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

2024-09-30

客家文化(共12篇)

客家文化 篇1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现代管理理论在西方形成“丛林” (Harold Koontz, 1980) , 在中国亦表现出百花齐放, 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人文特色, 受地域文化的影响, 反映在管理思想上则表现出了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如广东近代的四大商帮 (潮商帮、广府帮、客家帮和海南帮) , 这些商帮在战略管理、组织、领导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和风格等都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客家人作为中国诸多族群的一员, 以其独特的开拓性、包容性, 先于其他民族参与了海外的交流。据世界客属联谊会估计, 全球各地约有1亿多客家人。他们之中许多人白手起家, 在海外开基拓业。因此可以说客家企业是最早接触现代工业文明的一群中国企业。他们在海外的荣辱得失与经营管理之道无疑成为今天企业走向国际的宝贵财富, 这对正在融入全球经济的中国企业无疑具有现实意义。然而, 客家学研究目前主要从民俗学、历史学、人类社会学等角度展开, 从管理学、经济学的视角来论述的还不多, 而这恰恰是客家文化研究如何与现代经济潮流结合的问题。近年来, 有学者开始从该视角研究“客商”, 较有代表性的成果有:谭元亨的著作《客商》 (人民出版社, 2008) 与谢友祥、闫恩虎的论文《论“客商”》 (2004) 。前者就“客商”的历史演进、功能地位、地域分布、经营特点进行了概述, 后者重点分析了“客商”作为商帮的起源和其他商帮相比较而言的特性, 为“客商”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深入分析便会发现, 两者都提及了“客商”的“经营理念” (在第四章“香港客商与时俱进做了论述”) 或“商业之道”, 但缺乏与企业管理理论紧密结合起来对管理理念进行的深入分析与概括。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所形成的管理思想, 无论从时间的连续性还是从内涵的衔接性来看, 都有其内在的文化机理[1]。1971年德鲁克在《管理学》一书中, 把管理与文化明确地联系起来。他认为, 管理不只是一门学科, 还是一种文化, 有它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工具和语言。管理思想隐藏在价值、习俗、信念、制度中, 对企业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 “客商”经营管理思想研究是客家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学科交叉的视角扩大客家学研究领域, 探析“客商”的经营管理思想, 促进对优秀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不仅有助于为企业管理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加强与华商网络的联系, 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客商”企业中传承客家文化, 有利于我国企业文化本土化, 提高文化凝聚力和经济效益;同时, 使客家文化扎根于经济体系中, 有利于客家文化繁荣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二、客家文化对“客商”企业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商帮基本上是以地域或行业结帮, 而“客商”作为一个特定概念已经改变了传统商帮的内涵, 而是指全世界的客籍商人、实业家, 是目前华商网络的主要成员和积极组织者。“客商”纵横东南亚, 大约有三四百年, 他们不仅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社会文化带到当地, 推动南洋社会经济发展, 而且在艰难的从商开发生涯中, 由于独特的生存背景和文化传承, 形成他们独具特色的从商理念和经营特点。“客商”有着独特的“儒商”情怀, 奉行崇名务实的经营之道, 且具有超强的社会亲和力。[2]在“客商”的形式和发展过程中, 纵观“客商”的创业经营之路, 存在着不少共性, 而这种共性的形成, 恰恰是客家精神在“客商”管理文化上的反映。客家人中不乏名人, 也不乏璨若星斗的商人。他们深谙经商与做人之道, 在商场上游刃有余, 名扬四海。这里仅列出部分耳熟能详的代表: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领带大王曾宪梓、香港田氏化工公司董事长田家炳、香港维他奶集团创办人罗桂祥、丝宝集团董事长梁亮胜、“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宝丽华集团总裁叶华能、TCL电子集团董事长李东生。 (1) 客家文化在“客商”企业文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对“客商”企业文化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一) 客家文化对“客商”企业文化建设过程的影响

彼得斯和沃特曼 (1984) 认为, 企业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精华, 结合当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策略, 为企业全体员工构建一套明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创设一个优良的环境氛围, 以帮助企业整体地、静悄悄地进行管理活动。郭咸纲 (2004) 的定义具有广泛性:企业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 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无论是西方学者还是东方学者对企业文化的界定, 都承认民族文化、种族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可以用图1来总结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以民族文化为内核的地区文化与种族文化是企业文化形成的源头。“客商”企业文化是在客家文化这片沃土上诞生的, 客商作为企业文化构建的主要建设者, 是企业文化构建的领军人物, 对企业文化建设有很大的影响, 而他们具有的优良品质和经营之道正是客家文化的集中体现。所以说, 客家文化对企业文化构建有着特殊的意义。

客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亚文化, 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同时作为一种种族文化或地区文化, 对企业创建者的经营理念、员工甄选标准、高管层、员工社会化等方面都将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 企业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系统性、可塑性和人文性等总体性特征。这些特征具体影响到一个企业的文化维度, 从而构成了企业的文化特质。这些维度包括:创新与冒险、注意细节、结果取向、人际取向、团队取向、进取心、稳定性[3]。这七个特征共同构成了企业成员对组织、对企业的活动风格、对企业成员的行为方式共同理解的感情基础。概括来说, “客商”企业文化鼓励创新和冒险 (大多数“客商”白手起家) , 进取心较强, 积极抓住发展机遇 (如张弼士的葡萄酒业, 邹锡昌的地产业) , 不断开拓海内外市场, 同时注重经营细节 (包括成本、质量与产品样式, 如金利来“大王”曾宪梓对领带花色样式的重视) 和努力工作的过程, 同时注重人际关系取向, 以人为本, 以德化人, 能融入并积极建设当地社会。

(二) 客家文化提高了“客商”企业文化的效益和凝聚力

1、诚实守信、正直仁厚的客家文化有助于企业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客家精神中的诚实守信、正直仁厚大大地推动了企业内部责任感、信任文化的建立。企业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和尊重, 有利于建立信任和有效的沟通, 极大的降低了内部交易和监督成本。

2、精诚团结、助人好客的客家文化有助于企业建立心理契约, 提高文化凝聚力。优秀的企业文化, 就是通过某种预设的制度在企业中建立一种良好的预期环境, 即心理契约, 促使人们形成思想和行为上的良好表现。人们之所以有好的表现, 是因为在一个基本心理契约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个好的预期。只有员工与合作者变得可以预期, 然后才能谈到发展战略、经营思路、营销方案等问题, 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由此可见, 精诚团结、助人好客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 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 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精诚合作, 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三) 客家文化有助于“客商”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创新

企业跨文化管理就是在跨国经营中, 对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类型、不同文化发展阶段的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方法, 并据此创造出公司独特文化的管理过程。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管理, 是国际企业在跨文化背景、地域下成功运营的保证, 这尤其对正在融入全球经济的中国企业更具有现实意义。

1、开放兼容的客家文化有助于减少“客商”企业的文化冲突。客居地居民来源的多样性, 使客家人见识较广, 因而有较强的自信和大度。不同文化这里碰撞和交汇, 使客家呈现出极为显著的开放式的文化态势。客家文化因其兼容性而显得多姿多彩, 富有生机和活力。在接纳、吸收多种文化的同时, 能从异质文化身上汲取养分, 进行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文化嫁接和创造, 从而形成客家文化和而不同的独特品质和个性。在金利来的营销策略可以管窥“客商”开放兼容的文化:用毛笔书写英文, 用英文谐音作中文商标, 针对不同消费群运用不同色彩偏好。

2、利义并举、甘于奉献的客家精神有助于跨文化经营和多元文化融合。“客商”到海外经商, 不谋求集团的强势欺压, 而是和当地土著亲和, 这本是客家先民在长期迁徙过程中养成的良好品质, 在“客商”的经营中也得到充分体现。首先, 他们不谋取暴利, 把赚的大部分钱用于当地的开发建设, 大多数“客商”都娶当地土著为妻, 繁衍共荣。姚德胜曾在马来西亚重建怡保;张弼士曾被西方殖民者委为领主治理区域;叶德来贫穷落后不足千人的吉隆坡建设成马来西亚早期繁荣发达的大埠, 被誉为“开辟吉隆坡的功臣”;张榕轩、张耀轩两兄弟曾被任命为印尼的“甲必丹”和“雷珍兰”, 主持地方政务。“客商”经商处处考虑当地利益, 讲求“利”“义”并举, 弘扬儒家“仁道”, 不进行掠夺性开发与经营。“客商”的社会亲和力和社会责任感有助于企业在海外长期稳定的跨文化经营和扩展, 形成了企业与当地社会合作双赢的和谐经商环境;同时也有利于客家文化和当地文化的交流、传播和融合。

3、开拓创新的客家文化有助于“客商”企业的文化创新。客家企业的跨文化管理尤其强调人的管理, 既让经营管理人员深刻理解母文化, 又选择具有文化整合能力的经营管理人员到海外公司担任跨文化管理的重要职务, 同时还要加强对员工的文化管理, 这样有利于提高管理者和员工对异地文化的敏感度。另外, 在对异地文化包容和尊重的基础上, 通过任用当地人员担当管理职务, 实现母文化与当地文化相碰撞, 形成一种新型文化。海外“客商”企业利用客家文化开放兼容、和而不同的客家文化拥有自己独特的品质和个性, 对不同的文化通过各种渠道促进不同的文化相互了解、适应、兼收并蓄, 各种异质文化在这里并存共生, 居民混居而能和平共处。客家地域文化在异质文化的创新中兼收众长, 辅以创新, 而后获得新质, 从而为其发展注入了新的基因和动力。透过这种企业文化竞争上的优势, 在客家企业海外化的过程中, 将奋发进取、勇于开拓、敢于冒险, 精诚团结、友爱互助、开放兼容、和而不同的客家文化推向世界, 客家文化自身也得到锤炼和发展。事实上, 客家文化的形成历史本身就是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融合、创新的结果, 所以客家文化对与它不同的文化类型有天然的兼容性与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李兰芬, 崔绪治.管理文化——管理哲学的新视野[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1999:4.

[2]谢友祥, 闫恩虎.“客商”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5) :129-131.

[3]斯蒂芬.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孙健敏, 李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573-574.

