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园林艺术比较

2024-09-08

中西方园林艺术比较(精选12篇)

中西方园林艺术比较 篇1

摘要:文章概括了中国园林景观艺术的发展, 比较了东西方园林景观艺术设计的差异。

关键词:园林景观,艺术设计,比较研究

一、中国古代园林景观艺术的发展

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 其最初形成可追溯到夏商时期, 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 此时的园林景观设计已经不仅是圈养、栽培、通神之处, 也是略具园林雏型格局的观游、娱乐场所。

中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发展到“寄情山水, 人造自然”阶段。魏晋南北朝以崇尚“自然”为宗旨的儒玄、玄佛义理流行于世, 人们追求返朴归真, 山水审美之风全面兴盛, 成为这一时期造园艺术发展的推动力。特别是文人、画家巧匠逐步涉入, 使得园林不再是一种自然风光的再现:一方面通过寄情山水的实践活动取得与大自然的自我协调, 并对之倾诉纯真的感情;另一方面结合理论的探讨深化对自然美的认识, 发掘、感知自然风景构成的内在规律。有关自然山水的艺术领域大力开拓, 对自然美的鉴赏遂取代了过去所持的神秘和功利的态度, 成为此后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这一时期的古典园林, 开始进入成熟期, 造园时对山水等自然景观有意识的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 精练概括的表现了自然从总体到局部都隐约透露着诗情画意, 强调了山水园林重视和谐的美学思想。

中国的园林景观设计在唐朝以后进入了成熟阶段。在讲究园林本身形式上, 以园言志、以景寄情。造园家与文人、画家相结合, 运用诗画传统表现手法, 把诗画作品所描绘的意境情趣应用到园景创作上, 甚至直接用绘画作品为底稿, 寓画意于景、寄山水为情, 逐渐把我国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阶段推进到写意山水园阶段。园林讲求“寓诗情画意于自然景物之中”, 山水画强调既要真实描绘自然景物, 又要抒发作者的情感, 在两者结合中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从写实过渡到写意与写实结合, 这是造园艺术的创作方法的一个飞跃。

二、东西方园林景观艺术的比较

1、东西方哲学思想和世界观的差异影响了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

由于诗人、画家直接参与园林的建造和经营, 中国古典园林其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情色彩。在儒、释、道等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下, 中国造园思想处处充满着生活气息并浸透着人的主观感情。而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传统园林在“唯理”的美学思想下形成, 强调人工的自然美, 反映人对自然的改造和控制, 体现人的意志, 追求的是形式美的哲学基础源于自然科学早期重大成就所形成的唯理论哲学观。古典主义者强调整齐划一、秩序、均衡、对称, 平面构图上崇尚圆形、正方形、直线等几何图案和线形分割。西方古典主义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唯理的美学思想下形成的, 它体现的是一种理性的思想内涵。

2、东西方园林景观设计在空间处理上的差异。

在空间处理上,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命意在空不在实”, 显现的是活泼、动态、多点透视的空间。其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之有限空间的局限性, 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 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进行融合和扩展, 利用借景手法把观赏者的目光引向园林之外的景色, 从而突破了有限的空间限定。而西方古典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 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 其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 空间序列段落分明, 空间尺度不在于适应自然环境和人们实际活动的需要, 而是着重于强调以建筑实体营造所需的气氛。它多运用数学和几何学原理来处理空间的形式, 从而产生主次分明、均衡、明晰的空间形态。

3、东西方对园林景观的功能理解不同。

中国园林虽然有休息和娱乐的目的, 但由于中国文人的休息和娱乐越来越走向纯精神功能的非功利倾向, 其设计的目标也变得越来越飘渺和意味深长。中国的美学理论在整体上一直就对追求物质享受的思想长期受到鄙视。因此中国园林的功能一直以来都是少数文人自省和精神自我满足的场所, 物质功能从未成为中国园林的重要功能。相反, 英国人很快就注意到把花园变成实用的场所, 使之成为公众会聚的场所, 药物、蔬菜和花卉的生产基地, 牛羊的牧场等, 物质功能与审美相结合, 把西方园林艺术推上了一个更加健康的方向, 并为传统的风景园林艺术插上了科学、民主的翅膀。

4、东西方园林景观设计中建筑风格的差异。

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美, 园林的构图规则统率着建筑, 迫使建筑“园林化”, 随高就低, 打散整形, 向自然敞开。自然本身又随着湖石、竹树、流水等渗透到建筑物里去。建筑通常分散在自然要素之中, 与自然景物融合在一起。园中的主要建筑往往和主山、池泊相对, 景色绝佳处常常有点景或观景的建筑。建筑和园路在园林中还起着分割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而西方人讲求对称、均衡和秩序, 因此花园的所有要素之间的比例协调、构图均衡, 建筑统率着园林。建筑物在布局中占着主导地位, 并且迫使园林服从建筑的构图原则, 并将建筑的几何格律带入园林中, 使高度“建筑化”。建筑多位于主轴尽端的高地上, 相对集中, 尺度体量巨大, 不仅统率着整个园林构图, 同时也作为园景的幕布和背景。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以上木为主, 是一种木结构体系, 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梁式木构架, 形状及内部空间较简单。布局上, 多是向平面展开的组群布局, 把各种不同用途的房间分解为若干幢单体建筑, 每幢单体建筑都有其特定的功能与一定的“身份”, 以及与这个“身份”相适应的位置。建筑艺术处理的重点表现在建筑结构本身的美化、建筑的造型及少量的附加装饰上。无论单体建筑还是群体建筑, 均讲究具有优美的轮廓线和天际线。西方园林的建筑物同外界径渭分明, 几乎是互相隔绝的。多以石料砌筑, 墙壁较厚, 窗洞较小。建筑的跨度受石料的限制而内部空间较小。建筑物的尺度、体量、形象强调建筑实体的气氛, 其着眼点在于两度的立面与三度的形体。建筑与雕塑连为一体, 追求一种空间的构成美和外部形体的雕塑美。由于建筑体积庞大, 因此很重视其立面实体的分划和处理, 从而形成一整套立面构图的美学原则, 强调向上挺拔, 突出个体建筑。

中西方园林艺术比较 篇2

尽管有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的不同存在着很多差异,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但中西方在古典园林的艺术创作上仍存在着很多共性。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有相似的起源,并也都经历了功能园林、观赏园林和合宜园林三个发展时期,都与当时的历史发展有着一定的联系。古典园林艺术创作的原则是“美”和“自然”。中西方古典园林都是为了取悦使用者而设计创造的,因此其设计制造中都会运用各种手段达到“美”的效果。而“自然”则是指人们在有限的空间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园林设计中顺应自然,充分利用自然美景的造型和气势,展现出浓郁的韵味。中西方古典园林的选材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多为建筑、石头、山水、花草树木等元素,保证了古典园林的使用功能和观赏功能。

谈中西方艺术比较 篇3

【关键词】绘画;雕塑;园林;建筑;异同

1 中西艺术的差异及根源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艺术是写意的——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大多是自然在人心里的感受。绘画多写意,音乐重感受,书法写胸臆,舞蹈讲合一;西方古典艺术是写实的——注重的是对自然的重现,反映的大多是自然的真实情况或运行理论。绘画多写实,音乐重和鸣,舞蹈表情绪。

中西建筑之差异分析。中西建筑文化的不同,从根本上应理解为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一般认为: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文化重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凸显各种流派的个性特质等等。中国传统建筑多以土木结构为主,侧重于空间的群体组合和序列转换,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意境含,追求和谐统一,柔中带刚,表现出强烈的是世俗理性精神和政治伦理观念;西方建筑多采用石质材料,气势恢宏,注重造型和空间的变化对比,刚中带柔,带有浓郁、神秘的宗教气息。

中西方绘画之差异分析。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和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除在材料及工具的使用上的差异外,在创作方法和审美观念上也存在根本性的不同。西方绘画由于受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摹仿说”的理论影响,故西方绘画一般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而整个中国画注重的是情感表现,注重“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创作方法上西方绘画重写实、以块面塑造形体、强调焦点透视;中国绘画重写意、以线造型、追求打破时空界限的散点透视。此外,中国画讲究将诗、书、画、印有机地组合在一个画面上,从而形成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中西方雕塑、园林艺术的特点。西方雕塑的出现首先也是作为建筑艺术的装饰而出现的。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是为死人服务的艺术,而西方大多的人像雕塑是为活人欣赏的艺术,显示了 二者在目的和功能上的不同。中国园林强调曲径通幽、含蓄曲折、虚实相生、天人合一。西方园林则已几何规划园林,讲究开阔、宽敞、通透。这与西方重理性思考,重数理几何的科学性等文化情结有关,而阿拉伯的伊斯兰园林则完全以《古兰经》中四条河流为造园的理念。

2 中西方艺术之共性

首先,中西艺术都重技巧。但西方对技巧的是重视归于完美观念的:一方面竭力设计完美的形式,已达到最高的理想;另一方面采取一种客观科学的立场引入透视法、解剖学进行极尽真实的描绘,以给人最真实的幻象。中国之重技巧,却以主体和天地的生命感通为统帅。西方艺术以技为道,技艺高超,被誉为“天才”;中国艺术以道化技,以技入自然为至上。其次,中西艺术都有“意在笔先”的追求。西方艺术的“意”,是一个形象的完整构思;中国艺术的“意”却是当下心神与天地神会。因此,西方艺术的创作是情景置于眼前,再借幻觉的技术把它描摹出来,创作过程是冷静的、精细审慎的、绵长的;中国艺术的创作是有形合于无形,创作过程是活跃的、大而化之的、即时的。象征性和寓意性是中西方雕塑共同拥有的艺术特色。同时,中西建筑的共同点就是两者都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3 中西方艺术发展之现状

当代中国艺术发展概况:中国当代艺术按不同时期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7年(1949-1966);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1976);文革结束后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1979至今)。“17”年的艺术主要是表现出朴素的、蓬勃向上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精神,并具有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文革时期的美术带有狂热的红色政治色彩的伪现实主义和伪浪漫主义;而新时期的艺术展现出了开放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术的多元格局。

对于西方而言,即后现代艺术主义,大多说人认为其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继续与发展,而更多人认为它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抛弃审美走向文化观念,常常以锐利的锋芒直接介入各种社会问题的批判。后现代的各种艺术形态都充满了对古典主义艺术与现实主义艺术的颠覆,借艺术的衣钵来反艺术。这就是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基本情况。

艺术无国界。无论中国艺术还是西方艺术都是人类灿烂文明的最好见证及全人类最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双方应在继承各自优秀传统艺术的同时加强交流、相互借鉴学习,并进行大胆创新,从而创造出更加璀璨的人类艺术!

