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俗

2024-10-14

广西民俗(精选9篇)

广西民俗 篇1

民俗旅游是一种以民俗文化为主要旅游亮点的旅游类型, 近年来成为除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以外的另一种热门旅游。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的兴起, 其旅游过程中所体现的民俗文化的原真性也一直受人们热议。民俗学的学者对民俗文化提出“伪民俗”“泛民俗”概念后, 出现了“类民俗”的新概念。

一、民俗文化旅游中的“类民俗”

近些年文化旅游的热潮席卷全国, 旅游产业背后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让全国各地大力发展具有文化特质的旅游, 尤其是在民族民俗文化丰厚的地方。民俗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 为了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娱乐需求必定有所转变, 有学者对此就提出“类民俗”这一概念:“在旅游开发中, 具有民俗的外壳, 在风格、名称、外形或内容上类似民俗, 但不是当地人自己创造, 也主要不是为了自己享用, 缺少传承时段的生活现象。”[1] (P151) 这一“类民俗”的概念不同于“伪民俗”“泛民俗”。伪民俗是为了吸引游客, 在人造的一些景观中故意编造各种民俗传说、故事或是在景观上乱造民俗标志物, 并非原来就真实存在于当地的民俗文化。而关于泛民俗, 有学者提出是对传统民俗的克隆、融入和创造。两者概念都不同于“类民俗”。类民俗主要是对目前旅游开发对民俗文化的冲击下, 民俗文化新的发展态势的一种较好的诠释。传统民俗文化具有与现代生活文化存在差异的传统特质、民族特性, 是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因此商业化、模式化、城市化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开发, 使传统民俗文化与旅游项目之间产生冲击和交融。这是民俗文化传承、文化再造、文化复兴的磨合过程。“类民俗”正好解释了该过程的发展特征, 生长态势, 依托于某种传统的民俗活动的外壳为外来游客开展并逐渐开始形成操作规则的民俗活动。

二、“类民俗”现象

广西宜州是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势态较好的一个旅游目的地, 它是著名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 具有浓厚的壮乡民族民俗传统文化。因此宜州以传统民俗文化为旅游开发的资源, 打造了多样民俗特色的旅游项目, 尤其以刘三姐文化为项目品牌。如今, 桂林、阳朔、柳州等地已经不同程度先期开发了刘三姐主题旅游, 比如桂林有刘三姐景观园, 阳朔有《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演出, 柳州已拍摄完成30集电视剧《刘三姐》, 并将拍摄地点改建为“刘三姐”影视城。宜州作为刘三姐的出生地, 通过《广西宜州市刘三姐故里旅游区总体策划》, 运用刘三姐文化唱响宜州。在2010年人民网旅游频道推出的“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评选”活动中, 经过2个月的网上评选以及专家的专业投票, 获得第二名。由此可见, 宜州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三姐故里”这一文化品牌成为宜州旅游建设的重点, 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得到了发展的同时, 旅游开发项目出现了“类民俗”的现象。

(一) 宜州首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

2010年9月, 宜州市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宜州首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 主要活动包括“三姐故乡情”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和宜州民俗巡游、民族狂欢、刘三姐原乡水岸实景演出、“刘三姐杯”广西歌王擂台赛、民间绝技展演、宜州风光风情摄影展、“浪漫宜州、真情你我”篝火晚会、风味美食商品展和三姐故乡体验游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吸引了数十万之众。

这次文化旅游节中许多的民俗文化活动是当地壮族民众在其传统节日的表演活动, 比如像民俗巡游中扁担舞表演、装古事 (即抬阁强马) 表演;歌王擂台赛和刘三姐原乡水岸实景彩调剧演出等等的活动, 都是当地壮民在壮族春节或其他节日期间举办的歌圩、抛绣球、舞龙舞狮以及唱彩调等具有民俗风情的娱乐活动。而刘三姐文化旅游节项目的成功开发, 改变了当地民俗文化展演的节庆时间, 为满足游客的需要, 经过刻意的打造, 创造新的节日活动将大部分民俗文化表演集中性的展示。其中开幕式文艺晚会可说是大型的歌圩会, 其中就有宜州传统的彩调剧、对唱山歌节目, 但更多的是符合现代人口味, 节目经过加工改造带有现代流行元素。这是由旅游而兴起的一个节庆活动, 并非是当地民众一直承袭的节日聚会, 只是为外来游客而呈现的一场盛宴。

(二) 宜州刘三姐故里旅游区。

刘三姐故里旅游区是多个旅游景区的集中地, 其中已有AA级景区的刘三姐故居, 再现当时刘三姐生活的场景, 游客在此可看到树缠藤景观、对歌台、山歌广场等景观;还有颇有人气的壮古佬景区现已建有景区码头、壮古佬寨门、厚兰桥、会景亭、表演场、观景长廊、歌王楼等别具风格的民族传统建筑。还将会打造刘三姐原乡集镇游、歌源竹韵度假村、望妹石生态农业园、水上地质公园等项目。将刘三姐文化完全与整个城市建设结合, 将宜州——刘三姐——山歌这一关联性品牌推广出去, 使人们想到刘三姐就对有宜州有直接关联的了解。依托着刘三姐文化的外壳, 创造一些非当地民众享用的, 仅是为了服务于外来游客的项目是宜州当地民俗文化传播发展的方向之一。

这些景区的打造, 传统民俗建筑得到再现, 景区表演依然会有民族特色的对歌、抛绣球、打陀螺、抢花灯、狮子上刀山以及捞火球等民俗活动。但是这主要服务对象是外来游客, 再现原真的民俗文化不足以满足当前人们的审美娱乐需求, 包装创新是必要的, 因此产生了经过刻意的打造的类似民俗建筑或表演, 并且已被当地受传统民俗文化熏陶成长的人们以及外来游客所接受。按照民俗的基本特征创造或模仿的“类民俗”, 在当地人看来, 它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并且是传统民俗文化的新发展;而在外来游客看来, 这一切都是当地的民俗景观或民俗文化的代表。其中游客感受到的民俗文化的究竟是否本真或真实性有多少都属于“类民俗”所带来的“新生的真实”。

三、“类民俗”现象所带来的收益及问题

(一) “类民俗”现象所带来的收益

1. 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后的经济收益。

宜州作为刘三姐的故乡, 直至1995年才成立旅游开发公司, 开始统一管理和引导宜州市的旅游发展, 以秀美的山水为旅游项目主导, 完善下枧河风景区各项旅游设施, 在广西区内逐步建立起景区的知名度。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起, 而宜州又得益于独特的刘三姐文化资源, 充分挖掘其文化资源, 结合新型旅游商业模式, 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2001年, 宜州市全年接待游客32188万人, 旅游收入2851万元;十年的旅游产业发展, 2010年上半年, 宜州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0.3万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2.1亿元, 旅游业已发展成为宜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逐步成为重要产业。

2.“类民俗”强化宜州刘三姐的民俗文化品牌。

上个世纪90年代, 宜州市开发的“刘三姐下枧河风情”旅游, 可以称得上宜州市最为成熟的第一代旅游产品, 也是宜州市的第一张旅游王牌。但是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 广西各地争抢刘三姐品牌, 刘三姐文化开发的旅游产品异军突起。特别是阳朔《印象·刘三姐》的出现, 已经转移了人们对刘三姐在宜州的这一认识。新刘三姐文化形式吸引了世人的眼球, 大部分人们对刘三姐的认识, 除了电影中的《刘三姐》, 还有就是桂林阳朔的《印象·刘三姐》。如今宜州市再次对刘三姐文化的深度挖掘, 重新将其代表的民俗文化包装在众多旅游项目中, 并把城市品牌打造亦融入刘三姐文化。通过全方位的规划“三姐故里, 宜人之州”的城市品牌, 强化世人对宜州旅游品牌的影响, 同时也延长了宜州各类旅游项目的生命周期, 增强其生命力。

3.“类民俗”的游项目开发利于传播刘三姐民俗文化。

目前宜州市重点打造多个刘三姐文化旅游项目, 其中有刘三姐故居、壮古佬风景区以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等等。刘三姐文化的成为宜州民俗文化旅游的品牌, 目的是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主动愉悦的不知不觉的吸纳了宜州的民俗文化, 借助口耳相传的效应, 传播宜州民俗文化旅游品牌核心价值理念——原汁原味的刘三姐, 借此提升宜州刘三姐品牌的知名度。

(二) “类民俗”现象所引发的问题

1.注意形成有差异性的刘三姐民俗文化旅游。

刘三姐品牌已成为整个广西的一个标志性品牌, 而广西各地也纷纷争抢刘三姐品牌落户当地, 可见刘三姐品牌文化对世人的影响力。宜州对旅游项目开发的依托刘三姐文化为代表的民俗文化, 以商业化、模式化、城市化的模式打造为游客而服务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但是这类似民俗的项目是否就能与其他地方的刘三姐民俗旅游项目有所竞争。比如, 阳朔的刘三姐水上乐园是闻名中外的电影《刘三姐》外景拍摄地, 可观赏秀美的自然山水, 还能体验浓郁的民俗文化:刘三姐对歌、捕鱼表演、傩舞表演和壮乡婚俗等表演项目。这与刘三姐乡的下枧河风景区有相似性, 项目雷同、风格雷同, 就会让游客觉得缺乏新意、创意与个性吸引力。失去特色就会影响民俗旅游吸引力, 因此要避免刘三姐文化民俗旅游的同化。“类民俗”只是传统民俗与新民俗之间承上启下的中间过渡的变体, 是新民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变状态。它在文化旅游中并非指与竞争对手同类的民俗文化, 而是针对自身, 在传统民俗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符合外来游客需求的新民俗文化。创新依然是“类民俗”的民俗文化旅游需要关注和突破的问题。

2.注意“类民俗”向“伪民俗”的发展。

宜州全面发展刘三姐文化, 不仅仅是在民俗旅游项目当中, 宜州满目皆是刘三姐——大楼上、街道旁、穿梭的人力三轮车上都贴着刘三姐的画像, 这些刘三姐不是握着牛肉干, 就是手指蚕丝被、茶叶、粽子等本地特产。这是对刘三姐文化的全方位传播, 但同时也会让人们对刘三姐文化产生偏差性的理解。因为旅游中往往缺少旅游地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些基本常识, 对于其中的文化内涵是一知半解或全然无知。此时, 旅游规划者、组织者的正当引导极其重要。功利性的廉价开发, 只会对文化带来伤害。民俗文化的新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旅游过程中体现其新文化内涵, 不仅是对游客, 更重要的是对当地民众也起到文化教育、文化感染的作用。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是将地方推荐出去的一种方式, 能带动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同时民俗文化旅游的开放, 能展示传播各地旅游文化特色精华。“类民俗”现象的发生不可避免的出现在现当代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当中, 然而这种“类民俗”现象却不完全是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破坏, 在与现代生活衔接, 与市场结合的同时, 它也在进行民俗文化的再创造, 其背后更多的是保护、传承以及展示其本质内涵, 不仅能让人欣赏美丽的风光、感受异族的民风, 更可以品味民俗文化的内质所在。

