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宗教文化比较

2024-09-24

中西方宗教文化比较(共8篇)

中西方宗教文化比较 篇1

人类的历史进程,为后人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也积累了有益的成功经验和惨痛的失败教训,这份巨大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拓自己的眼界,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培养广泛的兴趣,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文化修养,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修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素质,还直接影响着个人的观念利意识,其中既包括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同时还影响着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提高每个人自身的文化修养,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人类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类能够不断地总结自身发展的历史,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接受惨痛的教训。从而推进人类自身从低级向高级,社会从野蛮向文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可以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启迪。

在文化进程中,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沿着时间的长河,此消彼长,又各具特色。

一、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特征:平衡和现实主义

中西方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即平衡与现实主义,也反映了民族间观念、意识的差异。而这两种基本的文化特征,在具体的文化现象和文学艺术作品中,又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即中国传统文化以稳重、平和、和谐及写意为特色;西方传统文化则以个性化鲜明、写实性强为特点。

1.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平衡,以稳重、平和、和谐为特征

追求平衡.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小形成的—种特定的观念、农业生产受季节变化和作物生长规律的制约,需要稳定的社会秩序;农业生产随时面临自然灾害的威胁,需要人们团结合作,建构一种稳定、和谐的人际关系;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自然气候条件,各种气象因素:光照温度、防水等,都需要适宜,即“无过不及”。中国的传统武术太极功,强调刚柔并济,古人认为天地,阴阳,昼夜,都是相对,要保持他们的平衡。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

孔子对“为人之道”提出“中庸”的思想:“君子中庸,小人反小庙”。明代理学家对“中庸”作了解释:“中者,不偏不倚,元过不及”。即为人处世个能左、右偏激,需沿着正直的方向发展和前进。这种为人处世正直的认识,也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由此也养成了中华民族坚持原则,是非分明的优秀品德。

中国的传统饮食则具有“平衡”的特点,而且多为经验型的。在古代,人们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将各种食物分为温、热、凉、寒,四种“属性”,又称“四气”,且按味道分为辛、酸、甘、苦、咸等“五味”。中国传统饮食的“平衡”,就是根据各种食物的“属性”和“五味”,将不同的食物相搭配,使之实现“四气”和“五味”的“平衡”。

与之相比较,因为西方生活工作节奏快,方便快洁的就餐方式和缺什么营养补什么营养成为主旨,也表现了现实主义在饮食上的差别。2.西方传统文化的特色:现实主义

西方民族受畜牧业生产的影响,而形成了许多特有的观念其中最突出和重要的是现实主义,即注审现实。2.1 现实主义在西方社会生活中的反映

现实主义的观念在西方的社会生活中.是十分明显的。反映在西方民族审视社会、处理人际关系,以及日常生活等,都是以现实作为基础。

西方民族在消费理念上的“超前消费”,即先消费,后还贷的作法,就是从现实出发.先考虑眼前的实际需要,满足人们对现实的需求。至于下一步的还贷,也是根据现实的需要决定的,所以西方人常出现重复借贷的现象。

现实主义的观念在西方民族及社会的文明发展史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世界近代历史上的一系列重大发明,近代自然科学学科体系的建立,基本上是历史上曾是游牧民族的后裔的贡献。

在西方国家的外交政策中,也体现了现实主义的观念。“圆桌会议”,最早便出现在欧洲的政治舞台上。在举行国际会议或国内外政治派别的谈判时,用圆桌可以避免座次的尊卑、贵贱.亦无主、次之分,使与会各方感到地位平等。2.2 现实主义在西方文化艺术中的反映

西方文化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传统以基督教文化为核心,同样现实主义的观念,在西方传统文化艺术中体现得十分充分。

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真实、直接反映作者所处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内容很多。如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等,英国作家狄更新的《老古玩店》、《双城记》等,法国作家大仲马《基督山伯爵》、《三剑客》等,小仲马的《茶花女》等诸多的文学作品,还包括丹麦作 家安徒生、德国作家格林创作的童话故事,都以现实为题材,或讴歌赞美.或批判、讽刺。

戏剧作品也是如此。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哈姆雷持》、《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等,都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

西方文学艺术中的现实主义,还表现了作品真实地、直接地抒发感情。人的喜怒哀乐,喜好与厌恶的情感,直接流露于作品中。

二、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

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东方比西方早进入封建社会,它的文化比西方文化先进,有许多辉煌灿烂的发明与创念,所以河东的东方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可是西方后来居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先在西欧出现,并逐渐取代封建主义生产关系的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就是这一历史变革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当时科学、文学和艺术空前繁荣,涌现一大批时代的巨人.资本主义的文化亦随之取代封建文化成为时代的主流,即所谓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让位于四十年河西的文化。这次让位是人类文化的一次伟大发展,是人类社会的一次伟大进步。

资本主义处于上升发展时期,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后来,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到了资本主义的后期时,资本主义社会各种固有的基本矛盾更趋尖锐了,种种迹象表明,资本主义到了垄断阶段,文化思想出现危机。

李政道博士在“中美文化交流研讨会”上,有一段发言.提到了中美文化传统的差异问题:“中美文化传统的区别是明显的。中国文化传统要求个人以社会为重,美国正相反。在个人和社会发生矛盾时,往往强调个的自由权力,这有利于激发个人的主动进取精神.整个社会充满活力。但这种观念也导致滥用自由。现在美国乱象从生,不能说与此无关。”

追求物质增长和生活享受已是现代人的主要人生目标在—些人那里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在这样的价值观念支配下,—切都只是为了功利,为了纵情享乐。“文化危机”,“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虚无主义”在西方国家泛滥。

此种观念下,自然和科技只不过是达到人们某种功利和享受的环境、资源、工具和手段,可以不顾一切后果地去利用它、掘取它。甚至于连他人也和物一样,只不过是一种资源或手段,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关系而已。于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都被严重地扭曲了。这才是上述人与自然的对立和人与人关系疏远(或对立)急剧加深的深层根源之所在。这种短视的做法必将影响今后的发展。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人与自然,他人的和谐相处,这必然更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

因此,新情况下,河西文化让位于比它先进的河东新文化,螺旋式上升,一次比一次高级,一次比一次进步,反映人类社会及其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规律。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有一个自我认识的问题。特别是当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的时候,人类更需要对自我有一个清醒的、正确的认识。人和个人既要能认识自己的大,也要能认识自己的小,要能不以大自居,不以小自卑。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人的自我失落,大都来自与自然和他人的不融洽、不协调,而其根子则还是在于自我本身,即不是由于只见自我之小而妄自菲薄,就是由于只见自我之大而盲目尊大,也就是说,不能恰如其分地认识自我,缺乏自如之明。

儒家的这一套人格发展形态在世界文明中,有着十分独特的价值。儒家认为,个人的完成不能离开群体大众的完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一个个人人格完成的过程,一方面,个人的精神要通过转化社会来完成自我,另一方面要通过身、心、灵、神这四个层面逐渐深化。

中国古代儒家的修身养性理论中的—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一种与他人和社会群体和谐、协调的道德品格。儒家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推己及人”的精神,这些是对西方文化思想危机的一种良药。

目前世界上一股学习中国佛教的热潮正在升起。学禅打坐不仅能治病健身,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些信禅学禅的人来说,它能在相当的范围和程度上调解人们心理上的失衡。禅学从一个方面揭示了自我的本性,着重揭示了造成人生痛苦、烦恼的主观自我方面的原因,并且探求丁如何让自我从怨天尤人、授命于环境的被动中摆脱出来,而通过自我主动的努力去解除种种的痛苦和烦恼,做自我的主人翁等等。