参考文献:

[1]肖鹰.《中西艺术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陈美渝.《美术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西方古典园林的比较 篇4

关键词:中西方,古典园林,比较

1 引言

园林艺术创作实际上是按一定的功能和审美需要将山水、植物、建筑进行有机组合。世界上古今园林艺术基本上可分为中、西2大类, 中西园林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西方园林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 其景观特点是整齐、规则、对称、均匀, 常以轴线作引导, 包括树木也都作规则式造型。东方园林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 景观特色表现为不对称均衡, 以曲线作为引导, 成为著称于世的自然式山水园。中西园林就如同象形的汉字同表音的西方文字一样有着天壤之别[1]。

2 中西方古典园林的比较

2.1 中西古典园林风格的比较

“自然”一直是中国古典园林进行艺术创作的最高原则和审美标准。“源于自然, 高于自然”的艺术法则, 一直被中国造园家们奉为圭臬[2]。中国古典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为一体, 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 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 力求再现大自然中各种事物、景物的造型和气势。中国古典园林中山与水的关系以及假山中峰、涧、坡、洞各景象因素的组合, 均符合自然山水生成的客观规律。树木花卉的处理与安设, 讲究表现自然。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北方御园还是江南私园都很强调顺应自然。颐和园的昆明湖、万寿山及其中的二堤、六岛、九桥, 均显得自然和谐, 丝毫没有人工穿凿之感, 而苏州园林中巧妙设置的山水树木、亭台楼阁, 亦显现出浓郁的自然韵味。

西方古典园林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园林中所有的景物, 无论是建筑物还是山水树木都有人工穿凿的明显印记。从现象上看, 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园中虽有许多自然物, 但自然的气韵已不存在。西方古典园林中最典型的是法国的凡尔赛宫, 园中的王宫、教堂、剧院等都是规整排列, 连柱廊、花坛、草坪、雕像、喷泉等均是秩序分明, 呈现出几何形状, 充分体现了人工改造自然的力量。

2.2 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比较

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肥田沃土之中, 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 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原则, 非刻板地照搬照抄自然山水, 而是要经过艺术加工使自然升华。艺术处理上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 进而达到情感、精神的超脱, 又兼具诗词“缘情”的一面。师法自然, 源于自然, 而高于自然, 制造出“宛若天开, 浑如天居”的局面, 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造园注重“情”与“景”的交融, 追求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 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 而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 “悟”是一种心智活动, “景无情不发, 情无景不生”, 因此追求意境成为中国园林的造园要旨。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 并借以求得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的效果, 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素交织融会使之宛若浑然天成, 充分体现了园林式的中国文化[3,4]。

在西方, 古人认为艺术美来源于数的协调, 只要调整好了数量比例, 就能产生出美的效果。艺术中重要的是结构要像数学一样清晰和明确, 要合乎逻辑。用数字来计算美, 力图从中找出最美的线型和比例, 并且企图用数学公式表现出来。在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 西方造园遵循形式美的法则, 呈现出一种几何制的关系, 诸如轴线对称、均衡以及确定的几何状, 如直线、正方形、圆、三角形等的广泛应用, 传达一种秩序和控制的意识。西方园林主干分明, 功能空间明确, 树木有规律栽植, 修剪整齐, 给人以秩序井然, 清晰明确的印象。

2.3 中西方古典园林其他方面的比较

2.3.1 总体布局上的比较

中西古典园林的一个区别就在于突出自然山水还是突出建筑。中国古典园林在总体布局上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园林景观构图主体, 其花木配合山水布置, 园林建筑亦服从于周围的自然环境, 与山水树木相协调, 并作为陪衬、表现或点缀山水意境的一部分。中国传统造园要求人工美与自然美的高度统一。所以, 在园林设计中遵循“山水为主、建筑是从”的原则。西方古典园林最具代表性的是法国“规整式园林”, 其构图特别强调园林中部的轴线, 园林的花坛、水池、喷泉、雕像、小建筑物、小广场、林荫道和放射形小路都围绕这条中轴线进行布置。同时, 在轴线高处的起点上还布置体量高大且严谨对称的建筑物;在建筑物前后则是几何造型如地毯般的草坪与树, 它们作为建筑的陪衬, 使主体建筑高大雄伟。可以说, 西方古典园林是以建筑物为中心、以突出主体建筑的原则来构园, 所以西方古典园林越发显得只是建筑物的扩大或延伸, 连山水花木也仿佛是建筑的组成部分。

2.3.2 对“园林美”追求的比较

在对园林美的追求上, 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是诗情画意和情景交融。它以自然界的山水为蓝本, 借景生情, 托物言志, 从而产生“意境美”。这种意境美不是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 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与典型化。它强调的是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 即“畅神”。因此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不仅表现在园林景物的形、神之上, 更主要的是表现在与游赏者主观的情感相交融的意境之上。西方古典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 它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 就连花草树木都修整得方方正正, 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西方古典园林这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 精美的几何式构图, 强烈的韵律节奏感, 都强烈地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5]。

2.3.3 空间处理手法上的比较

在空间处理上, 中国古典造园“命意在空不在实”, 显现的是活泼的、动态的、多点透视的空间。中国园林力求从视角上突破园林实体之有限空间的局限性, 使之融于自然、表现自然;它把园内空间与自然空间进行融合和扩展, 利用借景手法把观赏者的目光引向园林之外的景色, 从而突破了有限的空间限定, 达到无限的空间领域。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犹如画幅一样, 集大自然之精美于一园, 在时间和空间的游览路线组织中, 任其高低远近、角度和视点的转变, 都能观赏到如诗似画的园林景观。而西方古典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 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 其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 空间序列段落分明, 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空间尺度不在于适应自然环境和人们实际活动的需要, 而是着重于强调建筑实体营造所需的气氛。它多运用数学和几何学原理来处理空间的形式, 从而产生主次分明、均衡、明晰的空间形态。

3 中西方古典园林差异的原因

3.1 历史源头的差异

中国古代园林在起源之初, 就利用自然的山泽、泉水、树木、鸟兽进行早期的造园活动, 最初的形式为“囿”。囿是在圈定的范围内让草木和鸟兽滋生和繁育, 同时还挖池筑台, 供帝王和贵族们狩猎和享乐。就其内容来说比较单纯, 除了夯土筑台、掘池养鱼以外, 多为朴素的天然景象以及野生的动植物。

西方古典园林是多起源的。西方园林的出现, 一方面是崇拜神灵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是生产、生活的需要。西方古典园林之所以做规则式布置, 是出于农事耕作的需要。一块长方形的平地被灌溉水渠划成方格, 各种树木、花卉、药草等整齐地种在这些格子形的畦里。园中的树木有苹果、梨、杏树、雪松和柏树, 也有随着军事活动从外地引进的种苗, 如椰枣、棕搁树, 同时也还点缀着灌木花草, 形成朴素、简单的花园, 这是西方古典园林的胚胎[6]。由此可见, 西方古典园林在造园初期就走上了改造自然的道路。

3.2 城市环境的差异

各种园林的形成, 均反应了当时、当地人们的愿望。不同人群所追求的园林形式均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缺失的, 他们所要摆脱的城市格局, 却是在现实生活中所腻烦的。正因如此, 城市与园林才在风格上形成了对照。在古代西方, 特别是在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 因为封建割据, 国土四分五裂, 城市作为一个小范围地区的中心, 其规模往往很小, 多则几万人, 少则几千人。因为战争频繁, 城市常选址于易守难攻的地理位置。建筑物随地形自然分布, 街道格局自由。人工环境的创造及自然环境的人工化, 反而成为西方城市寻求对立统一的手段。中国在封建社会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政局相对稳定。城市作为中央或地方的各级行政中心, 多选址于平原地区, 规模常常很大。中国古代在处理城市和宫殿、寺院等建筑的布局方面, 喜爱用轴线引导, 左右对称的方法而求得整体的统一性。园林宜作自然式布置, 自然环境的创造及人工环境的自然化成为在统一中寻求变化的手段。

3.3 文化传统的差异

在中国, 原始社会的遗迹风习长期地保存下来, 氏族血缘的宗法关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关系上带上了浓厚的宗法关系的色彩, 因而伦理道德关系非常突出, 且十分重视人伦情感。可以说, 以儒、道、佛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都很重视人的感情, 这就是导致中国园林重在“寓情于景”的根本原因[7]。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比较, 西方传统文化更多地注重理性。西方文化源头之一的古希腊在奴隶社会时彻底地消除了氏族社会的传统, 氏族血缘宗法关系被政治关系所取代, 奴隶主的政治民主制度得到充分的发展, 政治问题不是伦理道德问题最为人们所关心。所以古代西方所重视的不是人伦感情, 而是理性。这就是西方古典园林之所以重在“寓理干景”的文化原因。

3.4 审美情趣的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把美学建立在“意境”的基础上, 强调自然美。中国的道家认为, 自然界本身是最美的, 即“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道家看来, 大自然之所以美, 并不在于它的形式, 而恰恰在于它最充分、最完全地体现了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道”。因此, 古代中国人在追求自然美的过程中, 总喜欢把客观的“景”与主观的“情”联系在一起, 把“自我”放到自然环境之中, 物我交融, 从而在艺术创作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准确地抓住自然美的精华, 并加以再现[8]。因此, 含蓄的意境美便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西方古典园林把美学建立在“唯理”的基础上, 强调几何美。西方几何图案式的园林风格正是在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在西方, 人的观念中自然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 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早在古希腊, 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 并提出了黄金分割率。古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其《建筑十书》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 并提出了“比例是美的外貌, 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黑格尔则在他的《美学》中提到,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所以, 西方人认为自然美必然存在缺陷, 它不可能上升为艺术美[9,10]。亦因为园林是人工创造的, 它理应按照人的意志来加以改造,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完美的境地。

4 结 语

中西园林尽管由于各自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2种不同的类型, 但它们都是世界园林文化的一部分, 都具有园林艺术的共同特征。中西虽然空间距离遥远, 文化背景迥异, 园林形式千姿百态但造园的目的却是一致的, 就是为了补偿现实生活境城的某些不足, 满足人类自身心理和生理需要。通过研究2者的共性和差异, 通过对中西方古典园林各自个性的比较研究, 更好地把握园林艺术的共性, 使它们互相取长补短, 以使中西方园林艺术存在更多方面的综合。

参考文献

[1]顾晓著.中西园林艺术的比较[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1 (3) :81~90.

