔者以为, 教师在乎什么, 学生就会发展什么。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都有意回避作文的话, 那么作文在学生的心里怎能不如洪水猛兽般?所以当前的语文课堂究竟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作文课, 这在如今本质上应与基础齐头并进, 而实际上却几乎要被挤进死胡同的高考课堂中尤其值得重视。

那么, 导致学生谈“文”色变的罪魁祸首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是这样两点, 一是缺少素材, 二是没有技法。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巧妇尚且为无米发愁, 更何况那些正处于学习道路上的学生呢。所以说这下炊的“米”大概是导致学生写作无从下笔的元凶, 学生缺少素材, 没有积累, 自然就无从下手。当然也有部分学生是另一种情况, 他是有一定的生活和阅读积累的, 肚子里也满满的都是东西, 心里也有自己的想法, 可是却是属于茶壶里煮饺子类型的, 倒不出来。这便又是写作的另一个拦路虎———技法问题。

所以当下学生写作最大的两个难题应该就是“没话写”和“不知怎样写”了。问题找到了, 那么作为学生写作上的引路人, 我们又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战略上藐视敌人———变“害怕写”为“不怕写”

写作文, 归根结底就是要学生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给读者听。很多学生看到作文题目也是心里有话可说, 有话要说, 但是真让他用文字表达出来, 就会有一种畏惧心理, 不敢或不会用文字来表述自己的观点, 结果成了茶壶里煮饺子, 肚子里有东西却倒不出来。所以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作文, 不要还没动笔自己已经先头疼起来。比如面对记叙文, 可以想这不过就是要我来讲一个故事, 面对议论文就想这不过是要我来评一个道理, 至于说明文更是简单, 一步步教你制作罢了……如此, 先彻底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 然后心里想说的话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写出来了。

因此我们在作文课堂教学之中不妨放开手脚,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空间, 让学生针对某一个话题或某一论点畅所欲言, 先用语言把心里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 将写作文改为在教师的引导下有中心有目的地说作文。

二、战术上重视敌人

1. 变“没话写”为“有话写”

首先, 要把下炊的米准备好, 而且越多越好。做好准备, 方能写出好文章。那么这米从哪里来?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多读书, 读好书, 不断从书本上汲取营养, 学习书中优美语句和写作技巧, 只要平时不断积累, 等到写作的时候自然能信手拈来。另一方面还要在生活中学会仔细观察, 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这样作文时才会有素材, 才不会闭门造车。

(1) 指导学生向课文要素材

课文中有许多鲜活的东西, 如一些成语, 涸辙之鲋、愚公移山、鲍鱼之肆、望穿秋水、三顾茅庐等, 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语言。

另外, 课文中还有许多有生命力的句子, 许多富含哲理的、饱含深情的句子等等, 教师如果能够抓住这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信作文的素材就会源源不断。

(2) 引导学生向生活要素材

写作要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的内容, 要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而这些都需要从生活中去积累, 不光要积累, 还要升华, 这样写出的作文才能来自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那么如何用心感受生活, 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呢?读过一篇题为《用心感受生活》的文章, 作者告诉大家提取素材的三个环节, 我觉得颇有道理。

第一, 调动感官 (耳、眼、口、鼻、舌) , 这是最基本的认知。通过五官的简单感受, 获得第一手的直观素材。大可到广袤天地、宇宙星辰, 小可到自身上下, 细羽尘埃。

第二, 生命同构, 赋万物以人的情感, 这样才容易与万物对话。将世间万物都看做是有生命, 有情感的, 在思想上与万物交流, 或将自己也融入万物之中, 万物的所思所想自然会感同身受。这样也许会在一瞬间打开你的思路。

第三, 角色互换。从如果我是他的角度入手思考生活。换位的思考有助于多角度理解社会和人生, 有助于引发学生恰当而深入的理解。

通过这三个环节, 调动学生的兴趣, 引发他们内心的思考, 从而真真切切地感受生活。作文是生活的再现,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作文要求新求活, 而深入生活, 体验生活, 与生活保持统一步调就是其中的一个要诀。俗话常说的意在笔先就是告诉我们, 感悟生活才是写好作文的根本。

新课标中要求“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积累课文中的精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无论是词语还是警句, 将它们储存于大脑之中对提高表达能力大有帮助。

2. 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在有了下“炊”的米之后, 要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和创作情感, 这是上好作文课的关键步骤。

大家都知道, 作文是人的主体情感的自觉流露, 它的写作冲动主要来源于内驱力。它既不受制于别人, 也不屈从于外界。教师只有做到从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入手, 全方位多角度地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 才可能消除他们畏惧作文的心理, 写作活动也才能顺理成章地进行。

在实际操作中, 要注意让学生明白所谓的技法写作欲望和创作情感, 应该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要避免人为激发的虚假欲望和虚伪情感出现。

新课标指出, 写作要“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的内容”,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等。其中“自己”就是作文的主体。所以教师如果能与学生进行情感对话, 以情动情, 以心换心, 就能使学生产生共鸣, 从而激发起他们进一步表达, 即写作的欲望, 从而写出自己的东西。

三、回归师生的主阵地———课堂

如果说战略上的藐视可以帮助学生消除畏惧心理, 战术上的重视就帮助学生解决了一个素材不足和动力不足的问题, 但是光有这两点还是不够的。

无论何时, 课堂总是教学的主阵地, 学生的写作离不开教师指导。在此, 笔者结合自己的上课体会, 向各位同仁抛出一点浅薄见解。

第一, 给作文提神———从高度上确立作文的写作深度。

没有指导的文章有可能仅是生活的再现。这就与“文章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相差甚远了。所以一篇好文章绝对不能仅停留于浅层的客观叙说, 而要有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要有一定的思想闪现。具体在作文课堂之中, 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思维, 激发情感, 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中的事例, 让文章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把文章的灵魂竖起来。

第二, 给作文定型———从宏观上把握作文的基本轮廓。

在写作的过程中, 提纲的作用不容忽视, 有了大致的轮廓, 作为作文的操作者想必做起来如庖丁一般, 在哪儿下刀, 哪儿运作, 必了然于胸。也就是说所谓的定型就是以提纲带动全篇, 让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第三, 对作文修身———从细节上确定作文的主体风貌。

作文的修身工作主要体现在对素材的处理上, 这其中又需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两小点:

1. 就某一素材而言, 要注意细节。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六不”原则。即不观察不体会不作文, 不熟悉不精练不作文。如写一个人美, 先提出要求不能用常用的抽象的“美极了”“漂亮极了”等字眼, 然后再以宋玉的东家之子的美为例来引导。以此点拨, 学生笔下的美人必有自己的特点。经常如此强调, 相信学生语言能更精练具体, 文章也会更有感染力。

2. 就多个素材来讲, 如是文中出现若干素材, 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考虑一下区分材料的轻与重了。摆正素材间的关系, 拿捏准素材的分量, 不同笔墨, 不一视同仁, 让重点更突出, 让次要来补充。

四、技法上点拨

关于写作的技法问题, 这应该算是其中的一个较有概括力度的问题。它大可及文章的谋篇布局, 小可到语言的标点运用, 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即能学会并完全掌握的, 需要学生把写作与基础、写作与阅读密切关联起来, 从基础中汲取语言, 从阅读中获取营养。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平常的课堂学习之中慢慢去领悟, 细致稳当地走好每一步, 高中的作文课堂必然成就一片辉煌。

参考文献

[1]程永超.作文课堂教学, 敢问路在何方[DB/OL].http:∥www.ht88.com/downinfo/83987.html.

