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俗

2024-11-29

客家民俗(精选10篇)

客家民俗 篇1

1.灯彩民俗体育的来源

据古书记载,灯彩民俗体育起源于汉初,在唐朝达到鼎盛时期。而赣南客家的灯彩民俗体育就是在舞龙灯的基础上,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完善起来的。勤劳淳朴的客家人,在庄稼丰收之后和佳节来临之时,就会用灯彩作为表演道具展开一系列的体育表演,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

2.灯彩民俗体育的表演方式

赣南客家的灯彩种类繁多,表演内容更是千变万化,为了更好的对灯彩民俗体育活动进行了解,本文根据其舞蹈的表演形式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只舞不唱,另一类只唱不舞。只舞不唱的灯彩表演是指一种动态的舞蹈表演,表演的时候用鼓乐伴奏,而不需要演员伴唱。为了营造热烈欢快的氛围,给表演者足够的表演空间,这类活动一般都在室外进行。只舞不唱的灯彩表演细分的话,可以分为双手举灯舞和背灯舞两类,这是根据表演者的动作而进行的简单分类,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这其中最具有代表的表演就是龙灯,在大型的龙灯表演时,村落的每家每户就要选出一名身强体壮的人,由七七四十九个人高举着龙灯在村中里巡游,祭奠先祖和龙王,祈求来年可以风调雨顺,万事和顺。除了龙灯之外,还有狮灯、船灯、罗汉灯等等。

3.灯彩民俗体育的表演特点

赣南客家的灯彩民俗体育不仅表演的种类繁多,表演形式特征也独具特色,是其他地区只可模仿、无法超越的体育表演,集灯、舞、歌、戏于一身,形成了内容与形式并重的艺术风格。灯彩民俗体育的表演特点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3.1表演形式多种多样。赣南客家的灯具表演形象逼真、制作精美,灯具的体育表演名称好多都是以灯具命名的,比如,以罗汉灯命名的罗汉灯舞,以花篮灯命名的花篮灯舞。灯具的制作工艺非常繁琐,好多灯具制造者花上一天的时间,只能做出灯具的雏形,尤其是大型活动上所需的灯具,有时需要好多手工业从事人员同时制作才能完成。

3.2表演音乐悦耳动听。赣南客家人的音乐表演都是根据我国的传统音乐演变过来的,他们虽然没有去著名的音乐学院学习过音乐,没有专门的音乐大家进行表演培训,却能够根据灯彩表演的需要,演奏出节奏感强、变化有致的乐曲。比如,舞姿粗犷豪放时就用节奏明快的音乐;舞姿细致柔美时就用轻快活泼的音乐,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灯歌、灯调。

3.3表演舞姿优美。赣南客家的舞蹈表演根据男女的性别不同而有所不同,男子的表演一般都是动作粗犷豪迈、简练大方,女子的表演则是轻快活泼、明丽柔美。在表演中,男子的动作以踏、摆、蹲、转为主,其间还会穿插一些武术表演,既可以突出龙、狮的凶猛、威武之态,又能给人以阳刚之美;与男子的表演动作不同的是,女子以跳、卧、扭为主要动作,大都从事一些茶篮灯、花灯的表演,动作轻快、柔美,给人以女性的阴柔之美。

3.4表演造型壮观、队形多变。赣南客家的舞蹈表演,大多是根据人们日常的生活习惯和审美爱好设计的,因为赣南客家人居住在偏远的山区地带,山区的景色宏伟壮观,给人以磅礴大气之感,所以设计出的表演造型壮观漂亮,队形变幻莫测。再加上赣南客家人淳朴好客的特点,舞蹈服饰简单大方、明艳动人,配合着优美的舞姿,很容易展现艺术魅力,让人沉醉其中。

虽然灯彩文化已经具备了走向世界的能力,但是在如今这个经济发展异常快速的时代,赣南客家人还是应该根据时代的需求,赋予灯彩民俗体育表演新的特征。充分挖掘灯彩的文化价值来创造经济价值,通过各种渠道走出赣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结束语

赣南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反映了民众集体生活,并长期得以流传的文化活动及其成果,具有不容忽视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尤其重要的是,赣南客家以民俗体育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客家人几代人的智慧结晶,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如何做到正确的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保护好文化遗产周围的环境,是如今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利用资源开发过程中各方面的条件,采取科学有效的研究办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保护措施,需要政府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注重其创新性发展;加强正确的引导办法,提高人民大众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加强文化遗产周围环境的生态保护,使得文化遗产特有的文化内涵得到更好的体现。

摘要:赣南素来就有“客家灯彩之乡”的美誉,而灯彩是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有龙灯、狮灯、马灯等十几个种类,是民俗体育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为了让人们更好的了解赣南客家的民俗体育,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以赣南灯彩为例展现了对我国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研究。

关键词:赣南客家,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客家灯彩

参考文献

[1]于红民.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村落民俗体育研究[A].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15.

[2]梁海雄,谭克理,陈永辉.对传统尚武村落尚武风气的考察与分析——以湖南新化孟公村为例[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02):60-63,102.

[3]钟俊昆,田有煌.盘古信仰:从上古神话到客家文化空间——以江西于都县盘古信仰为考察重点[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4):20-22.

[4]张政坤,钟俊昆.客家文化符号在客家文化产业开发中的应用——以客家围屋为重点的分析[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02):15-19.

客家民俗 篇2

根据古小彬《海南客家人》一文介绍:“与大陆仅一琼州海峡之隔的海南岛上,居住着为数不少的客家人,据不完全统计,现有三十多万。主要分布在儋州、定安、三亚(原称崖县)、澄迈、临高、万宁、陵水、文昌、琼中、海口等市县。岛上客家人最早出现在宋代。那时,海南岛上缺牛,客家人便从广东省高州、雷州贩牛到海南用以耕作和食用,居住地域在古儋州客家村——大同村。……从宋代迄今,客家人在岛上居住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历元、明、清、民国。自广东、广西、福建诸省陆续渡海居琼者络绎不绝,从而形成一支客家大军。”

一、勇于开拓进取、造就了海南客家人。

移民运动,前路遥遥、风云莫测,充满着冒险。客家人发展的历史,正是披艰历险,顽强拼搏的历史。风雨磨难,铸就了他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性格。“不靠亲不靠戚,全凭自己长志气”、“人有志,竹有节,有志有节世上立”、“山高高不过脚板,石硬硬不过手掌”,这些谚语,正是客家人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极好写照。而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正是客家移民运动得以成功的首先要条件。

据《渡琼客家史概述》介绍:客家渡琼曾经出现过四次高潮。第一次高潮,起于战争以后,终至太平天国革命前夕。战争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迫清政府开放广东沿海口岸,而导致在广东的台山、开平、新会、报宁等地的客家人口激增,势力的扩展,逐渐形成“土客相争”,“仇客分声”的局势。在此种局势的威迫下,该地区的客家人为了谋求出路,南迁渡琼,来到崖县、定安和儋县的沙帽岭(又名沙坡岭)山麓等地开山种田,后人就把这批客家人称为“老客”。嗣后,到了同治三年间,因广东西路事件(赤溪事件)及客家人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影响,为了避开“世乱”及“逐客”的悲剧,客家人又第二次大规模地渡海来琼,分别居住于儋县、定安、崖县、澄迈、临高、万宁、陵水、琼中等八县的山区,前前后后一共有1万人左右,这也是后人所称的xxx新客xxx。这些“老客”、“新客”就是当今渡琼客家人的开山始祖。

三十年代初期,大陆军阀混战不迭,各称霸一方。一些民族资本家和华侨实业家急于寻找一个相对稳定的投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实业。与大陆隔海相望的海南岛因物阜土沃,又比南洋路近一程,正好成为这些实业家所寻求的xxx海外桃源xxx,于是一大批客家人就分别从南洋、广东梅兴地区漂流渡琼,在儋县那大、琼中县三脚岭等地,投资经营矿、植(橡胶)业。兴办万发、侨兴、联昌、松涛等公司,创建海南客家街--那大梅兴街和松涛爪哇街。这客家渡琼的第三次高潮,人数虽然不多,但影响很大,来客多为殷富商贾巨子,资本雄厚,是海南橡胶种植业的创建人,后因风云变幻,这批客家人也相继转移到南洋去了。(_2o#v-Y(b

第四次高潮是在1949年至1958年间。1949年10月1日,xxx宣布成立,接着人民解放军马不停蹄地南下解放了海南岛。海南建设需要大批人才,当时适逢政府大张旗鼓地征召人才随军南下,开发建设海南,对于那xxx无用武之地xxx的梅县客家人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一大批客家人就从梅兴地区随军南下琼州参加土改队和垦荒队,进住海南各县镇乡村,成为五十年代初,巩固海南,建设海南的主力军之一。

此外,xxxxxxxxx年代后的三年困难时期,一大批饥肠辘辘的客家人,分别从广西、广东各地牵男携女、成群结队到海南xxx找老乡xxx。还有大批印尼难侨来到海南、进了华侨农场。成了海南建设的又一批生力军。

试想,这些“老客”、“新客”来到海南偏僻山区开山种田,需要付出多少的汗水和辛劳?如果没有开拓进取精神,海南人生地不熟怎么敢来?来了怎么吃得了苦?又怎么能与当地交流融合,并在海南站稳脚跟?

正是开拓进取精神,激励他们以坚恝不拔的毅力、无艰不摧的勇气排千险、克万难,才能在海南岛站稳脚跟,成为海南岛的主人。

顽强的开拓进取精神,还体现在客家人在海南发展实业上。又据《渡琼客家史概述》介绍:三十年代初期,大陆军阀混战不迭,各称霸一方。一些民族资本家和华侨实业家急于寻找一个相对稳定的投资环境,来发展自己的实业。与大陆隔海相望的海南岛因物阜土沃,又比南洋路近一程,正好成为这些实业家所寻求的xxx海外桃源xxx,于是一大批客家人就分别从南洋、广东梅兴地区漂流渡琼,在儋县那大、琼中县三脚岭等地,投资经营矿、植(橡胶)业。兴办万发、侨兴、联昌、松涛等公司,创建海南客家街--那大梅兴街和松涛爪哇街。这次客家渡琼,人数虽然不多,但影响很大,来客多为殷富商贾巨子,资本雄厚,是海南橡胶种植业的创建人。至海南解放前夕,海南客家实业已发展到较大规模。海南解放后,这些橡胶园大都被国营农场接管,属华南垦植局管辖的西联、西培等八大橡胶农场密集于那大地区的周围,就是以这些客家人开创的胶园为基础发展而来的。而这些骄人的成就,不也是客家人开拓进取精神的结晶吗?

二、执着的崇文重教精神,培养了海南客家人。

客家人继承中原华夏文明优良传统,历来崇文重教。

客家人在移民运动中,吃尽千般苦,更希望通过教育,让子孙能“学而优则仕;同时为了谋求生路,为了经商、做官,也必须学习文化知识;所以,客家地区向来文教事业比较发达。此外,在客家宗族社会中,宗族的社会地位,往往同家族中士绅学子数量的众寡、学问的高低,紧密相关。高、众者,则家族声隆;低、寡者,则家族不显。各家族为振家声、族威,倾力集资开办族塾,培养族中子弟,望其考科入选,金榜题名。旧时,凡中举人以上者,可竖“楣杆”,以显示功名,借以光耀门楣、光宗耀祖。因此,客家人把对家族子弟的教育当作一桩大事来办。定制立规,写入谱牒。正如学者崔灿在《客家三论》中所言:“客家人办教育的热情源于中原,而又极大地超过了中原。中原人办教育,入学的多是贵族或富人子弟,穷人子弟往往拒之门外。客家人办教育是博施于民,只要是同宗同族的子弟,不论贫富一律收授……”正因如此,客家人勉励儿孙读书的谚语俯拾皆是:“山瘠栽松柏,家贫子读书”、“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等,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客家人注重教育的情形。

