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俗(精选12篇)
东北民俗 篇1
摘要:新时期以来,东北民俗文化的影视创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民俗文化以影像为媒介的保护和传承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促进了本土文化影视创作。近几年,随着受众消费类型的转变,东北题材影视创作面临生存挑战。于是,重新审视东北民俗文化的影像意蕴、辨别东北民俗文化影像意蕴的审美特征,挖掘东北民俗文化的精神内涵,提升东北题材影视创作的竞争力,成为时代所赋予的历史责任。
关键词:东北民俗,影视,意蕴
1905年的《定军山》,开创了中国本土文化影像创作的先河,使本土文化剧目创作成为中国影视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土文化剧目,立足传统经典文化,依托地方文化和乡土文化,将地域积淀的习惯和思维方式,以影像为媒介重新阐释的艺术创作形式。新时期以来,随着民俗文化价值的被认可,基于东北民俗文化的影视创作得到长足的发展。2000年以来,面对央视黄金时段电视剧严格的入选标准,东北题材剧作却出现了“来者不拒”的景象。随着《马大帅》、《希望的田野》、《老娘泪》、《圣水湖畔》、《插树岭》等东北农村题材影视作品,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名列前三位(2006年),政府华表奖等电视剧评奖中频频榜上有名,屏幕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东北风”。东北民俗文化内涵得到挖掘,东北民风民俗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实现东北民俗文化跨区域传播。
东北民俗文化题材剧目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社会上产生重要影响。但是最近几年,屏幕上几乎看不到东北民俗文化题材的剧目创作。以2015年和2016年各大网站电视剧排行榜为例:谍战剧、偶像剧、古装剧等类型占据着前十名排名,成为受众乐于接受的消费类型。因消费的趋同性,剧目创作导向受受众消费影响并产生循环递进影响,形成一个时期的创作特征。近几年,影视消费类型的崇时尚化,使东北民俗文化的影视创作面临生存挑战。如何在民俗文化价值被认可的基础上,挖掘民俗文化的时代内涵,结合社会需求完善民俗的影视创作,成为东北电影人面临的历史责任。
一.民俗文化影像意蕴的现实需求
东北题材影视创作,以影像为媒介,立足东北民俗事象,展现东北地域文化,与其他类型剧作相比,具有极强的现实主义风格。现实主义本着古希腊人“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观念,以准确而不加修饰的描述,追求逼真性或酷似性,实现对自然或当代生活的据实摹写。
其一,与同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非民俗题材剧作相比。同是在对现实生活的复现中反思现实,东北民俗题材剧作极强的接地气特征,是其他创作所无法企及的。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生成于一定的地域环境中,因地域个体的因袭,形成地域民俗文化,从而作为本地域的行为准则和伦理价值标准。民俗的地域性、历史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使民俗成为反映个体生存的最真实、最直接的媒介。
其二,与强调感官享受的剧作相比。新时期以来,因后现代主义对理性和秩序的解构,使创作理念呈多元化,创作者力图通过多途径寻求解构。于是,在过分强调影像外在形式的过程中,带来了对人文价值的忽视。恣意篡改历史的穿越剧、毫无节操的神剧、画面唯美的偶像剧,使追求感官刺激、注重享受的短暂性,成为影视创作的一种倾向。在这些剧作中,受众对“高大上”的娱乐追求得到满足,这是民俗题材影视作品所无法给予的。但是因“高大上”所产生的娱乐是短暂的,短暂的感官刺激之后,带来的是因娱乐作比照,更加凸显的解构困境。基于此,受众不得不去寻求被光鲜外在形式所遮蔽的人文价值,于是极接地气的民俗题材影视创作,就具有了极强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二.民俗文化影像意蕴的审美特征
影视与民俗的联姻,一方面为民俗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媒介,一方面民俗文化的意蕴审美增强了影视艺术的提升空间。
1.地域环境的意蕴审美
新时期以来,纵观东北题材影视创作,可谓是踩着时代的浪尖不断在困境中寻求发展。80年代,文革刚刚结束,文艺创作由“为政治服务”转为“对人的书写”,民俗由被诋毁被排除转为价值的被重新评估被重新认可,这无不为东北题材影视创作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遇。90年代,在社会经济形式发展重大转型的过程中,东北题材影视创作紧扣时代的脉搏,大力提升发展速度。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进入21世纪,东北题材影视创作规模得到扩大,创作手法得到完善,成为影视创作中的一个构成要素。历数东北题材影视创作,从弱小到强大,从被搁置到话语权的拥有,这是影视从业者的不懈与坚守的结果,这更是创作深深扎根东北地域的结果。
影视创作是展现个体生存的媒介,因个体摆脱不掉对环境的依赖,所以对个体生存环境的影像关照成为剧作创作的可能和必须。环境是个体赖以生存的场所,影视中的环境或是注重对画面唯美的感官享受追求,或是注重不加任何修饰的质朴画面的原态展现,东北题材影视创作当属后者。无论是早期的《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篱笆·女人和狗》的农村女人三部曲,还是近期的《插树岭》、《一村之长》、《希望的田野》、《都市外乡人》,展现的都是东北纯而又纯的乡土环境。篱笆、随意堆放的篱笆院、院内的瓦房、瓦房里必不可少的火炕、串联各家各户的乡间小路,东北农村日常生活环境被毫无修饰地成为影像元素。影视作为一种艺术样式,要在真实的基础上做必要的艺术修饰,于是东北题材影视剧作的这种近似于纪实性的场景复现,可以被看做是有违于艺术。但是也正是基于此,才越发凸显东北题材影视创作的艺术魅力。场景的真实质朴,带来的是情境的身临其境和情感的真诚坦荡。《过年》《智取威虎山》万物凋零之下的漫天白雪,让受众萌生别样感受。实景的再现,激发的是对地域生活的向往,近几年东北冰雪旅游、民俗村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不说与东北题材影视创作有一定的关系。
2.地域人性的意蕴审美
据分析,氢、碳、氧、氦是地球表面最多的4种元素,而人体里这4种元素占的比例也最大。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个体和环境具有相通性与一致性,即个体的生存、发展、变化,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亦也反作用于环境。费孝通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文化是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而构建起来。所以,个体受环境影响所形成的性格秉志是乡土文化的构建要素。
其一,地域侵染而成的个性特征
东北题材影视剧大都立足东北地域自然环境,展现地域文化内蕴。白山黑水提供了丰富的物产资源,因不曾困于物质的匮乏,造就了东北人热情大方的性格特征。在《插树岭》、《希望的田野》等剧作中,当有客来访时,即便是心理有再多的怨言,招呼的热情是发自内心而不做作的。四季的分明,冬季的漫长与严寒,促就了东北人豪爽与耐忍的性格特征,造就了东北男人和女人的性格差别并不明显。如果说江南人的性格是婉约派的话,那么东北人的就是豪放派的。所以在东北题材影视创作中的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谢大脚冲破束缚的无所顾忌、敢爱敢恨,是东北人性格显著特征。
其二,异域融汇而成的个性特征
地域的偏安于最东北,使东北远离中原主流文化,按此看闭塞保守应是东北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地域的偏安,同时也为东北地域发展带来了机遇。东北物产的丰富,促就了闯关东精神的生成。《闯关东》以“史”的形式,展现了面对困境东北人及之后融入东北社会生活的新生东北人,勇于承担开拓进取的精神。地域战略的重要,使日俄等洋文化因素融入到东北人文精神中。因文化的多元性,促就了东北人虽保守执拗但却易于变通的性格特征。《女人进城》中面对因男人进城打工赚钱而抖起的威风,王红艳带领妇女离开固守的土地进城追寻人生价值。《女人的村庄》中面对留守妇女身份,张西凤带领大家在坚守与坚持中实现增收致富。《女人当官》中作为新任村主任的杨桂花,排除万难带领全村致富。这些人物面对环境的改变,没有一味地顺从,而是以“闯”的精神,迎难而上在转变中寻求生存、在生存中实现人生价值,彰显东北地域人文精神内质。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薛富兴.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J].文艺研究,2001(3).
[4]栾凡.东北传统民俗的生态特征及其启示[J].东北史地,2009(6).
[5]吉国秀.东北民俗文化:区域社会转型的精神动力[J].辽宁大学学报,2007(5).
东北民俗 篇2
清明期间,我们那都要做清明果,可以用来当作寒食节的食物,也可以用来当作清明扫墓的祭品。清明果也被称为清明团子,在南方地区非常盛行,尤其是江浙沪一带。本来,清明果其实是寒食节的吃食,而寒食节与清明节应是两个不同的节日。起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但因为在清明期间,所以现在大多是放在一起过的,并且,将寒食节吃的这种食物称为清明果。要做清明果首先得找“清明草”。原先一直不知道它的本名叫什么,只知道是在清明期间用到的才叫“清明草”,后来上网查了,原来它的学名叫鼠鞠草,也叫佛耳草。全株有白色绵毛,叶如菊叶而小,开絮状小黄花,一年生草木,清明时节,萌生绵绵白毛细叶。性平和,有化痰、止咳、降压、去风功效。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在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然后躲过追兵。清兵不肯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要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看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这些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
我们的清明果有甜、咸两种。每次都看我妈适量的糯米粉、大米粉和好,再捏成小块的饼状下锅煮好,然后捞出来与清明草和在一起,作为基础原料。如果要做成甜的,就在面皮里包入白糖和芝麻,然后放入磨具里压出各种花样,有万年青、菊花还有凤凰等;如果是做成咸的,就把皮擀薄,包入炒好的冬笋丁、豆腐干、香菇丁等,做成饺子的样子。蒸好后的清明果看上去碧绿碧绿的,晶莹剔透,还会透着股清香,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
现在貌似只有在农村才能真正吃到地道的清明果了,从采摘清明草到制作再到上蒸笼蒸熟,这一过程可以看做是对传统食物,传统习俗的继承延续,很有乐趣。
1、清明草
2、甜的清明果
东北民俗 篇3
内在需要与客观要求
东北的重工业曾是中国的骄傲,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基础。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北工业的发展迟缓,整体经济占中国GDP的比重不断降低,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长率在全国来说名列倒数几位。其主要问题一是东北的资源几近枯竭,二是制造业总体水平趋于落后,设备老化情况严重,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技术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当前,东北的失业问题比较严重,东北地区仅辽宁一省的失业人口就有大约130万。这样庞大的失业人口对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稳定都形成一定威胁。另外,随着我国轻工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对机械设备、装备等重工业的发展也提出了要求。目前,我国机械装备工业发展水平的落后已经制约了轻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加速发展我国的重工业,进一步发展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从外部环境来看,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已经提上日程,温总理表示中国要对其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如果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落到实处,将为我国东北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提出最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韩国和中国分别提出环黄海和环渤海经济合作的设想,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只有图们江流域的开发。图们江地区的合作涉及中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该项目当时受到了UNDP(联合国发展署)的重视。UNDP除了在资金上给予一定支持外,还积极促进了合作各方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即便如此,由于各种原因,图们江地区的经济合作也仅仅停留在诸如铁路等基础设施一些具体的合作项目上,没有能形成自由贸易区。
随着东亚经济合作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做实东北亚次区域经济合作,形成东北亚经济圈,就成为推动东亚经济合作的重要因素。当前东北亚的经济合作主要指的是中日韩三方的合作,但是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包括俄罗斯、朝鲜、蒙古在内的属于东北亚地区的国家都有可能参与进来,并从中获益。当前,东北亚地区的GDP已经占到世界的20%,如果在东北亚形成自由贸易区,东北亚地区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中韩之间的贸易额达到440亿美元,中韩两国已经互为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已经成为韩国第一大对外投资国,韩国在中国的累计投资已经达到100亿美元。由此可见,中国东北的振兴已经不再单纯是中国的内在要求,也是整个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发展的要求。
优势与互补
无论从地缘因素还是从经济因素考虑,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都存在着许多优势,主要表现在:
地缘上的优势。中国东北地区毗邻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蒙古等诸多国家,这是东北亚经济合作的中心地带。中国的东北地区在历史和文化方面与这些国家有着深厚的渊源,具有一定合作的基础。
经济上的互补。中日韩之间的互补性很强。日本与韩国都属于发达或相对发达的国家,资金与技术实力雄厚,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却相对不足。中国是一个成长较快的发展中国家。朝鲜、蒙古、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自然资源却非常丰富。从日本的角度来说,大量丰富的资金以及相对先进的技术都有待于输出,匮乏短缺的各种工业资源与农业资源都需要进口。劳动力资源也严重不足。韩国的情况与日本类似。对于中国,特别是东北地区,有着30年工业发展的基础,掌握了一定的工业经验,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都非常好。中国的劣势则主要集中在资金、技术与管理方面,而这些劣势恰恰是日韩两国的优势。
