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比较的西方文化

2024-09-04

文化比较的西方文化(精选12篇)

文化比较的西方文化 篇1

领导对管理来说旨在建立一个和谐共荣不断发展的体系, 更好地服务于生产与经营, 在现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 西方“法治”管理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管理者日益严格的要求了。同时, 我国“人治”思想的管理制度也落后于世界先进的管理制度, 过于宽松的管理环境使更多工人产生了懒惰消极的工作态度。随着社会制度的不断变革, 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各国文化的不断融合, 先进的领导文化理论、经验的传播速度, 以及与各民族的文化、国情相融合的速度都已大大加快, 从而使各国的领导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共同性。

一、西方管理的发展

西方管理的发展始于对效率的管理, 古希腊时期《理想国》一书首先就提出了劳动对专业的分工, 这一观念在当时的社会中对管理的影响是显著的, 管理者开始认识到制定统一的标准对工作效率的提高帮助极大。随着社会的进步, 泰罗提出了科学管理, 就是从时间、动作研究及着眼于组织技术合理化开始的。其中心思想是提高效率, 工时利用的科学性和劳动方法的标准化是管理工作的基础。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 必须选拔第一流的工人, 改变传统的带徒方式, 变成以培训为方式的培养, 实行工人工作差别工资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明显改变了工作效率, 提升了一部分工人的积极性。

被西方管理界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曾指出:“所有的日常活动中不注意效率的行为都在使整个国家资源遭受巨大损失, 而补救低效能的办法不在于寻求某些出众或是非凡的人, 而在于科学的管理。”把管理的作用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把对事的管理放在了对人的管理之前, 重视程序化的管理, 以明确的计划、组织、控制为内容, 重视合理的组织系统、合理的管理程序、合理的职责分工、合理的工作标准、科学的规章制度、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

二、中国管理的发展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我国的管理主要是以“仁治”为主要的管理目标的管理方法, 极其强调管理者需要以工人为中心, 用感情为纽带, 以情理渗透为原则, 讲集中, 求统一, 主张协同, 追求和谐的境界, 是建立在思想感情和心理因素强大向心力基础之上的整体性宏观管理, 体现出的较强集体或团队精神, 是一种感性主义管理文化。从古代君臣制的“君为轻, 社稷次之, 民为重”的思想开始, 管理上更注重“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管理, 强调以身作则, 以道德的约束为主要的制度, 领导者大多将精力投放在对工人感情的管理上, 领导需要发挥个人的魅力, 制度建立在感情之上的思想。

道德教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强调群体力量, 强调集体的力量, 以集体的智慧和经验来引导工人, 道义和礼节在所有的制度之上, 几千年的道义教育确实也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从君臣的管理到现在的集团化管理, 无处不体现着“仁制”的方针, 但是这种方针首先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营的需求, 违背了市场发展的管理, 其次是不能“通权达变”, 无法适应变化的速度。

三、中西方管理方式的融合

我国古典的管理理论认为人的重要性高于一切制度, 注重身心的协调和平衡, 将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放在发展和管理的首位, 强调领导的管理方式。我国更多的实行任务的员工参与制定, 协商民主制等, 其实这也是与我国的国策相适应的, 提出了“企业是我家, 管理靠大家”等口号, 更加体现了人文作用。中国传统管理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是领导学的内容, 从领导的角度说, 它也是“科学”。与中国的感情管理不同, 西方更注重规章制度的完善, 拉关系走后门的行为受到鄙视。刚性的管理往往限制了人们求知和探索的热情, 压抑了创造力的发挥。长达9年的霍桑试验分析表明:人应该是社会人, 只有在周边环境和生存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工作。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 工作对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越来越高, 单纯的管理, 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所以开始从法制转向与人治结合的方式, 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我国社会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积极进步的时期,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针的实施, 建设社会主义步伐的加快更是为管理提出了艰巨的任务, “仁治”延续我们中华民族仁义治国的传统, 企业发展同时也吸收了这种思想, 和谐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在这种大环境下, 加快法治制度的引入, 更好地对东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 创造出一套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的管理理论迫在眉睫。对于这种理论的创造我们有宝贵的基础, 强烈的人本主义氛围, 更有凝聚力的社会, 这些都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优秀的土壤。

参考文献

[1]sald Rubinstein et al, “The Saturn Partnership”, MIT Sloan School, 1993.

[2]富萍萍, 刘军.价值观:领导力的种子, 北大商业评论.北京大学出版, 2007 (7) .

[3]拉图.郭斌, 张竹明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 1986年版.

文化比较的西方文化 篇2

【摘要】教育的宗旨与全球化趋势的冲击使得对不同文化传统中的数学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成为必然,然而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以及一些社会现状烦人观念的差异导致了数学文化的发展走个不同的道路。现在为了数学教育的全球化以及中西方数学文化的结合,了解双方的传统文化以及发展史是必须要做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数学发展

数学科学是以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及客观现象为研究对象。它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定的社 会历史发展水平相适应;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又受到整个文化结构的影响。东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对数学 的影响也存在着差异。

文化结构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由于一定的社会制度是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产生的,要受到一定的精 神文化制约,因而可将文化结构分成三个层面:“这就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数学在建立发 展过程中,受到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影响及制约。

东方中国的古代文化的经济基础基本上是农业经济,这种情况决定古代中国的物质文化是农业文化,中国 古代数学也与农业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中国最古老的经典著作《九章算术》,书有九章,九章分别是方田(土地测量)、粟米(百分法和比例)、衰分(比例分配)、少广(减 少宽度)、商功(工程审议)、均输(征税)、盈不足(过剩与不足)、方程(列表计算的方法)、勾股(直 角三角形)包含246个问题,都与农业生产有关;后来又有了《五曹算经》,是一本写给地方行政人员的应用算术之书;再到后来,祖冲之研究出圆周率和圆面积解决农业问题;还有后来《皇极历》的出现。我国古代的数学文化发展都是为了解决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含有较高的实际运用价值。

在西方,小亚西亚海岸新兴的商业城市、希腊本土、西西里岛和意大利海滨,由于海上贸易和战争的刺激 使得人们的思想活跃,商品贸易发达,对计算要求的提高,财富的增加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从事“非实用”的 理论研究。例如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他的几何和东方几何的不同之处是,不仅从应用的角度来谈,而是就几何而几何的角度加以研究,运用逻辑推理来证明命题的真伪,而且用几何的方法来解决代数方程。他的著作中的许多公理、定理和定义除了适应当时的经验外,还具有普遍的意义。阿基米得也是当时伟大的数学家,他采用穷竭法来求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其指导思想和我国刘徽的计算圆周率的思想是一致的,但不同之点是“刘徽是从圆内接正多边形着手,而阿基米得不仅从圆内接正多边形着手、还从外切正多边形这个角度进行计算”。这就体现出西方数学家多方位的思维方式。古代东方数学的发展主要是应为农业经济,而西方则是因为商品贸易。东方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西方则是纯粹的研究,东方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西方则是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这样,古代东方的以实践和经验为基础发展的数学就显得有点“无能为力”和“后劲不足”了。

【参考文献】

1.《数学文化小丛书》(齐明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6月1日)

2.《数学思想史》(王树禾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3)

3.《古今数学思想

(一)(二)

中西方体育文化比较 篇3

【关键词】中国 西方 体育文化

1.体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一种恒古恒久的社会现象,但什么是文化这个问题,可谓五花八门,没有达成共识,总的概括起来看,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反应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历史进步、生产经验以及教育、科学、艺术等方面达到的水平,自然与体育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体育是文化传播、传递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文化方面的变动,对体育产生特别大的影响。积极发展体育文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体育活动及其成果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体育在培养人的健康,改善人类生活方式,从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培养有文化的健康的人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影响下的中国体育文化

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她博大精深的体育文化如同哺育了华夏文化的长江、黄河一样源远流长,而体育文化的各种形态,更是在中国的大地上呈繁荣发展之势。中国传统体育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产生和发展都不可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研究它可以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出发点。

2.1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

古代中国注重情感和尊重道德的观念,在体育运动领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些传统的道德观念来自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如孔子的“尚仁”,墨子的“兼爱”。其积极意义在于规范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平和了社会气氛。中国人的个体竞争需要过早受到压抑,社会需要以伦理需要为主体进行构建,至善道德的追求强制性地成为中国人的主体需要,从而压倒一切,涵盖一切。重义轻利的观念历代相传,渗透于人们精神意识的深层,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反映在体育上即是崇尚体育的伦理价值而贬低体育的实用价值,这种观念一直在中国体育史上绵延不绝,直到今天仍可以在人们的体育观念中找到它的踪迹。

2.2重和谐与统一

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伦理型文化,始终是解决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古代中国的个人显得毫无意义,仅表现为一种抽象的存在,人的个性几乎消失在集体当中,使得个体性和能动性受到全面压抑,总是被动接受某中盲目力量的驱使,而现实社会中人的快乐和痛苦完全被一种理想的是非、善于恶的伦理价值判断所代替,这对体育文化的影响极大。

2.3重适用,追求稳重

中国农业型社会自给自足的特征,使安居乐业的中华民族不必把走向遥远的外部世界观视为谋生的必由之路,封闭的地理环境,封闭的生产方式,封闭的文化心理特征,使中国文化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中国先哲追求的价值目标就是达到某种和谐的境界,核心是合,教诲人们不是向外开拓、追求、向大自然索取,而是在充满温情的志“中和”、求“中庸”的人生修养中,潜身于所谓自省。在中庸之道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往往表现为生活朴素,知足常乐,这种中庸之道的观念,限制了人们的开拓能力,淡化的人们的竞争意识。在体育文化的活动表演方式上,技艺性、表演性的项目为主,而竞争性强的,集体的项目在中国开展的很少。

2.4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中国重理性与人文教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中国文化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具有超宗教和情感的功能。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礼”提倡中庸思想讲究忠恕之道,凡是要拾到好处,不能过分,要不偏激,体育往往是一种诉诸情感的活动,它往往是非功利和超现实的。中国体育文化注重对身体文化之外的拓展性价值,重视对集体和社会的意义,忽略体育文化的本体,重视的是体育文化中的理性思辨,而忽略实际操作。

3.西方文化及其影响下的西方体育文化

在西方,欧洲文明的摇篮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体育现代世界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古希腊所创造的古奥运会辉煌的背后,是西方体育文化的根基所在,与其古代奥运会一样闪烁着使世界人民敬仰的光辉,因此在论及西方体育文化的时候不能忽略古希腊文化对西方体育乃至整个西方文明的奠基作用。西方文化在影响体育文化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强调以人为中心

强调人是万物之灵,从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出发,主张人可以认识自然,控制自然,征服自然。希腊社会同样也是以个性发展、个体生命能力弘扬为主体而构建的,于是他们选择了生机勃勃的生活方式,向大自然挑战是希腊人永恒的信念,社会竞技活动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自然和谐的得到发展。西方文化注重人的智力和身体能力的特征,这一观点起到了鼓舞人的创造性,大胆的向大自然索取,这与东方人恒定不变,顺应效忠的社会理想大相径庭。

3.2重视宗教的特殊地位

西方古代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宗教社会,在西方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宗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宗教对社会、个体具有巨大的权威,但它又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表现出一种弹性和自我保护、自我适应机制,即用新的意识和行为来维持自身生存和复兴。古希腊宗教有的神人同型同性特征与城邦公民相结合,陶冶了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人独具的人体审美意识和体育意识,这种宗教观念意识在人们的心里上沉淀的结果,就是全体公民阶级从个性原则和人格意识出发而形成的体育风尚。