海南客家人也不例外,始终把兴办教育、培养客家人才奉为金科玉律。清末民国初年,杨梦焦(兴宁人)秀才、叶梦同(儋县南丰头茶人)等先贤创办了那大地区第一间客家学堂--陶江书院。19,钟可权(梅县人)、叶元勋(南丰头茶人)、钟鹰杨(南丰深田人)等在那大海北街(今儋州市卫生局内)创建了“客族大同会馆“。民国8年(公元19)2月,琼崖道尹饶芙棠先生(梅县松口人)为“客族大同会馆“题匾改名为“渡琼会馆“。1935年邓瑞英(那大合罗人)、李英华(南丰尖岭人)等名贤创办了那大第一间客家小学——那大二高(以渡琼会馆作校址)。1945年至1946年,邓瑞英、梁少海、钟天统在那大创办海南第一间客家中学——中原中学(借那大二高校舍建校),后改为琼西中学(今那大中学前身)。客家人以客家学校、客家会馆为基地,致力客家子弟的培养教育,为弘扬客家精神,继承先贤优良传统作出了可喜成绩。宋后,海南建起“文昌孔庙”、“五公祠”、“苏东坡书院”等名人纪念馆,更加激励子弟“学而优则仕”。至科举制度废止,计共中举人700多名,登进士100余名,从“三代进士”至“公孙尚书”,出现了海南人入朝当官的可喜变化。

三、浓厚的崇先报本意识,凝聚了海南客家人。

历史上客家先人是被迫南迁的,常年背井离乡。游子在外,尚且“每逢佳节倍思亲”,长年迁徙,漂泊无依的客家人对故土的怀念、对祖先的崇拜自然特别虔诚,他们的后裔承传了这种带有儒家观念的传统,色彩更为浓烈。不论迁移到何处乃至海外异国他乡,客家人都不会忘记他们的祖辈来自何处。“摘瓜寻藤,崇先报本”。这种崇先报本意识强烈地体现在他们对祖宗的崇拜上。

广大客家地区几乎家家户户供奉祖宗牌位,各个姓氏还广泛盛行祭祖修谱,翻开客家每个姓氏的谱牒,开宗明义必有“树有本,水有源”这则谚语,必然少不了详细叙述氏族的起源、衍播。诸如“离乡不离土,离亲不离祖”、“天有日月,人有良心”之类的谚语俯拾皆是。目的在于告诫子孙后代,无论贫富贵贱,谁都不能忘记自己根之所在,本之所依。大陆各地,客家各姓宗亲,每年春秋祭祀祖宗,有的客家老年华侨、华裔,十几二十次返回祖国寻根问祖,深情感人。

基于这种崇先报本意识,海南客家人还注重“走遍天下,乡音依然”、“宁卖祖宗田,唔忘祖宗言”。据石屋人整理的《儋州客家文化小谈》载:客家话是海南岛八大方言之一,且以那大为著。比较集中的就在那大方圆数十里。据不完全统计,仅那大地区的客家人就有14万人左右,今日的那大不仅是海南西路重镇,也是渡琼客家人聚居的中心,所以,那大地区流行客家话。儋州市南丰镇一直被誉为“客家镇”、那大胜利路一度誉称“客家梅县街”。客家话分布在那大镇及其管辖的石屋管区、侨南管区、白南管区、红南管区、新屋村、菜园下村、合罗管区、前进农场、雅拉农场包括现在归属那大的原洛基镇的洛南、炮龙、茅园等村,及蓝洋镇、南丰镇、和庆镇。被客家文化同化的儋州地区有:西联农场、侨植农场、两院部仔、军屯管区等地区,现在大都流通客家话。在那大基督教堂里,你会听到牧师用流利的客家话诵经做礼拜;在那大的红旗市场、军屯市场不会讲客家话,经商的人是做不了生意的;在收听广播时,同样能听到播音员用标准的客家话播音。在客家村落里,客家氛围更加强烈。比如说儋州市的南丰镇,客家人占百分之九十,只要是在这个镇居住操其他方言的人都会说客家话,如在这里长期居住,不懂说客家话有可能会遭受歧视,造成诸多不便。在这里的客家人要是拿普通话与大伙交流,会被大伙嘲笑,排斥,小看,性质严重的话还会背上一个忘祖的罪名。

海南万宁市以海南话为强势语言,但万宁最重要的一个地方,却以客家话为主,那就是万宁兴隆农场,万宁的三分之一财政税收都来自兴隆。兴隆客家人对外从来都不说自己是万宁人,来自万宁,没什么事也很少去万宁城区,只有城区的来兴隆玩。正是这浓厚的崇先报本意识,使海南客家人无论走到哪骨子里深深都知道自己是个客家人。

四、强烈的爱国爱乡精神,成就了客家人的重要贡献。

客家人因为逃难而离乡背井,在处处无家处处家的颠沛流离中,亲人、故土分隔天涯的切肤之痛,使他们与汉民族其他民系相比,爱国爱乡之情更加强烈。对家园的安定,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崛起有着强烈的渴望。这种情怀在客家谚语中得到充分的反映:“有土才有花,有国才有家”、“国富民强、国破家亡”……表达的是强烈的爱国爱乡之心。又如:“背井离乡,故土难忘”、“别人的龙床,不如自家的狗窝”等,抒发的是深沉的爱乡之情。

客家人的爱国爱乡观念,同样体现在海南客家人身上。他们把爱国爱乡之情融入海南岛的开发和建设之中,为海南岛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远在道光元年,阳江渡琼客家人麦万杨三公(名开献)就在和庆海岸河上游的船肚村附近,独资建造一座长50米,宽2米,高5米的船肚石拱桥,该桥经历了150年的山洪暴雨的冲刷,至今仍完好无损。

清代光绪年间,儋州、临高发生土客争端,纷扰着百余村。时任琼州镇标的儋州市南丰镇客家人钟鹰扬,在阳江县征匪治邦卓有政绩,闻讯便回海南举办保卫团局,会同乡人除暴安良。与此同时,又与梅县籍钟可权、兴宁籍杨问蕉等,创办海南岛上第一间客家会馆——客族大同会馆,安置了大批从大陆来琼的客家人。

在革命战争年代,海南客家人踊跃参加革命,陶江反击战、那大战役、石屋的五岭庙战役等无不留下客家前辈前仆后继、奋勇战斗的足迹,侨南村、陶江村还是儋州市出名的革命老区。

在教育方面,如前所述,许多客家人热心建校办学、或慷慨捐资助学,为海南客家子弟的培养、海南教育事业的繁荣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经济开发方面,渡琼客家人的建树尤为卓著。19,秘鲁客家华侨曾金城先生(番禺人)就在那大创办侨兴有限公司,经营矿、植业,开采大宝山锡矿,开辟白南、五岭一带的胶园,他是海南橡胶种植业的创始人之一。1928年至1936年,北美客家华侨吴业添先生(新会人)集资兴办联昌公司(今国营西联农场前身),第一次大规模从南洋引进橡胶苗定植。马来西亚客家华侨郑任良先生(梅县人)在琼中三脚岭创办松涛华侨实业公司。蔡惠植、赵彩兴(梅县人)在那大办起兢业胶园;范其禄在那大石屋开辟“其禄“胶园;邓瑞英、邓瑞文、邓德辉等人在那大合罗分别开辟“刻刻“、“生生“、“兄弟“胶园;杨秀春、梁少海在兰洋南罗分别开辟“清白“、“茂山“胶园;钟南歧、钟翔歧、钟宏歧、钟明岐等兄弟在兰洋加老分别开辟“南歧“、“翔岐“、“宏宏“、“岐山“等胶园;邱文蔚、陈道允、钟波平、彭志贤等人在南丰那旦等地开辟“文蔚“、“道允“、“波平“、“志贤“等胶园。这些橡胶园大都于1935年创建的,儋州客家人的经济收入大都是橡胶,所以儋州的原始橡胶产业一半是客家人生产的。

值得一提的是客家人为主的兴隆华侨农场,在全国同类农场中建场最早,先后得到中央三代领导集体的特别关怀;经过53年的发展,至今已成为一个具有固定资产2。3亿元,累积上缴利税2亿元,年创缴利税20xx万元,年国内生产总值约780万元,聚农、工、商、旅游综合发展的大型华侨企业,成为全国华侨农场的一面旗帜。

客家民俗 篇3

[关键词]客家舞蹈转型发展

千百年来,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长途跋涉和频繁的迁徙中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和独特的风情风貌。客家民系的真正形成,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百年历史,但它不仅保留了古老汉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而且还吸收了闽越、畲、瑶等族的优秀文化和风俗,从而使客家民俗文化千情万种、云蒸霞蔚、独具特色,成为汉民族文化中光彩夺目的一页!

一、客家民俗舞蹈的发展历程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客家——作为汉族的一个支系,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而客家的舞蹈更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众所周知,舞蹈源于生活,客家民俗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它以其古朴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为世人瞩目。因此,客家民系有着丰富的舞蹈素材。

1、香花佛事类舞蹈

(1)《席狮舞》是梅州市梅江区城郊范围内客家人特有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是梅州城区民众在进行传统人生礼仪“香花”佛事时,僧尼穿插于佛场间的一种游艺活动。唐朝文宗太和年间(公元832年)佛教传入梅州与当地的文化生态相结合,从而伴生出“香花”派,而《席狮舞》是“香花”佛事中独有的项目之一。从清末至上世纪文革前,《席狮舞》在梅州城区民众做“香花佛事”中发展兴旺、十分盛行。《席狮舞》的原生形态是由梅州“香花”佛教僧尼创造,在民间也由“香花”佛教僧尼表演传播。表演者以一张“草席为狮”作为表演的主体,模仿狮的行走跳跃形态。狮子是汉民族的辟邪兽,梅州客家人是中原汉民族的后裔,“香花佛事”中的“席狮舞”就成了深受人们欢迎的表演项目。《席狮舞》显现出一种特有的质朴、亲和美,颇有“鼓盆而歌、长歌当哭”的意境,并有祝愿和保佑在世之人安康祥和之意。

(2)铙钹花作为“香花佛事”表演项目之一,也是侨乡梅州及周边客家地区特有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是一种类似杂技的技艺表演。铙钹花流入梅州的可考历史已有400多年,相传铙钹花始于唐朝,流行于福建省连城县,初称“连钹花”,后传到福建莆田,更名为“铙钹花”。宋朝末年后传入梅县一带与当地文化生态相结合,从而伴生出的“香花佛事”的表现形式之一,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2009年,铙钹花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表演铙钹花的道具是铜制大钹,重约1公斤,直径约有40厘米。表演者利用手中的铜钹左右开弓、上下翻飞,达到动与静的完美结合,变幻多端的表演技艺既奇异又惊险,极具观赏价值。

2、劳动生活类舞蹈

闽西客家“ 采茶灯舞”距今有150多年历史。采茶灯舞以“采茶”和“扑蝶”为基调,配上轻松流畅的民间小调,轻歌曼舞,充满欢快热烈的气氛,是闽西民间舞蹈的一朵奇葩。《采茶灯》的曲调产生于明末清初,由林氏家族的第十七世世祖带入客家闽西山村的。之后《采茶灯》曲调结合农村姑娘采茶劳动的生活体验,渐渐演变成具有当地浓郁特色的民间歌舞,它把茶农们劳动的欢乐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采茶姑娘们踩着轻盈细碎又略带粗犷的舞步在茶树间穿梭,结合生活中茶农们采茶的典型动作,时而轻盈“采茶”,时而嬉戏“扑蝶”,表现了采茶姑娘们边劳动边嬉戏的欢乐心情。

3、节庆类舞蹈

(1)舞麒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深圳(原宝安县)民间艺术中有“西狮东麟”的说法。如此厚重的非物质文化形态,蕴含着当地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情感因素。据历史记载,麒麟舞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它的表演形式从图腾舞,到拟兽舞、民间舞,再到宫廷舞,然后又回到民间舞。明清年间,客家人两次大迁徙,把麒麟舞从中原黄河流域带到了粤北、粤中、粤西以及广西、湖南、四川乃至西藏部分地区。现在,广东惠州、东莞、番禺、汕尾、深圳一带,麒麟仍在翩翩起舞。麒麟是体现太平盛世、华夏富强、和平幸福的使者。

(2)广东大埔县是著名的民间艺术之乡,花环龙舞、仔狮灯舞、鲤鱼灯舞皆起源于此。尤其是鲤鱼灯舞,动作优美,内容丰富,深受民众喜爱。每逢传统春节,人们都纷纷来观看鲤鱼灯舞表演。鲤鱼灯舞的演出场面热闹大气,体现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完整的鲤鱼灯舞表演时长约23分钟,舞步以碎步为主,配乐是颇具客家特色的“汉乐”。舞蹈分“出草、相会、游戏、交尾、冲浪、跳龙门、欢庆”七个小节,通过鲤鱼的“平、侧、蹁、戏、沉、浮、穿花”等拟人化动作,呈现群鲤鱼在龙门前“相门”、“游门”、“吐门”、“嫁门”、“试跃”、“喜跃龙门”等喜庆场面。