[2]杨晓春.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成因及对策[DB/OL].http:∥gxpx.cersp.com/article/browse/81421.jspx.

[3]田晓兰.浅谈中学文言文的教学[DB/OL].http:∥www.fwsir.com/jy/HTML/jy 20120904210523196436.html.

作文教学之浅见 篇2

----中学作文教学之浅见

上海市三林中学彭晨光

多少年来,作文教学一直是困扰中小学语文教师的难题之一。尽管许多教师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时至今日,“作文教学现状混沌不清,实际操作无凭无据,无从下手”; “写作根本就不需要教也不能教,教与不教一个样”的叹惋和无奈还回荡耳畔。

而造成中学作文教学混沌不清的现状,有诸多原因。

从课程标准、教材来说,存在许多待完善的地方。课程标准的写作内容不明朗,教科书的写作序列、写作知识有些语焉不详。这些 “不详”导致了教师们茫然不知所措。从作文教学来看,教师被动式的无作为现象较为严重。首先,教学方面无序列、无计划、无规范。教师很少有与阅读教学匹敌的写作教学教案。更别提整个学期或学年的写作教学计划。其次,写作教学的课堂实质上是“缺少教学”的。写作前,有时我们还精心设计,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有时就直截出示作文题和写作要求。教在何处?学生写作过程,教师“出局”。批改(有的打分有的写点评语),教在何处? “两三周之后”的讲评,此教有何实际用处?

这种自上而下的不足,对当下写作教学备受诟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写作教学是一门科学,提升我国写作教学的科学性,要有全球视野,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写作教学改革成果,系统厘清本国写作教学的课程标准、教材编制。同时,要学习吸收先进的研究成果,用来指导我们的教学,更新我们的认识。一线教师更是重任在肩。我觉得,作文教学的“混沌不清”是导致部分老师“无从下手”的主要原因。要廓清这“混沌不清的一团”,我们还得从写作学的角度,拿起科学的剪刀,剪能断理还清。韦志成教授在他的《作文教学论》中说道:“如果把作文素质分解一下的话,中学作文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传授写作知识、技法;培养基础的写作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王光祖教授在《写作》中也谈到:“学习写作,最实际的目的当然是训练思维;基础理论知识、技法知识的学习,在写作课中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课程标准,笔者认为把文章写作分成三个维度:写作能力、写作技法和写作内容,有助于让作文教学从混沌走向澄明。

1、写作能力方面:方式多样,趣味盎然,培养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课程标准的要求。

从能力与任务关系的角度来说,能力,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从写作来说,写作能力是写好作文的必须的前提条件。这点我相信不需赘述。

依据中学生的写作心理,中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主要指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其中,观察能力,主要在小学及初中低年级得到锻炼。形象思维主要指想象、联想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或说理性思维能力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更是需要我们在高中阶段加以重视。在写作活动中, 主题的确定、材料的筛选、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选用,哪项不需要理性的参与?正所谓“作者不仅是生活的观察者, 情感的抒发者, 还应是理性的思索者。”在写作活动中, 理性思维总是与感性思维结合在一起的。只不过感性显于表, 而理性隐于其内。1

因此,我们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多样的方式,不拘泥于课堂模式,不着痕迹,趣味盎然地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

想象联想是作文的“双翼”。想象和联想可以使学生在写作时精鹜八极、神游四方,产生由此及彼的思想飞跃。

手拿一束花进课堂,就让学生眼前“满园春色”;让学生既想到“春意闹”,也闻到“淡泊的味道”,悟出 “闹与静的矛盾”。我们还可以用三角形、正方形、立方体等为原型,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找到与它们形似或神似的人、事。学生想到了“张三像三角形一样棱角毕现,处处好出风头。”于是趁机让学生了解:就两种不同的事物,因在某一点上有所相似而展开的联想,此所谓相似联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相似联想的能力。事物总是辩证统一的,引导学生学会从相反的的方向去解读它们,教会学生由事物的相反特点去引发联想,体会相反联想。比如就三角形,学生想到:“三角形是那敢于表达自我见解的代表”。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更紧一步由事物联想到另一种意义,或者联想到一种哲理,这便是训练了学生的引申联想能力,让他们在写作中表达更为深刻的道理。于是就有学生想到:“三角形是一种极其简单的图形,简单却也富内涵。也许简单的才是最幸福的。简单的幸福就是一首极富魅力、感染力的诗。”

再如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聚合式思维,我们可以打破常规课堂,让学生走出课堂,老藤下谈“枯”,由 “枯”这一点,拓展开去,来个“头脑风暴”,扩大思维的范围,在广阔的领域中让思维翅膀自由地飞翔,训练发散性思维;水池前“对水而望,波波含情;临水而思,点点皆理”。引导学生由外到内,由形到神地思考,来个“挖开沙粒寻真金”,亲身实践聚合式思维。

2、写作技法方面:结合实例,扎实练笔,传授学生写作技法

写作技法,包括写作的程序技法,比如如何审题立意、安排结构;以及表达的技法,如以动衬静、乐景写哀。“中华是诗文的国度”,泱泱美文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流传下来,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都堪称典范。更主要的是,古诗文在材料的选择、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极有可取之处。“从内容和材料上分有叙事的写景的,抒情的,明志的,说理的„„从写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夸张写实„„分门别类,各具特色。”(《诵古诗,学作文──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实例,扎实细致,授以学生写法与技巧。读了《种树郭橐驼传》我们当不遗余力地教授它那“对比类比”的说理方法。学了《老王》,我们当引领学生体会“智者的讲述”。

当然,决不能蜻蜓点水,讲过了事。否则,学生虽然明了选材、布局、中心主题、表达手法等写作知识及其重要性,却难以付诸于写作行为。应该多样练笔、扎实训练。比如,通过学习古诗文而进行练笔。如宋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语言高度浓缩、概括,情节跨度大,具有跳跃性,诗中存在了许多“空白”。为此,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象,把跳跃的情节补充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其中“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写的是山。同学们很容易理解到。但山何来“献愁供恨”?又献的是“何恨”?同学们疑惑不解。通过点拨,同学们知道,作者此处运用了移情及物的手法。到此,我觉得还是蜻蜓点水而已。于是要求同学们依据辛弃疾介绍、结合登临时的情景,发挥想象,提笔补白:放眼望去,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北望是江淮前线,我效力无由。远望是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那些无耻鼠辈,不思进取。可怜我等志士,不得其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怎不让人愁煞恨煞?通过这一番练笔,学生对移情及物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有时间,再可让学生也来仿写一段“移情及物”:今天,数学成绩下来,刺目的得分,让人心碎。抬眼窗外,往日娇艳的粉霞梅却也无精打采、枯焦无色。

再如学习《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其中“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如此悲景当然引来“断肠人在天涯”的悲情,告诉学生:哀景写出了哀情。“小桥流水人家”就是“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了。领悟了,关键还在于要求学生动笔:通过对雨景的描写,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如悲欢、怒喜等。