3.3以个人为社会本位

西方文化中的个人或自我是独立的,是和他人相分离的,具有个人精神的个体。在西方这种以个体人格为主体的社会背景下,社会文化中的传统始终未间断,西方体育文化中的个人奋斗精神表现在体育思维方式、体育思想、体育价值观及体育价值心态等方面。个人主义是西方体育中的一种主导精神,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价值标准,它充分肯定运动者的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西方体育的文化精神到文化的行为为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影响到西方体育运动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和选择。

3.4强调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欧洲历史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文化来源的多样性,民族划分的多样性和地域上的分散性,无论是古罗马的罗马帝国、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还是拿破仑帝国都是松散的集合体,西方体育的发展也反映了这一特征。不同文化的背景下,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体育一经产生,在融入西方体育的过程中,不会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排斥,同样在人们选择运用这种体育运动时也体现鲜明的多元文化特征,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体育汇集成了西方体育文化这一大家庭,经过融化而成为今天西方体育乃至世界体育的主流。

4.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

4.1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与体育价值观的比较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体育思想和体育价值的差异,从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特征。首先,在哲学观方面,中国哲学讲“天人合一”,认为宇宙、自然界、人都是由“气”构成的一体;而西方哲学讲天人相对、天人有别。第二,在人生观方面,中国人乐长生,重节制,讲中庸求和合;西方人求价值、某进取、趋极端 。第三,在认知形式上,中国人重直观感受,求整体把握;西方人重知行分析,细解层究。第四,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重直觉顿悟;西方人重抽象思辨。第五,在生活观上,中国人知足常乐,守成务实;西方人冒险创新、放荡不羁等。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是追求静态美的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是种动态文化,这决定了中西方体育文化形态和体育价值观的实质性差异。

4.2中西方体育运动手段、方式的认识的差别

中国传统体育以养生为主,尤其重“养” 。中国体育文化认为人和自然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是自然的一部分;透过与自然的交换,从而排除浊气,汲取真气,五脏通达,六腑协调,决定人健康和寿命的根本原因在内不在外。西方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截然不同,它特别强调竞争和对抗,全力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显然中西方的体育差异是巨大的。中国传统的养身文化就像温柔的月亮,使人平心静气、恬淡适意,从而“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逐渐达到身心健康。西方运动则强调运动与肌肉健美,体格健壮,强调身体的外部运动,且肌肉运动激烈,提倡科学,讲究竞争与对抗等。

4.3中西方对待竞技体育的态度和胜负观的差别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爱非攻”压抑竞争性、“中庸之道”否定突破和超越,以静为美,排斥激烈的运动,这是传统文化对体育观念的影响。中国的武术文化、养生文化也没有摆脱上述影响,这造成的中国古代缺乏对抗力量型的竞技体育;中国柔性文化产生老子辩证法和儒家中庸辩证法,共同点是“和”,达到物我皆忘的“天人合一”便是气功的最高境界,西方崇尚“竞”;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看法上,中国养生在于追求生命延续,西方则追求有限时间的生命质量。

总之,中西方体育文化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虽然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中西体育文化并不能确定其本身的优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对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认识将越来越深刻。

5.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及其对策

现代化就是文化的现代化,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和再创造。中国传统思维有着封闭性、求和性、直观性、超稳定性等特点,在这基础上,形成了包括中国传统的经济、政治结构、社会组织结构、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特征等方面内容的统一体,而现代化就是要否定和超越传统文化,就是要创造出与传统文化不同的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应顺应“世界一体化”的体育文化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克服单向发展的弊端,发挥传统文化的健身性、民俗性、娱乐性等优势,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因地、因人、因时制宜开展传统体育,运用竞争机制培养传统体育活动专门人才来推动传统体育的发展,另外,就是吸收世界先进体育文化,把握时代体育文化精神,加快体育改革与发展。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的视野要开阔,很多体育实践中的问题的根源都能在文化找到,这样使体育价值观更加合理,更合乎人性,使体育的科学化与人本化趋于融合。

参考文献:

[1]杨文轩,陈琦 .体育原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2]向家俊. 论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2)

中西方节日文化比较 篇4

一、中西方节日比较

1. 春节与圣诞节

在中国,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开端, 庆祝春天的到来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春节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只是从1913年才开始的。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又称“年”。传说太古时代有一个叫“年”的怪兽, 头上长着触角, 凶残无比, 每到寒气将尽, 新春快来之时, 就要出来残害人畜, 毁坏家园。人们为了防御它, 就聚到一起, 利用“年”怕红怕响的特点, 用贴春联, 放爆竹的办法把它吓走。每到大年三十, 无论城乡, 家家户户都要张贴红纸春联和威武的门神, 春联、门神是用来辟除不祥和保护一家安全的, 它们源远流长。在春节这一天, 传统的习俗是进行大扫除, 将陈旧的和不好的事情清除, 迎接崭新吉祥的新一年。春节中最重要的就是年夜饭了, 又叫团圆饭, 预示着祥和与幸福。除夕之夜, 人们大多会守岁, 家人聚在一起畅谈、欣赏春晚, 等待零点钟声的敲响。正月初一, 新年来到, 人们开门燃放炮竹, 俗称“开门炮”。吃过早饭, 人们要相互拜年、祝福, 共贺新春。庆祝春节一直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 每逢春节, 人们总对新的一年寄托着无限的希望。

在西方国家, 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一个令人快乐的宗教性节日, 是基督徒庆祝基督教创始人基督出生的日子, 爱、家庭和归属感是重要的主题。《圣经》上说, 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胎人间, 在人间生活, 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 学习热爱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热爱。圣诞节在西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和春节一样, 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一般来说, 在圣诞节时, 人们要装扮圣诞树, 互赠圣诞卡, 吃圣诞大餐, 给小孩子送圣诞礼物。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饭一样, 欧美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 共进节日美餐。小孩子们最期盼的就是圣诞老人带来的礼物了。据说圣诞老人原是小亚细亚每拉城的主教, 名叫圣尼古拉, 死后被尊为圣徒, 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而来, 由烟囱进入各家, 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所以, 西方人过圣诞节时, 父母把给孩子的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 圣诞夜时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第二天, 孩子们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床头上寻找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

春节与圣诞两者不同的起源和庆祝方式, 作为各自节日文化中的领军, 春节与圣诞有着相同的地方。节日文化不仅是展现一个民族文化生活图景的窗口, 更是一种象征和意义的体系, 这就是对幸福的企盼, 对仁爱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祝福。

2. 七夕与情人节

爱情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在中国, 人们庆祝中国式的情人节, 即“七夕”。相传,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 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 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 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 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 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 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 摆上时令瓜果, 朝天祭拜, 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 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 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 所以, 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 夜深人静时刻, 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在西方, 2月14日的情人节起源于罗马。传说公元三世纪时, 古罗马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斯。离暴君的宫殿不远, 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庙。修士瓦伦丁就住在这里。罗马人非常崇敬他, 男女老幼, 不论贫富贵贱, 总会群集在他的周围, 在祭坛的熊熊圣火前, 聆听瓦伦丁的祈祷。这一时期, 古罗马的战事一直连绵不断, 暴君克劳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战场, 为了保证人们忠于战争, 他下令禁止人们于此时结婚, 甚至连已订了婚的人也马上要解除婚约。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 满怀悲愤地走向战场。瓦伦丁对克劳多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 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它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人们一传十, 十传百, 很多人来到这里, 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消息终于传到了克劳多斯的耳中。他暴跳如雷, 命令士兵们冲进神庙, 将瓦伦丁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 投入地牢。公元270年的2月14日, 瓦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为了纪念瓦伦丁, 后来人们把2月14日这一天作为“情人节”。

现在西方情人节已发展成恋人之间的节日, 为了表达彼此之间浓浓的爱意, 在这一天, 情侣们互赠礼物, 恋人们都被甜蜜和幸福包围着。西方情人节另有更宽广的意义, 那就是只要是你所爱的人--父亲、母亲、亲戚、同事、朋友, 在这一天都可以送礼物给他们, 以表达心中的情意。

二、中西方节日所反映的不同文化内涵

1. 传统节日的总体内涵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特有的象征符号, 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 对民族凝聚力有着巨大的影响。传统节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每个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每个节日都有值得回忆的庆祝仪式和活动, 每个节日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暗示。不同的国家庆祝节日的方式不尽相同, 但是都体现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祥和幸福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2. 传统节日体现的宗教信仰

传统节日所体现出来的宗教信仰是不同的。西方国家的宗教是显而易见的, 在基督教中上帝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上帝不容许人们信仰其他的神和偶像。人们所获得的是上帝赐予的, 而不是通过人们努力工作获得的, 所以, 在圣诞节人们祈祷上帝赐予他们幸福和快乐。而在中国, 传统节日并没有体现很多宗教色彩, 在古代, 中国的社会结构建立在对自然的崇敬, 追求神和人类的平衡。

3. 传统节日里人们的情感表达

中西方在庆祝传统节日时, 情感的表达也是有差别的。中国人更多的是隐藏自己的想法, 然而西方人总是自由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比如, 接受礼物时的方式和态度的差异。在中国, 人们会因为表示客气或是礼貌不轻易接收礼物, 即使在接受礼物时也不将礼物立即打开。在西方国家, 人们会主动要求赠送礼物, 并立即拆开礼物, 对对方表示感谢。

近些年来,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传播媒介的多样发展使中西方文化不断相互影响和渗透, 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在中国十分受欢迎, 比如愚人节、母亲节、圣诞节, 而有些学习者却忽略了我们本土节日文化, 这个现象使我们意识到我们要正确对待中西方节日文化, 在尊重、传承、创新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其他国家文化进行学习, 我们要保持文化多样性, 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沟通!

参考文献

[1]常天.节日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5.

[2]萧放, 许明堂.春节[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

中西方数字文化的比较分析 篇5

摘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数字不仅仅表达记数概念,而且能够反映使用数字的民族的衍变历史、生态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组数字赋予不同的情感和意义,产生不同的观念。比较分析中西方文化对数字的理解,探讨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关键词:数字文化差异比较分析

一、前言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的使用离不开人,而人又离不开某个特定的社会文化。”数字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中西方对数字不同的传统观念,英汉两种语言中数字蕴涵的不同意义等方面来探讨英汉数字文化的差异,可以消除交际中的理解障碍。“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参与的各方不仅要熟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而且要充分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特别是本民族文化与他民族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下去。”

二、中西方数字文化内涵的异同

“人类的文明始于创造文字,文字的创造始于数字(赵世开,1999)”。数的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探索而得来的,它是人类通过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而总结出来的,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而变化的。“数字是语言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领域。在科学的数字世界里,它的功能是计算,秩序严谨,职司分明,是实数;而在人类心灵的数字世界中,它的功能是表义,许多数字经过‘神化’后成为‘玄数’、‘虚数’、‘天数’。它们有着极其丰富的外延和内涵。”(王秉钦,1998)数字的观念在各个民族中都渗透在它传统文化的不同层面,比如哲学与宗教、历史与艺术、政治与习俗、神话传说与巫术迷信等。汉语中就有许多带数字的成语:“一心一意”、“心无二用”、“三顾茅庐”、“四面八方”、“五光十色”、“六亲不认”、“七步之才”、“八面玲珑”、“九九归一”等。英语中也有一些此类词语,比如“Holy Trinity”, “the Three Fates”, “Five points of Calvin”, “Seven against Thebes”, “the Nine”, “baker’s dozen”等,另外西方 1