二、社会转型期间客家民俗舞蹈面临的局面

客家民系有着丰富的舞蹈素材, 蕴藏着极为丰厚的民俗文化,凝聚了客家人智慧的结晶。改革开放正是在世界多元经济和多元文化这一新格局的大环境下进行的,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与此同时,我們在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设备时,西方的意识形态必然随之涌入国门,西方文化以不可阻挡的姿态冲击着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客家民俗舞蹈便是其中之一。它面临着来自不同层面的肢解与破坏,令人万分担忧的是民俗舞蹈在新的环境中日渐失去本真的形态,这影响了民俗舞蹈的生存和健康发展。

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当代异彩纷呈的科学文化信息充实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客家民俗舞蹈也受到冲击,街舞、爵士、拉丁舞等迅速传播,尤受年青人青睐,民俗舞蹈不再是群众唯一的娱乐形式。我认为这种“冲击”不应是消极的。只可惜,在交融的过程中,容易走入了很多“误区”,最典型的结果就是民俗文化的“活化石”越来越少,客家民俗舞蹈又面临消失和失传。如麒麟舞,由于现代城乡人民都忙于工作生活,没有时间去练习麒麟舞,更没有机会欣赏到麒麟舞的表演,因此它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限制。另外,受现代多元化娱乐的冲击,麒麟舞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传统竞技运动已难以吸引青少年的兴趣,存在“后继乏人”的危险。随着制作麒麟头的老一辈艺人相继去世,会制作传统麒麟头的人也越来越少。

2、民间老艺人也相继离世,更加导致民俗舞蹈逐渐失去了它的传统文化内涵,失去了独特性。如梅州民俗舞蹈铙钹花,过去梅县、兴宁、五华、蕉岭等地都有人表演铙钹花,但现在除了梅县、兴宁,其他地方基本都没有人学习铙钹花了。铙钹花传承人释常宽忧虑地说:“我们这一代还有徒弟可以传承,但铙钹花的发展和传承还要靠年轻一代,现在学铙钹花的人越来越少,连做铜钹的商家都少了,原来几十块钱就能买到的铜钹现在近200元都难买了,我担心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会失传”。

3、很多地方为了发展经济和旅游业,大量盲目地举办各种文化节、旅游节,以当地民俗歌舞活动作为载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藉以招商引资,传统的民俗舞蹈就成为这一活动中最易改造、滥用的对象,导致民俗舞蹈失去了一种纯粹性。舞蹈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消失了,增加的却是很多商业因素。

4、随着现代社会步伐的加快,编创客家民俗舞蹈的编导未能深入民间去采风研究,多凭借想像来编排舞蹈。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观,在编排中还运用了许多现代舞的编排手法,有的连舞蹈风格都转变了,这导致客家民俗舞蹈元素非常丰富,但真正优秀的舞蹈作品少之又少。

5、传统的客家民俗舞蹈也有自身的不足,大部分客家民俗舞蹈表演套路冗长陈旧,服饰、音乐、道具特色不够鲜明,这些都不利于客家民俗舞蹈健康持续发展。

三、社会转型期促进客家民俗舞蹈发展的对策建议

1、政府支持与广泛宣传——为客家民俗舞蹈的发展提供保障:应充分发挥各地政府的调控功能,出台保护客家民俗舞蹈的条例和方案,鼓励人们去开发客家民俗舞蹈潜在的资源。各地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利用民俗活动和重大节庆日及运动会等契机,组织客家民俗舞蹈表演,扩大客家民俗舞蹈的影响力。通过加大宣传和保护,让客家人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保护本族群众文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转化成为行动上的积极保护与传承。

2、开发地方学校特色舞蹈课程,把客家民俗舞蹈纳入舞蹈教学中——客家民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基石:客家民俗舞蹈传承与发展可以通过教育这个平台将客家民俗舞蹈纳入特色舞蹈教学中,但是这种改编应十分慎重,不能糟蹋民俗舞蹈的精华,应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内外民俗舞蹈氛围,把客家舞蹈改编成适合大、中、小学学生的教学课程。例如:嘉应学院舞蹈专业开设客家民俗舞蹈课程,这样就有利于客家民俗舞蹈传承与发展。

3、突出地方特色,加强粤东、闽西、赣南等地方的联系——客家民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捷径:地域文化是无法模仿和复制的资源,客家先民南迁带来的中原汉文化在与土著文化不断融合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客家文化。粤东、闽西、赣南三角区域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确立了客家祖籍地的地位,以其完整的客家文化综合特征成为举世公认的客家文化中心。民俗舞蹈主要依附于浓郁的民俗文化活动和仪式中,这是它们依存的根本土壤。“天下客家一家亲”,粤东、闽西、赣南三地既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也要开展与加强区域合作,塑造客家民俗舞蹈的整体形象,既有特点,又要联合,这样才能把客家民俗舞蹈发扬光大,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康雪.针对民俗舞蹈发展中问题的探讨分析[J].改革与开放,2012(6);

[2]杨草原、邓广敬.岭南写真:鲤鱼灯舞:传承客家民俗的艺术“瑰宝”[OL].中国新闻网;www.chinanews.com/cul/2012/03-03/3715764.shtml;

[3]汪现义,卢辉.城镇化进程中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以赣南客家体育文化为例[J].山西师大體育学院学报,2011(4);

[4]韶关文化室.粤北采茶戏音乐[M],1981;

[5]五华县山歌剧团编.“采茶戏舞”整理资料(内部资料), 2003;

[6]丰顺县山歌剧团编.“烧火龙舞”整理资料(内部资料), 2005。

浅谈永定客家三大民俗活动 篇4

一、抚市“走古事”

抚市是永定客家的一个古镇, 而“走古事”是客家民间闹元宵的大型活动, 据说始于清朝乾隆嘉庆年间, 至今依旧传承不衰。如果说连城罗坊的走古事是一种狂欢, 那么抚市的走古事则可以说是感受一种祥和的生活。

从农历十三日至正月十七日抚市走古事, 在永定县乃至闽西客家地区独具特色。所谓“走古事”, 以历代传说故事、戏曲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或情节, 装扮古事棚, 再由青壮年抬着游乐, 阵容强大, 表演精彩, 为人们所喜闻乐见。花灯五花八门, 造型各异, 无论是上街还是闹祠, 边走边舞, 舞姿优美, 队形变化多端。这种表演形式是闽西别的地方所没有的。常见的古事有魁星点灯、桃园三结义、五虎将、六国拜相、七仙女下凡、八仙过海等等。如“八仙过海”古事棚是这样的:一副用花布、彩花、花环装饰起来的船状木架, 周边缀以密密的五彩小灯, 内铺木板。十个儿童, 两个分坐“船”头“船”尾, 扮艄公艄婆;另外八个, 按传说中富有特征的形象分扮成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韩湘子、蓝采和、曹国舅、何仙姑, 显示“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这条“船”由十六个壮汉抬行。

连续5天闹花灯、走古事, 正月十三晚上以村或以姓氏或以楼为单位, 各自组织队伍到祠堂上灯、祭祀, 然后在祠堂门坪表演节目。十四日晚上, 各支队伍分头到所在各座楼恭贺新年。十五日下午、晚上和十六日下午、晚上, 为活动的高潮, 黄、赖、苏3大姓的队伍按预先商定的次序上街巡游。抬着游行乡间, 尽情展演, 何等壮观, 吸引远近居民呼亲喝友, 成群结队, 蜂拥而来, 如痴如醉。至当天晚上十一二点才告结束。十七日晚上, 社前村的黄姓到坐落在墟排的祖坟前去表演, 祭拜祖宗。

走古事啊走古事, 就这样子一路到不眠, 十里八乡乡民, 绵延数里共元宵, 乡村一下子沸腾起来, 不亦悦乎, 生活祥气。

二、湖坑李姓“作大福”

永定湖坑李氏“做大福”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民俗活动, 从清乾隆五十四年开始, 每三年举办一次, 一般在重阳节后农历九月十一至十六举行, 两百多年来从未间断过。

“做大福”古称“打醮”, 相传明朝末年, 瘟疫横行, 死了很多人, 村民请来道士“打醮”, 但仍未有效果, 瘟疫依旧, 某日, 湖坑有五个孩童下河洗澡, 突然跳起神来, 一直跳到位于村西南的马额宫前, 口中还念念有词, 说要请保生大帝九月十五出宫降疫, 还必须斋戒五日, 当地村民依次面行, 瘟疫果然得以治愈, 为了报答宝生大帝禳灾救民之愿, 每年重阳节后, 李氏村民都会敬神演戏, 以谢神灵, 祈求安康, 后来至清代演变为三年一次, 至今已有七十多届了。

大福场可以说是“做大福”的主场, 一般是在老土楼五峰楼前, 大福场分东西南北中, 东边是神台, 有“康太保刘汉公王”神位;西边大戏台, 南边为吹唱班和木偶戏, 北面露天电影;中间则是供场, 供场上空有彩旗做天幕。

单是这供场就可摆上五六百张桌子, 从十一至十四日为斋供, 十五一早会从砍市迎来保生大帝, 这时做大福达到高潮, 做大福开斋戒, 行荤腥之祭, 各村同时上供, 各村“头家”们主供全猪全羊全鸡全鸭, 其他各家各户依次摆上供品, 应有尽有。当天经过打八仙、搂太子、道士读赐章、礼生唱礼等传统的民间祭祀活动后, 约十几分钟后, 各家各户收回供品, 便开始大摆宴席款待各方亲朋好友, 甚至陌生游客。做大福期间, 夜夜演戏, 大班戏、木偶戏、电影、唱班同时献演, 热闹非凡。

十六日上午, 举行隆重的送神仪式, 将各村片的神送回原处神坛安奉, 这时做大福才宣告圆满结束。

三、陈东“四月八”

陈东乡“四月八”是远近闻名的大型民俗活动, 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其热闹程度胜于春节, 故当地人流传有“不重年, 不重节, 只重‘四月八’”的民谚。

“四月八”的主要活动是迎神游村。活动从四月初七到初九, 持续三天。初七日, 迎神出庙。各村都设有用特制专用的红漆构架木条和帷帐等架搭而成的供坛, 内设有搭好的驻节神坊, 供村民香火供奉, 顶礼膜拜。每个供坛都摆有供桌三四十张桌, 每桌摆满了供品。初七、初八两天为斋戒期, 家家户户吃素食, 供品是素果、糕子, 诸供品装在大盛器上, 一圈圈地摆成塔形。上供时, 广场上旌旗招展, 锣鼓喧天, 彩车会聚, 人山人海, 鞭炮声、土铳声交相鸣放, 声闻十里。村民烧香祈福, 香烟缭绕, 虔诚祈求国泰民安, 风调雨顺。初九为开斋日, 两地点设坛都是猪、鸡、鱼等荤供, 场面更是热闹非凡。直至送神驾回庙, 活动才告结束。

综上所述, 永定客家民俗活动, 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涵。其规模之宏大、内容之丰富, 为其他同类民俗活动中所罕见, 具有广泛参与性、观赏性、教育性和兼容性等特征。其价值体现在:

1. 实用价值维系宗族是民俗的一大功能, 它能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 使群体内的成员保持应有的内心力与凝聚力。

此外, 许多旅外乡亲和海外侨胞都千里迢迢赶回来参与活动, 录制成音像制品的节日盛况也远传港澳台及东南亚诸地, 成为沟通海内外客家宗亲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2. 娱乐价值各姓对举办花灯故事活动的组织, 每年根据村民的生活状况和年轻人的意愿而进行, 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

因此, 人人都乐意参与其中。活动过程融入了人们的各种祝福和愿望, 使民众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 生活和心理本能地得到调节, 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慰藉。

参考文献

[1]陈大富.《土楼古韵》.鹭江出版社, 2011年11月第1版.

[2]梧桐.《最客家的土楼》.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2年7月第1版.