[2]郭昊羽.中英自然风格园林艺术比较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3) :46~50.

[3]赵书彬, 龙方.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的比较分析[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1 (4) :65~66.

[4]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0.

[5]屈德印.浅谈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构成[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 1996 (1) :17~18.

[6]邵君.浅议中西古典园林的起源及差异[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3 (2) :66~67.

[7]刘庭风.中日古典园林哲学比较[J].园林历史, 2003 (4) :70~75.

[8]梁友松.自然风景的审美与中国园林艺术[J].规划师, 1994 (4) :6~8.

[9]姚亦锋.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风景园林的审美源流[J].中国花卉园艺, 2002 (1) :72~73.

中西方园林艺术比较 篇5

内容摘要:造型语言的殊异,是影响中西方古代浮雕艺术各自风格形成的要因之一。“塑”与“雕”“线”与“体块”,作为中西方古代浮雕造型语言上的主要差别,不仅清晰地呈现在作品的形象表征上,而且蕴含着中西方古代雕塑艺术不同的审美意趣和文化特性。

关 键 词:古代浮雕 造型语言

一、“塑”与“雕”的造型语言区别

“塑”与“雕”的造型语言特点,在中西方原始浮雕艺术时期就开始显现。在生产技能与工具水平都相对落后的状态下,特定的地理与自然条件因素,制约着原始人的艺术行为。早在旧石器时期,欧洲先民们就已经“雕刻”出造型写实,具有较强进深的高浮雕人物、动物形象。而此时我国远古居民聚居区内,质地颇为坚硬的脉石英石器多以简单的石片线刻形式出现。直至新石器时代的来临,随着可塑性极强的黏土原料的发现,以及对捏塑、堆塑、贴塑和压塑等技法的探索、运用,中国原始先民们通过“塑”的语言,不仅可以理想地把握陶器和浮雕的整体造型,而且在细部处理、装饰效果上亦表现出灵动、意象的精神特性。“这正是不同‘生境’的前决条件,直接左右了中西方艺术的发生,使‘选择’的行为方式迥然各异”。①

得心应手的陶土材质,以及应运而生的塑造技法,彻底释放了中国古人的造型能力。先由黏土塑型,再经铸造而成的青铜器物,器表层次细密、华丽奇幻的浮雕装饰兼具审美与精神传达,也是“塑”的语言的极致发挥。虽然在封建社会,浮雕艺术的材质、载体、技法等均呈多样化发展,但是通过那些佛教龛窟内的石胎泥塑造像、薄肉塑浮雕,寺院里的山水壁塑、影壁等,可以体会到中国古代雕塑艺人对“塑”的造型语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据邓椿《画继》载:宋人郭熙在影壁创作时以手推泥于壁,或凹或凸,俱所不问,显示出对“塑”的语言的娴熟把握与心领神会。这种塑造的过程,符合中国古代哲学中万物皆始于虚,虚实相生,有无相生的宇宙观念。“主导中国人行为方式的‘经学’,即以不断重复、不断丰富的实践手段,逐渐建构起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如出一辙的高度契合,绝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种偶然巧合。”②

西方古代浮雕艺术多年间,大多直接取材于天然的石材、木材,亦始终保持着对其最初所选择的“雕、刻”的造型语言的钟爱,技法经不断实践而日臻完善。“由表及里,层层深化,从‘实’到‘质’,率直精神追求的这一方式,潜隐地驱动着形成西方人那富有进取性的心理活动,贯以征服欲很强的果敢行为来面对自然和各种事物。”③这种对浮雕造型由“实”到“质”,顽强深入的“雕刻”行为,体现了西方人自视为万物之主宰,探求主体精神独立的过程。

二、“线”与“体块”的造型语言区别

“线”是中国美术中最重要的造型语言之一,无论彩陶、绘画、书法、雕塑等均以注重线条之美著称。“线”是中国视觉艺术中最自由、最简洁的体悟自然的表现形式,是流动的韵律之美,是概括的抽象之美。

中国古代浮雕艺术,对作为造型语言的“线”的情有独钟,是在装饰审美、形式表现和艺术精神方面所表露出的民族特点。以线造型、以线达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愈来愈富有概括性、象征性和抽象性等特点,成为有别于西方古代浮雕的重要艺术特征。“线”的造型语言普遍见于原始玉琮、青铜器表、画像石刻、佛教造像、建筑装饰等历代浮雕作品之中。不仅浮雕如此,在一些圆雕作品上,也呈现出线性表现的明显特征。汉代霍去病墓“马踏匈奴”石雕的造型处理,通过线刻示形的作用,使浮雕和圆雕浑然一体,加强了雕塑整体的气势贯通。中国古代浮雕,借助线形的凹凸、曲直、疏密变化,用以勾勒轮廓,示意对象形体的交接、转折关系,特别在表现衣纹服饰的结构与装饰处理方面,更是将线性语言的生动流畅之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线”既是作品形象的主要组成部分,又作为一种表现媒介,使线条属性和思想情感双方契合,使“形”“神”紧密相连,凝成了作品的艺术风格。

西方浮雕艺术更强调物形体真实明确的“体块”表现,这是西方传统雕塑创造形象时赖以成功的基本造型语言之一。西方古典美学认为:“雕塑掌握着最忠实于自然的表现精神的方式……表现人的形体和其他自然界事物实际所占的空间的感性整体。”④“雕刻在处理人的形象方面……把人的形象当作一种立体的物体,只按照它在三度空间中所表现的形式来处理它。”⑤由此可见,西方古代雕塑的审美观念不只是单纯的精神性目的,同样强调形象整体性的空间占有,它的物质性外在表现就是“体块”分明的三度空间的形式。西方古代普遍的高浮雕样式,虽然进行了一定量的空间压缩,但是仍以起伏的“体积”和“块面”关系来追求空间感,真实、具体地再现精神形象。西方雕塑家把对象当作一个有机的空间整体来雕凿,统一和多样性的关系或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必须正确而恰当,对于整体结构关系的实现,对于可触可感的实体形象的追求,他们选择了明确“体块”的造型语言,而不是“线”。

中国雕塑家,发现了线条节奏,但却并不在意浮雕的光影效果。中国古代浮雕多装饰在墓室或光线暗淡的石窟中,由“体块”所产生的“影”的效果并不明显,反而是用线来突出形象的轮廓、结构更为实际有效。线条的特质在于它能够暗示出形体或立体形式,“它既状物又抒情,兼备造型和表现两种因素和成分。”⑥然而,西方古代浮雕,多依附于宏大的地表建筑物之上,十分注重光线对浮雕形体的作用与影响,经阳光照射下的“体块”造型,产生出强烈的投影,加强了浮雕形象的立体视觉效果,展现出力度与动感。

“塑”与“线”“雕”与“体块”,这两种迥异的造型语言体系,助推中西方古代浮雕艺术形成了平面化、含蓄温婉和重体量、突兀强健相径庭的总体风格趋势,符合二者外在形式表现上和内在精神意旨方面的各自需要与追求。

注释:

①赵萌.“雕”与“塑”——中西方史前雕塑语言的成因及比较.装饰,第104期,第23页.

②③同上第24页.

④(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3卷(上).商务印书馆,1979.第110页.

⑤同上,第113页.

