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古典园林的比较(精选7篇)
中西方古典园林的比较 篇1
摘要:对中西方古典园林的造园风格和园林艺术等方面进行比较, 分析中西方古典园林之间各方面的差异, 更好地把握园林艺术的共性, 从中找寻中西方古典园林对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从而使得园林景观设计可以弥补现实生活环境的某些不足, 更好地满足人类自身心理和生理需要。
关键词:中西方,古典园林,比较
1 引言
园林艺术创作实际上是按一定的功能和审美需要将山水、植物、建筑进行有机组合。世界上古今园林艺术基本上可分为中、西2大类, 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西方园林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 其景观特点是整齐、规则、对称、均匀, 常以轴线作引导, 包括树木也都作规则式造型。东方园林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 景观特色表现为不对称均衡, 以曲线作为引导, 成为著称于世的自然式山水园。中西园林就如同象形的汉字同表音的西方文字一样有着天壤之别[1]。
2 中西方古典园林的比较
2.1 中西古典园林风格的比较
“自然”一直是中国古典园林进行艺术创作的最高原则和审美标准。“源于自然, 高于自然”的艺术法则, 一直被中国造园家们奉为圭臬[2]。中国古典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为一体, 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 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 力求再现大自然中各种事物、景物的造型和气势。中国古典园林中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 均符合自然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 讲究表现自然。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北方御园还是江南私园都很强调顺应自然。颐和园的昆明湖、万寿山及其中的二堤、六岛、九桥, 均显得自然和谐, 丝毫没有人工穿凿之感, 而苏州园林中巧妙设置的山水树木、亭台楼阁, 亦显现出浓郁的自然韵味。
西方古典园林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园林中所有的景物, 无论是建筑物还是山水树木都有人工穿凿的明显印记。从现象上看, 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园中虽有许多自然物, 但自然的气韵已不存在。西方古典园林中最典型的是法国的凡尔赛宫, 园中的王宫、教堂、剧院等都是规整排列, 连柱廊、花坛、草坪、雕像、喷泉等均是秩序分明, 呈现出几何形状, 充分体现了人工改造自然的力量。
2.2 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比较
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肥田沃土之中, 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 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原则, 非刻板地照搬照抄自然山水, 而是要经过艺术加工使自然升华。艺术处理上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 进而达到情感、精神的超脱, 又兼具诗词“缘情”的一面。师法自然, 源于自然, 而高于自然, 制造出“宛若天开, 浑如天居”的局面, 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造园注重“情”与“景”的交融, 追求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 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 而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 “悟”是一种心智活动, “景无情不发, 情无景不生”, 因此追求意境成为中国园林的造园要旨。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 并借以求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的效果, 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素交织融会使之宛若浑然天成, 充分体现了园林式的中国文化[3,4]。
在西方, 古人认为艺术美来源于数的协调, 只要调整好了数量比例, 就能产生出美的效果。艺术中重要的是结构要像数学一样清晰和明确, 要合乎逻辑。用数字来计算美, 力图从中找出最美的线型和比例, 并且企图用数学公式表现出来。在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 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 呈现出一种几何制的关系, 诸如轴线对称、均衡以及确定的几何状, 如直线、正方形、圆、三角形等的广泛应用, 传达一种秩序和控制的意识。西方园林主干分明, 功能空间明确, 树木有规律栽植, 修剪整齐, 给人以秩序井然, 清晰明确的印象。
2.3 中西方古典园林其他方面的比较
2.3.1 总体布局上的比较
中西古典园林的一个区别就在于突出自然山水还是突出建筑。中国古典园林在总体布局上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园林景观构图主体, 其花木配合山水布置, 园林建筑亦服从于周围的自然环境, 与山水树木相协调, 并作为陪衬、表现或点缀山水意境的一部分。中国传统造园要求人工美与自然美的高度统一。所以, 在园林设计中遵循“山水为主、建筑是从”的原则。西方古典园林最具代表性的是法国“规整式园林”, 其构图特别强调园林中部的轴线, 园林的花坛、水池、喷泉、雕像、小建筑物、小广场、林荫道和放射形小路都围绕这条中轴线进行布置。同时, 在轴线高处的起点上还布置体量高大且严谨对称的建筑物;在建筑物前后则是几何造型如地毯般的草坪与树, 它们作为建筑的陪衬, 使主体建筑高大雄伟。可以说, 西方古典园林是以建筑物为中心、以突出主体建筑的原则来构园, 所以西方古典园林越发显得只是建筑物的扩大或延伸, 连山水花木也仿佛是建筑的组成部分。
2.3.2 对“园林美”追求的比较
在对园林美的追求上,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诗情画意和情景交融。它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 借景生情, 托物言志, 从而产生“意境美”。这种意境美不是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 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与典型化。它强调的是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 即“畅神”。因此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不仅表现在园林景物的形、神之上, 更主要的是表现在与游赏者主观的情感相交融的意境之上。西方古典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 它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 就连花草树木都修整得方方正正, 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西方古典园林这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 精美的几何式构图, 强烈的韵律节奏感, 都强烈地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5]。
2.3.3 空间处理手法上的比较
在空间处理上, 中国古典造园“命意在空不在实”, 显现的是活泼的、动态的、多点透视的空间。中国园林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之有限空间的局限性, 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它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进行融合和扩展, 利用借景手法把观赏者的目光引向园林之外的景色, 从而突破了有限的空间限定, 达到无限的空间领域。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犹如画幅一样, 集大自然之精美于一园, 在时间和空间的游览路线组织中, 任其高低远近、角度和视点的转变, 都能观赏到如诗似画的园林景观。而西方古典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 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 其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 空间序列段落分明, 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空间尺度不在于适应自然环境和人们实际活动的需要, 而是着重于强调建筑实体营造所需的气氛。它多运用数学和几何学原理来处理空间的形式, 从而产生主次分明、均衡、明晰的空间形态。
3 中西方古典园林差异的原因
