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音乐文化比较

2024-07-31

中西音乐文化比较(共12篇)

中西音乐文化比较 篇1

音乐治疗, 亦称为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又称之为“音乐养生”或“音乐医疗”, 环环相扣。音乐治疗是一门集心理学, 医学, 音乐学的综合性学科, 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对于它的定义的界定, 近年来在音乐界比较权威的说法是, 前美国音乐治疗协会主任Bruscia.K1998年对音乐治疗下了定义: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音乐治疗师通过运用各种音乐体验及在治疗师和治疗对象之间作为动态的变化力量发展起来的关系, 来帮助治疗对象达到健康的目的。然而, 音乐治疗的形式不是只单单通过简单的、单纯的、被动的、欣赏式的聆听音乐, 而是一种参与式的的方式进行治疗。以上是对于概念的一个初步了解, 那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我国与西方在音乐治疗方面有什么不同?进一步对它进行深一层的了解, 下面我们来一一讲述。

一、发展历程的比较

在国外, 音乐治疗以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3万年前的原始人以敲击石器伴奏舞蹈来治疗疾病, 古埃及人通过巫医治疗等等。说明了音乐治疗在国外就有很早的发展。音乐治疗是在1940年在美国兴起的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的学科, 在美国的近80所大学就已设立了有音乐治疗专业。在国外的发展成果据世界音乐治疗联合会统计, 在目前世界上共有45个国家开展音乐治疗, 150所大学开展了音乐治疗教育, 在这短短半个世纪, 这门新兴的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说明它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心理健康的需求。在欧美发达国家, 音乐治疗以初步形成了一种社会职业, 见美国就有4000多名注册音乐治疗师在各种医疗部门工作[1]。可见音乐治疗这门学科已得到相应的认可, 同时在国外, 音乐治疗已发展成为临床应用性很强的实用学科。

在我国, 是音乐治疗发源地最早的国家。在古代就有相关文献的记载关于音乐治疗的论述及临床案例, 如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中医书《黄帝内经》就有提到关于五音和五脏的关系, 显然, 在我国古代就很早有了音乐治疗的意识和思想。但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 我国的音乐治疗起步较晚。中国当代音乐治疗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 它的诞生是在1980年, 美国阿利桑那州立大学副教授、美籍华裔音乐治疗专家刘邦瑞先生, 在中央音乐学院进行了讲学活动, 首次把音乐治疗介绍到中国。此次讲座开启了我国进入音乐治疗领域的大门。在不到30年的时间, 我国的音乐治疗就有了出乎意料的研究成果。有早期的五行音乐治疗法, 通过五音对人体五脏的对应属性来治疗, 以五音调式编配的各种乐曲, 可以通过这种共同的属性而直接作用于人体的五脏系统。认为还有许多理论书籍, 如王旭东主编《中医养生康复学》, 张鸿懿著《音乐治疗学基础》, 石映照著的《音乐处方》等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二、中外音乐治疗法方法的不同

音乐治疗方法已不再是简单的、欣赏式的聆听音乐, 而还有让病患者参与到活动当中去, 一起唱歌、跳舞等等, 方式是很多样的。包括模仿、律动、音乐创作、唱歌、器乐表演、即兴表演和听音乐等等, 不局限于只是被动性的音乐治疗形式。还有主动性的音乐治疗形式 (参与式疗法) , 它是国外神经病院和康复医疗机构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就是直接由病人参与到表演活动当中去, 第三种, 属于综合式疗法, 就是以上两种治疗方式的结合或以感觉式为主, 参与式为辅;或以参与式为主, 感觉式为辅;或采用两种治疗同时并重的形式, 可将两方面内容穿插交替进行, 使患者身心得到全面调节和康复。

而在我国音乐治疗的临床方式中, 据何化均等《音乐疗法》、王旭东《中医养生康复学·音乐疗法》等人的总结, 有以下六种:1.感受式治疗。2.参与式治疗。3.综合式治疗。如中国音乐学院和国奥心理医院、北京廻龙观医院等单位以参与式为主, 辅以感受式治疗。4.音乐电治疗。5.音乐联想疗法。6.音乐气功疗法。在以上六种方法里, 音乐穴位/经络电疗法、音乐气功疗法是我国独有的方法。很有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音乐疗法, 虽然中国在音乐治疗领域方面发展比较晚, 但研究出很有特色的治疗方式, 在我国古代的中医学上, 就采用了以“五行音乐疗法”的治疗方式。

三、理论成果

在国内音乐治疗学科虽发展比较慢, 也相对于西方来说, 缺乏了理论研究, 缺乏系统而科学的分工, 没有整体的明晰的发展规划, 但是有一定令人欣慰的是, 音乐治疗的实用性研究却是如火如荼地蓬勃展开。在临床治疗方面和理论研究方面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沈建军著的《音乐与智力》《音乐与科学》都是科普著作, 是属于音乐益智的医学范畴。王旭东主编的《中医养生康复学》是新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国家级医学教材中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音乐疗法。在作品方面, 丰富了西方的养生音乐, 增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 如五行养生音乐、理疗养生音乐等, 还包括有中国的乐器:古筝、琵琶在内等。

在西方国家, 音乐治疗发展在美国发展比较早, 也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开设了音乐治疗课, 开展了音乐治疗教育, 在日本、美国等国家也开始普遍, 形成很多流派, 还有在音乐作品方面, 出现大量作为音乐治疗的音乐使用, 对不同病情的病人进行有效的治疗。然而, 在音乐治疗学发展的领域方面:包括儿童的音乐治疗、精神病的音乐治疗等等。也编著大量的书籍, 如约瑟夫.英雷诺编著的, (英) 帕夫利切维奇编著的《音乐治疗理论与实践》, [英]梅塞德斯编著的《音乐治疗理论与实践-现代心理疗法》等等。

四、结语

总之, 音乐对人心身的调整是肯定的,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音乐疗法, 都是为了达到治疗的作用。但由于国内在音乐治疗方面发展较晚, 但是还是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得需要向西方学习, 借鉴西方的研究成果, 泥补自身的不足。还有, 中国在音乐治疗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笔者认为音乐治疗在心身疾病治疗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张鸿懿.音乐疗法 (一) [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 1999 (1) .51—53.

中西音乐文化比较 篇2

摘要: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灿烂的五千年文化华夏文明,在世界上影响深远。但在近200多年,随着西方国家的崛起,西方主导着世界,现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跨国交际日益增多,因中西方礼仪有着较大的差异,在交际中有可能会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而产生各种问题,怎样才能尽量避免这些中外交际的隔阂呢?我们就得学习、解读中西方不同的礼仪,才能顺利地进行中外交流。中西方礼仪的差异 归根结底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西方礼仪的差异表现与交际语言不同、交往的方式不同、餐桌礼仪的不同与服装礼仪的不同。

关键词:中西方 差异 礼仪 文化 交际 语言 服装

0 引言: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宗教信仰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1.1 礼仪差异的原因——文化差异

1.1.1中西方礼仪差异的背景

西方的历史只有短短200年,而它的人民是从各个地方移民而来的,众多不同民族和种族都融合在一起。西方精神,是在英雄主义和献身精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它短短200年的历史,创造了人类史上的灿烂文明,它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这就是西方的魅力。而做为闻名宇内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无疑具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传承了上千年文明而不曾中断的民族,没有之一。中国的礼仪,从奴隶制时期的夏商周就渐渐出现,兴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传承变化,逐渐形成自己的体系。造成中西方礼仪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环境的不同,使得各国的人民有着完全不同的道德标准体系和价值观。

1.1.2中西方观念的差异

东方文化崇尚集体和团体精神,人们的倚赖性较强。而西方文化崇尚独立和个性自由。比如,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品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人品是建立在关心国家,热爱集体,家庭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之上。如果只考虑个人的利益,你的人品则大大的折扣。而在西方人们法制观念较强。在此前提下,他们崇尚个人自由,不愿受到来自政府,教会或其他组织的干涉,喜欢我行我素。在家庭中,孩子从小就被灌输自立自强的观念。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导致中西方观念很大的差异,以至于中西方礼仪从根本上有很大的差异。1.2 交际语言的差异

总体而言,西方礼仪强调实用,表达率直、坦诚。东方人以让为礼,凡事都要礼让三分,与西方人相比,常显得谦逊和含蓄。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日常寒暄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 “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1.2.2 称谓

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在西方,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而在中国,人们很喜欢被称为某某经理,某某总裁,因为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但在西方,人们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另外,在与人交谈时,切不可谈及个人的私事,诸如年龄、婚姻、收入、信仰等等。看到别人买的东西不可问其价格;如果看到别人回来,也不能问他去哪儿了或者从哪里来,否则就会遭人厌恶,西方人常用“鼻子伸到人家私生活里来了”这句话来表示对提问人的轻蔑。而在中国,人们对个人隐私的界限远没有这么深刻,人们并不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生活作一般了解。

1.2.3 告别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1.2.4 夸奖

在面对他人夸奖所采取的态度方面,东、西方人不相同。面对他人的夸奖,中国人常常会说过奖了、惭愧、我还差得很远等字眼,表示自己的谦虚;而西方人面对别人真诚的赞美或赞扬,往往会用谢谢来表示接受对方的美意。1.3 餐桌礼仪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除此之外,在餐饮气氛、餐桌礼仪方面也有差异。

1.3.1 餐饮氛围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1.3.2 餐桌礼仪

中西方餐桌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1.4 服饰礼仪的差异

古今中外,着装从来都体现着一种社会文化,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素质的无言的介绍信。在不同场合,穿着得体、适度的人,给人留下良好的

印象,而穿着不当,则会降低人的身份,损害自身的形象。由于中西文化不同所以在服装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

1.4.1 中西方服饰礼着重点及代表服饰

西方人注重身份,把衣服变成象征,中国注重韵味。如果说西方服饰文化刻意追求表现人体美,而完全忽视了服饰伦理,那么,中国服饰文化由于受到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的影响还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一些道德上的体统。而最能代表我们国家的是中山装,西方代表装是西装。穿中山服时,不仅要扣上全部衣扣,而且要系上领扣,并且不允许挽起衣袖。在穿双排扣西服时,必须扣上全部衣扣。穿单排三粒扣西服时,仅能扣上上一粒或中、上两粒扣子;穿单排两粒扣西服时,只能扣上上一粒扣子;不允许扣上单排扣西服的全部衣扣。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生活中,会穿休闲装、背心、短裤、牛仔等。1.5 其他方面差异

1.5.1 见面的礼仪

西方人见面时,不一定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个招呼就行了,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而中国人则视握手为一个基本礼节。但在中国握手并没有太多的限定,而西方人握手是有一定礼节的。例如男女之间,女方先伸出手,若女方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点头鞠躬致意;长幼之间由长辈先伸出手;上下级之间,由上级先伸出手;宾主之间由主人先伸出手。而且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并摘下手套,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

1.5.2 在礼品馈赠方面

在中国,人际交往特别讲究礼数,重视礼尚往来,往往将礼作为人际交往的媒介和桥梁。东方人送礼的名目繁多,除了重要节日互相拜访需要送礼外,平时的婚、丧、嫁、娶、生日、提职、加薪都可以作为送礼的理由。西方礼仪强调交际务实,在讲究礼貌的基础上力求简洁便利,反对繁文缛节、过分客套造作。西方人一般不轻易送礼给别人,除非相互之间建立了较为稳固的人际关系。

在送礼形式上也比东方人简单得多。一般情况下,他们既不送过于贵重的礼品,也不送廉价的物品,但却非常重视礼品的包装,特别讲究礼品的文化格调与艺术品位。同时在送礼和接受礼品时,东西方也存在着差异。西方人送礼时,总是向受礼人直截了当地说明:.这是我精心为你挑选 的礼物,希望你喜欢.,或者说.这是最好的礼物.之类的话;西方人一般不推辞别人的礼物,接受礼物时先对送礼者表示感谢,接过礼物后总是当面拆看礼物,并对礼物赞扬一番。而东方人则不同,中国人及日本人在送礼时也费尽心机、精心挑选,但在受礼人面前却总是谦虚而恭敬地说.微薄之礼不成敬意,请笑纳之类的话。东方人在受礼时,通常会客气地推辞一番。接过礼品后,一般不当面拆看礼物,惟恐对方因礼物过轻或不尽如人意而难堪,或显得自己重利轻义,有失礼貌。小结:

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中西方既是世界上的文化主体也是世界上的经济主题。了解中西方礼仪的差异有益文化的融合和中西方人民的沟通,促进世界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中西文化禁忌比较 篇3

[关键词] 禁忌 文化 比较

近年来,随着国际间的文化交往越来越频繁, 跨文化交际的机会越来越多,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被一个大家普遍接受的词汇。领导人进行政治谈判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与外国商人谈生意也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去国外旅游、留学或接待来旅游、来留学的外国人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在互联网上与外国人聊天也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学是研究人们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冲突,以及如何决绝这些问题和冲突的一门学问。跨文化交际学在英语中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也被称作是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在Hall 的《无声的世界》一书出版后,跨文化交际学首先在美国兴起,跨文化交际学在欧洲发展得比较晚。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美国已经有两百多所大学开设跨文化交际学的课程。目前,位于美国的跨文化教育训练与研究学会SIETAR与它在欧洲、亚洲等地建立的十几个组织正在跨文化交际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跨文化交往中,禁忌是最敏感的话题。文化禁忌的研究也因此成为了跨文化交际研究者的重要内容。所谓禁忌就是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禁止或忌讳人们做的事情或说的话。禁忌的英语对应词是taboo,严格的说来,禁忌仅仅包括属于人或物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性质;有这种性质所引起的禁制作用;经由禁止作用的破坏而产生的神圣性(或不洁性)。禁忌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只是禁忌的内容和形式不同罢了。禁忌几乎是无处不在,从日常生活,到政治经济的各个方面,我们这里只涉及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最重要的方面。

一、社交礼俗禁忌

在西方,拜访某人需要事先预约,切忌突然造访。因为突然造访打乱了被访者的工作安排,给他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而中国人近年来虽然也在商界、政界甚至日常生活中开始预约,但没有那么严格,突然造访的事情不被看作是那么严重的侵犯。还有人用突然造访给人惊喜,完全不觉得这是对对方的极大的不尊重。另外,在到访时间上中西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果约定为十点,中国人认为十点是最终期限,最晚十点到达,最好提前几分钟,因为不能让主人久等;而西方人认为十点是可以到达的最早时间,最好推迟几分钟,因为要给主人充分的准备时间。

在谈话的内容方面,西方国家严禁涉及个人隐私,不能问年龄、收入、婚姻、恋爱、财产、胖瘦等等。个人隐私被放置在极高的位置,甚至可能涉及个人隐私的所购物品的价格、个人时间的安排都可能会被看作是侵犯隐私,由此看见西方的个人主义、自我中心是多么的严重。在中国,谈论收入、年龄、婚姻、身材等是非常正常的事。电话中最常问的话就是“在哪呢?”,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在一些农村地区更是把他人家的事当作是自己的事来办,首先考虑的是怎样帮助对方,不考虑对方的意愿,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事。在中国的谈话内容中禁忌的是所别人的短处,所谓“打人不打脸,说话别揭短”,中国人好面子,批评的话不能直说,要委婉地表达。

另外,在公共场所进行交谈时,西方绝对禁止大声喧哗,人们安静的交谈,避免自己的交谈影响他人。中国的很多公共场所人声嘈杂,如果不大声嚷嚷,就互相听不见,时间长了就形成了嗓门大的习惯,有时在安静的西餐厅,也会不自觉地大声说笑。

西方文化中有严格的1米线的禁忌。 在银行或海关等,人们会严格遵守秩序,并与前一位保持一米左右的距离。对别人的交谈和事务有意回避,不干涉不参与意见。中国则没有这方面的禁忌,排队时人与人的距离很近,有时还会提供意想不到的热心帮助。

二、饮食习惯禁忌

饮食禁忌既包括饮食的内容,也包括饮食的方式。伊斯兰教徒忌吃猪肉,印度教的教徒忌吃牛肉,佛教徒忌吃各种肉类,西方人吃饭时刀叉忌出声,中国人吃饭时忌用筷子敲打盘碗。

具体的讲,西方人忌吃肥肉、鸡鸭的皮,动物的内脏,忌吃狗肉、蛇肉等他们常用来做宠物的动物的肉,忌吃大蒜等味道过于浓烈的调味品;在饮食方式上,西方人喝汤时忌出声;进餐时,忌狼吞虎咽,尤其禁忌用刀叉弄响水杯,那会招来厄运;吃自助餐时,禁忌自己盘中剩下食物。中国人吃饭时,忌座位没有尊卑长幼、不分主次;忌把筷子插在盛满米饭的晚中,因为那是给过世的人的祭品;忌把空碗反扣在桌上,因为那是诅咒她人生病;忌用筷子敲打空碗,因为那是乞讨者的行为;在海边居住的人们,吃鱼时忌把鱼翻过来,因为这样表示翻船,会给渔民带来厄运。饮酒方面,西方的酒类繁多,忌滥用。饭前吆喝开胃酒,饭中要喝佐餐酒,饭后要喝鸡尾酒或威士忌,庆祝胜利要喝香槟酒。中国人一般不会在一次宴会中饮用多种酒。

三、节日庆祝禁忌

圣诞节是西方的重大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做布丁,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要搅动布丁并许下一个心愿。忌讳的是:千万不可以逆时针搅动布丁,只能顺时针,并且自己的心愿不能告诉任何人,否则就不灵验了。元旦这天,西方人认为第一个来访的人会决定新的一年的运气,因此不希望一个长着红头发、面目不端正、或女子拜访,因此,他们常常会邀请一个男性朋友第一个来家里做客。中国的春节是最重大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忌讳说“完了”、“没了”等,忌打破物品,如果打破了,一定要接上一句“岁岁平安”,正月初一忌扫地倒垃圾,怕把好运倒掉。

节日期间人们总会有些礼物往来。西方人忌送重礼,因为送重礼可能被认为是一种贿赂行为,会给受礼者带来很多麻烦。在商务交往中,忌讳送有自己公司标志的便宜物品,表示你没有诚意或是在给你的公司做广告;男士忌给女士送化妆品、衣物、香水,那表示他对女士感兴趣。西方人常以鲜花作为他们的礼物,而且送花非常有讲究。首先,送花不能送双数,因为双数会带来厄运。并且,不能送白色的花,在他们看来中国婚礼经常用白百合不可思议,因为白色的花总让人想起医院、葬礼等,是送给病人和去世者的花种。中国人送礼忌过轻,那样会让受礼者感觉你瞧不起他;送礼讲究因人所需,别人需要什么送什么,并没有太多的忌讳。