程序技法,更是需要扎实的训练,不能只停留在“陈述性知识”的讲解层面。还拿《老王》来说吧。文章第二自然段叙述了“解放了,老王的境遇并没有什么改变的事实。”杨绛先生却没有延续第一段以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而是直接引用老王自己说的话,让老王自己说 “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为什么要让他自己说? 我们当然不能只解读为“为了强调真实性”,还应该再伸展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对原文改动的方法来比较。这一段的前半部分就改成这样:“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但老王并没有被组织进去。”这样的言说会产生什么效果? 通过比较,同学们很快就体会到:这样,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老王,是一个没有任何怨言的老实人,他谁也不怪,他只怪自己。直接引用突出的是老王的“自责”式善良。更可贵的是,同学们体会到这两种叙述方式的不同效果:在这看似客观冷静的引述中,我们不能无动于衷,我们该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老王成为一个“惶恐”的单干户。我们从文字表面上读到的,似乎是老王自责与愧怍,其实真正自责的是谁?真正要愧怍的是谁?引人入胜,发人深省!而采用第三人称的言说,便是作者站出来介绍了,虽然似乎有矛头指向有关部门的意味,却反而少了发人深省的力量。

3、写作内容方面:关注现实生活,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写作内容不仅仅包含写作素材,更包含写作者内在的素养,或曰精神支撑。因为写作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也是一种人格和处世态度的体现。我们的作文教学要真正关注学生的心灵,不仅在写法上引导,还要让学生的情感丰富起来,思想上成长起来。

在生活中,让学生知古明今。中华上下五千年,优秀民族文化如河海浩荡。自古英才都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处世的理想。因此弘扬主旋律,宣扬优秀民族文化能使学生胸怀天下,摒弃小我。作文时不至于只是小家之气,无病呻吟,而是大气盈然,胸怀天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文史不分家”,让学生了解历史,以古鉴近,以史明志。中华民族曾有过光辉灿烂的文化,这些可以增加他们的民族荣誉感;也有一段受压迫和受屈辱的历史,这又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危机感。要让学生清楚现在、了解时事。清楚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的位置:中国的崛起应该成为他们的自傲;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应该成为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动力。

许多教师在此方面有不少宝贵的经验:“时事点评”、“我为历史事件盖棺定论”还有“微博评议”等等,不一而足。

同时,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语言附载着文化,附载着精神,一个民族的语言也就是一个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象征,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这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是民族持续发展的根本。”(《语文教学要着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我们的语文课文中富含丰富的民族精神,如《沁

园春·长沙》中“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中“保持生命本色”;《边城》的“淳朴民风”(传统美德);《合欢树》中“深沉的母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儒家的执着仁厚扑面而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王维告诉我们中国人独特的生活价值取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汉魏风骨在我们灵魂深处铮铮作响;《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等等都是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胸怀的肥沃养料。

情境作文教学之浅见 篇3

案例2:课前,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寻找春天的图片收集在一起,然后通过多媒体编成了一个PPT文件,让学生边看着PPT的演示,边说说图上的景色和自己的见闻,学生们都能真切体会到春天在哪里,纷纷举手说话,课堂有条不紊。

分析:这两堂课都是教授作文《发现春天》的,两个案例都运用于情境作文教学。案例1中的教师让学生讲讲自己发现的春天,因为学生只是讲自己看到的情景,别人只是从他的讲解中去体会他所看到的美丽的景色,并没有通过实际观察。因为每个人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有分歧也就在所难免。案例2中的教师让学生带着一双“会记录的眼睛”,走进春天,把自己想到的东西、要说的东西通过那双“眼睛”记录下来。同时通过电脑,让其他同学也一起分享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感同身受。

反思: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理解到写作的冲动源自于对现实事物的认识、情感的体验和心灵的触击。所以教师在指导作文的时候,就应当将学生带入情境,用情境启发灵感,给予心灵的触击,达到情感的体验,让学生学会作文。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对情景作文的浅见。

一、营造写作氛围,提高写作兴趣

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给学生一定的惊喜,让学生保持一定得兴奋,放飞学生思维的翅膀,不给学生条条框框的束缚,让学生如同奋飞的小鸟,想怎么飞就怎么飞。但是放开思想并不意味着放任自由,教师也必须给予一定的指导。如在教学作文介绍一种小动物的时候,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如果你是一只小动物,你会怎样介绍自己才能让别人忘不了你呢?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学生敞开心扉,尽量把小动物的特点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互相启发。如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自由驰骋的空间。

二、捕捉偶发事件,激发写作兴趣

课堂是个动态的课堂,每个小小的细节甚至一个小小的错误,都可能成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一个真实的材料,能让学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作”(叶圣陶语)。教师若抓住这个偶然的机会,把握这个及时的信息,加以有效的利用,往往会给人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次,我在上课,突然看到门外一只刚学会飞的雏鸟掉落在地上,一直喳喳地叫着。许多学生都把眼睛望向门口,尽管我在组织着课堂,可多数学生还是把眼睛投向到那只雏鸟。于是我就索性把课停了下来,将那只落在地上的雏鸟“请进”了课堂。我组织大家观察这只雏鸟,学生们观察得很认真,将雏鸟的外貌说得很细致。我又引导大家说说小鸟现在是什么心情,学生们一致说:“害怕。”我就让学生去观察这只雏鸟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的害怕。从雏鸟的眼神到抖动的羽毛,从嗷嗷的呼叫到瑟瑟的小腿,从它对一个大点的声音的反应和它注视着大家的动作的神态,学生的观察细致入微。于是我就让学生趁着这个兴致把这篇作文写了下来,于是一节语文课就成了一堂作文课,学生们兴趣盎然,一篇篇精美的习作流淌在笔尖。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不要被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计划所束缚,要抓住各种有利时机,适时引导学生及时采撷鲜活的生活素材,让学生体会到真实的作文素材就在身边,从而帮助学生打开选材的门径。

三、创造写作情境,强化写作感受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教师若把游戏引入课堂,让学生有参与机会,可收到扩展思维、提高写作兴趣的效果。我们有时为了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和写作素材,组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以活动本身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为他们提供施展习作才华的平台。如有一次,我组织学生玩“贴鼻子”的游戏,起先大家都贴得乱七八糟的,到后来,学生开始总结了经验,很多学生能贴准了。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经验战胜了困难,细细回味,有说不出的喜悦,甚至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欲望,下笔时自然毫不费力了。

四、紧抓内心感受,引导学生表达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愁,学生亦然。在他们小小的世界里也有自己的烦心事。不同的环境会让他们有不同的想法,这种想法就是心灵的体验。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由说到写,真情流露。我时常让学生将自己的困惑与烦恼写在日记本上,或者把想要对教师说的话写在上面,我总是给予最真诚的回应。这样在和谐的氛围里缩短了师生的距离,也让学生提高了写作的热情。

中学作文教学之浅见 篇4

关键词:作文教学,个人反思,意见

我觉得, 作文教学的“混沌不清”是导致部分老师“无从下手”的主要原因。要廓清这“混沌不清的一团”, 我们还得从写作学的角度, 拿起科学的剪刀, 剪能断理还清。结合课程标准, 笔者认为把文章写作分成三个维度:写作能力、写作技法和写作内容, 有助于让作文教学从混沌走向澄明。

一.写作能力方面:方式多样, 趣味盎然, 培养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

从能力与任务关系的角度来说, 能力, 就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从写作来说, 写作能力是写好作文的必须的前提条件。这点我相信不需赘述。

依据中学生的写作心理, 中学生写作的基本能力主要指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其中, 观察能力, 主要在小学及初中低年级得到锻炼。形象思维主要指想象、联想能力。而逻辑思维能力或说理性思维能力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 更是需要我们在高中阶段加以重视。在写作活动中, 主题的确定、材料的筛选、结构的安排、表达方式的选用, 哪项不需要理性的参与?正所谓“作者不仅是生活的观察者, 情感的抒发者, 还应是理性的思索者”。在写作活动中, 理性思维总是与感性思维结合在一起的。只不过感性显于表, 而理性隐于其内。