客家文化 篇2

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文化建设成绩斐然。2002年省委九届二次全会作出建设文化大省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全省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协调发展的新时期。特别是2009年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新目标新任务,部署实施了“七大工程”,标志着广东文化建设迈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新阶段。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将对建设文化强省作出新的部署,必将有力地促进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提供坚强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强省的重大意义

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强省的决策部署,切合时代要求,符合广东实际,具有很强的战略性、现实性和创新性。

一是具有战略性。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是省委、省政府运用科学发展观创新文化发展的重大决策。它确立了广东新的文化发展观,科学把握了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时代潮流与我省文化发展的目标方位,深化了对文化发展的地位、方向、动力、思路、格局和目的的认识,打破了当前阻碍我省加快文化发展的旧观念、老做法、僵体制,做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同规划同部署同

建设,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建设文化强省总的看法、根本观点,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与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相统一,对繁荣我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是具有现实性。建设文化强省,把文化产业当作一项提升工程来抓,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扶持发展一批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培育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使我省的文化产业在金融危机面前逆势上扬,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建设文化强省,使文化产业与经济、科技进一步紧密融合,文化的“软实力”与经济的“硬实力”互为结合转换,必将促进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力地提升我省发展的长远竞争力和可持续能力。

三是具有创新性。自主创新的原动力,主要在于文化的创新。历史经验表明,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影响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每一次的科技大进步往往都由思想观念大解放和文化大繁荣所驱动。建设文化强省,能够在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层面上创新人才,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能力;能够内生、激发制度变迁,产生出开放、合作、互补、共生的有助于自主创新的制度、机制;能够营造尊重个性、崇尚创造、宽容失败的文化环境和创新氛围,使人思维活跃、精神振奋,形成创新激情,迸发创造活力。

二、以建设文化强省的强大动力,推进我市“文化名城”建设近年来,我们始终从战略高度把“文化梅州”建设作为推动“绿色崛起”的重要突破口,制定规划,明确重点,加大投入,市、县、镇、村四级联创广东“文化名城”,山区文化强市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果。一是以弘扬客家文化为重点,致力打造“世界客都”品牌。着力创建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采取政策扶持、区别对待的措施,对10大类196个“非遗”项目进行整体性保护,今年5月我市被国家文化部批准设立全国第五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成国内规模最大、馆藏最丰富的中国客家博物馆,启动客家围龙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精心创作客家新剧目、新山歌、新影视,《等郎妹》、《山魂》、《桃花雨》、《尘埃落定》等分别荣获省艺术节剧目一等奖和“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桃花雨》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上获“文华优秀剧目奖”,推出《梅开盛世》、《家乡好梅州》等上百首现代客家山歌,拍摄了《等郎妹》、《客都春秋》等影视作品。举办中国客家山歌旅游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开展客家研究学术活动,编纂出版《客家研究文丛•客家与梅州书系》,不断挖掘和提升客家文化,有力地提升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客家人文精神。二是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为重点,致力打造山区教育强市。把创建教育强市、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摆在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位置,办好10所全国示范性高级中学、4所万人和6所5000人中职学校,全市22个镇被省评为教育强镇,梅江区、蕉岭县率先建成教育强县(区)。三是以发展文化旅游业为重点,致力打造文化支柱产业。兴建了荣获鲁班奖、体现客家建筑艺术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雁南飞旅游度假村,以及集客家小镇、客家祠为一体的客天下旅游产业园等一大批旅游新景区,开发了叶剑英纪念园等名人故居旅游景区,发展了茶山村、三河镇等古村、古镇旅游,梅州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等荣誉,文化旅游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以实施文化共享工程为重点,致力打造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农村“文化共享”工程,推动“文化上网”工程建设,广泛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高标准兴建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和镇综合文化站,全面推进文化先进镇(街道)创建工作,共创建20个文化先进镇(街道),覆盖城乡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建成。五是以文化体制改革为重点,致力打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重视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完善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规范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文化社会组织和文化企业得到全面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乘建设文化强省的东风,围绕打造广东“文化名城”的目标,突出“一个重点”,加快“两项建设”,做大“一个产业”,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梅州“绿色崛起”。

一个重点:大力发展客家文化。梅州作为全球客家人最大的聚集地和衍播海外的出发地,千百年来成就了具有深刻历史内涵又富有时代元素的客家文化。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是梅州文化建设的重心所在。我们将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挖掘和提升客家人文精神,真正使梅州成为世界客家人的精神家园。申报一批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和“非遗”保护名录,积极建设中国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着力抓好客家围龙屋“申遗”工作,进一步继承和创新客家文化。狠抓文化精品创作,积极开展文化交流,组织筹办梅州首届国际媒体摄影大展,继续办好中国

客家山歌旅游节、世界客商大会等活动,进一步繁荣客家文化。

两项建设:一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党的十七大建设和谐文化的要求,以公益性为取向,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好中国客家博物馆晋升国家一级馆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在全市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一批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公里文化圈”,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二是建设教育强市。教育是梅州文化的重要品牌,也是文化发展的主渠道。全面推进教育强镇、教育强县创建工作,2013年前率先在全省山区市中建成教育强市。重点是扎实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着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办好10所全国示范性高级中学和10所重点中职学校,加快建设全省重要的职教基地和劳动力资源开发示范市。

雅文化 俗文化 根文化 篇3

从观念文化或精神因素的角度看,影响和决定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历史和社会生活面貌的,以及影响当今、今后中国文化走向的,主要不是儒、道、法等家典籍中的雅文化,而是从古至今深植于广大民众头脑中的传统俗文化。不研究、了解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实际存在了几千年的俗文化,只纠缠于经典文本中章句的解释和讨论,是够不上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最多只能算作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研究。

中国诸子及其承继者、诠释者的文本雅文化基本上是一种显文化,以叙事、论事、论人、说理、讲道的形式明确地写在典籍、文本中。中国民间俗文化更主要的是一种潜文化,中国人生存、生活、发展的精神要素、基本价值理念、行为指导原则并没有以理论学说形式明示于典籍,而是以观念、意识、信念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支配人们的行为。俗文化有些体现在文学艺术文本中,如小说、诗词、戏曲(剧本)等,有些体现在非文艺文本中,如史书、笔记、杂记等,还有些不出现在任何文本,只能从流传至今的习俗、习惯、口头话语和历史遗存的物质文化中看出来、听出来、体味出来。它主要通过言传身教、习俗习惯和民间艺术的方式传播、承继。例如有的学者提出、并用大量史料充分证明了的游民文化、流民文化、流氓文化、帮会文化,就是很重要的一类民间文化,它在中国历史中长期存在,而雅文化和诸子百家中就不包含这种文化。

中国传统大众文化或俗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生活文化。由于历史上中国人生活环境严酷,自然灾害、社会灾难频仍,民间生活文化又往往简化收缩为其核心——生存文化。生活或生存文化不是诸子雅文化的那种统治文化(如法家、部分儒家学说、道家学说的某些部分、纵横家学说等)、教化文化(儒家)或学理文化,它是普遍存在于中国人(包括历代统治者和上层人士)心中,支配中国人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生存、生活和发展的观念、价值、道理和准则。比如民间宗法文化中对祖先、家族的敬拜,强调血缘纽带和据此生出的上下尊卑、领导服从顺序的等级准则;民间婚俗文化中敬天地、血亲,崇尚生殖的价值取向;民间权谋文化、暴力文化中对权力和智谋的崇拜等。

中国主流雅文化,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传统文化”,一般只对中国古代“四民”(士、农、工、商)中的士影响较大,对帝王亲贵和官员也有些影响,对农、工、商及五行八作其他人(还有流氓、娼妓、乞丐)等几乎没什么影响。(不被视为主流的阴阳家学说,倒是对社会各阶层都有影响。)而民间俗文化对社会各种人都有重大影响,对大多数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中国主流雅文化对俗文化的影响,完全不能使雅文化包容、等同、替代俗文化。比如,可能有人认为,法家学说就可以等同民间权谋文化,法术势嘛。其实完全不然。法家主要提供的是统治者驭民和控制臣子的办法、制度和理论,而俗文化中的权谋文化主要指在中国复杂的权力关系中如何生存、生活、发展,除包括法家的一些精神要旨外,还包括如何谋取权力、应对权力、化解权力、摆脱权力等,即一般人如何在权力人际中保存和发展自己。这些是法家不会提供的。因为法家的角度是帝王师,而不是一般人。中国传统主流雅文化,如儒、道、法等诸子诸家及其历史上的承继者、诠释者的文本,其立足点大都是帝王师,而不是一般人。实际上,俗文化对雅文化的影响更大,它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雅文化的理解、解释和传播。另外,在中国历史上,各种潜规则盛行。如果没有大众潜文化的支撑,没有人们心照不宣的认可,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真正决定中国社会面貌、决定大小历史事件进程和结局的,主要不是很多人误认为的雅文化,而是被相当多的人忽视了的俗文化。

与西方文化对照,中国传统主流典籍文化最大的问题就是与民众俗文化的疏离,二者之间在很多价值理念上无法贯通。

中国传统文化除雅文化、俗文化外,还有一个二者共同建诸其上的源文化或根文化。中国根文化既是中国文化中单独的一个部分,又是中国雅、俗文化的基础。要想了解中国传统雅、俗文化为什么具有它们如是的内容、特点和关系,就必须了解中国的根文化。

性格文化是各种文化的根本,因为它是人的心理要素与自然界和社会交互作用的最初结果,先于有具体内涵的雅、俗文化;同时,性格决定态度,即对人对事的基本心态和取向,如主动还是被动、积极还是消极、承担还是推卸、主导还是依赖等。性格文化虽然也可以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受雅俗文化的影响而改变,但从群体上看,如果面对的自然、社会没有大的变化,那么这个群体的性格亦是相对稳定的。中国人的群体性格文化就是中国人的根文化。所谓国民性,就是根文化与俗文化交互作用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的那些国民习性。

由于历史上中国人的自然繁衍力强且无法有效控制,而自然资源和适生空间有限,导致整体生存条件日趋严酷,造成了国人看似复杂的性格(面对外界经常有一些自相矛盾的看法和举措)。如果能从根文化的角度研究、理解,这些看法和举措其实并不矛盾,国人性格也不很复杂,它们都是中国人性格文化中弱势性和群体性的体现……

客家文化独特的城市品牌 篇4

龙岩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祖地和著名侨区。闽西又是客家人的主要祖地和聚居地之一, 全市七个县 (市、区) 中有五个县的居民以客家人为主。闽西客家文化、建筑、民俗、风情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汀州城, 被誉为“客家首府”, 汀江河被称作“客家母亲河”;客家传统民居的代表永定土楼, 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 被誉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 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城市建设内容相当广泛, 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如何在城市建设实践中加强文化意识,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呢?一条总的原则, 就是用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建设, 并把这种意识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

客家文化 篇5

打造世界客家文化精神之都

大埔县茶阳镇人民政府雷伟

(2011年10月)

梅州是历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更是全世界客家华侨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被尊为“世界客都”。梅州有丰厚的、独特的、可挖掘利用的客家人文资源,结合当前梅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经济绿色崛起,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梅州”,大力发展旅游先锋产业、现代农业等绿色产业的大背景,我们可以以“客家特色文化”为抓手,将梅州打造成世界客家人心向往之的客家圣地——文化精神之都。

一、弘客家文化,迎接八方游客

客家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史学家罗香林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首创“客家学”,后经发展,逐渐成为国际“显学”。近年来,在“客家热”的推动下,又涌现出一大批研究客家文化的教授、学者著书立论,弘扬客家文化,同时,梅州地区历来重视修编地方志,近年来,梅州市及各县(市、区)纷纷修订地方志,一些有实力的乡镇也纷纷编撰地方历史,宣传历史文化等。虽然这些给梅州