四、宗教禁忌

宗教禁忌是人们生活中遵守的最为严格的禁忌。 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的宗教信仰,西方人们主要信奉基督教,其包括天主教、信教和东正教。在中国,人们主要信奉佛教、伊斯兰教和道教。

西方的基督教徒不可敬拜偶像,不可妄称上帝的名,印度的基督教徒忌晚上举行婚礼,汤加的基督教徒忌星期日的时候离家外出工作。天主教教师不许结婚。纳斯拉夫的天主教徒忌在星期二星期五举行婚礼。在葬礼后的两三个星期内,死者家属忌见客人,一年之内不可举办晚会。新教徒不可以崇拜一切偶像,不可崇拜其他的神,饭前睡前要祷告。

中国的佛教徒忌饮酒、杀生,不可食用肉类。不可结婚,不可接受任何财物,不可贪图人世间的一切享乐与荣华富贵。道教教士的禁忌与佛教相似。伊斯兰教忌食用猪肉、动物血液,忌酒,送礼物忌送带有动物形象的礼物,忌穿鞋进入清真寺,忌用左手进食或触碰食物。

五、语言禁忌比较

语言禁忌是社会禁忌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带来了最多的语言禁忌。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方,上帝的名字耶和华(Jehovah)是最大的禁忌语。在任何情况下人们都不说、不滥用上帝的名字。另外,类似的宗教词汇,如:上帝God、魔鬼devil、天堂heaven、地狱hell、基督Christ、耶稣Jesus等也只能用于严肃的场合。中国忌讳对自己信奉和崇拜的神的任何不敬。姓名方面,中国古代有五忌:国讳、官讳、家讳、恶人讳,就是说不能取和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字,触犯国讳要引来杀身之祸;不能取和达官贵人一样的名字, 也不能取和圣人,如孔子、老子、孟子等,那样会认为是对圣人的不尊敬,还不能取和家长、老师一样的名字,避讳家讳是敬祖德的表现,最后因为讨厌恶人,因此不能取和恶人一样的名字。西方文化中,种族歧视是禁忌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用来称呼黑人的negro 带有很强的侮辱性,应该称为black,boy用来称呼美国黑人时,有称他们为奴隶的意思,也要避免。

六、其他细节禁忌

在颜色方面,中国人忌用红颜色的笔写信或自己的名字。红色在中国代表喜庆,革命,因此在丧礼上禁用红色。黄色在古代中国是帝王的象征,其他人仅用黄色,如果用了黄色,则意味着他要杀君篡位,会被处以极刑。在现代中国,黄色尽管谁都可用了,有了光明的寓意,但还在某些时候用于贬义,如:黄色书刊、黄色电影则指淫秽的书刊、电影。

在数字方面,数字4在中国被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原因是它的发音和“死”很相似,车牌号码、电话号码等有4的都不受欢迎。人们尤其要避开14,因为启发音像“要死”。在西方文化里,星期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常说“黑色星期五”,因为星期五是耶稣受难日,并且,亚当和夏娃也是在星期五这一天被逐出了伊甸园。西方文化里,数字13是个令人恐惧不安的数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尽量避免13。吃饭时避免13个人坐在一起,门牌、房间号等避免13号。原因是耶稣和其弟子共进晚餐时,第13个人是犹大。犹大为了30块银币出卖了师傅。耶稣在13日星期五被定死在十字架上。人们据此产生了对基督教的恐惧。

中国人忌讳的年龄数字有几个,55和66被认为是可能有难,俗语说:人活五十五,阎王数一数;人活六十六,不死也要掉块肉。还有73和84,中国人认为这是难过的生命关口。另外,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了,也不能说,因为“千年的乌龟万年的精,一百年的老刺猬”,似乎活到100岁就成了动物了。过了一百岁就可以正常地说年龄了。

总之,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人们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达到交际的成功,一定要了解对方的文化禁忌。文化习俗仪式在人们的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它以巨大的力量促进人们按照本民族的习惯进行交际。文化习俗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处的地位是如此的重要,这就要求人们对其进行研究,建立良好的习俗差异意识,尽量避免交际中可能产生的误解、冲突或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杨宗聂家恩郭全盛:中国实用禁忌大全[C].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

[3]李振澜:外国风俗事典[C].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

[4]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中西音乐美学的比较研究 篇4

一、中西音乐结构形态的异同

从音乐语言的结构形式看, 中国音乐语言偏重心理, 略于形式。谱本记谱形式多样化, 同一谱本可有不同记谱法或演奏法, 同一曲牌可有不同唱法, 乐句划自由、节奏弹性大, 表演者可随机变化, 音乐语法结构开放。西方音乐语言形式严谨, 音乐材料主题句及和声调性逻辑关系清晰, 演奏演唱严格遵守句法结构, 结构固定且封闭。从音乐语言的操作方式看, 中国传统音乐重口传心授, 流派的形成主要通过个性鲜明的表演。西方传统音乐语言的操作方式则是解释原作, 不超越作品本身而塑造个性。因此, 西方没有像中国音乐风格、流派明显的分类概念, 中国音乐也没有像西方通过记谱艺术作品建立作曲家流派的概念。

从调式上看, 古代西方音乐体系调式构成的基础是四音音列, 三种不同样式的四音音列组成十二个调式, 文艺复兴时又演变为自然大、小调, 并由于自然大、小调的相互渗透, 又逐渐形成了和声大、小调等较为复杂的调式。而中国音乐的调式构成是五声调式, 十分简洁而单纯, 中国音乐弃繁就简, 这体现出中国人追求简洁、明快、以少胜多的旨趣和西方文化追求细致、精密的不同。

从旋律与和声的发展特点看, 中国传统音乐多采用单一旋律, 节奏自由, 是一种单调音乐。在文艺复兴和巴罗克时代, 西方音乐呈现这种特点, 至十七、十八世纪则盛行多声部演奏主旋律加和声的主调音乐, 西方一些音乐家对和声的创作和实验, 对音乐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意义。然而,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和声却未能发展, 尽管单旋律常与复杂的打击乐节奏结合, 但却无法达到西乐规模的和声效果。

从节奏的形式上看, 中国传统音乐节奏自由, 极富变化, 无规则, 亦不受定音单位的限制, 在乐曲的开头和结尾常用散板式非均分律动节奏。西方音乐则具有一定的规则和固定的模式, 呈现出功能性均分律动。中西节奏的区别在于西方节拍是数学定量, 中国音乐是弹性定量。因为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逻辑式的, 弹性节拍是由逻辑语言的抗坠疾徐、抑扬顿挫造成的。从古希腊时代到格列高里圣咏的全盛时期, 音乐的节奏就像朗诵散文和诗歌一样自然、不受束缚, 大约十二世纪中期按小节划分的音乐才逐渐出现于西方音乐。

二、中西音乐表达的情感不同

中国音乐温柔和谐, 而西方音乐则凸显静穆哀伤。中国音乐发展曾出现儒、道、墨、法、佛、阴阳等诸多美学流派, 但大体都被儒道两家美学思想包融。孔子认为思想的审美朴素之美、简朴之美、含蓄之美, 是自然与人心的交融, 主张在音乐审美中保持“和”的情感态度。《乐记》是儒家的音乐家美学思想的代表著作, 该著作告诉我们作品的思想内容是主要的, 技艺是次要的, 品德的修养是首要的, 在当代的音乐教学中, 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则显得尤为重要。道家音乐美学思想自诞生之日就与中国的音乐文化揉合在一起, 它的核心是自然、虚静, 渴望达到“大音希声”的境界。道家崇尚清静无为, 爱好偏重于山水美, 主张自然与人的统一, 往往借助自然来自我观照。

西方文化是在城邦制度下剧烈斗争中的产物, 有海洋文化和商业文化的特征, 勇于冒险与开拓, 讲求力量和技术, 崇尚个性与自由, 具有批判精神与否定意识, 以致影响到西方音乐审美意识, 形成矛盾冲突的悲剧色彩。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贝多芬的《命运》, 以及舒伯特歌曲《魔王》等无不充斥着悲剧的气氛。西方音乐强调人对命运, 对自然的搏击、抗争, 贝多芬的《命运》、肖邦的《革命练习》便可佐证。

三、中西音乐审美意境不同

中国音乐听起来有一种追魂击魄的效果, 它能渗透感官, 钻入心灵, 撩拨神经, 让人情不自禁、乐享其中。西方音乐则以真为旨, 要么理智、冷静的摹仿自然, 给人知觉上的真实感, 要么狂热的渲泄, 给人情感上的真实感, 真实、流畅、强烈的感情表达。

西方音乐以强度胜, 中国音乐则以深度胜。从音响上说, 西方音乐追求音响的厚实、丰满和立体感, 追求对人心的震撼力, 在乐曲的织体上, 它更多的采用主调式的结构, 追求旋律的纵横交叉网状铺叠的立体效果;在音色上重视乐器音色上的渗透力和融和性, 使乐曲的音响更为厚实;在配器与乐队组成上, 多采用大型的交响乐、奏鸣曲、协奏曲等, 在合奏中也总是以合奏中的强弱来表达特别的情绪需要。中国音乐则不同。中国音乐作横向线型的延伸、展开, 其旋律的抑扬起伏, 它能无声无息地驻就心底, 它重视每一种乐器的独特音色, 并予以充分发挥, 所以中国音乐的演奏常用的是独奏和几样乐器相搭配的小型合奏。

中西音乐的差异不过是人类在精神层面展现的不同侧面罢了, 其均依附于人类社会这一共同机体之上。对中西音乐审美的比较, 目的不在于辨出孰高孰低、熟高熟贱, 而是为了中西音乐的共同发展、共享繁荣, 以福祉于人类。■

参考文献

[1]恩里科·福比尼 (意) 著.修子建译.西方音乐美学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280.

中西文化比较教案 篇5

观乎人文

——《周易·彖传》

主讲教师:熊斌 1

以化成天下

第一章

导论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西方对“文化”的界定,并理解文化与文明的区别和联系;领会大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的重要性;理解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中中西文化比较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文化与文明的区分;大学生需要人文精神的熏陶。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为主

五、作业:

1、试述文化与文明的区别与联系。

2、概要说明文化的主要特征。

六、参考书目:

1、冯天瑜、何晓明《中华文化史》导论部分

2、徐新主编《西方文化史》第一章

七、教学内容:

一、文化释义

(一)中国对文化的界定

1、文化的原意:“人文化成”,“以文教化”,“文治教化”,与武力征服相对应。

“文”的本意,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等;又由纹理之一导出装饰、人为加工、经纬天地,与“质”相对称;进一步推衍为美、善、文德教化,以及文辞、文章,与“野”对称,或与武事对称。

《论语》: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化”则有变、改、化生、造化、化育等意。归纳起来,“化”的含义是,二物相接,其中一方或双方改变性质形态,引申为教行、迁善、告谕使人回心、化而成之等。两者连用,最早见于《周易·彖传》:

刚柔相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天文”指天道自然规律,“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

中华之“华”,意指具有文化的民族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指用体现道德政治伦序的诗书礼乐教化世人,与武力征服相对应。

唐朝孔颖达《周易正义》: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以化成天下也。

(二)西方对文化的界定

Culture源出于拉丁文,有耕作、加工、修养、练习、留心、教育、礼貌等多种含义,包含着通过人为努力摆脱自然状态的意味。Cultivate:耕作、栽培、建立、发展 Cultivated :耕种的、有教养的 Cultured: 有教养的

英国文化学者泰勒: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宗教、文化、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三)文化与文明的区分

civization来自拉丁文civitas(城邦),法国的启蒙学者最早使用这个词,指对技术进步、知识进步、道德进步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朦胧向往。文明与野蛮相对应,用来指一种社会进步的过程。

德国人则用文化来指宗教、艺术、思想等精神方面的事物,而文明者用来指政治、经济等社会中的现实事物。

一般来说,文明是人类创造的伟大成果,它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我们大致把文明划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类。而文化则较多的指人类的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等。

二、当代大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的迫切性

人文学科(humanities)与科学(science)的区别

humanities:the subjects of study that concerned with the way people think and behave,for example,literature,language,history and philosophy.science: knowledge about the structure and behaviour of natural and physical world,based on facts that you can prove,foe example by experiments.3 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科学能解决人生的问题吗? 当代大学教育人文教育的缺位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将学生们培养成独立、自由并向善的人。也就是说,将学生们培养成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人。在今天的教育模式下,很多学生掌握了大量的书本上的知识,但是缺乏独立思考和批判的能力,缺乏追求自由和正义的精神。这使得学生们成为知识上的巨人、精神上的侏儒。

科学昌明、实利主义的时代需要人文关怀 科学的进步离不开人文精神

何兆武先生回忆六七十年前的西南联大时,发现教学自由和学术自由是其辉煌的重要原因。他说:“联大老师讲课是绝对自由的,讲什么、怎么讲全由教师自己掌握。”何先生还指出,今天的教育处处讲求统一的模式、标准教科书,甚至标准答案,可是,“如果大家都按一个思路想,科学怎么进步”?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凸显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1、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是文化的复兴

GDP数量的增长并不表示综合国力的增长,奥运金牌的第一也并不表示中国已经是体育强国。

2、对青年一代来说,我们更需要的是独立而灵动创造性思维、深厚的文化底蕴、健康向上的自由意志

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都不应当教育孩子只去适应当下的社会,为了适应而被迫改变自己,甚至放弃高远的目标和理想。康德曾经指出,对孩子们的教育不应以人类的当前状况,而应以人类将来可能的更佳状况----即合乎人性的理念。他告诫说:“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通常但实际上他们应该把孩子教育得更好,这样才可能在将来出现一个更佳的状态。”

三、中西文化比较的当代意义

(一)中国在近代遭遇“两千年未有”之变局“:”同化相承“的古老文明遇到了挑战。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就是中国被动学习西方、融和西方文化的过程。西方文化的特点是”融合更新“。

1、太平天国运动标志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衰落

《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红楼梦》

2、器物引进:洋务运动(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

甲午战争宣告洋务运动失败

3、制度引进

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

-------效仿日本明治维新

辛亥革命(章太炎、孙中山)

-------形式上成功、实质上失败

4、国民性改造---五四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鲁迅:什么是中国文化?就是奴才侍奉主子的文化。

胡适:在一个遍地都是奴才的国度,是无法建立起一个真正自由民主的共和国的。

(二)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学习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1、五四新文化运动并没有完成启蒙的任务

主体性原则与民主、科学观念(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中国文化:同化相承(米亚得现象)--循环、轮回

西方文化:融和更新---进步、直进

2、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西方近代文明的反差

法制观念的缺失

价值观体系的重建

(三)中西文化差异举例 赵承熙与马家爵的不同境遇第二章

人类文明的曙光---中西文化寻根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雅斯贝尔斯关于文化的“轴心时代”说;了解中西文化形成的地理基础以及由于这种基础而形成的农业文明与工商业文明的差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中西方的自然差异地理;由于地理差异而导致文化类型的差异;农业文明与工商业文明的本质差别。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为主

五、作业:

1、试析自然条件对中西方文化形态形成的影响。

六、参考书目:

1、冯天瑜、何晓明《中华文化史》第一章“文化生态”解说。

七、教学内容:

一、人类文化的起源--“轴心时代” 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说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那些没有实现超越突破的古文明,如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虽规模宏大,但都难以摆脱灭绝的命运,成为文化的化石。而这些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我们总是回过头去,看 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

二、中西文化形成的地理基础

黑格尔:助成民族精神的产生的那种自然的联系,就是地理的基础。……我们把它(自然的联系)看作是“精神”所从而表演的场地,它也就是一种主要的、而且必要的基础。……我们要知道各民族所占据的土地的自然类型和生长在这土地上的人民的类型和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不应该把大自然估量得太高或太低:爱奥尼亚明媚的天空固然大大地有助于荷马诗的优美,但是这个明媚的天空决不能单独产生荷马。而且事实上,它也并没有继续产生其他的荷马,在土耳其的统治下,就没有出过诗人了。(黑格尔《历史哲学》)

马克思: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元谋猿人、北京人、蓝田人、柳江人等原始人类化石告诉我们,早在数万年前,我国的广阔疆域内就出现了人类的身影;而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河姆渡文化、三星堆文化等历史遗迹更向人们昭示数千年前华夏文明就已经在东亚大陆上崛起。

古老的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大多分布在江河流域的河谷地带或冲积平原上。东北:黑龙江、乌苏里江、辽河流域 中原:渭河、黄河流域

南方:江汉、江淮、长江流域、珠江三角洲

1、古老的华夏大地的地理特点

(1)幅员辽阔、腹地纵深:纵横5000余公里,面积几乎相当于整个欧洲,境内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1580条,超过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79条,仅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及大水系的流域面积就达数百万平方公里,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希腊等世界古老文明的发祥地都无法与之相比------土地肥沃、物种繁多,从而有着丰饶的生存资源和广阔的回旋余地,使得中华文化始终能保持延续与完整,不像世界其它古老文明那样遭到毁灭或中断。

7(2)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不仅有大川大河,也有绵延的崇山峻岭,海拔4500以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面积就达200万平方公里。而塞外的沙漠、北部的草原、中西部的黄土高原、东部高原、西南部的大盆地以及1.8万公里的海岸线表明了中华大地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为中国多民族、多源流的文化系统创造了条件。

(3)气候温暖湿润:位于欧亚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南北跨热带和温带两大气候带,而温带区域最广(90%以上),其中有一亚热带和暖温带所占面积最大。黑格尔曾经把温带称为“历史的真正舞台”。特殊的地理特点使得我国的亚热带地区形成了东亚特有的季风环流系统,从而使得这里的亚热带地区不像世界其它同纬度地区那样表现为沙漠或干燥的高原,而是气候湿润、雨量充沛,为农业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优厚的自然条件。(4)封闭的边缘地形:

东南---最浩瀚的大平洋

北方---戈壁、亚寒带原始森林

西北---沙漠、盐原、雪山

西南---云贵高原(崇山峻岭、热带大森林)、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中国远离世界的其他文明中心。其结果是,一方面能够沿着自己的防线独立发展爆出文化的自成一体的延续性,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自我封闭的保守意识和自诩为世界中心的大国心态,从而阻碍了文明的不断进步。

