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现代文化地域文化

2024-07-23

东北现代文化地域文化(通用12篇)

东北现代文化地域文化 篇1

我国东北地区主要是指赤峰市、哲里木盟、兴安盟、呼伦贝尔盟等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地区, 这些地区基本是都是广阔的平原, 非常适合农耕, 主要出产玉米、大豆等农作物, 往往被认为俗称“白山黑水”。由于东北地区的纬度较高, 夏短冬长, 冬季天气比较寒冷, 因此无法耕种, 这段时间人们就会开展扭秧歌、高跷、二人转等休闲娱乐活动, 这样可以丰富东北地区的地域文化以及生存哲学, 也为画家们提供了很多体验民生、体验生活的机会。东北地区聚集了鄂伦春、朝鲜、汉族、蒙族、满族、达斡尔等多个民族,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 在长年累月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文化, 多样化的民族文化风格以及丰富的色彩元素为广大画家提供了很多创作灵感以及创作题材, 因此而促进了东北乡土油画的发展。

一、东北乡土油画的发展背景

我国东北地区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地理面貌, 由于人文环境以及民族历史的独特性使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点, 独特的地域文化也充分展现了东北地区个性化的文化生长形态, 这样会对本地区的艺术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也正是在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影响下产生了独具东北地区艺术风格的乡土油画。易英——著名的艺术批评家曾经这样说过, 实际上, 东北地区乡土油画主要基于现代主义风格的立场上发展并提炼了乡土题材, 也就是说东北地区乡土油画实际上介于现代主义以及现实主义之间存在的一种风格。这种变体的现实主义不仅延续了现实主义风格, 同时也很好的补充了现代前卫艺术思想, 也很好的反映了现代艺术观念。

产生东北地区乡土油画的背景最早可以追溯到90年代初期, 当时本土思想逐渐复苏并发展, 和其他地区乡土油画发展相较而言, 东北乡土油画发展有一定的共同点, 但是在本质上也有很大的区别, 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地域文化比较独特, 慢慢具有自己独立的语言样式所致。我国油画在九十年代初期, 慢慢的从“人文”“人道”关怀发展到“人态”关怀, 而那个时代的画家们也慢慢的从研究历史事件或者歌颂英雄人物, 转换到关注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及日常生活, 主要希望能够将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生存价值挖掘出来, 反思、思考民族的命运, 而且画家自己也非常注重自己的生活态度以及人生态度。因此自主性、现实性的影响, 大部分艺术家已经没有一味的追求艺术思潮, 而是更加现实、理性的观察、分析人和现实的关系。在东北地区, 大多数油画家面对自己时都非常的理性、冷静, 他们在创作的过程中强调实践体验, 也喜欢追求独特的自我艺术精神, 非常热衷于自己生活的地方, 其实这也充分体现了东北地区非常独特的民俗风情以及人文传统。在乡土写实主义的理念下, 东北乡土油画具有乡土自然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等多种艺术表现风格。

二、东北乡土油画的表现方式

东北乡土油画自从改革开放后表现出一片非常繁荣的发展景象, 不管是其表现内容方面, 还是表现形式方面, 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创作者更加倾向于表达现实的社会生活, 而且油画的艺术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东北地区乡土油画创作在不同的时期, 其发展特色以及发展样貌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 在80年代, 乡土主要带有批判性色彩;在90年代, 东北乡土更加多样化。因为不同画家的人生阅历导致他们对地域性文化的感悟也有所不同, 经过画家自己的总结、提炼后, 就会形成不同的情感基调, 比如有民间“戏曲乡土”, 还有叙事性的“田野乡土”, 也有体现民间乡情的“民俗乡土”, 当然也有童心未泯的“乐园乡土”等等。东北地区乡土油画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

(一) 写实主义

这种油画表现方式的代表人物有薛志国 (《百财》《白菜与远方的云》是代表作) 、郑艺 (《驰骋的心》《眺望新世纪》《多思季节》等是其代表作) 等, 他们通过写手的手法, 以真诚的态度描绘了东北地区的乡民, 他们的作品非常和谐、质朴。因为自改革开放以后, 关于“三农”问题的矛盾越来越多, 很多艺术家也关注到这个问题, 也有很多画家通过“三农”问题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 体现自己的艺术方式。由于东北地区独特的乡村文化的深刻影响, 画家们一直都非常关心当地乡民的生活状态以及思想发展动态, 然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东北这片大土地的喜爱, 深入挖掘生活的原生态美, 进而体现出生活的现实, 还有画家对于未来的希望。

(二) 浪漫主义

周卫 (《第一声妈妈》) 、陈树中 (《野草滩物语系列》) 等乡土浪漫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们主要是要表达自己对于田园风光以及东北乡村生活的赞美。画家们主要是通过乡土生活来反思当时社会的发展以及当时社会的政治局面, 体现了一种幻梦、歌颂以及满足。乡土浪漫主义往往表达了画家对于理想生活的依恋、向往和追求。在超越现实的情况下, 画家描述的乡土不仅表达了现实的真实感, 也刻画了对于人、物的一种超现实感, 还有强化了自己的理想思维。乡土浪漫主义画家描绘的语言不仅具备现实特征, 也具备超现实特征, 画家没有虚假的精神, 也没有伪装的崇高, 在观察东北乡土生活的过程中营造了自身的理想主义构图, 也学会采用浪漫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有机结合的这种新方式来处理乡土生活。

(三) 表现主义

王文江 (《收成》) 、宫立龙 (《大地舞蹈》《探戈》等) 都是乡土表现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 这种乡土表现方式的画家一直以来都非常关系本地乡民得到物质文明满足后的精神文明发展。因为自我国改革开放后, 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 人们的思想也随之变化, 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思想因为外来文化的深刻影响逐渐的有了西方思想气息。因此乡土表现主义画家描绘的农民形象主要是展现农民在接收外来思想后的一种改变, 反映了画家对于改革开放的思考, 这种思考并非挖苦, 而是体现了对农民的尊重和关怀, 画家希望农民能够有自己的选择, 能够坚持自我个性, 希望他们不要随波逐流。

综上所述, 我国乡土油画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虽然油画是从西方国家传入我国的, 但是因为一开始就和乡土紧密联系, 也使得我国油画具有非常浓厚的乡土气息。东北地区正因为具有灿烂、悠久的历史, 也有丰富的民族风俗文化, 才滋养出具有独特个性的东北乡土油画, 多样、独特的东北乡土油画我国油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孟德鸿.当代东北冰雪山水画作的审美特点与艺术风格[J].大家, 2012.

东北现代文化地域文化 篇2

(1/20)、潮剧,又称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尤以()表现突出的地方戏曲。(3分)

A、武生

B、花旦

C、丑生

D、小生

(2/20)、人们对龙母的崇拜是属于()。(3分)

A、祖先崇拜

B、图腾崇拜

C、自然崇拜

D、神灵崇拜

(3/20)、在春节习俗里,“人日”是指()。(3分)

A、年初七

B、年初五

C、年初一

D、年初三

(4/20)、把普通话的“方便”说成“荒便”,把普通话的“飞机”说成“灰机”,这是()。(3分)

A、雷州话的说法

B、客家方言的说法

C、广府方言的说法

D、潮汕方言的说法

(5/20)、两晋,特别是东晋末年(约公元317年前后),是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原汉民南下大迁移,也是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波聚量,这被称为()。(3分)

A、乌衣南渡

B、司豫流人

C、青徐流人

D、衣冠南渡

(6/20)、以中国画为基础,融合东洋、西洋画法,自创一格的流派,这就是闻名于世的()画派。(3分)

A、南方

B、岭南

C、广东

D、南海

(7/20)、潮汕人特别重视宗族血缘关系,与()闽地望族移入潮州有很大关系。(3分)

A、近代

B、明清时期

C、唐朝

D、宋元时期

(8/20)、在各民系移民的过程中,“衣冠南渡”是指()。(3分)

A、谅雷民系

B、客家民系

C、广府民系

D、潮汕民系

(9/20)、香云纱是岭南特有的衣料。其原材料是()。(3分)

A、薯莨

B、纱

C、丝绸

D、丝麻

(10/20)、过去,称为“广州湾”的地方是()。(3分)

A、雷州

B、湛江

C、江门

D、阳江

(11/20)、潮汕工夫茶一般是用()。(3分)

A、乌龙、色种与铁观音

B、发酵茶

C、红茶

D、绿茶

(12/20)、粤方言主要分布在()。(3分)

A、粤西一带

B、韩江平原一带

C、东江一带

D、珠江三角洲一带

(13/20)、“淋罐”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3分)

A、第八步

B、第七步

C、第五步

D、第六步

(14/20)、在广州人的饮茶文化里,人们所说的“一盅两件”是指()。(3分)

A、一份茶叶两份食品

B、一份咸点心两份甜点心 C、一壶茶两样点心

D、一杯茶两样点心

(15/20)、“自梳女”是()地区的一种奇特婚俗。(3分)

A、东江地区

B、海陆丰

C、珠三角

D、韶关

(16/20)、()是由粤曲爱好者自由组织,自娱自乐的相对固定的小型团体。(3分)

A、雷歌班

B、外江班

C、双棚窗

D、私伙局

(17/20)、2008年,“晒莨染整工艺”入选为()。(3分)

A、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B、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C、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8/20)、在人们的观念里,春节至少要过了()才算基本结束。(3分)

A、正月十五

B、年初八

C、年初五

D、年初七

(19/20)、清明节的扫墓活动传说与古代的()有关。(3分)