走进东源——客家民民俗情 篇5

高一(2)陈小龙、张辉、程雪明

客家人有其极富魅力的风俗。客家保留的传统风俗,大多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带来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客家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系的交往中吸收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风俗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万象纷呈。

尽管如此,客家风俗的基本内涵又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故颇具凝聚力,把客家民系始终凝聚在一起。客家风俗反映着客家人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宗教信仰和其他各种社会生活事项。或是对神明及祖先的祭祀,或是节日的叙情、娱乐和竞技,或是繁多的禁忌、服饰、生产„„客家人在风俗中表达着“慎终追远”的思亲之心、对先贤丰功伟绩的景仰、对民族正气的崇尚以及乡党联欢和亲友款叙之情的抒发。

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风俗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有的现在仍传于民间,有些则过去曾在民间流行。其间,自有些带相当浓厚的迷信色彩,但作为风俗研究内容的一部分,仍有其文化和学术上的价值,唯需观者熟辨之耳。

一、客家人的节日、岁时习俗

客家人的岁时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神明和杂神的崇拜。透过这些民间习俗,可以探索到客家民系文体的一些来源。主要岁时节日:1.春节:春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入年界到除夕为准备阶段;年初一到年初五为过年阶段;年初六 到元宵节为余兴阶段。较特别的活动有送年,打弹煤,蒸岁饭,食年酒,守岁,开大门,拜年,游乐活动等。2.立春: 1 即交春。此时民间一般备香案,烧香照烛,放鞭炮、高升炮,贴上“迎春接福”,“春临福至”等红笺,名为“接春”。3.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客家民间城市乡村到处点缀着各种花灯,十分美丽。汀州风俗元宵节前,做母亲的要送莲花灯给出嫁而未生孩子的女儿,灯谐“丁”音,取“送丁,添丁”之意。各地元宵节大同小异。4.惊蛰:汀州民间有两种习俗与卫生有关。一是炒豆子,或在热水中煮连毛芋子,二是在橱脚桌脚,柱脚,墙脚等处撒一些石灰。两者都是为了灭虫。5.春社,秋社:农村长期以来有在社日祭祀土地神,五谷神风俗。往往迎神,“撑社”打醮,祈求年成丰盛。

6.清明: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延续到谷雨前后,约一个月左右。一般先祭众墓、后祭家墓。立夏过后扫墓则称“祭野鬼”。7.端午: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节日前几日,以竹叶包糯米做粽子,亲友互赠。节日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用“药把水”洗浴,以桃树枝挂门首以避邪等。8.入伏:城乡许多人家熬“仙人冻”吃。9.食新:即尝新米。一般是在小暑过后,逢卯日食新。乡下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一同吃尝新酒。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供品有苦瓜,丝瓜,茄子等。俗谓苦瓜保佑大家,丝瓜保佑全家老少,茄子保佑老婆。10.七月七:客家有关于“七夕乞巧”和“牛郎织女”的传说,但与此有关的习俗较少。民间有在屋外夜里坐观天象的活动。一些妇女有“姐妹会”。汀州民间有聚餐宴请先生的习俗。11.中元节:也即鬼节。客家的中元节是在农历七月十四日。长汀俗称“七月节”或“七月半”

十三、十四吃荤,十五吃素。有蒸糕点“结缘”,“接太公太婆”,“烧包”,“烧夜香”等旧俗。汀城原有上刀梯的风俗。2 中元节迷信色彩较浓,今旧俗逐渐淡薄。12.中秋:民间通称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风俗大体各地相同。中秋之夜,民间尚有几种与月有关的习俗,近似巫术,如“伏花,啄月姑,跳担杆,旋水碗”等。13.重阳节:客家人叫“九月节”。有的山村又叫“兜尾节”,认为它是一年中最后一个重要节日。乡间一般炸各种糕点,杀鸡鸭,城市则较简单加加餐。登高,饮菊花酒是传统习俗。14.十月半:十月十五下元节,又叫完冬节。农村常做糍粑,米果,芋子包,豆腐之类食品,谓“做完冬”。有些地方有打醮祀神演戏之俗。15.小年夜: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有“送灶君爷上天”之说。常用糖瓜祭灶,为求“把灶王爷的嘴抹甜了,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奏好事”。是为客家一年中主要节日。

二、客家人的婚姻、喜庆风俗

客家人的婚姻礼俗受古时风尚影响较重,主要仍以传宗接代为目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讲究“明媒正娶”,客家社会正式的婚姻关系是一种“嫁娶婚”,招赘之风并不盛行。

客家社会虽不免亦存在重男轻女的成见,但总体上,男女关系还是较平等的。如,客家妇女与男子在家中同样力作。因此,女子在娘家时,与兄弟平等;出嫁时,父母重视其婚嫁,夫家也必须按传统礼节,循规蹈矩,才能娶得好媳妇。客家人的婚姻方式,都依照古制“六礼”。随着社会的变迁,虽有更改,但大致上还是参照旧制办理。六祀仪式:“说亲,送定,报日子和送聘金,盘嫁妆,接亲与送亲,拜堂与吃面碗鸡”。和古之“六礼”大同小异。婚礼仪式中,仍有闹房,圆房等旧俗。

新娘出嫁后第三天,娘家宴请女儿,女婿,谓之“请三朝”。这天,女儿不能在娘家住宿,一定得赶回夫家。有些乡间,娘家过几天请一些妇女亲友到女儿家中做客;或娘家请女儿回家做满月酒(结婚满月时)。男女亲家各择日期,设宴互请,3 谓“上门”,以求加强两亲家间的往来。

结婚宴请宾客,俗称“喜酒”,礼节甚为隆重,过去尤其如此。其中,女方到男家的客人叫“大客”;男方要在门前放鞭炮迎接,他们未到席,不能开宴。新郎要在母舅的首桌执壶,从母舅开始轮流斟酒。宾客按尊卑远近、长幼入席,外戚尊,本族卑。厅堂左上为首席,右为次,上坐老人,下陪客等等。

其他婚姻形式,如抱童养媳,赘婚,转亲,换亲,改嫁等。有些现正逐步少见,消失。

三、客家人的衣、食、住、行风俗

1、服饰:客家人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普遍喜穿素色,尤以蓝黑白色最为流行。质地多为粗布,漂蓝缎乌成衣,自织夏布做帐。也有用夏布做夏衣穿的。清朝时男女老幼几乎全部穿“侧襟衫”,长袖,直领,布扣,开襟由领口斜向右胁,里襟装袋。裤是一律“大裆裤”,又宽又大,另接四五寸阔的腰头,腰不开口,多余部分折叠于肚前,以带系住。裤管又称裤脚,宽约0.3米。妇女衣服领边加滚饰,开襟、袖口、裤脚加花边等。清末上层社会的男子出外或会客多穿长衫,有时加马褂在长衫上面。农村女子普遍系着的一种围裙“掩腹”,其实可以掩胸,下摆宽及两侧,上端缝花刺绣,另加“颈链”“腰链”和“牙牌”,等银饰。姑娘梳辫,少妇盘髻。另外,小脚妇女还有穿绣花鞋,系罗帕的装束。农家妇女不缠脚,老妇也系罗帕。民国时期,男子的侧襟衫逐渐淘汰,长衫马褂增多,后来出现中山装,在知识界开始盛行。劳动者则多穿对襟短衫的,俗称褂哩。妇女则仍保持侧襟衫为主,只有少数读了书的女性改穿旗袍戒蓝衣黑裙,衣袖明显缩短至掌根。读了书的男子多改着西式裤,用皮带或吊带,女裤则一直以大裆为主。鞋袜方面,清朝时多穿布鞋,是家族妇女自制的,妇女鞋加绣花,小 4 脚女人的鞋尖而翘,长度仅14-15厘米。雨天多打赤脚;或木屐布鞋,长汀称“鞋屐”;或布鞋底加厚并涂以桐油。出远门或上山割草砍柴,穿稻草编的草鞋。到了民国,外地运进来的胶鞋,雨鞋,皮鞋,只有少数人穿用。一双雨鞋,往往全家人使用。袜子旧时用布缝制,清末开始有了纱织袜子。清末民初上层社会男子戴有帽顶的礼生帽。普通男人戴棉线织的筒状爪子帽,后多改戴半球形羊毛帽。妇女冷天包罗帕,很少戴帽子。

2、饮食

客家人日常三餐,多数早晚食粥,昼边(中午)食干饭。农村早餐粥加杂粮。长汀称杂粮为“粗货”,过去常年是“粗货半年粮”,歉收之时则以杂粮为主,有时要食番薯渣充饥。麦子一向少种,故面条只作年节加餐或招待客人时用。有时春荒青黄不接之时,将刚收下的麦子磨成粗粉,做麦羹度日,50年代后则很少如此吃了。长汀,上杭,武平部分乡村有一种藏番薯,用盐水腌渍而成,风味独特。

家常便菜,腌菜干、萝卜干常年不断,配以时令青菜,苋菜,血蕨,白菜,芥菜,藜瓜,番瓠最为普遍。家家户户都能制作一些小菜,如生搓腌菜,生搓萝卜子,爽脆味美,富有地方特色。还有豆酱,豆腐乳等,是常见菜。

大米除做饭、粥外,还可做粉干,钵糕,笼床糈之类。粉干以洁白嫩细,柔软滑韧的特点闻名遐迩。还有糯米做的糍粑,大禾米做的米果,品种如糕、圆、冻、果之分,其味有甜,咸,碱之别。每逢喜庆之日,家家户户都有制备,敬神,饷客,馈赠亲友均宜,亦是农村年节传统食品。

风味小食有肉圆和灯盏糕等。肉类食品,烧大块、白斩鸡最为有名,是宴席中主菜。汆猪肉、干蒸猪肉是平时传统菜肴。长汀家酿酒素有盛名,味纯香甜,5 度数低不易醉人,妇孺皆喜欢。酒娘更 是香甜可口,佐以蒸蛋,美不可言。饮茶多用碗,以解渴为主,有时用来作汤淘饭,常云“粗茶淡饭”。对于甜,酸,苦,辣,汀州人并无偏好之癖。不少人爱吃炸的食品,认为香脆可口。煮菜偏咸,口味较重。

3、居住

客家房屋建筑的特征,多为厅堂厨房间阁四方式。以土木结构平房为主,蹭有上下厅,左右两摆横屋左右对称,前后左右各有天井。厅中央天子壁上必有神龛供奉祖宗,厅与厅之间有厢房。典型的前有坪,后有园,四扇大门,还有门楼。厅两侧房间为寝室,厅堂平日用餐会客,年节祭祀;横屋多用来做厨房、禾仓,放农具家具杂物。浴槽多在屋内,猪牛栏和厕所则在屋外。各种建筑,城关一般采用砖木结构,农村多为木架土墙,边远山村纯木建筑也不少。乡间还有“九厅十八井”的庞大建筑和修起高大围墙防寇的“土堡”建筑。畲民住屋多是竹篱茅舍。这种房子格式沿袭了1000多年,至今在农村仍很普遍,它便于家族聚居,便于兄弟分居。城区房屋原也以上下厅或三四厅平房为主,城中房屋或为祠堂,后来一部分门面演变成商店,长汀水东街的骑楼颇具南方城市的特色。

据中国民俗辞典载:福建西南部及广东广西北部传统客家住房样式为群体式院落住房,因客家长期聚族而居,帮成群体式。多为土木结构,外墙用厚达一米以上的夯土承重墙,与内部木构架相结合,并加若干与外墙垂直相交的隔墙。外墙下面一般不开窗,故形如堡垒。一种为大型院落,平面前方后圆,内部由中、左、右三部分组成。院落重叠,屋宇参差;一种为平面方形、矩形或圆形的砖楼与土楼,大者直径达70余米,用三层环形房屋相套,达300余间。外环房屋高四层,底层作厨房及杂间用,二层储藏粮食,三层以上住人。其他两环房屋仅高一 6 层,中央建堂,供族人议事、婚丧典礼及其他活动之用。兄弟分居时,原则上平均分配,但长子不离灶,如有厕所则属于“满子”(最小的儿子),谷谚云:“长子座灶,满子座屎窖。

三、客家民间娱乐习俗

客家民间娱乐内容非常丰富,节日的主要有秧歌、龙舟竞渡、踩船灯,舞龙灯,舞狮,高脚师,迎花灯,踩马灯,打花鼓,九连环,茶灯,大刀舞,大成乐舞,道士舞,乐器会,演戏,十番音乐,提傀儡,放烟火,迎神赛会;平时的有唱山歌,唱小曲,弹琴,弹筝,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纸牌,掷状元签,打麻将,养花,钓鱼等。如大埔客家“筝”的音乐特点标志出中州,汉水的大古元音,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已具有一套基本的法则,使人想到客家音乐的奋发向上和不同流俗。儿童玩的游戏有蹀羊蹀,捉迷藏,种芋子,种冬瓜,踢毽子,跳绳,踔踔子棋丢沙包,下跳棋等。

流传戏种主要有京戏,祁剧,南楚剧,木偶剧,汉剧,外江班,话剧等。1949年后,长汀又传入歌剧,越剧,采茶戏,黄梅戏等。

1、秧歌。顾名思义是插秧等劳动中唱的歌,所以,它最早是一种歌唱的形式,后来才出现了舞蹈和戏剧的表演形式。现在这三种形式和秧歌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有的地区将花鼓,采茶灯,旱船,竹马等民间舞蹈形式都泛称秧歌。也有的将高跷称为高跷秧歌,把一般的秧歌叫“地秧歌”。

