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比较知识点

2024-05-29

中西文化比较知识点(共8篇)

中西文化比较知识点 篇1

一、在英语状语从句学习中,有一种从句是由:原级:as…as(和……一样),not so(as)…as …(和不一样);比较级:more…than(更);最高级:The most…in/of, the + 形容词+est…of/in。常用引导词:as(同级比较),than(不同程度的比较);特殊引导词:the more … the more … ; no … more than;not A so much as B引导的,由这类词引导的状语从句叫做比较状语从句,主要运用于形容词和副词的原级、比较级及最高级的句子之中。

二、1、as/so + 原级 + as;它的意思是, 和......一样,(其中 as/so 是副词,意思是“同样地”,后一个 as 是连词),如:

My hometown is as/so beautiful as Hangzhou

我的家乡和杭州一样美。

2、no + 比较级 + than ,它的意思是,最多和......一样,只不过,如:

I have no more than two dollars left in my pocket.

我口袋里只剩下两元钱了.(有钱少的含义)

3、not more than,不多于,如:

I have not more than two dollars left in my pocket.

我口袋里顶多还有两元钱.(没有钱多钱少的含义)

4、no less than 不亚于,至少和...一样,如:

He has got no less presents than I did last time.

他收到的礼品不亚于我上次收到的.(有收到多的含义)

5、not less than 不少于,如:

He has got not less presents than I did last time.

他收到的礼品不少于我上次收到的.(不包含多或少的含义)

6、比较级 + than,比...优上,如:

Our class is bigger than yours.

我们班的规模比你们的大.

7、the 比较级 + the 比较级,越如何就越如何,如:

The more we can do for you,the happier we will be.

为你们做得越多我们就越感到高兴.

8、less + 原级 + than,不如,比...较差,如:

This kind of food is less expensive than that one.这种食品不如那一种贵.

9、not so + 原级 + as,不如,不及,如:

The film today is not so interesting than the one yesterday.

今天的电影不如昨天的那个有意思.

10、than 比,as/so ...as 和...一样,the more...the more 越...越...

三、比较状语从句从某种角度上说,它也是一种方式状语从句,它通常可和以下关联词来引导as(或so)...as, than, according as, in proportion as等。

1. He woke up as suddenly as he had fallen asleep.

他醒来得和入睡一样突然。(第一个as是副词)

2. I have never seen so much rain as fell that February.

我从未见过像那个二月那么多雨。(否定结构常用so…as, 也可用as... as)

3. Man developed earlier than people think.

人类的出现比人们所想的要早。

4. He moves more slowly than his sister does.

他行动起来比他妹妹慢。

5. The youth of today are better off than we used to be.

今天的年轻人比我们过去的境况要好。

6. You may go or stay, according as you decide.

是去是留由你自己决定。

7. You will be praised or blamed according as your work is good or bad.

你受表扬还是责备得看你的工作好坏决定。

8. Men are happy in proportion as they are virtuous.

人之幸福与德行成正比。

9. Some people are happy in proportion as they are noticed.

有些人越受到注意就越高兴。

10. This book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of the three.

这本书是三本中最有趣的。

11. This road is the busiest street in our city.

这条路是我们城市最繁忙的街道。

12. Food is to men what oil is to machine.

食物之于人,犹如油之于机器。

中西文化比较知识点 篇2

关键词:文化传承,知识探究,书院,高等研究院

中国传统书院 (以下简称“书院”) , 经宋代兴盛, 清末废止, 历史源远流长, 硕学鸿儒、自由讲学之风气, 使一代代学者心向往之。书院的兴起, 开辟了理学思想发展的高峰。比如, 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南麓白鹿洞书院, 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 合称为“中国四大书院”。代表了书院发展的兴盛, 传承了中华学术的血脉, 其兴也勃焉。梁启超曾这样谈起书院的成立, “一面求智识的推求, 一面求道术的修养”;胡适也说过, 书院的精神“大致有三:代表时代精神。讲学与议政。自修与研究”。因此, 中国古代传统书院, 一方面代表了中国经学传统, 对奠定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另一方面, 对打造思想自由及兼容并包的学术风气也使后世学人津津乐道。从学术角度上看, 书院之精神气质与西方现代大学推崇研究高深学问、学术自由之目标契合。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人文化成—中国传统书院的特色

中国传统教育之精神, 重人文道德而轻实用技术。自儒家孔孟以来, 修齐治平, 其开端之处在修, 通过个人之修身齐家, 进而治国平天下。而书院作为教育的机构及文化传承的载体, 其文化精神传承了儒家经学之传统, 无论从导师、课程、授业、问学之方式方法, 承袭中国传统教育之特色。如胡适曾说:“中国书院的组织, 是以人为中心的, 往往一个大师以讲学行谊相号召, 就有四方学者龢然从风, 不但学问上有相当的研究, 就是风气上也有无形的转移, 如朱文公的白鹿洞, 胡定安的湖州, 都是一例”;陈平原认为:“中西教育观念的差别却是实实在在的。依晚清以来通行的说法, 后者重知识传授, 前者重人格修养。”纵观历代中国书院, 具有私人讲学特色, 经费自给自足的特点, 同时, 一般有一位道学问品行出类拔萃者任“山长”, 而四方学子慕名追随学者而来。学依人而教, 人依学而效, 形成独特的书院治学及研究特色, 学者自由讲学、自由著书立说, 不同学术观点及教学方法在不同的书院中存在, 并依书院“山长”治学特色而形成不同学派, 更进而开创一地方之学风。正如胡适所说, 自修与研究, 讲学与议政, 独立办学独立思考, 正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所追求的目标, 通过传统书院而实现。

中国知识分子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 富有家国情怀。如孟子“舍我其谁”的精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湖南岳麓书院“风声雨声读书声, 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等传诵千百年的格言警句, 传递的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民族气节及经国济世的情怀。书院的变革, 至清末民初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 清政府苦思救国良策, 兴洋务运动, 废科举兴学堂, 将中国传统书院统统改造为西式学堂。对此, 胡适曾说“:书院之废, 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一千年来学者自动的研究精神, 将不复现于今日”。笔者认为, 中国传统书院, 其精神核心在于为学术而学术, 而不在于科举。学子求学其间, 在于求学问而不在于求出身。这种精神, 正是当代中国大学在市场化浪潮下被功利主义浮躁之风侵蚀的学术所缺乏的。因而也是当代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书院所津津乐道的人文化成的“文化精神”。

二、高端冲刺———西方高等研究院学术研究之特色

正如前文所说, 中国自洋务运动以来, 在教育领域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实行了全面西化, 延续数千年的书院被西式学堂所取代, 连同书院的文化精神内核也被西式学堂、大学的高效实用人才培养文化所取代。在书院存废的过程中, 虽然有师夷之争及体用之分的争论, 但西方大学其科技发达、技术领先、学术独立却是不争事实。书院之废除如同科举制一般, 被认为是落后于时代的, 国人纷纷求学于西方, 因此之后才有蔡元培负笈德国而办北京大学, 形成“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之特色;也有庚子赔款而建立起来的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 从而奠定了当代大学高等教育之基础。西方大学其追求真理、理性至上, 研究高深学问、追求学术自由的特色正好与中国传统书院追求道术修养和人文化成, 形成互补。如两者互相融合, 取长补短, 对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及开拓人文教育领域研究, 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西方大学独特的高等研究院, 对推动高深学术研究及科技进步的影响力, 是中国传统书院所无法达到的境界。