2、西方文化的地理特点

(1)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是欧洲,其面积与中国相仿。但海岸线长达3.8万公里,平均每260平方公里就有1公里海岸线,海岸线高居世界各洲之首。整个欧洲距海都较近,西欧距海最远处仅500公里。此外,欧洲大陆的外缘还有众多的半岛和近海岛屿其面积占整个欧洲总面积的34%之多。可谓陆海交错、港湾林立。

(2)气候方面,欧洲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3)在欧洲的自然环境中,海洋很明显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作为西 8 方文化起源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更是如此。

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地理特征

其中心位于欧洲南部的地中海地区,由狭长的半岛和沿海的岛屿组成,大部分地区依山傍海,拥有世界上最曲折的海岸线。希腊半岛主要地区距海都在50公里以内,而意大利半岛每60平方公里就有1公里的海岸线。这种特殊的海洋地理环境造就了古希腊罗马的“两栖类的生活”(黑格尔)。其特点是:

(1)陆地狭窄而多山,土地贫瘠,可耕面积少。冬季湿润、夏季干燥炎热,不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应而很难发展成完全自足的农业经济,自然也难以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不得不转向大海去讨生活。而海洋又充满着神秘的动荡和变幻,这也就激发了人们与大海抗争的勇气,成为文化创造的动力。另一方面,古希腊罗马人在与大海抗争的同时,又享受着大海赋予他们的自由和机遇,造就了他们热爱自由、个性突出的特征。

(2)特殊的海洋地理和周边环境:地中海位于北纬30—46°之间,是一个地形封闭的陆间海。北、东、南分别与欧、亚、非相邻,西面通过10多公里的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相通,东北部与黑海相连,所以是一个基本上为大陆环绕的海域。地中海内潮汐很小,风平浪静,海水又深、含盐量高,非常有利于海上航行。因此在地中海地区,海上运输比陆地运输更加自由和经济。古代的地中海地区是世界历史的中心舞台,埃及王朝、亚述帝国、赫悌帝国、腓尼基人、迦太基人、以色列王国、犹太王国、克里特—迈锡尼文化、大希腊、罗马帝国巴比伦文明和波斯帝国都诞生在地中海的怀抱。

黑格尔:大海给了我们茫茫无定、浩浩无际和渺渺无限的观念,人类在大海的无限里感到自己的无限的时候,他们就被激起了勇气,要去超越那有限的一切。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同时也鼓励人们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里,把他卷入到无边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为的有限的圈子。(黑格尔《历史哲学》)

三、农业文明与工商业文明

中国和西方不同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类型,随之又会带来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从而导致不同的文化形态。

(一)中国的农业文明

中国最早的农业文明最早可追溯到距今7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那时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已经广泛种植耐旱的粟谷和蔬菜,也出现了猪、狗、马、羊的饲养,并且形成了稳定的农业定居点。到距今50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农业和畜牧业引进成为华夏居民的主要谋生手段。大禹治水的传说大约也发生在那个时代,说明那时已经有了为保障农业生产和居民定居的排水工程和灌溉系统。

另外,我们从大量的远古传说中,也不难看出农业在那时也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所赖以生存设主要经济形式。人们景仰的神灵和祖先大多和农业有关:

神农---教人们农作和药剂

有巢氏---构木为巢

大禹---治水英雄

后稷---播百谷

从迄今所见的最早的文字记载中,可以确认在距今1600年的商代,农业便成为华夏民族最基本的生存手段。周代兴起之后,农业更是成为中原各诸侯国的经济生产活动的中心内容。周代的民间歌谣汇集〈诗经〉中大量关于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农民活动的描绘都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

另外,在中原大地上农业文明蓬勃发展的同时,在中国西部和北部的草原上,还长期生活着一些与华夏诸民族历史同样悠久的部落,例如西周的羌族、戎族,秦汉的匈奴,以及后来的鲜卑族、突厥族、女真族、契丹族、蒙古族等等。

这些少数民族过的是一种“随畜逐水草往来”的游牧生活,从而形成与中原的农业文化相对称的游牧文化。这些游牧民族骁勇善战,但他们由于气候的原因生存变得困难时,就会来掠夺中原民族,从而在中国的历史上长期形成了游牧文化和农业文化的对抗。然而,一旦探们进入了农耕地区,就很快被相对先进的农耕文化所同化,形成中国历史上屡屡发生的“米亚得现象”。

(二)古希腊罗马的工商业文明

大约公元前6500年,在希腊半岛的帖撒利亚平原和爱琴海上的克里特岛就开始出现了谷物栽培、动物饲养和定居点。1000年之后传到多瑙河流域,公元前5000年左右传到法国,公元4000年前后传到不列颠岛。

公元前3000年,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克里特岛完成了从新石器时代到金属时代的过渡。人们种植大麦、小麦、豆类、橄榄、葡萄、柑橘等,并使用铜器,饲养家畜。

公元前2000年的米诺斯文明时期,克里特岛上就出现了大批的城镇和大规模的宫廷建筑(面积高达上万平方米,不但有华丽的装饰和浮雕,还有完善的给排水系统和设备很先进的浴室和厕所)。公元前1700元左右,其居民已达8万人以上。显示着一个高度繁荣的城市文明。

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使得希腊半岛的农业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需要,人们不得不转向大海寻找生活来源,于是工商业就发展起来了。希腊半岛用他们的橄榄油、葡萄酒、纺织品等从海外换回来食品、金属、乃至各种原料和工艺品。例如埃及和西亚的象牙、玻璃珠、印章等,使得希腊半岛发展成为一个个以发达的城市经济为主的工商业城邦国家。

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正是得益于欧洲工商业和航海业的复兴。

四、家国与城邦

中西民族不同的经济类型和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迥然有异的社会组织形态、政治结构和文化秩序。

中国亚细亚式的农耕文明一般能通过精耕细作的小规模手工劳动使居民达到生活的基本自足,便不会产生不断更新生产技术和改变生产组织的自觉要求。在这样的自然经济结构中,家庭便作为最基本的生产单位长期保存下来,成为社会结构和国家体制的一个重要元素。所以我们可以将中国文化归结贵家族本位的文化。

另外,农耕经济中的水利灌溉系统和其它大型工程的建设又离不开大规模的集体劳动,加上中国经常受到游牧少数民族的侵扰,这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加以调度和控制,这就为东方式的权威主义和专制统治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在西方,由于很早就出现了相对集中的商品生产和经营,从而打破了以家庭作为独立生产单位的传统体制加上大量移民城邦的建立,使得以地缘为基础的人群结合方式之间取代了纯粹的血缘纽带,从而创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城邦制度以及相应的民主政治结构,走上了与中国社会完全不同的发展轨道。

1、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

家对于中国人不仅意味着一新的结合,也不单是人们为繁衍后代而组成的共同体,而是集写缘承继、婚姻结合、生产经营、财政消费、社会教化甚至礼法管制等多方面功能为一体的社会单元。

在传统中国,联结人的社会关系的基本纽带便是血缘与婚姻,其中又以父系承传的血亲系统为核心形成了世代相续的盘根错节的家族集团。另外,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田间下形成的安土重迁、老死不出乡的名字形态,使中国的大多是家庭往往在同一个地区世代繁衍,聚族而居。乡村和城市都是这样,从而形成了血缘与地缘关系相互重叠的社会结构。在这些地区,家族已不仅是一个高度凝聚的社会组织,更具有社会教化、社会控制和管理及部分行政职能。它有权用家法族规约束宗族成员的行为,有些地区由官府受理的要案,审判时也要参考族绅的意见,从而形成坚固的宗法统治。

孟子: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1)“家天下”的宗主统治

中国自夏朝开始,便开始了“天下为家”的王位继承制。以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皆自称为“天子”,同时又是奉天承运的民之君父,也就是中华大家庭的家长,百姓为子民,天下国家为一己之私产。所谓: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

到西周初年,统治者开始将天下依血缘关系的亲疏分封给统治者的宗族血亲,先由天子分封诸侯,再由诸侯分封卿大夫,又上而下逐步扩张,称为“封 12 侯建国”。自战国至秦汉,这种封建制逐渐被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所取代,但是国家权力的承续仍然奉行父系承传的原则。不过在秦汉时代,中央乃至地方官吏,全由政府选拔贤才任用,在政治上,贵族世袭特权已大大减弱。(2)事君如事父的忠孝原则

在血缘关系至上的宗族集团中,道德是维系宗族内部秩序的主要工具。其中又以“孝道”更为重要。孔子: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孝道的基本内容是“父为子纲”,并由此衍生出“君为臣纲”,“忠”与“孝”就相通了,“孝道”于是就转化为“治道”。

与忠孝原则相随而来的必然是“君尊于上,臣恭于下,尊卑大小,截然不犯”的专制主义。(3)大一统的专制政体

在中国是的家庭制度中,父亲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不仅享有不容触犯的尊严,还掌握着家庭的实际权力。同样,在中国的国家政治中,皇帝则以万民之父的身份君临天下,还成为集种种权力于一身的最高统治者。另外作为皇帝意志执行者的官僚集团没有固定的体制,而是不断地被皇帝随心所欲的加以改变,总的特点是权力中心始终向皇帝侧近的机构或侍臣转移,于是不断出现宦官、皇亲皇戚专权的现象。到了明代,朱元璋干脆取消了宰相制度,直接统理全国事务,清朝用军机衙门取代了宰相,总的趋势是君权的高涨和相权的衰落,君主独裁越演越烈。

中国传统专制主义的特点之一是“政教合一”的文化专制。即皇帝不但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还控制着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和学术秩序。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再到东汉章帝的白虎观议经,唐玄宗的“御注老子”,宋神宗以王安石的《三经新义》课试,元朝以朱熹的《四书集注》取士,都是文化专制的表现。于是,道统与正统互为表里,思想文化的大一统成为维系家天下一统江山的精神支柱。

中国传统专制主义的另一个特点是统治者以严密的行政组织限制黎民百姓的个人自由。韩非子说:

夫所谓明君者,能畜其臣也。

《淮南子·精神训》:

夫牧民者,犹畜禽兽也。

直到二十世纪以前,中国都未曾制订过一部明确规定国家体制、确定公民权利义务的宪法,只有以惩处犯罪为宗旨的刑律。《礼记·曲礼》: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为了加强对民众的监督管制,中国自周代开始就实施严格的人口统计和户籍管理,不断强化对普通老百姓的人身自由的限制和言行的监督,以把人民牢牢束缚在固有的土地上,从而有效地维护了君主专制政体何以血缘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的稳定与统一。

《吕氏春秋·上农》: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劝农:古代政府官员在春夏农忙季节,巡行乡间,劝课农桑,称劝农。

劝农使:汉承秦制,置大农丞十三人,各领一州,以劝农桑力田者,此劝农官之始。后唐宋均置劝农使。

2、以地缘政治为基础的希腊城市国家

希腊历史的关键是城邦(polis)---(polity政体,政治组织)。城邦是一种规模有限、独立自治并得到其公民的最高忠诚的共同体。虽然这一政治体制是与希腊半岛特殊的地理条件和经济面貌密切相关的,但是它所产生的影响却远远超出了希腊的国界,成为罗马共和国到近代欧洲政治制度的楷模。希腊最早的城邦克利特—迈锡尼文明时期,由于当时出现了农业与手工业的分工、贫富的分化、土地的私有和奴隶劳动,进而产品变成商品并出现了货币,这些因素必然对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传统生活方式造成冲击,从而导致氏族制度走向瓦解以及新的城市国家的兴起,形成古希腊早期的城邦制。古典时代的希腊城邦大约于公元前8世纪开始形成,其特点是以独立的城市为中心,向周围的乡村辐射,以工商业为重点。另外古希腊城邦的规模一般 14 都比较小,例如斯巴达只有3000平方英里,雅典是1030平方英里,其余的城邦平均不足100平方英里。斯巴达和雅典在最繁荣时期人口不过40余万,其他仅有这个数字的三分之一。这主要是由于土地资源有限,难以供养过多的人口。为了将城邦规模限制在一定的水平上,就不得不强制性地向海外移民。

从公元前8世纪到6世纪,希腊人在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海岸、黑海沿岸、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建立了数以百计的移民城邦,这些城邦发展到一定程度又通过在一次移民去开拓新的居民点或殖民地,从而将希腊文明的种子传播到整个地中海世界。

大规模移民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一些原为基础的氏族社会组织遭到了更彻底的破坏。因为移民大多是从海路进行的,规模有限的船队不可能容纳下整个氏族。而在新开辟的城邦中,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部族的移民则会会合到一起,于是一种全新的以地缘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完全取代了原先的氏族体制。因此在大量的移民城邦中必然出现不同种族的大混合以及对血缘宗族意识的淡薄。

与古代希腊城邦之相伴随而来的是民主政治体制的建构。虽然在城邦建立之初仍保留着氏族部落的某些制度,然而随着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和平民力量的崛起,以世袭为核心的统治日益受到挑战。另有一些城邦则开始进行政治民主改革的的尝试。典型的代表有梭伦在雅典的民主政治改革。梭伦首先按财产数额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然后规定,第一、二等级可担任最高官职,第三等级可担任次要官职,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公职,但又在公民大会上发言和投票以及参加陪审法庭的权利。还规定一切官员都须经公民大会选举,并且必须向公民大会作自己活动的报告。同时,他又设立了一个400人会议组成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以取代贵族会议的部分权力。这样的制度固然保护了富有阶层的统治,但由于第四等级在公民大会中占多数,从而人民保留了决定的权力。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民主政治体制达到了全盛的阶段: 当选执政官的财产限制被取消,除十将军委员会由公民投票选举产生外,其他一切公职改用抽签选举,全体公民都有被选举权。为了保证贫穷的公民也 15 能担任公职,国家设立了公职津贴。在十天一次的公民大会上,所有公民都享有参政议政的权利,会议的讲台向每一位公民开放。每个公民都有权提出新的法案或建议撤销现行法令,一切有关大针的法令都须听候会议的表决。

首席将军伯里克利骄傲的宣称: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它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雅典民主政治体制的确立向我们显示了契约原则在西方社会建构中最早的应用。因为思想民主政治的基本条件便是作为公民社会最高形式的契约---法律对个人政治权利和平等地位的肯定。

到了罗马共和国时期,思想家西塞罗提出了一个永远公正的法律概念:这种法律要高于政府的法规和法令,它将是这样一些权利的源泉,对于这些权利,作为人类的一切人都有资格享有,而政府不应践踏。近代西方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体正是对古希腊民主政治体制和罗马法律原则的继承。

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人的集团意识和国家观念与中国人的归属意识和家国一体的观念的重大差异。

五、中西文化的源与流

1、中国文化:同化相承

从夏商到西周:

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黄帝氏以云纪”,“炎帝以火纪”,“共工氏以水纪”。

绝地天通:统治者剥夺被统治者与神相通的权利,即垄断与神相通的权利。

商朝:巫史文化,上帝崇拜,君权神授

西周:天命靡常,敬德保民,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建构,《周易》--中国人理解宇宙的公式

春秋战国:轴心时代---兵家、儒家、道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法家、纵横家、农家

秦汉时期

秦朝:焚书坑儒

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

东汉:经学—儒家学说被神化,党锢之祸—道家思想的回归,佛学的进入

魏晋南北朝:魏晋玄学,佛教的兴起 隋唐:文化的勃兴 宋朝:文人政治,宋明儒学 元明清:中国文化走向衰落

2、西方文化:融合更新近东文明(两河流域)的影响

文字---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菲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

技术:建筑学、测量学、城建学、军事技术、制陶、雕刻

科学:天文学、数学、几何学、修辞学、历法 希伯来文明

一神论:超验性、永恒性、全能型、上帝是立法者和执法者、仁慈性。

契约观:“神”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关系,而是一种互利互助、互有义务的双向关系。

末世论:在上帝的安排下,一个完美的世界将在末日到来之际实现—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律法:

守安息日---主人和仆人的差别消失,代表了平等观念

犹太饮食法---饮食禁忌—动物保护、环境保护

历史观---线形直进 希腊文明:理性精神

罗马文明:法制精神及基督教的兴起

中世纪:神灵世界、教会成为统一欧洲的力量—对西方文明的塑造 文艺复兴:高扬人性的时代 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权威的挑战 启蒙运动:进入近代第三章

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中西文化基本精神的三个方面: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中庸和平与崇力尚争;着重了解中国的人文传统与西方近代的人文精神的差别。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中国的人文传统与西方的科学精神,群体认同与个体本位;难点在于理解中国深厚的人文传统为什么在对人本身的尊重方面到了近代反而不如西方。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为主

五、作业:

1、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2、中国的人文传统与西方近代的人文精神有何差别?

