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茶文化

2024-07-10

客家茶文化(共12篇)

客家茶文化 篇1

古老的傩戏,是3000多年前由驱鬼逐疫的傩舞发展而成,因演出时要戴面具,故又名“师公脸壳戏”。中村傩戏是赣南地区唯一现存的傩戏,具有独特的表演程式和传承价值。

一、由来和传承

古代傩祭、傩戏的流行面很广,赣南早期城乡均有傩戏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演变,城乡傩戏基本消亡,只有中村傩戏传承下来,有近500年的历史。

中村傩戏起初是在福主庙进行的。福主庙是一座由上、下两栋房屋组成的,类似宗祠的建筑。上栋的正面为神龛,神龛分左、中、右3间,正中一间安放着14尊木雕神像。神像自上而下排成4列:最上列正中为华光,左、右为钟馗、清源祖师;第二列为赖公、判官,左、右为天仙兵、地仙兵;第三、四列为杨泗将军、麒麟狮子兵,左、右是旗头。左、右两间供表演者游傩时放置傩面具。下栋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戏台,下层为走道。庙内可容千人看戏。这里的傩戏与庙会是紧密相关的。傩戏是属于庙会的,而庙会又利用傩戏来禳神。

相传傩戏传人有师传秘诀,否则不灵验。其秘诀就是师父教你如何“起水碗”,即在福主坛前打一碗静水,点香画符,念咒语:“紫竹云山,天地娥麟,尊神六位大将,钟馗、尊神,千兵万马,万万兵将,各位显光灵通。齐心合口,心叫心应,齐心合口,应口齐心,娥王灵灵显神通。”

二、剧目类别与演出程式

1)剧目类别。中村傩戏原有很多节目,如《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判官醉酒》《刘海戏金蟾》等。在巡回演出中,一般只演其中三个:《判官点书》《钟馗斩金鸡》《打冬易》;要停下吃饭,就加演《王卯醉酒》;在住宿的地方,7个节目全部要演。2)演出程式。傩戏演出程式是先人确定的,不能随便变更,即使是中途吃饭、住宿等,都要严格按照规定。走路也要照规定顺序:挑菩萨的在最前面,后面分别跟着挑香炉兼打锣、打鼓的,挑香烛的和挑粮米的。中村傩戏与庙会禳神密切相关。这里的禳神,就是把华光福主抬到附近村里去游,每到一村,周围群众早已提着装满了香烛、供品(鸡、鸭、鱼肉)、白米的竹篮站在门口恭迎,看见傩班到来,大家赶忙点燃爆竹,躬身相迎。傩班被迎入众厅之后,立即从戏箱内取出携带的木雕神像(独脚魔王、河仙兵、海仙兵、和合三仙、左旗头、右旗头),傩面具(飞天雕子、赖公、钟馗、王卯、姜太公、冬易仙、判官),以及米斗、兵旗、宝剑、香炉等,依照固定模式,摆放在厅堂上方的四方桌上,组成临时神坛。在场的群众则争先恐后地在坛前焚香点烛,上供礼拜。信众们刚刚把香烛点燃,傩班中的挑香人便会将其逐根熄灭,放入携带的箩筐中,仅留一对敬神。据说这些香烛须由他们带回福主庙,供全年使用。礼拜之后,傩班便依次表演傩戏。表演完《打保安》节目后,戴着钟馗面具的傩要到各个厅堂走一圈,有的群众也会请他去家里走一走,以示驱邪逐疫。傩戏班内供奉的祖师是“西川灌口清源妙道真君”和华光福主,凡出神或演出前后都要焚香祷告,请神和谢神。还要特别提到的那只福主老爷变的“飞天雕子”,它虽是木雕的,但凡是出神演出,都要把这“飞天雕子”带去,代表华光福主,被傩班视为神鸟供奉。每次出神前,傩戏传人要请神。请神词为:“弟子请神,口叫口应,随叫随应,齐心应口,千兵万马,万马兵将,锣鼓奏响,请神上马。”每到一村,进了屋场后,又要念请神词,只是最后一句,改为“请神下马”。傩戏班所到歇宿地,为防止妖魔邪鬼乘机捣乱,傩班一进坛场,便要端出一碗清水,手持雷令,在水面上画符念咒,名曰起水碗。据说起了水碗,就会有千千万万个阴兵守卫在旁边,谁也奈何不得。碗里的水第二天要干,不干就不吉利。

三、中村傩戏音乐风格

中村傩戏的各个剧目都有各自的音乐,但其音乐结构很简单,有《赖公射月》调、《王卯醉酒》调、《判官点书》调、《打冬易洞》调、《太公钓鱼》调、《钟馗斩金鸡》调、《打保安》调等7种。表演时有锣鼓伴奏,人声帮和(戏剧中称帮腔),或称和合腔。帮腔指在戏曲演出中,后台或场上的人员帮唱,用以衬托演员的唱腔,渲染舞台气氛,或叙述环境和剧中人的心情。最初见于南戏。今地方戏曲仍用帮腔者有川剧、湘剧、赣剧、潮剧、安徽青阳腔等,宁都采茶戏也常有帮腔。中村傩戏常借用戏曲帮腔来渲染气氛,运用很普遍。中村傩戏所使用的乐器一般是堂鼓一面,大锣一面。在舞傩中既可作乐器用,同时鼓声又可“惊破地狱”,锣声可“效狮子吼,以吓走邪鬼”。此外还有小鼓、钹、唢呐等。常用的锣鼓谱主要有《出台引子》《进台锣鼓》《宜黄路》《挑槌》《扎槌》《长锣》等。常用的唢呐曲有《公婆吹》《打马进城》等。

四、中村傩戏的艺术特点:

1)介于舞蹈与戏剧之间。例如在傩戏《太公钓鱼》,传说姜太公怀才不遇,在渭水以钓鱼为业,等待文王,希望有朝一日得到文王的重用。演出采用哑剧的表现手法:演员戴上姜太公面具,手持鱼竿上场,他东瞧瞧、西看看,似乎在寻找下钩的地方,然后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上分别下钩,并把钓上的鱼一只只放进随身携带的背篓中。忽然,他看到一条很大的鱼正在水中游来游去,于是赶忙下钩,可是晚了,鱼跑了,他感到非常惋惜。看看天色已经不早了,他收起鱼竿,卸下鱼篓,把鱼篓放入水中,荡去里面的泥土杂质,再称一称,足足有数十斤!于是,他心满意足地靠在一棵大树上打起了盹……演员表演得风趣幽默,把姜子牙的老态龙钟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2)傩戏传人介于祭司与演员之间。中村的傩戏传人不仅是傩戏的表演者,还是禳神的主要祭司。例如在《钟馗斩金鸡》表演中,演员脸戴黑色钟馗面具,右手持剑,向东、西、南、北、中五方,右脚跪地,左手做抓鸡状,右手剑向下斩三下,以示斩杀邪魔,驱除鬼魅,保佑地方平安。

3)表演形式介于艺术性与宗教性之间。例如在表演《打保安》时,剧目的内容是请神,请各方神灵和天兵天将,再就是请傩师中三十二代承传的祖师爷下界来,保佑地方平安、人寿年丰。演出时,妇女均须自动退场,只留下男户主面对神坛垂手而立。演员则如同民间道士一般,于坛前焚香稽首,逐个请神,所有在场男性都要下跪祈祷。祈祷后,演员向在场信众拱手作揖,祝贺“满堂得福”。至此,傩祭宣告结束。信众们各自撤下供品,然后把自己带来的白米倒入傩戏班携带的箩筐中,同时从傩班的另一箩筐中再取回一点点白米,名曰换米。除此之外,每家户主还会给傩班送上一个红包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张勇华.江西宁都中村傩戏研究——一项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01)

客家茶文化 篇2

从客家传统文化指认赣南客家文学特质

客家传统文化氛围中,崇文重教的`风尚,崇信风水观念,独特的生存环境,使赣南客家文学与中国古典文学一脉相承,繁荣兴盛,又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作 者:钟俊昆 ZHONG Jun-kun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江西,赣州,341000刊 名: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Y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3(4)分类号:G04关键词:赣南客家 传统文化 文学特质

客家吉祥文化 篇3

定南县位于江西与广东交界之处。自古以来,这里便是人烟稀少的山区。天然的屏障成了历代绿林草寇隐身之地,尤其明末建定南县治之前,三巢作乱,官民不宁。隆庆三年(1569年),明政府在莲塘里(今老城村)筑城建衙,割龙南县之高砂堡、下历堡、横江堡,安远县之大石堡、小石堡、伯洪堡,信丰县之潭庆堡组成定南县治。据考:

龙南割来164户,1131人(男781人,女350人);

安远割来98户,605人(男431人,女174人);

信丰割来48户,119人(男99人,女20人);

合计310户,1855人(男1311人,女544人)。

当时,莲塘里居有兰、罗、雷三姓。旧县志云:市井寂寞,户口稀疏,使非三百名之众,其何以成县治。而后定南采取“寓兵于农,寓民于兵”的善政,逐年迁入了黄、廖、谢、陈、钟、李、何、袁、张、叶、彭、赖、缪、徐、曾等姓氏的 客家庶民。他们都是明初和定南建县之后,陆续从福建、广东再转迁至此的。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定南县普查人口时,已发展到19427户,122460人(男67646人,女54814人)。

绣花帽的渊源

定南客家人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积淀,集中表现在日常衣食住行当中。据说在清光绪年间,定南境内瘟疫蔓延,居民死的死逃的逃,全县只剩下7万多人。当地客家人通过种种手段来企求平安,绣花帽便成为寄托美好愿望的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到了清末民初,绣花帽风俗达到最高峰。七岁左右的小女孩,都要手持针线开始向母亲学习绣花。女孩如果不会绣花,成人后要靠媒妁甜言才易嫁出。每逢节日前后,特别是春节闲暇,老的少的总是成群结队坐在大门口边聊天边绣花,一片欢乐景象。