文化中还有“一”表示至高无上,“二”表示爱情,“三”表示等量齐观,“六”表示非凡,《旧约》中有“七年”与“七日”,《新约》中有“七雷”与“七印”。(赵世开,1999)。由于受民族心理、宗教信仰、语言崇拜等文化差异的影响,英汉数字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虽有共同的规律,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一)中西方文化对个别数字的青睐

1.数字“3”与“9”

在中国,3是一个很吉祥的数字。中国的道教有三清之说,即玉清、太清、上清;佛教中有天、地、人三尊之说。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人认为,数字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可见3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很大的意义。中国古代与数字3有联系的重要思想观念是很多的,如:日、月、星为三元;前生、今生、来生为三生;君臣、父子、夫妇三种关系为三纲;父、子、孙为三族等等。数字“3”在西方国家同样受到尊重。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称3为完美的数字;古埃及人认为它代表父、母和子;基督教有三位一体之说,即圣父、圣子、圣灵;在古希腊神话中,宇宙被认为是由三位神灵统治着:主神朱庇特、海神尼普顿、冥神普路托(杜学增,1999)。

在中国,人们把“9”看成是自己心目中的“天数”和最富有神奇色彩的数字,因为“9”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在我国历时最久,涉及面也最广。汉语词汇中也常用“9”来形容帝王将相的称谓,如“九五之尊”;称官位仅次于皇帝的王爷为“九千岁”等。刘师培在《古书疑义举例补》一书中写道:“凡数指其极者,皆得称之为‘九’”。《素问》中说:“天地之数,始于一,终于九。”因此,汉语中有“九九归一”或“九九归原”之说。在西方,数字“9”也是人们心目中的“神数”之一。对西方人来说,“9”的象征意义是“神性”、“神圣之至”。数字“9”及其倍数在西方也被广泛运用于文娱和体育活动中。如保龄球中的瓶状木柱数为“9”,跳子棋的棋板上各方均为9个孔,古时英国还有一种9个男人一起跳的舞蹈等。由此看来,数字“9”也倍受西方人的青睐。

2.数字“6”与“7”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6”的传统观念。如先秦时期六部儒家经典称为“六经”或“六艺”,诸子中最著名的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总称为“六家”,周代兵书现存六卷称为“六韬”,政区分为“六乡”,周礼有“六典”(治典、教

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官制设有“六部”,汉代官职有“六曹”,隋唐政制设“六部”,朝廷军队统称“六军”,皇后的寝宫称“六宫”。古代把亲属关系归纳为“六亲”,妇女怀孕也称为“身怀六甲”,天地四方合称为“六合”。中医将人的心、肺、肝、肾、脾、胆称为“六神”,佛教认为凡人有“六欲”,古代作画讲“六法”、“六要”、“六彩”,古典词牌名有“六丑”、“六州歌头”。(包惠南,2001)。民间也有“六六大顺”的吉语,农历初六、十六、二十六被视为举行婚礼的吉日。

中国习惯于运用“7”这个数字的民族心理,归源于“7”在人体及天地万物中的客观存在及其规律性。《易经》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王弼注:“阳气始剥尽至来复,时凡七日。”孔颖达疏:“天之阳气绝灭之后,不过七日阳气复生,此乃天之自然之理,故曰天行。”许多人体及自然现象都与“7”有关。太阳的光线有七色,人还有七窍。地球分成七块大陆。道家将人体分成七魄。七巧板拼图形变化无穷。在西方国家中,人们看重数字“7”,认为它吉祥有力。它对西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字“7”又具有很浓厚的宗教色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西方信仰基督教,他们认为上帝用7天时间完成了创造世间万物的壮举,主祷文分为七个部分等等。西方宗教和文化常用数字“7”来规范人的道德行为或归纳人文景物、社会团体、宗教仪式等。如,七大美德(信任、希望、仁慈、公正、毅力、谨慎、节制)、七宗罪(骄傲、发怒、嫉妒、肉欲、贪吃、贪婪、懒惰)、七重天(纯银天、纯金天、珍珠天、白金天、银天、红宝石天、极乐天);人有七感(生机、感情、语言、味觉、视觉、听觉、嗅觉);世界有七大奇观(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摩索拉斯陵墓、以弗所的戴安娜神庙、罗得岛的巨像、菲底亚斯的丘比特神像、亚历山大的灯塔)(包惠南,2001)。这些足以说明,数字“7”在西方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人们对“7”情有独钟。

(二)中西方文化对个别数字的忌讳

数字“4”与“13”

在中国“4”被视为一个不吉祥的数字,但在古代人们对于“4”并无特别的忌讳。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到数字,如门牌号、手机号码、车牌号等。而因为“4”的发音与“死”谐音,所以车牌号码、电话号码等尾数有4的就不受欢迎。在英语国家中,人们基本没有关于“4”的忌讳。有的民族反而对“4”极为崇拜,认为“4”是公平、正义、力量的象征。

在不少西方人眼中,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这一忌讳源于两种传说:其一,传说耶稣受害前和弟子们共进了一次晚餐。参加晚餐的第13个人是耶酥的弟子犹大。就是这个犹大为了30 块银元,把耶稣出卖给犹太教当局,致使耶稣受尽折磨。参加最后晚餐的是13个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给耶酥带来苦难和不幸。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其二,西方人忌讳“13”源于古代希腊。希腊神话说,在哈弗拉宴会上,出席了12位天神。宴会当中,一位不速之客—烦恼与吵闹之神洛基忽然闯来了。这第13位来客的闯入,招致天神宠爱的柏尔特送了性命。这类的传说很多,特别是关于《最后的晚餐》的传说,在西方已经深人人心,达·芬奇还画了名画《最后的晚餐》,流传甚广。因此“13”成了西方世界最为忌讳的数字。此外,西方人把“13”看成是头号大忌,也有其文化渊源。中古时代的西方,绞人的绞环有13个绳圈,绞台有13个台阶,郐子手薪金是13个钱币。因此,西方人千方百计避免和“13”接触。在荷兰,人们很难找到13号楼和13号的门牌。他们用“12A”取代了13号。在英国的剧场,你找不到 13排和13座。法国人聪明,剧场的12排和14排之间通常是人行通道。此外,人们还忌讳13日出游,更忌讳13人同席就餐,13道菜更是不能接受了。当西方人千方百计地避开13,以免触犯大忌时, 中国的老百姓却乐于接受13。北方的戏曲和曲艺的押韵都定为“十三辙”;儒家的经典有《十三经》;明朝皇帝的陵墓有十三座,统称“十三陵”;北京同仁堂药店有十三种最有名的中成药,号称“十三太保”。

三、总结

综上所述,数字除了其本身的计算意义外,还有丰富神秘的文化蕴涵。中西方数字的研究是一种综合性的比较文化研究。英汉数字文化意义因产生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而存在差异,通过比较分析,阐释数字的文化内涵和发生机制,了解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在对外交流中相互尊重,减少误会与磨擦,达到交际或沟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志培.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 赵世开.汉英对比语法论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 王秉钦.语言与翻译新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4]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6] 宋柏年,施宝义.中国文化读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文化比较的西方文化 篇6

关键词:文化;中西方;建筑;雕塑

中图分类号:J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19-02

雕塑是建筑这门古老艺术中最常用的装饰手法,它既在视觉上丰富了建筑的外观特征,同时又表达了多种寓意,具有强烈的文化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的建筑雕刻都有各自的风格,总的来说分为中西方两大体系。

一、中西方建筑雕塑文化内涵之比较

(一)西方古典文化对建筑雕塑的影响

西方文明的源头在于基督教文化和自身本土文化的融合,而西方的本土文化追根溯源就是希腊文化。这里的希腊,指的是古代希腊,它是一个宽广的时空概念。

古希腊是一个自由富有理想的民族,古希腊神话的特征是“神人同形同性”[1],这说明在希腊人眼中神仙也和凡人一样,有着相同的外貌和性格。因此其雕塑风格具有写实主义和人本主义特点,以人体比例尺度为审美标准,造就了优雅知性、端庄、平和的美。罗马是对希腊文化的全面继承者,罗马人较之希腊人更加骁勇,少了理想主义,多了务实的态度,这使得罗马建筑在希腊建筑的基础上青出于蓝,规模宏大,雄伟壮丽。

中世纪的欧洲,由于日耳曼等蛮族的入侵,倒退到了野蛮原始的时代。罗马帝国的国教基督教会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而分裂了,西欧天主教一统天下,东欧拜占庭帝国在喘息中延续了近千年,逐渐发展为东正教,而后又被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占领。纵观这一时期的欧洲,宗教力量笼罩着天空,建筑最大的成就体现在宗教建筑上,即教堂和修道院。教堂建筑庄严肃穆,寄托着人们对天国这一彼岸世界的理想。建筑雕塑在教堂的建设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不仅具备着装饰功能,还承担着教化、布道的任务。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雕塑的影响

公元前6世纪前后,在遥远的东方,也正处于一个思想高度繁荣、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中国古代建筑迎来第一个大发展时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水平,生产关系随之发生变化,井田制日益被新兴的封建制取代,商业和手工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些物质基础为建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气象,大量高台宫室建筑出现了,并且随着诸侯日益追求宫室的华丽,建筑装饰也有了较大发展。史料典籍就曾记载鲁庄公的宫室在椽子上雕刻装饰纹样的事件。然而,此时涌现的大批先贤圣哲们,如墨子、庄子等,对建筑装饰持反对甚至深恶痛绝的态度,认为这种刻意雕琢,追求雕刻形式的美,是对材料资源的浪费;先秦思想家则推崇朴素之美。因此,这一时期建筑雕塑虽然有一定的发展,并未到达繁荣的程度。

中国的建筑雕塑的大发展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佛教源于印度,传人我国后以迅雷之势蔓延开来,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后扎下根。佛教的兴盛推动了佛教建筑的修建,而佛教建筑是离不开雕塑的,客观上推动了建筑雕塑的繁荣。自此之后的中国古代建筑就与雕塑结下不解之缘,雕塑成为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对建筑雕塑的影响是很大的,概括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传统儒家的社会等级思想,这种思想影响在建筑领域就是“贵贱有等,长幼有序,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礼运篇》);“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一……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礼记·礼器》)[2]。这说明私人所拥有的一切物品,必须与其身份地位相吻合,不能逾越。建筑的大小、形制,建筑装饰的华丽程度,建筑雕塑的内容题材和繁复程度都要与主人的身份相一致,建筑也成为维护伦理纲常、礼乐秩序的工具。二是中国传统认知重文学艺术轻科技工学,建筑恰恰不幸的处于工学技艺的范畴,建筑人员在古代只能被称作“匠”,建筑也充其量就是手艺活儿,这些导致了我国古代的建筑发展和传承一直处于师傅传徒弟的状态,没有像西方那样有知识阶层的充分介入,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成为一门学科。师徒式的代代相传,往往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徒弟要秉承师傅的教诲,守“祖训”,势必不能跨越祖宗定下的规矩。因此,在封建社会,中国传统建筑并没产生质的飞越,无论是建筑材质、建筑形制,还是建造技术都没有新的突破,理论上的建树更是乏善可陈,仅有的几部建筑方面的著作,也只是对现有成果的归纳总结,更多得是为了发挥规范作用。但是,这并没有阻碍建筑雕塑的发展,中国古代建筑不乏繁复精美、巧夺天工之作。