伯顿·克拉克认为, 大学具有三项基本功能:一是人才培养, 二是科学研究, 三是社会服务。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大学对提高人口素质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 大学原有的追求真理、为学术而学术以及研究高深学问的职能在当代以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为核心价值观的大学建设当中, 有被弱化的危险。从20世纪60年代起, 高等教育开始离开精英教育的轨道, 向大众化乃至普及化的方向发展。为应对大学的研究高深学问职能弱化的危险, 西方大学除了对大学进行分类管理之外 (既有社区学院, 也有教学型大学, 也有研究型大学) , 在大学内部, 建设以科学研究且主要是基础理论的研究, 而不以培养人才和应用研究为主要目的的高等研究院以推动高深学问研究的深入发展, 并且为一流学者提供自由研究、自由讲学的平台, 有效推动和保护了大学研究和精英教育的延续。著名的高等研究院比如爱因斯坦所在的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 在中国也有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复旦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等等。

三、融合借鉴———书院与高等研究院之异中求同

作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书院和西方高等研究院, 本身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有起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中国传统书院偏重于人文而轻实利, 其核心价值是“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是“大学之道,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是西方高等研究院偏重于科学而轻人文, 其核心价值是“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有鉴于此, 在当代高等教育提倡“通识教育”和“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 书院和高等研究院的融合互补, 有利于大学培养“通才”, 也有利于大学对人文和科学教育的和合互补。

从文教精神的传承上看, 中国传统书院重学轻术, 重文化传承轻人才培养;西方大学高等研究院重科学轻人文, 追求终极真理和高端科技轻文化影响。中国书院规模小, 经费自给自足。往往由著名学者创建, 集讲学、藏书、著述等功能为一体, 学在民间, 私人办学特色鲜明。因其与官学明显不同且不受政府制约, 其学术研究独立自由。也因政府不给予资助, 书院创建人因为经费问题, 更多的是传承中国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经国济世的“入世”学术研究精神, 通过治学而影响社会, 而不以人才培养为目的。

从研究目的和研究层次上看, 与中国传统书院不同, 西方大学高等研究院建立之初便有明确的目的, 即“为学术而学术”、“研究高深学问”、“追求精英教育”, 是一种对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大众高等教育精神的开拓发展, 保留了古典西方大学的文化精神, 从这个角度上说, 也可以说西方高等研究院传承了古典大学精英教育及追求真理的学术传统;同时, 不同于中国传统书院对人格修养和国家治理的强烈关注, 西方大学高等研究院更多的是关注自然科学前沿及基础理论研究, 但不追求产学研用的“短平快”研究, 更多的是对终极真理的高深研究。并且, 近年来, 部分综合大学也建立了人文高等研究院, 以强化对人文社会科学前沿研究。

以上只是对中国传统书院和西方大学高等研究院的简单比较。可惜的是, 中国传统书院自清末洋务运动废科举兴学堂之后, 已不复存在, 但直到现在, 书院精神还一直为传统知识分子所津津乐道, 其自由讲学的精神, 其融洽的师生关系, 坐而论道、文化传承正是当代中国大学在追求排名、求全求大、学术功利化的背景下所欠缺的。而高等研究院在西方大学中方兴未艾, 极大地推动了西方学术的发展。但正如尼采对文艺复兴高扬人性的旗帜, 以人性取代神性取得压倒一切的胜利的现象, 高呼“上帝死了”。现代西方大学, 在高等研究院崛起之后, 也要避免以唯科学主义、唯技术主义压倒一切的现象。在高等教育场域, 探索集中国传统书院“润物细无声”的文化特质及西方大学高等研究院“纯粹的研究”的学术气质视域融合的机构, 以逼近发生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学术与文化、学术与人生等各种现象的真实, 改进未来形态的高等教育机构。

参考文献

[1]杨韶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2]蔡怡.道德领导——新型的教育领导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在比较中把握知识的本质 篇3

[关键词]数学教学 比较 本质 图形 放大 缩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1-032

比较是确定研究对象共同点和不同点的一种方法,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下面,我以“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组织三次比较,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抓住“变与不变”来认识和理解知识的本质,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教材编排的意图在于使学生认识数学意义上的放大与缩小现象,能利用方格纸将简单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和几何变换的思想,并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第一次比较:

1.引入放大和缩小

师(实物投影展示):我们可以把字放大或缩小。(板书“放大和缩小”,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放大和缩小的现象)

师:这是我们生活中放大和缩小的现象,那么关于生活中的放大和缩小,你还知道什么?(生答略)

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日常生活,说得很精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生活中放大和缩小的现象,一起看看。(课件出示)

2.揭示课题

(师先通过课件出示一幅很小的图,引发学生产生要放大图才看得清楚的需要,然后用鼠标分别朝横向和纵向拖动两次,使得图片要么放大长,没有放大宽;要么放大宽,没有放大长。这样可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幅图的大小变了,形状也变了,而第三幅图的大小虽然变了,但形状不变)

师:像这样(课件将原图与放大后的图形去掉画面,抽象出长方形并放入方格图中),平面图形的大小变了,但形状不变,按一定的比进行放大和缩小,在数学上我们称之为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图形放大和缩小的特性。【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

案例分析:

在导入环节中,我在原图的基础上出示了三幅变大后的图,即用鼠标将原图往右、往下和往对角方向分别拖动得到的,因此得到了变长、变扁、形状不变的三幅图。由于特征比较明显,学生很容易在三幅图中找出没有变形的那一幅图,这样就直观地凸显了“放大”的数学本质,使学生明确感受到变大有变形和不变形之分。在此基础上,我再揭示“不改变图形形状的变大,数学上就称为图形的放大”,使学生对图形放大的体会更深刻。因此,课堂教学中,第一次组织学生进行比较活动,意在由生活中通常所说的“放大”自然过渡到数学上的图形“放大”。同时,我借助小方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放大的数学含义。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较之生活中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是有差别的。日常生活中,把一个图形的某一条边放大或把某几条边放大都可以笼统地称为图形变大了,但数学上图形的放大是指图形的每一条边按照相同的比放大,且形状不变,其核心要义是形状不变。这样教学,通过学生最熟悉的实物投影和卡通人物的变形图,让他们在课始直接、直观地体会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第二次比较:

1.研究图形放大的特性

(1)比较:对比各组汇报的结果,你发现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2)交流:同桌交流自己的想法。

(3)汇报:强调每个内角不变,所以图形的形状不变。

师(小结):按一定的比放大后各边的长度变了,周长跟着变了,所以放大后的图形大小变了,但是内角的度数不变,放大后的图形形状也不变。

2.探究图形缩小的特性

(1)自主探究:根据不同的比,把刚才放大后的图形缩小。

(2)独立思考:对比缩小之后和缩小之前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缩小的特性和放大的特性相似)

……

案例分析: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这一环节安排了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观察、操作、交流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并获得将图形按一定比进行放大、缩小的经验。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变化前、后图形的各部分数据,重点抓住比较各组图形长、宽、周长、角的大小之间变与不变的关系,突出形状不变的数学本质。

教师教学用书中明确指出:“教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时,应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内角、边长、周长,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使学生能有目的地深入观察、对比和思考。”我们知道,数学意义上对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界定,是放大与缩小前后形状不变,但教材中没有明确地给出形状不变的术语,而是用图形举例。如教材P60中列举了三个图形,值得注意的是,出示的顺序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这样的编排顺序目的是先用正方形和长方形举例,因为这两个图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使学生直观感受内角不变的情况(即“保角变换”),然后在三角形的探究中,通过量角进一步说明内角不变。最后,通过对应边的关系比较,得出对应边的比(即相似比)相同,这就是数学意义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即图形相似)。这样数学,把形状不变蕴含在举例和比较的过程中,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三次比较:

(师出示练习,如下):

生1:2∶1、3∶1都表示放大,那么1.5∶1可以吗?