2、狮舞。狮子舞的中国民间舞蹈宝库中闪亮的明珠,1000多年来,成为劳动人民最喜爱的舞蹈形式之一。流行于汀州一带的狮子舞在表演上有“文狮”和“武狮”两种形式。每年正月,舞狮表演者通常于城乡走家串户茯恭贺新春并献艺,表演后户主多以红包相赠,以示酬谢。“文狮”表演细腻,柔和而稳 7 重,着重刻画狮子温驯而可爱的性格。“武狮”着重武功,技巧很高,主要表现狮子的威武雄壮、勇猛矫健。

3、龙舞。闹龙是祝愿一年吉祥如意的活动和联系亲友的良机。汀州制作的龙体一般染成青色、黄色两种,分别称“青龙”,“黄龙”。有的在耍龙灯的同时,施放烟火,爆竹,看去火花四射,只见龙在万点火花中滚进滚出,显得金光灿烂,再配以喧天鼓乐,造成热烈的节日气氛。

连城姑田元宵佳节游大龙是当地农民传统的,规模最大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在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日举行。每条龙灯游一天一晚便焚化了。元宵节中堡村华、江两姓轮番出龙,至少有100板以上,称为主龙,龙头龙尾都配有神铳、大锣大鼓、十番乐队,可谓盛况空前。

4、灯舞。元宵节的活动,以灯舞最多,各地称呼不一,有称“耍灯”,有称“箅灯”,也有称“闹灯”或“花灯”。长汀的“踩马灯”以反映爱情为主要内容,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对舞。此舞蹈具有古朴、轻松诙谐的特点。“马灯舞”表演者多为少年儿童,表演者置身于马灯中段,将灯用绳挂在肩上,演出时有4人或8人列队。

5、踩船灯。踩船灯一般多在春节,元宵节演出,各地的名称虽有所不同,但表现形式基本大同小异,如“跑旱船”,“荡旱船”,“打渔船”,“采莲船”,“花船灯”等。福建有些地区也叫“陆地行舟”,都是同一形式的“旱船”,只是在表现的内容和船形有所差异。

6、九连环。又称“霸王鞭”,“打莲湘”。表演形式多是且歌且舞,曲调大都是本地区的民歌,内容多为表现男女爱情。它既有两三个人的小表演唱形式,也有边打边走各种队形和摆各种画面的集体舞;亦有持霸王鞭者和拿扇子、竹板等 8 道具者同舞。它深受青年和儿童的喜爱。

7、其他:如高跷,掷状元签,提线木偶,茶灯,大刀舞,大成乐舞,道士舞等,不再详述。

五、客家丧葬礼俗

比起其他礼俗,丧葬之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客家人对于此,做得十分周到,甚至过于繁文缛节。葬务从厚,礼务从奢,丰其筵席,醉饱灵侧,鼓乐奠别等等。一些地方至今旧俗犹存。

病人临终之际,便将事先做好的“寿衣”给病人穿上,称“着寿衣”。过去有“上六下四”之说,即上身穿六重衣服,下身穿四重裤子。

客家风俗重视送终。出门在外的千方百计赶回家,以求在临终前见最后一面,显得孝顺。人断气后,马上烧轿,焚纸,眷属、儿女悲哭成叫。是为“送终”。

报丧:病人断气后即刻报丧。孝子往外祖母舅家及亲伯叔家报丧,在门前或附近路口还出讣告。

摆孝堂:在遗体前挂白布,摆香桌,放灵位牌或遗像。早晚哭灵,登记亲友送来的礼物或“代烛”,帐布按序挂在孝堂两旁。

落枕:移动遗体,在厅堂地上铺一白布,将遗体放在上面,头新瓦,瓦上垫以布制三角枕,日夜派人守候;择日定时将遗体入棺叫“入材”。每天清晨和傍晚以及亲友来吊唁时,丧家女眷在帐内棺旁举哀。晚上亲友参加孝堂守灵,俗称“陪夜”。

发丧要择时,常在早晨。旧时在头一天要“闹丧”,通宵达旦,鼓乐喧天。发丧先举行祭奠,再起柩出殡。讲究排场,以显示儿女孝顺。

安葬:将灵柩放入墓地。墓地选择讲究“风水”。坟墓外观很似客家人的围 9 龙屋,是客家人崇拜祖先的一种表现。埋葬后第三天,亲属穿孝衣到坟上哭拜祭奠,烧纸钱,谓“醮三朝”。

做七:人死后,每逢“七”日,要举行祭奠,俗称“做七”。一般只做“五七”。最后举行祭奠,焚化灵屋(纸屋),叫“完七”,以示丧事的结束。以后,周年举行祭礼,叫开小孝;三年举行祭礼,叫开大孝。开大孝时,门前、厅堂换上红联,一切恢复正常。

客家之俗,安葬若干年后(常为十年),挖开墓穴,将遗骸用炭火烘烤,按人体结构屈肢装入特制的陶瓮内,谓“检金”,然后重新安葬,这才是永久、真正的坟墓。

对于非正常死亡的人,有一些特别的丧葬礼俗,如比较注重请僧道打醮念经,超度亡魂等。

六、客家人的信仰与禁忌

客家人的宗教信仰,除传统的佛教,道教之外,还有以后从西洋输入的基督教与天主教。此外,客家人崇拜祖先,信奉鬼神。而以信仰佛者居多。

1、佛教:佛教在南唐天成四年(929年)由惠宽大师传入长汀。宋乾德二年(964年)又有定光大师来长汀传教。以上两师在民间传说中,为民驱除贼寇,护城解围;为农民祈祷求雨免除旱灾;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除去虎害,众称惠宽为“伏虎祥师”。

2、道教:道教在客家地方之流行,与佛教可谓并行不悖。往昔医学幼稚,瘟疫猖獗,于是道士乃有建醮以祭祷瘟神之举。天花流行时则祭祷痘神,们瘟疫天花已千绝迹,但在乡间对安龙打醮、祈福、竖符、起土、安胎、驱邪、压煞以及以符水为人治病等项仍常有之。

3、天主教:清顺治年间(1653年)意大利教士艾儒略到长汀,在老古井传教。

4、基督教:清光绪十八年春(1892年)惠安周之德、陈秋卿等到长汀创教。

5、民间祭祀信仰的神明:客家人的寺庙,往往在主祀神之外,还有很多从神。从神也一同供奉在里面,充分表现出中国民间信仰的性质--多神教和偶像崇拜的色彩,而且大部分属于灵魂崇拜。客家地区民间地方神、乡土神主要信仰妈祖、三山国王及义民爷三种。长汀民间信奉神明不一定就是什么教徒,有些人见像就拜,不分什么教。仙佛同炉香在长汀是很普遍的,主要的有八仙,以吕洞宾为主,财神,阎王,玉皇大帝,文曲星(魁星),真君菩萨,门神,灶君,五谷大帝,释迦佛祖,西天诸佛,众菩萨等。

6、迎神赛会:客家城乡迎神赛会旧时很盛行,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中不断;每月初一十五,善男信女在家或上寺庙烧香、照烛、放鞭炮,以示敬仰。每年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城乡妇女纷纷携带香烛,粉面,糕点之类到各处寺庙“做会”,纪念“观世音菩萨”诞辰、成道和涅磐。家家户户在迎神赛会期间亲朋满座,每家要招待食宿。一部分群众乐而不厌,宁可平日节衣缩食,旨在祈求谷物丰收,人畜平安。

7、其他信仰与禁忌:客家民间还有关于天地日月,雷电风雨,时间方位等的信仰。对动植物和用器,如蛇,燕子,草蜢,扫把,灯盏等,也有不同的信仰。对人的一些行为,如踢脚趾、换牙、眼皮跳、做梦等,也有自己的解释方式。在占卜巫术方面,民间保留不不少用巫术治病的风俗。如“捉四眼”,“下惊”,“画符”,“问神”,“伏花”等。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指导老师: 李美菲

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与发展研究 篇6

一、闽台客家民俗体育特征探究

所谓的民俗体育其实是一个交叉性的学科, 它属于民俗学和体育学之间的一门学科。民俗体育无时无刻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它逐渐成为了闽台客家的一种社会现象, 具有其独特的特征和文化传承特征。闽台客家民俗体育具有其历史的特色, 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劳动生活特色逐渐的呈现在人们的健身娱乐之中, 这些代表了一种文化的变更。所以闽台客家民俗体育具有其优良的文化特征, 不论是因为区域限制还是民族的传统制约, 这些都无法淡化闽台客家民俗体育的文化特征气质。

闽台客家民俗文化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传承方式, 既有口头传承, 也有文字记载传承, 同时还有习俗传承。例如客家的走古事就是一种民俗的节庆活动, 其参与的场面很广, 而且规模巨大, 在古书上都有书写了例如五谷丰登、万事如意、风调雨顺等期许的文字。这些都表达了对于祖国繁荣的昌隆的期待, 同时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属于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

二、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的必要性

虽然有很多的人都知道客家这个词, 但是对于客家的文化却知之甚少, 但是客家在闽台的历史变迁、思想政治影响、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角色影响。客家在台湾属于第二大族群, 因此其在台湾占据的地位非常重要。那么开展闽台客家民俗体育融合, 这有利于提升其影响力, 同时还可以打造两岸客家文化的产品, 从而提升两岸人民的交流。

闽台客家的民俗体育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强身健体的需要, 而且还可以调整产业结构, 不断的扩大产业链发展。闽台可以通过打造客家民俗体育作为一个切入点, 以民俗体育的融合发展作为主要的形式, 然后实现在其他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闽台客家民俗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 这是两岸人们的努力, 同时通过民俗体育的融合发展, 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闽台客家民俗体育的发源地始终是大陆的客家, 本身闽台就是同宗, 所以闽台客家民俗体育在发展上存在着很多的相同点。但是由于不同的地理条件因素造成了两岸客家民俗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又呈现出各自的特色。通过大陆和台湾的客家民俗体育的融合促进两岸人民的民俗文化交流。

三、加强闽台客家民俗体育产业合作发展

闽台客家之间的交流不断频繁化, 不仅在商业经济领域有了合作和发展, 而且在民俗体育上也有了交流和融合。以建立人才共同体来实现客家民俗体育之间的发展和交流, 不断加强两岸客家之间的交流。加强闽台客家民俗的体育合作发展, 需要增加更多的民俗体育表演赛事, 因为体育赛事可以有效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各大体育赛事直播可以为其相关的媒体、广播以及体育场馆的门票收入等带来经济收益, 所以面对当前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应该开展多层面的人才培养机制, 突出客家民俗体育发展的特色, 为促进两岸人民之间的交流提供基础。闽台客家的民俗文化其实是一个共同体, 它们之间相互合作、相互配合, 但是又是相对独立的, 所以开展更多的体育赛事可以有效的促进两岸人民的交流。开办体育赛事不仅是商业经济收益的交流, 而且还有其他领域之间的交流, 面对当前经济的不断发展, 闽台客家民俗体育之间的发展道路很广。也免不了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的问题, 我们始终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解决这些体育发展融合之间的问题。

总结语

面对海峡两岸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我们不仅在经济和文化上存在着交流, 同时闽台的客家民俗体育之间也存在着交流。闽台进行民俗体育交流的时候可以建立相应的资料数据库, 然后通过宣传让双方对民俗体育文化有一个统一的认识。通过这样来促进两岸客家民俗体育文化之间的交流, 通过文化之间的交流来实现思想之间的交流。两岸可以举办一些大型的体育赛事, 通过体育经济切磋来增进两岸人民之间的感情, 从而使得更多的人对大陆和海峡的文化有一个了解。

摘要:闽台客家文化的体育融合是当前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 也是两岸在体育事业发展上的新机遇。这对于改善两岸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本文主要对闽台客家体育融合上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通过体育交流来促进两岸的关系发展, 针对闽台客家的体育文化结构以及民俗体育实践进行研究, 凸显闽台客家体育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特征以及加强闽台客家体育融合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闽台,客家民俗体育,发展

参考文献

[1]赖建敏.客家民俗体育与农村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关系的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 2012.

[2]黄玮瑛.“大海峡时代”背景下闽台民俗体育文化发展SWOT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01:136-139.

[3]谭东辉, 金慧惠.对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及其价值的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10, 02:90-92.