因此, 我们在作文的教学过程中, 必须采取多样的方式, 不拘泥于课堂模式, 不着痕迹, 趣味盎然地培养学生基本的写作能力。

想象联想是作文的“双翼”。想象和联想可以使学生在写作时精鹜八极、神游四方, 产生由此及彼的思想飞跃。

手拿一束花进课堂, 就让学生眼前“满园春色”;让学生既想到“春意闹”, 也闻到“淡泊的味道”, 悟出“闹与静的矛盾”。我们还可以用三角形、正方形、立方体等为原型, 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 找到与它们形似或神似的人、事。学生想到了“张三像三角形一样棱角毕现, 处处好出风头。”于是趁机让学生了解:就两种不同的事物, 因在某一点上有所相似而展开的联想, 此所谓相似联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相似联想的能力。事物总是辩证统一的, 引导学生学会从相反的的方向去解读它们, 教会学生由事物的相反特点去引发联想, 体会相反联想。比如就三角形, 学生想到“三角形是那敢于表达自我见解的代表”。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 更紧一步由事物联想到另一种意义, 或者联想到一种哲理, 这便是训练了学生的引申联想能力, 让他们在写作中表达更为深刻的道理。于是就有学生想到:“三角形是一种极其简单的图形, 简单却也富有内涵。也许简单的才是最幸福的。简单的幸福就是一首极富魅力、感染力的诗。”

二.写作技法方面:结合实例, 扎实练笔, 传授学生写作技法

写作技法, 包括写作的程序技法, 比如如何审题立意、安排结构;以及表达的技法, 如以动衬静、乐景写哀。“中华是诗文的国度”, 泱泱美文之所以能够经过历史长河的洗涤, 流传下来, 是因为它们无论在思想上、内容上都堪称典范。更主要的是, 古诗文在材料的选择、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上也极有可取之处。“从内容和材料上分有叙事的写景的, 抒情的, 明志的, 说理的……从写作方法和技巧上分有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夸张写实……分门别类, 各具特色。” (《诵古诗, 学作文──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因此, 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要结合实例, 扎实细致, 授以学生写法与技巧。读了《种树郭橐驼传》我们当不遗余力地教授它那“对比类比”的说理方法。学了《老王》, 我们当引领学生体会“智者的讲述”。

当然, 决不能蜻蜓点水, 讲过了事。否则, 学生虽然明了选材、布局、中心主题、表达手法等写作知识及其重要性, 却难以付诸于写作行为。应该多样练笔、扎实训练。比如, 通过学习古诗文而进行练笔。如宋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语言高度浓缩、概括, 情节跨度大, 具有跳跃性, 诗中存在了许多“空白”。为此, 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象, 把跳跃的情节补充出来, 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其中“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写的是山。同学们很容易理解到。但山何来“献愁供恨”?又献的是“何恨”?同学们疑惑不解。通过点拨, 同学们知道, 作者此处运用了移情及物的手法。到此, 我觉得还是蜻蜓点水而已。于是要求同学们依据辛弃疾介绍、结合登临时的情景, 发挥想象, 提笔补白:放眼望去, 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 有的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 有的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北望是江淮前线, 我效力无由。远望是中原旧疆, 收复无日;南望山河虽好, 无奈仅存半壁。朝廷那些无耻鼠辈, 不思进取。可怜我等志士, 不得其位, 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怎不让人愁煞恨煞?通过这一番练笔, 学生对移情及物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有时间, 再可让学生也来仿写一段“移情及物”:今天, 数学成绩下来, 刺目的得分, 让人心碎。抬眼窗外, 往日娇艳的粉霞梅却也无精打采、枯焦无色。

程序技法, 更是需要扎实的训练, 不能只停留在“陈述性知识”的讲解层面。拿《老王》来说吧。文章第二自然段叙述了“解放了, 老王的境遇并没有什么改变的事实。”杨绛先生却没有延续第一段以第三人称叙述的方式, 而是直接引用老王自己说的话, 让老王自己说“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 就“进不去了”。为什么要让他自己说?我们当然不能只解读为“为了强调真实性”, 还应该再伸展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对原文改动的方法来比较。这一段的前半部分就改成这样:“北京解放后, 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 但老王并没有被组织进去。”这样的言说会产生什么效果?通过比较, 同学们很快就体会到:这样,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老王, 是一个没有任何怨言的老实人, 他谁也不怪, 他只怪自己。直接引用突出的是老王的“自责”式善良。更可贵的是, 同学们体会到这两种叙述方式的不同效果:在这看似客观冷静的引述中, 我们不能无动于衷, 我们该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老王成为一个“惶恐”的单干户。我们从文字表面上读到的, 似乎是老王自责与愧怍, 其实真正自责的是谁?真正要愧怍的是谁?引人入胜, 发人深省!而采用第三人称的言说, 便是作者站出来介绍了, 虽然似乎有矛头指向有关部门的意味, 却反而少了发人深省的力量。

三.写作内容方面:关注现实生活, 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

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的写作内容不仅仅包含写作素材, 更包含写作者内在的素养, 或曰精神支撑。因为写作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也是一种人格和处世态度的体现。我们的作文教学要真正关注学生的心灵, 不仅在写法上引导, 还要让学生的情感丰富起来, 思想上成长起来。

在生活中, 让学生知古明今。中华上下五千年, 优秀民族文化如河海浩荡。自古英才都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处世的理想。因此弘扬主旋律, 宣扬优秀民族文化能使学生胸怀天下, 摒弃小我。作文时不至于只是小家之气, 无病呻吟, 而是大气盈然, 胸怀天下。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文史不分家”, 让学生了解历史, 以古鉴近, 以史明志。中华民族曾有过光辉灿烂的文化, 这些可以增加他们的民族荣誉感;也有一段受压迫和受屈辱的历史, 这又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危机感。要让学生清楚现在、了解时事。清楚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的位置:中国的崛起应该成为他们的自傲;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应该成为他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动力。

许多教师在此方面有不少宝贵的经验:“时事点评”、“我为历史事件盖棺定论”还有“微博评议”等等, 不一而足。

同时, 在阅读教学中, 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语言附载着文化, 附载着精神, 一个民族的语言也就是一个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象征, 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这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 是民族持续发展的根本。” (《语文教学要着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我们的语文课文中富含丰富的民族精神, 如《沁园春·长沙》中“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生命本来没有名字》中“保持生命本色”;《边城》的“淳朴民风” (传统美德) ;《合欢树》中“深沉的母爱”;“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儒家的执着仁厚扑面而来;“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的王维告诉我们中国人独特的生活价值取向;“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汉魏风骨在我们灵魂深处铮铮作响;《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等等都是陶冶学生情操, 丰富学生胸怀的肥沃养料。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浅见 篇5

李敏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作为一名教授《品德与社会》的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总结了对于教授本学科的一些心得体会,同时也展示了相应的目标与要求,力求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与要求。

关键词:实践活动

课堂教学

科学的评价体系

融入真情

作为一名专职的《品德与社会》教师才不足两年,虽然经验尚且不足,但这两年的确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设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意义,这是在自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时完全体会不到的。以前,对这门课程的印象非常表面化,以为不过是一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副科,背背即可,而当真正地教授这门学科才发现事情原非这么简单,《品德与社会》其实是一门综合课程,是一门紧密联系生活的课程,是一门打破传统的课程。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明白几个道理这么简单,而是要让他们通过学习《品德与社会》课,转化为孩子们一种内在的社会倾动力,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但当前《品德与社会》的教育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若想改变现状,绝非一日之功,需要一种教育导向,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更需要在第一线战斗的教师们的努力,作用为一介新手,也浅薄地谈一谈,在农村小学教授这一门还不够被重视的课程的一点小看法。

