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文化

2024-09-25

吴中文化(共12篇)

吴中文化 篇1

文化, 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教育和办学实践中, 大学人群体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 是经过历史沉淀、人文积累而形成的价值取向、信念目标、理想追求、善德导向和行为准则, 是一所大学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地方文化是大学人文素质培养和人文精神熏陶的重要资源。吴文化作为地方文化的杰出代表, 凭借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地理文化, 在培育和建设大学文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一大学文化内涵

大学文化是由存在于大学校园内的多种文化构成的, 不同的大学由于历史传统、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的差异, 有着多姿多彩、形态各异的大学文化, 但其主旨都是以崇尚学术、追求真理为价值取向。

大学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精神文化层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层, 如校园环境、文体设施、校标校旗、校园识别系统以及校园纪念品等, 这些是大学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层面, 如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奖惩制度、校园文化活动制度以及校园内独特的仪式、典礼, 等等, 这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表现与保证;精神文化层面, 如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 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层次和关键所在[1]。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质形态”, 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也是大学精神文明的外在表现和物质基础。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中介”, 是大学文化的基石和内在机制, 也是使大学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精神文化是深层次的大学文化, 是大学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 也是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

二吴文化内涵

吴文化是吴地区域文化的简称, 是吴地人文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 广义的吴文化泛指在吴地产生和发展的与自然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物质的、精神的成果总和, 是以太湖为中心的包括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内的区域文化。经过三千多年的演进和嬗变, 吴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以苏锡常为核心, 覆盖长三角地区的区域性主流文化。

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与我国的其他地域的文化相比较, 吴文化具有水乡的特色、融合的结晶、进取的精神、实干的作风、尚德的传统、崇文的风尚等方面的文化特质。

吴地拥有灿烂的文化、丰厚的遗产, 其灿烂与丰厚不仅表现在园林古镇民居、太湖人文风光和丝绸刺绣珍品等物质文化形态上, 还表现在吴歌昆曲评弹、吴门书法绘画、吴地经史诗文等艺术文化形态上。吴地非物质文化资源极为丰富, 例如, 苏州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6项、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29项、省级非遗名录项目79项、市级非遗名录项目159项, 各市、区的县级非遗名录项目450项[2], 其中以昆曲、古琴为杰出代表。传统美术中的苏州剪 (刻) 纸、红木雕刻、木板年画、丝绸印染、核雕和玉雕等以及传统技艺中的苏绣、丝织、糕点、草席等, 都是向世界展示“文化苏州”的重要名片。

三基于吴文化的大学文化建设

面对当前大学教育中的传统文化失落、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 吴地高校有效利用和开发吴文化资源, 不仅可以丰富大学文化建设的内容和特色, 还能进一步提升吴文化的文化软实力。

1 打造吴文化校园, 营造吴文化氛围

物质和环境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物化基础, 是一所大学的历史、传统与特色直观的反映, 是校园文化的显性文化, 又是一种生态文化, 包括校园的地理位置、地形风貌等自然环境和校园的各种建筑、文化设施和生活设施等硬件工程。高品位的物质和环境文化的建设能为大学治学育人活动构筑和谐的校园氛围, 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长期以来,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方面建设存在重企业文化、职业文化等功利主义倾向, 传统意义上的校园文化有所缺失, 文化积淀不足。因此, 打造吴文化校园要融现代教育理念、吴地地域文化特性为一体, 把吴文化的物质元素融入到校园环境中, 拓展环境文化, 实现环境文化育人。

一方面, 要加强基于吴文化书香校园环境工程的建设, 有意识地将吴文化的典雅精致巧妙地融入校园每一个角落, 营造书香园林般的校园文化环境。吴地高校还可以通过“校中园”的创设, 将吴文化的核心内容进行浓缩和展示, 使大学师生可以直接触摸到吴文化的气息, 沐浴吴文化的道德和情操, 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达成价值认同。例如, 创办于1984年位于无锡堰桥西高山的吴文化公园, 以吴文化为内涵, 建有稻丰圩、蚕桑巷、船桥史馆、交通馆、江南风情苑、教育馆、人文馆和学生教育营地等18个馆区, 以丰富的资料、实物、图片、电化形象手段, 展现了四千年来吴地生产、人文、民俗的生动画卷, 1996年公园被中央六部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又如, 苏州市职业大学吴文化园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普通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是学校着力打造的吴文化素质教育平台。2006年初建, 2014年移址文科实训楼一楼进行扩建, 占地面积达2300平米。按照吴地园林风格布局, 根据“融和、创新、典雅、精致”的吴文化精神, 新园内精心设置吴国馆、方技隅、城墙馆、文艺馆、嘉韵台、石湖书院、苏州水巷等七大特色板块, 集中展示了吴地文化的精华, 充分体现出吴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对当下的启迪意义, 充满着正能量。新园的特色还在于大量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 通过多媒体设备与场景、模型、看板、实物演示互动结合, 使平面化展品立体化, 多信息内容装置化。丰富多彩的吴地历史展陈物品、形象生动的场景还原、声光电多样化的表现手段, 为参观者构筑了一条时光隧道, 人们能够穿越时空, 真切感受到吴地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的波澜壮阔, 深切感受到吴地先贤的强国梦想、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4]。

另一方面, 要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内涵建设, 大学校园的路标、路名、雕塑、建筑名、标语等同样可以营造出吴文化的气息和特质, 都可以被赋予的吴文化的文化品位。例如, 苏州国际教育园南区路名就颇具特色, 以吴地名人典故为出处。“圣陶路”典出于苏州现代作家、儿童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顾公路”典出于南朝梁、陈间吴县光复文字训诂学家、史学家顾野王;“致能大道”典出于南宋吴县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范成大, 取其字致能;“希文路”典出于北宋吴县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范仲淹, 取其字希文。

2 开展吴文化活动,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中除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政治活动外, 有计划开展的各种影响大学生素质提高和人格发展的文化活动, 是丰富大学校园生活的重要途径, 也是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的重要载体。

吴文化要积极融入高校校园文化,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吴文化活动, 把德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 将昆曲、评弹、苏绣、核雕等传统艺术与校园生活有机结合, 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打造校园文化精品, 提高学生吴文化的修养, 提升校园文化内容的品位。

3 汲取吴文化精髓, 塑造吴地人文精神

吴文化底蕴深邃、内涵丰富, 吴文化的丰厚性不仅体现在众多的名胜古迹、工艺珍品等独特的物质形态上, 而且体现在传统技艺、雅风美俗等非物质的形态中。吴文化精细雅致、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尚德务实、和谐奋进、刚柔相济、包容开放、崇文重教等文化精髓,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 成为吴地宝贵精神财富, 千百年来, 经久不衰。大学文化的建设关键是要融入吴文化的精髓和精神。

一方面, 要完善大学制度文化, 把吴文化精髓融入到校园规章制度中, 在人才培养目标、校规校纪、教学管理制度中把吴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品德、人格精神、高尚情操等优秀教育资源融入其中, 将具有吴文化精神的目标追求、价值取向、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到管理育人, 制度化人, 以其特有的导向、凝聚、激励等功能, 塑造大学师生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人文素质, 提升大学的办学理念、文化底蕴和发展特色。

另一方面, 要引导大学行为文化, 注入吴文化人文精神。行为文化是学校的师生员工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及态度, 是大学文化的直观外显, 也是大学群体价值观、学校理念、精神面貌的动态体现。吴地高校具有正能量大学行为文化的引导离不开吴文化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具体而言, 在大学的教学活动中要融入吴地人文情怀, 提升大学师生的道德素质和精神层次, 增强大学成员的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吴地人文精神, 创造和谐、尊重、宽容的校园关系, 塑造敬业进取、诲人不倦的学者风范, 培养文明儒雅、开拓创新的大学学子。

参考文献

[1]王冀生.大学之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186.

[2]保护非遗村落留住江南“乡愁”[EB/OL]. (2014-06-26) http://www2.fgw.suzhou.gov.cn/news/szxw/201406/t20140626_397968.shtml.

[3]杭建伟.浅论吴文化资源与苏南高职院校文化建设[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9 (9) :43.

[4]苏州市职业大学素质教育基地吴文化新园落成启用[EB/OL].http://www.gx211.com/news/2014915/n1825213004.html.

[5]田浩.共生理论视角下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协同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 2015 (3) :30-33.

[6]陈宇秦.地方普通高校大学精神的培育困境与出路[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2) :95-98.

[7]汪馨兰.现实困境与传承创新: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大学精神文化[J].学术论坛, 2013 (3) :200-203.

吴中文化 篇2

在印象里,姑苏是什么样的?

粉墙黛瓦,翘角飞檐,红杏在料峭春寒中于园里伸出了头,足跟在石板路上笃笃叩击之声兀自绵绵不绝。石栏下静静流淌的小河伴着汩汩水声交错于条条小巷。

在唇齿间,姑苏是什么样的?