二、中西方建筑雕塑表现形式之比较

(一)建筑雕塑的载体和部位

西方建筑普遍是砖石结构,石材是其建造建筑物的主要材质。因石材具有稳定性佳、耐腐蚀风化及抗灾害性良好的特性,因此西方至今仍留存于世的古代伟大建筑较多。建筑雕塑依附于石材之上,以石雕为主。早期希腊建筑以柱子作为建筑的承重构件,在这些柱子的柱头或柱身的下半部往往会有雕刻纹样存在,有的甚至整根柱子就是一尊完整的人物雕塑。建筑山墙的尖端会有纯装饰性的雕塑出现,山花及檐部都有大量雕刻。罗马时期柱子沦为装饰,不再作为建筑的结构构件使用。中世纪的欧洲,主要建筑成就集中在教堂的建设上。12世纪以后,西欧的城市教堂以哥特式为代表,更强调世俗美和感性美,教堂的内部由垂直支柱构成框架结构,冷峻精瘦,支柱之间是大面积的窗子,这种内部结构形式使得其内部几乎没有墙壁,雕刻之类的建筑装饰没有了依附。但教堂的外部却布满装饰,比如教堂的大门四周,主体建筑的外立面。巴黎圣母院的西立面上就雕刻着彩色雕像,龛、小尖塔、华盖上往往也会布满雕刻,使建筑的天际线拥有跳跃的层次性,增强了教堂的庄严、静穆之感。西方建筑雕塑的巅峰是巴洛克建筑,巴洛克建筑是一种炫富情绪的释放,它打破传统建筑的设计思维,更注重标新立异,故而装饰布满建筑内外,大量使用雕刻和壁画,华丽璀璨。许多天顶画和壁画采用浮雕技法,使雕塑、绘画与建筑浑然一体。

中国古代建筑多以木构架为主,墙体多为土质烧制,这与中国古代的阴阳理论有关。古代风水理论认为,“木”属阳性,宜于活人住所建筑,而石材乃无生命之物,一般用于陵墓等阴宅的修建。古代建筑雕塑以木雕为主,同时还有彩绘、漆饰等。西周时期出现了板瓦和筒瓦,东周时已有附有雕刻纹样的瓦当出现。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两屋面相交而成屋脊,两条脊或三条脊相交必然产生一个集中的结点,对这个结点往往进行美化处理,雕刻成动植物或几何样式,称之为宝顶或吻兽[3]。整个木构架体系的划分细致,分为梁、柱、枋、檩、椽等,这些构件几乎都是肉眼可以看到,暴露在外的,因此也是进行装饰的首选之处。往往根据部位和形态的不同加工成动物造型、植物造型等不同形象。古代建筑的门窗也是进行雕刻的主要部位:大门上有成排的门钉,中央会有一对兽首口衔门环;窗子上多用纸糊的,窗格较为密集,这密集的窗格上大都布满雕刻纹样。古代建筑往往有高高的基座,台基上建有围栏,围栏通常雕刻纹饰;望柱的柱头和望柱下的排水口多被雕刻成动物形象,使整个基座高台看起来庄严富丽。

(二)建筑雕塑的内容题材和形式手法

中西方建筑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雕刻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基本超不出植物、动物、人物这三大类。其中人物又分为历史人物和神话人物,以及与表现人物所关联的历史事件或神话传说。雕刻手法基本都是浅浮雕、高浮雕、圆雕、透雕几大类,少数建筑上存在线刻手法。

西方古典建筑物上的雕塑多为古代神话。以帕提农神庙为例,该神庙是希腊神庙中最负盛名的一座,作为雅典卫城建筑群的中心建筑物,它的雕刻和装饰也是最杰出的,山墙的最上部有金色的雕塑装饰物,东山花上是雅典娜诞生故事的群雕,西山花上是海神波塞顿和雅典娜争夺对雅典的保护权故事的群雕[4],这两面的雕刻恰当地被安排在三角形的外框内,自然贴切。檐部的陇间板上也雕刻了一幅幅画卷,表现的仍是希腊神话内容。这些雕刻采用的是高浮雕和圆雕,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圣经故事也是雕塑的重要内容,大大小小的宗教建筑之上分布着圣母、圣子、圣徒雕像,《新约》也是其雕刻的重要题材。

早期的我国古代建筑雕塑最初仅具有本民族图腾崇拜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雕塑越发丰富起来,其功能也更加多样化。皇家宫殿多雕塑龙、凤、兽、狮子之类,还创造出来并赋予某种美好寓意的动物,如鸱吻,原型类似海中鲸鱼,用作房屋顶部正脊两端,有防火的寓意;普通百姓府邸较多选择表祥瑞的雕塑题材,如荷花、鱼、福禄寿喜等;文人雅士的住宅则较多雕刻梅兰竹菊之类品节高尚、卓尔不群的植物形象,用以托物言志;寺庙佛窟之类的宗教建筑雕刻的往往是各种佛像或佛祖故事之类的神话传说;太庙祠庙类的坛庙建筑内多会刻画一些先贤圣哲故事,突出人伦教化功能。

建筑雕塑依附于建筑而生,是建筑精神的展示,也是民族文化的演绎与传递。在中西方文化截然不同的背景下,深入研究中西方建筑雕塑,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了解中西文化,使传统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尉陈.墙垣边的人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07.

〔2〕洪震颐.从文化角度论中西方建筑与雕塑关系的异同[D].景德镇陶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007.

〔3〕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251.

〔4〕陈志华.外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54.

文化比较的西方文化 篇7

关键词:龙,dragon,文化内涵,文化成因

龙在中国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特殊神话形象,中国人一向以“龙的传人”自居,龙的形象及其象征含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是中国文化乃至亚洲文化中独特的文化符号。与之相对应,西方文化中也有关于“龙”的传说,英语中叫做“dragon”,一个常常在翻译时被用来对应中国“龙”的词。然而事实上,西方文化里的“dragon”所代表的神话形象无论样貌特征还是象征含义都与中国的“龙”大相径庭。显然,只是简单的将两种“龙”文化等同起来,无疑会对中西方跨文化交流产生阻碍。因此,研究两种“龙”文化的异同能促进跨文化交流更顺利地进行,也有助于更好地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中国的“龙”文化。

一、中国龙与西方dragon文化内涵对比

1.中国龙与西方dragon形象对比。“龙”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神兽,能行云布雨,具有无边的法力,同时也是传说里中华民族的祖先,受到人们的敬仰。“龙”的形象经过各个朝代的不断发展和丰富,逐渐演化成了今天中国人所熟悉的“神龙”。根据许慎《说文解字》里的记载:“龙,鳞虫之首,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潜渊。”东汉学者王符将龙描述为:“其形有九似∶头似牛,角似鹿,眼似虾,耳似象,项似蛇,腹似蛇,鳞似鱼,爪似凤,掌似虎,是也。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龙的主体形象是蛇,吸收融合了许多其他动物的形象组成了“龙”这一复合形象,而龙身上的酷似其他动物的特征也象征着龙具有超越普通动物的力量,是变幻莫测的神兽。作为深受人们喜爱和敬仰的神明,有关龙的神话传说和文学作品不胜枚举,龙的“家族”也随之扩大。比如,有鳞者称为“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为“虬龙”,无角者称为“螭龙”;“龙生九子,每子不同”等说法。“龙”在中国百姓的心目中,是能兴云降雨,除旱救灾,滋润万物的神灵,能够腾云驾雾,翻江倒海,神通广大。因为司雨,故居住在江河湖海中心的龙宫之中,而龙宫则金碧辉煌,珍宝遍地。

Dragon在西方文化中,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神话形象,经常出现在各种传说和文学作品中,被代表着正义的骑士或英雄击杀。Dragon同样是具有魔法的超自然生物,但与龙的形象却相差甚远。“西方当代学者对神话传说中的龙的形象进行了总结:龙是恒温动物,通常都有翅膀,骨头是中空的,但却很强壮,质量轻。有非常复杂的肌肉系统。除了脖子和腹部,龙的全身都覆盖着发光的鳞片。它用四只强而有力的脚步行,用一对像蝙蝠翼的巨翼飞行。其颜色大致可分为三种,蓝色系、红色系和绿色系。一条龙通常都不是单一的一种颜色。龙以喷火作为武器。有些龙喷出的是冰霜。龙像爬行动物和鸟类那样产卵,小龙破壳而出。”龙总是喜好独居,拥有强大的魔法和力量,一般喜欢居住在山洞中,喜好闪闪发亮的金币和宝石,洞中总是堆满了大量的财宝。

总体形象上中国龙更接近蛇而西方的dragon则更像是翼龙,中国龙是靠自身的神力遨游天际的,dragon显然是靠翅膀飞起来的。龙是行云布雨,受人敬仰的神灵,dragon则是性格残暴,力量恐怖的怪兽,人们对它更多的是充满畏惧。

2.中国龙与西方dragon象征含义对比。龙在中国文化里具有复杂的文化内涵,几乎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论是建筑,绘画还是戏曲,服饰,到处都有龙的身影,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象征。

龙首先是自然规律,尤其是行云布雨的象征,远古时期人们对自然的力量充满敬畏,将其作为保护神崇拜,这种崇拜随后渐渐同祖先的图腾崇拜结合,不同的部落纷纷创造出独有的图腾符号。关于龙形象的起源,有学者认为是不同部落不断融合,将各自的部落图腾合在一起形成的神话形象。不管事实是否如此,龙在中国人的心中确实是自然和祖先的象征。中华民族总是自称“龙的传人”,民间习俗里也有很多将龙和自然联系在一起的风俗,如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象征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人们还有在这天舞龙祈求风调雨顺的习俗。古时候若是遇见大旱,更是要隆重地祭祀龙神,希望负责降雨的“龙王爷”能快些行云布雨,拯救苦难中的百姓。由于这种施恩降雨的形象总是同好结果联系在一起,龙又是幸福祥瑞的象征,在中国哲学中代表原始本质中的“阳”,故常做装饰品以驱邪逐魔。成语中常见的“龙腾虎跃、龙凤呈祥、龙马精神”等都有欢乐、吉祥之意。由于龙是神灵和祖先的象征,自古皇帝就将皇权和龙联系起来,以显示自己的神圣高贵,增加百姓对皇权的敬畏心理,皇帝的一切吃穿用度,衣食住行都有龙的身影,龙也因此成为皇权的象征,还延伸出不同凡响、出人头地之意,因此有“望子成龙”之说。

龙在中国文化中总的来说是象征积极,祥瑞和高贵的神兽,与之相反,dragon在西方文化中几乎是邪恶,残暴的代名词,总是站在人们的对立面上。

如今西方文化中普遍认同的dragon形象,是力量恐怖,性格残暴,报复心强,常常屠戮人类的怪兽。基督教更是直接将其比作恶魔,在圣经《新约》中,dragon被描写为恶魔撒旦的化身,这种形象贯穿各种基督教艺术作品中,dragon作为恶魔的象征被圣徒击杀成为宣传基督教教义和圣迹有效方式。

然而这并非dragon最开始的象征含义,作为基督教诞生前就已存在的神话形象,dragon沦为人类的敌人、恶魔是基督教传教过程中排斥异教的结果。早在希腊神话中,就已经出现了dragon的形象,守护金苹果的龙“拉冬”是堤丰与艾奇德娜的子女之一。它还有一个兄弟,是守护金羊毛的“不眠龙”。希腊神话里的dragon通常是是以凶恶的怪物和宝物的看守者身份出现,并无正邪之分。受希腊神话的影响,dragon具有了喜爱财宝和贪婪的特性。由于dragon的力量强大,维京人将它刻在船头,希望dragon能赐予自己无穷的力量。生活在威尔士的凯尔特人则以一只正直威武,心地善良的红龙作为自己民族的守护神,威尔士的国旗正是绿白条纹背景上的红色巨龙。