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但资料仍然存在“散、乱”等现象,并且流通范围较小,对外宣传推广力度明显不够,就连本身是土生土长的梅州人,都不一定对客家文化、梅州文化有多少了解。时下,从中央至地方,都非常重视发展文化,刚刚结束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我们应紧紧抓住此次机遇,大力挖掘弘扬客家文化,重点是要推动宣传教育推广工作,对外宣传重推广,对内宣传重教育。特别是对内的教育,要着重给青少年“补课”,努力提高青少年对客家、对梅州的了解和认识,将青少年们培养成为“客家通”、“梅州通”,进而让游客“未到梅州随处可见梅州”,“来到梅州随时可听梅州”,“游玩梅州细细品味梅州”,用千年客家文化,吸引天下来客。

二、融客家元素,打造特色城市

客家的建筑在世界上很有影响,圆土楼、方土楼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一带则是围龙屋、四角楼居多。看到土楼,看到围龙屋,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客家(人),无疑,带有中原遗风、又具有浓郁客家元素围龙屋等建筑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福建的土楼已成功申遗,其在世界各国都有着想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梅州的围龙屋在09年也加入申遗序列,目前

正在加快申遗步伐。梅州是客家先民的聚居、繁衍地,客家民居星罗棋布,在“客家民居大观园”的大埔县有历尽苍桑内容丰富的客家民居;在“客家围龙屋博物馆”的兴宁市有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围龙屋;在“客家华侨民居展览馆”的梅县有美轮美奂中西合壁的精品客家民居……当前,市委、市政府提出“更加彰显梅州客家特色,更加凸显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科学规划、大胆谋划,让梅州真正成为特色城市、宜居典范”的战略构想,基于此,在城市建筑应用及设计方面,可“古、今”结合,“中、外”合壁,具体可从如下两方面着手:

一是充分开发利用传统建筑。梅州的客家民居动辄上百年、甚至有几百年历史,每一座老屋都会散发出它独特的魅力,透过老屋,那些代代相传的动人故事似乎仍在眼前。我们可以搜集整理藏在深山中的围龙旧事,并加以润色,大力对外宣传,为古民居“造势、造谣”,让“梅州围龙”走出深山。同时,可将有条件的围龙屋及具有典型客家特色的古民居升级改造为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餐旅馆等,不断扩大古民居的新用途,不断赋予其新功能。

二是要敢于创新设计新建筑。今日之梅州,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但却多是一些普通的现代高楼建筑,鲜有能充分融合客家元素、让人过目不忘的的精品建筑。在新的城市规划设计及建筑等方面,我们应尽量

避免千城一面,大胆探索、敢为人先,把国内外最先进的理念嫁接到梅州大地,充分考虑融入客家元素,体现客家特色,彰显梅州个性,努力打造出更多的“雁南飞围龙大酒店”这样的精品建筑,让特色建筑在梅州大地遍地开花,把梅州建设成为让人过目不忘的特色城市。

三、引客家理念,创新社会管理

雅文化 俗文化 根文化(四) 篇6

人多地少是个大麻烦

中国人的繁衍能力强。在进行人为控制以前,人口出生率普遍高于世界其他主要民族。又由于农耕生产方式的内在需要(见《天灾地灾人灾》),历史上中国人口在正常情况下年增长率常达10%,甚至更高。只是由于婴幼儿、孕产妇的高死亡率,才部分抵消了早婚、早育、多育造成的高出生率;战争、自然灾害、疫病、社会运动、滥刑等造成的大量非正常死亡,才使入口的高增长对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的压力在一些时期得到了缓解。

然而,几千年以耕地为主要生产资料和经济来源的农耕文化对土地的严重依赖,使中国适耕土地很早就被逐步开发殆尽。即使中国从原来的中原地区不断向四周拓展(从黄河中下游到黄淮海地区,再到江南、东南沿海直至珠江流域,北至长城以北,西至嘉峪关以西),仍不能使不断增加的大量人口,获得足以稳定地维持其温饱的耕地。人地矛盾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基本的社会问题。

大呈权的基础其实是小农

大约从春秋前期起,人地矛盾就开始凸显,并由此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社会问题。为缓解这一矛盾,各封国先后允许农民开荒,并开始拆分农村大家庭,调整土地占有关系。于是,个体农户越来越多,除中间短期小有反复外,小农户逐步成为中国的主要社会单元,一直延续了约2500年。

秦国本处于中华农耕区中文化落后地域,以农耕为社会基础的秦统治者为实现其野心,采行重农抑商的“农战”军国主义政策,灭六国,将“崇本抑末”、“以吏为师”连同郡县制推及全国,使独大的小农农耕文化在事实上、体制上、文化观念上得以确立和巩固,基本上阻断了中国社会的其他发展道路。(如齐国就一直是农为主,农、工、商、学、文并行,经济发达,学术昌盛,文化繁荣。)以后历史上每次民间工商、学术再度兴起或发展,都受到以独大的小农为基础的专制皇权的排斥、收编或打压。

秦以后,历朝历代的土地制度调整改革,及相应的税制、兵役制度改革,几乎都是为了解决当时的人地矛盾,保护小农户,使土地占有相对均衡,增加户口,增加税收。然而不管土地是相对集中于贵族、豪强、士族、大户,还是相对均衡分散于小农户,都不能解决土地不足的问题。因为土地有限,人口繁衍无限。这些制度只造成了小农户入口的更快增加和社会中间力量的严重空缺。缺乏社会中间力量庇护的大量小农户的存在,使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全面衰弱。

游民和流民混出个流氓文化

由政府直接统治数量巨大、分散弱势的个体小农和少量工商散户,导致从战国中期的秦国,开始出现超强政府和官本位集权专制。集权专制统治采取小农难以抗拒的超经济盘剥,又使后者难以长期维持稳定的温饱。这样,大部分中国人在中国历史的大部分时期,实际上始终是在基本生存线上挣扎,常常是“万家墨面没蒿莱”,成为黔首甚至“万般”。加上自然灾害和战争频繁,“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人地矛盾造成的冗余人口和一些游手好闲之辈,还使中国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过不少无业游民,以及因天灾、战争造成的流民。这些人随着人口的增加越往后越多。这就使中国社会中逐步形成,并长期存在着一种世界其他主要民族少有的流氓阶层和与之相应的流氓文化。

在生存线上挣扎的普通农民、无业游民和流民,这些社会中的大多数人,经常面临的是生存还是灭亡,活还是死的问题,当然无暇顾及其余;同时,以个体家庭为基本单位的无组织农户和工商散户,没有力量,也没有资源对抗外界较强大的势力;加上农耕的中国人以素食为主,肉食少,而且数量经常严重不足,使人在身体和精神上弱化。这样,两千多年来。中国社会中就始终存在着一个在身体上、精神上、资源的掌控上,以及由这些导致的、在总体心理上的庞大的弱者群体;或者说,中国人的大部分就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

弱者群体怎么这么大

历史和现实证明,在一个组织起来的群体中,如果成员之间强弱差距较小,一般实行民主制、共和制,如直接民主制、代议民主制、共和制、委员会制、董事会制(企业)、理事会制(事业团体)。并有相应的权力制衡。反之,如果成员之间强弱差距很大,就只能出现独裁、专制、集权制。

在强者构成的群体中,成员之间的差距是较小的。因为强者和弱者的区别是“强者拔刀怒向更强者,弱者拔刀怒向更弱者”。强者不屑与比自己弱的人较量,而愿意向更强者至少是同强者挑战;弱者不敢与比自己强或与己同强者较量,而是去欺负更弱者。

强者的心态是竞争、不服、独立、承担,这就使强者中的强者,也不得不顾及其他强者,因而使强者群体整体均衡,强弱差距较小:弱者的心态是被动、推卸、逃避、依赖、攀附,多数人对自己没有信心,不愿意为自己的判断承担责任,更愿意找一个人为他作主,这就使弱群中的较强者变得更强,导致在弱者群体中,成员之间的强弱差距越拉越大。

另外,强者构成的群体一般规模不可能过大,大规模群体一般都是弱者群体。

独裁和专制是大伙儿磕出来的

在春秋以前,中国社会是很多小规模群体的组合,全社会具有强者群体的特点。春秋以后,由于人口增加和封国之间的兼并,社会中逐渐形成很多大规模群体。这些大规模群体中弱者越来越多,后来都逐步演变成弱者群体。秦灭六国,则使整个中国社会变成了一个大规模的弱者群体。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独裁专制实际上是弱者群体必然演化出的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赢者通吃制度。弱者群体对领袖的需求,为专制领袖的诞生开辟了道路。弱者造出超级强者“主”以后。自己就成了奴。奴分两种,一种为主动奴——奴才,一种为被动奴——奴隶。弱群中的大多数人在长期处于奴的地位后,便养成了奴性,这便是国民性中奴性的来源。奴性包括有人说的“跪拜文化”、贾桂的“站惯了”、刘姥姥带板儿进荣国府见人便要磕头、万民百官常向皇帝“山呼万岁”等等。

弱者群体不但必然产生出独裁者,还维系着集权专制制度。

弱者群体中的一般弱者由于被动、推卸、逃避、胆怯的性格心态,往往逆来顺受,成为顺民。凡事退让“不争”,只求自保,活着、“赖活着”,成为奴隶。这恰恰是集权专制者求之不得的。他们有时

还自愿或被迫成为维持专制秩序的工具,从衙役、狱卒、打手、线人到下层军官和士兵。他们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哀叹是:“我这一辈子”!

太监没了佞人到处是

弱群中的一部分较强者,由于其依赖性和攀附性的弱者性格和一般人的“性恶”本性驱使,不甘于“赖活着”,便发挥其机伪性、阴蔽性的一面(见《雅文化俗文化根文化(三)》),运用“权谋”即狡诈,而成为佞人。中国历史上握有权柄的太监、大臣、官僚、伪儒和有点小权的胥吏,大部分都是佞人。现代中国不只官场中,几乎每一个单位,包括公司、学校、研究所等中都不乏佞人。

佞人察言观色、看风使舵、吹拍奉迎、奸诈圆滑、八面玲珑、巧言献媚,目的是讨权势者的欢心以谋自己的利益,沾一点余恩。佞人是出卖自尊的人,是主动的奴——奴才。佞人极大地加强了权者个人的权力和权威,使一些原本不专制的权者也会变成专制者。佞人有时还能把一个凡夫俗子吹捧成圣人或英明领袖,把一个普通流氓抬举成独裁者。

一治一乱到底有完没完?

