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与台湾饮食文化

2024-09-30

客家与台湾饮食文化(共10篇)

客家与台湾饮食文化 篇1

一、长兴国小客家歌谣合唱团之经营模式

Conyne认为合唱团的经营与发展包括核心条件圈、团队成功圈和成员满足圈,要具备凝聚力、组织性、资源性和活力。这四种条件形成后,才能向外拓展成员使其成功,进而让社团成员得到满足。

(一)合唱团经营的核心条件圈

1. 凝聚力

长兴国小位于屏东县长治乡,长治乡是客家庄,处于客家六堆中的前堆。六堆地区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产,几乎是台湾各界的“台湾之最”。六堆是高屏地区客家的代称, 不是一个行政区域,是同一族群之精神结合体。1长兴国小成立近100周年,2006年开始申请“客家生活学校”,学校以传承客家文化为宗旨,学校具有着浓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至2015年,学校在客家电视播报达44次,为其他学校提供了较好的借鉴。

2. 组织性

(1)“教育部”的重视,政策的支持

1990年,“教育部”订定《国民中小学推广传统艺术要点》,开放并补助各地区国小的方言歌谣与戏剧等教学活动,这是从法令上开放国民教育本土文化教学的开始。1993年“教育部”公布修正的《国民小学课程标准》总纲目标中, 于三到六年级的教学科目中增列《乡土教学活动》,各校可以依照地方的特性,弹性安排母语的学习及与乡土文化有关的教学活动。2001年开始推行九年一贯课程,语文领域的语文部分,将国语、闽南语、客语和原住民语均列入语文。

台湾重视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除了鼓励各县国中小与公私立幼儿园申办客委会“推动客语生活学校计划”外, 并实施奖励师生通过客语能力认证计划,更积极办理客家相关的研习、展演活动与研发客家语补充教材;政府鼓励各校申办每年年度补助计划,积极传承发扬客家语言与精神。

(2)学校领导的组织与推动

学校邱校长说:“透过教学 + 行动 + 体验 + 反思,让孩子认同客家,开口说母语,进而喜欢本土文化。”学校很重视客家文化的发展,校建筑、设施都离不开客家的传统文化。校园外的通学步道及围墙,加入了客家蓝衫、桐花及「HAKKA」字样。

学校每周每年级排定一节课,使用审定本或自编教材, 聘请教师展开教学活动,适时融入其他课程教学;聘请专家指导学生,发扬并传承客家狮等传统民俗技艺;聘请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客家歌唱表演、口说艺术、戏剧、唐诗吟唱等活动,以欣赏客家语言及文化之美。

3. 资源性

(1)环境资源

1997年3月12日,艺术教育法之第三章学校一般艺术教育中,第十八条规定:“各级学校应充实艺术教育设施、美化校园环境、办理各种与生活有关之艺术活动,并鼓励校内艺术社团之发展。各级学校应善用地区艺术资源,加强与艺术机构之交流,提升一般艺术教育品质。”长兴国小落实了艺术教育法之规定,客家宣传画、客家历史、客家蓝色花布和红色牡丹在校园的操场、活动中心、走廊、楼梯、墙壁随处可见,体现了客家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艺术文化。

(2)教学资源

一位好的合唱指导者应该具有旺盛的向上心及教育研究的精神,经常参与合唱进修研习课程,及参加相关的教育协会,加强自己的专业训练。长兴国小音乐教师作为台湾中央客语乐团的研究人员,具有高度的教学热忱,专情融入于教学活动中,不定期地参加与客语相关的研习活动,如客语认证、第三学期热学计划、客家音乐文化活动等等。

4. 活力

学校合唱团每年都会参加台湾客家艺文竞赛,在比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这种正向能量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成就感,合唱团成为了一个充满爱与快乐的团队。学生在客家歌谣的音乐中陶冶了情操、培养了技能、增长了知识、强化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合唱团的团队成功圈

台湾“教育部”、政府及“行政院客委会”每年都会投资一些经费用于客家文化的传承。依据客家文员会2014年第1030003511F号函,客家文员会同意补助新台币505万1000元整推动客语生活学校,每校补助最高金额为新台币三十万元整,用于加强客语教学、办理客语社团、客语艺文展演、客家民俗才艺及客语情境布置;举办中小学客家艺文竞赛之立意,促进客语生活学校与各中、小学校交流学习, 及提供学生展演之舞台,协助办理各项活动者,例入审查补助参考。

(三)合唱团的成员满足圈

1997年3月艺术教育法第十五条规定:“学校一般艺术教育以培养学生艺术知能,提升艺术鉴赏能力,陶冶生活情趣并启发艺术潜能为目标。”合唱团的学生在参与客家童谣的学习表演过程中,有利于德、智、体、群、美五育的发展, “将视觉、听觉与动觉融为一体,能够同时激发身体与心灵的学习窗口,促进身心的和谐与合一。”2

二、对大陆经营客家童谣合唱团的启示

(一)将客家童谣融入客语教学中

台湾屏东长兴国小开设了创意客家童谣客语课,客语教师将客家童谣融入客语课,这样有创意的教学方式曾多次被客家电视台报导,不仅带动了学生学习客语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学生对客语童谣的热爱。

(二)善于利用校内外地方资源

利用全国客家日的时间,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客家深厚的文化。通过学校比赛、联谊和学校发表会等活动,促进教师的教学热忱,激发学生对客家歌谣的热爱,深化家长对客家文化的认同感,在师、生、亲的良性互动中,让客家童谣在学生的生活中生根发芽。

(三)加强学校领导对客家文化的重视

建设有关客家文化、艺术的环境设施,在教学楼、操场、活动中心、走廊、楼梯、墙壁让客家气息散发于学校的每个角落,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领导不仅需要营造融洽的学校氛围,还需要建立完整的组织体系。

(四)加强教师的音乐素养

音乐教师必须能够因应合唱团的特色与需要,扮演多元化角色,采用个别化、弹性化、人性化、生活化等动态方式指导,以欣赏而非责难、分享而非拥有的胸襟,激励学生的信心,造就学生的无限成就。3客家音乐的传承和发展不仅需要音乐教师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教学素养以及客语能力,还需要教师对客家文化的历史和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五)加强客家歌谣课程的行动研究

台湾各大高校研究生也加入了行动研究的行列,音乐专业研究生在各中小学开展客家歌谣的教学,通过课程计划、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总结、课程评量,了解学校客家歌谣的教学情况,并提供建议性意见。

摘要:Conyne(1983)提出core条件模式(core condition model),Core模式由三个同心圆组成,从里至外分别为核心条件圈、团队成功圈和成员满足圈。本文运用core模式理念阐述台湾屏东县长兴国小客家童谣合唱团之经营模式,以及对大陆客家童谣合唱团发展之启示。

关键词:core模式,客家童谣合唱团

客家与台湾饮食文化 篇2

0

饮食文化与经济、政治、历史、语言、文字、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汉族八大民系之一的客家人,在其光辉灿烂客家文化中,饮食文化尤其鲜艳夺目。我国有关饮食、养生、烹调、菜品等论著不少,但对客家饮食文化一直没有得到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宣传和弘扬,以至于客家菜系在很长时期里没有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未取得其应有的社会地位。在人们心目中,客家菜没有自己的独立体系。过去,客家菜只能是附属于所在省区菜系中的子菜系,如广东客家菜是粤菜中的“东江菜”,福建西部地区客家菜叫闽菜中的“闽西菜”,江西南部的客家菜谓之赣菜中的“赣南菜”。尽管各省区客家人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别使各地客家菜有一定的不同,但由于客家民系的起源及其文化本质的同一性,使得客家饮食文化总体上是一致的,与其他菜系相比较,客家菜及客家饮食文化又有自己的独持性。客家饮食文化,是客家先人经历几次大迁徙之后,在承传中原饮食文化的基础上,与当地畲、瑶等民族、部落的食文化相影响、相融合而形成的独具风格的客家文化。可以说,客家菜肴大都还保留了中原菜肴的习俗,只是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经过客家人的不断改造、不断创新,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饮食不仅是人们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需要,而且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在概述了客家饮食文化形成原因基础上,着重对客家饮食文化的显性和隐性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对研究客家饮食文化的意义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客家饮食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

客家饮食文化是随着客家文化或者说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形成的。客家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支,它是因战乱或王朝更替等原因约在公元前200年以来陆续从中原黄河流域逐渐迁徙到南方乃至世界各地的中华民族一支重要的汉族民系。现在主要分布在赣、闽、粤、桂、川、湘、鄂、台等省区。在海外,东南亚、澳、美、加,也都有很多客家人。现在,海内外客家人约有1亿2千万左右,其中在海外约500万人。

首先,中原饮食文化的传承是客家饮食文化形成的主要原因。饮食文化是人类不断开拓食源和制造食品、食器的过程和从饮食实践中展开的各种社会生活,以及反映这两者的多种意识形态的总和。在客家民系形成以前,以中原为中心的华夏民族即创造了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当时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就闻名遐迩,举世无双,是我国文明历史篇章中引人注目的灿烂一页。据现有考古资料证明,人类的烹饪是在距今约7.8万年前由北京猿人创造的。中华饮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前彩陶的出现,在中华母文化孕育下的饮食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华饮食的文化内涵,是指由饮食物质文化、技术文化、意识文化等反映的,根植于中华文化的饮食思想和观念。建立在中华文化基础上的饮食文化,其意识核心与传统儒、道家一脉相承,表现为求和、养生、变化,并 构成了中华饮食文化的本质属性。因此养生成为中华饮食文化内涵的重要构成,是人类饮食之终极目标。客家先民自中原来到南方扎根后,他们秉承中原遗风,以耕读传家,崇尚文化,重视教育,以知识为荣。客家人的南迁,使中原文化即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维系和发扬,其中的中原饮食文化也得到传承。如在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汉代,由于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域交流、民族交流,以及当时国土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的发展,使得其饮食文化比先秦有了很大的发展:食品种类更加丰富;食品加工方法更为精细;储藏和保鲜办法更加科学;对外饮食文化交流更加活跃;食品的作用有所增加。今天盛行的“擂茶”、“鱼生”和“酒娘”是最能体现中原遗风,堪称食品中的“出土文物”。博白客家人现在吃的“梭饵”(也叫“浮水拐”),在先秦时也就叫“饵”,以米粉蒸制而成。东汉末年

刘熙的《释名〃释饮食》曰:饵,而也,相粘而也。该书还讲到捞水饭,在汉代前就已存在了,现在客家人如博白陆川客家人都天天在吃这种爽口的捞饭。

其次,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客家饮食文化形成的重要原因。据考证,受地理环境影响,在人类活动早期的新石器时期,我国南北区域南稻北粟的主食差异就开始出现;夏商周时期除南北主食差异传统继续加强外,南北饮食文化的区域特征更加清晰,这在人们的食物种类、食物结构、烹饪方法、烹饪器具、饮食风味上都有明显的表现。客家人从北方平原迁徙到南方山区,自然地理环境变化很大,导致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变化,无疑,其饮食文化也就发生变化。从食源开拓看,粮食作物从过去主要种植小麦转变为主要种植稻米、番薯、木薯、芋头等;相应地,食品、食器的制造、饮食观念也随着发生变化,尽管这种变化是在传承中原饮食文化基础之上的变化。

再次,迁入地区的饮食文化影响是客家饮食文化形成的因素。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看,不同民族或民系间文化的影响和融合是双向互动的。来自北方的客家先民们,一方面把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入这一地区,使这一地区得到较快的开发,迅速改变着以前那种“人烟稀少,林菁深蜜,野兽横行,瘴疠肆虐”的局面。另一方面,汉民们与畲瑶等民族交错杂居在一起,势必以自己的优势文化对他们发生方方面面的影响,同时,土著居民也势必以自己的固有文化去对应这种外来文化,双方便在这种不断撞击中激荡和交融,最终孕育出客家饮食文化。根据民族学研究成果认为,赣闵粤三角地的土著居民即是古越族的后裔或畲瑶等少数民族。因此,客家饮食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古越族或畲瑶等民族文化的强烈影响。如客家人有吃蛇的习俗,然这一习俗是受古越族食文化影响形成的。《淮南子〃精神训》里有越人得蛇以为上肴之说。可见,早在汉代,越人就把蛇当作美味佳肴了。而汉人一般是不吃蛇的。汉〃应劭《风俗通义〃九〃鬼怪》记载:杜宣饮酒时见杯中有蛇影,酒后就觉胸腹作痛,多方医治不愈,后来知道是墙上赤弩照在杯里,影子有些象蛇,他的病就好了。这则“杯弓蛇影”的故事,反映了汉人对吃蛇的恐惧心理,故吃蛇习俗与中原饮食文化无关。