中西方园林艺术比较 篇6

关键词:中西园林;颐和园;凡尔赛宫苑;比较

一、概述

园林的形成因素十分复杂,颐和园与凡尔赛宫苑由于各自所处的地域和环境不同,加之影响园林修建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园林形态。因此,在对颐和园与凡尔赛宫苑园林艺术进行比较研究之前,需要先了解两座园林的背景。

(一)颐和园的形成背景

颐和园,北京市古代皇家园林,规模极其宏大,总共占地293公顷,昆明湖和万寿山是其主要构成部分。颐和园吸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园中有大小院落20余处,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树名木1600余株。颐和园集结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基本框架由昆明湖、万寿山构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恢弘富丽的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 遵从了传统的规律和法则:“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山水为主、建筑是从”。

(二)凡尔赛宫苑的形成背景

法国造园家勒·诺特尔主持设计的凡尔赛宫苑,根据法国这一地区地势平坦的特点,开辟了大片草坪、花坛、河渠,创造了宏伟华丽的园林风格。凡尔赛宫苑占地111公顷,坐西朝东,中轴线长达3公里,决定着整个园林的布局,大小道路加之花草、水池、喷泉、柱廊等组成几何图案,被称为“跑马者的花园”。在主轴线上依次布置了水花坛、拉东娜喷泉、国王林荫道、阿波罗喷泉、十字形大水渠等一系列歌颂“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景观。轴线两侧分布的小园林是整个园林中最有意思的部分。各个小园林主题不同、形式各异,表现出一种完全不同于大园林的亲切氛围,也是园林统一中求变化的一种手法。

二、中西园林造园艺术比较分析

(一)自然、曲折与整齐、对称

1.中国传统园林的自然、曲折

白居易有诗云:“引水多随势,栽松不趁行”。描绘的景象气韵生动,充分体现出中国园林追求自然和曲折的造园思想。“曲折”成为中国园林的重要表现手法,在园林道路中,一反宽畅、简便、捷达等常规,经常是宽窄多变,曲折有致,追求、迂回、幽深的变化,使园林道路成为导景、观景、品景、赏景的媒介。“曲径通幽”是对中国园林道路的准确描述,既是模仿自然形态的手法,也是通向“幽”“深”的审美境界的重要手段。

2.西方传统园林的整齐、对称

西方古典园林“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突出人的力量,园林中到处都呈现出对称、规则的几何形,通过突出精确的数量关系,体现形式美。因此西方园林从整体布局到局部安排上都是整齐的、有秩序的、有规律的。凡尔赛宫苑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整齐的美。草坪被修剪得如地毯一般规整,路旁的树木被修剪成统一的圆形,等距地排列着,像绿色的雕塑。园林中自西向东延伸,花坛、水池、喷泉、雕像、建筑物、小广场、林荫道等,都围绕中轴线依次呈现,讲求绝对的对称。一切都是理性主义的,体现了人是万物之灵长的思想。

(二)意境美与形式美

1.中国传统园林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由于没有专门的造园家,而文人、画家的介入又使中国造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他们将自身特有的审美情趣及传统文学和绘画所描写的意境融会贯通于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之中,因而中国园林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化内涵。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因对自然进行大胆地概括、抽象而获得了“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境界,造园过程中,从立意构思到具体的技法,都能体现出绘画的创造理念和表现技法。

2.西方传统园林自由奔放的形式美

西方人的审美基础是认识论,他们认为自然美本身就有缺陷,为了克服这种缺陷,他们对现实生活中许多美的事物的形式特征进行概括和总结,从而达到理想中的完美境界,依靠某种理念和手段去提升自然美,逐渐形成了形式美。西方园林中的均衡布局、几何图案构图以及韵律节奏感都体现出西方人对形式美的追求。将一棵棵树木经过有规则的数比、等比排列后,使之产生音乐、诗歌的旋律感,这种有韵律的构成具有积极的生气;然后通过变化促使园林产生形式美。

三、中西园林构成要素分析

(一)建筑

在中国园林中,建筑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颐和园中除了极个别的因为政治原因修建的建筑之外,其他的建筑物体量都不是很大。园中建筑采用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手法,运用木结构体系,以人工构筑的鲜明形象使它突出于山水植物组成的自然环境,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景观要素。颐和园的建筑在造型上景致宜人,无论是线条、轮廓、形体,还是色彩等方面都能体现出一种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风格。园林建筑作为主要的观景点,同时也是被观赏的对象,通过不同屋顶形式之间的组合,达到与环境相协调的目的。

凡尔赛宫苑中的建筑是宫苑的主体,在进行园林规划时,就必须以建筑为统率。而园林部分仅仅是建筑的一个延续。从建筑里衍生出来的主轴线不仅左右园林的布局,甚至整个园林都是以建筑设计的原则来设计的。花坛、水池、道路、喷泉等造园要素都要按照建筑的轴线来依次布置,把树木、花卉都布置成几何图案,甚至把树木的树冠都修剪成几何形体。园林建筑统治着整个园林的布局,把园林艺术当成是建筑艺术的一种延续。

(二)理水

水,从古至今,都是园林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在颐和园和凡尔赛宫苑的园林构图中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中法两国的造园理念、思想文化和审美意识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在两国的园林设计中对水的处理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颐和园中追求的是水体的自然形态,而不强调水体的几何形式,水域边沿自然延伸,若断若续、曲折婉转、似尽无尽,这些水体通过人工手段改造之后,少了一些原有自然形态的散漫芜杂,多了几分自然天成的蜿蜒神韵。

凡尔赛宫苑中的水景面积也有50多公顷,虽然面积也十分庞大,但与颐和园的处理方式却完全不同。凡尔赛宫苑中的水景采用规则对称的形式来演绎气势恢弘的气氛。几何形的构图加上轴线对称的处理,运河、水池、喷泉等水体形式都规则对称布置,显示出浓厚的人工趣味。

(三)植物配置

在中国园林的景观环境中,植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颐和园以自然山水景观取胜,对于植物的配置自然是非常的重视。它们的配置从景观效果出发,注重其色彩变化和空间的层次感,以求得与叠山、理水相统一的风格。种植时充分结合不同的地段特点,针对不同自然地形采取不同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植物轮廓追求高低错落、上下起伏、前后掩映,表现植物的自然形态美,同时考虑园林四季景色的变化,合理进行植物的种植,满足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可观赏美景的需求。

凡尔赛宫苑植物景观的比例也非常之大,造园要素都必须依附于主题轴线而存在,植物都呈现一种修剪过的自然,各种几何形状,同几何形的水体景观一样排列在主轴线的两侧。通过对自然的修剪,体现人定胜天的人工美。园中植物规则呈几何形态,造景配置方式完全采用规则式的。在平面上,园林植物在种类和数量上都沿轴线两侧对称布置,草坪和花坛也被分割成对称的几何形状;在立面上,植物被修剪成各种规则式的造型,作为建筑要素来处理。但在远离轴线的小园林园中,为了增添一份随性、自由的气氛,许多树木被修剪成各种动物、鸟兽的形状,有的树木被修剪成希腊神话中的故事情景。

(四)牌匾、楹联、雕塑

中国园林更多地涉及到文化思想的层面,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书画墨迹,使园林艺术得到升华,把山水、建筑、树木花草构成的景物形象升华到更高的艺术境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及刻石的内容,蕴含哲理发人深思,不仅能够陶冶情操,也能够起到了点睛的作用,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所在。

凡尔赛宫苑中不可或缺的装饰手法就是雕塑艺术。它不仅用于花园中住宅的装饰,还常常与喷泉结合,或是独立地布置在花园中。雕塑形象美的点缀与园林艺术巧地结合,确实给西方园林添上了精彩的一笔。

四、结语

一直以来,园林都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作为世界园林文化体系中的代表,中国和法国园林所取得的成就是不可比拟的。通过比较分析颐和园和凡尔赛宫苑的园林艺术,我们全面地了解了两座皇家园林的艺术特征,进而对中国和法国古典园林也有了大概的了解。通过比较研究,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园林文化,并且能更好地吸收和借鉴他国的园林形式,从而丰富和提高自己的园林艺术水平。

参考文献:

[1]于辉.中国传统园林构成研究[J].华中建筑,2012,(19).

[2]冷平生.浅析颐和园琉璃勾头纹饰的演变[J].中国文化遗产,2001,(32).

[3]汪菊渊.2006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会议论文].2006年

[4]陈志华.外国园林艺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82-88.

[5]许丽,中西园林艺术比较——中西园林艺术观念与手法比较分析[学位论文]﹒2009

[6]祁素萍,宋淑梅.中国古典园林各阶段发展述要[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9,(04):322-325.

[7]周武忠.中西古典园林艺术风格比较[J].东南大学学报,2003(11).

[8]刘滨谊.图解人类景观[M].上海:上海同济大学,2006.1

[9]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10]吴家骅,朱淳.环境艺术设计[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浅析中西方园林艺术 篇7

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发现和探求所循的是另一种途径。中国人主要是寻求自然界中能与人的审美心情相契合并能引起共鸣的某些方面。中国人的自然审美观的确立大约可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代, 特定的历史条件迫使士大夫阶层淡漠政治而邀游山林并寄情山水间, 于是便借“情”作为中介而体现湖光山色中蕴涵的极其丰富的自然美。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 但决非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 而是在深切领悟自然美的基础上加以萃取、抽象、概括、典型化。这种创造却不违背蔼然的天性, 恰恰相反, 是顺应自然并更加深刻的表现自然。在中国人看来审美不是按人的理念去改变自然, 而是强调主客体之间的情感契合点, 即“畅神”。它可以起到沟通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作用。从更高的层次上看, 还可以通过:“移情”的作用把客体对象人格化。庄子提出“乘物以游心”就是认为物我之间可以相互交融, 以致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因此西方造园的美学思想人化自然而中国则是自然拟人化。

形式美与意境美, 由于对自然美的态度不同, 反映在造园艺术上的追求便有所侧重了。西方造园虽不乏诗意, 但刻意追求的却是形式美;中国造园虽也重视形式, 但倾心追求的却是意境美。西方人认为自然美有缺陷, 为了克服这种缺陷而达到完美的境地, 必须凭借某种理念去提升自然美, 从而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也就是一种形式美。早在古希腊, 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从数的角度来探求和谐, 并提出了黄金率。罗马时期的维特鲁威在他的论述中也提到了比例、均衡等问题, 提出:“比例是美的外貌, 是组合细部时适度的关系”。文艺复兴时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等人还通过人体来论证形式美的法则。而黑格尔则以“抽象形式的外在美”为命题, 对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等形式美法则作抽象、概括。于是形式美的法则就有了相当的普遍性。它不仅支配着建筑、绘画、雕刻等视觉艺术, 甚至对音乐、诗歌等听觉艺术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与建筑有密切关系的园林更是奉之为金科玉律。西方园林那种轴线对称、均衡的布局, 精美的几何图案构图, 强烈的韵律节奏感都明显的体现出对形式美的刻意追求。