3.1 历史源头的差异
中国古代园林在起源之初, 就利用自然的山泽、泉水、树木、鸟兽进行早期的造园活动, 最初的形式为“囿”。囿是在圈定的范围内让草木和鸟兽滋生和繁育, 同时还挖池筑台, 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享乐。就其内容来说比较单纯, 除了夯土筑台、掘池养鱼以外, 多为朴素的天然景象以及野生的动植物。
西方古典园林是多起源的。西方园林的出现, 一方面是崇拜神灵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是生产、生活的需要。西方古典园林之所以做规则式布置, 是出于农事耕作的需要。一块长方形的平地被灌溉水渠划成方格, 各种树木、花卉、药草等整齐地种在这些格子形的畦里。园中的树木有苹果、梨、杏树、雪松和柏树, 也有随着军事活动从外地引进的种苗, 如椰枣、棕搁树, 同时也还点缀着灌木花草, 形成朴素、简单的花园, 这是西方古典园林的胚胎[6]。由此可见, 西方古典园林在造园初期就走上了改造自然的道路。
3.2 城市环境的差异
各种园林的形成, 均反应了当时、当地人们的愿望。不同人群所追求的园林形式均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缺失的, 他们所要摆脱的城市格局, 却是在现实生活中所腻烦的。正因如此, 城市与园林才在风格上形成了对照。在古代西方, 特别是在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 因为封建割据, 国土四分五裂, 城市作为一个小范围地区的中心, 其规模往往很小, 多则几万人, 少则几千人。因为战争频繁, 城市常选址于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建筑物随地形自然分布, 街道格局自由。人工环境的创造及自然环境的人工化, 反而成为西方城市寻求对立统一的手段。中国在封建社会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政局相对稳定。城市作为中央或地方的各级行政中心, 多选址于平原地区, 规模常常很大。中国古代在处理城市和宫殿、寺院等建筑的布局方面, 喜爱用轴线引导, 左右对称的方法而求得整体的统一性。园林宜作自然式布置, 自然环境的创造及人工环境的自然化成为在统一中寻求变化的手段。
3.3 文化传统的差异
在中国, 原始社会的遗迹风习长期地保存下来, 氏族血缘的宗法关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关系上带上了浓厚的宗法关系的色彩, 因而伦理道德关系非常突出, 且十分重视人伦情感。可以说, 以儒、道、佛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都很重视人的感情, 这就是导致中国园林重在“寓情于景”的根本原因[7]。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比较, 西方传统文化更多地注重理性。西方文化源头之一的古希腊在奴隶社会时彻底地消除了氏族社会的传统, 氏族血缘宗法关系被政治关系所取代, 奴隶主的政治民主制度得到充分的发展, 政治问题不是伦理道德问题最为人们所关心。所以古代西方所重视的不是人伦感情, 而是理性。这就是西方古典园林之所以重在“寓理干景”的文化原因。
3.4 审美情趣的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把美学建立在“意境”的基础上, 强调自然美。中国的道家认为, 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 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道家看来, 大自然之所以美, 并不在于它的形式, 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因此, 古代中国人在追求自然美的过程中, 总喜欢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联系在一起, 把“自我”放到自然环境之中, 物我交融, 从而在艺术创作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准确地抓住自然美的精华, 并加以再现[8]。因此, 含蓄的意境美便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西方古典园林把美学建立在“唯理”的基础上, 强调几何美。西方几何图案式的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在西方, 人的观念中自然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 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早在古希腊, 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 并提出了黄金分割率。古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其《建筑十书》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 并提出了“比例是美的外貌, 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黑格尔则在他的《美学》中提到,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 西方人认为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 它不可能上升为艺术美[9,10]。亦因为园林是人工创造的, 它理应按照人的意志来加以改造,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4 结 语
中西园林尽管由于各自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2种不同的类型, 但它们都是世界园林文化的一部分, 都具有园林艺术的共同特征。中西虽然空间距离遥远, 文化背景迥异, 园林形式千姿百态但造园的目的却是一致的, 就是为了补偿现实生活境城的某些不足, 满足人类自身心理和生理需要。通过研究2者的共性和差异, 通过对中西方古典园林各自个性的比较研究, 更好地把握园林艺术的共性, 使它们互相取长补短, 以使中西方园林艺术存在更多方面的综合。
参考文献
[1]顾晓著.中西园林艺术的比较[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1 (3) :81~90.
[2]郭昊羽.中英自然风格园林艺术比较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 :46~50.
[3]赵书彬, 龙方.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的比较分析[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1 (4) :65~66.
[4]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0.
[5]屈德印.浅谈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构成[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 1996 (1) :17~18.
[6]邵君.浅议中西古典园林的起源及差异[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3 (2) :66~67.
[7]刘庭风.中日古典园林哲学比较[J].园林历史, 2003 (4) :70~75.
[8]梁友松.自然风景的审美与中国园林艺术[J].规划师, 1994 (4) :6~8.
[9]姚亦锋.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风景园林的审美源流[J].中国花卉园艺, 2002 (1) :72~73.
[10]朱建宁, 丁珂.法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及其启示[J].中国园林, 2004 (3) :13~19.
中西方古典园林美之比较 篇2
1、园林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 通过改造地形 (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 、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就称为园林。造园活动由功能园艺演化为观赏园艺, 即最初的园林建设目的为供人游走, 小憩, 赏玩, 而经过现代人的理解, 园林更加凸显了它的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 以及作为一些重要活动场址或势力尊贵的家业王室的标志。园林中的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都使其成为为人们提供休息, 安神, 乐在其中的场所, 同时园林中的文化, 娱乐等项目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2、园林的分类
1) 从造园的方法分类, 可将园林分为两类, 一类是按其原有的自然景致, 保持山水的原貌, 只在其中加缀于起到功能和装饰作用的道路, 连廊等, 开发成自然园林, 如黄山风景区 (图1) 。另一类则是在一定地域和条件内, 为改善环境, 表现文化等人工创造出的园区, 如苏州园林 (图2) 。