一、提高对《品德与社会》学科特点的认识,加强重视程度。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是国家重视小学教育的重要体现,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的好与坏,是教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提高认识就是要从思想上重视,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作为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坚持师生平等,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组纳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灌输“我要学”的意识,从要学生学慢慢成为学生要学。因此我充分利用学科特别,结合课本,引导学生在课前积极求学,寻找相关资料。而课堂就是师生共同学习进步的交流场所,大家一起交流学习所得,提出疑问,共同寻找答案。

2、注重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这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不单只能在课堂上实现教育目的,学科的学习贯穿到具体生活之中。有一些实践内容,要敢于解放学生,走出课堂,真正地去实践,而不仅仅是局限在课本与课堂之内,真正地将《品德与社会》的学科实践性发扬光大。不是在课堂上告诉学生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不是让学生机械地背度诵一二三条,而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大家会对你有什么评价,这样使学生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建立自己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社会与品德》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这样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作用。

二、依旧要立足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展开

注重课程的实践性是必需的,但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课堂教学,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要根据课程安排来选择相应的教育方程。

然而,在某些《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是单一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方式在现实社会中是终就被淘汰,落后的,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要改变现状就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让传统的课堂教学也能散发出异彩,紧追时代的潮流。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现总结出几点以期交流。

1、由传统的说教单一式转变自主学习。

这是在课程改革的小组合作学习中而来的,它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科教育学都提倡的一点,不再是教为主,而是以自己主动学习为主。

2、注重培养学生的讨论习惯。

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人格发展,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思考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充分让学生去感知,去思索,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敢于表现自己,敢于让学生自己进行,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注意到这一点,给学生一个自我提升的舞台,他们一定可以还我们一个惊喜。

3、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丢。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作为教师不可能完全放手,毕竟学生的的学习能力有限,理解能力有限,教师的基本职责不可忘,要切实跟进学生的思想,参与他们的自我学习与讨论,为他们掌砣,把握好大方向,帮他们找到更好的方法,帮助提升能力。学生想不到的,老师要及时点拨补充,学生想偏了的,老师要及时拉回正轨,面对面生的种种质疑,要知道如何抓住重点。

4、激发学习兴趣,融入真情。

真情是最动人的,教学中教师要先入题入境,才能真情流露,以自己乃至身边熟悉的事物为切入点感染学生引其入题,以真情教学点燃学生的激情,从而引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激发激情中可创设生活情景、故事情境、游戏情节、角色扮演等来引发兴趣。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5、创设情境,情与境互激,升华教学。

人的情感往往受情景气氛渲染,特别是孩子们,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氛围下产生,触景生情。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想适应的具有激发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以情激情,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把课本中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适用图像,再现情境,使内容具体形象,例如,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幻灯、影音、图片等来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化抽象、枯燥为形象、生动,使学生学习热情与情境产生共鸣。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教育需要爱,教学情为先。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三、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关于教学评价,印象最深的是大学时代的体育老师,作为一名体育常年不及格的学生来说,上体育跟上刑差不多,心里各种忐忑,其实,并不是我不努力,实在是因为个人身体素质差,那种统一的评价体系下,我是很少能过关的。但这位老师却是与众不同,他的评价原则是:跟自己比,以及个人的努力程度,而不仅仅是成绩。于是,我终于可以在体育课上拿到高分,虽然我各项成绩都不是很好,但我积极参与,并且真的是尽了最大的努力,每次都有进步。自己当了老师之后常常想起这件事情,也提醒自己,一定不能一刀切,一定要建立一种科学的评价体系,让学生真正看到自己的进步与发展,也借由增强对自己的信心。

作用为老师,要认识到,教学评价往往左右着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以学论教”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应从“评教”与“评学”两个方面着手。“评教”,是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这样才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评学”,是建立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以具体评价一堂课的效果。课堂教学评价要以“评学”为重点,“以学评教”,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生活化的课程。教材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在评价课堂教学的时候,不是要看教师如何教给学生社会生活常识和技能的,而是要看学生自己是如何发现和学会社会生活常识和技能的。我们不能局限于单一的教学评价要素,既要重视课堂的教学效益(质量),又要重视教学进程的结构,还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课程特征。所以我们在开展课堂教学评价的时候,要用教师的自我评价、学生的感受评价和其他人员的观摩评价,来解析课堂教学中教学质量、教学进程和课程特征三个要素,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得失,这样的评价模式才是较为合理全面的。

初中化学教学之浅见 篇6

关键词:高效课堂;学习兴趣;课程资源;有效问题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它不仅能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奠定基础,也能为毕业生参加工作解决、处理一些实际问题作好铺垫。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内容分散及有些概念极易混淆等矛盾,帮助他们过好基本概念、实验操作关等,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用情景性问题打造高效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景而产生,而知识的获取也需要融入情景之中。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与其所发生的情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种近乎真实的化学问题情景中,能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触发学生情感和求知欲,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创设有一定难度、有针对性目标、学生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学习任务的情景,在问题情景中,学生身临其境,有自己所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有探究的欲望、有解决问题的愉悦、有失败的困惑,学生始终是问题解决的主体。如在“燃烧和灭火”的教学中,创设如下实验情景:①点燃干燥棉布,自然创设“燃烧”情景;②做“烧不坏的手帕”实验,提出问题“为何手帕没有被烧坏?”通过情景性问题,自然引出燃烧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这一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多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条件,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讲,是极具诱惑力的,这样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许多化学知识。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大体上包括“化学游戏晚会”“化学知识讲座”“化学知识竞赛”“化学园地”“化学展览会”等等,可以每学期或每学年举行一两次。如“化学知识讲座”可以讲讲“空气与水污染的危害、原因及防护”“温室效应的原因”“酸雨的形成”“当代军事与化学”“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等,帮助学生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也可以讲讲道尔顿、拉瓦锡、侯德榜等著名化学家的成才之路,使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端正学习态度。

三、贴近学生的生活,开发化学课程资源

新课程要求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留给教师的空间很大,要求我们不仅能使用教材还要能驾驭教材、补充教材,开发一切可以开发的资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与人们生活越来越密切,日常生活就可以成为化学学习资源;只有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设计成富有情趣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从熟悉的周围事物中学习、理解知识、感受课堂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我们的教学不能片面地停留在“是什么”“为什么”上,还要更多地在“如何做”上下工夫,贴近学生的个体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用有效性问题打造有效课堂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是针对低效或无效提问而提出的,低效或无效提问是指对可以直接观察的现象简单描述地发问,其形式就是“为什么”“是什么”或“就某一观察对象的简单描述+问题”。这类问题思维深度不足,不足以引发学生的思维,要能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可能,必须进行有效提问。要进行有效提问,提出的问题要具有知识的关联性、目的性、信息传递性、思维创造性。如在“二氧化碳的性质”的学习中,教师经常提出“二氧化碳为什么能灭火?”这一问题,预设的目的不明确,要使学生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这一问题是无能为力的,可改为“二氧化碳能灭火利用了什么性质?为什么氧气不能灭火?还有哪些物质可以灭火?”这样,问题的目的性、信息的综合程度提高,可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提出有效问题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才能激活创造性思维,才能体现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总之,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发现化学问题,在探索实践中解决化学问题,是现代化学教学的一个基本思想。教师要善于在化学与日常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教与学的桥梁,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进而强化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化学教学回归生活,实现化学教学的根本目的,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藏普.优化化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教学改革与实践,2011(6).