生2:当比为1∶1时表示什么?

生3:1∶4、1∶6表示缩小,那么还有什么样的比表示缩小?

师(追问):比较刚才我们在黑板上记录的所有的比,你发现了什么?

……

案例分析:

这是全课的综合性训练,即把所有的比一一列举出来进行比较,便于学生发现规律,清楚地认识到放大的比和缩小的比有什么特点,真正理解比所表示的具体含义。可以说,第三次比较是课堂教学中的画龙点睛之笔。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容易揭示规律、把握本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学的重、难点,精心选择比较的素材,巧妙引导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真正把握知识的本质,获得不同的发展。

中西文化比较知识点 篇4

1.歌谣式巧记法

根据教材和记忆需要,自己创作歌诀,一段两段、一句两句均可,灵活自由,方便实用。

11950年6月,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争取国家财政基本好转的三个条件可编为:“土改完成,工商调整,经费节省”。

2 主要建设成就可编为“成昆湘黔,二汽十堰,南京长江,胜利油田”。即成昆铁路和湘黔铁路,十堰的二汽,南京长江大桥,山东东营胜利油田。

3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部分重大科技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1964年和1967年-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1965年,世界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牛胰岛素,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可编为“57武汉,桥通天堑;64、67,惊世两弹;1965,牛胰岛素;1970,人造卫星。”

4 “战国七雄”时,为了让学生把七国的方位和名称及记住,用“东西南北到中间,齐秦楚燕赵魏韩”的顺口溜,(韩赵魏,南北中)让学生易记易读。

5 “隋唐文化──封建文化的高峰”时,把它编为“封建文化有高峰,隋唐科技甚繁荣:建筑行业最兴盛,唐都长安有大明;赵州石桥拱奇特,隋朝李春设计成;雕版印刷始问世,传世珍品《金刚经》;火药军用唐末起,唐代中期早制成。首次测定子午线,《大衍历》法最为精;二功当记谁头上,天文学家僧一行”。把丰富而又复杂的内容进行概括,就收到了容易记忆的效果。采用诗歌记忆法,可根据教材和记忆需要,自己创作歌诀,一段两段、一句两句均可,灵活自由,方便实用。

6 学习“春秋五霸”时,我让学生熟记五霸后,为防止他们颠倒顺序,用歌谣“齐宋晋秦楚,桓襄文穆庄;各国皆称‘公’,惟独楚称‘王’”。

7 1927年到1930年中共领导建立了许多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名称、建立者不好记忆,通过以下两句话来记忆,就容易多了:_,闽浙赣;鄂豫皖,徐向前。贺龙洪湖、湘鄂边;邓(邓小平)、张(张云逸)左右来回转。

采用这种记忆法,有时词头相连即可,有时也需调整一下词的顺序和音韵,使之便于诵读。

2.相关联时间记忆法

历史上,有许多事件是在同年甚至是同月发生的,我们只须记住一个事件的时间,就记住了其它几个事件的时间。还有许多历史事件的时间,看起来很相似,在记忆时容易混淆。如果把这些相似的时间放在一起,在比较、区别中记忆,就能提高记忆的效率。

1.在1861年发生了下列历史事件: 1861年清政府设总理衙门、曾国藩创安庆军械所、那拉氏发动宫廷政变、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意大利王国成立。又如在18发生的历史事件有:1海地宣布独立。2.拿破仑加冕称帝。

这些都是在相同的时间(同年)发生的不同历史事件。我们把它们归纳在一起,就能轻而易举地记住这些历史事件的时间。

2.676年,新罗统一朝鲜半岛;646年,日本大化改新。这两个时间很相似,只是中间的数字不同。

3.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并通过《人权宣言》;1889年,第二国际建立。这三个时间也很相似,只是第二个数字不同。

4.孙中山的一些主要的革命活动,比如:19领导的辛亥革命;19领导的二次革命;19领导的护国运动;19领导的护法运动。从时间上有个规律是1、3、5、7。

5.中国共产党前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时间上也有这个规律,党的一大是在197月,地点是上海;党的二大是在1922年7月,地点也是上海;党的三大是在1923年,地点在广州。这样把相关的事件和时间放在一起来记忆,就是一个很容易的事了。

6.1640年和1840年这两个时间具有相同的意义,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开始。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它标志着世界历史进入近代历史时期。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这个角度来看,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要晚于西方国家整整二百年。这不得不让我们对此产生更深入的思考。这两大事件虽然相差二百年,但却有着密切的联系。正是1640年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再经过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最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成为当时世界上工业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于1840年发动了鸦片战争。也许我们可以简单地以一句话来概括这个结果,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

3.对照式

用中外对照到古今照的方式来记忆历史年代

1 古今对照法:也称远近对照法,以公元零年为对称轴,进行前后对照。如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公元后221年蜀国建立。再如公元前475年我国奴隶制结束,公元后476年西欧奴隶制结束。

2 中外对照法:把世界史和中国史的年代对照记忆。如我国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是在公元前594年,在世界史上雅典梭伦改革也是公元前594年。再如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开始,朝鲜甲午农民战争也是1894年。

4.比较式记忆法

用互相比较的方式来忆历史年代。知道一个历史年代比较另一个历史年代,早几年或晚几年,便可由一个年代比较出另一个年代。

1比早法:如世界近代史比中国近代史早2,中国近代史开始的时间是1840年,那么世界近代史便是1640年。再如世界现代史比中国现代史早两年,中国现代史开始于1919,世界现代史便是1917年。

2 比晚法: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晚2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第二次世界大战便是1939年。再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比第一次鸦片战争晚,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便是1856年。

5.推导式记忆法

根据记住的历史年代,经过推导而记准另一个或几个历史年代。只要有一基本数,通过人物、事件之间的历史关系,就可推出历史年代来。可从基点数向前推,向后推,同时向前推,也可互相推。

1前推法:从基点数向前推导。例如知道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是1944年,往前推三百年,即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均在第一年。

2 后推法:以基点数向后推导。例如知道18马克思诞生,思格斯比马克思小两岁,即18诞生;列宁又比恩格斯小50,即1870年诞生。

3 双推法:从基点数向前后推导。如记住了抗日战争开始于1937年,往前推,十年内战开始于1927年,往后推,八年抗战结束于1945年。

4 互推法:几个密切相关的年代可以互相推导,如三国的建立年代,依次相差一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只要记住其中一个,就可推导出另外两个。