摘要:文化旅游是近几年新兴出现的旅游新提法, 是人们对旅游需求转变的表现, 民俗文化旅游成为文化旅游的一大产品。在民俗文化旅游中民族民俗文化特质或文化内涵成为其吸引游客的闪光点, 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真实性也成为焦点问题。宜州作为独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 其旅游项目的文化特质以刘三姐文化为重点。本文以宜州民俗文化旅游为例, 浅谈民俗文化旅游中类民俗现象, 并借此提出相关看法。

关键词:类民俗,民俗文化旅游,宜州

参考文献

[1]徐赣丽.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M].民族出版社.2006

[2]宜州市荣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评选第二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OL].http://www.cnta.gov.cn/html/2010-10/2010-10-22-16-18-29367.html

广西民俗 篇2

赶歌圩

邓龙屯壮族歌圩节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每年二月初二,远近群众汇集于此,举行一年一度的壮族歌圩节,赛唱壮族山歌。他们以歌传情,以歌会友,节目精彩纷呈,吸引四邻八方众多群众到场观看,热闹非凡。

看斗牛

上林县木山乡庙会形成于清朝初期,由附近的村民自发组织。庙会上,人们可以兴味盎然地观看斗牛、斗鸡、山歌对唱、狮公舞表演、打陀螺、球赛等多种传统民间活动。还可品尝各种美食小吃,欣赏民俗节目演出。

逛庙会

农历二月初二,当地举行一年一度的文武庙会,祭社游行、舞龙舞狮、赏花灯、唱大戏等活动相继上演。村民则杀鸡宰鸭、摆酒设宴招待亲朋好友,共同祈求新的一年和谐安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土地节

桂东地区客家人称“二月二”为土地节,客家人居住的村边都修建有土地庙。每年农历二月二这天,他们备下煮熟的三牲祭品,带上香火蜡烛、纸钱等到村边土地庙祭供,场面肃穆,以求土地神庇护,得以安居乐业(王建同:《广西客家研究综论》第一辑)。

饮社酒(治聋酒)。传说社日酒可以治耳聋,因此人们称社日酒为治聋酒。宋代陆游《社日》诗:“幼学已忘那用忌,微聋自乐不须医。”又作注曰:“古谓社酒治聋。”清光绪《通州直隶州志》载:“春分后戊日,村之民赛土神,置酒聚饮,曰:‘酒治聋。’”此外,在广西也有此俗记载。民国《来宾县志》载:“盖古者社日饮治聋酒,因以是恐村妇之溺爱耳。”民国《榴江县志》也载有春秋“社日”饮治聋酒的习俗。

广西贺州客家人在土地节做糍粑吃,并且要放棠梨叶,传说是吃了不怕雷公叫。

接社。即娘家在社日接新嫁的女儿归宁。早在宋代,妇女在社日一般不参加祭社活动,而出现妇女于是日“归宁”的习俗。民国广西《桂平县志》《全县志》都载有此俗。

抢花炮

抢花炮的“花炮”是铁制圆环,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然后置于送炮器上。送炮器即铁炮,内装火药,燃放后即把花炮冲上天空,待花炮落下时参加者均可奋勇争夺。按民间传统,只燃放三炮。抢得头炮者,则万事吉祥如意。抢花炮是一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也是一项勇敢者的运动。历经千百年的抢花炮民俗,已列入了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拓展:各地习俗

一、山东

撒灰引龙、打灰囤:

中国山东部分地区农村,这一天有“撒灰引龙”、“打灰囤”的习俗。这一天,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家家户户就开始撒灰了,用簸箕盛着草木灰,沿着自家房子外围墙根密密的撒一圈,因为这条灰线又细又长,形似传说中的龙,所以这个举动也被叫做“撒灰引龙”,寓意把象征吉祥的龙请到家里。除此之外,家家户户还会在门前、场院用草木灰围成一个个圆圈,中间放上五谷、硬币。代表着粮食屯、钱屯,有的囤外再画上梯子,以表明囤的高大。一边用灰画圈还一面嘴里念叨着:“二月二、打簸箕,大囤满、小囤漾”,希望来年家里粮食丰收,财源滚滚。

实际上,撒灰除了象征意义,在实际中也是有用的,在农村,旧式的农家房屋为土木建筑,房舍墙体或由土墼垒砌,寒冬里,墙缝、炕缝自然成了蝎子、蚰蜒、“草鞋底”等毒虫蛰伏之处。惊蛰以后,这些毒虫伺机出动,危害人身。二月二当天,村民便在炕墙下面及房屋墙根底下撒上点草木灰,也有熏虫辟邪的作用。临沂一些地方这一天举办土地会,农户凑钱为土地爷过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以求土地爷保佑有个好收成。

二、北京

吃春饼:

二月二日既然是“龙抬头”之时,许多食品就与龙牵扯在一起。北京民俗食品,一种烙得很薄的面饼,又称薄饼。北方地区还时兴食用面条、水饺等。每年立春日,北京人都要吃春饼,名曰“咬春”。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饼,名曰“吃龙鳞”。春饼比吃烤鸭的薄饼要大,并且有韧性(北京人称为要有“骨立劲儿”),因为要卷很多菜吃。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为的是吃个热乎劲儿。若在二月二这一天吃春饼,北京人还讲究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吃春饼。

吃“驴打滚”:

老北京的习俗,人们喜欢在农历二月二买“驴打滚”品尝。黄豆粉面裹豆沙馅儿的驴打滚外形圆润,有“财源滚滚”的吉祥含义。

照房梁、驱虫:

在北京民间有民谚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老百姓要在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了。二月二时各种昆虫包括毒虫的活动开始频繁,为了避免毒虫的伤害,人们举行一些含有驱虫意味的活动。如用棍棒、扫帚或者鞋子敲打梁头、墙壁、门户、床炕等,以避蛇蝎、蚰蜒、老鼠等虫物。通常还要念吟唱歌谣,如“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不露头。”(天津)。”

三、晋西北

在晋西北地区,人们盛行“司钱龙”,早上太阳未出山,家家户户提一把茶壶,到河边或井上去汲水。按照这一年几龙治水的推算,在茶壶内放几枚铜钱或硬币。汲水以后,随走随倾地洒一条水迹回到家中,将余下的水与钱全部倒入水缸,钱龙就引回家来了,意喻一年发财。“引钱龙”时特别忌说话,以免惊跑了钱龙。

晋西北一些地方的引钱龙,选择一棵大树或一块大石,用灰线围洒一圈。再用红线拴一枚铜钱,先将铜钱置放在灰线圈内,手拉线牵回家中,用容器盖住即成。

广西民族民俗文化资源探论 篇3

一、民族服饰、饮食、居住习俗文化

1. 广西各少数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 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

各民族的服饰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 反映民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 是各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了鲜明民族的表征, 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民俗文化内涵。

民族服饰记载着民族故事传说。民族服饰上的饰纹、图案和颜色, 都有深远的寓意, 记载着民族的神话、始祖的传说或民族信仰崇拜。如白裤瑶妇女衣背上所绣的方形大印图案, 就是传说中当年被土司抢走的盘王印, 绣在衣背上是寓意要世代铭记;男子白裤上绣制的是五条鲜红垂直线, 则是寓意祖先与土司奋战时的手指血痕, 也是对祖先的永世缅怀。又如融水苗族的服饰上有蝴蝶吉祥物, 妇女胸前缀饰的银蝴蝶, 表现了她们对女性祖先的崇拜。侗族服饰图案中的混沌花, 传说是侗族创世女神在地上化身金斑大蜘蛛的花形变异, 她创造了天地日月、动植物和人类, 是创世主神。所以, 服饰上的混沌花表示了侗族对母祖的崇拜。

民族服饰体现着民族风俗习惯。广西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中, 具有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在民族服饰上也有所反映, 如瑶族头饰是缠头和由缠头演变的三角形帽、尖塔帽等, 足饰是打绑腿, 这是因应环境而形成的。瑶族长年生活在大山深岭, 山高林密, 野兽多, 戴三角尖帽可防兽害。另外, 山中荆棘丛生, 上山劳动或打猎, 以布裹头, 可保护头部不被树桠或荆棘勾伤, 打绑腿则是防毒虫、毒蛇咬伤, 还可清除腿部的疲劳。壮族男装一般为短上衣、对襟衫。裤子的裤腰头宽大裆宽, 裤筒也很大, 腰扎布带, 头缠黑头巾, 以赤脚为主, 这也是方便劳动。毛南族男装为右开襟衣, 下穿宽筒长裤, 劳动时扎三角形绑腿, 裹头巾, 束腰带。女装是镶三道黑花边的右开襟上衣, 下着滚边长裤。侗族女性的服饰多为短衣长裙, 衣服的边角都配有花边和飘带, 白褶裙层层叠叠, 穿戴起来, 特别绮丽多姿。

民族服饰蕴含着民族审美情趣。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多为单色布料, 色彩也是一种民族文化, 它积淀着特定的文化内容,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色彩喜好。壮、瑶等民族喜用红、黄、橙等明快的暖色调, 具有温暖、幸福吉祥的之意。苗、侗、水等民族爱用黑、兰、白等淡雅的冷色调, 则有庄重、力量和神秘的之意。各少数民族服饰的图形纹样很丰富, 主要有名花佳木、益鸟灵兽和祥云流水等。这些图纹精心绣镶在不同的部位, 表现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如壮族多用几何图纹和动、植物纹样构图, 造型生动形象, 写实性强。瑶族则以草、花、树、山等自然物为纹样, 再饰以动物纹样构图, 造型富于变化。侗族女性普遍爱好佩带银首饰, 头挽偏髻, 插银梳和银簪, 两耳戴银环、胫着银圈、手戴银镯, 胸前佩银链, 背有S形银垂和六面银砣等, 体现了独特的审美情趣。

2. 民族饮食习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广西少数

民族散居于八桂大地, 因自然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历史发展、信仰习俗和食物品种、思想观念的不同, 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习俗, 创造了丰富的民族饮食文化。

民族饮食习俗独特而丰富。广西少数民族的主食大致相同, 一般以大米为主, 山区民族多食玉米, 辅以薯豆。副食则丰富多彩, 有鲜明的民族风味。如壮族在清明节或三月三, 家家做五色糯米饭, 吃五色糯米饭。五色是红、黄、黑、白、紫, 除白色外都是用相关植物汁浸染, 蒸熟后就成了五色饭。壮族人把五色饭看作是吉祥安康、五谷丰登的象征。又如瑶、苗、侗、毛南、仫佬等族都有腌制酸食、爱吃酸菜、酸肉的习俗, 几乎家家有酸坛制酸品, 日常饮食是无食不酸。瑶、苗、侗族有“打油茶”的习俗, 油茶既香甜可口, 又消食健胃, 驱湿避瘴, 深受各族民众喜爱。