从具体合作的产业来讲,在农业领域,可以在农产品的加工出口方面进行合作。中国的农业发展虽然具有地理环境等先天方面的优势,但是总体的技术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另外在绿色、生态等具有高科技的农产品生产方面仍然滞后。而日韩的农业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农民组织也比较发达,如果适当引进他们的管理和技术,以中国的东北为农产品加工基地,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再返销日韩,这既可以提高中国农业生产的技术与管理水平,又有助于促进中日韩农产品的贸易,打破日韩在农业领域存在的壁垒,减少贸易纠纷。在工业领域,随着产品的升级换代不断加快,日韩也不断需要将他们已经成熟的技术转移出来。如果中国东北能够利用其老工业基地以及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再加上中央政府辅以一些政策上的优惠,它完全可以在日韩不断传递的产业链条中获得机遇。在服务业方面,目前,日韩在中国服务业方面的投资较少。日本在金融、保险、基础电信方面的服务水平与中国相比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因此在服务业的合作方面,可以挖掘的潜力还很大。
积极条件与消极因素
随着全球网络分工链条的形成,中国东北作为一个老工业基地,参与到全球网络分工体系里去,发挥自己的优势,可谓是顺应全球化发展的潮流。这是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另外,日韩民间对参与东北亚合作的态度非常积极,这是推动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有力因素。一份对日韩企业的调查显示,有70%的日韩企业都表示要在中国追加投资或者新建企业。2002年,日本官方发布的“制造业白皮书”中指出,日本对华的战略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过去日本主要把中国作为生产基地,现在是既把中国作为生产基地,又把中国作为销售市场,这个战略调整对于提升日本对华投资的积极性有很大作用。再有,在制度方面,东北亚经济合作也存在着许多积极因素。就中国而言,中国对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态度非常积极,中央政府已经决定拟将重振中国东北地区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这与中国参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战略的考虑不无关系。根据这个指导方针,中国政府有可能在东北地区实行一些优惠政策,并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与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韩国政府对参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态度也非常积极。韩国总统卢武铉上台后,多次提到要推动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韩国政府意识到,韩国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地区范围存在一个大的市场依托。
谈萧红《呼兰河传》的东北民俗 篇4
关键词:《呼兰河传》,东北民俗
民俗是特定的地域中的人们所共同遵守的, 并且世代相传的特定行为模式或者规范。除了人们口口相传, 生活于一定地域的作家, 由于其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地域文化熏陶, 也会以书写的方式去展示这些多姿多彩的地域民俗, 萧红在其作品中就有强烈的民俗色彩的描绘。
一、对衣食住行日常民俗的描绘
未曾到过东北的人, 对东北恶劣的天气并没有切身体会的感受。“大地一到了严寒的季节, 一切都变了样, 天空是灰色的, 好像刮了大风之后, 呈着一种混沌沌的气象, 而整天飞着清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 嘴里边的呼吸, 一遇到了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气候的恶劣, 农作物成活率不高, 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之下的人们, 从饮食, 住房到日常的生活习惯, 都具有典型的东北特点。比如饮食。“晚饭时节, 吃了小葱蘸大酱就已经很可口了, 若外加上一块豆腐, 那真是锦上添花, 一定要多浪费两碗苞米大豆粥的。”小葱蘸着大酱, 苞米豆粥这都是东北最典型最朴实的饮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饮食的贫乏, 以致豆腐是相当不错的食物, 五岁的孩子被问到长大了干什么, 会回答“开豆腐坊”。
此外对于东北房屋的构造, 虽然书中着墨并不多, 仅有的一些描绘还是可见典型的东北特色。如“我家的窗子, 都是四面糊纸, 当中嵌着玻璃”。房子“一律用瓦房盖, 房脊上还有透窿的用瓦做的花, 迎着太阳看去, 是很好看的, 房脊的两梢上, 一边有一个鸽子。”还有对东北的服饰的描绘, 如看戏的姑娘“扎红辫根, 绿辫梢”, “耳朵上呆了长钳子”, “有的着淡青色长衫, 有的穿了藕荷色的, 有的银灰色的, 有的还把衣服上压了条”。“脚上穿了蓝锻鞋, 或黑锻绣花鞋”, 以及狗皮帽子, 抽的大烟袋锅子, 坐的马车, 住的火炕等等, 都有体现。
二、作品中对祭祀等民俗的描绘
贫穷的物质条件之下, 精神生活的多彩程度却丝毫没有被影响。作品相当多的篇幅介绍了跳大神, 唱秧歌, 放河灯, 野台子戏, 四十八娘娘庙大会等等。
每年七月十五的鬼节。在河上放河灯, 为的是投胎转世的鬼能顺利找到路。也正是这个风俗, 造成七月十五出生的孩子都被认为是不吉利的, 不仅不讨父母喜欢, 婚事也将是个问题。野台子戏也是一个重要的风俗。丰年感谢天地, 旱时祈雨, 保佑五谷丰登。而且, 野台子戏也是人们彼此联络情感的一个场合。姑娘们都收拾的漂漂亮亮, 赶着戏场区相亲;嫁出去的女儿也有机会与姊妹娘亲团聚。
其中跳大神这种巫术, 是东北风靡的一种治病方法。尤其是在东北的农村, 如果有人生病, 大多数是以跳大神的方式去治疗的。跳大神兼具着唱, 跳和对话。唱跳着的都不是本人, 而是与行动者有关系的神仙鬼怪, 然后向生病者询问具体的情况, 大神做出判断是什么鬼怪作祟, 然后大神与病人身上的鬼怪谈判, 达到什么条件鬼怪就被打发走, 这样大神也宣告结束。如果是小病, 跳过大神所带来的心理安慰和暗示, 病会好了;可是遇上病人没好, 那也不是大神不灵, 是鬼怪不遵守协议。作者萧红对于跳大神相当熟悉, 所以在《呼兰河传》第二章, 作者就详细讲了跳大神这一仪式:“大神是会治病的, 她穿着奇怪的衣裳, 那衣裳平常的人不穿……大神的旁边, 还有一个二神, 当二神的都是男人……跳大神, 一上手就百般的下不来神……”这样一个荒唐的封建迷信的巫术, 不知道葬送了多少人的性命, 所以作者写道“满天星光, 满屋月亮, 人生何如, 为什么这么悲凉”。
这样的风俗被萧红以一种原生态的方式真实呈现了出来, 叹为观止的同时也不得不看到风俗的背后隐藏着的愚昧无知。呼兰河城这样一个闭塞的地方, 任何先进的东西都影响不了他们, 人们固守着自己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东西, 面对死亡疾病, 能依赖的只是这些跳大神的巫术
三、民俗对人性的麻痹
封闭的地域造成文化的落后河里面民众的愚昧, 传统的民俗更会左右人的思想, 麻痹人的判断力, 让人头脑中只有一种简单的想法, 这样的集体无意识或集体单一意识造成的后果往往是悲剧性的。
比如小团圆媳妇的死, 就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批判意识。小团圆媳妇在“我”第一次去看的时候, 就是个“头发又黑又长, 梳着很大的辫子, ……她的脸长得黑乎乎的, 笑呵呵的”。就这样一个可爱的女孩子, 却被街坊邻居说“见人不知到羞”“头一天来婆家, 吃饭就吃三碗”“大模大样, 两个眼睛骨碌骨碌地转”。天真烂漫的女孩子却在婆婆眼里是被狐仙附身, 于是老胡家来事为了小团圆媳妇进行驱鬼活动。先是“我”总听到打骂声, 后来夜夜跳起大神, 用尽各种方法驱除狐仙, 最后脱光团圆媳妇的衣服, 用开水烫。好好的一个女孩子被折磨死了。在偏房住的一家子里, 中年生病的老太太最高兴的就是媳妇们张罗着给她跳大神, 她觉得这是孝顺。萧红不止一次在作品里提到跳神这个仪式, 很多的人物也成了跳大神的牺牲品。
事实上, 不仅是小团圆媳妇和老太太, 每一个参与其中的观众都是仪式的牺牲品。在对周围的看客的描绘, 作者是想告诉我们不是这样的仪式存在导致愚昧落后, 更重要的是根深蒂固的思想在人们的脑海里的存在。对于女人的命运, 整个民族根深蒂固的人性, 以及人类的生存状态的思考, 才是作者在民俗背后想要表达的内容。
结语
对于《呼兰河传》这部小说, 作者没有写一个人, 而是写了一座城, 写了这座城的一切生活, 人们的日常作息, 习惯以及精神的信仰与依靠。无论是跳大神给小团圆媳妇治病, 或者放河灯送走灵魂等, 作者借助风俗的再现, 表达的是人们在封建制度之下的愚昧, 麻木的状态, 以至于沦落至主观性丧失, 在心理上机械地依赖这些风俗。批判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与愚昧无知, 启蒙人们审视自我, 审视我们的文化, 甚至审视我们生存的状态和生命的意义, 这才是作者如此详尽描述祖辈相传的风俗的目的所在。而这些民族的劣根性、封建迷信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文明所应剔除的“糟粕”。
参考文献
[1]、吴晓东, 倪文尖, 罗岗《现代小说的诗学视域》[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
大寒民俗活动和民俗食物 篇5
这个大寒的“大”字,就是终结的意思,到头的意思。民谚中有“大寒到顶端,日后天渐暖”一说。这时候,才会明白古人用字之精心,没有把最冷的日子叫大寒,而将大寒错位移到二十四节气最后。你得佩服二十四节气的名字起得个个经得起岁月的推敲和审视。
二十四节气过完,一年就算过完了,中国人最讲究的春节就要到了。所以,民谚又有“大寒过了就是年”一说。今年大寒的节气,在腊八后的第三天,是真的进入了过年的日程表里的。过年日子,一天接近一天,日渐热闹起来,让人充满喜悦的期待,是大寒整个节气里的主旋律。
大寒节气习俗活动和食物
大寒节气习俗 ——大寒时节尾牙祭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作“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作“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一般情况下,尾牙祭祀多在十二月十六日的下午四五点开始祭拜。尾牙祭拜土地公时,供桌会设在土地公神位前。在门口或后门处也会设供桌,以祭拜地基主。祭祀的供品有牲礼(鸡、鱼、猪三牲)、四果(四种水果,其中柑橘、苹果是一定要有的),还有“春卷”,即润饼,里面卷有豆芽菜、红萝卜、笋丝、肉丝、香菜,外面裹有花生粉,吃起来美味可口。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
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明年要解雇谁。
作尾牙算是感谢土地公对信众的农作收成与事业生意顺利的庇佑,所以会比平常的作牙更加隆重,且各公司行号的老板会在公司、家中或餐厅稿赏员工,作为慰劳员工一年来的辛勤;或是宴请亲友聚餐,联络感情。
按照传统习俗,老板会在聚餐时将鸡头对准将要被解雇的员工,作为提示。现在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大寒节气习俗 ——大寒时节祭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祭灶节,民间又称“交年”、“小年”。旧时,每家每户灶台上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每个家庭中监察人们平时善恶的神,人们称之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被视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每年岁末,灶王爷都要回到天宫中向玉皇大帝报奏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的手上。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
人们“送灶”时,会在灶王爷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袜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爷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开,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小年祭灶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过去,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在灶屋(厨房)的锅台附近墙壁上供奉灶王爷、灶王奶奶像。佛金神像的两侧还要贴上一副对联。常用的灶神联上往往写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额为“一家之主”。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所以有“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之说。在岁末卖年画的小摊上,也卖灶王爷的图像,以便在“接灶”仪式中张贴。图像中的灶神是一位眉清目秀的美少年,因此我国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以示男女授受不亲。如今,农村很多地区仍然沿袭了这一习俗。
大寒节气习俗 ——大寒不生火
本日大开窗户,室内停止生火,多穿衣服,用自身的体能抵抗严寒,以增强体质。据说,这样还能把蜷卧在屋内的虫子冻死,来年春天居室便会格外洁净。
大寒节气习俗 ——哺太阳
冬季日光温和可爱,没有夏天猛烈,经常在太阳底下休息,非常有益。无力生火之人,往往待在有日光的地方,工作或者休息,俗称哺太阳。
大寒节气习俗 ——轧猪油渣
轧猪油渣是冬日里儿童取暖的一种游戏。集合儿童十余人,平均分成两组,互相背靠背坐着,用力撑轧.以能通迫对方后退为胜。这个游戏通常在长凳子或大的门槛上做。儿童游戏过后,汗出而不觉得寒冷。
大寒节气习俗 ——喝鸡汤、炖蹄膀、做羹食
在江苏一带民间有“一九一只鸡”的传统食俗。虽然大寒节气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但南京人依然要喝鸡汤。做鸡必须用老付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构祀、黑木耳等同炖。鸡汤美味滋补很适宜在寒冬时享用。但是最具南京特色的要数腌菜头、炖蹄膀,这是南京人独有的吃法,小雪时腌的青菜此时已是鲜香可口;蹄膀有骨有肉,有肥有瘦,肥而不腻,营养丰富。腌菜与蹄膀可谓荤素搭配,肉显其香,菜显其鲜,符合科学饮食要求,且便于家庭制做。腊月时,老南京还喜欢做羹食用。北方的羹偏干豁稠厚重,南方的羹偏于清淡精致,而南京的羹则取南北风味之长,既不过于赫稠或清淡,又不过于咸鲜或甜淡。南京冬日喜欢食羹的一个原因是取材简单,可繁可简,可贵可贱,肉糜、豆腐、山药、木耳、山芋、榨菜等,都可以做成一盆热腾腾的羹,配点香菜,撒点白胡椒粉,吃得全身热气腾腾。
大寒节气习俗 ——吃糯米
在我国南方广大地区,有大寒吃糯米的风俗,这项习俗虽听来简单,但却包含着前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生活经验,因为进人大寒天气十分寒冷,糯米是热量非常高的食物,有极佳的御寒功效。
大寒节气习俗 ——蒸腊米
天津人会在腊月最寒冷之时,蒸腊米。所谓蒸腊米,就是在大寒时节,家家户户会拿出一些上等好米洗净蒸透,之后铺摊在芦席上,等冷透后晒干,装进干净的瓷缸内储存,即使放上几十年也不会坏。夏天吃这种米可以免泻痢;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者,用蒸腊米煮食。对脾胃有益。
大寒节气都有哪些习俗?