六、参考书目:

1、徐新主编《西方文化史》第六章“文艺复兴”部分

2、冯天瑜、何晓明著《中华文化史》下编第二章“从神本走向人本”

七、教学内容:

尽管每一种文化在不同的历史进程中都会展现出不同的面貌,但其珍视的、让它有所成就的核心价值或基本个性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这些核心精神或基本个性使得它在诸如经济、道德、法律、审美价值方面表现出一种连贯性和一致性。

一、历来对中西文化精神的探讨

严复: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而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的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道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讥评; 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淳朴,而西人求欢虞;其于接物也,中国美谦屈,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实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 18 人力。

唐君毅:西方文化之中心在科学宗教,中国文化之中在道德艺术。李大钊归纳了东方文化的几大弱点: 惰性太重; 不尊重个性;

群体价值吞没个体价值; 对妇女轻侮; 缺乏同情心;

偏重神权与专制主义。莱布尼茨:

就技术与经验科学而言,双方不相上下,各有所长;

由于西方的逻辑学、形而上学占有优势,故西方对于无形的知识例如数学占有优势。

在军事领域,中国不如西方,这不是因为中国人无知,而是中国人厌恶人类的这一罪恶。

中华民族具有优美的道德,在伦理与政治方面,中华民族相互团结以实现公共的安全与秩序,“人与人之间是狼”用在中国身上就不合适。

孟德斯鸠:

中国没有宗教,以礼教为人民行为的规范。“礼的精神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唤起一种铭刻在人民心中的感情,正是因为人人都具有这种感情才构成这一帝国的统治精神。

黑格尔:

孔子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边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

二、人文传统与科学精神

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其核心价值都是围绕人的社会存在而建立起来的,它不刻意于宗教与神灵的寄托,也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而是专注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与道德人格的完成。

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和人道精神指的是在反抗中世纪神权统治 19 中兴起的把人提升到神与自然之上的中心位置,强调人的主体价值和自由、平等、人权的个体价值的思潮。

(一)中国文化的人文传统与道德价值

1、与世界其他文化相比更早地摆脱了神的权威的控制。中国自西周开始就出现了“重民轻神”的思想。

周人尊礼尚施,事鬼神而远之《礼记》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

天道远,人道弥,非所及也,何以知之?(郑子产)

子不语乱、力、怪、神〈论语〉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

中国文化的另一个支柱道家也同样把人作为关注的中心。道家主张从对现实的超越中获得精神的自由。但它的超越之路,并非向神的皈依,而是返璞归真向自然回归。得道真人的最高境界也不是靠神的帮助,而是通过“心斋”“坐忘”等自我修炼的方法达到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以道家哲学为基础的道教也具有明显的世俗化、人伦化的色彩。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也改变了其在印度的超世的色彩,而变成了一种世俗化的“人间佛教”,最典型的是禅宗。

担水砍柴,无非妙道

郁郁黄花,皆是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在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2、摆脱了神的威慑和统治之后,用以支撑人们的精神信念、维系社会的稳定的便是以礼乐教化为中心的道德理性,这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根本所在。其中最能体现人本精神的就是儒家的仁学思想。“仁”的思想主要有两个原则:“为仁由己”和“推己及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儒家的理想是建立一个“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既充分肯定了人的价值,又确立了一整套处理人伦关系的原则。另一方面,儒家只是发展各种与人伦社会有关的思想学说,而不关系对客观自然的认识,不热心于逻辑认识体系可自然科学体系的建立。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论语·先进》

产生儒家这种思想的根源主要在于中国人所处的较为优越的自然环境,使他们无需作太艰苦的抗争就可以获得自足的生活,因此希望与自然保持一种亲和的关系,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而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人文社会的建构上。这不可避免的抑制了一认识自然规律、创造物质财富的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不过,在中国并非没有重要的科学技术成果,先秦时代的墨家已经出现了古代力学、光学、几何理论以及形式逻辑的萌芽,然而没有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统治者重视的只是象天文、数学、阴阳五行等与农业社会的生活有关的实用知识。

(二)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化

惊涛骇浪的海洋生活使古代希腊人产生了人与自然对立的观念,激发了他们征服自然的雄心。

古希腊科学的发展最初得益于古埃及、巴比伦和印度文明所创造的科学知识,但他们借助于逻辑学、形而上学的理性思维方式和科学思辨精神将这些源于实用的天文、数学、医学知识加以理论上的升华和总结,建立了分门别类的科学体系,这当然得益于古希腊哲学上的辉煌成就。

西方文化的科学精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理性精神以及为知识而知识 21 的兴趣。

理性精神:首先表现为承认世界的可知性,然后用概念、范畴加以理论的抽象并以逻辑推论的方式加以严密的证明。“理性”可以看作是人对客观真理把握的能力,来源于赫拉克利特的“逻各斯”学说---分寸。这种理性精神渗透到西方文化的的三大支柱---科学、法律、宗教之中。例如基督教也以真理作为追求的对象,认为上帝和真理都是可以认识的,在不动摇宗教理论的前提下,并不排斥自然科学的研究。西方许多科学家、思想家同时又是宗教信徒。

为知识而知识的纯兴趣:把追求真理或知识看作是人生最高的成就,而不管其是否有实际上的功用。即承认真理或知识本身的价值。这种精神还表现为对探求科学真理的执著态度,不盲从权威和传统,敢于用怀疑的眼光去审视已有的一切观念和成就。

三、群体认同与个人本位

尽管中西文化都把人放在中心位置上,但对人的理解却迥然有异。西方文化强调人作为有理智、尊严和自由意志的独立个体的地位,强调个人对个体的命运负责;而中国文化者主要把人理解为类的存在者,重视人的社会价值,仅仅把人看作是群体的一分子,是他所属社会关系的派生物,个体的价值因群体的存在而体现,因而个人自由无条件地将自己的命运和利益托付给所属的群体。

(一)中国以义务为本位的群体原则

以家庭为基础单元的社会结构形式决定了中国人的社会存在首先依存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和宗族集团,它在这个最初的亲属集团中享有某种在集团之外无法得到的安全和持久的地位,于是他被固定在这个关系网上,同时也履行各种义务,并以一种内外有别的方式去处理集团内外的事物。因此中国人也就尤其重视人与人之间关系纽带的建立,如果一个人脱离了某个关系集团就会失去安全感和归属感。

孔子的“仁” 指的就是二人关系。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相互依赖,而相互依赖的程度则由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定。于是便有“母以子贵”、“夫荣妻贵”的观念以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裙带之风。反过来,一人获罪,祸及全 22 家甚至株连九族。这种原则推而广之就是邻里乡亲、同乡会、地方会馆、兄弟会等群体的相互依附关系的建立。

中国传统的群体认同原则要求个人必须遵从并适应他在群体关系网络中乃至社会结构中被确定的角色和身份而不能逾越,即必须受“礼”的约束。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要求“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厅、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中国的群体本位原则除了宗族集团的认同和乡土情谊外,还要求对国家社稷的效忠。不过这种效忠的出发点并非对人类共同利益和价值的献身,也不是明确个人承担对国家民族的责任,而是对君主动这个大家长的的人身依附---孝转化为忠。社会公理公德就变成了忠于家族和君主的私德。在这样的背景下,强调个人权利以及体现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的民主政治就无从谈起。

一个人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生存境遇或享受一定程度的个人自由,就必须千方百计地改变自己在群体中的等级名分---往上爬。在科举中获取功名的知识分子在改变自己处境的同时,就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和君主集权的专制体系联系在一起。科举制培养的是奴性而非独立的人格。

(二)西方个人主义的自由与权利

以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商业原则促进了西方个体意识的觉醒和成熟,由此孕育出个体本位的文化精神。

西方文化把肯定个体存在的价值看作是人类社会结合的基础。强调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意志来决定各种社会关系,并通过自己的理性来确定自己应该服从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说,一个人最高的善就在于自我实现。

整个希腊文明时期都倾向于承认个人的尊严与价值,肯定个人的权利,倡导自由精神,鼓励个人的创造性,以个人表现出来的勇敢、力量、智慧为最高的人格体现。

这样,个人对家族的从属关系便受到了削弱。到了基督教文化时期,家族的权威便让位于宗教的权威。

耶稣说: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 23 人……你们到我这里来,若不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生命,就不配做我的门徒。

这种对超家族、超世俗的精神权威的信仰就进一步把人最初的血缘关系斩断了,于是就产生了“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个人本位文化精神在伦理观上的体现,是“合理利己主义”的人际关系原则在西方社会得到普遍认同。即在不损害他人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坚定的维护自己的个人利益。

斯宾诺莎说:一个人愈努力并且愈能够寻求自己的利益或保持自己的存在,则他便愈具有德性;反之,只要一个人忽视它自己的利益或忽视它自己的存在的保持,则他便算是软弱无能。

在每个人的权利和利益得到确认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每个人在实现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不损害他人的权利呢?西方许多思想家提出了“社会契约”的原则。

古罗马的西塞罗、近代的卢梭、霍布斯、洛克等都有相关的论述。其中以洛克的《政府论》最突出。

人们皆为社会团体(国家)的目的只是为了更充分的实现自己的权益,而保证个人的权益是人们对团体履行义务的前提,一旦个人权利得不到保障,他就可以不尽义务。

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对自由、平等权利的享有是没有保证的,有些人出于偏私或无知,侵犯别人的权利,所以在自然状态下存在着恐惧和危险。因此人们愿意放弃这种状态同别人联合起来进入社会状态。

人们脱离自然状态而进入社会状态的唯一途径就是同其他人订立契约达成协议,联合成一个共同体,各自放弃单独行使的惩罚权力,交由他们中间的被指定的人行使,而且要按照社会一致同意的规定来行使。这就是立法和行政权力产生的原由,也是政府和社会产生的原由。

洛克说:“人们联合成国家和自身与政府之下的重大的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产。”人们自愿放弃一些权利,是为了更好的保护自身的安全、财产和自由。

洛克又认为,人们只让出一部分权利,还保留着生命、财产、自由等不 24 可转让的权利。同时,统治者作为参加契约的一方,是从订约的人们中间推选出来的,因此也受到契约的限制,如果他们不履行契约,不能保障大家的权益时,甚至推翻他们,另立新的统治者。

洛克由此提出了西方近代的三权分立学说。

恩格斯也说:只有能够自由地支配自身、行动和财产,并且彼此处于平等地位的人们才能够缔结契约。……自从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以来,就牢固地树立了一个原则,即一个人只有在他把握意志的完全自由而行动时,他才能对自己的这些行为负完全的责任,而对于任何强迫人从事不道德行为的做法进行反抗,乃是道德上的义务。

契约原则既满足了个体从群体获得力量和归依的需要,同时也向他提供了控制自己卷入群体关系的手段,这就为个人本位精神在社会群体中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个人本位的文化精神是西方法律体系和民主政治体制的基础。

西方文化把维护个体权益作为建立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以至于家庭成员之间都拥有法律保护的可以不受对方干预的隐私权、个人财产权等。

四、中庸和平与崇力尚争

从群体本位和个人本位的原则出发,不可避免的造成中国与西方民主文化性格上的差异。

中国:注重节制、追求和谐与平稳。西方:鼓励竞争、追求功利、崇尚力量。

1、中国文化的“中”与“和”

中国文化从群体价值目标出发,必然要把协调人际关系放在首位。

“礼之用,和为贵”

要达到“和”,要求人人都要“抑其血气之刚”(朱熹),将实现社会平稳作为自己行为的尺度,做到“允执其中”,这就是儒家的“修身”。由此形成“中庸”、“中和”的价值标准和人格准则。

中庸就是要要求实现行为的适度守常。程颐说:

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这种处事之道对于个体人格的要求,就是要为人庄重、谨慎、节制个人的情感、欲望,反对偏激行为,做到处事通达圆融。

与儒家中庸思想相对应的是道家不争、无为的中道观。老子提出“不敢为天下先”,在人生态度上的消极因素更为明显。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儒道两家的中庸、中道的思想造就了中国人和平文弱、世故圆滑的文化性格,我们可以称之为“儒道互补”,“讲经又讲权”的文化性格。

和平主义: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不喜欢穷兵黩武的对外扩张。在处理民族关系中,通常采取的是“修文德以来之”的怀柔政策以及以防御为主的绥靖政策。先礼后兵,攻心为上。所以中国历史上的对外在战争大多是被迫抗击的。

世故圆滑的乡愿人格:重节制、求平稳的结果是老成持重、世故圆滑、谦退隐忍、随遇而安。“明哲保身”、“知足常乐”、“适可而止”“退一步海阔天空”成了中国人的处世箴言。

这种文化性格,促成了中国社会的常态的稳定,人民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起来反抗不合理的社会规范的。另一方面,这种文化造成了国人不思进取的性格,消解了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

2、西方文化的“利”与“力”

以个体的商业活动为基础的西方文化,鼓励人们积极地追求现实的功利,并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由此形成了西方崇力尚争的文化性格。

在商业活动的利益冲突中,由于缺乏可以永久依赖的亲族组织,给西方人造成了一个激烈动荡的生存环境。人们必须不断努力奋斗。

商业上的竞争是的西方人表现出一种功利主义的道德意识。

洛克说:所谓善就是能引起(增加)我们快乐或减少痛苦的东西,所谓恶就是能产生(增加)我们痛苦或能减少快乐的东西。当然这种功利主义态度最早产生于古希腊,然后在文艺复兴之后才得到回归。

从商业的竞争到战争的对抗与征服,西方人的竞争意识发展到好勇尚武的冒险精神。从斯巴达城邦兵营式的集体生活到罗马竞技场上的血腥表演,26 从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到近代欧洲的决斗遗风,无不显示出好战的民族性格。对力的赞颂和追求也体现在西方人推崇高大健美强壮的体魄以及灵巧矫健的运动上。

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中庸和平”的文化性格的又表现为经验主义的厚古薄今、天人合一以及重人生修养、人生境界的内敛性格。

在商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崇力尚争”文化性格则表现为理性主义的开拓与进取、征服自然以及重向外拓展生存空间的外向性格。

第四章 中西哲学比较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中西哲学的主要差异:对人生境界的超越态度(即世的超越与对彼岸世界的追求),看待世界的基本态度(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哲学探讨的方法(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从而更深入的理解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

二、重点与难点:中西哲学产生两种不同的人生超越态度的本质原因及其影响,难点是理解两种对待世界的基本态度对近代精神即主体性原则的决定性影响。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为主

五、作业:

1、如何评价中国哲学“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超越态度?

2、西方哲学的宗教情怀具有什么特征?

六、参考书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第五——六章。

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一章

七、教学内容:西方哲学注重于以纯理性的客观态度解释世界的认识论和以信神的主观态度看待世界的宗教世界观。

中国哲学总的说来缺乏认识论的兴趣和有神论的宗教信仰,而侧重于张扬人类理性体认宇宙与人生本质的直觉智慧。

冯友兰先生认为,中西哲学的异同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哲学意识与宗教情怀—超越精神的不同;主客对立与天人合一—宇宙态度的不同;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哲学思辨方法的不同。

一、哲学意识和宗教情怀

中西哲学的不同首先表现在他们在寻找和确立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上的超越精神不同。因为哲学是一种人生智慧,是对人的生存状态深切的理性关怀。

西方哲学体现了虔诚而深沉的宗教情怀,中国哲学的人生智慧则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的理性意识。

人生要获得意义就必然要超越有限的个体达到对无限的体认。西方的基督教是将超越的对象归之为人格化的上帝。从而为自己的现世生活寻找到超现实的精神家园。

在基督教看来,人生而有罪(原罪),正是由于辜负了上帝造人的善意,自甘堕落,才被赶出了伊甸园。于是尘世生活就等于流放,人们必须痛改前非,克制下流的欲望,救贫济苦,行善积德,把全部的身心都奉献给上帝,才有希望在末日审判时获得上帝垂怜,回归天堂乐土。

人生就是灵魂不断趋向上帝、接近上帝的过程,上帝为人类制定了道德法则,人类只有完全遵从,才能从上帝那里看到人生的终极价值和意义。

中国哲学的人生智慧不是宗教的,而是哲学的,也就是以理性的精神来反思宇宙与人生。儒释道三家都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识而非宗教精神。

中国哲学虽然否定了神的存在,但并不是没有超越现象、超越现世的意识。中国哲学的超越对象,时间超越的对象归属于内在的心源。是一种内在的而非外在的超越,也就是说中国哲学要确立人生的意义并不需要脱离现世的世俗社会。这种人生智慧叫“即世的超越”,“既出世又入世”的超越。

在中国哲学看来,所谓彼岸就是此岸,天国就在人间,就在人心。冯友兰把中国哲学追求的超越境界称为“天地境界”,天地即宇宙,“天地 28 境界”也就是知天、同天、事天、乐天,与宇宙合一的境界。

儒家的“天人合一”的“天地境界”:侧重于道德层面的含义,但它又是一种“超道德”的境界。“超道德”并非不要道德,而是不以道德价值为终极依归,站在宇宙的高度来看待日常人伦和社会行为,是的人世间的道德行为具有永恒的意义。到了天地境界的人,他的内心开放,自由洒脱,他的行为举止自然而然的会符合道德。这叫“从心所欲不逾矩”、“极高明而道中庸”。

闲来无事不从容 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幻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 男儿到此是豪雄

程颢

道家的“道通为一”的天地境界,侧重于美学层面的含义,而非道德的含义。道家认为,天地之道,是宇宙的生命本体。我们平常所见到的世界万物中只有一道贯之,无处不在而有变动不居。人生最大的快乐就在于静观其道,获得“道通为一”的天地境界。

庄子曾借老子之口表达了对这种“至美至乐”境界的向往:老聃:“吾游心于物之初”,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谓之至人。“吾游心于物之初”就是游心于道,也就是对道的观照。此心能够体认“道”,就能达到“至美至乐”的境界。这是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境界。道家的超越精神也是一种“即世间而又出世间”的超越精神。

在佛家哲学中,“天地境界”也就是“转识成智”后而呈现的“涅磐”境界。佛家把世界分为“清静”和“染污”两重世界。“清静世界”指涅磐佛国,“染污世界”指众生世间。隋唐以后的佛教主流认为,西方极乐净土,只是引人向善的隐喻说法,“清静世界”不须向西方寻求,他就在众生世间。众生世间是“清静” 29 还是“染污”取决于人心是执迷还是觉悟,捂则佛国,迷则秽土。因此,佛家认为“修佛即修心”,“心清静则佛”,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强调成佛不必脱离世间,只要明心见性,斩断烦恼,那么此岸就是彼岸,现世的人讲就是清静的佛国。

由此可见,佛家哲学的本质也是即世的超越,也是“极高明而到中庸”,体现了既出世又入世的超越精神。例如禅宗认为世间一切有情众生,乃至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有佛性,“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佛性、法身都是宇宙的大生命,众生平等,成佛之人以平等心看待世界万物,正是天地境界的表现。

这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天地境界”,冯友兰称之为哲学境界。他认为这种境界比西方基督教所追求的宗教境界要高明。因为哲学是理性的,而宗教往往夹杂着迷信。

康德认为,上帝的存在是出于人们道德实践的需要,能够给予人的道德行为以动力,给予人的现实生活以理想和希望。维特根斯坦认为,宗教大多植根于人们的痛苦心灵对人生解脱的一种渴望。

冯友兰说,宗教的存在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没有达到中国哲学人生智慧所追求的天地境界,因为他没有从天地宇宙的高度来看待人生,缺乏“万物皆备于我”的宇宙情怀。未来人类将要以哲学代替宗教。

二、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

主客二分与天人合一指的是两种对待世界的基本态度也可以看成是两种人生在世的基本结构。西方哲学传统的主客关系是一种彼此外在的关系,即客体是现成的、外在的被认识者,主体是现成的、内在的认识者。中国传统哲学对待主客关系的基本态度是,天与人相通,人本来就寓于世界之中,天与人并不是外在的。儒家认为,人性是“天之所与”,天道有道德意义,而人禀受天道,因此,人性是有道德意义的,人性之善有天为依据。

西方哲学的这种主客二分的基本态度必然导致知识论问题,即主体怎么能够从它的内在范围走出来而进入一个外在的客体中去?或者说,主体怎么能够认识客体?西方哲学自从柏拉图之后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而近代哲学由于受自然科学的影响,更明显的体现出主客对立、天人相分的思路。