A、上元节

B、寒食节

C、春龙节

D、上巳节

(20/20)、()是岭南比较有特色的一种器乐。(3分)

A、木鱼

B、咸水歌

C、广东汉乐

D、南音

(1/10)、广东各方言都较多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特点。(2分)

A、正确

B、错误

(2/10)、厚葬和超度既是一种民间信仰形式,也贯穿了传统的伦理观念。(2分)

A、正确 B、错误

(3/10)、广东音乐是一种纯器乐演演奏的地方音乐。(2分)

A、正确

B、错误

(4/10)、潮州大锣鼓是潮州音乐中锣鼓类的一种,常用于潮州歌册的演唱伴奏。(2分)

A、正确

B、错误

(5/10)、自梳女与不落家,是岭南妇女自立自强的一种独特风俗。(2分)

A、正确

B、错误

(6/10)、“客家”,顾名思义就是指作客他乡,以他乡为家。(2分)

A、正确

B、错误

(7/10)、从明代开始,广东省作为一个行政单位名称出现,一直用到今天。(2分)

A、正确

B、错误

(8/10)、骑楼是岭南地区19世纪开始出现的一种建筑形式。(2分)

A、正确

B、错误

(9/10)、为追逐财富而不顾一切的冒险精神,在广东三个民系中只为广府人所独有。(2分)

A、正确

B、错误

(10/10)、客家人的崇文意识与其南迁后的生存状态存在必然的联系。(2分)

A、正确

B、错误

(1/10)、广府人传统的过年食品有()。(2分)

A、炒米粉

B、萝卜糕

C、炸煎堆

D、蛋散

E、油角

(2/10)、广东清代书法家著名的有()。(2分)

A、顺德李文田

B、新会陈白沙 C、嘉应宋湘

D、番禺屈大均

(3/10)、妈祖诞的风俗有()。(2分)

A、游神

B、打签问卜

C、摸龙床

D、求龙母灵符

E、烧幽

(4/10)、广东汉乐又称()等,主要流行于粤东客家方言区。(2分)

A、中州音乐

B、客家音乐

C、汉调音乐

D、儒家音乐

(5/10)、清明节时,广府人传统的祭品一般是()。(2分)

A、纸钱元宝

B、蒸鱼

C、烧金猪

D、发糕面点

E、甘蔗

(6/10)、潮汕人具有()等特征。(2分)

A、自然闲适

B、善于经商

C、心灵手巧

D、重视教育

(7/10)、在广东,使用粤方言的地区有()。(2分)

A、揭阳

B、韶关

C、广州

D、中山

E、佛山

F、兴宁

(8/10)、民祭龙母有以下的风俗()。(2分)

A、吃“金猪”

B、饮圣水

C、祭龙母

D、游神

E、鲤鱼放生

(9/10)、潮汕民系是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民系,()等为世人所瞩目。(2分)

A、种田如绣花的精细

B、其语音和结构自成一体的方言

C、浓重的族群意识和高度的凝聚力

D、善于经营而扬名于世的潮商

(10/10)、广东地区使用的方言有()。(2分)

A、客方言

B、吴方言

C、闽方言

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结合探析 篇3

【关键词】 企业文化;地域文化;企业文化本土化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也越来也激烈了,不但面临着本国企业的竞争,同时还面临着全球各国企业所带来的竞争。我国企业要想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就必须有其他企业所不必备的核心资源。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文化是其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无形资源,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其企业文化的构建。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也有较大差别。企业如何使得地域文化为企业文化所用,以该地区的地域文化促进本企业企业文化的发展,是企业在制定发展战略中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 企业文化本土化的基本内涵

企业文化本土化,是指一些发展较好的跨国或是跨地区的公司、企业,他们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促进本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使本企业的企业文化适应本地区的地域文化,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使得企业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企业文化本土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型公司,为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把本企业扩展到全球各个地区。当他们落户到所选地址之后,这些企业会招收当地的员工,那么企业给当地员工所支付的工资并不是按照该企业在本国所支付的工资标准来进行的,而是按照所迁目的地的工资水平对员工进行工资的发放,这就使[w1]企业文化本土化的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拿我国来说,不同的地区的地域文化也有较大的差异。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吴越文化,其主要特征就是“柔、雅、细”;与之相对应的是东北地区,该地区的人们相对来说就比较豪爽。那么,企业就要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地域文化,使企业文化本土化,而不是采取一刀切的策略。

二、 企业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关系

(一) 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企业在一开始建立之初,都是在某一个地域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其企业文化必然会受到地域文化的影响。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与其创立者有着巨大的关系,创立者的性格和个性都会影响到该企业的企业文化。然而,创业者又会受其所生存的地域的地域文化的影响,在这一个角度来说,企业文化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深深的参透到了本土企业文化之中,从不同的方面影响着该地的企业的企业文化。同时,由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一个不断与外界交流和联系的过程,本土企业文化也会受到外地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影响,这就使得本土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个性慢慢凸显出来。

(二) 载体和载物的关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潜移默化的受着地域文化的影响。当企业的财富和规模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寻求一种事业和文化上的关怀,比如说给股东、顾客和员工进行分红与关怀,这是最基础的部分。除此之外,企业必然会回报它生存和发展的故乡,比如说对企业的发源地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对该地区的教育和慈善事业做一些贡献等等。因此,从这一角度,企业文化的最终归宿就是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的发展壮大必然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

(三) 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地域文化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其往往经过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发展而来。地域文化包含面甚广,在短期内,我们无法发现它的变化,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发觉其与以往的不同。相比地域文化而言,企业由于员工相对较少,比较容易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企业文化的发展进程也相对较快。一个企业可以从企业形象识别、理念识别和行为制度识别这三个三个层次上去实施企业文化的变革。和地域文化相比,企业文化简单很多,因此,对企业文化的创新也相对容易。企业文化一方面继承了很多地域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也对地域文化进行创新,二者有机结合。

三、 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 人才本土化

一个企业要进行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完全不同。因此,元企业所在地的员工的语言理解能力、文化适应能力等肯定不如本地人,企业招聘一些本地员工就显得尤为必要。人才本地化,是跨地区和跨国公司实行本土化经营中最重要的经营战略。

(二) 产品本土化

由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域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不同,不同地区的人对商品的需求也不同,因此,公司实行产品研发本土化是十分必要的。只有产品研发本土化,才能迎合当地人民的需求。同时,企业还可以对新产地进行市场需求调查,善于发现本地的商机,开发符合当地特色的新产品,以促进本企业在该地区发展和壮大。

(三) 营销本土化

营销目标顾客本土化和营销体系本土化是营销本土化的两个主要方面。影响目标顾客的本土化就是要开发本地的顧客,提高本地的产品需求,以达到开发本地市场的目的。营销体系本地化就是要制定适合当地地域特色的营销体系,在当地现有的商业网络和当地经销商熟悉的市场环境下进行营销,避免开发新的额营销渠道,规避不必要的营销成本。

(四) 公关本土化

不同地区的公共关系和政治权利不同,因此,公司[w2]要知道当地的公关技能。企业在建立跨国或者是跨地区的公司之前,首先得对该地区的政治状况进行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还需要了解该地区民众的基本状况。只有这样,公司才能知道具体该制定什么样的政策,以树立该企业的企业形象,同时,在和政府打交道时,该注意哪些问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该地可持续发展。

四、 结语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软实力,企业只有依赖其企业文化,才能获得发展和繁荣。要发展企业的企业文化,就要注意该企业企业文化该地域的地域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二者有机结合,企业才能在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陈兆庆.  文化引领 知行合一 巢湖供电:推动国网公司企业文化落地生根[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11)

[2] 于金明.  努力超越 追求卓越——记刘家峡水电厂企业文化建设[J]. 中外企业文化. 2008(04)

[3] 刘丽君.  让企业文化落地有声[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0(27)

[4] 尚丽,乔婷.  浅谈地域文化对山东及江浙闽服装企业文化的影响[J]. 山东纺织经济. 2009(03)

[5] 吴朋.  关于企业文化与地域文化和谐共建的模式探讨[J]. 企业家天地. 2007(06)

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文化特色研究 篇4

作为我国七大地域区划之一的东北地区, 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混居之地, 形成了多元包容的地域文化。与我国诸多地域文化相比较, 东北地区地域文化的历史特征鲜明生动。地域性建筑文化是包含在地域文化中的一个子类, 也是地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特色与发展方向由复杂多样的地域文化所决定。

1 东北地区地域文化历史特征

1.1 地域文化的基本概念

地域文化是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的一个概念, 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共同的建构, 带有明显的历史传承特征[1]。一般意义上来说, 是指既定时间与空间内, 生活在某个地域区划的民族成员, 综合自然环境、社会法度、民俗风物、历史传承、约定俗成的习惯、宗教信仰等因素所呈现的文化类型。比如因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 南方多丘陵盆地, 水网密布, 形成“小桥流水绕村屋”的传统江南水乡居住特色;北方多平原, 城镇布局上多采用方正的布局。地域文化具有形成周期长、形式多样化的特征。

1.2 东北地区地域文化的历史特征

东北地区地域文化的历史特征与其他地域文化相比有共性, 也有个性[2]。

1) 多民族文化聚合 是东北地区地域文化的构成方式。在共同地域上, 多个民族共同的经济生活约定共同的文化习俗, 拥有共同的心理素质,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也可以说是东北地域文化的基本内容。

2) 多元文化类型并存 就东北地域来看, 有不同分类标准、样式各异的文化类型。如按经济类型区分, 有渔猎经济、农业经济、渔猎农牧综合经济等类型;按民族构成划分, 则包括肃慎系民族、东胡系民族、秽貊系民族、汉民族四大族系类型。