1防寒:鸡汤糯米饭
岭南民谚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在传统节气中极冷的一天,广东民间形成吃糯米饭的习俗。过去穷人家防寒条件简陋,没有更多营养品食用,从大寒开始吃上一碗糯米饭就算是补身体了。中医认为,糯米性温、味甘,入肺、脾经,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作用,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
如今在广东常见这样的情景:大寒来临前,家家户户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拌入“腊味”、虾米、干鱿鱼、冬菇等,以迎接传统节气中最冷的一天。
在大寒时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传统的“一九一只鸡”的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此外,老南京还喜爱做羹食用。羹肴各地都有,做法也不一样,如北方的羹偏于粘稠厚重,南方的羹偏于清淡精致,而南京的羹则取南北风味之长,既不过于粘稠或清淡,又不过于咸鲜或甜淡。
大寒习俗中,南京冬日喜欢食羹还有一个原因是取材容易,可繁可简,可贵可贱,肉糜、豆腐、山药、木耳、山芋、榨菜等,都可以做成一盆热乎乎的羹,配点香菜,撒点白胡椒粉,吃得浑身热乎乎的。
2尾牙:买卖人设宴
过去的习俗,搬家、破土、安葬都要查方向、选日期,禁忌很多,怕碰到太岁。但是大寒后到立春前,是新旧太岁交承之时,这会儿搬家、破土、安葬,不论什么方向都无凶吉。因此,这些事儿都在大寒后办。
广东岭南地区有大寒联合捉田鼠的习俗。因为这时作物已收割完毕,平时看不到的田鼠窝多显露出来,大寒也成为岭南当地集中消灭田鼠的重要时机。
在农村,每到大寒时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中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可以说,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第二年要解雇谁。因此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时至今日,尾牙祭已经慢慢退出了大寒习俗,但中国福建沿海、台湾等一些地方仍保留着尾牙祭的传统。
3祭灶:糖粘灶王嘴
大寒期间,农历腊月廿三为祭灶节,自然就少不了祭灶的习俗。
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每个家中监察人们平时善恶的神,每年岁末回到天宫中向玉皇大帝奏报民情,让玉皇大帝定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爷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化开,涂抹在灶王爷嘴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让灶王爷说坏话。常用的灶神联往往写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字句。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所以俗语有“廿三去,初一五更来”之说。在岁末卖年画的小摊上,也卖灶王爷的图像,以便在“接灶”仪式中张贴。图像中的灶神是一位眉清目秀的美少年,因此我国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以示男女授受不亲。当然,有的地方对灶王爷与灶王奶奶合祭,便不存在这一说法了。
4除夕:“踩岁”迎新春
腊月三十为除夕。元旦是一年之始,而除夕是一年之终。我国人民历来重视“有始有终”,所以除夕与第二天的元旦这两天,便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节庆。
中国各地在腊月三十这天的下午,都有祭祖的风俗。称为“辞年”。除夕祭祖是民间大祭,有宗祠的人家都要开祠,并且门联、门神、桃符均已焕然一新,还要点上大红色的蜡烛,然后全家人按长幼顺序拈香向祖宗祭拜。
旧时大寒时节,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求得新年节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除夕之夜,人们要鸣放烟花爆竹,焚香燃纸,敬迎谒灶神,叫做“除夕安神”。入夜,堂屋、住室、灶下,灯烛通明,全家欢聚,围炉熬年、守岁。
新中国成立后,安神烧香活动渐废,其它欢庆活动依然。近年来,于除夕夜晚又增加了看电视,参加娱乐活动等新内容。
除夕的晚餐又称年夜饭,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顿饭。这顿饭主食为饺子,还有很多象征吉祥如意的菜肴。如“鱼”与“余”同音,一般只看不吃或不能吃完,取“年年有余”之意;韭菜取其“长久”之意;鱼丸与肉丸取其“团圆”之意等,这些都是不能少的菜肴。
东北民俗 篇6
关键词:日本;中国东北;奴化教育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武装侵占中国东北全境之后,建立学校等方法,加强奴化东北人民思想,宣传日本侵略功绩,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服务。伪满洲国的奴化教育是日本帝国主义殖民教育的一部分,它与政治统治、军事镇压、经济掠夺构成一个统一体;它的实质就是法西斯的专制与愚民的教育。东北沦陷的14年期间,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傀儡政权,建立殖民统治秩序,竭力推行奴化愚民为核心的殖民主义教育,大肆进行教育侵略,给中国东北青少年、儿童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使东北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遭到了极大
的破坏与摧残。我们悲痛这段被遗忘的文化事业,所以铭记历史,重新掀起文化的新世纪,让我们伟大的祖国文化光耀全球。
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实施奴化教育所采用的手段
第一,对原来学校教育设施的破坏与摧残。“九一八”事变前,虽然东北的教育事业比关内落后,但随着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东北的教育事业也有一定的发展。1929年数据显示,当时东北地区原有学校:初等学校13777所,中等学校181所,师范学校87所,职业学校52所,高等学校10所,社会民众学校1408所。[1](P.153)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是一个酝酿已久的密谋。日本占领中国东北后,对中国东北进行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的破坏。教育事业也幸免不了他们的魔爪,关东军下令,所有学校一律停办,即关闭各级各类学校,对东北的原有教育设施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和摧残,使东北地区原有的民族教育事业全部陷入瘫痪状态。
日本侵略者关闭并破坏这些学校的理由和目的非常明显,因为这些学校不符合他们扩大侵略和掠夺的要求。一方面,破坏和摧残中国东北地区原有的学校,目的就是要建立有利于他们推行殖民统治的目的。同时日本又以花样百出的借口力蛊惑民众,例如,中学校为排日干部所养成,成了排日之地方的轴心,接受训练内容更不用说,就是课外读物,第一党义之彻底及排日思想之涵养为目的;[2]在师资方面,日本侵略者认为“现职的教师,受建国之教育者很多,受正规师道教育者极少,其素质很有些缺陷的地方”;而高等教育,就社会状况而论“事变勃发,各地治安紊乱,师生离散,不得已而停办”。“至于其他各高等教育,因规模宏大需款浩繁,以我国目前之财力,谈何容易”。日本以种种借口无非就是要关闭原来的学校,杀害爱国教师和有自己思想的进步青年;建成受他们安排、听他们指挥的学校,培养为日本帝国主义服务、听他们指示的顺从和奴仆。日本侵略者首先用武力侵占了中国,接着用“侵略有功的思想”教育中国人民,以此来麻痹中国东北人民的思想。本人皆川丰治在《满洲之教育》中称:“大学有三十多所忘掉了学生身份,作军阀的手足而活动,狂奔排日,因此与建国的同时,赶快封闭了旧政权时代的高等教育机关。”另一方面对广大的爱国师生残酷的迫害,削弱师资力量。1932年我国东北地区尚有中小学教师20000余人,到1933年只剩16000余人,还有8000多人受到逮捕或杀害。[3]日本侵略者对东北文教事业的摧残,使中国的民族文化教育呈现出一种非人的畸形发展,中国的师资力量受到严重的削弱。
很明显,日本处心积虑采取这些措施,既不是因为这些学校存在什么缺陷,也不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是因为原来学校的广大师生的“排日”、抗日的爱国行动,特别是对日本侵略和统治进行了顽强的抵制和反抗。因此,日本为保住侵略的胜利战果,不顾一切地将东北地区的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师范教育全部破坏无几或查封。除东北大学、冯庸大学、交通大学被迫迁往关内。原东北地区的民族教育在侵略的血腥镇压下而毁灭殆尽,这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殖民教育方针的必然结果。
第二,实行愚民政策的奴化教育。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统治,在通过武力、政治和外交手段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于对中国东北人民思想的灌输,强化中国人的意识形态日本化,以此来达到殖民统治的目的。
伪满时期的学校教育,旨在殖民主义的奴化教育。但是为了欺骗和麻醉东北人民,它的宗旨在儒家道德、礼教思想的掩盖下逐渐显露,逐渐强化。
首先,修改教科书及推行的教育方针。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工具,它对实现教学宗旨关系极大,因而得到日伪当局的特别重视。刚开始由于没有教材,不的不用暂时删掉带有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内容的原有教科书。傀儡政权成立后,伪国务院通令“各学校课程,着用四书、孝经讲授,以崇礼教”,“贯彻政府宣言之精神”,“切实取缔”带有国家和民族观念的“排外教材”。[4](P.436)1932年1月成立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着手编写教科书,此后各级学校便开始使用伪文教部审定的奴化教科书。
1933年6月24日,伪满文教部召开第二次教育厅长会议,提出“满洲国教育,以重仁爱,讲礼让,发扬王道精神,及于人民生活方面图独立的安全,于友谊方面尚节义自重,对世界民族讲亲仁善邻,共存共荣,达到大同为方针”。[5]这个教育方针是伪满洲国建国宣言的翻版,宣言称:“新国家建设之旨,以顺天安民伪主”,“进而言教育之普及,则当惟礼教之是崇,实行王道主义;必使境内一切民族,熙熙攘攘,如登春台,保东亚永久之光荣……”[6](P.19)伪满洲的总教育方针体现在各类教育中,具体化为:
小学课程有国语、算术、修身、图画、手工、唱歌、体育。这时,中国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材全被废除,代之以日伪的课程设置和教材、教学思想和方法。国语中有日本是“友邦”、“盟邦”、“日满不可分”、“满洲国是王道乐土”、“虔心诚意地崇拜日本天皇和满洲国皇帝陛下”等等内容,竭力贯彻殖民主义教育思想,在精神上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推行奴化教育,使我们这些孩子不知自己是中国人,而只知道自己是“满洲人”。中学也以宣扬“封建精神”为主,讲授所谓的“国民道德”,此时把日语和“东洋史”作为重要课程,想要让中国学生忘记本国的文化和历史,逐步用日本文化取代中国文化。到大学讲授“国体本义”,宣扬日本立国的精神是“为神之道”。
这期间伪满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是用封建礼教(即王道)和殖民思想(即建国精神)来麻醉和消灭东北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以便使东北人民成为顺民和奴仆。1936年教育方针规定为:“遵照建国精神及访日宣诏之趣旨,以咸使体会日满一德一心不可分之关系及民族协和之精神,阐明东方道德,尤致意于忠孝之大义,涵养旺盛之国民精神,陶冶德性,并置重于国民生活安定必需之实学,授予知识技能,更图保护增进身体之健康,养成忠良之国民为教育之方针。”[7](P.333)王道主义的教育方针逐渐演变为皇道主义的教育方针,主要内容是借“一德一心不可分”把伪满洲国更紧密地纳入日本统辖之下,把“东洋精神”和“日本的道德观念”作为教育的基本内容,用日本文化完全取代中华民族文化。到1937年,随着殖民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强化,为了适应开发满洲的需要,日伪当局又特别强调实业教育,从而培养熟练的劳动者。为此,“无论何种学校均为完成教育,废除以前下级学校为上级学校之预备阶段之旧观念”,“使学校体系上各阶段之教育为完成之教育,要重视实业教育或实务教育”。这正如伪满文教部次长田中义男所说:“我国国策之重要者是生产力的补充,使命之最重要者是最重要者是以农产物、工产物、矿产物之增产而援日本完成大东亚战争”。[8]
其次,强制推行日语教育。日本侵略者深知,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强制推行日语教育,是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其殖民统治政策的需要,是一项毁灭中华的文化、泯灭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重要措施。当时日伪当局就强调,学习日语的重要性有三点,一是“中日两国同文同种,本为一家”,只因言语不同,“感情间不易融通之处”,因此只有人人熟悉日文日语,才能使“中日亲善”日益加强,“思想自然纯正”;二是日本“贤达之士”所发表的著述,日文即可随时研究,“且可与中国文化互相考证,融会贯通”;三是有利于“友邦日本之提携,共同努力”。[9]这里明确表明,日伪当局强制推行日语教育,就是想让广大中国青少年在精通日语之后,便于和日本人交流,使他们更顺畅地接受日本政治和文化,更直接地接受日本的“领导”。通过日语这个“武器”,加强以“皇道精神”为核心的“教育”,则“内可以培养能指导大陆民族的纯正的日本人,外可教育青少年,教化一般民众生活”。[10]可见,日本在东北沦陷区推行的日语教育政策,是披着一件光彩靓丽的语言外衣,而实际上语言外表涂上了毒药。
奴化教育即是在统制在华日本人思想意识的工具,同时也是对中国进行政治、军事、经济侵略的道具。如果说战争时代的日本是一驾疯狂的战车,那么军队和奴化教育则是这驾战车的双轮。
二、日本帝国主义奴化教育的影响
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长达14年的奴化教育,给东北人民及民族文化带来了及其严重的危害。
首先,严重阻碍了东北经济的发展。民族国家之间的战争往往不仅仅是纯武力的较量,也是文化的较量,因为武力只能消灭和征服对象国人民的肉体,而无法征服其思想。日本在中国东北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企图侵蚀其思想,一定的教育受一定的经济支配,当时日
本为了能在更好的控制中国东北的教育,竭力遏制东北经济的发展,日本在奴役东北的14年,操纵了整个东北的经济命脉,并把东北经济控制在其侵略中国的战车上,疯狂地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并最大限度地掠夺中国的工矿资源和农产品,作为他们战争的需要,使他们拥有更多的资源来进行更大的消耗战,进而使中国的整个经济发展部起来,使中国的教育更加落后,使中国东北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战争必然会使经济落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了文明,没有了文化,谈何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了文明和文化,经济犹如一纸空文,经济就不能发展。据资料表明,抗战胜利的社会经济崩溃了,大批工人失业,人民生活在苦难之中。