清丽细腻的甜,澄净鲜美的咸,式样玲珑精巧,口味别具一格,味清清而不失深沉,香郁郁而回味绵长。桂花糕甜丝丝的香气沁人心田,卤汤面咸溜溜的鲜味令人口齿噙香。

这是吴地,这是姑苏。

行走园林,眼望亭台阁榭间晨雾氤氲,绿丛掩映处假山层嶂。遥看红梅摇曳,暗寻风过留痕,在闲庭信步间,生活的`脚步渐缓,心中不再喧嚣聒噪,淤塞已久的烦闷不觉中已被简单和悠闲所带来的幸福、美好取代。

太湖水畔,远眺山水一色,山颔青黛,水纹旖旎。湖面水光潋滟,渔帆点点……湖光山色清奇俊秀,好比人间天堂。正午的暖阳为枯黄的芦苇披上烂漫霓裳,让湖中荡漾金色波光。耳畔传来船娘澄切的歌声,刹那间只感到天地的敞亮,只感到一种涤荡心灵的情怀让生命变得悠扬、宽广、从容……

夕阳不复,华灯已上。夜里不见梅树的梅园中暗香浮动,伴随着孩童的欢笑悄悄飘来又渐渐游走。老人在运河岸跑步锻炼,小贩沿街兜售商品,人们在饭后出门散步……

漫步无锡,感受吴文化魅力 篇3

吴侬软语讲述着遗闻轶事,听起来悠软绵长。脍炙人口的《枫桥夜泊》、温雅柔和的自制黄酒,让人流连忘返……

“吴江之水好淬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刚性剑器“干将”“莫邪”名传天下……

瞎子阿炳的名曲《二泉映月》,虽然凄婉,却意味深长……

诗书画乐、古迹风物,点滴积累着、丰润着吴文化。

吴文化是区域文化,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也是汉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吴文化与越文化相仿,其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基础,经历代至明形成高峰,清代以来开始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

吴文化以无锡、苏州为代表。文化作为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扎根于民间,有强烈的凝聚力,对城市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史载,周太王欲立三子季历之子姬昌(后为周文王)为王,长子泰伯与次子仲雍远走“荆蛮之地”,开启吴文化之源。泰伯至孝、至谦、至德、开拓、创业的精神,融于江南民众的人文脉络之中。

走进无锡,纪念泰伯的名胜古迹随处可见,旧有大娄巷内的泰伯祠堂,今存锡山泰伯殿、梅村泰伯庙及鸿山泰伯墓。“志异征诛,三让二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孔子曾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无锡作为吴国早期古都早被一些历史学家遗忘,但实实在在是吴文化的源头。无锡作为吴国古都已有3200多年历史,远远超过苏州2500年的历史。整个吴国历史长达742年,是古代中国历史最长的一个诸侯国家。

在700余年间,无锡一直是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出过许多著名人物:其中有吴国创始人泰伯、仲雍,有世界级的大军事家孙子(孙武)等。在吴王寿梦在位(前585—前561)期间,吴国在无锡城建造皇宫殿宇,即今东大街、大市桥、大娄巷、观前街和崇安寺一带。阖闾继位后,迁都苏州,仅40年便被越国所灭。历春秋经战国,无锡城多次毁建,刘邦建立汉王朝(前206)后复建,延用至今,并不断扩建。

吴地佳绝处在无锡新区鸿山—一个揽36平方公里的江南自然生态和文化风貌的园区。

鸿山有泰伯陵,于东汉永兴二年(154)兴建,原称“吴王墩”“王坟”,盛唐时期号为“江南第一古墓”,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园区以泰伯陵为内涵核心,围绕吴文化历史遗存、吴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展现了3000多年吴地生产、人文、民俗的画卷。

吴文化广场位于泰伯墓保护区前方。广场两边有六根吴文化图腾柱,分别为武(军事)、文(文化)、水(经济)、曲(艺术)、器(科技)与居(民俗),描述具体特征。广场中有华美的飞凤雕塑,造型源于古篆体“吴”字,凤凰置于象征财富的古币之上,寓意昌盛繁荣。此外还有《兴吴》组雕,把泰伯的开拓精神诠释得淋漓尽致,并对之表达崇敬。

中国吴文化博物馆包括先吴文化和吴文化两大板块。前一板块展示了从马家浜、崧泽、良渚到马桥文化时期无锡地区已发现的遗址和出土遗物,里面包括鸿山遗址出土的良渚黑陶鼎、黑陶贯耳壶等珍贵文物。后一板块主要通过雕塑、油画、电子沙盘模型等场景复原形式与手段,结合出土文物的展示,讲述吴国历史,再现吴国在青铜冶铸、造船、渔业农桑、城市建筑、陶瓷等方面灿烂的物质文明创造以及在文字、音乐、舞蹈、民俗等方面辉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就。

中国吴文化博物馆倚特大型战国贵族墓邱承墩原址而建,并对其进行了高水平的复原展示。整个墓坑呈“中”字型结构,显示墓主身份的高贵,墓葬按照春秋战国时期高等级贵族的墓葬形制和陪葬规格体系。邱承墩两侧辅以大型图片,再现考古发掘的过程。

中国吴文化博物馆是全面系统开展吴文化研究和展示的专题博物馆,同时为鸿山遗址博物馆提供全方位的历史人文背景展示。鸿山遗址博物馆、中国吴文化博物馆于2008年4月10日落成,古朴、简约、自然。从宛如弓箭的平面造型、仿先秦时期古城墙的建筑墙体、环绕四周的水道到屋面上的特制青铜瓦,以及青砖铺设的庭院地面,都体现了青铜时代吴越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暗喻着历史风云。

鸿山遗址博物馆馆藏文物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特别是玉器、青瓷器、硬陶器、琉璃釉陶器、琉璃器等,形成了一个完整体系。玉器质地细腻,琢刻精致,按功用可分为葬玉、佩玉。其中佩玉飞凤的造型和纹饰尤其令人叫绝,堪称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微雕工艺的巅峰之作。青瓷器和硬陶器是商周时期吴越地区最富特色的器物,胎、釉俱佳,纹饰独特。其中系列完整、造型各异的仿青铜青瓷或硬陶质地的乐器极为罕见,有甬钟、镈钟、编磬,勾鑃、錞于、丁宁、振铎、鼓座、缶、悬铃十类之多,均为打击乐器,鼓座、缶、悬铃均是首次发现或首次确认。青瓷礼器也极为丰富,除了常见的鼎、豆、壶、盆、盘以外,还有较为少见的盉、鉴、罍和首次发现的温酒器、冰酒器、吊釜沥水器等。琉璃釉盘蛇玲珑球造型奇特、精巧剔透、色彩斑斓,为首次发现,弥足珍贵。琉璃器包括管、珠。琉璃是早期玻璃,它证明了中国早在周代就已发明了玻璃。

吴文化公园又称吴文化博览苑或无锡民俗村,位于无锡惠山区堰桥。它可以被视作展示吴文化的补充。园内目前已建成十八展馆十六胜景,像蚕桑巷、吴地船桥史馆、锡山交通馆、无锡院士馆、爱国碑廊、锡山教育馆、吴地开发史厅、吴地名人厅、教师山、吴地民间信仰文化馆、吴地三百六十行展馆等,形成了爱国主义教育主题:以浓郁的乡情教育人,以荟萃的人文激励人,突出反映吴文化是锦绣江南的灵魂。□

吴中文化 篇4

一、校园文化建设,物质文化为载体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是打造精品吴合完小的首要条件。近年来,吴合完小物质文化建设按照“高品位、高质量、高档次”标准实施,打造成硬件设施过硬的完全小学,抓好三项重点建设,严格按照“一点、两线、三纵、四横”科学布局设计去做,为学校、学生和教师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彰显学校浓郁的校园文化底蕴。

“一点”是指学校正大门的电子屏幕。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奋斗目标、行动纲领、校风、教风、学风等,通过这“一点”的宣传让社会理解,让家长支持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

“两线”是指学校东侧校门口和南栋教学楼下的两个大宣传橱窗,彰显学校文化主题。宣传橱窗由东至西向外界展现了学校简介、校训、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学风、校旗、校徽、校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十四孝、二十四史、二十四节、弟子规、学校班子建设、教师风采、师生活动图片及说明、阳光少年和美德之星、荣誉等。通过宣传橱窗架起了一座社会人士了解学校、支持学校发展的桥梁。

“三纵”是指三个楼梯间。内容是“感恩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学习教育”系列,学生上下楼梯都能纵观,时时警醒自己,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和生活习惯。

“四横”是指两栋四层教学楼。一楼是学校田径场,全部塑胶,四周都布置“我运动,我阳光,我健康,我快乐”的宣传画和宣传标语;二楼是“锦绣中华、锦绣安化和锦绣吴合”系列,展示祖国的大好河山,展示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名人趣事;三楼是“诗文、对联素养”系列;四楼是学习的榜样、英雄领袖等追求的偶像。通过以上的展示,不仅让学生学有榜样,行有指南,而且更好地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爱国精神。

学校重视班级教育和学习引导。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学校推进无痕德育,打造完美教室,让生态文明教育进入班级。各班养花栽草,用绿意点缀教室,以鲜花装扮环境,塑造教室文化精品。走道、窗台都摆满了鲜花绿草,教室的每一面墙都诉说着吴合完小师生文化情结,倾诉着全体师生自强不息的音符,展现出学生对母校的爱。班级小组有名称、有目标、有誓言、有评价表,书香浓郁的文化氛围已经形成;各班要求学生注意文明形象,文明生活,文明言行,文明守纪,文明交往等,以生态和谐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培育生态文明意识,让生态文明促进班风、学风,对学生健康成长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办公室文化情有独钟,布局科学,别有一番风韵。学校因地制宜,按三大块设计:北栋教学楼办公室是以“好教师准则”为主;综合教学楼办公室是以“教师的十二项修炼”为主;南栋教学楼是以“教师的每日十问”为主和以勉励教师,心中有理想、自信自强、善于合作、充满爱心、追求卓越等名人名言为辅。每间办公室附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礼仪规范》《吴合完小教师办公室管理守则》《吴合完小班主任工作职责》《任课教师职责》五项管理制度进行文化布置;新增添了办公桌椅、柜子、长皮沙发椅、饮水机等,教师办公桌进行了改造装饰,功课表、作息时间表、周工作安排等都统一张贴在固定的位置;在办公室门口还张贴了“严禁吸烟”“节约资源、安全第一”的温馨提示;教师办公室每月评比一次,让每一位教师养成良好的习惯。通过一系列的布置和活动,在提高教师办公室文化氛围的同时,使每一位教师拥有一个温馨舒适的办公环境。