3) 文化融合的开放与兼容 满族在东北地域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满族统治者在推行满族民俗习惯时, 也大力吸取和推行汉文化, 在东北地区汉文化、满文化与其他各民族文化开放兼容的拉力角逐中, 确立了汉文化在东北地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

4) 内部的地域性与发展的不平衡性 与东北地区内部的自然地理环境、民族族系、社会经济类型有关。就东北地域文化而言, 发展的不平衡性大致是南部汉族聚居区在社会经济、民族文化等方面比其他民族居住的北部、东部、西部相对要先进[3]。

2 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文化概述

东北地区地域文化具有开放、可塑、包容等特性, 加上中原文化、关东文化、东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共同影响, 使得东北地区地域文化背景下建筑文化的发展呈现出相类似的特征, 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地域文化作用下的生动缩影。不但传承了各民族区域的传统建筑文化, 还结合时代与地理环境条件对建筑文化进行总结、再创造, 催生了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文化形态各异的建筑类型。

1) 民居建筑 带有殖民势力遗痕与欧洲文化影响的土洋结合的民居建筑, 结合传统的东北地域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空间布局, 逐渐形成了中体西用的特色。因东北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季干冷, 夏季湿热, 多民族聚居且民风豪爽, 形成了多样化兼容并包的文化特色, 这些在民居建筑风格上都有所体现 (见图1) 。

为争取日照, 东北地区的民居建筑大都南面开大窗, 背面开小窗或其他三面完全封闭, 院落的围墙低于院内主建筑。又如沈阳传统的民居建筑, 通常间距大, 院落开阔, 以获得更多日照, 为防寒而只向院内开窗, 整体建筑风格厚重、朴实。

2) 商业建筑 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除了要注意适应寒冷气候的特殊自然条件外, 还要考虑地方材料和资源特色。地方材料与资源优势是影响地域性建筑风格的物质因素和技术支持。在应对不同外来文化入侵的过程中, 通过技术调整与材料组合, 可将外来文化的冲击力化为己用, 形成新的建筑特色[4]。欧式建筑在近代传入沈阳, 但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却是沈阳传统建筑常用的青砖, 由西方人设计, 中国匠人施工, 出现了沈阳独具风韵的教堂建筑及地标性欧式商业建筑 (见图2) 。

东北地区地域文化的兼容并蓄, 是其建筑文化的一大特色。经历过殖民文化的侵蚀, 东北地域建筑文化在近代开始了对文化趋同的对抗创作, 出现了一批带有鲜明地域性建筑文化特色的建筑成果[5]。比如把西方新古典手法与中国传统建筑审美文化精妙融合在一起的沈阳少帅府红楼群 (见图3) ;再如沈阳21世纪大厦的建筑设计, 在单元窗背景前加金属网格, 寓意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屏风与窗格, 意蕴深厚, 贴合中国传统文脉, 展现地域文化的审美趋向。

3) 城市景观 作为人类地域文化的载体, 现代城市景观的形态、设计手法、设计理念既要传承该地域的历史文化, 谨慎修补文化生态肌理, 又能够在时间上形成延续, 空间上不断创新技法与理念[6]。现代城市景观的设计需要把握好景观元素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层次结构及尺度关系, 如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文化特色的佼佼者——哈尔滨冰雪文化主导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与产业化发展[7]。东北地区城市景观还拥有很多可借鉴的历史文化来源[8], 比如深受日本影响的大连城市规划, 黑龙江与俄罗斯比邻而居的交融特色, “东方小巴黎”哈尔滨的独特文化景观, 沈阳清十二帝广场、铁西区重工业文化广场等, 不仅满足了城市居民娱乐休闲的生活需求, 还能让人们在休闲的同时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感知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积淀。

3 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文化特色

历史原因造就了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文化呈现多种的“欧陆文明”特色, 为保存建筑文化的地域性成就, 几乎失去对真正意义上的地域性建筑文化的掌控力。所谓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 观念、审美趣味、行为习惯等都已融入全球化的文化趋同之中。反观传统的外来建筑文化语汇 (如欧式、东洋等) , 已无法与内涵丰富新颖的人文特征相匹配。当前东北地区的地域性建筑面临着飞速发展所涌现的新型问题。因此, 归纳总结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文化的特色尤为关键[9]。

3.1 适应复杂的自然条件

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地域建筑提出了更严格的技术要求。能否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环境, 也是对地域性建筑设计的挑战。东北地区大部分属于严寒地带, 只有充分考虑了案例所处地域的自然环境, 才能将先进技术与自然气候条件巧妙融合, 设计出宜人宜居、地域文化色彩浓厚的建筑作品。

地形地貌也是影响地域性建筑的重要因素。因为这二者直接关系到建筑地基如何处理。如同处东北地区, 大连丘陵与长春平原的建筑施工所遇到的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案就大有不同。换言之, 地形地貌也是促进地域性建筑文化发展的一大作用力。

3.2 兼容并包的文脉传承

东北地区共有4个区域文化层面, 即中原汉族儒家文化、满族文化、异域文化、计划经济官本位文化[10]。这就促使了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文化兼容并包特色的形成, 也在不同语境中体现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文化根植大地的文脉传承。东北地域文化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身并没有形成一个能固定下来且足以载负其多元包容性特色内涵的符号体系。特殊的地形地貌对东北地区地域文脉的形成意义重大, 是聚居在“白山黑水”的各族民众不断适应自然地理环境、各族文明多元融合的纪实写照。如五大连池火山遗址博物馆, 依地势特点而建, 用自然建筑形态演绎东北地域文化中“朴实、豪爽、粗犷、勇武”的民族心理特质。建筑的任务旨在打造出为场所居民所认同的“场所精神”, 营造一种社会文化氛围, 实现地域性文脉的传承[11]。又如2006年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主体建筑之一的百合塔, 以“天、地、人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赢得喜爱 (见图4) ;长白山满族文化博物馆的设计紧紧贴合“白山黑水”的东北地域文化特色;还有大量的工业建筑形态如沈阳铁西区重工业文化景观, 都在不同层面上体现了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文化与其文化积淀明晰的因果传承。

3.3 节能环保的技术手法

鉴于东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复杂, 御寒保暖、节能采光是建筑物使用价值的首要体现。建筑施工之前, 就要对施工地域的材料及特色资源进行了解, 在此基础上综合地域文化、自然环境、技术等方面条件设计建筑形态, 确定施工技术与方案。引进成熟的技术手法加快施工进度, 保障建筑质量, 如仿石材施工、栏杆与地面连接等技术, 在不破坏所处地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节约资源, 达到预期建筑效果。现代地域建筑语汇推崇理性简约的表达, 强调多种技术层级之间恰到好处的整合应用。因此, 处在某一地域文化场所内的建筑创作活动要坚持适度性原则[12]。建筑设计师要努力协同地域文化的兼容多元特性, 在人的主观价值与客观环境之间收获平衡, 利用现代环保、节能、高效技术解决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最大化发挥技术手法, 提高地域性建筑效益功能。

3.4 兼具时尚与典雅的审美趋向

现代社会人们更加注重的是地域性建筑文化的深层结构, 先进的技术为人们的生活描绘了多种可能, 人们对于居住、休闲的建筑要求也逐渐趋向于“诗性的构筑”, 况且东北地区地域文化因外来文化的输入与经历的特殊时代, 有着和其他地域文化截然不同的特性, 映射在建筑文化中, 体现为时尚与典雅兼具的建筑审美趋向, 如哈尔滨中央大街与沈阳中街的对比, 如图5所示。

这对建筑设计的要求更为细腻, 不但要贴近时代脉搏, 还要从地域性建筑文化中挣脱束缚, 设计视野更开阔, 坚持“原真性”“适度性”“现代性”的建筑创作准则, 融哲学、建筑技术、生存美学于一体, 在文脉传承中获得发展。

4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文化特色的可持续发展

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文化特色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对自然之力和现代性创作的思辨。除了建筑空间意境的现代性营造, 还要强调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与地域文化的和谐。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因自然风物的作用力呈现出喜大尚侈的特点, 与之伴生的就是建筑文化中不可回避的资源浪费问题。如哈尔滨的城市冰雪景观的产业化发展, 忽视地域性建筑文化特色, 一味求大、求新、求奇导致景观特色的丢失与发展的不平衡, 严重影响了冰雪景观的审美价值。因此, 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文化特色要在包容中传承地域文脉, 于自然和谐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岳忱瑞.地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 2011.

[2]黄松筠.东北地域文化的历史特征[J].社会科学战线, 2005 (6) :164-168.

[3]孙媛.从建筑三要素看地域性、民族性的再认识[D].天津:天津大学, 2014.

[4]宁芙儿, 于治均.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文化研究[J].美与时代 (城市版) , 2016 (2) :17.

[5]刘思铎, 陈伯超.沈阳近现代建筑的地域性特征[J].城市建筑, 2005 (11) :26-28.

[6]刘畅.在地域性因素影响下的城市商业景观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 2012.

[7]于海玲.东北冰雪文化与城市特色景观设计研究[D].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大学, 2014.

[8]杜心舒.东北城市历史性建筑广场景观整合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9]王小东, 梅洪元, 徐千里, 等.基于地域性建筑创作实践的思辨与展望[J].城市建筑, 2008 (6) :36-38.

[10]张骏.东北地区地域性建筑创作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

[11]任函.现代建筑的地域场所表达[D].郑州:郑州大学, 2006.