客家女喜绣的童帽

绣花帽的种类很多,根据年龄和头型设计分类,有婴儿型、幼儿型、童年型、少年型等,每种型号有固定尺寸如以1.2尺、1.4尺、1.6尺布料为大小标准。较为简单的花帽有狗头帽、兔子帽和水杓帽,比较复杂的有平顶帽、扁鸡帽、围花帽和莲花帽。花帽做成之后,一般要配上两个小银铃,孩子戴上摇头时可发出响声。

绣花帽以黑色斜纹棉布(俗称阔缝斜)为绣花面,绣花时不用绣花夹,绣好一块再绣一块,然后连接成型。所用绣花线,以大红、水红、橘红为主,绿、蓝、白、黄色为辅,有的套上金线和银线,也有的图案全用有色扁线结成。绣工相当复杂,没有生活知识和艺术鉴赏能力,往往会因套色不合理而被拆除,绣好之后还要懂得装饰,才能更好地体现每组花的吉祥含意。

定南客家尚未出嫁的闺女,就要为自己日后结婚刺绣好祖宗三袋(俗称肚兜,即子孙袋);结婚以后或有身孕时,即着手刺绣婴儿戴的简便狗头帽或兔子帽,还有婴儿满月时戴的扁鸡帽或平顶帽,不过往往怕人讥笑而躲在房内制作;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过不了两三年又要更换新花帽。子女多的母亲一年四季几乎没有空闲,经常刺绣到深夜鸡啼才能入睡。如果闺女出了嫁,接着又做了外婆,那就更忙碌辛苦了,按客家常规少不了要刺绣制作一顶复杂而又昂贵的围花帽(多数选择工艺精美的莲花帽,即全堂开瓣铃帽)送给外孙,穷人家做外婆的甚至为了这顶莲花帽而负债。

具有客家风的铃帽

定南盛产莲花,民间逐步创造出具有象征意义的莲花帽。莲花帽习惯上称为铃帽,在定南客家最为时兴。铃帽又分全堂铃帽和半堂铃帽。所谓全堂铃帽其装饰银器一件不能少;半堂铃帽则少些银牌,但绣花和组装同样有严格的要求。

铃帽的构造很复杂,由帽顶、帽尾、腊涉(即后脑)、左面颊、右面颊、月光花等多块连接组成。绣工特别仔细,丝线套色要主次分明,特别是左右面颊图案是对称的,套色不能有异。待帽子全部连接好以后,在脑门前安装一个虎头月光。然后,还有一道最复杂的工序,客家人称“梭帽埂”,即在帽顶与腊涉连接之处,做成两厘米高的一条粗脉(似田埂),采用大红和纯白粗梭线挑织成八卦图案或“”字,象征万事顺利。但多数人要请老绣花工才能完成。接着是安装各种吉利银器,最后一顶五彩缤纷的铃帽便做成了。

制作铃帽之前,做外婆的首先要将自己的祝愿告诉剪花样娘娘,比如说要刺绣“长命富贵”、“五子登科”、“莲笙桂子”、“连中三元”等吉祥图案,以便剪花样娘娘按要求设计下剪;然后到银器工匠店去订做一套银器。

铃帽的银器安装有一定的规矩,大概位置如下:

老寿星(俗称伯公)一尊。钉在脑门中心月光花的上半部,是祝愿这孩子与星同寿。

八仙神像一套(有立体和平面两种)。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四尊像钉在左脸颊上端(即太阳穴至耳朵后);韩湘子、蓝采和、曹国舅、何仙姑四尊像钉在右脸颊上端,是祝愿孩子长大以后智慧过人,似神仙一样万事皆通。

长命富贵吉事牌一面。每个字如铜钱那么大,“长”与“命”二字放左边张果老后面;“富”与“贵”二字放右边何仙姑后面,祝愿孩子长命百岁,合家富贵幸福。

银吊牌一套(共5个)。吊牌皆铸成蝴蝶或蝙蝠图形,在其翅下串着3条小银链(2至3寸长),每条银链下端有个菱形空心小珠(俗称番薯角)。这5个吊牌安装在腊涉(即脑后)莲花瓣上。其含意很多,如五子登科、五福临门、青云得路、满堂富贵等。

银梅花18朵。每朵梅花如黄豆大,从左脸颊下端沿扁线边至右脸颊摆匀钉上。其含意是有十八罗汉护佑能一路连科中状元,也包含着梅开百福之意。

银灯笼一对。每只灯笼上面都有个铜钱大的伞形小圆盘,圆盘周边有5条小银链垂下,下端再吊着“番薯角”,圆盘中间吊着四方形的空心灯笼。灯笼对称安放在帽埂左右角上,孩子头部摇动时发出丁丁当当的响声,表示金榜题名,荣宗耀祖。

圆形银铃(拇指大)3至5个。钉在帽尾下端,头部摇动时发出丁丁当当的响声,意为连中三元或五子登科。

银链一条。安放在左脸颊下端(即耳朵前面),从颈部拉到右脸颊下端,主要是戴上铃帽后起松紧作用,其拉手那一头有个平面小寿桃。

红布签条一对。大约9寸长,头小尾大,尾部呈三角形,再钉上银铃。安放在腊涉里面正中位置。这红布签实际是神台左右下垂的吊带,借用于此表示各路神仙保佑小孩一年四季平安无恙。

代表定南客家吉祥文化的铃帽,是专门为首次来外祖父母家拜年的外孙所准备的吉祥礼物。如外祖母没有制作好铃帽,外孙是不会来拜年的,往往拖到两三岁甚至四五岁才来探外婆。人们常说的“打铃帽”三字,言外之意是外孙要来拜年了。客家人把铃帽当成最高尚的礼物,是因为它集中了外祖父母对外孙的美好祝愿。外孙回家时,由外祖母给戴上铃帽,然后由母亲背着或双手抱着,到隔壁邻舍去讨一点“百家米”(俗称叫化米),向祖牌三叩头,拜过外祖父全家人,再从正大门走出回家。回到家以后,母亲会将铃帽储藏于箱内,只有逢年过节或走亲戚时才取出来戴上。

广东客家茶文化及采茶舞的研究 篇4

1客家茶文化的内涵

1.1客家茶叶的历史发展状况

据历史记载,在唐代以前,客家地区已经开始产茶,而关于广东客家地区是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产茶,为皋卢茶,现称为苦丁茶。广东客家人早在1000多年前就有饮茶习惯了,而且方式十分考究,由此可见,客家有着悠久的饮茶发展历史。在唐代时期,广东客家地区的茶叶产量和种茶规模较大,涉及范围也较广,唐代时期,当地所产的韶州茶就是如今的黄茶和白茅茶。到了明代,客家茶区得到进一步发展,不仅产茶区域扩增,而且生产的茶种类也更加丰富,例如有青茶、土贡茶等。在清代,广东成为当时全国唯一的对外商贸港口,这也使当地的茶叶生产贸易更加繁荣,许多当地所产的名茶都远销海外,客家产茶区也迅速增加。广东客家茶叶名气大增,种类也十分繁多,其中主要包括苦丁茶、罗浮茶、新安茶、白毛茶等。到了雅片战争前后,客家茶叶保持着稳定的发展态势,茶叶生产规模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但是由于印度等国家引进了中国茶叶品种,并获得成功,加上国内外战争不断,导致了社会动荡不安,客家茶产量也迅速减产,到了1949年,广东客家茶叶产量跌到历史低点。自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开始加大茶场建设,不仅促进了茶叶发展,而且先后创办了多个大型茶场,这些茶场由国家统一管理,随着茶场的相继建立,茶叶的生产规模逐渐壮大。但是由于当前的茶叶生产主要是引进外来茶种,这也导致了许多客家名茶的发展受到影响,制约了客家茶叶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广东客家地区不断引起名优茶种,并改进了原有的茶种,以开发内销名优茶为主,发展了一大批优秀的名茶品种,为客家茶叶发展开创了新局面。广东客家茶叶生产已经占到了广东茶叶的一半以上,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1.2客家饮茶风俗与特点

客家人的生活与茶密切相关,从客家人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客家人多次的大迁徒仍然保留着饮茶习惯和茶文化特征。广东客家人热情好客,饮茶方法也非常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客家擂茶、大壶茶、小杯功夫茶。客家擂茶是客家人最具传统特色的饮茶方法。客家擂茶是将茶叶与炒花生米等食一起混合,经过擂磨、粗擂、细磨等工序,使食物变成糊状,再加入水饮用,这种饮茶方式保留了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的饮茶特点,是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大壶茶相较于客家擂茶,冲泡方法较为简单,客家人招待客人大多采用大壶茶。由于客家人喜欢喝浓烈的茶,而大壶茶的冲泡方式是将茶叶长时期浸泡在水中,茶汤味道浓烈,十分符合客家人的饮茶品味。小杯功夫茶与潮州功夫茶较相似,客家人将潮州功夫茶结合客家人的生活习惯,在简化创新之后形成了小杯功夫茶的饮茶方式。

客家人热情好客,在招待客人时常以新泡茶为主,茶叶是客家人最为珍重的产品,他们以茶会友,并以茶作为馈赠亲朋友的最好礼品。每到年节时,客家人必以茶作为上佳赠品。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进步,茶叶也成为婚嫁礼仪中的重要聘礼,象征着婚姻的圆满和谐。

2客家采茶歌舞分析

客家采茶歌舞是客家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艺术形式。客家山歌是即兴而出的歌曲形式,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客家人在劳动过程中哼唱的山歌不仅能够使茶农们忘记疲劳,交流感情,同时也成为他们情感的寄托与体现。茶歌是客家山歌的主要题材,其中包含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主要展现了青年男女之间的情感特征。例如“细妹生得好斯文,害捱企等看到晕……”充分体现了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在客家人的生活中,茶事活动一直伴随左右,见证着他们的成长与经历。客家茶歌中的一部分来自于当地民谣,例如“月光华华,细妹煮茶。茶唔好,打大嫂……六月怀胎六生根,烧茶热饭难向前。”从这首民谣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客家女子一生所经历的茶事活动。