中国传统哲学并非完全没有天人相分的思想,只是不占主导的地位罢了。西方哲学一向以知识论、宇宙论见长,即使是宗教,也与知识论、宇宙论融为一体。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单纯的、不几公里的认知热情非常高。他们往往把求知、思辨当作生活的乐趣所在。苏格拉底认为,沉思是人类高尚与完美的象征。他经常劝告雅典公民,不要处心积虑的追逐名利,而置知识、真理和灵魂的美与善于不顾,未经思索的人生是无价值的。这种为求知而求知的精神是西方近代科学产生的内在动力。中国哲学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过于注重人生论。中国的读书人,都是把知识当作工具,几乎没有一求知作为最终目的的,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古代只有读书人而没有知识分子。

近代社会的主要特征: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也就是理性原则,即人作为理性的存在者,能够而且必须听从理性的呼唤,按照理性的要求看待这个世界并付诸于行动之中。主体性原则要求自由与必然的统一。

主体性原则的普遍建立对整个欧洲来说意味着一场思想革命,即看待世界的基本态度的转变。从理念本体论转变为理性本体论。即承认理性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认为真理不在人心之外。

笛卡尔是西方近代思想的开端。

笛卡尔是那些将一切从头做起的人们中间的一个;近代的文化,近代哲学的思维,是从他开始的。在这个新的时期,哲学的原则是从自身出发的思维,是内在性,这种内在性一般地表现在基督教里,是新教的原则。

现在的一般原则是坚持内在性本身,抛弃僵死的外在性和权威,认为站不住脚。按照这个内在性原则,思维,独立的思维,最内在的东西,最纯粹的内在顶峰,就是现在自觉地提出的这种内在性。这个原则是从笛卡尔开始的。那独立自由的思维应当发挥作用,应当得到承认。这一点,只有通过我的自由思索,才能在我心中证实,才能向我证实。也就是说,这种思维是全世界每一个人的共同事业、共同原则;凡是应当在世界上起作用的、得到确认的东西,人一定要通过自己的思想去洞察;凡是应当被认为确实可靠的东西,一定要通过思维去证实。〔这样,哲学就成了大家普遍关心的东西,人人 31 都可以在这方面独立地作出判断,因为每一个人都生来就是思维者。

笛卡儿的方法

1、决不接受我没有确定为真的东西(没有经过我的理性审查的东西我都表示怀疑;

2、按照顺序,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地上升到复杂对象的认识;

3、我唯一不能怀疑的就是我在怀疑这件事(我思)----我思故我在。

胡适:大胆的怀疑,小心的求证 康德:

理性的意义就是自由;

自由的意志以善良本身为目的---不以善良为目的而作出的趋善避恶的行为不是自由的选择,即谈不上是道德行为;

善良意志自己立法,自己守法,就是道德自律。

康德对法权关系的哲学论证:承认私有财产的前提是什么? 黑格尔:私有财产是人格的外部定在。

近代社会的主体性原则突出表现在独立的人格的建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格神圣不可侵犯。中国人怎样看待私有财产?(梁启超的观点)

中国近代精神之流产 陆九渊:收拾精神,自作主宰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批判读书成了谋取功名的手段,使人成为伪君子,强调“立志”、“先立乎其大者”。

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知行合一,致良知

满街都是圣人

西方哲学的主体性原则的发展过程说明:

1、主客二分,即区分主体和客体,是达到自我意识的关键的一步,主体与客体浑然一体,则无主体可言;

2、发现人就是发现主体,发现自然就是发现客体,两者相互为用,互相促进。只有重视自然才能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

3、重视纯知识,重视理论知识,就是发现客体、尊重客体的结果,这样做,反而能丰富人的内容发展人的主体性;反之,不重视村知识、理论知识,只单纯注重技术、应用,这实际上是单纯地注重人的结果,而这样做反而会使人的内容贫乏,不能发展人的主体性。

4、民主与科学是紧密联系的.三、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

正的方法的实质,是说对象是什么;负的方法的实质,则是不说它。因为有些哲学的对象很难用日常语言表达清楚,但哲学又必须表述,对于不可言传的东西,哲学家只能说它不是什么,或者用其他的方法暗示、烘托。

正的方法在西方哲学中占统治地位,负的方法在中国哲学中占统治地位。西方哲学大多数派别认为哲学能够清楚的表达一切对象,中国哲学则认为哲学的对象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而必须用否定的或其他启示的方法间接地表达那不可说的东西。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就使用下定义的方法表达哲学概念的。苏格拉底对美德的定义就是“德行就是知识”;柏拉图虽然认为理型(理念)很神秘,但是他认为通过哲学思辨,还是可以用一些哲学概念加以把握的。

笛卡尔德“我思故我在”使用我思这个可以言说的性质来定义我的存在。即使是上帝,笛卡尔认为也能够用语言来明确表述,并且可以用语言推导出上帝的存在。

西方哲学这种用明晰语言下定义的方法对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种思维习惯也形成了西方哲学著作思维缜密、逻辑严谨、表述清楚的写作风格。

中国哲学家则认为哲学的对象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因此必须用否定的或其他启示的方法来间接的表达那不可表达的东西。

例如,在《老子》、《庄子》里,并没有说“道”实际上是什么,却只说了它不是什么。但是若知道了它不是什么,也就明白了一些它是什么。

道可道,非常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 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子曰: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周易·系辞上》

佛经当中经常出现“佛说…,则非…,是名…”这样的说法,例如《金刚经》说

佛说般若波罗蜜,则非般若波罗蜜,市民般若波罗蜜。

意思也是说,语言文字是不能表达最高的佛理得最高的佛理要修行的人在实践中加以体会。佛用否定的方法来表达佛理,是要人不要执着于语言文字。

六祖惠能: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像《论语》、《老子》、《庄子》这些著作,都是用简洁明了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等启示式的语言来表达最高的哲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哲学家的著作显得很零散、不成系统,语言不够清晰,较少概念化。但这种明晰不足却是富于暗示性,暗示与明晰是不可兼得的。一种表达,越是明晰就越少暗示;越是概念化,就越缺少诗意。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相比,真是明晰不足,暗示无穷,充满了诗意。

中国哲学的这种富于暗示性的特点与中国艺术的特点是相同的。比如中国诗歌强调“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人在诗歌中想要传达的往往不是诗中直接说了的,而是诗中没有说的。

我们读中国诗,不能停留在字面的意思上,而要读出诗的言外之意。同样,读中国哲学,也不能执着于语言文字,而要体会出字里行间之意。

西方哲学家也有一些人使用负的方法来讲哲学。康德认为,我们概念的认知能力所把握的对象,只能是经验世界,对于超验的东西,比如上帝、灵魂不灭、自由意志、物自身等,是人不能把握的,因为它们根本不是认知的 34 对象。康德用了很多篇幅来论证超验的东西不可知,也就是对着不可知的东西有所言说。

维特根斯坦也说过:确有不可言说的东西。并且主张对不言说的东西,必须保持沉默。

冯友兰认为,一个完全的哲学系统,应该始于正的方法而终于负的方法。如果它不始于正的方法,就缺少作为哲学的实质的清晰的思想,而如果它不能终于负的方法,就不能达到哲学的顶点。

所以,在冯友兰看来,中国哲学固然境界甚高,内涵深刻,但缺乏清晰的思想表达;而西方哲学则长于逻辑分析,思想表达清晰,但达不到真正的哲学境界。所以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完善而理想的哲学智慧。

“在达到哲学的单纯性之前,必须通过哲学的复杂性”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沉默”

四、中西哲学简介

1、儒家的丧葬之礼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儒家对于丧葬的理论,全在主观情感方面立言,祭祀的本意,也只是求得情感的安慰。因此,儒家所宣传的丧礼,是诗与艺术而非宗教。

儒家认为,人不能单凭理智推动着刻板地生活,还需要情感的滋养和抚慰。丧葬之礼恰当地处理了理智和情感两个方面。

儒家这种诗意的做法比起宗教来同样能给与我们情感的满足,然而它避免了宗教的迷狂,能促进理智的进步。

性善与性恶

孔子的学说有两条基本的路向:孟子和荀子。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然而他们所说的“性”并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35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孟子》)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辞让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万物皆备于我,返身而诚,乐莫大焉。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荀子·性恶》)

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

孟子与荀子的区别发展到宋明儒学时期就成了理学与心学的区别。也就是说理学主张用外在于人的“天理”来规范人心;而心学认为所谓“天理”就在人心之中,就是人人心中都有的“良知”。

墨家

墨家是个体劳动生产者的代表。

墨家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具有典型的功利主义取向。

墨家主张:非攻(反对非正义的战争)、尚贤(任用有才能的人)、节葬(反对铺张浪费,尤其反对人殉)、非乐(反对礼乐)。

名家

名家出于讼师。代表人物有惠施、公孙龙子 “离坚白”、“白马非马”、“鸡三足”、“火不热”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道家

先秦道家出于隐士,那些遗世独立者。他们蔑视主流的世俗价值,在无为无名中探寻个人的精神家园。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如果说老子提出了形而上的“道”的最高的范畴作为宇宙和人都应该遵循的普遍法则的话,庄子则着重讲这个“道”化为人应该追求的自在逍遥的精神境界。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法家

法家是典型的政治功利主义者。

代表人物有慎到、商鞅、韩非子等。法家强调政治统治的法、术、势。

法:统治者颁布的法令制度,以对人们的行为实行奖赏; 术:统治者任免、考察、生杀官吏的权术 势:统治者占据的地位和掌握的权力。

第五章

中西宗教比较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西宗教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中西文化精神的影响;理解中国宗教的人本取向和西方宗教的超验精神。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于中西宗教的基本精神和本质差异及其对中西文化的影响;难点在于西方基督教对于西方近代精神的产生机制。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为主

五、作业:

1、为什么说中国的道教与佛教的禅宗都是人本宗教?

2、如何理解基督教在培育西方人的集团生活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六、参考书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第三、四章

2、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七、教学内容:

一、宗教与终极关怀

美国神学家保罗·蒂利希认为,宗教区别于人类其他精神形态的主要标志就在于他能够满足人的“终极关怀”的需要。这一点中西宗教是类似的,但是在具体的形式上有很大不同。西方宗教(主要是基督教)把“终极关怀”归之于彼岸的、超验的上帝,而中国的宗教这是在人间获得这种需要。

中西方宗教在终极关怀问题上的差异: 基督教:寄托于上帝

道教:长生不老,面向现世人生 佛教:佛法在世间,人间佛教 儒教:立功、立德、立言

二、天人之际与灵肉分离

中国:非宗教的人生

中国哲学很少谈论彼岸和来世,很少论证上帝的存在,更没有树立一个主宰世界的人格化的神。

由于没有对彼岸的信仰,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就没有精神信念的支撑,个体的地位得不到承认和尊重,个体与个体之间缺乏根本的信任感。宗法家族是维系社会的纽带,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很难越过家庭的局限,这使得中国成为福山所说的“低度信任的社会”。

西方:基督教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和犹太教。

基督教那人看成灵魂与肉体的结合物,其中灵魂归属上帝,肉体属于自己。

西方人把人生的意义寄托于上帝,反而把现世人生视为一种痛苦。把人生的痛苦是为“原罪的苦果”,人只有通过体验这种痛苦,克己禁欲,才能回归上帝的得救之途。中世纪的修士往往采用绝对缄默、鞭挞甚至自残的方法以达到精神上的升华。

这种宗教精神对西方社会的进步起来很大的推动作用。后来的宗教改革讲求勤俭节约和刻苦工作使得近代资本主义精神得以产生。

关于“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朱注》:父子相隐,天理人情之至也。但如家也有“大义灭亲”,“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这实际上是社会性公德与伦理性私德的关系问题。

叶公对孔子夸耀老乡“其父攘羊,而子证之”的正直品德,孔子则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本身就具有了“直”的品格,父子之间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就是直。儒家将直的道德纳入“亲亲”的范畴之中,“直”从“孝”和“慈”中体现。父慈子孝是人与生俱来的内在最真实的情感,在不涉及大是大非的情况下,不能违背这种父子天性,伤害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

“亲亲相隐”也是现代西方法律普遍确定的个人权利和政府必须遵守的法律准则。有个发生于澳大利亚的经典司法案例曰:父亲贩毒,女儿知晓父亲毒品藏处,警方逼女儿交代未果,以包庇罪对其女儿起诉,法官却判决无罪。理由是,一个社会人伦和亲情受到伤害,其危害性远大于刑事犯罪。警方可以借助其他刑侦手段获取证据。

处理公德与私德的关系关键还在于一个度。文革中出现的父子成仇、夫 40 妻反目的现象就是对人性的伤害,其副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西方文化的公德大于私德的精神来源于基督教

“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做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做我的门徒;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做我的门徒。得着生命的,将要丧失生命,为我丧失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新约全书·马太福音》

耶稣对请他的人说:“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邀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居,恐怕他们也请你,你就得了报答。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以报答你。”

“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生命,就不能做我的门徒。”《新约全书·路加福音》 基督教与集团生活

基督教是怎样开出超家族的集团生活来呢?它与旧宗教相比,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1、神绝对为一。从前的宗教有多少家多少邦,就会有多少神,而基督教的神则不在世界之内,而是超于其上主宰之。畏神变为爱神。

2、兼爱同仁,以上帝为父,人人皆如兄弟之相亲。与旧宗教分族内族外,自私于内而相仇于外的情况绝然不同。

3、超脱世俗。与旧宗教关注现世生活全然不同。基督教将灵与肉绝然分开,肉体属于现世,灵魂属于上帝。故基督教追求的最高价值不在世俗生活之中。

基督教教义的革命性

1、推翻了各家各邦的家神邦神,反对一切偶像崇拜,不惜与任何异教为敌。

2、打破了家族小群和阶级制度,人人如兄弟一般来组建超家族的团体,即教会。为保持信仰的纯洁专一,耶稣曾坚决嘱咐他的门徒要成立教会。早 41 期的教徒盼望基督重现、天国实现,他们衣食与共、不分界线,并有产业归公制度。这使得基督教组织内部的结合极为坚实,同时对外的行动又极其激烈,团体精神达到相当的高度。另外,对信仰的纯洁专一又使得基督教有强烈的排他性,被排也激烈,到处不能为人所容,这使得其团体更加坚固。

宗教的派别,最容产生集团斗争。西方所谓的“宗教问题”,最初是基督教与异教之争,后来基督教扩展了,对外战争减少,但是内部宗派之争又兴起了,到新教产生后纷争更加激烈。

这种宗教之争与权力之争是不一样的。宗教之争必定表现为团体之争,而权力之争则不一定是集团的。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争王争帝的很多,但这种纷争只在几个领袖之间,其余多数人不过是从属工具。例如,韩信事楚,又可以归汉;项伯为楚人,仅保护了沛公;诸葛兄弟,可以分在吴蜀魏三方。这种斗争,是不十分激烈的。

所以,西方人的团体生活是和基督教分不开的。人与人斗争时,便会导致团体,而有了团体,更容易引发斗争,斗争与团体紧紧相连。这样,西方自从有了基督教以后,总是过着集团而又斗争的生活,尽管基督教是主张和平的;而中国自从受了儒教的教化以后,大体上过着和平而又散漫的生活。

西方的这种团体生活的锤炼,对西方文化的精神影响极大。团体生活造就了西方人的公共观念、纪律习惯、组织能力以及法制精神。所以梁启超在谈到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时,说中国人只有私德而缺乏公德。

费孝通:《乡土中国》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结构”,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种结构和儒家的道德系统有关。

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注重亲情、友情、义气,从而造成一种“推己及人”的差序结构,而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界限分明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大家都立在一个平面上(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应而形成一种一个人为本位的团体结构。

梁漱溟:中西方社会结构的比较

西方:

家庭

个人

体 中国

个 人

梁漱溟:宗教是中西文化的分水岭

中国:非宗教的伦理教化------注重家庭伦理

以道德伦理组织社会

西方:超越性的基督教----注重个人精神生活

以法律组织社会 中国古代士大夫的理想追求

以张载(北宋思想家,宋明理学奠基人之一)为代表。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中国人对待宗教的态度是世俗的、实用的,同时也就是一种多神教。中国古代的儒家学者大体上是无神论者。

“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归”---《周易》 中西文化观念之比较

中国

西方

1、法治精神:遇事喜欢托人情

公事公办

2、组织能力:一盘散沙,难组织

具有团体意识,易组织

3、纪律习惯:争先恐后

鱼贯成行

4、公共观念:各扫自家门前雪(私德)

公德

三、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资本主义发展的源动力来自于以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为代表的新教伦理 路德:因信得救或因信称义(赎罪券)

中世纪神学强调圣功是获救的重要步骤.但后来流于形式,不重人的行为与信仰。马丁·路德从保罗致罗马人书中的因信称义的观点引申出信徒可以由于信仰而直接成为义人,可以免去中世纪的繁文缛节。以此.因信称义成为路德派的重要教义。

路德关于宗教改革的主张

1、每个基督徒都可以直接与上帝交往,以自己的信仰和忏悔求得上帝的宽恕(因信得救),用不着教会和僧侣的中介;

2、每个人都有读《圣经》的权利,并亲自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3、反对教皇和天主教会对世俗政权的干预,认为教皇制度是人造的,而非上帝亲自制定的。

加尔文教派

先定论:加尔文认为,得不得救在乎上帝的挑选,人的选择在这件事上是毫无主权的,这种挑选不以个人的善恶功罪为转移。另外,上帝又不给以人是否得救的任何表示,并且不为人的任何祈求所打动。那么,对这些不知道自己是否得救、生活处于天罚之中的信徒,出路何在?