其次,严重阻碍了东北教育事业的发展。“九一八”事变后,大中小学都被查封关闭,并严格限制学生入关求学。据不完全统计,1929年东北的小学生有74.7万人,1932年,降到50万人。1932年,东北的中学生有4.7万余人,到1941年才达到6.5万人。事变前,东北地区原有近30所大专院校,“九一八”事变之后,几乎全被查封。1933年开课的仅有2所,到1943年,大专院校也只有20几所,在校学生6000多人,而日本学生竟占55%。仅沈阳一地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的14年间,大中小学校只增设了19所,其中除了3所是高等学校外,其余均为小学校。从中我们不难看到,伪满14年间,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国东北对教育一再实行限制和压抑,旨在推行一种摧残民族文化意识的愚民政策。作为这种愚民政策的另一方面,是日本人在它举办的数量有限的学校中,大力推行文化教育,想要培养为他们效劳的顺民和御用分子,是对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摧残与反动。
最后,奴化教育的结果导致奴隶意识的形成,并严重影响人们的思想。在日本帝国主义长期高压政策的威逼下,绝大多数东北人民不敢也不能有自己的思想,只能接受日本推行的愚民政策。日本帝国主义在学校里大讲什么“修身”课、“国民道德”课、“日满亲善”、“一德一心”、“王道政治”等奴化思想,并按照他们进行侵略的思想,提倡什么“尊君”“孝行”“礼仪”之类,以此来束缚和麻痹中国学生的思想。同时,强迫中国学生天天诏书,遥拜天皇,大力培植奴隶意识。日本的《满洲教育史》一书中说:经他们培养的中国人,“在许多重要的岗位上,致力于日满亲善的工作,特别是建设满洲的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时期的奴化教育毒害了大批青少年,到殖民统治后期,东北有些低年级学生,已经只知道自己是“满洲人”,而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了。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奴化教育的目的就是迫使中国学生忘掉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甚至背叛自己的国家,成为他们的奴隶。
伪满洲国的奴化教育是日本帝国主义殖民教育的一部分,它与政治统治、军事镇压、经济掠夺构成一个统一体;它的实质就是法西斯的专制与愚民的教育。东北沦陷的14年期间,日本帝国主义通过傀儡政权,建立殖民统治秩序,竭力推行奴化愚民为核心的殖民主义教育,大肆进行教育侵略,给中国东北青少年、儿童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使东北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与摧残。
假如一个国家的教育不发达、不进步,那么这个国家必定衰败。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家和民族,这个国家文化乃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亦不能存在。日本之所以选择如此毒辣的手段,就是想以此来泯灭中国和毒害中国人民,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奴化教育从一开始就受到广大爱国者的抵制与反抗,反侵略战争风起云涌,有力的配合了政治经济上的反侵略战争,也使其殖民教育的阴谋最终失败和破产。我们需铭记这段历史,但不是为了报复,而是以此来激励中国人民实现富国的斗志。
参考文献
[1]辽宁省教育志编撰委员会编.辽宁教育史志资料•伪满教育文化总检讨[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2]辽宁省教育志编撰委员会编.辽宁教育史志资料:第3集(上)[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3] 王承礼主编.中国东北沦陷十四年史纲要[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4] 姜念东等.伪满洲国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5]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伪满奴化教育[M].1950.
[6]武强主编.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料:第1辑[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7]辽宁省教育志编撰委员会编.辽宁教育史志资料[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8]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伪满奴化教育[M].1951.
[9]彭泽平,吴洪成.论日本在侵华期间对华沦陷期的奴化教育[J].求索,1979,(6).
[10]耿申.殖民教育和奴化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06,(6).
破解东北现象加快东北振兴 篇7
一、全面科学地剖析东北经济落后的成因
计划经济时期, 东北曾是中国经济的排头。在向市场经济转轨后, 东北落后了, 由排头变成了排尾。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怎么破解这种东北现象呢?这是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的问题。
(一)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由来和发展
东北是中国革命的根据地, 是解放战争的大后方, 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建立起来的老工业基地。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经历了四个阶段, 由此积累酿就了东北现象。
1.东北老工业基地起步于建国初期。一五、二五期间, 作为新中国工业摇篮的黑龙江省, 企业群体由三部分组成。第一类是一五、二五期间苏联援建中国156个项目, 在黑龙江落地了28家。如:三大动力、哈量、亚麻、富拉尔基一重等, 都是前苏联援建的。吉林的一汽和吉化、辽宁的鞍钢和沈重等, 也是苏联援建的。第二类企业是抗美援朝期间,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南厂北迁, 把河北、山东、辽宁的一些大企业迁移到黑龙江来, 共迁移29家, 如:哈轴厂是从辽宁的瓦房店轴承厂搬迁过来的。第三是我们自力更生建立了大庆、龙涤、黑化等一批新企业。
2.东北老工业基地成型于计划经济的文革年代。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东北是以制造业、开采业为主体, 以低价位开采资源为产出, 来支援全国经济建设的。可以说, 完全是牺牲了资源、搭上了廉价的劳动力、超负荷作出的巨大贡献。1962年国民经济恢复, 成立了中央六个地区局, 其中就有东北局, 地点设在沈阳, 由此才把老工业基地建出了规模。
3.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于改革开放年代。在改革开放期间, 东北三省是最后一个退出计划经济阵地, 也是最后一个进入市场经济阵地。由排头变排尾是历史的形成, 也是产业结构陈旧的必然结果。东北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政策支持下, 不断加快改革步伐, 做出了一些重要的调整。但因计划经济的旧身板没有得到彻底的改造, 大型国企进入市场经济遇到了严重的不适应症, 都成为东北落后的直接原因。
4.东北老工业基地升级于21世纪。自2003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来, 中央给了不少政策, 辽吉黑三省从GDP总量到外贸总量发生了很大变化, 但始终没有改变落后的体症。进入新常态后, 东北三省首先出现经济下滑现象, 接着便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落后地区。
(二) 东北经济落后的成因分析
原因之一:“三个落后”
一是观念落后。黑龙江是移民省份, 三千年封建思想的小农意识积累很深, 计划经济观念根深蒂固。缺少团队精神、缺乏合作意识。计划经济导致了东北人听话、照办、不会创新、不会开拓的落后思维模式。
二是体制落后。东北经济管理体制是历史遗留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企业活的难, 政府活的累。表现为五最:一是解放最早;二是距前苏联最近, 三是学计划经济最快;四是退出计划经济最晚;五是负作用最大, 计划经济留下的旧胎记最重。所以导致人口和人才不断外流。
三是产业结构落后。计划经济留下的旧产业结构, 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了经济出了问题。实践证明:速度决定增长, 结构决定发展。黑龙江重化工企业和资源企业比重太大, 一个油城、四个煤城, 在产业结构调整、经济速度放缓的大环境下, 即刻失去了以往的产业优势。
原因之二:“四个短板”
黑龙江经济结构存在四个结构性短板:第一个短板是国有企业多、比重大, 非公经济比重小, 和南方发达省份比较存在很大差距。浙江民营经济达到了89%, 体制活、发展快。而黑龙江国有企业多、包袱重、民营企业少。第二个短板是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 现代服务业发展晚、比重低。我们一产是大农业, 但大而不强;二产是大工业, 但结构欠优;三产是服务业, 但产业比重仅是46.8%, 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六个百分点。第三个短板是工业结构陈旧, 传统制造业比重太大, 高科技、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低。第四个短板是开发结构不合理, 偏重于资源开放。黑龙江是资源大省, 开发资源是对的, 但不能单一。开发资源要注重市场营销, 把好东西卖上好价钱。义乌就注重市场开发, 所以把小商品做成了大市场, 带来的是人流、物流、资金流。
黑龙江恰恰只研究资源开发, 不会市场开发。黑龙江是木材大省, 但家具市场在广州;黑龙江是粮食大省, 但粮食期货市场在郑州, 没有定价权, 被边缘化而落后。为此, 黑龙江要赶紧抓住市场开放这块短板, 用市场开发带动资源开发。
(三) 改变战略格局, 重新打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必须要以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生物科技、环保产业、电动汽车、高端现代智能制造业为切入点, 以资源产业、装备制造业为基础, 发展朝阳产业, 淘汰夕阳产业, 在调结构上下大功夫、做大文章, 从根本上改造并调整产业结构。只有这样, 东北才有希望, 黑龙江才能“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
二、抓住机遇, 加快第二轮东北振兴
机遇总是偏好有准备的人。随着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 黑龙江发展前景出现了四个十年叠加一起互动互补、互为发展的局面。
第一个东北振兴的十年。中央28号文件启动, 省委提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群要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原字号企业怎样进行深加工以延长产业链;老字号企业怎样改造升级;新字号企业怎样做大做强;民营企业怎样扶持发展等课题, 制定并实施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上做到“三产三做”:一是一产农业要做强, 对资源产品深加工, 延长产业链, 提高附加值。二是二产工业要做优, 解决工业大省结构欠优问题, 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 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三是三产要做大, 解决现代服务业发展晚、比重低的问题。抓住第二次振兴的重大机遇, 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第二个经济新常态的十年。2014年3月, 习总书记提出“国家进入发展新常态”。新常态要新十年, 并具有“四个特征”:一是中速发展;二是深化改革;三是调整结构;四是创新驱动。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 应对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使经济发展由过去粗放增长的高速度转向理性增长的中速度, 增长的空间是保七争八不低于六。
第三个龙江丝路带建设的十年。国务院批复的是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 这个新丝路带的建设, 将对黑龙江经济起到拉动作用, 培养出新的增长点。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分三步走:第一步为2014-2015年, 是起动阶段, 对俄贸易量达到250亿元。第二步为2016-2020年, 是攻坚阶段, 要建成一核四带一环一外新格局。第三步为2020到2025年, 是达标阶段。走好这三步, 就形成了一个由抓开放带改革, 用改革促发展、调结构、转方式、惠民生工作的新思路。
第四个中国制造2025行动的十年。这十年与东北振兴10年在时间上相吻合, 定会带来良好的互动互补效应。这十年, 中国企业要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对黑龙江来说, 既有针对性, 又有紧迫感。“互联网+”将把老产业改型升级, 把新产业做大做强, 为老工业基地带来新发展。借助2025这个新行动, 老工业基地改革将出现“三化新态势”:一是智能化。在工业的产品设计和制造上实现智能化, 在工业的运营和管理上实现智慧化, 由制造大省变成智造强省。二是服务化。制造业要服务化, 这是一个新理念。老企业要改变关起门来搞生产、就产品研究产品、对厂外服务业关注不足的状况。要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 走服务化路子, 开发生产型服务业, 延长服务链, 包括科技、金融、商贸和售后服务业。三是绿色化。习总书记到贵州考察为中国经济提出了两条底线。一是发展, 二是生态。黑龙江是生态大省, 发展绿色经济很有前景。所以要着力发展生态工业和绿色制造, 力求工业绿色化、节能环保化。
21世纪是互联网+发展的世纪, 通过互联网+发展新兴产业。新时代是大数据时代, 互联网云计算将改变社会, 改变人们的生活。新一轮东北振兴, 对黑龙江这个生态大省和制造大省, 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和机遇。各行业要利用“互联网+”开发智慧产业, 如智慧农业、智慧林业、智慧旅游业等等, 努力把黑龙江省变成智慧龙江。
三、新一轮东北振兴要着力做好“加减乘除法”
在今年的北京两会上, 习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分别深入东北组座谈, 体现了中央领导对东北的关心和重视, 同时对东北的振兴提出了“做好加减乘除法”的要求。
第一, 做好加法。加法就是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培养朝阳产业, 调整优化结构。以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新的支撑点, 打造两个新的发展引擎, 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二, 做好减法。减法就是淘汰计划经济留下的落后产能和夕阳产业, 主动拆除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减法还要减在政府职能上, 力求政府尽快减人、减政、减权, 优化发展环境。
第三, 做好乘法。乘法就是在创新驱动上加大力度, 营造发展动力源。改变过去靠要素驱动, 转成今后靠创新驱动。靠观念创新出活力;靠体制创新出动力;靠融资创新出财力;靠科技创新出竞争力。黑龙江要利用哈工大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 把成果落地孵化转化, 实现高校强省、科技兴省。
第四, 做好除法。除法就是通过深化改革, 彻底根除计划经济留下的旧体制和旧机制。东北振兴要用好四法, 并加大力度, 让其产生叠加效应, 求得全胜。
总之, 加快东北振兴, 就要以习总书记在吉林的讲话精神为指针, 破除计划经济旧框框, 变被动为主动, 让东北由原来的计划经济排头兵, 变成市场经济的排头兵。让转型真正到位, 为东北经济营造新的动力源。不断改善民生, 给老百姓留下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
在东北振兴中, 黑龙江应聚集人力、物力、财力、精力, 解决国企改革的一系列关键问题, 攻坚克难, 开拓创新, 为龙江的明天更加美好多做贡献!