在清朝末年间,采茶戏传入广东地区,并十分流行。采茶戏的发展与客家人的性格特征有着密切关系。客家人不仅热情好客,而且能歌善舞,每当喜庆节日都会演出采茶歌舞,采茶歌舞在不断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极具文化特色的艺术类别,并代代相传下去。新中国成立以后,当地成为了专门的歌舞剧团,创作了一批与茶相关的歌舞剧种,例如《十二月采茶》《茶篮灯》等,都极具代表性。如今,广东客家地区每当有大型节庆活动时就会演出茶歌茶舞,不仅丰富了客家茶文化形式,而且也有力地促进了客家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广东客家采茶歌舞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动作到服装道具等,都突出了特点,在表演时主要依靠人物歌唱演出来体现人物性格和情节,因此客家采茶歌舞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尤其是在对茶事劳动和生活形态的模仿十分形象,涉及的范围也十分广泛,从每一个动作中都能传达出无限的力量与情感,营造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使人与人之间更具亲近感。

3客家茶文化的特征分析

广东客家茶文化相比其它地区的茶文化有一定的特殊性,更具备精细化特点。客家茶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封闭性、自然性和娱乐性。

3.1封闭性

广东客家茶文化不仅内容形式丰富多样,而且体现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底蕴,许多茶事活动都极具地域特色和唯一性。例如客家擂茶,以及客家茶歌茶舞等形式,这些丰富的茶文化形式一直流传到今天,与客家茶文化的封闭性有着密切联系。客家擂茶是客家人传统的饮茶方法,也是传统茶文化的组成内容,丰富了传统茶文化的表现形式,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色彩。由于客家地区的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交通信息闭塞,此外,客家人属于外来族群,在长期的斗争中获得了生存的土壤,因此他们更加习惯于封闭式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代代相传,一方面使生产生活方式相对落后,另一方面也使一些传统古老的茶文化得以保存下来,同时也形成了独具艺术特色的客家茶文化。

3.2自然性

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客家人生活环境相对恶劣,使他们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是他们将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加以融合形成了固有的文化特质,这种特质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使客家文化得以传承发展。客家人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不仅融合了中原文化的思想精华,并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不断的创新发展,形成了一种能够满足当地生活需求的茶文化,这种茶文化也具备自然特性。例如为了能够在条件恶劣的商道上休息避难、生存发展,客家人创造了茶亭文化和女儿茶,这种与自然相融合的茶文化,解决了人们生活的难题,同时也体现出了客家人善良勤劳的性格特点。

3.3娱乐性

历史上的广东客家人大多是从中原迁徒而来的人群,其中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社会背景。由此,客家人对于茶歌茶舞有一定的创作能力。其次,客家人生活环境的闭塞,也需要茶歌茶舞形式来丰富自己的生活,使茶事劳作更加具有趣味性。此外,在客家人的生产生活中,茶事活动十分丰富,这些丰富的茶歌茶舞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情感体验,传达更丰富的思想内涵。在特定的茶事活动下,客家人以茶事活动作为艺术创作的主要来源,创作了极具娱乐性的茶歌茶舞,形成了客家独特的茶俗、茶礼。

对于客家茶文化发展来说,无论是封闭性、自然性还是娱乐性,都是在客家特有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特征,三者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互为依存的,由此也形成了客家茶文化的核心结构体系,对客家茶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影响作用。

4结束语

广东客家茶文化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通过对广东客家茶文化的研究,可以对客家文化有更广泛的了解。客家茶文化历史悠久,客家擂茶、大壶茶和小杯功夫茶是客家茶文化的代表形式,展现了客家独特的饮茶习俗。客家茶歌茶舞也是客家茶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客家人善良质朴的性格特征,是客家人思想情感的渗透。以上内容构成了客家茶文化的共同特点和艺术内涵。客家茶文化仅仅是我国茶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客家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还需要不断地研究与深化。

参考文献

[1]范炎兴.粤北采茶戏[EB/OL].[2008-10-20].http://blog.sina.com.cn/fanyanxing

[2]罗友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3]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广东卷》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戏曲志·广东卷》[C]中国ISBN中心出版.

[4]孙玫.东西方戏剧纵横[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5]傅瑾.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6]罗勇.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客家文化调研 篇5

客家文化调研

——河源龙川

学院:人文学院班级:11数教(1)班

姓名:刘莉学号:2011123462

龙川简介:

河源市龙川县是客家地区最古老的县,古龙川县治所在地即为今日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佗城镇。龙川县始设于公元前214年,至今已有2222年,为秦时36个县之一,是广东最早立县的四个古邑之一,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全国至今保留最古县名的县份之一。佗城是广东首批1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秦朝古镇、汉唐名城”之美称。龙川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和韩江上游,东连梅州、汕头,西邻韶关,北接江西,南近珠江三角洲。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阳光充足,全县面积3089平方公里,辖25个镇,356个行政村,总人口87万,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32.7万人。

饮食文化:

客家菜肴在榜上有名的是指东江客家菜,它与潮菜、粤菜并称为广东三大菜系。传统的客家招牌菜是:“客家酿豆腐”、“东江盐焗鸡”、“客家酿猪红”、“客家菜卷”等,都是河源客家人所创造。红焖猪肉、肉丸、焖香菇、炒仔鸭、全猪汤等。与潮菜、比较,客家菜偏重“肥、咸、熟”,这与客家人以往的生活水平和习惯有关。首先因为他们耕山住山,劳动强度大而荤食少,肥腻一点的食品能有效充饥;其次,客家人因长期粮食不足,即使比较富裕的大户一天至少要吃一餐粥,多数人家长年累月顿顿稀饭,而且水多米少,煲成的粥“吹去一层浪,喝来一条巷”,菜咸既适合送粥,又增

加体内盐份;再次,山区草木多,养成了客家人不惜柴木的习惯,且他们觉得食物烹得越到火候越香。诚然,社会在不断变革,客家菜也在不断创新;而客家菜的变化又反过来说明社会的文明,传统的东江菜在现代的河源客家人的锅头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有“原汁原味,可口可心”之美誉。其原汁原味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选料讲求野生家养粗种的食物,即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食品的质量好、味道好与河源龙川的生态环境好尤其是水好有很大的关系;二是烹调方法采用煮、煲、蒸和炖等居多,不破坏食物的营养与纤维;三是极少添加甚至不加过重过浓的佐料,一般用生葱熟蒜调味。所谓可口可心,是指清淡的口感、实惠的价格和调和的作用。其调和作用类似现代术语“饮食疗法”。客家菜中不少有滋阴降火、清肝明目、壮腰补肾、养颜益气等功效。目前,河源龙川的客家菜除有传统的盐焗鸡、酿豆腐和红烧肉这些“老三篇”外,比较特色的有: 水蒸鸡选用家养或在山上用虫草谷物群养的鸡,整只放在锅里用水蒸熟,用手撕或切成六大块趁热吃,十分鲜甜滑嫩。另据人们介绍,这种用土方法饲养的鸡比用精饲料养的其含氨基酸要高出10余倍,可见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

全猪套餐主要有选用猪最“精华”的八个部位的肉堡成全猪汤,蒸猪红、猪杂,红烧肉等,配吃一些青菜和家腌酸菜。这种吃法类似往时,客家人一年到头在春节杀猪时方有的口福。

全牛套餐 则是吃牛肚岗、牛柏叶、牛心顶和牛栓肉为主,和其它地方不同,这里吃的牛柏叶没有去掉上面的黑膜,主要是为了健胃。

豆腐套餐 客家人酿豆腐源于中原时包饺子的习惯,因迁徙到岭南无麦

可包饺子,想出了酿豆腐的吃法。客家人吃豆腐各种煮法都有,所谓豆腐套餐包括了餐前吃用的豆腐花,当主菜的煎酿豆腐、豆腐煲、豆腐丸、糯米酿豆腐、炸豆腐皮等,还有当小吃的豆腐乳等等。

野生的桂花鱼、鳝鱼和石鲶鱼仔,肉坚滑、味清甜,不带泥腥,或蒸或炖或煎都很可口。在饮食店里几乎都能品尝到这些风味各异的湖鲜。

五指毛桃汤是用山上野生的一种叶似五指的树根与猪排骨熬成的汤,有诱人的椰奶香味、具平肝明目、滋阴降火之功效。

客家的饮食不仅注重美味,而且每一道菜都是为人们身心健康精心调理的。

客家习俗:

客家人的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岁序节俗,地方性崇拜、礼节等。

一、主要节日:

春节:有拜年,游乐活动等,是最隆重的节日。

立春:即交春。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

二月二:开正节。

清明: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

端午: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节日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

七月节:也即鬼节。

中秋:民间通称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风俗大体各地相同。

重阳节:客家人叫“九月节”。

冬至:客家人有“冬大过年”之说。

二、婚姻礼俗:

客家人的婚姻礼俗受古时风尚影响较重,主要仍以传宗接代为目的。客家人男婚女嫁讲究“明媒正娶”,客家社会正式的婚姻关系是一种“嫁娶婚”,招赘之风并不盛行。

过程仪式大部分仍沿旧习:如相亲、送定、报日子、送聘金、盘嫁妆、接亲、拜堂闹洞房等。

三、民间艺术:

河源人能歌善舞,有着呤诗作对的习惯。客家民间艺术主要有:客家山歌、花朝戏、舞龙、舞狮、舞春牛、舞纸马、打功夫、杂技等。现在,龙川县的杂技团是全国首个县级杂技团。

建筑文化:

别具一格的民居建筑。民居建筑皆以宗族、家族为单位建筑的住宅群,屋形多为围龙屋、四角楼、四合院和吊脚楼等客家屋式。其中龙川地区的围龙屋是以半月形为主体,四角楼是以炮楼式为主体,四合院是以天井采光为主体,吊脚楼是以走马楼为主体。除吊脚楼属山寨人居住,有着明显的山民建筑特征外,四角楼、四合院建筑内部设计都与半月形围龙屋有着大同小异之处。

人文精神:

龙川儿女发扬客家人刻苦耐劳、百折不挠、开拓进取的精神,生生不息,在这片古老的土地辛勤耕耘,演绎了一幕幕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新中国成立后,勤劳的龙川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积极地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努力保护好水源涵养林和生态公益林,处理好发展与环保的关系,全县生态环境保持优良,森林覆盖率达73.1%,江河水质始终保持国家地表水Ⅰ-Ⅱ类标准,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在一级水平。

客家文化的中原印痕 篇6

经济生活。农业生产工具仍保有古汉语称谓。如:锄头,俗名“脚头”。《说文》:“,大锄也。”故可断定,“脚”为“”(音爵)音之讹。故“脚头”实为“头”之意。“碌碡”(音辘轴),用木头做成的觚棱形农具。唐·陆龟蒙《耒耜经》中有“耙而后有碌碡焉”。客俗,往往以“犁耙碌碡”作为农具的总称。“砻”,客家地区与江、淮一带,不仅叫法相同,其形制也完全一致,这表明:客家先民南渡江左后,曾在当地停留后再分段南迁。“碓”,舂米器具,汉代时已有此名此具。在生产活动中,客家人相互支援协作,所谓“无事则比屋散居,有事则陇亩合食”,相友相助之古风犹存。

民居。客家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中的一枝奇葩,在中国民居建筑中有重要地位,与北京四合院、陕西窑洞、云南“一颗印”、广西“干阑式”建筑一起被誉为中国五大民居建筑。在粤东客家地区普遍存在的殿堂式建筑,是古代中原汉族府第风格的民居形式。布局谨严,秩序工整,讲究中轴式对称,大堂多,天井多。沿中轴线进入为上、中、下三个大堂,左右对称为厢房,为居住场所,以花厅为中心分成许多生活单元。以正堂为主体,两厢对称加“马槽”、“横屋”。加上门前池塘和屋后“花头茔”。池塘用于养鱼、灌溉,且利于屋内污水排出;屋后“花头茔”为半月形土丘,用于种植花木,调节小气候,且可防风沙侵袭。此类民居形式做工讲究,工艺精美,多为崇儒世家所建。

服饰。上衣,俗称“衫”。男女均穿“大襟衫”。男装长袖,正面开缝,用布纽扣,俗名“唐装”,从形制至名称,均可见古风犹存。需附及的是,客家人飘泊海外,称家乡为“唐山”,可见客家人的中原情结,处处有之。妇女戴凉帽,又名凉笠,是客家妇女特有的头部装饰品,系由唐代贵族妇女所戴“帷帽”演变而来。妇女穿围裙,俗名“围身裙”,用以蔽胸腹,袭自“汉时犊鼻裤旧制”(清·黄钊《石窟一征·礼俗》)。汉代司马相如在临邛开酒店,即“身自着犊鼻裤”。可见,客地围裙,来源尚矣。

婚姻。沿袭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周朝“六礼”传统形式,只是称谓与繁简有所变化而已。客家地区的“传庚”相当于“问名”;“下定”相当于“纳吉”;“行聘”相当于“纳征”;“报日”相当于“请期”;“接亲”相当于“亲迎”。婚后,离婚、改嫁的事较少发生,反映了客家人婚姻与家庭的稳定性。故史有“阃范最严,妇耻再嫁”(乾隆《汀州府志·风俗》)之载,民间则流行“好女不嫁二夫”之谚。这表明,作为中原移民的客家人,素以恪守儒家礼教为尚,客家婚俗,奉行同姓不婚的禁忌。旧时族规规定,凡有同姓结婚者,要严加惩处,男的被逐,而且此后永远不许归宗;女的则被强行另嫁。时人称“规制森然”,以维护宗法伦理制度。此俗源于先秦“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的古训。

丧葬。其仪礼相当繁芜,一遵古制而不变。如临终前,需将其安置在厅堂,客俗称“出厅下”,此即本于先秦丧礼死于“正寝之室”的遗训;死后,纳银于口,叫“含口银”,此即先秦“含口”礼制的延续。旧时客俗丧服,与《左传》所记春秋时晏子服粗麻衣、麻带、杖行、草履之制,毫无二致,竟绵延两千五百年之久。

祭祀。仿古制。其规格分为“祭”、“酹”两种。据客家风俗,用羊、猪“大牲”行三献礼谓之“祭”;用鸡、鱼、肉“小牲”不行三献礼则称为“酹”。按:所谓“酹”,古时以酒祭地之义,客俗沿袭至今,故叫扫墓为“酹地”。而且,就连子孙用作祭祀的公田的名称也袭古不变。客家民俗,把祭田叫做“蒸尝”田或“血食”田。所谓“蒸尝”,本于古代中原冬秋二祭之名,冬祭叫蒸,秋祭称尝;所谓“血食”,因祭祀需用牲牢而得名,早在春秋时已有此词。

墓碑款式。择举日间所见梅州城区一碑刻店受托所刻一墓碑正文如下:

考谥刚直六十二寿讳某某李公

二十世显 之墓

妣谥娴淑八十四寿李母张孺人

此式遵守古家礼之制。此中值得注意之处有二:一是“谥”。客俗,在行“成服”丧礼时,有“请谥”之举。父母死后,请族中长老或外家撰拟谥号,用以表彰死者生前业绩与美德,多选用两字。私谥,由民间而非官方命名。我国私谥之风起源不晚于汉代。客俗至今仍沿用,只是有所变通,有的由碑刻店按照“谥法”直接刻在碑上。一是墓主,男子称“公”,自汉代已然;妇人称“孺人”,也是有所本的,初始,孺人为大夫之妻称号,明清时封七品官之妻为孺人,客俗推而广之,将老百姓之妻也美饰为孺人。客家地区随处可见的墓碑,是历代客家人以中原士族遗民自居的活例证。

宗族组织。客家地区重宗法制度,采取聚族而居的形式,往往一姓就组成一个自然村,自成一体。因此,客家人的村落具有血缘性与地域性融合的明显特征,属家族村落类型。家族供奉共同祖先的庙堂,名为“祠堂”、“宗祠”或“家庙”。客家地区,祠堂林立,故俗有“凡大小姓,莫不有祠”之说。作者家乡梅县白宫吴氏村落,即有宗祠数座,除祀明代洪武年间入粤始迁祖即所谓“初祖”外,各房又分立支祖、别祖庙堂。凡逢年过年,有吉凶之事,均需祭告,一遵古时“歌于斯哭于斯”之制。如今,年三十下午,全村共姓之人都要去祠堂拜祭,无论海外归来的华侨、外出返乡的游子,概莫能外,不然则被目为不孝子孙,盖千百年习俗使然。

重宗祠祭祀,目的在于起到“反本追远”、“敬宗收族”的功用。所谓“本”,就是要追溯至中原郡望与远祖的显赫功绩。至今,客家地区各姓的祠堂大门上端都书写着醒目的堂号。如:陈姓的颍川堂;李姓的陇西堂;叶姓的南阳堂;谢姓的陈留堂;温姓的太原堂;林姓的西河堂;廖姓的汝南堂;丘姓的河南堂;侯姓的上谷堂;郭姓的汾阳堂;宋姓的京兆堂;郑姓的荥阳堂……这些堂号无例外地都是言明本姓本族的渊源所自。别有一类堂号,则是炫耀远祖的伟业与美德的。如:吴姓的至德堂,讲的是周太王之子泰伯兄弟让位而奔于句吴之地,并被孔子誉为“至德”的故事;古姓的国宝堂,说的是北魏吏部尚书政绩卓著被孝武帝赞为“有臣如此,国之宝也”的旧事。在大门的两旁则贴着一对堂联。如:叶姓为“南阳世泽,东粤名家”,上联溯源,下联则言开基梅州后叶家的发达景象;谢姓为“陈留世德,东晋家声”,上联记周朝封申伯于河南陈留郡谢邑为谢氏太始祖,下联则缅怀渡江后谢氏为东晋重臣的事迹;王姓为“三槐世泽,乌巷家声”,上联指宋仁宗时王氏三兄弟同时任朝中大臣被赐匾“三槐”事(因其祖王曾植三槐于庭),下联则指东晋时王、谢望族居于乌衣巷之典故;曾姓为“三省流徽,忠恕家声”,上下联均叙述曾子格言,他提出“吾日三省吾身”的修身方法与主张“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总之,从上述客家地区宗祠中林林总总的堂号与堂联,可见客家人的中原情结是何等浓烈与深沉。

族谱。重宗族的结果,是修谱之风盛行。修谱的结果,反过来又对宗族关系与观念起加固作用。在我国,族谱起源颇古,早在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即曾参照谱牒撰写王室家族世系。在客家地区,唐宋以后修谱蔚然成风,直至今日而未衰。据粗略统计,梅州客家姓氏约有180多姓,堪称姓姓有谱,无论繁衍国内各省或播迁海外,历代裔孙都不断编写。其结果是世系分明,源流清晰,故人称客家地区“谱牒世系,井然秩然”。

岁时节日。节日这一民俗事象,最能体现客家地区的汉文化传统。以“冬至”一节为例。客俗,以冬至为“冬年”,故庆贺冬至称作“贺新年”;或以冬至为岁首,故过冬至称作“增岁”、“添岁”。民间则有“冬至大过年”之谚。此俗,是客家人保持中原古礼的又一明证。周朝建制,以十一月为正月。这就是以冬至为“年”、过冬至视作新的一年开始的历史根据。