2) 从园林的体系划分, 分为东方体系和西方体系。东方体系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 最初形成可追溯到夏商时期, 那时的园林基本上还处于圈地时期, 而且园林很大程度是权贵的象征,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由于佛教和玄学的影响, 人们开始关注和模仿自然。到了唐代, 进入了中国封建社会繁荣的顶峰, 各种艺术文化成就百家争鸣, 园林艺术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其中, 中国古代的诗词与字画同园艺建造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到北宋, 抽象和象征自然在园林建筑中日益明显, 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色。从宋至清, 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成熟期, 经典的作品有留园、狮子林、拙政园等。 (图3)
西方体系是古希腊于西元前5世纪仿波斯的造园艺术, 古罗马时代继承了以规则的轴线贯穿, 以建筑为主体的布局, 还出现了整形修剪的树木与绿篱, 花丛多为几何型或是迷宫状。文艺复兴时期, 欧洲的园林有了新的发展。大规模的别墅庄园取代了蔬菜园等小块绿地, 院内突出人工安排和布局方正, 显示出人类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的成就。 (图4)
二、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相似性
1、中西方园林的起源相似, 均与早期宗教活动有一定关系, 都有对于自然之中的仙人或神明的祭奠与崇拜之感, 而且不论东西方人们都有对于食物和药用植物的采集、驯化和栽培的需求, 因此中西方园林从起源来看有很大的相似性。
2、中西方园林艺术的材料统一性, 中西园林所用材料大都为山水石头, 树木花草等自然要素。
3、中西园林艺术的服务对象统一性, 中国的皇家园林或私人园林, 西方皇家园林等基本都是服务于特权阶级。因此园林艺术可以说是一种奢侈品。
三、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风格的比较
说到比较, 中西园林呈现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特点, 特别是在中西古典园林这一发展阶段体现的尤为明显, 深层原因其实是由中西文化所形成的哲学基础和美学思想的差异所造成的, 中国古典园林遵循的是以道家学派为主的“法师自然”的哲学思想所以中国园林则多是以“虽由人做, 宛自天开”为造园的最高意境和法则。西方哲学思想是以毕达哥拉斯学派崇尚的“数”为主, 他们认为“数”是万物的根本和基础所以西方古典园林总体呈现出规则、几何式的园林特征。对比说来, 中国古典园林是以含蓄、淡泊, 重在情感上的感受, 空间上循环往复, 柳暗花明, 无穷无尽, 是一种模拟自然的封闭式园林。西方园林则表现为规则、奢侈、讲究几何的规则与完整性, 是一种追求人工美的开放式的园林。
1、哲学理念的比较
中国的古代哲学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中国人往往注重感性实践, 提供的往往是关于对象模糊的整体。受儒家一元化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人多数提及自然科学。因此中国园林讲究含蓄、深沉、对意境的追寻。
西方哲学主张客观世界的独立性, 有着清晰外向的思维逻辑, 重理, 习惯探究事物内在规律。对于自然的真实理性地把握与关注衍生出理智和科技。西方人的理性是讲功利、重效率的实用主义。受其影响, 西方园林艺术形成了理性、明了的风格。
2、美学思想的比较
中国古典园林诞生在中国这片文化沃土之中, 深受绘画, 诗词的影响。所以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设计充满诗情画意也就理所当然了。中国的国画特别是山水画, 其自然风韵, 潇洒淋漓又无拘无束的状态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林有着极为深刻和直接的影响。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楷模, 加上艺术家内心的感受与共鸣才造就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除了绘画外, 诗词也对中国造园艺术也影响至深。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所营造, 所以自然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观念和道德情操。另外很重要的是, 中国古代哲学“儒、道、庄”的重情道义, 尊崇自然, 和无为的思想形成当时中国文人的雅致恬淡的性质, 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造园的的美学思想。 (图5)
在西方这样一个自由浪漫又理性的国度, 园林的建造是通过整理自然形成有序的理性的和谐。西方园林的起源追溯到古希腊古埃及的时代, 那时人类为更好的生活而同自然界恶劣环境进行斗争的精神它来自于生产者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 而西方园林的艺术风格正是继承了这一观念。西方哲学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 其中毕达哥拉期学派就从数量的关系上来寻找美的因素, 而这种美学思想则一直贯穿了西方的审美思想, 它强调均衡、规整、秩序、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等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图6)
3、中西方园林艺术特色
中国园林更多的体现了自然美与意境美, 中国造园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的方面, 人们寄情于山水, 并从中抒发情感。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都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概括和总结。园林中山水交叠, 其径通幽, 建筑也顺应地形而建。中国古典园林区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主体, 点缀风景和园林建筑作为观赏风景。园林建筑布局灵活, 与地形、水体、植物巧妙结合, 人工美与自然美合为一体。 (图7)
西方园林体现的是人工美和形式美, 西方园林通常气势恢宏, 有着谨慎的布局, 以建筑物为主体的中轴线贯穿园区, 整体十分对称, 均衡。花草修整得方正, 并呈现几何化的图案。西方造园主要是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西方美学著作中也提到自然美虽然是一种美的形式, 但是本身是有缺陷的, 所以需要人工去雕琢和创造。它理应按照人的意志加以改造, 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布局构造上。整座园林以体积巨大的建筑物为基准构成主轴, 副轴上布置着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水池、喷泉、雕塑等。笔直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形成小广场, 呈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或小建筑物。西方园林那种轴对称, 均衡的布局, 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 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图8)
四、小结
园林艺术在无比巨大的世界艺术舞台上无疑是瑰丽的一笔, 而现代园林艺术的发展是在对过去的继承与否定中进行的。现代园林要取得进步, 必须积极深入研究传统园林的意义, 利用本土资源, 园林文化的地域性特征提炼总结, 并且结合现代工艺, 使其融入现代生活环境做到古为今用, 兼收并蓄, 让园林艺术永放光彩。
参考文献
[1]王晓俊.风景园林设计[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1.
[2]陈尔松.中西古典园林审美观的比较[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中西方古典园林的比较 篇3
中国的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的以及世界的艺术瑰宝, 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皇家园林、文人园林、寺院园林和自然郊外园林。四种园林艺术相互借鉴、交织, 其中艺术造诣最高、文化气息最重的当属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皇家园林地势显赫、气宇非凡、景观颇多;私家园林贴近自然、意蕴浓厚、十分精致。中国的园林艺术起始于商周时期, 在明朝、清朝时达到创作高峰, 其中皇家园林的创作高峰则是在清朝的鼎盛时期。一些著名的园林景观有圆明园、畅春园、颐和园、西花园、静宜园、静明园、留余山居、避暑山庄等等。除了少数皇家园林之外, 其他园林面积都比较小。而要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展现出自然风景之美, 重点和难点就是突破其局限性, 这就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无限的意境。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1]67。在园林的创作上, 中国的园林创作一直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 达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绝妙意境。中国古典园林可游可居。自然风景包括山、水、植被等, 并在模仿这些要素的基础上人工加以雕琢、改造, 提取精华之处, 并加以浓缩, 巧妙借景、因地制宜, 将自然惬意的风景创作于园林之中,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人与自然相互融合, 展现出浓浓的诗情画意。一些特色景物有通幽曲径、林立奇石、繁花树木、堆叠假山、清泉水池等, 这些景物相互穿插、互相映衬, 十分和谐。景物都是在自然基础上经过精心设计、巧妙搭配, 才能达到人工美和自然美的完美结合, 以景来写意。在这些人工创作的自然风景中巧妙地融合着一些颇具特色的亭、台、楼、阁、馆、廊、轩、榭、舫、桥, 这些亭台楼阁雕琢精美, 错落有致, 从而使得景物与建筑物相映成辉。园林的设计使得主人在居住的时候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惬意、自然的亲切和万千风情, 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寄情于自然的目的。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风格展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古典诗词文化和儒雅的生活性格。