中国一直是个治乱交替的社会。在社会动乱时,原有的社会组织被破坏,散乱的弱者群众往往拼凑成,或被吸收进各种临时群体中。这种群体“对构成真理或构成错误的东西不置疑问”,“仅仅从数量的因素就获得了一种力量不可战胜的感觉”。“所以它一方面顺从权威,一方面又非常褊狭、不容人。它崇拜暴力,……要求它的英雄应具备坚强、甚至暴虐的品格。它要求受统治,受压迫,要求对它的主宰诚惶诚恐。它从根本上讲是完全保守的,它深深地厌恶一切发明和进步,对传统却怀着无限的崇敬之情。”(勒邦《群体心理学》)在社会混乱时期,不难看到以上种种现象。

社会混乱时期,还往往有流氓和流氓群体介入。流氓也是弱者群体的一部分,因无稳定的生活来源,“置之死地而后生”:“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活着干死了算”,反而有些反抗精神。但是他们欺软怕硬,“欺负老实人,刨绝户坟,踹寡妇门”,不是人格上的强者,尽管有时叫嚣“我是流氓我怕谁”,仍有很重的依赖、攀附、胆怯心理,往往希望投靠更大的流氓,最好能“杀人放火受招安”。

社会混乱过后,由这类群体造就或支撑的新的制度也不能不是专制制度。

客家文化 篇7

坐落在长江之滨的浮桥中学, 是一所有着74年历史的老校。学校建校之初名为“乃德私塾”, 乃德创始人写下了高亢激昂的校歌, 校歌的最后一句为“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70多年来, 学校始终坚持“文化引脉, 德润校园”的办学理念。下面结合校歌, 谈谈浮桥中学乃德文化建设的三路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

一、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唤醒文化的自觉

文化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 虽然无处不在, 但见之无形, 身处其中的人们最容易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觉而不察。如何让校园文化从概念走向现实, 首要的是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来唤醒校园中每个人的文化自觉。

我校校歌的最后一句话是:“乃德崛起, 复兴中华, 在吾仔肩”, 一种办好学校、振兴中华的强烈责任意识跃然纸上。要把口号化为行动, 不仅需要校长有文化自觉, 也需要全校师生的文化自觉。

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割断历史式的从天而降, 空穴来风, 必须与传承携手而行。学校文化传承的有形载体很多, 在唤醒全员校园文化的自觉过程中, 必须要有的放矢, 全面渗透, 重点突破。

我校以校歌为抓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初一新生刚跨入校门, 在入学军训时, 一堂必修课就是学唱校歌;每一位新教师加入我校时, 必须要学会唱校歌;每年的校红五月歌会, 常规节目是各班大合唱校歌;中午学校的校园广播, 每天必放的歌曲是校歌。一听到这熟悉的旋律, 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哼地唱起来。这是一种校园文化自觉的表象, 因为师生, 尤其是学生很难理解校歌的创作背景和真正内涵。对此, 必须要对校歌进行深度解读。我们通过全校教师会、班级主题班会、校园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 变着法让师生更好地理解体会“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的使命与责任。

文化无处不在, 有效载体固然重要, 但唤醒师生文化自觉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巧设计、精安排。为了让师生对校园文化有深入直观的理解, 学校召开各层面的会议, 集思广益, 几经三番, 设计了一个校园文化标志 (LOGO) , 通过图片对校园文化进行浓缩性的解读, 更直观;学校推行课堂教学改革, 评出每月乃德之星;学校展板、画栏等外显宣传资料, 都紧扣校园文化, 学校大墙上张贴“前程万里, 谁著先鞭”八个大字;每月小组合作展板边上横批都是“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等。时时处处都能找寻到校园文化的印迹, 人人皆知, 这是提升校园文化自觉的必备条件。

二、敦品励学, 愈困弥坚———增长文化的自信

宏大的文化口号固然有一定的作用, 但校园文化口号只有化作行为, 才具有生命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始终坚持以传承与践行校园文化为主旋律, 通过教育教学实践, 增长师生文化的自信。

我校前辈就以“乃德”为校名, 提出了“敦品励学”的校训, 学校办学坚持德字为先, 立德树人, 几十年来, 一脉相承。学校的德育工作扎扎实实, 从不虚浮。每天清晨值日班级的学生, 提前15分钟到校, 一班6人, 身披红色值日横幅站在校门口, 笑迎每一位师生;护绿队的学生检查卫生;监察队的学生到班内检查是否有抄作业和违规现象;中午值日学生带着纸与笔, 记录各班浪费食物的学生姓名。每天值日学生会把检查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各班主任, 大家各司其责, 工作有条不紊, 虽然事小, 但几十年坚持如一, 是多么的不容易。风正好扬帆, 良好的自我管理文化有利于铸就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敦品励学的校训, 也深深烙印在每一位浮桥中学教师身上。服饰打扮必须要规范, 不着奇装异服进教室, 不能大声呵斥学生, 同事之间不允许有打骂, 否则会引起公愤, 教学质量相对差一些的教师倍感压力……这些大多不是学校规定的, 而是学校文化传承的惯性使然。

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形势下, 学校如何不断提升办学品质、正视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提高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等, 这些都要求浮桥中学的管理者和教师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心力, 不断思考进取的发展力, 虽愈困弥坚, 但持续努力。

三、前程万里, 谁著先鞭———走向文化的自强

“前程万里, 谁著先鞭”喊出了浮中人办学的气魄和胆识。办好学校, 要有责任的担当, 要有超越自我、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每任浮中校长都深知使命, 勇于担当。

校园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面对生源结构的不断变化,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日渐显现, 学校提出了“拿着别人的地图, 找自己的路”, 量校而行, 量法而行, 量生而行, 智慧型地吸收, 创生性地实践, 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校以“学习用表”为载体,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突破口, 深入学习, 勇于实践, 有成功的喜悦, 有失败的苦楚, 有理论与实践偏离的困惑, 有家长的质疑和实践的艰辛矛盾交织的忧虑等。但凡是革新者, 困难从来不是止步的理由, 思考和实践才是最好的武器。团结协作, 勇著先鞭, 是学校文化积淀在每个教师身上的显性产物, 也是学校不断发展的精神源动力。

客家文化 篇8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 企业在满足员工不断高涨的精神需要方式中, 一是通过生产过程中民主的、亲善的、合理的职权责分配、物质利益分配、荣誉分配等人本主义的管理实践来体现。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情感注入与情感沟通给员工创造个性价值实现的高雅氛围与环境。因此, 笔者认为, 所谓职工文化, 是指企业为满足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职工文明风尚而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

我国工会的性质决定了工会文化的特性、内涵、外延。一是要体现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以及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的本质属性。二是要体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工会工作的时代主题;三是要涵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基本内容, 突出以职工为本, 主动、依法、科学维权思想。因此, 笔者认为, 所谓工会文化, 是指工会组织从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出发, 为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 牢固坚持以职工为本的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群众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饱满热情而切实围绕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来开展的各种工会活动, 是工会组织运行的一种外在形式, 它涵盖了职工的民主管理、素质教育、帮困扶贫、技能创新、法律维权等内容。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反应形式。

企业文化是形成于企业内部由企业组织创造的一种群体文化, 是一种组织文化, 是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 它是一种亚文化。笔者认为, 所谓企业文化, 是指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 具有本企业特色的, 并为企业成员普遍接受和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风俗习惯, 以及反映企业文化特质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和物质实体。其表层文化为物质文化, 浅层文化为行为文化, 中层文化为制度文化, 核心层文化为精神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念, 强调对员工价值观的塑造。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目的是通过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建设, 达成企业员工必须做什么, 允许做什么, 希望做什么, 禁止做什么等等文化规范的共识, 从而产生企业合力与理想业绩。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因。

二、职工文化、工会文化、企业文化的相互关系

从职工文化、工会文化的内涵来看, 二者各有其侧重点。职工文化是代表职工群体的文化, 侧重满足职工的精神需要, 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反应形式;工会文化是代表职工利益的文化, 要从维护职工的权益出发。职工文化、工会文化建设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职工的基本需要, 维护广大职工的基本权益, 是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需要, 具有一致性。实际上, 就一个企业而言, 工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职工文化在表现形式上既有工会组织开展的职工文化活动, 也有非工会组织如宣传部门、文化部门以及职工社团开展的职工文化活动。一方面, 工会的工作对象是以职工为主体的, 所以职工文化建设是企业工会工作和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职工文化和工会文化有交叉的一面, 如职工的读书活动、文艺体育活动, 与工会文化中的职工素质工程有着重合性和同一性。工会组织开展的职工文化活动可以说是工会文化的一个分支。另一方面,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 职工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人性化、多元化和主体化, 一些不从属于企业或工会组织的垂直性、指令性的文化活动运作模式有时也显现出特有的感召力。在非工会组织开展的或职工自发组织的职工文化活动中, 又往往显现了职工文化的广泛性和独立性, 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综合性、福利性、自娱自教性和艺术性等特征。

我们知道, 企业本身首先是一个经济组织, 它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经济活动。一方面, 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经济文化, 是企业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 是现代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产物, 它的文化式样和内涵都具有很强的经济性, 企业的经济和企业的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是互相渗透, 相辅相成, 融为一体的。另一方面, 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管理文化。为了保证企业的正常秩序, 企业制定出必要的规章制度, 但无论怎样完善的规章制度也无法保证每个成员在任何时候都能遵守。企业文化是通过一种观念的力量, 氛围的影响去约束、规范、控制职工的个体行为。这种控制不是通过硬性的强制力量, 而是由硬性控制转向软性内化控制;由控制职工行为转向控制职工意识;由控制职工个人转向控制企业群体;由控制职工短期行为转向对其价值观和长期目标的控制。因此, 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企业管理为主导的文化。这就是说, 企业文化, 属于经济文化和管理文化的范畴, 其目的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企业是一个社会共同体, 企业里的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 首先是合作者, 然后是利益分享者。但由于不同的价值追求, 企业明显地分为两个不同的利益主体, 即企业主和员工, 由此派生出企业中不同的二元文化, 所以任何企业内部总是存在着不同的文化追求和价值取向。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鲜明的个性特点在于它要求在企业共性中伸张个性和实现员工价值, 特别是维护员工的利益。企业有企业的价值, 员工有员工的价值, 企业价值和职工价值是一对典型的矛盾统一体, 协调和处理好这一矛盾, 既是工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的目标, 也是体现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 从概念上讲, 在一定的企业范围内, 企业文化往往涵盖着内部的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 但又不能代替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而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 工会文化又涵盖着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 同时职工文化又有其独立的部分。企业文化是代表企业整体利益的文化, 企业文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是企业的价值利益最大化。职工文化和工会文化是代表职工群体利益的文化, 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维护员工的权益。

三、加强工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 建设优秀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民主平等、保护员工权益的文化, 就是尊重员工劳动价值、激励员工的文化, 就是重视员工成长、塑造员工的文化, 这既是衡量优秀企业文化的标准, 也是工会文化和职工文化的核心, 更是工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所要达到的目标。为此, 要着力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 积极开展企业民主管理, 维护职工民主权利。“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办企业”是工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 工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要非常重视和强调企业民主, 否定歧视和不平等, 尊重员工。要通过职代会、厂务公开等形式, 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维护员工的民主管理权利, 从而达到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 关心和团结员工, 培养员工良好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

第二, 关心员工的生活福利, 全面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生活, 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企业必须随着效益的增长, 全面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 逐步实现“中国梦”。这就需要工会组织积极参与, 尤其是源头参与, 从而推动企业尊重员工的劳动价值, 公平合理地分享企业取得的经济利润, 让员工能充分享受企业成功发展在经济上所带来的好处, 才能产生归属感和敬业精神, 增强员工与企业共生共荣的整体意识和凝聚力。