二、客家饮食文化的主要特点

客家人饮食习惯独特,既保留有中原饮食传统,又融合了当地山区饮食保有对原生材料原汁原味的加工习惯,最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客家饮食文化。从饮食文化的几个层面看,客家饮食文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五点。

首先,食材使用广泛而多样。客家食品原料以稻米、畜禽、河鲜、山珍、果蔬为主。客家地区主要是南方山区,以生产稻米为主,旱作主要有玉米、红薯、芋头、木薯、黄豆、黄粟,畜禽为猪牛羊鸡鹅鸭,水产有河鲜、塘鲜,还有种类繁多的山中飞禽走兽蛇虫瓜果菌藻,根茎花叶实。由此,客家名菜如赣南小炒鱼、酿豆腐,闽南八大干、闽西涮九品,香菇焖猪肉,东江盐局鸡,酸菜扣肉,九龙姜丝鹅、博白白斩鸭,博白蕹菜,等等,都是客家人利用上述原料所创作的佳品。客家人在漫长的历史性贫苦生活中造就了顽强的求生欲望和可歌可泣的探索精神,客家人开发的食材之多,是中国各民族民系中罕见的。

其次,食品味型以肥咸香辣见长,清淡味重兼具。这一点,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尤其突出。菜肴口味明快自然,同中有异味是中国菜的灵魂,“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是中国菜肴最大的特色,也是中国成为烹饪王国的根本原因之一。“味”之美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饮食的最高追求。“味道好坏”、“好吃不好吃”是中国人评价食品好坏的第一标准。客家人在山区劳动强度大,需要油多的饮食;流汗多,也要多补充更多的盐;客家菜起源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山区,与湘菜、川菜一样都重辣味。但是客家菜的辣与川菜、湘菜的辣有所不同,川菜的麻辣与其善用辣椒、花椒有关,湘菜的酸辣与其善用辣椒、醋、腌制品有关,而客家菜醇厚的咸鲜辣,则是客家人会用辣椒、姜、蒜、糯米酒和酱油的结果。不过,这是就客家菜形成地域的整体而言,俗话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居住区位的地理环境差

别,会导致饮食口味上的有所不同,从赣南、粤北、闽西、粤东、桂南的客家来看,其辣的程度依次递减的。

再次,烹饪技艺复杂而精妙。以中原饮食文化为代表的8000多年中国饮食文化史表明,早在汉代,烹饪技术就出现了两大分工:炉、案分工,红案、白案分工。烹饪技术出现了杂烩、涮。唐代发明了冰制、冷淘,南北朝时期增加了消、糟、囊、酱等,尤其是南北朝发明的炒,引起了烹制技术的大飞跃。客家人烹制菜肴既继承了中原传统的烹饪技术,又吸取了南方古老的技法精华并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除了运用其他菜系常用的水烹、油烹、汔烹、火烹外,还精于古老的石烹、竹烹,并首创了盐烹(盐煨鸡即是)。据统计,烹制客家菜经常使用的方法就有50种以上,而且方法独到,象耍杂技变魔术一样精彩。

第四,社会功能十分突出。饮食除了其自然属性外,还有着更为广泛的社会属性。饮食被赋予并反映了人的意识、人的思维、和人的心理状态。它结合而且融入了历史的、地理的、文学的、艺术的、教育的等精神财富。饮食对于人们来说,已不再是简单地满足生存和生理的需要,它已经成为人们享受生活乐趣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方面,客家饮食文化尤其突出。中国各大传统菜系的审美评判标准可概括为色、香、味、形、器、名六个字,在饮食活动中,要求良辰、美景、可人、韵事、美食,即“五美俱”,讲究饮食活动中的时间美、环境美、亲情美、言行美和食品美的和谐统一。客家菜的审美评判标准自然兼具上述要素,且尤其讲究菜肴的人文内涵,讲求物质与精神的有机联系与和谐之美,这突出表现在客家菜谱中的大部分菜都有其渊源和特殊的人文内涵。酿豆腐蕴涵着客家人的思祖情节;赣南小炒鱼反映了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对客家菜的喜好和客家人的创新理念;炒东坡寓意为人处世要有度、恰到好处;状元菜则寄语世人要勤奋好学,敢拼才会赢;文山鸡丁教育年轻人要尊老、敬老;“四星望月”这款客家美食是毛泽东取名的。元宵节吃汤圆,中秋尝月饼,除夕年夜饭等习俗蕴含着合家团圆、人事和谐的良好祝愿,体现了中国人重视家庭和睦团结的文化特点;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则把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和浓重的乡土 感情结合起来,千百年来传承不衰,文化意义非常深远。

第五,思想底蕴深厚。客家饮食文化传承了中华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社会观,其意识核心与传统儒、道家的主张一脉相承,,表现为“求和”、“养生”、“变化”,并构成了中国饮食的本质文化属性。它概括了饮食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宗旨和生命力所在,规范了饮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由这一本质所决定的,在漫长的饮食文化成长过程中不断凝练的“医食同源的辩证观”“奇正互变的创造性思维”“五味调和的境界说”“孔子食道”成为中国四大理论体系,是中国饮食能够成为独立的文化体系的理论基石。中国饮食文化的“和”、“养”“变”源于中华民族创立的古典哲学中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儒家中庸学说和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儒家的“仁”、“和”的哲学思想及对饮食的积极、肯定的基本态度,道家为实现长生不老所做的不懈努力,这一切都造就了中国饮食文化。以追求“食与人之和”“食与自然之和”,“食与社会之和”为最高境界。“求和”赋予了中国饮食生存的准则,“和”衍生出“民以食为天”、“治大国若烹小鲜”、“调和鼎鼐”、“嗟来之食”等以食论国、以•食论道、以食论人的中华文化特有的经典治国修身理念。就养生方面来讲,客家菜讲究食材的天然、绿色,原汁原味。如博白白斩鸡、白斩西洋鸭、清蒸鱼、宁化全香姑等等;养生方面客家菜还有食补功效强的特点。在菜品上如莲子鸭汤、药膳长寿鸡、百合莲子蒸乳鸽、月婆姜酒鸡、博白生焖狗肉、红枣补血盘龙鳝,等等;在食材上讲究原生、鲜嫩、家养、粗种;在烹饪上讲究煮、煲、炖、炒、焯,调配料主要用油、盐、酱油、姜、葱、蒜等,以保证食物的原汁原味,既可口又有利于消化吸收。这些,都体现了客家饮食文化深厚的“养生”思想底蕴。

三、研究客家饮食文化的重要意义

客家饮食文化有自己的独立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在客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客家饮食文化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不

仅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学术意义,而且对当前特别是今后餐饮事业、旅游事业乃至经济发展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首先,对客家饮食文化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和揭示客家饮食文化的起源、发展的规律及其原因。我国学术界对客家饮食文化的研究总体来说重视不够,研究不够系统和深入。笔者在这方面也是初步涉足。在撰写此文时,浏览了大量的有关文献,尽管有研究者得出了一些成果,但仍局限于表层的初步的探索。客家饮食文化的很多深层次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比如,客家饮食文化与中原饮食文化的渊源关系;客家饮食文化与其他民族或民系饮食文化的关系;客家饮食文化与各菜系饮食文化的关系;客家饮食文化的本质特征;客家饮食文化的发展变化趋势;客家饮食文化的弘扬与推广;客家饮食文化的海外拓展;客家饮食文化的经济学思考;等等。

其次,对客家饮食文化的研究,可以加深认识和了解客家的历史文化成就及其对缔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在中华饮食文化中,客家饮食文化是一朵奇葩。即使在世界饮食文化中,客家饮食文化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对客家饮食文化的研究,必须越出客家饮食文化本身,要从更广阔的视野更多的角度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研究,特别要与博大精深的传统中国饮食文化结合起来研究。两千年来,客家饮食文化一直维持着它那源自于中原的传统模式,客家人不断地、富有创造性地给饮食注入新的文化因素,是客家人创造精神的结晶。它丰富和发展了灿烂的中华饮食文化的宝库,而且对于周边其他民族的发展也有深远的意义。

第三,对客家饮食文化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认识和了解。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交往区域的扩大和流动速度的加快,各种文化、思想的的交流和影响也在迅速扩大。从客家饮食文化的发展历史来看,也是与各民族民系的交流和影响史。客家饮食文化是客家人长期奋斗的结晶,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成果。客家饮食文化是客家人的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文化。客家饮食文化的形成靠各个民族的共同努力,中国的振兴更依赖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努力。

客家建筑与文化融合 篇3

东山路客家民俗风情街项目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

和平县地处河源市东北部、九连山区东麓,为客家的聚居地。客家原属中原汉民,有自己的文化语言、民情风俗、传统习惯。经长期杂居,主客文化、风俗互相影响、融合,形成岭南客家特色。居民勤劳俭朴,乐善好施,不畏强暴,富有正义感和反抗精神。

和平县地处广东、江西、福建三省交界处,在无产阶级大革命时期,属于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在这里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和印记。

明代思想家、“心学”创始人王阳明于明正德十一年至十四年,巡抚粤、赣、湘、闽四省交界一带,清剿盗贼,教化地方,并向朝廷上书设置和平县并得到朝廷的批复。和平县城以阳明镇命名,以纪念这位造福地方的先哲。

要进行建设改造的东山路位于和平县“全国第一坡”-东山岭山脚下以及和平河畔,山水相伴,县政府近在咫尺,商业荟萃,地理位置优越。

在和平县特有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下,形成了以客家文化为主导,融合了岭南文化、红色文化、阳明文化的建筑风格。甲方对此项目的要求也是要体现这种文化融合。

客家建筑的特点为坚固、安全、封闭、合族聚居、就地取材(如木、石、三合土、竹、泥墙粉石灰等)。客家民居建筑主要有围楼、走马楼、五凤楼、四点金、殿堂式、围龙屋和中西混合式,其中以围龙屋最多,并最具代表性,其特点为:四合院中轴线的圆形平面布局;因地取舍,改造和利用环境;大屋顶、高台基、玲珑的屋身;就地取材,以木为主;绘画复杂,色彩浓郁。

岭南建筑的特点为照壁、天井、屏风、骑楼、对称、通风好、轻巧、色彩淡雅。

红色建筑的特点为集中、对称、庄严、纪念性、朴素、尺度大、伟大、平面规矩、中间高两边低、主楼高耸,回廊宽缓伸展、宏大、经济、实用、三段式(檐部、墙身、勒脚)。

阳明文化的特点为心外无物、致良知、事上磨炼、知行合一、本然与明觉、求是、圣人必可学而至。

经过分析与思考,我们的设计构思可以归纳为“一线九点”,“一线”为客家民俗风情街,“九点”为整个街道空间序列中重要的的九个空间节点。通过对客家文化、岭南文化,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王阳明文化进行提炼与发展,结合市政设施及灯光夜景设计,用简约的建筑符号和表现手法和较经济的投资,营造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民俗风情街。

1 建筑立面设计构思

由于本项目建筑的改造范围仅为裙房及二层窗台以下部分,且在建筑上要体现客家文化、岭南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地理文化内涵,因此我们对客家建筑、岭南建筑、红色建筑的典型特点进行提炼,形成既具有相应建筑文化内涵,同时又是造价经济、施工简便、用现代手法进行简约表达的建筑符号。例如木斜檐口广告位、木窗花广告位、木格栅广告位;壁柱、柱础、勒脚;白墙青瓦的色彩意向;勒脚或柱础、墙身或壁柱、檐口形成三段式等。

2 空间节点设计构思

九个空间节点,可分类概括为:三园(节点2、5、6)、三墙(节点3、4、9)、三设立(节点1、7、8)。

节点1:在东山路北侧入口(临近福和大道处)两侧设一对古风立柱,柱正面刻“东山路客家民俗风情街”,其余三面刻画仿古图案。既是客家民俗风情街空间序列的开始,又体现整条街的文化特色。

节点2:在90#建筑西侧、北侧空地设置开放式庭园,结合节点1,形成街道入口的开放性空间,又美化了环境。

节点3:在25#、26#,67#、68#的东山路与小河交汇处,设置客家建筑符号“围龙墙”。对典型客家建筑类型围龙屋进行提炼,将厅房建筑转化为围墙,将坡屋顶转化为围墙檐口,形成此具有客家建筑韵味和特色的建筑符号。围墙上的门窗洞口与后期改造的河道上盖广场相衔接,围墙上设有刻浮雕和文字的地方,记载客家文化、习俗以及历史沿革。