加尔文的训诫

必须在绝对的真信仰中得到安慰。每个人有责任坚信自己已被选中,相信自己就是上帝的选民,都要有勇气来对付人生中的任何艰难困苦,通过尽力劳作来侍奉上帝,以获得被选中的自信。

新教改革的价值伦理观

1、把世俗事务看作是个人从事的最崇高的道德活动,从而使世俗工作具有宗教的意义和交易的支持。从而每个人从事的职业都是上帝的召唤。

Calling : 圣经中的意思是“神的召唤”,路得把它翻译成职业、天职,就是一生的任务,这种理解具有全新的意义:人的生活不再是等待末日审判的来临,而是努力从事自己的职业。

2、浪费时间是万恶之源,因为浪费了为上帝争光的机会;

3、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是神的旨意,因为这样做会使技术发展,提高生产,因而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4、消费超过基本需要就是浪费,应尔是有罪的,必须将余款不断地用于新的投资;

5、人一生之中必须始终如一地行善,因为功是不能抵过的。加尔文教训诫

“虽然上帝根本不需要我们的善行,但是功德和善行却会使上帝大感欣 44 悦,因为这种行为是出于对他的赞颂,也是我们自己和他人获益,这也是上帝所乐于看到的。”

“公益服务是对上帝最伟大的服务。” 新教伦理所衍生的资本主义精神

1、工作作为目的本身而被珍视。(责任感)

2、致富、贸易、获得利润不仅是个人职业成功的证据,而且是对个人德行的证实。(发财合理)

3、基于理性的严谨有条的个人生活方式不仅是个人达到长期目标和经济成功的途径,而且是本质上适度和正当的生活方式。

4、应该为了未来而推迟眼前的享乐和直接的幸福:尽可能多挣钱,同时避免生活的享受。(禁欲、节俭、刻苦)

马克斯·韦伯说:

清教(新教)的禁欲主义思想,对于资本主义精神的那种生活态度的扩张肯定发挥过巨大无比的杠杆作用,它哺育了近代经济人。

四、多元与一元----两种不同的宗教信念 中国:泛神论的多元信仰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世的关注使得中国宗教的超越意识一直没有被激发出来,表面上呈现一种信仰的多元化倾向,其核心不是宗教信仰的“他律意识”,而是一种功利化色彩浓郁的自为存在。

西方:一元神的上帝崇拜。与柏拉图的“理念论”有关。

第六章

中西审美观比较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审美意识的内涵;把握中西审美意识的异同。

二、重点与难点:中西审美意识的差异对中西艺术的影响。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为主

五、作业:

1、为什么说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六、参考书目:

1、冯天瑜、何晓明《中华文化史》下篇第五章: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文化多元化走向

七、教学内容:

一、审美意识:人与世界融合的产物

1、审美意识在于在于“天人合一”与“情景合一”

按照主客关系式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则无审美意识可言;审美意识,不属于主客关系,而属于人与世界的融合,或者说天人合一。

主客关系式就是叫人(主体)人是外在的对象(客体)“是什么”。而审美意识则根本不管什么外在于人的对象,根本不是认识,因此,他根本不问对象“是什么”。

审美意识强调的是人心与天地万物“一气流通”,融为一体,不可“间隔”。这里的心不是认识,思维,而是一种感情、情绪、情调或体验。

我们平常说的“意境”、“心境”或“情境”这些词既包括“境”,也包括“心”、“情”、“意”,其实都是说的是人与世界的交融或天人合一。中国诗论常说的情景交融或情境交融讲的就是这样一种审美意识。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

“情不虚情,情皆可景;景非虚境,景中含情。”

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瞑色入高楼,有人楼下愁。

李白《菩萨蛮》

点评:山本无所谓寒,碧也无所谓伤心,“喊山”与“伤心碧”皆因一个“愁”而起。是“愁”的心情与“碧山”之境交融的一种情境或意境。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点评:如果简单把这首诗理解为描写三峡水流之急速,那就不过是按照主客关系式对客体(三峡水流)的一种认识,这就未免太缺乏诗意,太缺乏审美意识。这首诗的意境主要在于诗人借水流之急速表现了自己含冤流放,遇赦归来,顺江而下的畅快心情。水流之急速和心情之畅快,“一气流通”。哪里有主体和客体的区别和主体对客体的思维与认识?

2、审美意识的特点:超越性

审美意识来源于对主客关系式的超越。即达到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境界。婴儿在成长之初也根本没有主体与客体的区分,当然也谈不上认识,但我们不能说婴儿已经具有了审美意识。我们可以把婴儿这个阶段称为“原始的天人合一”,婴儿的这种境界属于“无我之境”。

随着岁月的增长,人逐渐有了自我意识,有了认识和知识,能够说出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但无论一个人的知识如何丰富,也不能说它是诗人或具有审美意识。因为人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于按照主客来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以大多数人在一般情况下都缺少诗意或审美意识,成人的这种境界我们把它叫做“有我之境”。

只有那些能够超越主客关系式达到更高一级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超越日常生活的功利得失、体验到一种精神的愉悦、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的人,我们才说是一个有诗意或审美意识的人,这种更高一级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我们称为“忘我之境”。

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 47 有。《老子》

童心者,真心也。

李贽《焚书》

老子教人复归于婴儿状态,教人做愚人,李贽教人保持童心、赤子之心并不是教人回到婴儿状态或做愚人,而是教人超越日常生活中的主客关系式,达到高级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或者说就是叫人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或审美意识。

3、审美意识的直觉性

审美意识具有直觉性,但并非所有的直觉都是严格意识上的审美意识,初生婴儿的直觉、对事物的原始的感性直觉如对一块坚硬的石头的感性直觉,都不构成审美意识,只有超越原始感性直接性和超越认识对象的直觉才构成审美意识。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小令》

评点: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等就其本身而言,都不过是感性直觉中的一些零星对象,无审美意识可言。如果按照主客关系式来认识这些对象,我们不过得出藤是枯的、树是老的、水是流动的、道是古的这样一些认识。

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萧瑟悲凉的情景,它的诗意在于通过审美知觉的感性直接性表达了超越认识对象之外的诗人的惆怅之情。

藤之枯、树之老、鸦之昏、桥之小、道之古等等,根本不是独立于诗人之外的对象的性质,而是与漂泊天涯的过客之凄苦融合成了一个审美意识的整体。4、审美意识的创造性

审美意识的创造性,指的是一次性或不可重复性。审美意识所见到的东西总是全新的,因而也是特异的,这就是创造。这和主客关系式的认识完全不同,因为认识总是可重复的。

数峰清苦

商略黄昏雨

姜夔《点绛唇》

点评:主客关系式告诉我们的只不过是:黄昏时候,山雨欲来而已。这里的“清苦”、“商略”便是诗人的创造。黄昏时分,天气阴沉沉的,远处几座清苦的山峰好像商量着要下雨,这不是诗人对客体的描述,而是诗人创造出来的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

5、审美意识的愉悦性

审美意识既非经验主义所说的生理上的快感,也不是理性主义所说的理性的概念,这些或属于感性认识,或属于理性认识,总归都是主客关系式认识的结果。审美意识这是超越主客关系而达到的与周围事物交融合一境地的一种感受,这种感受是一种人的生命的激荡,人因为这种激荡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感即“美的享受”,从而达到精神上的升华。

我们在剧院看电影《红楼梦》,看到林黛玉葬花那一段时,很多观众忍不住哭泣起来。这种哭泣绝不是平常意义的痛感,而是痛感的超越和升华。

6、审美意识的超功利性

审美意识是不计较利害得失的,这也是超越主客关系式的表现。主客关系式的特点是关心客体的存在,而计较利害关系的实用性活动归根到底属于认识领域。欲望、欲念就是要占有存在,没有客体的存在就无法满足。

审美意识却不关心对象的存在,对对象采取淡漠的态度。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

察察,我独闷闷。《老子》

老子教人超越利害得失的干扰不受具体功利的束缚而逍遥自在,这也就是具有审美意识的人。

一士长独醉

一夫终年醒

——— 陶渊明

二、中西审美观的差异

西方思想自柏拉图开始占主导地位的就是以主客关系来看待世界。这反映在 49 审美观上就是把审美意识看作是一种理念来认识。换句话说,一个事物是不是美的,要看这个事物是不是符合美的观念或理念。因而西方美学思想大体上把审美活动看作是认识活动。

中国思想由于占主导地位的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因而把审美意识看作是人与物的交融。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黑格尔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中西法律文化差异之比较 篇6

关键字 法律文化 差异 立法 物质基础

法律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所认同的相对稳定的、与法律制度有关的制度意识和传统学说的总体。]在中西方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由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差异,中西方的人民对法律的认识也存在着相应的差异,进而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法律文化。

一、中西法律文化的物质基础不同

在人类社会,农业是法律文化产生的社会生产实践条件。中国的社会生产实践,与大多数东方古国一样,属于土地为根基,贵族为主体的农业生产模式,建立在其上的法律文化自然而然地以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为基本内容。我们所熟知的秦律、汉律、明律中,有关农田水利作物管理、谷物利息、农损赔偿、劳动力保障等规范都毫无例外地占很大篇幅,就是这种农业生产初中给法律文化打下的烙印。

相对于中国的农业实践,西方国家的一些城邦首先创造了不同于农业文明的城市文明,它们依托地中海的得天独厚地理优势,靠发展工商业,颁布法律,管理行政等手段进行统治,并初步形成了专门调整工商贸易关系的商业汇票、海商信贷、风险融资等方面的规则。虽然西欧在封建之初,古典城市在战乱中夷为废墟,但随着城市的再度兴起,又使这种工商性质的法律文化开始从低谷走向高潮。商业活动首先在意大利复苏,随后法国、德国等一些国家的城市也纷纷掀起商业热潮。于是“哪里有贸易,那里应有法律”,市民阶层重新挖掘罗马法的瑰宝,并逐渐发展出专门保护商业贸易关系的独立商法体系。

二、中国的宗法本位与西方的个人权利中心

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外国家、社会与个人三者之间的地位权利义务关系。在此方面,中国剥削阶级法的突出特点是贯彻着宗法至上、家族本位、集体主义、义务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中国统治者一直将政治上的君臣等级体系、家族中的宗亲嫡长制度和经济上的分封继承制度结合为一体,用法律严格维护皇帝为中心的金字塔式家族统治结构。封建法要求“君臣有义,长幼有秩,朋友有信,男女有别”;一人犯罪可能株连全家;赋予家长实施家族习惯法、决定子女婚嫁、调解族人纠纷,等等。在这种法律精神中,绝大数人的价值尊严、权利自由被剥夺殆尽。

相形之下,西方法律文化源于具有自由开放精神的希腊法和具有个人主义特征的罗马法,形成了保护个人权利自由的历史传统。许多希腊城帮确立了自由主义的法律原则,通过法律保护私人财产所有权,允许动产不动产自由买卖。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制国家,还赋予了公民参政议政的权力,完善了公民代表大会制和官吏的普选制、任期制、合议制等奴隶制民主形态。继其之后的罗马将西方个人主义精神进行了系统精确的发挥,将调整个人间财产关系的“私法”从“公法”中分离出来,作为了罗马私法的完備体系,从而在西方形成了以维护私权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传统,并架起了罗马法通向资本主义法的桥梁。及至资本主义时代,“权利第一”“天赋人权”的旗帜飘扬在资产阶级宪法、行政法、民商法、诉讼法等各个部门法领域,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理想和立法主旨。

三、在立法方面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

中国在立法方面君主独揽立法权,以言代法。在中国,有一个重要的立法原则,即法权渊源出于君主,国家制定成文法要考虑君主的喜怒哀乐,君主的命令具有法律效力。秦朝李斯说得妙:“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法律之能从君主处得以产生。从战国李俚编《法经》到清朝编《大清律例》,都不能也不敢限制君主的强有力,故很多法典中都注明了“臣等奉敕撰”的字样,编成文法的直接目的除了镇压百姓之外,也就在于维护君主的权威。

在西方的法制史上,由于对神灵的崇拜并没有衍变成神的人格化,因而很难产生像中国那样被神化了的集权君主。无论是古希腊、罗马的法律,还是近代资产阶级宪法,都没有公开宣布法权渊源出自君主,所以西方的立法至少在形式上是大众制定的,例如,希腊的立法工作由“人民大会”这一立法机关负责,人民大会是由每个公民投票选举出来的,它所制订的法律应该是民众意愿的体现。法律已不是君主的专宠之物,正如孟德斯鸠所说的,民众组织起来制订法律,因为希望获得有所保障的“法律下的自由”,而不是希望任何强权在破坏法律之时剥夺了他们的自由。

四、在法的体系方面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

中国法的发展呈现封闭性状态,西方法的发展始终呈现开放性状态。中国法的发展史上追求民族化显然是一条主干线。在封闭、内向、排外的前提下自我生成、自我发展、自我更新,形成了“中国法中心思想”“尚古主义”的保守性格。清末出现了一批主张借鉴西方法律的学者和政治家,但鉴于强大的保守势力和传统观念,法律上最终没有形成开放和外向的迹象,基本上还是留下一条纯粹强调“民族化”的发展轨迹。相反,西方法的历史显示,保持法的对外交流与事例并不断实现自我更新,给西方法的发达提供了源泉。在希波战争以后,商品经济进一步冲淡了人们的血缘观念,推动了城邦政治的发展,促进了以契约为基础的自然理性思想的形成。同时工商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希腊与外界的交往,加强了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在各种观念激烈碰撞的过程中,先进的观念被继承下来,落后的观念被扬弃,法律一直处于一种比较开放的状态,比较容易吸收外来的东西。

作者简介:

中西宗教文化比较 篇7

一.人与佛和神与人对比

宗教是人对神的信仰, 所以神人关系是宗教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宗教伦理的道德关系层面看, 以人为本的佛教文化, 相信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或者说众生即佛。人和佛的关系体现为:佛即是人, 人即是佛;佛是觉悟的人, 人是不悟的佛。由此看来, 人与佛的关系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经典中如此论述比比皆是:“如来如是说诸众生皆有佛性”“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无量相好庄严照明”;“众生即佛性, 佛性即众生”。众生与佛性这种“相即”的关系表明, 一切众生都有了成佛的可能性, 即众生不离佛, 佛不离众生, 众生就是佛, 佛就是众生, 因为佛和众生都具有佛性。

正是以这种众生平等的佛性 (或亦可称之人性) 为出发点, 佛教强调以慈悲为怀, 视一切众生与自己平等一如, 一切有缘无缘众生都要度化摄受。所谓慈悲为怀, 慈是给众生以快乐, 悲是拔众生于苦难, 合在一起, 就是说要救度众生。佛教宣扬众生平等, 以其慈悲胸怀关爱包括人在内的所有众生。并赋予了人以崇高的使命, 承担了最重要的角色, 人既是解脱的主体, 又是解脱的对象。

基督教正如圣经所启示的, 却是一个彻底的神本主义信仰。首先, 圣经宣告, 神是独一的真神。他虽然祝福人类, 拯救人类;但是, 神从来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 神从来只为他自己的荣耀而存在。人的存在与否, 人的好坏与否, 既不能增加, 也不能减少神的荣耀, 相反, 人是为神的荣耀而存在的, 没有神, 人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人所能行最大的善, 就是荣耀神。没有错, 神爱世人, 但从来不是因为世人可爱, 不是因为神不爱世人不行 (“不爱我, 他还能爱谁呢?”之类) 。神爱世人, 乃是因为爱是神的本质, 他是因为自己而爱世人, 拯救世人, “他使我的灵魂苏醒, 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 (诗23:3)

圣经也宣告, 人不能选择神, 从来都只有神选择人, 而且神的选择, 人不能抗拒, 因为神是宇宙的主宰, 是当然的主人我们只是他的造物。在这中间所体现的是神绝对的主权。“如此看来, 神要怜悯谁, 就怜悯谁, 要叫谁刚硬, 就叫谁刚硬这样, 你必对我说, 他为什么还指责人呢?有谁抗拒他的旨意呢?你这个人哪, 你是谁, 竟敢向神强嘴呢?受造之物岂能对造他的说, 你为什么这样造我呢?窑匠难道没有权柄, 从一团泥里拿一块做成贵重的器皿, 又拿一块做成卑贱的器皿吗?”

中西宗教这方面的差异, 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中国宗教受儒家性善论的影响, 基本上对人性持肯定的看法。肯定众人皆“好善恶恶”, 在伦理生活中洋溢着一种乐观的情绪, 即“人皆可为圣贤”。相反, 基督教对人性基本上持否定的看法, 认为人有原罪。所以基督教的人性论主要强调的是人的不完满, 人的内在的邪恶的倾向。这种差异也对佛、基督分别产生深远影响, 佛教表面是多神教, 实质是无神论。佛教不崇拜任何偶像神, 明心见性, 自觉觉人, “大道由心证, 菩提自悟得”, “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 “酒肉穿肠过, 佛祖心中留”, “佛祖在我心中”。而基督教是一神教, 敬拜三位一体的“神”, “除我之外, 你不能信仰别的神”, “上帝与我同在”人只有通过上帝认识自己。

二.自救和他救对比

前文所述佛教的人佛相生, 基督教的人神相离, 同样也是两宗教信教方式差异的原因所在。在佛教看来, 一切众生被业力所驱使, 被烦恼所系缚, 被无常所逼迫, 深陷于三界六道之中难以得出, 获得解脱。人生为什么在烦恼痛苦中不得解脱呢?归根结底是因为有“我”, 对自我的执著是一切烦恼和苦难的根源。佛教历来强调自觉觉他, 觉行圆满了就是佛。佛教强调自力解脱, 纯靠他力是不可能得救的, 犹如自己有病, 却靠他人服药而使自己病愈一样。众生之烦恼业报, 一切苦果都源于自心之无明, 要想达到根本解脱, 必须从自我身心的治疗上下功夫, 一切现象都是众生自身业力所引起的幻象。苦难也是这样, 不是佛强加到人身上的, 苦难的枷锁来自于自我的执著, 自己不停地给自己套上枷锁, 外力无法强行摘除。外力的作用是教育引导当事人觉悟, 自除枷锁, 即得解脱。所以佛教有一套教人苦修、压抑一切罪恶的欲望, 及坚苦的自我克制、自我训练的信仰系统。

而《圣经》却告诉我们:人皆罪人, 且无力自救, 非靠耶稣基督的“替罪代死”之功劳, 人无法靠自己的努力达到上帝为人类所定的标准。基督教强调因信称义, 对神的信仰占据着绝对的地位。神爱世人, 神差遣他的独生子耶稣道成肉身, 并钉死在十字架上, 为世人赎罪。信神、信耶稣、信原罪是基督徒进入天堂的必备信念。人是神创造的, 世界上的一切也是神安排的。人之得救与否在于神的预定和恩典, 而人本身对此是无能为力的, 神拣选谁, 谁才能得救。我们既被定罪, 死亡, 而毁灭了, 因此必须在基督里寻求公义, 拯救和生命;上帝把救赎主的职责交给耶稣, 为的是叫他做我们的救主。“耶稣的名不但是光明, 而且是食粮;它也是油, 一切灵魂的食粮没有了油就枯燥无味;它也是盐, 若没有盐调味, 摆在我们前面的也必都淡然寡味;最后, 它是口中的蜜, 耳边的乐, 是心里的欢娱, 灵魂的药石;任何谈论若不提他的名, 就没有光彩了”。