三秦地域文化 篇5

课程名称:地域文化(本)

分校(工作站)宝鸡分校陇县教学点 专 业 行政管理

学 号 ***80 学生姓名 胡 洋

2014年 7 月

摘要:在人文地理学中,按其要素分出人种、民族、人口、社会、政治、文化、聚落、军事等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是研究人类各文化在其起源、扩散的演变中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形成的文化景观。从总的来说,地理环境是文化发展的舞台,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一些文化的发展。

关键字:文化 三秦 地域结构 自然条件 思想

三秦地域文化

一、概述

三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秦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表现为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同样, 三秦文化作为一个整体, 它的内部并非完全一致, 其内容呈现出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对立统一。而三秦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既是文化规律的体现, 又是秦地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结果。自然条件的作用, 使三秦文化表现为更小的相对独立的区域性, 体现为三大文化地域。

三秦文化之名始于三秦大地, 它是指在三秦大地生长、发展起来的历史区域文化或传统区域文化。不仅包括楚汉相争以后的文化, 还应包括周秦时期甚至先周时期的文化。总之, 凡在三秦大地自古以来发生、发展起来的文化都属三秦文化的范畴。三秦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不仅包括三秦大地上丰富的历史文物、文化遗存, 而且包括民俗、制度、艺术、宗教、思想、学术、哲学、伦理, 以及深层次的自然观、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二、三秦文化的地域构成

三秦大地地处祖国中部偏东靠北, 位于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 39。35’。南北长863公里, 东西宽400公里, 面积约20.6万平方公里。与蒙、晋、豫、鄂、川、甘、宁等省毗邻。整个地貌以高原为多, 山地次之, 川地平原较少。

在认识地域文化时, 既要重视整体把握, 也要注意微观分析。三秦文化是在秦地地理环境作用下形成的三秦地域文化, 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广义地又可把它相对分为陕北黄土高原文化、关中平原文化和陕南山地文化(或称陕北文化、关中文化和陕南文化)。秦地自然环境可分为北部的黄土高原、中部的关中平原和南部的秦巴山地三块不同的区域。在这三块相对隔离的自然区域里发育的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它们是陕北文化、关中文化和陕南文化。陕北文化属于黄土高原文化, 是在黄土高原环境中形成并受其影响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北方的草原文化的影响, 具有粗犷、豪放和较为开放的特性。关中文化是平原地带的文化, 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关中三面环山, 一面向水, 地形较为封闭;又土壤肥沃, 气候适宜, 灌溉便利, 农业发达, 因而有周秦汉唐等王朝在这里建都。受其影响, 关中文化早期具有积极开拓进取精神;然国都迁出关中后, 关中文化受封闭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植根于渭河平原的封建农业的制约, 表现出更多的保守性。陕南文化是秦地的山地文化, 它除具有三秦文化的共同特性外, 还兼有长江流域文化的某些特征。三秦文化呈现出三个有一定差异的文化区域, 是直接受到了秦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三、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

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之中进行的, 受到了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打上了鲜明的地域印记。三秦文化也是如此, 受秦地自然条件的作用, 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三秦文化的地域特征是显著的, 下面我们仅从大的方面做一简略而概括的分析。(一)三秦文化早期具有开拓精神, 而后期逐渐倾向封闭保守

三秦大地地处祖国的内陆, 地形较为封闭。北部黄土高原群山环绕, 北有横山山脉, 西有子午岭, 东南是黄龙山, 另外, 向东以黄河与晋地分离, 交通极为不便。秦地南部以山地为主, 位于秦岭山脉和巴山山脉之间, 虽山清水秀, 但交通极为不便, 特别是众多山区较为封闭。关中有秦川平原, 但其封闭性则更为突出。它三面环山, 东面临水, 使关中平原与外地天然的隔离开来。而关中平原发达的农业经济使它在古代就具备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不依赖外地, 进而为形成独立封闭的发展模式创造了条件。在这种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三秦文化更多的是倾向于封闭保守。

三秦文化早期受建都于关中的国家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汉唐文化的直接影响,表现出来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的蓬勃朝气。在中国的历史上, 有11个政权建都关中, [5] 仅长安一地建都时间就达1225年。由于政权的建立使秦地的交通发达起来, 打破了地形上的阻塞和封闭, 以长安为中心, 进建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网络。三秦文化直接受建都关中的国家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汉唐盛世文化的积极精神如开放改革、融合纳新、开拓创新等精神, 对三秦文化产生了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使其在早期历史阶段呈现出来开拓进取的积极精神。例如, 司马迁出生于韩城, 他是在三秦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三秦文化所具有的开拓精神。唐代之后, 国都迁出了关中, 国家的政治、文化的中心逐渐向东、向南移动。这个时期, 三秦文化受国家文化的影响逐渐减弱, 因而发展的速度也逐渐缓慢了下来, 同时文化也不及早期的繁荣发达。与此同时, 地理环境特别是地形的封闭性对三秦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日益暴露了出来, 加之小农经济的负面作用, 使宋元以来的三秦文化逐渐走向了封闭保守。

(二)秦地的自然条件使三秦文化带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特色

自然条件如地形、土壤、水利、气候、资源等决定着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 如有些地方宜农, 有些地方宜牧, 有些地方宜于发展工商业等, 而经济发展又影响着该地文化的发育成长, 这样, 自然条件通过对经济发展(经济环境)的制约而最终影响着地方文化的发展, 地方文化也因此带有地域的特色。

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 秦地的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北部黄土高原土质疏松,也较为肥厚, 然气候愈向北愈为干燥, 这种条件使其经济发展农牧并举, 南部以农业为主, 北部以牧业为主。关中盆地有渭河冲积形成的八百里秦川,平原地带土壤异常肥沃, 灌溉便利, 加之气候温暖湿润, 是发展农业的极佳场所。关中农业历史悠久且极为发达, 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农耕地区之一。秦地南部以山地为主, 其中也有小面积的平原地带, 为汉江等河流冲积形成。这里属于亚热带气候, 湿润多雨, 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 与关中不同, 种植作物以水稻为主。从总的情况来看, 自然条件决定了秦地的经济发展是以农业为主。

秦地的农业经济对三秦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使其具有了农耕文化的特色。中国古代以农立国, 重农轻商, 农业生产发达, 这种经济环境对文化产生了重要作用, 使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耕文化。三秦文化也是如此, 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的特征, 表现为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重农轻商的社会传统和务实轻虚的思想倾向等。

(三)秦地环境培育起来的三秦文化还有一种怀旧的历史惰性 三秦大地特别是关中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使中国古代许多王朝和政权在此建都, 从而促进了秦地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汉唐王朝, 其开放的先进的文化直接影响到了三秦文化。三秦文化早期阶段就如汉唐文化所表现出的气势一样, 充满朝气, 充满活力, 充满生机。涌现出了像司马迁、张骞、班超、杜牧、韦庄、薛涛等心胸广阔, 才华横溢, 气质非凡, 开拓进取的伟大人物。作为地域文化, 三秦文化的早期发展是令世人注目的。然而唐代以后, 秦地经济的发展逐渐减缓, 文化的发展也不如早期的繁荣。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至少有以下方面: 一是随着国家经济重心的向东向南转移, 国都迁出关中, 关中丧失了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地位, 因而对秦地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二是关 中平原虽然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宜于农耕, 但因面积所限, 不利于大规模发展, 而秦地南北部的宜于农耕的面积也比较有限;三是战争的破坏, 不利于秦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宋元时期, 三秦地区长期处于战争前沿, 是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相互攻防的动荡地带, 这使得秦地的发展严重受阻。

三秦文化在经由唐宋时期由盛而衰的转折之后, 于是在其文化之中便逐渐孕育出一种怀旧的历史惰性。这种历史惰性是三秦文化经过历史性转折之后, 在小农经济的土壤里滋生成长的。封建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所养育出来的文化, 使人多安于现状、重土乐天、知足常乐, 即使对现实产生不满情绪, 也不会去积极努力的开拓创新, 改变改造现实, 达到理想的目标;与此相反, 更多的时候是自我在心理上消除不满, 以回想过去的满足和盛况求得心灵上的满足和安慰, 这有如鲁迅先生所概括的阿Q 精神。三秦文化的历史发展由盛而衰, 这种事实是人们在现实中无法接受的, 人们想起了三秦大地昔日的盛况, 想起了汉唐盛世的开放气象, 想起了。。长此一往, 便在三秦文化中积淀形成一种怀旧恋古的历史惰性心理。直至今天, 这种惰性心理还程度不同的存在于秦人的身躯之中, 千年帝都除留给今天人们丰富的历史文物和古迹之外, 还留给人们意识中的废都衰败倾向, 这些都是在振兴发展三秦文化中必须注意克服的问题。四.三秦文化的优良传统和思想特征

(一)以人文为主导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天人合一。从司马迁到张载, 从周秦文化到宋金元明清的关中学术, 都把人与自然看成是有机的统一体, 自然环境既能影响人生, 人生又能作用、影响于环境, 认为人有生命与灵气, 自然也有生命与灵气。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 三秦父老生生不息, 发扬奋斗精神, 创造自己的文化, 描绘自己的理想境界。(二)纳异进取的开放精神与重视实用、讲究功利的文化心理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八百里秦川地处西北黄土高原, 东有潼关, 南有秦岭, 西部与北部有连绵的戈壁和沙丘。如欲发展必须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向外开拓。历史证明, 周秦汉唐都是以关中为根据地向全国开拓并且迅速地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另外,三秦文化是在吸收中原文化、东方儒道文化、法家文化、佛教文化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丰富发展起来的。秦人在东进开拓的过程中, 自然地培养了重实用、讲功利的文化心态。当然, 这一思想特征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三秦文化发展的前期, 明显地表现出其开放性和积极性, 明清以来, 由于经济、政治中心的转移, 三秦文化逐渐走向了保守与封闭。(三)求实尚孔的原朴风气, 酷爱传统文化的怀古心态