虽然中国园林有以上很多优点, 但是它自身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因长期受到封建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古典园林从皇家园林到私家园林, 大都表现为封闭的, 在园林的四面都设置有围墙, 仅供少数人居住游玩, 而且一般人不能随意进出, 如非踏入院内便很难欣赏到美景。且其服务的人群主要也是社会上层人士, 所以那么精美的风光也只能是供极少数人来欣赏。这就表现出了古典园林的私密性、封闭性以及局限性。
二、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
西方的园林艺术起源于西亚的古代波斯, 最突出的园林艺术便是法国园林艺术。西方园林比较强调主从关系, 注重中轴和秩序的井然划分, 从而营造一种端庄、雄伟的贵族气息, 以及清晰的几何平面感。西方园林把主要的建筑物放在突出位置, 在建筑物前多设置林荫道, 后面多设置花园。园林的主要特点是用纵横轴线将地面平分为四块, 形成“田”字, 并在林荫路十字路口交叉处设立中心喷水池, 中心喷水池的水还可以经由十字水渠来浇灌周围的植被。在最初设计时, 中央喷水池是有象征意义的, 象征着神圣而美好的天堂, 后来欧洲人将喷水池中的水充分利用来与各种明渠、暗渠相连通, 来完成一些喷灌工作。这种造园方法之后一直流传并影响到西方很多国家。西方园林主要体现的是西方文化的自由、奔放、思维的严谨性[2]。西方的造园艺术自有其系统性和理论性, 在几何计算、严密规划方面表现突出。近代以来西方大力推崇将园林公共化, 这一点要比中国古典园林突出很多。西方园林的代表作品之一便是法国的凡尔赛宫。凡尔赛宫建筑面积为11 万平方米, 园林面积达到100 万平方米。建筑呈现宫廷建筑的风格, 布局严密、气势宏伟、对称协调。正宫和南北宫相连接, 并呈几何对称。其建筑采用了平顶形式, 不同于传统的曲线和尖顶风格, 更显大方、端庄。宫殿多采用大理石材质, 装饰富丽堂皇、雕刻精美, 西方艺术主义色彩浓重, 搭配有很多油画、雕刻、挂毯。凡尔赛宫花园中的花卉、植被种类繁多、修剪、搭配优美、富有规则。人工河流十分规整, 波光粼粼, 两侧则配有参天大树、女神雕塑。园林的这些特点使得其往往被用来举行一些重大仪式。
除了上述优点之外, 西方园林艺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西方园林由于过度追求平面化、几何规则性, 在设计图纸上或者在高空俯视时看似精美绝伦, 但是, 如若置身其中, 亲临现场体会则会感到有些呆板、无趣, 让人感受不到整体的美感, 使得设计者的思想不能被游众体会到, 与人产生距离感。
三、西方园林艺术对清代古典园林渗透的分析
西方建筑文化和园林艺术的传入, 使得清代园林中出现了很多新奇的西式景观以及一些另类的装饰艺术。但是, 这些异质因子只是少量穿插在古典园林之中, 而且一般都表现在园林的细微之处, 作为园林的局部装饰, 主要用来搭配整个古典园林, 因此, 这并没有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格局造成改变。即便是最为人所熟知的、模仿西洋建筑和园林的杰出代表作品圆明园也是如此。
圆明园的修建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它将中国造园艺术精华集中于一身。不仅有宫廷园林的宏伟壮丽, 还有江南园林园林的含蓄秀美, 此外还汲取了西方园林的建筑风格, 搭配和谐, 布局合理, 堪称万园之园。在长春园的北部便是著名的西洋楼, 这是一组欧式风格的宫苑建筑群。它与园内其他古典风格园林相独立开来。西洋楼建筑群占地约为6.7 万平方米, 占圆明园总面积的百分之二。西洋楼是在乾隆年间开始建造并完成的, 它的设计是由传教士和中国园林设计师来共同承担的, 历时十二年。作为中国皇家园林中西方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西洋楼总共包括六组西洋风格的建筑、三组特色喷泉和很多的庭院小品。景区的布局风格也是规整的西方园林的艺术风格, 呈东西轴线布局, 东西轴线上依次有各种主要的欧式建筑、迷宫、雕塑、喷泉、绿篱、水池等。虽然西洋楼的总体样式和环境现的是西方巴洛克风格, 但在细节的装饰上仍融合了很多东方元素[3]。
清代时期私家园林同时也吸收了很多异国文化, 很多私家园林开始渐渐模仿西方建筑的一些特有风格, 在建筑的材质、装饰上开始出现西式的雕塑、石栏、西式玻璃以及其他装饰物。这在《红楼梦》中也有提及, 在《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入大观园, 醉酒后误打误撞到了宝玉的房间, 在宝玉房间里便有一样让刘姥姥感到稀奇的装饰品, 那便是西方流传进来的穿衣镜。当时人们除了用镜子来装饰室内之外, 还用其来扩展室内空间。在《随园琐记》中记录的随园装饰中也有提及西方的五色玻璃, 并称装饰有五色玻璃的厢房为“琉璃世界”。
虽然中国园林艺术对西方园林有了一定的认可与接纳, 但是可以看到这种认可在规模上还是很有限的,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仍然是重点和主流。这种造园艺术风格明显地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矛盾, 可以将这种冲突与矛盾的原因归结为以下两点。
1.中国文化的传承性根深蒂固。几千年来, 中国的封建思想文化与外国的各种文化不断交流, 除了佛教文化和明清时期引入的西方文化外, 其他的文化都没有对中国文化造成多大的撼动。中西方在文化、人权、价值观、伦理观等方面都有本质区别, 而中国的封建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根深蒂固, 难以从根基上发生改变。在清代中国人眼里, 西方的建筑文化和西方的装修被划归到“奇技淫巧”之流, 作为赏玩尚可, 但是难登大雅之堂。秉承着“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思想, 外国文化的引入主要用来服务、补充本土文化, 当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造成冲突时, 西方文化则会让步于中国文化[4]。中西方园林在造园风格方面存在根本的不同,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贴近自然, 敬畏自然, 而西方则强调人的力量、改造自然。所以, 两种文化相遇必然会有冲突出现, 而我们在引用西方的园林艺术时, 不会做到彻底模仿, 在冲突面前会将中国园林艺术糅合到其中, 以此来减缓冲突。
2.西方文化传播存在局限性。西方文化的传播目的主要是宗教传播, 其他的文化、科技的引入也都是为传播宗教服务;再次就是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中国自封物上天国, 不注重与国外文化的往来, 以此故步自封。而西方的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大多是在宫廷之中进行文化传播, 难以普及到社会大众。因此, 中国文化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范围和力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总而言之, 东西方园林的艺术文化有同有异、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的。17、18 世纪时期, 西方也开始接受中国的造园理念, 十分赞赏中国不规则古典园林的美丽之处, 并将这种理念引入本国的文化之中。中国园林崇尚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意蕴之美、含蓄之美。西方园林崇尚人工改造之美、几何布局之美、自由之美。西方园林艺术对清代园林的渗透方面表现出的融合和冲突反映出中国对待外来文化的接纳性以及排斥性, 而这种融合和冲突则是由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性质、文化性质造成的。
摘要:本文在介绍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基础上, 分析了西方园林对清代古典园林的渗透, 从中也表现出了中国清代对于西方园林文化的主张和态度。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西方园林,清代,艺术,渗透
参考文献
[1]张前锋.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西方园林的融合[J].民营科技, 2012 (8) .
[2]关精明, 张淑娴.西方园林艺术对清代古典园林的影响[J].历史档案, 2006 (3) .
[3]袁祖志.随园琐记[M].安徽科技技术出版社, 1983.