民族饮食规矩和禁忌习俗。各民族在饮食方面都有自己的规矩和禁忌, 形成了独特的习俗。如壮族人进餐时, 父母坐正座, 两侧是儿女, 媳妇坐在公婆对面。瑶族人在饭桌靠神龛一侧上位设虚座, 不坐人, 以示对祖先的崇敬。瑶族人忌讳吃狗肉, 传说犬是瑶族的图腾, 奉为神灵, 因而世代忌食狗肉。毛南族吃饭时, 不能用筷子敲打饭碗, 不能谈丧事和不幸的事, 若在饭桌边打烂碗、杯, 认为是一种不好的预兆。苗族有“分鸡心”的习俗, 餐桌上主家会把鸡心或鸭心夹给客人吃, 意在交心, 但客人不要独吃, 要与主家分享。如若客人独吃, 则被主人认为难以交心。

3. 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形式因民族不同而不同, 民居建设各具特色, 顺天循理, 不违自然, 蕴含着深厚的传统习俗。

民族村寨往往依山傍水, 沿水而居。因山岭陡峭, 常年潮湿, 草深林密, 又有毒蛇猛兽的危害, 所以, 房屋结构多为干栏式建筑。

民族聚居形态各异。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因地形地势、气候条件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形态各异, 但总体特点是靠山沿水, 村后有山林, 村前视野开阔, 背风向阳, 邻近是田地、河流, 方便村民生活劳作和出行。壮族村落的地势比较高, 或坐西向东, 或坐北朝南, 通风向阳。认为朝向东南易得暖风阳气, 人畜兴旺。壮族一般是同姓聚居, 村落大小不等, 大的几百户, 小的十多户。瑶族村落往往是依山势排布, 据险而居, 或在山腰坳顶, 或在山脚坳下。因山高林密, 不讲究朝向, 但以靠近水源和田地为好, 村落一般有十多户, 也有二三十户, 多是血缘关系。毛南族是同族、同姓聚居, 一般不与外族、外姓杂居, 村落房屋分散, 各家互不相连。不同的聚居形式, 展现了不同的民族生活习性和风俗。

民居构造体现南方民族风格习俗。各少数民族的屋建筑形式以干栏式竹木楼房为主, 这种建筑以竹木做材料, 粗直的树木做柱子和大梁, 屋顶盖着茅草、杉树皮或瓦, 周围用竹片钉好糊上泥巴为墙, 也有用砖石从地面砌封起来。建造干栏有一套传统仪式, 首先是请地理先生定方位, 择吉日请木匠师傅到家, 置办酒席供奉鲁班。祭祀后, 木匠在第一根柱上打一条墨线, 叫做“开墨”, 然后才正式动土开工。干栏一般是两层, 上层住人, 中间是厅, 中厅正后上方设祖宗灵位, 节日时供奉祭祀, 祈求祖宗神灵保佑全家安康。左右两边是卧室, 其中夫妻各居一室, 沿袭古俗;下层关养牲畜、家禽和存放杂物, 也可安舂碓或磨坊, 方便加工粮食。干栏式建筑因其通风干爽宜居, 又能防备毒虫猛兽伤害, 而为山区少数民族世代喜爱。如今虽有部分民居使用钢筋混凝土建造, 结构形式也有变化, 但仍大致保留着干栏的结构形态, 传统生活方式和居住习俗依然有很深的影响。

二、宗族关系、人生礼仪和交际习俗文化

1. 广西少数民族一般以血亲为纽带, 构成家庭房族, 几个房族构成一个家族, 具有强烈的宗族观念。

房族内禁止通婚, 清明节共祭祖宗。

宗族关系构成习俗。各少数民族由于自然地理和习俗的原因, 社会关系构成都比较单纯, 就是以血亲为纽带形成代际分支, 构成家庭宗族关系。家族内部较少利益冲突, 比较和睦, 集中家族力量, 可进行宗族活动, 维护宗族利益。如壮族是以五代血亲为房族, 聚居同一村寨。房族内有婚丧庆吊诸事, 各家自觉出钱出物, 相互帮忙。壮族同宗共认相同远祖, 一般有祠堂, 祠堂是族姓的标志, 也是宗族凝聚的象征。每年祭祀, 缅怀祖先, 共聚相欢。侗族也是族姓聚居, 诸事相帮。除祠堂外, 侗族还建鼓楼, 是族人集会议事和娱乐场所。大节气要祭祀祖先, 族长念族谱, 叙述祖先功业, 告诫后辈毋忘祖上, 延续祖德祖功。

民族内部的伦常习俗。少数民族的伦常规矩, 多受儒家思想影响, 遵循传统道德规范。如壮族伦常明定, 房族内禁止通婚, 若有败坏门风、族风者将受到惩罚。通奸乱伦或为非作歹者, 受族人大会的苛责斥骂, 甚至捆绑怒打, 使其颜面扫地, 无地自容。仫佬族宗祠议事时, 全凭族长公论, 若宗族敬祭无故不到, 要革除家祠, 极为严厉。家中老人寿终, 三年期满, 送神位入祠堂, 但要设筵宗祀, 新神牌位才能入龛, 如若不遵, 不准入龛祀奉。族中长幼有序, 尊卑有分, 为尊者以德服人, 下卑者明事知理。同姓不许谈爱通婚, 如违族规天理, 公议逐出, 不准归入祠堂。

2. 广西少数民族的婚嫁、寿辰、丧葬等人生礼俗。

因居住环境、生活习俗、传统习惯和外来文化影响的不同, 呈现出神奇斑斓的色彩。

婚嫁礼仪习俗。各少数民族婚恋习俗, 各成其规, 各有其趣。受传统明媒正娶习俗影响, 即便自由恋爱, 也要按传统礼俗来定亲成婚。如壮族说媒, 有发媒、闯门、踏门、架桥等过程。瑶族的说亲简单有趣, 男家托媒人带八个红鸡蛋到女家说亲, 女家如同意就收下, 然后把红鸡蛋敬在神台, 再分给家人和亲戚吃, 亲事就定了。仫佬族遣媒求亲, 先约定相亲时间, 双方互看人品长相, 如满意, 再看其家境, 若无意见, 即以八字合命, 问卦算命, 如无不吉, 婚事即定。瑶族婚礼仪式很讲究, 无论嫁娶都有几十人的送亲、迎亲队, 婚礼当晚, 喜宴后, 举行拜堂仪式, 供桌摆着五荤五素供品, 点着红蜡烛。新人向天地、祖宗灵位行十二大拜、三十六小拜。再向祖父母、父母行十二大拜、三十六小拜, 婚礼才告结束。苗族婚礼前一晚, 新郎与两个同伴到新娘家接亲, 待到夜半, 从小路把新娘接回家, 尽量不要被生人发现, 否则就不吉利。到家后, 新娘先住隔壁家。次日, 才接进男家, 吃了用麻绳绑的酸鱼, 就在男家开始了新生活。

奇特的人生寿辰习俗。广西少数民族对人生寿诞很重视, 庆贺的形式也与众不同。一般是六十岁开始做寿, 逢十年做一次寿。因环境条件和习俗的差异, 庆寿的规模形式和寿礼各不相同。一般诞辰寿礼大致有:鸡、鸭、酒、肉、果、饼、寿米、寿、寿衣、寿饰、寿帽、寿鞋、寿帐、寿屏、寿镜、寿匾、寿联、布料、玉镯、红包等等, 壮族做寿也有以棺材或寿材这样独特的物品作寿礼, 其意在保佑老人健康长寿, 是一种备棺充寿的习俗。仫佬族要做增寿衣, 择吉日请名裁缝主持开剪仪式, 以一只猪头、一只鸡、一匹布祭祀祖先, 裁缝用银纸做成花红插到香火炉上, 表示主人已到寿年, 再剪一小片布料贴在花红上。祭毕, 开剪裁布制作寿衣。寿衣平时不穿, 送终时才穿。

神秘的丧葬习俗。广西少数民族历来重视孝道, 对长辈不仅在生前尽孝, 逝后同样是视死如生, 以敬畏之情, 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其过程烦琐而神异。在老人病危弥留之际, 先抬到地上的席子, 不能在床上断气。老人去世后, 先洗浴净身, 然后穿上寿衣和寿鞋, 盖上白布, 待吉时入殓。入棺忌哭, 不能让眼泪滴在棺内或逝者身上, 否则就不吉利。遗体盖着寿被, 棺面再用被单或毯子盖上, 棺前放长明灯, 摆着灵牌和供品, 孝男、孝女披麻戴孝守灵尽孝, 哭诉逝者抚育之恩和失亲之痛。出殡时, 道公随棺送葬, 沿途撤米、谷、纸钱。孝子捧灵位、持孝棍, 走在送葬队前。少数民族普遍实行土葬, 也有捡骨葬、火葬、凶死葬、冥婚葬等葬俗。棺木下葬时, 孝男孝女在跪坑前, 道公念咒, 把棺放下坑, 孝子撒上第一把土后, 众人才挖土掩埋。服孝期间, 至亲不脱孝服, 夫妻不能同房, 不坐高凳, 不外宿, 不赶圩, 男不娶, 女不嫁, 不剃发, 不参加歌圩等, 灵牌到守孝期满才焚化, 表示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对逝者的怀念敬重。

3. 广西少数民族虽生活在偏僻山区, 但在长期的社会生

产生活中, 也形成了独特鲜明的民族交际礼俗和社会道德习俗, 并世代传承, 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朴实的社会交际习俗, 广西少数民族素来好客, 热情大方, 讲究礼节, 社会交际真诚朴实。如壮族人与陌生人见面, 往往尊称对方伯父、伯婆、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等, 客气而有礼貌。对来家的客人, 不管认识与否, 都请到家歇息, 待之以烟茶。如若招待客人吃饭, 还把鸡头鸭头夹给客人吃, 以表敬重。侗族待客人也很友善, 男主人会热情陪客说话, 女主人则忙着打油茶, 然后双手捧上, 恭请客人品尝。仫佬族与人交往, 常以歌为礼, 以歌交友, 半路相逢, 也会邀请对唱。客人到家, 酒足饭饱后, 也是相邀对唱, 以尽主家情谊。少数民族的交际习俗没有虚假的客套, 完全发自内心真诚相待。因此, 民族间十分和谐友好。

行善尚义的道德习俗。广西少数民族民风淳朴, 好善尚义, 乐于助人, 彼此尊重, 对世代传承下来的规矩有普遍的共识和默契, 都是自觉维护和遵行。如壮、苗、侗族自古就有打标记的习俗, 在割草、砍柴、开荒、拾粪、打鱼等时, 只要对所属之物打上标记, 如挽一个草结、插一根树枝、挖几块泥土, 就表示其物已有主了, 后来者看到标志, 就会走开, 即使是周围无人, 也绝不会拿走。否则, 一辈子会受到良心的谴责, 在村人面前抬不起头。瑶族也是忠信厚直, 相互间从不防备, 平时外出, 从不锁门, 只用一根木棍横在门扣上即可, 不必担心有人进家偷盗, 地里的瓜果也不会有人乱摘乱拿。借钱借物, 只是口头说说, 不立契据, 借用的人也会自觉归还。村寨里哪家要建房或办婚丧大事, 都是全村帮忙, 慷慨尽力, 一点也不计较。