秦人尚朴古有定论。从司马迁到张载都强调礼仪, 提倡务实。张载: “关中学者用礼渐成俗。”程熙则评价: “关中人刚劲敢为。”果然, 江藩在国朝宋学渊源记中评价李因笃时称到“平生尚气节, 急人之难。亭林在山左被诬陷, 因笃走三千里, 至日下泣诉当事而脱其难。性慷直, 面斥人过, 与毛奇龄论古韵不合, 奇龄强辩, 因笃气愤填膺不能答, 遂拔剑斫之, 奇龄骇走, 当时相传为快事”。所以, 秦人提倡“道不虚谈, 学贵实效”。

总之, 三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三秦文化在公元906 年以前, 曾集中反映了中华文明的成就, 以汉唐长安为标志, 如日中天地照耀着整个世界;宋元以后, 三秦作为临制西北的军事重镇, 凭借其地理与文化优势, 仍然在历史上有杰出的贡献。三秦文化的绘画艺术源远流长, 从史前的半坡彩绘到唐宋名人名画, 再到当今长安画派, 从工整细腻的宫廷绘画到粗犷豪放的民间绘画, 形成了既与中国主流文化难以隔断的传统, 又颇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风格, 值得我们学习研究。

参考文献:

盘点地域文化类图书 篇6

地域文化类图书出版情况

文化与经济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要素,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量。地域文化作为各地经济发展的窗口和品牌,其独特的精神与物质财富势必能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进行有力宣传。笔者采用当当网上书店的划分规则,将地域文化图书分为15个子类。如图1所示,京派文化在地域文化图书总数中占据较大比重,即19.3%,海派文化、吴越文化分别占12.0%、8.7%。与此截然相反的是,华夏文化仅占总数的0.6%。同样,草原文化,三秦文化,比例都不高。地域经济发展速度影响其文化图书的出版比重大小。

参与地域文化类图书的出版单位概况

因其地域性特点,相应地区文化图书一般多出自当地出版社,且以高校社与当地人民出版社居多。以湘楚文化为例,其参与出版的高校社有武汉大学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等。而北京大学出版社则参与出版了京派文化、海派文化、客家文化以及其他地域文化图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了京派文化、齐鲁文化图书;此外,上海大学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等十几家出版社都积极参与了此类图书的出版工作。而以往的畅销类图书出版社却很少触及此类图书。

在众多出版社中,下列出版社(如图2所示)参与出版此类图书数量较多。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的正式通车运营,给该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带来了无限商机。体验藏民生活,了解藏民文化成为当前旅游的一大热点。若将图书与相关藏饰等民俗文化用品相结合销售,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够将藏族文化更大范围地传扬出去。

部分出版社也尝试出版跨区域文化图书(如表1所示),但由于此类图书的参与出版社众多,品牌出版社尚未形成。一般各地文化图书大多出自当地出版社之手,这样无形中造成图书市场壁垒。建议将此类出版社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规模化、品牌化出版机构,拓展地域文化类图书的写作范围。

地域文化类图书的选题描述

地域文化类图书,按其内容可划分为风物名胜、民俗风情、宗教、艺术、历史、文学、学术、教育、科技等九个方面。其中,风物名胜、民俗风情和历史共占据了图书内容的78.3%。这三个方面的内容相对较易理解,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与格调,易被读者所接受也乐于阅读。相比之下,涉及宗教、科技为内容的文化图书比例很少。宗教类文化图书的占有份额不大是与我国长期以来的民族信仰问题相联系的。除相关信教民众外,大多数人对此并没有多大的兴趣,这样就限制了此类图书的出版份额。科技类图书的缺少却恰恰相反,它与宗教类文化图书不同,并不是因读者数量过少而限制其开发深度,而是开发不够造成。有关出版部门应加大对此类图书的开发力度,将各具特色的地域经济产物以及先进的技术通过图书这一媒介进行大力推广。

东北影视剧与地域文化形象的建立 篇7

一、东北电视剧的发展过程和被大众追捧的原因

(一)东北电视剧的发展过程

东北独特的乡村题材影视剧从很久以前就被大众所喜爱。1990年前后,东北影视《篱笆、女人和狗》《辘护、 女人和井》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里,用东北的历史文化做基础,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中得到了众多观众的共鸣。 像枣花、铜锁、茂源老汉这些根据现实生活创造出的人物,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追捧。20世纪以后,《刘老根》 《马大帅》《圣水湖畔》《希望的田野》《美丽的田野》 《种啥得啥》《都市外乡人》《插树岭》《乡村爱情》《闯关东》《东北一家人》等以东北乡村为题材的影视剧再一次出现在荧屏上并轰动全国时,才使“东北风”又一次席卷中国,具有东北特色的东北影视文化才被大众所认可。

(二)东北影视被追捧的原因

首先,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大国,农业生产一直牵动着中国经济形势的走向,关系到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之所以对乡村题材影视剧有浓厚的兴趣,是因为乡村题材影视剧记录着中国一代又一代人生活模式与生活状态不断的改变。如今,农业生产依旧是我国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也依旧占据着国人的重大比例。国家每年都会出具很多政策帮助和改造新农村,对农民生活进行政策上的扶持。人们之所以喜欢农村题材影视剧,很多原因是人们期待看到新农村的变化与新农村如今的生活状态。其次,东北属于我国气候条件相对寒冷的地方,对人们的生活具有极大的挑战,就是这样的环境孕育出了东北人豪爽的性格,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淳朴的地方文化。东北影视剧将东北文化中的地方特色、乡土风情带到大众视野中。发展中的中国,经济生活带给人们的压力与负担也一直在加重。 此时,东北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出现使人们精神上得到了慰藉、心灵上得到了放松,让人们在紧张的生活中寻找到了可以得到精神抚慰的地方。很多东北影视剧都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拨乱反正,让人们发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式。再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形势对所有人的生活和文化都带来了冲击,对人们原有的价值形态生活和文化生活进行了洗礼。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使人们精神上得到安慰,社会精神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中。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爆发的负能量,此时影视文化起到了安抚人心的作用。影视文化把生活中的问题带到了荧屏上,把人们从日常的烦恼中引领了出来。对于这个时代特有的浮躁情绪,东北乡村影视对人们的心灵重新进行了洗礼。

二、东北影视剧对东北地域文化建立的影响

1990年以后,我国经济与文化迅速发展,国内语言环境也跟着推陈出新。很多文学爱好者都大胆表达自己对社会发展的观点,国内语言文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从此人们脱离了以工业生产活动为主的经济形式,走向了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的新经济模式。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中,地方特色与地方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地方影视文化将地方文化用特殊的方式生动的呈现在了大众眼前,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

地方文化要传播就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路径,此时影视节目体现了其功能性。影视节目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通过对人物的刻画、社会现象的评说、人文景观的叙述进行现代生活的信息传输。影视文化对地方人文生活的宣传起到了任何媒体都无法媲美的作用。地方文化要普及、地方特色要宣传、地方经济要推动都需要借助影视这个平台。东北人就是将自己的生活搬上了荧屏,把普通人之间的情感生活、乡村的背景文化和生活百态都用媒体这个中介呈现给了大众。东北人不断的创造新的影视文化,不断为观众带来新的惊喜,这才得以让东北影视文化一直在国内影视行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想了解中国,就要先了解农民以及农民日常生活状态,中国目前的农村文化仍然占有重要的位置,东北的影视剧大多以农村人的生活、 农村人的情感、农村人的经济建设为主,所以想要看到东北的变化,东北影视剧就可以全方位的为人们解析。 东北人热爱他们的土地,热爱他们的地域文化。近年来, 东北影视文化也在不断的出新,跟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 但它始终不变的是一直都跟随着东北人生活的脚步,没有太多浮夸的内容,大多都是在讲述真实的农村生活。 像《乡村爱情》几部连续播放,很多城市人物走进了农村, 对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帮助,也把新能量注进了乡村文化之中,但人们的淳朴善良、地方独有的人文特色始终没有改变。即便是整个社会潮流都在发生变化,东北这块净土依然可以为人们带来最初的真诚、最质朴的生活, 让人们可以停下脚步看看生活中的改变。东北影视剧的独特之处,也是人们喜欢东北影视剧的原因。

乡村题材的影视剧已经成为东北影视文化的代表性作品。以电视剧的形式把东北人的情感生活、物质生活与经济生活都真实的呈现在大众视野中,正是因为这样的方式,加深了人们对于东北这块土地的认知,扩展了人们对东北乡土文化的了解。东北三省政府对影视文化的扶持加剧了东北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让影视文化成为了东北经济发展的前行力量。

三、影视中对东北文化的错误解读以及解决方法

东北风格的影视剧既传播了东北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演绎的幽默诙谐,得到肯定的同时也有许多学术界人物提出了质疑。这些作品呈现了东北人真实的生活方式, 也呈现了农村的一些传统观念和陈旧的习俗。人们对东北文化的认知产生了分歧,把历史遗留给东北的人文积淀认定为东北人民刻板、低级。这些陋习对东北文化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坏,也给东北文化形象带来了打击。 现在东北乡村风格的电视剧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 怎样才能在不改变东北乡村特色生活方式的前提下提高艺术境界,把具有艺术文化生活的东北呈现到观众的视野中,让观众在放松精神的同时又可以受到东北传统艺术文化的熏陶。如何让东北影视节目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观众的心中已经成为东北影视文化行业新的挑战。