解读中西方古典园林之差异 篇4
1.1 中西园林风格特异
中国古典园林中随处可见自然元素, 山水、高差、植物、花鸟等, 其余人工建筑的存在是为了陪衬这一切, 突出最原始的自然景观。南北园林在空间形态处理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北方表现出来的是大气恢弘, 南方则是给人柔美含蓄的意境, 但是两者都没有忽视“自然”的主导地位。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 周围的湖堤都是辅之而建, 苏州拙政园的亭台水榭依据山水走势而设计。
西方传统工匠为能让所建园林达到它预期被赋予的那种情感与意义, 几乎对不符合主题的建筑物和山水等自然产物都会进行人工设计改造, 最后所建园林的形式意境和寓意也是必然的。这些园艺师不会允许有打破必然的偶然性出现。法国的凡尔赛宫, 从建筑物、花草喷泉均被工匠雕刻装饰, 整齐有秩序的排列着。除了缺少些许自然迹象外, 精致的细节也是很能震撼人心的。
1.2 平面秩序———突出重点的不同
自然山水是中国园林设计建造中重点呈现出来的部分, 剩下的一切均是表现主题的辅助手段。古典园林的最终效果的呈现就是自然与人工设计的完美结合, 身临其境完全没有突兀之感。
建筑物是西方古典园林中的主体, 突出主题的中心位置与其恢弘高大的体量是重中之重。建筑物都会被安排在设计的轴线之上, 所有的辅助陪衬 (花草树木、小品、水池等) 都是围绕轴线呈放射状延伸开来, 在竖向的构图之中, 建筑物自然而然也就会成为焦点。
1.3 中西古典园林表达不同的意境美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畅游, 其中的意境往往能够影响人们的心情, 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木雕可能会触动参观者的心理进而产生共鸣。古园林的氛围早已超越了完全模仿自然的高度, 将抽象的感情与思想融入设计当中,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是其景点造园的艺术手法。
西方园林一般会在形式上表达“美”, 严谨的对称法则, 完全没有瑕疵和偶然的细部, 表现出来的是理性的, 控制性极其强烈的节奏与韵律之感。
1.4 造园艺术的差异
“留白、通透、隐约”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共同特征。为了使人工建造的东西能更好地与自然融合, 宗旨就是化有为无, 削减建筑的存在感, 突出自然景观。隐约可见的朦胧使人更有欲望近距离感受未知的景色, 这也正能表明中国园林就是一幅构图完美的山水画卷。
严谨、理性是西方园林的特征。运用准确的数学与几何知识, 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推敲而定。因此也就形成了规整、主次分明的西方园林形态。
2 探索中西古典园林差异形成原因
2.1 传统历史文脉的不同
由于各个国家的最初信仰与礼教的影响, 中国最初的“天人合一”思想, 使得园林中所有的元素几乎都是从自然中模仿提炼而来。在原有的自然资源的基础上, 在加上一些对其升华之后的辅助产物, 使得“自然”这个要素在造园艺术中一直被传承下来。
西方从很早以来信仰来自于神灵、上帝, 这种心理的暗示可以通过庄严、对称、整齐的建筑形式来体现;还有一方面就是, 人们在种植的时候, 往往会将一块地按照功能整齐划分, 这对西方后来园林建造也是有影响的。
2.2 城市需求的不同
园林的形态与意境于城市相比往往是大相径庭的。在中国, 人们在相似的人工建设场景下来回穿梭, 他们渴望能有一个完全纯自然无修饰的地点, 这也正是促进中国园林更加融合自然的做法。
在西方, 人们往往倾向于独树一帜, 特点鲜明, 这些特点的形成只能靠人工手段来达成。这就是西方园林着重后期设计建造的原因。
2.3“美”的理解不同
中国园林推崇的是原始的“自然之美”, 他们认为最原始的东西所表达出来的意境更为真切, 更为纯粹, 意在于一种“意境”的营造。西方崇尚“理性之美”, 他们认为自然的事物太过于偶然, 只有通过严谨的计算与设计, 才能弥补这种先天性的缺陷, 达到最美。
3 结束语
中西古典园林纵使在造园手法与意境营造方面差异甚大, 但各自具备的特点都值得借鉴。希望通过探究中西古典园林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在今后的园林设计中能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顾晓菁.中西园林艺术比较[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1 (3)
中西古典艺术精神比较 篇5
关键词:中西,古典,艺术精神
一、中西艺术精神的起源
对于艺术的起源, 人们莫衷一是, 历来有“模仿说”“情感说”“劳动说”“巫术说”“游戏说”的争论。 “模仿说”和“情感说” 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自身的需要;“劳动说”“巫术说”和“游戏说”则认为艺术是应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我们认为, 艺术的起源是一个过程, 不仅仅有人们心理上需求的原因, 也是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所以说, 在艺术起源的初始阶段, 艺术一直处于不断进化的过程中, 它没有独立的形态, 总是依附于劳动、宗教、神话等形式出现。 正如马克思所说: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 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 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①。 就像在原始社会时期, 人们已经懂得用图案来装饰石器, 用牙齿做成项链装饰人体, 这些审美艺术在产生的初期或许是因为某种功能而出现, 是一种无意识的存在。 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文化的成熟, 艺术才作为一种有意识的存在被人们重视。 当艺术逐步被赋予了人的思想和文化之时它代表着人们对世界的本源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这正是人类精神活动的源头。
二、中西方古典艺术精神的和谐美
“不论东方和西方, 欧洲与中国, 古代人很少谈一个事物美不美, 而多是说和谐与不和谐, 他们说和谐就是谈美”②。和谐美是中西方在审美上很集中的一个共同点。 但是, 由于中国和西方地理环境、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等方面的不同, 二者针对和谐美的体现方面也有所差异。 中国人在艺术审美中更注重的是心理的和谐, 人与大自然的和谐。 正所谓“天人合一”是中国人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 这也体现了中国人对自我人格的塑造及理想追求, 以及在精神上对大自然的一种依赖。 西方人在艺术审美中注重“再现”, 也就是说, 艺术在西方人的审美中是对客观存在的实物的客观真实描写。