社会主义中国的出现、存在和发展,从文化角度讲,它本身说明,东方掘起了一种社会主义文化,其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密切联系群众,以及邓小平的建国理论,改革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新文化及其指导思想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就已经显示了蓬勃的生机、巨大的威力和高度的创造性。在它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个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有10几亿人口的大国相继取得了胜利,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

东方的思维方式,东方文化的特点是综合,西方的思维方式,西方文化的特点是分析。从总体上来看。从伽利略以来400年中,西方的自然科学走的是—条分析的道路。

人权观点上,我国政府人权观是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即人在一个社会环境中生活,就应该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权力。中国的人权观是以社会为前提的,即以共性、整体性原则为前提,从全局和整体的利益出发,去阐明人的权利。

美国等西方国家提出的人权现,则是以西方传统的自我中心意识为基础的。它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权力。即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意志是第一位的,也就是强调和突出个性和个人的需要和欲望,所以西方社会的暴力犯罪、枪击事件不断.以及高离婚率、老人及儿童遭遗弃等社会问题十分严重,且难以改变和扭转的。

因此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汲取西方的分析方法,科学精神,丰富我们的文化,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新文明,融合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儒家,佛家,道家思想,东方文化将成为更先进与西方的文化。

总之,通过比较历史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征,和中西方文化的关系,我将在以后学习和认识东西方文化时将更具有针对性。

海纳百川,也是我国的传统精神之一,我们应该吸收东西方文化的精髓,拿来西方严谨的科学和先进文化,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文明,更应该认真学习中国“和而不同”“和谐统一”的人文思想,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和提高文化修养,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强国。

中西方宗教文化比较 篇2

一、中西方节日比较

1. 春节与圣诞节

在中国,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开端, 庆祝春天的到来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春节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只是从1913年才开始的。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又称“年”。传说太古时代有一个叫“年”的怪兽, 头上长着触角, 凶残无比, 每到寒气将尽, 新春快来之时, 就要出来残害人畜, 毁坏家园。人们为了防御它, 就聚到一起, 利用“年”怕红怕响的特点, 用贴春联, 放爆竹的办法把它吓走。每到大年三十, 无论城乡, 家家户户都要张贴红纸春联和威武的门神, 春联、门神是用来辟除不祥和保护一家安全的, 它们源远流长。在春节这一天, 传统的习俗是进行大扫除, 将陈旧的和不好的事情清除, 迎接崭新吉祥的新一年。春节中最重要的就是年夜饭了, 又叫团圆饭, 预示着祥和与幸福。除夕之夜, 人们大多会守岁, 家人聚在一起畅谈、欣赏春晚, 等待零点钟声的敲响。正月初一, 新年来到, 人们开门燃放炮竹, 俗称“开门炮”。吃过早饭, 人们要相互拜年、祝福, 共贺新春。庆祝春节一直持续到农历正月十五, 每逢春节, 人们总对新的一年寄托着无限的希望。

在西方国家, 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一个令人快乐的宗教性节日, 是基督徒庆祝基督教创始人基督出生的日子, 爱、家庭和归属感是重要的主题。《圣经》上说, 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胎人间, 在人间生活, 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 学习热爱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热爱。圣诞节在西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和春节一样, 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一般来说, 在圣诞节时, 人们要装扮圣诞树, 互赠圣诞卡, 吃圣诞大餐, 给小孩子送圣诞礼物。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饭一样, 欧美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 共进节日美餐。小孩子们最期盼的就是圣诞老人带来的礼物了。据说圣诞老人原是小亚细亚每拉城的主教, 名叫圣尼古拉, 死后被尊为圣徒, 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节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而来, 由烟囱进入各家, 把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所以, 西方人过圣诞节时, 父母把给孩子的圣诞礼物装在袜子里, 圣诞夜时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第二天, 孩子们醒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床头上寻找圣诞老人送来的礼物。

春节与圣诞两者不同的起源和庆祝方式, 作为各自节日文化中的领军, 春节与圣诞有着相同的地方。节日文化不仅是展现一个民族文化生活图景的窗口, 更是一种象征和意义的体系, 这就是对幸福的企盼, 对仁爱的向往和对未来的祝福。

2. 七夕与情人节

爱情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在中国, 人们庆祝中国式的情人节, 即“七夕”。相传,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 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 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 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 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 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 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 摆上时令瓜果, 朝天祭拜, 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 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 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 所以, 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 夜深人静时刻, 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在西方, 2月14日的情人节起源于罗马。传说公元三世纪时, 古罗马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斯。离暴君的宫殿不远, 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神庙。修士瓦伦丁就住在这里。罗马人非常崇敬他, 男女老幼, 不论贫富贵贱, 总会群集在他的周围, 在祭坛的熊熊圣火前, 聆听瓦伦丁的祈祷。这一时期, 古罗马的战事一直连绵不断, 暴君克劳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战场, 为了保证人们忠于战争, 他下令禁止人们于此时结婚, 甚至连已订了婚的人也马上要解除婚约。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 满怀悲愤地走向战场。瓦伦丁对克劳多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 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它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人们一传十, 十传百, 很多人来到这里, 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消息终于传到了克劳多斯的耳中。他暴跳如雷, 命令士兵们冲进神庙, 将瓦伦丁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 投入地牢。公元270年的2月14日, 瓦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为了纪念瓦伦丁, 后来人们把2月14日这一天作为“情人节”。

现在西方情人节已发展成恋人之间的节日, 为了表达彼此之间浓浓的爱意, 在这一天, 情侣们互赠礼物, 恋人们都被甜蜜和幸福包围着。西方情人节另有更宽广的意义, 那就是只要是你所爱的人--父亲、母亲、亲戚、同事、朋友, 在这一天都可以送礼物给他们, 以表达心中的情意。

二、中西方节日所反映的不同文化内涵

1. 传统节日的总体内涵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特有的象征符号, 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 对民族凝聚力有着巨大的影响。传统节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每个节日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每个节日都有值得回忆的庆祝仪式和活动, 每个节日都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暗示。不同的国家庆祝节日的方式不尽相同, 但是都体现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祥和幸福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2. 传统节日体现的宗教信仰

传统节日所体现出来的宗教信仰是不同的。西方国家的宗教是显而易见的, 在基督教中上帝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上帝不容许人们信仰其他的神和偶像。人们所获得的是上帝赐予的, 而不是通过人们努力工作获得的, 所以, 在圣诞节人们祈祷上帝赐予他们幸福和快乐。而在中国, 传统节日并没有体现很多宗教色彩, 在古代, 中国的社会结构建立在对自然的崇敬, 追求神和人类的平衡。

3. 传统节日里人们的情感表达

中西方在庆祝传统节日时, 情感的表达也是有差别的。中国人更多的是隐藏自己的想法, 然而西方人总是自由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比如, 接受礼物时的方式和态度的差异。在中国, 人们会因为表示客气或是礼貌不轻易接收礼物, 即使在接受礼物时也不将礼物立即打开。在西方国家, 人们会主动要求赠送礼物, 并立即拆开礼物, 对对方表示感谢。

近些年来,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以及传播媒介的多样发展使中西方文化不断相互影响和渗透, 越来越多的西方节日在中国十分受欢迎, 比如愚人节、母亲节、圣诞节, 而有些学习者却忽略了我们本土节日文化, 这个现象使我们意识到我们要正确对待中西方节日文化, 在尊重、传承、创新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其他国家文化进行学习, 我们要保持文化多样性, 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沟通!

参考文献

[1]常天.节日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5.