客家民俗 篇7

县域经济的发展, 不仅涉及农村经济的问题, 也是宏观经济的问题。解决了县域经济问题, 也就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基础。所谓县域经济, 就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 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 以市场为导向, 优化配置资源, 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要与当地特色结合起来, 必须围绕地方, 坚持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统一, 找准地方特色和市场对接的着力点, 突出重点, 依靠特色, 培育产业链条, 使资源特色经济产业化, 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县域经济不同于国民经济, 不能去实现小而全的经济, 而是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 (旅) 游则游, 注重发挥比较优势, 突出重点产业。

赣州作为江西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发祥地和客家民系形成的摇篮, 具有发展客家民俗旅游的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文化沉淀, 其造型独特的客家建筑、美妙的客家山歌、风味独特的擂茶等客家饮食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客家节庆活动无不吸引着大众目光。赣州客家民俗旅游, 不仅能满足大众“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 更能让客家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和继承, 同时还能带来经济效益, 可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赣州客家民俗资源的开发价值

赣州客家地区“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客家“新、奇、特”的民俗差异性, 形成了赣州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赣州的客家民俗经过漫长的沉淀和积累, 在赣南地区形成了丰富的极具特色的民俗事象, 盛大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古朴的婚丧嫁娶习俗、古老的宗教仪式、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千姿百态的民间歌舞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服饰和手工艺品等。所有这些, 构成了赣州独特的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如客家山歌, 有爱情山歌、劳动山歌、革命山歌、感叹身世山歌、戏谑娱乐山歌等。一曲《十送红军》便是从兴国客家山歌中演化出来的, 阐述了客家人的革命胸怀。

1. 从文艺民俗的视角来看, 赣州客家民间文艺内容非常丰富。

丰富多彩的灯彩, 山歌对唱, 唢呐表演。采茶戏、舞龙灯、舞狮、打花鼓、踩马灯等丰富又独特的文艺民俗。客家文艺在旅游中有很高的价值, 在内容上更接近客观现实, 易于游客接受。它在传播知识的同时, 又可以陶冶情操。因而, 赣州客家文艺民俗可以开展多种旅游项目, 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 零距离感受客家文艺民俗的独特魅力, 满足审美和体验的需求。

2. 从饮食文化旅游价值来看, 赣州地区有品种多样、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客家饮食文化。

赣南的擂茶别具一格, 盐焗鸡、酿豆腐、梅菜扣肉等都是久负盛名, 至今传盛不衰的传统食品。

3. 从民居建筑的开发价值来看, 客家传统民居建筑结构别致, 造型奇特, 内涵丰富。

“围屋”大多依山傍水, 讲究风水和园林绿化, 它们是客家人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是符合中国传统哲学“天圆地方”、“天人合一”观念的独特民居建筑, 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除此之外, 还有丰富多彩的节事活动, 农耕习俗、婚嫁习俗、特色民俗服饰、传统手工艺纪念品制造等, 都具有旅游开发价值。

从民俗旅游资源的分布来看, 具有分布广、相对集中的特点。客家围屋多集中于龙南、安远、定南等县;宗教庙会活动多集中于石城、宁都县;门榜多集中于上犹县;客家山歌、唢呐多集中于兴国和于都县;客家食俗、婚俗等则在各地又表现出不同的特色。加快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可大大促进赣州县域经济发展。

三、赣州客家民俗旅游发展现存的问题

1. 阶段赣州客家民俗旅游优势表现不明显, 与梅州客家民俗旅游、成都洛带古镇客家民俗旅游相比, 知名度和美誉度不够高, 特别在交通、住宿等基础旅游接待服务硬件设施上存在很大差距。客家传统节庆活动、婚嫁习俗以及农耕作业的游客参与性活动的优势没有体现出来, 受到景点相似度和交通因素的影响, 游客会首选其他地区的客家民俗旅游, 另外, 配套旅游服务接待设施不完善也是影响二次旅游的动因。

2. 除主要知名客家建筑受到地方政府的保护外, 其他偏远地区或私人建筑除主人自己修葺保护外, 没有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 不少客家民房被遗弃和破坏, 特别是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宗祠建筑破坏明显。

3. 赣州客家民俗旅游在当地受到外来文化入侵明显, 民俗民风有淡化趋势, 由于赣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与粤、闽、湘地区临近, 因此外出务工人员多, 返乡后带来的外族文化对本地客家民俗影响也很大。

此外, 由于赣州地区盛产橘子和柚子等水果, 农家乐旅游发展很好, 当地居民对客家民俗旅游开发观望明显。在宣传方面, 赣州地区对发展客家民俗旅游力度不够。

四、加快赣州客家民俗旅游的开发,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得有效完善赣州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手段, 政府和相关企业 (特别是政府) 应该加大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 有效保持原汁原味的客家民俗风情, 同时加强邻近区域的旅游合作, 政府的大力宣传力度, 加大对赣州客家文化品牌的建设。

1. 不断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

由于赣州客家地区多处在山区, 经济较为落后, 交通设施不发达, 因而制约了客家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要发展客家民俗旅游, 就必须把进入景区、景点的路修好。旅游是一个综合性产业, 它包括吃、住、行、游、购、娱, 为了使客家地区的民俗旅游持续发展, 加大景区的旅游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2. 加大赣州客家文化宣传。

客家大本营位于粤闽赣三省交界地区, 客源主要集中在福建、江西、广东的潮汕、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及东南亚部分国家。不少海外的华侨客家人来到大陆客家地区祭祖、寻根, 是一股重要的旅游客源。对客家民俗旅游的开发者来说, 宣传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环节。在这方面, 政府已经有了实际的行动, 如最近在中央电视台里就有“赣南老家, 梦里故乡”的广告宣传。除此之外, 还可以举办一些固定的节庆活动, 制作一批品位较高, 各具特色的宣传图画或手册, 向海内外广泛宣传推介。

3. 加大对客家民俗风情的传承和保护。

在对赣州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 理应突出传统性、古朴性、乡土性, 真实反映客家民俗的历史和文化。

4. 加大资源的开发, 满足游客参与体验。

亲身体验民俗风情是民俗旅游的最大魅力, 开发赣州客家民俗中个歌舞戏、庙会活动、擂茶的制作、手工艺品的制作、种植和采摘瓜果、节日民俗活动等, 让游客参与到故事中去, 同客家人共同游戏、生活和劳作, 让游客在客家山村、山寨、围屋中小住数日, 从而对客家人的衣、食、住、行有亲身体验, 对客家人的文化加以了解, 过一次异乡情调的生活, 让游人流连忘返。

此外, 加强闽粤赣区域合作, 避免景点相似及重复性建设带来的景点吸引力降低, 避免恶性竞争造成的内耗, 为游客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客家民俗旅游服务。

总之, 赣州各县根据自身旅游资源的特点, 加大对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不断改善相应的设施建设, 加强区域合作, 加大旅游品牌建设, 可促进其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为建设和谐社会, 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晓强.论赣南的客家民俗旅游[J].赣南师范学院报, 2004.

[2].刘烈辉.浅析赣南客家围屋建筑的文化特征[J].时代文学, 2008.

客家民俗 篇8

关键词:影视,多媒体数据库,赣南客家,民俗

赣南是客家人最早的集散地和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 蕴涵丰富的客家民俗体育资源。从远古时期起, 赣南客家民众就崇尚巫鬼、喜好方术,每到社日就击鼓迎神, 祭而舞以乐之, 家自为礼。同时, 赣南客家世代以农耕为主, 在山区之中繁衍生息, 所以客家体育活动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活动以娱乐健康为本, 游戏性与竞争性和谐统一, 活动内容与方式多半是生产和生活能力的再现。由此构成了赣南刚柔相济、动作殊形, 既形式古朴、又灵活多变的民俗体育文化特色。由于历史原因,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始终停留在口授身传、自生自灭的边缘状态, 运用现代影视数据库技术手段搜集、挖掘、整理本区域民俗体育文化, 依据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构建具有收集、管理及应用功能的影视多媒体数据库系统,将有效解决赣南客家民俗体育影视管理中的数字化问题,突破赣南客家民俗体育原有研究视角,进而从整体性和系统性对其进行深化研究挖掘与整理, 为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研究搭建一个更加宽阔的平台。

一、影视传媒在赣南民俗体育传播中的功能

1. 影视传媒的积极功能。

第一,影视传媒表述民俗生活,其媒介特性促进了赣南客家优秀民俗体育项目的传承, 影视媒介凭借其先进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技术, 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对于扩大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范围, 延长其传承时间、丰富其传承内涵, 所起的作用是人际传播所望尘莫及的,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被学者称为客家研究的活化石, 而正是通过影视传媒的报道, 使得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 可以传播到全中国。第二,影视传媒通过报道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 可以介绍保护客家民俗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唤起公众的关注, 同时引起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都是一种民间自发组织的活动, 随着影视传媒的介入, 如今已吸引了大量中外学者前往调研, 参与活动, 来自周边地区的普通民众数量也在逐年增长。

2. 充分利用影视媒介。

第一,充分利用影视媒介, 为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播服务, 加强赣南客家民俗体育事项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寻找赣南客家民俗体育传播的契机。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在其传播过程中, 必须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利用符合现代人理解能力和审美观点的传播形式, 还要将符合现代社会特性的新的文化元素和传承手段不断加入其中, 才能保持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的长久生命力。第二,在影视媒介传播民俗体育文化的过程中, 要寻找传播的良好契机, 以使受众更加直观而深刻地理解一项民俗体育事象, 例如:赣南普通老百姓都知道“舞春牛、花棍舞、盾牌舞、稻草龙、香火龙、抬杠、板凳龙、竹篙火龙、赛龙舟、九狮拜象”等项目, 每年报纸和电视都会对这些民俗体育活动进行报道, 但都只是简要的报道,如能拍摄专题影视节目对“活动”的来龙去脉, 以及期间活动进行详细介绍, 对广大受众了解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 定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第三,加强理论指导, 慎重筛选赣南客家民俗体育传播内容, 在纷繁复杂的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中,如何选择优秀的赣南客家民俗体育项目, 这就要求对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有深入的研究, 在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事项选择中,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选择那些保存比较完整、群众基础比较好、形式比较活泼、表演性比较强, 受众所喜闻乐见, 最能体现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特色, 并对现实社会生活有积极影响的赣南客家民俗体育事项进行传播。另外, 在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制作过程中, 还要将其放入整个赣南客家历史文化空间中进行全面考虑,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 对整个赣南客家民俗体育事项进行全方位的把握, 占有尽量全面的素材, 这样才能在后期节目制作过程中, 体现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活动特色内容加以传播。

二、系统总体设计和方法

1. 确立赣南客家民俗体育项目种类及动作特点。

确立项目种类及动作特点, 即确立项目的表现特征和动作要领, 得出符合动作要求的视频信息、动作图片和文字资料, 该过程分以下步骤进行。 (1) 汇总、整理赣南地域各类客家民俗体育项目动作要领、动作特征影像资料, 通过数字摄像补充缺少的基本动作影像、图片, 得出完整的动作影像、图片和文字说明; (2) 由该领域专家对搜集到的资料分析研究, 确定各类项技术动作标准及对整个工作进行研讨与指导; (3) 剪辑影像为影像片段文件, 分类组织该类文件;对动作图片的方位进行旋转、移位等图形变换操作, 使动作达到标准。

2.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影视媒体文件处理。

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媒体对象, 由于数据量大、结构复杂, 前期必须进行压缩存储。这就首先要解决压缩的编码和数据还原的问题;因此前期处理工作必须先将赣南客家民俗体育视频进行统一格式处理, 并转换为计算机多媒体文件, 分以下步骤完成: (1) 对赣南客家民俗体育项目影视资料胶片、磁带的数字化采集处理, 开发民俗体育影视资料数据库系统管理软件, 建立数据库的结构和数据录入界面, 建立图文数据库; (2) 设计人物及道具造型制作动画, 并根据动作图片设计关键帧; (3) 为赣南客家各类民俗体育项目配置音乐制作音频文件。