摘要:东北老工业基地起步于建国初期, 成型于计划经济的文革年代, 转型于改革开放年代, 升级于21世纪。在计划经济时期, 东北曾是中国经济的排头。在向市场经济转轨后, 东北落后了, 由排头变成了排尾。这是由于“三个落后”和“四个短板”因素造成的。改变这种状况, 就要以习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的讲话精神为指针, 抓住四个十年叠加一起的机遇, 着力做好“加减乘除法”, 破除计划经济旧框框, 变被动为主动, 加快第二轮东北振兴, 让东北由原来的计划经济排头兵, 变成市场经济的排头兵。
东北大鼓与地方民俗文化 篇8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民俗,东北大鼓
东北大鼓,流行于我国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为板腔体结构,表演形式为一人击鼓板自弹自唱,形式活泼。 对于东北大鼓的起源,学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本土说”, 认为东北大鼓产生于东北农村,由当地农民将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说唱给人听演变而来;另一种是“外来说”,认为东北大鼓源于“子弟书”等更早的说唱艺术形式。然而无论哪种说法,都不可否认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一、东北大鼓存在的民俗文化背景
(一)以“闯关东”为代表的移民文化特征。西晋时期起,中原地区由于连年战乱,汉族人口相继逃亡辽东避难, 与当地各族人民杂居而形成的“闯关东”文化一直存在至今。 东北的黑土地接纳了“闯关东”的移民,“闯关东”的移民也带来了不同于东北的风俗,其后代,与本地民族共同创造了东北地区以山东等地移民风情为基础的关内外相融合的东北乡土文化。
(二)北方多民族文化聚合。由于历史上一些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在东北这片黑土地上应运而生,使得东北地区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变迁中同当地的乡土文化相融合而形成一种东北地区特有的多民族文化聚合的基本格局。
(三)独特的乡土文化人文性格。东北人粗犷、大气、 仗义、直爽的性格是东北乡土文化包容性和整合性的综合体现。作为东北大鼓艺术活动的主体——人,这种独特的乡土文化人文性格在整个东北大鼓实践活动参与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对整个艺术活动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东北大鼓艺术中的民俗元素
(一)内容主题。东北大鼓的鼓词本身,蕴含有丰富的民间文学的影子:草段、神怪书中对于民间传说的选材应用, 三国段及“袍带书”的选材多源于历史传说,短打书与世情书的内容主题则来源于民间故事……其说书过程中,对于世俗谚语、民间歌谣等的运用,更是多不胜数。
(二)表演场合。庙会作为民间宗教性节日,往往与民俗传统文化、宗教信仰或某种祭祀习俗相关。东北庙会种类繁多,每逢节庆祭祀,人流密集,为东北大鼓的推广发展提供了便利。
茶文化是东北地区饮食民俗的一部分。“伪满洲国”时期,东北茶商亲赴杭州采办龙井贡茶,将江浙的茶文化带回东北,促进了茶产业的发展,为东北大鼓艺人进茶楼“占馆子”提供了可能。此外,说书艺人有时也会“闯宅门子”、 “唱堂会”,进入大户人家的府邸进行表演。由服务对象可以看出,东北大鼓的表演群体为下层民众。这与钟敬文先生所提出的,每个民族文化都有上、中、下三层文化,民俗文化位于中、下层文化之中的观点不谋而合。
由上述可见,在东北大鼓演出场地的变迁中,无处不体现着民俗文化的影子。
(三)传承方式。东北大鼓多采用口传心授、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传承。传统的传承法式如“师徒式”传承分为三种:拜师传承、带艺投师和自学式。而除了“师徒式”的传承方式外,还有家族式传承,这种传承方式是指艺人跟从祖辈或家族中的某一亲属学艺,不需另拜师门,也就是俗话说的“子承父业”。在东北民俗文化心理中,家庭、家族同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家国的一体化在人们的政治意识结构中占据着主要地位,这种强烈的群体观使传统民间曲艺的传承形成一种家族化、师门化的模式,并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三、东北大鼓与民俗生活
东北大鼓作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被广泛运用于婚丧嫁娶、百日祝寿、节庆娱乐等东北日常民俗活动之中。汉族每逢乔迁、祝寿、婚庆、节日等民间喜事,人们都会请一些说书艺人到家里去唱大鼓书,这种大鼓俗称“乐书”,这种演出规模通常较小,活动零散,以演唱中长篇书目为主。此外还有一种同民间祭祀活动相结合的演出形式被称为“愿书”,即正月时演唱的“许愿书”,这种大鼓形式的演出时间往往较长,具体场次通常根据听众需求而定。
四、结语
任何地区的民俗文化都是该地区曲种存在的活态语境, 是曲艺艺术的风格载体。没有民俗文化元素的摄入和提取, 地方曲艺将失去其存在的必要根基,因此熟知一个地区的风俗文化,是对该地区曲艺工作研究展开的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1]王肯,隋书今.东北俗文化史[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07.
[2]朱立春,陶蛾.中国民俗知识吉林民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09.
[3]耿瑛.东北大鼓漫谈[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8
从唐代民俗诗看唐代民俗 篇9
一、生产民俗
(一)农耕诗与农耕民俗
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农业在全国经济比重中占据重要位置。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不断积累经验,比如耕耘、灌溉、收获等等的农耕制度,代代相传,于是,通过农耕我们便可以看到唐代农耕民俗的传承和农民的生产状态。
储光義的《田家杂兴八首》中“种桑百余树,种粟三十亩”,这是唐代小农户家必须的劳作。古人农耕对天气的依赖程度很大,播种的适合时宜,来年就可以大丰收;戴叔伦的《女耕田行》中“无人无牛不及犁,持刀斫地翻作泥”又显示出唐代农耕民俗的另一个特色:牛耕。牛耕是我国封建社会农耕文明的重要标志,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展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双手到机器的转变,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特点;刘禹锡的《插田歌》中“齐唱郢中歌,婴宁如竹枝”显示出农耕文明的又一特点:对唱。歌曲大多采用方言,表达了农民在插田时的欢乐,十分具有生活情趣,也是唐代民俗的亮丽部分。
(二)手工业诗与手工业民俗
早在夏商之际,我国便出现了手工业生产,西周以后发现开始加快,在封建经济文化发达的唐代,手工业也更加完备,尤其是在江浙等地区有独特地域特征的地方,也发展出一套套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手工业,以下就几个特色手工业进行分析。
王建的《织锦曲》中“大女身为织锦户,名在县官供进簿”描写的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手工业:纺织。这首诗是官营纺织作坊,织锦户要将纺好的样品上交给管理审查,官吏同意后方可纺织,这里也批判了社会阶层的黑暗面;诗仙李白的《秋浦歌》中“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描述了唐代的冶炼壮观景象。边炼边唱是唐代人民劳作的习俗,这是在有意识地相互勉励,从而调节工作气氛,减轻工作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看来唐代人就有了科学的工作方法了;李群玉的《石潴》中“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为我们描述了陶器业的发展,反映了唐朝湖南地区制造业的盛况。湘江一带在唐朝有着规模庞大的制陶业,这也暗示出了唐代经济的繁荣。
二、生活民俗
(一)服饰诗与衣着民俗
服饰习俗是最能外化显示生活民俗的民俗符号。中国自古以来对服饰便十分讲究,不同地区不同地位的人都有特定的服饰搭配。服饰包括发饰、珠宝首饰、佩戴用具、头巾手帕等等,具有护身和装饰这两个民俗性格。
李峤的《绫》中“金缕通秦国,为裘指魏君”描写的是极具有中国元素的布料:丝绸。唐代的丝绸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创造,唐绫洁白轻柔,种类繁多,体现了唐人在衣着方面的品味;郑谷的《锦二首》中“文君手里曙霞生,美号仍闻借蜀城”描写的是彩色大花纹丝织物:锦。唐朝的锦以蜀锦最为出名,人们学习蜀锦的织法,然后传往世界各地,所以在中国蜀锦变成了锦的统称,也是当时贵族重要的服饰布料;韩僱的《屐子》中“珍爱屐子,优游林下”说的是木屐。木屐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出现了,春秋时期的晋文公就身踏木屐。在唐朝,隐士尤其偏爱木屐,木屐的习俗在我国传了千年,如今却在日本最为流行,实在令人惋惜。
(二)饮食诗与饮食民俗
人类的饮食生活中,前一个阶段是自然饮食阶段,通过寻找植物动物来维持生活,而当人类开始用火并不断探究出新的烹饪方式后,饮食文化的大门才真正打开。
中国饮食之考究、烹饪技艺之高超早已闻名于世界,不仅当代美食总量位居世界第一,早在一千多年前饮食就不断演进,成为了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代的饮食文化诗中可以看到关于饮食民俗的大量描写。
唐彦谦的《蟹》中“充盘煮熟堆琳琅,橙膏酱渫调甚尝”为我们显示了唐代人吃蟹的高超技术。古人好吃蟹,在唐代更为显著。诗中描写了捕蟹的时间和方法,好蟹的形状与价钱,反应出了唐代人吃蟹的民俗;姚合的《乞新茶》中“嫩绿微黄碧涧春,采时闻道断荤辛”道出了我国茶文化,古人十分讲究茶的采摘制作,早期采摘的叫茶,晚期采摘的叫茗,而在唐代人们根据时间将茶分得更为细致,体现出唐代人民对于品茶的认真与喜爱;诗圣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诗圣在夸赞诗仙才华的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酒文化。中国自古有着悠久的酒文化,在唐朝酒的品种有很多,可惜有些酿酒的方法在南宋已经失传,不过我们还是可以在唐诗中一睹唐代酒民俗的风采。
总结下来,文学与民俗自古以来便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一个民族孕育了民俗,民俗又反过来影响整个民族。民俗反映出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以及它所形成的文化传统,也潜移默化地对后世产生影响。
当然,唐代民俗中亦有着恶风陋习,但是我们重新审视唐代民俗的真正目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警于世人。
摘要:民俗是一个民族代代相传、久而久之形成的特定文化内容,通过对民俗的了解与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地展开对某个特定年代、特定地点历史的研究探索。唐诗中有一大类称为民俗诗,内容真实活泼,很有研究价值,通过研究民俗诗,可以探索出唐代民俗特色,从而使我们对中国古代民俗有更好的认识,了解传统文化,提升文学修养。
关键词:唐代,民俗,民俗诗,传统文化,影响
参考文献
[1]何立智.唐代民俗和民俗诗[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3.6.