[2]萧放, 许明堂.春节[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

中西方体育文化比较 篇3

【关键词】中国 西方 体育文化

1.体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一种恒古恒久的社会现象,但什么是文化这个问题,可谓五花八门,没有达成共识,总的概括起来看,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设施;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反应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历史进步、生产经验以及教育、科学、艺术等方面达到的水平,自然与体育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体育是文化传播、传递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文化方面的变动,对体育产生特别大的影响。积极发展体育文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体育活动及其成果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体育在培养人的健康,改善人类生活方式,从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培养有文化的健康的人方面有独特的作用。

2.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影响下的中国体育文化

中国屹立在世界东方的文明古国,她博大精深的体育文化如同哺育了华夏文化的长江、黄河一样源远流长,而体育文化的各种形态,更是在中国的大地上呈繁荣发展之势。中国传统体育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产生和发展都不可能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研究它可以从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出发点。

2.1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

古代中国注重情感和尊重道德的观念,在体育运动领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些传统的道德观念来自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如孔子的“尚仁”,墨子的“兼爱”。其积极意义在于规范人们的社会生活行为,平和了社会气氛。中国人的个体竞争需要过早受到压抑,社会需要以伦理需要为主体进行构建,至善道德的追求强制性地成为中国人的主体需要,从而压倒一切,涵盖一切。重义轻利的观念历代相传,渗透于人们精神意识的深层,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反映在体育上即是崇尚体育的伦理价值而贬低体育的实用价值,这种观念一直在中国体育史上绵延不绝,直到今天仍可以在人们的体育观念中找到它的踪迹。

2.2重和谐与统一

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伦理型文化,始终是解决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古代中国的个人显得毫无意义,仅表现为一种抽象的存在,人的个性几乎消失在集体当中,使得个体性和能动性受到全面压抑,总是被动接受某中盲目力量的驱使,而现实社会中人的快乐和痛苦完全被一种理想的是非、善于恶的伦理价值判断所代替,这对体育文化的影响极大。

2.3重适用,追求稳重

中国农业型社会自给自足的特征,使安居乐业的中华民族不必把走向遥远的外部世界观视为谋生的必由之路,封闭的地理环境,封闭的生产方式,封闭的文化心理特征,使中国文化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等特征。中国先哲追求的价值目标就是达到某种和谐的境界,核心是合,教诲人们不是向外开拓、追求、向大自然索取,而是在充满温情的志“中和”、求“中庸”的人生修养中,潜身于所谓自省。在中庸之道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往往表现为生活朴素,知足常乐,这种中庸之道的观念,限制了人们的开拓能力,淡化的人们的竞争意识。在体育文化的活动表演方式上,技艺性、表演性的项目为主,而竞争性强的,集体的项目在中国开展的很少。

2.4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中国重理性与人文教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中国文化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具有超宗教和情感的功能。儒家思想的核心是“礼”提倡中庸思想讲究忠恕之道,凡是要拾到好处,不能过分,要不偏激,体育往往是一种诉诸情感的活动,它往往是非功利和超现实的。中国体育文化注重对身体文化之外的拓展性价值,重视对集体和社会的意义,忽略体育文化的本体,重视的是体育文化中的理性思辨,而忽略实际操作。

3.西方文化及其影响下的西方体育文化

在西方,欧洲文明的摇篮古希腊、古罗马为西方体育现代世界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古希腊所创造的古奥运会辉煌的背后,是西方体育文化的根基所在,与其古代奥运会一样闪烁着使世界人民敬仰的光辉,因此在论及西方体育文化的时候不能忽略古希腊文化对西方体育乃至整个西方文明的奠基作用。西方文化在影响体育文化时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强调以人为中心

强调人是万物之灵,从以人为中心的观点出发,主张人可以认识自然,控制自然,征服自然。希腊社会同样也是以个性发展、个体生命能力弘扬为主体而构建的,于是他们选择了生机勃勃的生活方式,向大自然挑战是希腊人永恒的信念,社会竞技活动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自然和谐的得到发展。西方文化注重人的智力和身体能力的特征,这一观点起到了鼓舞人的创造性,大胆的向大自然索取,这与东方人恒定不变,顺应效忠的社会理想大相径庭。

3.2重视宗教的特殊地位

西方古代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宗教社会,在西方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宗教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宗教对社会、个体具有巨大的权威,但它又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表现出一种弹性和自我保护、自我适应机制,即用新的意识和行为来维持自身生存和复兴。古希腊宗教有的神人同型同性特征与城邦公民相结合,陶冶了以雅典为代表的古人独具的人体审美意识和体育意识,这种宗教观念意识在人们的心里上沉淀的结果,就是全体公民阶级从个性原则和人格意识出发而形成的体育风尚。

3.3以个人为社会本位

西方文化中的个人或自我是独立的,是和他人相分离的,具有个人精神的个体。在西方这种以个体人格为主体的社会背景下,社会文化中的传统始终未间断,西方体育文化中的个人奋斗精神表现在体育思维方式、体育思想、体育价值观及体育价值心态等方面。个人主义是西方体育中的一种主导精神,是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价值标准,它充分肯定运动者的个人奋斗和个人价值。西方体育的文化精神到文化的行为为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影响到西方体育运动比赛中技战术的运用和选择。

3.4强调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欧洲历史发展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文化来源的多样性,民族划分的多样性和地域上的分散性,无论是古罗马的罗马帝国、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还是拿破仑帝国都是松散的集合体,西方体育的发展也反映了这一特征。不同文化的背景下,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体育一经产生,在融入西方体育的过程中,不会受到西方体育文化的排斥,同样在人们选择运用这种体育运动时也体现鲜明的多元文化特征,不同民族丰富多彩的体育汇集成了西方体育文化这一大家庭,经过融化而成为今天西方体育乃至世界体育的主流。

4.中西方体育文化的比较

4.1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与体育价值观的比较

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不同直接导致了体育思想和体育价值的差异,从两种文化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特征。首先,在哲学观方面,中国哲学讲“天人合一”,认为宇宙、自然界、人都是由“气”构成的一体;而西方哲学讲天人相对、天人有别。第二,在人生观方面,中国人乐长生,重节制,讲中庸求和合;西方人求价值、某进取、趋极端 。第三,在认知形式上,中国人重直观感受,求整体把握;西方人重知行分析,细解层究。第四,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重直觉顿悟;西方人重抽象思辨。第五,在生活观上,中国人知足常乐,守成务实;西方人冒险创新、放荡不羁等。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是追求静态美的文化;西方传统文化是种动态文化,这决定了中西方体育文化形态和体育价值观的实质性差异。

4.2中西方体育运动手段、方式的认识的差别

中国传统体育以养生为主,尤其重“养” 。中国体育文化认为人和自然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是自然的一部分;透过与自然的交换,从而排除浊气,汲取真气,五脏通达,六腑协调,决定人健康和寿命的根本原因在内不在外。西方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截然不同,它特别强调竞争和对抗,全力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显然中西方的体育差异是巨大的。中国传统的养身文化就像温柔的月亮,使人平心静气、恬淡适意,从而“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逐渐达到身心健康。西方运动则强调运动与肌肉健美,体格健壮,强调身体的外部运动,且肌肉运动激烈,提倡科学,讲究竞争与对抗等。

4.3中西方对待竞技体育的态度和胜负观的差别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兼爱非攻”压抑竞争性、“中庸之道”否定突破和超越,以静为美,排斥激烈的运动,这是传统文化对体育观念的影响。中国的武术文化、养生文化也没有摆脱上述影响,这造成的中国古代缺乏对抗力量型的竞技体育;中国柔性文化产生老子辩证法和儒家中庸辩证法,共同点是“和”,达到物我皆忘的“天人合一”便是气功的最高境界,西方崇尚“竞”;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看法上,中国养生在于追求生命延续,西方则追求有限时间的生命质量。