被称为欧洲第一篇民族史诗的《贝奥武甫》(Beowulf)是英格兰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民间传说,讲述了日耳曼英雄贝奥武甫与名叫哥伦德尔的dragon搏斗的故事。史诗中毒龙原本盘踞在龙穴中看守着宝藏,因为被偷了一只嵌满珠宝的大盅而惊醒并开始报复。《贝奥武甫》中的dragon是之后欧洲文化中出现的dragon的原型:喜欢囤积并看守宝物、好奇心重、报复心强、会喷火,牙齿中含有致死的毒液。但它并不像之后基督教时代的dragon是杀人的恶魔,只是被人偷了财宝才发起怒来。由于基督教对西方文化的巨大影响,人们普遍接受了dragon是邪恶、贪婪、残暴的象征,同时又不能否认被dragon神奇的力量和魔法所折服。显然,无论正邪,西方dragon同中国龙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简单地将二者等同起来势必会造成文化误读,阻碍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

二、中国龙与西方dragon文化差异的成因

1.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自然环境的不同。中华文明发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这里是典型的温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湿润,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平原广阔,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十分适合农耕,因此形成了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耕文明。传统的农耕极大地依赖于自然,“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想要粮食丰收、衣食无忧,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期待风调雨顺。人们怀着敬畏的心理看待养育着他们的自然,将其人格化、赋予灵性,塑造出拥有无边法力的神明。不过,尽管自然的力量超越人们的掌控,却并不令人心生恐惧。中国人从来没觉得自然是站在自己对立面的,相对安宁和优越的生存条件决定了中华民族始终对自然心存感激和敬重,因此,象征自然规律的龙,成为了滋润万物,代表幸福祥瑞的神灵。

发源于希腊、两河流域的西方文明,自然环境与中国差别很大,地中海北岸地区遍布丘陵,土地贫瘠,耕地面积狭小,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资源的匮乏决定了西方人只能到海里寻求出路,也因此形成了以贸易为主的海洋文明。大海充满了危险和动荡,古希腊人随时都有被海洋吞噬的危险,人们不得不一直与之抗争。一旦征服了海洋,便意味着财富和荣耀。自然既是危险与恐怖的象征,也是机遇和挑战的标志。难怪希腊神话里的dragon都是守护着宝物的可怕怪兽了。

2.“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生态观不同。除了客观的自然环境的不同,中西方不同的生态观也是造成中国龙具有“神性”而西方dragon更具“魔性”的原因之一。

传统中国文化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即天人合一。“天”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文化以“和合”为根本,“天”就具有典型的“和”的特点,既可以解释为具有宇宙主宰意味的“神”,也可以理解为自然万物。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既是自然的产物,也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者是互相统一的整体,因此人应该顺应自然,遵从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老子也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说自然高于道,道高于天,天高于地,地高于人。自然、天地是人效法的对象,它抚育万物,富有神性,人应当敬天礼地。深受这种生态观影响的中国人当然会把象征自然的龙当做神灵来尊敬,“龙”崇拜的形成,是人们依赖自然,尊敬自然,顺应自然的体现,是“天人合一”生态观的具体表现。

与“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形成对比,西方文化在其“二元对立”的世界观的影响下,始终是将人与自然区别对立看待的,没有“发言权”的自然始终处于被分析,被评判的地位。希腊时期对人类的理性和智慧推崇备至,为自然低于人类的思想打下了基础。随后在基督教的影响下,西方最终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观。在基督教看来,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人拥有灵魂,而自然是没有灵魂的,所以人是高于一切自然万物的。上帝创造其他自然万物是为了服务人类的。因此,自然成为身为主宰的人类征服的对象。而dragon这种与自然联系更加紧密的魔法生物,当然会站在人类对立面,需要人类去征服,去打败。

3.“万物有灵”与“上帝是唯一”——宗教信仰不同。中国文化的从根本上侧重的是伦理性而非宗教,宗教从没在中国文化中起支配作用,但这并不是说中国文化里没有宗教信仰的身影,相反,民间的宗教信仰五花八门,教门层出不穷。占主导地位的儒家、道教和佛教,一般被称为中国三大宗教。严格来说,儒家思想并不是宗教,但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根源,道教和佛教都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三者构成一种互动发展的三角关系。儒家思想是是不推崇“神”的,“子不语怪力乱神”,但儒家的“中庸”思想意味着儒家同样不会采取完全反对的极端态度对待“怪力乱神”,而是保持理性的,远离的态度。因此,儒家并没反对和批判百姓把龙当作自然和祖先的象征来崇拜。

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则具有中国文化以中和为根本的那种无所不包的包容性,是典型的多神教,神祗数量众多,认为人人皆可通过后天修炼得道成仙。而佛教则强调“万物皆有灵,众生皆平等”,“众生皆有佛性”,都有可能参透佛法,斩断一切烦恼,得到解脱。不论是道教还是佛教,都没有至高无上的神明和严格的等级划分,这种宽容使二者在面对“龙”这一图腾时,都采取了融合吸收的态度,接受了“龙”的神明身份。

与中国龙相比,西方dragon可没有如此幸运。基督教成为主流之前,dragon也被当作图腾受到很多西方民族的崇拜,凯尔特人的守护神就是一只红色的巨龙。但基督教是一种极端排外的宗教,任何不符合基督教教义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严厉的批判,直至被基督教同化。基督教认为上帝是宇宙间唯一的主宰,只有上帝是神圣的,不能崇拜上帝以外的任何神,dragon的图腾崇拜显然不符合这一教义。为了使人们放弃原有的图腾信仰,dragon被描绘成邪恶的敌人,恶魔的化身,同神圣的上帝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形象逐渐深入人心,从此dragon再难摆脱恶的印记。

中国龙和西方dragon都是十分独特的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能简单的将两者等同对待。中国人一向以“龙的传人”自居,然而令中国人自豪的龙实际上与西方文化里的dragon差异巨大,如何宣传我国的龙文化,如何使世界理解并接受“中国龙”所代表的独特文化内涵,是我们需要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文化比较的西方文化 篇8

名字, 从某种意思上来说只是一种符号, 代表的只是一个人的称谓, 然而, 起名字却不是随意的, 其代表的往往是每个人的愿望, 爱好, 以及名字本身所折射出来的一种文化。从狭义上理解, 名字反映的仅仅是起名字的人本身的教育背景, 性格, 以及世界观等综合因素, 但是, 作为个体的人是生活在社会这个背景之下的, 因此个人的文化, 政治等背景都离不开当时的社会背景, 由此, 我们可以从人们的名字中看出其寄予的涵义。同样, 从广义上来研究中西方人的名字涵义的差异, 就不难发现, 名字背后所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

首先, 中国是一个几乎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 因此, 名字里面很少出现宗教中的人物的名字, 而西方人有宗教信仰, 名字中会出现很多传说中神灵的名字。譬如, 佛教很早就传入了中国, 但是, 我们且不说有多少中国人真正信奉佛教, 就说说名字里, 又有多少人可以给自己的孩子以佛教中神灵的名字来命名呢?也许你会认为, 在中国人眼里, 以神灵的名字来命名是对神的亵渎, 那么, 传说或小说中的人物呢?比如, 《西游记》是一部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古代小说, 是与佛教有关的名著, 但是, 你听说过有人给孩子起名为唐僧、孙悟空或者猪八戒吗?然而, 西方人的名字中很多都是沿用的了宗教传说中的人物的名字, 很多名字都似乎和上帝有关, 有的涵义代表是上帝的恩赐, 有的代表的是上帝誓约, 如Ann (安妮) ———希伯来语, 代表优雅的和仁慈的上帝;Athena (阿西娜) ———古希腊神话中智慧及战争的女神, 雅典的保护神;Lisa (莉萨) ———希伯来语, 意思是对神奉献;Aurora (奥劳拉) ———来自拉丁语, 意思是黎明女神;Christine (克里斯汀) ———古希腊语, 意指基督的追随者或门徒;Dominic (多明尼卡) ———拉丁语, 意思是属于上帝的;Phoebe (菲碧) ———古希腊语, 意思是会发亮之物, 显赫的人, 月之女神。

其次,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 因此中国人的名字中经寄予某种美德, 如“忠、义、礼、信”等;有的名字表示希望健康、长寿、幸福, 如“健、寿、松、福”等。男人的名字和女人的名字也不一样, 男人的名字多用表示威武勇猛的字, 如“虎、龙、雄、伟、刚、强”等;女人的名字常用表示温柔美丽的字, 如“凤、花、玉、彩、娟、静”等。西方人的名字里面也包含希望, 希望他高贵、显赫、神圣、优雅、仁慈、纯洁等。如:Adela (爱得拉) ———德国人名, 代表尊贵和优雅的;Adelaide (爱得莱德) ———德国人名, 代表高贵阶级的;Alberta (爱尔柏塔) ———英国人名, 代表高贵显赫的;Astrid (艾丝翠得) ———丹麦人名, 意思是神圣的力量;Patricia (派翠西亚) ———来自拉丁语, 代表出身高贵的;Alice (艾丽斯) ———希腊人名, 意思是尊贵的, 真诚的;Camille (卡米拉) ———来自拉丁语, 指的是好品性的高贵女子。除了表达高贵显赫, 很多名字代表一种优雅和仁慈, 如:Agatha (阿加莎) ———希腊人名, 意思是善良而美好的;Andrea (安德烈亚) ———希腊人名, 代表有气概, 美丽而优雅;Annabelle (安纳贝尔) ———希伯来语, 表示美丽可爱, 和蔼可亲的女子;Blanche (布兰琪) ———纯洁无瑕的, 白皙美丽的;Carol (卡萝) ———法国人名, 代表悦耳欢快的歌声;Ada (埃达) ———英国人名, 表达的是快乐和美丽;Clementine (克莱曼婷) ———来自拉丁语, 意思是温柔且仁慈的人;Meroy (玛希) ———英国人名, 代表慈悲。除此以外, 纯洁也是西方人特别珍视的品质, 因此很多名字代表了人们对美丽, 纯洁的追求。如:Catherine (凯瑟琳) ———希腊人名, 意思是纯洁的人;Agnes (爱葛妮丝) ———希腊人名, 来自拉丁语代表纯洁高雅和贞节;Karen (凯伦) ———希腊人名, 意思也是纯洁, Candance (坎蒂丝) ———来自拉丁语, 代表热情, 坦诚和纯洁的。

再次, 西方人的名字自古以来就是表达某种内心的美好的愿望, 尽管时代变迁, 但是, 传统的美德一直没变, 名字似乎不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被烙上政治的烙印, 而中国人的名字往往会随着一个时代的变迁和变迁。比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毛泽东领导大家建设国家, 后来又有了学习大庆和大寨精神, 那个时代人的给孩子起的名字都离不开“建国, 建军, 建华, 跃进, 大庆, 大寨”等。到了“文革”年代很多人的名字带有了革命的色彩, 如“文革, 卫兵, 卫国, 红兵, 小兵”等。后来到了上世纪80年代搞改革开放了, 中国人的名字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名字都起个洋名, 如“娜娜, 莎莎, 丽萨, 莉莉, 卢卡斯, 贝蒂, 卡尔”等。因此, 从中国人的名字的变化中, 可以看出中国时代的发展与变迁。

第四, 西方人崇尚自由和民主, 因此, 很多人的名字会沿用自己的父亲或祖父的名字, 这在西方很普遍, 但是, 中国人自古以来, 无论时代怎么变迁, 有一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就是晚辈的名字一定不能与长辈相同, 不要说是和自己的父母或祖父母, 就是和自己的旁亲也不能同名, 否则会觉得有悖常理, 对长辈极其不尊重, 这是因为我们国家深受封建家长制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固有概念。