节点4:64#构筑物为挡土墙,在其中间做整块大型浮雕,周边留有原表面翻新后的毛石肌理,记述中央苏区的革命事迹,体现红色文化。

节点5、节点6:在46#、47#建筑之间,55#、56#建筑之间,都有一块空地,利用这两块空地及其相应的空间尺度,设置两座岭南园林,既可供人们游览休憩,又补齐了风情街的缺口使构图趋于完整。临街园林墙以圆方构图,白墙青瓦门窗洞,具有浓郁的岭南园林韵味。两座园林分别以和园、平园命名,连在一起就是“和平”。

节点7:在41#建筑前的三角形空地设置王阳明雕像,既体现了王阳明的文化元素,也起到表示该处是风情街南端两侧均有沿街建筑的街道起点的作用。

节点8:在50#、51#建筑之间的大台阶两侧设一对古风立柱,与风情街北端入口的立柱相呼应。柱四面刻上王阳明的核心思想如“致良知、知行合一、圣人必可学而至”等等。点明此处空间节点是由大台阶上至阳明博物馆的空间序列的起点。

节点9:在和平桥亭子旁的人行道绿化带设置具有客家建筑特色的由一横一竖两片墙体组合而成的文化景观墙,其中横墙上刻“东山路客家民俗风情街”,竖墙上则是风情街的介绍文字。节点9与节点1相互呼应,展示了风情街的范围和风格。

九个节点因地制宜、相辅相成,在客家民俗风情街的风格、氛围的营造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 市政设施设计构思

在市政设施设计中,对人行道铺装、机动车路面、绿化、路灯、庭园灯、树池、垃圾箱、座椅、公交站台、车挡等进行清洗、修复、更换、增设。

人行道铺装:统一采用新型铺装,部分建筑前如有高标准的新铺装则可以保留。

机动车路面:修补破损路段,将路面凿毛,表面铺沥青成为沥青路面,路面加标线,不但给人以崭新、色彩鲜明的观感,而且可减少交通噪音、磨损、灰尘粉尘,便于改造。

绿化:更改及补种部分主景植物,打开部分绿化屏障,增设公共开扬空间以满足商业休闲需求,丰富城市街道空间。

路灯:更改为仿古式路灯。

庭园灯:在福和大道路口的开放式庭园和街道里的两处岭南园林的适当位置,布置庭园灯,更添古典韵味。

树池:将原有瓷砖、马赛克树池更改为木座椅树池,在一些空间较为宽敞的地方也添加这种木座椅树池;在原有裸露土壤的树池上增加铁架保护土壤。

垃圾箱:统一更改为木质或木色框架的垃圾箱,与客家民俗风情街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座椅:更改为木质座椅,在一些空间较为宽敞的地方也添加这种木质座椅。

公交站台:更改为仿古式公交站台。

车挡:使用石材车挡,美观且耐久。

4 灯光夜景设计构思

建筑立面照明采取两种方式:射灯泛光照明、串灯轮廓照明。在街道和庭园,还通过选用仿古式路灯和庭园灯的方法来增添古典韵味。

4.1 射灯泛光照明

对于风情街里部分公共建筑如办公楼、酒店、银行,用射灯投射的灯光将整幢建筑物或建筑物某些突出部分均匀照亮,以它的不同亮度,各种阴影变化及对比,颜色的搭配等,使建筑物在黑暗中获得炫目亮丽的效果。

4.2 串灯轮廓照明

东山路的建筑以构配件多、各空间和形体尺度小而亲切、门窗多的多层住宅为主,所以街道的建筑立面照明主要是串灯轮廓照明。它以黑暗夜空为背景,利用建筑物错落有致的轮廓、墙面与门窗的虚实对比,布置串燈,将建筑物的轮廓和虚实勾画出来,形成流光溢彩、晶莹剔透的效果。

灯光夜景设计在时间上将街道景观进行了延伸和扩展,提升、美化和丰富了风情街的整体形象。

5 结 语

东山路客家民俗风情街的建筑立面设计、空间节点设计、市政设施设计、灯光夜景设计,充分展示了客家文化、岭南文化、中央苏区红色文化、王阳明文化在和平的历史积淀,体现风情街乃至和平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它的建成必将成为和平县引人入胜的一道城市景观。

客家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 篇4

宁化县客家学校从2010年起开展“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两年来,进行了一些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客家文化进校园的可行性与必然性

1. 客家文化进校园是我校特殊地理位置的选择。

宁化县客家学校地处世界客家人的朝圣中心、客家祖地———宁化石壁,紧临海西客家始祖文化园,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总占地800亩的客家祖地扩建工程(一期)现已进入后期装修阶段。每年的十月份在此举办石壁世界客属祭祖大典。今年的十一月份迎来了第二十五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召开。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脉,是一笔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善良的客家人以自己的勇敢和聪明才智创造了丰富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客家文化,成为我国历史文化中一朵瑰丽的奇葩,绽放着璀璨的光芒。这些都是我们学校独有的校外课程资源。

2. 客家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我们的学生都是客家人的后代。他们与客家人传统文化的联系从没有停止、断裂过。虽然他们的生活环境较之祖辈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身上流淌的仍然是先辈的血,他们身上或多或少会存留先辈的优良特质。客家人由中原地区长途迁徙,拼搏奋进,到今天客家人崭新的生活面貌,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缩影。从中,学生可以感悟到许多客家人的优秀品质。深切感受到家乡、民族、国家的进步,使他们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3. 客家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客家文化进校园以课堂为主阵地,课外活动为载体,学习、体验客家文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开发了智力,又培养了能力,提升了他们的精神境界,甚至对他们的生活习惯、行为养成都有所帮助。实践证明,一所学校如能有效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融入到当地的文化氛围中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成效。客家文化可以以点带面形成广泛影响,可以延伸至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益处。

4. 客家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办学特色的形成。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发展基础教育,必须继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标准化。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学校的特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办出学校特色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校具有独有的客家文化资源,把客家文化引进校园,就是形成办学特色的一个有力抓手。如果能够紧紧抓住这一地区的特性将客家文化引入教育实践中,极有可能成为基础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创建小学特色教育品牌的成功范例。

5. 客家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客家文化的传承。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得好,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但却直接关系民族的性格、精神、意志、思想、语言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条筋,民族将成为植物人。当中原已昌明于世时,闽西北乃是“魑魅为邻”的“瘴疠之地”,客家祖先凭借勤劳的双手、黄河文明与智慧,谋求安身繁衍之地。自唐宋至明清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客家文化,它是中原古文化的延伸与扩展。客家文化是这样的灿烂,这样贴近我们的生活,然而我们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客家人,对于这种时刻都会接触到的文化却知之甚少,丰富的客家文化,正面临着淡化的危机。作为客家学校,积极开发、合理利用,在体现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吸纳传统文化中先进的文化营养,构建校园新文化体系,用全新的特色文化培育一代新人。我们的学生作为文化继承者的同时也应担起传播文化的责任,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二、客家文化进校园教育实践

1. 营造客家校园文化氛围。

注重建设一种能体现学校特色目标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客家文化为主线布置整个校园文化氛围。校门右侧是大幅的主题画“传承客家优秀文化,争做苏区有为少年”;操场右侧是一排客家文化专廊,内容丰富多彩;在校园宣传栏、楼梯、走廊、通道、墙壁等处分别设立主题鲜明的客家文化宣传画、客家名人简介、代表作等;经常展出学生的有关客家文化的手抄报、书法、绘画等作品,这些作品,充满浓郁的乡土风情;学校广播室开办客家文化知识专栏等。做到学校的校训、标牌、墙饰等体现客家文化特色,宣传窗、板报、校园网等宣传客家文化特色,多样化的活动烘托客家文化特色,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客家文化特色。着眼于人的持续发展,着力营造一种浓郁、厚实的客家文化为学校特色文化。整个校园处处充满了浓浓的客家书香味。

2. 鼓励师生学习客家文化知识。

我们号召全体师生学习掌握客家文化知识。从客家人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到客家民系的形成;从客家人的变迁到客家方言、民俗、民间文化;从客家的历史名人到客家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从客家人在海外的分布到近、现代客家人的历史贡献。全校上下紧紧围绕弘扬客家文化、提高教学品质这一中心,迅速兴起一股学习客家文化知识的热潮。许多教师为了便于学习,准备了个人学习小笔记,随身携带,随时翻阅。对流传广泛的优美的客家山歌、童谣等,不少青年教师自己学会后还教给其他教师。学校所营造的客家文化氛围首先在教师队伍中形成,且迅速影响到全校学生,许多学生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思路后,非常认同和赞扬,给予了许多力所能及的支持。我们深切感受到形成一支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教育团体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全体教师从最初的学习客家知识到对客家人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整个过程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3. 开发客家文化校本课程。

客家文化知识丰富多彩,可有哪些适合小学生阅读呢。我们着手开发了校本课程教材《客家祖地》(上、下)《客家祖地楹联》《客家童谣》等。客家祖地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客家学的角度分析、研究客家文化的源流和文化底蕴,从风土人情、客家人物、风景名胜、特产风味、传说故事、文化艺术等六个方面,通过丰富的史料,分析、整理,使内容符合小学生阅读,从中体会客家民系、客家文化的生成和源流。各篇都有独立性,同时,相互之间又有联糸,重视客家文化的整体性。《客家祖地楹联》收集了客家祖地的楹联,并聘请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巫健华老师书写,既是校本教材又是字帖,一书二用。《客家童谣》收录了客家地区广泛流传的童谣、儿歌、谚语等,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现正在开发之中。

4. 学生开展客家文化研究性学习。

客家文化是丰富的地方资源,它不仅在文化艺术方面有其独特的一面,更有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如历史渊源、民族精神、生活习俗、古老建筑、传统手工艺、饮食文化等,都有其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我们利用校本教材《客家祖地》一书,把客家文化按一定的领域进行分类,分年级,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有“客家风土人情”“客家杰出人物”“客家传说故事”“客家音乐”“客家山歌”“客家特产美食”“客家米酒”“客家凉茶”等。学生通过图书室、上网等渠道查找相关资料,到社区调查、访谈、实践等,获取一定的原始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研究小组为单位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梳理,然后整理成册,教师进行评价。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学生对客家文化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5. 客家文化进校园和课题研究相结合。

我校“客家文化传承”2010年申报县级课题;2011年列入市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2012年申报“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海峡乡土教育资源开发与课程实验研究)。通过课题的带动,经常性地进行客家文化专题校本教研活动,对实施过程中经验进行总结推广,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客家文化专题教研常态化的开展,提升了教师客家文化素养,提高了教师对学生学习客家文化的指导能力。

6. 参加祭祖大典等客家民俗活动。

石壁每年都举办世界客属祭祖大典,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家团体、个人、学者等齐聚石壁,盛况空前,石壁祭祖大典继承了中原祭祀古风,又融合了当地习俗,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现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七届。每年的祭祖大典也是我们学校的节日,是学生们难得的综合实践活动机会,学校鼓号队、腰鼓队、花束队、彩旗队等参加迎宾活动;学校文艺队参加祭祀表演;客家祖地小导游社团的小导游们充当起了小志愿者,当起了义务小导游。他们的表现得到了嘉宾们的一致好评。石壁又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具有丰富的民间民俗资源,每年的传统节日如除夕、元宵、会期等都会开展民俗活动,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参与中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不知不觉中充当了客家文化的小传承人。

7. 客家文化渗透在校内各项活动中。

设计寓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教育活动是学生最喜爱的。我们开展了“校园客家文化艺术节”“走进客家”“客家文化进课堂”“寻找客家足迹”“客家祖地小导游”“客家祖地小主人”“讲客家名人故事”“客家知识手抄报比赛”等活动。邀请当地民俗学者为学生讲述本地客家名人故事。将学生收集到的、认为最欣赏的客家文化进行整理并装订成册,提供给学生传阅,加深对客家文化的认识与体会。结合学生实际,提出弘扬客家精神与体现四个做到相结合: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与正确区分真、善、美、假、丑、恶相结合;与强壮体魄学好文化科学知识、建设美好家乡相结合;与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爱家乡、爱民族、爱祖国的情感,坚强、自信、勇于拼搏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把客家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内化为学生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在生活起居、待人接物、人际交往、学习等方面进行评价、鉴定,还与期末的优秀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的评选结合起来,使学生学有目标、做有榜样,为良好的校风、校纪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有努力就会有成果,学校里一大批勤学习、爱思考、坚强、自信,具有良好道德风尚的一代有为少年正在茁壮成长。如,我校代表队参加县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竞赛,“党在我心中”歌咏赛,田径运动会等,学生都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精湛的技能,赢得了各界的好评,并取得好成绩。

三、客家文化进校园存在的一些困难及对策

客家文化进校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在活动中成长,学生在活动中成才,学校在活动中成名。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师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缺乏适用的教材,教师客家文化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客家文化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成效不显著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客家文化进校园的进一步发展,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1. 增强全体师生对学校办学理念,“一训三风”及客家文化进校园办学特色的认同感。