第三, 积极开展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和文化培训, 塑造员工。工会要积极开展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和文化培训, 推动企业重视员工职业生涯成长, 重视对员工的技术和文化培训, 给员工提供发展个人特长的机会, 拓展事业成长空间,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员工永远是企业发展的生力军。

赣南客家文化产业开发策略研究 篇9

1 赣南客家文化资源开发中的不足

赣南客家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 包括衣饰文化、饮食文化、民居文化、姓氏宗族文化、方言文化、民俗文化、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但由于客家文化资源缺乏充分开发和系统利用, 因而赣州这个城市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不高, 这成为塑造赣州城市品牌、推广赣州形象的最大障碍。

从赣南客家文化的开发来看, 目前存在的不足是:

1.1 缺乏浓郁的客家文化人文环境和氛围

赣南客家文化开发中存在着一些硬伤, 一是赣南本土人缺乏客家意识。有不少居民甚至还不知自己的客家身份, 对于客家人及其文化特色就更是知之甚少。二是整个赣州城也缺少客家文化的氛围。走进赣州, 不能让人立即深刻地感受到客家的特色情调。要吃正宗的客家名菜, 看有代表性的客家建筑, 观大型的客家民俗表演, 买精致的表现客家生活的特色工艺品及礼品等, 就连赣州人也难言其详。

1.2 缺乏原生态的客家旅游休闲精品

赣州目前打造了以“红色故都、南国宋城、客家摇篮、绿色家园”为主的四个品牌, 形成了四个旅游区, 并整合包装了四条精品旅游线。但从客家文化的角度来看, 有多、散、乱的节目, 缺乏对具有赣南特色的原生态客家风情旅游精品项目, 如民俗歌舞表演、客家人的生活农事、节庆活动、客家美食等的整合, 在赣州市附近所建的客家风情园, 围楼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建筑, 围龙屋的层次性、呼应性、气势性却荡然无存。

1.3 缺乏深层次的客家文化产业项目

文化资源的优势并不等于文化产业的优势。目前, 客家文化在市场运用方面,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 如客家香烟、客家餐馆、客家食品等, 但停留在“标签式”状态, 在表面客家品牌的背后, 却找不到多少客家文化的影子。而且, 赣南企业对客家文化的参与意识不足, 没有做到“借船出海”, 没有使相关文化产业得到发展, 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1.4 缺乏传播客家文化的有效策略

虽然也在不同时期, 通过不同渠道对赣州的客家文化进行过宣传和推广, 如2001年2月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向全世界直播了龙南乌石围的全貌和详情, 各县市也有表现客家内容的网页, 但传播内容没有形成系列化、整体化, 传播方式没有充分利用整合传播手段, 以至于赣南客家文化难以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2 注重赣南客家文化产业开发、塑造江西赣州城市品牌的策略思考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市基本城镇都可以进行“地点营销”。自2000年被世界确认为城市品牌年以来, 城市的品牌营销日益受到重视, 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城市营销时代”。当今世界的市场竞争实践表明:品牌竞争既是经济竞争, 也是文化竞争, 一个品牌代表着一种文化、一种观念、一种承诺、一份信任。

客家人, 是汉民族的一个比缘性群体, 而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 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赣州人文精神中最宝贵的优势, 是赣州人最重要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 要充分挖掘人文积淀、弘扬客家文化、开发赣南客家文化产业、塑造江西赣州城市品牌, 关键是要注重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2.1 营造客家文化的良好人文环境和浓郁氛围

一个城市的吸引力, 不仅仅来源于其山水自然的独特, 而在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高度统一。所以打造城市品牌, 首先应追求经济与文化的互动, 文化的发展将会大大地提升经济运行的品质, 使经济发展始终都体现鲜明的人文关怀。开发赣南客家文化产业, 首先就要弘扬客家文化, 弘扬以人为本、发扬人的自立、创新、团结、协作的精神。

人, 是城市之本, 离开人的个性, 城市魅力将无从谈起。一个城市的气质和个性就是从其市民的素质中折射出来的。所以, 首先要将客家文化精神内化为赣州市民的精神品格, 要将客家精神体现在日常本职工作中, 从而建设高素质的市民群体, 为赣州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营造一个“以人为本”的具有浓郁客家文化的人文环境, 形成一个充满活力和吸引人的城市氛围, 为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文关怀、价值关怀和社会关怀, 使人的精神更加充实, 心灵有所依归, 品位有所依托。其次, 要使赣州成为展示客家历史、文化、风情的大舞台。比如把文清路改为“客家一条街”。使人们漫步赣州, 不仅能听到亲切的客家乡音, 看到典型的客家民居, 还能感受到有着浓郁客家传统的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和风水文化。客家宴席、客家山歌、赣南采茶戏、“九狮拜象”等民俗传统或表演, 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全面领略赣南深厚的客家文化魅力。

2.2 打造体现赣南客家文化特色的原生态旅游休闲精品

从世界发展来看, 有资料显示, 2015年前后, 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国的国情看,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全年拥有法定休闲假时间为114天, 等于一年可以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休闲, 这就意味着中国的休闲产业浪潮即将到来。

中国的旅游从无到有, 从有到旺, 一般都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观光旅游, 即最传统的旅游方式, “白天看庙, 晚上睡觉”。第二个阶段是休闲旅游, 出行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观光, 还要追求身心放松的自由心境。第三个阶段是体验旅游, 强调游客对文化、生活、历史的体验, 强调参与性与融入性。这是人类发展到今天的最高旅游状态, 是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 是知识经济时代旅游消费的必然需求。

赣州是一个富有活力、善于吸收和接纳的城市。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地区级中等城市, 文化底蕴厚, 自然环境优越, 人口密度不大, 物产丰富, 民风民俗古朴, 整体呈现出轻松惬意的生活氛围, 被称为绿色家园, 极具可成长性和神秘色彩。这实际上已显示出赣州独特的魅力, 也初现了体验旅游的端倪。所以, 要充分整合经营客家文化资源, 使之系统化、规模化、特色化, 把赣南客家文化打造成一个旅游休闲精品, 将完整的客家社会形态、浓郁的客家语言、传统的客家风俗、深厚的客家艺术及丰富的客家人文景观等, 全方位地向人们展示, 从而让世界认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城——赣州。

2.3 建立具有深度与广度的客家产业群

对拉长珠闽、融入全球化, 高起点、高品位、高标准、高质量搞好城市规划和建设, 把赣州建设成为赣闽粤湘边际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文化的驱动作用不可忽视。第十九届世客会上通过的《赣州宣言》, 把弘扬客家放在首位, 郑重宣言:弘扬客家文化就是延续客家未来——有效保护和开发原生态的客家民间艺术, 大力支持和促进赣、闽、粤客家民居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积极扶持和奖励客家精品力作, 加大客家文化交流力度, 向世界广泛宣扬和充分展示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发展文化产业是世界的潮流。像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非式, 大众媒介与新媒体的整合与选择, 成为传播客家文化信息的必然趋势。

具体来说, 首先, 通过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网络、手机、户外、活动等各种途径包装、宣传和推销城市, 凝聚人气, 扩大需求, 并直接服务于赣州经济和赣州城市品牌的营销, 使媒体从内容及形式上都能成为反映赣州客家文化的一个窗口;其次, 组织大型公关活动, 成为启动赣南 (中心城市) 板块的龙头。如第19届世客会在赣州的召开, 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就给了世界看赣州的一个机会, 2009年此节改为首届国际脐橙节, 又提升了活动的层次与影响力;此外, 还可以进一步开发客家网、创办客家杂志等, 也可以采取新闻发布会、展览活动, 推出“品牌形象大使”, 向国际人士推广品牌, 并通过政府高级官员及驻外办事处全力推广;拍摄形象电视广告片, 在航空、公交、标志性建筑等各种场合立体化推广统一品牌标识, 用标志性事件弘扬客家文化;要求各机构、大企业在宣传自身时, 统一配合, 一并推广宣传客家品牌形象标识、宣传客家品牌等, 使媒体成为一个赣州走向世界、世界认识赣州的最佳通道。

参考文献

[1]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资料[EB/OL], www.jxcn.cn.

[2]罗勇.关于赣南客家文化研究与利用的几个问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0, (4) .

[3]樊国敬, 邹春生.由赣南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引发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07, (1) .

[4]刘劲峰.略论客家文化的基本特征及赣南在客家文化形成中的作用[J].南方文物, 2001, (4) .

宁化客家文化的渊源和演变 篇10

一、宁化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关系

客家民系是汉民族中一支系统分明、富有特色的分系, 它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宁化客家文化的形成也是如此。自西晋“永嘉之乱”至南宋, 客家先民们为逃避战乱和自然灾害等, 举家整族, 不断南迁, 最后聚集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

西晋末年, 民族矛盾加深, 随后发生了“永嘉之乱”和“五胡乱华”, 人民不堪忍受, 纷纷起义, 中原地区陷入战火之中。“使‘洛京倾覆, 中州士女避难江左者十六七’, 是为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中原人民南迁”, [1]这时, 有部分先民跨入武夷山脉进入闽西。

据考证, 客家先民进入宁化的最早时间应是唐朝末年, 公元874年, 爆发了王仙芝和黄巢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起义的战火燃及大江南北。为了逃避战乱, 中原人民又一次大规模的南迁。当时, 宁化战事很少, 是理想的避难场所, 且又是闽江、赣江、汀江的上游。在当时没有公路的年代, 可以称得上交通便利了, 同时宁化由若干盆地组成, 土肥水美, 森林资源丰富, 是一个栖息生活的好地方。正如陈运栋教授在《客家人》中说的, 宁化“宛如世外桃源, 尤为当时避难最安全的地方, 所以这一批逃难的人民, 也就选居宁化为最多。”从许多家谱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佐证。客家先民们到达宁化安居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后, “以其人多势众并有较高的文化素质, 见多识广的优势, 迅速地发展了富有特色的客家文化和经济。”[2]

宁化客家人由于长期居住在山区及固守封闭式的生活传统, 中原文化的影响深远, 因而至今保留着中原文化的特征:

1、以农为本

“各种形态的客家先民在离开中原这块古老的土地, 迁居南下的时候, 他们永远离开的只是他们先人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的那方热土, 却没有从根本上背离其先人所赖以维系其生存的基本手段——以农耕为基础的生产和生活方式。”[3]客家先民们到达宁化后, 继承了中原“以农为本”的思想, 依然以拓荒和种植为基础农业耕作。他们垦荒造田, 引水灌溉, 注重耕作技术, 发展以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这是中原汉民“以农为本”思想在宁化长期积累的结果。