中国造园走的是自然山水远的路子, 所追求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如果说它也十分注重于造景的话, 那么它的素材、原形、源泉、灵感等就只能到大自然中去发掘。越是符合自然天性的东西便越包含丰富的意蕴。因此中国的造园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不但布局千变万化, 整体和局部之间却没有严格的从属关系, 结构松散, 以致没有什么规律性。正所谓“造园无成法”。甚至许多景观却有意识的藏而不露, “曲径通幽处, 禅房草木生”, “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峰会路转, 有亭翼然”, 这都是极富诗意的境界。

中国造园则注重“景”和“情”, 景自然也属于物质形态的范畴。但其衡量的标准则要看能否借它来触发人的情思, 从而具有诗情画意般的环境氛围即“意境”。这显然不同于西方造园追求的形式美, 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中国造园的文化背景。古代中国没有专门的造园家,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 由于文人、画家的介入使中国造园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而诗和画都十分注重于意境的追求, 致使中国造园从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清人王国维说:“境非独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意境是要靠“悟”才能获取, 而“悟”是一种心智活动, “景无情不发, 情无景不生”。因此造园的经营要旨就是追求意境。一个好的园林, 无论是中国或西方的, 都必然会令人赏心悦目, 但由于侧重不同, 西方园林给我们的感觉是悦目, 而中国园林则意在赏心。

中西相比, 西方园林以精心设计的图案构成显现出他的必然性, 而中国园林中许多幽深曲折的景观往往出乎意料之外, 充满了偶然性。西方园林主从分明, 重点突出, 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 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 空间序列段落分明, 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 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 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另外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 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 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

羡慕神仙生活对中国古代的园林有着深远的影响, 秦汉时代的帝王出于对方士的迷信, 在营建园林时, 总是要开池筑岛, 并命名为蓬莱、方丈、瀛洲以象征东海仙山, 从此便形成一种“一池三山”的模式。而到了魏晋南北朝, 由于残酷的政治斗争, 使社会动乱分裂, 士大夫阶层为保全性命于乱世, 多逃避现实、纵欲享乐、邀游名山大川以寄情山水, 甚至过着隐居的生活。这时便滋生出一种消极的出世思想。陶渊明的《桃花园》中便描绘了一种世外桃源的生活。这深深影响到以后的园林。文人雅士每每官场失意或退隐, 便营造宅院, 以安贫乐道、与世无争而怡然自得。因此与西方园林相比, 中国园林只适合少数人玩赏品位, 而不象西方园林可以容纳众多人进行公共活动。

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 这自然是中国人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使然。和西方人不同, 中国人认识事物多借助于直接的体认, 认为直觉并非是感官的直接反应, 而是一种心智活动, 一种内在经验的升华, 不可能用推理的方法求得。中国园林的造景借鉴诗词、绘画, 力求含蓄、深沉、虚幻, 并借以求得大中见小, 小中见大, 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 或藏或露, 或浅或深, 从而把许多全然对立的因素交织融会, 浑然一体, 而无明晰可言。相反, 处处使人感到朦胧、含混。在说入世与出世, 在诸多西方园林着作中, 经常提及上帝为亚当、夏娃建造的伊甸园。《圣经》中所描绘的伊甸园和中国人所幻想的仙山琼阁异曲同工。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西方园林逐渐摆脱了幻想而一步一步贴近了现实。法国的古典园林最为明显了。王公贵族的园林中经常宴请宾客、开舞会、演戏剧, 从而使园林变成了一个人来人往, 熙熙攘攘, 热闹非凡的露天广厦, 丝毫见不到天国乐园的超脱尘世的幻觉, 一步一步走到世俗中来。

除绘画外, 诗词也对中国造园艺术影响至深。自古就有诗画同源之说, 诗是无形的画, 画是有形的诗。诗对于造园的影响也是体现在“缘情”的一面。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所营造, 不免要反映这些人的气质和情操。这些人作为士大夫阶层无疑反映着当时社会的哲学和伦理道德观念。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的重情义, 尊崇自然、逃避现实和追求清净无为的思想汇合一起形成一种文人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 浪漫飘逸的风度和朴实无华的气质和情操, 这也就决定了中国造园的“重情”的美学思想。

中西园林间形成如此大的差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只能从文化背景, 特别是哲学、美学思想上来分析。造园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要受到美学思想的影响, 而美学又是在一定的哲学思想体系下成长的。从历史上看, 不论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都十分强调理性对实践的认识作用。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试图从数量的关系上来寻找美的因素, 着名的“黄金分割”最早就是由他们提出的。这种美学思想一直顽强的统治了欧洲几千年之久, 强调整一、秩序、均衡、对称、推崇圆、正方形、直线等。欧洲几何图案形式的园林风格正是这种“唯理”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

与西方不同, 中国古典园林是滋生在中国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中, 并深受绘画、诗词和文学的影响。由于诗人、画家的直接参与和经营, 中国园林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的浓厚感情色彩。中国画, 尤其是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影响最为直接、深刻。可以说中国园林一直是循着绘画的脉络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没有什么造园理论专着, 但绘画理论著作则十分浩瀚。这些绘画理论对于造园起了很多指导作用。画论所遵循的原则莫过于“外师造化, 内发心源”。外师造化是指以自然山水为创作的楷模, 而内发心源则是强调不可呆板地抄袭自然山水, 而要经过艺术家的主观感受以粹取其精华。

总上所述仅仅只是中西方园林艺术特点的一小部分, 还有更多、更精髓的东西等待我们去挖掘, 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 浩瀚宇宙。而未来世界是属于我们的, 未来世界的美也要靠我们去创造, 肩上的担子并不轻。我们更应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这一光荣的使命, 任重而道远.

摘要:人工美与自然美——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 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 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 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 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 既不求轴线对称, 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 相反却是山环水抱, 曲折蜿蜒, 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 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 力求与自然融合。

关键词:中西方,园林艺术,人化自然

参考文献

[1]夏惠主编:《园林艺术》.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8[1]夏惠主编:《园林艺术》.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8

[2]安怀起编著, 王志英绘图:《中国园林艺术》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8[2]安怀起编著, 王志英绘图:《中国园林艺术》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8

[3]王志伟等编绘:《园林环境艺术与小品表现图》.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10[3]王志伟等编绘:《园林环境艺术与小品表现图》.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10

[4]任晓红、喻天舒著:《禅与园林艺术》.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12[4]任晓红、喻天舒著:《禅与园林艺术》.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12

[5]赵书彬主编:《中外园林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0[5]赵书彬主编:《中外园林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0

[6]丁绍刚主编:《风景园林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2[6]丁绍刚主编:《风景园林概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2

[7]张红卫编著:《哈格里夫斯——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丛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01[7]张红卫编著:《哈格里夫斯——西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师丛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01

中西方园林艺术比较 篇8

中国的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的以及世界的艺术瑰宝, 主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皇家园林、文人园林、寺院园林和自然郊外园林。四种园林艺术相互借鉴、交织, 其中艺术造诣最高、文化气息最重的当属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皇家园林地势显赫、气宇非凡、景观颇多;私家园林贴近自然、意蕴浓厚、十分精致。中国的园林艺术起始于商周时期, 在明朝、清朝时达到创作高峰, 其中皇家园林的创作高峰则是在清朝的鼎盛时期。一些著名的园林景观有圆明园、畅春园、颐和园、西花园、静宜园、静明园、留余山居、避暑山庄等等。除了少数皇家园林之外, 其他园林面积都比较小。而要在较小的空间范围内展现出自然风景之美, 重点和难点就是突破其局限性, 这就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无限的意境。这便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1]67。在园林的创作上, 中国的园林创作一直秉承“天人合一”的思想, 达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绝妙意境。中国古典园林可游可居。自然风景包括山、水、植被等, 并在模仿这些要素的基础上人工加以雕琢、改造, 提取精华之处, 并加以浓缩, 巧妙借景、因地制宜, 将自然惬意的风景创作于园林之中, 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人与自然相互融合, 展现出浓浓的诗情画意。一些特色景物有通幽曲径、林立奇石、繁花树木、堆叠假山、清泉水池等, 这些景物相互穿插、互相映衬, 十分和谐。景物都是在自然基础上经过精心设计、巧妙搭配, 才能达到人工美和自然美的完美结合, 以景来写意。在这些人工创作的自然风景中巧妙地融合着一些颇具特色的亭、台、楼、阁、馆、廊、轩、榭、舫、桥, 这些亭台楼阁雕琢精美, 错落有致, 从而使得景物与建筑物相映成辉。园林的设计使得主人在居住的时候可以感受到生活的惬意、自然的亲切和万千风情, 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寄情于自然的目的。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风格展现出来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古典诗词文化和儒雅的生活性格。

虽然中国园林有以上很多优点, 但是它自身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因长期受到封建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古典园林从皇家园林到私家园林, 大都表现为封闭的, 在园林的四面都设置有围墙, 仅供少数人居住游玩, 而且一般人不能随意进出, 如非踏入院内便很难欣赏到美景。且其服务的人群主要也是社会上层人士, 所以那么精美的风光也只能是供极少数人来欣赏。这就表现出了古典园林的私密性、封闭性以及局限性。