这些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基本理念,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被全体师生所认同,建立共同的愿景,从而激励广大师生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不要变成师生的负担,而是共同的目标,主动地去作为。

2. 提高客家文化进校园的师生参与面。

客家文化进校园的最终目的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客家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历练,在活动中成长。要尽量避免活动中的表面化、个别化、精英化。

3. 提高教师客家文化知识素养。

客家文化进校园最终要由教师来具体落实,教师素质的高低起决定性的作用。在活动过程中,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当成一个工作重点来抓:一是要面向全体教师,大面积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客家文化知识素养。二是要面向教师个体,充分地发挥教师的特长,展其所长,发挥辐射带头作用。三是考核与评价相结合,激励教师不断成长。

4. 建立一套系统的评价体系。

每学期要对教师的客家文化进校园工作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在客家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实践是否提高了客家文化教育水平,并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是否按学校规定的课时数、内容完成工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等。使教师在活动中体现做多做少不一样,做好做坏不一样。

5. 开发高质量的客家文化校本教材。

原有的校本教材,当初开发时由于水平、时间等原因,整体质量不是很高,经过近两年时间的使用已不能适应师生的需求,现已进行了修订。为适应新的要求,要组织开发高质量的校本教材,并通过有关部门的审定,公开发行。

6. 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不断丰富客家文化内涵。

学校地处客家祖地,按4A景区标准打造的客家祖地文化园已初具规模,每年客家祖地祭祖,经常性的客家文化交流等活动,一大批的本土客家文化学者,大量的本土客家文化资料等。这些都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校本课程资源的优势,一定要充分地利用。一是可以采取共建的形式,现已和客家祖地管理处签订共建协议,要争取得到客家工作办公室、石壁客家宗亲联谊会、客家研究会等专业客家团体组织的支持。二是请进来、走出去。充分利用客家文化专业人士的智力资源优势,把他们邀请到学校来,对教师、学生进行客家文化专业培训。创造条件让教师、学生走进社区,实地考察、学习客家文化。

7. 加大宣传力度。

对客家文化进校园的意义和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要大力宣传。对内向教师、学生、家长宣传客家文化进校园的意义;对外要充分利用网站、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客家文化进校园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这样学校、家庭、社会将形成合力,共同呵护客家文化进校园这棵幼苗茁壮成长。

两年来,我们开展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学校成名”的办学理念得到落实;学生在“心正、业精、体健”的校训熏陶下,良好校风得以形成;对家乡文化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也使我们对这所地处客家祖地的农村小学,从默默无闻到今后成为有浓厚乡土特色的一流学校充满了信心,坚信它将演绎出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农村小学办学特色的成功之路。

客家文化与小学教育的创新 篇5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各族人民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发展和创新着自己丰富的文化。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体系之一,有着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国家的富强要靠科技,科技的提高在于人才,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教育要从小学抓起。在小学教育这一领域里,如何继承和发展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用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创新和管理小学教育,特别是山区小学教育,为小学教育注入活力,进一步完善教育模式,促进小学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传承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为小学教育注入活力

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概括为:爱国爱民,追求进步;顽强拼搏,开拓创新;耕读传家,崇文重教;勤俭诚信,团结发展。孩子们在接受基础义务教育的同时,还应该学习优秀的客家传统文化,学习先辈们遗留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学校的学生是客家人的后代,他们与客家传统文化的联系从来没有停止和割裂过。环境塑造人,环境影响人。但是,在当今信息发达的社会环境里,人们接触的信息鱼龙混杂,越来越多的小学生也渐渐地接触网络了。小学生是非分辨能力弱,有待教育者对他们的引导。如果任其发展,他们会越来越难以接受先辈们遗留下来的文化,当他们的思想与优秀传统客家文化思想引起冲突时,作为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应教会他们如何取舍。因此,作为一名教育者,应该在教育中注入有利于小学教育的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教育模式,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教育。

二、传承和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小学教育

我们充分发挥山区小学周边客家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形式新颖、风格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和课外教育模式,以形成山区小学独具特色的教育风格。并始终把握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条主线,不断推陈出新,推进小学教育的深入变革。

三、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堂结合

小学教育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将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堂。多种方法促进课堂教学与客家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适当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科目,如音乐课,在课堂上教学生唱通俗易懂的客家山歌,客家童

谣如《月光光》,诵读客家谚语等;或者是以故事引路,诵读一些诸如才子宋湘、著名诗人黄遵宪的诗句文章,用客家优秀文化来熏陶感染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并有所创新,加入一些现代生活气息,使客家文化得到传播与发展,丰富客家文化的时代内涵,丰富中华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把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寓于学科教学之中。教育者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使他们获得对科学文化的认识,还应该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力。学科教育是传承和弘扬客家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尤其是语文教学,将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当地山区文化跟语文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课文《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等时,可以让学生去了解当地有没有这样的先辈曾经是抗日英雄,让他们的祖父辈讲讲当年抗日战争时身边发生的英雄事迹,让他们感受原来这样的伟人就曾经出现在我们身边,让他们感受到家乡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和高贵品质,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励他们向先进人物学习,从小立志报效国家,为自己的家乡做出贡献,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四、开展课外形式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教,学生学的课堂缺少活力,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是课本上的知识,这样的课堂内容单调乏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课本。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寓知识性与娱乐性与一体的课外教学活动,这样的活动学生比较感兴趣。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如:“走进客家文化”、“寻找客家文化的足迹”、“讲客家名人故事比赛”、“客家手抄报比赛”等。小学生好奇心强烈,他们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采取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能够让学生充分融入集体,融入到学习客家优秀文化的氛围中去。

让学生收集自己欣赏的客家人物的生平事迹和成就,以及与客家传统相关的文化,对他们进行整理,制作出自己的班级班报,在学生中互相传阅,以加深对客家精神的认识。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弘扬客家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提出自己对客家文化精神的认识,在学生中进行交流,表达自己对客家文化的认识与体会。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适当的要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客家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客家文化价值的认同感。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精神要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相结合;与正确区分真善美、假恶丑相结合;与强健体魄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与建设美好家园相结合;与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相结合。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感情,培养勤劳能干、吃苦耐劳、勇于进取、坚强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把客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德内化为学生自觉遵守行为的规范。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发现在教学中,当一个学生对某种事物特别感兴趣时,他总是能用愉快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在学习客家优秀传统文化时,通过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强烈渴求的欲望,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进行积极探究。客家文化内涵丰富,有很多值得学生去探索和发现的地方,如客家婚宴、客家酿酒、客家饮食等等,小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增加学习这些家乡文化知识,产生对客家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学生从小接触欣赏,加强对客家文化的认同感。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然而,学生的这些倾向或心理素质, 最初只具有潜在的而非真实的动机性质, 还没有特定的内容和方向。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创造让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的意识。

六、结语

宁都客家文化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篇6

一、宁都客家文化开发成校本课程的可行性

校本课程是乡土教材, 是国定教材的补充。校本教材切合实际, 能较好地促使学生认识家乡, 并培养他们较强的建设家乡的责任心。客家文化是随不同历史时期的北来汉民南迁而逐渐进入赣、闽、粤三角地区, 并与畲、瑶、山都、木客等族群不断融合过程中而积淀下来的文化。客家文化具有质朴无华的风格、务实避虚的精神和溯本追源的气质。客家文化主要表现在历史文物遗迹、方言文化、民俗现象、姓氏宗族文化、民居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民间文艺等方面。宁都是中原汉民南迁的第一站, 是早期客家文化的摇篮和发祥地。宁都客家文化具有明显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1. 精彩纷呈的民俗活动。

宁都的民俗活动种类繁多, 其中具有较强观赏性及教育意义的有“宁都道情”“竹篙火龙”“扛灯”“跳傩”等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鲜活地反映了北来汉民南迁进入客家大本营后, 生产、生活的内容。“宁都道情”曲艺众多, 其中相当部分曲艺反映了客家妇女相夫教子, 家务、农活一齐揽的艰辛生活。“竹篙火龙”“扛灯”等形式繁多的灯彩活动则反映了客家人辛勤劳作丰收后的喜悦之情。

2. 客家方言。

宁都在历史上有上三乡、下三乡之分, “阳都属六, 上三乡皆土著, 鼓永无变动。下三乡佃耕者悉属闽人, 大都福建汀州之人十七八, 上杭、连城居其二三, 皆近在百余里山僻之产”。上三乡多为唐末、宋初迁入的“老客”世居, 保留了大量的唐宋古音和古汉语词汇。

3. 客家历史建筑、遗址。

宁都城乡尚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祠堂建筑。赣南客家祠堂建筑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防匪、自保”。随历史的发展, 祠堂承担了宗族祭祀、宗族教育等职能。客家人办祠校舍得花本钱, 尽可能聘请学问好, 水平较高的人来任教, 为延揽人才, 不惜重金。客家祠堂也是客家建筑艺术及客家民俗与历史文化的窗口。

4. 客家精神。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支系, 客家人不仅具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精神, 而且具有客家浓郁族群特色的客家精神。英国学者布肯顿在《亚细亚人》一书中, 一连串举出了客家人的勤劳、耐苦、节俭、慷慨、团结、爱国、敢作敢为等特点, 赞美客家人是“牛乳上的奶酪”, 最后他认为“客家人的精神就是亚细亚精神”。客家精神突出表现在:一是崇文重教耕读传家;二是爱国爱乡, 服务乡梓;三是英勇刚毅、不怕牺牲;四是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客家精神的提炼与宣传对客家子弟的思想教育起了很大的提升作用。

海外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中国大陆也愈加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如《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科学课程要引导学生选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及其他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 将学生的学习置于生活环境的大背景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弥补了全国通编教材的不足, 为学生学习创设了鲜活的环境。校本课程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参与活动, 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兴趣, 使学生在愉快中增长知识, 培养能力, 陶冶情操, 提升思想素质。

二、宁都客家文化开发成校本课程的注意事项

1.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开发各类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学校的实际和办学特色出发,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要从宁都县基本县情出发;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出发;要从教师的专长出发。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专长, 切忌生搬硬套。如东韶乡学校可以以凌云山为中心, 讲解自然、地貌或从凌云山历史上出现过的“山都”、“木客”讲解客家民系的形成及各民族的融合。

2. 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开发各类选修课和各类兴趣活动课。

人的遗传素质与生长环境的不同, 必然会形成人的个性差异, 这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学生身心发展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智力、思维、品质和个性心理倾向。这在每个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 就是智力水平的不同、个性的不同与兴趣爱好的不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这种个性差异进行教育教学的原则就是因材施教原则。宁都客家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类选修课与各类兴趣活动课就是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开发的。它的目的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学得多一些, 使有特长的学生更能充分地发挥各自的特长, 使有各种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能在他们所乐意参与的课程中,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3. 坚持知行统一原则, 开发各种实践体验活动课。

教育学理论中的德育知行统一原则, 要求教育者既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 又要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教育;既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又要要求学生作出相应的行动, 把认识和实践, 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宁都保存了众多见证客家人开拓奋斗史的各种文化遗产。古村落、祠堂庙宇、灯彩、饮食习俗、剪纸、人生礼仪等都是较好的实践场所和内容。

三、宁都客家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探讨

1. 编写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不仅弥补了国定教材单一性、普通性的缺憾, 而且也彰显了地方乡土特色、学校特色。如兴国县实验小学充分利用山歌之乡的深厚文化底蕴, 在充分利用兴国山歌得天独厚的资源的同时, 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开发课程资源, 编写了《拼音乐园》校本课程。

2. 融入课堂。

老师在教学的同时, 可以根据教材内容, 灵活、适当地导入本地文化。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3. 开展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形式多样, 如可以请当地文化名人进行相关讲座, 开展客家趣味体育比赛, 古村落参观等等。

摘要:开发校本课程是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宁都是早期客家文化的摇篮, 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现象并传承了明显的客家文化特质及精神。本文拟就如何充分利用宁都丰厚的客家文化来构建校本教材而阐述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客家文化,校本课程,开发

参考文献

[1]宁都县志编撰委员会﹒宁都直隶州志 (重印版) [Z].1986.

[2]林晓平﹒客家祠堂与文化[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6.

[3]房学嘉, 等﹒客家文化导论[M].花城出版社, 2002.

[4]罗勇﹒关于客家文化的研究和利用的几个问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0, (3) .