2、尊师重教, 兴学育才

客家先民到达宁化后, 秉承中原文化的气质和“书香门第”的家风, 逐渐建儒学, 设书院, 办学校。于南宋“建炎三年知县事施褆建儒学于东门”, [4]明嘉靖年间建社学六所, 创立书院。从唐至清, 宁化科举提名状元1名, 进士50名。其中伍正已为“唐大中十年进士”[4]、汀州第一位进士。历史上宁化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如明状元张显宗, 被誉为天下名志——《宁化县志》的修纂者李世熊, 清著名书法家伊秉绶, “杨州八怪”之一、诗书画三绝的黄慎等, 可以说他们都是当时的一代名流。新中国成立后, 宁化人尊师重教之风气得到发扬, 乡乡设中学, 村村建小学。恢复高考以来, “宁化一中培养省状元3名”。[5]

3、崇尚祖先, 尊祖敬祖

“血缘家族不仅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核心, 而且还是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灵魂”。[3]中原地区各姓多有建宗祠、祭祖宗的传统。迁居宁化的客家人继承传统。正如王东在《客家学导论》中讲到“客家人在由中原地区辗转南迁的过程中, 虽然在总体上隔断了其与中原这方热土的联系, 但在同一生产生活方式 (农耕文明) 以及已有的心理定势和文化心态作用下, 并没有隔断其原有的家族血缘关系。相反, 由于迁移过程中的艰与险恶习, 更是加强了其血亲成员之间的互相照顾和扶持。”

建祠堂“祠堂是宗族历史与荣誉的象征, 是供奉祖先神主牌位、举行祭典的圣地, 又是宗族议事、执法的场所, 可以说是宗族的标志。祠堂的建造是宗族奠基立足的宣言, 祠堂的兴衰与昌盛是宗族势力的表征。”[6]宁化客家人非常重视修筑宗祠, 宗祠建筑特别讲究, 宁化宗祠从总体上看, 具有明显的中原古风。

修谱受中原修谱之风的影响, 宁化客家人非常重视修族谱, 视族谱如祖宗, 视如全族人的性命。修族谱时, 要举行各种祀祖仪式, 向子孙宣扬本族的历史和荣誉, 表达思念祖先和弘扬祖德之情。

4、恪守中原传统的民俗文化

宁化客家民俗与中原民俗具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宁化地处山区群山环抱, 宁化客家人与外界接触相对较少, 源自中原的民间习俗得以相对完整地被保留下来。

民居建筑“民居建筑是人类文化事象中最能反映文化内涵的一类事象, 是一种文化积淀”。[7]客家先民到达宁化安居下来后, 不忘故地, 仿效中原时代的小型宫堂造屋。如上厅下廊式, 这种建筑无论建筑技术, 还是从造型艺术的角度来看, 都保留了中原地区汉族士大夫庭院式的建筑风俗。

婚嫁习俗《说文》:“归, 女嫁也”。宁化客家人称娶亲为“归亲”, 称女子出嫁为“行嫁”。在婚嫁习俗方面, 一直遵循汉民族的古老传统。其程序基本是按古“六礼”, 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等六个程序。

迎亲时, 迎亲队伍白天到达女方家, 晚上把新娘接上轿, 于第二天清晨到达夫家。此俗宁化至今还保留着。《周礼》云:“古娶妻之礼, 以昏为期”。这是宁化客家人恪守传统习俗的佐证。

婚后, 离婚、改嫁的事情较少发生, 民间流行“好女不嫁二夫”之说, 表明作为中原移民的客家人, 崇尚恪守儒家礼节。

丧葬习俗宁化客家人丧葬仪式庄严肃穆, 丧礼繁文琐节甚多, 主要遵循原有习惯办理。其程序大致有入殓、报丧、落棺、祭奠、出殡、安葬等。葬礼结束后, 灵位尚存, 从死日算起, 每七日为死者“做七”就是做“七七斋”, “七七斋”做完之后, 丧事才算结束。此俗始于中原, 流传闽粤, 成为客家人的通俗。体现了宁化客家人对于慎终追送的事情, 做得十分周到。

节日习俗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等是全国性的节日, 当然也是客家人的节日。在节庆习俗上宁化客家人也保留着中原节庆的习俗。现以春节为例做个说明。春节的主要民俗活动为:放鞭炮、贴门神、对联和祭祖宗。在年初一这一天, 在宁化污水一律不可倒在屋外, 必须用木桶或缸装起来, 待第二天才能倒掉, 其意是防止将一年的财气倒掉。据相关资料介绍, 河南一带也有这样的习俗。

服饰宁化客家先民来自中原, 其中主干分子都是衣冠士族, 他们虽辗转迁移南方, 受不同区域文化的影响, 但相对稳定地保留唐代服饰的基本式样。如清代以前, 宁化客家人男女都穿“大襟衫”, 有长短之分, 连长袖, 开襟由领口斜向右胁, 沿侧缝直至下摆, 这种衣服在历史上汉族男女装都采用过。

饮食客家先民在中原生活时以面食为主, 而到达南方后则以米饭为主。但长期养成的饮食习惯一时难以改变, 想吃水饺时, 但又苦于没有面粉, 于是把大米碾成浆状, 置于锅内熬成糊状, 冷后搓成团, 再取一小团, 捏成薄皮, 包入韭菜、猪肉等, 做成“韭菜包子”或将芋子蒸熟后打烂, 和上地瓜粉, 搓成团, 取一小块捏成薄皮, 包入馅, 做成“芋包子”, 其形态与水饺相似。

5、宁化方言是中原古汉衍化而来的

客家话是汉族的一种方言。由于历史的因素和特殊的自然环境, 宁化客家方言在继承了唐宋时期的中原古语的基础上, 吸收当地古越族的词汇与发音演变而来的, 因此, 在宁化客家方言中还保留着较多古音, 汉语词汇。现举如下例子说明:宁化客家的词汇中保留着许多古汉语。例如:称“吃饭”为“食饭”, “哥哥”为“老伯”, “站立”为“倚”, “走”为“行”, “睡”为“歇”, “客气”为“拘礼”, 等。宁化客家话的发音, 至今保留着大量的中原古“入声”, “根据张锡电的研究, 至今保留的古入声字有200个以上。张锡电还认为从宁化现今保留的古“入声”字中, 自然能找出秦、晋、齐、鲁、赵、吴、楚……等地的异原始古音来, 这是在客家话整个统一中沉渍下来的。”[8]宁化本地人在读以下字时:“考核” (hé) 、“石壁”、 (shí) (bì) 、“理发” (fà) 、“排骨” (gǔ) 、“剥削” (bō) (xuē) 等, 都会读成短促的“入声”调。

二、客家文化的演变

“从人类文化的发展的通则来看, 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影响和融合是双向的。”[9]南来汉民在进入客家大本营地区后, 以自己优势的文化去融合征服土著居民, 那么土著居民也势必以自己固有的文化去迎接这种外来文化, 双方便在这种不断的撞击中激荡和交融, 最后孕育出一种新文化, 即客家文化。”[9]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可以证明, 宁化客家文化既继承了中原文化, 也受到了当地古越族或畲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强烈影响。独特的地理环境对宁化客家人的生产、生活、语言、民俗等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1、农业生产习俗

客家先民在中原主要从事以“五谷”为主的农业生产活动。而宁化的地形复杂, 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气候条件, 都与中原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出于生存需要, 宁化客家人不得不适应当时的自然条件, 向当地人学习水稻栽培技术。先民们在学习水稻种植技术的同时, 也学习了一整套与水稻种植相应的文化习俗。如牛是农家宝, 在农业耕种中是绝对的主要劳力, 因而对牛特别看重。立春要举行“迎春牛”仪式, 春节后, 要选吉日, 燃放鞭炮, 驾牛下田, 举行开工仪式。之后常喂当归、牛夕等舒筋活血之药物, 以壮筋骨。又如每年的第一次插秧, 称“开门秧”, 也特别重视, 要备好鸡、肉等物, 燃放鞭炮去祭拜田公田婆。同时还有与稻作文化相关的民俗禁忌, 如忌女人从男人用过的扁担、锄柄等主要农具上跨过;忌吃饭时将筷子插在装有米饭的碗中等。从以上例子中可看出, 在农业生产生活习俗中, 宁化客家人受到了当地人文化的影响。

2、饮食习俗

宁化客家人的食物, 不仅种类繁多, 而且食俗与中原地区食俗不同。虽然有些习俗是从中原及大江南北带下来的, 但受到畲、瑶等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 主要以南方习俗为主。

主食以稻米为主粮, 以米饭为主食。在制作米饭的方法中, 最普遍的方法是笊饭。其工具是南方盛产的竹、木制成的饭甑和笊篱。制作方法:将大米洗净, 放入锅里煮, 半熟后用笊篱捞起, 倒入饭甑再蒸熟。蒸熟的饭, 供三餐食用。从中可见, 宁化客家人主食、制作方法和吹具都融入了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饮品宁化客家人最有特色、最风行的饮品属“酒娘”和擂茶。

“酒娘”酒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古人把酒称为“天之美物”, 是喜庆佳节、生丧嫁娶、酬宾待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客家先民到达宁化后, 改变了原来北方人爱喝白酒、高度酒的习惯, 慢慢行成爱喝低度的“酒娘”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究其原因有三:其一, 先民们到达宁化后, 以水稻生产为主, 为酿造酒娘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其二, 制作方法简单, 家家户户都有条件酿造;其三, 自然环境的改变, 北方气候寒冷, 南方气候温热, 喝白酒有利于御寒, 而喝水酒利于解乏。于是, 客家人就从当地畲族人那里学到了这一技术。“据王增能在《客家饮食文化》一书说:‘据说客家人用的酒饼源于畲族’。”[7]

擂茶是客家人传统的饮料。它虽不是客家人特有的专利, 据说, 中原地区很早就有擂茶。但客家人南迁后, 随着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改变, 其原料和制作方法发生了变化。宁化擂茶的主要用料为茶叶、花生仁、粉条和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祛暑化湿、理气止痛的各种中草药, 如山苍子、竹叶椒、香草、积雪草等。其制作也趋向简单便利。

喜吃老鼠干和生鱼片宁化老鼠干是“汀州八干”之一。宁化人特别爱吃, 它不仅味美, 而且具有药用价值。此俗与畲族人有关。生鱼片也是客家先民与土著居民融合的产物。中原地区的汉人本无此俗, 先民到达宁化后, 接受了土著居民“茹毛饮血”的习俗。现在已成为宁化独有的传统大菜, 是客家人款待客人的必备之菜。

3、婚姻习俗

客家人的婚姻, 虽说保留着浓厚的古风, 但由于受到历史、自然因素的影响, 产生了很大的变异, 在婚姻形式上也形成了特有习俗。

盛行童养媳和等郎妹婚在中国历史上, 许多地方都存在童养媳, 但是, 在客家地区却更为普遍。宁化人称娶“童养媳”为讨“细新妇子”, “等郎妹”也较流行, 其实质也是童婚的一种形式, 即订婚时, 女子已十六、七岁, 而男子只有三五岁, 待男方长大后, 再进行“圆房”, 但这时女子青春已逝, 往往很容易造成悲剧的结果。宁化有传统民歌十分深刻地描述了这种现象:“十八老妹三岁郎, 夜夜抱郎来上床。床上泪汁洗得手, 床下泪汁撑得船。”它一方面描写这种畸形婚姻的不幸, 但同时也反映了这种婚俗还是相当普遍的。