首先,不能改变具有东北特色的文化风格,它已经是东北影视文化的灵魂并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山海关以东文化的形成,是把很多外来文化集于一体,又将一些少数民族文化掺于其中,历史决定了东北文化的独树一帜。东北影视文化只有吸纳东北自古至今的风俗人情、人文习俗,才可以演绎出独特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影视作品。这其中,人物也是影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拥有自然环境和民俗特色的作品里,人物的价值就显得越发重要。地方文化造就了在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修养的差异性。东北这块土地上孕育着一群性格色彩强烈、地方文化特色鲜明的人,他们将自己的影视文化用东北特殊的影视风格呈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中。 东北人特有的直率的性格、积极向上的心态、幽默诙谐的风格都成为了东北影视文化的特色之处。

其次,我国后期的影视作品中,很多作品都引起了世界各国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广泛关注。而描述中国现代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趋势的作品成为了世界大舞台上缺失的一部分。在经济推动下的东北文化,贫困落后、思想愚昧已经成为了过去的历史,一个与时俱进、发展中的东北逐渐在向全国以及全球发出信号。东北在此时创作了以工业文化为题材的影视剧《漂亮的事》,这部东北电视剧令全国人民对新东北的影视业刮目相看。东北新一代年轻力量奋发向上,改变了旧工业的生产模式, 对新工业进行改造。人们再一次在荧屏上看到了东北人的精神和东北人的精神力量。这些影片改变了东北影视剧之前给观众留下的不良影响,走向新的影视文化路线。 地方文化与地方特色是需要被保留的,但在此基础上, 更加文明、注入更多优秀的文化因素、发扬本土特色文化的影片更成为了东北影视文化发展的关键性前提。

最后,伴随着当今各种影视剧盛行,如何将东北影视剧塑造的更加完美也成为了东北影视行业发展的动力。 完美的作品并不是将东北影视剧放在高处不胜寒的位置, 是把角色和风格都更加精益求精的演绎出来。像含有都市风格的《贫民张大嘴的幸福生活》,是以生活在最底层的普通老白姓为题材,叙述了普通人的生活方式。但这部作品别出心裁的叙述了现在社会中伦理道德存在的问题和人们对自我修养的追逐。东北影视目前还没有这样的作品出现。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东北影视业应该着重推出具有高标准精神文化层面的影视作品,让东北影视文化继续在全国影视节目中独树一帜。

四、结束语

东北现代文化地域文化 篇8

一、辽西地域特点对秧歌文化的影响

(一)满族文化。

辽西秧歌反映了八旗制度、民族文化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多年来,有些抚顺市的老一辈文艺工作者致力于研究和传承辽西秧歌,例如,某舞蹈艺术导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深入抚顺偏远农村,采访了许多民间老艺术家,拍摄了许多珍贵的秧歌舞照片,发表在《满族民间舞蹈》及《辽宁抚顺民族舞蹈》上,这些珍贵的材料为辽西秧歌申报省级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重要作用。辽西秧歌作为满族舞蹈的一种,为抚顺的满族文化研究增添了价值。多年来,当地一些艺术团体,如八旗风艺术剧团、民间艺术剧团、满族新宾民间艺术团等,多次参加省级和国家级舞蹈比赛和表演,每次都载誉而归。

如今,“辽西秧歌”已被列为抚顺文化遗产名录,如何尽早将抚顺木偶戏、抚顺雕刻、满族歌舞、满族婚俗、满族服装、满族剪纸、萨满舞蹈、萨满仪式等当地特色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如何将这些资源以及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下去,是我们如今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闯关东”的民族大融合文化。

东北是一个多民族杂聚的地域,汉族人占据多数,随着历史发展,各民族文化融合,在节庆习俗上也是汉族的节庆日居多。当东北秧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解放区发展起来的时候,这种简单的艺术形式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的形式,这样的一种意识形态,更多是因为民间的艺术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有自身的隐蔽性以及自然性,因为这样两种因素的存在使得意识形态被公众共享。

“闯关东”使得东北人民共同的情感和群体意识刻在了东北秧歌的民间艺术载体上,形成了一种比较强大的团结和凝聚的力量,将东北的“闯关东”文化加在了“秧歌”这一载体之上,同时传承了下来,慢慢融进秧歌文化之中。对于东北秧歌来说,因为其具有鲜明以及丰满的东北人民特性,能够激起东北人民自身的强烈情感。

二、辽西习俗对辽西秧歌表演风格形成的影响

(一)服饰道具。

辽西秧歌的服装多为满族的骑马装,体现了游牧民族的文化传统。女装上身为镶边的夹袄,下身大多为褶皱长裙,长至足踝。女士头上的装饰漂亮华贵。女装肩部有绣花披肩,头饰和坎肩颜色耀眼。由于男士们表演的动作幅度大,因此男装是镶边的夹袄加上镶边的长裤,有的夹袄外披一件深色对襟的坎肩,头上多为艳色的毡帽。男女服装上都有图案花纹衬托节日的喜庆氛围。

辽西秧歌是古老又传统的民间舞蹈,自然也是反映民间风俗文化的载体。其曾经是中华大地普遍存在的舞蹈,加上地理与自然条件,使得其成为东北地方文化。虽然这些只是传说,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认识到文化与舞蹈对于旅游的重要性。辽西秧歌是当地节庆活动的重要精神支柱,它以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二)动作特色。

辽西秧歌表演起来自由性较强,动作灵巧多变,左右肩头上下交替耸肩,手臂伸直上扭,双肩前后摆动,双肩也可以前后连续微动或抖动,表演的时候,舞姿连贯娴熟。这是辽西秧歌表达、抒发感情最主要的方式。表演者无论男女,手中必备的道具就是扇子和多边形手绢,表演者手中的扇子,颜色也是多彩的,它的作用等同于腰间彩绸。表演者手持扇子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兰花指握扇;另一种是右手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用虎口外抓住扇子中股。左手拿绢,右手拿扇,这是辽西秧歌传统的表演方式。

辽西秧歌继承了女真人、清代满洲人的民间歌舞,舞蹈中的大摆大浪、盘旋作势等动作,再现了八旗子弟的劳作、骑射、狩猎的传统生活。辽西秧歌以上身晃动、下身屈膝、双脚交错、大起大落为基本造型,其中大场、走阵、小场表演生动,形成独具特色的秧歌文化。

(三)东北曲调。老百姓以自娱自乐的方式来创造、

表演东北曲调,用这种方式来讲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给予这种艺术很强的平民化特点。这种特点体现在辽西秧歌通常由大众化的鼓、唢、锣呐等乐器进行伴奏,具备了很强的节奏性和色彩性,继承了萨满舞中的基本调式。在辽西秧歌的音乐当中,很有“逗哏”的风格。在表现手法上还加上独唱对白等多种表现方式。

三、辽西的旅游文化传承与发展

东北秧歌在很大程度上与汉人自身的信仰有很大的关系,其活动目的主要就是节日中的祈福。辽西文化是民族独特的文化。其中投射着深深的民族情怀。秧歌和民间艺术息息相关。辽西秧歌是一种具有地域性以及艺术性的民间舞蹈,舞蹈动作本身特点也体现了现实生活中东北地区的节庆文化以及秧歌中的“乡土”文化,反映了东北秧歌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蕴。辽西秧歌无论是从表演上还是从音乐上,都体现了浓厚的节日气氛。这样的表演气氛其实是因为辽西秧歌是一种民间自娱自乐的舞蹈表演,不同于取悦他人的宫廷舞蹈,因此,秧歌是一种群众文化,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由于辽西秧歌是东北地区的一种民间性舞蹈,因此也就在民间文化所研究的范畴之中,其在民族的进程之中,主要是由民众自己进行创作,是民间最为朴素、最为直接,同时又最具生命活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样一种年轻而又古老的艺术形式,不仅有着久远的文化,同时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面,成为东北地区人民生活相对重要的部分。

四、结语

辽西秧歌从民俗历史的角度深入探究,分析了辽西满族文化的传承机制,探讨了辽西秧歌在继承东北秧歌优秀内涵的同时,如何推陈出新,树立起独具特色并且符合舞蹈美学的文化品牌,实现辽西秧歌的创新。辽西秧歌发展到现在,对民间艺术的审美属性也做到了一种传承,为了保护、传承传统的民族文化,无论是政策上的维护、乡间的采风,还是现代科技手段的保护,都必须从东北节庆习俗出发,探寻其对辽西秧歌的影响,

辽西秧歌作为东北独特的文化风貌,发展了东北当地的民间传统的艺术元素,保护了东北的风情村、秧歌的节庆文化等原生态文化,展示东北的热情与活力。开创舞蹈旅游文化这一宝贵资源,将开创出一个有竞争力的旅游胜地。