[5]燕国材﹒素质教育论,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客家蓝衫文化与人文精神的传承 篇7

(一)客家蓝衫服饰的历史背景

客家蓝衫,是客家传统服饰的典型代表,是客家传统文化的“形象代言人”。这个“形象代言人”又名长衫, 大襟衫,布料大多以蓝色为主,开襟的造型,宽松便利, 适合于工作,曾一度被客家人传袭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要深入研究客家蓝衫,必须溯其本源。在追溯其本源时,我们发现蓝衫有着其独具特色的历史背景。客家, 顾名思义,以客人的地方为家,为了躲避天灾和战乱, 客家人民必须从原居地不断地向南迁徙,最后他们大多定居于南方的丘陵之地,吸收融合了当地的山区文化, 由于自身具有保守的意识,加之地形地势的影响,交通的阻碍,客家人民渐渐与外界联系变少,并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以及独具特色的客家方言,而客家蓝衫也随着客家人民的生活变化应运而生。客家的蓝衫服饰整体是宽大不显身形的;为了适应南方多雨潮湿的天气和在山区劳作的特点,衣服肥大开襟,通风凉爽,行动方便; 衣服以蓝黑深色系为主,耐脏;布料耐洗耐穿。因此, 保守节俭的客家人民的特点,长年居住在闭塞的环境, 山区劳作的需要形成了客家蓝衫独具特色的历史背景。

(二)客家蓝衫的服饰特点

1. 客家蓝衫的外在特点

客家蓝衫最显而易见的特点就是它的“大”、“襟” 和“蓝”。“大”,就是宽松肥大的设计,“襟”则指其开襟的造型,“蓝”就成为其服饰的主要色彩,这些特点都能满足勤劳节俭的客家人民在山区田野的生活和劳作的需要。

除此之外,蓝衫还极其“简单”。何为“简单”, 一指其款式简单。“上衫下裤”是蓝衫服饰最简单也是最实在的描述。可款式的简单却不乏巧妙的设计,宽大易翻折的袖口,袖口一挽,便能下地耕作挑担上山;贯通的腰带还能作为钱袋,放置钱币和一些细小物品,便利且不累赘。袖口和腰带可自行调整长短,客家妇女们可便捷地把蓝衫在前摆长后摆短的“居家服”和前摆短后摆长的“工作服”间来回变换。二指其色彩的简单, 以蓝色为主,辅以黑,灰,暗红等色调,彰显出客家劳动人民朴素大方的特征。且蓝黑等色彩均为深色系色彩, 非常适合农耕活动,也突出蓝衫实用性的特点。蓝衫不仅色彩简朴,用料也极为简单,大多采用些棉、麻、毛料等耐用坚实的布料,耐洗耐穿,符合经济性实惠性的要求。

2. 客家蓝衫的内在特点

尽管客家蓝衫非常简易朴素,可也能让人感受到其更深沉的内在特点。款式和色彩的设计简单,体现了客家蓝衫的一种简单素雅的特点。且不难看出,勤劳质朴的客家人民设计的蓝衫,更多的不是为了装饰自己,而是为更好地生活与工作,从蓝衫的设计到蓝衫的制作, 选材自然简单,服饰耐用便利,体现客家蓝衫的经济实用性的特点。因此客家蓝衫简单却不失风采,并且有其独树一帜的文化风格。蓝衫与大自然的融合性是其文化风格最直接的表现。之所以把“蓝”作为主体色彩,客观原因是大多客家人民居住的地方盛产蓝靛,客家人民就地取材。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身,这是客家人民的聪慧, 也是客家蓝衫文化的一大特色。此外,蓝是天空的颜色, 是自然的原色,表现客家人民希望亲近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景,追求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在民族服饰的跌宕起伏的发展史里,客家蓝衫一直表现着一种稳定性。客家蓝衫一直“顽固”地活在客家人民的生活中,被客家人民传承着。尽管随着时代的进步, 客家蓝衫已渐渐地淡出客家人民的生活,但客家蓝衫独特的风格特点,从未被客家人民所遗忘,是客家蓝衫文化富有生命力和丰富色彩的重要一笔!

二、客家蓝衫文化的人文精髓

(一)客家蓝衫服饰所蕴含的精神文化

通过研究调查可知,客家蓝衫服饰多为客家妇女穿着,其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文化也与客家妇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众所周知,客家妇女是中国传统优秀妇女的典范,因为她们具备许多优秀的品质,善良、勤劳、节俭、 淳朴等。她们勤俭持家,是家庭生活的支柱。蓝衫这种传统服饰,承载着客家妇女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也是客家人质朴无华、亲近自然、勤劳节俭等美好精神的载体。 每一件蓝衫都是需要手工制作,那一针一线,都体现了制作者的巧手蕙心,细细端详,那精密的线工,古朴的质感,蕴含着不一般的民俗风情与历史感。客家蓝衫服饰流传至今,是客家人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有利于进一步继承发展客家人所推崇的精神文化。

(二)客家蓝衫服饰的人文精神在生活中的表现

蓝衫在过去是客家人的常服,不仅居家休闲的时候穿着,走亲访友也是身着蓝衫,甚至在重大节日,比如 “墟日”,也能看见客家人身穿蓝衫。经过千年的洗礼, 蓝衫的基本样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体现了客家人在服饰上一直沿袭着传统风格。与中原服饰相比较,客家蓝衫并没有明显的等级区分,服饰上比较少纹饰,常见的是寿字纹或其他寓意吉祥的图案,这也表明了客家人对上天的敬畏与敬仰。从颜色上看,大红大绿等鲜艳的颜色在蓝衫上也比较少见,从颜色上进行等级的区分和礼制的规范也是不成立的。[1]

客家蓝衫以其宽松、深色的长衫风格较好地遮蔽了身体,也体现了客家人保守的观念。在客家地区,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是身着蓝衫,男子上身身着“对襟衫”, 下身多是白色的“大裆裤”,男子的衣服宽大直平,便于活动;客家女子多着“大襟衫”,下身多是裤装,这也是为了便于劳动的需要。此外童衣则是小一号的成人衣服,并无太大的特别之处。客家妇女也会制作不同的袖套以此来搭配同件蓝衫,这样一件衣服就可以重复穿着,同时制作蓝衫的小襟也多是用边角料拼接而成,这样就可以节省布料,避免浪费。蓝衫整体的设计无论是款式还是用料,都崇尚自然环保,经济且实用,它是客家精神的完美诠释。

(三)客家蓝衫服饰的人文精神对现世生活的影响

客家蓝衫服饰的人文精神之所以延续至今,与客家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现世生活也影响深远。客家人民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等精神是在客家人经历了数次大迁徙中逐渐形成的,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辛,也正因为如此,客家人民一直秉持着“不忘根, 不忘本”的传统。客家民俗文化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精神也在不断地进行补充与延伸,其中也包括蓝衫服饰背后所蕴含的的人文精神,在客家的历史上不断发扬光大,薪火相传。

在上文多次提到客家妇女,是因为客家蓝衫与客家妇女的联系紧密,客家蓝衫是客家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客家妇女又是蓝衫文化重要继承者和发扬者。众所周知,客家妇女是中国传统妇女的典范,她们热爱家庭,崇敬丈夫,尊老爱幼甘愿为家庭奉献一切; 主持农活,任劳任怨,勤劳勇敢,耕作务农也绝非难事; 追本溯源,克勤克俭,一件蓝衫都得反复穿;可以这么说, 客家妇女的传统精神是客家人文精神的精髓所在,而客家妇女的传统精神又深深折射在那件朴实无华的蓝衫上。 这些精神,也促使客家妇女勇于打破缠足怯弱之陋习, 摒弃旧思想,积极接受高水平的文化教育,其文化程度不输男儿郎。

客家蓝衫无论是本身还是其背后的人文精神,都是客家传统文化不可磨灭的重要部分,它们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客家人,不仅在物质文化层,还有在制度文化层和心理文化层等,都意味着继承和发展。[2]在这种精神的引领下,走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客家人,例如唐代宰相张九龄、共和国元帅叶剑英、北伐名将叶挺、皮革大王田家炳等。这些客家名人的成就绝不是偶然,在他们背后,是这股精神力量在支撑着他们。在今天,这种精神文化越来越受到客家人的重视,只有高举这种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等精神,才能带领客家地区经济走向现代化, 实现客家传统文化的华丽转型,重新在世界文化大观园上大放异彩。

三、客家蓝衫的传承和发展

(一)不同客家地区蓝衫的发展情况

1. 大陆客家地区——梅州

在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中,衣服基本上都已经是机械生产,相比制作工序复杂且需要人工完成的蓝衫来说是相当地便利,这无疑对客家蓝衫继承和发展带来一个难题。我们在梅州地区的考察中发现,“客家蓝衫”这一专有名词对当地的客家人来说已经开始被渐渐遗忘, 许多中小学生甚至不知道“蓝衫”是什么。在我们的问卷调查数据中也明显呈现出客家蓝衫在当地的知名度甚低,客家传统服饰在当今的地位已经远远不及以往。蓝衫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和载体,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年轻客家人应该“居安思危”,好好正视我们的客家传统服饰——客家蓝衫。现在的蓝衫服饰更多的是以标本的形式出现在博物馆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的其他领域里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蓝衫元素的存在和发展。

在2014年梅州的一次文博会里,我们看到了某些陶瓷企业、服饰企业对蓝衫元素在生产中还是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还有梅州客家红文化公司对客家蓝衫的继承和发展,在2014年梅州中秋节晚会中,表演中演员穿的蓝衫服饰,在服饰生产中也突破了客家蓝衫的传统,发展了客家蓝衫的样式;现在也有对外销售这些蓝衫新样式,在梅州客家博物馆首层也有陈列出一些产品,除了服饰以外,还有一些帽子,袋子等布料制品都有客家蓝衫元素的存在,但是颜色样式还是比较单一的,在生产的道路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2014年梅州文博会中, 我们还发现蓝衫被运用到影视、客家艺术上,比如木偶戏, 客家动漫《细哥,细妹》,客家童谣小男孩和小女孩的造型以及客家山歌在表演时演员所穿的衣服。

蓝衫在一些文艺演唱会和汉剧表演中能经常见到, 日常生活中已基本见不到其身影。在梅州地区,客家蓝衫元素的继承创新方式是丰富的,但是其内容却没有彰显出客家蓝衫创新的程度,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没有被现代人们认可和接受,客家蓝衫宣传力度也很薄弱,导致当今社会中多数年轻人对蓝衫的不了解,手工艺者的创新思维也是急需发展的一个部分。因此,梅州地区蓝衫的发展境况还是“任重道远”,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2. 台湾客家地区——苗栗县、美浓县

在2014年的文博会里,我们了解到有苗栗县手工业合作社生产的一些含有客家蓝衫元素的纯手工艺品,非常吸引人的眼球。台湾地区的客家服饰文化可以说是比较成功地继承和发展下来了,台湾客家地区有成立客家委员会,有专门负责管理客家手工业的部门,扶持着客家服饰的继承和发展。苗栗县和高雄市的美浓县是标志性的两个地方,苗栗县成立了专门的苗栗县客家文化发展协会,还设立协会网站,对推动客家蓝衫的继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3]

随着时代的改变,台湾地区自家的客家服饰传统文化已经渐渐消逝,但是在台湾几个客家地区还是有客家服饰文化的珍贵“遗迹”。在台湾美浓镇,传统客家蓝衫从过去的生活服饰转变成今天的形象服饰,成为客家传统特色商店员工的“制服”,或者是旅游景点员工的服饰,或者是客家歌舞表演中演员们的象征性服饰。随着客家蓝衫服饰文化的逐渐凋落,客家传统文化也受到冲击,社会各界也有意识到这个危机,开始着手于客家服饰的创新,让客家服饰从形象服饰转变为新时代的客家服饰。

高雄美浓锦兴行[4]一直延续着客家蓝衫的制作传统, 是台湾手工之蓝衫最有代表性的一家蓝衫店。店主谢景赖老师傅是大陆梅县地区搬迁过来的客家人。为了能够更好地生活,他到福建学了制作蓝衫的手艺回来台湾便开了这家蓝衫店。他的儿子谢国耀在17岁的时候跟着自己的父亲学做客家蓝衫,为了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儿子和儿媳继承了他的传统手艺。在谢国耀看来,制作蓝衫不只是一门手工艺,更是诠释客家传统精神的象征, 阐释了客家人勤俭节约的务实精神。现在的锦兴行,在谢国耀夫妇的努力下,蓝衫服饰增添了现代的服饰元素, 设计符合现代人们的服饰观念。

南北台湾客家地区分别以“蓝染与蓝衫”和“客家花布”的客家元素为基础,将客家蓝衫广泛地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在舞台、在博物馆、在大街上都可以见到客家蓝衫的身影了。