三、信仰、年节和游艺习俗文化

1. 广西少数民族是多元化信仰, 崇拜多神。

遇事多占卜问鬼, 求神拜佛, 有浓郁的信鬼好巫习俗。乡村重建宗祠、庙字, 修造祖茔。村寨普遍有庙宇, 四时奉神, 烟火不断。

信仰习俗多元化。各少数民族相信万物有灵, 认为星辰风雷、山水草木都有神灵, 会显示灵异。如壮族村边都有神树或神山, 村人供奉膜拜, 祭以香火, 祈求保佑。瑶族砍山、伐林、狩猎前要先祭山神, 求神赐福, 对火神、水神也很敬畏, 火堂终年要留火种, 表示有火神的福佑。新妇过河过桥, 要丢几枚钱币到河里, 祈求水神保佑平安。各民族普遍崇拜地方守护神和民族守护神, 敬奉社王、土地、灶王、雷王、玉帝、观音、盘古、莫一大王等。受道教影响, 有的建玉皇庙, 四时供奉。佛教影响大的地方, 以如来、观音为天神, 建有观音庙或观音阁, 每年也是香火不断, 祈求神灵消灾赐福。

崇拜祖先神习俗。广西少数民族家庭, 一般都在厅堂正中后壁前安放神龛, 神台下有供品桌, 逢年过节都要以丰盛的祭品祭祀祖先, 祈求祖先保佑全家。老人过世后, 在举行葬礼的同时, 在家中神台下立逝者灵牌, 每天供奉, 三年期满, 烧掉灵牌, 列入祖先神位, 享正常祭祀。瑶族也设立祖先神位, 每年过节烧香供奉, 如搬家, 还要把祖先香炉带走。仡佬族祖先神台忌放杂物, 否则就是对祖先不敬。毛南族习俗, 过节时, 大人小孩要烧香跪拜祖先, 祈求祖先保佑平安幸福。

2. 广西民族民间节庆繁多, 每年大节有十多个, 小节上百, 可以说无月不节。

节庆涉及生产、生活、宗教和民族历史等, 或娱神, 或娱人, 或兼而有之, 形式多样, 极富民俗风情。

隆重的传统大节。广西少数民族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全国性大节中, 其过节习俗与汉民族已渐趋同化。但有些传统大节, 仍具有少数民族的特色。如社日祭祀, 社日分春社和秋社。春社祭祀社坛, 祈求社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 人畜平安;秋社时, 村人聚集社坛祭祀, 酬谢社王, 庆祝好年成。还以糯米饭拌猪血做血肠, 煮熟分给各家吃, 以此兆示村人家家兴旺。侗族春社有做艾糍的习俗, 认为艾草是报春花, 吃艾粑就表示开春。秋社则杀猪祭社, 酬谢社王, 全村一起聚餐。仫佬族社日, 把猪肉切成块, 用竹竿串好挂在社庙两边祭祀。然后把社肉分给各家, 以示得到社王保佑。农历七月十四是中元节, 传说这天阎罗王要打开鬼门关, 放出鬼魂到阳间寻找衣食。因此, 人们要祭鬼、赶鬼, 要在大门两边插上桃枝和茅草, 阻止野鬼进家作祟。晚上到村头路边烧香烧纸, 摆上祭品, 让鬼魂吃穿, 不再作祟害人。中元习俗体现了民间百姓的精神信仰, 是最有影响的观念文化。

奇特的民俗节日。各少数民族都有许多独特的民俗节日, 体现出浓郁的民俗风情。如壮族有蚂拐节、牛魂节、铜鼓节、三月三歌节;苗族有苗年、芦笙节、跳香节、斗牛节、拉鼓节;瑶族有盘王节、达努节;侗族有侗年、花炮节、冬节;仡佬族有吃虫节、拜树节、春耕节;京族有哈节;仫佬族有依饭节、牛马节;彝族有跳公节;毛南族有分龙节等等, 节日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令人赞叹。如蚂拐节是壮族古老的祭蛙求雨宗教性节日, 大年初一人们把捕到的第一只青蛙奉为神灵, 再由捕蛙人主持抬蛙、祭蛙、葬蛙等神秘仪式, 祈求蛙神普降雨水, 保佑好年成。苗年是苗族传统节日, 全家要团聚守岁祭祖, 由老人作祭词, 敬念祖先名讳, 每念一位往门外撤几粒米, 再烧纸钱, 洒酒祭祀。鸡啼时放鞭炮贺新年, 清晨, 男人和小孩要赶鸡鸭猪牛羊进栏舍, 妇女到河边或水井挑新水, 以兆示新年畜禽兴旺, 五谷丰登, 家人康泰。苗年还有斗牛、斗马等传统民俗活动。这些民俗节日虽说千奇百怪, 但却能展现出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和传统生活面貌, 是民族特性的重要内容。

3. 各少数民族游艺歌舞, 是各民族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

丰富多彩的游艺民俗。游艺民俗是少数民族群体智慧的结晶和体现, 在日常生活中不但可愉悦身心, 而且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游艺活动中的规则要求, 使人们懂得相互之间要默契配合, 要讲究规矩和原则, 才能达到目的, 促进和谐。如打磨秋就是一项民俗游艺竞技活动, 先把一根粗木作桩固定于空地上, 再用一根长约六米的木杆横立在柱顶上, 使两边等长能转动, 转动时两头时上时下, 犹如推磨, 故名之。竞赛时, 横杆两头人数相等, 双方推磨秋一起转, 跑几步后身体匍匐在杆上, 随杆旋动起伏, 落地一方用脚蹬地, 使杆弹起并向前推移, 旋转时可边唱山歌, 如手伸开不扶杆子, 也能娴熟地上下旋转, 就比出了高下。这项游艺有很强的娱乐性, 同时也很讲究团队的合作。这些千姿百态, 风情各异的民俗游艺, 极大地丰富广西的民俗文化。

多姿多采的民俗歌舞。广西少数民族的山歌、舞蹈、戏剧等种类繁多, 形式各异, 内容丰富, 或以歌传情, 或以舞表意, 展现了各族人民多姿多采的生活情景和朴实开朗的思想情感。如壮族民歌就有古歌、叙事长歌、生活歌、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等。在传统节日, 或是婚恋嫁娶、生子、新房落成等喜庆之事, 壮族人都喜欢以歌相庆, 表达喜悦之情。其他诸如侗族大歌、琵琶歌, 瑶族盘王歌、蝴蝶歌、酒歌、拉发歌等等, 也都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生活信仰, 闪烁着民族智慧与民俗内涵。各民族还有以舞蹈来表现生活和思想情感的习俗。如壮族的绣球舞、茶舞、捞虾舞、师公舞、鲤鱼舞、白马舞、斑鸠舞、白鹤舞、鸿鹄舞、金鸡舞、斗鸡舞、龙鱼舞、蝴蝶舞、翡翠鸟舞、猫舞、凤凰舞、板鞋舞, 瑶族的铜鼓舞、跳猴舞、龙灯舞、白马舞、山郎舞、雷王舞、三元舞、灶王舞, 侗族的多耶舞、巫师舞、春牛舞, 以及苗族的芦笙舞、板凳舞, 毛南族的木面舞、仡佬族的牛筋舞、水族的斗角舞、京族的花棍舞等等, 举不胜举, 充满着生活气息, 表现了各民族绚烂多彩的民俗生活。

总之, 广西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非常丰富, 无论是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味形兼具的饮食习俗, 还是淳朴崇礼的礼仪信仰、异彩纷呈的岁时节俗, 抑或古朴简约的民族歌舞、神奇独特的婚葬习俗等等, 无不令人神往, 不愧为民族文化中一枝绚丽的奇葩, 很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朱从兵, 钱宗范.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

[2]王献忠.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书店, 1991.

[3]覃德清.文化保护与民族发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9.

[4]喻虹.西部民族文化资源建设思考———以广西民族民俗专题资源建设为例[J].晋图学刊, 2010, (4) .

有关广西民俗资源的作文 篇4

壮、侗、苗、瑶等族民居多为干栏式建筑。一般以木为原料,穿桦凿卯,很少用钉,却牢固耐用,对广西这种温热潮湿,山居地斜的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其它民族建筑也大多为木结构。侗族的三江程阳风雨桥和马胖鼓楼就是这种木结构建筑体系的杰出代表。

有关广西民俗资源的作文范文:民族手工艺品

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篇5

1. 民俗涵盖率高。

广西省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丰盛的地区之一, 由于广西少数民族最多。根据相关调查, 中国壮族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广西, 有少数聚居在其他地方。除了壮族, 广西省还有另外十一个少数民族人口分布于此。广西的少数民族民风十分淳朴, 在漫长的历史当中, 产生了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乡土气息浓厚。在这片宽广的土地上, 这些少数民族创造出使人叹为观止的文化, 伴随历史的推移, 十几个少数民族的居民共同将传统民俗文化延续到了今天, 直到旅游业在此兴旺发展。因为民俗覆盖面广, 产生的民俗文化越来越有丰富的内涵, 人们可以研究, 通过欣赏民俗文化享受生活的美好。因为这个原因, 抓住时机努力开展旅游业, 有利于广西省民俗的传播, 使游客对这个地方产生良好印象, 于此同时使少数民族实现富裕, 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进不止。

2. 传统文化数量丰富。

广西民俗文化数量种类相当多, 主要囊括下面几个方面: (1) 传统习俗。中国汉族传统风俗习惯相当多, 例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之道, 在待客之道等方面。广西少数民族, 与汉族的差异比较大。例如瑶族, 始终实行一夫一妻制, 坚持婚姻自由, 碰到自己心爱的男女时采取特别的求爱方式表达内心, 倾诉衷情。白裤瑶是女方主动示爱, 与汉族女子完全相反, 却是直接赠给心爱的对象信物。在待客方面, 侗族自古用打油茶招待客人, 与汉族稍有不同, 但也相似, 充分说明中华民族大融合。 (2) 节日习俗。我国汉族从古至今有春节、重阳节、盂兰盆节等等, 少数民族还有众多拥有本民族特色的节日。而广西的少数民族也拥有着十分丰富的节日文化。

3. 文化古迹丰富。

在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 文化古迹也是一大特色。传统民俗的每个方面都融入了文化古迹的建造过程中, 例如古迹上面刻画的壁画是少数民族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景象, 建筑的取材体现着少数民族传统住宅的风格, 古迹的结构也完整展示了少数民族民居的独特建造形式和建筑艺术风格, 是扩展旅游市场的一个兴奋点。然而, 伴随着历史的推移, 有不少的古迹受到时间的风化和认为的损害, 不少古迹面临毁坏和倒塌, 当前工作的重点便是加大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力度,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让文物古迹得以顺利的传承下去。

4. 民族文化重视化。

随着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其已经成为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提倡传播民俗知识、保护民俗文化, 力争尽所能来留存住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这也是中国人民族意识的体现, 极具重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在这样的大环境中, 不少的人对于民俗文化的发展保护抱有信心, 一批批的民俗文化研究者还在不断的涌现出来。政府注重民族文化的保存与发扬, 使得逐渐多起来的人对民俗文化感兴趣, 想要深入了解, 感受民俗文化当中独特的民族风味, 在繁忙的工作之外还能体验不同风情不同生活的美好。所以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 发展广西民俗旅游资源是一件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的事情。