总之,中西方体育文化是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虽然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中西体育文化并不能确定其本身的优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对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认识将越来越深刻。

5.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及其对策

现代化就是文化的现代化,就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和再创造。中国传统思维有着封闭性、求和性、直观性、超稳定性等特点,在这基础上,形成了包括中国传统的经济、政治结构、社会组织结构、以及传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特征等方面内容的统一体,而现代化就是要否定和超越传统文化,就是要创造出与传统文化不同的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应顺应“世界一体化”的体育文化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克服单向发展的弊端,发挥传统文化的健身性、民俗性、娱乐性等优势,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因地、因人、因时制宜开展传统体育,运用竞争机制培养传统体育活动专门人才来推动传统体育的发展,另外,就是吸收世界先进体育文化,把握时代体育文化精神,加快体育改革与发展。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体育的改革与发展,我们的视野要开阔,很多体育实践中的问题的根源都能在文化找到,这样使体育价值观更加合理,更合乎人性,使体育的科学化与人本化趋于融合。

参考文献:

[1]杨文轩,陈琦 .体育原理.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2]向家俊. 论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2)

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论文 篇4

姓名:

年级:

专业:

联系方式:邮箱:学号:

教师:

完成日期:

——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论文 刘钰级4班材料类罗海山年7月1日11***1120910474@qq.com2011651032012

《美国政治基础》读后感

——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论文

我读的书是由美国加里·沃塞曼著的《美国政治基础》。该书共分为九章:第一章为什么是政治,第二章为宪法:政治竞赛规则,第三章为行政部门:总统和官僚机构,第四章为立法部门:国会,第五章为司法部门:最高法院与联邦法院系统,第六章为公民权利和自由:保护整治竞赛参与者,第七章选民和政党,第八章为利益集团和新闻媒介,第九章为谁胜谁负:多元论和精英论。书后还有关于独立宣言以及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附录。

【1】这本书在某种意义上是全国政治竞赛中主要参与者的得分卡。第一章介绍某些政治学上的术语和实质——竞赛的手段(权利和权威)和目的(有价值的东西)。第二章和第六章将指导竞赛进行的正式宪法规则。公民自由和公民权利。第三、四、五章探讨政府部门的参与者——总统和官僚机构、国会以及联邦法院——他们的历史结构,力量和弱点。第七、八两章将涉及若干重要的非政府参与者——选民,政党,利益集团和新闻媒介。他们虽不属于政府,但对政治冲突结局的影响是不小的。最后一章探讨有关谁胜谁负,谁参加谁不参加的不同理论。

我对这本书的整体理解将在以下几章中我个人的整理中体现。

这本书不同之处在于作者善于以实例引起话题的探究,比如在第一章中引出什么是政治这个问题的时候,用的方法是通过第一堂政治课中老师与学生之间权力问题的认识。书中是这样的定义的:政治就是什么人、什么时候、怎样获得什么的过程。本身,政治就是个大问题,包含的范围也很广,这样一个大问题若要直接叙述难度很大,然而作者用一件课堂发生的小事情,类比到政治问题,形象的解释了政治,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政治为何物。在说到权利,书上所给的定义则是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而那些确实掌握权力的人通常被成为精英。精英就是获得社会上大部分价值的那些人。而精英成员常常以取得权威来加强自己的地位,这里所说的权威就是合法的权利。书里非常巧妙的用政治引出权利,由权利引出精英,再有精英引出权威,保证了连续性又间接地说明了关联性。

将第二章与第六章捏合在一起,我个人认为第二章是说明作为竞赛参与者我们必须要遵

守的规则是什么,可以类比成义务。而第六章则说明作为竞赛参与者我们又受到了什么保护,可以类比成权利。宪法作为政治竞赛规则作为参赛者必须要遵守的义务,公民权利和自由则是以保护竞赛参与者为目的赋予我们的权利。

宪法除了包含着政治竞赛的规则,还确立了三个主要参与者——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以及他们拥有的权力。1787年聚会于费城起草宪法的人民不是不是凭空设想的,他们把(1)英国的法律传统,(2)美洲殖民地政府和州政府的模式,(3)邦联条款的经验作为起草宪法的依据,再加上制宪会议、制宪者、以及制宪动机,以上则是美国宪法的背景。再由宪法到公民权利与自由,公民自由指的是言论、请愿、集会和出版自由,这些自由权保护公民不受干涉他们参与民主政治制度的政府行动所伤害。其中包括了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隐私权、正当程序权利。公民权利是法律赋予的、承认所有公民必须依法受到同等对待的权利。但是公民自由与舆论一同出现时,就容易发生矛盾。书上伊利诺州的纳粹这个案例的分析就是一个在政治过程中有关公民自由的例子。

将三、四、五章捏在一起,则是在探讨宪法时谈到的宪法所确立的三个主要参与者。在说到总统问题时,书中是从宪法授予此职务的优先权利开始,来探索总统职权扩大的历史。总统并非由普选产生,而是由选举人团选出的,选举人团则是宪法起草人作为另一种过滤手段而创造的。书中有对待职务的方式为标准具体的将总统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布坎南型总统、林肯型总统、艾森豪威尔型总统以及现代的总统。副总统的主要宪法职责则是主持参议院以及当总统职位空缺时继任总统。在历史上,副总统被看做是【2】“像是母牛的第五个乳头一样”权利较小的做不了什么事儿的职位。而行政部门和官僚机构比如:总统府、内阁部、管理委员会、政府公司等等通常增加了总统的权力。

说到国会--美国的立法部门,可以说国会的权力要高于总统权力很多。美国的国会实行两院制,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而这两院是按政党组织的。众议院的议员必须年满25岁,成为美国公民满七年并且是他或她当选州的居民。参议院则需年满30岁,成为美国公民满九年并且是他或她当选州的居民。说完组成之后书中提到了国会的运作问题。一个议案可向两个议院同时提出或任一提出,提出后交于国会运作的核心--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展开两院辩论,通常情况下参议院中的辩论是无时间限制的,且不得被打断。那么不可避免的就发生了【3】“冗长发言”这种现象。

第三个方面则是司法部门:最高法院与联邦法院系统。书里详细的说明了法院与法院之间的关系。比如,联邦法院系统中最基层的法院是美国的地方法院,地方法院之上是上诉法院,他们所审理的少数案件则上诉到最高法院。也就是说美国最高法院是联邦法院系统中最

高级的法院。

说完政府之后,作者又对非政府的选民,政党,利益集团和新闻媒介进行详细的解释。在选民这一方面,作者提到了:什么人参加选举,政治社会化、阶级与选举、什么人放弃选举这四个问题。政党方面该章主题讲的是政党在美国的发展史,为了掌握政权他们是如何组建的,以及他们实际做得怎么样。作者先从当代政党起源开始讲起,说明了民主党和共和党的组建过程。说完组建就到了两党发展过程,即从维持原状到脱离常轨再到重新调整的选举。书中还说政党是由全国委员会进行正式管理的,政党活动中最受到公众关注的是全国会议。两党制的实行具有着两面性。美国的政党体制能够使持有过激观点的派系无法擅权,从而阻止国家出现两极对立或严重分裂。但这也意味着是选民对许多不用的意见不予考虑。至于在说明利益集团与新闻媒介影响选举结果情况,书中则用一个1970年在马里兰州,参议员约瑟夫·泰丁斯企图击败对手J·格伦·比尔,争取连任的案例研究来讲明其重要性。利益集团在竞选运动中扮演了显著角色,工会给泰丁斯称腰和捐款,而比较保守的企业集团支持比尔。新闻媒介责备两位候选人用来影响选民,同时也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在竞选活动中独立发生作用。