佛教因性善论的主张, 而以为人虽然被无明遮蔽、牵引, 而流转于虚妄幻灭的不觉之中, 迷失在污浊不实的大千世界里面, 但因本性清明, 佛性本具, 因此在悟与修的不断进程中, 可以靠着内在力量使自己超脱蔽障。虽然佛教徒也礼佛拜菩萨, 但佛、菩萨的护持只是助缘, 人解脱之所以可能, 乃因内具自我救拔的佛性。因此, 佛教是一个自力宗教, 主张人不需要外力的救赎。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 因为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 乃是神所赐的, 也不是出于行为, 免得有人自夸” (弗二:8-9) 。人在犯罪之后, 因罪的隔绝, 离开了神的面, 在世界过着没有盼望的生活, 加上人性堕落, 完全失去自救能力。但神爱世人, 亲自道成肉身, 铺陈永生之路, 使人可靠耶稣基督的救赎, 借着宝血洗礼, 洗去罪污, 恢复本性, 得以同神和好。这一切皆因神的恩典, 借着人信心接受而得到, 并不是靠自我的内在本性或外在修行所得到。所以, 基督教主张, 人需要靠外在救赎的力量, 脱离人生困境。

三.现世和彼岸对比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人类自有史以来, 从未对这三个问题停止过探索。为什么信教?信男善女们拜佛打坐, 上帝挑选的子民们礼拜诵经, 终究为哪般?不过也是对人生三大问题孜孜不倦的求解。他们所关心的生死问题, 就是“从哪来到哪去”的问题。在宗教看来, 生死的界限把人的生命历程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部分:现世与来世。对于现世和来世的看法是宗教的基本内容之一, 中西宗教在此区别甚大, 中国宗教重现世, 求神拜佛为的是今世的满足和完满;基督教重来世, 虔诚祷告是以彼岸的永生为最高目标。

其中缘由, 甚是了然。至于中国化的佛教, 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染, 大胆吸收、融摄儒家的人世精神, 也注重纲常人伦, 强调对世间的关怀, 促使传统佛教不断走向人间。孔子为了使自己的政治主张得到认同而带众弟子周游列国, 虽常惶惶如丧家之犬, 但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到了后世, 儒家更是以入世为主流。“君子之行也, 不远乎微近纤曲而盛德存焉。”就是说工夫应该用于现世俗务之中, 而不是在虚渺的天堂地狱之外。佛教在这种文化底蕴的渲染之下, 就形成了一种具有功利主义色彩的现世品格, 人们都希望可以得到现世的幸福和理想的实现, 即光宗耀祖、齐家治国平天下。人间佛教的基本精神正是普照佛光于人间, 关注人生的各种问题, 使众生离苦得乐, 以示人间佛教对现代人类生命的最深切的关怀。

从历史渊源来看, 基督教产生之初, 其信徒绝大多数是被压迫民族和下层群众, 他们把摆脱苦难生活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弥赛亚的降临上。《福音书》宣称耶稣就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 他死而复活, 不久就要重来此世, 对世人进行最后审判, 在地上掌权为王, 建立千年王国。但是, 这个神国毕竟是未来的事, 随着时间的过去, 基督教徒们等待神国来临的盼望一再地化为泡影。这些遭受苦难的基督徒们没有放弃对上帝及其拯救的寻觅, 因为耶稣曾语重心长地表示:“你们祈求, 就给你们;寻找, 就寻见;叩门, 就给他开门。因为凡祈求的, 就得着;寻找的, 就寻见;叩门的, 就给他开门。” (太7:7) 话中的关键就在于祈求、寻找和叩门。这就造成了基督教深刻的来世观念即在今世生活中人应当忍受苦难, 因为神的国度建立在天上而不是建立在地上。

中西“孝”文化比较探析 篇8

1 中西孝文化的相同点

有人说:“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西方不存在“孝文化”,外国人不讲孝。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孝固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笔者认为西方人也讲孝,也有“孝”文化。中西“孝”文化是全人类共同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相同点。

首先,孝是基本的道德规范,这中西方是一致的。《孝经》中孝居道德规范最高位,“孝者,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还有“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义,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也就是说,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是人民固有的自然的行为。《二十四孝》中记载了许多孝敬父母的事例,如闵损单衣顺母、老莱子戏彩娱亲、朱寿昌弃官寻母等。西方也认为“孝”是一项基本道德规范。很多英美社会的道德规范都源自被认为是英美文学和艺术创作源泉的《圣经》。基督徒所信奉的耶和华上帝给人类社会颁布了十条必须遵守的诫命,其中第五条就是“当孝敬父母”,基督教教义要求基督徒“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长寿”。

其次,“孝”是一种社会价值的体现,这在中西方也是相同的。人类是群居性、社会性的动物,人的归属感使人们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相互关心照顾,家庭就是人类获得归属感重要形式,“孝”也就成为维持家庭关系的纽带。《孝经》指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即我的肉体是我自己的,也是父母给予的,不能随意损伤,是孝的开始;要完成自我人格,把正确的道理传播天下,以彰显父母的美名为孝之终。西方有较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尊重老人的社会风气,尊重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子女的心目中父母是最有贡献的人,对自己有养育之恩,必须孝敬父母,唾弃不尊重老人、虐待父母的行为。

最后,孝是中西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中国文学关于孝文化的作品不胜枚举,如《论语·里仁》的“父母在,不远游”、《孝经》、孟郊的《游子吟》、李密的《陈情表》等。西方文学作品中也有许多关于“孝道”的内容。如莎士比亚著名悲剧《李尔王》,谴责大女儿和二女儿虐待父母,歌颂三女儿孝顺父母。狄更斯在《双城记》中也写了女儿的孝心使神经失常的父亲恢复健康,等等。

综上,中西“孝”文化有相同点,是全人类共同文化的一部分。但因中西文化土壤不同,文化源头不同,中西孝文化又有不同点。

2 中西孝文化的不同点

中西方的家庭伦理基于不同的自然、文化、政治与经济因素,产生了许多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家庭伦理的基本特征是父子关系为主轴,以孝为核心,家庭本位及宗法人伦;西方则以夫妻关系为主轴,以爱为核心,个人本位及契约人伦的关系。笔者试从社会、文化、政治与经济角度进行比较。

首先,从社会角度比较

中国是一个家庭纽带紧密相扣的宗教社会,其特征是“家国同构”,“孝”规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使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各有所依,保持家庭稳定,维持社会和谐,即对长者和统治秩序的敬畏和服从,这是孝的社会意义。中国历代封建政府以尊老养老为治国根本,强化家族观念,“三世同堂”、“四世同堂”随处可见。受儒家思想影响,孝在家庭中体现为子女对父母的行为和态度,父母是家庭的绝对权威,服从父母是孝顺的一种体现。虽不排除子女“谏诤”的存在,却建立在肯定父母绝对权威的基础上。孔子认为:“事父母几谏,见志不同,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即子女侍奉父母时对父母不对的地方,要婉转地规劝。若自己的意见不被接受,仍要保持恭敬,不能触犯他们,自己虽感到苦闷,也不能埋怨。

西方不同,人们认为人人生而平等,子女和父母的关系是平等的,这与中国人以父母为家庭的绝对权威不同。卢梭认为:“最原始的社会,唯一自然的社会,便是家庭;但儿子依附父亲,亦只是限于需要他保护的时候,一旦不复有这种需要,天然的结合便分解了。儿子不需要服从他们的父亲,父亲也不再要照料他的儿子;彼此便变成了同等独立的。如果人民人人结合在一起,这结合也是不复是处于自然的,而是出于同意的,那时候家庭本身的维持,全赖着契约。”由此可见,西方人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在家庭代际关系中,父母需抚育子女,子女不用供养父母。父母子女都较独立,喜好自主生活,父母的赡养义务交给社会,促进西方社会养老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其次,从文化角度比较

中国传统观念讲究“养儿防老”、“百善孝为先”。“孝为人之本”的孝文化思想在中国文化里占据重要位置,贯穿中国历史发展,渗透到社会生活中。很多地方以孝闻名,孝子受到全社会的尊重。董永卖身葬父,就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且对“不孝”也有明确规定,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至今影响着国人的婚育观,同性恋不被理解和接受,得不到家人支持。

《圣经》中耶稣说“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告诉人们:是不是兄弟,最重要的不在于血缘、关系亲疏,而在于他们是否敬畏遵行神的旨意。基于这样的文化传统,西方人显得亲情淡薄,认为人人都是上帝的子民,父母只给了肉体,精神是上帝给的,因此他们不很看重亲情,父母与子女间感情的牵连较松散,显得“人情淡薄”,自然也难以理解中国“百善孝为先”的孝文化。在西方的文化观念里,“人人生而平等”,追求平等与民主,自由与自我,老年人也是平等之人,不用“特别对待”,老年人也“不服老”,喜欢独自生活,这与中国“三世同堂”的观念不同。西方人为了自由可以选择DINK,不婚和独身,同性恋也能得到理解和支持。

再次,从政治角度比较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家国同构、君父同伦,如孔子所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孝”也就有了重要的政治意义。循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水之滨,莫非王臣”之“家天下”的政治思维模式,历代君王都提倡“以孝治天下”,提倡实行“仁政”,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贯彻到社会生活中。在古代中国对孝行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平民子女不孝,若父母起诉,将被判刑,官员若有不孝之举,就会被罢官。如今中国政府依然提倡“尊老爱幼”,注重“孝道”,立法要求子女尽孝,保障老年人权益,让老年人老有所依。可见孝文化在中国政治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西方讲求理性和法治,政府或统治者几乎不会公开宣扬“孝道”,对于“子女必须抚养父母”也没有硬性的法律要求。13世纪以前,西方就有慈善收养院,现在则多通过健全社会养老制度,提高政策优惠,如住房优惠,养老保险等来保障老年人权益。这样,子女赡养父母的责任就转嫁给社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束缚较少,关系较平等。在西方,政府聘任官员时不会像古代中国那样把“孝廉”作为一个重要选拔条件。

最后,从经济角度比较

农业生产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形式,形成中国传统的重农文化与小农经济,促进群体本位的形成和发展,以群体为本位,强调个体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注重群体价值和人际和谐,以集体利益为重。在这种群体本位的影响下,虽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增长、社会福利的普及与提高,中国的家庭代际关系也逐渐松散,但是“孝文化”仍在中国社会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成为中国政府思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很早就开始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造就了西方重商主义的观念,促进个体本位的形成和发展,以个体为本位,强调个体利益高于一切,认为社会价值在于每个个体个人价值的实现。在这种个体本位的影响下,虽然西方经济相对中国十分发达,也有较完整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较齐全的养老院体系来保障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但老年人在情感上与后代失去联系,感到无助、孤独,享受不到天伦之乐,羡慕中国人子孙满堂的生活方式。

3 结束语

中国自古就提出“孝道”,产生和发展出独特而纯粹的“孝”文化;西方因注重个性和自我的文化氛围,衍生出完全不同的“待老”文化。中西方的“孝”文化存在着相同点和不同点,是开在不同的文化土壤的两支奇葩,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天,中西孝文化正彼此影响、相互借鉴。中国的“孝”文化闪着人性光辉,西方的养老制度有利于经济发展。随着全球化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发展,面对人口老龄化等社会问题,西方社会可以学习中国社会对老人的尊敬、爱戴与关怀的精神实质,中国的老人与年轻人也可增加彼此的独立与平等。因此,研究中西方孝文化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朴钟锦.儒家“孝”道观念的时代价值[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

[2]胡元江,陈海涛.中西方孝文化探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7(1).

[3]蔡圣勤.克谐以孝的中西方诠释[J].湖北社会科学,2004(3):43-45.

[4]曹广涛.中西“孝”文化比较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21(3).

[5]岳琼.浅析中西方孝文化的区别及其产生原因[J].科技文汇,2009(5).

[6]夜闻莺.中西方孝文化比较——“尊老”Or Shame To Be Old.[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bfb0970100g76z.html.

[7]鲁定元.中西孝道差异及其原因探析[DB/OL].http://www.wangjiwang.com/newsview.aspx?id=1276.

[8]肖郎.中西孝爱观比较[J].孝感学院学报,2009,29(2).

[9]叶继宗.不同文化土壤上的两支奇葩—中西“孝道”之比较[J].孝感学院学报,2002(4).

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比较分析 篇9

一、中西饮食文化观念差异

(一) 中国饮食的艺术倾向性。

自古以来, 中国的饮食比较注重形、色、香、味的结合, 注重菜肴的外部表现, 强调视觉、味觉等感官感受, 注重菜的口味、形态, 享受饮食的美性。中国人将烹调称为一种艺术, 古今流行的“美食”则进一步将烹调纳入美学范畴, 在中国的习俗中, 不论婚丧嫁娶、走亲访友, 总是以吃作为重要内容和活动高潮。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 人们对美味的追求远远大于对营养的追求, 对营养方面的考虑相对较少。饮食的美味追求压倒了理性, 因此营养问题也就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不过, 随着社会的进步, 中国人也开始注意饮食的营养结构问题。

(二) 西方饮食的科学倾向性。

相对于强调“色”、“香”、“味”俱全的中国饮食, 西方的饮食更加注重科学性, 他们烹饪美食的出发点是营养, 而将美味作为目的。西方人全力研究食物在不同情况下的营养差异, 特别注重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 同时会考虑饮食的脂肪、维生素、蛋白质等含量是否搭配适宜, 食物供给的热量是否恰到好处以及食物所包含的这些营养成分是否都能被吃的人充分吸收, 是否有副作用等方面。

二、中西餐具与用餐形式差异

(一) 餐具差异。

1. 中国人以筷子作为主要餐具。

筷子是中国人用餐的主要餐具。因为筷子没有戳、插的行为, 因而中国人对待食物的态度也显得温文尔雅。这也反映出中国人在世界观方面与西方人的差异。中国人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天人合一”,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著名法国文学批评家罗兰·巴特在谈到筷子的使用时曾经说:筷子不像是刀叉被用来切、刺或戳食物, 因此食物不再是人类暴力下的牺牲品, 而变成了人们通过筷子和谐传递的物质。从某种意义上说, 筷子已经成为人与食物之间文雅的媒介, 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

2. 西方人以刀和叉作为主要餐具。

刀和叉是西方人用餐的主要餐具。在西方人的世界观里面, 个人价值至上。西方人推崇个人主义, 强调个人的存在价值, 崇拜个人奋斗。他们普遍信奉“人可以征服自然”, 他们相信自然是可以被人类征服并加以利用的。由于地理环境的因素, 在古代, 西方人大多是靠打猎为生, 肉类食物就成了西方人食物的主要来源, 并逐渐成为西方人的主食。在当时的生活环境中, 西方人不得不与凶残的动物进行搏斗, 从而善于使用刀、剑、枪等器械。刀叉的使用, 也有利于切割肉类等食物。从某种意义上说, 西方人以刀叉作为主要餐具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

(二) 用餐形式差异。

1. 中方倾向聚餐式。

中西的用餐形式存在较大差异, 归根结底是因为中西方世界观与价值观的不同, 中国人推崇社团和集体价值, 强调社会群体的统一和认同。中国人在用餐时, 习惯围坐在一起, 其乐融融。一般宴会场合也通常选择圆桌, 圆桌代表着团结友好, 礼貌温馨。人们将菜肴放在圆桌的中心供大家欣赏与品尝, 同时也有利于用餐人的沟通与交流。在餐桌上人们会相互敬酒、劝酒、夹菜, 在中国, 这是一种传统礼仪, 体现了对对方的尊重与礼貌。虽然从卫生角度来看, 这种聚餐方式存在不足之处, 但这种方式也正体现了中国人强调社会群体的统一和认同的世界观。

2. 西方倾向自助餐式。

西方人强调个人的存在价值, 具有较强的空间对抗感, 特别注重个人空间。因而西方人用餐往往以自助餐式为主。他们会将食物酒水整齐地排列在桌子上, 参加宴会的人各取所需, 互不干扰。用餐时, 人们通常没有固定的座位, 可以端着盘子四处走动, 选择自己的食物, 也可以跟自己希望交谈的人边吃边谈, 增进彼此情感。交谊活动是西方宴会的核心活动。这也体现了西方人对个性与自我价值追求的性格。虽然自助餐在中国也开始占有一席之地, 但终究因缺少聚餐的共乐与和谐氛围, 并没有被中国家庭广泛采用。

三、中西饮食文化用餐礼仪差异

(一) 座次方位差异。

在中国古代, 举行礼节活动时都是南向为尊。历史上皇帝与群臣议政时, 他的座位也是坐北向南的。受此影响, 中方宴会上的座位也一般是“南尊北微”, 在聚会上南面的座位都是留给位高权重者。受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 一般情况下, 首席的位置是坐北朝南或正对门厅处, 又称上席。主人与首席相对而坐。其余宾客按其长幼、权位依“左为上, 右为次, 上座之左为三座, 次座之右为四座, 以下依此递推”。与中国不同, 西方餐桌常用长桌。通常男女主人坐在长桌的两端, 宾客坐于两旁, 主人右边的位子通常更尊贵些。因此, 以最近女主人之右手为上, 左手次之, 同样以男主人之右手为上, 左手次之。

(二) 性别优先差异。

中西方用餐时, 男女座位的安排也存在差异。在中国古代, 由于受男尊女卑传统思想的影响, 宴会上几乎很少看到女性的身影。到了现代社会, 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明显提升, 男女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 在用餐座次上, 与男性已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在一些正式的宴会上, 女士还是安排跟女士一起坐。

在西方社会, 女士优先的观念是西方人社交活动中的重要的礼仪规范, 这是因为西方国家普遍信奉基督教, 基督教尊崇玛利亚为圣母, 并将尊敬扩展延伸, 从而产生了尊敬世间妇女的行为准则。在西方家庭宴会中, 特别是一对夫妇参加家庭宴请时, 一般是男主人陪女主宾, 女主人陪男主宾, 这反映出男女之间的平等。

(三) 时间观差异。

在时间取向上中国人以过去为主, 往往考虑过去做什么, 认为万事万物周而复始, 是一种环式时间观。而西方人认为时间一去不复返, 他们往往着眼于未来, 有强烈的时间紧迫感, 不是追求如何做人而是追求如何做事, 是一种线式时间观。正是由于时间观念的不同, 导致了中西方在赴宴用餐时间观念上表现了极大差异。

1.“迟到”观念。

中国人在参加宴会或者约会时, 通常都会选择比宴会安排的时间晚到, 位高权重者迟到时间往往会长一些。究其原因, 一方面因为中国人比较含蓄, 担心主人没有准备好;另一方面, 也是中国传统思想在作怪。但是中国人的这种“迟到”艺术, 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 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受西方国家时间观念的影响开始遵循和强调准时的原则。