东北民俗 篇10
香包刺绣之乡
香包, 古名香囊, 又叫荷包, 俗称“绌绌”、“绌儿”、“耍活”。香包在庆阳的历史已有千百年。庆阳香包内容丰富, 取材宽泛。天地万物, 山川日月, 无所不包。但农村妇女多喜欢用自己熟悉的小物件来表达她们的心愿, 家养的牛羊猪鸡犬, 野生的狮虎猴鹿兔, 水中的鱼龙龟蛇蟹, 树上的桃杏梨瓜果等等, 无所不包。他们以此来表达驱邪防害的目的, 除秽护身的希望。庆阳香包的用料简单, 一布一针一线加一珠而已。布料多用丝绸或彩布, 线絮全为五颜六色的彩线。刺绣手法多样, 有手绣、锁绣、补绣、纳绣、套绣等;在缝制中有剪样、锁边、打结、绣样、吊絮、穿珠等工艺。其针工细密, 绣中罕见。
屈原在著名的《离骚》中吟诵道:“扈江离与辟芷兮, 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均为香草。纫, 乃连缀之意。佩即佩帏, 在这里既指香包, 也含佩戴之意。这就说明了早在战国时代香包就已是一种饰物了, 汉代《礼记》曾有未成年男女佩戴香包的记载。到了唐宋时期, 香囊逐渐成为仕女、美人的专用品。明清两代, 庆阳香包十分兴盛, 成为人们佩戴或馈赠的佳品。至清代, 香囊已成为爱情的信物了。而历史演化到近代, 香包则多半用于民间端午节的赠品, 主要功能是求吉祈福, 驱恶避邪的。2001年, “千岁香包”在华池县双塔寺二号石造像塔塔体内发现, 这座石造像塔建于金大定十年, 由此推算, 这件香包距今已有840多年。这件香包制作精致, 完全按照佛教经义, 把浩瀚的佛法浓缩到了小小的香包上, 寓意深邃, 巧妙无比。香包通体由黄褐色织锦缝制, 成荷叶盖手包形, 玛瑙宝石带链, 周边采用传统锁边工艺, 附加十字针黄白丝线装饰边线, 底部有写意的凤爪纹饰, 加上织锦素底隐形莲花纹的飞针走线图案, 集中衬托了主体海棠花的风姿。海棠花是用彩色丝线绣成的, 叶的造型从色彩到形态, 层次分明, 变化丰富。整个香包造型雅致, 做工考究, 刺绣精细, 别具匠心。时近千年, 仍然色彩艳丽如新。
民国至解放后的60年代, 庆阳香包的绣制普及到家家户户, 庆阳女孩多“七岁八岁学针线”。
20世纪80年代中期, 经国家知名专家张道一、冯真、曹振峰、靳之林、杨先让及法国友人吉莱姆考察推介, 香包刺绣开始走向市场, 走出国门。
2001年文物工作者在华池县发现的保存完好的金代香包, 因其工艺精湛, 闻名遐迩, 被民俗专家们盛赞为“中国最好的香包”。
2002年庆阳市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香包刺绣之乡”。2005年, “庆阳香包绣制”进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 贺梅英老人被文化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庆阳香包绣制”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庆阳举办了第11届中国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 借助香包节会的巨大影响, 庆阳香包近年来在艺术传承的基础上, 在民俗文化艺术市场上亦取得不俗的销售成绩。
庆阳香包主要有五大类型。头戴型主要供孩子们头上佩戴, 常用彩色布和彩色线做成虎头、猫头、兔头及各种动物头型帽, 端午节戴上以驱邪护身。肩卧型一般以猛虎雄狮为图样, 绣成头大身小、有爪无腿的老虎、狮子, 缝在孩子们肩上, 以祛邪恶。胸挂型样式繁多, 内容庞杂。一般用双股彩线把香包连起来, 挂在胸前衣扣上, 少则一两个, 多则八九个, 内容常为吉祥如意的动植物, 表达妇女们祝福求安, 五谷丰登的心愿。背负型主要为“五毒背心”。刺绣有毒的蛇、蝎、蜥蜴、蜈蚣五种小动物的图样, 缝在孩子们上衣的衣背上。这些小动物本是有毒的, 端午这天却要穿在身上, 表达了古人“以毒攻毒”的哲学观念和护身心愿。脚蹬型多为飞禽走兽头型的图样, 如虎头鞋、猫头鞋、蝴蝶鞋等。这种香包左右鞋双双对称, 古以左为阳右为阴, 寓古哲学阴阳平衡之理, 取避邪护身、成双成对、并蹄腾飞之义。
庆阳香包原本是供小孩佩戴的,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是庆阳香包艺术的大博览。近几年, 香包制作已不再受时令季节的限制, 开始变成商品, 走向市场, 并逐步形成了产业生产。香包在机关的办公室里、宾馆饭店的大厅里、商场的柜台上随处可见。民间出现了一些常年从事香包生产、营销的专业公司, 香包已走出庆阳, 走出国门, 销往美国、日本、意大利、法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庆阳香包以独特内涵、独特造型和独特手法, 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国内外专家们的一致赞誉和肯定。“庆阳香包甲天下”。现在, 数十万庆阳劳动妇女从事的香包刺绣, 已经形成极富魅力的文化产业, 正以强大的生命力走出西部, 走向全国, 走向世界。
民间剪纸之乡
在庆阳民间, 逢年过节, 娶媳嫁女, 满月祝寿, 农村妇女们都要打扫庭室、裱糊墙壁, 又要执剪铰纸, 制作窗花。这些剪纸花, 因贴的位置不同而名称各异。贴在门上的叫门花, 贴在窗上的叫窗花, 贴在炕墙上的叫炕围花, 贴在顶棚上的叫顶棚花。走进庆阳农舍, 随处可见贴在墙壁上的剪纸花, 有些已不再住人的窑洞房舍的窗框上、炕围上, 被烟火熏得发黑的剪纸花依然牢牢地贴在那里。剪纸在庆阳, 如同五谷杂粮一样必不可少, 哪里有人住, 哪里就有纸剪的花。剪纸, 在庆阳成了农村妇女美化生活、抒发情感的精神依托。窗户、门扇、窑壁、炕围则成了妇女展现手艺的美术天地。
庆阳剪纸, 由来已久, 在国内外早有影响。早在汉代, 随着造纸术的发明, 用纸剪人影像以代活人的剪纸艺术就开始了。到了隋唐时代, 剪纸用途进一步拓展, 人们用纸剪出武将秦琼、敬德的形象, 贴在门上作为门神, 祛邪挡鬼。此后, 剪纸艺术不断衍变, 题材不断拓宽, 用途不断增加, 由宫廷祛邪走向民间生活。庆阳作为当时京畿之地, 是剪纸艺术最先兴起地区之一。后经宋、元、明、清几个朝代, 剪纸不断发展成熟。
庆阳剪纸, 取材宽广。日月星辰, 山水花木, 人物鸟兽, 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材。特别是家庭院落这方圣土内的男女娃娃、牛羊骡马, 猪狗猫兔, 瓜果蔬菜, 因为天天见, 对它们观察深透, 因而成了妇女们剪刀下永久的题材。她们通过对这些题材的取舍剪制来装饰美化家庭环境, 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庆阳剪纸内容丰富多彩。有表达吉祥喜庆、反映传统民俗的“二龙戏珠”、“骆驼进宝”、“吉兽图”、“麻姑献寿”;有反映生殖繁衍、美好爱情的“孔雀戏牡丹”、“蝴蝶恋花”、“喜鹊踏梅”、“鱼儿钻莲”;有保佑平安康乐、祈求神兽降福的“老虎下山”、“狮子滚绣球”、“抓髻娃娃”、“送福娃娃”;有民间故事“刘海戏金蟾”、“武松打虎”、“王祥卧冰”;有表达对劳动果实喜爱的麦穗、谷穗、瓜果、桃杏等等。这些作品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反映了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活习俗, 充满着她们对生活的理解、感受、热爱和追求。
庆阳剪纸, 表现手法灵活, 剪纸技艺娴熟。颜色以红、绿为主, 有单色、套色、染色等;剪法上有阳剪, 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 阴剪, 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 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为了线条丰富多变、多姿多态, 艺人们还创造运用了梅花纹、云勾纹、锯齿纹、田禾纹、月牙纹、水纹、花纹等剪法。
庆阳剪纸, 种类繁多。因用途不同而内容各异。大体有喜庆剪纸、礼仪剪纸、祛病剪纸、生活剪纸、福寿剪纸、婚禧剪纸、生殖剪纸、丧葬剪纸、图案剪纸、底样剪纸和现代生产劳动剪纸等等。这些剪纸大都有底样, 是从祖辈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细心的妇女把底样夹在杂志书籍中, 视为传家宝。
庆阳的剪纸作者, 多是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 甚至一些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剪纸艺术大师”也识字不多, 有的纯粹一字不识。她们的手艺是从上辈人那里学来的。农村女孩五、六岁就围着奶奶、妈妈学剪纸, 到十五、六岁就能执剪了, “二八闺秀学针线, 巧剪花样百家传。”
庆阳剪纸古拙质朴、粗犷奔放、简单明快、线条洗练。与全国同类民间剪纸相比, 独具特色。
一是原始图腾文化的遗存。庆阳位于陕甘宁三省交会地带, 远离大城市, 交通闭塞, 很少受外来文化冲击。作为生命象征的龙为图腾的龙文化, 以鹿为图腾的鹿文化, 在国内其他地方近乎绝迹, 但在庆阳剪纸中一直延续并保留了下来。如“人头鱼”、“神鱼瓶”、“娃娃鱼”都是以鱼、龙、蛇为图腾的原始文化的传承。剪纸“寿花”, 既有鹿头纹样的原始图腾形态, 又在向生命之树的植物形态发展, 上有双鸟的轴对称形剪纸“生命之树” (扶桑树) , 是两汉广为流传的图样。令人震惊的是, 两汉时代先民的民俗和图样, 竟然一直蕴藏在庆阳剪纸中流传下来。这在全国民间剪纸中是绝无仅有的。
二是古代阴阳哲学观的载体。西方哲学以自然科学观点认识世界, 而中国古典哲学是以阴阳观认识世界的, 形成了阴阳五行说。庆阳剪纸, 揭示了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阴阳哲学的奥秘。《绎史》中“天地开辟, 阳清为天, 阴浊为地”, 说的就是阴阳哲学观。庆阳民间也有以男为阳, 女有阴;南为阳, 北为阴;左为阳, 右为阴等哲学观念。镇原剪纸艺术大师祁秀梅剪出的《抓髻娃娃》, 一手捧鸡, 一手捧鱼;或一手捧鸡, 一手捧兔, 都是以鸡、兔或鸡、鱼象征日月、天地的哲学观念的反映。此外, 《双鱼枕》、《虎头蟾》等剪纸都是远古阴阳哲学观念的载体。
三是远古文物的“纸化石”。庆阳是远古文化的巨大宝库, 是华夏民族的摇篮, 蕴藏着得天独厚的远古文化。庆阳剪纸既揭示了远古文化的奥秘, 又承传着远古文化的信息, 是不可多得的远古文物的“纸化石”。宁县剪纸《八卦娃娃》, 本是春节祈祷丰收的巫术剪纸, “八卦娃娃”双手举禾黍, 头顶太阳蛛网八卦, 象征太阳普照万物生长, 它承载的就是生命崇拜、太阳崇拜的远古文化, 是原始社会炎帝部落太阳崇拜的遗存, 是远古文物的“纸化石”。
四是独特的审美意识。庆阳民间剪纸的审美意识是变形的。不求真实, 善于夸张;不合透视, 形体变形;不求物件形态毕肖, 只讲简练传神;不求四肢齐全, 讲究随心达意。剪纸《回娘家》中的毛驴儿仅有三条腿, 另一条腿被随意删掉了。在艺人们眼中, 毛驴走路是三条腿着地, 另一条腿是多余的。她们剪下的《猫吃老鼠》, 被吃掉的老鼠还活在猫的肚子里, 人隔猫肚皮还能看得见。这不仅是一种大胆奇特的构思和想象, 而且是古代变态的审美意识的显现。
2002年6月首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上, 庆阳剪纸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庆阳市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民间剪纸之乡”。
陇剧艺术的故乡
陇剧是由陇东道情衍变而来的, 陇东道情则是流传于环县、庆城一带的皮影道情曲调。皮影是陇东民间流传的一种窑洞戏曲。1958年, 庆城县剧团受陕西把民间小调碗碗腔搬上舞台的启示, 大胆提出将陇东道情皮影搬上戏曲舞台的建议, 得到县委的重视和支持。于是指派庆城县剧团组织音乐创作人员, 深入环县木钵、曲子一带山区, 走访名老艺人, 采录道情曲调, 学习道情唱腔, 研究改革道情曲调, 连续排出了多部道情剧, 在西北乃至全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1959年, 甘肃省戏曲研究院成立了“陇东道情剧团”。高士杰、邸作人等受组织委派深入环县, 对皮影道情音乐进行搜集整理和研究, 聘请环县皮影道情艺人史学杰、敬庭玺为艺术指导, 排演了大型古典陇剧《枫洛池》, 从表演、音乐、舞美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创新, 使其声腔更适合于戏曲演唱。1959年国庆10周年之际, 甘肃省戏曲院道情团赴京演出大型陇剧《枫洛池》大获成功, 演出后全体演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陈毅等的亲切接见, 并合影留念。周恩来高兴地说:“听了你们演奏的道情, 我又像见到了陕甘宁边区的人民”。1960年1月, 根据戏曲界人士的提议, 甘肃省政府将陇东道情改名为“陇剧”, 成立了“甘肃省陇剧团”, 陇剧从此成为甘肃独有的剧种, 并以不同于其他任何剧种的独特唱腔, 活跃在祖国的戏曲舞台上。
1963年, 庆阳地区剧团成立了陇剧队, 1981年秋改为庆阳地区陇剧团。几十年来, 在几代文艺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下, 创造出了适合于陇剧演唱的独特的声腔, 不仅能表现以三小行当 (小生、小旦、小丑) 为主的悲喜剧、唱工戏, 而且能表现形式复杂和题材多样的剧目。还派生了“忆板”、“二流”、“紧板”、“散板”、“清板”、“二扭板”等多种形式的板路, 丰富了陇剧的唱腔和曲牌。在继承嘛簧传统唱腔中, 利用了合唱、齐唱、重唱、领唱等形式活跃了舞台气氛。
器乐方面, 在保持传统的四弦、笛呐、笛子等基础上, 庆阳陇剧引进了大量的民族管弦乐器、西洋乐器和电子乐器。除保持单独吟诵的传统特点外, 还以高胡、二胡、琵琶组成伴唱乐器组支持哄托演员唱腔。中西乐器结合, 为古调奏出了新腔。
皮影之乡
庆阳的皮影艺术, 是与陇东道情并蒂绽放的“姊妹花”。它们共生共荣, 根深叶茂。
相传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 居住在我国北方的匈奴人, 经常南下侵扰, 首当其冲的便是彭阳 (今庆阳、镇原境) 一带, 有一次匈奴人将彭阳县令杀了, 当时的汉武帝刘彻大怒, 发兵10万, 亲率出征, 来到彭阳。当夺得战争胜利时, 一个噩耗传到了彭阳行宫, 刘彻的一位爱妃病故了。刘彻闻之, 深为悲痛。这时有个方士进言, 他能使皇妃再现, 于是他用皮革制作了一个酷似刘彻爱妃的偶像, 他自己藏在了这个偶像的后面, 带动这个偶像在帏帐内来回走动。方土让刘彻在帐外观看, 非常逼真。后来刘彻离开彭阳, 这种偶像光影的“把戏”便在彭阳一带流传开了。后来, 为了制作表演方便, 人物偶像逐渐缩小, 发展成为了今天的皮影。