书中最后一部分作者则用来探讨多元论和精英论。可以发现,书中大部分是在探讨政府与非政府参与者的历史、结构以及权力。而最后一章则是将政治这一场竞赛中的两种思想流派拿出来进行讨论。多元论者声称,美国的政治是民主的,决策是经过广泛参与而且取得大多数人同意的。精英论者则说,政治是受控制和操纵我们、为我们谋利变革,以便建立多元的民主。而最近又在讨论一种多元精英论。至于每个人采取如何的观点,作者则给出了一个中间答案,每个人的政治理解和研究基础不一样,政治理想和参与政治的理解和研究的方向又不一样,所以观点也不一样。

整本书给我的感觉是作者所说的每一个定义,作者对问题的探讨以及个人观点的叙述都很严谨。用简单的实例来解释晦涩难懂的政治问题以及政治定义,给我一种很不一样的读书经历,原本以为政治类的图书会很枯燥乏味,但实际上整本书读下来思路都很清晰,读的也很顺畅,颇有“李清照”的风格。

注释:

【1】此处引于《美国政治基础》一书中第一章小节。

【2】此处引于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副总统哈利·杜鲁门的一句话,“副总统长不多像母牛的第五个乳头那样没有多大用处。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比较分1 篇5

【摘要】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对饮食的认识、饮食内容以及饮食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营养、中餐西餐、餐桌礼仪

一、中西方不同的饮食社会风俗

饮食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名族缔造了不同饮食文化,所以饮食习俗也反映了名族的观念、意识和文化。中国与西方国家在对饮食的认识、饮食内容以及饮食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1、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早期传统的饮食习俗,并没有营养学这个概念。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人们认识到,缺乏某种维生素,既影响人的正常生长,又可能引发特异性病变,即维生素缺乏症。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西方科学家经过反复实验,终于人工提取或合成出了维生素,以供人们在缺乏维生素时直接服用。他们强调食物的营养价值,注重食物的维他命,蛋白质的含量多少,是否能被全部吸收,却很少关注食物看起来是不是很漂亮,好不好吃。(1)中国的传统饮食则具有“平衡”的特点,而且多为经验型。在古代,人们根据自己的亲身实践,将各种食物分为温、热、凉、寒四种属性,又称“四气”。还按味道分为辛、酸、甘、苦、咸“五味”。中国传统饮食的“平衡”,就是根据各种食物的属性和“五味”,对不同食物进行搭配,实现“四气”和“五味”的“平衡”。

西方人又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用于指导人们日常的膳食结构和营养搭配。如根据各种食物的酸碱性等,合理均衡地搭配和食用蔬菜、水果、谷物、肉类等,以使酸碱中和,有利于人的健康。中国有这么一句话“夫为医者,当需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2)中国传统的几大特色菜,都以色、香、味、形俱全而深受国际友人的喜爱,并享誉全球。

2、中餐与西餐

饮食观念的不同,使西方饮食倾向于科学、理性,中国饮食倾向于艺术、感性。在饮食不发达的时代,这两种倾向都只有一个目的,即充饥。而在饮食文化充分发展之后,这两种不同的倾向就表现在目的不同上。前者体现为对营养的重视,后者表现为对味道的讲究,这是我上述中所提及到的。

在中国感性明显胜于理性,中餐烹调倾向与艺术性,且因季节和各地气候、民俗的不同而异彩纷呈,由此亦形成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中餐每一种菜肴的制作,都有主料、辅料、调料、烹调方法的具体要求,但烹制者也会因食客的需要,而做一些增补、省减。中餐菜肴的原料种类很多甚至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西方食品的营养成分一目了然和绝少艺术氛围的特点,明显地区别于中国饮食的艺术境界。西餐的烹调方式单一,烤、炸煎等烹制方法能适用于各种食物的制作。

农耕民族通常以谷类为食,倾向于安居乐业、和平与安定,强调以和为贵,反对侵略和攻击。而从事畜牧业产的民族,常常是在残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他们善于捕猎,富于攻击性,形成了争强好胜和乐于冒险的性格特征。这两种近乎相反的民族特性反映在饮食中,就很自然地体现在餐具的选择以及食用方式上。

3、中西方的餐具差异

筷子与刀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筷子和刀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3)在中国使用筷子,还有颇多的规矩需要注意。用筷子夹菜用餐时,要注意这些问题:一是不论筷子上是否残留着食物,都不要去舔;二和人交谈时,要暂时放下筷子,不能一边说话,一边舞动筷子;三不能把筷子竖着插到食物上面。把筷子用来夹取食物之外的东西都是失礼的。

西餐餐具主要有刀、叉、匙、盘子、玻璃杯等,摆放方法比较复杂,高级的西式宴会摆台是基本统一的。共同的原则是:垫盘局中,叉左刀右,刀尖向上,刀口向右,盘前横匙,主食靠左,餐具靠右,其余用具酌情摆放。酒杯的数量与酒的种类相等,摆放方式是从左到右,依次摆烈性酒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这些餐具上的差距也体现出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并不是单单了解这个差异,重要的是在餐桌上无论是中餐还是西餐可以做到别冒犯他国,给双方是尊敬与礼貌。

4、中西方饮食材料的差别

中国饮食文化主要起源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决定了中国饮食结构以农作物为主,肉类为辅。而且中国地域广阔,土地肥沃,种植技术较高,自然粮食作物产量多和种类丰富,相反动物的养殖较少,故食粮食较多。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就是以粮、豆、蔬、果、谷类等植物性食料为基础,主、副食界线分明.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因此中国人在备餐时,饮食是以植物为主、动物为辅.主食主要是大米和面食,饮料主要是茶和酒水。

西方饮食文化主要起源于畜牧文化,畜牧文化决定了西方饮食结构尤其偏重于肉类与乳制品。西方国家因气候因素不适合农作物的种植.故以畜牧业为主,农业为辅。动物的养殖技术较高,肉类产量较多,农业产品主要是小麦,葡萄等,故饮食以动物为主。西方人的饮食结构上,也以动物类菜品居多,主要是牛肉、鸡肉、猪肉、羊肉和鱼等,具有“三高(高蛋白、高脂肪、高热能)”特点。因此肉食在饮食中比例一直很高,到了近代,种植业比重增加,但是肉食在饮食中的比例仍然要比中国入的高.因此西方备餐时的饮食主要是以动物为主、植物为辅,主食是面包和肉类(牛、羊、鸡肉)。饮料主要是咖啡,葡萄酒和牛奶。这种饮食来源的差异,是导致中西方饮食特点个别的一个重要原因。

5、用餐礼仪的差异

在礼仪方面,中西之间更显不同。在中国古代的用餐过 就有一套繁文缛节。《礼记·曲记》载:“共食不饱,共饭不择手,毋放饭„„毋固获,毋扬饭„„卒食,客自前跪,撒饭齐以授相者,主人辞于客,然后客坐。”这段话大意主要是:大家共同吃饭时,不可以只顾自己吃饭。如果和别人一起吃饭,必须检查手的清洁。不要把多余的饭放回锅里,不要专占着食物,也不要簸扬着热饭。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这些礼仪有的在现代也是必要的礼貌。