2. 准时观念。

西方人的时间观是一种线式时间观, 他们认为时间一去不复返, 因而很珍惜时间。一旦宴会或者聚会的时间确定下来, 就会准时赴约。通常情况下, 如果有特殊情况晚到, 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如果迟到时间长的话, 客人会认为你不重视这个宴会, 这也是对他们的不尊重, 是对主人以及其他客人的冒犯, 迟到者也通常要向主人以及其他客人表达歉意。

四、结语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 千里不同俗, 万里不同食。”世界各国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以及独特的历史发展经历造就了迥异的世界各国饮食文化。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中西方的饮食文化不断互补, 各取所长。尊重文化差异, 要在继承中发展文化, 在发展中继承文化, 汲取各方饮食的先进之处, 使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地互补与融合。通过学习了解中西饮食文化差异,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在交流中做到游刃有余、有礼有节。

参考文献

[1].林美泳.浅谈中西方文化饮食差异[J].青年文学家, 2009

[2].林丽瑞.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J].消费导刊 (文学研究) , 2009

[3].管一博.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浅论[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1

[4].张彩霞.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饮食礼仪差异[N].安徽文学, 2009

[5].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6].孙波.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对比及分析[J].海外英语, 2011

文化障碍中西社会习俗比较研究 篇10

文化一直就是学界所热衷讨论的问题, 而关于他的定义, 专家学者一般都各抒己见, 但是就当今的情况来说, 学界无法对此达到共识, 对于文化的概念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笔者认为, 文化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形式的载体, 一般情况之下是无法进行描述的, 而文化由于没有范围而言, 所以也很难去真正的进行界定。就如今我们所了解的文化, 其保罗万象, 几乎已经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可是说, 文化已经渗透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们没有任何一个时刻是脱离的文化而存在的。

就中国文化而言, 具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 其中包罗万象, 博大精深, 仅仅从文学而言就已经出现了“经、史、子、集”各个部分, 如果再包含其他, 那么对其进行分门别类则更加难以做到。中国文化在历史上从来都是相辅相成, 互相渗透的, 这种学科间的, 或者与其他学科的分界线很难去界定。所以, 如果强行将这种文化进行分解, 那么其中所遗漏的文化也在多数。那么, 随着历史的不断前进与变化, 文化的不断发展与演变, 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文化障碍也就由此产生。

二、社会习俗概念的界定

从传统意义来讲, 社会习俗, 也可以称之为“社会风俗习惯”, 一般由人们自发所形成, 有大家共同约定俗成的。对人们行为的控制是非强制性的, 是潜移默化的, 是特定社会的产物, 与社会制度变革有密切关系。

社会习俗, 一般指的是在特定的是特定的社会文化行为模式或规范的古代人的范围内遵守。多样的习惯, 是一种习惯, 人们往往通过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不同规范的行为, 称之为风;不同的, 将由行为规则所带来的社会和文化的差异, 称为与曲的习俗。所谓“百里不同风, 千里不同俗”的适当地反映了不同地区不同的风俗特点。习俗是一种传统的社会, 改变一些流行的时尚, 习惯, 久而久之, 不适合一些原始习俗, 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 这正是所谓的移风易俗。

中国的风俗习惯, 由于五千的传承具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 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 与现代化的进程, 以及西方国家的影响, 很多风俗习惯逐渐淡化, 但是根植与人们心中的根本还是无法改变的。而西方国家也随着文艺复兴的进行, 而出现了很多具有新特点, 新发展的风俗习惯。而两者之间的社会风俗习惯又存在着很大差别, 其中主要的障碍便是深植于人们内心的社会习俗, 而这种差别也影响着中西方人们的相互融合, 相互交流。在文化障碍视角下对于中西社会习俗进行比较有利于我国在发展的速度, 调高追寻西方发达国家脚步的步伐。

三、中西社会文化习俗比较

由于种种原因, 中国和西方存在着如此之多的文化差异, 而社会的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同时也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文化的循环, 在这种趋势之下, 为每一个国家都成为了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的一份子, 所以, 在当今社会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企业要想使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 不仅是经济和技术、技能的需要, 而且还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发展状况, 使产品符合当地人们的普遍的心理需要, 并针对这些需要做出包装设计以及其他实践方面。

中国与西方的社会习俗差异表现十分明显, 尤其是文化的冲突, 文化交流的障碍十分突出。如果, 在中国, “龙 (dragon) ”是我们的精神图腾, 是吉祥和力量的象征, 中国人也感到骄傲, 经常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但是, 在西方人眼中, 对于“龙”没有特别的感觉, 西方的“龙”一般都是怪物, 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张牙舞爪的形象。同时, 虽然都称之为“龙”, 但是二者的形象有着普遍的差异, 中国的龙可以腾云驾雾, 是施云布雨的神, 而西方的龙一般是恶魔, 虽然也可以飞, 但是要依靠翅膀。如果一个企业家不是很了解, 将产品上印有龙的形象。并且打算将这种形象推广向国际市场, 想象一下, 这个产品能刺激西方民众的购买欲望吗?可以为企业创造高利润。因此, 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沟通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差异还有很多, 对于民俗节日来说尤为明显。这些都显著地表现在双方的传统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西方国家共同的节日 (如, New Year’s Day) 处, 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 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 April fool’s Day (愚人节) , Thanks Giving Day (感恩节) , Christmas Day (圣诞节) 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从节日的角度上来看, 中国人注重亲人的团聚, 注重对于已故亲人的纪念, 对于伟大诗人的怀念, 庆祝节日的方式也更不相同, 但是每一个节日都有着十分庄严的意义与深刻的内涵。而西方节日一般是基督教信徒对于神的崇尚之外, 庆祝节日的尝试一般都比较热烈, 以狂欢, 聚会为主, 对于家人的团聚则不太注重。

参考文献

[1]刘宓庆著.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5.

[2]黄忠廉, 李亚舒著.科学翻译学[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3]李国庆.从文化语境层面谈押头韵广告语篇的翻译策略[J].外语学刊, 2008 (01) .

[4]胡作友, 任静生.从视界融合看跨文化交流中的广告翻译[J].学术界, 2007 (05) .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比较 篇11

在跨文化交际中,价值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地域文化往往具有一定的民族性,饮食文化同样也受到了长期以来历史的熏陶。通常中国吃是一种“共享”,共享一席,共享桌上的菜肴,往往一道菜刚桌上,主人的好客的问候下,提高筷子开始他们一起“消除”板块,场景很活泼,最后结账争相支付,这可能是“饮食所以请求”的结果集体主义思想,强调“关闭”这个词是什么。这种“接近”思想可以追溯到中国在一千年前的历史。在中国,群体文化,也就是集体主义,是主导价值观,从“一个字,”“在这些,相依,咦,咦,等等,因为把所有的华人社区和文化。而在比较崇尚自由和个人主义的背景下,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在聚餐时往往会人手一个盘子,点好自己喜爱的食物,不必考虑他人的喜好,再坐在一起享用自己盘子里的食物,在结账时也多采用AA制(all apart全部分开),自己付自己的。这也充分体现出了中国集体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的明显差异。

二、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人认为食物吃,所以吃大块肉、整块鸡,牛肉和其他“硬食物”。和中国菜美味的调味料等材料在中国烹饪,细腻,有多达几十个调味:许多西方人是弃儿,在中国优秀的原材料,如家禽、脚和内脏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一个中国厨师的手,通过煎卤化物和其他进程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西方饮食特征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为了节省时间,但营养不能比在中国使用新鲜食物美味的食物和味道是一样的。由于他们国家的人吃肉比中国更一般的健康:身材高大,长腿,宽阔的肩膀和发达的肌肉,但中国人一般薄,窄肩腿短,颜色黄色。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的特点,被称为中国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围着圆桌大家团团坐,共享一席。这是中国古代信奉的价值观,和齿轮。美味佳肴在圆桌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情感沟通的媒介。有深厚的酒文化,中国人民一直有或没有酒没有席位。人们彼此互相敬酒,食品,食物,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反映了中国的思想和解。

西方餐饮,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不是宴会的核心。该宴会的核心是友谊,通过与客人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宴会和舞蹈类比,所以它可以表示,中国宴会就像集体舞蹈,和西方宴会就像男人和女人跳舞。它也反映了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文化是非常不同的。尽管中国宴会和西方宴会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之间的交流,只有中国宴会更反映在梅里马克河交流,但西方宴会更多反映在邻近的客人之间的友谊。与中国饮食的差异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更明显。自助餐是把食物盘子放在桌子上,按照个人爱好自由获取食物。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需要把所有放在桌子上,也显示了西方人尊重个性,自我。但各有各的,互相不干扰,缺乏一些中国谈欢》的情调,没有吃饭。

四、饮食的地位不同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孔子在《礼记》中认为人生的两件大事即“饮食”、“男女”。“饮食”是基本的生存温饱问题,属于物质需求;“男女”则是康乐问题,属于精神需求。在中国,饮食已经是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这也反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它所代表的含义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早已超越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人们在寒暄时“你吃了没?”,把职业称为“饭碗”,思维是“咀嚼”,经验被称为“品味”,嫉妒叫“吃醋”,幸福是称为“醉”,常见的名字“常态”,容易叫“一块蛋糕”,饮食对人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厨房里的桌子,但项目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吃在表单包含丰富的心理和文化意义以及人们的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为了获得更深刻的社会意义,所以“吃”也是各种各样的理由。出生要吃、满月要吃、周岁要吃、升学要吃、结婚要吃、升职乔迁要吃,六十、七十、八十大寿要吃的觥筹交错,而且要大张锣鼓、欢天喜地地吃,甚至去世了“红白喜事”中摆酒也是必不可少得程序,而这时吃也渐渐流于形式,它的社会意义超过了其现实意义。

而西方人则简单得多,饮食仅仅作为一种生存的必要手段和交际方式,并没有那么丰富的社会意义。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著名的需求定律中将人的需求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五个层次,饮食则被划分在第一层,即作为人类的最低级的需求,在此之上还有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西方人仅仅认为吃只是为了基本的生存,吃了才有营养工作和生活。饮食在西方同样也作为一种交际方式,但“吃”在交际过程中所承载的“使命”就少得多,吃多半为了感谢他人的优质服务或为庆祝一笔交易的顺利,单纯是出于礼节上的需要。

五、饮食的气场不同

在这一点上,中国人显然比西方人要复杂的多。中国人也许最讲究气场的,对于设宴吃饭,主人的真实心态永远不是大家有没有吃饱,而是餐桌上的排场够不够足,够不够气派,只要给自己挣足了面子,这餐饭的目的便达到了。菜肴更加丰富,更珍贵更能体现主人的好客和客人的身份,和食品的数量将大大超过主机和客人可以使用,否则就不足以显示主人的好客。这可能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结果,”冯生活废物,热情好客。这种“讲排场”的习惯。而大多数西方国家则没有这种观念,他们认为饮食最主要的目的便是解决人的温饱,吃的形式和内容以是否吃饱、是否营养健康为标准。在美国,朋友之间聚餐则采用大家“凑饭”的形式,即每个人带一两个自己觉得不错的、有特色的菜,聚在一起共同分享。比如一个人带些印度菜、一个人带份比萨饼、另一个人则带些中国的广东菜,主人则提供一些简单的小菜酒水和甜点,大家就这样聚在一起分享丰富的菜肴了。可见,西方人吃一样的机会交流和聚会,是一个机会回顾旧的友谊,结交新朋友,和访问信息,吃是很重要的,但不是最重要的,更不会去狗和互相竞争。所以在西方宴会,主人会尽力营造出轻松、和谐、自由的气氛,充分利用宴会的机会来促进大家的交流。

综上所述,中西饮食存在的差异但具有相对性。全球化下的跨文化交际、多样性的饮食文化增加了互补性和兼容性。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的饮食文化碰撞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将会出现新的特点,产生新的变化。它会更加帮助一方面中国饮食文化在交流,碰撞。不断完善发展,始终保持蓬勃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将促进中国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作者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于兴兴,郝爱娟.《中国人最易误解的西方礼仪》.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2]陈洁.《得心应手——西餐礼仪》.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3]Martin Boyle.《英国原来是这样》,外文出版社,2009.

[4]胡幸福.《欧洲旅游文化见解》.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中西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比较 篇12

1 茶文化之中庸与咖啡文化之理性

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方,面向大海,地域广阔,物产丰饶。中国文化生长于一个既相对封闭又十分广阔的地理空间,文化传统受半封闭的、农业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即“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所决定。千百年来,中国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首当其冲是以小农经济为背景的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其特点是 “中庸” “守常” “平衡” “对称”。儒家把 “中庸”思想引入中国茶文化。

茶生于山林中,承甘露滋润,其味苦中带甘,饮之可令人心灵澄明,心境平和,头脑清醒,茶的这些特性与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之道相符。通过饮茶可以自省,也可以养廉,赋予茶以清廉、高洁的品性。儒家学说认为通过饮茶可以沟通思想,增进彼此的友情,协调人际关系,促进和谐。在儒家眼里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亦无不及。而茶文化中从采茶、制茶、煮茶、点茶、泡茶、品饮等一整套的茶事活动中无一不是渗透着和的思想。在泡茶时, “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待客时 “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 饮茶时 “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 品茶的环境与心境为“普事故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这些都体现了儒家中庸、明论、谦和以及俭德。

西方文化的萌生、发展于相对开放的地理环境,没有具备像中国那样的可以左右整个文化动向的典型的农业区域。西方文化的发源地是古希腊、罗马,地中海北岸的岛屿和半岛,海岛文化不是靠农业,而是靠充满竞争的经商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的海洋地理环境使西方人的性格外向、好动。他们有独立不羁的人格、开拓精神和交易观念。西方诸国是在征战、竞争、奋斗中生存的。地理环境和生产力畸形发展不容西方人 “三思而后行”,必须当机立断作出判断和行动。欧洲各国的国土比较窄小,无法形成像古代中国那种自给自足的长期闭关锁国的自然经济条件,国界的变迁,民族的迁徙,古老习俗、神话和民间传说的一致性,为它们之间的文化交流及相互往来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也造成了文化的开放精神。西方哲人把理性作为人区别于禽兽的一个根本性的标志,这就奠定了西方文化理性的基调,西方文化是理性主义文化,这种文化旨在自我意识中构建一种抽象的理念世界,以抽象的主观规律作为世界的本质,进而达到对世界的理性异化。这也体现在咖啡文化中。咖啡的冲泡从研磨咖啡豆到器具,再到水温比例都有严格的要求,冲泡出来香味馥郁,口味浓厚。这些都体现了咖啡文化的理性主义。

2 茶文化之天、地、人合一与咖啡文化之天人二分

茶文化是天、地、人合一的道家学说。道家认为天、地、人三者是平等的,应适应自然,主动认识规律,这样人才会得到最大的满足。茶产自山野之林,受天地之精华,承丰壤之雨露,正蕴含道家 “淡泊” “宁静” “返璞归真”的神韵,即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传统的文人士大夫虽然接受的是儒家教育,但在政治上受到挫折时,道家的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思想就会影响他们,故而他们普遍遵循的一种处世模式即为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文人们以茶诗来追求心融于山水的理想境界。通过茶这种饮品,去感悟茶道、天道、人道。

咖啡文化主张天人相分,二者是对立的关系。人要生存就必须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西方人崇尚个体主义,在思想上集中体现在它的人道主义的传统上,在行动上集中体现在自由竞争上,突出表现为对个人的人格、价值、尊严等多方面的肯定,对人的个体独立性的尊重与倡导。西方哲学则追求对自然的认识,对万事万物发展规律的把握。为了征服自然,则以实证和严密的思辨手段,明确区分天人、主客、物我,以求达到对自然本体的认识。

3 茶文化之禅宗与咖啡文化之基督精神

佛教禅宗修行的内容,分为戒、定、慧三种。所谓定与慧,即要求僧侣坐禅修行,息心静坐、心无杂念,以此来体悟大道。由于长时间坐禅容易产生疲劳,不少僧侣为打瞌睡而烦恼,而茶具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的药理功能,因此茶与佛教的结缘,最早的契机是茶的解睡功能。随后佛教僧侣对茶有了进一步认识,他们发现茶味苦中微甜,茶汤清淡洁净,适合佛教提倡的寂静淡泊的人生态度,加上饮茶有助于参禅悟道,于是佛教对茶的认识从物质层面又上升到精神层面。我国历史上的许多古代名茶,最初是在寺院种植、采摘并加工的。如唐代最有名的茶“蒙顶茶”,相传是汉代甘露寺普慧禅师亲手所植,是我国最早的人工栽培的茶树。佛教寺院不仅种植茶树,茶事也成为佛寺日常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名寺大庙里,都设有茶堂或茶室,还有 “茶鼓”和 “茶头”。寺院中的茶叶,称作 “寺院茶”。茶在佛教寺院中还起到融洽寺内僧众关系,使僧众之间的感情联系得更加紧密。此外在佛的圣诞日,专人以茶汤沐浴佛身叫 “洗佛茶”,供香客取饮,祈求消灾延年。

根据基督教世界流传的说法,在北非的埃塞尔比亚的卡发省发现的,有一名叫科迪的牧羊人,某日如常出外牧羊,突然发现羊群在蹦蹦跳跳,异常活跃,他仔细一看,发现它们在吃地上的红果实。他估计是这些红果实使得羊如此兴奋。于是,他带着红果实去找修道院的一名神父求教,神父听了牧羊人的话,好奇心骤起,于是把数颗红果实往嘴里送,不一会儿,神父也变得生龙活虎。自此,所有神父在做弥撒前都会吃下几颗红果实,后来命名其为加法果,就是咖啡果了。由此可见咖啡在西方基督教徒中也用于提神。西方文明源于古代的中东、希腊和罗马,宗教和世俗的意识构成了西方文明的基本框架。西方人认为上帝看重个人的灵魂,人的肉体和灵魂、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相互对抗的关系。在这种价值观念支配下,西方人有很强的个人奋斗和竞争意识。对西方人而言,生活就像煮咖啡,如果做过的事情失去了原本的新鲜感,就换一种,重新开拓,重新冒险,就像咖啡冲泡过一次之后,就失去了它原来的风味,在口味上变得清淡无味,那就丢弃再换新的开始煮。

4 结论

茶文化是中庸文化,中国人喝茶追求的是静心,静身,修身养性。西方人喝咖啡追求的是激情,热烈,奔放,方便,快捷。两种文化的人相遇时,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就难免互相埋怨对方失礼,准备不周,引起不必要的误解。人类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有助于民族间的相互沟通,促进友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上一篇:生活中的统计骗术下一篇:醋酸曲安奈德