二、西方园林艺术的特点

西方的园林艺术起源于西亚的古代波斯, 最突出的园林艺术便是法国园林艺术。西方园林比较强调主从关系, 注重中轴和秩序的井然划分, 从而营造一种端庄、雄伟的贵族气息, 以及清晰的几何平面感。西方园林把主要的建筑物放在突出位置, 在建筑物前多设置林荫道, 后面多设置花园。园林的主要特点是用纵横轴线将地面平分为四块, 形成“田”字, 并在林荫路十字路口交叉处设立中心喷水池, 中心喷水池的水还可以经由十字水渠来浇灌周围的植被。在最初设计时, 中央喷水池是有象征意义的, 象征着神圣而美好的天堂, 后来欧洲人将喷水池中的水充分利用来与各种明渠、暗渠相连通, 来完成一些喷灌工作。这种造园方法之后一直流传并影响到西方很多国家。西方园林主要体现的是西方文化的自由、奔放、思维的严谨性[2]。西方的造园艺术自有其系统性和理论性, 在几何计算、严密规划方面表现突出。近代以来西方大力推崇将园林公共化, 这一点要比中国古典园林突出很多。西方园林的代表作品之一便是法国的凡尔赛宫。凡尔赛宫建筑面积为11 万平方米, 园林面积达到100 万平方米。建筑呈现宫廷建筑的风格, 布局严密、气势宏伟、对称协调。正宫和南北宫相连接, 并呈几何对称。其建筑采用了平顶形式, 不同于传统的曲线和尖顶风格, 更显大方、端庄。宫殿多采用大理石材质, 装饰富丽堂皇、雕刻精美, 西方艺术主义色彩浓重, 搭配有很多油画、雕刻、挂毯。凡尔赛宫花园中的花卉、植被种类繁多、修剪、搭配优美、富有规则。人工河流十分规整, 波光粼粼, 两侧则配有参天大树、女神雕塑。园林的这些特点使得其往往被用来举行一些重大仪式。

除了上述优点之外, 西方园林艺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西方园林由于过度追求平面化、几何规则性, 在设计图纸上或者在高空俯视时看似精美绝伦, 但是, 如若置身其中, 亲临现场体会则会感到有些呆板、无趣, 让人感受不到整体的美感, 使得设计者的思想不能被游众体会到, 与人产生距离感。

三、西方园林艺术对清代古典园林渗透的分析

西方建筑文化和园林艺术的传入, 使得清代园林中出现了很多新奇的西式景观以及一些另类的装饰艺术。但是, 这些异质因子只是少量穿插在古典园林之中, 而且一般都表现在园林的细微之处, 作为园林的局部装饰, 主要用来搭配整个古典园林, 因此, 这并没有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格局造成改变。即便是最为人所熟知的、模仿西洋建筑和园林的杰出代表作品圆明园也是如此。

圆明园的修建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它将中国造园艺术精华集中于一身。不仅有宫廷园林的宏伟壮丽, 还有江南园林园林的含蓄秀美, 此外还汲取了西方园林的建筑风格, 搭配和谐, 布局合理, 堪称万园之园。在长春园的北部便是著名的西洋楼, 这是一组欧式风格的宫苑建筑群。它与园内其他古典风格园林相独立开来。西洋楼建筑群占地约为6.7 万平方米, 占圆明园总面积的百分之二。西洋楼是在乾隆年间开始建造并完成的, 它的设计是由传教士和中国园林设计师来共同承担的, 历时十二年。作为中国皇家园林中西方园林艺术的代表作, 西洋楼总共包括六组西洋风格的建筑、三组特色喷泉和很多的庭院小品。景区的布局风格也是规整的西方园林的艺术风格, 呈东西轴线布局, 东西轴线上依次有各种主要的欧式建筑、迷宫、雕塑、喷泉、绿篱、水池等。虽然西洋楼的总体样式和环境现的是西方巴洛克风格, 但在细节的装饰上仍融合了很多东方元素[3]。

清代时期私家园林同时也吸收了很多异国文化, 很多私家园林开始渐渐模仿西方建筑的一些特有风格, 在建筑的材质、装饰上开始出现西式的雕塑、石栏、西式玻璃以及其他装饰物。这在《红楼梦》中也有提及, 在《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入大观园, 醉酒后误打误撞到了宝玉的房间, 在宝玉房间里便有一样让刘姥姥感到稀奇的装饰品, 那便是西方流传进来的穿衣镜。当时人们除了用镜子来装饰室内之外, 还用其来扩展室内空间。在《随园琐记》中记录的随园装饰中也有提及西方的五色玻璃, 并称装饰有五色玻璃的厢房为“琉璃世界”。

虽然中国园林艺术对西方园林有了一定的认可与接纳, 但是可以看到这种认可在规模上还是很有限的, 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仍然是重点和主流。这种造园艺术风格明显地折射出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矛盾, 可以将这种冲突与矛盾的原因归结为以下两点。

1.中国文化的传承性根深蒂固。几千年来, 中国的封建思想文化与外国的各种文化不断交流, 除了佛教文化和明清时期引入的西方文化外, 其他的文化都没有对中国文化造成多大的撼动。中西方在文化、人权、价值观、伦理观等方面都有本质区别, 而中国的封建传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根深蒂固, 难以从根基上发生改变。在清代中国人眼里, 西方的建筑文化和西方的装修被划归到“奇技淫巧”之流, 作为赏玩尚可, 但是难登大雅之堂。秉承着“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思想, 外国文化的引入主要用来服务、补充本土文化, 当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造成冲突时, 西方文化则会让步于中国文化[4]。中西方园林在造园风格方面存在根本的不同,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贴近自然, 敬畏自然, 而西方则强调人的力量、改造自然。所以, 两种文化相遇必然会有冲突出现, 而我们在引用西方的园林艺术时, 不会做到彻底模仿, 在冲突面前会将中国园林艺术糅合到其中, 以此来减缓冲突。

2.西方文化传播存在局限性。西方文化的传播目的主要是宗教传播, 其他的文化、科技的引入也都是为传播宗教服务;再次就是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中国自封物上天国, 不注重与国外文化的往来, 以此故步自封。而西方的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大多是在宫廷之中进行文化传播, 难以普及到社会大众。因此, 中国文化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范围和力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总而言之, 东西方园林的艺术文化有同有异、相互补充、相互借鉴的。17、18 世纪时期, 西方也开始接受中国的造园理念, 十分赞赏中国不规则古典园林的美丽之处, 并将这种理念引入本国的文化之中。中国园林崇尚人与自然和谐之美、意蕴之美、含蓄之美。西方园林崇尚人工改造之美、几何布局之美、自由之美。西方园林艺术对清代园林的渗透方面表现出的融合和冲突反映出中国对待外来文化的接纳性以及排斥性, 而这种融合和冲突则是由中西方不同的社会性质、文化性质造成的。

摘要:本文在介绍东西方园林艺术的基础上, 分析了西方园林对清代古典园林的渗透, 从中也表现出了中国清代对于西方园林文化的主张和态度。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西方园林,清代,艺术,渗透

参考文献

[1]张前锋.浅谈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西方园林的融合[J].民营科技, 2012 (8) .

[2]关精明, 张淑娴.西方园林艺术对清代古典园林的影响[J].历史档案, 2006 (3) .

[3]袁祖志.随园琐记[M].安徽科技技术出版社, 1983.

中西方管理文化与艺术的比较 篇9

一、西方管理的发展

西方管理的发展始于对效率的管理, 古希腊时期《理想国》一书首先就提出了劳动对专业的分工, 这一观念在当时的社会中对管理的影响是显著的, 管理者开始认识到制定统一的标准对工作效率的提高帮助极大。随着社会的进步, 泰罗提出了科学管理, 就是从时间、动作研究及着眼于组织技术合理化开始的。其中心思想是提高效率, 工时利用的科学性和劳动方法的标准化是管理工作的基础。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 必须选拔第一流的工人, 改变传统的带徒方式, 变成以培训为方式的培养, 实行工人工作差别工资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明显改变了工作效率, 提升了一部分工人的积极性。

被西方管理界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勒曾指出:“所有的日常活动中不注意效率的行为都在使整个国家资源遭受巨大损失, 而补救低效能的办法不在于寻求某些出众或是非凡的人, 而在于科学的管理。”把管理的作用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把对事的管理放在了对人的管理之前, 重视程序化的管理, 以明确的计划、组织、控制为内容, 重视合理的组织系统、合理的管理程序、合理的职责分工、合理的工作标准、科学的规章制度、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先进的管理方法。

二、中国管理的发展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我国的管理主要是以“仁治”为主要的管理目标的管理方法, 极其强调管理者需要以工人为中心, 用感情为纽带, 以情理渗透为原则, 讲集中, 求统一, 主张协同, 追求和谐的境界, 是建立在思想感情和心理因素强大向心力基础之上的整体性宏观管理, 体现出的较强集体或团队精神, 是一种感性主义管理文化。从古代君臣制的“君为轻, 社稷次之, 民为重”的思想开始, 管理上更注重“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管理, 强调以身作则, 以道德的约束为主要的制度, 领导者大多将精力投放在对工人感情的管理上, 领导需要发挥个人的魅力, 制度建立在感情之上的思想。

道德教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强调群体力量, 强调集体的力量, 以集体的智慧和经验来引导工人, 道义和礼节在所有的制度之上, 几千年的道义教育确实也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从君臣的管理到现在的集团化管理, 无处不体现着“仁制”的方针, 但是这种方针首先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营的需求, 违背了市场发展的管理, 其次是不能“通权达变”, 无法适应变化的速度。

三、中西方管理方式的融合

我国古典的管理理论认为人的重要性高于一切制度, 注重身心的协调和平衡, 将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放在发展和管理的首位, 强调领导的管理方式。我国更多的实行任务的员工参与制定, 协商民主制等, 其实这也是与我国的国策相适应的, 提出了“企业是我家, 管理靠大家”等口号, 更加体现了人文作用。中国传统管理有浓厚的人文气息, 是领导学的内容, 从领导的角度说, 它也是“科学”。与中国的感情管理不同, 西方更注重规章制度的完善, 拉关系走后门的行为受到鄙视。刚性的管理往往限制了人们求知和探索的热情, 压抑了创造力的发挥。长达9年的霍桑试验分析表明:人应该是社会人, 只有在周边环境和生存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工作。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 工作对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越来越高, 单纯的管理, 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所以开始从法制转向与人治结合的方式, 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我国社会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积极进步的时期,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针的实施, 建设社会主义步伐的加快更是为管理提出了艰巨的任务, “仁治”延续我们中华民族仁义治国的传统, 企业发展同时也吸收了这种思想, 和谐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在这种大环境下, 加快法治制度的引入, 更好地对东西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 创造出一套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的管理理论迫在眉睫。对于这种理论的创造我们有宝贵的基础, 强烈的人本主义氛围, 更有凝聚力的社会, 这些都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优秀的土壤。

参考文献

[1]sald Rubinstein et al, “The Saturn Partnership”, MIT Sloan School, 1993.