[2]嵇雷高.化学课堂应讲真实的、科学的化学[J].化学教与学,2012(8).

作文教学之浅见 篇7

作文是反映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面镜子。它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人生态度、思想情感、认知能力、知识储备、审美观念和语言文字驾驭能力等等。作文能力是一项基本能力,是学生成才和发展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作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给我们语文教学(包括作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在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推动下,语文教学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运动,这对作文教学的改革同样是一场“地震”,为作文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近年来出现的材料作文就是一个成功的实例,它给广大学生开拓了广阔的写作空间,使整个作文教学的思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这又只是在考场中出现的令人怦然心动的鼓点,它能不能真正带动作文教学全面的革新,又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作文教学的现实。因此我们要积极探讨作文教学新方法、新途径,以打开学生心智的大门,给予学生生花之妙笔。

一、作文训练要体现明显的层次性

作文教学层次性不强,是我们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

纵观当前的中学作文教学,作文教学层次性不强主要体现在一是作文教学缺乏一个系统的规划,高中三年的作文教学各个学段的训练重点不明朗,比较混乱。二是文体的训练缺乏系统性,随意性比较大。三是指导和评价未能分层,指导和评价未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作文教学层次性不强导致的结果是文体意识淡薄,写出来的文章四不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精”雕“细”琢的能力彰显不出来。高中三年下来,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

要改变这一现状,一是要在起始年级即高一就规划好高中三年的作文教学,高一训练重点是记叙文写作以及命题作文写作指导,引导学生积累素材;高二训练重点是议论文写作以及材料作文写作指导;高三梳理和开发课内素材,侧重“文章结构方面”的指导,提升学生写作“精”雕“细”琢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其他文体的写作训练。二是增强文体训练的系统性,比如议论文的训练就要从“审题立意”“结构模式”“拟写提纲”“拟题”“开篇”“有效论证(论证方法)”“结尾”等方面进行系统训练。三是个别指导与一般教学相结合,注重分层评价。

在作文教学当中,我们一定要适度要求,不必也无需给学生过多的束缚。对于写作能力差的学生,应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完成作文,不可搞“一刀切”。但是,我们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努力赶上,这样做会让我们的学生感到没有过多压力,能够轻松地完成作文。同时,在作文训练当中,我们要克服学生心理上惧怕作文的因素,针对能力差的学生可以进行个别指导。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的评价也应分层,对待写作能力偏弱的学生,作文评价着眼于写作的基本功(如从文通句顺、结构、中心主题、书写等方面来评价),作文评语更多以鼓励为主或给出一些具体建议,而不是一味地批评。让学生在鼓励中找到写好作文的自信心,同时在建议的指导下,学生也会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二、改变现行的评价方式,创新评价方式

在现行的作文教学中,写作评价普遍的标准化、教条化。

写作评价一直是写作教学的弱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互动、了解和交流。作文的批改、评讲多流于形式,打的都是一个印象分,评语又都是一些空话、套话,无关痛痒。不少教师批改作文时往往忽视了中学生这个群体的特性,因而作文要求过高,自然是达不到作文教学的目标。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语文课程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科学合理的作文教学评价方式必定会极大地推动作文教学的改进,在教学中,创新评价方式,可以采取互评和自评的形式。他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开始渐渐懂得一篇好文章应该写成什么样子,他这样要求别人当然也会这样要求自己,这样基于自己经验的标准,日后在指导自己的写作时,绝对不会觉得困难和强求,而完全是自然而然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自我修改的重要性,指出:“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由于在课堂上已经进行了初次和二次修改,所以,在教师做出评价后,作文回到学生自己手中。如果学生不对互评互改和师评的结论予以重视,那么互评互改和师评也就失去了意义。为了引起学生对互评互改和师评的结论的重视,我要求学生写自我评价,实际上是反思,反思同学和老师提出来的问题应当如何对症下药地解决。通过笔迹,更能引起学生对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的重视。

信息技术教学之浅见 篇8

●实施分层教学, 实现共同提升

一方面, 由于各个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的时间和内容不同。另一方面, 由于学生自身的差异, 刻苦程度不同, 造成了学生之间信息技术水平差异很大。面对如此大的差异, 集体学习显然是行不通的, 而“分层教学”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实施分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让所有学生学有所得、促进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同时, 实施分层教学能促使教师不断探索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 从而提高自身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分层教学注重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为不同层次学生创造各种尝试、探索、发现、发展的条件和机会,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

●提倡自主合作, 体现生本课堂

在信息技术课上尝试“自主合作”教学模式, 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开启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局面。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将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 让他们充分自学、训练、讨论、展示, 尽量通过自主合作解决问题。信息技术课上, 要让所有学生在上课时间内, 学习激情都处于激活状态, 能全身心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学习中。可以让他们自学、在网上做学案、自纠、总结、小组内讨论、小组间答辩等。这样, 课堂气氛会非常活跃, 也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

●尝试任务驱动, 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实现, 不仅包括教学思路、教学过程, 还有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学科必须动手的特点, 使教师的教法不可以纸上谈兵, 也使信息技术的考试不适于死记硬背。因此, 任务驱动教学法很适合信息技术的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为制作一件作品、为完成任务动手操作, 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任务驱动对于学生, 开始是模仿, 制作出与教师的成品一样的作品, 在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之后, 接下来的便是创造作品。所以,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会学生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同时, 更重要的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任务驱动正好给了学生这样一个机会。

●利用现代手段, 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突破教学重、难点, 引起学生共鸣, 加大教学容量, 拓展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要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设备, 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丰富而不繁杂, 教学过程紧张而不忙乱, 自身的教学效率与信息技术的高性能和谐一致, 使学生亲身感受信息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全新变化。

课堂教学之浅见 篇9

1 备课所得——博与精

作为一个教师,要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首先要备好课。备课首先是由于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尤其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观点、新理论、新发现层出不穷,教师要不断扩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适时选择、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其次是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是启迪学生科学思维,激发其创造性,因此需根据不同的授课对象进行因材施教,推陈出新,去伪存真。备课时,教师除了熟悉本次课堂讲授的内容外,还需了解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本次讲授的内容在该学科中的地位及其知识的内部联系以及学生的前期基础知识学习情况,然后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对象,确定授课的深度和广度,既要避免内容的重复又要避免知识的跨度过大造成学生理解接受的困难;更要准确定位本课程内容在整个专业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优化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授课效率。如在准备讲授“能量代谢”时,就要了解学生在生物化学中学习三大营养物代谢的情况,再根据专业对象确定其讲授的侧重点和难点。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侧重于机体产热和散热平衡与代谢相关疾病的关系,为学习疾病的诊断及其防治奠定基础。

(2)本次内容与本学科的其它章节的内在联系。如在讲授普通细胞的生物电活动时,既要讲清生物电的产生原理及其机制,更应适当联系到心肌生物电活动,突出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3)本次内容与后续课程的联系。由于专业培养的特殊性,许多课程之间存在难以割舍的内在有机联系。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联系,既可活跃课堂,增加知识的趣味性,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讲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我们可列举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产生原因,激发学生的探究性;也可通过对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其代谢的过程,提示临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为什么用药时间较长才能显现效果。

(4)本次内容的最新进展。对某些知识点进行追根溯源,寻求知识的来龙去脉,阐释今日的最新进展,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又可让学生体验从大师的发现中领会科学研究的奥秘,激发科学思维的火花。但这部分内容只能是教学的辅助材料,根据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基础,为达到启发学生的思维而适时取舍。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百日功”。当我们熟悉和准确把握以上内容后,我们才会深刻领会教学大纲的精神,构思教案的书写;才会合理组织教学,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和难点;艺术性的再现知识场景,融会贯通,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训练科学思维的方法。