最后, 和西方人相比, 中国人重视家庭和家族, 因此, 孩子的姓多数都是沿袭父亲的姓。为了表达对家族的尊重, 我们通常是把姓放在名字的前面。而西方人崇尚个性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因此, 通常把名放在姓的前面, 以突出自己。比如, 以中国人的名字“王建华”为例, “王”代表的是家族的姓, 放在最前面;“建华”是名, 放在姓之后。相反, 如果一个老外的名字叫做“Michael Joseph Jackson”, “Michael”代表名, 放在最前面, “Jackson”是姓, 放在最后面。老外通常还有一个中间的名字, 这个名字很少在日常生活中称呼, 一般会在比较正式的场合才会被使用, 比如签署一些法律文件等。

当然, 无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多大, 总还有一些相似之处, 姓名也不例外。比如, 中国人和西方人都喜欢追求美好的事物, 都喜欢一切能够带来快乐的东西, 因此, 姓名中总会包含这些元素, 比如, 中国人喜欢花, 总会有人以花的名字来命名, 如“翠花, 小花, 桂花, 桂兰, 桂香, 茉莉, 小梅, 小菊, 秋菊, 百合, 杜鹃, 海棠, 玉兰, 小草, 雪莲, 玫瑰, 阿朵, 夏荷”等, 老外也有很多以花命名的名字, 如Rose (玫瑰花) , Lily (百合花) , Jasmine (茉莉花) , Lotus (荷花) , Sunflower (太阳花) 等。

另一个相似之处是, 无论是中国人和西方人, 起名字尽量不起那些大家公认的臭名昭著的人的名字, 比如, 中国历史上的奸臣“秦桧”, 名著《三国演义》中的反派人物“曹操”, 这些都是家喻户晓的反面角色, 都是中国人起名字的忌讳。同样, 西方人也会对类似的人物有忌讳。如据美国媒体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 达缅、米拉和凯莉是西方人最惧怕和最不信任的名字, 因为它们和迷信及一些不吉利的说法有关。“达缅”这个名字在调查中居首, 十名受访者中有九人因为联想到20世纪70年代的电影《凶兆》中魔鬼之子而感到不安。仅次于达缅的是米拉, 83%的受访者对其心存迷信, 这可能是因为该名让人联想到英国连环杀手米拉·新德利。紧随达缅和米拉的是另外两部著名恐怖电影中人物的名字———凯莉 (影片《魔女凯莉》, 由茜茜·斯派塞克主演) 和罗丝玛丽 (影片《魔鬼怪婴》, 由罗曼·波兰斯基导演) , 以及《圣经》中背叛耶稣基督的犹大。四分之三的受访者称, 他们会尽量避免与名叫达缅的人约会, 根据这项调查, 最不受欢迎的十个英文名字依次如下:Damien (达缅) , Myra (米拉) , Carrie (凯莉) , Rosemary (罗丝玛丽) , Judas (犹大) , Adolf (阿道夫·希特勒的名字) Pandora (潘多拉, 代表魔鬼) , Regan (里根) , Samara (萨马拉) , Boris (伯里斯) 。由此看来, 不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 在起名字上还是有共同之处的, 那就是都趋利避害, 图个吉利。

总之, 中西方人因为历史的原因, 文化的原因, 或者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不同, 在起名字方面, 有着诸多的差异性。无论是差异也好, 相似也罢, 这个世界都在走向一个大同的世界, 我相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不断融合, 人们会越来越相互理解, 相互学习, 求同存异, 共同发展, 共建和谐。

参考文献

[1]徐江涛.中西方姓名和称呼的差异[J].文学界 (理论版) , 2010, (05) .

文化比较的西方文化 篇9

关键词:筷子,刀叉,起源 (文化背景) ,传统文化,人文情怀

中国人吃饭用筷子, 西方人进餐用刀叉, 筷子与刀叉所代表的餐桌礼仪, 不仅体现了进食习惯的差异, 而且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 进而展现了隐藏在传统文化深处的人文情怀。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 是汉民族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 是世界上以筷进食的母国。筷子文化以其精巧的构思, 独特的魅力, 实用的功能, 成为中华文化中一抹必不可少的色彩。时至今日, 筷子已由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实用功用, 逐渐地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筷子这双简单却奇妙的发明, 深刻地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生动地体现了中华人民的人文情怀。

周婧曾在《筷子里的中国文化》里写道:“筷子体现了中国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性”。自古以来, 中国文化就极力倡导“天人合一”的精神, 讲究效法自然, 崇尚自然。首先, 筷子构造正如八卦中《地天泰》卦中所描述的原理——“乾地坤, 坤上乾下, 和顺畅达”。其外观构造, 呈现一头方一头圆。正如中国古人常言:方的那头象征着地, 圆的那头象征着天。一根筷子足以窥见“天地”奥妙。“方形属于坤卦, 圆形属于乾卦, 如此乾坤之象现矣。坤卦有柄象;乾卦象征着天, 象征着第一。手拿筷柄, 用筷头夹菜, 坤在上而乾在下”。这种言论代表着朴素的自然吉祥的希冀, 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的情怀;其次, 筷子的发展演变, 总的来说, 取材上从最原始的竹子到后来的木棍, 再到兽骨、象牙、美石 (玉石、翡翠、水晶) 、牙骨、金属 (金、银、铜、铁、锡、铝、铅、合金、不锈钢等等) 、稀有珍贵的材料 (虬角、犀角、玳瑁等等) 以及后来一些其他种类的材料 (鱼骨等等) , 均来源于大自然。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中国人尊重自然, 利用自然。筷子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彰显了文明的进步, 也反映了中国人注重力求万事万物和于自然之理, 即所谓“合乎之道”,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再次, 筷子在使用过程中, 与手指灵活地配合、巧妙地夹起菜肴、准确地投入嘴中。一夹、一插、一挑、一拌、一搅、一拨等等, 一系列简单程序化的动作, 对于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来说, 再也娴熟不过, 却也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刻的哲学依据, 富含一定的自然与共的人文情怀。

相比于西方世界工业文明产物下的刀叉, 筷子, 则独具中国本土文化的气息, 是一种原始的天然的工具, 西方人不懂。具体说来, 其中蕴含的原理符合太极和阴阳的理念——“太极是一, 阴阳是二;一就是二, 二就是一;一中含二, 合二为一。”两根筷子, 相互独立, 却又相互依赖, 习惯称呼为一双, 从微小处体现中国人自己的哲学。操作时, 讲究协调与配合。一根主动, 一根被动, 才能夹得稳;一根在上, 一根在下, 才能灵活运转。两根筷子组合为一个太极, 主动的一根为阳, 被动的一根为阴;在上的为阳, 在下的为阴, 阴阳可变, 对立统一, 这就是两仪之象, 也是中国的阴阳原理。最后, 正如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谚语所说的“一根筷子容易折, 一把筷子难折断”, 两根筷子协调配合, 这在传统中国人的心理上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相互合作, 团结一致, 成为了中国人一种独特的处事方式与人文情怀。

刀叉, 作为西方世界工业文明下的产物, 以一种强硬、坚挺的面目走进西方人的视野, 是西方人民在特定文明下应运而生的一种用餐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 刀叉是在西方人们长期的社会实践下一种纯历史的、文化的人类选择。刀叉的出现, 无疑是一种文明的进步, 民族的成熟, 用文明改进了相对粗鲁的进餐方式, 用雅观体现了优雅的举止。用刀配以叉, 是西方饮食文明的里程碑, 体现了进餐方式的改变, 同时彰显了西方社会传统文化孕育下的人文情怀。刀叉的出现要相对晚于筷子, 西方人的刀叉文化经历了四五百年的历史, 是欧洲人工业文明、理性精神的一种最为直接的反映与体现。

熊群花曾在一篇文章里谈到刀叉时写道:“早期的西方人认为:宇宙是空间的存在, 空间的一切都是可分的、孤立的、对立的。同时认识到: 人也是孤立的个体的存在, 人是自足的、自立的;但同时, 人又是独立的, 有自己的尊严。人与自然各自分立, 人要探索、认知、征服大自然。”这种认识彰显了西方世界传统心理中个人主义的精神, 宣扬人与自然对立的关系。是啊, 刀叉文化正是体现了与筷子文化截然不同的理念与追求。首先, 以叉配刀的方式进餐, 两只手的灵活配合:右手持刀, 左手持叉。西方人进餐的动作正是代表了一种分割与匹配, 强调的是一种自我, 注重的是个人独立, 宣扬的是人是主宰。相比于东方世界农业文明产物下的筷子, 刀叉, 则独具西方本土文化的特色, 是一种工业的理性的工具, 东方人也不全懂;其次, 从刀叉的材料上来说, 金属可是说是贯穿了刀叉发展史。金属材料, 虽作为欧洲工业文明下的先进产物, 却在某种意义上, 成为了与大自然的“叫嚣”——金属物为自然环境中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 西方人对其无限度地利用, 也表现了对大自然破坏性的攫取。对于自然的征服, 无疑是西方人个人主义至上的最充分的体现。最后, 刀叉体现了一种永不止息的变换, 不同于筷子的“不变应万变”。不同食物, 匹配不同的刀叉, 按照用途和场合决定刀叉的尺寸。大大小小的刀与叉, 在手上来回地变换组合, 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饮食心境, 这亦彰显了西方世界个人主义的人文情怀。

法国哲学家罗兰·巴特尔在《符号帝国》一文中曾这样对比筷子与刀叉这两种有着本质区别的餐具背后蕴含的道理:“筷子的发明让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 而是成为和谐地被传送的物质。”他称筷子与刀叉相比, “有一种‘母性的温柔’, 筷子, 不切、不抓、不毁、不穿……是在移动一个婴儿时所表现出的那种谨慎的动作, 它是一种力量, 而非一种冲动……”, 一双筷子、一副刀叉, 成为了鲜活生动的民族符号, 承载了两种文明的印记, 象征着不同文化的友好碰撞。凝聚在这简简单单的餐具上的文明, 来源于传统文化的土壤, 滋生于民族心理的人文情怀。

本文指导教师:马秀兰

参考文献

[1]李慧玲.筷子的文化意义与食用禁忌[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8 (5) .

[2]周婧.筷子里的中国文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1 (10) .

[3]零月莹.浅谈筷子文化[J].科教导刊, 2012 (11) .

[4]张吴湖.筷子与刀叉:中西文化符号的比较[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3) .

[5]董毅然.筷子刀叉折射中西文化差异[N].北京科技报, 2004.11, 28.

[6]蔡德贵, 田辰山.三极世界文化差异:下——筷子、手指和刀叉的视角[J].东方论坛, 2007 (2) .

[7]熊群花.从筷子和刀叉看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J].台声新视角, 2005 (11) .

[8]董广杰, 李露亮.魅力与魔力——中西文化透视[M].中国纺织出版社, 1999.