宁化还有一种特殊的婚姻形式——收继婚即收继别人妻子为室的婚姻形式。其兄亡可以弟娶其嫂, 弟亡兄可娶弟媳, 此俗应是受到少数民族风俗的影响。

4、丧葬礼俗

前面谈到, 宁化客家丧葬礼俗主要遵循古训。但受到南方土著居民的影响, 在许多方面有特别的习俗。如“浅葬”, 解放以前, 亲属死后草草掩埋, 待找到风水宝地或经济宽裕后, 再建坟立碑。有的则干脆停柩于家中, 或筑殡寮暂至郊外。

5、服饰

前面谈到宁化客家先民来自中原, 他们相对稳定地保留了宽博的服饰特点。但由于南方温热潮湿, 丘陵重迭, 原始森林密布等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原来宽大的衣服显然不能适应南方的劳作。客观条件的变化, 迫使他们改变部分服饰习惯, 溶入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

逐渐改变了缠足的习俗客家先民到达宁化, 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和生活的需要, 在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 十分需要解放劳动力。而当地土著居民勤劳勇敢, 妇女与男子一样狩猎, 农耕, 从不缠足。这对客家先民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于是, 客家妇女也逐渐改变了缠足的习俗, 投入到紧张的生产生活中。

头饰宁化妇女多梳“船子髻”。头发盘好定型后, 套上髻络, 用一根银夹, 自下斜上夹住发髻部, 再用三根银叉自上而下, 分左、中、右呈扇形插入髻中, 最后用一根银簪横穿而过, 将发髻扳成两面三刀头微翘。三把银叉均为刀型, 一根银簪似剑, 一把银夹像叉。据传是客家妇女南迁过程中, 为防身准备的器具。后来迁到南方, 需要经常外出劳作, 难免会碰到野兽和坏人, 故仍保留这种自卫的警惕, 久而久之便演变成为一种特有的头饰。小孩多戴“虎头帽”, 其用意无疑是希望借助兽中之王——老虎的神威, 把邪气驱走。显然这也是受到了南方土著居民习俗的影响。

6、语言

宁化话中的语法, 也深受土著居民语言的影响。在有些词汇中, 把中心词放在前面, 把修饰词放在后面, 与传统汉语的语序完全相反。如将“公鸡”说成“鸡公”, 将“母鸭”说成“鸭母”等。有一些词身兼几类词性。如鼻, 既是名词“鼻子”, 又是动词“嗅”。烧, 既是动词“发烧”, 又是形容词“暖和”。有些单音节名词、量词, 重叠的范围比普通话广, 重叠后表“每一”, 如“日日” (每一天) , “夜夜” (每一晚) 。

以上事实说明, 宁化土著居民与客家先民曾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 宁化古越文化对入迁的客家人有过较深的影响。可见, 开发宁化, 开发闽西, 造就客家文化方面, 汉族、闽越族同样有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总之, 宁化客家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 我们研究宁化客家文化, 分析其历史和变化, 就是为了使客家人及后裔乃至中华各族儿女更加了解客家的历史。从而使客家精神和文化得到弘扬, 增强民族的凝聚力, 把客家山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刘善群:《客家与宁化石壁》,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0年版7页。

[2]谢佐芝:《客家渊源》, 崇文出版社, 1991年版。刘善群:《客家与宁化石壁》129页。

[3]王东:《客家学导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230页235页。

[4] (清) 李世熊修纂, 宁化县志办编委会整理:《宁化县志》,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1989年版367页253页。

[5]由宁化一中办公室提供。

[6]孔永松、李小平:《客家宗族社会》,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13页。

[7]刘善群:《客家与宁化石壁》,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0年版128页147页。

[8]转载刘善群:《客家与宁化石壁》,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0年版116页。

开掘客家文化,丰富高中语文资源 篇11

[关键词]客家文化 高中语文 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00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含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开发本地课程资源,更能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有机培养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客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我们并不只是系统全面研究客家文化,而是透过复杂多变的各种文化现象,分析其蕴含的客家民系社会,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纵深感和层次性。闽西地区拥有丰富的客家文化,其以悠久的客家文化吸引了大量学者研究、观光,以古朴淳厚的中原遗风蔚然于世,以浓郁的书院文化滋养傲然风骨。作为当地人的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开掘客家文化底蕴,传承文化,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是人文教育的主要平台,本文作者结合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现状,谈谈如何渗透客家文化,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客家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闽西地区是客家文化主要的发源地,除了拥有土著文化,还传承了中原优秀文化,积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管是从建筑、习俗、饮食等文化,还是从语言文化、生产文化等方面而言,客家文化处处可见中原遗风。鉴于此,在语文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做客闽西客家人、走进客家家庭生活,切身体验民俗民情、美食美景、历史文化古迹,从各个方面探究客家文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积极组织开展专题讨论。比如学习《苏州园林》后,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各自家乡的建筑特色,激发学生地域自豪感,并讨论分析“土楼文化”对现代建筑和文化的影响,渐渐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客家建筑属于我国艺术文化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历史与智慧的结合体,全部文化均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宗教信仰、民间艺术、法律法规及生活生产过程中经济、政治、科技与教育等方面,是一个时代烙印和一个民族特征的充分体现。通过两者之间的结合,将客家文化中的人文内涵渐渐渗透给学生,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二、因地制宜,开掘客家文化,丰富高中语文资源

(一)语文教师应该树立本土文化意识

深入开掘客家文化资源,组织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学生不仅要亲身体验秀美的自然风光,还应该用心解读家乡人文精神深层次的内涵。教师组织学生游览钟灵毓秀的冠绪山,游历“东山草堂”“樵唱山房”等书院,细心品味客家先人以怎样的胸怀精忠报国,改造自然,学习新知识,俭以耕读,孝以持家,创造美好生活,传承中原遗风的。鉴赏解读题匾楹联,品悟作者巧妙利用各种文字表达出细腻、丰富情感的思想,意蕴含蓄。观摩摩崖石刻,学生不仅享受到了感性基础和艺术美,而且还丰富了自身的历史文学知识。例如,讲授《师说》这篇课文时,笔者设置了这样的问题:《客家民居》中“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这副对联告诉我们什么?又如,在介绍梅州客家名人丘逢甲时,笔者引入楹联“凭栏望韩夫子祠,如此江山,已让前贤留姓氏;把酒吊马将军墓,奈何天地,竟将残局付英雄”,让学生了解到丘逢甲的胸怀。

另外,组织学生开展关于客家文化的专题讨论会。例如,研究分析闽西典型建筑门窗器具雕刻、雕刻印刷及广泛流行的根雕艺术,引导学生切身感受闽西的刀笔文化,感受客家人怎样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引领时代潮流的创新意识。同时,还可以组织开展“山歌对唱”“客家诗词鉴赏”“客家方言例析”等讲座,全面认识客家民俗风情,拓展视野,切身感受闽西客家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一做法,高中语文教师将学生活动延伸到了社会、自然空间中,有效改善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回归自然生活,寻求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源泉。

(二)采用编写校本教材的方式对客家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的利用

学校自主研究的校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称之为校本教材,它可以补充和丰富全国统一教材,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历程各不相同,尤其是地域文化的差异,使得对他们自身的发展提出了不同要求。校本教材资源是对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补充,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全面发展。校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就是校本教材,我们可以把部分地方性的专题开发出来,让学生对客家文化更加了解,同时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以此作为前提条件,用其他区域的文化同客家文化进行比较,或者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对其进行观察,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这样就不只是形式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肤浅地流于表面,而是形象且具体地深入分析。现阶段,编写校本教材已经成为语文课改的热点话题,社会各级已经将关注的重点转移至此。

客家文化研究的资源较为丰富,我们可以组织研究这方面的学者和专家进行研讨,编写一套适合本区域的校本教材,详细地介绍客家文化,同时与新课标结合起来,教材的编定最好要吸收有利因素。比如说,可以把本土作家创作的优秀名篇统一收集起来,进行课外阅读教材的编写,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客家文化,还可以使学生的课外知识更加丰富,鉴赏和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三)建立一个多层面、多渠道的地方文化信息通道

建立一个多渠道、多层次的地方文化信息通道,引导学生切身感受到语文知识的趣味,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直到“我会学”。善于利用当地文化馆、网络和社区等各方资源,构建一个多渠道、多层次的地方文化信息通道,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根据自身兴趣爱好主动获取相关知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从而感受到语文知识的乐趣,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开展“采撷客家诗篇,品鉴乡土华章”活动,组织学生广泛收集相关客家文化诗歌,共整理杨万里、文天祥、宋湘、丘逢甲、黄遵宪、郭沫若、叶剑英等的客家诗歌58首,《月光光》《鸭嬷嘎呱》等民谣11首,《自古山歌从口出》《你莫惹涯唱山歌》等客家山歌23首,编印了《客家诗歌名篇赏析》,建立了客家诗歌鉴赏论坛等。另外,邀请相关语文课程研究专家、学者、特级教师等,共同鉴别、筛选客家语文课程资源,使其满足教育学、语文学科及心理学等特征,建立一个以客家文化为基础,以语文课程资源为中心的客家文化资源库。当前网络资源丰富多彩,针对客家文化建设的网站较多,但是关于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客家文化专门网站较少,使学生在获取利用客家文化网络信息时,常常目标性不明确,网络利用价值不高。如果我们有针对性地筛选、甄别客家文化,建立一个符合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客家文化资源库,将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

客家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尤其是客家文化中团结互助、刻苦耐劳、尊师重教、改革创新等美德,引发思考的客家名人,大量材料体现了德育材料多方面的连接点,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其积极作用显著。因地制宜,开掘客家文化,使高中语文课程更有特色、更加丰富、更具魅力,进一步增强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和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个性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张东河.开掘客家文化 弘扬客家精神——高中语文“客家文化”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J].语文建设,2013(4).

[2]阙金梅,赖端琴.渗透客家文化 激活语文课堂[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8).

[3]华萍.凸显闽西文化底蕴 感受客家语言魅力——闽西客家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J].开放潮,2007(Z2).

[4]宋汪洋.开发与利用客家文化资源,开展乡土作文教学——以桂东南客家文化为例[J].柳州师专学报,2011(6).