在台湾地方政府部门的带头下,由台湾行政院客家委员会、桃园县政府等政府单位与新一代设计师共同推动了客家花布衣创造;苗栗市公所与苗栗县政府分别推动了新世纪人民所需要的“客家衫”。台湾苗栗竹南成立了“竹南手工艺生产合作社”,该合作社以教学与传承为主要目的,积极投入服饰的继承和创新中,将传统客家服饰的元素融入现代服饰设计当中,“竹南手工艺生产合作社”以客家元素为基础,运用客家花布、桐花布、 蓝衫印象等,所设计的款项包含各式男装、女装、童装、 肚兜,还有提包、手包、抱枕、布偶等,传统中带有现代感, 正符合现代怀旧的流行走向,展现了东方民族味道的客家风采,这些新颖的客家服饰款式足以展现传统客家服饰的现代魅力,也传承着客家传统的务实精神。

在2014年梅州地区第二届文博会的展览中,客家蓝衫服饰的展览区吸引了广大游客的眼球,该展区的服饰来自台湾地区客家服饰改造后的模样。新时代的元素融入进客家服饰中,有各式各样的服饰、手袋等一些手工艺品,同时也有象征该地区客家人的花——油桐花元素。 更好地象征了台湾地区传统的客家服饰也深为大家所喜爱,曾经属于台湾客家人的服饰文化今天似乎就找回来了。

台湾客家地区除了在服饰上有巨大建树,在影视、 文艺宣传方面也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明星第一次以客家蓝衫服饰为主题拍摄影片;客家蓝衫乐舞团歌舞表演中蓝衫展示,都体现出台湾客家地区对客家蓝衫的继承和发展有了一定的规划,这种发展的方式是值得我们大陆客家地区去借鉴和学习。

(二)客家蓝衫服饰在当今社会传承的困境

客家蓝衫是客家服饰的主要部分,客家服饰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蓝衫作为客家传统精神的重要象征,对客家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客家蓝衫服饰在当今社会传承中面临着种种困境。

1. 客家蓝衫服饰功能演化

生活方式的改变,随着时代的进步,以汉族文化模式为主题的生活方式开始改变客家地区原有的生活状态。 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和经济文化的开放,在客家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中已很少或者根本不穿传统的客家蓝衫,取而代之的是从市场,商店购买的成衣,他们开始选择大众化的“流行”服饰,尤其是年轻人,更是十分突出。

2. 客家蓝衫服饰材料与制作方式大为改变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方便舒适更是现代人的追求。蓝染[5]是制作蓝衫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需要经过培植蓝染植物、过滤蓝染、 调配蓝色染料等繁杂工序。相比起蓝染复杂的生产过程, 现代简便的服饰生产是当代产家的最佳选择。客家地区与外界的文化交流更加便利与频繁,从外地开始涌入各类大小服装店,现代客家人开始喜欢上了尼龙或绸缎面料,各种时尚流行又便于穿着的服饰成为当代客家人的首选,单一的蓝色服饰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客家人的生活需求,进而导致客家蓝衫由生活服饰转变为形象服饰。

3. 掌握服饰制作工艺的人日愈减少

现如今掌握客家蓝衫传统服饰制作工艺的人越来越少,传统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如今只有上了年纪的妇女还在织布,染布,坚持做客家蓝衫。年轻人热衷于出外打工赚钱,喜欢穿时尚的现代服装,随着老一辈的相继老去,新一代人对传统服饰的制作工艺完全陌生,掌握服饰制作工艺的人越来越少。

4. 当地政府人民对客家蓝衫的重视程度不够,保护意识薄弱

当今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客家地区也在积极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忽视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渐渐变得冷漠,传承发展的问题是否重要也没有多少人会关注,大陆客家地区关于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还是很薄弱的,需要有关部门给予一定的宣传和扶持,这样我们客家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客家精神也将一直延续下去。

(三)蓝衫服饰的发展与客家地区的经济联系

蓝衫服饰是客家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物,是客家地区经济发展的缩影。早期,客家人利用各地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发展经济作物。此时客家地区的经济并不发达,为了生存,客家妇女包揽家务活和农活。为便于参与生产劳作,客家妇女普遍穿着简便、舒适的蓝衫。这个时期,蓝衫的设计、剪裁从经济实用的价值出发,其布料多以耐洗的棉布、麻为主,颜色以自然的蓝色为主,以黑、白、灰为辅色,款式简单, 形式宽大,一直延续到清末基本不变。

到了民国,身着传统蓝衫的客家妇女还是随处可见, 只有少数有接受教育的女性改穿经典的蓝黑衣裙或是漂亮的旗袍。然而,随着客家地区经济的日渐繁荣,以及客家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多数客家妇女不再参与户外农耕,于是她们对服饰的颜色、款式、布料等有了更高的追求。昔日简朴的蓝衫已不能满足客家妇女对服饰美的追求,渐渐被各式各样的现代服饰取代。

如今,我们在梅州、河源等客家地区难以找寻到蓝衫, 而蓝衫的作坊也随着蓝衫的消失而凋零。昔日人人穿着的蓝衫已成为老一辈客家人记忆中的一抹“蓝”,也成为客家博物馆中的展品。然而,在台湾客家地区,有心传承客家文化的工作者认识到,要使蓝衫服饰不因经济发展而涅没,就必须对蓝衫服饰进行创新。改良后的蓝衫做到传统与时尚相结合,既保留传统蓝衫的轮廓外形, 又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融入新的元素。改良后的蓝衫受到更多现代人的追捧,有的作为演出服出现在各种客家活动中;有的作为婚嫁服饰出现在客家人的婚礼上; 有的作为机构团体的统一服饰。蓝衫以新的风貌回归市场,不仅使原有的客家服饰得以保留,还推动当地服装业的发展,造就了不少客家服饰的专业人才。台湾客家地区在努力打造蓝衫服饰文化品牌的同时,吸引了许多游客前往台湾感受古朴的客家文化,从而带动台湾旅游业的发展。

(四)客家蓝衫发展的新转机

客家蓝衫是客家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但因蓝衫不太适应时代的潮流,越来越少人穿着传统的客家蓝衫,客家蓝衫制作工艺也将面临失传的现状。近些年,随着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倡导,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客家蓝衫的发展迎来了新的转机。在台湾客家地区,由一群热爱客家服饰设计的客家妇女成立的竹南手工艺生产合作社,长期以传承制作客家服饰工艺为首要任务,积极参与客家服饰的传承与创新,为客家服饰的发展培养了许多专业人才。[6]在梅州客家地区, 政府既注重宣传传统客家服饰,又积极为创新的客家服饰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在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中设有客家服饰的陈列区,让更多人观赏到客家服饰,了解客家服饰蕴含的人文精神,感受到客家文化的魅力。在2014年第二届客家文化创意产品博览会上,台湾文创产品展区展出的印有油桐花、牡丹花的客家服饰吸引了许多人的眼光。这次展示不仅刷新人们对客家服饰的印象, 还促进不同客家地区的文化交流。

四、客家蓝衫的展望与出路

(一)不同地区客家蓝衫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创新表现

大襟衫,大裆裤是客家蓝衫服饰最显著的特点,是客家人的常服。随着经济、文化等各种社会因素的发展, 不同地区对蓝衫以及蓝衫文化的运用,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传承与创新。

台湾是客家人集聚的地区,其对蓝衫文化的传承意识较强,在服饰、配饰等方面的创新较为注重,算是蓝衫文化传承中成功的实例。[7]

我们在梅州的文博会中,有幸观赏到苗粟人改造的蓝衫服饰。他们的改造基本保留蓝衫的轮廓形貌和基本形态,而且融入了当代细致的花纹和苗粟特有的油桐花, 在颜色上,不再是蓝衫特有的“蓝”“褐”“黑”等基调较沉的颜色,而是赋予了符合当代审美观的元素,如红、 紫、黄等多种鲜艳颜色。除此之外,苗粟的手工艺者们把蓝衫文化更传递在其他载体上,如款式新颖的布袋、 布偶等,这不仅融入了客家传统文化,也体现了蓝衫文化包容性的一面。

闽西地区的客家人,由于居住在偏远山区,生存条件较差,因此当时已经出现了“男女同耕”“夫唱妇随” 的现象,这也意味着蓝衫要更适应劳作活动,所以当时的蓝衫服饰款式简单、穿戴便捷,一般采用结实的粗布, 用直线或者平面的剪裁,直接用绳固定,可改变袖口长短, 便于活动,十分适合当时的环境气候。即使现在社会发展迅猛,却无碍闽西客家人们喜爱这种朴素、舒适的蓝衫服饰,近些年改变的也只是袖口、下裤的长短。也许闽西客家人认为保留着这种最原始的服饰风格,是提醒他们不忘历史,更不忘勤俭朴素的客家精神。

(二)传承客家蓝衫文化的途径

目前限制客家蓝衫继续传承下去的主要原因是蓝衫服饰功能单一,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也是因为越来越少人意识到蓝衫背后文化的传承意义。因此解决这个问题便成了当务之急,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途径:

1. 在蓝衫服饰上,结合丰富多样的文化元素和时尚符号,不断设计和开发出既不掩传统又不失现代特色的蓝衫服饰,把现代与传统完美的结合起来,实现蓝衫服饰的新蜕变。

2. 在政府层面上,应该意识到蓝衫文化具有传承的意义,在相关地区推行保护政策,也应该在蓝衫的文化传播上设立专项资金,通过这笔资金举办一些展览会、 文化表演等,让更多的后代知道蓝衫的存在并了解她的文化意义。

3. 在研究上,研究人员要不断挖掘蓝衫深刻的文化底蕴,只有了解她的文化精髓,进一步凝结为精神上的艺术,才能把蓝衫文化推向更大更广的舞台。

五、结语

蓝衫作为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创新的意义深远,这位客家传统文化的“形象代言人”不应在历史长流中被人遗忘。我们相信,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 与时俱进,蓝衫文化才不会因为时间的推进而湮灭无息; 只有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客家蓝衫文化才能以另一种全新姿态诉说她的可贵精神。

摘要:客家蓝衫服饰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客家人坚忍卓绝、勤劳勇敢、朴素节俭的传统美德。在日益工业化的今天,蓝衫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中,因此我们探究的目的是客家蓝衫通过另辟蹊径,结合现代人文资源与实际情况,推动相关文化经济,将蓝衫与其人文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

客家与台湾饮食文化 篇8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中, 明确提出坚持发展文化产业, 弘扬中华文化, 增强文化软实力及国际影响力, 将文化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及精神保障。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 经济的高速发展却给外人以“文化沙漠”的印象, 其独特的客家移民文化, 亟待保护。2011年10月, 深圳市政府组织召开旅游文化交流促进会, 提出打造“文化+旅游”、“旅游+产业”的特色品牌, 推动深圳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还原文化本色、提升文化品位, 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对历史文化及相关民俗产业进行探索性保护与开发, 为深圳文化立市注入强劲的动力。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客家民居作为我国极富历史与文化价值的传统民居建筑代表, 研究者主要围绕某一具体文物或社区展开个案实证分析, 从民居的建筑机理与特色、旅游资源条件、保护与开发措施、空间竞争因素、与周边城市及居民协调发展等方面入手展开研究。曾军从文物型社区保护的角度认为, 主要存在旅游开发与民居保护、社区居民生产生活与保护、游客容量, 以及旅游经济收益分配不均等矛盾。而陈义彬认为客家旅游开发的问题, 主要在于旅游产品系统开发及开发主次与先后未明确。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足、内容单调、管理服务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都是导致客家民居开发不充分的障碍。邱国锋认为应在深入调查研究后, 择优开发利用;突出特色, 丰富内容;资金筹集与市场开辟都要突出“客家”;且保护重于开发。而保留客家古民居价值是开发成功的首要条件, 特别对于荒废的民居, 只有在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才能得到良好的修缮, 因此应切合实际进行保护与利用。

而旅游产业是指旅游行业和与其密切相关并为其提供物质或非物质服务与支持的行业和部门, 而文化产业是指提供文化产品以及为生产经营文化产品提供物质设备和智力服务的经济行业。两者的融合是一个产业边界动态变化的过程。旅游产业是经济性、文化性的统一体, 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 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文化是其属性, 旅游是其功能, 两者之间难分彼此。产业的单元化和模块化方便了旅游单元嵌入文化产业体系, 赋予了该产业以旅游功能, 使原先传统的边界模糊, 彼此共生共赢。

三、研究区概况

1. 地理区位与历史背景。

鹤湖新居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镇罗瑞合村, 是全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客家民居建筑。鹤湖新居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 (即1817年) 历三代、数十年建成。占地面积约25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约13779平方米, 南北宽185米, 东西长109米, 共179个居住单位, 每居1~3间构成。四周有坚固的城廓围墙, 围墙内民居内两个“回”字相套组成, 屋宇、厅、堂、房、井、廊院布局面错落有致, 有“九天十八井, 十阁走马廊”之称, 是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