参考文献

[1]丛坤.东北地域文化与节庆习俗[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

东北现代文化地域文化 篇9

之所以对这本著作如此关切和喜爱, 是因为五六年前我在编著《广西文化图史》时深有感受。该书出版前夕我在“后记”中这样写道:“《广西文化图史》是对广西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全面盘点的第一本著作, 在对史的叙述和面的概括的基础上, 我们也尝试做了一些理论归纳。限于我们的学识和调研条件的限制, 这本书只能算一个阶段性成果, 内中的缺陷与错谬在所难免, 恳请各界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为今后群策群力编撰出更为系统、全面和厚重的《广西文化史》打下基础。”当时我深感文化研究的难度和自身学力的孱弱, 在勉力做出一本《广西文化图史》之后清楚知道还有很多不足, 期望有更为厚重和大气的著作面世。如今我欣喜地看到, 这本《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就是当时我期盼的“更为系统、全面和厚重的《广西文化史》”的模样, 且内涵更为深邃, 学术成就颇高。在学术上, 它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和总结广西几千年来的文化史实和文化成就, 内容庞大系统。开篇为“绪论”, 总论广西的环境、历史与人文, 全书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设七章分论由先秦到清末的文化史, 是对本地文化作纵向的考察;“下篇”分十章分论山水、摩崖石刻、铜鼓、建筑、文学、戏曲、民间文学、民俗、文化带等文化类型, 对广西文化分门别类重点地作横向的论述。书前有《广西历史文化地图》, 书末还有《广西文化大事记》《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表》《广西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历代广西文化名人一览表》等4个附录资料, 书中还随文附有大量插图, 图文并茂, 增加了对文化事像的直观感受。全书以55万字的篇幅, 全面介绍了广西文化历史、景观, 夹叙夹议, 史论结合, 在大量可信资料的础上, 纵横交错地展开论述, 总结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和规律, 展示迷人的文化魅力, 构建起颇具科学性的广西文化史体系, 奉献出一部厚重的广西文化史大书, 是对广西学术建设的重要贡献。在现实作用上, 如此全面系统地总结和展示广西悠久丰厚的文化历史和缤纷多彩的文化现象, 评点其独特的文化贡献, 使广西文化以其独特魅力挺立于中华文化之林, 极大地激发了当代广西文化的创造活力和自信心, 有力地推动广西文化建设, 也给广西文化产业的运作以创意触媒, 实属作用巨大。对此我深表钦佩。

《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显示了作者不凡的学术功力。其取得成功的要点, 我认为, 一是运用科学正确的文化史观指导写作。书中论述广西文化的发生, 注意到广西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生成的影响, 也注意到文化交融共进的演进规律, 体现了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在“绪论”里首先论述了广西“独特多维的自然环境”, 指出“广西文化的成长势所必然地受惠于也受制于广西的地理环境”, 并肯定“地利之便所起的催化作用由此可见一斑”;接着论证了“多元共生, 交融共进”的文化发展规律, 在下篇第一章《山水》里明确论到:“广西山水又体现出丰厚的人文内涵, 互为表里, 相得益彰。怪怪奇奇而又蕴含着丰富人文积淀的广西山水, 造就了博大深厚的广西山水文化。”由此得出了一个结论:“山水与人和谐共生”。我认为, 这些论述, 是著者文化史观的要点和精髓, 道出了文化生成的根本。它体现了作者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对研究对象的真正透彻地理解和科学准确地论述。这就使得该书的论述高远深邃, 发人深省。二是发掘大量文化史料, 铺垫坚实学术基石。十余位作者都是学养深厚、学业高深的广西顶尖级文化学者。他们没有停留在过去的著述上作修修补补, 而是潜入历史, 探赜索隐, 披沙拣金, 调查、整理了大量的广西文化史料, 许多材料是前人未发现而第一次使用的, 并在新发现的史料中提炼新的观点, 集成完整的文化体系。三是一些论述令人耳目一新, 如论山水文化的一组标题:“山水为人所发现与修饰 / 人得山水怡情养性 / 天人合一共生共荣”;又如论广西民族:“广西各民族人民扩大团结, 共求生存的历史壮怀激烈, 丰厚绵长。在这个大背景下来看广西文化, 其源也广, 其类也多, 其色也彰, 其神也融。归结到一句话, 就是多元共生, 交融共进。”再如论广西文化:“广西文化的特色, 以地域性、民族性、多样性和交融性为基本。前三者是原色是基础, 交融起来便更具活力和张力。而所有特色的酿育, 端赖环境与人才。”材料与观点的相辅相成, 构成了该著论点坚实, 论据新颖, 论述不虚的学术风貌, 颇为可观。四是精炼流畅的史述风格。该著作者在追求学术性、科学性的同时, 努力写出通俗优美的学术文字, 体现出了著者在追求学术性、现实性的同时, 追求学术的通俗性、可读性。深邃的学理思想、新颖的学术观点, 常常借助于才气充沛之笔流畅而出, 其中尤以“绪论”里的文字最具这一特色。例如在写广西历史人物时, 作者首先写出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历史是由人物和细节缀成的”, 接着满怀情感地写了一系列对广西文化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文化名人, 如在写清代重臣陈宏谋时这样写道:“我们还要特别对任过中枢宰辅、当过多处封疆大吏, 在全国广有影响, 并为经世致用, 哺育人才奋力一生的岭南大儒陈宏谋, 表示深深的敬意。像陈宏谋和其他历史文化名人这样的杰出者在广西不是多了, 而是少了, 这正是广西与其他先进省区的差距之一。惟其如此, 我们对历代先贤不能不格外地珍视。而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涵养, 一种文化。”这样的论述文字, 读来令人充满清新畅快之感, 享受阅读之乐。

东北现代文化地域文化 篇10

一、地域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地域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地域文化为特定区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而我们通常所指的地域文化大部分为狭义, 即当地人们创造的精神文化, 包括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及道德情操等。地域文化作为当地的精神核心, 是祖国文化在当地的本土化表现, 具有深刻的历史底蕴与鲜明的地域特色, 对当地的各项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地方文化建设是促进地域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作为地方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

二、传承开发地域文化服务地方文化建设

(一) 地域文化深刻地方文化的内涵

不同地域文化之间和而不同,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存共荣, 在形成自身特质的同时推动当地文化的有力发展,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 地域文化能够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因此传承并开发地域文化对丰富地方内涵有着重要意义[2]。传承地域文化首先需要培养当地人对当地文化的自信, 深入理解地域文化的特质, 并掌握其深刻内涵, 从而为地方文化建设奠定理论基础;在掌握地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 需积极运用于当地文化建设中, 包括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及道德情操等, 结合当地文化的发展实际进行批判性继承, 从而实现当地文化内涵的丰富。

(二) 地域文化丰富地方文化的表现形式

不同的地域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 如赣南的采茶戏, 安徽的黄梅戏, 海南的琼剧等, 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都蕴含着地方人民的智慧, 并传达着地方文化的精神认同感, 而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更能有效的丰富地方文化的表现文化, 推动地方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地域文化中的社会文化现象最能体现其区域性, 其地方音乐、地方戏曲、地方歌舞及民间绘画等, 都属于地方文化的瑰宝。地域文中的风俗文化是地方生活的文化表现, 包括方言、节日习俗、婚丧礼仪及宗教信仰等, 同样属于地方文化的多彩表现[3]。

(三) 地域文化推动地方文化的遗产弘扬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某一特定区域在特定历史时期中的独特艺术成就, 其最大特点在于与当地的生产方式及地理环境密切结合, 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与鲜明的文化特性, 属于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因而弘扬当地的文化遗产是地方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进行文化建设时, 应加强对地域文化的开发, 充分发掘并弘扬地域文化遗产, 做好对地方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并对古民居、古村落、古祠堂等文化遗迹进行保护性开发, 以实现地方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从而实现地方文化建设的持续有效发展[4]。

(四) 地域文化促进地方文化的创新改革

创新是推动民族与国家不断进步的动力, 在地方文化建设中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地域文化是当地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优秀文化结晶, 其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地通过创新性变革以实现时代发展的需求, 从而地域文化具有文化传承与文化引领的价值。地方文化的建设需加强与地域文化的对接, 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的丰富资源, 学习其不断创新的理念与锐意进取的精神, 培养自身的文化创新意识。在地方文化建设中, 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并依据社会与文化市场的发展规律, 优化地方文化的资源配置, 从而实现地方文化的长远发展[5]。

结束语

地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情感, 对其进行有效地继承与开发能够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多方便利, 包括地域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思想源泉, 能够丰富地方文化的内涵;其次, 地域文化绚丽多彩, 具有形式各异的形式, 能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多样的表现形式, 从而扩展了地方文化的表现渠道。同时遗产弘扬是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而地域文化作为文化遗产的丰富结合点, 能有效推动地方文化的遗产弘扬, 且地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进取, 能有效激发地方文化的创新意识, 从而实现地方文化的实效性创新性建设。

摘要:不同地域受到区域环境、生产水平及风俗习惯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因而产生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如岭南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及齐鲁文化等, 各地域文化既相互独立又共同发展, 凭借自身的独特内涵丰富着祖国文化。传承并开发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域文化, 是促进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更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探讨分析地域文化的深刻内涵, 对传承开发地域文化从而服务地方文化的建设提出若干策略。

关键词:传承,开发,地域文化,服务,地方文化

参考文献

[1]陆丹, 黄守红.科学理解与传承地域文化——以琼学为例[N].人民日报, 2013-4-25 (007) .

[2]曹洁萍.高职院校保护和开发地域文化的对策探析[J].镇江高专学报, 2013.26 (2) :12-14.

[3]刘道湘.传承开发地域文化服务地方文化建设[J].老年教育 (老年大学) , 2013, 21 (05) :21-22.

[4]苏国伟, 王静.地方综合性大学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3 (05) :18-21.