二、广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的难题

1. 景区景点平庸化。

在广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 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景区景点的平庸化。首先, 每个地区的景区景点都逐步向平庸化靠近, 在景区结构中, 除了自然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外, 其他的能够体现民俗风情景点十分稀少, 游客大多只游玩过一遍就了解了, 不会成为回头的顾客;除此之外, 为了使得景点多一次神秘感, 给景点景区虚构了许多子虚乌有的神话故事传说, 在吸引游客眼光的同时, 也逐渐失去了景点的真实性和信用度。加上虚构的故事大都平淡无奇, 或者严重造假, 往往招致游客反感得不偿失。此外, 在景区规划建造中, 把经济利益放在了第一位, 歪曲了旅游资源开发的真正意义, 一些极有文化内涵、历史研究价值的景点就因为开发资金问题而被丢弃, 使真正具有开发价值的景点埋没, 造成了一种文化资源的浪费。

2. 景区重点模糊化。

一个严重的缺陷还存在于各个景区之中:景区重点不明确。为了取得大众的关注度和丰厚经济效益, 一些景区在景点的文化背景当中掺杂了无关紧要的文化知识, 误导游客走入误区, 民俗文化的精髓无法真正的被了解。并且, 在景区的介绍当中, 出于某种目的把民俗文化曲解, 使民俗文化的特殊感尽失, 民俗文化重点往往被忽略了。而且在旅游者参观过程中, 导游员的素质也是关键。但是很多导游基本都只了解一些皮毛, 甚至非常肤浅, 对景区的民俗文化没有深入了解, 在介绍过程中缺少真实性、可行性, 使得景区游览重点模糊化。在景区内部, 景区介绍十分不清晰, 令游客朋友们的满足感大打折扣。

3. 交通通达度问题。

交通问题对于开发旅游资源来讲可以称为致命一环。首先, 对于广西省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 相当一部分地区的交通条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大部分地区处于偏远的山区, 要想改善交通的现状, 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逐步完善。当然, 所投资金的数目也是相当之大的。再者, 广西的偏远山区由于地形和天气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滑坡, 一旦发生滑坡, 不仅游客的正常行程会被耽误, 游客的安全问题也会受到严重威胁。旅游出行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便捷度的问题, 如果景区周边距离公共交通比较远, 这里的旅游业发展也将面临巨大挑战。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开发开发旅游业本身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 但如果因为交通、品等问题没办法迅速解决的话, 就会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 反而会由于资金花费过多造成资金周转不良, 资金不能快速回笼的问题。导致旅游者自带东西, 这样长此以往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和污染, 导致生态环境的毁坏, 得不偿失。

三、广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问题解决措施

1. 加强调查研究。

在解决广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的过程中, 一个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全面调查, 才能科学合理德进行开发工作。首先需要从广西民俗文化的起点开始开展调查工作, 了解原汁原味的文化、少有人知的民俗资源特色。可以让工作人员走进少数民族村寨, 在少数民族居住区生活一段时间, 谈话和生活交往, 亲身体验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 并如实记录, 把有趣的有特色的风俗习惯整理好, 有利于开发民俗资源。还有可以组织专家论证、安排大会讨论等形式来规范广西民俗文化开发建设, 积极挖掘有价值可利用的建议, 精简建设的规划, 力争准确精炼。其次就是针对广大游客进行问卷调查, 发现游客最景区的兴趣点, 挖掘景区本身最有价值的景观, 根据游客需求来开发景点。

2. 加大宣传力度。

想要振兴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业, 宣传工作必须要加大落实。可借助新闻、网络等途径来传播民俗旅游资源, 把景区内的相关信息传播到媒体上, 使旅游者了解认识景区, 对广西少数民族独特的民俗产生兴趣, 想一睹她的风采。并且, 加强宣传广西的各个少数民族的工作, 让当地群众了解到旅游业的进步发展会对当地整个经济整个社会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带动作用, 让当地群众了解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使他们投身到旅游也中来, 给旅游者展现当地淳朴的民风民俗, 展现出民俗文化旅游的深刻内涵。

3. 完善制度规划。

制度规划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交通制度。交通问题的解决是旅游业发展肯定会面临的挑战。首先要讲的是偏僻的山区里的交通, 要请专业人士来进行道路勘测, 采用最科学最先进的技术来考察论证, 选择最便捷最经济的线路来修建。二是导游制度。对景点景区的导游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培训方法, 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援, 向游客展示广西省少数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三是环境制度。生态环境影响的问题是旅游业的展给广西带来的最大负面影响, 在环境规划之中, 一定要综合各种资源环境问题, 努力对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 找到解决方法, 尽力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进行垃圾和资源的分类回收等等, 尽量在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同时保护资源环境, 为子孙后代造福。

四、总结

广西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对于整个中国来说, 尊重传统文化的一种最好体现。广西的民俗旅游资源本身拥有很大的魅力, 所以在发展中有非常大的优势, 但与此同时开发工程中也会遇到不少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笔者相信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即使遇到问题也总会有解决方案。当然, 方案实施过程之中, 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当地居民的帮助都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参考文献

[1]闫飞.民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建筑空间中的存在方式, 存在价值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年

[2]邢莉.钟敬文的中国民俗学理论新建树——对“多民族的一国民俗学”的探讨[A].纪念钟敬文诞辰一百年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格桑德吉, 斯朗永宗.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相得益彰打造日喀则特色旅游[N].日喀则日报, 2010年.

[4]吴水金.民俗文化中仿生现象的历史考察——以华南少数民族为典型[D].暨南大学, 2003年.

[5]冉砚农.古典文学与民俗文化研讨会上讲话[A].2006贵州省首届古典文学与民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广西民俗 篇6

一、广西民俗旅游的必要性

(一) 广西民族民俗旅游资源丰富

1、丰富的民俗旅游节庆。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 自古就有丰富的节庆文化。壮族的蚂拐节、苗族的芦笙节、瑶族的盘王节、侗族的花炮节、京族的唱哈节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 有较高的开发和旅游价值。值得一提的是现已开发的南宁国际民歌节、桂林山水历史文化节、阳朔的渔火节和啤酒节、北海的珍珠节、凭祥的边关节等, 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渗透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这些现代节庆活动, 在传播文化、促进旅游, 扩大各地的知名度、树立各地的旅游形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2、精彩纷呈的民间歌舞。

人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用美妙的歌声赞美着自己的劳动, 用多姿的舞蹈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广西是歌舞的海洋, 歌仙刘三姐的歌声随着各种媒体的传播和推广也树立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南宁的国际民歌节让广西的山歌走向了国际的舞台, 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传唱。从某种程度上推广了广西的民俗文化, 自2006年, 由我国张艺谋等著名导演在阳朔导演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 更是让山水与歌舞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成为广西的又一旅游新亮点。

3、各具特色的服饰、饮食、居住习惯。

广西有着独特的地方性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如壮族男子多穿青布对襟上衣, 女子多穿无领斜襟绣花滚边上衣, 下穿绣花滚边宽脚襟子或青布蜡染的褶裙, 腰束绣花围腰, 脚穿绣花鞋, 头缠各式花巾, 还有瑶族的五彩斑斓的服装, 象征瑶王的五个手指印的各种图案等等。众多的民族服饰, 魅力奇异, 构成了各地独特的民族风情。古今往来, 素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饮食也充满了亮点。打油茶是桂北少数民族侗、壮各族的一个特有的饮食习俗。“有客到我家, 不敬清茶敬油茶”是侗族的规矩。广西的酒文化也是非常有内涵的:瑶族的糯米甜酒、苗族的过寨酒、彝族的“秆秆酒”无一不承载着少数民族的热情与好客。此外, 广西各地区的特色小吃也应有尽有:南宁的老友粉、桂林的桂林米粉、柳州的螺丝粉、梧州的艇仔粥等等, 都颇具特色。建筑风格独树一帜。苗族的吊脚楼、侗族的风雨桥和鼓楼都充分体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目前, 这些文化世俗也逐步被人们所挖掘, 出现在一些民族风情园中, 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认同, 收到了理想的效益。

(二) 广西民俗旅游开发是大势所趋

1、开发民俗旅游是由广西的现实情况决定的。

广西是全国有名的旅游资源大省, 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且品位高。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其境内居住着壮、汉、苗、瑶、侗、仫佬族、毛南、回、京等12个民族。其中全国90%的壮族人口居分布在广西。长期以来, 各族人民生息和繁衍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共同劳动和共同斗争, 创造了广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构成了一个完整博大的民俗社会。而且广西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 其民俗风情古朴原始, 传统文化完整。可以说, 广西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缩影, 它融合了西南十几个少数民俗的文化精华, 对于开发民俗旅游有着极大的优势, 广西发展民俗旅游是时代的要求, 必须与时俱进, 抓住时机发展。

2、广西发展民俗旅游前景广阔。

俗话说, “越是民俗的, 就越是世界的”。广西的民俗历史悠久, 内容丰富多彩, 在我国是少有的, 只要好好开发利用, 必定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成为广西旅游发展的又一亮点。另一方面, 民俗旅游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旅游开发项目。只要合理开发利用, 从实际出发, 利用本身所特有的优势, 如建筑、服饰、风味食品、民族歌舞, 只要稍加整理、修饰就能保持古朴的民风、特有的风情, 就可以以此招揽游客。而且通过旅游, 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经济, 特别是对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 可以帮助这些地区摘掉贫困的帽子, 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旅游扶贫的目的。

二、广西民俗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一) 民俗文化处于浅层次开发被同化

广西民俗旅游资源大都仍处于浅层次开发, 没能充分体现广西民俗旅游文化的精华, 没有发掘其文化内涵, 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民俗文化被同化, 在改革开放以前, 一些边远地区少数民族, 由于与外界接触少, 其民俗文化能世世代代继承下来。

然而, 随着国家的开放, 异地、异国文化介入, 使旅游地的民俗文化被冲淡和同化。如广西在未开发之前保留着大量淳朴的民风和民情, 然而, 当国外旅游者进入后, 取而代之的是衬衣、西装和各种流行的长短裙, 穿民族服装的人少了, 铺着青石板的街道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被柏油马路和水泥建筑取而代之, 当地的传统与文化逐渐消逝。

(二) 民俗旅游项目庸俗化、艺术化、舞台化

民俗旅游项目有庸俗化、艺术化、舞台化的趋向, 以致一些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也一一退化;民俗旅游魅力无穷, 并非说明民俗旅游资源就可以信手拈来, 随心所欲地开发。民俗旅游之所以有强大的吸引力, 在于其深厚文化内涵, 而不是那种随意照搬、盲目建设、重经济轻文化。如在桂林有些地方, 以民俗风情表演为幌子进行强制“捐献”, 结果游客大呼上当, 于是对它敬而远之。还有些地方在优美的旅游胜地人为建造《西游记》、《封神榜》等所谓文学名著景点, 不仅工艺粗糙, 而且用封建迷信甚至恐怖的东西来招揽游客, 最终也落得“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尴尬境地。