2. 开发现状与经营问题。

鹤湖新居于1996年12月, 被原龙岗镇政府辟为客家民俗博物馆, 1998年2月初正式对外开放, 1998年8月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并成为深圳“新客家之都”的标志性建筑。目前, 龙岗区政府同意立项投入6975万元对鹤湖新居进行修缮, 修缮工作正在进行中, 运营合作双方却深陷官司纠纷。 (1) 产权不明, 保护主体缺位, 开发经营不善。目前龙岗的围屋大部分属于私有产权, 房屋被出租或处于废弃状态。同质性建筑的未开发状态, 在小范围内削弱了对鹤湖新居的竞争, 但也减弱了历史遗址的整体吸引力。现阶段开发仅从充实展品, 整治周边环境两方面进行, 无法打破游客稀少, 景区凋零的状态。 (2) 未能充分挖掘资源潜力, 以组团一日游为主。鹤湖新居目前主要景点仅为龙岗客家民俗博物馆, 由于地势偏远, 多为组团游, 发展运营状况并不乐观。参观围屋的大多为本地人, 这一小众市场并不能满足鹤湖新居的运营要求。同时, 旅游资源集聚效应不强, 最优半径短, 重游客极少, 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3)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周边环境混乱。景区的通达度直接影响其吸引力, 鹤湖新居地势偏远, 交通管制混乱。食宿接待设施、娱乐购物设施等基础设施缺乏完整规划。周边建设布局零散, 居住、商业和工业用地混杂, 土地利用缺乏宏观调控和有效管理, 鹤湖新居在乡村城镇化的进程中逐渐衰败, 而呈现出散乱无序的状态。

四、鹤湖新居的利用与开发

1. 研究思路与方法。

基于鹤湖新居的保护与开发经营现状, 我们从旅游文化产业的角度探索性提出一套改造方案, 在整个调研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

在收集历年国内外学者研究的文献基础上, 着重了解如鹤湖新居一类具有移民历史文化背景的民居建筑的现状与保护措施, 重点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角度寻找规划设计的切合点。同时, 综合性运用田野调查法, 系统了解鹤湖新居历史背景与开发现状, 政府相关部门的规划投入, 周边社区居民的态度等, 通过实地调查, 对鹤湖新居作为深圳客家文化的重要地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探索其保护与开发措施。

2. 旅游资源整合分析。

通过对鹤湖新居实地走访调查, 综合其历史背景与开发利用现状, 对其旅游资源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整合: (1) 历史价值。深圳1600多年的建置史, 1000多年的海外交通史, 800多年的移民史, 300多年的华侨史, 形成深圳特有的移民历史文化, 奠定了深圳的文化根基。 (2) 艺术价值。鹤湖新居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客家方形围楼, 它继承了中原府第式建筑, 赣南客家四角楼和粤东兴梅客家围龙屋的传统, 融进当地广府民系“斗廊式”的特点。 (3) 科学价值。作为深圳客家民俗博物馆, 对研究深圳客家民俗、文化及其源流、客家宗族制社会结构、宗法观念和家族精神, 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4) 社会价值。反映了文化主体的公共情感与价值认同。具有历史文化遗产的稀缺性、易损性、不可再生性以及对遗产认识的不确定、不完整性, 需要在开发规划中得到保护。

3. 开发策略与规划理念。

目前, 深圳着眼于“文化立市”, 因此走出“文化沙漠”的困境极为必要。而充分挖掘原有的历史文化资源, 则是有效手段之一。而对历史资源的开发要结合深圳移民文化、经济环境、产业层次、国际交流平台等优势进行。且突出鲜明的主题, 运用各种营销手段, 充分展示其历史独特韵味, 让游客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文化, 摆脱因单调观光带来的倦怠情绪。

首先是文化资源保护的两大转变。由被动的政府保护向主动的经营性保护转变, 以发展促保护;由静态的维持保护向动态的风情繁衍保护转变, 以活化促传承。其次, 无形文化有形化、情境化。文化风情一般都是需要品味和体验的, 通过营造氛围、制造环境、设计场景等来实现, 将无形文化通过物化、场景化等手段实现有形化。再次, 文化资源主题化、集约化。文化旅游资源都存在分散性分布特征和同质性现象, 通过移植、借势、嫁接等手法,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最后, 社区共享, 可持续发展。通过利益共享, 实实在在地为原著民提高收入、保障就业等, 使文化旅游得到健康、稳定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4. 民俗创意园规划设计方案。

基于以上分析, 从旅游文化产业的角度对鹤湖新居进行开发, 从对“鹤湖新居”这一主体建筑的保护利用, 对民俗博物馆的经营建设, 到客家传统文化风情街, 再到以“女红产业”文化创意园区为重点的开发构想, 打造“文化教育———观光游觅———购物休闲”三位一体的“休闲体验式文化旅游+民俗文化产业”的模式, 突出对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和利用, 并以此为窗口促进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1) 客家民俗博物馆规划。 (1) 民俗文化展。整理现有客家文物, 同时与其他博物馆协调合作, 新增或调用展品进行陈列, 提高展览的规模与质量。将博物馆分为客家农耕区、生活区、文化艺术长廊三部分。其中女红文艺区作为女红文化创意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客家手工艺品、服饰等传统女性工艺展品外, 融合中外手工文化, 展出富有地域代表性的民俗手工艺品。并定期开展国际女红展等大型展会, 让此地正式成为“深圳文博会”的一个重要活动点。 (2) 民俗节庆活动。依据客家文化中的传统节日, 在馆外的广场及客家风情街上举行系列庙会活动, 打造一年一度的“客家文化节”, 进行客家传统的狮舞表演等节目, 吸引中外游客。同时, 博物馆可联合深圳相关文化单位, 共同举办以“客家”、“民俗”为主题的客家民俗摄影、书画作品征集活动, 将收集挑选后的作品在博物馆的文化艺术长廊区进行展示。既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 也是号召市民保护历史遗产的有效举措。 (3) 民俗学术研究。在馆内新增学术期刊陈列室, 逐步向打造“深圳客家民俗研究中心”迈进, 创办博物馆刊物, 举办学术研讨会, 和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民俗文化, 用切身行动实践对客家民俗文化的保护。 (2) 女红创意文化园。 (1) 女红文化创意园概述。可分为国际女红展、女红工作室、产品贸易中心、国际女红交流赛四个项目部分, 以达到建立女红产业基地、行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文化产业品牌的目的, 作为打造“鹤湖新居深圳民俗创意园”的核心部分。以旅游带动产业经营、以体验作为营运基础, 让鹤湖新居成为人们了解中华民俗、体验客家文化的一个新平台, 充分展现龙岗客家民俗文化的特点, 放大民俗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 形成我国女红产业的重要基地, 完成由文化到产业的升华。 (2) 国际女红文化交流赛。可联合女红行业协会联合举办, 邀请国内外女红行业的专业选手, 同台竞技, 按不同女工类型 (如刺绣、纺染等) 设置比赛, 通过专家评判与大众喜好获得行业协会的认可。同时还可设置“业余组”, 挖掘民间身怀绝技的艺人。通过比赛交流提高女红行业水平, 促进传统女红在现代化审美中与时俱进, 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对传统文化的弘扬。 (3) 产品贸易中心。在客家风情街建立女红产品贸易中心。作为民俗博物馆的延伸, 满足游客在观赏的基础上希望纪念留念的愿望, 既出售当代女红名家的作品, 同时汇集丰富多样而价格适中的女红工艺品、服饰等。组建制作工厂, 将出售的产品, 贴上统一的标志, 打造自己的品牌, 形成“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 实现个性化定制服务, 运用当代网络及物流技术开辟网络营销的渠道。通过统一的规划管理, 将所有工艺品集中出售, 改变满街摊贩、民俗产品无品牌管理现状, 提升产品服务质量, 形成规模效应。并可充分召集当地居民共同投入到当地的旅游事业发展中, 为解决社区景区矛盾, 促进居民就业提供了良好契机。 (4) 女红工作室。产品贸易中心是供游客购买产品的集中地, 而女红工作室则为游客体验女红产业文化提供了良好平台。邀请专业女红技师到现场展示各种女红工艺品制作过程, 游客通过观摩、与技师的交流, 现场DIY完成简单的作品制作, 展开技能互动, 并逐步了解传统民俗文化中女红文化的深刻内涵。同时, 可推出游客作品风采榜, 将优秀的创意作品图片定期实名展出, 激发游客创作灵感。 (3) 客家风情街。在民俗博物馆的右侧, 拟利用原有地势及建筑风貌, 修建商业步行街。通过提供餐饮、娱乐、购物等服务, 既可作为景区的配套设施, 为游客的文化休闲之旅带来方便, 增添更多乐趣, 同时也为景区带来更多利润收入。在客家风情街中, 设立饭店餐馆, 推出客家私房菜馆, 将客家的饮食文化原始的、正宗的带给游客。注重提升服务产品档次, 让游客近距离亲身体验客家美食文化。同时, 修建以客家文化为主题格调的酒吧茶吧, 如以客家著名的“英帅茶”为主题的茶吧, 通过“养生”、“擂茶”等特色客家茶道文化, 展示客家迎客风情。

五、结论

通过对深圳历史文化遗址鹤湖新居的实地调查, 总结其现有的开发经营现状, 并从文化旅游产业的角度, 对其的开发与保护提出一套规划方案, 将深圳的客家民俗文化产业发展作为鹤湖新居开发的新渠道, 形成以旅游带动产业经营、以体验作为营运基础的发展模式, 为历史文化及相关民俗产业的探索性与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摘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本文在这一背景下, 以深圳历史民居——鹤湖新居为研究对象, 基于其保护与开发现状, 将其打造为深圳民俗文化创意园。通过“休闲体验式文化旅游+民俗文化产业”的模式, 以旅游带动产业经营、以体验作为营运基础, 形成深圳重要的旅游文化产业, 同时为我国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客家民居,利用与开发,文化产业,鹤湖新居

参考文献

[1]曾军.文物型社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旅游论坛, 2009, (4) :513-520[1]曾军.文物型社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旅游论坛, 2009, (4) :513-520

[2]陈义彬.闽粤赣边客家地区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 2005, (6) :924-927[2]陈义彬.闽粤赣边客家地区旅游产品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 2005, (6) :924-927

[3]邱国锋.闽粤赣边客家古民居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 2001, (6) :757-761[3]邱国锋.闽粤赣边客家古民居旅游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 2001, (6) :757-761

[4]林智敏.对梅州传统客家民居保护与利用的思考[J].山西建筑, 2006, (17) :39-40[4]林智敏.对梅州传统客家民居保护与利用的思考[J].山西建筑, 2006, (17) :39-40

[5]马勇, 周霄.WTO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5]马勇, 周霄.WTO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3

[6]余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J].旅游学刊, 2007, (10) :9-10[6]余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J].旅游学刊, 2007, (10) :9-10

[7]张海燕, 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 (4) :322-326[7]张海燕, 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0, (4) :322-326

客家与台湾饮食文化 篇9

一、广东梅州客家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我们认为, 不管国内外如何定义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它们都源于“文化”和“创意”两个核心词。源自中原汉人南迁时自身所保留的唐宋时期的中原文化和河洛文化并吸收了南方苗瑶畲各族文化最终形成的客家文化, 其构成了原生在广东地区的岭南文化的一部分;而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梅州市, 作为主要的客家人聚集地, 由于融入了广府文化和潮汕文化, 再加上长期生活在丘陵地环境影响, 形成自己独具地域特色的梅州客家文化;不同时期的客家人, 在社会文化特征上也有所不同, 就形成了这个地域特有的珍贵资源。“创意”是产生社会新事物的能力, 这些创意必须是原创的、独特的以及有意义的。“梅州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就是依靠文化的积累, 以客家文化为基础, 发挥人的灵感和想象力创新出新的内容并将其转化成商品和服务的产业。

二、梅州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一) 客家文化历史资源丰富。

梅州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 历史文化遗产丰厚, 客家民居和名人名居众多, 民俗风情独特, 是“世界客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如梅州客家地区的围龙屋、土楼、五凤楼、走马楼、多杠楼、四点金及中西混合式等多种形式构成家围龙屋建筑特色, 其建筑风格集中展现有府第式、中原宫殿式、四合院式等, 反映着梅州客家人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变迁。据全市古民居普查的初步调查反映, 这些客家古民居大都处于青山绿水之间, 形成了绚丽而神秘的画卷, 构成了客家人独特的人文景观。现遗存的各类较完整的名人故居 (旧居) 和特色古名居约500余处。