2 课堂讲授——科学与艺术的结晶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是教学组织形式的核心,既可检验教师前期准备的情况,又能体验师生共同劳动的结晶。课后,学生会给老师三种评价:一是该老师知识渊博,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学生兴趣很高,很愿意听其上课,可课后复习时感觉异常吃力,有点该堂课好像什么都没有学到的感觉;二是某老师表达能力一般,条理性较强,但课后易复习,学到的知识易于巩固;三是某老师课讲的好,趣味性强,通俗易懂,课后即使不复习,也能掌握大部分内容。从上述学生的评价,我们可以体会到,课堂讲授不单纯是为了将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所收到的效果是不一样。很显然,第三种是最佳的,也是一个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其原因是教师把所讲内容的科学性与课堂表述的艺术性有机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兴趣,活跃了课堂思维,在课堂艺术的殿堂学到前人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科学文化知识。在课堂讲授中,最基本的要求是目的明确,注重讲授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系统性与逻辑性。在介绍最新科学成果时,要防止将伪科学传授给学生,更要防止将唯心论的东西灌输给学生。一个教师不仅是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在课堂教学,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语言。内容应当翔实,即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忌空调无味,信口开河;用词应当朴素自然忌哗众取宠;语音标准,吐词清楚忌用方言。音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速度适中让学生回味有余,思之有物。

(2)板书与板图。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教学条件的改善,我们有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充分展现教学内容,但与传统的板书和板图结合可以相得益彰。虽然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很好再现所讲的内容,但配之必要的板书和板图更能让人加深理解,回味无穷。要合理安排黑板,适当进行分区,主区用来标示讲课的主线,给学生一条清晰的思索红线,将零碎的知识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忌随写随擦,杂乱无章,让学生不知所踪,与其这样,还不如不板书。

板图应当准确,线条清晰,尽量采用线条图或简约模式图,既能节约板图的时间,又能清晰直观展示;色彩搭配得当,忌为了美观忽视其科学性,只能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力求美观;反之亦然。

(3)教态教姿。着装整洁大方、朴素自然忌追求时尚和奇装异服,分散学生注意力。行为举止文明,手势应根据教学内容,表示强调和模拟某种事物适时而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忌漫无目的,讲台上手舞足蹈,让学生不知所云。表情亲切自然,热情大方,让学生感觉易于贴近。

3 课后——反思与辅导

一个教师完成了课堂讲授,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结束,此时应适当进行自我反思,找出在此次课堂教学中的不足,甚至想到比较好的解决办法,这就是趁热打铁的效果。这对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反思也为有的放矢的辅导奠定了基础。在反思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组织是否丰富,课堂时间把握是否恰当,课中是否进行了有机的师生互动,重点与难点是否讲透等。

课后辅导也是信息反馈的一种重要途径,在辅导中可以比较准确地知道讲课的不足,如内容安排是否恰当,速度是否合适,重点和难点阐述是否明了,学生接受能力及其教学效果如何等等。这些都为调整后续教学奠定了基础。

初中化学分层教学之浅见 篇10

一、合理分层,动态调整

每位学生在学习方式、接受知识能力的方面是不同的,承认差异,并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智力发展等因素将学生分层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方面,一般可将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个层次。合理的分层有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有助于全体学生各自素质的提高。

二、目标分层,学有所获

教学目标的确立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的,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是实施分层教学法的重要保障。教学目标的分层,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认可和发展,能够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三、分层实验,机会均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喜欢让优等生来进行操作,以保证实验效果,导致中等生难得参与,学困生只能在一旁观看。分组实验可以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动手参与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分组实验前,教师要认真备课,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确定哪些实验由哪个层次的学生操作,使人人都有动手的机会。

例如“性质活泼的氧气”一课中用排水法制取氧气时,我首先让学困生上台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并装药品于试管中,塞上塞子。接着中等生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加热,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最后,由优等生将导管移出水面,熄灭酒精灯。同时,教师提问:“为什么要先将导管撤出,再熄灭酒精灯?”使优等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充分拓展。

四、分层提问,把握梯度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的不同问题要有难易的梯度,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分别由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基础的问题,可以让后进生来回答;有一定灵活性的问题可以让中等生来回答;在突破重、难点或概括知识时,要充分发挥优等生的作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激励。

例如“性质活泼的氧气”一课,在学生通过实验制取氧气结束后,可提问学困生:氧气有颜色,有气味吗?向中等生提问:已知氧气的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从中可得出什么结论?在1L水中仅能溶解30m L的氧气,从而又能得到什么结论?再让优等生对氧气的物理性质作出总结归纳,即氧气无色、无味,比空气略重,且不易溶于水。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提示,让提问到的每位学生都能作答。

五、作业分层,各有所获

课后作业的布置非常重要。每次布置时,都要设计一些数量、内容、形式、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适当层次的题目进行练习,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得到落实、强化。

六、分层评价,用爱沟通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该采用不同方式的教学评价,实施分层评价,让学生通过教学评价,可以了解自己的素质特点和学习状态,有效地进行学习。教师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找出学生各自的“闪光点”,尤其是学困生,只要他们在原有的起点上有一点点的进步,哪怕是进步1分或者是2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

语文阅读教学之浅见 篇11

【关键词】阅读教学特征要求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20-01

纵观语文阅读教学研究领域,由于专家们和广大语文教师的多年探索,已经提出不少思想、理论、方法、模式。但在这诸多思想、理论、方法、模式中,是否存在某些具有普遍意义的东西呢?再则,从目前高校的中学语文教学法教材看,关于语文阅读教学部分,基本上都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教学过程和组织教学的方式方法的阐述,对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仅限于朗读、默读、讲解、描述、提问、讨论、教材处理等浅层次的操作方式和教学基本技能的表述,这对于教师提高阅读教学能力和水平,获取高效阅读教学效果缺乏深层次的或根本性的理论指导。

作为语言基础学科的语文,不仅具有信息性、交际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而且还蕴含着形象性、情感性、意境性。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以其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科学的等多方面的知识,给语言这种工具增添了具体、丰富的内容,这就使语文阅读具有以下特征:

一、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

阅读过程中,读者把作用于视觉的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语言,这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同时,读者要经历一系列的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抽象、归纳、联想、想象等复杂的思维过程。既有从内容到形式的顺向思维,又有从形式到内容的逆向思维;既有从整体到部分的发散思维,又有从部分到整体的聚敛思维;既有纵向思维,又有横向思维;既有形象思维,又有抽象思维。正是在复杂的思维中,理解读物意义,获取需要信息,同时又发展智力和创造能力。

二、阅读是复杂的语言实践活动

阅读将外部语言转化为内部语言的过程是内化的过程,它由一系列语言活动行为和语言活动技巧组成。因此,整个阅读过程是训练语言技能技巧的语言实践活动过程。学习和掌握阅读的规则和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阅读的技能技巧,是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

三、阅读是复杂的情感活动

课文是情感信息的载体,阅读过程是读者经历美感、理智感、道德感等情感体验和熏陶的过程。所以,阅读过程是读者与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载体进行情感交流和体验的过程。

四、阅读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围绕阅读教学目的,采用启发引导、点拨、提问、答疑、朗读、讲解、组织讨论等方式向学生输出信息,传授知识。同时,学生通过听读说写将他们对课文理解和对知识运用的信息反馈给教师,使教师随时调整教学计划,一步步达到预定的阅读教学目的。