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探讨 篇11

关键词:山水长廊;青秀山;民族文化

青秀山风景区位于南宁市区往东南方向约9公里处的邕江江畔,其东南方向紧接着邕江,西临青山路,北至凤岭分区,拥有4.07平方公里的总面积,其中绿地面积有2500平方米,水面面积14667平方米。由于青秀山风景区所处的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自治区,在这样的背景下山水长廊在民俗民风、宗教及历史文化三方面的共同影响下所建成,民俗作为历史传承下来的社会生活形态,将影响着区域内人的思想和行为,而这种行为及其表现形式为青秀山山水长廊的建设提供了思维空间。

一、青秀山山水长廊的特点

青秀山山水长廊原名为广西山水长廊,是广西南宁青秀山景区的主要景观建筑,廊宽3-4米,全长618米,是广西目前最长的长廊,其位于青秀山风景区壮锦广场与中国——东盟友谊园之间。长廊两侧栽植了各国名树香花异草,且堆砌着具有岭南特色的奇石,在给长廊增加一定特色的同时,也为游客对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了解提供了开阔的视野。长廊整体建设以木结构为主,建筑形式融合了广西侗族建筑与岭南建筑风格,展现了八桂大地独特的民俗风情。

(一)山水长廊的功能特征

为了突出山水长廊的功能特征,在传承侗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同时,且增加建筑的一定使用性。长廊首尾的广场设计为游客拍照留念提供了更好的纪念性背景。长廊借鉴的侗族建筑风格,使游客对广西民族建筑特色有了更深的理解,内部设置美人靠座凳,在构建美好环境之时,给游客提供了歇息乘凉的休闲区域。在长廊一端的广场中央放置着一座九龙戏珠的雕塑,游客可在此进行拍照留念,广场上陈设着东盟各国代表性的标志性神兽雕像,让来自各地方的游客对东盟各国有了更深的了解与感知。长廊另一端的广场地面上采用具有装饰性的民族图案进行铺装,为长廊增添了一定民族文化特征,同时给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场所,为长廊增加一道亮丽的景观。

(二)山水长廊的结构特征

山水长廊结合侗族风雨桥与鼓楼的特色建筑,其成就代表着侗族木构架建筑的工艺水平。长廊是集桥、廊、亭于一体,采用穿斗式建筑体系,皆以樟子松衔接而成,体现了风雨桥高超的建筑技艺。屋檐造型丰富多变,四角攒尖、悬山、歇山皆有使用,甚有复杂者为数道重檐的歇山顶,正中的桥亭总比其它的部位处理的稍微隆重和丰富,形成了对比突出重点。长廊顶部采用陶制仿古瓦,内部地面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花岗岩装饰构件,其两侧的无障碍通道设置龙凤浮雕、福禄寿纹案、玄武龟涉水等装饰,增加了长廊浓厚的文化气息。长廊采用了粗大的杉木组合作为托架的梁式木桥,托架有三层,架在台墩上的一层以横木和木墩做垫,9根圆木排开架在其上。在伸出的端部开槽部方木横贯,用木钉锁住,防止圆木滚滑,第二层也用横木垫上,第三层则用较长和粗大的杉木横架在第二层上连接了台墩。横梁上设置了垂花柱,增加了一定的民族文化气息。

(三)山水长廊的装饰风格

青秀山山水长廊采用三江侗族的民居建筑设计风格,且沿用岭南园林的风格设计,灯笼和彩饰作为装饰。长廊两边有着形态各异,装饰性极强的漏窗,漏窗的设计将外部的景象与内部空间进行分割,以画框的形式呈现在游客视野中。长廊内部的隔断上张贴东盟国所涉及到的不同国家的特色菜式,及著名风景区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的建筑装饰图案,在一定程度上,其装饰风格促进了游客对当地文化的认知与了解。

二、山水长廊的价值体现

(一)文化体现

山水长廊不仅具有一定的当地文化特征,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了对东盟各国文化的展示空间。整体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式风格设计,游客进入具有传统文化的青秀山风景区,进一步感受到山水长廊建筑独特的深厚文化底蕴。长廊内部的廊架上张贴着不同国家的美食、风景区、标志性建筑物等不同代表当地特色的文化艺术画面,并且吸引着来自不同国家游客的眼球,增加游客对各国的文化艺术有一定的了解。长廊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点不仅对当代人有一定的影响,并且是作为一个历史时代的文化标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二)艺术体现

山水长廊整体建筑外观呈现一定的曲折性,具有曲径通幽的特点,游客在长廊内部进行游览的过程中,长廊外部的景象清晰呈现在游客视野中,能够为游客降低视觉疲劳。长廊内部梁柱彼此之间进行有序的穿插设置,使长廊更加稳固的屹立在南宁青秀山景区中,过道通过间接性的台阶进行有序的铺装设置,增加长廊内部空间的错落性、趣味性,长廊的艺术气息为风景区增加一道亮丽的景观欣赏区。

(三)经济体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业的需求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青秀山山水长廊的中式建筑风格特色,吸引了不少游客的观光,为青秀山景区增添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长廊对面设置了可供游客进行消费的商店,进一步提升了长廊的知名度与经济效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青秀山山水长廊的建筑特色,在体现当地浓厚民族文化,地域特色的的同时,给景区增加了一定的艺术气息,给游客带来了一定的欣赏价值,为青秀山景区增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山水长廊的创新设计,是游客对民族文化赏心悦目的场所,既有继承又有创新,给青秀山整体景观增添了魅力。

【参考文献】

[1](美)古德.国家公园游憩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侗族简史》编写组.侗族简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3]廖明君.壮族自然崇拜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4]吴浩.中国侗族建筑瑰宝:鼓楼·风雨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

东北现代文化地域文化 篇12

一是以历史的视角看待地域文化的底蕴, 去粗取精, 去弱取强, 传承本土历史文化。盐城地处黄海之滨, 历史上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 范仲淹、吕夷简、晏殊三位宋代丞相曾在盐城做过盐监官, 又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和全国最大的麋鹿自然保护区所在地, 红色文化、海盐文化和湿地文化积淀相当深厚。盐城是淮剧和杂技的发源地, 所属九个县 (市、区) 有“中国发绣之乡”、“中国二胡之乡”、“中国书法县”、“中国散文县”、“中国农民画之乡”、“中国剪纸之乡”、“中国小戏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面塑之乡”等多个特色文化县 (市、区) , 传统文化资源丰饶, 传人辈出。盐城电视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和分析本地的文化遗存, 梳理出具有产业开发价值与竞争优势的文化资源, 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开发后劲的现代文艺节目和文化产业。盐城电视台创办了《唱响淮剧》、《艺字号巴士》、《石头剪刀布》栏目, 举办了“淮剧大典”、“淮剧票友戏迷演唱大赛”、“老年才艺大赛”、“首届少儿春节联欢晚会”等大型活动, 将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现代电视文艺节目和内容产业经营活动。

二是以现实的视角看待地域文化的个性, 扬优蓄势, 巧妙发势, 发展电视特色文化。凭借盐城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在全省、全国的影响力, 盐城电视瞄准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富矿和核心资源, 寻求启动文化资本的突破口。我们大力实施精品战略, 《唱响淮剧》采取戏迷、票友自动报名参赛的方式, 集纳遴选业余尖子选手, 展示淮剧的传统精华;组织《淮剧大典》, 特邀各地专业淮剧团梅花奖、白玉兰奖的得主和优秀演员演唱经典唱段, 制成专题片刻成光碟进入市场销售;开办《石头剪刀布》情景剧专栏, 选择有关住房、上学、看病、就业、医保、社保、拆迁、物价等社会热点事件和故事, 编成短剧, 挑选社会业余演员进行排演, 拍摄电视短剧。这些活动不仅充实了节目内容, 也获得了相关行业的资助, 还成功进入市场营销, 增强了电视媒体的扩张力和内容产业的延伸力。

三是以未来的视角看待地域文化的潜力, 扬长避短, 取长补短, 提升电视文艺节目品牌形象。盐城台成立了大型活动部, 招募文化业内资深的行家担当策划和组织要任, 每月组织一到两次大型文艺活动。如2008、2009、2010连续三年的“5·18”经贸洽谈会暨湿地文化节, 邀请到国内当红的大牌明星来盐献艺, 其票务收入和现场转播广告收入及后期制成碟片的销售收入都相当可观。大型文艺活动已成为盐城台内容产业创收的支柱之一, 锻炼了队伍, 扩大了创收渠道, 提升了电视媒体的美誉度和公信力。盐城台自办的“广电文化周”活动, 全台各频道、频率及有关部门自编自演节目, 在台内外共演出20余场。这些资源经组合、包装成40多档不同样式的电视文艺节目, 播出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统筹发展

电视文化产业和文艺节目发展、提升离不开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 离不开科学规划和政策扶持, 也离不开对市场的培育。

一是在政策和管理机制上体现“实”, 打造扶持电视文化产业的浓烈氛围。发展电视文化产业要依赖市场运作手段才能保证降低成本, 实现盈利。比如大型文艺活动的票务销售, 一场活动演出公司就要拿走上千万元。电视台完全可以从中分一杯羹, 在销售票务时将一些营销高手推上市场。电视台的相关栏目也要主动配合, 回报有关赞助商和赞助单位。这其中, 售票人至关重要。我们拟定奖励政策, 让售票人每卖出一张票得到20%的劳务薪酬。2009年“5·18”和2010年“5·18”湿地文化节的大型文艺活动, 台内售票业绩最高的人一次就获得劳务薪酬20多万。有运行机制规则摆在那里, 大家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 谁多劳谁就多得。这种绩效挂钩的运行机制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也是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必然选择。

上一篇:职业性体育课下一篇:精神自传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