二、校园文化建设,精神文化为核心

吴合完小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创优质精品学校”的办学宗旨,坚持“臻崇经典、塑造精品”的办学理念,秉承“让每一位教师工作是幸福的,心情是愉悦的,心灵是高尚的;让每个孩子能够幸福、健康、快乐成长,全面健康和谐发展;让学校成为师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的原则,朝着“教育让家长和让社会满意”的目标,以“爱岗、敬业、严谨、求实”的师风,“文明、奋进、活泼、创新”的校风和“好学、求知、善思、求异”的学风,打造“诚实、团结、勤奋、向上”的吴合精神。具体做法:

(1)正确的班级舆论感染学生。营造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团结协作的班级气氛,让班集体内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正气上升,让优秀的学生感到自豪,让有潜能的学生奋起直追,每个人的创造性、积极性都得到赞扬和呵护,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

(2)融洽的同学关系提升学生。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关怀,学生在学校讲礼仪、讲卫生、讲纪律,学生之间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加强班委会自我要求,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职能。

(3)丰富的实践活动锻炼学生。开展建设班级品牌、富有创新性的班队活动,班级品牌、班级特色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一位集体成员都参与其中,反映其共同的愿望,呈现自己的风格。在树立品牌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师生的人文底蕴,通过大课间操活动、艺术“2+1”、庆元旦、庆六一、庆七一、庆国庆等大型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综合素养。

三、校园文化建设,制度文化为支柱

修订和完善学校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校行政会议研究和讨论后,修订、完善了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予以执行,学校行政监督落实,通过对学校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和约束,使制度为师生所认可和践行。

行为规范有章可循。结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安化县教学常规》和《中小学教师管理》要求,出台了适合学校实际的《吴合完小学校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吴合完小学校教师综合考评制度》《吴合完小学校教师师德师风行为规范》等制度,加强对各项行为规范的贯彻落实,全体教职工队伍严格恪守行为规范,通过对制度的贯彻落实,塑造了良好的教师形象。

教学教研有则可依。出台了《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教师教研奖励细则》《课题研究奖励细则》《课堂教学改革奖惩方案》等,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建立教师学习制度,明确学校各种岗位职责,通过以岗定责,以责定利,通过绩效考核,促使教职工队伍努力提高自身岗位履职能力。同时通过教学比武大赛,以赛促学,以学优教。

学生管理制度创新。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出台了《吴合完小学校学生星级管理暂行办法》,对学生实行星级管理,每月评定星级学生、阳光少年、美德之星、孝心少年、进步之星。通过星级评定,促进学生力争先进,争当模范,营造了“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正能量。

苏州地名与吴文化 篇5

地名是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特定的地域所约定的专有名称,它是反映社会历史的化石,是文化的镜像.苏州的`地名,饱蘸着浓烈的吴文化气息,它们标记了吴地江南水乡的地理特征,凸显了吴地鱼米之乡的经济主体,表达了吴人崇文尚武的价值取向,沉淀了吴人和谐智慧的人格哲学.

作 者:曹莉亚 CAO Li-ya  作者单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刊 名: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UZHOU COLLEGE OF EDUCATION 年,卷(期): 25(3) 分类号:H123 关键词:地名   苏州   吴文化  

吴文化,推进职业综合素质教育 篇6

与丰富的吴文化资源相适应,吴文化教育模式应该多样化、体系化。建立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专业教育、实训实习、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相融合,使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共同构筑完整的吴文化资源教育体系,构建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

第一。将吴文化课程列入专业教学计划。有两种开课形式。一种是独立开设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系统的吴文化教学。如在文秘、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中开设吴文化课程作为必修课。将吴文化课程设置为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供全校学生选择,丰富课程资源。另一种是将吴文化资源贯穿到其他课程教学中,在其他课程中有机地、自然而然地融合进吴文化内容。如德育课教学中,在开展事业心、进取心、敬业精神、开拓精神、协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教育时引用吴文化资源。

第二,利用吴文化资源发挥隐性教育作用。在教育体系中。教育的表现形式有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之分。显性教育是指通过正规的课堂教育教学途径对学生传授吴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隐性教育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实施一系列活动,通过间接方式利用吴文化资源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吴文化的熏陶。例如,苏州市职业大学在校园内建设了“吴文化园”这一彰显吴地文化优雅风韵特质的地方文化展示区,园内设有吴文化图片和微型场景展厅,其中有以旧私塾课桌排列的“石湖书院”、有苏州古典戏曲——昆曲、评弹艺术表演场所“嘉韵台”、有展现苏州古典园林雅致景色的“园林廊”等,营造了浓厚的吴文化教育氛围。苏州市职业大学的“吴文化园”已建设成为教育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第三。组织参加吴文化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现实的体验和感觉是一个难以忘怀的过程,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吴文化活动。直接感受教育氛围,增强吴文化的渗透性和感染力。如无锡地区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国(无锡)吴文化节开幕式暨祭祀泰伯典礼”活动,学习泰伯、仲雍尚德谦让、勇于开拓的精神。

第四。组织现场教学。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吴地各市县政府都很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着力打造文化软实力,开展各级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工作,重视人文景观、历史古迹的保护和重塑。苏南吴地古典园林、历史街区、历史文物、名人故居、古村、古镇得到精心保护和维修,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等免费开放。随处可以触摸到的历史展现为地方高职院校提供了直接的教学资源和丰富的现场教学基地,教育过程中可以有选择地就近组织学生现场教学。

第五。组织吴文化研究社团。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成立吴文化研究社团,开展小型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收集、分析研究资料,锻炼学生探求、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索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例如,可以让学生自行组织学习研究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资料、文化采风、历史追寻等方式开展吴文化小型课题的研究性学习,锻炼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如何促进吴文化产业化发展 篇7

吴文化在新时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传承,文化的产业化现象成为了吴文化发展的热点内容。苏州园林、恐龙园、周庄等多处旅游景点,在坚持原有文化基础的现实上,通过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拉动了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就拿苏南模式来说,“苏南模式”起源于20 世纪60 - 70 年代江苏省苏南一带,这一文化产业模式与吴文化有紧密的关系,正是吴地具有悠久历史的区域文化传统孕育和造就了苏南地区这一特定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未来的走向,吴文化是“苏南模式”发展中的文化动因。尽管这一文化产业化发展模式还不是非常成熟,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它文化产业化的步伐已经非常快,并为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 以吴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1 文化资源开发不够

在吴文化发展过程中,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不够成为制约文化发展与传播的根本所在。特别是在商业化的发展背景上,很多人忽视了文化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认为文化时代已经过去,不必要再对吴文化进行重视和整合了,这样就容易导致文化过于形式化,不利于充分地发挥文化的生命力。除此之外,对于吴文化来说,由于它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具有很明显的地域特征,尽管它为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由于它的多元化造成的文化零散现象比较严重,这样就很难对文化细节进行深入地挖掘,这对于打造完整的吴文化产业链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2.2 特色化发展开始流失

吴文化是一个文化体系,是长久以来历史积淀、地域文化的结合体,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分支。然而,目前以吴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的特色化发展开始流失,这在无形中让吴文化发展开始走向平庸。就拿吴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来说,在很多旅游景点我们几乎都能看到一样的旅游纪念品,这些纪念品缺少特色,没有与当地的文化完美地结合起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缺少对文化的反思和重视,长久下去,必然会让吴文化的发展走向下坡路。

2.3 文化产业链不够成熟

以吴文化为主的文化产业链不够成熟,是影响吴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来说,文化产品的构思、研发、制作、市场推广、销售渠道等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然而,从现在的吴文化产业化发展来看,吴文化产业链并不成熟,对于文化本身的挖掘不够,导致难以创作出优秀的文化作品;在文化推广和销售渠道上来看,缺乏针对性的推广方向,对于文化产品的销路还缺乏足够的认识,这从根本上让文化产业链处于中断的状态,不利于推动吴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3. 如何促进吴文化产业化发展

3.1 充分挖掘并保护本土文化资源

要想从根本上促进吴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就必须要充分地挖掘并保护本土文化资源。第一,应该对现有的文化资源进行保护,通过编纂文化百科全书来深入地了解吴文化的内涵,积极走访民间,实现最详细、最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承;第二,要对民间艺术家进行拜访,建立民间艺术家联盟,让他们对吴文化的内容进行整合,不断振兴文化,并推断吴文化的发展和走向,以此来有效地保护本土文化。此外,还可以通过展览会、建立博物馆等方式来实现对吴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以此来促进吴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播。

3.2 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建立文化园区

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建立文化园区,是实现文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步骤。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经济园区集中,实行集约经营,发挥经济集聚效应,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通过经济体系的变革,带动一大批重点镇、企业(集团、公司)以及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只有以吴文化为依托来促进产业文化化的发展,才能够推动吴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和进步。

3.3 打造完整的吴文化产业链

对于吴文化产业化发展来说,必须要打造完整的吴文化产业链。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找到传统吴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从而开发出与市场契合的文化产品。同时,加大技术性人才和公关性人才的培养,让这些优秀的人才能够开拓文化产业市场,扩宽文化产品的销售渠道,不断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成熟。文化产业链是文化产业化的依托,只有打造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加速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和成熟。

结语

实现吴文化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时代的主题。特别是在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以吴文化为主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对于社会的文化和经济的共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实现吴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和进步,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根本。必须要对本土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以文化园区的方式来实现经济发展、开拓文化市场和销售渠道等,以此来优化文化产业的结构,促进文化产业链的成熟,拉动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以此来实现文化与经济的融合。

参考文献

[1]李斌.论吴文化与苏州创意产业发展[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03.