皮影戏, 是一种古老的光投影成像影戏, 这是庆阳先民对光投影成像技术的伟大实践, 并在文化娱乐活动中得以应用。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创造。手段是古老的, 原理是科学的。皮影艺术作为庆阳民间文化生活的主要形式之一, 多运用于常见的皮影戏表演。然而, 它的精美之处不仅表现在戏剧表演过程中, 而且在于它本身就是一件绝妙的艺术佳品。庆阳皮影雕刻精细, 风格古雅, 兼收并蓄庆阳民间剪纸、石刻、雕塑等艺术手法, 创造了与众不同的独特的艺术造型和风格。它的人物造型风格主要有两种, 一种粗犷浑厚, 粗中见细, 名曰“尺线”;一种精雕细刻, 小巧玲珑, 名曰“寸线”。在镂刻手法上, 采用正侧面塑造和散点透视来表现人像的侧面、斜侧面、正面、俯视、仰视等多角度特征。镂刻男女也有区别。男性眼大身高, 蒜头鼻子, 窄胸部;女性弯眉凤眼, 樱桃小口, 通天鼻, 无乳房, 有唐代仕女的特征。它还采取不同的镂刻造型手法, 活灵活现地表现各种人物性格, 正面人物用阳刻法刻成空脸, 反面人物用阴刻法刻成实脸, 英雄人物刻成豹头环眼、燕颔虎须, 表现其勇猛刚直;正直人物刻成蚕眉凤眼, 表现其赤诚潇洒;小姐、姑娘刻成直鼻梁、高额头、弯弯眉、线线眼、樱桃小口, 表现其善良美貌;奸诈人物则刻成面白目小、颔突嘴凹, 加以丑化。道具、景物也雕刻得十分精致, 惟妙惟肖。帝王的殿宇雄伟壮观、富丽堂皇;龙车凤辇斑斓多姿、珠光宝气;宫廷内苑清秀雅致, 花园亭台生机盎然。此外, 神仙佛祖、妖魔鬼怪、奇禽异兽、梦幻仙境等, 设计构图想象力丰富, 刻制手法异常奇妙。
庆阳皮影的制作工艺极其考究, 非牛皮而不用, 而且对牛皮质量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要达到平整耐用, 厚度适宜, 润泽透明, 柔而不软, 硬而不脆。所以, 通常选用青草期口轻的黑色公牛皮, 经过浸泡、框架、阴凉、刀刮等多道工序之后, 才动手设计构图、精心雕刻。人物、动物、景物的雕刻都曲直有序, 阴阳、虚实、疏密、长短错落有致。皮影的着色也极其讲究, 以大红、大绿、滕黄为主色, 兼用少许蓝色、黑色, 而且点染时只用纯色。这样渲染而成的皮影色彩绚丽, 色调和谐, 人物栩栩如生, 景物浑然天成。
皮影戏的表演形式比较简便, 在一张桌子上架起一米见方的幕布, 即“亮子”。在亮子后再配上灯光, 就算舞台设置就绪了。皮影戏的演奏人员, 一般3人即可, “三人一台戏, 前台、配音和乐队”, 前台操作皮影偶型并兼主配音, 其他两人则是司鼓和司琴, 也兼配音。庆阳皮影戏的传统唱腔是“道情”, 道情源于道教青祠音乐, 是道教民间化和世俗化的产物。
徒手秧歌之乡
秧歌, 起源于北方, 是产生于农田里的一种歌舞。因劳动强度大, 需长时间弓背弯腰, 为了消除疲劳、疏松筋骨, 休息时人们就在田地里扭起来。为防止踩坏秧苗, 就见空插脚, 于是出现了“扭秧歌”的交叉步子。
20世纪30年代中期, 是秧歌最活跃的时期。每遇节庆活动, 人们都要扭秧歌。这一时期秧歌的动作和歌词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当地文艺工作者把革命斗争的内容和民间歌谣、小调也融入了秧歌, 大大丰富了秧歌的内容, 出现了秧歌剧、秧歌小演唱等。30年代后期, 出现了一批很有艺术价值的秧歌文艺作品, 如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新十绣》《王麻子变工》《减租》《改造二流子》《四季歌》等。
庆阳的秧歌有两种, 一种叫秧歌舞, 一种叫秧歌剧。秧歌舞只舞不歌, 俗称“扭秧歌”始终突出一个“扭”字。有原地表演的, 也有在行进中表演的。原地表演要变换各种队形, 聚散分合, 动静有序, 看起来使人眼花缭乱, 妙趣横生。秧歌舞表演人数, 可多可少, 有男有女, 双排偶数。人物化妆多式多样, 有工人、农民、军人、学生, 还有老汉、丑婆、大头娃娃等。徒手秧歌是庆阳秧歌的一大特点。演员赤手空拳, 不拿任何道具, 这种表演形式难度较大。也有拿手帕、扇子、烟斗、花朵、镰刀、斧头的。腰中多束红绿彩带, 扭动时如花海翻浪, 异常耀眼。秧歌剧与秧歌舞不同, 它虽也以“扭”为主要表演特征, 但它是载歌载舞, 而且有故事情节, 只不过是剧情线条比较单一罢了。当年陇东解放区流行的《夫妻识字》《兄妹开荒》就是这一艺术形式的代表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秧歌这种文艺表演形式广泛流传。人们用秧歌歌唱翻身解放后的喜悦心情, 歌唱人民领袖和社会主义新事物。每年春节、国庆节和其他重要节庆活动, 都有秧歌队出现, 秧歌队成为街道文艺活动的主流和亮点。2002年, 首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期间, 庆阳的秧歌更是盛况空前, 使国内外宾客大开眼界, 特别是徒手秧歌, 使来宾大饱眼福。他们说:“像这样数万人的秧歌队伍, 在国内真是少见。”也就是在香包节期间召开的民俗研讨会上, 中国民俗学会命名庆阳市为“徒手秧歌之乡”。
荷花舞之乡
荷花舞又名云朵子、地云子、莲花转, 是流行在庆阳南部的一种舞蹈形式。演出者为清一色的妙龄少女, 一般6至8人。人数可多可少, 适宜在各种场合表演。形式分边歌边舞和不歌只舞两类。边歌边舞, 即在音乐伴奏中轻歌曼舞, 舞姿以甩纱带为主, 身段一扭三弯, 摇扭相配, 颇有风吹荷叶的轻柔动态。歌词共四段, 每段四句, 曲调为陇东民间传统小调“扬燕麦”。不歌只舞, 只用舞蹈语言表演, 抒发情怀。舞蹈队列常变换花样, 队形有“龙摆尾”、“燕穿梭”、“剪子股”等。动作要轻松自然, 轻捷平稳, 用“碎步”, 脚跟先着地, 脚尖后着地, 有前脚着地, 后脚跟着虚抬的姿势, 走如舟穿莲田、飘逸轻柔。演员要年轻漂亮、身段苗条。
东北亚合作:振兴东北的更大视野 篇11
东北振兴和东北亚区域合作,两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的。当前,东北亚区域开发合作正在出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机遇,为东北振兴提供了巨大的契机,而新一轮振兴东北战略也将给东北亚区域合作注入活力。
东北亚区域合作对于振兴东北的重要性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国发62号文件),就积极应对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提出一系列“高含金量”的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司司长周建平指出,这些举措的重要特点是“近期可操作可实施”,是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发7号文件)的细化、实化和具体化。
标志着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全面启动实施的今年4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发7号文件)计划,到2030年左右,东北地区实现全面振兴,而“努力将东北地区打造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的中心枢纽”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在扩大开放合作与打造重点开发开放平台方面,《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国发62号文件)特别提出:支持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快东北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规划建设中俄、中蒙、中日、中韩产业投资贸易合作平台,加快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
东北振兴和东北亚区域合作,两者之间是密切相关、相互促进的。振兴东北战略将给东北亚区域合作注入活力,而东北亚区域合作对于振兴东北也非常重要!
2014年和2015年,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速均位于全国后五位,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增速大幅回落。我国东北地区近年来的经济增速急速下降,既有外部因素作用(如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振等)也有长期积累的内在因素的影响(如产业结构失调、地方政府的产业发展惯性思维及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滞后等)。
而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如今存在的几大问题中,优势传统产业衰退风险增大,被认为是存在的首要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相关研究指出:在市场需求低迷的背景下,东北地区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优势传统产业增速明显回落,企业开工不足,而汽车、农产品加工业、林木加工业等产业增速也出现放缓趋势。并且,随着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或“走出去”,东北优势传统产业的地位相对下降,直接面临中西部地区、东南亚国家等低成本的挑战。此外,优势传统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创新力不足。同时,无论是从区域层面看,还是从城市层面看,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若不尽早采取防范,或将难逃产业衰退的结局。
相应地,对于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的思路建议,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专家们首先提出的第一条就是,支持优势传统产业对外输出产能,延续产业竞争优势。
一方面,依托本地骨干企业、优势资源或自主创新成果,吸引国内外关联配套产业转移,支持中外合作产业园区落户东北。而更为重要的是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国内很多地方工业产能全面过剩的问题,加大支持钢铁、装备制造、石化、建材等行业领域中具有领先优势企业抱团“走出去”,到海外设立产业园区,承接国内生产线转移,并将市场网略进一步扩展到海外,降低对国内市场的依赖程度。
“坚持开放合作的思路,积极与韩国、日本等国家企业在俄远东地区合作设立生产基地,将东北的制造能力与日、韩技术优势结合起来,联手开拓第三方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相关专家提出。
在东北亚地区,俄罗斯、蒙古拥有丰富的资源,日本、韩国有技术和资金,中国的经济力量在持续增长,对外投资和贸易的能力也都相应地显著增长,各方的经济要素可以在此汇聚产生聚变效益,可以成为全球的经济金融贸易的集散地,成为全球新的经济增长极。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分析说,“中俄两国的经济体量比较大,边境互联,加强中俄之间的合作,利于双方;而韩国的制造业和国际贸易能力非常强,东北又是一个老制造业基地,面临转型升级,通过中韩合作,无论对中国东北的振兴还是对韩国拓展国际市场都非常有利。”
布满荆棘的道路 难能可贵的共识
上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提出和推动多国共同开发图们江三角洲,标志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很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也在加快,可是,相形之下,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却显得不尽如人意。
多年来,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东北亚区域开发合作,一直将参与东北亚区域开发合作视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途径。不仅东北振兴“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均明确提出了我国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而且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指向更加明确的区域开发规划,重点部署东北亚区域开发合作的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
《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将连接中、俄、蒙、朝的东北亚国际大通道以及其他跨境经济合作项目确定为该地区的合作开发重点内容。《中国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规划纲要(2012-2020年)》,则进一步明确部署了我国东北沿边地区参与东北亚次区域合作优先领域和重点项目。
可是,经过近20多年合作开发,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尽管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但总体来说并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
那么,相对于其他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而言,为何东北亚的区域合作进展迟缓,问题的症结何在?