3. 建立赣南客家民俗体育多媒体影视数据库。

建库前要进行数据 (媒体文件、文字文件) 需求分析, 创建概念模型, 进而将它转换为系统数据模型[1]。根据数据模型, 使用DDL定义数据库结构, 并对数据进行编码, 最后按要求将数据输入到影视多媒体数据库中。建立影视多媒体数据库的步骤为: (1) 定义数据库结构。赣南民俗体育影视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有两种, 即主体数据和控制数据。主体数据库(主数据库系统)存放赣南客家民俗体育各类动作及相关说明数据, 控制数据(从数据库系统)存放动作结构表和系统功能表。主要实现过程就是由主体数据库系统对整个系统进行资源整合和资源分配, 从数据库系统配合主体数据库进行影视媒体数据库系统的管理。 (2) 创建数据字典。对赣南客家民俗体育各项技术指标按类别、名称和顺序统一编写代码, 存放到数据字典中, 并按数据表结构要求组织到数据库中。 (3) 影视数据库的开发设计。整个系统采用目前流行的B/S模式进行设计开发, 主要应用ASP网络编程语言结合MSSQL (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进行系统整体框架的架构,以表现调度为多媒体对象表现的时间特性建模。对象引用与表现合成技术支持了多媒体信息内容和表现的共享、集成。 (4) 影视多媒体数据进行入库。设计友好的用户操作界面, 把各种媒体数据文件和相关数据按照创建的数据字典的顺序依次, 输入到影视多媒体数据系统中。并且对视频格式经过处理后的视频文件进行统一打包, 放置对应的多媒体视频服务器中。

4. 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的管理。

合法用户在成功登录后, 管理员将进入赣南客家民俗体育影视多媒体数据库系统中的主窗体, 主窗体中的左侧是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的导航, 该导航具有对多媒体数据管理的基本功能, 如数据的查询、添加、播放和删除等[2]。除此之外, 用户还可以通过该窗体对数据库数据的类型、类别进行相应的添加、修改和删除。系统管理员之间可以通过多媒体数据库系统自带的沟通交流系统进行问题的交流和相互之间进行通信。本系统有三个创新之处:⑴基于互联网和多媒体数据库。在互联网上创建系统的服务器, 系统运行在服务器上, 提供网页WWW服务和文件传输FTP服务, 实现了用户环境的零维护。⑵数据库中除主体数据 (描述动作的数据) 外, 还增加了控制数据。控制数据描述主体数据结构和系统功能结构的情况, 起着引导程序运行和控制数据定位的作用, 有了控制数据系统就可以很方便地对各项民俗体育数据进行相应的增加或删除, 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维护性、开放性和适应性。⑶采用超文本链接方式组织多媒体数据。由于多媒体信息具有很大的数据量, 如果按常规的方法, 即以对象的方式将数据嵌入到数据库的表文件中, 巨大的数据量会使系统无法承受。采用超文本链接方式, 即将各类多媒体数据文件独立存放, 数据库中使用指针进行链接, 不仅优化了数据组织结构, 还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提高了系统查询的效率。系统设计的目的是实现功能和友好界面, 系统设计按照信息系统软件工程的设计方法展开, 经过了系统需求分析、系统框架结构设计、详细功能设计、系统调试程序、软件测试和优化的环节, 其中选择设计语言和确定程序设计方法尤为重要。⑷系统的维护更新:整个系统采用多级权限、多级用户的管理方式,用户可以被授权允许在不改变初始数据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一个数据库的内容进行修改。权限的不同分配由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的超级管理员统一分配, 达到各个系统管理员之间合理分工, 共同维护系统的目的。在赣南客家民俗体育影视多媒体数据库系统中,个人用户或所在组类的数据可以与他人共享,并依系统赋予的权限实行某项编辑操作。

5. 后台维护。

为了使整个影视多媒体数据库具有可扩展性和便于日常的数据库维护和更新,后台管理系统具有多用户、多权限分级操作管理,具有分配栏目管理数据、记录增加、修改和删除的功能为数据库的进一步完善和后续建设提供了管理平台, 系统安全设计方面充分周全考虑各项网络漏洞的预防,在数据库设计和服务器搭建时特别注意。尤其在防止SQL注入和防止恶意Iframe、Script恶意代码插入的方面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例如在ASP页面文件的最后插入<%response.end () %>可以有效防止Iframe、Script的插入,影视多媒体系统配备了SQL防入侵系统, 具备智能判断非法用户入侵,能够及时屏蔽和锁定非法用户IP地址,可以有效地防止非法用户对系统进行破坏。

赣南客家民俗体育影视多媒体数据库系统是传播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手段, 对赣南客家民俗体育文化起着保证继承、加速传播与交流、促进发展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樊继.多媒体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电脑开发与应用, 2010 (23) .

客家民俗 篇9

1 赣南客家民俗文化形成与发展概述

1.1 茶文化与赣南客家民俗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民俗是在民间流传的文化及生活方式, 是以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而形成的文化形态。民俗来源于民间, 为大众所传承和应用。民俗中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各种礼仪, 是集生活与传统于一体的活动, 是生活的延伸, 也是文化的体现。赣南客家采茶舞是当地茶文化的重要体现, 也是民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 是一种极具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的活动, 不仅能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而且还能充分发挥着文化传承的作用。赣南客家民俗与茶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历史性, 是在赣南特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发生的文化现象。

1.2 赣南客家采茶舞的分布和分类

赣南地区占地4 万平方公里, 包括了18 个县区。赣南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 并体现着不同的艺术特点, 流传范围也各不相同。目前在赣南地区有民俗活动近百项, 分布在不同的县区, 不同节日里有不同的文化活动内容。赣南客家采茶舞是当地民族活动中的代表形式之一, 是当地茶农在历史发展中经过不断的提炼加工, 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活动形式, 不仅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而且充分展现了当地人民朴实善良的特征。赣南客家采茶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 具有极强的传承和发展意义。

1.2.1 祭祀活动

在赣南客家文化活动中, 采茶舞运用的场合也十分广泛, 在当地的祭祀活动中, 就有采茶舞的出现。祭祀是赣南客家人的民俗活动之一, 而采茶舞则是极具原生态特点的项目之一。客家人普遍有宗教信仰, 他们认为这一氏族的发展与延续都是依靠神灵的保护, 他们对后代子孙十分关注, 因此, 在每年的春节、中秋、清明等节日里, 客家人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他们除了表达对祖先的敬爱之情外, 更祈求能够受到神灵的庇护, 以保佑自己全家能够平安如意。采茶舞作为一种民俗活动项目也出现在各种祭祀活动中, 并且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既定的礼仪形式。由于采茶舞是当地茶农通过不断的加工改编而形成的, 具有极强的茶文化特色和民俗特征, 因此, 许多乡民通过丰富的采茶舞形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客家采茶舞也逐渐成为一种民俗活动被传承下来。

1.2.2 娱乐表演活动

在赣南客家民俗活动中, 有许多采茶舞都极具特色, 这种集音乐、舞蹈、采茶技巧于一体的表演形式, 多人一起舞动, 场面十分壮观, 表演形式也十分独特, 不仅丰富了活动形式, 极具娱乐性, 而且还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营造出一种安定、祥和、热闹的氛围, 受到当地客家人的喜爱。因此, 在当地举办的各种娱乐表演中, 都能看到采茶舞的影子, 这种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也成为当地最具传统文化特色的民俗项目之一。

2 赣南客家采茶舞的文化特征

赣南地区由于地势环境优势, 十分适宜茶叶种植。当地茶农在多年的茶叶种植过程中,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事活动, 并由此提炼总结出极具茶文化特色的采茶舞形式, 采茶舞以茶农种茶、采茶等活动为素材, 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他们的生产方式和思想情感, 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在当地的民俗活动中, 采茶舞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作用, 丰富了客家人的生产生活, 成为当地最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赣南客家采茶舞既融合了汉民族的风俗特点, 又与其它地区的汉民俗文化有所区别, 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多元兼容性

赣南客家民俗文化是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外来文化的大融合, 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演变, 既延续了汉民俗文化的精华, 又在不断的发展中发生了新的变化, 从而形成了今天赣南客家民俗文化, 例如采茶舞, 由江浙一带传入, 并融合了当地的客家文化特色, 动作轻盈, 技艺娴熟。由于客家先民在迁入赣南地区后, 长期与其它民族的混居生活, 使其它民族的技艺特点逐渐与汉民族相融合, 产生了新的文化, 使采茶舞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形成了今天的赣南客家特色的采茶舞表演。采茶舞正是在汉文化融合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后的文化表现形式。可以说, 采茶舞是赣南客家民俗的体现, 具有多元兼容性的特点。

2.2 鲜明的地域性

赣南虽然是客家人的故乡, 但是由于不同乡村的客家人都来源于不同地区, 他们曾经所处的社会和地理环境各有不同, 迁徙的历史时期也各有差异, 因此, 在赣南的民俗文化活动也展现了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 仅采茶舞这一项活动也各具特色, 有的采茶舞只在一些固定的乡村才有, 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

2.3 原生态乡土特色

赣南客家人生活在山区, 在这里进行生产生活, 形成了原生态的乡土特色, 因此, 许多民俗文化活动也与生产生活方式有密切联系。首先, 民俗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与农业生产关联密切, 采茶舞作为一种民俗艺术项目, 以舞蹈的形式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茶农种茶、采茶的活动场景, 从表情到动作, 每一个场景都体现出浓浓的乡土气息, 尤其到了采茶时节, 茶农队伍更加壮观, 动作也更加整齐, 茶农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客家人以舞蹈的形式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期盼。其次, 茶农的活动器具更多来自于大自然, 漫山遍野的稻草和竹木, 都成为民俗活动中应用的材料, 在采茶舞表演中, 大多数运用的都是当地取材的各种物品, 通过组合制作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造型, 从山间地头获得的这些器材, 更赋予了民俗活动深刻的乡土特色和原生态文化内涵, 是客家民俗的独特表现手法。

2.4 民俗礼仪特色

赣南客家民俗活动与宗教有着较丰富的融合, 宗教色彩十分浓厚。由于赣南客家人十分信仰宗教, 因此, 每当节日时都要举办民俗活动和宗教祭祀活动时。在这些民俗礼仪活动中, 活动内容也丰富多彩, 例如在春节时举行祭祀活动时, 先要对龙进行祭祀, 因此他们将龙视为吉祥好运的象征, 龙的形象和造型要逼真美观, 整个仪式非常隆重。采茶舞作为一种民俗项目, 也会在祭祀等活动中出现, 不仅丰富了活动表演形式, 而且也体现了村民对祖先的怀念以及祈求神灵能够保佑自己平安吉祥。

2.5 宗族性

赣南客家先民在最初从中原迁往此地时, 生活环境十分恶劣, 不仅要面对陌生的生存环境, 而且还要与自然、与敌人抗争, 保存自己的种族和后代, 使家族得以生存繁衍。为了能够使家族不断地发展壮大, 客家人经常会开展一系列的祭祀活动, 加强宗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使他们有积极统一的信仰, 一切事务都以宗族为先。因此, 在赣南客家民族文化活动中, 宗族活动都以家族为中心, 采茶舞作为客家民俗活动中的一个代表项目, 也充分体现了客家的宗族特点。采茶舞以群舞为主, 一定数量的村民共同组成舞蹈团体, 表演丰富的采茶舞蹈, 体现了当地村民朴实善良的情感特征, 同时表现了客家人的团结和凝聚力。客家民俗活动也为外族人展现了其强盛团结的宗族形象, 而客家民俗活动也成为家族共同利益和凝聚力的重要仪式, 使客家传统民俗文化得到积极的传承和发展。

2.6 竞争性

赣南客家人有着团结精神和较强的凝聚力。但是在民俗活动中也表现了一定的竞争性, 这种竞争性既有形式上的, 也有精神上的。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天人合一、求同存异的理念, 在赣南客家民俗活动中也体现了这一理念, 在和谐的环境中又存在着积极的竞争, 例如在祭祀等大型活动中, 各个宗族都会形成对比竞争, 通过比技艺、比场面、比节目等, 来展现宗族的地位和实力。每当活动时, 各个宗族都会积极准备, 推动丰富精彩的活动, 以向别族展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地位和修养。例如采茶舞等民俗活动表演中, 大家比的是技巧、动作、场面, 越精彩的节目则预示着这一家族的兴旺发达, 越能够得到他人的羡慕和祝福。

3 结束语

赣南客家采茶舞是赣南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 在是赣南采茶文化的不断发展和演变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内容丰富, 而且形式多样, 是受到当地群众十分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作为赣南客家民俗代表之一, 应当作为重要的民俗文化资源得到保护和发展。今天的赣南民俗文化正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局面, 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问题, 只有积极进行开发整理, 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保护, 才能真正使客家民俗文化得到积极的传承和发展, 进一步促进赣南茶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涂传飞, 陈志丹, 严伟.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41 (8) :24-32.

[2]谭东辉.赣南客家民俗体育研究[J].作家, 2010, (10) :183-184.