客家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与思考 篇12

宁化县客家学校从2010年起开展“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两年来,进行了一些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客家文化进校园的可行性与必然性

1. 客家文化进校园是我校特殊地理位置的选择。

宁化县客家学校地处世界客家人的朝圣中心、客家祖地———宁化石壁,紧临海西客家始祖文化园,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总占地800亩的客家祖地扩建工程(一期)现已进入后期装修阶段。每年的十月份在此举办石壁世界客属祭祖大典。今年的十一月份迎来了第二十五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召开。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脉,是一笔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善良的客家人以自己的勇敢和聪明才智创造了丰富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客家文化,成为我国历史文化中一朵瑰丽的奇葩,绽放着璀璨的光芒。这些都是我们学校独有的校外课程资源。

2. 客家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我们的学生都是客家人的后代。他们与客家人传统文化的联系从没有停止、断裂过。虽然他们的生活环境较之祖辈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身上流淌的仍然是先辈的血,他们身上或多或少会存留先辈的优良特质。客家人由中原地区长途迁徙,拼搏奋进,到今天客家人崭新的生活面貌,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缩影。从中,学生可以感悟到许多客家人的优秀品质。深切感受到家乡、民族、国家的进步,使他们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3. 客家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客家文化进校园以课堂为主阵地,课外活动为载体,学习、体验客家文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开发了智力,又培养了能力,提升了他们的精神境界,甚至对他们的生活习惯、行为养成都有所帮助。实践证明,一所学校如能有效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融入到当地的文化氛围中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成效。客家文化可以以点带面形成广泛影响,可以延伸至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益处。

4. 客家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办学特色的形成。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发展基础教育,必须继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标准化。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学校的特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办出学校特色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校具有独有的客家文化资源,把客家文化引进校园,就是形成办学特色的一个有力抓手。如果能够紧紧抓住这一地区的特性将客家文化引入教育实践中,极有可能成为基础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创建小学特色教育品牌的成功范例。

5. 客家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客家文化的传承。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得好,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但却直接关系民族的性格、精神、意志、思想、语言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条筋,民族将成为植物人。当中原已昌明于世时,闽西北乃是“魑魅为邻”的“瘴疠之地”,客家祖先凭借勤劳的双手、黄河文明与智慧,谋求安身繁衍之地。自唐宋至明清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客家文化,它是中原古文化的延伸与扩展。客家文化是这样的灿烂,这样贴近我们的生活,然而我们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客家人,对于这种时刻都会接触到的文化却知之甚少,丰富的客家文化,正面临着淡化的危机。作为客家学校,积极开发、合理利用,在体现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吸纳传统文化中先进的文化营养,构建校园新文化体系,用全新的特色文化培育一代新人。我们的学生作为文化继承者的同时也应担起传播文化的责任,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二、客家文化进校园教育实践

1. 营造客家校园文化氛围。

注重建设一种能体现学校特色目标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客家文化为主线布置整个校园文化氛围。校门右侧是大幅的主题画“传承客家优秀文化,争做苏区有为少年”;操场右侧是一排客家文化专廊,内容丰富多彩;在校园宣传栏、楼梯、走廊、通道、墙壁等处分别设立主题鲜明的客家文化宣传画、客家名人简介、代表作等;经常展出学生的有关客家文化的手抄报、书法、绘画等作品,这些作品,充满浓郁的乡土风情;学校广播室开办客家文化知识专栏等。做到学校的校训、标牌、墙饰等体现客家文化特色,宣传窗、板报、校园网等宣传客家文化特色,多样化的活动烘托客家文化特色,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客家文化特色。着眼于人的持续发展,着力营造一种浓郁、厚实的客家文化为学校特色文化。整个校园处处充满了浓浓的客家书香味。

2. 鼓励师生学习客家文化知识。

我们号召全体师生学习掌握客家文化知识。从客家人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到客家民系的形成;从客家人的变迁到客家方言、民俗、民间文化;从客家的历史名人到客家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从客家人在海外的分布到近、现代客家人的历史贡献。全校上下紧紧围绕弘扬客家文化、提高教学品质这一中心,迅速兴起一股学习客家文化知识的热潮。许多教师为了便于学习,准备了个人学习小笔记,随身携带,随时翻阅。对流传广泛的优美的客家山歌、童谣等,不少青年教师自己学会后还教给其他教师。学校所营造的客家文化氛围首先在教师队伍中形成,且迅速影响到全校学生,许多学生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思路后,非常认同和赞扬,给予了许多力所能及的支持。我们深切感受到形成一支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教育团体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全体教师从最初的学习客家知识到对客家人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整个过程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3. 开发客家文化校本课程。

客家文化知识丰富多彩,可有哪些适合小学生阅读呢。我们着手开发了校本课程教材《客家祖地》(上、下)《客家祖地楹联》《客家童谣》等。客家祖地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客家学的角度分析、研究客家文化的源流和文化底蕴,从风土人情、客家人物、风景名胜、特产风味、传说故事、文化艺术等六个方面,通过丰富的史料,分析、整理,使内容符合小学生阅读,从中体会客家民系、客家文化的生成和源流。各篇都有独立性,同时,相互之间又有联糸,重视客家文化的整体性。《客家祖地楹联》收集了客家祖地的楹联,并聘请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巫健华老师书写,既是校本教材又是字帖,一书二用。《客家童谣》收录了客家地区广泛流传的童谣、儿歌、谚语等,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现正在开发之中。

4. 学生开展客家文化研究性学习。

客家文化是丰富的地方资源,它不仅在文化艺术方面有其独特的一面,更有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如历史渊源、民族精神、生活习俗、古老建筑、传统手工艺、饮食文化等,都有其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我们利用校本教材《客家祖地》一书,把客家文化按一定的领域进行分类,分年级,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有“客家风土人情”“客家杰出人物”“客家传说故事”“客家音乐”“客家山歌”“客家特产美食”“客家米酒”“客家凉茶”等。学生通过图书室、上网等渠道查找相关资料,到社区调查、访谈、实践等,获取一定的原始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研究小组为单位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梳理,然后整理成册,教师进行评价。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学生对客家文化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5. 客家文化进校园和课题研究相结合。

我校“客家文化传承”2010年申报县级课题;2011年列入市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2012年申报“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海峡乡土教育资源开发与课程实验研究)。通过课题的带动,经常性地进行客家文化专题校本教研活动,对实施过程中经验进行总结推广,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客家文化专题教研常态化的开展,提升了教师客家文化素养,提高了教师对学生学习客家文化的指导能力。

6. 参加祭祖大典等客家民俗活动。

石壁每年都举办世界客属祭祖大典,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家团体、个人、学者等齐聚石壁,盛况空前,石壁祭祖大典继承了中原祭祀古风,又融合了当地习俗,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现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七届。每年的祭祖大典也是我们学校的节日,是学生们难得的综合实践活动机会,学校鼓号队、腰鼓队、花束队、彩旗队等参加迎宾活动;学校文艺队参加祭祀表演;客家祖地小导游社团的小导游们充当起了小志愿者,当起了义务小导游。他们的表现得到了嘉宾们的一致好评。石壁又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具有丰富的民间民俗资源,每年的传统节日如除夕、元宵、会期等都会开展民俗活动,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参与中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不知不觉中充当了客家文化的小传承人。

7. 客家文化渗透在校内各项活动中。

设计寓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教育活动是学生最喜爱的。我们开展了“校园客家文化艺术节”“走进客家”“客家文化进课堂”“寻找客家足迹”“客家祖地小导游”“客家祖地小主人”“讲客家名人故事”“客家知识手抄报比赛”等活动。邀请当地民俗学者为学生讲述本地客家名人故事。将学生收集到的、认为最欣赏的客家文化进行整理并装订成册,提供给学生传阅,加深对客家文化的认识与体会。结合学生实际,提出弘扬客家精神与体现四个做到相结合: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与正确区分真、善、美、假、丑、恶相结合;与强壮体魄学好文化科学知识、建设美好家乡相结合;与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爱家乡、爱民族、爱祖国的情感,坚强、自信、勇于拼搏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把客家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内化为学生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在生活起居、待人接物、人际交往、学习等方面进行评价、鉴定,还与期末的优秀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的评选结合起来,使学生学有目标、做有榜样,为良好的校风、校纪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有努力就会有成果,学校里一大批勤学习、爱思考、坚强、自信,具有良好道德风尚的一代有为少年正在茁壮成长。如,我校代表队参加县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竞赛,“党在我心中”歌咏赛,田径运动会等,学生都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精湛的技能,赢得了各界的好评,并取得好成绩。

三、客家文化进校园存在的一些困难及对策

客家文化进校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在活动中成长,学生在活动中成才,学校在活动中成名。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师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缺乏适用的教材,教师客家文化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客家文化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成效不显著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客家文化进校园的进一步发展,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1. 增强全体师生对学校办学理念,“一训三风”及客家文化进校园办学特色的认同感。

这些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基本理念,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被全体师生所认同,建立共同的愿景,从而激励广大师生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不要变成师生的负担,而是共同的目标,主动地去作为。

2. 提高客家文化进校园的师生参与面。

客家文化进校园的最终目的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客家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历练,在活动中成长。要尽量避免活动中的表面化、个别化、精英化。

3. 提高教师客家文化知识素养。

客家文化进校园最终要由教师来具体落实,教师素质的高低起决定性的作用。在活动过程中,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当成一个工作重点来抓:一是要面向全体教师,大面积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客家文化知识素养。二是要面向教师个体,充分地发挥教师的特长,展其所长,发挥辐射带头作用。三是考核与评价相结合,激励教师不断成长。

4. 建立一套系统的评价体系。

每学期要对教师的客家文化进校园工作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在客家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实践是否提高了客家文化教育水平,并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是否按学校规定的课时数、内容完成工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等。使教师在活动中体现做多做少不一样,做好做坏不一样。

5. 开发高质量的客家文化校本教材。

原有的校本教材,当初开发时由于水平、时间等原因,整体质量不是很高,经过近两年时间的使用已不能适应师生的需求,现已进行了修订。为适应新的要求,要组织开发高质量的校本教材,并通过有关部门的审定,公开发行。

6. 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不断丰富客家文化内涵。

学校地处客家祖地,按4A景区标准打造的客家祖地文化园已初具规模,每年客家祖地祭祖,经常性的客家文化交流等活动,一大批的本土客家文化学者,大量的本土客家文化资料等。这些都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校本课程资源的优势,一定要充分地利用。一是可以采取共建的形式,现已和客家祖地管理处签订共建协议,要争取得到客家工作办公室、石壁客家宗亲联谊会、客家研究会等专业客家团体组织的支持。二是请进来、走出去。充分利用客家文化专业人士的智力资源优势,把他们邀请到学校来,对教师、学生进行客家文化专业培训。创造条件让教师、学生走进社区,实地考察、学习客家文化。

7. 加大宣传力度。

对客家文化进校园的意义和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要大力宣传。对内向教师、学生、家长宣传客家文化进校园的意义;对外要充分利用网站、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客家文化进校园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这样学校、家庭、社会将形成合力,共同呵护客家文化进校园这棵幼苗茁壮成长。

两年来,我们开展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学校成名”的办学理念得到落实;学生在“心正、业精、体健”的校训熏陶下,良好校风得以形成;对家乡文化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美好家乡的情感;也使我们对这所地处客家祖地的农村小学,从默默无闻到今后成为有浓厚乡土特色的一流学校充满了信心,坚信它将演绎出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农村小学办学特色的成功之路。

上一篇:膀胱癌围术期护理下一篇: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