政治方面,东北亚区域合作遭遇着重重困难,合作的氛围难以形成,共识难以凝聚。朝鲜的不开放状态对其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作为构成极大制约。
nlc202309090054
经济方面,俄远东地区远离该国政治经济中心,俄联邦政府对其关注和投入相对不足,使得这一地区的发展长期游离于国家战略之外,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远东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该地区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有限,欠账很多。
体制方面,通关的便利化程度低,制约了货物和人员的流动。俄远东地区还对来自中国的一些投资或劳动力输入设置了重重行政障碍,行政机构在执法和业务推展过程中也存在种种腐败现象,投资软环境不佳。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长期积极参与和推动东北亚区域开发的努力还没有取得预期成果,连接中、俄、蒙、朝的东北亚国际大通道部分路段迟迟没有启动建设,部分路段和港口则一直处于“通而不畅”的状态;许多中俄跨境合作项目进展缓慢,部分规划项目甚至处于搁置状态;大图们区域合作开发也乏善可陈,不仅各领域合作没有取得实质进展,而且一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大力调整合作机制。
专家指出,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入重大调整时期,在东北亚地区,和平与发展是主流趋势。但是,冷战格局遗留的一些问题仍没有解决,地区安全与信任机制十分脆弱,存在一系列影响本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冲突和不确定因素,这就需要东北亚地区国家加强沟通、协调和合作。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国家发展战略的互动对接,有利于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为建立亚洲经济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特别是,中国提出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将为东北亚区域合作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东北亚终于迎来大机遇
可喜的是,当前,东北亚区域开发合作正在出现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其中最主要的是俄罗斯将更加重视远东地区开发和推进能源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努力。尤其是,俄罗斯一改迟疑、保守的姿态,积极加快实施远东大开发战略,规划在远东地区设立14个跨越式经济发展特区,特别是实施国际自由港政策。
同时,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战略、蒙古“草原之路”战略对接,共建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俄罗斯大力推进远东开发,韩国提出“欧亚倡议”,中韩FTA正式签署生效,这些均为区域合作创造了有利契机。
特别是,一直制约图们江区域合作的机制问题,正在发生历史性转变。中、韩、俄、蒙四国一致决定,将“大图们倡议”升级为独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从而推动图们江区域合作更加务实,更加具有法律约束力。此举必将对东北亚区域合作,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现在,中俄毗邻地区合作全面推进,同江铁路大桥等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取得积极进展。面向东北亚区域的开放合作格局初步形成。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和黑龙江省及内蒙古东部沿边开发全面推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效显著,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在黑龙江,百年口岸绥芬河,打开龙江出海口,发挥毗邻俄东方港、纳霍德卡港的优势,既常态化运营了“中俄外”模式的跨国联运,也在“中俄中”模式的内贸跨境运输上开创了崭新局面。
如今不论是出口到韩国、日本或欧洲国家,还是运往上海、广东、宁波等国内东南沿海港口,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摒弃了以前海运只能走大连港和营口港的传统模式,选择自绥芬河市出境,“借港出海”。
在吉林,因“借港出海”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出海口”,打通了对外开放通道,东北的很多物资可以从珲春“借港出海”。这是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一步棋。近几年,珲春的口岸过货量和人流量分别在以年均80%和20%的速度增长。
2013年12月,珲春—马哈林诺铁路口岸恢复国际联运。自班列开通以来,货运量几乎每年翻番增长。2014年,货运量达到60万吨,2015年在100万吨以上,2016年的目标是200万~300万吨。目前,已有多条从这里出发,经由俄罗斯扎鲁比诺港,到达日韩的陆海联运航线开通。珲春市近年来先后开通了中俄韩、中俄韩日等陆海联运航线,都是经过扎鲁比诺港进行中转,这些航线现已成为连接日本海沿岸各国的“黄金航线”。
另一边,珲春经朝鲜罗津港至我国南方沿海城市的“内贸外运”跨境运输通道获得国家批准。从朝鲜罗津港起航,在海上航行980海里,大约3天后就能抵达上海浦东港码头,比境内运输节省了2天时间,这极大地降低了东北地区物资运往长三角的价格。自去年6月开航以来,这条通道保持大约每月3个航次的频率。
目前,在原有仅限于允许运输煤炭的基础上,增加了粮食、木材和铜,抵达进境口岸在原有上海、宁波的基础上增加了黄埔、泉州、汕头和洋浦。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东北地区依托口岸和通道,正在改变东北远离市场的劣势。一方面,加快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形成“两横一纵”的出海大通道(即“满洲里——哈大——绥芬河”、“满洲里——长吉——珲春”两横和“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一纵),通过铁海联运的方式将东北亚与欧洲市场贯通起来,极大地缩短了运输时间和降低了物流成本,也改善了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内陆开放的条件,进而加强了中、蒙、俄三方的经济联系,促进地区优势互补。另一方面,主动面向俄远东地区开放,继续推进口岸建设,从北、中、南三线铺设跨江公铁大桥,对接俄远东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加工贸易产业。
打造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的中心枢纽
4月份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发7号文件)提出,支持哈尔滨建设面向东北亚地区的航空枢纽,研究加快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政策;《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国发62号文件)明确,支持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而吉林省政府日前正式批复《长春新区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作为我国第17个国家级新区,长春新区将打造东北亚地区门户枢纽机场和国际内陆港,以此助力东北亚区域国际物流中心和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建设,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
nlc202309090054
推动区域内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相关专家还建言:一方面,加快东北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特别是黑龙江对俄罗斯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建设,以及黑龙江、吉林与俄远东地区开展陆海联运合作,逐步改善东北地区工农业产品外运的物流条件。另一方面,由东北三省组建共同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平台,继续推动东北区域内部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特别是跨省高速公路、桥梁、铁路等建设,实现高速公路网覆盖到所有的县。
深化资源优势共享方面,《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5》提出,实施蒙、俄资源异地加工转化战略,继续推进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蒙古煤炭、有色等资源输出线布局,改善吉林、辽宁铁路沿线石化、天然气、煤化工等项目资源供给条件;加强政策协调,实施产业资本“走出去”,扩大对俄远东地区种植业、蒙古畜牧业的投资,将农业资源优势与国内市场和加工能力结合起来,不断培育竞争新优势。
构建对外开放的创新平台,也是新一轮振兴东北可以重点突破的领域。
继续发挥现有的综合保税区、口岸等特殊海关监管区域的作用,承接东北亚地区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是有力的抓手。而集中建设一些综合功能强、配套服务完善、符合国家战略意图的海外产业园区,承接“走出去”的企业,将产业输出与政策输出、技术标准输出、要素输出、产业生态输出结合起来,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亦是可行的举措。
现在,吉林长吉图正在谋划建立长(春)珲(春)—哈(桑)跨境合作区,依托俄哈桑跨境物流园、长春综合保税区、珲春出口加工区三个特殊功能区,建立起联动机制,加快集聚发展。
黑龙江哈尔滨市市长宋希斌表示,哈尔滨将充分发挥哈尔滨新区、综保区以及哈尔滨产业园等产业合作平台作用,加快建设对俄跨境加工产业基地,拓展东北亚的路海联运新通道,吸引更多的外向型产业和资金落户哈尔滨,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而抓住《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签订的机遇,加快中韩自贸区核心区建设,设立中韩产业园,面向全球招商,吸引一批外资企业入驻,开辟中韩和世界市场,也将是构建对外开放的创新平台、开创国际合作新格局的重要内容。
中韩自贸协定签署生效之后,各地都在积极寻求扩大中韩合作的领域和空间。目前,吉林省正在积极向中央政府申报建立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中发7号文件),也明确提出选择适宜地区建设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从比较优势和自身特点上考量,在吉林省设立国家级的中韩国际示范区非常必要也十分可行。截至2015年底,韩国在吉林省投资企业已经达到了626家,排在投资国的第一位。长春市以及延边州等地的中韩产业园建设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
许多相关专家还呼吁,依托口岸优势,在东北地区布局建设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吸引俄罗斯、韩国、日本、蒙古参与,共同打造东北亚区域高度自由开放的平台。
东北民俗 篇12
民俗文化存在于人群聚集的地方。不同的地域, 有不同的饮食习惯, 风俗习惯, 每个地方的的民俗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在全国范围之内几乎找不到一处相同的民俗文化。这也正说明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是一项重要的举措。衡水的民俗文化品种丰富, 许多堪称艺术瑰宝。历史上, 衡水灾害频发, 经济萧条, 很多衡水当地人外出谋生, 在外学习技术。出现了一大批的能工巧匠。故土难离, 这些带着技术的能工巧匠回到家乡, 从而带来了衡水的民俗文化的繁荣, 造就了众多的民俗文化产业群。像鼻烟壶内画、武强年画、侯店毛笔、花丝镶嵌、补花、雕刻、黑陶、剪纸以及特种养殖 (宫廷金鱼) 特种工业 (像安平丝网、大营皮毛、强玻璃钢、桃城橡胶、老白干酒) 等, 可谓琳琅满目, 裴声海内外。“衡水三绝” (即内画鼻烟壶、侯点毛笔、徐氏宫廷金鱼) 已经被介绍到世界各地, 并成为衡水的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衡水已经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内画艺术之乡”, 武强被命名为“木版年画之乡”。获得如此众多殊荣, 在全省、全国是不多见的。
衡水旅游文化氛围较低。早在2007年, 衡水就出台了《衡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按照《规划》, 衡水旅游总体形象架构以“千顷衡水传情两画”旅游形象为核心, 凸显“一湖两画”的绝特资源。其中“千顷衡水”指衡水湖, 指出衡水湖原生态开阔水面的绝特景观, 包涵浓厚的生态意蕴;“传情两画”指武强年画和衡水内画艺术。衡水旅游的空间格局确定为“三鱼争头”结构。“桃城区 (含开发区) -冀州”这一环衡水湖地带为“鱼头”, 是衡水旅游的中心发源地, 主要产品类型以生态旅游、民俗旅游为主。而三个以环衡水湖地带为“鱼头”的“鱼状地带”分别为, 以饶阳-深州-安平-武强为鱼身组成的一区, 为北部重点区, 主要以特产类资源和产业类资源串联, 以民俗旅游为主;以枣强-故城为鱼身组成的二区, 为南部重点区, 以产业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串联, 以商务旅游、休闲旅游和红色旅游为主;以阜城-武邑-景州为鱼身组成的三区, 为东部重点区, 以生态类资源组成, 以生态旅游、休闲观光旅游为主。但是就目前来看衡水的旅游业仅局限于休闲观光旅游为主, 民俗旅游发展明显不足。衡水民俗文化优势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民俗旅游的健康发展, 离不开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民俗文化, 以推进民族地区民俗旅游业的发展, 通过多种形式把民俗文化转变为旅游资源, 让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和经营, 让当地人意识到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 让他们有地方荣誉感, 促使他们自觉地保留、传承和弘扬自己的民俗文化而不是盲目地接受外来的文化。民俗文化被弱化、庸俗化或商品化已经成为了部分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弊端, 所以更好的发扬自己的优势, 办出特色, 让游客自发产生旅游动机需要想办法保持当地文化、经济以及社会诸方面的神秘性。只有这样, 才能带来更多的旅游客源, 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民俗文化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引导。2012年成立了衡水民俗文化协会, 举办民俗文化艺术节, 民俗艺术品收藏展览。
其中武强年画博物馆是目前中国年画专业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 而且陈列形式最受欢迎的博物馆。武强年画博物馆经常到中国及世界各地举办年画展, 比如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绍兴博物馆, 另外也在新加坡、西班牙、韩国、比利时, 台湾等地举办年画展, 举办年画艺术节和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委员会年会。百家新闻媒体专题介绍。张仃、启功、冯骥才、方成、旭宇、杨新等知名人士为武强年画博物馆题词。武强年画博物馆成为衡水对外文化交流的一扇窗。
个人民办民俗博物馆, 也成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发展, 旅游资源开发的一部分。衡水有一处民办民俗博物馆。里面陈列着马灯、太平车、食品提盒、剃头挑子……涉及过去人们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用具, 这些都是民间个人藏品, 这些藏品涉及农耕, 车乘, 纺织, 礼俗, 饮食, 家具等各类民俗用品。用自己独特的魅力展示着特色民俗文化。这些对于那些带孩子了解历史, 了解民俗的人来说颇有吸引力。
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已经或正在变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衡水的民俗文化产品, 具有观赏、收藏、馈赠等多重价值, 自旅游业发展以来, 逐渐成为深受国内外游客青睐的旅游纪念品。全国不少旅游景点的内画摊和内画产品, 大多是来于衡水的艺人。近年来衡水旅游业的发展, 也得益于这些民俗文化产品。到衡水开会的、办公的、探亲的、旅游观光的……如果不逛一逛“中国内画艺术之乡展览馆”、武强年画博物馆、以及侯店毛笔厂, 不品一品衡水老白干, 似乎有一种缺失。如果不买上一两件工艺品, 更会留下很深的遗憾。衡水这个以“三农”为主新兴城市,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民俗文化富集的优势, 成功地办上几届国际民俗艺术节, 一定会给衡水的发展带来难以想象的机遇。衡水民俗文化之都的社会认可, 也会为衡水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摘要:民俗旅游越来越成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民俗其实就是民间风俗习惯, 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包括衣食住行, 节日庆祝, 民间歌舞等民间文化。在旅游学的理论上, 会把旅游资源分为两大类, 包括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关键词:衡水,民俗文化,民俗旅游,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6.
[2]王德刚.乡村生态旅游开发与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0.
[3]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