5 干支推导法:用天干地支纪年推算出公元前代。我国古代人一般使用甲子纪年法。近代史上也经常使用,甲子法表示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是1911年,辛丑条约是倒转十个天干地支,应是19;庚子赔款接着倒转一个天干地支,应是1900年。

初二历史知识点(歌谣式)

一 鸦片战争

(一) 十九世纪上半期,英国鸦片牟暴利,

鸦片输入中国后,中国贫弱更加剧。

1839林则徐, 虎门销烟长志气,

销烟200多万斤,民族英雄后人记。

(二) 1840 鸦 片 战 , 琦善与英搞谈判,

民族英雄遭查办,1842签条款,

《南京条约》割香港 ,赔款2100万(西班牙银元),

开放五处商口岸,近代 历 史 此 开 端。

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一) 1856到60,二次鸦片起战争,

1860占天津,10月攻入北京城,

联军火烧圆明园,烧杀抢掠无人性。

沙俄乘机起歹心,系列条约不平等,

割地一百五十多万,民族灾难更加深。

(二) 金田起义太平军,1853占南京,

奋起抗击洋枪队,击毙华尔快人心。

三 收复新疆

阿古柏侵新疆,自立为汗想称王。

陕甘总督左宗棠,主张收复我新疆,

1876率清军,“先北后南”好方针,

“缓进急战”打敌人,收复新疆快人心。

1884建行省,历史意义大得很。

四 甲午中日战争

(一) 日本称霸野心狼,甲午中日战争响,

民族英雄邓世昌,黄海大战英名扬,

指挥“致远”撞“吉野”,日军舰队遭重创。

(二) 清朝政府太无能 ,《马关条约》又签定,

“辽台澎岛”给日本,赔偿二亿两白银,

让日办厂又通商 ,半殖民地更加深。

五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反帝爱国立战功,抗击联军逞英雄。

1900铭记心,八国联军占北京,

烧杀抢掠丧天尽,馨竹难书此罪行。

(二) 1901要记住,《辛丑条约》受屈辱,

赔款白银4.5(亿两),反帝活动被禁锢,

东交民巷为使馆,拆毁炮台占铁路,

中西建筑文化比较 篇5

摘 要:建筑是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在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的形成可以从地理环境、文化观念等方面找到一些有趣的答案。

关键词:中西建筑;文化;比较;

正 文: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物,体现了一种文化类型,建筑的文化风格深刻地体现了一个地区或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地理背景。中西建筑文化在建筑特色、艺术形式、人文理念,尤其是发展渊源诸方面之明显不同的根本成因在于其生成的文化土壤不同,即不同地域文化或民族文化的背景的显著差异性。

一、中西建筑文化差异的分析比较由于地理环境、民族性格、历史文化等因素差异之影响,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传统建筑在建筑材料与结构、建筑布局、装饰色彩、艺术风格、美学价值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

从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主要是土木制品,采用框架式结构,榫卯安装,梁架承重。在造型上重视曲线美,气韵生动。而西方传统建筑材料主要是石质制品,采用围柱式、券柱式结构,墙柱承重。在造型上重视块、面的应用,形态厚重。中国传统建筑的砖木结构适应小家小户的个体生活,凭借经验和巧思即可成功,故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始终没有上升到近代力学的研究高度。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多兴建大跨度的拱门、穹隆以容纳上万会众,要有精密的力学知识,由此促进了结构力学的发展。从建筑布局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为群体组合,即由一个个的单位建筑组合而成一个大的建筑群,空间上横向扩展,讲究中轴对称,追求纵深效果。城市布局多为矩形或方形。整体风格是内向的、封闭的、严谨的,追求内在的含蓄和私密性;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多注重单体的建筑艺术效果,空间上垂直扩展,讲究突兀高耸,追求立面效果。城市布局多为同心放射状。整体风格是外向的、开放的、活泼的,追求外在的进取和自由性。

从装饰色彩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由于是木构件,需要油漆或涂料保护,色彩以红、黄、绿、蓝为主色调,台基多为汉白玉,鲜艳夺目,具有强烈对比的性格特征。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由于多使用石质材料,色彩以白、灰、米黄为主色调,朴素淡雅,具有调和性格特征,但内部装饰鲜色彩丽,追求一种光怪陆离、迷乱、朦胧的宗教感应氛围。从建筑理念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风格具有温和、实用、平缓、轻捷等特征,表现的是入世的生活气息,实践理性精神(或功能性)较突出,故谓之为“人本主义建筑”。西方传统(古典)建筑风格具有冷硬、敦实、突兀、玄妙等特征,体现的是以神灵为崇拜对象的宗教神灵精神或一种弃绝尘寰的宗教出世观念,故谓之为“神本主义建筑”。

从时空观念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偏重于建筑的时间因素,西方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则强调建筑的空间因素。具体来说,中国建筑首先通过营造数重进深、曲折幽深、连绵不尽的群体组合效果体现浓厚的时间精神,中央至尊的文化理念变“空间之中”为“时间之中”的建筑表现乃“中轴线”布局。中国建筑居室分配的传统习俗表现为时间意识的长幼有序,而西方建筑首先以哥特式为代表将结构上的独体化和强烈的向上冲刺的空间意识表现得最为充分。此外,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导致西方建筑内部垂直空间的广阔度和外部整体造型运动感的空间意识之超常扩张得以进一步夸张。从价值观念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表现为

1“新陈代谢”(认为建筑是人为的),突出“善”字,即注重建筑的实用性;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表现“永恒”(认为建筑是神为的),突出“美”,即注重建筑的艺术性。

从历史变化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从古到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都千篇一律,变化很小。“大一统”、共性特征突出;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则不断创新,风格不断变化,具有个性突出、多姿多彩的特点,先后有古希腊、古罗马、哥特式、拜占庭、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帝国风格等建筑。

从美感效应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旨在缩小主客体的“认同”距离,给人以“亲近”的感觉;而西方传统(古典)建筑旨在扩大主客体心理距离,使人产生“崇敬”、“仰慕”的感觉。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温柔敦厚,气韵生动,曲线美突出;西方传统(古典)建筑雄浑厚重,飞扬跋扈,块、面体积感强。

从游览鉴赏上看: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重在动态的“游览”而不是静态的“观望”,人置身建筑之中,步移景换,情随境迁,可仔细玩味各种线条的疏密,色彩的浓淡,体积的变化,体察实与虚的转换,从而领悟到建筑的神韵。而欣赏西方传统(古典)建筑,则像欣赏雕塑作品,它与周围是明显分离的,它的外界面就是供人玩味的,它是暴露的,放射的,其欣赏的方式重在可“观望”而不是可“游览”。