[2]周永博,沈敏,余子萍,沙润.吴文化旅游景观“史诗式”主题公园开发[J].经济地理,2010,11.

[3]欧人.论苏南经济发展模式与吴文化之关系[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2004,12.

析姑苏吴歌的文化源头 篇8

姑苏吴地原指春秋吴国, 后专指苏州。该地在周边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 以及中原岐山文化和吴越文化影响下, 自吴王阖闾建都至今已逾2500年都市文明。但自上古时期始, 这片水乡沃土便养育了江南荆蛮部族, 孕育出我国最早的稻作文明, 该地也就此成为我国江南吴方言文化中心, 并以其为根基滋养和造就了繁盛的江南地域音乐文明, 而江南音乐文化传承最为悠久的吴歌, 亦滥觞于这片智慧的热土。

一、江南音乐中的姑苏吴歌

吴歌 (又作吴歈、吴吟、吴声、吴地声歌、吴地歌谣, 民间亦称山歌) “本指吴语区的民歌”, 是江南吴方言区内民间歌谣的总称。古代吴歌多由民众于乡野、田间、河湖、港汊等自然生产、生活、休闲、娱乐场景中即兴创作、讴唱, 日常所见景物, 所做事情, 人际交往, 内心感受, 轶闻趣事, 民间传奇, 神话故事, 市井百态, 宗教活动, 劳作吆喝, 行商叫卖, 民风习俗等皆可入歌。吴歌表达的是百姓的思想、观念、情感、情趣, 蕴含丰富的地域文化和世俗民情信息。吴歌讴以吴地方言, 其俚俗语言和个性化虚词、衬词和合着吴韵声腔的音调变化, 或徒歌高唱, 或丝竹弦管伴唱, 与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融为一体。

吴歌以吴语音调为音乐基础, 与吴地音乐本质联系, 其声韵悠扬, 音调委婉, 音质甜美, 语音糯软, 旋律动听, 吴音风格和吴乐意趣鲜明。正是吴侬软语的语音特质, 契合南音声腔的吴乐音调, 打造了独有的吴歌个性, 并自古遐迩闻名, 多有典籍记载。史上率先批量辑录吴歌者为南朝乐府的“吴声歌曲”, 宋人郭茂倩在《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中便录有342首。明朝冯梦龙步其后尘, 在所辑《山歌》中收录383首, 《挂枝儿》中收录435首吴歌。清代亦有大量长篇叙事吴歌刻本、抄本为低层百姓传播, 但因内容多涉私情而在同治年间被江苏巡抚丁日昌当作“小本淫词”查禁。刘半农和顾颉刚为民国的吴歌辑录者, 后者在《吴歌小史》中谓之:“流传于这一带小儿女口中的民间歌曲。”并区分为“歌” (民间山歌和俗曲) 和“谣” (顺口溜) 两类。上世纪五十年代钱静人的《江苏南部歌谣简论》, 八十年代文化部、国家民委等发起的《中国民歌·民谣集成》, 21世纪由地方政府辑录的《中国·白茆山歌集》、《中国·河阳山歌集》、《中国·芦墟山歌集》等, 也为吴歌文本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遗憾的是, 历代吴歌收录只重文学文本而轻视音乐辑录, 使吴歌研究就此局限民间文学范畴, 并致吴歌申遗“国家非遗名录”被列项民间文学类别, 就连历史文人提及的“吴歌格”也被限定在文学而非音乐范畴。

但吴歌终为音乐艺术, 且与吴乐系于一脉。就算吴歌文学对传统文化影响再大, 亦不能偏离音乐根本, 吴歌的活态传承亦不能脱离音乐存世。吴歌的文学演变为历代文人所为, 正因他们接触并有感于吴歌歌唱的魅力, 才有了后世辑录、整理的文学流变。可音乐文本缺位毕竟给吴歌文献传承和音乐研究带来了困难。所幸音乐态吴歌一直在吴地音乐、文学、艺术层面, 对吴地他类音乐艺术乃至戏曲、说唱、文学等产生深远影响。致使吴歌不仅在音乐上左右着江南古琴、丝竹、管弦、吹打、锣鼓等器乐艺术的流变与发展, 更在文化传承中影响着吴地戏曲、曲艺、说唱音乐的形成和流变。所以, 吴歌才是吴地音乐的真正根脉所在。

二、姑苏吴歌及片区山歌的文化渊源

姑苏吴歌以蛮夷时代的号子、山歌为源头, 二者均为乡民于乡野劳作和水上营生中以方言即兴创编和传唱。江南吴地自古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优越, 且早在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前就有先民居住, 并孕育了以稻作、渔业、蚕桑等水乡农业为特征的江南文明。苏州吴县草鞋山遗址的考古发掘, 确认该地7000年前即为原住民稻耕、织布的生产、生活栖息地。是以当殷商末年泰伯、仲雍让王南徙创建勾吴国, “以歌为教”向荆蛮部族传授先进生产技术时, 该地早有蛮夷歌谣存在。而泰伯仅只是将中原岐山山歌与江南土歌融合, 故泰伯传歌应为吴地山歌的首波流变。

“《世说新语·排调篇》记载孙皓为晋武帝唱的《尔汝歌》:‘昔与汝为邻, 今与汝为臣, 上汝一杯酒, 令汝万寿春。’”“是史书上记载最早的江南民歌。”虽晚于楚辞“吴歈”的记叙, 但之前并无可印证的吴歌完整词本。幸得张家港虞永良发现河阳活态号子——《斫竹歌》, 并经周巍峙等14位专家与《弹歌》分析比对, 认定二者出自同一母歌, 故将吴歌上溯至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 并间接印证其形成早于泰伯传歌的事实。因此, 吴地蛮夷号子和田山歌应为本土歌谣源头, 而渔民号子、渔歌、船歌则为吴歌水域歌谣的支系流变。

吴地山歌流系众多, 分布甚广, 但与蛮夷文化保有渊源者, 也就三、四个片区, 它们不仅与地域文化相系, 更有上古文明的延承, 故应视之为吴歌根脉。苏州片区吴歌有常熟古里镇白茆塘地区的白茆山歌;吴江芦墟镇的芦墟山歌;张家港凤凰镇的河阳山歌等主要歌系。紧邻苏州的无锡梅村梅里山歌, 因与勾吴国的文化渊源亦可算作吴歌重要流系。苏州境内的相城阳澄湖渔歌, 太仓双凤山山歌, 太仓浏河渔民号子, 常熟石湾山歌, 苏州东山山歌, 太湖渔歌船歌, 吴江同里山歌, 昆山阳澄湖渔歌, 昆山周庄山歌, 苏州胜浦山歌等诸多乡野民歌, 多属于片区吴歌的支系, 为前者向周边辐射的文化产物。不过, 方言语音、音调旋律、生产方式、生活环境、民情习俗等社会因素的差别, 也促成了各地吴歌的细微风格、特点差异。

吴地片区山歌的源头均十分久远, 但生发的文化背景却不尽相同, 如, 常熟白茆早在4500年前由一良渚文化支系部族迁徙白茆塘地区定居, 与栖息该地以农耕为生的土著居民融合, 成为了当地居民的先祖。白茆山歌可由此推算到良渚文化渗透的前期。因此, 白茆山歌始自蛮夷歌谣应不短于4500年。而白茆传唱张良教歌的山歌亦可印证汉代之前已有山歌存在。无锡梅里为泰伯、仲雍南徙定居的原发地, 泰伯在陕西即为山歌高手, 故徙居梅里时才能广泛开展“以歌为教”, 传授中原文明和劳作技术。如此, 泰伯将中原山歌与当地歌谣结合形成梅里山歌的时间至少应为其抵达吴地的3200年前。吴县草鞋山文明和梅里勾吴国文明对毗邻的吴江芦墟山歌辐射影响很大, 如今虽没有芦墟山歌源头的确切证据, 但同样可寻根至蛮夷时代, 其传承历史应不短于梅里山歌。张家港凤凰镇河阳山歌应为吴地最早山歌之一, 该地除受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等大文化影响, 还受到境内东山村文化、徐家湾文化等小文化影响, 在这块土地上人类从未间断过活动, 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生息、繁衍, 不仅有考古实物, 更有当地民俗学家虞永良发现的《斫竹歌》为证。“杭唷, 斫竹, 嗬哟嗨!杭唷, 削竹, 嗬哟!杭唷, 弹石、飞土嗬哟嗨!杭唷, 逐肉。嗬哟嗨!”不仅与《弹歌》“断竹续竹, 飞土逐害” (害即宍, 古肉字) 的唱词内容、二言句式、音乐风格相同, 且与当地生产生活相互印证, 故专家认定其至少5000年的传唱历史, 指其为“中国第一首古歌活体”。

相城阳澄湖渔歌是阳澄湖流域传唱的渔民山歌, 它同样被苏州人视为吴歌嫡系。阳澄湖渔歌主要反映渔业生产、民间习俗和男女情爱内容, 极富水乡生活气息。因缺乏清晰的荆蛮文化传承背景和古代文献支撑, 使我们很容易对其嫡系地位产生疑问。不过, 作为苏州特色山歌, 相城渔歌不仅有着久远的传唱历史, 还有自己独有的个性。“在人们想象中, 吴语地区的文化影响都是吴侬软语、似水柔情, 但是渔歌的特色却是高亢嘹亮、婉转激越, 大概是渔民捕捞时要在湖中, 有时还有风浪, 非高声就听不见声音, 非高亢不能表达情感吧。”阳澄湖渔歌多采用独唱或男女对唱形式, 是因为阳澄湖水域远比太湖要小, 湖面上行驶的大多为中、小型渔船, 一条船上不可能容纳很多人, 所以独唱和问答式对唱就成了恰当的选择。