[2]富萍萍, 刘军.价值观:领导力的种子, 北大商业评论.北京大学出版, 2007 (7) .

中西方雕塑艺术题材表现的比较 篇10

中国雕塑的题材相当广泛, 人物、动物 (虚构的动物) 、自然山水、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生活场景、乐舞戏剧表演等等都可以作雕塑的题材表现内容。在西方雕塑中, 人始终是雕塑的中心表现对象, 在古代西方雕塑中, 人的形象占去绝大部分数量, 在理论上, 也自觉将人的形象放在最突出的位置。中国雕塑则不同, 动物形象相对占去较大比重, 特别在先秦时期和秦汉时期 (即在佛教雕塑兴盛之前) , 动物的形象比人的形象在艺术上更要成功。所以中国雕塑在题材上, 人的中心位置不像西方雕塑那样突出, 尽管从总体的绝对数而言, 中国雕塑中人物还是最多的, 但相对不那么特别醒目。

中国人将自然山水引入雕塑中, 这在世界雕塑史上是奇特的。如唐代的山水明器雕塑、游山群俑、杨惠之的“山水塑壁”、郭熙的“影壁”、小型工艺性玉雕、木雕、竹雕、果核雕等对自然景物的表现, 寺院及其它建筑中大量的以山水风景为内容的悬崖、壁塑等。可以说, 凡是中国造型艺术所可以表现的内容, 在雕塑中几乎都可以找到。而西方的雕塑的取材, 大部分取自神化或体育竞技, 其审美理想追求永恒, 追求真实的美。西方雕塑发源于古代希腊, 古希腊人重视人体, 将神塑造成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崇拜神, 也崇拜和神一般完美的英雄--战士与运动家。为他们塑造供人膜拜瞻仰的偶像和纪念像。如此形成传统, 在西方世代相传, 成为一种纯粹的雕塑艺术。

中国雕塑在取材上的自由、大胆、不拘泥于某种特定表现对象的特点并不是偶然的。拿人的形像的表现来说, 在西方早期雕塑中, 古埃及人制作雕像是为了复制人的形象, 保存生命以追求永生;古希腊人则是通过人神合一的形象在最合谐、最完美的人体中发现他们的理想世界。中国人关于生命的不朽, 不注重肉体生命的保存而重在人的社会义务和责任的实现。追求的是人的精神品格在实社会中的实现, 而不是脱离了社会伦常追求个人的永生。佛教传入前, 中国人的宗教观相对较为淡漠, 偶像制作和崇拜不发达。拿道教来说, 道教原本不造像, 主张:“道本无形”, “道无形质”。道教受影响才开始造像。中国早期神抵形像少, 偶像崇拜风气不盛, 是人像雕塑相对要少的重要原因。在世界其它民族中, 人的形像占突出地位的常常就是在早期的人形神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至于自然山水进入雕塑与中华民族较早就具有了自然美的意识, 以及雕塑与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都有关连。

中国古代雕塑的题材表现上, 其核心思想之一是讲究“传神”、“以形写神”, 其要旨是要挖掘和表现对象内在的美。其中写意就是表现内美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国雕塑上这种写意性的特点也十分明显, 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而西方在题材的表现上, 更讲究写实, 更加逼真。在其表现上也更注重人体的结构的精确模仿。这来源于其模仿说的确立。

中国雕塑不管是表现人物还是动物, 都不刻意追求表现对象在外形上的酷肖, 不刻意追求比例和解剖的精确。在一些时代的雕塑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雕塑也具有很高的写实能力, 在造型上做到与对象酷肖和精确也并不困难, 但许多时候并没有这样做, 中国雕塑在总体上不求对表现对象的方方面面做全面、细致的刻画, 而是突出重点, 力求把握对象的内在精神。例如汉代的《李冰像》、《说唱俑》, 如果拿严格的比例和外形的酷肖是远不够准确的, 然而就表现人物的神采和意蕴而言则是相当成功的。

这与西方雕塑注重比例、解剖、透视的精确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国雕塑有时候甚至还故意突出、夸张人体的某些部分, 使之异于常态。如民间流行的“身长腿短是贵人”的说法, 就常常可在雕塑中得到反映, 在宗教雕塑中, 西方基本上是人神同形的传统, 神只是比人更完美而已。中国宗教雕塑则更多采取了一些变形的办法, 如“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纤纤十指”等, 更强调神异于常人的方面。另外, 中国雕塑常常采用“因势象形”的办法, 因此作品能保留有许多自然意趣, 如在石块的天然造型的基础上, 略加雕琢, 便能十分生动、传神地表现对象的神韵, 收到较好的写意效果。汉代霍去病墓前石雕就是典型的例子。

中西雕塑的区别还在于, 就人物形象而言, 西方雕塑更注重的是人体结构的表现力, 通过人体的变化来传达某种情绪, 因此人的形体动作、转折变化尤其显得重要。和西方古典雕塑以块面和空间的丰富变化来体现轮廓与衣纹的形状完全异趣。西方雕塑体积感强, 中国古典只有大的体积关系, 局部大多平面性很强。有时在平面上运用阴刻线条来表现肌肤和衣服的皱褶, 仍然没有立体感, 只有绘画的平面效果。因此, 通常雕塑表面光滑, 没有西方雕塑那么多明暗起伏的细微变化。中国雕塑则更注重面部的表情。中国人习惯于从面部、依靠眉目来判断感情, 与绘画一样, 强调的是:“传神写照。”西方雕塑却不是这样, 他更注重珍整体的去表现人物的身体的状态, 肌肉的线条等。中国人物雕塑一般将重点放在头部的刻划上, 身体的表现则十分概括、简练, 在面部表情中, 又以对眼睛的表现最为重视, 拿那些众多的佛和菩萨来讲、身姿一般没有太多变化, 仍然它们的眼光里都有着许多大有深意、难以言说的内涵, 使作品更为丰富、动人。

中国人物雕塑的另一特点是裸体形象较少, 这一点与西方雕塑也正好形成对比。在中国佛教雕塑中有一些半裸的人物较常见, 如菩萨、金刚力士、飞天等, 既使这种半裸的形象其表现也是以捕捉人物神态为主的, 并不追求外形上的逼真。如女性菩萨一般都隐去乳房, 更突出的是传神, 菩萨突出温柔、端庄、善良的神态, 金刚力士突出忿怒、暴烈、凶猛的性格。

而西方的雕塑在人体的表现上达到了精益求精, 每一块肌肉, 骨骼, 比例精确, 毫不掩饰人性子人的欲望。

中国人物雕塑在姿势上以静态站、坐的动作为多, 而运动的形象, 如古希腊的《抛铁饼者》、文艺复兴时期的《被缚的奴隶》那样的作品则不多。即使表现动态也是缓缓而动的多, 重点仍在面部神情的表现上, 不象西方雕塑那样更多地注重在运动中, 通过人体各部分的对比、转折、变化来形成韵律, 表达思想感情。当然这与大多数中国雕塑的功能也有关, 宗教偶像和陵墓仪卫等形象规定了它们不可能有更大幅度的运动。

综上所述, 中国和西方的雕塑在题材的选择和内容的表现上, 都有着大相径庭的差别, 但是艺术不论是以什么形式存在, 它都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财富。而中西方雕塑的差异更多的是来源于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参考文献

[1]李泽厚.美的历程.

中西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比较与启示 篇11

【关键词】设计教育;理念;创新实践

中国的设计教育正处在一个迅速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了解西方设计教育的历史、发展和当今的状况,借鉴国外艺术设计先进的教育理念对中国设计教育的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理念——设计教育本质和内涵的体现

何谓理念?它产生于一般规律并以崭新的思维和表现形态体现对象的本质和内涵。在国外,当代艺术与设计教育并没有一个统一完整而清晰的教学体系,但是各大设计院校有明确的教育思想。对国外的设计教育者而言,社会需求的实用性相對于统一教学体系更加重要。设计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培养。他们的教育重视思维观念的提升,对于学生而言,首先要学会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寻求技巧的自我完善。国外的设计教育者认为,一个人的职业成长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会正确的思考才能应对不断涌现的新事物。

与国外的设计教育相比较,中国的设计教育有一个统一完整而清晰的教学体系并强调同一个标准,但是在各个层面都缺乏一个完整而清晰的教育理念。中国的设计教育和体系拿来了19世纪末欧洲学院模式和前苏联学院模式,在基本脱离自身艺术传统的背景下产生的。如今,设计行业已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教育理念的整合和重塑入手,提升教育思维观念,正确的引领设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

二、开放式教学

在西方以美国为例,它的学院是世界上最开放的学院,这个开放包含学术态度的开放,思维方式的开放,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开放,真正做到了教育方式的海纳百川。西方很多院校都规定教师的一个课程设计不能重复使用两次,这样就促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关注和汲取新的信息。而中国当今设计学院众多的设计教育者认为把自身的学术价值取向作为标准传授给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西方的学院则是想尽一切办法把各种存在的院外学术状态引入教学,在学院中形成一个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很多艺术院校的学生总在没完没了地讨论、交流,思维的碰撞往往能使一种思想产生出另一种思想,最后通过视觉和观念完整的表达出来。