二、中西建筑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分析

地理环境原因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是以木构框架为结构主体,带有繁复屋顶形式的群体建筑。中国人选择木结构建筑的原因在于:第一,古代中原林木很多,便于就地取材;第二,中原地区适合建筑需要的石材相对较为难觅,且搬运不便;第三,受文化观念的影响,除陵墓建筑外,中国古人并不刻意追求建筑的永恒。在传统(古典)建筑结构形式上,西方与我国有显著的区别:中国传统(古典)建筑多土木结构,梁架承重;西方传统(古)建筑多石质结构,墙柱承重。由于西方(古希腊、古罗马)自然环境特点(多裸露的山石,缺少树木)特别是山石地质因素,西方传统(古典)建筑体现出以石为本的风格,即主要采用冷而硬、厚而沉、庞而大的石块,以追求一种高大、强大、神秘、威严、震慑效果和体现一种弃绝尘寰的宗教出世精神。精神现象总是与空间意识紧密联系的。

大多数学者认为西方文化浓厚的空间意识,与最早发源于其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有关。作为西方文化重要发祥地的古希腊,代表了地中海文明的灿烂辉煌。浩瀚的地中海上散布着众多岛屿,互不连续,互相分立,其农耕混合制经济与渔业活动使生活在这里的西方民族对地理方位、空间布局的感受较强,极容易产生强烈的空间感受。古希腊众多的岛屿相对隔离,无形中孕育了古希腊民族的空间观念,积淀了其“纯空间”的潜意识。多变的地形,客观上在西方人观念上造成了“空间是可以被限定的、有限的”思维定势与认识模式。虽然我们还不能说西方文化中的空间观念就直接地源于地中海沿岸复杂的自然背景,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这种特有的地形,无疑促进了这种空间意识的萌芽,并在以后西方文化形成其空间型特征的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而生活在农耕地理环境的东方人,在平缓绵延的冲积平原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很有规律,劳作相当有序,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循环往复的田园生活。其单一农耕型的经济结构,对四季变化依赖较大,人们容易产生强烈的时间意识。

这种不同的时空观自然影响到建筑风格的差异,中国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偏重于建筑群体的时间因素,西方传统(古典)建筑文化则强调建筑单体的空间因素。由于东方各民族多生息于大河流域,生活环境比较优越且相对稳定,生存环境又处于同外部世界相对隔绝状态,因此东方民族多养成清静淡泊、自然无为、温顺好养、追求和谐等文化特点。西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较差,且生活方式不稳定,时常要与自然抗争,与外敌斗争,故形成拼搏、竞争、重实、求真等文化特点。同时,东方民族生活的地理环境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季,大河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疏松,灌溉便利,光热水土诸自然因子组合良好,农耕生活节奏稳定而有序,遂产生“天人合一”

“、中庸”等思想;希腊等地中海地区欧洲民族,气候属夏干冬雨的地中海式气候,土地贫瘠,光热水土自然因子组合不谐调(西欧的自然因子亦欠谐调),加之海上生活常常与狂风恶浪搏斗,故产生“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等思想。这种文化观念反映在建筑风格上,中国传统建筑比西方传统建筑更加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风格上也相对平和、含蓄一些。

文化观念原因中西建筑文化的差异除了地理环境原因的影响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文化观念特别是时空观念、宗教文化观念、政治文化观念的影响。

(1)时空观念的影响分析:时空观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根本观点。在建筑学领域,大多数学者认为,建筑时空观是人们规划设计、观览游历建筑单体和群体组合时对建筑设计布局及其周边环境的整体感悟。时间和空间虽然密不可分,但由于地域和民族传统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建筑文化对二者的取向又各有倾向,西方建筑文化强调建筑单体的空间观念,中国建筑文化则偏爱建筑群体的时间意识。古希腊文明起源于海洋岛屿之间的交往,每座岛屿的孤绝无依,面对空间分割的地理景观,使希腊人很早就产生了强烈的空间意识感受。这种意识表现在对外在世界的科学认识和描述上,便是世界的存在是物质,物质又由原子组成,原子之间则相互独立存在,这种存在表现出鲜明的空间特点。海森柏在《严密自然科学基础近年来的变化》一书中指出“:在原子论中,只有物质的最小不可测的组成部分(即原子),被认为是‘存在’的东西,它唯一的性质就是占据空间。而各种可感知的事物,其质的差别必须用原子在空间中的不同形状、运动和排列来说明。”这不仅为我们描述出了一幅古代希腊人空间意识构建的画图,而且标志着西方空间意识的渐趋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意识不断地得到强化和证明,西方文化也就沿着这一途径,创立了其科学观与文化观。空间的特点是永远的“多”,而不是“一”;永远的差异性、有限性,而不是统一性、无限性。西方科学的基石和手段实际上都是建构在这种空间特点上的。

赵军先生在《文化与时空》中论述到“从原子论,几何学到牛顿力学,无不实践着空间思维的原则。相对论真正引入了时间观念,但它还不是时间型思路。它的空间因时间而改变位置,但不因时间的改变而消失或产生,这就是相对论和中国古代思想依然不同之所在。”西方自然科学的这种认识,深刻地影响了西方哲学及各种文化,使之显示出其空间思路的思维定势,并影响到各种具体的文化现象,其中包括西方建筑的文化现象。

中华民族有近六千年悠久的历史,民族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有以阴阳学说为主体,天人合一的道教思想;有以礼仪、中庸为主体的儒家学说;有强调轮回、因果辨证关系的佛教思想;还有生产实践和地域因素形成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无不一再地渲染中国建筑的时间观念。

正因为有这一种时间观念,于是在有限的生命形式中追求无限的生命价值,在个体生命的有限过程中追求群体生命的无限延续,从而尊祖、重嗣,形成了以“孝”为中心的宗法家庭观念,以传宗接代、群体生命的绵延不断而在时间上获得个体生命的不朽。在精神上,则提倡积极“入世”,讲究道德文章,以垂训于后代而万世流芳,极力追求精神生命的超越与无限。儒家学说如此执着地苦苦追求人生之无涯,证明了其首先从时间哲学角度思考人生问题的重要倾向。佛家思想具有因果轮回的时间意识。中国佛教认为,宇宙本为时空概念的组合。众生、万物都是无始无终的生命大海中的现实。而现实中的一切存在,都是因缘和合,流迁不息的。过去的积累是因,现在的是果;现在的积累为因,将来的为果,因果重重,相续无尽。上溯过去无始,下推未来无终。一切现象的生起,都是由各种现象相互关联所造成的,然后经过成、住、异、灭四个阶段,又孕育了新生命的开始。佛教这种轮回的时空观,实际上是将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纳入了循环往复的时间序列之中,可见其所强调的也是时间意识。

中国民间与民俗文化更具有浓厚的时间文化意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俗话、俗语、常言等表达方式凝炼了中华民族的时间观念。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日夫妻百日恩;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

生之计在于勤;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又如先入为主、先到为君、长幼有序的民俗习惯和思维方式。这些都是中国人时间观念的体现。概而言之,中华文化思维对时间充满了偏爱。尽管在人们的传统宇宙观与人生观中不是没有深沉的空间意识,其宇宙观本身就包蕴时空两个层面及两者的相互转化。尽管中华古人在观念地构建其宇宙观时不会无视与抹煞空间的存在,但中华民族更偏重于对空间之运动形式即时间而不是对空间存在本身的思考。中华传统文化的时间观深刻地体现在中国的建筑文化中。