儒道思想是中国文化异于世界其他文化的典型特质, 这同样适用于艺术精神的体现上。 儒家思想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同时也具有一种政教和道德教化的功用。 孔子所倡导的“克己复礼为仁”即是人生理想的一种体现, “仁”就是人生境界的制高点, 这是自我认可的体现, 也是同社会现实相一致的崇高理想。 所以说, 儒家思想培养人格的过程就是把宗法社会现实同个人人格联系起来的过程。 儒家思想表现在艺术审美中, 就是提倡以宗法社会的道德精神为美之本, 把“成教化, 助人伦”作为艺术的最高目标, 以“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的绘画技能章法完善为实践之途, 从而达到“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 的理想美创作境界③。 孔子说:“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 (《论语·泰伯》) 在孔子看来, 乐或乐教其功用就在于通过乐的统一形式使人们得到感化, 能够维持一种秩序, 多少包含了一些政教的态度。 就是说, 诗歌、音乐、审美等都不是为了它本身, 是为了通过这些东西可以获得人性的一种修养, 为了提升自己的人格素养, 为了获得一种满足感而存在的。 杜维明先生认为“儒家的独特自我是需要他人参与的”。 也就是说, 儒家自我人格的建立需要符合社会、伦理的要求。 总而言之, 儒家强调审美艺术精神的存在必须以维护社会伦理和道德为前提。
《庄子》中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 万物之本也。 ” (《庄子·天道》) 道家强调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认为这是万物之本。 庄子认为人作为有生命的人与大自然是整体的, 万物归一。因为道本是“无”, 所以导致了人与万物的归一。道家最高的艺术境界就是在自然当中无我而又充实的虚灵, 道家和佛家在这方面是相同的, 在超然物我的层次上是美的最高境界。老子以“道”为本, 认为“道”是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存在, 它无所不至、无所不容, 这是“道”的自由性④。庄子则在此基础上, 把人放在宇宙的中心位置, 把“道”的精神转化为“人”的精神, “道”的精神的自由性、无所不至、无所不容, 体现为“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性, 而艺术正是人的主体性精神最好的体现方式。 此时, 人的个体意识已经被融化在群体意识中了, 所以中国人也有自己的个体意识, 只不过这种个体意识是你通过群体意识体现出来的。 庄子的这种自由性就是说当人和大自然合二为一, 人与大自然成为一个整体, 这就是自由, 这就是和谐, 这就是美。
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哲学史上最早的大学派, 他们认为“数”是万物之源, 事物的存在就是数理的存在, 美就是数的和谐⑤。 黄金分割比的发现及把它应用于对人体比例的解释, 是另一种艺术形式对美的体现。 希腊美术倾向于对自然和人体进行客观真实的描写, 比如, 对人体的描写, 从表情、线条、比例都是对人体真实的描写。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客观与真实合二为一, 成为对真实的物体最直接的反映, 尽管艺术品具有自己的个性, 但是它只不过是表达人的主观思想的工具。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式”论, 认为在感性的现实世界之外, 有一个超验的理性世界。 理式世界是现实世界的范本、原型, 而现实世界是对理式世界的模仿。 柏拉图的“理式”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念, 受神统治。 这一“理式”论的意义主要在于柏拉图发现了世界万物都有特定的运行规律。柏拉图用“和谐”“比例”“对称”等形式概念描述“理式”论的特点, 显然, 这是柏拉图对美的一种体现。 到这里, 我们可以感受到柏拉图的“理式”论与庄子的“道”有一定的相通性, 就是它们都注重人与大自然的联系。 然而, 与中国心理体验式的和谐不同, 西方古典艺术精神所追求的是一种客观的、外在的美;同时在这种客观基础上追求那种理想、庄严、静穆之美⑥。
李泽厚先生说, 中国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 而西方文化是一种“罪恶”文化。 在古希腊艺术精神中, “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体现出一种悲壮之美。“酒神精神”又被称为狄奥尼索斯精神, 在酒神精神里, 人们把大自然纳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古希腊在祭祀的时候要喝酒, 酒后可以冲出一切道德伦理的束缚, 回归到大自然, 返回到本能的原始冲动。 任何人都可以侵犯任何人, 在这里充斥着群体狂欢和个人痛苦。 每个人守住个体这是个体意识的原则, 但是这个时候任何人都可以侵犯任何人, 个体就被解构了。所以酒神精神中的人们意识到自己的个体意识被瓦解以后就会陷入痛苦之中。 西方人所信仰的神是由个体意识导致的, 当个人从群体中独立出来之后, 就会感到自我渺小和孤独, 所以需要一个心灵的慰藉和拯救, 这就产生了日神精神。 日神精神又被称为阿波罗精神, 依据尼采的解释, 日神精神可以称之为梦的精神。 日神精神就是对酒神精神所产生的那种痛苦的一种拯救。 日神精神会提供给人们一种像梦一样的虚幻的场景, 这场梦会给人一种救赎的机会。 因为个体在酒神精神当中被结构了, 所以人们感到痛苦, 在日神精神中给人希望, 得到拯救。 梦的原则是个体意识的恢复和个性原则。 古希腊的艺术精神的这种庄严、肃穆之感正是西方艺术精神的悲壮美。
三、结语
本文从古典艺术方面对中西方艺术精神进行了比较, 它们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的民族精神。 审美理想是人们在一定时期内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形成的, 是物质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中西方艺术精神在审美方面都有和谐的特点, “美”与“和谐”是在名称上的差异, 实质都是对审美的共同追求。
参考文献
[1]阿明.关子艺术起源的一些思考[J].怀化师专学报, 1990.
[2]卞晓丹.中西方艺术精神异同的比较与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崔红文.理性与信仰视域下的中西艺术精神[D].广西师范大学.
[4]董中锋.西方美学中的希腊艺术精神[J].外国文学研究, 1999.
[5]韩蕾.中西方艺术精神比较[J].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
[6]柳玉.论中西艺术美学精神内核的异质同构——以中国风景油画为例[J].文艺研究, 2010.
[7]刘玉华.中西方艺术精神的异同分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0.
[8]梁玉水.体“妙”与析“美”———中西方审美精神的比较[J].社会科学战线, 2014.
[9]李泽厚.美学四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4:308.
[10]宁旭东.神话思维在早期中西文化中的留存及差异性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 2007.