而中国的学生从小习惯了填鸭式的教学,他们是以被动的姿态接受教育,主动性比较差,并不是不勤奋,而是缺乏主动性思考。

三、实践——设计教育的灵魂

任何好的创意或想法都要通过实践来实现。在实践中能够了解并体验基本的设计程序和方法,同时培养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顺应社会的需要,动手能力差,导致很多有新意、有使用价值的设计无法实施。在国外艺术院校中,职业角色教育从新生入学第一天就开始了并一直伴随到毕业,包括成功教育,自我价值和自我表现教育等课程。很多知名的院校,大量的教学课程就是与大公司合作的实际项目,例如美国洛杉矶的中西艺术设计学院和底特律的创造研究学院的船品设计专业与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和产品制造商合作。在推动全球汽车和产品制造业的发展做出极大贡献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习机会。学生通过实践课程紧密结合社会需要从而很快进入职业轨道。中国目前设计院校的学生的设计实践,往往局限于只完成学校相关课程作业,接触实际设计项目比较少,从而造成实践能力比较差的现状。

未来几年,中国教育市场将逐步对西方开放,西方的艺术教育进入中国将对中国本土艺术教育有一个促进作用,使其多元化,但对中国本土艺术教育也是一个挑战,面对挑战,我们必须从根本上对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进行改革,以面对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新局面。

1.提升理念,注重创新

理念是一个设计师的精神反映和其作品的内在灵魂,它能从本质上去改变受众的思维,达到新的愿望。一个学校的理念引导着它的教学模式,先进的办学理念是一所院校具有自身特色的基础,提升办学理念是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根本。

艺术设计教育的特色是以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并始终贯穿设计教育的整个过程,力求提高学生整体的艺术素养,最重要的是培养脚踏实地而又有极强创造能力的学生,这是设计教育当中的核心问题。设计师应注重创新,尤其是原创。培养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独特的设计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不要与人雷同,包括作品所要表达的形式和包含的内容。设计专业比其他专业更需要创新观念。尊重学科的特殊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和想象力,才能从本质上提升我国设计教育的质量。

2.注重实践,结合市场

似乎与强调个性有矛盾,其实不是,用自己独特的感觉来体会社会,并用设计语言来表现。从上世纪90年代新涌现的世界知名设计师的发展过程来看,他们在经过良好的设计教育之后,都必须在市场的培养和磨砺中才能成长起来。只有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和市场的需求,改变固有的心态,才能在学习中一方面增强设计能力,一方面放眼社会,使自己的设计理念具有市场开发潜力。设计是为人民服务的,设计要与市场结合而不能闭门造车,培养设计人才的市场意识,加强设计师和企业之间的联动,在创新和市场方面达到一个平衡点。

综上所述,中国的设计与设计教育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时刻,当今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在汲取西方教育优点的同时,也要保持自己民族的鲜明特征。虽然每所院校由于地域或学科设置的不同而其各具特点,但共同的教育特色应该是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启发式的学习环境,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多种手段,从而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一流的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创意中国·设计教育再思考(下)2006全国艺术设计教育论坛论文集》陈汉民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9月

[2]《萨凡纳艺术设计学院》 蓝青 仇宏州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0月

[3]《克兰布鲁克艺术学院》 蓝青 仇宏州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0月

[4]《把你的草稿钉在墙上——在美国学设计》,刘兰兰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4月

园林中的比较艺术 篇12

如长短、高低、大小、方圆、刚柔、粗细等不同形象的对比。园林中以低衬高、以小衬大、以柔衬刚等都能造成人们的错觉。使长者更显长, 高者逾显高等, 反之亦然。如水边平静广阔的水面与一棵高耸的水杉可形成鲜明的对比;地形地貌中的山水对比;水陆对比;平静水体与流动水体的对比;建筑与植物对比;乔木与灌木对比;棕榈叶与针叶的对比等都是形象的对比。

2 体量方面

把体量大小不同的物体, 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则大者愈显其大, 小者愈显其小。但景物的大小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形之下比较而来的。即便是同一个景物由于周围景物的不同, 给人产生的感觉也不同。例如一座雕塑, 本身并不高, 但通过安置适当高度比例的基座, 加之四周配置人工修剪的矮球形黄杨, 便在感觉上加高了雕塑。相反。如四周配以笔直高耸的钻天杨或雪松, 会觉得雕塑变矮了。

3 方向方面

如园林绿地设计中主副轴线形成的平面方向的对比;山水形成立面方向的对比;一座碑、塔、阁、雕塑一般是垂直矗立在游人面前, 它们与地面则存在着方向上的对比等。

4 空间方面

把具有显著差异的两个空间相邻地安排在一起, 将可借两者的对比作用而突出各自的特点。例如使大小悬殊的空间相连接, 当由小空间进入大空间时, 由于小空间的衬托, 将会使大空间给人以更大的感觉。江南一带的私家园林由于多处于市中, 占地小, 规模有限, 为了求得小中见大, 多借这种欲扬先抑的方法突出园内的重点和主要景区。

严整的空间与富有自然情趣的空间之间也可借不同的形状、气氛构成对比。皇家园林、寺庙园林多有运用。如北京颐和园入口、仁寿殿、玉兰堂均属四合院, 既严整又封闭, 待穿过这些空间来到昆明湖畔。顷刻间大自然的美景尽收眼底, 令人心旷神怡。

5 明暗方面

由于光线强弱造成空间的明暗对比, 加强了景物达到立体感的空间变化。“明”给人以开朗活跃的感受。“暗”给人以幽深与沉静的感受。一般来说, 明暗对比强烈的空间景物易使人振奋。明暗对比弱的空间景物则使人宁谧。游人从暗处看到明处, 景物愈显瑰丽灿烂, 从明处看暗处则景物愈显深邃。

6 疏密方面

我国传统文、诗、画中“疏如晨星, 密若潭雨”、“疏可走马, 密不透风”、“疏密相间, 错落有致”等手法, 均阐述了疏密对比的重要性, 有了疏密对比。才会产生变化及节奏感。笔者认为, 在园林艺术中, 这种疏密关系突出表现在景点的聚散和植物的种植分布上, 聚处则密, 散处则疏。由于景物内容繁多。步移景异, 应接不暇, 因而人的心理和情绪必将随之兴奋而紧张。但其它部分建筑则安排得比较稀疏、平淡, 空间也显得开阔, 处于这样的环境中, 心情自然恬静而松驰。游人也在这一张一弛中情感得以释放。

在现代园林中。疏密这两种空间环境随处可见。也是不可或缺的。如在游乐景区, 建筑密度较大。色彩绚丽, 会令人产生兴奋、新奇的感觉, 而在安静休息区因多采用植物造景, 建筑密度小, 气氛则显得恬静而清幽。

7 虚实方面

虚与实是一对既抽象又概括的范畴, 它涉及的范围很广, 许多艺术领域都要遇到虚实关系的处理。在园林绿地中涉及虚实关系的地方也不少。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包含虚与实的特点。例如形象组织疏一些就显得空 (虚) 。形象组织密一些就显得实。藏与露也是这样, 藏得深会让人感到恍惚迷离, 也是虚的一种表现, 而袒露于外的东西则给人实的感觉。园林中虚与实的对比还表现在施工方面。例如以山水来讲, 山是实, 水是虚;建筑与庭院对比, 则建筑是实, 庭院是虚;建筑四壁是实, 内部是虚。墙是实, 门窗是虚;岸上的景物是实, 水中的倒影是虚等。此外, 还有借用粉墙、树影产生虚实相生的景色。通过虚实对比, 使景物坚实而有力度, 空凌而又生动。

8 色彩方面

“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利用色彩的对比。来引人注目。由于万绿的衬托, 而使一点红格外醒目, 成为构图的主题。如建筑物的背景为深绿色的树林, 则建筑可用明亮的浅色调, 加强对比, 突出建筑;秋高气爽时, 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橙红色槭树会格外醒目;其他如绿色草坪与白色大理石的雕塑, 白色油漆的花架上垂挂着开满红花的天竺葵等都是对比鲜明的组合。“溪弯柳间栽桃”, 阳春三月, 桃红柳绿, 以绿衬红, 景色一绝。

9 质感方面

在园林绿地中, 可利用植物与建筑、道路、广场、山石、水体等不同材料的质感, 形成对比, 增强艺术效果。植物之间也会因树种不同, 如粗糙与光洁、厚实与透明等产生质感差异。利用材料质感的对比。可造就成雄厚与轻巧、庄严与活泼或以人工胜或以自然胜的不同艺术效果。如云南石林的望峰亭建在密集如林的奇峰怪石之巅, 通过形、色、质等强烈的对比产生了绮丽的景色, 吸引了众多游客登亭远眺。

1 0 动静方面

自然界中无处不存在动和静。在园林中利用动静对比, 能产生出不同的艺术效果。如“夜雨芭蕉”。人们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才能听到雨打芭蕉的声音, 这雨滴的动反衬着环境的静。使人联想到“风定花犹落, 鸟鸣山更幽”的动静对比的诗句, 几滴雨声能将庭院空间提高到诗一般的境界。

对比是园林绿地设计中一门十分重要的技法。适当的对比, 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会使景色更加集中和更加生动。反之, 如过分强调对比则可能失去相互之间的协调性, 容易造成混乱。对比是一门艺术, 广大园林设计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以严谨务实的作风把握和运用好这门技法, 创造出更多精彩的园林艺术作品。

摘要:如用小突出大, 用丑突出美, 用拙反衬出巧, 用粗显示细等等。园林中对比艺术的运用主要有形象、体量、方向、空间、明暗、疏密、虚实、色彩、动静等的对比。

关键词:运用,园林,艺术,对比,空间,建筑,景物

参考文献

[1]张瑞阳.浅论园林植物造型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 2005 (07) .

[2]胡晓聪, 邹志荣.园林设计中植物间距问题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03) .

[3]马源, 邹志荣.谈古典园林动·静观及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 2006 (14) .

上一篇:网络互联设备下一篇:微信购物的法律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