在西方宴席上,主人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若客人不要,就不再劝人家吃,也不按中国人的习惯频频给客人劝酒、夹菜。吃东西时不发出响声,但客人要注意赞赏主人准备的饭菜。若与人谈话,只能与邻座交谈,不要与距离远的人交谈。懂得这些后就不怕自己在一些场合中献丑了。

6、中西方的座次安排

在中国的餐桌礼仪中: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声音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客人应该等主人邀请才可坐下,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

在美国的餐桌礼仪中,女主人宣布晚宴准备就绪后,男主人便会引领客人依次入座,而女主人则走在最后面。原则是以男女分隔而坐,男主人优先入座,其位置在女主人右边,而女主客在男主客的右边,其他夫妇则以对角方式就座。这样的就座方式显示出了美式宴会的开放及活泼,希望能借由宴席上座次的安排来增进彼此间的熟稔同时也可使用餐话题多样化。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相互影响及思考

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自然会有饮食观念上的差异和饮食方式的不同。如果拿历史来比较,自然中国的历史久远。但在饮食这点中西方各有各的确错误。中餐讲究的是健康,西餐讲究的是营养,但是西餐的快餐有讲究到营养吗?只是解决了在工作繁忙的时间问题。所以中国也在走向一个快餐的时代,追随这个快节奏的步伐。文化差异就动与静,要的不是个人或集体的评价,而是需要一个“零势面”。(4)我们需要用我们正确的姿态去看待事物的对错。由此我们可以结合中西方饮食方面的优点去改善营养与卫生上的问题。并且在中西方餐桌礼仪上有不少相似和不同之处,了解西方餐桌礼仪对于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帮助。总而言之,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中国文明的发展和更好地与人交往发展也能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杜莉.中西饮食文化比较——四川科技出版社.2004(2)《千金药方》

中西方宗教文化比较 篇6

中国文化是重农文化,这是因为中华民族的生存环境最适宜农业生产。几千年来,农业生产也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重农文化是使得中国人民有“安土重迁”,“老死不出乡”的民族心态,使中国的大多数家族往往在同一地区时代繁衍,聚族而居,形成“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因此,家族本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1】。西方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古希腊爱琴海地区,由于多山且不适宜农业生产等生存环境的限制,人们很早就从事手工业和商活动,并生活在城邦中,经常迁徙和流动。城邦制打破了以家族、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社会形式【1】。并且,西方文化强调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个体本位的温床。个体本位以个体为本位,强调个体利益高于一切,即使在家庭关系中也是以个体利益为中心。

在日常行为习惯中,中国的家族本位与西方的个人本位差异比较明显。例如姓名,中国人习惯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姓氏即代表家族,放在第一位,而西方人的姓氏,先是自己的名字,再是父姓,然后才是族姓,放在首位的是自己;再如,日常中对亲人的称呼,中国人格外注重家族,其语言表现是亲属称谓系统的繁杂精细,不仅辈分上,而且平辈之间也区分明显,如“大哥”,“二哥”。但英语中一个词“uncle”,就代表了伯父、叔叔、舅父、姑父等与父母同辈的所有男性,“aunt”代表了中国姨母、姑母、伯母、婶母、舅母等所有女性,并且平辈之间不会出现“first brother”这样的词。

从传统婚姻观念来看,在西方,婚姻是男女青年爱情的归宿,缔结婚姻的目的是为了让双方长相厮守,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一起,是个人的私事,婚姻要符合自己的利益【2】,所以,西方人在选择伴侣时,注重的是感情的有无,而不是家庭的利益,家族的声望。恰恰相反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中国传统婚姻的首要要求,它反映古代社会家长制度的价值观,这不仅在礼俗上得到肯定,而且也在政治、法律上得到认可和巩固,中国古代的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礼记·昏义》”,所以,婚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广家族、繁子孙,同时用来维护并提高家族名望及地位。由于婚姻会为家族增加一名外姓女子为成员,所以男家在选择媳妇方面特别严谨,以免有辱家声,家族娶媳妇远比个人娶妻子来得重要。婚姻被视为家庭的要事,而非个人的私事,所以男女间的爱情并不能作为婚姻的首要依据,这主要也是受家族本位思想的影响。

从家庭观念来看,中国人家庭观念非常强,父母对子女的付出也是最大的,这一点令西方人无法想象。而在西方,一旦成年,都会自食其力,不需父母过多付出。中国人一般都与父母住得比较近,即使到外地工作,一般也要把父母接到身边。孔子认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不赞成父母健在时儿子离家远游,如果因故非远游不可,必须有明确的方向。孔子这种思想是怕老人无人照顾。西方人一般不这样,几乎找不到“四世同堂”,甚至连二世同堂也不多见,子女以脱离家庭独立生活为荣,一旦有了固定的收入就购买房屋从家里搬出去,父母对子女的态度都是平等和尊重,而不是要求绝对服从。这种父母与子女之间互相付出的差异,也部分地解释了中西方在财产继承方面的不同。在中国,父母的财产是由子女继承的,这可以不需要任何书面的证明,子女也认为这是理所当然。而西方人则通过遗嘱决定财产的归属,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财产给任何人或机构,甚至给自己的宠物,而他们的子女也不会觉得不可接受。中国人的家族本位观念注重以亲子关系为主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造就了丰富的孝文化,而西方个体本位使西方人更加看重个体的价值,有些社会学家甚至称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为“离群”,在家庭中也不像中国人那样在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花大量的精力。中国人强调不能绝先祖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时至今日这种传统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这是数千年来形成的一种民族心理【3】。西方人强调自由,为了自由可以选择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家庭,甚至独身。一位上听说

课的外教曾探讨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社会养老体系那么薄弱,比如养老院都不多见?”我当时的回答就是:“中国人十分讲究‘孝’,除孤寡老人外,一般都是子女赡养,所以社会养老体系并未迅速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族本位观念的核心是重家族轻个人,重群体、轻个体,强调个体在群众中的义务和责任【1】。这种观念要求父严、母慈、子孝、兄友、弟恭。通过尊祖敬宗,天伦和谐达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有序。从家庭本身而言,家族本位表现出的家庭成员间的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让许多西方人羡慕不己。如果从把这种思想推而广之,从家族到民族、从国家到世界,乃至广阔的宇宙空间,如果都能强调团结和协作,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这对人类的并生共存、和平与发展都是极有现实意义的。西方的个体本位思想,强调以个人为主,强调自由、平等,强调个体的独立意识和创造意识,这对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个体创造价值的实现是有积极意义的。

当然,二者均有缺点。中国家族本位思想不利于甚至严重地制约了个体主观能支性的创造和发挥,个人的个性受到压抑,甚至摧残;其次,在家族血缘的群体关系中,不平等关系被自然亲情的面纱遮掩,中国传统法律体系缺乏私法内容,疏于对私权保护,在群体利益面前,个人利益可忽略不计【1】;再者,在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中,法律制度根本无法贯彻执行,随即出现人治。在中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现象非常普遍,造成一系列腐败问题。而西方明显地淡化了家族亲情和集体精神,不利于民族的凝聚力的强大,也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国家的统一。

中西方各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在跨文化交流的今天,中西方的文化正在彼此影响、互相吸收。中西方文化比较的目的更多的在于通过比较,从而更好的借鉴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并加强中西的沟通和理解,推动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文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课堂笔记

【2】薄洁萍.《上帝作证——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的婚姻》,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3】肖群忠.《中国孝文化研究》介绍与摘要[J].《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3期