客家方言。客家话是我国现代汉语的八大方言之一,保留了大量古代中原音韵,已是语言学界的定论。试以吃饭一词以说明之。今白话称三餐饭为:吃早饭、吃午饭、吃晚饭;而客家人则名曰:食朝、食昼、食夜。显然,两相比较,客家话可谓其源更古,其词更雅。且可从典籍中找到印证。如,“食朝”一词,源于春秋,《左传·成公二年》载有“余姑剪灭此而朝食”之句。

崇儒重教,不违祖训。客俗,“士慕诗书”、“人思向学”,故素来以教育发达、人文荟萃著称于世。以梅州为例,清后期应童子试者不下万余人,文风之盛,时人誉为“岭南冠”而无出其右者。清末,推行新学后,赴国内各大学读书者,“所在如鲫”,留学东西洋者“如水赴壑”,一时成为风尚。据1921年统计,梅县中学生达3000余人,当时全国各县中学生有3000人者,仅梅县而已。至1949年,全县各类中学共有学生11000余人,小学生则达51000余人,这在当时全国各县中,是首屈一指的。故诗人郭沫若于20世纪60年代访梅时,不禁吟下“文物由来第一流”的名句。可见,梅州被誉为“文化之乡”并非溢美之辞。这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原“礼义之邦”优良传统的明证。

民歌。客家山歌,闻名于世,俗有“客家山歌远传扬”之谚。客家山歌的渊源,上承《诗经》中《国风》的余绪。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对此有精辟论述。他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

十五国风,妙绝古今,正以妇人、女子矢口而成,使学生大夫操毫而为之,反不能尔,以人籁易为,天籁难学也。余离家日久,乡音渐忘,辑录此歌,往往搜索枯肠,半日不成一字。因念彼冈头溪尾,肩挑一担,竟日往复,歌声不竭者,何其才之大也。(《人境庐诗草》卷一,钱注引)

这表明,客家山歌与十五国风一样,同样是“天籁”所成。又,客家山歌中,大量是情歌,更与郑、卫桑间濮上的“淫声”相仿佛。兹录客家山歌两首,以相比较:

入山看到藤缠树,

出山看到树缠藤;

藤生树死缠到死,

树死藤生死也缠。

做月要做十五月,

做春要做四时春;

做雨要做连绵雨,

做人莫做无情人。

客家文化独特的城市品牌 篇7

龙岩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和著名侨区。闽西又是客家人的主要祖地和聚居地之一, 全市七个县 (市、区) 中有五个县的居民以客家人为主。闽西客家文化、建筑、民俗、风情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汀州城, 被誉为“客家首府”, 汀江河被称作“客家母亲河”;客家传统民居的代表永定土楼, 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 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 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城市建设内容相当广泛, 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如何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加强文化意识,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呢?一条总的原则, 就是用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 并把这种意识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

客家茶文化 篇8

1.1 客家特色茶:

擂茶。在客家人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中, 擂茶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擂茶, 说起来简单, 其实做擂茶的流程比较复杂, 就其中擂茶的工具——人称“擂茶三宝”就很有讲究:一是口径约0.5m, 内壁有辐射状纹理的陶制“擂钵”;二是用上等油茶树木制作的约60cm的“擂棍”;三是用竹篾编制的捞滤碎渣的捞瓢。可见其复杂程度。擂茶以茶叶为主要原料, 又加上许多佐料如芝麻、花生、黄豆、茶叶、生姜、茴香、八角、茶油、食盐、薄荷等, 吃起来清香可口, 既解渴又充饥。令人称绝的还有擂茶的药用价值, 由于自中原迁徙过来的客家人被迫生活于古代的蛮荒之地, 因此, 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 客家人在擂茶中加入甘草、夏枯草、茵陈、白芍、霍香、鱼腥草、淮山、莲子、薏等等中药材, 使得擂茶又具有祛病保健的功能。擂茶是祖国茶文化中独树一帜者,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相传三国时张飞攻打武陵之际, 将士染瘟疫者无数, 时有一老草医, 有感于蜀军纪律严明, 便献出祖传的秘方, 以生茶、生姜、生米共磨成糊状, 名“三生汤”, 烹煮后食用, 汤到病除, 此为最早的擂茶, 擂茶从此而传开来。可见, 擂茶的起源就与历史文化紧密相关。

擂茶及赣南的其他的名茶, 均是富有特色的赣南客家茶文化旅游资源。

1.2 客家传统戏:

采茶戏。赣南采茶戏是一种富有乡土气息的赣南地方戏剧, 也是一种地道的赣南客家民俗文化, 它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主要发源于赣南的信丰、安远一带。

每年阳春三月, 采茶女子边采茶边唱采茶歌, 歌声此起彼伏, 一唱众合, 煞是好听。采茶戏起源于赣南一些地方的民间歌舞采茶灯。明中后期经改编并加入纸扇等道具, 创造了《卖茶》《板凳龙》等剧目。继而发展为茶灯戏剧, 采茶灯演变成了赣南采茶戏, 由于一般表演只有二旦一丑, 或生, 旦, 丑三人的表演, 故取名为“三角班”。

这种由民间歌舞发展而成的戏种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鲜明的地方特色, 使其成为戏曲艺术的一枝奇葩。

鉴于赣南采茶戏的悠久历史与文化魅力, 我国政府已把它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赣南采茶戏是赣南客家茶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

1.3 茶与客家礼仪。

客家人民风淳朴, 热情好客。每当客人来访, 便会用擂茶招待客人, 客人喝得越多, 主人越发高兴。于是大家边喝擂茶边拉家常, 一场情意融融的聚会便开始了, 所以客家人有一说法“国不可一日无君, 家不可一日无茶”。客家的“叫茶”也很有特色。叫茶即为邻里之间互相请茶的习惯。童谣又唱“走东家, 串西家, 喝擂茶, 打哈哈, 来来往往结亲家”。如果逢年过节或大的喜庆活动, 如婚庆, 盖房等, 主人都会以擂茶待客。客家还有一习俗“答礼”:凡接受过别人帮助或者祝贺的人, 都要找一个适当的机会请相关人员到家里来, 请他们喝茶, 并作为一种答礼。需要答礼的项目有很多, 如孩子满月, 老人做寿, 婚庆等。通常以“擂茶”形式答礼才算厚礼。

这些与茶有关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旅游资源。

2 赣南客家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

赣南客家茶文化旅游资源虽然很丰富, 然而其开发现状却不尽如人意, 存在着一些明显的问题。

一是茶资源整合程度低, 茶园分布散, 茶叶品种多但是拳头产品少。产业化程度低, 规模经济效益差。茶资源的整合程度低, 这是制约赣南开发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一个薄弱环节。二是客家茶文化旅游形象不鲜明。说起赣南旅游,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红色古都, 客家摇篮。近年来赣南虽然开始开发茶文化这一旅游产品, 但赣南作为“擂茶之乡”的旅游形象远没有建立起来。三是对茶文化内涵的挖掘还不够。赣南客家茶文化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但以往人们一般是偏重于对茶的生产、销售及功能方面的研究, 而对客家茶文化内涵的研究很少, 这使得客家茶文化旅游缺少生机和魅力,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四是宣传促销力度不够。

3 赣南客家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设想

如何开发赣南客家茶文化旅游资源?提出如下看法。

其一, 统筹规划, 树立“擂茶之乡”的旅游形象。赣南茶文化形象的树立, 应突出地方特色。成功的形象定位在于突出地方的个性。赣南作为客家大本营已得到认可, 客家的擂茶文化也是人人有知。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 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 树立赣南“擂茶之乡”的旅游形象。促进赣南客家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其二, 营造客家茶文化的氛围, 打造赣南客家茶文化旅游品牌。可考虑建一些特色茶艺馆, 以擂茶为主题。据笔者调查, 现在赣南地区还没有一家大规模的以擂茶为特色或主题的茶馆, 虽有一些小的茶馆, 但是生意较为冷清。其实茶馆的兴建对于茶文化旅游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茶馆不仅为游客提供品茗和茶艺服务, 也可以增强人们对客家文化的认同心理, 营造一种客家茶文化的浓厚氛围。

应科学规划茶文化旅游线路。由于现代旅游大众化的特征越来越突出。游客的需求也各有差异。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设计不同的旅游产品。针对客家茶文化旅游的特征, 我们可以尝试推出以下旅游线路:

(1) 茶园生态观光游:赣州——南康甜柚国———上犹茶园——信丰脐橙国———赣州。这是一条农业观光路线, 这里游客几乎可以饱览赣南的名优特产。赣南的茶园为游客提供了清新的自然旅游环境, 不仅可以使游客亲近大自然, 还可以使游客亲身体验采茶、制茶的过程, 让游客亲自参与茶的制作, 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心理。

(2) 客家寻根游:赣州———汀州———梅州。这三个旅游目的地都是客家聚集地, 是客家大本营。客家人有很浓重的乡土情结, 探亲寻祖这个主题对海外或异乡的客家人有很大的感召力。这是客家情和茶文化结合后的最好卖点。游客到此, 让他们按照客家人的饮食习惯来品尝擂茶, 为游客创造真实的客家寻亲氛围。

(3) 客家民俗风情游:赣州文庙———龙南小武当———关西新围———兴国。客家特有的风土人情, 广大游客总是向往不已, 客家围屋, 客家服饰、饮食、民间曲艺等都是可开发的重要资源。赣南地区广泛流行着山歌、采茶戏等民间艺术, 在欣赏山歌、采茶戏的同时, 泡上一杯浓浓的香茶, 使游客领略到客家民俗、客家茶文化的魅力。这条线路是客家生活的情景再现, 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其三, 政府发挥服务职能, 创造良好软环境。首先, 政府要科学制定茶文化旅游的宏观规划, 要组织专家实地调研, 力求科学性和可行性。其次, 政策支持。茶文化旅游开发需要的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都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第三, 要与高校合作, 培养茶文化旅游开发人才和旅游服务人员, 提高茶文化旅游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第四, 对外要树立良好的旅游接待地形象, 营造和谐的旅游环境。第五, 提高市民茶文化修养, 开展有趣的茶文化活动, 吸引市民参与, 增加市民对茶文化的兴趣。

其四, 加强宣传促销工作。应注意运用多种媒体和手段为赣南客家茶文化旅游宣传造势, 扩大社会影响, 大型的旅游产品推介会、大型主题广告和旅游宣传片等都是手段。还可开展一些全国性的茶会、茶业研讨会、擂茶文化节等, 以扩大赣南客家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 让消费者记住赣南, 记住赣南的擂茶, 记住赣南客家茶文化。

赣南有发展客家茶文化旅游的有利条件, 加上以合理的规划、管理和宣传来开创新局面, 相信赣南客家茶文化旅游的春天也就不远了。

摘要:拟对发展赣南客家茶文化旅游的优势进行分析, 结合其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发展赣南客家茶文化旅游的设想。

关键词:赣南,茶文化,旅游开发

参考文献

[1]林晓平.客家茶文化的特色[J].农业考古, 2006 (5) .[1]林晓平.客家茶文化的特色[J].农业考古, 2006 (5) .