中西古典舞艺术比较 篇6
一、含蓄性与开放性
中国的文化是封闭的文化, 显示在舞蹈艺术中具有含蓄性;而西方的文化是一种扩张的文化, 显示在舞蹈艺术中则具有开放性。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在山的包围中形成了半封闭的状态, 封闭中形成自足的农业经济, 成为一个农业大国;历来以血缘关系传承的统治者在封闭的环境中坚守着统治地位, 民众习惯了被统治的命运;山水之多, 形成自然的宁静美, 中国人慢慢满足于顺应自然, 追求平稳求实的生活, 不愿意受到冲击, 不想漂泊, 不愿寻求刺激, 只想在安稳中度日, 这使中国人在许多方面不张扬, 不浮夸, 而是充满含蓄。这种含蓄性贯穿了中国人的生活, 深深印在国人的心上, 积淀在精神领域中, 并在舞蹈艺术中显露出来。中国古典舞在服装上多为飘逸与严实, 体现了古典舞的韵律美和庄重美。在动作上, 中国古典舞比较讲究呼吸的控制, 通过呼吸的气息流动产生相应的动作, 这些动作摆动的幅度不大, 比如迈着轻盈的脚步转身, 在水袖的掩饰下低眉, 颔首, 或是含胸等, 讲究内在的感觉。在跳跃的动作上, 不管是在地面翻滚还是在向前飞奔, 不像西方那样有着“高高在上”之感, 而是表现了顺从, 闲适, 娇羞、抚媚等。在舞蹈过程中, 避免不了彼此身体的接触, 但在中国古典舞中, 男女双人舞是比较少的, 一方面是女子在中国古典舞中能更好地诠释舞蹈的美, 因而占据比较重要的地位, 不必通过双人舞来展现女子的美;另一方面是受古代交际礼俗的影响。在男权的社会里, 女性的地位比较低, 受到的约束比较多, 因而古代交际中强调男女隔离与疏远, 不允许非夫妇关系的两性有过多的接触, 即使在家庭内部, 也严格区别男女。自宋代以后, 男女之分更为严格, 妇女被限制在一个很小的天地里, 自由、交往、爱情、理想等都被限制, 统治者力求把她们变成封建道德力量顺从者。这种影响也渗透到古典舞中, 为防止男舞者与女舞者的身体接触, 其舞蹈的形式多为男女对舞。
西方的大多数国家为沿海国家, 有着漫长的海岸线, 宽广的海赋予了他们宽广的胸襟, 海的汹涌澎湃使他们有着勇敢、热情、求变、探险、开拓的性格, 对海那边的世界的向往推动了他们走向外界的脚步, 对外的扩张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增长了他们的见识, 使他们敢于敞开胸怀接纳外面的世界。这种开放性, 在扩展空间与领域中形成并使这种文化特点在芭蕾舞中得以体现。芭蕾舞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即演员表演时以脚尖点地, 人的整个肢体线条都绷得直直的, 腿要尽量伸长, 在裙子下摆几乎与腰部齐平的芭蕾舞裙下, 演员的双腿展露无疑, 是对个性的开放性表现;芭蕾舞的跳跃动作很多, 要完成这些动作, 得靠蹲的动作的控制, 靠蹲的一瞬间打开整个肢体动作, 一蹲一立, 是聚力与张力的转换, 张力使肢体放松, 身体向上跃起, 追求“高高在上”之感, 产生肢体的趋向性, 打开了身体的美与舞蹈的美。芭蕾舞的开放性既表现在动作上, 也表现在内容上。如芭蕾舞《天鹅湖》中, 年轻王子齐格费里德在参加乡村庆典时, 同时和他的两个女仆共舞, 没有任何顾虑的进行一段三人舞;王子在发现奥杰塔是一个被施了魔法的少女后, 对奥杰塔一见钟情, 并发誓爱她, 下决心对爱人忠贞不渝, 短短的时间内充分表现了对爱的追求, 没有任何的掩饰。西方芭蕾舞中, 男女表演的双人舞是非常多的, 舞蹈过程中男女的接触非常频繁, 因舞蹈的需要, 男舞者常常抱起或托起女舞者, 这些开放性的接触在他们看来是舞蹈的需要, 是个性魅力的展现。
二、丰富性与优雅性
中国古典舞的丰富性与西方古典舞的优雅性, 下面主要从舞蹈者的面部表情上分析。
中国的古典舞来自民间, 后因宫廷的需要进入宫廷表演, 为宫廷服务, 成为宫廷舞蹈。为了使宫廷的娱乐更丰富, 宫廷从民间收集了各种民歌民谣及舞蹈等, 这为宫廷舞蹈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加之宫廷人才济济, 她们的综合素质较高, 善用丰富的表情诠释宫廷舞。除了宫廷, 宗教的影响也很大, 可以说中国古典舞也包括宗教舞蹈。统治者利用宗教来进行统治, 发挥宗教的社会功用, 宗教的发展产生了宗教音乐、宗教舞蹈等。因而中国古典舞的范围变得更广, 有祭祀舞蹈、仪礼舞蹈、巫术舞蹈、宴乐舞蹈等等。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舞蹈用不同的表情才能更好的表现舞蹈的本质, 中国古典舞中的面部表情是非常丰富的, 有喜悦、欢乐、幸福、甜美、忧伤、麻木、痛苦等等, 丰富的表情和相应的动作演绎了美。
西方芭蕾舞, 出现于15-16世纪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意大利, 最早的芭蕾表演是在宫廷宴会上进行的, 后人称它为“宴会芭蕾”。随着意大利贵族与法国宫廷的通婚, 意大利的“芭蕾”演出被带入法国;路易十四时期, 法国芭蕾发展到它的鼎盛时期, 在宫廷中非常受欢迎, 被称为“宫廷芭蕾”。宫廷是贵族的场所, 男士讲究绅士风度, 女士讲究高贵典雅, 这也是当时那个社会许多人的表现,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里, 在宫廷的特定场合中, 芭蕾舞的表演就必须符合那个社会的标准, 因而芭蕾舞演员在台上没有太多的表情变化, 基本上一直保持着优雅的表情, 让舞蹈的面部表情与社会同步。
三、静美与动感
中国人向来喜静, 在静中悟人生, 在静中看宇宙;西方人却是奔放热情, 活力四射, 处处体现动感的冲力。
中国人历来崇尚“静”, 认为“静”能产生精神的愉悦等。如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常将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一体, 显出空明的境界和宁静之美, 读其诗《山居秋瞑》可知, 在清新宁静而生机盎然的自然山水中, 诗人的精神得到升华。王维的诗受到禅宗的影响, 他将禅的静与山水之美结合起来, 在对自然山水的描绘中享受禅趣, 感悟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之意。中国的许多山水画也表现了国人对“静美”的追求, 象征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国古典舞受到禅宗、求静等思想的影响, 力求舞蹈显人生, 舞与悟相辅相成, 在舞蹈中体现出来则是动中求静美。如其走圆运动原则, 即动态和静态之间圆的相互转换和结合, 在舒而不缓、紧而不乱中体现动静结合的魅力, 是身体的动与心灵的静, 是舞者的静与观者的思, 那一支支古典舞, 如从远古飘来, 催人深思, 由此可知, 中国古典舞与中国山水田园诗及山水画一样, 在动静的和谐发展中追求静美。
西方社会中人重个性, 人民善于挖掘自己的潜能, 善于展现自己的各种能力, 以个性标榜自己。地理环境上靠近大海, 大海的激情澎湃也深深地影响了西方人, 使他们的生命里多了一份激情, 这种激情不仅在他们的生活中出现, 也出现在芭蕾舞中。如舞蹈中有的动作是:人跑出去的时候需要快速、敏捷, 推地板要很快到达外面并延伸, 回来时用力压地板;有的动作把力聚在脚背、快速地往外打并延伸出去, 向前、向旁或向后延伸, 可以到达地面或空中;有的动作是在雀跃、迸跳中延伸等等。总的来说, 芭蕾舞给人的感觉是在动作的极度延伸与反差中表现一种动感的魔力, 奔放的情感。
四、重意义与重形式
不同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物质载体和不同的物质手段, 舞蹈的物质载体是人的身体, 舞蹈的表现手段是人的身体动作。中国古典舞通过塑造舞蹈形象来反映社会的种种, 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我国古典舞中有很多舞蹈动作是从动物的动态形象中提炼、加工的, 如“虎跳”“扑虎”“金鸡独立”“鹤子翻身”“双飞燕”“鹰展翅”等, 表现出我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聪明、机智。如一舞者通过模拟燕雀的款款欲动、翩翩若飞, 而有奔飞于天的造型效果。又如舞蹈以男子凝重沉稳的动态造型象征山之雄伟敦厚, 以女子流畅婀娜的形体韵律象征水之清丽奔涌, 有着丰富的审美意境。可以说, 对中国古典舞的欣赏, 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的重新审视, 是对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艺术的传承。
中国古典舞在舞蹈动作、舞蹈造型等蕴含着许多意义, 给人很大的想象空间。而西方芭蕾舞中的动作姿态大体上是纯形式的, 重视人体动作的形式美感。