文化比较的西方文化 篇10

西方当代家族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和对劳动力的吸纳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家族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管理模式发生了一系列变迁。西方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呈现出不同特点,对其特点进行归纳和比较,寻找其差异化背后的根源。

一、美国家族企业

美国家族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占总数90%以上。家族企业对新增岗位贡献率占78%,吸纳劳动力占65%,创造GNP的50%以上。上市公司中家族企业占43%,前500 家大型企业中,家族企业占175 家[1]。美国家族企业的管理方法与模式,对社会生产率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福特将泰罗制移植到轿车生产中,开创了福特制这种现代企业大规模生产方式,遵循三原则:脑、体力劳动分开;分工高度专业化;寻找最佳生产模式。该模式在降低轿车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了工人收入,实现了供需的良性循环。

杜邦公司通过经营委员会,开创了由领导集团来取代个人决策的先河。该分权化组织变家族伙伴领导为经营委员会的集体领导。企业规模的扩大,公司创立了杜邦管理模式,即财政集中、管理分散,集中和分散相结合。下属机构独立核算,分散的人员由公司统一领导,结合为紧密整体。该模式先后被杜邦、通用汽车公司及世界各国企业所效仿,极大提高了企业生产率。

控制权与家族关系是家族企业的两大要件。控制权的直接表现是公司股权,许多家族企业从创立到发展壮大一直在处理控制权问题。控制权对家族的意义在于,一方面是掌握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家族企业创始人几乎都有强烈的控制企业业务的欲望;一方面是家族繁衍的直接表现,是家族进化的“本性”外部化的结果[1]。如电脑大王王安和福特汽车公司的亨利·福特,都表现对控制权的强烈欲望。

家族企业初创阶段,资金、技术的原因,几个合伙人共同出资和技术投入,一起经营管理,每个合伙人的控制权相当。如1859 年约翰·D·洛克菲勒成立第一家公司时,与其合伙人克拉克各出资2 000 美元对公司进行控制。1903 年福特汽车公司成立,福特和麦肯森为公司共同控制人,各占25%股份。随着企业壮大,亨利·福特逐渐提高持股比例,并最终完全掌握公司控制权。20 世纪初,洛克菲勒家族也掌握了公司总额50%以上的股份,取得了绝对控制权[1]。研究表明,家族企业平均寿命23 年,延续两代的占39%,延续三代的仅占15%[1]。产权的过分单一成为家族企业延续的瓶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化和法人化已成美国家族企业发展的趋势。

二、欧洲家族企业

家族企业是欧洲一种普遍的企业模式,对社会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超过10 亿美元的家族企业在欧洲逾20 个。家族企业在英国最大的116 家公司中占29%,法国家族企业占最大的200 家公司的50%[2]。家族企业产值占总产值65%以上[1]。在长期发展中,部分家族企业失去了对企业的控制权。有近二百年悠久历史的克虏伯公司,在1967 年将公司所有权移交给基金会组织,家族退出了对公司的掌管。成立于1851年的路透社,在1915 年家族脱离企业。

欧洲家族企业多采用以下组织结构模式:产品部主导全球混合结构管理国际业务模式;控股经营公司对国际业务进行分权经营模式。

德国拜尔公司采用第一种管理模式。监事会和管理局为最高管理层。监事会职责为选择和监督管理局。管理局为最高执行机构,有成员9 名,下设投资、营销、生产等多个委员会。公司组织由6 个产品区共25 个产品组来运行[1]。产品区为全球结构,领导负经营责任,对管理局负责。公司总部设职能部门,为各产品区、产品组等单位提供职能服务和政策指导。此外,飞利浦公司、法国阿尔卡泰尔—阿尔斯通公司、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等也都采用该组织管理模式。第二种模式是公司规模扩大、国际化程度提高情况下母子结构的延伸。采用该组织模式的公司,拥有大量控股经营公司。每个经营公司独立经营,经营公司与母公司为利润关系。

欧洲家族企业经历了家族紧密控制企业、放松控制权、现代企业转型三个阶段。一项对法国的调查表明,因有家族控制传统,全国大公司中有2/3 为家族企业部分或全部控制,其中1/4 为某家族或几个家族直接管理。欧洲68%的企业,主要行政人员来自家族的委派。“许多企业家具有创建百年企业的理念。欧洲家族企业前行的动力来自其根深蒂固的对企业控制的欲望。如果在增长与控制二者中选样一项的话,许多家族企业宁愿放弃增长的机会,也不愿意将控制权拱手让出。”[1]

在公司治理方面,欧洲家族企业普遍实行雇员参与制。在德国,雇员可以进入家族企业监事会。在法国,雇员可以进入企业的董事会。大多数家族企业建立了企业委员会制度,雇员参加企业委员会来参与公司治理。雇员参与制保障了劳资双方对话,缓和了劳资矛盾。监事会或董事会,使资方适当关注职工利益。有助于职工了解公司经营策略和境况,给予公司谅解,促进劳资合作。保证了公司经营的合理、合法性。职工出于自身考虑,对公司经营合理、合法性予以关注,保证了公司正常、合理远行。有利于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1]。

三、日本家族企业

日本家族企业有几百年历史,明治维新后,家族企业发展达到了高峰,诞生了如松下电器、丰田汽车、本田摩托等大型家族企业。中小企业基本都是家族企业。制造业占工业的99%,而在1980—1991 年,日本制造业附加值的55%为中小企业所创造。家族企业对日本经济的贡献可见一斑。1993 年日本中小企业648.43 万家,占企业总数99.1%,吸纳劳动力4 000 万人,占就业总人数的78%[1]。

日本家族企业按照发展阶段由低到高,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边缘型家族企业。这类企业以补充家庭收入作为目的,属于副业型。家族成员在不影响主业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和闲置人员进行企业经营。在家族企业中占32.5%。(2)创业期家族企业。企业目的为维系家庭生产,属于维持生计型。家族成员即使企业管理者也是生产者,企业和家庭财务、利润和工资彼此不分。在家族企业中占12%。(3)成长中家族企业。按照现代公司制来建立的企业,家族成员为经营主体,属于标准企业型。企业与家庭财务、利润和工资相分离。在家族企业中占34.1%。(4)接近社会化的家族企业。企业领导人由家族成员构成,管理者和从业者为家族之外聘用人员,属于现代企业型,在家族企业中占21.4%[1]。

在日本家族企业中,企业治理结构呈现出“两权不分”的特征,“业主制”与现代企业“股份制”有机融合。调查发现,家族企业大多数掌握在创业者家族和亲戚手中,由此也很少出现西方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

家族企业注重培养员工的“忠诚心”。在雇佣制上,普遍实行“终身雇佣”,使员工一朝进场,终身为家,形成了稳定的职工队伍。在分配制度上,多采用“年功序列制”,注重员工对企业的长期忠诚和贡献。生活福利上从员工需要出发,加强员工安定感。为了从制度上保证职工的忠诚心,实行“员工持股”。企业设立员工持股会,帮助员工积累资金,购买公司股票。据调查,上市公司中实施员工持股率企业高达92.4%[1]。由此稳定了股东,增强了员工归属感,调动了积极性,帮助员工强制性储蓄,日积月累,形成个人财产。

四、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差异的文化根源

美国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特点,根源于美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个人主义。自主、自决、自负其责成为其核心价值观。美国文化深深影响到美国家族企业。个人主义价值观促进了美国家族企业的兴起,自由竞争的观念推进了家族企业的发展与壮大。机会均等观念促进了家族企业管理人员结构的改变。家族成员不能垄断一切管理职位,推动了企业从家族外引进管理人才,改变了管理人员结构。个人主义的派生观念是重视个体生命。美国家族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生命权,因工致残、致死的均得到公司的全力照顾。企业“参与制”体现了个人主义对每个个体存在的尊重。

欧洲文化的理性特点直接影响到家族企业的多样化经营。强调理性与科学、逻辑推理与分析的理性主义,使欧洲家族企业为分散和减少经营风险,实施多样化经营。主张自由、平等、博爱,提倡个性解放,崇尚个人价值观的欧洲人文主义精神影响下,欧洲家族企业非常尊重雇员,重视其安全与福利,识才、爱才、用才。人与人之间的大规模分工合作,没有“信用制度”的支持是不可能存在于家族或血缘关系的支持范围以外的[2]。欧洲大部分国家属于低信任文化[3],信任只存在于血缘关系的群体内。因信任度不高,家族成员之外难以形成合作关系,欧洲家族企业比美国更加普遍,由此以中小企业居多,而少有大型家族企业。异质性是欧洲文化一个重要特点,文化的国际化交流使欧洲家族企业跨国界运作非常普遍。

根源于中国儒家学说的“家”理论,直接导致日本家族企业十分倡导“家族主义”。以企业为家成为日本企业一大特色。日本家族企业中,血缘会对成员的地位产生一定影响,但不是绝对影响。日本对家族的延续看重的不是血缘和血脉,而是家名。注重家族名义的延续。日本对家的理解,不注重血缘关系,而更多是作为家族经济共同体来看待。正是这样的家族观,家族企业大量使用外人,而且控制权也愿意交给外人。日本家族文化观支配下,企业生命周期普遍较长。企业和谐按照家庭标准来要求,并由此产生了“终身雇佣制”、“年终序列工资制”、“企业内工会”的日本经济管理三大支柱。

摘要:西方当代家族企业具有各自不同的管理模式。通过美国、欧洲和日本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比较,发现其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产生差异的主要根源。美国文化的个人主义,欧洲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日本文化的家族主义、不同民族的信任度等,均形成了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规模和生存周期,并深刻影响着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

文化比较的西方文化 篇11

关键词:西方文化入侵;中国企业文化构建;影响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5000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魅力和强大影响力的灿烂文化,理应成为中国企业构建优秀企业文化的源泉,但从鸦片战争开始的“洋务运动”、“西体中用”到后来“五四运动”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中国人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先进技术,变革图强的同时,也开启了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影响、渗透乃至侵略的大门。这种渗透乃至侵略导致一部分企业,特别是涉外经营企业,认为中华文化落后,不适应现代企业经营,在企业文化的构建过程中常常照搬西方文化中的一些道德观、价值观,反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就是产品设计参照西方标准,产品生产仿造西方产品,忽视东方文化具有的独特魅力,在失去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失去了企业经营的自信,导致企业创新能力降低,竞争力下降,甚至成为西方企业的附庸。

一、西方文化的入侵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在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的国门的同时,西方文化也开始了入侵中国的步伐。从教会、买办企业到不平等条约,从官方到民间,西方文化的身影无处不在,基本上所有技术先进的物品都被冠上“洋”字,西方先进,中国落后的观念逐步成为人们的固有观念。

现代中国虽然已然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上的成功并未带来文化上的自信,中国政府虽然通过在世界各国开设“孔子”学院来宣扬、推介中华文化,但一部分人心中中华文化过时、落后的观念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各国也加强了文化上对中国的影响和渗透。西方文化的侵袭正步步紧逼。

(一)思想观念的入侵。基于中国落后的现状,中国积极从西方寻求救国图强的方法,引进西方的思想、观念和制度,西方的思想文化良莠不齐的一齐涌入中国。很多人抛弃中华传统的“仁爱”、“礼、义、廉、耻”等思想,遵循西方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片面追求西方的民主、自由,实用主义,主张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泛滥。很多企业只重自身利润的获取,忽略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忽视公平正义,违背企业道德造假贩假,破坏环境,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二)生活方式的影响。(1)饮食文化。中西饮食文化各自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中餐重色、香、味、意、形,西餐讲求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可以相互交融和补充,给人们的生活增加选择,使人们的饮食更健康。但一部分人出于崇洋的心理,过度放大中餐的缺点、褒扬西餐的优点,以吃牛排为时尚,以喝洋酒为高档,片面认为西餐是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2)日常礼仪。在西方文化的侵蚀下,中华传统的“拱手礼”基本消失,西方的单膝跪拜礼、钻戒已成为中国年轻人必备的求婚方式,白纱代替了红盖头,西装、领带成为中国人的正装,日常交往礼仪弥漫着西方文化的气息。(3)节日文化。节日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韩国把首都“汉城”更名为首尔,把中医称为“韩医”,抢注“端午”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一种想摆脱汉文化的影响,保护自身拥有的文化,树立民族的自尊和自信心。由于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中国人过“洋节”蔚然成风,不记得“二十四节气”大有人在,不记得“情人节”、“愚人节”和“圣诞节”人绝无仅有。