(2)宗教文化观念的影响分析:中国是一个宗教文化观念比较淡薄的国家,宗教的入世观念、功利色彩比较浓厚。宗教文化对建筑的影响不大。如最早的佛寺是在官府的基础上建的,因此与封建社会时期的其他建筑在形式上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宗教建筑或是采用官式建筑的尺度模式,或是采用民间建筑的特点“,神化”、“出世”特点不突出。中国佛塔也是世俗楼阁的仿造。因此,有人说“:寺庙是世间衙署的翻版”、“红尘世界的倒影”。中国宗教建筑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文化观念”与“实践理性精神”。而西方宗教建筑则刻意体现“宗教神灵精神”和“出世”思想。中世纪建筑哥特风格的基督教堂,以高耸的尖塔,超人的尺度,光怪的装饰,反映了西方人征服自然、向往天国的文化观念,直刺苍穹的尖顶,也表现了人们崇拜上帝的宗教热忱(把目光引向天空、向往天国、忘却现实)和对尘世幸福的渴望。建筑师们旨在歌颂崇高美、灵魂美、宗教美、最终极的美。

(3)政治文化观念的影响分析:我国古代城市的布局,各类建筑的体量和形式大都方整划

一、主从分明、轴线贯通、秩序井然,而且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千百年保持着统一的风格,基本形式没有大的变化。这种现象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政治文化的基本特点,即国家统一、皇权至上、等级森严、典章完备,生产与生活方式变化幅度很小,思想意识的传统性很强(大一统观念),突出地刻画出了封建社会的伦理秩序观念和人们的生活节奏。中国古代传统政治思想对古建筑的影响极大,这主要表现在我国传统(古典)建筑在文化上具有三大特点:①以大称威:万里长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阿房宫等无一不以大称威的杰作。②以中为尊:如周都选址上要“择天下之中而立国(都)”,在都城规划上,要“择国之中而立宫”。建筑群的主要建筑应建在中轴线上。③礼制至上:即建筑具有十分森严的等级制度观念,这从屋顶形式、台基高低、面阔间数等可见而知。

而欧洲的古希腊建筑亲切明快的风格,城市布局呈同心放射状并普遍建有面积较大的广场,反映了西方社会民主的开朗的生活;古罗马建筑雄伟、敦实、豪华的风格,则是奴隶主穷兵黩武、骄奢淫逸的生活写照(如凯旋门、斗兽场等)。我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曾经这样说“:建筑是一面镜子,它忠实地反映着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无论是欣赏中国传统(古典)建筑,还是西方传统(古典)建筑,都应该注意从传统政治文化上去仔细体会和把握。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统一性,忽视差异性;强调群体,忽视个体。西方则与之相反。这些都在建筑文化中有所反映。

中西饮食文化比较教案 篇6

商旅教学部 【课题】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 【课时】1课时

【设计理念】通过对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使学生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有所了解,掌握饮食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并能在现实生活中做到对饮食文化差异的尊重、保留和融合,以利于将来顺利开展工作,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

【教材分析】教学内容为增添内容,是教材部分内容的总结与升华。

【学情分析】13旅游管理班级学生学习热情高,课堂中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与教师的互动都很融洽。【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分析总结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指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难点:随时代的发展学习尊重与融合中西饮食文化

【教学思路】通过视频资料、图片等的呈现学习,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够从4方面总结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并在实际工作与学习中合理地运用这些差异,让这些差异为自己提供方便。

【教学准备】教案 纸 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15分钟)

1、播放相声《报菜名》,学生观看后尝试现场报菜名,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2、播放一段视频,学生观看后谈谈对这样的饮食习惯的看法。

通过上述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点评后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新授(20分钟)

1、饮食文化的概念 概念:人们在长期的饮食品的生产与消费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并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

简单的理解:吃什么,怎么吃,为什么吃的问题。

2、中西饮食文化的比较(1)饮食观念方面

西方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西方的饮食比较简单、实在,以营养为最高。主要特点是:①主食以面粉为主,原料也较为丰富,制作方法比中国简单。

②西方人在摄取食物时重科学、讲究营养,基本上从营养的角度理解饮食,在他们的观念里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享受”在饮食上基本不占有重要的位置。

中国则是一种美性饮食观念,中国人一向崇尚“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的生活哲理。主要特点是:①饮食上主要讲究滋味,在烹调上更是想尽一切办法,使尽一切手段将食物的味道弄出名堂,弄出特色来。

②“中国人在调味方面的特色,主要表现为较为系统的调味理论、变化丰富的类型以及注意烹调中调味,中国五味调和的烹调旨在追求美味,但破坏了使菜肴的营养成分。

呈现图片,学生观看学习思考。(2)饮食对象方面

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 西方有较为发达的食品业,如罐头、快餐等,虽然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好。” 中国的烹调在用料上显示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废物的东西,在中国却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好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中就可化腐朽为神奇。“据西方植物学家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比西方多6倍。总结:中国人------植物性格;西方人------动物性格。呈现图片,学生观看学习思考。(3)饮食方式方面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差异可从两者的宴席、餐具、用餐礼仪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分别用相关的图片来阐述其具体差异。

3、中西饮食文化的碰撞与发展趋势

(1)播放电影《推手》中的相关片段,学生观看并思考问题。

问题1:电影中这个家庭产生的矛盾由什么引起,你认为该以何种方式解决比较妥当? 问题2:随着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在生活、旅游、交流等活动中当中西饮食文化发生碰撞,我们该如何很好地保护各自的文化?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并阐述想法。

教师点评: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更需注重饮食文化的多样性、互补性和兼容性,那么中西饮食文化都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总结(3分钟)

西方饮食趋向于规范化,中国饮食随意性更大。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快,中西饮食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并且在融合中相互补。了解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将有利于我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并能更好的认识中西方民族文化性格及其心理,从而促进中西文化在交流与碰撞中共同发展。

四、布置作业(2分钟)

1.试述中西饮食文化的不同之处。

用比较法学习和复习“电场”知识 篇7

一、三类电荷的比较

元电荷、点电荷、检验电荷是电场知识学习中的三个理想模型,在学习和解决具体问题时容易发生混淆. 元电荷不是具体的带电体,本质表示电荷量,数值为1. 6 × 10-19C,所有带电体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点电荷是对应于两个以上的带电体相比较,若电荷间的距离远大于带电体自身的线度,则这两个电荷就是理想的带电几何点,称为点电荷,点电荷与带电体电量、质量无关. 检验电荷又叫试探电荷,是为了研究电场性质而引入的一种理想模型,检验电荷放入电场中,对电场的分布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二、一组物理量定义方法的比较

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容是本单元知识最重要的四个物理量,它们各自表示电场不同的性质,但它们却有共同的定义方法 ——— 比值定义法,即E = F / q 、φ = EP/ q 、U = W / q 、C = Q / U ,根据比值定义物理量的特点,用来定义物理量的比值是一个定值,表明电场中确定的场点的电场强度、电势、两点间的电势差、确定的电容器的电容只与电场、电容器自身因素有关,而与外界因素( 如放入电场中的电荷) 无关.

三、定义式和决定式的比较

电场有两组重要的物理量公式,一组为物理量的定义式E = F / q 、φ = EP/ q ,U = W / q 、C = Q / U,它们都用比值法定义,是对物理量本质概念的描述,定义式具有普遍意义,凡是该物理量参与的场合均适用; 另一组为物理量的决定式它们只适应于特殊的场合和环境,不具有普遍意义. 此外,对F = Eq、W = Uq和、W = Eq S 进行比较,前一组的使用具有普遍性,后一组的使用则有局限性.