[2]季少军.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 2006 (10) .[2]季少军.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 2006 (10) .

[3]杨小泽.旅游新一族——茶文化旅游[J].农业考古, 1997 (4) .[3]杨小泽.旅游新一族——茶文化旅游[J].农业考古, 1997 (4) .

[4]陈华, 刘良源.江西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江西林业科技, 2005 (2) .[4]陈华, 刘良源.江西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江西林业科技, 2005 (2) .

[5]郭盛晖.广东客家文化及其旅游开发[J].中山大学学报, 2005 (7) .[5]郭盛晖.广东客家文化及其旅游开发[J].中山大学学报, 2005 (7) .

[6]刘有明, 伍先明.关于做大做强赣南茶产业的几点思考[J].蚕桑茶叶通讯, 2005 (3) .[6]刘有明, 伍先明.关于做大做强赣南茶产业的几点思考[J].蚕桑茶叶通讯, 2005 (3) .

[7]陈祖, 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1.[7]陈祖, 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1.

[8]秦威.我们为何喝擂茶[J].福建茶叶, 2004 (7) .[8]秦威.我们为何喝擂茶[J].福建茶叶, 2004 (7) .

赣南客家刺绣图案和文化特征研究 篇9

一、赣南客家刺绣的图案构成

客家刺绣是女性群体生命情感的象征, 是充满女性理想色彩和吉祥美好祈愿的生存艺术, 无论其图案构成、色彩构成都透露着客家人对生活特有的态度和崇尚精简的美学特征。

(一) 题材构成

赣南客家刺绣图案表现题材可概括分为动植物纹、几何纹、人物、文字、器物等。动植物纹是客家刺绣图案中表现最为丰富的题材, 既有中原传统吉祥动物四灵的龙、凤、龟、麟, 也有象征“三多” (多福、多寿、多子多孙) 的葫芦、桃子、石榴等, 又有客家人迁居粤闽赣边区后与之朝夕相伴的狗、牛、蜜蜂、蝴蝶、莲花等。这些题材多被赋予吉祥寓意, 采用含蓄、象征谐音、联想等手法在客家刺绣图案中表现出来, 传达内心的企盼。几何纹包括直线纹、折线纹、弧线纹、圆圈纹、回纹、八卦纹、万字纹等, 常用于条带状装饰于服饰的边缘位置。人物方面多取材于神话人物与民间传说故事, 如福禄寿三星、八仙等。文字大都为有吉祥寓意的福寿、励志文句或诗词。常见器物图案包括宝瓶、古钱、玉石、宝剑、扇子、文房四宝等, 也是吉祥、辟邪等的象征。

(二) 构成方式

客家刺绣多分布在服装的领口、前襟、下摆、袖口、裤脚等边缘, 或者掩腹、肚兜、童帽、云肩、荷包等配饰上, 多采用主题式、边缘式与对称式图案。

主题式刺绣具有明显的主题图案, 多为较完整的单独纹样, 或能够适合一定的形状、位置的适合纹样和角隅纹样, 多用在肚兜、童帽、衣襟等处的装饰, 如图 (1) 所示。

边缘式往往用在衣服、鞋帽、围裙等的边缘装饰, 通常采用二方连续纹样构成的条状图案, 或用单独镶边表现, 是客家刺绣图案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如图 (2) 所示。

对称式可以分为左右对称和中心对称, 图案产生均衡对称的美感, 具有条理、平静、严肃、稳定的风格, 力量感较强。这种中规中矩的构图是保守的客家人较常采用的, 多用于童帽、围裙、眉勒等装饰, 如图 (3) 所示。

混杂而居的客家人与畲族刺绣图案也呈现一定差异。从表现内容上, 二者都有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运用, 如对凤凰这一题材的表达。但客家的凤凰雍容华丽, 具有百鸟之王的富贵气质, 而畲族的凤凰简单明快。

赣南客家刺绣的图案构成多近似, 这也是地域性较强的民间美术常有的特征。像民间描“鞋样”一样, 早期客家妇女将刺绣的图样集结成册, 或用笔将各种图案描绘在纸上或者将描绘好的图案轮廓剪下夹于书中, 作为刺绣用的“花样”, 这些“花样”在妇女之间相互流传, 所以很多刺绣图案呈现出大同小异的模样。

二、客家传统服饰刺绣色彩特征

由于客家聚居地远离中央集权统治, 受贵族阶层的影响比较小, 所以客家刺绣主要体现了平民百姓阶层的审美情趣, 以民间约定俗成并带有地域、个人色彩倾向的色彩特征为主, 其色彩的运用与表现大都出自对自然的模仿显得质朴大方。再由于客家人多来自中原, 客家人刺绣图案的颜色对比与汉族文明发源地的中原、西北地区有着相似的地域审美习性, 采用高纯度、低明度的深色系列, 不同于其生活地域的畲族刺绣色彩特征, 是中原汉族色彩审美倾向的保留。

除了在婚嫁中为营造欢快喜庆的气氛, 将刺绣底布选择纯正的红色, 客家传统刺绣底布颜色多为蓝、黑、青, 绣线则以低明度红色为主, 多用绿色组合来营造一种激烈、欢快、活泼的气氛, 也少量借鉴了福佬人、潮汕人等喜爱的爱粉蓝、粉绿、粉紫等色。刺绣常用两个以上色彩放置在一起, 通过明度、色相、纯度的不同, 构成色彩的矛盾与差异, 表达不同的情感内涵, 如葱白、桃红、湖蓝、靛青等, 形象地说明了客家人的服饰刺绣图案是生活与艺术、自然与精神的复合, 图 (4) 中的刺绣图案充分体现了以上特征。不同明度的红色组成了漂亮而质朴的图案, 绿色的低纯度处理减弱了和红色的对比, 色彩的渐变处理使得不同明度和彩度的色彩自然而柔和的衔接在一起, 不仅和富丽高雅的贵族刺绣拉开了距离, 也和对比强烈的少数民族刺绣形成了风格的差异。借助色彩表现不同的情感并服务于不同的功利, 是女性赋予其色彩的基本动机。

三、刺绣中的客家文化内涵

客家人由中原南迁后到达粤闽赣边区, 其周围还生活着福佬人、潮汕人等汉族分支及畲族等少数民族, 客家人又以此为中心迁移至台湾、海外, 他们之间既有族缘也有地缘联系, 所以赣南客家刺绣风格的形成, 同客家文化的形成一样, 首先, 脱离不掉始迁地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其次, 受途径地楚文化和吴越文化的影响, 再次, 深受目的地闽、粤、赣三省交界区域瑶畲土著文化的影响;甚至受沿海和海外文化的影响。多种文化融合才形成了客家文化, 才孕育了客家刺绣的风格。

客家作为南迁汉人, 在汉文化的影响下, 赣南刺绣图案表现了汉族民间传统吉祥图案的文化积淀, 儒家、道家以及民间思想都体现其中。如儒家孝道在传统意义上将宗族繁衍的延续放在首位, 所以大量刺绣图案上充斥着送子的意味, 巧妙地运用人物、花鸟、动物、文字等图案, 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刺绣样式。如象征长命富贵的牡丹花和芙蓉花等;有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花和莲花等;还有象征长寿和生殖祟拜的梅花等。“蝴蝶”图案纹样在赣南客家刺绣中出现最频繁, 这在中原文化中也常出现, 它常与瓜藤一起形成“瓜瓞连绵”之说, 用以祈福多子多孙, 子孙兴旺。而在客家童帽中蝴蝶图案很少同瓜藤一起出现, 轮廓常常由牡丹花盘绕或花瓣变形而成。这样动物与植物相互融合, “蝶”与“花”浑然一体, 正所谓真正的“花蝶”, 营造出了一种图案造型上的“双关审美意境”。同时, 在“花蝶”与“瓜瓞”的谐音关系中, 我们还可以感受到它与中原文化的一脉性。

赣南客家刺绣色彩以红色为主, 红绿对比在黑色称底烘托下起到了统一, 使得童帽色彩喜气而不杂乱。刘运娟、陈东生的《客家传统服饰刺绣图案》中提到客家童帽黑衬红中传达出一种远古神秘气息, 表达了客家人“宁弃祖宗田, 不忘祖宗言”, 依恋远古祖先的情怀。“山顶洞人尸体旁撒红粉”希望生命在阴间得以延续。可见, 远古祖先很早就认为“红”是生命力的图腾。“天玄地黄”黑色象征天, 从这角度理解, 黑称红是客家人“天命”与“天人合一”观念在客家童帽上的再次物化。同时, 古人又认为黑是阴间, 鬼魂的象征。若从此角度理解, 黑称红便是客家人在滇沛流离之后形成的生死共存哲学观的外化。