【4】阎江,肖妮妮.《中西方文化比较》,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版

中西方网球文化差异比较与融合 篇7

人类在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能改善人类生活的知识、能力和习惯创造出“文化”, 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文化在它所涵盖的范围内和不同的层面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流变和整合, 即各种源文化的重组, 求同存异;二是导向, 即推崇和选择何种公认的行为和方式;三是维持秩序, 即认可和遵从确立下来的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四是传承, 即下一代认同、共享上一代的文化。根据“文化”的这一概念, 可以把“网球文化”理解为是人们通过从事网球活动所创造和积累的价值及精神财富, 它是网球事业在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集中反映, 是人们从事网球运动所总结、创新、发展形成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是网球运动的社会化[1]。

2西方网球文化的渊源与内涵

2.1西方网球形成的历史渊源网球运动的起源可追溯到12-13世纪法国传教士们在教堂回廊里玩的一种“掌球戏”, 即是用手掌击打一种用布包裹着头发的小球的一种游戏, 体现的是上层社会的一种消遣娱乐活动。14世纪中叶, 法国王储赠送网球器材给英国国王亨利五世, 从此这种供贵族消遣的室内活动由法国传入英国。16-17世纪是法国和英国宫廷从事网球活动的兴盛时期, 由于皇家贵族皮肤细嫩, 人们厌倦用手击球, 工匠们便发明了一种介于驾驶手套和棒球手套之间的皮制手套, 几经变革, 手套渐渐演变成板拍, 板拍又变成了球拍, 经历了木制时代、金属时代和后金属时代三个时期。球也由最初用布、头发、羊毛和麻等制成的缺乏弹性的软球, 逐步发展成用皮革、橡胶制成的有一定弹性的网球。器材的变革为近代网球运动的形成带来了第一次革命。“近代网球之父”温菲尔德把早期网球打法加以改进, 1873年出版《草地网球》, 并于1877年首次成功举办温布尔顿男子单打比赛, 从此, 网球运动从娱乐游戏时代进入竞技运动时代。规则的演变给近代网球运动的形成带来了第二次革命。总体来说, 网球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特别是网球器材和规则的演变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离不开比赛的要求, 离不开人的需求, 体现出了人类集体的智慧。

2.2西方网球文化的内涵

2.2.1在物资层面体现出悠久历史与传统西方网球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无论从早期网球的历史演变, 还是近代网球形成与发展, 都体现出来悠久的历史。温布尔顿网球公开赛是四大满贯赛中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网球赛事, 它以草地网球为媒介, 彰显了文明、高雅、礼仪的英伦贵族血统[2];美国网球公开赛以高额的奖金及美国社会高度商业化, 吸引世界上众多高手前来参赛, 展示出了现代商业的时代潮流;法国网球公开赛慢速红土场成为网球运动的一道独特风景, 集浪漫、休闲、时尚为一体;最年轻的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至今已逾百岁, 被誉为孤岛上的全民网球盛宴。这四大网球公开赛每年定期举行, 百年不衰, 其悠久的历史令人惊叹。

网球文化体现出西方传统。首先, 网球文化体现出“绅士”形象。以英国为例, 英国网球运动是以娱乐和社交为目的而建立的, 通过网球运动传承着礼仪性、文化性和文明性, 展现着贵族的血统和高贵的气质;其次, 网球文化体现出“自由、民主”思想。以美国为例, 在美国商业化的推动下, 实现了世界网球运动的流行, 彰显出提倡自由、奔放、张扬个性、博彩的民族传统;另外, 网球文化体现出“完美、神勇”的个人追求。以俄罗斯为例, 俄罗斯是“自尊、勇敢、善战”的民族, 他们认为拥有的聪明才智和健壮体魄为最高品质。网球运动是俄罗斯人展现才华、追求完美和崇尚神勇的最佳平台, 体现出追求进步、永不言败的思想。

2.2.2在制度层面上体现出公平、公正与文明一项运动的推广需要全民的参与, 而能得到大家认可的就是规则的公平和公正性。网球规则规定, 比赛开始前用掷钱币的方法来决定场区的选择权和或首先发球权、接发球权, 获胜者可以首先选择或要求对方选择, 而没有猜中的一方也可以选择, 留给每位运动员选择的机会差不多是一样的。网球每局比赛结束后交换发球权, 而且奇数局后交换场地, 保证了技术含量和外界因素的相对公平。另外, 网球比赛裁判是最多的, 体现了尊重事实的公正性, 借助现代高科技, 进行“人眼”与“鹰眼”的挑战, 体现了网球运动媒介的文化增值。另外, 网球是一项高雅、绅士的运动, 处处体现着现代文明。无论在场上还在场外良好的仪态和得体的礼节是一个网球爱好者好品行、高素养的重要表现, 礼仪本身就是网球这项运动如此充满魅力的原因之一。“尊重网球场上的一切人与物”, 这是球员最起码的行为准则, 也是观众应该做到的;对于球员来说, 要有一个宽容的心, 要输得起球, 输球后不管感觉多窝囊, 都别忘了和对方握个手, 以示礼貌。

2.2.3在精神层面上体现出高雅、激情与坚韧一张球网将彼此分开, 来来往往的球又把彼此联系在一起, 从而共同创造融洽的运动氛围, 那些违背行为规范的人将受到“四级罚分制”的惩罚, 真心地喜欢网球的人, 一定是可以温和地与人相处, 谦卑而不高傲、耐心而不浮躁、坚持而不轻易放弃的人。另外, 网球运动具有动作舒展大方, 娱乐性、观赏性强的特点, 体现出了力与美的完美结合。激烈的竞赛, 将人的速度、力量、柔韧和耐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只有这种坚持、永不放弃的精神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网球, 它在运动中教会你礼貌, 教会你和善, 教会你耐心, 教会你冷静, 也在教你如何做人。只有对自己充满自信, 敢于挑战自我, 才能在激烈的网球竞赛中体会竞争的压力, 从而磨练百折不饶的意志品质。

3中国网球文化的特征与传承

3.1西方网球文化渗入与中国网球文化的形成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繁衍生息的发展过程中, 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极其丰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变迁中,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碰撞、融汇, 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从严格意义上说, 网球运动是外来文化“入侵”的产物。1840年以后, 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进驻中国, 随之由英、美、法等国的商人、传教士将这项运动传入中国, 大约是在1885年[3]。最初, 网球是外国商人、官员、白领阶层健身自娱的活动, 随后中国的富裕阶层、教会学校也参与其中, 成立了各种网球会和俱乐部[4], 促进了网球运动在中国的传播。

3.2网球文化中国化的特征

3.2.1在物资层面体现了我国人民的骄傲、自信和追求网球运动记录着我国沧桑变迁的历史:鸦片战争后侵略者将其带入, 传教士将其推广, 被认为是“洋人”的游戏和“达官贵人”的消遣[5]。网球传入我国虽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但在过去一直被视为贵族运动, 参与者极少, 运动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特别是在文革中, 网球被认为是少数上层人士活动健身的“洋玩意”, 扣上资产阶级的大帽子。网球真正被认识和推广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以健康、优雅、时尚的特点, 走进了大众的生活, 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随着我国网球商业比赛和职业赛事的成功举办, 女网成绩的重大突破, 特别是李娜先后两次问鼎法网、澳网最高领奖台, 创造了历史, 是国人的骄傲。网球运动使国人看到了中国的未来, 赶超世界发达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体现了一种无限的追求和自豪感。