语文阅读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阅读教学艺术的规律和结构要素,而其教学艺术的规律和构成要素则决定了阅读教学必须达到下述要求:

1.突出情感因素

语言是一种工具,但我们更应强调语言工具的功能本质,即表情达意。“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以语言文字为表达形式的各类文章,其字词句篇中蕴含着作者对人、事、物的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态度。欲使语文阅读教学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就要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愿望,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必须在阅读教学中突出情感因素,即古人所说的“披文以入情”、“因情而觅理”。

2.引入情境,激励思维

发展思维能力是中学各科的教学目标之一。而阅读教学中思维训练的规律与其他学科有根本的不同。用语言教语言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表现形式,语言本身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媒介,更主要的是教学内容。学生接受、理解课文语言所传达的情感信息,不论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首先需要通过感知、体验、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方式,进入情境,才能真正领会和理解。阅读教学的这一特殊规律要求阅读教学必须贯彻情境诱导,激励思维,同时也赋予了阅读教学思维训练的特定内容和形式,即以具体可感的形象、画面、声色、情态、情节、场面、经验、事实等,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励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

当然,阅读教学也离不开抽象思维,也不应忽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的能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中,一般教师往往只注意课文中的理智因素,而忽视了蕴含于字词句篇中的情感因素。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的方式激励学生思维,使其产生思维乐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锻炼思维能力,这既是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阅读教学艺术的生动体现。唯其如此,才能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将“厌学”变为“好学”,将“不会学”变为“善学”。

3.联系生活,激发学习需要

作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称的语文,是读写听说的工具,以语言文字为表现形式的课文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无不同现实生活与人们交际的需要密切地联系着。

语文学习的需要来源于对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的认识和体验。因此,阅读教学不能为教课文而教课文,为教知识而教知识,必须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实践,把课文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活化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一盘盘美食甘味,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属所需”、“学有所用”,从而产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主动自觉地去获取知识,并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发展自己的语文能力。

4.讲究口语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曾强调:教学语言“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是教师以自己活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即使在现代化教学手段普遍推广应用的时代,语文教学这一基本方式和特点也是不会改变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永远都是语言运用的艺术。

阅读内容的情感性和阅读思维的情境性要求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又具有清晰严密的逻辑性,能够再现作品中的形象和画面,成为作品中的语言文字所叙述、描写的形象、画面的艺术再创造,从而能够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理解作品。

我们可以说,在阅读教学中,有风格的教学语言才是真正的艺术。语文阅读教学艺术化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有独特的风格。语文阅读教学领域无数事实证明,一个语言表达颇富特色的语文教师,对学生在语言修养方面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甚至使某些学生终生难忘,终身受用。

总之,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语言感知课文传达的情和意,引起大脑神经系统的思维活动,理解知识和获取知识,并不断产生学习新知的需要,进而推动其更加自觉积极地学习。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是贯穿始终的。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和教学方法,围绕教学目的要求组织指导读写听说训练,使学生又将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这个过程既符合由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这个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又体现了阅读教学中学生认识过程的特殊规律。

“机械原理”双语教学之浅见 篇12

双语教学的模式选择问题。目前教育界将双语教学模式分为三种[2]:即沉浸型双语教学——课堂上全部使用外文教育;过渡型双语教学——课堂上开始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 学生熟悉了语言环境后逐步过渡到以外语为主, 母语为辅的教学方式;综合型双语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 如果难度小, 用沉浸型教学, 否则用过渡型教学, 后面还结合一些多媒体来授课。以上三种模式都有老师们采用过, 他们反映所采用的授课方式不同, 则所取得的成效也是不同的。

针对上述问题, 笔者通过与诸位双语教师的面谈及他们的最终考核效果分析, 本人觉得自己比较偏重于综合型双语教学的方式。这也是结合“机械原理”这门课的性质来决定的。因为“机械原理”这门课是学生们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兼有专业课与基础课的一些特点, 所以若在基础内容上采用以外语为主来授课, 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 而在偏专业的部分章节内容上如:三大机构传动的原理、设计上则采用以母语为主来授课, 这样可以更好帮助同学们理解相关专业内容。

教师水平问题。由于专业课教师并非英语专业毕业, 听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均较差, 达不到双语教学的要求。另外, 双语教学刚刚试行, 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笔者在通过与诸位授课教师的交流中深深感受到:虽然他们熟悉专业知识, 也知道专业知识的一些英语表达方式, 但如何用英语表达出来, 如何让学生们很快接受还有很大困难。

针对这种问题笔者认为, 学校的管理部门应该做一些工作来解决这一难题。 (1) 学校可以开设双语课和教师口语加强训练班 (由外教来授课) ; (2) 从长远看, 学校还要采取“送出去”的方法, 即将部分教师送出国外进行培训, 让他们了解国外相关课程的授课方法; (3) 如果条件许可, 学校还可以采用“引进来”的办法, 引进一些留学归国人员担任课程的双语教学, 同时这些留学归国人员还可以帮助未出去的教师们进行双语教学工作。

学生英语强化问题。双语教学不等于外语教学, 它对学生的外语水平及理解能力要求很高, 所以授课时要求同学们精力集中, 反应迅速。如果同学能跟上老师的思路, 则双语学习效果很好, 否则, 同学们往往消极怠工, 甚至影响他们对该课程的兴趣, 进而导致放弃学习, 那就不是我们双语教学所希望的了。

针对上述问题, 多数学校一般都是采用了学生选修方式, 组小班开展“机械原理”的双语教学工作。因为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为了因材施教, 老师们普遍反映以选修方式比必修方式的效果好。若强求全体同学参加, 对一些英语基础差的学生是很大负担, 这样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采用小班授课, 老师们也更能与每位同学沟通、交流, 对提高教学效果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只是在组建小班选用学生时, 应注意学生的英语听力与阅读水平。

教材选用问题。教材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双语教学的教材的选用尤其要慎重对待。若引进原版英文教材成本太高, 学生较难接受;若仅仅在国内教材的基础上进行翻译, 学生认为意义并不大[3,4]。另外原版教材内容体系与国内的专业教材体系有所不同, 就双语教学的初期, 老师们反映原版教材的内容还是不合适我们的同学们, 因为我国国内目前开设的双语课多半还是采用半英语半汉语的方式来授课, 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们通过英语获取先进的专业知识。如果要引进原版英文教材, 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学习难度的方法来进行。经过前期调研, 多数学校在“机械原理”双语课中采用的是国内学者编写的英文教材, 此方案容易让学生们接受。因为国内学者编写的英文教材内容与中文版机原教材内容一致, 若学生们阅读中遇到问题时, 还可通过查阅中文版的教材来解决。

上述提到“机械原理”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四大问题及具体解决办法, 但实际上有待于解决的问题还有许多。诸如:双语教学工作量问题、双语教学方法问题、双语教学多媒体制作问题等等。要达到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笔者认为机械原理课程的双语教学一定要考虑本校实情, 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进行积极实践与探索, 师生齐心协力, 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目标奋进。

摘要:提出了在“机械原理”这门专业基础课中开展双语教学时会出现的教学模式、师资水平、学生英语强化和教材选用等相关问题, 并指出了处理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为开展“机械原理”双语教学的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机械原理,专业基础课,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1]马国华.关于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探讨[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张铁, 李杞仪等.机械原理双语教学实践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6年第1期.

[3]徐盛林.使用英语教材进行双语教学的初探[J].大学教育科学.2004年第1期.

上一篇:吴中文化下一篇:发展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