四、结语

赣南客家刺绣作为无形文化是构成人类丰富性民间文化的一部分, 它散发出无尽的原生、原创的本土精神, 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宝藏, 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留中原文化精神气质, 长江流域文化形式气质后, 赣南客家刺绣更加指向了客家人民朴实的性格。丹纳在《艺术哲学》中所提出的, 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构成艺术的基本动因, 客家刺绣文化特征的形成正是客家人生活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风俗习惯和精神气候相互影响的结果, 既保留了中原汉民族的传统审美倾向, 又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色。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 心灵手巧的客家妇女创造了色彩斑斓的民族民间工艺, 客家刺绣更是独树一帜, 被誉为刺绣的活化石, 是研究民俗、民风、及民族文化的珍贵艺术资料。如今, 赣南地区的客家服饰逐渐被各种流行和时尚所代替, 客家刺绣也在逐渐消失, 但所幸政府和人民开始重视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许多组织和个人开始搜藏刺绣作品, 研究绣品的制作, 并加入制作的行列, 像康兰英、凌晓芳等都为赣南刺绣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这些都会引领更多的客家人来传承和发展赣南客家刺绣艺术。赣南客家刺绣将作为赣南的一朵奇葩茁壮地生长在赣南大地。

参考文献

[1]刘运娟, 陈东生.客家传统服饰刺绣图案.纺织学报, 2012, 7.

[2]刘慧.浅析赣南客家民间鞋帽刺绣艺术的符号性.美术界, 2013, 6

[3]李艳.赣南客家民间工艺品赏析.美术大观.2007, 7.

赣南客家美食文化双语传播研究 篇10

关键词:赣南,客家美食,双语传播

一、研究现状

赣南作为客家人的摇篮、客家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到此参观、旅游、投资。在其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中, 美食文化尤其夺目, 具有让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的魅力。但是,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 赣南在宣传客家美食及美食文化方面却远远落后于现代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需求, 根据百度、谷歌的综合搜索结果显示, 赣南客家美食文化双语 (英/汉) 传播的价值、双语传播的途径与效果等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赣南客家盛名的美食文化的宣传较为缺乏,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也缺少专项研究。

二、研究意义

赣南客家美食文化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重视其文化传播, 是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现代化手段。本研究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的观点, 打破常规, 用英/汉双语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与传播, 是努力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实现赣南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手段之一。在当今国际化、信息化时代, 进行赣南客家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双语传播价值的挖掘研究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中外友人走进中国, 走进赣南, 加深对客家文化的全面了解, 弘扬客家文化;有利于大赣州朝着国际化的大旅游城市发展;也有利于推动新的客家美食风潮及美食休闲产业的发展, 使客家美食文化转化为经济资源, 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创新, 使客家美食在“舌尖上的世界”被津津乐道。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传播文化的媒介, 全球化视野下对赣南客家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双语传播价值的挖掘研究是一种挑战, 也是一种机遇。这种着眼赣南、放眼世界的研究思路有着较深的跨文化传播的意义, 是文化传播的必然发展, 是当前科研的新趋势。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是全面检索历年有关赣南客家美食与美食文化相关的资料、论文、论著, 研究全球化语境下赣南客家美食文化双语传播的社会意义、经济价值。

二是探讨赣南客家美食文化传承与双语传播的途径与传播效果。

三是调研、收集整理赣南客家传统美食与创新美食及其美食文化并用英/汉语论文传播。

四是调研、收集整理赣南客家特色美食与其美食文化并用英/汉语论文等形式传播。

五是调研赣州小炒鱼、金线吊葫芦、兴国“四星望月”等客家美食与客家美食文化的传说并以论文、影像等形式传播。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填补了客家文化资料库赣南客家美食文化传承与双语传播研究方面的空白。

本课题的研究把传统的客家美食文化与信息化、全球化的世界大动脉紧紧相连, 使客家文化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融为一体, 焕发生机。

本课题的研究为实现赣南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实现赣南经济腾飞的战略目标提供了一条新渠道。

五、研究方法与途径

从全球化视野下进行赣南客家美食文化传承与双语传播价值的挖掘研究, 研究方法与路径如下:

文献研究法:通过高校丰富的藏书和网络学术资源, 搜集、整理现有的赣南客家美食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 掌握最新研究动态。

调查访谈法:进行实地考察研究、拍摄, 对相关调查对象进行访谈、调查等, 收集素材。对赣南客家美食文化进行全面调研, 在赣州、赣县、大余、龙南等数家著名的客家餐馆亲自食用美食取证, 听取当地有关美食的传承文化、习俗等传说。把调研材料及已经积累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类, 对赣南客家美食分类成传统美食、特色美食、创新美食等, 把归类的材料整理成双语传播的资料归入本类课题科研资料库。

技术综合法:综合利用摄影、电脑等现代技术整理资料充实赣南客家文化研究中心资料库。把调研的某些材料在“舌尖上的赣南”网上传播或上传给CCTV“舌尖上的中国”节目组, 建议中央电视台在下期“舌尖上的中国”节目中有赣南客家美食一席之地。

六、赣南客家美食文化双语传播的途径

赣南客家美食文化双语传播的平台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赣南客家美食文化节。

赣南是客家文化的摇篮。赣南客家美食千奇百怪, 美味可口, 美食文化历史悠久。可在赣州市或赣州周边县市举办客家美食文化节;在网络上用英/汉双语向全世界宣传客家美食与美食文化, 吸引世界各地的美食文化爱好者到赣州来品尝美食, 弘扬美食文化。

2. 世界客属恳亲大会 (“世客会”) 。

“世客会”是海内外客属乡亲联络客乡友谊和进行跨国跨地区交往的重要载体, 也是各国各地区客家人开展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每隔两年在世界各地有关国家举行一届。“世客会”让海内外客属缘聚在一起, 共同追忆客家传奇。值得重视的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现在许多客属青少年后代多用英语交往, 为了使客家文化源远流长, 用客家语/英语双语进行客家文化宣传尤为重要。

3. 国际旅游。

可开展以赣南客家美食为特色的国际旅游双语宣传。历代客家人迁徙留下的足迹及丰富的文化遗产已成为客家人聚居地开发的旅游的重要资源, 特色的客家民居、风味的客家美食、独特的美食文化都孕育着客家人的传奇故事。还可举行以赣南美食为主题特色的国际夏令营活动, 促进国内外青少年间的沟通和交流。

参考文献

[1]LinellDavis.DoingCulture: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in Action[M].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 2007.

[2]谭元亨.客家文化史[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3]林晓平.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6.

[4]狄祥华.AFood-lover’sJourneyAroundChina.[M].外文出版社, 2007.

[5]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客家茶文化 篇11

【关键词】客家 客家方言 客家文化

萨丕尔认为语言的特殊性质明显反映了人们的观念和习俗。并且在其《語言论》一书中明确指出:语言和我们的思路不可分解地交织在一起,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同一回事。语言能够反映文化已经成为毋庸赘言的事实。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人们的观念与习俗,或者说文化不可避免地会折射在其语言生活当中。或者直接说,他们的语言就是其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客家人的客家方言的背后同样蕴涵着深厚的客家文化。

一、客家民系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支系。权威的《辞海》中“客家”这一条目这样说道:“相传西晋末永嘉年间(四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九世纪初)以及南宋末(十三世纪末)又大批过江南下至赣、闽以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后遂相沿而成这一部分汉人的自称。”客家人与当地生民、土著共处,开发了东南沿海腹地这片蛮荒山区。他们在适应、改造崭新的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习俗过程中,一方面继续保持了汉族古老文化和语言,没有随祖地中原汉人走相同的变化道路;另一方面,也发展、变革了自身,以及与操赣、闽、粤语的旁系和百越后裔土著接触,又融入了他们的一些特点,从而形成了一个与中原汉人有别的群体。宋末至明清时期,在赣南、闽西的这个群体又一批批陆续往粤东北迁徙,被当地的福佬人及广府人称为“客家”。从此,“客家”这一称谓便一直延续至今。客家方言是客家人所说的话,属于汉语八大方言之一。它有别于其他的七大方言都是以地域而得名,客家方言则是以客家这一民系来命名。这也侧面反映了客家民系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之广。客家话的词语丰富多彩,既保留有相当一批古汉语词语,反映历史的沉淀;又有了自身变更、创新的以及与土著或旁系接触融合的一些词语,承载客家特有的文化。下文主要从客家方言中的语词、熟语、谚语等语言现象来揭示其反映的移民文化和地理文化。

二、客家方言体现的移民文化

一般学界认为客家的形成有五次迁徙,如此大规模的迁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还有“东方犹太人”之称。这是客家文化中的移民文化。客家先民从遥远的黄河流域一路迁徙至今天的粤、闽、赣交界处。因外来人的身份而被迫到了偏远的山区安家落户,与当地的百越土著共同磨合、共同开发蛮荒山区。来自中原地区的客家先民对于故土有着沉重的思念,而身在异乡最好的寄托便是乡音。客家先民也认为客家方言是中原音韵,是族群的象征,也是联系起整个客家民系的纽带。因此即便过去千百年,客家话也还保留着中古音韵。在客家人中也有一句“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的组训,这也可以看出客家方言对于客家人的重要。但是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词汇更是这个语言系统中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不管客家人怎样固守客家话,在与古百越少数民族长期的接触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古百越语的痕迹遗留在客家方言当中。最明显的即表现在客家方言的词汇上。邓晓华在《客家话与苗瑶壮侗语的关系问题》(1999)一文指出,词汇学的证据表明了客家话与苗瑶语(特别是畲语)和壮侗语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最基本、最常用,最有客家话特色的一批词来源于苗瑶语和壮侗语。在他列举的68个客家话最常用,最基本的口语特征词当中,有三分之二的词的音义形式与苗瑶语更接近。这就反映了在历史上,由中原而来的客家先民南迁到粤闽赣交界地区后与古百越的畲、苗瑶语族群以及壮侗语族群之间有过密切的文化互动关系。这种语言上的接触正是客家移民文化的印证。在客家族群的先后五次大迁徙中,曾出现过回迁的现象。这就导致了闽西、粤北地区的客家话内部比较一致,而赣南地区的客家话则比较复杂。不同的移民层次带来的差异也反映在了词汇上。