四、物理量正、负的比较

电场中物理量的正负分六种情况,( 1) 矢量的正负,如电场力F、电场强度E,它们的正负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 2) 电量的正负,仅表示带电体的电性,不表示电量的多少. ⑶ 电势差的正负,电势差为标量,其正负可显示电场中两点电势的高低,如电场中两点A、B,若其之间电势差为UAB= 6 V,表明A点电势比B点高6 V,若其之间电势差为UAB= - 6 V,表明A点电势比B点低6 V,故有UAB= - UBA. ( 4) 电势的正负,电势也是标量,其正负表示电势的高低. ( 5) 电场力做功的正负,功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其正负不表示大小,仅说明做功的电场力产生的效果 — 动力或阻力. ( 6) 电势能的正负,电势能是标量,其正负表示电势能的大小,如负电荷在电势为正值的地方的电势能就小于在电势为负值的地方的电势能. 明确物理量正、负的意义,是顺利解决电场力做功和电势能变化问题的关键.

五、场的性质和场中电荷表现性质的比较

电场的性质,由电场强度E描述力的性质,由电势 φ 和电势差U描述能的性质,前者是矢量,后者是标量,其中电势还具有相对性 — 相对于所选的零电势点,它们都只由电场结构决定, 而与电场中放入的电荷无关.

场中若放置电荷,将受电场力F,将具有电势能EP,电荷若在电场中移动,电场力将做功W ( 包括做负功) ,使电势能变化 ΔEP,故电场力、电势能、电场力做功、电势能变化都是场中电荷所对应的性质,其中电势能因对应电势也具有相对性. 场的性质和场中电荷表现性质通过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的定义而相互联系起来,即F = q E、W = Uq、EP= qφ.

六、电场线、等势面及带电体运动轨迹的比较

电场线是用来描绘电场的力的性质的一种假想的几何图线,其上任意点的切线方向及分布的疏密程度代表电场强度的方向和大小,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落最快. 电场线是直线的电场有匀强电场、点电荷电场,电场线中有直线的电场如等量异种电荷的连线,研究电场线分布并提取其中信息是解决电场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

等势面用来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点电荷的等势面是同心球面,匀强电场的等势面是平行平面,无特殊说明时,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垂面是零等势面,同一电场的等势面恒与电场线垂直,电场线从高等势面指向低等势面,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带电体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与电场线无必然联系,在匀强电场和点电荷电场中,当带电体的初速度为零或初速度方向与场强平平行时,运动轨迹会和电场线平行,其他情况况和环境中可根据运动轨迹与电场线判断相关的电场信息( 如带电体电性、电场线方向、电场力做功及电势能变化情况等) ,如图1所示.

七、典型电场及特殊场区、场点的比较( 比较电场、电势及其叠加情况)

( 1) 比较点电荷电场与匀强电场 ——— 电场线都是直线. 对于点电荷,无穷远处的场强为零,无特殊规定时无穷远处电势为零( 正电荷最高负电荷最低) ; 对于匀强电场,一般由平行板电容器提供,各处电场相等,若有接地极板,则该板电势为零, 正( 负) 极板接地,电场中各点电势为负( 正) 值.

( 2) 比较等量异种、同种电荷的连线及中垂线上的电场——— 关于连线,取中点为对称点,从一边到另一边,场强都是先减小后增大,异种电荷的电场,电势从正到负一直降低,同种正( 负) 电荷的电场,电势先降低( 升高) 后升高( 降低) . 关于中垂线,仍取中点为对称点,异种电荷的中垂线是一等势线( 电势为零) ,从无穷远端到中点,场强一直增大( 中点最大) ,对于同种正( 负) 电荷,从无穷远端到中点,电势一直升高( 降低) ,场强先增大后减小( 无穷远端和中点的场强都为零) . 此外,还应注意比较不等量异种电荷外侧连线上电场的叠加.

( 3) 比较均匀带电圆环中央轴线与等量同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的电场,叠加特点相同.

( 4) 比较点电荷、带电平面板形成的电场与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 利用“镜像法”将前者等效成后者,如图2所示)

( 5) 等量异种电荷电场与电流模拟场的比较 — 一般情况下,在垂直于正、负两个电极的导电平面内,电流场中的等势线分布与等量异种电荷电场的等势线分布相同.

八、三种带电体的比较

带电粒子、带电微粒、带电导体是电场中三个重要的受力对象和运动对象. 带电粒子一般专指微观带电粒子,如电子、质子、α 粒子等,它们的重力远小于电场力,所以研究它们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时,只考虑所受电场力. 带电粒子通常易与带电微粒混淆,带电微粒指体积很小的带电宏观物质颗粒,如带电液滴、带电尘埃等,其重力与电场力相当,不可忽略; 带电导体, 由于导体的电学特点,所带电荷分布在导体外表面且能在外界影响下移动( 对应的带电绝缘体上的电荷不能移动) ,若导体表面的弯曲情况不同,则会出现尖端效应,即弯曲度大的地方电荷相对集中,若是带电导体球,则电荷在表面是均匀分布的, 当两个带电导体球接触时,电荷将重新分配,分配原则是单位面积所带电量相同.

九、电场的作用及带电体在电场中运动形式的比较

电场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对放入其中的导体的作用和带电体的作用. 对导体作用,发生静电感应现象,使导体极端出现正、负感应电荷,使导体内部场强为零,使电体变成一个等势体.

电场对带电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带电粒子的作用和对带电质点的作用. 对带电粒子的作用分为三种情况: ⑴ 加速电场和带电粒子的直线运动,一般用动能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⑵ 偏转电场和带电粒子的平抛运动,一般用运动的分解处理,根据分运动的等时性和独立性结合动力学知识,由运动轨迹示意图联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即可解决问题. ⑶ 交变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 一般的,若粒子初速度为零或初速度与场强方向平行,粒子在交变电场中或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或做周期性往复运动,其运动形式取决于初始条件 ——— 初速度和进入电场的时刻,以及电场的结构 ——— 极板间距和电压,通常由电场图象推出速度图象为切入点,结合动力学知识可解问题. 若粒子初速度与场强垂直,粒子在交变电场中将做复杂的曲线运动,分运动的独立性与等时性及速度图象仍是解题的突破口.

对带电质点的作用,若无约束,将在电场力和重力两个场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或平抛运动,电场力与重力的方向可平行, 可垂直,可成任意角度,问题特点可表现为最值、临界、范围等问题; 若有约束,可做直线运动、圆周运动( 包括圆弧摆动) ,其约束模型可是绳、杆、平面、及轨道,带电质点除受两个场力外, 还将受约束力 ——— 弹力或摩擦力,只要正确进行受力分析( 包括做功情况) ,由对应运动的运动学特征、受力特征、功能特征综合可解问题.