[3]吴玉华.赣南客家村落传统体育的结构与功能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9 (2) :42-45.

[4]孙玫.东西方戏剧纵横.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5]龚永新.弘扬茶文化推动茶文化产业建设[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 (4) :97-99.

客家民俗 篇10

1 客家民俗体育概述

《辞源·客家》中说到:“汉末建安至西晋永嘉年间,中原战乱频繁,居民南徙,宋末又大批南移,定居于赣、粤、闽等省交界地区,本地居民称之为“客家”。客家是汉民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闽西是中国客家文化的发源地。关于“民俗体育”的概念由于个人的观点和立场不同,或是研究领域的不同,导致学者们对民俗体育的理解存在各方面的差异。至今民俗体育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和以及研究宗旨,这里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界定为在闽西客家人的民俗活动中产生,依赖当地的民俗节日发展,并在一定时空范围内长期流传的,具有闽西客家地区特色的,与健身、娱乐、竞技、表演有关的体育活动形式”。

2 连城姑田“游大龙”的调查分析

2.1 调查区域基本概况

姑田镇坐落在福建连城之东部,中部沿溪两岸自西向东为狭长的丘陵地带,可谓山岭重叠,峰峦纵横,溪源密布。全镇面积325.2平方公里。姑田全镇14个村民委员会和一个街道居民委员会,人口21159人,绝大多数为汉族。镇区距连城县城区有34公里。姑田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炎暑,夏无酷热,这里土地肥沃,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资源丰富。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便捷的交通,素有“东方门户”之美称,故商家云集,经济发达,在明清时期已被誉为“金姑田”,即姑田三宝:“大龙”、“宣纸”、“西山字”。其中当地出产的宣纸历史悠久,闻名海内外,曾是清代奏折上疏的御用纸。姑田人民为了祭拜各路神明,在纸乡姑田,建有各种寺庙。其中客家公王第一庙,始建于嘉靖元年(1510年)。此外,还建有关帝庙、公王庙、观音庙、碧岭庙、土地神等。连城姑田这些优越的条件都为姑田游大龙的产生、发展和流传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2 连城姑田游大龙的历史渊源

姑田镇“游大龙”活动的起源在资料与族谱的记载上大都是改革开放后重新编撰,原始记录大多失传。因此,对其起源还需综合村民口述、地方志以及族谱等加以考证。经过调查,无论是文字记载还是村民的口述都大致认同一种起源,即姑田游大龙起源于明朝年间,相传邓屋八世祖邓应公明代出任潮洲府检校,后定居于潮,其弟邓恭公仍居姑田邓屋。后来邓恭公的子孙常到潮州去探望梓叔,邓应公的子孙也常有回姑田祭祖。两地宗亲关系自不待言。明万历年间邓恭公子孙在潮州看到有人舞龙,便将其画成图样带回姑田仿制,“龙”便在姑田邓屋出现。

2.3 连城姑田游大龙的传承内容

传承内容是任何文化实体在传承过程中的传承主体。若无传承内容这个主体的存在,任何传承方法和传承模式都是空谈。姑田游大龙的传承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连城姑田游大龙的扎制工艺

制作材料以衫木板、毛竹、牛皮、连城宣纸为主,其制作材料虽然简单,但制作工艺精巧、工艺流程复杂,所以主要是通过言传身教的家族传承方式来传承。大龙的制作主要包括备龙板、备筋骨、扎龙头、扎龙尾、扎龙腰、扎龙爪、扎龙蛋、糊裱、画龙、剪贴、题字、装灯、备龙棍、备插袋、备插袋布15道工序。姑田扎大龙的技术和工艺是历代相传的,龙总是自己扎,自己糊,自己画,自己擎,一代接一代,大人制大龙,小孩则制小龙、游小龙,群众参与性强,具有典型的地域标志性文化。

大龙的制作程序是很有讲究的,先是备好龙板,一般采用衫木板,龙头、龙尾和龙腰板都有不同的尺寸要求。龙板两头各凿一个5厘米的圆洞,用来连接龙腰时穿插龙棍使用。接着用竹篾制成大龙的筋骨,然后按照设计好的规格分别扎好龙头、龙尾、龙腰(每节一拱)。其中龙头龙尾的篾圈规格与龙腰不同,且龙尾要配上活动翅,扎两个大爪。龙爪只有四个趾,不能扎五个,据传扎五个趾会冒犯天子,俗称天子是五爪金龙的化身。整条龙扎好后,接着有扎龙蛋、糊表、画龙、剪贴题字、装灯、备龙棍、备插袋等工序,这样一条龙才算制作完整。

(2)连城姑田游大龙的习俗

姑田游大龙从表面看似乎并非难事。如果要深入了解这一民俗活动的全过程,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从头到尾不但要动用浩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它的步骤部署也是非常有讲究的。就习俗来说,“姑田游大龙”活动一直保持着“开天门”迎接“公爹”(“公爹”人称地方上的保护神)、祭龙仪式的习俗。通常年三十子夜(年初一的子时),本地有“开天门”的习俗,由龙头组成的锣鼓队,迎接“公爹”(人称地方上的保护神),大的用轿子抬,小的用手抱,放置不同地方,整夜都是人声喧嚷,灯火通明,直闹到天亮。正月十五这天最为隆重,铳按一定规则的作为指挥的信号,当日接的是“出案公爹”,先驾到龙头处,随后是到龙尾处,此时擎龙腰的人在近龙的腹部开个开关自如的孔门,并装上蜡烛和“油香”。其次是祭龙仪式,摆香案、点龙烛、作揖、行叩礼。主祭人是辈分大、福气好的长者,衣着整齐,虔诚肃穆。祭毕燃放礼炮和神铳,随后才出龙、游龙,最后烧龙。闽西客家民间对于“龙”都有共同的崇拜。

(3)连城姑田游大龙的动作和艺术风格

姑田游大龙时推时挤,时走时伏,一身都要运动,通身用力,穿梭在大街小巷、村外田野间,可以说是一项很好的体育锻炼活动,这也充分体现了姑田人民吃苦耐劳,英勇刚毅的精神品质。姑田大龙的龙头高度为2.4米,长7米、大直径0.8米,龙口大张,内含一颗直径为0.6米的大红龙珠,大有吞云吐雾,威震山河之势。就姑田大龙的龙头就有十几人分班侍候,龙头上结有四条棕绳,两前两后,由四个人向东南西北四个不同的方向牵拉以保持平衡。龙腰则边走边“驳桥”(即联接),“驳龙”时要选择特殊的地点,平路不行,一定要选在斜坡处。龙驳好之后,桥与桥间用短绳子系在一起,伴随一声叫喊“起脚”顿时全部举起,此时动作一定要一致,不能有偏倚。每节龙腰由每户精装后生撑举,撑举者脚迈稳实八字,时推时挤,时走时伏,沿每家每户门前而过,随后再向村外田间尽情舞弄。若执龙者体力不支,旁边随时有人顶替。龙尾则跟在龙腰之后边走边停。大龙所到之处,不论远近,家家户户点松明,鸣礼炮,祈盼与神龙相会,祷告新年红红火火、风调雨顺。十四夜当晚也是游龙技术的高潮,龙头由外到内,由大圈到小圈,缩小到龙头咬着第三节的龙腰,名曰“咬三胯”。此时的龙姿一层高过一层,犹如一座光彩夺目的宝塔,令人赞叹不已。随后龙头又由内向外,由小圈绕大圈,龙尾进入最中间,此时犹如一个盘绕的大龙,多彩多姿的场面令人流连忘返。第二天,继续游龙,游到最后庵门口逆时针由外向内绕圈子,圈子由大到小,叫“龙头入囊’。然后龙头顺时针由内向外绕圈子,叫“龙头出囊”,此时龙腰边游边拆“桥”至拆完,随后龙尾和龙头一起拆。最后是烧龙,拆龙动作要快,先卸龙头,再卸龙腰、龙尾,成堆燃烧,龙珠留作纪念。抬龙板的人对龙板爱之如宝,他们抬着龙板争先恐后地跑回家,相传谁先到家谁最顺遂。

3 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承模式

3.1 全面深入开展普查工作,建立资料数据库

普查工作的开展是保护客家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要任务。目前关于客家姑田游大龙的文字记载较少,只有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开展普查,将各种民俗文化事项记录在案,才能保留客家姑田游大龙活动的原真性,才能为政府制定和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规划,提供科学而有效的依据。为此,全面深入开展普查工作,建立资料数据库迫在眉睫,意义深远。普查就是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流行中的各类民间舞龙的分布情况,舞龙的形态、优秀的传承人,按照全国统一编码进行分级分类,规范建档。

3.2 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加大资金支持

政府的支持力度是民俗体育得以传承和发展的有效保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度供给,二是经济扶持。前者是“搭架”,后者是“输血”。就姑田游大龙而言,从1980年恢复姑田游大龙开始,仪式的举办都是由华氏和江氏族人自发组织的,资金也是村民按人口比例筹齐,姑田镇委员会只是在管理上给予了适当的支持。由于大龙的规模、数量及制作工艺等要求,每年活动都受经费的限制,导致无法充分表现这一优秀民俗的应有魅力,特别是在规划、抢救、保存、整理、传承等方面经费制约较大。为此,要让优秀的民俗体育活动得以传承、发展,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在保护传统民俗原味的情况下,完善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政策。此外,政府还应鼓励民间资本在政策的指引和保护下,合法、有序地进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发挥民间资本作用,并取得民间资本参与者、被保护对象、文化部门和社会等多赢局面。

3.3 以传承人为主体,对传承人进行保护和培养

客家民俗文化的传人是客家民俗文化的主体,但是,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老一辈掌握技能者多相继离世,掌握该项活动技艺的人己屈指可数,尤其姑田大龙的扎制工艺人才匮乏,现在的扎制高手都年事已高,年轻人对扎龙和游龙技艺兴趣不高,且工艺技巧讲究的是言传身教、口耳相承,鲜有文字记载。现在姑田游大龙的传承中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呈现出传承人年龄结构老龄化,这对姑田游大龙的传承与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今天,我们在传承民间优秀文化时要特别注意以人为本,传承杰出人物及其接班人”。因此,对客家民俗体育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是当务之急。首先,为避免因经济困难等原因致使民俗体育活动失传,应给予传承人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其次,通过对传承人学习培训的组织,提升传承人的责任意识。再者,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参加各种民俗类的技术交流会,与全国各地的民俗专家,传承人进行技术交流。同时,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为民俗体育提供理论支持,培养高素质的后备人才。

3.4 以旅游发展为契机,发挥产业推动作用

每年的连城客家元宵节庆活动都会引来全国各地的游客,若将客家元宵民俗体育活动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商业包装,以商业带动客家地区的发展,将会带来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就姑田游大龙而言,首先,可建玩耍龙灯棚区,以表演的形式向游客展示耍龙灯,也让游客参与其中,亲身体验。其次,可建立大龙制作及作品展示区将其姑田大龙制扎成工艺品拿到展示区出售并当场制作演示,可吸引游客当场亲手制作。

4 结语

通过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姑田游大龙的调查与分析可得,从其传承方式来看,其传承方式主要靠言传身教,因此,传承谱系较为单一;从其制作工艺来看,多为手工扎制,工艺流程复杂,制作工艺考究;在传说信仰方面来看,形成原因虽然复杂,但闽西客家民间对于“龙”都有共同的崇拜。目前客家姑田游大龙面临传承危机,要让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必须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整理和挖掘。客家民俗体育的保护与传承模式为:(1)全面深入开展普查工作,建立资料数据库;(2)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加大资金支持;(3)以传承人为主体,对传承人进行保护和培养;(4)以旅游发展为契机,发挥产业推动作用。

摘要:文章以连城姑田游大龙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探析了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传承内容以及传承模式。研究表明,在传承方式、制作工艺上主要靠言传身教,传承谱系较为单一;从其制作工艺来看,多为手工扎制,工艺流程复杂,制作工艺考究;从传说信仰方面来看,形成原因虽然复杂,但闽西客家民间对于“龙”都有共同的崇拜。通过对客家民俗体育的考察研究,得出闽西客家民俗体育的保护传承模式为:(1)应全面深入开展普查工作,建立资料数据库;(2)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加大资金支持;(3)对客家民俗体育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4)以旅游发展为契机,发挥产业推动作用。

关键词:客家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连城游大龙,传承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劳格文.客家传统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

[3]连城县姑田镇志编纂委员会.姑田镇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4]连城县客家研究联谊会.连城客家节庆民俗文化[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上一篇:企业竞标下一篇:电流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