三、客家方言中的地理文化

在前面提到过,客家先民南迁到粤闽赣交界处的山区,在那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在客家方言中有很多语词及熟语能够反映出客家先民的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很多的词汇与山居稻作相关。这些词当中有一批是外区罕见的特征词,这类词对内有很强的“一致性”,对外有很大的“排他性”,是客家方言的“代表”。(温昌衍,2005)

由此可见客家先民有着深厚的山居稻作文明,并且形成了这样山地的地理文化。

四、结语

客家是我们汉民族一支独特的民系,客家方言很好的记录了这支民系在迁徙中所形成的客家文化。其实,本文所谈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客家文化还有很深厚的内涵值得挖掘。我们研究客家方言与客家文化,是为了更好的发扬、传承这种文化中的精华,摒弃其中的糟粕。

参考文献:

[1]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M].商务印书馆,1985.

[2]罗美珍,林立芳,饶长溶.客家话通用词典[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10.

[3]邓晓华.客家话跟苗瑶壮侗语的关系问题[J].北京:民族语文.1990.

[4]韦树关.从语言看壮侗语族民族对中国农业的贡献[J].南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0.

赣南客家文化产业开发策略研究 篇12

1 赣南客家文化资源开发中的不足

赣南客家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 包括衣饰文化、饮食文化、民居文化、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俗文化、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但由于客家文化资源缺乏充分开发和系统利用, 因而赣州这个城市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不高, 这成为塑造赣州城市品牌、推广赣州形象的最大障碍。

从赣南客家文化的开发来看, 目前存在的不足是:

1.1 缺乏浓郁的客家文化人文环境和氛围

赣南客家文化开发中存在着一些硬伤, 一是赣南本土人缺乏客家意识。有不少居民甚至还不知自己的客家身份, 对于客家人及其文化特色就更是知之甚少。二是整个赣州城也缺少客家文化的氛围。走进赣州, 不能让人立即深刻地感受到客家的特色情调。要吃正宗的客家名菜, 看有代表性的客家建筑, 观大型的客家民俗表演, 买精致的表现客家生活的特色工艺品及礼品等, 就连赣州人也难言其详。

1.2 缺乏原生态的客家旅游休闲精品

赣州目前打造了以“红色故都、南国宋城、客家摇篮、绿色家园”为主的四个品牌, 形成了四个旅游区, 并整合包装了四条精品旅游线。但从客家文化的角度来看, 有多、散、乱的节目, 缺乏对具有赣南特色的原生态客家风情旅游精品项目, 如民俗歌舞表演、客家人的生活农事、节庆活动、客家美食等的整合, 在赣州市附近所建的客家风情园, 围楼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 围龙屋的层次性、呼应性、气势性却荡然无存。

1.3 缺乏深层次的客家文化产业项目

文化资源的优势并不等于文化产业的优势。目前, 客家文化在市场运用方面,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 如客家香烟、客家餐馆、客家食品等, 但停留在“标签式”状态, 在表面客家品牌的背后, 却找不到多少客家文化的影子。而且, 赣南企业对客家文化的参与意识不足, 没有做到“借船出海”, 没有使相关文化产业得到发展, 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1.4 缺乏传播客家文化的有效策略

虽然也在不同时期, 通过不同渠道对赣州的客家文化进行过宣传和推广, 如2001年2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向全世界直播了龙南乌石围的全貌和详情, 各县市也有表现客家内容的网页, 但传播内容没有形成系列化、整体化, 传播方式没有充分利用整合传播手段, 以至于赣南客家文化难以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2 注重赣南客家文化产业开发、塑造江西赣州城市品牌的策略思考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市基本城镇都可以进行“地点营销”。自2000年被世界确认为城市品牌年以来, 城市的品牌营销日益受到重视, 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城市营销时代”。当今世界的市场竞争实践表明:品牌竞争既是经济竞争, 也是文化竞争, 一个品牌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观念、一种承诺、一份信任。

客家人, 是汉民族的一个比缘性群体, 而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 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赣州人文精神中最宝贵的优势, 是赣州人最重要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 要充分挖掘人文积淀、弘扬客家文化、开发赣南客家文化产业、塑造江西赣州城市品牌, 关键是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2.1 营造客家文化的良好人文环境和浓郁氛围

一个城市的吸引力, 不仅仅来源于其山水自然的独特, 而在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所以打造城市品牌, 首先应追求经济与文化的互动, 文化的发展将会大大地提升经济运行的品质, 使经济发展始终都体现鲜明的人文关怀。开发赣南客家文化产业, 首先就要弘扬客家文化, 弘扬以人为本、发扬人的自立、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

人, 是城市之本, 离开人的个性, 城市魅力将无从谈起。一个城市的气质和个性就是从其市民的素质中折射出来的。所以, 首先要将客家文化精神内化为赣州市民的精神品格, 要将客家精神体现在日常本职工作中, 从而建设高素质的市民群体, 为赣州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营造一个“以人为本”的具有浓郁客家文化的人文环境, 形成一个充满活力和吸引人的城市氛围, 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文关怀、价值关怀和社会关怀, 使人的精神更加充实, 心灵有所依归, 品位有所依托。其次, 要使赣州成为展示客家历史、文化、风情的大舞台。比如把文清路改为“客家一条街”。使人们漫步赣州, 不仅能听到亲切的客家乡音, 看到典型的客家民居, 还能感受到有着浓郁客家传统的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和风水文化。客家宴席、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九狮拜象”等民俗传统或表演, 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全面领略赣南深厚的客家文化魅力。

2.2 打造体现赣南客家文化特色的原生态旅游休闲精品

从世界发展来看, 有资料显示, 2015年前后, 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的国情看,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全年拥有法定休闲假时间为114天, 等于一年可以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休闲, 这就意味着中国的休闲产业浪潮即将到来。

中国的旅游从无到有, 从有到旺, 一般都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观光旅游, 即最传统的旅游方式, “白天看庙, 晚上睡觉”。第二个阶段是休闲旅游, 出行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观光, 还要追求身心放松的自由心境。第三个阶段是体验旅游, 强调游客对文化、生活、历史的体验, 强调参与性与融入性。这是人类发展到今天的最高旅游状态, 是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 是知识经济时代旅游消费的必然需求。

赣州是一个富有活力、善于吸收和接纳的城市。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地区级中等城市, 文化底蕴厚, 自然环境优越, 人口密度不大, 物产丰富, 民风民俗古朴, 整体呈现出轻松惬意的生活氛围, 被称为绿色家园, 极具可成长性和神秘色彩。这实际上已显示出赣州独特的魅力, 也初现了体验旅游的端倪。所以, 要充分整合经营客家文化资源, 使之系统化、规模化、特色化, 把赣南客家文化打造成一个旅游休闲精品, 将完整的客家社会形态、浓郁的客家语言、传统的客家风俗、深厚的客家艺术及丰富的客家人文景观等, 全方位地向人们展示, 从而让世界认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城——赣州。

2.3 建立具有深度与广度的客家产业群

对拉长珠闽、融入全球化, 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高质量搞好城市规划和建设, 把赣州建设成为赣闽粤湘边际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文化的驱动作用不可忽视。第十九届世客会上通过的《赣州宣言》, 把弘扬客家放在首位, 郑重宣言:弘扬客家文化就是延续客家未来——有效保护和开发原生态的客家民间艺术, 大力支持和促进赣、闽、粤客家民居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积极扶持和奖励客家精品力作, 加大客家文化交流力度, 向世界广泛宣扬和充分展示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发展文化产业是世界的潮流。像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非式, 大众媒介与新媒体的整合与选择, 成为传播客家文化信息的必然趋势。

具体来说, 首先, 通过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网络、手机、户外、活动等各种途径包装、宣传和推销城市, 凝聚人气, 扩大需求, 并直接服务于赣州经济和赣州城市品牌的营销, 使媒体从内容及形式上都能成为反映赣州客家文化的一个窗口;其次, 组织大型公关活动, 成为启动赣南 (中心城市) 板块的龙头。如第19届世客会在赣州的召开, 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就给了世界看赣州的一个机会, 2009年此节改为首届国际脐橙节, 又提升了活动的层次与影响力;此外, 还可以进一步开发客家网、创办客家杂志等, 也可以采取新闻发布会、展览活动, 推出“品牌形象大使”, 向国际人士推广品牌, 并通过政府高级官员及驻外办事处全力推广;拍摄形象电视广告片, 在航空、公交、标志性建筑等各种场合立体化推广统一品牌标识, 用标志性事件弘扬客家文化;要求各机构、大企业在宣传自身时, 统一配合, 一并推广宣传客家品牌形象标识、宣传客家品牌等, 使媒体成为一个赣州走向世界、世界认识赣州的最佳通道。

参考文献

[1]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资料[EB/OL], www.jxcn.cn.

[2]罗勇.关于赣南客家文化研究与利用的几个问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0, (4) .

[3]樊国敬, 邹春生.由赣南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引发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07, (1) .

[4]刘劲峰.略论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及赣南在客家文化形成中的作用[J].南方文物, 2001, (4) .

上一篇: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下一篇:水产副产品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