三、姑苏山歌的相关特点

姑苏片区山歌大多烙有上古文化印迹, 内容多与先民生产生活联系。吴地古老山歌、号子主要区分稻作文化依托的田山歌和舟楫文化支撑的船歌、渔歌, 后世的城市小调和商贾叫卖调、儿歌等, 则属于传统吴歌体裁的发展与流变。上述歌谣皆因生活环境、生产形式、劳作方式、民生百态、风情习俗不同, 而致歌谣唱词内容变化繁多, 引出歌谣题材和演唱形式的诸般不同。比如, 各地皆以短山歌为主, 但几乎各片区都有长篇叙事歌谣存世, 如白茆山歌中的《白六姐》 (2500余行) ;河阳山歌中的《赵圣关还魂》 (6648行) ;芦墟山歌中《五姑娘》 (2000余行) , 但源于水上营生的阳澄湖渔歌尽管也有叙事歌谣, 却只见短歌而不见长篇歌谣。再有, 各片区山歌在题材分类上多有相似, 如劳作歌、生活歌、儿歌、私情歌、仪式歌、礼俗歌、时政歌等都是常见题材, 尽管各片区歌谣的内容、唱词、音调、风格有别, 但题材分类的共性特点相当明显。而苏州地处水系发达的河网地带, 因而各地亦都有船歌和渔歌传唱。

早先的吴歌主要传唱于乡野之间, 故山歌、号子、民谣皆采用徒唱形式。吴歌音乐扣合吴语音调, 更多委婉秀丽、甜糯细腻。从音调结构上看, 各地吴歌多以二句头、三句头、四句头等简单句式为主, 所用音调素材并不复杂, 可随意配合歌词内容变化发展, 或是在基本句式上加入音调修饰、声腔引长、旋律拓展、润腔加花等变化。即便是长篇叙事歌谣也多由短歌音乐构成。演唱包含独唱、对唱、群口、应答、领合等各种形式。不过阳澄湖渔歌的演唱没有白茆山歌那样的大型两岸对歌, 有领有合的“三邀三掼”等大山歌。

吴地山歌除主要片区流系外, 其余山歌传播、流布的区域及其影响相对较小, 但与当地生产生活、民风习俗和语言文化的结合, 却是构成地域流变的主要因素。例如, 太仓双凤山歌流传于太仓、昆山、常熟一带, 因此受白茆山歌影响多一些, 其特色大山歌是由“头歌”和“邀歌”组成, 这些歌唱形式也脱胎于白茆山歌。而石湾山歌因毗邻白茆干脆可视作白茆山歌的支系源流。另外周庄山歌、同里山歌、千灯山歌、胜浦山歌、东山山歌、太湖渔歌、浏河号子等也都属于与嫡系山歌同宗或同源的支系山歌。

与吴地山歌不同的是, 后世城市吴声小调、民谣、俚歌、杂曲等, 不像乡野山歌那样存在明显的地域流系传承印迹, 城市交通的发达和城际交流的便捷, 加上艺人的不断流动, 特别是伴随说唱艺术的传播, 使城市文化背景的吴声歌曲逐渐风行姑苏各地, 并以都市文化、商贾文化、文人文化和礼俗文化为依托, 造成了吴声杂曲同流归宗, 而不似山歌受到更多封闭传唱和区域流变的局限。所以, 吴地山歌流系的生成主要是在地域文化、区域传承、历史承继和文化传播之间交互渗透、发展演变、逐步稳定。鉴于城市歌谣没有清晰的地域流系印迹, 因此我们不妨将姑苏都市歌谣看成是吴地山歌的城市流变, 并另文展开讨论。

摘要:姑苏吴歌是江南吴地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 吴语方言、吴地文化和吴地音乐高度结合的产物。吴地山歌可溯源至新石器蛮夷部族时代, 河阳《斫竹歌》甚至被学界判定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歌。江南歌谣口口相传, 世代繁衍, 历久不衰, 延承至今, 以地域流系划分, 其始皆为徒歌, 继而被以管弦, 后随城市文明兴起, 出现以吴声小调为核心的杂曲变体, 成为吴语文化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姑苏,吴歌,山歌,小调,杂曲

参考文献

[1]吴新雷.中国昆剧大辞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4.

[2]杨俊光.唱歌就问歌根事——吴哥的原型阐释.博士学位论文, 2009, 4:8, 10.

[3]吴恩培.草鞋山遗址的文化意义及其现状调查.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06, 1:11-16.

[4]朱金涛.南朝吴声歌曲与西曲歌之综合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2007, 3:7.

[5]http://zjg.wenming.cn/whgc/hywh/201203/t20120314_560432.shtml

[6]刘大巍.吴风古韵歌乡情.艺术百家, 2008, 6:202-206.

[7]河阳山《斫竹歌》——中国最早古歌谣_人文论坛_西祠胡同http://www.xici.net/d44746801.htm

吴文化的开放气质与和谐精神分析 篇9

关键词:吴文化,开放气质,和谐精神

吴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蕴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 开放气质与和谐精神是其主要特点。开放气质与和谐精神都是历史发展的结晶, 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主张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以和为贵的观念被不断的强调, 文化的渗透将影响人们的意识形态, 主导人们的思想。对于长江三角地区来说, 开放气质与和谐精神是吴文化的真实写照, 了解吴文化中开放性质与和谐精神的形成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

一、吴文化开放气质的形成与发展

吴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起源于“泰伯奔吴”的典故[1]。吴地一开始并没有具体、明确的吴文化, 在泰伯前往吴地时, 这里已有很多土著居民, 但是从文化层面讲, 还是与农耕文明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泰伯进入吴地, 将中原先进的文化带入了此地, 从此以后, 吴地变得更为开放, 南北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促进了吴地的发展。当时的吴文化正处于发展的时期, 在各个方面还不够成熟, 通过不断的发展才日趋成熟。在春秋战国时期, 著名的“吴越之争”, 也对吴文化的开放型气质做了明确的阐述[2]。当时吴国为了招纳贤才, 只要是贤才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身份卑微都会予以重用, 也不会受到地域、关系等方面的限制, 是开放气质的重要体现。同时, 在吴越之争的过程中, 二者实现了文化的相互碰撞, 受到了彼此文化的影响, 吴越文化都具备了开放型的特点。近代历史中, 吴文化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 是吴文化的代表性地区, 新型的工商业逐渐的进入了我国, 使得吴文化中的传统的农耕文明逐渐被取代, 改变了传统的封闭性的文化发展模式, 实现了中西方文化的开放性交流, 是吴文化进步的重要表现。

文化的发展重在交流与开放, 只有通过不断的交流, 才能了解现存文化的不足之处, 在交流过程中实现不断的改善和优化, 是文化进步的重要方式。因此, 开放气质对吴文化的发展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拥有开放性的气度, 才会尝试不同的文化, 从中选取适合我国的特有的中国文化, 是对文化的考验, 是促使文化进步的有效手段。

二、吴文化和谐精神的特质概述

我国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为人们的生活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 这也与吴文化的和谐精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和谐是吴文化的特点, 也是其核心内容。“尚德崇文”是吴文化的精髓和本质, 注重德才兼备[3]。“尚德”就是崇尚道德, 凡是以道德为基准, 阐述了道德的重要性。而“德”的表现会直接性的影响世道的和谐程度, 是决定和谐的关键要素。至今为止, 我国依旧重视对人道德的培养, 在孔子的《论语》中也有所论述, 从而可看出道德对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形成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德服人”这个成语就很正确的阐述了道德的重要性, 人生在世, 要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 以道德为底线, 对人、对事都应秉持着尊重、谦虚、公平、善良的态度, 是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标准, 是对“德”的充分体现。“崇文”则是崇尚文化、文学, 注重培养个人能力、文化基础以及技术能力等, 是对人能力的要求。通过将“德”与“文”相结合, 在重视道德培养的同时加强教育, 是实现和谐的有效方式。人道德素养和文化知识等的提升, 有利于优化人格, 改善人对待事物的态度, 有助于对和谐的追求, 是对吴文化和谐精神的深度解读。

吴文化中的和谐精神顺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 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和谐是社会发展永恒不变的话题, 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代表。“家和万事兴”、“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等都与“和”有关, 进一步说明了和谐的重要性。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吴文化经历了历史的冲刷, 经历了“尚德崇文”、“太湖精神”等不同的阶段, 最终形成了吴文化的和谐精神, 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三、吴文化和谐精神的发展前景猜想

目前, 我国的综合国力在不断的提升, 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逐渐的跻身于经济大国的行列, 是开放的结果, 是对吴文化的充分体现, 将吴文化的开放气质发挥到了极致。在开放的基础之上, 以和谐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吴文化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吴文化提倡以和谐为核心, 而和谐不仅对现代社会受用, 同时也适用于未来社会的发展, 是社会发展的永久主题。和平就是和谐的重要产物, 为了实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必须构建和谐社会, 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发扬和传承和谐精神, 既是对吴文化的延续和尊重, 也顺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交流与沟通媒体的先进性, 各国之间、各民族之间、各宗教之间进行交流已成为可能, 这是构建和谐关系的首要任务。因此, 我们应重视对传统吴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保护我国的传统文化, 大步迈向现代化社会的和谐发展之路[4]。

结束语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吴文化具备了开放气质与和谐精神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吴文化得到了优化和更新, 对我国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印象。吴文化的开放性和和谐精神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 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 社会变得越来越开放, 更加注重社会的和谐发展, 是对吴文化的最好诠释。因此, 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 应将吴文化传承与发扬, 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延续。

参考文献

[1]梁月刚.关于吴文化开放性与和谐精神的探讨[J].电子制作, 2013, 12:276.

[2]鲁吟月.关于吴文化开放性与和谐精神的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 11:75+109.