(三)文化产品的输出。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侵略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是文化产品的输出和垄断。从西方的歌曲、书籍、影视剧到各种娱乐活动,西方文化产品以其强大的创新能力、表现能力、资金实力和宣传能力,占领了很大的中国文化产品领地。很多人不读《论语》、《诗经》,却必读西方名著,不看内地影视剧,却对欧美电影、韩国电视剧晶晶乐道。伴随着文化产品的输出,西方的语言、文字、思想理念、道德观、价值观便随之影响着我们。

二、西方文化对企业文化构建的影响。

(一)物质文化的影响。(1)企业标识的影响。中国很多企业的标识仅仅是把西方很多企业的商标的字母或图形换个方向和形状。(2)员工形象的影响。企业管理阶层和车间工人之间已经严格按西方的白领和蓝领在着装、待遇、甚至彼此之间的关系都已经和西方保持一致。(3)建筑和环境影响。西方建筑风格在中国企业已很常见,很多企业一味向西方靠拢,甚至出现了很多仿西方标志性的建筑和很多奇形怪状的楼房。

(二)制度文化的影响。(1)管理体制的影响。中国的企业学习了西方来源于古代制约王权为目的的法治思想,在管理体制的设计上吸收了利益为主,多方参与、相互制衡的思想。在这种体制特征下,公司的事务常常采用委员会模式来决定。这种体制模式固然保证了公司决策由多数人、大股东决定,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但是由于相互制衡的影响,企业的执行力低下。(2)组织结构的影响。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和人员素质与西方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很多企业盲目的学习西方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造成了管理层对下级部门影响力降低、控制权减弱,影响了企业经营行为的效率。(3)员工行为规范的影响。受西方文化中的人本位、金钱观和理性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企业在对员工行为进行规范时,弱化集体的观念,重视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鼓励员工个性的释放,鼓励员工之间的竞争,虽然对有利于提高工作业绩,但对员工之间的关系和团队的凝聚力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精神文化的影响。(1)企业哲学。企业管理强调理性,强调制度管理,压迫人性,抑制人与生俱来的情感;功利主义广泛应用,员工个性得到发挥,冒险行为增加,给企业带来风险。(2)企业价值观和道德观。西方文化重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功利的道德观念,导致很多中国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只重企业利益,忽视社区和整个社会的利益,违背道德,排污破坏环境,造假坑害顾客,只重眼前,不管以后,给企业长远经营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3)企业精神。对西方文化简单的“洋为中用”,导致西方企业精神的水土不服。“理性优先”的精神虽然对企业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有了很大的保证,但同时这种精神强调规则、秩序与逻辑程序,严格按照规则办事,忽视人际情感需求。“个人主义”虽然也刺激了员工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积极创新,但也有员工恃才放旷,不服管理,频频跳槽,影响企业稳定。

总之,由于国情和企业员工素养的不同,中国企业简单的照搬西方文化来构建企业文化可能在短期会使得企业获得发展,甚至扩大对外经营规模,但从长远来看,从新时期企业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来看,以西方文化为主要来源构建的企业文化并不能适应中华文化大环境,不利于企业构建自身的特色并形成企业在文化上的优势,从而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中国企业文化的构建,必须以中华文化为主要来源,部分吸收西方文化中有益的因素。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走出仿造之路、造假之路,走上具有独特文化魅力的自我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涂明详.从东西方文明差异看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J]. 经济问题探索.2002.05.

中西方文化传统比较与创新教育 篇12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它植根于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民族性,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理性地从民族文化传统对比分析入手,进行创新教育,是一个颇有意义的课题。

1 中西方文化传统的特点与创新教育

文化传统是指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链接。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1991)认为,传统的涵义应该指世代相传的东西,即从过去衍传至今的东西,它不仅表现为物化遗传,更多的是通过这些物质而蕴涵的精神、理念、规则、秩序和信仰。文化传统受社会、哲学、思维、政治、经济、生存环境等深刻影响。中西方文化传统的渊源、背景不同,决定了各自的文化差异,给现代人的创造、创新及创新教育带来不容忽视的差异和影响。

1.1 哲学上的殊源,使我们顺应自然规律时不善于“挑战”

中西方传统哲学因为生存环境、社会状况、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个性。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人们认为自然之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主宰整个宇宙万物,使人们不思去征服自然,而是听任自然的摆布,对自然产生一种崇拜、迷惘、甚至惧怕(王利红,1996)。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基础上所产生对自然恐惧的心理,削弱了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浓厚兴趣,扼杀了人们去探索自然和揭示自然科学规律的才智。这种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实质是做人治人之学,受其指导者更注重和顺应自然节奏,遵循自然规律,同时也形成了守旧复古、循规蹈矩、求实中用的思维方式,而不善于对自然的探索和科学的追求。

西方哲学的源头在古希腊。与中国的农业文明不同,古希腊贫瘠的土地和优越的海洋资源造就了盛极一时的商业文明。海运、捕鱼、采矿必须与大自然进行搏斗,这就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立意识。对人来说,大自然需要驾驭征服,人与自然关系越紧密,所出现的无法解释的现象就越多,这就不断促进人们去思考和探索。“知识就是美德”、“知识就是力量”,哲学就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经验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对知的追求。所以西方哲学则以本体论和认识论为基本内容,强调天人相分,以求实求知为主旨,带有科学精神和宗教幻想,充满理性色彩。由于天人相分,也便衍生出一系列的二元并立,但归根到底正如恩格斯所总结的,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这种商业文明衍生出的哲学观不同于农业文明的哲学观,以契约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家族社会结构,以个人主义取代了群体主义,以法律调整取代了伦理道德的调整(叶碧如,2000)。在这种哲学思想影响下,西方民族个性自由、民主精神得到了充分发展,同样形成了可以不受任何约束的探索自然的品质。

中西方哲学的分野决定了各自民族在面对自然、科学时的态度,中国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有其固有的存在理由和积极意义,但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在创造、创新意识上面必须合理吸收西方人面对自然、科学时的那种执着、张扬、大胆的积极哲学观。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国际化、现代化进程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有一种紧迫感和差距意识。

1.2 思维上的差异,使我们长于认识世界而疏于解释世界中国人的思维

从诸子百家起,就比较擅长于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删繁就简,整体把握。“大道化简”、万变不离其宗、以不变应万变,成为智者的最高境界。一部《易经》,研究了几千年,仍有道不明、说不清之处,一幅最简单不过的阴阳图,涵盖了世界的大千万象。在这样的思维境界中,少注重条分缕析,排斥泾渭分明,竭力维护说也说不透,想也想不够的状态(曾德昌,2001)。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推崇朦胧、写意、含蓄的美,强调在和谐中去体悟达观,独钟对整体的直觉、体验、领会和顿悟、修养、践履。西方人的思维方法从最初就把着眼点放在大本大原问题上,注重由一般到特殊的演绎逻辑推理。德谟克利特认为:找到一个关于因果必然的说明比获得一个波斯王位还重要。可以说,在西方文明的一开始就比较注重科学的理性的教养,西方的祖先总爱把自己放在世界的对立面,用自己智慧的头脑和眼睛去观察思考一切可以或可能被观察思考的事物,由想象而本质,一旦有蛛丝马迹便要追根究源。

创新教育是要突破传统,去对未知领域执着追求和积极探索,因此如何在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吸纳外域思维特点,是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必须注意和研究的切入点之一。

1.3 政治模式的不同,使我们易受权威影响而少个性张扬

古希腊文化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给人们提供了充分自由:身体的自由尤其是思想的自由。人们可以在无垠的宇宙和神秘的大自然中自由地驰骋畅想,去探索自然的奥秘,揭示自然科学的规律。在这种政治制度下,因为商业的繁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自由人有充足的时间及轻松的精神去对自然万物持有十足的敏感、爱好、惊奇,并孜孜不倦地去探索研究(启良,2001)。

相比较,中国有着漫长的封建专制制度,这种专制制度以等级特权为特征,少数地主阶级统治着绝大多数农民阶级,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统治,除了实行严刑之外,还不断鼓吹和完善封建道德体系,使人们按照封建伦理道德来完善自己的品德,追求所谓的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在这种制度下,统治者可以一言九鼎,一手遮天;被统治者人微言轻,可以任意草菅,既没有人身自由,也没有学术自由,思想被禁锢奴化,弃农经商属歪门邪道,工艺技术贬为“淫技奇巧”,一切必须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不容许逾距蹈规,犯上作乱。这样的政治背景熏陶,严重消蚀了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对科学的好奇心。如今封建制度已经消失,但封建专制对人的意识影响还存在,不可否认,满足现状、安贫乐道还在束缚着我们想象的翅膀和创新意识,创新教育需要一定的反叛精神和个性张扬,没有宽松良好的环境就无所谓创新。

1.4 文化背景的反差,使我们习惯于接受性学习而轻发现创造性学习

与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是西方文化的民主性。在这样文化影响下,西方自由人可以充分地享受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人们从关注周围开始,去自由探索世界万物,去审视自己的生活及社会万象,在此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和科学分析的态度,养成了敏锐观察力和在比较中认识事物的思维习惯,经过历史的沉淀,形成了西方人科学的民主性格,因此也涌现了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推动西方科学技术乃至人类科学技术的向前发展。

纵观中国封建社会,随着封建专制不断完善和加剧,在文化上也由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过渡到封建大一统的儒学一枝独秀。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在文化上完成了儒学为正统文化的专制主义。重伦理,轻科学,重经典的考订,轻生产技术及自然的探索实践,即使是在某些领域的发现已达到较高的认识水平,也被统治者视为左道旁门,不务正业。这种专制文化影响到教育,形成了教育史上重文轻理,重接受学习,轻发现创造,重引经据典,轻实践研究的传统,好学生的标准就是听话顺从,守规中矩,俯首贴耳。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这样的文化背景,这样的教育传统,这样的学生,是很难适应现代化、国际化要求的,难以在创造创新上有所突破、展现才干。

2 扬长避短,树立创新教育的战略理念

传统不应该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它在连结和传衍过程中会发生变异,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并对异质文化吸收和兼容。这样才能使传统勃发生机,变得更充实、更有价值、并不着痕迹地融入现在,成为活的传统。毋庸置疑,在社会国际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确实有禁锢我们的一面,而且这种影响可以说是渗透到骨子里的深刻影响。中国文化传统只有融入西方文化传统的积极因素,才能焕发新的活力。我们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瑰宝,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外域文化传统的璀灿。创新教育,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确实从理论观念和行为模式上取得了可喜成果,但总感觉表层多,形式多,模仿多,急功近利多,微观效应多。从哲学的观点看,量变引起质变,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势必要引起质的飞跃,创新教育正面临着一道需要突破的“屏障”——传统和理念上的突破和超越。

3 结束语

通过中西方传统文化的比较,我们需要在继承我们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吸取西方理性的传统文化,积极探索,以促进创新教育的开展。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建立创新教育战略意识,弘扬创新精神,努力塑造学生良好的创新人格,在教会学生掌握各门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理性地思考。

参考文献

[1]E·希尔斯.传统论[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2]姜希星.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跨文化教育[J].石家庄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报,2004,(9).

[3]启良.西方文化概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

[4]王利红.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研究生专刊).

[5]叶碧如.中西哲学境界的基本差异及其共同趋向[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6).

上一篇:顶升施工下一篇:地下建筑结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