3.2.2在制度层面体现了平等、文明和时尚首先, 网球运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在过去, 网球运动是贵族专利, 平民百姓无缘涉足, 体现出地位的不平等。二战后, 网球运动已褪下“贵族运动”的外衣, 不再是贵族阶层的专利, 逐渐趋于平民化和职业化, 逐渐发展成为全世界最热门、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 业余比赛随处可见, 通常出现不同行业、不同职务、不同年龄的人同场竞技, 体现了网球运动平等性、娱乐性和健康性。其次, 网球运动具有艺术美, 体现出具有时代气息的文明与时尚。网球运动把力量美和艺术美、形体美、服饰美、环境美, 以及竞争的激烈性与观众的文明性有机结合在一起, 既反映出人体美、运动形式美, 又激发参与者和欣赏者的审美情感, 可以陶冶现代人的情操, 引导运动者、欣赏者提高审美的能力、趣味和水平。

3.2.3在精神层面体现了完善、坚持和积极进取现代社会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 机遇与挑战并存, 通过竞争能产生动力, 从而充分调动人的潜能,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 而网球文化所体现的精神符合时代的需求。首先, 网球运动具有技术动作失误就会失分的特点, 要求参与者具备良好的敢斗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在运动中要求具备良好的时空知觉、反应速度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其次, 网球文化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 它是促进儿童青少年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手段, 能发展人的适应能力, 在网球运动中学会谦虚和尊重;网球技能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指引人们不断追求, 尽量完善, 正是由于这个特点, 网球参与者克服各种困难, 他们持之以恒的态度和执着的追求, 体现出现代人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和追求完美、进步的精神。

3.3中国网球文化的传承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精辟阐明批判继承传统文化为“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网球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它既保留了古代网球中礼貌和高雅的文明, 又增添了现代网球的大众性、时尚性和开放性。正是由于网球文化是人类社会积累起来的宝贵财富, 必须很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目前, 网球运动正以惊人的速度在世界各地蔓延和传播, 网球文化传承的途径和方式也多种多样, 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宣传和教育。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通过媒体的宣传, 可以了解网球;通过教育, 可以传授网球的基本技能, 从而能对网球文化进行收集、整理和加工, 以继承人类文明成果, 造福当代社会。二是参与和体验。网球运动是一项社会活动, 只有自己亲自参与, 促进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进步, 体验其中的苦和乐, 才能塑造完美人格, 真正体会网球运动带来的无穷魅力。三是欣赏与分享。欣赏高水平网球赛事, 挖掘比赛中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状态。良好的仪态和得体的礼仪是一个网球爱好者好品质、高素养的体现。现场观看比赛时可以感受现场氛围, 做一名知礼、懂礼、守礼的文明观众, 一起分享网球带来的快乐。在传承网球文化中异国元素的同时, 更应将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元素加以磨练、融合, 构建具有中华民族韵味的网球文化[6]。

参考文献

[1]张智, 张曼.刘晓剑.从中网公开赛和上海大师赛看我国网球文化的发展[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2) :81-84.

[2]王凯军, 董取胜.四大网球公开赛的文化解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8 (11) :27-30.

[3]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8:8.

[4]李菁, 李栩.中国网球沧桑史[J].北方人, 2006, 11:27-29.

[5]吴丽君, 李金龙, 等.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发展史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 2010, 7:3-5.

中西比较文化的可贵探索 篇8

早在留美期,作者就写了好几篇有关比较文化的论文,其中值得特别一提的,是他在一九二一年写的《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一文。文章力图回答中国为什么贫弱,西方为什么强盛这一问题。作者认为,仅仅指出中国自古以来缺乏科学和民主精神的现象还不够,重要的是要寻找这种现象的原因,而要找到这个原因,就必须“通观中国哲学的历史”。通过历史的回顾,他在文章的结尾处指出:“中国没有科学,是因为按照她自己的价值标准,她毫不需要。”冯先生把对历史的反思视为比较文化研究的前提,认为只有通过历史的探索来把握中国文化的传统,才能谈得上进行比较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对于我们今天进行比较文化的研究仍然是具有借鉴作用的。

经过“通观中国哲学的历史”,作者指出先秦诸子时期堪与古希腊时期相媲美,而宋明理学则与欧洲现代科学发展时期“几乎完全类似”,但是,它们又有重要的不同之处,欧洲思想及其技术的发展特点是认识和控制物质,而中国思想及其技术的发展特点是认识和控制心灵,由此导致中西哲学致思趋向的重大差别:希腊及现代欧洲力求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而中国则力求把握在我们自己内部的东西,在心灵当中寻求永久的和平和幸福。在中国哲学家看来,哲学智慧的内容不只是理智的知识,智慧的功能也不是增加物质财富,人类幸福的本质不在于寻求清楚确实的知识(如笛卡尔)和征服外界的力量(如培根),哲学是件极其严肃的事情,但它不只是知识和力量,它是要求人们去行动、去实践的。既然如此,科学又有什么用呢?冯先生指出:“中国没有科学,是因为在一切哲学中,中国哲学是最讲人伦日用的。”然而,中国虽然缺少清楚的思想和征服外界的力量,但她得到的补偿却是有较多的理性的幸福和快乐。也许,对于冯先生的中国没有科学的命题还有商讨的余地,但是,冯先生指出中国哲学讲求人伦日用,它们不把哲学看作是积累经验知识的学问,而是突出了道德践履和行为要求的重要性,终与自培根、笛卡尔以来的近代西方哲学传统迥然异趣,这些观点还是非常精辟的。

既然东西哲学存在上述的重大差别,那么它们今后的命运又将会如何呢?冯先生指出:“如果人类将来日益聪明,想到他们需要内心的和平和幸福,它们就会转过来注意中国的智慧,而且必有所得。如果他們将来并不这样想,中国人四千年的心力也不会白费,这种失败的本身会警告我们的子孙不要在人心的荒原上再寻求什么了。这也是中国对人类的贡献之一吧。”读到这里,我们不能不为冯先生的寻求东西文化出路的探索精神而感到鼓舞。事实上,冯先生在一九二一年所瞻望的,正成为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严重课题。今天的西方社会正为他们的工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严重的精神危机而忧心忡忡,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士在反省西方文化中所固有的主客对立、物我分裂的哲学信仰是否存在一种严重的弊病,并因此对古老东方的智慧寄予关注。然而还应当指出,在冯先生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到他受到当时一种流行的说法的影响,即:认为东方的文明是“精神文明”,西方的文明是“物质文明”,东方虽然在物质财力上被西方压倒了,但是它的“精神文明”还是优于西方,这实际上仍是抱残守缺、夜郎自大的习惯心理的反映。

冯先生曾经认为,既然我们现在在理论上还未能证实东西文化孰是孰非、孰优孰劣,那么我们如何使我们的民族树立信心,在西洋人面前“胆大气壮”呢?他反对空谈,指出比较的目的不在追究既往,而在预期将来,这固然不错,但是他认为只有采取意志的方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这就未必尽然,相反有主观唯心及唯意志论之嫌,而违背了冯先生在前面所提出的要“切实研究”的主张。

值得一提的是,冯先生在三十年代初,对近代中国自戊戌以来的近五十年的哲学状况划分为三个时期,并作了一个简单的历史回顾,认为对新旧文化亦即东西文化的理解和批评是这一时期的主流。冯先生在这时已经放弃了那种用优劣是非的概念判断一个民族及其文化的特征的观点,他认为文化并无优劣之分,各种不同的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形成自有其特殊的社会历史原因。这说明冯先生在关于东西文化比较问题上,开始认识到人类思维的发展有某种共同趋势或者说存在着普遍规律,比较研究应该找到一条相互理解、阐明和补充的途径。然而冯先生强调“理解”却一味反对“批判”,这又失之偏颇,其实,理解和阐明未尝不蕴含着某种批判甚至是否定(扬弃)。

上一篇:学生张家界自助游攻略下一篇:导游基础知识模拟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