(三) 开发重点不突出, 民俗旅游产品雷同化

开发重点不突出, 民俗旅游品雷同化, 过度开发, 将一些现代建筑材料盲目地渗透到古街民宅中, 降低了民俗风情的纯度,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旅游业成为朝阳产业的今天, 保持少数民族的异地文化的原汁原味, 以及先进文化的合理渗透, 已成为克不容缓的问题, 也是能使本地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得以保持的关键所在。因此, 我们必须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三、广西民俗旅游开发的对策

(一) 因地制宜, 挖掘、开发和建设各具特色的新景观、新产品

民俗旅游资源散存在各地各处。开发, 就是要使这些散落在民间或各地的民俗资源具有招揽游客前来观光的能力。既包括对新开辟的旅游区中民俗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 也包括对原有的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建设。

俗语说“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要依靠当地所拥有的固有资源, 就地取材, 因地制宜地从当地的资源特点出发, 利用本身所特有的优势, 如建筑、服饰、风味食品、民族歌舞等等, 保持古朴的民风、特有的风情, 同时又要让现代生活中新的民俗脱颖而出。

如仡佬族民俗村可建造罗城仡佬族, 与宜州市下岘河的刘三姐壮乡民族风情游相结合, 成为一个旅游区域。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旅游的效率和提升其吸引力, 同时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防止各种追求片面效益, 置传统道德于不顾的行为的发生, 做到民俗不俗, 俗中有雅, 这样才能符合广西的区情和合理开发的要求, 以确保民俗文化得到弘扬和保护。

(二) 要注意培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

现代的旅游业已不仅仅只满足于单纯的游玩,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它的发展前景是空前广阔的, 广西作为一个旅游大省, 要在旅游业中抢占先机就必须强调良性的发展, 而人才是发展的关键所在, 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研究人才的培养和相关学科。

我们要下大力度对人才的培养, 特别是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广西这类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高校, 如广西大学、广西师大、桂林工学院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这些高校已积累了雄厚的民俗文化和旅游人才的培养经验, 特别是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近年来增加了艺术表演、会展旅游等专业, 更是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桂林旅游学院筹备正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做法, 必将大大有利于广西乃至全国旅游业的发展。

(三) 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 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 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 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将相关信息展现给大众。

广西在民俗旅游的宣传、推广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例如, 多次参加国内外举行的旅游说明会, 参加各种各样的旅游博览会和交易会, 这些都从不同侧面对广西民俗旅游进行了有效的宣传, 在以后还需要继续不断地加强。

(四)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民俗旅游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一旦过度开发, 不注意保护就会枯竭乃至消失。科学合理地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扬, 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方面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对民俗旅游资源环境进行评估, 科学规划旅游的接待量, 制订年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规划, 把民俗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

另一方面要依靠政府和媒体的力量, 向公众传播有关的保护民俗资源的意识, 加强民族意识, 使少数民族群众能辨证地对待自身传统和生活方式, 防止民俗被庸俗地同化。

摘要:广西旅游资源丰富, 区位优势明显, 旅游产业基础较好。经过多年的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的建设, 广西旅游业正日益显示其独特的魅力, 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前来广西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但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何整合现有资源,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我国政府各部门调整和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和旅游经济布局。因地制宜, 开发新景点、新产品, 培养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人才, 从而建设成为特色鲜明, 设备完善, 服务一流, 驰名中外的旅游强区。

关键词:广西民族,民俗旅游,对策

参考文献

[1]、吴忠军.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M].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1.

广西民俗 篇7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价值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体育期刊及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的资料和专著。了解目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内涵、特点, 为本研究找到适宜的切入点。

1.2.2 逻辑推理、归纳分析法

主要运用归纳、综合、分析的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 探索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价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2.1.1 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民俗体育是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化、仪式化的传统体育文化体, 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 也是一种生活文化。[1]民俗体育是依附于一定的民俗文化母体中, 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体, 并是民俗文化母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民俗体育文化的特征主要有:第一、民俗体育是民众日常生活中的风俗习惯所传承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文化, 也是顺应人类的社会生活需要而产生的, 是民众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同时也忠实地为民众的生活服务。第二、在一定民众的生活中有许多林林总总的体育文化, 在这些体育文化中具有模式性和生活化的体育文化才是民俗体育文化。这种民俗体育的结构、程式被一定的民众共同遵循以及不断重复, 这些民俗体育的程式、结构都相对比较固定。第三、民俗体育是一种仪式化的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是和一定的仪式结合在一起的, 这些仪式往往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也可以说民俗体育通常是整合在这些祭祀仪式和习俗中的一种体育文化。第四、民俗体育作为一种传统体育, 是可以世代延续, 可以传播和发展, 并在一定时期的延传下形成。

2.1.2 民间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民间体育是指存在于一定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 尚没有高度组织化、制度化、专业化开展的体育活动[1]。

民间体育文化的特征主要有:第一、民间体育都是民众所创造的, 任何民间体育都可能为任何民众所享用。第二、有的民间体育具有世代相传和延续的特点, 而有的没有这一特点, 民间体育的外延非常宽广。第三、民间体育组织化、制度化、专业化程度较低的特征, 意味着民间体育自身的特殊性并不非常明显。

2.2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价值

2.2.1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承, 对于民俗、民间体育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完善和整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民俗、民间体育文化具有传承民族信仰、传授生存技能、展现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交流、抒发生活激情和培养审美情趣等功能[2]。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 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么佬、毛南、回、彝、京、水和仡佬等12个民族。民族节日有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达努节和盘王节、苗族的踩花山、仫佬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 以及别有风味的打油茶等充满着浓郁民族风情的节日活动, 每个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传统节日的体育项目和主体文化, 如:花炮节是流行于广西三江、龙胜、融水等地侗、壮、苗、仫佬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花炮节原为还愿求嗣的民间宗教仪式, 现已发展为群众性文体活动, 并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苗年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东南亚部分地区苗族的传统节日, 祭牛栏神, 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及耕牛的平安和兴旺, 举行大型芦笙赛、摔跤、斗马、斗牛、斗鸟等活动。这些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和主体文化的传承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式: (1) 言传身教, 言传注重对所学技术动作的理解和感悟, 身教重点在于模仿传授者的肢体动作, 言传身教作为一种具有高效率的传统体育的传承方式, 被传承者在长者的教授下逐步学习和掌握了传统的体育项目, 尤其对那些技巧性和危险性较大的体育项目, 他们经常采取言传身教的形式。 (2) 通过亲历亲为, 激发少数民族群众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 这为广西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基础。 (3) 原始的宗教仪式是为族民消灾祈福, 文化色彩十分浓厚。其仪式和文化底蕴通过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运动传承。民俗、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很高的教化功能, 可以传承和弘扬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培养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竞争意识。

2.2.2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价值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民俗、民间体育文化是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凝练而生动的表现形式, 展示民族精神、促进世界各民族间经济交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文化性质日趋增强的今天,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逐渐成为一种可供开发和利用的人文资源, 对广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少数民族旅游的开发起了一定的作用。伴随着广西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 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间体育特色项目不断被列入经贸之中, 商业表演, 服装、器材、道具的生产与销售等带动经济的发展, 游客、周边群众的参与和消费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在最近几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中, 不仅各比赛项目的场地广告都有企业购买, 就连不少表演项目也引起企业的关注, 运动会的吉祥物等纪念品销售越来越火爆。民族运动会的品牌价值正在被社会与企业认同, 企业认识到了民族运动会资源的珍贵性, 也是企业宣传自己形象、扩大影响力的一次绝佳机会。除了运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媒介传播手段, 还大量运用了户外媒体等传播方法进行广泛的宣传。宣传城市形象、展示城市风采、提高城市知名度与美誉。

2.2.3 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健身价值

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具有显著的简单易行、老少皆宜的灵活性、娱乐性、健身性和传承性等特点, 不仅有很强的健身价值, 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3]。比如广西的北部、南部、东部、中部广泛流传的打长鼓, 广西南丹县的打陀螺, 壮族世代相传的赛龙舟、抢花炮、抛绣球等, 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传统体育项目, 既强身健体, 延年益寿, 又举杯竞技性和表演性, 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推动了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广西举办的民族运动会和民族文化节, 一届比一届好, 一届比一届影响大。传统节日里的民俗、民间体育被纳入比赛项目中, 大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规则的制定, 以及对民俗、民间体育项目和文化的宣传、推广让体育爱好者和体育健儿们欢聚一堂, 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和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人们通过参加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 得以强身健体、愉悦身心, 减缓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压力、疲劳, 使情绪得到有益的调节和放松。特别是传统节日中的那种“难、新、美、高”的运动项目, 那种“健、力、美”和谐统一于一体的表演, 给人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 对各种不同心理状态的人都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

3 结论

3.1 广西地区的人们参加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活动主要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擅长的项目来选择其体育活动方式, 因此, 必然要不断地改造和完善现有的民俗、民间体育活动方式, 以能达到最佳的运动效果, 推动民俗、民间体育的延续与转型, 从而推动广西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运动的发展与创新。

3.2 广西举办的民族运动会和民族文化艺术节等, 带动着广西地区各种活动与经济一体化, 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项目具有可观赏性和参与性的特点, 被广大游客喜欢, 既拉动了旅游业, 也促进了广西经济的发展。

3.3 广西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具有的延续作用与民俗、民间体育文化所具有的民族特色并没有消失, 特别是文化融合性所带来的人文精神, 在进入一个新的社会阶段后, 民俗、民间体育文化仍然具有原来的意义和价值。

摘要:从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出发, 对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民俗、民间体育文化的价值进行分析和阐述, 为唤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关注, 以及对民俗、民间体育的关注, 让体育文化的价值得到发挥, 使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民间体育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普及和推广。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王俊奇.也论民间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概念及其关系[J].体育学刊, 2008, 15 (9) :101-104.

[2]唐云松.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满族八旗冰嬉的历史考证[J].满语研究, 2007, (1) :109-114.

[3]张冰松.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价值研究[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7, 8 (16) 4.

[4]杨香花.民族传统节日旅游资源特征开发价值与原则的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 (6) .