[3]王伟, 邵雍.吴文化对江南民间宗教信仰的影响[J].南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02:99-103.

吴中文化 篇10

企业伦理观是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利益与伦理道德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多而备受重视的问题, 但实际上伦理问题早在古代社会就已经被提出。企业伦理是美国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最先提出的, 20世纪80年代, 企业伦理学从美国逐步扩展到北美、欧洲、澳洲、东亚等世界各地。[1]在我国, 企业伦理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并逐渐被理论界和企业界所重视的问题。随着企业伦理实践的不断深入, 我国大多数的企业都能在各自的企业伦理规范指导下进行经营活动。[2]目前学术界对企业伦理的定义有很多, 学者们主要基于个体层面、组织层面、制度层面三个层面下定义, 肯定了企业伦理是行为规范和准则, 只是侧重点各有不同。无论从哪个角度, 企业伦理是关于企业及其成员行为的规范, 是关于企业活动的善与恶、应该与不应该的规范, 是关于怎样正确处理企业及其成员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规范, 是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内部规范来起作用的。[3]企业伦理观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纵观东西方企业伦理的研究, 几乎都是基于成本收益、利益相关、伦理决策的视角, 进行研究。

区域文化是伴随着区域的产生而产生的, 是在一定区域内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具有内在整体性和本土性的文化形态。[4]区域文化常常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 也会对区域内人们的习俗、风情、意识、思想、观念、规范、心理等产生影响。苏南本土民营企业限定为创始人生长于苏南, 且企业创始于苏南, 企业主要运营基地在苏南。本文基于区域文化的角度, 探析吴文化对苏南本土民营企业伦理观的形成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旨在丰富企业伦理观研究视角和成果, 发掘现有研究可能存在的空白, 指导苏南本土民营企业伦理观的建立与传承。

二、吴文化发展的区域背景

吴地是个区域性概念, 源于春秋五霸之一的吴国, 当时吴国的疆域覆盖到大致今天的太湖流域、浙北地区和皖东地区。自明朝以来, 由于省域的划分并非按照文化圈界定, 江苏、浙江两地吴文化圈的人们对于吴地的认同也不一致, 目前的吴地一般理解就是苏南地区。吴文化是氏族文化, 是吴地区域文化的简称, 也称江南文化, 泛指吴地从古至今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吴文化是中原先进文化和江南地域“土著夷民”之风俗融合而产生的氏族文化。吴文化源远流长, 在多次变迁中整合、发展中, 逐渐形成了刚柔相济的特点, 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先进的区域文化。

1、拥有优越自然地理环境与区位条件

吴文化区域滨海临江, 拥有“外通大洋、内联深广腹地”的优越区位条件和“水陆并举、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整个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气候温和, 降雨丰沛, 草木繁茂。以太湖为中心, 周围河湖密如蛛网, 属于典型的“水乡泽国”, 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 因此区域生态背景条件优越。

2、具备农工商经济并重的经济背景

吴文化区发达的农业是工商经济繁荣的重要物质保障。早在7000多年前, 吴地就产生了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文化, 加之独具水产养殖和捕捞等渔业必要的自然环境条件, 因此形成了耕种渔桑的农业结构。伴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 吴地工商业也一直在不断发展, 在春秋战国时期, 吴地就有了以造船和冶炼技术为代表的较为专业的手工业门类。到了元明清时期工商业就已经相当发达和完备, 达到鼎盛时期。吴文化区手工业制造门类齐全, 是全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 其中尤为突出的是造船业、以青铜为代表的金属冶炼技术、玉器制造业、制瓷业、丝绸等纺织业, 另外还有煮盐业、制茶业、竹木业、漆器业等等。

3、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吴地自唐以来经济与城市繁荣, 是一个开放性与时代性兼备的文化区。明清时期, 吴文化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加之自古以来就有崇文重教的风气, 吴人好读书, 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化名人和社会精英, 如:韦应物、范仲淹、范成大、高启、文征明、冯梦龙等。

三、吴文化与苏南本土民营企业伦理观

1、吴文化对本土民营企业伦理观产生影响

吴文化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 是近代工业的中心城市, 有着扎实的工业基础, 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吴文化的特征表现为:一是崇文重教, 历史上吴人在政治上的追求难以实现, 转而通过对文化事业的追求来达到自己对理想精神世界的追求, 因此形成了崇文重教的风气和传统。二是坚贞顽强, 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 吴人均体现出爱国忧民的光辉思想, 他们并非都是为学术而学术的纯粹文人, 他们经世致用的思想推动了社会的前进。三是胸襟开阔, 吴人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 将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西方文化相融合, 这也造就了吴文化包融、开放、善于革新的特点。吴文化在经济领域表现为人们具有重商意识, 赚钱欲望与竞争心理较强。“重商精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吴文化的内涵特色, 并对本地企业伦理观的形成, 乃至对本地社会现实和人文状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本土民营企业伦理观具有明显的吴文化特点

吴文化是水的文化, 水的柔性在精神上造就了吴人性格的柔和, 在经商过程中表现出善于沟通, 待人处事能力强。但“弱之胜强, 柔之克刚”, 吴人表面上儒雅并不代表怯弱, 他们具有水滴石穿的坚韧品格, 在儒雅的外表下, 隐含更深沉的“刚”的性格。可以说刚柔相济是吴文化最大的特点。苏南本土民营企业的伦理观表现在具有重义轻利的经营观、精打细算的实业观、外柔内刚的处事观、富国利民的责任观, 这样的伦理观无不体现了吴文化刚柔并济的特点。

四、苏南本土民营企业伦理观的约束与调控

近年来, 在我国, 企业社会责任成为热门话题, 但企业伦理问题并没有引起我国大多数企业的重视, 在企业的决策管理以及生产经营活动中, 往往容易忽视伦理道德的建立与调控。

1、完善苏南本土民营企业伦理道德体系建设

企业作为社会的成员, 其行为必然处于社会的监督之下。苏南本土企业伦理道德建设一样离不开法律法规的制约。法律作为国家的一种强制性手段, 具有极高的权威, 以此来监督企业的行为, 对各种非道德行为必定会起到震慑作用。首先, 要从国家层面出台政策, 规范和倡导企业伦理建设。其次, 各行业可以建立企业诚信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定期发布企业诚信信息, 及时发布失信黑名单企业。一旦企业的行为超越了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界限就要接受惩罚, 这会促进企业树立良好的伦理观。

2、提升苏南本土民营企业建设企业伦理的自主意识

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江南地区形成了重农重商、崇文重教的文化, 同时传统苏南商人逐渐形成了具有苏南地方特色的传统经济伦理观。为加强苏南本土企业自身的伦理影响, 近代苏南一带的企业家首先从伦理灌输开始直接干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且吴地是我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源地, 因此苏南企业具有的创业精神可谓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苏南本土企业一直坚持和国家、民族同命运, 具有正德厚生、富国利民的责任观。随着社会的发展, 企业家应树立诚信意识, 率先塑造好自身的道德观念和伦理观念, 重视企业伦理道德氛围的企业文化营造。

3、塑造苏南本土民营企业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

企业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 直接影响企业经营哲学和经营理念。近代苏南本土企业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和发扬了一种特殊的伦理精神, 即积极、进取、爱国、敬业、谨慎、包容、群体等, 可归纳为实业报国、富国利民的经营价值观, 这是苏南本土企业从事各种商业活动的指导思想, 也是企业经营的核心文化。新的历史时期, 要继承和发扬这种价值观和企业伦理道德观念, 以人为本, 将诚信作为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原则, 促进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4、健全苏南本土民营企业伦理评估机制

历史上对企业伦理道德的评估基本上由商会和商帮承担, 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当今企业的信用和声誉已经成为一种无形的资本和潜在的市场, 是企业发展中长期起作用的重要因素。但是, 目前企业伦理建设评估在企业家和学术界都处在初探阶段, 尚未形成合理的评估体系, 也缺乏专门独立的机构。因此, 苏南本土企业可以和苏南本地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加强合作, 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这一评估结果也可以作为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融资信贷的依据。

5、加强苏南本土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苏南本土企业在屡次历史变革中有着兴办教育、培养人才、建立善庄、倡导责任等社会保障行为。但是他们同时又有不求功名、自甘淡泊的伦理观, 随着社会的改变和发展的加速, 传统伦理观已经不再能够维持原有的社会秩序。因此, 苏南本土企业必须做出很大的改变去适应这个新的环境, 勇于承担企业社会责任, 承担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责任。

摘要: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 不仅具有经济性, 而且具有社会性与伦理性的特点。在我国, 企业伦理是随着改革开放而兴起并逐渐被理论界和企业界所重视的问题。企业伦理观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区域文化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吴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区域性明显、刚柔并济的文化, 根植于此的苏南本土企业受吴文化的影响, 形成了重义轻利、精打细算、外柔内刚、富国利民的伦理思想。新的发展时期, 需要不断完善苏南本土民营企业伦理道德体系建设, 提升苏南本土民营企业建设企业伦理的自主意识, 塑造苏南本土民营企业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 健全苏南本土民营企业伦理评估机制, 才能不断加强苏南本土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进一步推动苏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吴文化,企业伦理观,苏南,本土企业

参考文献

[1]刘可风等.企业伦理学[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1.

[2]迟爱敏, 李慧珍.中国企业伦理的研究与发展述评[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6) :16-20.