(二) 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资主体进一步形成。

由于梅州市地处经济发展较早的广东省, 再加上其特有的客家文化, 引来不少民营企业和个人都积极投身本地社会文化经营, 将文化产业作为重要投资方向, 再凭借其与港澳毗邻的地缘优势, 文化产业投资渠道由于外资投入比例大, 呈现出集体、民营、国家、个体、股份制及梅港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 逐渐构成多元化格局, 为社会文化产业发展增添了活力。

三、梅州市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创新策略

(一) 提升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在广东梅州服务业的现实重要性。

根据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1月14日《关于印发梅州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精神, 提出梅州在文化创意产业“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有:客家文化 (梅州) 生态保护实验区、中国梅州客家文化产业基地项目、客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创意客家”文化产业园首期、嘉应歌剧院、千佛塔文化旅游区、足球文化产业园、客家公园、东山教育基地、客家文化艺术品街区、客家小吃文化街区、中国梅州中华文化养生谷、林风眠艺术产业园、广东文艺家采风创作基地、客家文化与动漫创作传播、低碳经济下的建筑设计、客家民居研究与发展、《中华客家》大型动漫、世界客家动漫创意旅游园、企业管理策划包装服务平台、大型民系风情歌舞《客家意象》、院线制电影院、影视制作中心等项目, 这些项目的实施必将推动梅州文化创意产业上一个新台阶, 其现实意义也会更加丰富。

(二) 通过构建梅州的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品牌, 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梅州发展文化产业, 应体现本地特色, 重点在“客”字上做文章, 因为“民族的, 就是世界的”, 只要有特色就有市场、有发展。同时, 我们也不能排斥外地有益的、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做法、经验, 应做到与时俱进、扬长补短, 努力在各方面构建自己的文化品牌特性, 推动地方特色经济的快速发展。

1. 构建梅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事业。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源。梅州市是全国500多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品牌,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大有可为。一是突出抓好现代化城市的规划, 搞好客家特色的城市标志性建设和城市雕塑, 提高名城的文化品位。要树立“规划就是生产力”、“规划就是财富”的意识。二是做好“客”字文章, 发展梅州生态游、客家特色游、客家风情美食游。梅州山清水秀、景区众多。如反映生态特色的国家5A级风景区雁南飞和4A级风景区雁鸣湖旅游度假村, 那里空气清新, 风景迷人, 是休闲、健身的好场所。我们的目标是要建成毗邻广州、深圳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绿色后花园、天然氧吧, 吸引中外游客到梅州休闲娱乐。

2. 构建梅州客家文化艺术的品牌, 发展客家特色文化产业。

梅州客家文化艺术源远流长, 深受海内外人士的欢迎。尤其是客家山歌源远流长, 是梅州的一张名片。由山歌发展起来的剧种———山歌剧已走上振兴繁荣之路。古老的汉剧也焕发了新的生机。近些年来山歌剧《等郎妹》、《山魂》、《桃花雨》, 汉剧《白门悲柳》、《尘埃落定》和一大批群文小戏等节目已过珠江、上长江、赴上海、奔北京演出, 屡屡获奖, 美名远扬。因此, 我们要认真做好优秀节目的推介工作, 把戏剧演出推向市场, 把文化艺术的优势转化为文化艺术的产品, 在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 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实现两个效益的双丰收。梅州客家民间艺术丰富, 我们要认真挖掘、整合、提高和加大宣传的力度, 倡导健康向上的民间习俗, 扶持发展客家民间艺术。

3. 构建梅州客家民俗文化的品牌, 做强做大民俗文化产业。

客家民俗文化源远流长, 多姿多彩。在传统表演艺术中, 客家戏有广东汉剧、山歌剧、采茶戏、华朝戏、提线木偶戏等;民间舞蹈有龙灯舞、火龙舞、杯花舞、船灯舞等;民间音乐有汉乐、山歌、竹板歌与民间小调等。这些总是带有很强的民间性和地域性的民俗文化, 总是与当地的山山水水紧密相关。它们既是一种特色, 又是一种局限性;而且也是海外华侨回乡寻根问祖、探亲旅游、项目投资的精神纽带。

四、结语

广东梅州客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就是通过运用市场营销的理论与方法, 加大对外宣传的营销力, 培育自己独特的旅游文化产业, 建设一个个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园, 如中国客家博物馆、叶剑英纪念园、客天下文化旅游产业园、广东梅州麓湖山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具有梅州客家特色的文化产业园, 把这些园区通过旅游线路的规划都像一颗颗“珍珠”给串联了进来, 吸引着珠三角及海内外的广大游客来梅州旅游观光消费, 寻根祀祖消费、养生保健消费等, 极大地促进了梅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 也把客家文化通过这一个个载体传向了四面八方甚至传播到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1]吴健安主编.市场营销学 (第四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客家与台湾饮食文化 篇10

一、兴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兴宁山川毓秀、生态条件优越,绿水青山、空气清新、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现有旅游景点和资源实体30多处,其中自然资源14处,人文资源18处,兴宁学宫、潮州会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铁山—渡田河和黄茅嶂为省级自然保护区,还有国家AAA级景区神光山,列入中国风光名胜大辞典的合水水库,以及叶塘叶南、罗岗溪美、坭陂汤湖等3处温泉。这些旅游资源,主要呈现出景源结合、景观组合、景点布局俱佳的特点,与山峰、寺院、溪流、田园、村落、古屋等资源优势。

依托兴城优美环境城市、观赏,环境优美现代化的兴宁县城,古城墙、古学宫、带动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叶南温泉、和山旅游度假村、围龙屋磐安围等景区景点,围绕兴城打造环城旅游带。依托合水水库生态风景区、黄陂汉文化基地、罗岗客家四角楼群等景区景点,构筑山水休闲度假型“北线旅游景观走廊”;依托鸿源生态园(温泉度假村)、水口狮子岩旅游区等景区景点,构筑山水度假型“南线旅游景观走廊”。通过项目建设实施,集商贸观光旅游、温泉休闲度假、客家历史文化古城观光、客家古民居探秘旅游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产业将在兴宁逐步成型。

二、兴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存在问题

目前,兴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仍处于以本地游为主要市场特征的起步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尽管近年来旅游接待人数不断增加,但以本地游客为主,来兴宁景点的游客较集中于梅州市,酒店客源则以国内游客为主;二是旅游产品仍以传统观光旅游景点为主体,文化旅游产品单一;三是景(区)点规模小、层次低且分散,开发建设水平偏低,特色不突出,点线通达性较差。四是旅游经济尚未形成,旅游产业经济效益不明显,与兴宁旅游资源赋存条件和世界旅游经济发展潮流极不相称;五是缺乏科学的旅游发展规划,旅游产品单一,宣传推介力度不够,全市旅游业从总体上尚处于一种“养在深闺中人未识”的境况,景区(点)的建设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管理,资金缺乏,许多旅游景点设施条件差等问题,亟待科学旅游规划的指导解决。

三、兴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1、必须打造兴宁文化旅游品牌

兴宁现有旅游业缺乏整体的规划发展,没有花大力气认真打造好品牌。限于财力,畏难怕烦、拣易避难。我们要招商引资,重新挖掘、塑造高品质的兴宁旅游品牌形象,建设文化旅游特色区,政府应采取相关有效措施对本地优质资源进行系统性深度挖掘、推广和宣传,使其成为兴宁市标志性的文化旅游特色区。通过图片拍摄、资料介绍各处景区特色和兴宁名胜古迹,进行报导、网络宣传,展现名人魅力,以名人效应全面提升旅游文化品位、擦亮兴宁名人人文旅游品牌。在加强统筹规划建设风景区的同时,创优创新塑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景点。如;在神光山设计、开辟形成十里“桃花林”、八里“李花园”、“桂花园”、名贵树木园、“竹林园”、“荷塘”的独特美景;组织参观、讲解古民居、古村落、“围龙屋”等兴宁客家建筑艺术,将本地特色资源形成旅游亮点品牌,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增长。

2、开辟创立兴宁特色客家民居建筑旅游品牌

兴宁的围龙屋等客家民居独具特色,规模、数量独树一帜,有不少中外游客慕名而来参观,但却基本上是民间自发引荐的,兴宁旅游业对此项目开发基本上是个空白。对兴宁围龙屋、古民居、古村落、围楼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将最有特色、有典型代表性、上规模的建筑进行相应整修、重现昔日风姿,形成兴宁独特的一大围屋群景观。同时搜集整理围龙屋的相关文章,系统宣传兴宁围龙屋、围屋群这一特殊的客家建筑文化艺术。突出建筑艺术特点、规模:如宏伟的棋盘式方形花头脑王侍卫屋;突出艺术特色:如“李和美屋”;突出历史文化内涵:如“朝天围”等配以图片宣传。并将围龙屋中比较经典的具有历史价值、规模较大,结构较特别,建筑艺术成就较高或有突出研究价值的围龙屋重点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塑造经典的兴宁客家建筑艺术群文化旅游品牌形象。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有价值的围龙屋,善于联合好客家宗族保护意识,综合开发这些典型广东特色文化的围龙屋、围楼的旅游价值,创优兴宁的特色旅游,擦亮兴宁客家特色建筑旅游品牌。

3、整合优秀旅游资源,加强规划特色旅游路线

兴宁优秀旅游资源有:名人人文文化、各大优秀风景区、特色围屋建筑艺术等等均缺乏较系统的挖掘、专业的整合和精心组织沿途旅游路线。应综合规划开辟历史人文景观游——特色民居建筑艺术游——自然风景区游——生态景物游——茶林场、温泉特色资源游的系列导游项目。并针对兴宁各景观的特点和附近风景区的地理位置,进行适当的组合划分,结合各旅游景区特点组织一日游(如:神光山——潮州会馆——朝天围、朝天祠——永泰关——兴民学宫)三日游,五日游等有组织有规划的旅游观光路线,提高民众的认知度和突出特色打响提升兴宁的旅游品牌。

4、加强兴宁优秀旅游资源的网页建设和网络宣传

现代人旅游,一页页优美的景区风光网页图片及人文介绍就是吸引众多中外游客旅游热情的最有效途径。搞好旅游网页宣传是低投入高知名度的旅游宣传策略,在全国范围扩大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应及早加强开辟兴宁风情旅游网页的建设,直观系统地介绍兴宁优秀人文资源和独特的景区,全面进行网络宣传攻势。设立专门组织负责加强兴宁优秀旅游网页建设,以便有足够的精英投入相关建设。推出优秀的兴宁文化产业旅游宣传网页,促进旅游宣传建设。创新文化产业,让更多的游客有兴趣来兴宁观光旅游、休闲,推动兴宁旅游经济的飞跃发展。

5、树立兴宁文化旅游形象

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中的六大要素,首先需培养熟悉兴宁文化底蕴、具有一定素质的导游对游客进行引导。对客家妹导游进行兴宁客家历史文化知识的培训,培养熟悉兴宁文化底蕴、各景点特色的导游,以便从各个角度来叙述兴宁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历史名人,各景区相关典故、及特色围龙屋独特的内涵及其结构、种类,提升兴宁旅游品位和形象。这对引导和促进游客对旅游景点的认知程度及兴趣,进而促进我市旅游发展作用是十分关键的。同时完善旅游业相应配套设施:兴宁各旅游景区内,均应设立相应景点的导游图、标志牌,引导游客路线,增加游客旅途游兴,体现一种对游客的人文关怀和完善的服务设施。在树立旅游行业形象的同时也树立了整个城市文明的形象。

6、开发旅游业息息相关的边缘产业市场

支持开发系列化的客家特色工艺品,边缘产品投入市场。这具有双向促进作用,提升旅游相关产业效应的同时也丰富兴宁旅游节目内容和纪念意义,进一步推动旅游市场经济开拓发展潜力。争取以独特的客家人文、景观带动旅游业,旅游业带动工艺品行业,工艺品行业带旺旅游业的双赢的发展格局。

四、结语

兴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关键是要招商引资,对优秀资源进行深挖掘、开发、宣传、推广,提升品位,推出特色,从而打响品牌。兴宁交通区位优越、基础设施良好、人文底蕴深厚、外出乡贤众多,面临诸多发展的有利条件,只要坚定信心、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必将迎来新一轮科学发展的春天。我们应抢抓机遇、扎实干事,注重科学规划,围绕建设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要求,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条件,促进现代农业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建设美丽幸福的新兴宁,推动兴宁旅游事业发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兴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总结了兴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兴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对策, 为建设兴宁市文化旅游特色区提供参考。

关键词:客家文化,旅游产业,思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华伟.一个传统客家村落的耕读文化与仕商精神——以连城培田为研究个案[J].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03) .

[2]谢重光.客家文化性质与类型新说——客家文化属于移民文化说质疑[J].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2) .

[3]肖承光, 金晓润.客家传统民居的主要类型及其文化渊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 (04) .

上一篇:进出口商品归类下一篇:高瓦斯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