广西民俗 篇8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以宾阳炮龙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为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图书馆查阅相关研究的书籍、报刊、百度等并通过以“炮龙节龙”“炮龙文化”“传承与保护”等为关键词检索并查阅中国期刊网 (CNKI) 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两大大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资料, 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以及构思的素材。

1.2.2 专家访谈法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和掌握炮龙文化的历史, 作者在写作期间多次前往宾阳跟相关的炮龙文化传承人、管理人员、专家和群众等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访谈。

1.2.3 实地观察法

为获得更感性、更真切、更丰富的一手材料, 利用前往宾阳观看炮龙节的机会, 仔细观察和思考炮龙节的各个环节, 搜集相关的资料信息与数据。

1.2.4 逻辑归纳法

依据研究的逻辑性, 对相关基础理论原理进行逻辑归纳, 形成本研究的基本理论体系。

2 宾阳炮龙节的历史起源、制作工艺、表演方式和功能

2.1 宾阳炮龙节的历史起源

关于宾阳炮龙节的起源探讨, 当地人也说不清道不明, 更没有准确的文献记载。因此, 对于炮龙节的起源, 一直流传着三种历史传说;

第一种传说:北宋皇祐年间 (即公元1052年) , 侬智高叛乱, 建“大南国”, 随宋仁宗派狄青率领大军征剿叛军。狄青率领大军抵达昆仑关外时, 侬智高借助昆仑关难以攻克的险要地势死守, 狄军久攻不克。适逢元宵佳节, 为了迷惑侬智高, 狄青决定夜袭昆仑关, 狄青利用中原人善舞龙这一特点, 让士兵在正月十一扎龙张灯结彩、提前欢度佳节。侬智高探知此事后, 对狄军大大放松了警惕, 撤消了昆仑关守军, 狄青准确抓住战机率领大军连夜攻克昆仑关, 平叛侬智高叛军。因此, 当地人们认为舞炮龙是一种平安、吉祥、喜庆的象征, 并作为一项民间习俗延续至今。

第三种传说:根据《宾阳县志》记载, 清代时期, 宾阳一带共发生过六次瘟疫, 死者上千人[2]。由于鞭炮中的火药含有大量的硫磺具有驱邪杀菌, 免除灾难的功效, 为了消除老百姓的恐惧, 防止瘟疫蔓延, 消灭瘟疫[2]。当时, 有人建议舞龙时顺带着燃放鞭炮, 经过300多年的发展, 演变而成就了现代的“炮龙节”。

第三种传说:宾阳“炮龙节”在明清时期已十分盛行, 最早起源于卢氏家庭。1664年, 卢氏三兄弟为谋生由广东水花门楼搬迁到宾阳圩镇[3]。长期的离家在外, 老母亲的思乡之情日渐浓烈, 因而出现其母在正月十一舞炮龙的精彩一幕, 自此舞炮龙便成为了宾阳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传统节日传承下来。

2.2 炮龙的制作工艺

龙头、龙身、龙尾是炮龙主要构成部分, 龙长约25~35m, 一般以9节为易, 龙头重约30kg, 龙身重约5kg, 龙尾重约20kg。炮龙的制作方法看似简单, 制作工艺有严格的考究, 龙头、龙身、龙尾的重量是以炮龙长度的大小来选取。炮龙的制作需要大量的竹篾, 需要用刀子把竹子切成大小不一的竹篾, 选取的竹篾要有良好柔韧性, 易弯曲定型。龙头、龙身、龙尾的框架定型后, 里外各裱一层砂纸, 中间裱一层水泥纸, 由麻绳把他们维系联成一体, 龙眼暂时用红布遮住, 含在龙嘴里的龙珠用毛竹编制后裱上砂纸并涂上红漆, 龙头裱上金银反光纸, 再涂上彩色油漆进行点缀, 人们对龙爪所需的彩纸讲究不大, 龙爪用稻草和黄麻制作好后, 裱上砂纸, 接在龙的前胸处。龙身用浸过盐水的黄布和麻绳连接, 黄布上印有龙鳞。龙尾用老竹篾编制, 多呈现“S”形和近似直角三角形[4], 分别依次裱上白砂纸、报纸和牛皮纸, 最后再裱上一层砂纸便于涂色。炮龙的制作材料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特殊材质和经过特殊的手段加工过:制作炮龙选取的纱纸富含纤维, 韧性大, 耐拉扯, 经受的住鞭炮的狂轰滥炸;砂纸和麻绳经过盐水的浸泡, 能防止燃烧。

2.3 宾阳炮龙节的表演方式

开光, 是舞炮龙前的祭祀活动, 用三生:生公鸡、鱼、肉, 来祭神灵, 道公念完咒语后, 道公念完咒语后, 打开包龙眼的纱纸, 用公鸡血点龙的眼睛[5]。经过开光的炮龙犹如苏醒的东方巨龙, 立时抬头腾空而起在老庙盘旋飞舞。随着一声炮响, 正式点燃了狂欢的气氛, 炮龙开始从老庙翻、腾、穿、游, 伴随着炮声走街串巷。只见一个个龙脚在鞭炮的爆炸中赤裸着上身, 身手矫健的游走于炮林弹雨之中, 龙脚与龙脚之间交替衔接, 配合默契的完成每一个动作。这时早有街道两旁的居民在自家门口和阁楼上准备好鞭炮恭候炮龙大驾, 炮龙每舞到一户人家都会受到这户人家鞭炮的热情问候, 只有这户人家的鞭炮燃放完, “龙脚”们才能舞着炮龙接受下一家猛烈炮火的洗礼, 直到最后一家鞭炮燃尽为止。龙头是受鞭炮攻击最多的地方, 在这个欢乐刺激的氛围中, 经验丰富, 胆大的老龙脚兴起时, 直接把一串串燃放的鞭炮挂在身上或拿在手中任凭鞭炮的肆虐, 引的观众欢呼连连, 直把节日推向高潮。伴随着炮龙在街道中的翻、腾、穿、跃, 也有胆大身手矫健的大人, 孩童在炮龙之中嬉戏打闹, 往来穿梭于龙肚之中, 趁龙不备偷剪龙布, 剪龙须。据传, 炮龙作为神龙的化身, 龙布, 龙须乃是吉祥之物, 人们把吉祥之物放在家中, 预示着身体健康和神龙到家, 保证五谷丰登, 人财两旺, 年年都是好兆头。炮声不息, 舞龙不止!最后只剩一副龙骨, 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者指挥着族人燃起火堆, 奏响八音, 把炮龙投入火中, 在熊熊的火海之中真正的化龙升天, 炮龙狂欢节才算画上圆满的句号。

2.4 宾阳炮龙节的功能

2.4.1 增强民族凝聚力, 促进人际交流

宾阳炮龙节的精神实质在于强调人与人,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对塑造宾阳民众的社会心理和创造人们之间的和谐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宾阳人民通过一年一度的炮龙节活动, 来达到祈福和激励人们团结奋进的目的。由于其活动在进程中要求群体合作, 不仅建立了人与人之间的伙伴、朋友关系, 还促进了当地群众之间的交往和联络, 加深了群众之间的感情, 形成了睦邻友好的邻里关系。人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 每年炮龙节吸引大量外来游客融聚宾阳, 共享佳节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不仅有利于炮龙文化的传播, 促进民俗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对构建友好和谐的城镇关系有有积极的意义。

2.4.2 传承功能

具有悠久历史的“炮龙节”是一项民俗文化活动, 广泛的群众性使其得以传承, 并于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宾阳炮龙节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经过当地人们的创造, 逐步完善的集人们智慧的一种偏于感性的集群民间艺术, 并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 不仅继承中华龙文化的精髓, 还结合地方发家创业的人文精神, 开创性的发展了炮龙文化。2004年1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与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首府南宁;2010年2月, 受邀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新加坡装艺大游行表演”引起高度关注和反响;2013年炮龙节, 元宵节期间, 宾阳炮龙前往台湾与盐水蜂炮双炮共鸣, 这也是桂台两地首次进行民俗文化交流。即为宾阳炮龙节的传播搭建了对外交流的平台, 也对外展示了炮龙文化的独特魅力, 促进了新时期炮龙文化的融合与发展。一年一度的举办, 积极的对外交流对其起着传承作用。

2.4.3 健身、娱乐功能

宾阳炮龙节是一项要求人们直接参与和人与龙共同完成的民俗体育活动。在正月十一晚上, “龙脚”要舞动炮龙在街道中翻、腾、迎、跃, 街道两旁居民和游人往龙头、龙身、龙尾狂扔鞭炮或在炮龙中嬉戏打闹, 来回穿梭龙肚都需要人们以运动的形式完成, 不仅能提高人们的身体方面的健康发展、, 还能使人们在参与中享乐其中。吸引了大江南北的游客与当地人共同欢聚宾阳, 在欣赏神龙带来的视觉冲击, 还让他们的情感得到了舒展, 身心得到了快乐。

2.4.4 促进宾阳旅游经济的发展

根据宾阳官方统计, 2013年宾阳炮龙节期间共有100多条龙同时狂欢, 吸引了广西省内外游客57.5万人与当地群众一起狂欢, 直接创造出1.45亿元的经济效益。游客的数量和经济的收入已经远远的超过往年, 带动了宾阳旅游和服务行业的有效发展, 使炮龙文化走向“文旅结合, 体贸联姻”的发展之路, 成为促进宾阳经济发展的一大助力。

3 炮龙文化在传承与护中遇到的问题和困境

3.1 传承人面临断层危机

“言传身教”是宾阳炮龙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之一, 但是, 据笔者了解, 炮龙制作工艺的传承形势不容乐观, 扎龙技艺面临断层危机。面临断层危机的主要原因有:受“传内不传外, 传男不传女”家族传承的制约[6];根据邹玉特老先生介绍, 现在的年轻人耐不住寂寞, 不肯沉下心来学扎龙, 祖辈留下的手艺面临后继无人, 技艺断层的境地。这些原因直接导致炮龙文化传承人老龄化, 出现后继乏人, 难以为续的尴尬境况。

3.2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实施, 为非遗保护和规提供了有法可依的法律保障。但是, 从对广西宾阳炮龙这一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的角度来看:缺少相关的专项法律规范细则, 没有根据当地社会条件的变化加强地方性法律法规建设和出台具体保护措施。仅仅依靠单一的非遗保护方式, 不能对炮龙节这一民俗体育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 对炮龙文化法制化建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3.3 文化包容性的弱化及其内涵的淡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地方固守传统和落后的生产方式, 缺乏创新性, 没有充分发挥宾阳炮龙节这一文化传播平台积极作用, 形成一套独具个性,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包容并蓄, 共赢, 互不排他的多元一体化的文化传播体系, 有形与无形中造成了宾阳炮龙节的传承与保护的不利影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渊源流长, 宾阳炮龙节经过数百年的不断发展演化蕴含着最本质、最深刻的中华文化内涵, 是世世代代宾阳人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存思想与方式的集中体现, 伍广津在《舞炮龙文化发展研究》中已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宾阳炮龙文化内涵的淡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 政府过于追求炮龙文化的经济价值, 使炮龙节举办趋于形式化。另一方面, 娱乐性大于活动的本质性。这两方面导致了人们不能发现宾阳炮龙文化所蕴含的哲学魅力, 享受不到这种文化带来的成就感, 结果必然会导致民俗体育文化内涵的淡化。

4 炮龙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4.1 制定相关法制法规, 加强相关法律体系建设

如何有效的传承和保护炮龙文化, 是宾阳政府现行保护工作和政策法规制定中亟须解决的重大难题。因此, 根据地方实际情况, 政府制定详细的法律实施细则及地方性条例;制定明确保护炮龙文化的有效措施和实施办法, 出台具体的文化保护方案, 健全炮龙文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体系。做到使宾阳炮龙体育文化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为其传承和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4.2 保护炮龙文化传承人, 培养体育专门人才

民族地区体育文化传承人是指具有某种超强的体育技能和技艺的代表者, 且对本民族的历史宗教习俗文化等熟悉了解, 掌握着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理论知识和技艺技能, 在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保护、延续和发展中, 起着超乎估量的重大作用。对于炮龙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要肯定传承人的地位和社会价值, 因为他们的逝世代表着历代相传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消失。因此, 有必要对炮龙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邹玉特老先生那样的老艺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同时, 采取多元化的保护手段, 积极培养炮龙文化传承人, 政府应加大经费投入建设传承人培训基地, 鼓励老艺人们广开门路, 收徒授艺, 加强炮龙文化传承人文化理论知识教育, 培养他们强烈的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责任、使命感。