十、验电器、静电计、电容器及示波器的比较

1. 验电器和静电计的比较 — 验电器主要工作元件是连为一体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片,它通过接触传导带电或静电感应原理工作,可验证是否带电、电量、电性等电场现象,其外壳是绝缘介质. 静电计主要工作元件是连为一体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指针及与此绝缘的金属外壳,其结构组成一个电容器,外壳与金属球杆相当于电容器的两个极板,金属指针相当于放入电容器中的导体,指针受电场作用发生偏转,偏角大小可显示两极间的电势差,故静电计主要用于探测静电场中的电势差,静电计也可当验电器使用,用于检验电荷.

2. 静电计与电压表的比较 — 静电计测电势差是通过静电感应原理工作的,而电压表测电压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工作的,如“用电流场模拟静电场”的实验中必须用灵敏电表,而不能用静电计; 探测充电后与电源切断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势差必须用静电计,而不能用电压表. 再如图3所示电路中,电压表因电路不闭合而无示数, 但静电计却有示数.

3. 关于平行板电容器 — 平行板电容器可提供匀强电场( 忽略边缘效应) ,其电容的决定式为,是组成示波器的重要元件. 通常从两个方面理解电容器及电容的知识: ( 1) 电容器充电稳定后与电源切断. ( 2) 电容器始终与电源连通. 改变电容器自身结构 — 板间距、正对面积、板间电介质材料,判断电容、电量、电势差、板间电场、场点电势、放入其中电荷的电势能等的变化情况; 其中要注意比较电容器中插入导体与插入电介质引起电容变化的原理区别,前者属于静电感应,后者由平行板电容器的决定式说明.

中西文化比较知识点 篇8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全制度

行为保全是指人民法院以裁定的方法,要求一方当事人作出或禁止作出某种行为,目的是减少申请人的人身或财产损失。[1]行为保全制度最早起源于罗马法的禁止令状,该令状用于禁止某项行为以实现对受害人的保护,民事诉讼中的救济手段应用在知识产权领域,是行为保全的雏形。

一、英美法系知识产权行为保全

1.诉前停止侵权行为制度

行为保全在英美法系中被称为中间禁令,起源于15世纪的衡平法,强调保护当事人双方的平等和保障程序的公正。法律要求对当事人进行司法保护,其内容包含实体法和程序法,在性质上具有混合性。

依据不同的标准,英美民事司法救济可以分为防止性救济与惩罚性救济、代替性救济与不可替代性救济、中途救济与最终救济等类型。其中,诉前停止侵权行为应当归属于防止性救济、不可替代性救济和中途救济。

2.禁令制度

15世纪英国衡平法院以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为根据给当事人提供救济,“中间禁令”的制度模式得以形成,美国称其为“非正常的法律救济”。中间禁令以阻止某方采取或继续采取某些行为为目的,[2]法律意义是在案件审理终结前保证判决利益实现。英美法系国家对中间禁令的适用条件很严格:第一,有基础证据用以证明被告有错;第二,损害赔偿或补偿的金额对于原告是不合理或不足够的;第三,权衡原告实际所遭受的损害或当下的紧急环境与法庭命令被告所带来的不便哪个更严重。

在救济上,禁令分为禁止性禁令(prohibitory)和命令性禁令(Mandatory Injunction),禁止性禁令是法院用来阻止一方实施某一行为的命令;命令性禁令是法院强制一方实施某一行为的命令。英国法将禁令分为临时禁令(Interim Injunction)、中间禁令(Interlocutory Injunction)和最后禁令(Final Injunction)。美国法将禁令分为初步禁令(Preliminary Injunction)、临时扣押禁令(Temporary Restraining)和永久禁令(Permanent Injunction)。

二、大陆法系知识产权行为保全制度

1.假扣押制度

在大陆法系以日、德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则设立了“假扣押”制度,目的在于保障将来判决的执行或者债权人利益的实现,这种制度亦称为“民事保全”。由于大陆法系采取法典法主义,所以大陆法系的实体部分和程序部分自近代分离以后,发展至今系统化程度已经非常高,司法救济的内容由实体和程序各自的组成部分来分担责任,其中,与财产保全相关的部分称为假扣押制度。

2.假处分制度

假处分是对双方当事人争议的法律关系的临时保全措施,具有代表性。假处分的含义是指临时、暂时作出处分措施,保全对象是非金钱的债权。假处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物品或者行為为标的物,另一种是对临时状态的明确。假处分措施适用时严格遵循构成要件:“被保全的权利一定存在差止请求权的条件和进行假处分的必要。”[3]我国行为保全是责令利害关系人为或者不为某项民事行为,本质上与大陆法系国家行为保全措施中的“假处分”有异曲同工之处。

三、两大法系知识产权行为保全制度的比较

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对民事保全制度在定位上都有预防性救济措施的属性,具体的差异和共性如下:

第一,构建了完善的救济体系。创制禁令制度和假执行制度是为了弥补民事诉讼事后救济的滞后与不足,在制度的设计和建构方面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并与相关制度有科学性的衔接。[4]因此,以保证利益平衡为目标,是否适用救济措施和如何适用救济措施都是构建该制度时的考虑因素。

第二,预防性救济措施可以有效的保护实体权利。在美国,禁令制度一部分规定在民事诉讼程序中,主要规定美国有关法律中,禁令的适用范围十分广泛的,许多民事纠纷都可以采用,它的系统性说明了适用该制度的合法合理性和对实体权利保护的正当性。

四、两大法系知识产权行为保全制度对我国的借鉴

1.妥善适用知识产权行为保全制度

英美法系国家知识产权行为保全制度在适用标准、运用程序、救济后果方面相对比较成熟,我国知识产权行为保全制度主要是在入世后才与世界相接轨,如何妥善、有效的在知识产权类案件中适用行为保全制度是各级法院的新课题。我国法院多数情况下责令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停止侵权行为,只有在涉及公共领域或者导致双方当事人利益严重失衡的情况下,才不支持停止侵权行为的请求。

2.知识产权行为保全制度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利益损失

知识产权经济要赶超发达国家需要技术先行,行为保全制度为知识产权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用程序价值保障实体权益。英美法系国家知识产权行为保全的程序灵活多样,我国是大陆法系国家,针对知识产权行为保全的制度设计应增加预防性救济措施,加大法典完善力度,最大限度保证利益的最大化。

3.知识产权行为保全是一种快速有效解决纠纷的强制措施

知识产权行为保全作为救济型的强制措施是对一方当事人利益的一种强制,被保全当事人可能采取拖延、规避法律的不正当手段进行干扰阻挠,平衡双方的实际利益要求构建保障知识产权行为保全制度的相关配套措施。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不积极履行裁判义务或消极对抗法院裁定的行为采取其他强制措施,惩戒处罚以警告或强制当事人履行行为保全义务。

知识产权案件行为保全制度的救济都有法律依据可循,顺应了国际立法趋势。结合国家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剖析中外知识产权行为保全法律制度的现状,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构建对健全知识产权制度保障有重大的意义。法院在实务中要积极、谨慎的合理适用,为知识产权的飞速发展提供良好的司法环境,为鼓励经济主体掌握核心技术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条文说明、立法理由及相关规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修订版.

[2]沈达明.《衡平法初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91页.

[3]杜颖.《日本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差止请求权》.《外国法评议》,1994年第4期.

[4]曹永明.《民事诉讼禁令制度研究》.太原科技大学,2008年.作者简介:

上一篇:土著词语解析下一篇:sql结构化查询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