[3]周祖成等.企业伦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吴中文化 篇11

关键词:化学校本教材;地域性;吴文化;御窑金砖文化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09-0079-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09.035

一、问题背景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试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以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在重视国家课程的同时正全面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需求,是推动我国课程改革的强劲动力。在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地方文化和民族文化博大精深,能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充足的资源,同时也更能尊重和满足广大师生及学校教育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与之相适应的基于地域文化的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正越来越受到各地学校的关注。

吴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吴地人民数千年的智慧结晶,几千年的吴文化发展历程留下了无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财富,从生活、生产、军事等各个领域对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想观念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吴地学校在课程开发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吴文化知识的习惯,让他们把小时候就耳濡目染的优秀文化传统和各种文化现象转化为一种理性的认知,从而树立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品质,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教育实事。

当前与吴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开发在很多吴地学校已经开展的如火如荼,但在内容上多是和曲艺、文学、旅游等人文资源相关,而对科技文化的开发却很少。笔者所在学校是苏州的吴文化教育传承基地,学校的吴文化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鼓励教师尝试从各个角度挖掘吴文化资源为教育教学所用,所以,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尝试开发基于吴文化的化学校本教材并试用推广,有着非常好的前景。

二、探寻吴文化资源与化学校本课程的契合点

吴文化历经千年,其科技文化的发展历程更在整个中华民族科技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更可将吴文化中的化学资源与校本课程相结合,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各方面来挖掘学科教学资源。

笔者在设计该化学校本教材时尝试从吴地人民生活、生产和军事等多个角度挖掘化学教学资源,试图让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到化学的发展在吴文化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试从“苏州御窑金砖文化”这一资源出发,来举例说明如何挖掘和整合吴文化资源中的化学内容,并编写成相关的化学校本教材。

三、以“苏州御窑金砖文化”为例谈教材资源的挖掘与整合

1.苏州御窑金砖文化概述

在苏州这个吴文化的传承发源地,“御窑金砖”的发展是吴文化发展中一段璀璨夺目的历史,它代表着我们苏州在吴文化科技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地位。

御窑金砖产自苏州陆幕一带,是我国窑砖烧制业中的一朵奇葩。明清以来受到历代帝王的青睐,成为皇宫建筑的专用产品。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大兴土木建造紫禁城。经苏州香山帮工匠的推荐,陆墓砖窑被工部看中,决定“始砖于苏州,责其役于长洲窑户六十三家”,由于质量优良,博得了永乐皇帝的称赞,赐名窑场为“御窑”。

所谓"金砖",实际上是规格为二尺二、二尺、一尺七见方的大方砖的雅称。古籍《金砖墁地》有这样的解释:“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之作金石之声,称‘金砖’”。

2.确定可以编入教材的内容

御窑金砖文化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很多,有相关的历史渊源及典故,有关于金砖发展的轨迹和装饰鉴赏,还有金砖的制作工艺等。在这么多的资源中要挖掘出与化学有关的资源,是教材内容选择的重点。御窑金砖的制作工艺中涉及大量的化学知识,与化学学科的联系非常紧密,完全可以作为该专题教材编写的重要内容。

古老的金砖烧制工艺极为复杂,在明代著名的《天工开物》中有约略的描述。20世纪80年代,在失传70多年后,苏州陆墓御窑开始抢救金砖烧制工艺时,已主要靠窑户世家祖辈口述流传下来的经验。经过多年努力,这一传统工艺终于被“复活”,1990年,北京故宫维修时首次用上新烧制的金砖。

御窑金砖制作技艺繁复,工序多达二十余道,其中主要工序有选泥、练泥、制坯、装窑、烧制、窨水、出窑、打磨等。道道工序,环环紧扣,一道不达,前功尽弃。而这每一步的工序中,包含着很多的化学知识。例如,烧制砖瓦所用原料的成分、金砖胚体的多种烧制工序,砖体变色的相关化学工艺等。

3.教材编写原则

在校本教材的资源选取和编写的过程中要以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学校的教育教学对人的发展,应该是一种对完整的人格和人性的建构,因此要让教材符合学生的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进行新知识体系的建构活动,所以在教材编写时要特别注重所选内容和编排体例要始终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突出教材的实用性和适应性,发展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突出能力本位意识,强化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教材的编写要始终围绕新课改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展开,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开发校本课程,编写相应的校本教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教材编制内容的确定

由于开发该校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地方文化,让学生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化学学习兴趣并提升热爱家乡的情感,所以在教材内容的编制过程中要整合地区优秀课程资源,突出地域性的特点。基于上述想法,将关于“御窑金砖文化初探”这部分的教材目录编写如下:

第一单元:御窑金砖的历史,包括(1)御窑金砖名称的由来;(2)御窑金砖的历史渊源;(3)御窑金砖的现状;(4)御窑金砖的文化内涵。

第二单元:御窑金砖的制作工艺,包括(1)御窑金砖的特点与用途;(2)砖瓦的制作工艺;(3)当前制作金砖的技艺改进。

第三单元:御窑金砖制作工艺的传承,包括(1)探访苏州御窑金砖传承人;(2)苏州御窑旧址介绍;(3)御窑金砖的未来与发展。

5.教材编制案例

第二单元 第三部分 砖瓦的制作工艺

古老的金砖烧制工艺极为复杂,在明代著名的《天工开物》中有约略的描述,烧制工序多达二十余道,其中主要工序有选泥、练泥、制坯、装窑、烧制、窨水、出窑、打磨等。在这些工艺中又包含了多少化学知识呢?

1.烧制砖瓦的原料

烧制砖瓦的原料是黏土、空气和水。黏土是成分非常复杂的混合物,是包含了大量的黑色腐殖质(主要成分是碳)和亚铁盐等物质的混合物,所以黏土呈现灰黑色,而烧制金砖用的是苏州陆慕地区的优质黄泥,土质上乘,这种黄泥“粘而不散,粉而不沙”,所以所产金砖具有细腻坚硬,“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特点。

采集好足够的黏土后,工人先进行初步加工,剔除其中较大的石块,再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后就得到所需的泥料,然后将泥料填充到砖瓦的磨具中,经过适当的挤压就得到最初的砖瓦胚体。然后将胚体在阴凉处晾干后放入窑中进行烧制。

2.砖瓦的烧制工序

砖瓦作为一种建筑材料,都是由黏土制成一定的形状,风干后,经过炉窑高温烧制而成的。它们有的呈现红色,有的呈现青灰色。按照颜色的不同可以将砖瓦分为红砖和青砖两种。

红砖的烧制工序是在窑中不断鼓入空气,用柴草或煤炭作为燃料,给砖瓦的胚体加强热,直至烧制完成。

在烧制青砖的过程中首先将胚体烧制到一定程度,从窑顶向下慢慢灌水进行“转釉”以此保持窑内的还原气氛。停火封窑后,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直至胚体冷却,这样就会得到青砖。

御窑金砖属于青砖,烧制工艺大体按照上面所述,但是各道工序更加细致,晾晒泥胚必须经过一冬一夏,制成泥胚后要用油纸包封严密,再阴干一年才能入窑,烧制好的成品砖要逐块进行检验,必须保证表面光洁无瑕,敲击时要有金属之声,才算成品。

3.烧制红砖与青砖工艺中的化学原理

在烧制砖瓦的过程中,要不断将空气鼓入窑中,燃料燃烧提供了砖瓦烧制所需的高温,而腐殖质中的碳也会与充足的氧气结合形成二氧化碳,所以砖胚的黑色消失,同时过量的氧气把+2价铁的化合物氧化为红色的三氧化二铁,从而形成了红色的砖体。

而烧制青砖时要比烧制红砖多一道工序,即砖胚被烧到一定温度时,将水慢慢灌入窑顶,由于窑内温度很高,水变成水蒸气,大量的水蒸气将空气排出窑体,并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这时胚体在缺氧的环境下继续加强热,由于燃料燃烧缺少氧气,导致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同时形成大量的炭黑颗粒,而水蒸气遇到灼热的炭黑颗粒也会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气,这些气体都具有强还原性,能将生成的三氧化二铁还原为黑色的氧化亚铁和黑色的四氧化三铁,还有一部分炭黑颗粒则慢慢渗入高温下的粘土砖胚的缝隙中,最终形成了青灰色的青砖。

【课外思考】

运用你已有的化学知识来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在整个砖瓦烧制工艺中涉及到哪些化学变化?举出三处实例。

2.为什么砖瓦的粗胚要慢慢晾干而不能在烈日下晒干?

3.红砖的烧制和青砖的烧制工艺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总的来说,编写符合实际地域特色和校本教材,是科学全面的开发区域文化的校本课程的一个关键环节,能够让校本课程的展开更有体系性。当然编写与吴文化相契合的化学校本教材是一项要求严格、工程量很大的工作,所以本文也只是根据笔者目前研究的一个方面展开了讨论,从一个知识角度出发初探了基于吴文化的化学校本教材的编写模式和心得,并希望由本文作为对目前工作的经验小结,为今后的教材编写工作的展开提供一些依据。

参考文献

[1]夏志芳.地域文化·课程开发.合肥[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12

[2]徐保国.吴文化的根基与文脉[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

[3]王莹.开发校本教材促进内涵发展[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3)

吴中文化 篇12

(一) 论题背景

吴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地域文化之一, 而苏州是吴文化历史形成的中心。我园作为一所苏州乡镇幼儿园, 周围存在很多社区, 蕴含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多彩的民间文化、淳朴的民风、厚道的乡情、历史悠久的人文风景等都是幼儿园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这些在幼儿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吴文化资源往往会被幼儿忽视, 没有真正体验这些吴文化的内涵。因此, 需要我们将吴文化融入幼儿园教育中。

文化, 即“人文教化”, 一直以来对人的社会化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规范着人的行为, 培养着人的身份认同, 陶冶着人的性情, 造就着人的品格[1]。维果茨基说过, 社会文化不仅影响人的认知发展, 更影响正在成长的儿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 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 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2]