1661年,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在巴黎创办了世界第一所皇家舞蹈学校, 确立了芭蕾的五个基本脚位和七个手位, 使芭蕾有了一套完整的动作和体系, 这五个基本脚位一直沿用至今。这些脚位和手位塑造了芭蕾舞的经典舞姿,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另一个方面看, 西方芭蕾舞的动作虽奔放洒脱, 但其动作体系是比较单一的。演员的动作, 不分男女, 也不管内容如何, 都是同一套动作体系, 即使因内容的不同有一些区别, 其动作的性质还是一样的。动作一致, 形式相同, 使芭蕾舞表演看起来确实有舞步整齐、形式的美, 如投掷舞步、摇摆舞步、聚合舞步、追赶舞步、飞逝舞步、突然跃起等, 但这样的形式没有一定的意义, 没有意义便少了很多美感, 这是西方芭蕾舞重形式的结果。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踮起脚尖跳舞,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既然做到了, 又何必改变, 改变了就没有特别之处了, 那只有继续保持这样的形式了。可见其重形式是为了保持芭蕾舞的特点, 保持舞蹈场面的开放与活力, 也是对传统的一种保护, 再通过不同的芭蕾舞内容来弥补形式的不足。
中西方古典园林的比较 篇7
从殷商至秦汉, 中国古代社会完成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 是阶级分化之下统治阶级享乐的产物。中国古典园林是封建农业经济、封建集权政治的产物, 而欧洲园林主要孕育在奴隶制阶段, 除了古埃及, 欧洲的经济更多地依托于贸易、航海等方面。客观地理环境导致了欧洲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冲突、契约式政治以及文明的相对独立。在中央集权的政体之下, 中国和古埃及的宫苑、祭祀性园林都有明显的中轴线并相互对称。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都有极强的扩张性和好战尚武的特征, 在联邦政体 (主要指古希腊) 以及民主思想的共同作用下, 古希腊没有出现东方那种等级森严的大型宫苑, 但是由于数学和美学的发展, 古希腊和古罗马园林也强调均衡、稳定的规则式园林布局。
总体而言, 殷周时代, 奴隶主贵族的宫苑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滥觞, 也是皇家园林的前身。秦汉整体演变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大帝国形成, 相应的, 皇家宫廷园林规模宏大, 气魄宏伟, 成为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造园主流也是宫苑和贵族的园林。
2 园林分类和艺术风格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人民生活逐渐富裕, 园林也逐渐由帝王专有向文人和贵族延伸, 并最终形成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相辅相成的格局。但是, 中国的古代城市建设自周代确立了“前朝后市, 左祖右社”的格局后历经千年, 都保持规则式、对称式的布局形态, 而园林景观却是自然式的, 由单纯的宏观粗放发展为以精致的微观为主, 创作的方法由单纯的写实逐渐发展到写实与写意相结合、最终以写意为主;早期的园林以“自然化”为主, 逐渐发展为“人工化”, 最后被“诗化”、“画化”所取代。在园林的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的关系中, 早期园林的建筑物是简单地散置在山水环境中, 发展为自觉地把建筑布局和山水环境联系起来求得二者的融合, 但园林的自然要素始终占主导地位。
欧洲的园林基本由宫苑园林、宗教和祭祀性园林、贵族花园、公共园林几类构成, 初期有明显的实用性, 如果蔬、香料的种植, 后期逐渐加强了园林的观赏性、装饰性和娱乐性。欧洲的园林传统中, 尤其关注对自然的“人工化”处理, 建筑、水体、园路、花坛、行道树、绿篱等, 无不展现出井然有序的人工艺术魅力。
由于“民主”和“公共”的传统, 欧洲的公共性园林种类丰富, 构成了欧洲园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覆盖了体育公园、音乐厅、图书馆、室外花园、学术园林等。中国到了魏晋以后, 名山大川、寺庙大多成为文人墨客追寻之所, 不论是出现的时间、开放的程度、民众共享度, 和欧洲都不能同日而语。
3 继承发展
中国古代文化虽然晚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化, 但是保存的最为完整的。孔孟传统、老庄精神以及后来的佛学思想, 彼此促进, 相互借鉴, 常演常新, 一脉相传。虽然历经春秋战国以及秦末农民战争等战争以及分裂, 但是很快就是走向大统一, 从整个中国历史而言, 统一是主流也是众望所归、民心所向。古希腊、古罗马处于西方古代文明的高峰期。事实上, 经过武力手段极度扩张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 在罗马帝国疆域达到顶峰之际, 已经表现出维系的乏力, 而另一支更强大、更持久的全新力量———基督教则在精神层面接替罗马完成了统一欧洲的任务。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各自有巨大的文化惯性, 再加上渗入其中的日耳曼“蛮族文化”, 导致它们在艺术上的融合长达1000多年。一场文化的大起大落之后, 西方近代文明于对中世纪文明的激烈批判中产生, 从而诞生了既继承古代文明又继承基督教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故而, 中国园林没有出现欧洲园林那样风格剧烈、复合变异的现象, 而是不断传承、缓慢发展。而中世纪的欧洲, 没有像中国皇家园林那样壮丽恢弘的宫苑, 却只有以实用性为目的的寺院园林和简朴的城堡园林。
4 总结
由上可知, 中国园林和欧洲园林的风格特征都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产条件上产生的, 是宗教风俗、文化传统和人们生活方式的综合反映。总体而言, 中西园林在生成阶段, 绝大多数都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园林的主流是封闭的, 都以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寄托为主要目的, 并没有自觉地体现所谓的社会效益或环境效益。造园工作也大多由工匠、文人、艺术家来完成。最终, 形成“规则式”和“风景式”两大风格, “规则式”园林在布局方面讲究几何对位关系, 着重总体布局的人工图案美, 甚至花草树木都要按几何关系修剪成型, 实质是一种人为控制的、有序的自然和理性的“自然”。“风景式”风格即中国园林, 造园规则中没有明显控制自然的痕迹, 着重显示自然的天成之美, 表现一种顺乎大自然风景构成规律的缩移和临摹。
摘要:以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和欧洲园林为研究对象, 着重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宗教文化和哲学背景、园林分类与艺术风格以及继承发展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以更深入地了解中西方园林的特征。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欧洲园林,生成期,比较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 (第二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中西方古典园林的比较】推荐阅读:
中西方园林艺术比较09-08
中西方比较07-17
中西方体育文化比较06-01
中西方艺术比较论文08-16
中西方节日饮食比较10-11
中西方礼仪比较论文09-12
中西方园林艺术08-24
中西方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比较与启示08-26
中西方文化比较之婚礼08-23
中西方酒文化比较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