4.3 深化宾阳炮龙文化的科学研究力度

宾阳舞炮龙作为大中华龙文化的一支奇葩, 其影响力日渐巨大, 被喻为“中华一绝”和“东方狂欢节”。我们要深循舞龙文化这条主线, 深化炮龙文化的科学研究力度, 在展现其独特魅力的同时, 既要结合我国社会和舞龙文化的特点, 又要借鉴国内外的一些成功经验和科研成果, 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民俗体育文化科学理论文化体系, 为舞炮龙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4.4 把民俗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相结合

民俗体育文化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传承与保护离不开学校这一重要传播媒介。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 学生既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又是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传承者和希望。结合地方民俗文化, 把宾阳炮龙文化教材化与技能化引入课堂具有方法上的可行性, 丰富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 即能锻炼学生的身体, 又能从思想上培养学生传承与保护民俗体育文化的意识, 对推动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大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4.5 走民俗化保护、全民化传承之路

民俗体育是在特定的民族, 时间和地域环境中不断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而来, 取之于民、秉承于民、对人的行为、语言和心理起着规范作用的一种为集群生活服务的民俗体育活动, 其民俗化特性为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提供了广泛的传播载体。我们要尊重民俗体育文化的群众基础, 实现民俗体育全民化传授, 使每个普通大众成为炮龙文化的熏陶、传承者。因此, 走民俗化与全民化传承的发展之路, 是解决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4.6 实施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

对宾阳炮龙节这一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靠交流, 要交流就要走出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坚持文化发展的中国道路, 顺应世界文化相互汇合的发展趋势, 实现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同时, 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为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对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 有必要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发展战略, 实现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良性发展。在国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 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 和后奥运时期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影响, 充分利用各类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和各种重大国际活动的契机, 让世界人民更好的了解宾阳炮龙节、炮龙文化, 更好的更直接的参与和享受中国民俗体育文化的魅力, 打造宾阳炮龙独特品牌, 推动中国民俗体育文化走出去, 促进炮龙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 以广西宾阳炮龙节为个案, 从历史渊源、炮龙的制作工艺、表演方式和功能对其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和掌握, 揭示出广西宾阳炮龙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所存在的问题, 并对广西宾阳炮龙文化传承和保护提出相应建设性意见, 促进宾阳炮龙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民俗体育,宾阳炮龙节,传承与保护

参考文献

[1][5]伍广津.舞炮龙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02) .

[2]黎伟盛.民俗奇葩:宾阳“炮龙节”[J].传承, 2007 (03) .

[3]伍广津, 翟翠丽.舞炮龙与舞火龙文化的比较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 (08) .

[4]黄建团, 农贵, 原秀丽.中国舞炮龙制作技术研究[J].体育科技, 2009 (07) .

广西民俗 篇9

关键词:广西,民族文化,服饰品,旅游

一、民俗旅游的定义及种类

广西是民族大省, 是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之地。当地民族文化跟旅游相结合产生的民俗旅游起着不可忽视的城市旅游推介与助推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民俗旅游是人们离开惯常住地, 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结晶, 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同时由于地方特色, 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 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 从某种意义上讲, 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 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 实现完善自我的旅游目的, 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

旅游包含的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 均与旅游资源有关, 因此, 旅游跟旅游产品关系密切。旅游产品是旅游业者通过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给旅游者的物品与服务的组合。在旅游活动中向游客提供具有纪念意义的特色消费品。这种民间的、通俗的具备当地文化底蕴、工艺传统、风俗习惯等特色的产品具有使人回顾旅游体验、展示旅游的精神价值。就广西目前而言, 民俗旅游可从生活文化、婚嫁文化和礼仪文化、口传文化、民族歌舞、节日庆典、信仰文化等多角度向旅游者展示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情。旅游产品是当地文化精神的浓缩, 是旅游经营者为旅游者提供的可供选择的纪念物或馈赠物, 蕴含着现代人与自然合一的精神追求, 因此在广西民俗旅游中旅游产品的设计与推广非常重要, 对于带动当地民俗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中的民俗旅游 (首饰) 纪念品

当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在旅游过程中越发追求一种精神的体验。一些旅游者因为对当地文化青睐于心, 便选择留下小住几天, 当然更多的旅游者为表达对当地民风民情的一种向往感怀之情, 希望留住旅游过的地方的影子, 民俗旅游纪念品就应运而生了。人们将当地的特色食品带回去后会食用掉, 但是带回去的民俗旅游纪念品, 如服饰品却能够长时间陪伴、装点于旅游者的左右。在民俗旅游纪念品中, 人们常常能见到令人耳目一新、别具特色的鞋子、挎包以及配饰等, 但是真正能做到长久使用、并且还不过时的非饰品类的旅游纪念品莫属, 但是纪念品依然停留在一次性购买和使用而无法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广西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旅游纪念品应通过创意设计, 做到消费与使用的最佳结合。下面以首饰为例进行说明。

在以消费需求为主导营销理念的今天, 我们通过对市场的分析、对大自然及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应该给产品的创新设计带来更多的灵感, 这首先应体现在产品的设计定位上。因为产品的定位涉及资源独特性及优劣势的提炼, 交通及社会经济条件的把握, 市场需求的系统研究, 只有多方位进行研究、互动才能形成准确的市场定位。

民族首饰装饰饰品等属于旅游纪念品的一种特殊物品, 具有跨时间、跨地域、易保存的特性, 一件金属或者当地的玉石制品将是旅行者们带回家回味和送礼的佳品。服饰品作为旅游纪念品的价值越发被体现出来。广西在发展民俗旅游经济的同时, 可以对已经完善成熟的云南旅游中饰品的开发与设计进行借鉴与参考。众所周知, 云南风景如画、旅游资源富足, 吃、住、行、游都做到一条龙服务, 尤其是旅游者在返程时能带回琳琅满目、民族风情鲜明的服饰品, 如头上的牛骨、玛瑙制成的各色石簪、银制发簪、特色银饰品 (项圈、项坠、手镯、勺子) 、刺绣项链、挎包、双肩背包、围巾、绣花布鞋、靴子, 等等, 普通消费品与高档缀珠装饰刺绣服装相结合, 种类数不胜数, 且无论价格高低, 购买者都很多。

首饰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人类的发展, 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并且随着科技、工艺、人们审美品味的变化而变化, 其功能也在不断地增多, 装饰性在强烈地彰显自我的价值与存在感。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类在越来越多元化的今天赋予了首饰饰品更丰富的内涵。首饰风格成为人们展示个人气质和陶冶情操、提高生活质量的艺术载体。

三、首饰纪念品的意义和种类设计

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意识形态都在不断的提炼中升华, 中国汉民族人数最多, 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最明显, 但是汉族的首饰饰品与少数民族饰品相比, 其饰品风格各有特点。不可否认的是, 汉民族在崇尚君子“以玉比德”的精神风尚下, 对玉石类首饰和配饰及工艺品制作有着无与伦比的精妙, 匠心独具。但是少数民族的饰品在装饰文化中大众普及率很高, 人人都可以浑身装饰品响叮当, 人人都可以将对幸福的向往和祝福融进首饰那多姿多彩、魅力无穷、让人爱不释手的装饰图案中。

广西的少数民族众多, 首饰装饰及工艺品都可以拿来做新时代旅游文化的纪念品。首先现代人喜爱的装饰主要有耳环、耳钉等耳饰品, 然后是项饰品, 如项链、吊坠、项圈等, 手镯是现代人非常喜爱的展示气质、品位的饰品, 特色的手镯、手链既有搭配服装的效果又能满足自身的审美需要, 跟戒指一起佩戴于手上, 彰显着佩戴者的卓然风采。

首饰在旅游纪念品的购买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旅游者在异地感受、体验有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情的饰品, 带回后可以点缀日常的生活, 既能满足其审美需求也能成为帮助其回味地方特色的第一物品。

饰品在设计造型上讲究时尚性同时要保留原有的民族元素, 多样化的饰品种类, 也赋予民族饰品以鲜活的生命力, 成为旅游消费的亮点, 获得旅游者的认同和喜爱。

饰品中项链、项坠、项圈等项饰品的设计非常注重民族工艺与民族纹样的运用, 以增加首饰设计中的功能性与趣味性。1.项饰品是重要的首饰之一, 其能将佩戴者装点得格外美观, 无论是项圈、项链还是项坠, 是闭合式设计还是开口式设计, 是金银贵金属还是木藤棉麻丝刺绣, 传统元素跟工艺总是赋予现代设计以耳目一新的审美享受。2.耳饰品也是造型和佩戴方式、装饰材料和装饰纹样都颇具当地民族特色的首饰, 不仅造型夸张、款式奇特, 佩戴方式也别具一格。3.而在手镯设计中, 越来越多的款式风格被游人所喜爱, 例如云南民族旅游饰品中乌铜镶银工艺做出来的镯子非常美观, 工艺制作精细, 颇具民族风情。因此, 对于广西民俗旅游产品开发而言, 壮族的特色服饰、壮族大歌等表达民族精神的元素都可以融入到首饰的设计造型和主题意蕴的设计之中, 同时民俗故事、民间传说等都是上好的创作题材。4.腰带饰品是少数民族的重要服饰品, 一些少数民族服饰的腰带很多都是琳琅满目的刺绣加上珠类银饰等装饰, 因此作为一名热爱中华民族、热爱旅游的人来说, 腰带这种装饰品也是旅游者重拾历史记忆、与时尚接轨的好的装饰性产品;而最具广西地区民族风情的袜子、鞋子, 其造型、颜色、纹饰都各具特色, 尤其是鞋子近年来还融入了不少现代鞋类款式, 风格也由传统的繁复向简约发展, 从平跟走向高跟, 受到了旅游消费者的喜爱。如今首饰套件成系列的旅游产品设计更加能集中体现民族地区的服饰风格, 首饰美学也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西民俗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应将其重心转移到更为持久、美观的饰品设计上来, 并将其打造成旅游产品的亮点。

四、结语

广西是民族文化繁荣的省份,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游人络绎不绝地前来, 同时也带回去一份凝聚当地文化的纪念品。目前, 首饰装饰类产品在广西的城市经济发展中做出了不小贡献, 既可以带动生产业的发展, 解决部分以传统加工为主业的人员的就业问题, 也能够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 提高人们对民族饰品的理念传播和消费, 进而促进当地特色民族风情服装和配饰设计的进步, 推动设计行业对民族传统元素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曹立辉.装饰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天津纺织科技, 2010, (02) :41-43.

[2]任进.首饰设计基础[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3.

[3]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4]黄燕敏.服饰文化研究的社会学维度[J].学术交流, 2004, (07) :95-97.

[5]沈成.金相玉质:首饰[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7.

[6]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知识出版社, 1985.

[7]诸葛铠.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特征浅析[J].丝绸, 2001, (12) :46-50.

上一篇:治疗关系下一篇:案例教学西方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