教育的精华, 不仅是帮助幼儿习得知识与技能, 更重要的是促进幼儿的精神成长, 让幼儿在探索中获得灵魂的升华。而吴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地人民数千年的智慧结晶, 蕴含着无比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价值。以苏州吴文化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资源, 把富有地方色彩的美的事物呈现在儿童面前, 通过看看、听听、说说、唱唱、做做等多种方式, 与吴文化自由互动, 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承担起传承吴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吴文化有哪些资源?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 如何实施吴文化教育, 对于吴文化的传承及幼儿品格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因此, 笔者选择这个问题作为研究课题。

(二) 概念界定

1. 吴文化。

无锡市鸿声中心幼儿园课题组老师认为, 吴文化是泰伯奔吴所带来的中原先进文化和江南本土“夷民”文化融合而成的地域文化,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体现为谦和、礼让、务实、创新等精髓内涵[3]。吴文化广义的定义是:地域特色浓郁的文化、景观独特的水乡文化、土语十足的吴语文化。

本研究关注的是苏州工业园区某乡镇幼儿园在一日活动中所实施的吴文化教育, 是根植于本地居民的吴文化。

2. 幼儿园一日活动。

《纲要》指出:“幼儿园一日活动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即要有利于形成秩序, 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需求, 照顾个别差异。”“要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 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 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 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因此, 根据新《纲要》的精神, 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定义是:幼儿在园的全部教育过程, 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4]。

(三) 研究现状

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附属教育幼儿园的顾旅明在《幼儿园吴文化教育活动的指导策略》中提出用丰富、独特、优秀的本地乡土———吴文化资源, 对幼儿进行教育尝试, 陪伴幼儿成长, 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并从幼儿的兴趣和环境创设等方面提出指导策略。无锡市教育研究中心的黄树生在《以泰伯的名义:创建以吴文化为内核的园所文化》中提出, 幼儿园以吴文化特色园所文化建设为目标, 探索园所文化发展的目标、实施途径、操作策略等, 以“吴风雏燕”才艺节和体艺节为活动载体, 创新幼儿园文化, 鼓励幼儿在富润的吴文化情境中积极体验同伴成长的快乐, 激励幼儿在文化感悟中健康成长。

二、研究方法

文献检索法:借助图书馆、网络等渠道, 查阅各类幼教专业书籍及杂志, 检索各大网站等获取吴文化教育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实践的现状研究。同时, 提高论文的科学性。

三、讨论与分析

(一) 吴文化资源的类型

吴文化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流传的民间舞蹈、戏曲、民间工艺流派纷繁, 吴文化蕴涵着无比丰富的教育资源, 广泛而庞杂, 综合各类文献, 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 民风民俗。

(1) 地方节日: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元宵节等;

(2) 吴地生活:纺车、石磨、石臼、农具等;

(3) 饮食服饰:水乡特色传统小吃、蓝印花布水乡服饰等。

2. 景观文化。

(1) 吴地富含典故的山、水;

(2) 特色建筑如苏州园林、甪直水乡。

3. 民间艺术。

(1) 吴地民间工艺:如扇面画、苏州蛋画、苏绣、稻草编织、蓝印花布印染等;

(2) 吴地民间文艺:如童谣、民间传说、昆曲、评弹等。

(二) 吴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的价值

1. 传承民族文化, 培养民族认同感。

传承民族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吴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吴地人民数千年的智慧结晶。而挖掘吴文化教育资源, 就是把富有美的地方色彩事物呈现在幼儿面前, 通过说说、看看唱唱、做做等多种方式, 与吴文化自由互动, 在对家乡历史、名人轶事、民风民俗、旧貌新颜、地方艺术等的了解与认识过程中, 感受人民用聪明的才智创造出的灿烂文化, 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承担起传承吴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2. 丰富儿童人格,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发展。

吴文化是五千年华夏文化在江南水乡孕育的一朵奇葩:扇面画细腻, 吴语甜糯委婉, 房舍粉墙黛瓦, 小桥流水、花窗翠竹、古街雨巷……步步是景, 处处如画。浸润在绝美画卷中的吴地人民礼让谦和、开拓创新, 并创造出极富特色的民间艺术瑰宝:馥郁的乡土气息的蛋画;精细雅洁的苏绣;粗犷质朴的稻草编织;以及竹刻、剪纸、彩灯, 等等, 是不可多得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孩子们置身在吴文化的情境中, 与自己能理解和接受的人、事、物的真实接触, 更能真正触动他们的心灵, 在了解、认同并创新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鲜活地引领儿童生命成长, 让人格自然而完美起来[5]。

(三) 以吴文化教育为核心的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实施方法

1. 以主题活动展现吴文化的民俗民风。

节日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 凡是人群居住的地方便会有节日。民俗节日主要指节日中的民俗活动。苏州节日民俗之多彩, 除了中国传统的民俗大节如春节的拜年、守岁、贴春联、放鞭炮, 端午节的划龙舟、吃粽子, 中秋节的赏月、吃月饼外, 苏州民俗节日如四月十四轧神仙、六月二十四荷花生日、七月七日乞巧节、重阳节、冬至节等也有着丰富、生动的文化艺术形态, 轧神仙更是其中至今盛行不衰的一种民俗节日活动。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 教师以苏州轧神仙为主题进行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 进行“轧神仙”主题活动。鉴于庙会是各种表演形式、各种买卖、各种思想呈现的地方, 在班级开展“轧神仙”时就要有各种各样的人物, 如乞丐、小贩等, 教师应让幼儿自由选择想要扮演的角色, 并鼓励孩子合作卖自己画的漂亮画、合唱一首歌曲、一起在“火宫殿”卖小吃、展示自己做的民间工艺品等, 同时还可以邀请其他班的教师和孩子参加“轧神仙”。在班级有了组织“轧神仙”的经验后, 幼儿园可以在全园搞一个大型的“轧神仙”活动, 激励所有教师和幼儿都来参与, 以此深化幼儿对庙会的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其次, 幼儿园可以开展以“轧神仙”为主题的墙饰活动, 如组织幼儿用绘画的形式在主题墙上反映庙会活动的场景, 在活动室门厅和窗台展架上展示幼儿手工制作的用于庙会活动的各种工艺品和小吃品模型等。最后, 各班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与经验设置曲艺说唱、剪纸、绘画、小吃、杂耍等特色活动区, 让幼儿在丰富的庙会民俗节日文化环境中亲身感受长沙民俗风情的魅力, 愉快地创作, 自由地交往, 自主地学习。

2. 创设专用活动室展示吴文化的民间工艺文化。

苏州的手工艺品主要有苏州玉雕、苏绣、檀香扇、苏州丝绸等。这些手工艺品主要是静态的物品, 不易引发孩子的注意与兴趣。教师除了要对这些工艺品多加介绍, 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它们的美之外, 还要注意多为幼儿营造自发欣赏、自主创作、展示交流民俗工艺品的区角活动环境。为此, 各班活动室可专门设置“小小手工艺坊”, 摆放各式各样的苏州手工艺模型、插图, 以及图文并茂的文化背景与操作流程介绍等。此外, 还可以将一些工艺品如苏绣等悬挂或贴在活动室、楼梯、走廊等处。如有条件, 在幼儿园内建立“民俗工艺博物馆”, 展示精美的苏州玉雕、檀香扇等实物, 以及历届幼儿利用画笔画的扇子等手工作品, 并在这些手工作品上贴上幼儿的照片及说明, 提高幼儿创作的积极性。

在民俗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 教师应巧妙地融入民俗工艺文化, 如在大班“我是民间小艺人”的主题教育活动中, 教师可以先带幼儿参观幼儿园的“民俗工艺博物馆”, 欣赏苏州工艺品实物和历届幼儿仿制的手工艺品, 接着让幼儿讨论制作这些工艺品的材料和方法, 而后鼓励幼儿大胆制作。如可以向幼儿提供手帕, 让幼儿在上面绣花, 以此装饰主题墙, 或者作为送给教师的节日礼物;可以向幼儿提供T恤, 让幼儿在上面彩绘苏州檀香扇, 而后将T恤衫送给来访的客人, 或将其悬挂在楼梯、过道上作展示;可以向幼儿提供扇子等半成品, 让幼儿和父母一起利用这些半成品制作自己喜欢的民俗工艺品, 参与“民俗工艺博物馆”的展示, 加强幼儿对民俗文化的认识, 提高其制作民俗工艺品的乐趣。

3. 在班级内开设区域游戏展示吴文化的民俗饮食。

苏州有着独特的饮食文化, 除苏帮菜自成一大菜系外, 还有苏州小吃, 历史悠久, 亦闻名天下。如卤汁豆腐干、松子糖、玫瑰瓜子、枣泥麻饼、猪油年糕等, 都是脍炙人口的美食, 不可不尝。还有苏州的碧螺春———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更是茗中佳品。为创设以苏州民俗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环境, 幼儿园可以在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搭建一个区角, 而后在其中设置很多活动区, 如小吃区、苏帮菜区、饮茶区等。每一个区设置代表各种饮食的图片、模型或实物, 以方便孩子们了解各种小吃的具体名称、种类、制作材料与风味, 并借助这些材料进行买卖游戏或者角色游戏等。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加深幼儿的理解, 教师还可以结合苏州童谣开展游戏活动, 如“卖糖粥”等童谣不仅节奏明快、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意味, 幼儿十分喜欢, 边游戏边自由吟唱。

参考文献

[1]沈春英.苏南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运用吴文化资源的思考.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 (12) :86.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10.

[3]无锡市鸿声中心幼儿园课题组.吴文化传承视野中的园所文化建设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http://www.tbsyyey.com/webs/articleRead.aspx?ID=654, 2014年2月12日查阅.

[4]朱全英.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时间的研究, http://www.phdyyey.com/ViewInfo.asp?ID=82, 2014年2月12日查阅.

上一篇:单位衔接下一篇:作文教学之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